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主义教育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

第1篇: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高度契合

主体性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教育界提出的基础教育新思想,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课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引导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可见,培养学生“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是其主要目标之一。其理念与主体陸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真正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实施主体性教育,需要国家、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学生能否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社会主体,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主体陸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

二、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统领教学关系

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统领教学关系。首先是师生关系,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我们必须将师生关系定位为“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让“讲台”成为师生课堂民主、平等交往的“平台”。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依据学生的志趣、才能、资质和特长,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陸,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猜测,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异想天开,而不是扼杀、摧残。

当然,强调民主平等并不是要求教师“退位”,学生“登基”,不等于说教师可以完全放弃自己的责任。相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更要坚持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艺术(含评价艺术)的把握,能适时地因势利导,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教转化为学,以引起学生的主体参与。

三、教学设计要兼顾学生主体和课程标准要求

1.教学目标设计

教师要在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的同时,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要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体现课程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2.教学內容设计

在教学內容的设计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主体要求,尽可能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1)教学內容要生活化。课程既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新课程教学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高中生群体;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对于生活,正如鲁洁教授所言:“它是用学生的眼睛观察到的、用他们的心灵所感受到的生活,是他们正在过着的生活。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构成学生自身的生命活动。”因此,从社会生活,特别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生活中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籍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思维,从而加速学生主体性的成熟,缩短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期。

(2)确定恰当的知识落差,教学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教材这个主体媒介所进行的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往返流动、交互传递获取的过程。学生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参与程度如何,除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诸多因素以外,还受制于课堂教学的知识的落差,即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量与学生可能接受的知识量之间的比差。如果落差过大,学生就可能失去招架之力,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相反,如果落差过小,学生就会感到索然寡味、如同嚼蜡,逐步形成厌学心态,失去学习的欲望和热情。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转贴于

(3)教学内容还要有梯度,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愉悦,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只有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体验了成功的滋味,才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3.教学形式设计

学生主体陸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主体性,在活动中表现出主体性,活动是影响学生主体陸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影响学生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达到优化,使各种不同的活动形式和决定着它们的诸多条件相互促进、紧密结合,进而主导学生的身心发展。

4.学习方式设计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陸,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因此,教师备课时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寻找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内容,并对合作学习的对象分组、过程要求、激励策略等进行设计,以确保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课后作业设计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业的设计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一要突出多样性,同一教学内容可以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供学生选择,如:讲故事、演小品、演讲赛、辩论赛、讨论会等。二要突出开放性,作业的设计要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把政治学习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加强知识性作业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布置作业还要给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的机会,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发展性、独创性。例如可以布置政治小论文、社会调查等作业。三要突出合作性,如以小组为单位,出政治小报或专题黑板报等。四要突出实践性。如学过《公民的储蓄》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假如你家中了100万大奖,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家庭特点与需要,制定一项家庭投资方案。五要突出自主性,可以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自己从练习中选择作业。

6.教学评价设计

(1)倡导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其价值取向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与甄选,而是发挥发展性评价的激励、导向、反馈功能,强调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2)倡导过程性评价。即将评价重心转向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要求评价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

第2篇: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

    摘要:当前,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迎来了春天。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当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教育实践,不断创新,探寻适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注意力和兴趣,为培养和健全学生必备的政治素质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思想政治  注意力   兴趣

    当前,有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时常叹息“课难教,师难当”。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来自社会的“读书无用”、“向钱看”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也有来自教师自身的思想片面、方法简单等因素的影响。新课程理念倡导建构的学习,尤其突出强调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使课堂教学注定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综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新课程这种开放性、综合性和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教学主要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有些教师只顾自己讲课,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没有做好调动学生“注意与兴趣”的工作,这是造成“课难教,师难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如何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实践新课改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以下我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尝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教学中得到的有关认识与体会总结出来,与同行交流。

    一、讲好开头,引起“注意”。

    注意力是指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的身心稳定和集中地指向于一定事物的意向活动。注意力在种认识和学习活动中都起着主导和保证作用。有位专家说: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注意力的好坏也是至关重要的。有经验的教师在总结教学经验时,都知道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可能与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的分配不合理有关。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学生就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他们的注意就不易稳定,掌握的知识也不全面,学习效果自然受到影响。怎样讲好开头呢?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钻研和深度的挖掘,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或通过讲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成语导入新课;或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造成悬念等。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有关价格变动的影响时,我首先拿出2005年9月19日的江阴日报,亮出大标题《家电市场上演“四国大战”》,并且说出几组商品的价格:1元的单眼灶具、7元的电话机、98元的DVD、198元的MP3、399元的21寸纯平彩电。顿时,教室里的氛围活跃起来了,正在大家感到不可思义时,我乘势引导他们阅读课本并用课文的有关知识分析解释个中的种种现象。这节课也由此渐入佳境。同时,我还要求自己每节课都仪表端庄、亲切和蔼、自信心十足。在课堂教学做到语言生动、条理清楚,并联系实际讲好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教师走进教室时精神倦怠,讲话有气无力,没有条理,就不难想象学生的状况会怎样,整体教学必然要受影响。

    二、给学生议、练的时间,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

    政治课教学过程是“读、讲、议、练”的过程。对说教篇幅较多、道理好懂的教材,要精讲。要多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议、练的时间。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答题思路,或自己设计题支,从多角度、多侧面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例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我提出这样的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商品受哪些因素影响?怎样看待这些因素的影响?你认为怎样消费才科学?”学生在议论过程中畅所欲言、精神放松、兴趣盎然,既理解了课文,又提高了思想认识。如果教师一直“满堂灌”,学生一定会困倦,收不到好的效果。

    三、开展课堂小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去。这种新的学习观的形成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神奇的货币》这一内容时,针对学生难以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我特意从网上下载了五种商品的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买者和卖者的角色进行循环交换,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扩大了的物物交换所面临的困难,并乘机引导学生提出可能解决的办法,从而为货币的应运而生埋下了伏笔。

    四、政治课教学要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关心的问题,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我在备课时,都会认真考虑学生会有哪些想法或疑问,讲课时予以解答。例如,在讲授《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课内容时,考虑到学生会提出“为什么各国之间的汇率不一样且经常会变动”这样的问题时,我就在备课的过程中预计了这样的问题,并且在课堂上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学生感到都很满意,而且还会“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既排除了学生的疑问,又坚定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信念。相反,如果不排除学生的疑问,学生就难以接受教材的观点,甚至认为教师不能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当前,中学生思想活跃,对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关心,在课堂上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教师应针对这一情况实事求是地解答学生的问题。我在讲有关纸币的这部分内容时,有学生问:“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那国家为什么不多印刷一些给我们呢?”我没有认为学生的问题和教学无关不该问,而是给学生以鼓励,从纸币的含义、纸币多少对国家以及个人的意义诸角度进行了解答,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

    五、积累资料,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第3篇: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

爱国主义作为我国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为学生传授爱国主义知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从小养成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教师就必须重视对学生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明白爱国精神的重要性,爱国与爱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国家的繁荣昌盛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影响,让学生能够产生爱国的意识。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联系各国的政事以及我国当前的国事,对学生实行爱国教育。

二、充分利用“正能量”进行教育宣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重视课堂主渠道“正能量”的传递

在平时的思想道德教育课堂中,任课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对学生实现“正能量”的传递,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晨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重视典型事迹、先进个人的宣传工作

“榜样”示范教学法一直都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它是教学中教师运用较广的教学方法之一。就小学思想品德课来讲,“榜样”示范法是课堂上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要紧密联系政治事实以及历史上的典型事迹、先进个人进行宣传。通过典型人物的英雄事迹、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从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重视校园环境熏陶,建立浓厚的爱国风

1.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校园环境布置,突显爱国主义精神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他们自由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作为一名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就要善于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校园环境布置,突显爱国主义精神。相信学生在这样充满浓厚爱国风的校园里,耳濡目染,定能养成爱国主义精神。

2.多举行体现爱国情怀的文化活动

在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要通过多举办能体现爱国情怀的文化活动进行引导、建设。比如,红歌比赛、爱国诗歌朗诵、爱国内容的作文比赛等等。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以爱国主义为主体的文化活动,不仅陶冶了学生情操,还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爱国氛围,更有利于思想品德课中的爱国主义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养成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3.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作为一个班级建设的组织者,对班上每个学生的生活、学习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正处于模仿、学习的阶段,老师的言行举止正是他们积极效仿的主要对象。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培训自己的爱国情怀,教师要充分重视自己的示范作用,给学生带一个好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促使学生能主动关心集体、关心国家。

四、通过亲身爱国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1.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劳动时间的机会

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作为一名好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任课教师,就要善于借助这些假日,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到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2.通过“送爱心”“送关怀”等红色组织活动,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觉悟

在偏远的贫穷山区,那里的孩子生活得非常辛苦。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为山区的孩子“送爱心”“送关怀”,同时,教师还可以带来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敬老院,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学生通过参与这些“送爱心”、“送关怀”等实践活动,提高了自身思想觉悟。

3.激励学生为了祖国的发展而奋斗

第4篇: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价值取向

20世纪以来,教育领域中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教育思潮一直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二者的冲突引发了诸多教育冲突和矛盾,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20世纪后期,人们开始对着两种思潮进行反思,以致出现了科学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二者的融合与统一,教育也开始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理想。在我国教育中,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原因之一就在于从理论上没有搞清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及其走向。因此,辩证地分析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并积极探索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在我国有效实施的途径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指导意义。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与融合

人文主义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社会,在18世纪以前,古典人文主义在教育领域中占有绝对优势,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主要流派有永恒主义流派、自由主义流派及存在主义流派。人文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首先是人性不变的哲学观,它认为人性是美好的,且是永恒不变的,教育即培育人性,使人区别于动物而成为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理性,理性是人的最高价值,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性中的理性。人文主义教育认为,教育首先要为个人发展服务,其次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即个人的教育目的高于社会教育目的。就个人的教育目的而言,教育又在于形成完善的人性和获得美好的精神生活,而不是获得谋生手段和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

随着近代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成功,人们越来越强调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科学主义在西方最早以实证主义为代表,最后由杜威发扬光大,它认为自然科学是人类知识的典范,科学主义鼓吹科学和理性至上,反对形而上学,它夸大了科技的合理性,其理性的外延只涉及科学技术层面。首先,科学主义教育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必须是灵活的,应当根据所有有关的事实和价值观用科学的方法来决定;其次,科学主义教育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功利性,它所重视的都是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人,他反对抽象的谈论教育目的和人的自我实现;还有就是重视科学教育。科学人才的培养是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智力,科学教育反对一般的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反对去掌握繁琐的事实材料,而是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比较抽象的基础理论和科学原理。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观念与教育主张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二者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处于互不相容的“敌对”状态。科学主义教育思潮反对空疏无用的古典教育内容和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强调科学知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注重教育与实际生活、生产的联系,积极探索教育方法手段的改革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但是其过分注重科学知识而忽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观照,阻碍了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发展。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反对教育过分的工具价值和对理性的强调,注重教育对人性的陶冶和非理性因素的培养,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个人幸福生活的实现,强调鲜明个性和独立人格的培养,使学校富有人性,教育富有个性。但是,这种观点过分强调了教育的本体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社会责任,轻视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对个人职业生活的意义,有的甚至走到了反科学主义的极端,违背了教育与社会以及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的规律。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虽分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由于二者各自为政、片面强调一方的弊病与缺陷,也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阻碍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和快速发展。为此,教育必须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走向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及价值取向

(一)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科学人文主义称为“科学人道主义”,并解释道:“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他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做出新的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学会生存》中指出:“要使科学和技术成为任何教育事业中基本的、贯彻始终的因素,要使科学和技术成为儿童、青年和成人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以帮助个人不仅控制自然力和生产力,而且也控制社会力,从而控制他自己,他的抉择和他的行为;最后,要是科学和技术有助于人类建立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以促进科学发展而不至于为科学所奴役。”①

因此,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文主义为价值导向的社会活动。它是“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方向和目的,其最高鹄的,是要在科学与人文的相互协调和互补中促进人和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和谐发展,并在

此基础上不断实现人自身的解放。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是科学人文主义哲学社会观在教育中的反映,同样可以说,科学人文

作者简介:李希(1988-),女,汉族,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

主义教育观既是科学主义的,又是人文主义的,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目的”。②

(二)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

科学人文主义既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取向的内在价值,又注重科学人文方法及其内容的工具价值;既注重个人的价值,也注重社会的价值。它强调以人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即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与人的整体幸福的发展。学者们把视野从单一的经验增长拓展到多目标的社会综合发展;从注重物质财富的增长,到全面考虑人的生存条件和人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的发展;从争取一时的繁荣发展,到确保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发展不仅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人的潜力的发挥。这不仅需要以物质经济的发展为保障,而且还需要教育、文化、道德、政治、法律等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有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要与人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自然保持和谐协调。因此,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既尊重科学的价值,强调科技教育,又注重道德教育,它既反对过去教育中的唯人性论,又反对教育中的唯科学论,避免了因轻实际而造成的空疏无用,或因轻人文而造成的道德、价值、人性的失落。它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科学教育中渗透着人文精神,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着科学精神。它旨在教会人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在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中,人将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单纯作为抽象的人和单纯作为现实的劳动者而得到发展和满足。

三、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在我国实施的有效途径

当前,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日益倾向于追求科学和人文的协调发展,并在实践上对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的有效融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转变观念是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认识到两种教育观念的优劣,使两者互相融合、互为补充。理想的教育发展观应建立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合理整合的基础上。在教育价值上,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体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在教育目标上,重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科技水平,也重视学生内心世界的充实完善;在师生关系上,要克服片面的“学生中心论”与“教师中心论”,建立良好的师生观,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积极互动的过程。当今社会倡导素质教育的实践,要坚决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为实现两大教育思潮的融合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课程是教育要求、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因此,要促进两大教育思潮的融合,应建立以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着眼于提升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使人接受教育,而不是限于经济增长一类的外在目的。重视把教育和生产相结合,培养人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能力和合作精神。更为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关心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培养人的责任感,为建立一个人文化的社会而努力。”③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着文理科比例不协调这一现象。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分别针对文理科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有计划、按比例地开设人文课程和科学课程,使理工科学生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均具备应有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三)师资力量的培训

教师的素质是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时代的发展赋予教育新的任务与要求,即培养实现科学与人文双重教育目标的、适应现代社会的现代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比以往更高的教育水平。因此应大力加强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新时期的教师应具有较好的科技人文素养,不仅要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精通,还要对其他领域知识有所涉略;不仅要熟悉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也要做到将现代教育技术熟练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中。教师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使学生与知识、教师与知识、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能达到和谐平等的互动,使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互相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交融。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和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还要向学生传递正确、良好的道德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在相互整合中和谐发展。

总之,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综合了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合理内核,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代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融合,就是要构建统一的教育目的和完整的教育,共同奠定正确的追求基础,形成正确的、具有创造性的整体思维。我国须大力实施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使教育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个人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委.学会生存[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扈中平.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4).

[3]陶志琼.新旧之间:教育哲学的嬗变[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4]奥雷利奥.佩西.人的素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

[5]刘朝晖.教育的希望:科学人文主义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6]徐丹丹.构建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精神[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7]孙士杰.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理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8]韩玉柱.走向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价值逻辑[J].当代教育科学,2011(1).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委.学会生存[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第5篇: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

论文摘要:在总结近十年来教育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实验的纵向发展脉络的研究,说明了教育实验分流与融合的发展线索,并论述了它与自然科学实验的关系.

随着近年来对教育实验研究的不断深人,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如:教育实验的概念、本质与特征、分类、功能、评价和科学化等问题.出现了一些以自然科学实验来硬性规范教育实验的做法.为更好地进行教育实验的研究,探索教育实验的规律,有必要对教育实验的发展过程和自身特点及其与自然科学实验的关系进行深人研究通过对近十年的教育实验的定义的检索_l0J,虽然众说纷纭,但在以下几点上都达成共识: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或活动,因而它独立于教育教学实践,是一种专门的科研行为;教育实验主要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的,因而它独立但不脱离教育实践;教育实验要有理论假设、控制、变革、内外效度(物质目标的建立与测评)_3J.根据以上共识可界定教育实验:教育实验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根据一定的理论假设,以一定教育目的为指导,通过合理而有条件地控制变量,变革实验因子,从而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恬动.

1教育实验的发展脉络

在教育实验的产生这个问题上,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教育实验只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由实验心理学把自然科学实验方法引人教育科研领域的,…因而他们主张用自然科学实验规范教育实验.

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实验是由一般教学实践发展而来,他们主张选择教育自然环境,强调研究目的的应用性、对象的整体性、定性说明方法,这两类观点都有各自的哲学基础和合理性,又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笔者认为,教育实验作为一种变革性、实践性的科研活动,是伴随着教育实践的产生而产生的,只是在自然科学实验产生并经由物理学、实验生物学、实验心理学这一发展途径影响到教育领域后,教育实验才借鉴了自然科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这种借鉴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照搬,而是保持自我特性基础上的吸收.赫尔巴特和欧文的教学实验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此后,通过齐勒和莱思的相继努力,促使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向实证主义方向转移,使得教育实验产生了分流,一条脉络按原来的一般意义教育实验继续发展;另一条在自然科学实验的影响下,按自然科学实验模式发展

1.1一般教育活动发展而来的教育实验:整体主义教育实验

“原始社会的教育形式最简单,但是,在这早期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却完全具备了它在最高发展阶段所有的基本特征.”原始的教育实验作为实验形式的一员,虽形式简单,但具备了教育实验的基本特征——尝试性.

(1)中国古代教育实验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根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创立的启发式教学法可以看作中国古代教育实验的典范(虽然当时并无“教育实验”这一概念.但可看作教育实验的雏形).之后宋代胡瑗的“苏湖教学法”、王安石的“三舍法”都是较有代表性的.

(2)西方古代教育实验.古雅典的智者们通过办私人学校刨立了“新教育”,奠定了雅典“和谐”教育的传统.罗马帝国继承和发展了“和谐”教育理论,并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思想.经过中世纪几百年的压抑,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的新思想火山爆发般地涌现出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以往的改革所未有的特点:改革者的自觉实验意识的萌芽.维多里诺“快乐教育”实验、拉特克语言教学实验、夸美纽斯“泛智”教学实验以及路德的宗教普及教育实验都是这时期教育改革的典型.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实验科学的确立给教育实验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民主{睁!I度的建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始使普及义务教育成为必然,因此,开展教育实验也成为客观要求.而19世纪初期欧洲科学整体主义精神在教育实验上的反映,则形成了整体主义教育实验模式,其问以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赫尔巴特为代表.

赫尔巴特不仅继承了整体主义思想,而且在其理论中渗透了原子论的思想,并在教学理论科学化的目的下从事教学实验活动.他所著的(普通教育学),第一次使教育成为一个有完善科学体系的教育学.他说“但愿那些很想把教育基础仅仅建立于经验之上的人们,对其它的实验科学作一番审慎的考虑;但愿他们认为值得去了解物理与化学;这一切无非是为了确定某一个别原理在经验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大作用.”这里我们看到赫尔巴特把教育研究与实验科学,特别是与物理学和化学相比较,表达了实验研究是建立在科学教育学基础上的思想.赫尔巴特在提出了教学实验中包括追踪实验的必要性的同时,还提醒人们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要谨慎,他说,哪怕二十次地重复同一个实验,“相反的学说对于这种结果还可以各按其特有的方式作出解释”.J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对教育实验特点的阐述(教育实验应是一个有系统、有层次的多次重复的实验)是对19世纪上半叶以来整体主义教学实验模式和方法的总结.

19世纪科学的新时代到来后,客观上需要对传统意义上的整体主义进行新的解释.此时,以蒙台梭利所使用的医学的、生物学的和心理医疗学的方法为基础的欧洲新教育运动便应运而生了.蒙台梭利批判了实证主义的、原子论的实验教育派观点,同时把人类学、心理学,特别是生物学和医学的方法引入教学实验中,从而使传统的整体主义实验模式获得了新的自然科学发展的支持,是对教学实验科学化发展的又一新贡献.

在欧洲新教育运动开展的同时,美洲大陆上一场轰轰烈烈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也勃发了.这场进步主义运动是整体主义实验模式的新发展.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成为核心.杜威为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提供了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和哲学基础

1.2自然科学实验经由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而来的教育实验:科学主义教育实验

科学实验法最早用于物理学的研究,后引入动物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医学.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独立于生理实验室之外的心理实验室,成为实验心理学产生的根本标志.他正式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从此心理学才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冯特同时代的还有艾宾浩斯和G·谬勒关于记忆问题的研究,屈尔佩对思维过程的实验研究.

自然科学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实验生理学和实验心理学扩展到教育领域.20世纪初,由于统计学、测量学、实验心理学、儿童学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并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从而产生了实验教育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心理学家梅依曼和拉伊.1901年梅依曼首次提出了“实验教育学”的概念,并进行了关于感觉、语言发展、智慧与意志、记忆和艺术欣赏实验.拉伊在他的(实验教育学)中指出,只有通过实验,教育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他们主张要在对儿童生理、心理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来阐明教育和教学方法.其观点对教育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890年,J·M·Rice首次将实验法应用于对学生拼字、算术和语言成就的研究:1902年吉德发明用活动照相法研究读法;1903年美国桑代克(J理与社会测量)的问世是教育测量技术和理论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共同特点是试图把实验这种“精确的科学方法”运用于教育问题,对实验中所收集的信息作针对性的“精确的定量处理”,从而使实验方法进人教育研究领域.实验教育学派遵循自然科学方法论.以经验主义为哲学理论基础,通过观察、统计、实验等方法研究教育行为,他们反对建立在感觉的内省基础上的传统教育学从2o世纪2O年代开始,随着统计理论的发展、实验设计方法的日趋丰富、测量技术的日渐完善,实验教育学派的研究进人了兴旺时期.尤其是麦柯尔在(教育实验方法)一书中对实验问题的选择与形成、实验方法的选择、实验条件的限制、因果研究等问题作了详细地技术处理和说明.该书的出版,“是科学主义教学实验模式形成的标志.推动了教学科学化的发展,”

2整体主义和科学主义教育实验的第一次合流——八年研究

19世纪末至2O世纪3O年代,实证主义影响下的实验教育学派持续开展教育实验,他们追求一种象自然科学那样由许多经过严格实验检验的材料连接起来的系统的、连贯的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虽然他们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终究未实现自己的目标.因为在完全的实证主义精神影响下的实验教育学派绝不可能彻底摆脱其唯科学主义的倾向.而同时期的进步教育运动不象实验教育学派那样一味追求知识的科学价值,他们更多的追求的是知识的教育价值.因此,在实证主义者们看来,进步教育学派奉行的是一种哲学多于科学、经验多于实验的整体主义研究方法进人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经济上的大萧条使得过去设有升学压力的进步教育运动面临了升学的压力,同时,实证主义的实验教育学派又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对进步教育运动所取得成果的评价成为必然.这时,泰勒的“八年研究”(1933~1941)便应运而生了.他运用实验教育学派的方法研究进步教育实验。不仅回答了人们对进步教育运动提出的各种置疑,而且还说明了实验教育学派创造发展的研究方法与进步教育运动所采用的整体主义研究方法结合的可能性,进而也给实验教育学派的研究方法带来了新的生长点“八年研究”集进步教育学派和实验教育学派精华于一身,实现了整体主义教育实验和科学主义教育实验的第一次合流,把教育实验科学化又推进了一大步.这次研究的主要功绩是:说明了整体主义教育实验必须评价,也需要评价;评价要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应把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追踪评价相结合;建立了新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评价方法、测量工具和统计手段,从而建立了新的一整套的评价体系;避免了科学主义的实验设计、实验统计和实验评债过分实证主义化倾向,泰勒为教育实验的两大流派的相互趋近和融合作了开拓性的工作

3当代教育实验发展的基本特点

3.1教育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关系

狭隘地认为教育实验是一种完全独立于整个实验体系井与自然科学实验分道扬镳的观点,早已不能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融合的现实.以一种现代的大科学观、大社会观和大教育观来看待现今的教育实验才是科学而合理的.基于对教育实验的发展过程及趋势的认识,我们认为,对它与自然科学实验的关系应该这样看待:

教育实验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有其特有的发展规律——因此它在宏观上会沿着其固有道路发展,从这点上讲它是独立于其它实验个体(包括自然科学实验)的,是个性化的;但作为整个实验科学体系中无数个体中的一员,它又是与自然科学实验相并列而存在的,同时它又必然是开放性的——受到其它实验个体(如自然科学实验)的影响并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流,这种开放性使得教育实验在其个体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吸收自然科学实验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从这点上看,从一般教育实验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整体主义教育实验与吸收自然科学实验理论而形成的科学主义教育实验相融合也是哲学层次上的必然结果.正是基于此,当代教育实验才具有了与以往教育实验不同的特点,

3.2当代教育实验发展的特点

第6篇: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

一、学界对语文教育中科学主义的非理性批评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语文教育过于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化、教学目标的精细化、语文教材编写的逻辑化、教学方法的程式化、语文考试的标准化,而导致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失落、语文水平没有显著提高、教学形式主义严重、语文成了应试的技艺之学等问题的出现,这不能说与科学主义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对语文教育的侵没有关系。其负面影响的确越来越不容忽视。在这样的背景下,语文教育遭遇了“世纪末的尴尬”,在语文教育大讨论中,一些圈内外学者对语文教育改革中由于科学主义价值取向而导致的问题进行了言词激烈的、有失理智的批评。

韩军在批评中国语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时认为,几十年语文教学中科学主义的过度和泛滥,大体表现在,过于追求教材体系的逻辑化、教学点的细密化;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序列化;教学方法上对语言和内容的透析化、准确理解化;语文知识完全量化;语文能力的训练层次化;语文考试的标准化等等。他对科学主义基本持完全否定的批判态度,他说:“科学主义,就是以‘公共性’粗暴地取代‘个人性’,以‘虚无性’蛮横地取代‘真实性’。”“我们不只在语文教育中‘限制科学主义’,而是更进一步,‘清除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

潘庆玉则从科学主义观念对语文教育影响的历史角度批判了其弊端。他认为,“五四”以来,科学主义教育观对整个中国基础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语文教育作为基础学科受到的冲击尤为强烈,语文教育中的科学主义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从理论上经历了一个由本体论到方法论,由方法论到价值论步步深入的过程;从实践上看经历了从学科化到科学化,从科学化到“唯科学方法”化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恢复高考为契机,被长期压抑的全民族的教育热情迅速化为考试主义、学历主义的强大动力,在90年代形成了应试教育模式,在该模式的运作下,考试中心、认知至上、分析本位、技术主义大为盛行,这为科学主义语文教育观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郑国民在谈到科学主义的知识价值观对语文教育的影响时说,科学主义用实体还原、知识量化的思路来处理语文教育,直接导致了“知识中心论”的出现,该观念认为语文知识是语文学科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由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等部分组成。认为“对于语文知识的崇尚和追求掩盖了语文教育的丰富的情感性、审美性和人文性,语文教学变成了对实用知识的记忆、分析、归纳与总结。”在这样的知识课教学中,“学生所形成的语文能力实际并无多大价值。相反,这种对知识的过分追求只能扼杀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此外,他还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等方面谈了科学主义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但他对当代语文教育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是基本持批判态度的。

二、对语文教育中科学主义的辩证思考

从一些言论来看,在科学主义的价值观念的支配下语文教育走入了许多误区,而致使一部分学者对其价值取向倾向于批判和否定。其实科学主义只是一种思想方法,是认识客观事物所不可或缺的手段,它就像网络一样,是一把双刃剑,为社会和人们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我们看待科学主义应当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对其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既不要夸大科学的作用,也不要盲目排斥科学的使用,不能像给孩子洗过澡后,连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那样对待科学主义。就科学主义影响下的新时期语文教育改革而言,在追求科学化和高效率的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但是不能因此来否定科学主义。因为中国语文教育的科学化进程主要是由科学主义来推动的,当然,笔者并不否认语文教育科学化是国家政策、社会团体等多方面因素推动的结果。因此,就语文教育科学化问题,有学者从我国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我国并非是“科学主义”太多,过了头,而是科学化水平太低。还有的学者则是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关系方面论述了语文教育需要科学化,更需要科学性。比如,张鸿苓对此问题的看法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两大教育理论学派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根据以往的经验,语文教育对相关学科各学派理论的态度,一向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没有必要倒向哪一派。一方面,语文教育是边缘科学,既承认它是一门科学,就应该讲究科学性,目前语文教育还不够科学,语文教育科学化仍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另一方面,从大的范围说,语文教育属人文科学,有别于自然学科,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当然具有人文性。因此,以‘科学主义’排斥人文性,或以‘人文主义’排斥科学性,都是错误的,是不利于语文教育发展的。”于漪则是从语文学科的性质出发来谈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都要加强的必要性,她说:“我们进行的是母语教学,语言和文化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东西,是一个整体。说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绝对不排斥它的科学精神;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二者不能割裂,更不能偏废。”

显然,从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基本特征来看,是崇尚“真”的,而人文主义哲学思潮是则是崇尚“善”和“美”的。因此,不论如何在一个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内推崇一种哲学价值观念,都是不完善的,当下在语文教育领域出现了与科学主义语文教育观相对立的人文主义语文教育观是必要的,但是仅仅对立也不行,正如前文所述,并不利于学科的发展,所以倡导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融合的语文教育观则成了一种发展趋势和潮流。这股潮流大大推动了语文学科的发展,主要体现在21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上,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打破了多年来“语文工具性“的主导局面,肯定了作为人文科学的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的主要特点,这也是人文主义者张扬“人文性”的胜利。人文性和工具性一样在语文教育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新课标的制订从政策上了结束了语文性质之争的混乱局面,从常理上更利于推动语文学科的大发展。然而,纵观最近几年的语文实践,我们发现,语文教育改革依旧没有取得多大进展,而且问题辈出,比如提倡自主学习,结果成了放任自流的自由学习;强调探究学习,结果成了学生逍遥或“沙龙”的时刻(时段);提倡对话教学,结果成了忽略基础知识教学的满堂问;提倡反思性学习,结果成了不顾教材体系和内容的无休止的争辩和批判等等,这些做法貌似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对人尊重的人文理念,实际上,也是不科学的,反科学的,违背科学规律的。因此,语文教育要想真正的科学化,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语文教育中不能没有科学,不能没有科学主义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的介入,因为这是促使语文教育科学化的最为重要的一步。

谈到语文教育科学化的进程,的确,我们不能否认科学主义的历史功绩。不用多说,历史会告诉我们什么,因为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所以,察今要观古,察古更铸今。由于当今的语文教育问题距离现实太近了,难免会“乱花渐欲迷人眼”,所以“回到源头乃是真”。更何况今天的“许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吕叔湘)比如,今天所谓的西方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以及对话教学理论等被不加筛选地引入语文教育领域孕育出“非中非西”理论怪胎,与20世纪20年代前后盲目将西方的实用主义理论和教育测量理论等引入语文教育领域不顾实际的模仿和借用而惨遭失败之情形,虽时隔80余年,其性质是何等的相似!因此,对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历史进行考察,是很有必要的,语文教育的发展也理应如此。

第7篇: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

第一,应反思四种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检视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后发现:科学主义、权威主义、精英主义、功利主义教育理念是值得大多数青年教师反思的。科学主义教育理念主要表现为工具理性主义,把教育规律视为自然法则,教师只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教学,便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全然漠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将人“物化”;权威主义教育理念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权威主义色彩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师是真理的化身,学生对教师的教诲只能言听顺从;精英主义教育理念主要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关注那些“精英”学生,致使大多数学生处于发展的不利地位,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功利主义教育理念表现为教育目的难以真正成为教育评价的标准,导致急功近利的知识观和教学观。

第二,应具备四类基本知识。教师的知识包括各种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还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情境知识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知识。前者大多属于教师的显性知识,而后者属于教师的隐性知识。具体说,青年教师应具备四类基本知识:一是学科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如中文教师的中文知识、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等。二是职业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等知识,它是一个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三是实践知识。即教师在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所积累的教育教学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简单说,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四是综合知识。为了实现教育的多种功能,教师除了要有上述三类知识以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社会、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构成了教师的综合知识。

第三,应具有四个基本观念。一是课程观。什么是课程?课程就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教学内容是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几种形式体现出来的。课程观往往隐含着不同的课程思维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青年教师对那些重要的实质性课程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二是教学观。教学观指教师应明了教学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特点。教学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三是教师观。教师观指教师应明了教师的任务、地位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一个教师的教师观决定着他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四是教育观。教育观是指教师对教育这一事物以及它与其他事物关系的看法。教育观决定着教师对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根本看法。

第8篇: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

论文摘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知识的历史传承能否真正得以体现,以及能够得到多大程度上的体现,与当时人们所拥有的知识观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的知识观往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构成与表现。因而,后人要想实现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就不能不对知识观与教育价值观的关系作出认真的分析研究,并认清其对教育教学所带来的深刻的影响。

1、知识观理论的起源

在人类社会从原始蒙昧状态发展到今天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过程之中,这期间形成过各种各样的知识观。如19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就曾将知识分类为虚构的宗教知识、抽象的形而上学知识和科学的实证知识。在他的这一划分基础上,虽然也有后人又将知识观的发展进一步划分为相应的神话知识观、形而上学知识观和科学知识观。 但孔德实证主义知识观仍对近现代中西方教育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深远影响。他的这一划分可被视为人们对知识观的转变这一问题进一步探讨的最初开端。

继孔德之后,现代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从知识的社会目的这一角度,将知识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启蒙时代。为了启蒙思想、增加智慧的知识。

第二阶段:工业时代。应用知识。

第三阶段:知识时代。知识的知识。

可以看出:他的 这种划分只是建立在知识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的基础上的一种划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遵循这样一个思路,对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略作重新划分后通过对知识传承形式及其特点的考察,来重新认识一下由此带来的在教育价值观上发生的种种历史变迁,并对当今流行的种种教育价值观思潮,从历史渊源的角度尝试进行一番全新的透视。

2、原始社会的知识观及其教育传承形式

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进程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属于无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时期,因而一切关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实际状况我们只能是依靠人类学或考古学中考察发掘的文物资料进行论证和推断。关于知识与教学的问题亦是如此。

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知识主要是靠在实际生产、生活当中直接积累的经验中获得的。这种知识的获得并非是人们出于主观意愿所直接追求的目标,而是伴随着谋求生存的需要而在有意无意之间逐渐积累而生成的。由于当时人们对知识“是什么”并不了解,那时候,由于对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把事物常常看作是某种超自然力的表现,认为他们所生存的世界都是由神灵来掌握的。显然,这时人类的知识观是建立在人的直观洞察和所谓神灵的启示之上的。

基于原始社会人们对知识的认识特征,原始社会的教学往往也就建立在两种不同的教学内容上:一种是关于生产生活知识的,即教授和学习一些劳动经验和部落的风俗习惯及行为规范;另一种则是关于神灵知识的,即教授和学习如何通过一定的手段获得并解释神灵启示的知识。前一种主要是由年长者为师,以共同参与生产劳动为渠道,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以掌握生产和生存经验为目的开展知识传授的教育活动。后一种则以巫为师,以宗教的或部落的各种仪式为手段,以参与和接受仪式的方式,以建立与部落和社会的精神联系为目的完成所谓某种知识的传递活动。

因此,原始社会的所谓教学主要是以服务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建立与部落社会的精神联系为目的进行的。其与原始社会的其它活动一样常常充满神秘色彩。

3、古代知识观影响下的教育教学价值观特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用“神秘的启示”去解释万事万物的方式逐渐产生怀疑,追求一种显得更为合理、可信、确定的对世界的解释。特别是随着阶级社会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文字和学校的产生,使得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较之原始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动,这种变动也势必要求构建出一种新的知识观。

古代知识观来自于传统的哲学思想。如古希腊早期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认为:智慧只在于要认识能够驾驭一切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也认为,只要对世界万物的本原及规律性做出说明,就算是达到了最高的智慧境界。此后,德谟克利特同样认为感觉只能提供意见,理性才能获得真理。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洛泰戈拉则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认为感觉不仅是认识的基本途径,而且是认识的唯一标准。这些看法表明:人们开始认识到追求客体过程中应重视主观因素的作用,但由于当时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能力的盲目乐观,促使另外一些人试图从新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是知识”和“怎样获得知识”的问题。

如:苏格拉底强调知识是对普遍必然性的把握。柏拉图则认为所谓知识就是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真的和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观念系统。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关于普遍、一般的理论知识比感觉经验更重要,真理是建立在证明基础上的。由此说明,人类对知识观的把握已开始转向了以概念、逻辑和思辩为中心的理智性认识活动。

以古希腊时期哲学思想为代表的古代知识观关注知识的来源:认为知识是天赋的,与人的理性相联系;而对知识的表现形式:则认为知识是由一定概念和逻辑构成的命题;对于获得知识的方法则看成是人们排除干扰的思维成果,因而特别强调“反思”、“回忆”、“沉思”;关注知识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认为知识关乎人生,不仅能提高人的修养与学识、还可达到净化心灵及显示智慧的目的。

在古代知识观的影响下,在教育教学领域里呈现出一系列的新特征。①教育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理念中所蕴藏的知识,而不是去创造知识。因此人们将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在:帮助学生发展自身内在的探索能力以认识知识。②由于极其注重理性认识,因而在教学中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③把哲学、伦理学和宗教神学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教育变成了心智的一种形式上的训练,使其具有了强烈的宗教与政治教化色彩。

4、现代知识观视域下的教育价值观

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的将近400年间,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知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开始思考如何重新确立一种知识标准。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科学逐渐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观点和学派的对立,不过在知识观问题上两派学者却也达成了一些共识:即都认为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有解决问题的价值。

为调和两者的争论,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率先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的概念,认为知识既源于感觉经验,也出于认识能力。此后西方知识界相继出现了几位对现代科学产生划时代影响力的科学巨匠,如:牛顿及其“经典力学”、哥白尼及其“日心说”、开普勒及其“天体运行三定律”,等等。由于这些科学巨匠及其理论的出现,科学进入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新时代。而真正开启科学认识知识观先河的先驱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始提到的法国哲学家孔德所率先提出的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至此,现代的科学意义上的知识观逐渐代替了形而上学知识观的统治地位。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科学家彭加勒和迪昂为代表:认为科学理论的作用在于将大量经验材料和定律按演绎规则系统化和简明化,为预测试验结果提供方便。此时的一些哲学家也开始对科学知识的表达形式及意义给予关注。进入20世纪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哲学界开始把知识的经验证明问题作为最核心的问题提出来了。此时,人类在物质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内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知识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达到了空前的发展水平。

现代科学主义知识观把科学知识看作是由精确概念拼合起来的完全自洽的概念体系,因此教育也就可以象拆装机器一样将知识进行“条块分割”后进行分别传授,对人的教育也可以以类似于生产流水线的方式进行。对此以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也最为盛行。此外,现代科学主义知识观把科学知识的授受作为教育的中心和重点,认为教育应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每门学科知识为目的。科学教育演进成为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科学知识的授受成为师生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于是,浓缩在书本上的科学知识成为教育不可动摇的主要内容,知识一旦被获得就会受用一生;而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方法的掌握程度更是成为了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

5、后现代知识观引发的教育价值观的新变革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致使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都逐步在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引领下建立起了一套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论,使人们的知识观和真理观进一步得到深化。特别是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处在一个开放的大环境下,现代科学主义时期末的知识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步伐就已经开始具有了后现代主义的色彩。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已把知识视为一种不断变化的、开放的自我调节系统,认为研究者并非外在而是内在于这一系统之中。认为:从知识的产生过程看其具有文化性;从知识的适用程度看其具有境域性;从对知识的需要来看其具有价值性;从知识的存在形态来看其具有构建生成性;从知识的类型来看其更具有多样性。

在后现代知识观的引领下,教育价值观逐渐衍生出种种带有鲜明后现代主义色彩的新主张。

5.1 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受现代实用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以杜威的实证主义理论为支点,认为:教育就是学习者通过主动的活动去经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即教学的本质不在于知识的注入,而在于经验的改造。这种教育价值观反对学校教学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脱节,冲击了科学主义教育中那种教死知识的纯书本式教学。

5.2 建构主义教育价值观。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认为,教育并不是使学习者个体获得越来越多的外部的知识的过程,而应该是不断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程序的过程,也就是认识图式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教育不能用知识的机械积累的过程来解释。强调教育过程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而不是或不仅仅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在这里知识的意义具有主观性。

5.3 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出现则是对科学主义教学价值观进行反思的一种结果。由于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客观性的真实体现必然要立足于现实的人文精神。于是提出在教育领域里应该注重人文知识的开发、积累与授受;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熏陶。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形主义理念为目标;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为内容;教学注重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移情、体验、理解现实等方式去扩展教育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建构意义世界。

通过以上回顾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价值观与知识观的转变意味着观念认识的发展与深化。在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特征:知识观对教育价值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知识观影响和决定着教育教学的理念和实践;而教育价值观也对知识观的发展起着明显促进作用,它通过教育实践帮助新知识观的确立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 尚志远.后现代知识状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探索,1999-02

[2] 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李晓峰.浅议知识转型视界中的课程变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3-04

[4] 潘庆玉.知识之源与课程之流--试论知识观对课程观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4

[5] 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9篇:科学主义教育思想范文

基金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专题研究”(“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的子课题)(编号:12JZD041),主持人:张桂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0-0012-06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简称UNESCO)了一份最新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是继《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年)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年)这两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之后的又一创举。《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是为适应新世纪全球经济、技术、社会和政治发展,“在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的启迪下”完成的,“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创造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的责任为基础”[1]。在这一报告中,UNESCO重申了人文主义教育,并期望通过人文主义教育方法,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实现新的发展模式。这一期望既对我国目前强调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基于社会效率的职业主义教育观、崇尚专业化的职业技能训练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挑战,又为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了解人文主义教育的历史流变,理解UNESCO重申人文主义教育的旨意,不仅有利于看清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因人文主义教育这一灵魂的丢失而出现的种种问题,回应职业教育对人文主义教育的呼唤,更有利于激发对我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践行UNESCO“反思教育”的倡导,逐步解决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出现的内源性问题、本质性问题。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流变与重申

人文主义教育是指为培养理想“人”、理想“人性”而进行的教育。理想的人性观直接决定了人文主义教育,而人文主义教育直接服务于理想人性的构建[2]。尽管人文主义教育随着宗教、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较大的变迁,被注入了新的内容,但是关注人、“以人为中心”的核心并没有变。在新的发展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正是对人文主义强调用人的眼光来看人,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等核心内涵的再次申明和重视。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流变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旨在摆脱中世纪神学对人的控制。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发明创造的日益增多,19世纪近代西方国家教育制度开始确立,但科学教育却占据了统治地位,人文主义教育开始没落,这激发了近代新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二战后,受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影响,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的科学人文主义教育逐渐成为了主流。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要利用古典文化中反映人性的思想去对抗以神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从批判经院主义教育出发,反对用体罚和严酷的纪律去约束儿童,提倡使用新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强调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虽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是它扫荡了中世纪经院主义教育的阴霾,在教育理论上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2.近代新人文主义教育。十八、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与工业革命的成就不仅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对自然科学和文化知识的普遍信仰。在欧洲一些国家,崇尚物质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百科全书派与功利主义派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心。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在世界很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和“静听”的教学模式。针对这一现象,以德国教育家洪堡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兴起,旨在强调教育应该促使整个人的发展,注重人性的自我表现和人格的自我完善,拒绝任何只讲求实利而降低人生标准的价值观,坚持文化的功能应超于机械和功利之上。

3.当代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二战后,各国都在进行经济的恢复建设,科技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人们却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工业技术社会创立的制度所带来的压迫,不仅精神受到种种压制,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教育上,表现为主智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大行其道。首先对此进行反思的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存在主义教育,这一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强调个人意识,强调人文学科的教学及其作用。紧随其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注重情意教育,强调个性化教育,是对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一种回归,但却忽视了科学教育。因此,在20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解决科学与人文的冲突,提出了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的科学人文主义观。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以科学精神为骨架和基础,以人文精神为灵魂和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观,是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的整合。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谈到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时指出,“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该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并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提出,“未来教育要以人文主义为基础”[3],应将以下人文主义价值观作为教育的基础和目的:“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4]。

这样的人文主义教育观要求采用马丁?布伯和保罗?弗莱雷鼓励人们使用的“对话方式”进行学习,“摒弃异化个人和将个人作为商品的学习体系,弃绝分裂民众和使之丧失人性的社会做法”,“采取整体的教育和学习方法,克服认知、情感和伦理等方面的传统二元论”;要求培养“批判性思维,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和媒体素养”;要求重新解读和保护教育的四大支柱;要求重视“软”技能、“可转移技能”、“非认知技能”等;要求“反思课程编排,提倡在尊重多样性和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形主义课程”[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不是对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根据现时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学习和教育背景提出的。因此,为使我国适应全球化发展,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申的人文主义教育观为基本立场,反观我国当前教育,尤其是反思与普通教育相区别的且与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职业教育则实为必要、更为迫切。

二、我国职业教育中人文主义教育的丢失表现

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教育,主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实用性、技术性等特点,但却使其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导致我国职业教育中人文主义教育严重缺失。

(一)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6]。而在现实中,职业学校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但却将其窄化为对行业甚至企业规则的“遵照”;传授职业知识,但却将其演化为对职业理论知识的过度推崇;培养职业技能,但却将其异化为对“技术人”的技能训练;进行职业指导,但却将其简化为“就业指导”。职业教育中丢失了人文主义教育,表现为有职业道德教育,但却缺少对职?I人应具有的“工匠精神”、职业信念的培养;有职业知识传授,但却缺乏对人文知识的必要补充;有职业技能的培养,但却缺乏对“多重职业能力”、“可转移能力”、“软”技能的培养;有职业指导,但却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职业教育以这种不健全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单向度的人,而不是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7]。“单向度的人”最先由马尔库塞提出,指代生活在当代工业社会,但却对这个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而成了“与人性不相容的‘病态社会’”缺乏分析与批判的人,这种“单向度的人”是对人的本性的摧残[8]。在科技化、工业化中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免刻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又因职业教育实用性、技术性的特点,使得学生不仅缺乏对技术原理的反思,更缺乏对相关技术技能等的批判,成了一个个发育不全的“技术人”、“工具人”,不可避免地沦落为一个“单向度的人”,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申的人文主义教育宗旨背道而驰。

(二)职业教育中职业培训的“影子”不断闪现

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但职业学校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却突出强调后者,更有甚者,将职业教育简单理解为就业教育,将职业能力的培养简化为对技能的训练。主要表现为对单一技能的反复训练,对顶岗实习的过度推崇。这样的教学和实习只能满足职业培训的需求。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本质的差别,首先,职业培训主要是获得某一产品、工种或岗位的相关知识,而职业教育则不仅重视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获得,还注重传授人文知识,重视人文涵育;其次,在职业培训中,受训者需要习得的主要是某一种技能,而职业教育则要培养学生获得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关键能力”;最重要的是,在职业教育中不仅要教“技”,更要教“道”,而职业培训则只求技不讲道,“由技悟道”的过程通过高效率的培训得以简化。而当前,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追求速度和效率,过于功利化,教育目标定位低端化,教育内容选择简单化,教学评价指标外显化,职业教育中本应有的“技术体悟”过程也随之消失,“由技悟道”的教授效果大打折扣,这些在职业教育中不断闪现的职业培训的“影子”,使得人文要求与教育实践成了两张皮,使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趋同之嫌。这种培养“人力”的职业培训使得职业教育越来越缺乏人文精神,远离人文文化,忘记了教育培养“人”的根本目的。

(三)职业教育中技术异化现象“遮蔽”了职业人中的“人”

在现代科学世界观和技术理性的支配下,人们对技术的认识采取的是科学主义的态度,形成了对科学与技术的信奉,唯科学与技术马首是瞻。技术最初诞生于人文世界,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却慢慢远离了人,成为了人文世界的异化产物。其表现有二:一是随着福特主义生产线的流行,斯内登、普罗瑟的基于社会效率的职业主义教育观开始盛行。在职业学校中,技术性、经济性等功利化的特征越来越凸显,人文性被迫退居幕后。职业学校不再强调学生的通识知识、通用技能,甚至专业知识也只是为了技术技能服务,只教授具体的技术知识,忽视技术中的文化,认为学生只要“会操作”、“会制作”、“懂流程”即可。二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职业学校中的专业划分也越来越细,为满足专业精细化的要求而降低了原来作为人的教育的总体要求,学生只能掌握单方面的知识和具有局限性的技能。在某些专业中,职业学校用狭窄的专业所要求的统一的技能水平来考察学生,职业教育沦为外显的技能与技术的教育,“这意味着强调技能或技术方法会以牺牲所包含的意义为代价”[9]。在实习中,学生无需对技术知识领悟,无需经历“模仿、调整、会通、创造”四阶段的认知过程,只要按照要求对机器作出程式化的操作即可。正如杜威所说,“这种狭隘的职业教育也许能培养呆板的、机械的技能,但是它将会牺牲人的敏捷的观察和紧凑、机灵的计划等理智方面的能力,使人呆板、僵化”。这一预测已被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所证实,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好奇心和求知欲遭到了扼杀,而且还被机器、技术所奴役;学生不仅成了一名机械的“技术人”,更成了科学主义和知识技能的奴隶[10]。职业教育中的诸多技术异化现象使学生无法感受到作为一名专业人员、一名职业人所具有的崇高的职业精神、职业操守和职业自豪。在芒福德所指的由技术带来的“巨机器”下,人仅仅具有生物学意义,而职业人中的“人”被技术的异化完全“遮蔽”了。

职业教育首先是为“人”的教育,其次才是为职业的教育。但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却离这一本质渐行渐远,丢失了人文主义教育这一灵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重申之时,我国职业教育中人文主义教育的缺失显得更为严重,而对人文主义教育的呼唤则更为急切。

三、我国职业教育对人文主义教育的急切呼唤

人文主义教育是为培养理想的“人性”而进行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缺少人文主义教育的职业教育会沦为职业培训、就业教育,会被技术控制、奴役、“遮蔽”,所培养出来的人也必将是只有“单一技术”的“单向度的人”。我国处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已由数量转向质量,急切需要借助人文主义教育提升自身质量,加强内涵发展。

(一)职业教育需要借助人文主义教育达到“返魅”

马克思?韦伯用“世界的祛魅”概括工业时代的特征,大卫?格里芬提出了“世界的返魅”以对应新时代的特征。在这个新时代中,职业教育中的技术异化现象需要通过“技术的返魅”予以遏制。而“技术的返魅”是一种将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现象,即将技术纳入到人文世界的关怀或将人文因素融入到技术之中[11]。因此,职业教育需要通过人文主义教育达到职业教育的“返魅”。职业教育不只是技能的教育、技术的教育,也是人文的教育、文化的教育。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只教给人一种专门技术是不够的,专门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人一个和谐的人格。通过人文主义教育,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成为一名技工、制造商或商人之前首先是成为人,他们会寻求并有能力理解他人、理解文化,而不仅仅是将自己的记忆里塞满具体的操作细节,仅仅是会简单、机械地操作;通过人文主义教育,“使工人(多数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职业)从盲目的辛苦劳顿中解脱出来,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妙,丰富他们的心灵”[12];通过人文主义教育,努力将人文与技术达到融合,实现“做人”与“做事”的平衡,真正帮助职业教育达到“返魅”。

(二)职业教育需要借助人文主义教育发展“生命技术”

从起源上来看,技术是与人性整个地联系在一起的。原始技术是生活指向的(life-centered),而不是狭隘的劳动指向,更不用说是技术指向了。因此,芒福德针对就业指向、技能倾向提出了一种生活指向的“生命技术”概念[13]。相反,缺乏生活意蕴、高度分化、指向生产与岗位的技术被称之为“单一技术”。“单一技术”在以下两个方面改变了“人”的概念:其一,压抑那些不适应有组织的工作的人性部分;其二,将人类活动的处所从有机环境和人群纳入巨机器,人也成为巨机器的奴隶。正如前文所述,将职业教育狭隘理解为职业培训、就业教育甚至技术培训,学生习得的就仅仅是岗位技能,仅会进行技术操作,而机械地“做”就意味着“生命体将会萎缩、无节制、变得晦暗不明和无知粗俗”[14],使学生成为承载“单一技术”的“机器人”、“工具人”,无法获得具有终身性、永恒性特征的核心能力、行业能力、典型专业能力。当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有岗位被机器、工具所替代时,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将失去立身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在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后工业时代,急需借助人文主义教育发展“生命技术”。

(三)职业教育需要借助人文主义教育创造“整全的自我”

维柯在其演讲中讲到“文育”(liberal education)的作用时指出,“它真正地对从事它的人和国家有用,而与那些寻求物质利益、囤积财富和占有的职业相对立”,“人性需要通过人文教育使其自然本质得到发展”[15]。学校不能只教给学生实际有用的知识、技能,只提供就业准备,更为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文化观念和道德规范。如果学校一味地强调知识、智能和技能,只能造就出一批缺乏情感、缺乏意志、没有人生趣味的“现代机器人”[16]。专业知识加关键能力能够构成一个人完善的综合职业行动能力,能够摆脱“单向度的人”,但只有通过人文主义教育,加强人文涵育,才能将获得信息、认知、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能力圆融统一于学生自身,才能把?W生作为一个整体提升到人的文化层次,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整全的自我”。

我国职业教育缺乏人文涵育,急需通过人文主义教育使职业教育中的现代技术技能的传授凸显人性化、社会化,达到“返魅”状态,使职业教育中的“单一技术”逐渐走向“生命技术”,使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成为一个“整全的自我”。职业教育对人文主义教育的这种呼唤需要通过对人文主义教育重拾路径的探索得到回应。

四、我国职业教育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拾路径

(一)职业教育的定位要从“就业导向”转为“生涯导向”

适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我国职业教育需要重新审视教育中“人”。职业教育虽然不同于普通教育,但教育的对象并没有变。以“以就业为导向”为办学定位的职业教育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只顾学生毕业时能够就业。学生作为就业者的身份首先是以人的形式存在,而人的存在是终极一生的而非就业一时的。再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生就业岗位的不稳定性急剧加大,工作变化更加频繁。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对此有预示,他指出,“不应培养青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有能力在各种职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就业导向”的定位将无法使职业教育获得长远发展。早早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时代、知识时代的美国已通过系列《帕金斯法案》将职业技术教育改为了“生涯与技术教育”,注重职业教育的生涯导向。这不仅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举措,更符合人文主义教育对人性的、人的发展的关注和宣扬。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应重新定位,变重视学生的静态的毕业就业为重视人的动态的持续发展,使职业教育为人的整个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关注学生未来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后的发展前景。

(二)职业教育的目标要从技能培养转向“能”“人”并重

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定位决定了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但职业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其目标应该是首先“成人”,才能“成才”,才能“成技能型的人才”。只有“才”,没有“人”,就如日本教育家井深大所说的“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而丢掉的正是人文主义教育这一灵魂。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人格的塑造和精神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的目标首先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在掌握普通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人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加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软技能,以及可转移能力、核心能力,即能把技能、知识和理解从一种背景转换到另一种背景的能力。最后再根据需求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文主义教育的重申,要求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更要求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得以生存;更要使学生具有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能够更好地生活;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整全的自我,能够有尊严地生活。

(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从“单向的线性模式”转为“双向的集合模式”

职业教育“能”“人”并重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原有的职业教育是基于斯内登、普罗瑟的社会效率的职业主义教育观,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是按照福特主义生产线的模式进行的。在这种模式下,其一,学生需要掌握的是专业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所需的岗位实践技能,因此,在教学和实习中,学生只能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单项指导,只有一味学习和埋头操作,缺乏师生、师徒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学生对于机器也只是机械地操作,而无任何创造性地发挥。这样的教学遮蔽了人的本质,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逐渐被“物役”,成为机器的奴隶。其二,为适应职业教育的就业为导向,教学的内容是按照生产线中精细化的分工培养学生的技能的,因此,教学是线性模式的。人文主义教育重申视野下的职业教育要求使用保罗?弗莱雷倡导的“对话式”教学,不仅强调师生、师徒之间的双向对话和交流,更注重生生之间的合作与配合。这也是为适应后工业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需求。目前,国际上很多跨国企业用“生产岛”逐渐取代了原有的“生产线”的生产组织模式,建立了弹性化的生产系统,“学习岛”也随之产生。这就要求原有的线性教学模式,转变为集合教学模式,即教师、师傅需要围绕专业的核心能力,传授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集合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岛”实习、工作都会有一个团队,通过团队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和创新,完成工作任务,获得自我发展。因此,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必将走向适应国际生产需求、满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申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双向集合模式”。

(四)职业教育的课程要从突出职业性转向注重多样化

职业教育看不到教育的核心是“人”,学生仅仅出于找到工作的目的选择课程,学校提供的课程也以职业类为主,职业性十分突出。这虽然反映出了职业教育的特征,但这样的课程设置和课程选择使得学生在提升生命质量以及意义方面,正面临异化终身学习的危险。因此,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申人文主义教育的立场,职业教育的课程不应仅仅突出职业性,而应从课程的整体设置出发考虑,通过人文艺术的熏陶打开人的视角,从而滋养自信、对主流观点的反叛精神等。这需要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实现。在课程内容上,既要开设文化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课等,还要开设各种人文教育类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在课程类型上,既要有保证学生获得核心能力的必修课,也要有满足学生多样性需求的选修课;在课程的基本形式上,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开设学科课程、经验课程,同时注重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