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幼儿思维的策略范文

培养幼儿思维的策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幼儿思维的策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养幼儿思维的策略

第1篇:培养幼儿思维的策略范文

1 质疑问难,在提问中引发思维

古人说学贵有疑,有疑则有问,有疑则有学,有疑则有知。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知识时,要善于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因为只有幼儿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才能开动脑筋去积极思考。因此,教师可尝试提出问题或鼓励幼儿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养成寻求多种答案的习惯,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如幼儿玩积木进行分类时,大多幼儿只会按一种特征分类,或形状、或大小、或颜色,教师启发幼儿思考:给物体分类除了按一种特征分,还可以怎样分类?幼儿积极思维,有的幼儿把大的、黄的积木放一块,按两种特征分类;有的幼儿把小的、圆形的、红色的积木放一块,按三种特征分类等,举一反三,幼儿逐步探索还可按物体的材料、功能、物体之间的联系等来分,答案越来越丰富,幼儿在质疑、释疑又质疑的思维活动中逐渐形成创新意识。

2 打破定势,在联想中训练思维

幼儿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会使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下降,自我控制力减弱,人云亦云,循规蹈矩,创新意识淡薄。来自我们有意识地打破幼儿思维定势,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系统,发展创新思维。如:利用日常生活的空隙时间,经常对幼儿进行这样的趣味智力训练:一支粉笔两个头,半支粉笔几个头?从一楼到三楼要走几层楼梯?蛋糕上有5支蜡烛,吹灭了4支,还有几支?有的孩子说还有1支,教师引导幼儿想想吹灭的4支蜡烛还在吗?这种类似脑筋急转弯的智力游戏题,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它要求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对开启创新思维很有效,使其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又如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活动中,教师让幼儿玩快乐大转盘游戏,在每一道算式中出示任意两个数,让幼儿说出另一个数的值,如:( )+2=6、9-( )=5等,幼儿能主动改变思维角度,从逆向、侧向进行分析推导,从而得出答案,逆向思维得到训练。

3 寓教于乐,在比较中促进思维

对幼儿的一些有趣的异想天开我们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支持,积极为他们创设能够自由操作、自主探索的宽松的环境,提供开展活动与表现的机会,保护其创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多向性,使幼儿由此及彼、由点至面地思考问题。如在教幼儿学习自然测量时,提出想知道桌子的长度,让幼儿想办法量出来。幼儿充分讨论后想出许多办法:用手掌量、用木棍量、用书量、用笔量等,这样幼儿就明白了,具有一定长度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做测量工具。免费论文下载测量后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同是一样长的桌子,有的说是9掌,有的说是12棍?教你如何写论文幼儿个个跃跃欲试,带着问题在积极寻求与探索中发现了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学习序数时,我们开展了小小运动会游戏,幼儿个个都是运动员,开展短跑比赛:运动员挂上号牌认识跑道短跑比赛发奖仪式,挂牌时让幼儿看看自己是第几号运动员,自己在第几条跑道,比赛时第几号运动员跑第几,发奖时看看第几号运动员获奖。幼儿情绪积极高涨,都想争取胜利,热烈的游戏气氛冲破了数学的枯燥,幼儿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学会了序数。

4 大胆尝试,在操作中提升思维

第2篇:培养幼儿思维的策略范文

1、教师流动性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导致办园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本园8个班级,每班是两教一保的教师配置,一共16名教师,8名保育员,每学期班上基本上要换新老师,老师的离职率达到30%以上。

2、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低。

3、保育保健工作较差。

4、家庭不够重视幼儿的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培养好孩子,使幼儿教育暗然失色。

5、幼儿缺少动手锻炼的机会,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有的教师只是一味地幼儿去凭空想象,利用表象去回忆、想象,限制了幼儿思维。

6、幼儿园的安全制度不严,管理不善。如:有一次,由于门卫的疏忽,导致一名幼儿跑出幼儿园,到外边小区去玩了,还好有人认识才将孩子带回幼儿园。

7、剥夺老师的休息时间,周末免费加班招生。但是招生的形式单一,所以招生的效果很差。本园幼儿满园要达到300个孩子,但目前幼儿园只招收了近180个孩子,离满园还要差100多个幼儿。

二、幼儿园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教师流动性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导致办园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本园8个班级,每班是两教一保的教师配置,一共16名教师,8名保育员,每学期班上基本上要换新老师,老师的离职率达到30%以上。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低。

(三)保育保健工作较差

(四)家庭不够重视幼儿的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培养好孩子,使幼儿教育暗然失色。

(五)幼儿缺少动手锻炼的机会,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有的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幼儿去凭空想象,利用表象去回忆、想象,限制了幼儿思维。

(六)幼儿园的安全制度不严,管理不善。如:有一次,由于门卫的疏忽,导致一名幼儿跑出幼儿园,到外边小区去玩了,还好有人认识才将孩子带回幼儿园。

(七)剥夺老师的休息时间,周末免费加班招生。但是招生的形式单一,所以招生的效果较差。本园幼儿满园要达到300个孩子,但目前幼儿园只招收了近180个孩子,离满园还要差一百多个幼儿。

三、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教师流动性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导致办园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应对策略:

1、加大对幼教行业的投资力度,增大幼儿教师的事业编制。

2、幼儿园领导应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关心,时常与教师谈谈心,舒缓教师的心理压力。

3、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低。

应对策略:

1、鼓励教师进修,限期拿到教师资格证。

2、提高教师的培训力度,把幼儿教师纳入市培、国培项目,增加原本教研活动。

3、提高幼儿教师的招聘门槛以及工资待遇。

(三)保育保健工作较差

应对策略:

1、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制度的管理。

2、加强对保育员、厨师的专业素质的培训。在规定时间内保育员应拿到保育资格证,厨师应拿到厨师资格证。

3、鼓励保健医生进修,定期组织保健医生参加专业培训。

(四)家庭不够重视幼儿的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培养好孩子,使幼儿教育暗然失色。

应对策略: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同时也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

2、根据不同特点的幼儿,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学方针。

3、召开家长开放日活动,鼓励家长多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多参加一些亲子活动,以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4、定期给家长宣传育儿知识,让他们重视幼儿的教育。

(五)幼儿缺少动手锻炼的机会,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有的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幼儿去凭空想象,利用表象去回忆、想象,限制了幼儿思维。

应对策略:

1、多给幼儿动手的机会,活动是推动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2、创设活动区,在活动区多投放一些材料,供幼儿操作。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希望家长在家鼓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六)幼儿园的安全制度不严,管理不善。如:有一次,由于门卫的疏忽,导致一名幼儿跑出幼儿园,到外边小区去玩了,还好有人认识才将孩子带回幼儿园。

应对策略:

1、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

2、强化幼儿园内部管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如:加强门卫的管理,设立幼儿接送送卡,要求家长持卡接孩子,督促门卫严格把好凭卡接送关。

3、结合幼儿园实际开展紧急疏散、演练说动等。如: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等,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家园配合,形成安全教育合力,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七)剥夺老师的休息时间,周末免费加班招生。但是招生形式单一,所以招生的效果较差。

应对策略:

1、实行有偿服务,对周末加班的老师给与一定的奖励。

第3篇:培养幼儿思维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结构游戏;科学创造性思维;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278-03

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当今教育改革需要培养具有探索实践能力和科学想象力的人才,而这些科学素养的培养都必须从小培育,从幼儿抓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教育的关键是能启发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以利于以后从事创造工作”。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创新、开拓、突破的思维方式,是人的一种不墨守成规、求新求异、设法打破条条框框的束博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因此,我们把科学游戏的启蒙教育贯穿于结构游戏之中,开拓适合幼儿创造性思维培育的游戏课程,我们的培育策略是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内容入手,挖掘有趣的科学探究视角,提供探索游戏的平台,鼓励幼儿玩中建、玩中看、玩中学、玩中思,探究相关科学游戏现象,寻找科学原理,归纳科学规律,体验建构游戏的乐趣,促进幼儿的科学发现能力、科学构思能力和游戏验证能力的提升,进行创造思维的培育,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一、萌发幼儿游戏创造意识――玩中看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扩散思维、逆向思维,是幼儿创造力的核心。我们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只有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具有创新动机并赋予创新行为,进一步发挥其潜在的智慧和创造力。幼儿期是开发其智慧、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时期。

1.创设浓厚的游戏科学氛围。创造的灵感只有在自由的思维空间中才能产生,在结构游戏中我们着力营造尊重幼儿的游戏主体地位、自由平等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在平等、开放的天地里,思维任意驰骋,纵横千里,激发创造意识,享受着属于他们的游戏乐趣。

不断提供幼儿游戏探究材料。结构游戏的操作材料不仅是幼儿的玩具,更是使幼儿积极主动、长时间维持兴趣、主动探索的重要保障。我们为幼儿提供不断探索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反复尝试,多角度游戏感知、观察与思考。幼儿建构“水管球道”一直存在操作难题:水管容易滑落。几个小朋友连续重建倒塌了5次。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孩子们有的说:用夹子夹;有的提出:用透明胶粘;还有的建议:用纸板套。昕昕说:“要大管口套住小管的口,这样小球就会顺利通过不会掉了。”于是,老师及时提供低结构材料――纸板、小地垫、泥工板。孩子们在反复操作中发现:纸板易变形;小地垫太厚容易卡住球;但当泥工板拗成桶状,两头各套住一根水管,水管不易左右滑落。不同的游戏材料在幼儿动手摆弄探索中运用,感知了解其材料特质,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物体的状态后,泥工板其厚薄度和材质更适合连接水管且不影响球的运行。建构中这些游戏材料或废旧材料的易操作性、多变性和多功能,不断引发了幼儿探究的积极性和强烈的好奇心。

2.保护幼儿好奇心――启发性诱导。好奇心是知识的萌芽,是求知的向导,是幼儿探究游戏世界奥秘的动力。幼儿游戏的思路和思维非常开阔,不受限制,没有思想束缚,他们可以不受约束地思考和游戏,有着大人难以置信的创造能力。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往往表现出积极主动,能长时间地关注,主动去研究、去求知、去发现,认真思考,终于找到了答案及了解了其中的奥秘。

二、提高幼儿游戏创造能力――玩中学

我们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他们多种方式尝试,多角度思考,从小就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亲身感知简单的科学原理,并将这些科学原理运用在游戏中,表现出会寻、会想、会做,使幼儿在原有游戏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突破原来思考问题的方式,用不同的角度尝试体验,让幼儿真正体会到其科学原理的教育价值。

1.会寻――发现问题,培养观察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幼儿总是对身边的各种事物提出为什么,他们渴望发现新的问题,经历新的事物,得出探究结果。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我们鼓励幼儿大胆质疑,多提出开放式问题,多渠道寻求解答,让幼儿在质疑、释疑、又质疑的扩散性思维中逐步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幼儿刚开始建球道时,球道是平铺的,两边没有围栏。宇宇演示时小朋友及时发现了问题,提出:“他一直用手拨球,不好玩。”“球总掉,没有在轨道上了。”对啊,怎样让球自动跑起来呢?怎样让小球滚动时不容易跑偏呢?通过这种追问的方式寻求发现游戏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对事物进行比较观察和连续观察,发现改变其坡度与加速的关系,明白小球运行速度与是否偏道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由幼儿亲身实践经历寻得的发现,不仅印象深刻,而且确信无疑,使他们在游戏中更加投入、更加专注,玩中学的兴趣更高。

2.会想――分析问题,激发探究能力。游戏中鼓励幼儿多看多想,在观察和分析中幼儿自然会对所提的问题有新的想法和思路,创造力往往就是在这一刹那产生的。我们引发幼儿思考的策略:一是启发提问,幼儿共同思考;二是幼儿提出质疑,师生共同探索结果;三是质疑产生争论,幼儿分头查找解决的办法,共同获取经验,开阔眼界。

(1)启发提问,幼儿共同思考,寻找游戏途径。游戏中教师在多数幼儿关注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与设置幼儿好奇的,并有益于发现某种关系的问题,诱导幼儿不断思考,分析讨论,启发不同的操作方法和发现,不断鼓励激励幼儿继续探究的热情,把游戏探究推向深入。在建构“小球快跑”游戏中,幼儿都在关注球怎么跑,于是教师启发式的提出:“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球自己滚动跑起来呢?”“有什么办法让小球跑得远并不偏离轨道?”“在上下有落差的轨道上,有什么办法让下面的轨道能顺利接到小球?”孩子们立刻带着老师的问题去思考、去尝试,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他们分别针对同一平面的轨道、没有围栏的轨道面、上下有落差的轨道三种不同的轨道想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运用了斜坡、引道、方位对应的原理让小球玩起来。

(2)幼儿提出质疑,同伴共同探索。在建构“楼梯球道”时,兰兰小朋友提出质疑:“怎样让我们的小球跑得更快更远呢?”小伙伴们伴随着质疑思路进行探讨,改进建构方案,清理轨道末端所有阻碍小球前行的物体,轨道长度延长2倍多。最后小组游戏得出:斜坡不仅要加高还要加长,这样小球才能跑得更快更远。可见,有效的质疑能推进幼儿游戏发展,在一次次的调整中,从前后对比中幼儿初步感悟轨道的坡长、坡高以及阻碍物与小球滚动的关系,使得“楼梯球道”落成了。

3.会做――解决问题,提升实践创造能力。游戏搭建中他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如何建?两弯轨道怎么建?能不能玩?什么样的坡度能让小球跑得快?什么样弯度的轨道最好玩?这些问题需要幼儿认真讨论,积极探索,不断调整操作建构材料,寻找有效的搭建方法,或同伴间相互学习、迁移已有经验、寻求帮助等,幼儿不断通过建构策略的争论与调整,变换材料,在合作操作、比较分析、研究讨论、探索验证中,寻找最佳的建构方案,逐渐发现与理解轨道起点的高度、坡度、弯度与物体滚动的速度、长度有关。幼儿经历科学探求和发现的过程,从而获得扩散性思维的发展,全方位地感受创新游戏所带来的快乐,深刻体会到科学与创造的乐趣。由此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培育策略。

(1)支持、引导幼儿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瑞吉欧教育模式创始人马拉古齐提出“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就是对幼儿多种表达方式的形象描述。幼儿通过与同伴交流、讨论、合作,尝试去寻找游戏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他们会运用不同方式去表现同一种建构物体,观察到新使用的方法能考虑到前一种方法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这样,幼儿在连续修整、合作运用不同方法的游戏建构过程中,对同一种科学建构游戏的理解就会更加完善,问题解决更佳彻底,游戏感悟更加深刻。

(2)积极、支持幼儿运用直观方法破解建构难题。只要给予充分的游戏空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游戏操作,幼儿会创造出不同的奇迹,会想出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方法,创新意识在不断生成。搭建球道游戏中,幼儿会针对上次游戏所存在的难点积极展开讨论,思考破解难题的办法。他们提出画改造设计图,清晰、直观的改造思路,使得建构过程顺利多了,同时幼儿的配合更加默契,有的看设计图指挥搭建,有的负责施工,理想中的楼梯球道很快就完工了。

三、开拓幼儿创造性思维――玩中思

从心理学讲,创造性思维是人思维中的最高形式,它具有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成果的独创性以及思维主体的能动性。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总是具有幻想和想象的,我们应抓住幼儿的这一思维特点,运用适宜的培育策略――玩中思,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有趣的结构游戏中得到拓展。

1.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奇思妙想。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是知识进取的源泉。我们鼓励幼儿“异想天开”产生创新玩法,支持幼儿敢于去想别人没想到的,敢于去做别人没做过的,得出与别人不同的创新经验。在这种“无中生有”、“异想天开”的创新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和游戏行为,哪怕是相同的主题,同一群孩子,幼儿每次建构出来的东西都是不同的,这其中蕴藏着他们对科学原理的初步理解以及更为强烈的探索欲望。

2.学会归纳总结游戏经验,初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要初步培养幼儿的科学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勇于抛弃旧的游戏传统模式,大胆进行游戏改革,在结构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和发现简单的物理现象,着力培育幼儿归纳总结游戏经验。如归纳玩具坡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他们在观察思考争论中不断自我挑战,改变想法,验证结果,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归纳、总结操作经验,并判断、推理下一步游戏的建造成果,使感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炼。

3.懂得迁移运用,习得游戏创新精神与学习态度。

(1)迁移运用,具有创新精神。结构游戏科学创新思维应着重培育幼儿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求异的思维力和多维的创新力,使幼儿敢玩,敢于创造,乐于迁移运用。在“玩游戏、做科学、用经验、找规律、议现象”中初步培育幼儿的科技创造意识。我们支持幼儿在遇到不同的问题时,能够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探究、验证、迁移、运用,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获得科学方法和创新经验,学会迁移运用,去获取更新的知识。

(2)有毅力、坚持到底的习得学习态度。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人才不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敏捷的思维力、精确的判断力、顽强的意志力、丰富的想象力,还要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好奇心强和坚忍不拔的品格,因此,我们应注重对幼儿进行良好求知态度的培养。总之,结构游戏中孕育着培养幼儿科学创造素质的多种因素,我们将继续探究挖掘游戏中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其今后人生道路上的思维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幼儿科学创造力培养研究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第4篇:培养幼儿思维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开发与培养;幼儿;美术教育;创造力;策略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的创新素质已经成为决定一个民族与国家命运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已经由此前的“为教而教,为学而学”转变为“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那么,在具体的幼儿美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怎样才能探索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幼儿美育创新改革道路,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培养幼儿的创新潜能,把幼儿培养成开拓型与创新型的人才呢?

一、培养与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一)引导幼儿观察与欣赏美术作品

幼儿因为年龄小见识少,所以很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如此,则为我们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奠定了基础与创造了有利条件。鉴于此,我们首先必须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喜爱与浓厚的观察、学习兴趣。笔者的做法是,在尚未开展美育教育教学前,在教室里悬挂色彩不同、内容不同的简单的美术作品,比如水果画、动物画、人物画、建筑画、植物画、车辆画、飞机画、火车画、自行车画、衣物碗筷等日常用品画等,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幅或者两幅画认真观察,然后,引导幼儿临摹自己仔细观察过的画,鼓励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有所创新。

(二)引导幼儿在美术作品中找不同

美术课时,我们可以同时悬挂多张内容不同、色彩不一、风格迥异的美术作品供幼儿观察,比如,画有河流的美术作品,或者画有崇山峻岭的美术作品,或者画有花鸟的美术作品,或者画有虫鱼的美术作品等。当幼儿观察的时间达到5-10分钟时,我们可以引导幼儿选择其中的两幅画做比较鉴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选中的两幅画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当然,不同的幼儿对美术作品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同一张美术作品往往存在着迥异的认知与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幼儿观察与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充分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并对幼儿的美术认知水平给予适当的点拨。

二、培养与丰富幼儿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人们把原来储存于头脑中的表象经过加工后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培养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幼儿的创造空间。因为想象是任何创新活动的前提。而幼儿时期恰恰是人们想象力最为活跃的时期,更是培养人们想象力的黄金时期。幼儿因为缺少已有知识经验的束缚,其想象力往往非常丰富,其创新意识往往非常强烈,其独特的想法、天真的童趣常常令人感到异想天开。鉴于此,我们必须在美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鼓励幼儿互助学习或者独立思考,引导幼儿将熟知的美术作品中的内容进行改动、错位、夸张、重组等,以此激发幼儿自由想象的天赋,激发幼儿的童趣,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与创新空间。

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曾悬挂一幅内容为圆形的美术作品供幼儿先观察后临摹,结果有的幼儿将之画成了银白色的满月,有的幼儿将之画成了金光闪闪的太阳,有的幼儿将之画成了皮球,有的幼儿将之画成了车轮,有的幼儿将之画成了饭碗,有的幼儿将之画成了月饼等图形。当然,考虑到幼儿的认知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考虑到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在最初开展美术课程教育教学活动时,我们必须挑选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以及比较简单的图形,首先引导幼儿观察与欣赏,而后再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自由发挥,画出自己脑海中最美的图形。

三、多学科协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笔者在多年的幼儿美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激发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除上述策略之外,还与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多学科关系密切。这是因为,幼儿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学科,因此,引导幼儿开展美育教育教学活动不可能传授给幼儿创造性所需的所有知识与技能。所以,在引导幼儿开展美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挥多种学科的互动效应与协同效应,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思维空间,拓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空间。

比如,我们在引导幼儿开展美术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形体、舞蹈、诗歌、散文、童话、神话、童谣、寓言、故事、音乐等巧妙渗入到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此丰富幼儿美术美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优化幼儿美术美育教学活动的形式,发挥多种学科的整体放大功能与组合功效,激发幼儿多种生理感官的综合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与培养幼儿的美术创作热情与美术创作灵感,引导幼儿在多种感官参与的前提下,在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一边欣赏美术艺术作品,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术艺术作品中的丰富内涵,或者一边哼唱充满童趣的童谣一边创作在自己心中酝酿已久的美术作品,并借助节奏、音乐、形体、线条、色彩等诸多元素来创造自认为最美丽的美术艺术作品,在吸取多种学科精华的基础上,绽放自己美术创作的灵感之花。如此,既可以促进与推动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自我建构,又可以促进与推动幼儿自由地甚至创造性地感知客观事物,引导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自觉培养与提升自身丰富的想象力与无穷的创造力。

总之,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新时期。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全民族的创新能力迫在眉睫。幼儿时期是人们想象思维与创造思维最为活跃的黄金时期,故此,创新教育必须从幼儿时期开始抓起,从幼儿的美术美育教学过程中抓起。虽然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而言,幼儿并非一定要具备美术技能与美术素养,然而,我们在对幼儿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培养出来的幼儿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却会对幼儿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故此,我们必须运用上述策略,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发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意识与创造性精神。

参考文献:

第5篇:培养幼儿思维的策略范文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是实现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活动中科学领域内容的主要形式。对幼儿的科学启蒙及科学潜能的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幼儿教师在进行活动中对活动的导入也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对情境导入达成了共识。但在实际活动中普遍存在缺少情境导入的策略,使幼儿的探究积极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就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导入的重要意义及情境导入策略和具体实施进行探讨研究。科学探究活动导入策略幼儿《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提出了: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活动导入是保证幼儿科学活动有效进行的关键,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幼儿认识活动必不可少的主观前提,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是使幼儿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前提。目前,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活动导入方式是运用幼儿的感官,通过观察,具体操作和具体的实验,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教师存在导入策略不足,材料及具体方法运用不够得当的现象,由此教师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有效指导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心理环境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前提,物质环境是实现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具体保证为基础,着重研究情境导入的策略和具体实施,努力为幼儿教师更好的设计和组织幼儿科学活动提供借鉴和启示。情境导入就是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进入主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形象、引人入胜。幼儿科学活动探究过程进行前的情境导入应遵循以下策略。一、经验导入策略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理论指出,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在实际活动探究过程中体现为“跳一跳,摘到桃”。学前期幼儿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是儿童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由经验导入,能很好地激活幼儿的兴奋点,让幼儿自然而然地进入活动。如在设计《蛙妈妈,蛙爸爸》这一活动时,活动目标是幼儿通过观察发现雌蛙和雄蛙身体上的区别,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具备了对蛙外形的认识,当雌蛙和雄蛙身着具有性别特征的服饰出现时,对雌雄蛙的区分非常容易,对回答谁是蛙妈妈,谁是蛙爸爸的问题积极活跃,当去掉服饰从新出现时,对于外形一模一样的雌雄蛙小朋友对同样的问题小朋友开始了猜测,由此激起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幼儿就有了探究的愿望,为下面的观察活动作好了铺垫,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经验导入策略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策略,是科学探究活动整体设计所遵循的原则,也是促进幼儿科学潜力发展的科学手段,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对幼儿的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发展水平有明确的了解,同时要重视幼儿日常经验获得的主观性和模糊性特点,不可随意猜测。二、趣味导入策略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于乐不可分”。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对活动的具体物体的外形特性感兴趣,是活动有效探究的第一步,也是活动有效进行的保证。所以对于每个科学探究活动教师都要认真探究挖掘活动导入的趣味性,可以通过小朋友们感兴趣的故事、童话剧、游戏、谜语等具体方式导入,从而增强活动导入的趣味性。如《蛙妈妈,蛙爸爸》活动中,通过童话剧,拟人化的设计蛙妈妈和蛙爸爸的服饰,并突出如何让小朋友区分蛙妈妈和蛙爸爸的有趣问题,要比只出示蛙的图片或活体蛙,直接地用材料导入如何区分雌雄蛙更带有趣味性,对激发幼儿的主动观察起到了有效的保证。在趣味导入策略实施中,对活动材料的科学处理是实现趣味导入的关键。只有材料、教师、幼儿已有经验三者之间达成一个切合点,才会使幼儿获得发展。1.活动探究材料生活化是达到导入趣味性的前提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身边的资源是幼儿熟悉,让幼儿在探究中发现身边的事和物,学会生活,在探究材料的投放上,如何引发幼儿的探究的兴趣和探究兴趣持久性,材料的投放应有利于幼儿探究,教师要把教育的意图物化在材料之中,这样探究才有意义,教师要重视身边的替代材料,如饮料的吸管,矿泉水瓶,用过的包装纸等。这些替代材料不仅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还会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2.活动探究材料材料可操作化是达到导入趣味性的基础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应不断思考:要达成该活动教育目标需要哪些材料,如何将探究活动的教育目标和具体内容物化为幼儿可探究的活动,材料的可操作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在注重探究材料的同时,情境导入的场景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场景设计的逼真合理会增强导入的趣味性,同时还会给幼儿创造想象的空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言的渲染,情景的形象构想去加强辅助趣味性的实现。三、开拓导入策略开拓原意有拓展、开创、开发、开辟。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导入的设计也要有开拓的策略,旨在激发幼儿科学潜能,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同时提高幼儿善于动手的能力。幼儿在知识、经验及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师在关注整体的同时要充分把握个体的差异性,对导入的设计要具有拓展,创新性达到全体幼儿的全面发展。如《蛙妈妈,蛙爸爸》科学探究活动的导入中,教师在关注整体对青蛙熟悉的经验基础上,确定观察的方法的同时,还要用心设计除了通过外部观察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区别雌蛙和雄蛙,激发幼儿的思维开拓性,有效延续儿童对探究对象的探索兴趣,潜移默化的培养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如,《找叶子》的活动导入设计中,巧妙的利用幼儿对普通叶子的认知经验,以生活中常见的花卉做材料,开拓性的导入“找叶子,画形状”,全体幼儿都会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找到不同的叶子,绘出不同的形状,同时,幼儿还会在活动过程中分享到伙伴们的知识经验,达到开拓思维的效果。开拓导入策略可以通过知识性语言的引导,材料的创新利用,演示结果推测等手段完成。总之,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无论哪一样导入,都要力求合乎以下程序:集中注意――激发兴趣――开拓思维――明确目的――进入探究活动。这是教师导入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遵循情境导入策略的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除了具备全面的科学素养外,在导入过程中还要注重儿童语言的巧妙运用,真正做到课“活动伊始,兴趣亦生”,从而达到对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美]艾利森.戈波尼克著.袁爱玲译.摇篮里的科学家.华东大学出版社.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16.

第6篇:培养幼儿思维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基本和最为基础的学习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幼儿早期阅读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因如此,家长和幼儿园越来越重视早期阅读活动,有些幼儿园开展了早期阅读教育,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就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针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幼儿园早期阅读的策略和方法。目的在于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提升幼儿想象力和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1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幼儿园在开展阅读活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开展各种类型的阅读活动,如古诗词接龙比赛、故事大王评比、读书交流讨论会、读书节等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图书馆参观活动、鼓励学生自制布艺书、塑料书、贝壳书、绘画书、纸盒书、照片书、石头书、广告书、树叶书、手绢书等等,幼儿通过拓印、镂刻、粘贴、剪裁等手段,以不同形式制作出自己的每一本书,既可以体现出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提高。不仅如此,还可以开展旧书修补、图书交流柜等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修补图书、相互借书等,这样既可以拓展孩子们的阅读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养成认真读书、珍惜图书、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2传授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能力,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只有掌握了阅读的能力,才可以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乘风破浪,在研究和探索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但是,在教育和引导幼儿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早期阅读教育中,特别应当注意让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的正确方法,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阅读内容的层面。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与渔”,讲得正是这个道理。掌握特定的图书内容固然重要,但是对于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效果并不显著,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可以真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可以采用听读启蒙、点读、跟读等方法,由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幼儿一边听一边读、或者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跟读。这样既可以使幼儿对阅读内容的熟悉程度不断提高,扩大文字及词汇量,同时也对提高听说理解能力有较大的帮助。另外,还可以采取讲述提问、赏析感受等讨论形式,让幼儿对语言所描述出的意境得到更为充分的感知,拓展幼儿的想象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幼儿在阅读中集中注意力,通过提问和解答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看图讲故事、移情和猜想等方式,让幼儿根据图画来编出小故事,训练幼儿的情节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述能力,也使幼儿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让幼儿设身处地以情节中人物的立场进行思想,引发孩子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而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其他的教学方式还包括角色扮演、情节改变、自由阅读等等,教师应当对上述的多种教学方法加以综合性地灵活运用,既要有一颗平常心,又要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引领孩子们培养和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和思考来逐步掌握阅读的正确方法。

3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

长期有规律地进行一种行为,可以养成该行为的习惯。习惯对于个体性格的发展、为人处事的风格甚至人生命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在一生中都受益匪浅。所以,培养和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对于幼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三至八岁是幼儿和儿童进行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应当在这一关键的发展阶段引导幼儿和儿童逐步培养和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进而提高其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及阅读能力。

家长是孩子们的天然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应当始于家庭。早期阅读教育当然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在父母的陪伴与教导下,孩子们不断成长,在培养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亲子共读、亲子阅读讨论座谈、亲子互动小游戏、亲子创编、评选亲子阅读之星、纪录亲子读书笔记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提高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孩子在读书过程中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家长可以带给孩子的不应当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在精神上为孩子留下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由此可见,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积极调动家长在早期阅读教育工作中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4通过恰当地选取阅读内容,使幼儿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幼儿在阅读和理解方面的能力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选取阅读内容方面,应当注意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所具有的多种不同的心理特点,这样才可以使早期阅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在阅读内容方面,应当注意选取一些情节发展更为符合儿童思维特征以及想象特征的图书,避免选用内容枯燥乏味,印刷质量不高的书刊。在题材方面可以选用彩图故事、动物画册、花鸟图鉴、昆虫图谱、科幻传奇和神话故事等等,同时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及幼儿兴趣方向来进行图书的选取。针对小班幼儿所选用的图书应当有部分内容反复出现,文字表述应当简短和明确,避免出现单句中出现多个意思、双关语、复杂句式等妨碍理解的表述。例如《三只小猪》、《拨萝卜》等。对于中班幼儿,应当强化插图之间的故事关联性与情节连续性,同时应当有完满的故事结局,例如《青蛙王子》、《乌鸦喝水》等。大班幼儿思维和想象能力相对更强,也具备了一定的推理和分析能力,可以选取一些科幻题材或神话题材的作品进行阅读,例如《神笔马良》、《聚宝盆》等。恰当地选取阅读内容可以使幼儿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对文字所表现出的情景与意境产生更为深厚的兴趣,更好地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5结语

综上,阅读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日积月累。尤其是幼儿阅读能力,想要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和习惯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便要求教师在幼儿园中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早期阅读活动,为幼儿营造安静、安全的阅读氛围。充分发挥早期阅读对于幼儿思维、想象力、情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幼儿知识经验进行填充。充分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使幼儿尽早掌握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兢.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研究的新进展――由汉语儿童早期阅读研究反思早期阅读教育问题[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12):14-18.

[2]邹群霞.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分析――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4,(5):27-32.

[3]周丽丽.《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组织策略--以大班阅读活动《小象消防员》为例[J].黑河教育,2015,(2):20-21.

[4]刘齐.教学策略的新发展――以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策略发展为例[J].成功(教育版),2013,(16):227-229.

第7篇:培养幼儿思维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教学;应用研究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幼儿园在幼儿各方面素质与能力培养上发挥着基础作用,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幼儿教学中也开始引入计算机技术,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被动、保守的弊端。本文将对多媒体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应用方法进行探究,从而表现其在幼儿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从古代延续下来的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导,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统一讲解,对学生不懂的问题统一解答,最后通过一些课堂习题或者实训巩固知识,以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幼儿教学中也同样沿袭这种方法,长期下来,促使教师与家长都用分数评判一个学生优秀与否,不注重学习过程中幼儿对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教师往往将幼儿的心理特点忽视了,幼儿在知识学习上与其他阶段的学生存在差异,在认知能力以及事物的判断能力上均比较弱,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也非常有限,如果一味的依靠教师讲授,很多知识将难以消化,很快就被遗忘。由此,要想从根本上让幼儿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就要转变教学方式,多媒体的应用赋予了知识更多特性,让传达的教育信息更加生动、具体、多样,让静态的知识变得动态。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为幼儿营造更加愉悦的学习环境

幼儿自身的约束能力较弱,课堂上好动、溜号甚至与周围同学打闹是常有的事,注意力不集中将很难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如果教师带领开展一些文艺活动,教幼儿唱歌、跳舞幼儿会更加欢乐,但在讲授知识时就会非常沉闷、甚至有的幼儿会在课桌上睡着。使用多媒体演示声音、图片以及视频等,幼儿非常容易就被鲜艳的文字或者动态的图片所吸引,从而集中注意力听讲,从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幼儿,促使其手、脑、耳共用,共同参与对知识的加工与记忆,将分散的注意力变得集中,让零散的知识集中到头脑中,比起教师单纯的教授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幼儿,“动物是怎样过冬”时,传统教学方法就是带领学生观看教材中的图画,配合文字描述,让学生了解动物是怎样冬眠的,动物的图片幼儿不仅在幼儿园,在其他地方也都看过,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用多媒体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动物冬眠的视频材料,然后剪辑出重要的片段,将不同动物冬眠串联起来,在一个视频中播放,让学生连续观看,在观看视频时,可以边观看视频边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在没有播放松鼠冬眠的视频片段时,教师可以提问:大家知道松鼠是怎样冬眠的吗?很多幼儿此时会纷纷猜想然后举手回答,带着这样的好奇与疑问,再去观看视频。在观看到蛇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动物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所有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并且蛇吃田鼠,从而减少对庄稼的损害,都要懂得爱护动物,教材中的知识是有限的,但通过多媒体,让知识富有延伸性,可以由一个知识引申出很多道理与感悟,开阔幼儿眼界,增强对事物的认知,这是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

2.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

随着家长对幼儿的期盼越来越高,施加给幼儿的课业压力也在增大,都为了让幼儿不输在起跑线上。不管是教学中的各种教材还是家长为幼儿买的课外辅导书,都有较多晦涩、难懂的知识,脱离幼儿生活实际,很多幼儿教师与家长逼着幼儿学,为幼儿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使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本上的知识变得简化与直观,更容易被幼儿吸收。

3.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

幼儿时期是培养创新思维以及创造力与想象力的重要阶段,使用多媒体教学为幼儿营造了更加自由、独立的学习氛围,并且各种有声有色的图片、动画等,将幼儿封闭的思维模式打开。比如,在美术教学中,在教幼儿画荷花时,可以先让幼儿自己想象,将想象的内容画出来,可以是卡通的也可以是一个花朵、荷叶等等,然后播放一组荷花的图片,配合优美婉转的音乐,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再次让幼儿绘画自己心中的荷花,很多幼儿会突然有了灵感,绘画时更加形象、生动。

二、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情境策略

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更加真实的学习情境,可以让教学寓教于乐,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将知识串联到一起形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因为幼儿都喜欢听故事,比起单一讲授知识更加引人入胜。其次,创设游戏情境。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到游戏的快乐。比如,在学习“鸟类认知”一课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鸟归类游戏,设计一个鸟类的家园,不是鸟类的赶出家园,将是鸟类的放入到家园中。通过这种游戏的设计,不仅让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幼儿更加踊跃的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中学习到了知识。

2.多信道策略

在设计与编配教学资源与教学情境中,可以让幼儿手脑并用,真正激发内在的学习潜力,同时,让各个感官相互对应,让获得的信息更加全面、立体与直观,形成一个更加多面的知识网络,捕集到更多的知识。

下面以课件《活动室里的悄悄话》实例探究情境策略与多信道策略的应用。在制作课件过程中,使用到了210多个课堂元件,其中包含了2个声音原件,5个操控按钮以及众多图形元件与声音元件。能够生成非常多的图片与声音,演示更加直观、生动的图像。此外,在课件中还有一个教学场景,使用了一些脚本。在情境策略中在色彩、声音以及图像上进行有效调试,营造一个简单、生动的情景,让对象与背景能够相互调和、呼应,由远及近,明暗对应,使情境更加符合幼儿心理。并且在课件的选择与制作上需要与幼儿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充分体现出课件的实用性。在对信道策略上,让画面与声音相互配合、协调,对幼儿的感官进行全方位刺激,将幼儿的视听兴趣激发出来。同时,在课件制作上还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普通的教学素材。让趣味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策略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具有一定灵活性,在学习各种知识上更加具有趣味性,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多媒体技术使用上的优势,让教学优势最大程度的挖掘。最后,注重课件制作当中各种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尽量收集新颖、有趣的素材,会更加吸引幼儿注意力。

三、结语

本文主要对幼儿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优势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这些优势提出了几点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可见,充分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制作课件,是提高幼儿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还有很多优势等待教学工作者的挖掘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姣h.浅议幼儿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J].成功(教育版),2013(4):220.

第8篇:培养幼儿思维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快乐学习 早期阅读

所谓快乐学习就是孩子在学习中感到快乐。我认为在活动中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多多表扬、肯定,让孩子们在追求成功中享受学习、享受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兴趣是成功的老师,如果学习成为孩子的兴趣,学习无疑是成功的、有效的、快乐的。那么,一个优秀的、系统的早期阅读活动必定能给孩子带来快乐。

一、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应遵循的原则

1.快乐性原则。俗话说:只有乐在其中,才能其味无穷。通过和孩子一起阅读,使孩子切身体会到看书的乐趣,对培养孩子喜爱看书的良好习惯很有好处。

2.接受性原则。读书能使人明智,但这种阅读必须符合“可接受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就是说阅读的内容必须高于儿童已有的认知和理解水平,但经过儿童一定的努力,又必须能够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

3.和谐性原则。把阅读活动中的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相结合,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美图与美文的熏陶、感染,实现心智的和谐发展。

4.游戏性原则。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原则,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多动脑,创设游戏化情景,并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使幼儿按兴趣、需要来进行阅读活动。

5.差异性原则。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幼儿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幼儿期进行科学阅读活动,教师要承认并尊重差异,明白幼儿的发展具有可塑性,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6.开放性原则。充分利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各种活动方法,活动形式,进行早期阅读,注重与家庭、社会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开放性的科学阅读教育。

二、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策略

1.环境创设策略:(1)要为幼儿设立专门的阅览室,还在活动室设立阅读区,让幼儿随时都能接触图书。同时,教师指导家长,让家长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并进行亲子阅读,让幼儿体验阅读快乐。(2)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动态的阅读材料(动画、课件等)供他们观看。(3)利用社区的环境,教师和家长分别经常性的带领幼儿去散步,让他们阅读路牌、广告牌、宣传栏等,充分感受阅读的多元,养成喜爱阅读、善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2.材料选择策略:选择何种读本及材料。 (1)它要具有丰富知识,开启心智的功能;(2)爱孩子、爱生活,要让幼儿有爱的感受,美的熏陶;(3)能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4)能丰富幼儿词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5)符合幼儿心理,是快乐文学。

3.教师指导策略: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1)教师首先要明白幼儿怎样学习语言,并要了解运用哪些教学技巧和方法。(2)教师对教材中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应该自觉地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独具的美学特质,提高幼儿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能力,努力探求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3)教师要提升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分析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要善于把握文学形象,善于挖掘文学蕴含,善于表达文学感受。

4.适宜引导策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1)充分发挥早期阅读美文美图的特点,让幼儿处于亲切、美好的语感同浪漫、绚丽的视觉相融洽的氛围中,借助教师的表现、音乐,教具等,强化情境,让幼儿深入体会作品主题;(2)开展操作性阅读活动,让幼儿在动作体验中,积极思维中,多向交流中动手、动脑、动口,以更好地感知画面,模仿运用语词,想象迁移经验,创造表达表现,满足幼儿兴趣、情感和表现欲望,体验成功;(3)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故事绘画、手偶表演、猜测阅读、表演阅读等,拓展幼儿思维,提升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5.活动渗透策略:早期阅读如何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相结合。(1)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是多样性的,上课、游戏、区域活动、家园联系等相关联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活动群,而早期阅读也离不开这些活动群,只要与主题有联系的,都可成为选择的对象。(2)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为幼儿提供多个表达和展现自我的舞台。

6.家园合作策略:指导家庭开展亲子阅读。(1)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科学的早期阅读观念;(2)指导家长选择优秀的儿童文学阅读绘本,了解每部绘本各自的特色;(3)指导家长亲子阅读的方法;(4)指导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图书成为家中的一部分,每天为孩子留一定的读书时间;(5)家园携手,及时交流,及时反馈,始终保持一致的教育目标。

第9篇:培养幼儿思维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数学 探究式教学

我国的幼儿教育起步较晚,也缺乏相关的政策指导,一直以来采用的传统幼儿教学方法,并不完全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存在一定的弊端。从生理特点上来说,3-6岁的儿童处于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最初阶段,能在这个时期打好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比较重要。

一、合理选择教材,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园使用的凤凰康轩版本的教材,来自于祖国宝岛台湾,凤凰康轩进入国内市场之后,一直致力于幼儿教育教材的开发,目前采用多元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教材的编写,比较符合目前的幼儿园教学实际。针对数学学科,该版本的教材具有极强的趣味性,整本教材故事性强,数学概念由浅入深,还具有很强的系统完整性,有较多的教学模具,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究数学,感悟数学,使学生有比较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生活故事中发现数学的有趣处,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好玩之处,该版本教材有丰富的配套练习和实践课程,也给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提供了较大帮助,配套的教师用书也有极强的可行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实施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出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情境,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启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利用生活场景,使学生乐于参与。大班阶段的幼儿具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已经能够与家长进行沟通,也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这种优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有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就能增强师生互动的效果,使学生取得比较满意的学习效果。如在学习顺数和倒数时,可以让学生回忆新年倒计时时的倒数,体会到倒数的含义,孩子们都盼着过年,会认真花心思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游戏和生活场景的启发中,更好得掌握数学知识。

(二)让学生了解自己,多利用自身进行学习。数学本身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幼儿阶段的数学教育,是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基础的阶段,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般,能在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所有幼儿教师的工作目标。幼儿园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对不理解的事物能产生好奇心,能运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能够自主进行探究,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利用手指以及肢体进行数学的学习,如在学习区分左右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加以区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多表扬多鼓励,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认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意多使用正面的鼓励话语,进行赏识教育,尽量减少冷硬的批评,避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大班的孩子年龄尚小,但是也已经具备初步的判断能力,作为启蒙教育的数学老师,要注意教育手法的运用,能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进行鼓励性教育,是教师最大的成功,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个性,以及不同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给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并且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大班阶段的孩子具有一定的纪律性,已经能够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也能够理解教师的教学用语,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数学的有趣之处。大班阶段的幼儿能按照教师的引导完成一定的数学探究,教师要把握这样的机会,进行合理的引导。

(一)合理使用教学用具。凤凰康轩版本的数学教材,具有较多的操作模具,学生可以人手一套进行相关的动手训练,教师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时候,要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自己获得相关的知识,通过自己动手掌握的能力,一般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如在学习测量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工具自己测量三角尺,文具,以及课桌的长度,自己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记录测量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可以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

(二)家校结合,创造探究条件。要实现对幼儿的探究性教育,不应该只由幼儿园进行努力,在召开家长会的时候,应该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通过介绍让幼儿在课余时间动手的必要性,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共通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幼儿在学校经过一定的学习之后,能够在家里对学校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这也是对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家长的鼓励和认可,也有利于幼儿积累学习成果,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结语:

在进行幼儿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展开教学活动,让孩子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器官,利用身体的各个部分来完成探究和学习。在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展开探究性教学有比较好的效果,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升,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为小学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璐.幼儿园大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包旭芳.浅析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探究式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