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范文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第1篇: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范文

关键词: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功效系数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风险,提高企业运营的安全性,在保证财务安全稳健的情况下,合理把握企业的投资经营利润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提高相关决策的科学性,充分发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在预防和化解企业资金困难方面的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①筹资预警指标。该指标主要包含资产负债率即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已获利息倍数等。

②投资预警指标。该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即本年总资产增长额与年初资产总额之比、净资产收益率即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之比。

③营运预警指标。该指标主要包含总资产报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即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之比等。

④分配预警指标。该指标包含股利支付率即股利总额与净利润总额之比、资本积累率。

2.2 权重的确定 本文将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中筹资预警指标、投资预警指标、营运预警指标及分配预警指标作为准则层,将上述四个方面的指标中所包含的各自的二级指标作为最低层,即指标层。建立结构层次如表2所示。

2.3 构建不同层次的优先次序判断矩阵 建立层次结构后,以矩阵的形式表达B层中各准则对A层的相对重要性和C层中各指标在其上层B层中各准则的权重,其矩阵元素的确定公式为:

fij=1,表示因素Bi比因素Bj重要0.5,表示两个因素同等重要0,表示因素Bi没有因素Bj重要(i,j=1,2,3,…n)

3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建立

综合功效系数法的财务风险预警函数模型如下:

G=ΣGiWi

其中G为该企业的综合功效系数,Gi为单项功效系数变量,Wi为权数。

4 计算综合功效系数确定警情

在计算出单项功效系数和确定好各个指标的权重的基础上,运用以下公式求出企业的综合功效系数,再根据结果的大小,确定警情。根据综合功效系数=Σ单项功效系数X该指标的权重,可将警情划分为相应的警度区间。

5 案例分析

从石油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准确分析自身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建立完善的财务监测与风险预警系统,做好财务风险防范与规避准备,对石油行业来说是非常必要而且紧迫的。

5.1 预警指标体系应用 本文中的标准值是以《2011年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中石油石化业大型企业的标准值为依据进行选取的。满意值为行业优秀值,不容许值为行业较低值。对于《2011年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中没有统计而本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涉及到的指标标准值则是根据航运业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得出的。

5.2 财务风险分析 本文以石油行业深圳上市公司2011年的财务报表数据为依据,计算出各公司的综合功效系数,如表4所示。

通过表4的财务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大致得出相关石油企业的财务风险情况:

第一,从筹资来看,除泰山石油、茂化实华、恒泰艾普、潜能恒信公司资产负债率偏低情况外,剩下的那些公司,其资本结构还算比较稳定,经过计算,可以的到,上述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为25.39%,同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企业的平均值50%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使得上述公司,在融资方面,还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

其次,由于石油行业本身的特点,即资金投入规模大,但是,收益往往比较低,而且投资的回收期也比较长,投资一座矿井亦或勘探一个油田至少需要数亿元庞大的资金数,相关的数据资料显示,一般的石油行业投资回收期为十几年甚至有的是几十年。从这方面考虑,就需要石油企业,在进行投资过程中,一定要权衡投资收益、回收期限和风险之间的关系,降低投资风险。

第二,从营运方面来看,我们主要通过总资产报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两项指标来说明公司营运状况,恒泰艾普、潜能恒信公司总资产报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相对于其他公司偏低,导致其单项功效系数落后,最终致使综合功效系数很低,公司需加强营运管理。

第三,收益分配进行的不够积极,这是由行业性质所决定的。作为石油行业市场份额多为中石油中石化占有,企业谋求战略化发展须留存大量资金,故而股利分配较低。不过公司可以适当提高股利分配,因其这对打造石油上市企业蓝筹股形象,拓展融资空间是有好处的。

参考文献:

[1]Management[M].McGraw-Hill;Eugene,2001(88).

[2]于新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会计之友,2009,5.

第2篇: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范文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经济总量能以平均每年9%以上的速度递增,中小企业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中小企业缴纳的税费则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国有企业长期亏损、被迫进行战略调整之际,中小企业异军突起、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世界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波及中国,而且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如信贷危机等都使中小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所以在危机中预测风险、评估风险、防范甚至抵制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市场机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让中小企业在市场上获得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又会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随时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获得市场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如果不能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因素,势必使未来发展陷入严重的危机境地,所以为了中小企业能够更加持续健康的发展,要及早诊断。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理论阐述

(一)财务风险预警概念

财务风险预警是指借助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资料,利用财会、统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损失,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而且,财务风险预警作为企业经营预警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也可为企业纠正经营方向、改进经营决策和有效配置资源提供可靠依据。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的大量实例表明,陷入破产境地的企业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以出现财务风险为征兆的。为了避免破产,企业必须做好预警工作。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对中小企业而言,除了以“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以外,还有非财务方面的目标,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很大程度带有个人主义色彩。所以利润最大化不是唯一目标,可以说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多元性质。其次,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更愿意选择传统的管理方法,而舍弃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因此,中小企业雇用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水平不高,会计信息在中小企业经营决策中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除此之外,资金短缺、筹资能力差、资金不足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自有资金有限、信用等级低、筹资资本高,很难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并且稍有意外,就可能导致破产。所以说,中小企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现状分析

(一)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来源

1.筹资风险

一般说来,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而带来的风险,这是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的较为严重的一种风险。根据调查,大部分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都在75%以上,利息保障倍数较低,面临的财务风险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在伴随着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的筹资风险也变得日趋严重。

2.投资风险

中小企业在投资方面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带有很强的盲目性,以致无法形成企业自己的主导和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另外,中小企业或因为自身实力较弱或缺乏市场预测意识,在做可行性研究时,只考虑年度的收益最大化,忽视长期的效益最大化。这些都会加大企业的投资风险。

3.经营风险

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是伴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和累积增加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现金—资产—现金(增值)的循环过程。企业要获得收益,首先就得筹备资金,再将资金投入到经营活动中,使资金变成资本,从而使资本变成为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加工费用、管理费用和产成品等。最终,经过产品销售又将资本变成为现金,并形成现金收益,实现资本的增值。但这个循环如果不能形成良性运行,都会产生财务风险。

4.现金流量风险

现金流量是中小企业日常经营所需资金。但是,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为了促进销售、扩大销售额,采用大量的赊销形式销售产品,导致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收不回来,而且因为银行扶强不扶弱,中小企业很难取得银行贷款。所以,中小企业很难保证现金流量的充足性。

(二)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现状的原因

1.中小企业决策层缺乏主动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意识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不断壮大,但是中小企业的决策层往往由于盈余管理而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导致企业面临潜在的财务危机还没有察觉,所以中小企业决策层缺乏主动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意识。

2.中小企业的风险意识淡薄

中小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不计后果。但利润多少不是衡量企业强与弱的唯一标准。中小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然后才是高额利润。应排除一切不利于生存发展的各种因素,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来控制风险

3.财务管理能力弱

(1)存货周转率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中小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

(2)资金的流动性差。流动性是衡量一个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的尺度。保持高度的流动性是中小企业控制财务风险,减轻财务压力的重要保证。企业的资产越容易变现,则清偿能力越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所以,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四、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确定的原则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是组成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因素,欲使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满足客观性及有效性,在选择初选指标时需遵循一定原则。

1.系统性原则。即指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能从公司的盈利能力、偿还能力、资产运营能力、成长能力资产结构、现金流量能力等方面全面考查中小企业的状况,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及可信度,以财务活动为监测预警核心的财务预警指标。

2.及时性原则。即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动态的、及时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建立在现有的会计系统之上的,会计得到的公布时间快慢不一,为了满足风险预警的需要,及时对财务运行动态进行分析,选择数据收集及时的指标是必要的。

3.代表性原则。即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不一定包含所有指标,可以选择各方面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指标。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并不都是相互独立的,常常相互联系和制约,所以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可代替性。

4.可比性原则。即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按照我国通用的财务报表以及计数报表为基础来配置指标,以便横向、纵向比较以及各利益相关使用者对公司财务状况的了解。

5.科学性原则。即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配置要有科学依据,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以及业绩。

6.可操作性原则。即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指标在实践中较为准确地计量,便于收集到准确的数据。

(二)初步财务指标体系的确立

本文借鉴国内外有关企业评价指标,根据上述财务预警指标选取原则,初步从筹资预警指标、投资预警指标、运营预警指标和盈利预警指标四个方面出发及12个财务指标作为初选财务预警指标,设计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1.筹资预警指标

流动负债比率=负债总和/资产总额

该指标反映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又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该比率越高,则企业的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面临筹资风险的可能性越小。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该指标是从企业的效益方面考察其长期偿债能力,利息倍数越高表明企业对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就越强,拥有较高的稳定的利息保障倍数的企业通常可以比较容易的进行筹资。

2.投资预警指标

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投资成本

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企业的收益,反映企业投资的收益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投资风险越低。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该指标是衡量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财务指标,不仅体现了出资人资本获利的能力,而且概括的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净成果。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3.运营预警指标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存货的流动性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进而影响企业的偿债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存货在企业停留的时间越短,占用的资本越少,流动性越强,企业的变现能力较强,发生融资风险的可能性较小。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该指标是分析应收账款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年度内应收账款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次数。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平均收款期越短,坏账损失越少,资产流动较快,现金充足,偿债能力较强。

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收回率=经营现金流量/主营业务收入

主要反映主营业务的收入情况,反映企业的运营情况,予以预警。

经营现金流入流出率=经营现金流入量/经营现金流出量

该指标主营反映企业的收益质量,比率越大,说明收益质量越高,企业的运营危机越低。

4.销售利润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这两指标反映企业的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可以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通过分析销售利润的升降变动,可以促进企业扩大销售,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该指标反映企业的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与净收益率同时分析。可以根据两者的差距说明企业经营的风险程度。

第3篇: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范文

目前,由于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特别是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恶性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得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承揽工程,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经营风险极大。同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偶然性的不可预见因素出现,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管理和经济风险。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主体的法人化程度不断提高,许多业主在投标过程中增加了风险抵押或履约保证金的比例和数量,越来越多的业主要求履约保证金用货币资金支付,这样又加大了施工企业货币资金的额外沉淀量。工程结算按比例付款和质量保证金制度又会积压一定比例的应收工程款等等,最终都凝聚成财务风险。加之由于施工企业向BOT、BT等投资经营领域发展,子公司需要母公司或其他成员企业为其借款提供担保等等,又增加了投资和融资风险,使得施工企业的各种风险进一步增大。

施工企业面临来自上述内外环境的各种风险因素,必须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为了防范和规避风险,应通过计算财务预警指标和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经营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和预测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是从企业的运营效益情况看。主要表现为企业营业额和利润明显下降,或营业额在增加,但利润在下降,子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投入资本贬值。

二是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未完施工迅速上升,资产质量不高,运营效率低下,潜亏风险增加。

三是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过度举债,利息负担沉重,到期债务丧失偿还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

四是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低,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

五是从企业发展能力看。企业盲目扩张,投资过多过滥,摊子铺得过大,效益低下。

上述财务风险,是导致施工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只有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应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警指标不宜过多。具体按以下五个顺序实施;一是设计财务风险预警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二是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三是测算监测指标的实际值;四是根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实际值和临界值,做出预警警度判断;五是提出预警报告。

(一)设计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重点和难点是预警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不同的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财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特点也不一样。根据施工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变现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为基础,以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为补充,重点突出变现能力指标。具体包括10个指标,总分100分:1.财务风险预警核心指标占70分现金流动负债比率(20分)、资产负债率(10分)、已获利息倍数(10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10分)、流动比率(10分)、速动比率(10分)。

2.财务预警辅助指标30分

净资产收益率(10分)、应收款项周转率(10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5分)、借款货币资金比率(5分)。

(二)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

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应以企业近三年各项财务指标实际值(按照2:3:5的比例)为基础,参考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平均水平,参照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结合市场情况和金融环境等宏观因素测算确定。

(三)计算指标的实际值和预警指标的得分

财务风险指标的实际值计算出来后,同区间表下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采用内插法计算单项预警指标的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得分。

(四)预警警度判断

为了更加形象地标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应该把财务风险预警区间分为安全区(绿区)、预警区(黄区)、危机区(红区)三个区域。指标在安全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指标在预警区,表示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指标在危机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财务风险评估得分,对照相应的预警区间就可以判断出各企业的预警警度。

(五)提出预警报告

对于财务风险处于预警区和危机区的单位,应提出专题的财务风险分析报告,财务风险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本单位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指标当期值与上期变动情况以及发生异常变动的原因;指标处于预警区或危机区的原因分析;降低财务风险和改善财务状况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等。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否则,财务风险预警将成为空中楼阁。

(一)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以及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是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运行有序、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落实。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是财务人员的责任,更是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通力配合。

(二)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准确进行风险预警的前提。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建立在虚假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财务风险预警肯定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背离,根本谈不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三)建立完善灵敏的财务信息系统。随着ERP等财务软件的成熟,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离开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大大降低企业财务预警效率和效果。

(四)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提高财务预警的准确性。

第4篇: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范文

关键词酒店管理;财务风险;财务预警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是以酒店财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对其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有效监控和预报。酒店财务风险预警包括财务风险和财务预警两个方面。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经济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财务预警是度量某种财务指标偏离预警线而发出的预报,它可以帮助企业避免或降低可能的经济损失。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准确预警财务风险的关键。

本文所阐述的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基于预测功能而建立的,它的建立可为酒店财务风险预测提供科学直观的基本预警方法及预警标准。有助于酒店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显著提高酒店财务管理水平。

一、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特征及体系建立的原则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依据酒店经营特点确立的一系列敏感性财务指标及相关数值的集合。具有较强的预测功能。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敏感性,一旦财务风险因素萌生,就能够在财务指标值上迅速得到反映;二是较强的预测性,它们是财务风险萌生时的先兆指标。而非已陷入严重危机状态的结果指标。能预示财务风险可能或将要发生。

确立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财务数据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在联系。客观地反映财务及经营活动中潜在的风险。不科学的指标体系会导致预测结果的错误及调整措施的不当,甚至给未来经营造成严重损失。二是系统性原则。从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人手。建立一套能够全面检测酒店财务运行及经营活动状况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三是实用性原则。指标必须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必须能在实践中真正起到预警作用。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易于理解、易于取值、易于计算、易于预警。四是重要性原则。注重成本效益,根据酒店经营内容、经营特点,有侧重地选择、确定能够揭示酒店财务运行规律和如实反映重大潜在风险的指标。五是预测性原则。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过程中。要注意该指标体系应有依赖历史财务信息分析预测未来的特性,能够及时预测到引发财务风险发生的潜在因素的变化,及早提出预警。六是动态性原则。所建立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要具有可以不断更新的特性。其设计不仅能满足静态截面的分析。而且能用于财务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

二、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由一系列基础财务指标及一定时期的基础财务指标预警数值组成。这些指标及相关的预警指标值能从整体上说明酒店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其主体指标应包括现金状况、盈利状况、负债状况等的预警指标及预警标准值(见图1)。

1.现金状况预警指标

酒店经营与其他行业在财务流程上有很大差异。正常经营酒店的财务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现金流出。现金管理在酒店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这一特点。其现金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基本现金置存标准、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指数、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和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

(1)基本现金置存标准。该标准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基本现金置存的最低标准值。酒店应依据自身经营规模和财务活动要求进行确定。在酒店经营过程中。当实际现金存量低于这个最低标准值时可能引发现金风险,应发出预警。

(2)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现金流入量除以现金流出量。表明酒店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该指数大于1时,表明企业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求有保障;小于1时,表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不足以弥补其现金流出量,持续下去,将引发财务风险。

(3)营业现金流量指数。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现金流出量。营业现金流量是酒店整体现金流量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良好现金支付能力存在的保障。营业现金流量指数是对整体现金流量状况的进一步分析。该指数大于1,表明企业现金支付保障基础较好;反之,表明企业收益质量低下,营业现金流入匮乏,支付能力下降,长此以往,会发生财务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4)营业现金流量纳税保障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所得税+营业税),(营业税+所得税)。纳税现金流出量具有刚性特征,因企业一旦取得应税收入或利润,无论其质量如何或有无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保障。都必须及时履行依法纳税的责任,否则将受到处罚。因此,该比率应大于1。如果小于1,企业将不得不通过借款或压缩未来营业活动必要现金支出的方式来上缴税款,这势必对未来的经营活动以及现金流入能力造成危害,增大财务风险出现的机率。

(5)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它等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应纳税款)/到期债务本息。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额是指企业所取得的营业现金流入量弥补了营业现金流出量、支付了应纳税款后,可用于偿付到期债务的额度。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大于1,说明企业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

(6)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它等于自由营业现金流量除以营业现金净流量。自由营业现金流量=税后营业现金净流量一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必须追加资本性支出一到期债务及利息。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能力与稳健性的保障,企业对其有充分的自主支配权。并且该部分现金无论怎样处置以及实际效果如何,都不会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构成危害。因此。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企业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2.盈利状况预警指标

盈利状况指标可以间接地揭示财务风险的大小。盈利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反之,财务风险越大。依据酒店经营特点和盈利方式,盈利状况预警指标应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率与毛利率、资产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收入现金率和资产现金率。

(1)营业收入净利率与毛利率。营业收入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表明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的高低。正常情况下,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如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可能导致现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所投资产及设备价值逐步丧失,从而预示财务风险即将爆发。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当企业净利率为正数时,表明毛利有可能为负数或在较低水平,所以净利率有可能掩盖主营业务的真实市场竞争力,而毛利率能对此进行较准确的反映,因此毛利率较低或持续下降。更应引起管理者的警惕。由于各酒店经营规模、经营方式、所在地区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净利率与毛利率的预警标准值,一旦发现净利率与毛利率有异常变动,应立即实施风险预警。

(2)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该指标越高,酒店成本费用盈利能力越强。即该酒店能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利润:如果该指标较低或持续下降,尤其是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企业设置的警戒值,说明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在下降,成本费用有可能严重超支,如不及时预警纠正,极易引发财务风险。此指标还可以按不同经营项目进行设置、测算。以便更准确地发出预警信号。

(3)营业现金流入比率。它等于营业现金流入量除以营业收入净额。营业现金流入量是酒店生存的命脉。该比率越高,其现收能力越强、财务状况越安全。如果该比率较低或持续下降,说明酒店营业收入的质量不高,现金收款状况较差,应收账款过高:如不及时预警控制,随着现金流入量的减少,将发生现金支付困难,爆发财务风险。此指标预警标准值。应依据酒店实际经营需要结合现金预警指标加以确定。

(4)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反映每元资产赚取净利润的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总资产盈利能力越强,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如果该指标较低或在下降,说明企业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资产价值均在下降,管理者应及时予以调整,否则将引发财务风险。

(5)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它等于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全面反映了酒店资产的盈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越高,企业权益资本盈利能力越强,在财务状况良好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出现财务风险。但如果该指标过高于同行业水平,说明该酒店可能是一个高负债、高利息费用的企业,一旦财务状况恶化,由高债务带来的高风险将一触即发。净资产收益率是监测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其预警标准值应依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确定。

3.偿债状况预警指标

偿债状况预警指标包括短期偿债和长期偿债指标。短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该类指标体现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可以预警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恶化。长期偿债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和本息偿付倍率,该类指标表明企业偿还其债务本金与支付利息的能力,可以预测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变化。

(1)流动比率。它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2比较安全,即每1元流动负债至少应该备有2元的流动资产。由于酒店行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较少。其最大的存货实际为客房,因此其流动比率保持在1.2~1.5范围内较为合适。具体预警标准值在不同规模的酒店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酒店应依据自身情况来确定。如果企业实际流动比率低于警戒线或存在持续下降趋势,则应及时预警。

(2)速动比率。它等于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取期末值或平均值)。由于酒店行业存货较少,速动资产应等于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之和。由此可见,速动比率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流动比率,该指标能进一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该比率的最佳值一般为1,但由于酒店经营规模、经营项目等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预警标准值应由企业视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3)应收账款周转率。它可以用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表示,为了取值方便,我们用周转次数表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人净额/应收账款平均值,赊销收入净额=营业收入-现金收入-营业收入折扣与退回,应收账款平均值=(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当酒店销售规模稳定提高时,该比率越高,其资金回收越快,短期偿债能力越强。由于酒店经营中存在大量的赊销客户,如果不加强管理,会导致现金流入量降低。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可是,过分严格的信用政策会提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同时也会导致客户的流失、销售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下降,最终将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和财务风险爆发。因此,管理者应依据企业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来确立应收账款周转率预警标准,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预警与控制。

(4)资产负债率。它等于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反映企业的负债状况。该比率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具体预警比率应依据企业规模、风险意识、盈利状况和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来确定;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出了警戒线或持续居高不下,则应发出预警信号。

(5)本息偿付倍率。它等于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到期负0债本金,1-所得税税率),表明企业一定时期的本息偿付能力。该指数大于1,说明企业有充分的收益来偿付本息;若小于1,说明企业到期盈利无法偿还本息,有可能发生财务风险。

三、运用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的有效性与酒店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风险预警制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使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酒店财务风险预警需要引用、分析、计算大量的财务会计数据资料,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与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因此要求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计算分析时,必须保证所使用财务会计数据资料的真实与规范。

二是结合经营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酒店经营一般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在建立其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其经营特点、经营规模与经营方式。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定期预警制度。及时向管理者发出预警信号。

三是确定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酒店的经营与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将呈现不同的特征,譬如经营淡季会出现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较低的状况。因此在依据主要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时,必须结合各酒店的经营发展周期,计算确定符合其实际经营状况的、较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标准值和波动区间,以保证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四是结合趋势分析法。长期跟踪比率的变化趋势,及早发出财务风险预警。酒店发生财务风险是由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的长期积累造成的。在使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进行预警计算时。可以结合趋势分析法,将该期的计算结果与前期进行比较,观察其变化趋势,及早向管理者发出财务风险预警。

五是将定量计算预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酒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计算分析注重定量分析,由于受会计数据资料的限制。其计算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结合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等非量化因素进行预测分析,使预警结果更加可靠、有效。

第5篇: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范文

发生在企业的财务危机一般是指企业的现金流不足,财务状况不断恶化,出现财务风险,资不抵债,无法支付企业的到期债务或利息,出现信用危机,导致企业经济损失,给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使企业经营失败,甚至导致企业破产的所有事件的总称。企业的财务危机是由企业的各种风险因素而产生的,企业的财务风险危机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如果能够构建合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有效的预测,可以辨析企业财务危机恶化的程度,分析和掌握企业财务风险危害的大小,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危机的发生。

二、财务危机预警的含义及作用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通过分析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预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对预测到的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发出预警信号,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并提前采取措施,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降低企业经济损失。因此对企业的财务危机在发生之前进行预测、预先警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出现的风险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使企业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或减轻财务危机的破坏度。财务危机预警通过对企业的整个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过程跟踪监测,对监测的结果进行识别、判定、监测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到早预防,早诊断,这样就可以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预警系统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预警模型、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科学、有效。否则,预警系统不能起到正确的预警作用,这样会给经营管理决策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企业要结合本企业的财务状况,科学合理地构建适合本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式。

2、系统全面性。在进行财务预警监测时,由于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因素有很多,所以选取的指标。应将其内外的各个影响及各类风险的因素全部考虑在内,选取财务指标要能够全面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公司财务能够进行全面监测。做到监测指标的全面性。

3、可操作性。由于上市公司的规模较小、生产的产品比较单一,财务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的大小。所以在选取财务指标时要应尽可能的简单实用,能够真实的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当公司出现财务危机或公司经营状况恶化之前,能发出预警信号,使公司能够有效规避风险。

4、要有现金流信息。一个企业的能否生存,现金是关键,现金流是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如果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现金流缺乏,就不能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需要,所以财务指标体系中要有现金流信息。

5、成本效益权衡原则。在预警指标设计中,成本和效益需要考虑,预警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要小于或等于预警系统产生的效益。因此在指标的设计上,对于一些获取成本较大的指标可以用相近的低成本指标替代。

6、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财务危机预警中加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企业经营业绩的角度,可以更加直观的反应财务危机的状况。

四、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指标的选取是关键,指标的选取必须能够有效的判断企业财务危机企业。本文从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流量状况4个方面选取财务指标,如表1所示。运用财务比率进行分析。

因子分析模型可以作为一种指标处理的方法。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对收集过多的相关财务数据信息,因子分析法首先通过构建因子分析模型,然后通过对企业的相关数据信息计算综合得分来判断企业财务危机状况,评价企业的综合效益。

四、加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对策

1、树立危机意识

企业财务危机与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经营环境密切相关联,企业面临的风险危机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因此,为了防范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企业员工要有风险危机意识,认识企业财务危机的规律性,平时对企业日常经常过程中的危机预警控制多关注,人人树立危机意识,对于防范企业财务危机有重要意义。

2、建立多部门协调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风险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整个过程中,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需要企业的各个组织部门共同参与,建立多部门协调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对出现的企业财务危机征兆及原因的进行分析判断,随时对风险有效的识别和防范,防止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建立多部门协调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主要从征兆分析、成因分析、治理对策三个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多部门协调的财务危机预警组织机制

3、构建适当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要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选取很关键。应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考虑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行业特征,考虑所选对财务危机非常敏感的相关的数据信息来判断企业的财务危机。在指标体系建立中,要全面、客观,企业的业绩也是一项重要指标,能判断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构建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应当审慎分析企业各项数据信息,避免选择无效的指标。

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财务指标的选取对企业财务状况判断很关键,但财务指标的选取又不能全面的反映出企业全部的财务状况,因此,为了实现有效地财务危机预警,就需要对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未来财务状况的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因素,进行全面的预警分析。对企业的财务危机做出较为正确的预测,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预测企业是否会发生财务危机。

5、加强财务信息网络建设

第6篇: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范文

摘要: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补贴压力日益显现,构建一套有

>> 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探讨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运用 养老保险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养老保险基金风险管理及可持续能力建设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研究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资风险的规避研究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能源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研究 企业专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浅谈医院财务风险及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风险及防范研究 公共养老保险基金操作风险与对策研究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模式风险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研究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试析开放条件下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邓大松,薛惠元.社会保障风险管理国际比较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1,(2):110-120.

〔3〕王翠琴,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1,(16):28-31.

〔4〕潘怀明,郑建军.我国养老保险基金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探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35.

〔5〕陈仰东.社保经办的风险和控制〔J〕.中国社会保障,2005,(9):53-54.

〔6〕李红岚,武玉,汪泽英.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警系统简介〔J〕.中国社会保障,2003,(11):20-21.

〔7〕王亚柯.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风险与管理风险――基于美国联邦社保基金管理经验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8-13.

〔8〕章萍.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实账”运行的潜在风险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0,(3):39-41.

第7篇: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范文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的财务风险逐渐显现,其出现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参照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指标,结合高校财务管理的具体特点,设置了高校财务风险评价预警指标体系,以期对高校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测,从而提前预防和观测财务风险的发生发展,以便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控制在最小的程度,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

公办高校;财务风险;评价

近年来,我国的公办高等学校发展速度空前,而国家财力有限,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于是,很多高校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发展急需的资金,贷款数额快速增加。但是,银行贷款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暂时满足了高校眼前的资金需求,但却带来了很大的债务压力。许多高校除维持日常性的基本支出外,有非常大的一部分收入都拿来偿还数额不菲的贷款利息,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等经费的投入。随着还本期限的临近,偿还本金就更加困难,财务风险突现,给高校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果我们通过一些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估计出可能造成的风险的程度,进而采取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便可将财务风险控制在最小的程度,防患于未然。因此,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财务风险评价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要做到内容完整,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既独立又能相互补充,指标体系要能反映出公办高校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其分析数据具有准确性。

(二)整体性原则。

风险评价体系要有整体性,不能用单独一个指标来反映高等学校的财务风险,要综合运用多个指标,否则会产生很大的局限性。但指标的数量又不可以过多,指标体系要进行优化组合,从而能体现出高校财务风险评价的重点。

(三)可比性原则。

设立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各个指标间的通用程度以及可比性。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指标与指标之间的比较,对高校的财务风险进行充分有效的评价。

(四)动态原则。

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坚持动态完善的原则,不断根据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及时进行调整,以使其保持最高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二、高校财务风险评价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高校财务风险评价预警指标的建立,要科学合理,要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学校面临的财务风险。在指标的选取上,要具有代表性、重要性和灵敏性。通过对当前我国公办高等学校的财务风险的现状分析,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普通高等学校目前的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偿债能力、财务管理、及对校办企业的投资这三个方面,本文针对这三类风险建立了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偿债能力评价指标是核心指标,投资风险、财务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为其辅助指标。

(一)偿债能力评价指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指的是高校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高校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它表明高校通过举债筹集的资金占资产总额的比重,用于衡量高校利用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来进行经营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债权人投入资金的安全程度。通常,资产负债率越小,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就越高,高校举债的潜力越大。此项比率越高,高校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差。资产负债率以多大为宜,不同的国家、地区、行业不尽相同,在我国,对于企业而言,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低于50%比较合适,而高校与一般企业不同,负债不能过高,该比率不超过30%较为合适。

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高校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它主要用来衡量高校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转化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体现高校的短期偿债能力。从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和保证高校的支付能力来看,此项比例越高越好,但综合来看,流动比率应当有一个合理的限定。在评价流动比率时,不仅要关注比率本身,还应注重分析流动资产各项目的构成状况,要具体分析是否变现能力较差的材料、应收账款等所占的比例过大,或者是流动性极强但盈利能力较弱的货币资金比重过大。对于企业,流动比率等于或稍大于200%较为合适,高等学校也可参考这个区间,取200%作为警戒线。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流动负债/年末货币资金×100%。这个比率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高校偿还即将到期的贷款的能力,其在高校中应用效果与企业类似,反映的是高校货币资金储备对外债的承受程度。现金负债比越高说明财务风险就越大。根据高校的自身特点,这个指标应处于较低水平,其预警临界为10%,越小越好。

4.现实支付能力。

现实支付能力=年末货币资金/(全年总支出额/12)。该指标体现的是高校年末结存货币资金能供学校正常支付的周转月数,可衡量高校最近稳定的支付能力。这一指标值的大小,代表实际支付能力的强弱,一般来说该指标大于3个月为佳。

5.累计贷款占总资产的比率。

累计借款占总收入的比率=借入款累计数/资产总额×100%。这个指标反映的是学校的累计贷款额占到当年高校全部资产的比重。学校累计借款总额是指学校历年从校外获得的货币资金形态的借款总金额。累计借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以学校规模筹集资金的程度,比率越大,预示学校借债比率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二)校办企业投资风险评价指标

1.长期投资基金占非流动资产基金的比率。

在新的高校会计制度下,非流动资产基金包含长期投资基金、固定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基金、无形资产基金等几部分。这里的投资,指的是对校办企业的投资。长期投资基金占非流动基金的比率=长期投资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100%。该比率数值越小,反映高校用于对外投资的资金越少,从而高校的投资风险也就越小。

2.校办产业资产负债率。

校办资产负债率指的是高校校办产业的负债与资产之比,反映了校办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该比率越高,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差,其经营风险也越大,从而给高校可能带来的连带责任风险也就越大。所以,校办企业应保持适度的资产负债率。校办产业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校办企业与高校特殊的关系,和一般企业不同,资产负债率不应过高,一般不超过40%。

3.校办企业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校办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它更精确地体现了一个单位的短期偿债能力。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中剔除掉变现能力较差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变现,从而偿还短期即将到期的债务。速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校办产业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这个比率也不是绝对的越大越好,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应有所差别。一般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应为1以上,即速动资产应至少能抵付流动性债务,企业才能按期偿还到期的短期负债,企业的负债风险较小。校办企业的速动比率警戒线定为1。

(三)财务管理风险评价指标

1.应收款占流动资产比率。

应收款占流动资产比率=年末应收及暂付款余额/年末流动资产×100%。该指标反映的是年末高等院校的应收及暂付款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率。这个指标体现了高校的资金回收情况,可以反映出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的高低,以及高校的的财务管理水平。指标数值越低,表明高校的应收及暂付款对资金的占用越小,资金回笼越好,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越高,财务风险越小。该指标值根据我国高校的目前的情况,不应超过50%。

2.银行存款保障率。

银行存款的数量反映高校财务的现实支付能力,能反映出高等学校各项资金的综合调节能力,体现了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银行存款保障率=负债/年末货币资金余额。该比率的数值越小,说明高等学校的债权人的投入资金的保障程度越高,学校资金调剂能力越强,风险较小。反之,指标值越大,债权人的投入资金的保障程度越低,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越低,风险越大。该项比率结合我国当前高等学校的基本情况,预警线为6。

3.自筹收入能力比率。

自筹收入是指高校除了财政拨款外的各种收入,包括教育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收入、校办产业收入、经营收入、捐赠收入、其他收入等。自筹收入越多,说明高校的资金来源渠道越广,自身的创收能力越强,对国家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就相对越低,高校自我发展能力越强。自筹收入能力比率=本年自筹收入/本年总收入×100%。该指标值越高越好,根据现高校行业的一般评价标准,预警线设置在50%。

三、结语

以上指标体系及其预警值的设定,是根据部分高校的财务运行数据得出,具体到某个院校,不一定全部适用,使用中不能生搬硬套,各高等学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充分地加以分析,对预警指标进行量化。使用中要综合运用,不能只看某一个或几个指标,并且要横向、纵向对比本校和不同学校之间的数据,以设定合理的指标预警警戒值,从而对高校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提高高等学校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危机处置能力。

作者:申宇锋 李慧 王平 单位:长治医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倩.高等学校财务风险研究[J].商业会计,2014,(16):106-108.

[2]徐航.公立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5,(20):124-125.

第8篇: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的财务风险逐渐显现,其出现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参照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指标,结合高校财务管理的具体特点,设置了高校财务风险评价预警指标体系,以期对高校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测,从而提前预防和观测财务风险的发生发展,以便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控制在最小的程度,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公办高校 财务风险 评价

近年来,我国的公办高等学校发展速度空前,而国家财力有限,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于是,很多高校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发展急需的资金,贷款数额快速增加。但是,银行贷款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暂时满足了高校眼前的资金需求,但却带来了很大的债务压力。许多高校除维持日常性的基本支出外,有非常大的一部分收入都拿来偿还数额不菲的贷款利息,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等经费的投入。随着还本期限的临近,偿还本金就更加困难,财务风险突现,给高校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通过一些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估计出可能造成的风险的程度,进而采取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便可将财务风险控制在最小的程度,防患于未然。因此,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与预警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财务风险评价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要做到内容完整,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既独立又能相互补充,指标体系要能反映出公办高校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其分析数据具有准确性。

(二)整体性原则。风险评价体系要有整体性,不能用单独一个指标来反映高等学校的财务风险,要综合运用多个指标,否则会产生很大的局限性。但指标的数量又不可以过多,指标体系要进行优化组合,从而能体现出高校财务风险评价的重点。

(三)可比性原则。设立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各个指标间的通用程度以及可比性。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指标与指标之间的比较,对高校的财务风险进行充分有效的评价。

(四)动态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坚持动态完善的原则,不断根据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及时进行调整,以使其保持最高的精确度和准确性。

二、高校财务风险评价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高校财务风险评价预警指标的建立,要科学合理,要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学校面临的财务风险。在指标的选取上,要具有代表性、重要性和灵敏性。通过对当前我国公办高等学校的财务风险的现状分析,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普通高等学校目前的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偿债能力、财务管理、及对校办企业的投资这三个方面,本文针对这三类风险建立了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偿债能力评价指标是核心指标,投资风险、财务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为其辅助指标。

(一)偿债能力评价指标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指的是高校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高校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它表明高校通过举债筹集的资金占资产总额的比重,用于衡量高校利用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来进行经营管理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债权人投入资金的安全程度。通常,资产负债率越小,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就越高,高校举债的潜力越大。此项比率越高,高校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差。

资产负债率以多大为宜,不同的国家、地区、行业不尽相同,在我国,对于企业而言,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低于50%比较合适,而高校与一般企业不同,负债不能过高,该比率不超过30%较为合适。

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高校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它主要用来衡量高校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转化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体现高校的短期偿债能力。

从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和保证高校的支付能力来看,此项比例越高越好,但综合来看,流动比率应当有一个合理的限定。在评价流动比率时,不仅要关注比率本身,还应注重分析流动资产各项目的构成状况,要具体分析是否变现能力较差的材料、应收账款等所占的比例过大,或者是流动性极强但盈利能力较弱的货币资金比重过大。对于企业,流动比率等于或稍大于200%较为合适,高等学校也可参考这个区间,取200%作为警戒线。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流动负债/年末货币资金×100%。这个比率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高校偿还即将到期的贷款的能力,其在高校中应用效果与企业类似,反映的是高校货币资金储备对外债的承受程度。现金负债比越高说明财务风险就越大。根据高校的自身特点,这个指标应处于较低水平,其预警临界为10%,越小越好。

4.现实支付能力。现实支付能力=年末货币资金/(全年总支出额/12)。该指标体现的是高校年末结存货币资金能供学校正常支付的周转月数,可衡量高校最近稳定的支付能力。这一指标值的大小,代表实际支付能力的强弱,一般来说该指标大于3个月为佳。

5.累计贷款占总资产的比率。累计借款占总收入的比率=借入款累计数/资产总额×100%。这个指标反映的是学校的累计贷款额占到当年高校全部资产的比重。学校累计借款总额是指学校历年从校外获得的货币资金形态的借款总金额。累计借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以学校规模筹集资金的程度,比率越大,预示学校借债比率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第9篇: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财务风险;财务预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0日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大部分企业带来了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渐加大,作为经营风险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财务风险若是控制不合理,很有可能将企业推上不归之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传统产业之一的建筑施工行业开始呈现市场萎缩迹象,很多地区利润空间逐步下降,甚至已经趋向饱和,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新市场拓展空间越来越小。在这种背景下,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资金状况、财务状况相对稳健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潜在隐患也就逐渐呈现出来,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众多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日常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研究,也就越来越有必要。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建筑施工企业,无论是装饰装修项目,还是土建项目、房建项目,普遍具有工程量大、不易移动、工期较长、工艺复杂等特点,建筑施工产品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其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其行业财务风险也随之具有特殊性。

(一)生产方式复杂,财务管理难度大。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是以项目为单位,项目在哪里,生产对象、生产场所就在哪里,人员就驻扎在哪里,流动性极大。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材料、机械设备等品种多,品类杂,也就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存货等的交易、分类、存放、管理、流转、核算等更加复杂,若是处理不好一个环节,很可能会引起管理混乱,影响项目的施工进度,还有可能会造成企业资金的占用过多或浪费。

另外,建筑施工企业的产品对象一般体积较大,也就是说建造复杂,导致生产周期较长,一般都在一年以上,甚至三年五载,这么长的施工周期,也就导致了项目中会存在很多不可预料的因素影响加大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例如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生产周期长、生产地分散、生产工艺复杂等,也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全面协调能力。

(二)施工项目流动性强,加大管理成本。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众多,一般施工项目会持续1~3年,因此企业的大型设备、技术施工人员等也都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大型机械设备,这些设备体积大、造价高,能够多次使用,但是移动困难。除了机械设备外,项目的流动性还带来不动产方面的管理问题,例如新设项目上需要搭建临时的住房、办公室等。这些不易移动的机械设备、厂房等,不仅需要负担平时的保养、维修费用,还需要承担项目之间的迁移、转运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工作量大,既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还增加了施工项目的成本,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三)融资量大,固定资产投资高,加大投融资财务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在投融资方面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投资方面主要是指对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上面,资金投资额大,降低了资金的流动性,有可能会造成企业或项目在短期内生产经营资金量不足,也就相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在融资方面是指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能力、偿债能力关乎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融资量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设备更新情况,因此融资能力至关重要。

(四)工程承包制、分包制加大合同风险。建筑施工工程要全部完成,往往需要依靠一些其他工程承包企业,因为整个工程的完成,需要专业的技术工人、特殊的机械设备,企业不可能具备所有条件,因此出于对成本的控制,常需要将工程中的一些特定工作任务分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这种层层分包的生产方式在建筑施工企业中非常常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如何合理分工、协调作业,发挥分包制的优势,最大限度上控制项目成本,是企业应当关注的问题。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一)构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的基础和关键,根据指标体系能够准确、高速地识别出企业的相关风险,为风险防范奠定基石。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首先需要根据识别出来的财务风险筛选分析,确定关键财务预警指标的阈值,秉着重要性、开放性和零容忍性原则,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出来。本文选取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以变现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为基础,以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为补充,指标设置为: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已获利息倍数、流动比率、速度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借款货币资金比率。

将指标分别赋予合理分值,并根据企业近几年的实际财务指标值和行业平均水平标准等测算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标准值,将财务风险指标的实际值与标准值相比较,以内插法为算法,计算出单项预警指标的得分,综合得分后,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水平。

(二)建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责任机制。为了将财务风险防范落到实处,必须设立责任制,成立专门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可以选择兼任,由企业的财务人员、审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共同组成,还应当吸纳一些外部的专家学者,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责任层级,将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责任明确,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制定不同的预警责任,并将相关的责任风险落实,使财务风险预警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应对。

(三)建立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处理机制

第一,对财务风险预警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预测。对财务会计信息能够进行系统的分析,抓住关键财务风险,从内部数据信息和外部行业数据信息方面进行对比,将人为原因等方面产生的偏差进行排除,确保财务预警信息的真实准确。同时,相关的责任层次成员要负责将信息传递到位。

第二,建立财务风险应对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后,相关的风险责任人应当根据预测出的风险结果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和措施,并将处理方案上报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负责将方案落实,明确不同成员的分工,制定详细的处理流程,并在方案执行过程中严格督导具体工作的实施,防止不到位处理,还应出具风险防控报告。

第三,建立财务风险相关预警报告制度。财务预警报告主要包括财务预警体系的运转情况,财务风险的处理措施、应对方案,以及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和造成的影响等。

第四,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否,是企业财务预警准确与否的保障,没有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就很难建立一个准确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第五,建立高效的财务信息系统。信息时代企业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随着ERP等相关财务软件的越来越成熟,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也就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想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效率和效果,就非常有必要在企业内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财务信息系统。

第六,提高企业的融资管理水平。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信誉等级,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还应当注重企业长短期负债的比重是否搭配合理,控制好企业的总体负债水平。除此之外,除了通过常见的银行借款外,上市公司还可以考虑能否通过股票融资手段吸引资金,或者是通过债券融资、内部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进而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降低融资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丽坤.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