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质学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电工实训 优化 改进 严格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09-01
电工实训是机电类专业学生实训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学生对电工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求知思想、提高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模具制造、数控应用、汽车维修等专业在第一学年均安排了四周的电工技能实训。由于涉及专业广、人数多、基础参差不齐,而且学生入校时间短,对专业的认识还了解不深,因此,笔者在原有电工实验和实训的基础上,对电工实训教学进行了改革。
1.明确实训目标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工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电工专业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备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面向机电行业,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与维修工作,生产管理工作等。因此,我校将电工的实训目标定位为:培养电工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主,具有较广泛的通识基础,良好的人文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面向工程技术应用,重视实践环节的锻炼;具有较强的工程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和技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1 安全用电知识及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要求学生了解电的性能,熟悉电工操作规程和电工操作工艺的基本规范,学会正确使用常用仪器仪表,为安全、有序、规范的电工技能实训打下基础。主要通过观看电教片、现场参观、教师示范、卷面考试等完成。
1.2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判断,要求学生了解常用元器件的结构与作用,熟悉它们的技术性能与主要参数。掌握常用元器件好坏的判断方法。主要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训练等完成。
2.优化实训内容
电工实训的目的是训练中级维修电工的基本技能。同时为后续的电气控制技术、供配电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奠定基础。因此,内容上不仅要考虑基础性、应用性和知识性。而且还要考虑趣味性。为了适应这种教学要求.实训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用电与电工基本操作规程、常用电工工具及仪器仪表的使用、焊接训练及简单电子线路的制作。笔者选用防盗报警电路做实训内容,它不仅含有常用电子元件、典型电子线路环节,而且可以做到声光兼备。对提高学生电子元件的识别、判断、电子线路的制作、调试与故障处理能力均有好处。另外,防盗报警电路种类繁多,性能优劣明显,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分析能力大有益处。
为体现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个性化教学,我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面、块、点"实训方式。即总体抓面。对于统一安排的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学会,使"面"达到实训要求;局部抓块,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实训内容,使"块"有所深化;个别抓点,对特别拔尖的学生实施专项培养,使"点"进一步提高。在实训过程中,对于出现的故障,教师尽力让学生先分析、判断,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然后指导或与学生一起处理,以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典型的故障,可当众处理,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3.坚持规范管理
电工实训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安全性强。而且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后第一次专业技能训练,因此坚持科学规范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尤其重要。针对电工实训教学操作元件多、易损坏、易出安全事故等情况,可采用标号管理,即对每位实训学生的元件、仪器仪表等进行编号,明确使用职责。这样可防止人为损坏,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和适应社会安全文明生产的需要。为提高学生对电子或电气线路故障的判断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有序查找和处理。首先,通过理论讲解,熟悉线路工作原理,了解某一元件、某一段线路易出现的故障及什么样的故障可能在哪一元件、哪一段线路中出现,这是进行故障分析的基础。其次,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的故障处理方法,并指导学生动手排除;有时教师也可有意设置故障,让学生分析处理,以便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线路板安装元器件多、工艺要求高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规范化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严格考评措施
实训成绩的高低.是衡量学生专项动手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依据。正确评定实训成绩是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核、评定总成绩:一是出勤率,占10%,二是实训表现,占30%,三是实训测试,占50%,四是实训报告,占10%。出满勤是完成实训任务的基本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勤制度;实训报告是整个实训过程的归纳总结,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实训表现主要反映学生平时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同组人员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实训测试主要考核学生独立完成实训任务的能力。实训测试一般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考题,主要包括实训方案的确定、元件的选取、仪器与仪表的选用、线路的安装与测试、操作规程与工艺、故障的分析与处理等。例如:在电气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电路设计和调试中,要求学生在一小时内根据原理图画出安装接线图,完成器件固定与线路安装、通电试车与故障处理等任务,并有一定的工艺要求。通过严格的考评,不仅能比较公平、公正地评定实训成绩,而且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实训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彦鹂:电工电子实训课的教学与实践探索,《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B12期.
[2] 张迎辉:现代电工技术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年第6期.
智能变电站概念
所谓智能变电站,也即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实训基地简介
为方便教学培训,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从2012年初开始在校内构思筹建110kV智能变电站实训基地,并于2013年年底通过项目验收。考虑到该基地教学用途以及校内场地、项目资金的局限,该智能站结构设计较简单。
实训基地本着同步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选取110kVSF6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电压互感器、氧化锌、避雷器母线等设备建设一个出线间隔和一个电压互感器间隔。在此基础上,引入智能电气二次组件及后台系统。后台控制室主要布置交直流电源屏、控制屏、监控后台及工器具、仪表柜等。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110kV采用智能终端+常规一次设备方式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智能终端就地安装在各间隔智能组件柜内。
(2)110kV采用常规互感器,通过合并单元输出数字量采样信号。互感器的输出模拟信号经合并单元A/D转换后,通过IEC61850-9-2或IEC60044-8协议送至各IED。
(3)操作控制方式。变电站监控系统按无人值班要求,操作控制功能按站控层、间隔层、设备级的分层操作原则考虑。操作权限由站控层、间隔层、设备级的顺序层层下放。
(4)系统网络结构。鉴于基地线路结构简单,为节约成本,此处系统站控层与间隔层直接经过站控层网络连接,未设置过程层网络。将保护设备直接融合在一次设备场内的智能终端柜中。同时为满足学员对比观测常规站与智能站,该实训基地智能终端柜做了特殊处理。
职前职后双模式教学探讨
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学院师资力量,更有助于职前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开拓发展职后培训特色,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充实学院工作双赢的目的。
职前教学改革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有着60年办学历史的职业高校,数年来为电力系统培养了无数人才。其主打系部电力工程系,始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优质毕业生。学生多数从事电力相关行业:电力系统、企业、能源、建筑单位等。故对于电力设备的基本认知和动手能力必须具备。变电站作为电力行业中的至关重要一环,其了解必不可少。为此,学校每年都会开展校企合作或组织学生到不同的变电站、发电厂等站点参观实习。
职后培训特色
作为一个高职院校的同时,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也隶属湖北省电力公司,自2012年正式挂名为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技术培训中心。为此,学院专门成立培训部门,将重心由职前变为职前职后两手抓,双模式教学。不仅仅承接省公司部署的培训任务,更要积极主动开拓培训课程,紧随时代和职业需求,对系统员工开展新技术普及、实操训练、技能比武等工作。
实训基地建设对教学的意义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既是高职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训练、全面提高职业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平台,也是学院开展职工培训、技能鉴定、教学改革、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就业指导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多功能场所。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训基地建设是改进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可使学生掌握的书本知识变成应用技能,也是训练职后学员职业岗位技能的基础平台。
(2)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职前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职后人员工作适应期的根本保证。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提前接受现代企业氛围的熏陶。职员通过电力行业新技术的培训,熟练掌握新设备、新工艺,巩固职业技能,尽快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教学方法学生差异反思教学
新课改下,各式各样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在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角色定位更加清晰的过程中不断演绎着课堂的各种精彩。然而,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尽管我们的中职语文课堂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师的强制灌输依然存在,学生倾向接受式学习。我认为,课改的关键在课堂,我们教师只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不断改变并优化滞后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差异,注重教学反思,才能满足新课程教学需要,不断优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下面,我就结合《边城》一课的教学,从如下三方面就中职语文教学的优化略作阐述,不正之处请同行予以批评指正。
一、丰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一张嘴、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教学手段,不言而喻,单调的教学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应积极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我们的中职语文课堂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中不断唤醒学生的潜能,实现认知、技能与情感三方面的和谐发展。例如在《边城》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湘西风景图片,并以“风声水声歌声谈话声啜泣声,声声惊残梦,乡情民情爱情手足情骨肉情,情情乱痴心”的对联引出课题。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聆听范读,浏览全文,感受意境,并结合自己的感受给文章的各部分起个小标题。
3.文本探究,深入感受。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走进作者、走进文本,看看那里的景、那里的人、那里的情,如:结合《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沈从文的边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小说中表现了哪些人物?请用几个词概括翠翠的形象特点,归纳外公的人物形象。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边城》内容,你认为,哪个字比较好?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情境的创设和学生自主感受,给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泛读与精读、鉴赏与讨论的结合中,避免了死记硬背和机械式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尊重学生差异,满足多样学习需求
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是面对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每位学生都能所有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的能力等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层,承认差异,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虽然,《边城》是一部内涵非常丰富的作品,但我们也不可能在课堂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同的感受,不可能对每一层次学生的心理获得做到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可以本文“美好亲情”的文章主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鉴赏要求,比如,对于语文基础较弱的后进生,应着重了解作者对湘西风土人情、优美环境的描写上,抓住文中所描写的翠翠、外公、过渡的乡民的形象,找出相关语句,着重理解、诵读和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和小说的主旨。对于中等生,可在上述基础上增加归纳、小结的要求,并找出自己喜欢的片段,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体会沈从文小说的风格。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优等生而言,可以加深对本文主旨的认识,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注重反思教学,完善设计方案
无
(i0002)主编寄语 无
专家述评
(465)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问题 陈清启
(472)心电图pr问期延长面面观 王志毅
(476)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临床应用 李忠杰
(482)心电图技能培训在社区及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张琴
论著
(486)正常人体呼吸频率调节下血压即时变异与心率变异关系的研究 沈仲元 shin lin 竺英祺 余平 郁伟林 章琪虎 瞿敏红
(492)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运动血压的相关性 何义明 张云红 李利华
读者·作者·编者
(494)贺信 无
论著
(495)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率变异性及临床预后分析 许智永 康虹 刘林勇
心电前沿
(498)2012年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更新解读 王福军 罗亚雄
(500)无创心电检查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刘鸣
(503)国外心电学研究最新进展之四 程中伟(摘译)
心电指南
(506)三维电生理图在心电图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王德国 张凤祥
讲座
(510)缓慢性心律失常诊治进展及临床用药典型病例报告 林家弟
(520)心电向量的临床应用系列讲座讲义(1):有关心脏肥大的心电向量问题 陈有昌
(530)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简介 郑华 蔡卫勋
临床心电图
(534)动态心电图回放中出现的简单重复现象与qrs波群丢失现象 吴艳霞 程慧磊 陈振方
(536)94例招飞体检pr间期异常心电图分析 刘卫民 蔺笑萍 孔晓鸿
病例报告
(538)远程监测尖端扭转型室速伴q-t间期延长1例 贾书敏 黄文 陈守强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的金属(6)钨:熔点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 钢 黄铜 青铜:
成分 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铜锌
合金 铜锡
合金 铅锡
合金 钛镍合金
备注 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酸盐+ H2
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一、下载机器人软件,给学生创设软件平台
因为首次教学,我依次按照课本从网上下载了VJC1.5和SVJC1.0系统,试着运行后,发现VJC1.5只是一个编辑平台,还需要一个实体机器人AS-M连接后才能查看所编程的情况进行加以验证,这对我们的教学非常不利,同时我们多媒体资源非常贫乏,要让教师拥有一个实体机器人模型都很难办到。所以我改用SVJC1.0系统,它又称能力风暴机器人仿真系统。它由VJC1.0与仿真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运行这个软件后,无法看到机器人的行走轨迹,只好借助仿真系统中的添加?蛐图带来帮助识别机器人软件。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有没有显示机器人行走轨迹的能力风暴机器人的仿真系统?于是,我又在网上搜索,网上提供这种软件资料不是很多。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新疆教研信息网上搜到了兵直222团提供的VJC1.5系统软件及其学习资料,我如获至宝,然后安装到教师机,经过试运行,一切都很理想,我依照例程编了机器人走五角星程序,然后运行仿真系统,最底下多出两行,型号及机器人参数设置(角度、红外线、显示轨迹、保存显示轨迹),选中显示轨迹,从左下角拖出机器人,运行成功了。我又给学生机全部安装了VJC1.5系统,并卸载了以前的SVJC1.0。学生的学习能力风暴人机器人已经搭设好。
二、从生活中了解和认识机器人
在对机器人背景知识介绍时,我引入了中央10套《走进科学》栏目中,曾经报道了一个叫“黎元”的机器人为病人实施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医生们遥控“黎元”为病人实施手术定位,并获得了手术的成功。然后我又播放各种机器人的幻灯图片,让学生逐步认识到,在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智能机器人和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对机器人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接着我又展示了中国学生队员在2001年4月美国举办的“国际机器人灭火比赛”中的报道,中国学生采用的机器人平台是广茂达的机器人专家研制的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这种全球领先的平台使中国学生如虎添翼,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在我们学习的就是这种能力风暴机器人。通过对学生提问,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机器人的认识:说说你对机器人了解多少,它有什么特点?对人类的生活有些什么影响?未来的机器人又是什么样子?在背景知识介绍完时,并布置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上网或者看电视来查阅机器人的资料。你对机器人的学习感兴趣吗?
三、实践操作,建构图形化的编程方法
(1) 熟悉界面,边练边学。
能力风暴人机器人教学首先需要学生了解系统界面,如果单纯让学生自己摸索,学生会走很多弯路,而且教学的意义也并不很大。因此,我采用讲解―演示法,着重讲解了模块库和流程图生成区及仿真运行的平台程序,让学生动手试一试、练一练,用搭积木的形式让学生把各个模块拖到流程图区,然后再进入仿真系统,运行验证自己这样做的结果是对的还是错的。学生的兴趣很快调动起来。这是学生学习能力风暴机器人的入门篇。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熟悉界面,学会运用模块和仿真程序的进入和退出,学会调试该界面。
(2) 运用模块,编写实例。
运用模块来编程比用JC代码来编程相对容易,小学生易于接受。学生们都喜欢玩拼图、搭积木、七巧板游戏,而用模块法来编程,学生容易上手操作,不会对编程产生惧怕心理。采用直观教学法,可让学生明白编程的思想。我出示范例,让学生观察我用了什么模块,为什么要这样做?首先我分别拖出了一个直行模块和一个转向模块,并告诉学生我就用这两个模块就可以让机器人行走,然后学生就会惊讶地看着作,我进入仿真系统,把机器人拖入了黑色的活动区域,机器人行走了,但走得路程很短,能有办法改变吗?直行模块和转向模块参数能发生改变吗?在模块右击会弹出相应模块的设置参数对话框,然后我设置直行参数速度为100,时间为2秒,转向参数速度为80,时间为0.295秒。机器人就沿着我给出的参数往前行走,行走的路程已变得很长了。能让这两个模块编出机器人走正方形吗?让学生参照课本实例,运用模块,自己调试,完成操作。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学习能力风暴的学习篇,本教学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编程思想,参数的设置和具体几何图形的编写。
(3) ,比较教学。
计算机编程的思想是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过程,让机器人走正方形,可以采用直行、转向、直行、转向、直行、转向、直行、转向这8个模块来完成。这是程序结构中的顺序结构。这种结构比较直观,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但操作繁琐。程序结构中还有两种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形式。如果让直行、转向模块重复做这些动作时,编写的程序冗长而烦杂,利用循环语句编写这类程序,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可以利用多次循环、直行、转向3个模块来完成。让学生阅读课本循环结构的工作原理,来知道程序是怎么实现的。这能很好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的思考信息朝多种方向扩散。这个过程是学生学习能力风暴的进阶篇,本教学任务就是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严谨的算法设计。
(4) 举一反三,创新思维。
能力风暴人的教学所倡导的思想就是创新。所以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和创新。当学生们学完了走正方形、走圆形、走五角形之后,可以出示任务,让学生试着去完成走六边形、走奥运五环、一笔画铅笔、画花朵、画水壶等简单图案,熟练后甚至还可以画东方明珠等复杂的图案。在学完所有模块后,应该给学生出些有挑战性的项目内容,如越障跑、叫人起床、找房门,让学生尝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程序分析,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出程序的模块图。虽然难度很高,对学生的挑战性极大,但正是由于这种创新,人类社会才会有进步!我们提倡学生创新!这个过程是学生学习能力风暴的高级篇。教学中只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对机器人编程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来教学。
四、实践教学中的思考和反思
1. 机器人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教学主体――学生,并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如果违备这些规律,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完成教与学这一教学环节。
2. 教师要精通教材,备好教材,用好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教材中给出的实例毕竟有限、单一,教师备课时就要慎重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实例,如走五角星、一笔画铅笔、计算1―100的和霓虹灯等等。教师也要给自己定出目标,搜集相关的学习机器人资料,参考实例,有所创新地教学。
3. 机器人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把握教学中的度。就像走楼梯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既不原地踏步,也不能一步跨几个台阶。教师在上课前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知识的难易程度。在讲完直行模块和转向模块后,就要开始讲循环模块,一层层递增。同时,这对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是考验。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熟悉机器人图形化模块编程思路,那学生不就更困惑了吗?
一、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有利影响:①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②山区森林、草地、旅游、矿产等资源丰富,不利影响: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不利于农产品等山区资源外运。
2、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的特征的有利影响是: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使我国的江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内陆地区的大开发。第三,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往往建在高一级阶梯与低一级阶梯交界处,这是因为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利资源丰富。
3、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掌握:课本
4、五种基本类型都有,山地占1/3,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2/3
5、我国的主要山脉: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6、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的大高原。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写照。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我国被称为“日光城”的地方是拉萨。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黄土高原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状态。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我国的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的盆地,盆地内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的沙漠。准噶尔盆地纬度位置最北,柴达木盆地在青海省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之称。四川盆地号称“紫色盆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的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乡”“鱼米之乡”之称。
二、中国的气候
1、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这是由于海拔高度高而造成的。我国夏季气温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
2、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的空间分部的规律是南多北少。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我国四类干温地区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东多西少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的10%。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4、秦岭准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份0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界线。
5、我国重要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
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界线东南受夏季风的影响,属季风区,界线西北夏季风很难到达,属非季风区,全年都较干旱。我国东部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
7、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大体相同,气候和景观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两者的海陆位置不同,后者地处亚欧大陆东岸,深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
8、我国季风气候带来的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三、中国的河流
1、我国河流大多数分布在东部的外流区内。这里河流多且长,夏季易形成汛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冬季河流易结冰,普遍有结冰期。我国水量河是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是珠江,含沙量最多的是黄河。结冰期最长的河是黑龙江。我国的一条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2、我国东部外流河汛期变化的规律是:自北向南汛期越来越长。我国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还。中的天是巴颜喀拉山,海是渤海。凌汛出现在黄河的上、下游河段。黄河之害主要在于下游河段的地上河决口改道,洪水泛滥。
4、地上河形成的原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入河,河水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流速变慢,大量泥沙沉积在河床,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面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冲刷严重。
6、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工程,在下游加固堤防,也是根治黄河的重要手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7、长江是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2。其水能主要蕴藏在上游河段。从玉树到宜宾流经横断山区,河水落差极大,长江流经重庆,江水深切巫山形成水流湍急的三峡。现在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位于此。
8、长江是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自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为发挥长江的航运价值,治理了“九曲回肠”的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滩多流急的川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疏浚了航道,加强了港口的建设。
9、长江上中游分界线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湖口,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旧孟津。
10、季风气候的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13、我国最长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一、在情境中展开质疑。使学生问之得意
平面的、静止的文字是难以真正调动起学生质疑的兴趣和热情的,只有将原本孤立的文字置于生动、鲜活的情境中去,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感官,给予他们真切的体验,让他们在这种体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种质疑才是有意义的。以激发学生质疑意识为目标导向的情境创设,要着力于诱导学生积极提问,推动他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如在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在新课伊始就大胆质疑,唤起他们质疑的兴趣,凝聚学生质疑的重心,教师精心创设了如下情境:
①播放关于蝈蝈的视频。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告诉学生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善于蹦跳、能发出响亮清脆声音的昆虫。
②展示盲婆婆面露笑容的图片。告诉学生,婆婆年纪大了,而且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了。
③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你想知道些什么?
通过视频、图片的情境渲染,帮助学生基本扫清了认知上的障碍,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扣住关键展开质疑。
二、在定格中展开质疑。使学生问之得法
在从“有疑”迈向“善疑”的^程中,教师要体察学情、深挖教材,从教学各个环节中找到可以“定格”之处,引领学生在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处体会疑点,做到三“点”的契合。要把握好定格的时机积极进行质疑探究,可以从预习中进行质疑。强调“读书必发问”;可以从课题上定格,仔细揣摩文章的眼睛;还可以在反思阶段定格,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刍等。
如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一课时,教师在课始、课中和课末三个环节中适时“定格”,给学生留下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文章主旨。在导入阶段,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有学生提问:“太阳和风究竟谁的本领大呢?”教师鼓励学生畅谈太阳和风都有哪些本领,营造自由辩论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本文第4-8自然段时,让学生回顾前面内容进行质疑,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又要进行第二次比赛呢?”教师要学生品读课文,感受太阳的得意与傲慢。在课末总结阶段,启发学生对全文展开质疑,有学生问道:“这个故事真好,还有像这样的故事吗?”教师抓住这一疑点,引导学生展开课外拓展阅读,向学生推介了《伊索寓言》。通过及时恰当的定格,使本节课的学习活动饱满而又深刻,让学生有了充盈的收获。
三、在激励中展开质疑。使学生问之得趣
学生总是习惯于在教师的牵引下,完成各种语文学习活动,质疑问题也不例外。要真正落实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理念,就要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时候善于激励,充分放大学生的每一个亮点,调动他们质疑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每一个质疑,都能得到及时和恰当的回应;让学生丢下思想包袱,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发表自己异于他人的独立观点。通过教师的耐心、宽容和呵护,帮助学生体会到质疑的乐趣和成就。
[关键词] 知识点优化;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CDIO能力评估与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1-0081-04
0 引言
CDIO工程教学改革是当今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已经在世界上50多所学校进行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工程界培养了大量符合需求的技术人员。我国在吸收国际CDIO先进成果的同时,积极推进CDIO工程教育改革,广州大学作为我国CDIO第一批试点单位,也积极开展CDIO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广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CDIO教学改革历程
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接触CDIO,虽然接触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在真正领会CDIO理念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注意将CDIO与地方性高校自身特点相结合,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着重专业知识点的优化,去除知识冗余,强化基础知识与实践,逐渐形成有特色的CDIO教学模式[1]。
在CDIO改革初期,广州大学就承担了“地方高校机电类专业CDIO教育模式再创新”学校重点教学项目的研究,主要进行传统工程教育模式与CDIO教育模式的融合研究,并结合地方性高校特点。CDIO教育模式在教学组织、课程体系安排方面与我国传统工程教育模式有较大区别,如何将CDIO教育模式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融合,便于CDIO教育模式在我国地方高校实施,广州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在成功获得以CDIO为特色的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立项后,广州大学曾经想全套直接照搬国际CDIO模式,但此举不适合广州大学的实际情况,也无法与常规的教学管理系统融合。通过“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学校教育研究项目的研究,广州大学在CDIO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找到切入点——进行专业知识点优化,消除课程间知识冗余,按工业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组织教学,强化基础知识与实践,组织学生研究性学习,目前正在进行教学实践,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围绕CDIO模式与研究性教学、创新教育的融合,还承担了广州市教学改革项目“机械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广州市教育科研项目“研究性学习与汽车服务类课程教学整合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TRIZ理论的地方性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在课程整合、研究性教学、TRIZ创新思维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广州大学还积极参与全国CDIO试点工作,是第一批CDIO试点高校,参加了第一、二次试点工作会议和骨干教师培训,主持了CDIO机械类专业华南区的调研工作、CDIO机械类专业大纲的编写工作等,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试点工作组和兄弟院校的肯定。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知识点 优化
2.1 专业知识点优化
CDIO三个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掌握深厚的知识和技术基础[2],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就必须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技术推理。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向学生传授机械专业的基础知识,但传统机械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很多知识冗余,例如公差的概念,首先出现在工程制图课程中,而后在公差与互换性课程中详细讲述;材料的拉伸实验在金属工艺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三门课程中都有出现。虽然知识点多次出现能达到知识强化的目的,但浪费教育时间,而且学生没有实际应用,即使出现多次也无法掌握。基于传统教育模式的知识冗余,经过研究讨论,采用如图1所示的思路将专业知识点优化。
从图1中看到,首先制订CDIO机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依据CDIO三大目标,针对培养适应珠江三角洲企业需要的机械工程师目标制订面向不同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如图2所示。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机械专业知识点,当能力目标需要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点数据库时,根据数据库的自身性质及数据冗余消除算法,使得知识点冗余消除或减少。知识点确定后要反馈给利益相关者进行确认,这样建立的知识点库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最后进行知识点的优化组合形成课程,在组织知识点时,知识的难易程度需要进一步参考学生的初期能力,以达到因材施教。
专业知识点要建立更新机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于有时效性的知识点进行淘汰或更新,及时补充当前新技术知识点,这样可以保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的现实价值,保证学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
知识点重新组合形成课程,在参考传统机械专业课程内容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类课程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点快速学习、实践强化、课后探究一体化的综合知识与能力的CDIO课程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效果。
2.2 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比较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目前,蓬勃兴起的工程教育改革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极端现象:重视实践,而大幅减少理论。因此,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精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培养“能文能武”的机械创新工程师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主要考虑课程前后顺序、理论和实践的协调、动态化三大方面,具体思路如图3所示。
对课程前后顺序问题,根据工业产品寿命周期顺序安排课程顺序,在课程间处理好内容交叉关系。例如,在机械设计课程前需要学生知道制造方面的知识,以便设计出能够制造的工业产品,而在制造课程前需要学生了解一下设计知识,如果按照产品流程,应该是先设计、再制造,但按知识使用顺序,先学习制造知识,再介绍设计知识比较合理。经过综合平衡,通过“工业产品CDIO分析”课程进行过渡,基础的制造知识在“构思与设计”课程前进行实践,“机械制造”主要课程内容在“构思与设计”的后面开设。通过课程先后顺序的优化,知识点衔接的比较好,知识体系也较完整,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减少了知识的重复。
对于理论与实践协调的问题,采用边理论边实践的方式组织课程体系,理论课中有实践内容,实践课程中有理论传授,即构成一体化课程。整个课程体系能够做到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自主鉴别需要学习的知识,自主学习、应用、总结一个研究性学习流程。
对于课程体系的动态化。课程体系作为教学组织的核心文件,一般在执行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这里课程体系动态化也不是随意改变课程,而是紧密关注当地经济发展趋势、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适时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态势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适时修正课程体系。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CDIO教 学改革实践
在知识点优化、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同时,积极进行CDIO教学改革实践,首先在工程制图中进行CDIO元素的实践教学,而后在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2008级、2009级、2010级同时开展了CDIO教学,在实践中,通过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的改革,保持CDIO教学的可持续实施。
3.1 教学模式改革
在专业知识优化形成适合CDIO教学的课程体系后,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以促进CDIO能力目标实现。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一体化教学、研究性教学,并针对这些教学方式进行了教学管理改革,主要是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估。
1)一体化教学。设计了一体化教室,教学中有效地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上面所说的一体化教学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边进行理论教学、边进行实践教学,实现了理论课与实践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结合,这样大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觉得单调乏味,提高了教学效果。
2)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工程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3]。在实施研究性教学时,首先向学生征询专题,如果学生没有专题提出,就从教师的科研课题中抽取专题,然后要求学生自主组建团队,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相关研究和学习,通过讨论与探究,最后采取答辩方式给出评分。
一体化教学与研究性教学需要解决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有限的矛盾,在课程开始就介绍课程大概内容,将项目实践及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并给出时间节点,进行节点评价。这样督促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和项目实践,解决了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有限的矛盾。
3.2 教学管理改革
正是由于CDIO教学基于一体化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现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了,为此改革了教学管理模式,采取学生自主管理、一体化教室开放管理、师生CDIO能力的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简称CMM)评估与提升[4,5]等方式保证CDIO教学顺利进行。
1)学生自主管理。广州大学城走教模式不利于CDIO教学,考虑到教师远离学校居住的实际情况,广州大学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力量,聘请优秀且愿意负责的高年级同学组成学生管理委员会,负责学生日常监督(业余时间学生学习与实践情况记录与考察)、一体化教室的夜间开放管理等。学生管理员负责学习监督、教室开放管理、设备协助管理,并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2)一体化教室的长时间开放管理。在CDIO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非常投入地进行项目制作,因而需要一体化教室及workshop长时间开放,便于学生随时进行项目制造,保持学习与实践热情。
3)师生CDIO能力的CMM评估与提升。CMM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推出的评估软件能力与成熟度的一套体系,提供了一个过程能力阶梯式进化的框架,阶梯分为五个不断进化的级别。中南大学的胡志刚、陈启元等人将CMM模型引入到CDIO教学的学生与教师的能力评估与提升中。参考他们的成果,结合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实际情况,建立了适合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师生的CDIO能力评估与提升体系,见参考文献[6]。在师生CDIO能力评估与提升体系中将学生CDIO能力成熟度由低到高划分为4个等级:新手级、基础级、专业级和创新应用级。各能力成熟度等级反映了学生在CDIO工程教育中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和学习内容需求。将教师的CDIO能力成熟度由低到高划分为4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和成熟级。各能力成熟度等级反映了不同教师的CDIO能力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每个成熟度级别都包含实现该级别目标的若干关键过程。
通过师生CDIO-CMM模型对学生和教师CDIO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PDCA循环进行改进,达到CDIO能力提升的目标,既保证了CDIO培养人才的需要,又保证了师资水平与CDIO教学的匹配与提高。
4 结束语
作为我国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的第一批高校,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引入CDIO教育理念,并有效地结合传统工程教育的优势,在知识点优化、课程体系优化、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CDIO工程教育改革正处于实践过程中,难免有些设计不是很成熟,今后将继续深入研究CDIO模式及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江帆,张春良,王一军,等.机械专业CDIO培养模式探索[J]. 装备制造技术,2010,(6):192-194.
[2]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71-89.
[3]江帆,孙骅,梁忠伟,等.基于研究性教学的机械原理实践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62-64.
[4]胡志刚,江林,任胜兵.基于CMM的教师CDIO能力评估与提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