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舞蹈的训练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舞蹈是竞技类体育项目中的难美项目,以往传统体育舞蹈多是以提升选手自身技能作为训练目标,而随着体育舞蹈竞争的白热化,使得竞技成绩不单单是由选手自身技能水品来决定的,成绩的好坏取决于选手自身综合竞技水平高低,因此这也就对选手的体能水平有了更高程度的要求,所以加强对体能训练的研究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一、体育舞蹈体能训练所要遵循的原则分析
(一)以实战为根本的原则。众所周知,体能训练中包含了两个部分,即一般性的体能训练以及专项体能训练。所以在对训练内容等方面确认时,一定要满足体育比赛的实际需求,要将体育舞蹈的套路分解成相应的单个动作,按照不同动作需要不同要素来进行训练,然后将这些要素有效融合,使相互联系的动作进行串联,进而构建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动作训练。此外,不仅要对个人进行训练,还要对舞伴间的配合等方面进行训练,确保搭档之间的力量传递融为整体,竞技过程中看不出停顿或者是用力等情况,确保体育舞蹈的浑然天成[1]。(二)按部就班原则。在进行体育舞蹈体能训练期间,一定要遵循按部就班的原则进行体能训练,而动作安排、训练量、训练强度、训练时间等都要由简到难,这样才能够使选手的综合技能水平稳定、可靠的提升。因此这种训练原则不仅要在长期的训练计划中应用,还要在周期性的训练中进行充分体现。(三)体能与技能的融合原则。不管是哪一种体育项目的体能训练都和项目技术是不可分割的。虽然在开始训练时,可能会存在体能训练没有与专项技术进行有效融合的情况,而随着体能训练的深化,专项技能水平的提升,使得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会逐渐紧密,确保这一项目技能达到最佳,因此,只有选手体能符合专项技能的实际需求,才能有效推动选手对专项技术的掌握,也只有将体能与技能进行有效融合,才能进一步实现体能训练的目标。(四)系统性原则。众所周知,体育舞蹈竞技选手的各项能力以及运动素质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而逐渐提升的,因此他们必须要进行长期且系统的体能训练才能达到这一标准。所以在进行体能训练期间一定要有效、科学、合理的调节训练时间、周期、内容等,保证体能训练始终贯穿在体育舞蹈训练周期内,只有这样才能为选手自身综合技能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2]。(五)差异性原则。在对体育舞蹈的选手进行体能训练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不同选手之间的个体性差异,尽可能的按照其自身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确保其选择的训练方式、负荷等科学、精准,最大限度的激发选手自身潜能,使选手能够在比赛期间充分发挥自身特点以及优势,进而使其获得较好的竞技成绩。(六)反馈原则。在对选手进行体能训练时,相关教练员一定要有效掌握选手的真实信息,假如不能及时且准确的活动选手的反馈信息,那么就有可能会导致对选手体能训练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想要全面有效的提升选手自身体能水平,就要进一步确保反馈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及时性。同时还需注意的就是不仅要对日常训练情况进行掌握,还要对后期恢复以及选手成长等多方面进行管控和反馈,进而为选手体能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舞蹈体能训练内容的理论简析
(一)体能组成要点。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再结合体育舞蹈自身的特点、所要遵循的体能训练原则以及体能训练概念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总结出体能训练的主要组成要点,如图1所示。(二)训练内容分析1、一般性训练内容。通常情况下,选手的一般性训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即力量训练、耐力训练、柔韧训练、速度训练、协调性训练以及灵敏性训练等,而进行一般性体能训练时,还要充分重视选手自身素质水平提升的敏感期,只有这时对选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够受到良好的训练效果。2、专项训练内容。体能专项训练中不仅包含了对选手单个动作能力的训练、配套动作能力的训练,还包括了选手与舞伴之间的有效配合能力训练,以及竞技比赛过程中所要展示的能力训练等。所以只有提升这几部分水平以及能力,才能保证体育舞蹈比赛能够获得良好的成绩。首先,体育舞蹈力量训练。在对体育舞蹈进行训练时,不仅要打破外部环境所带来的阻力,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选手自身的阻力影响。因为体育舞蹈不同与其他体育项目,它特别重视选手对力量的控制能力,在竞技过程中不仅要对力量进行控制,还要和音乐、舞蹈等进行融合,因此就需要对体育舞蹈选手进行力量的训练。其次,柔韧性的训练。在体育舞蹈竞技过程中,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想要保证动态柔韧素质和水平的良好,就一定要有静态的柔韧素质作为基础。在加上体育舞蹈是由男女选手共同配合、协调来完成的一种运动,它会将舞蹈本身的动态性以及选手的柔韧性表现得十分强烈,因此就需要选手具有极好的柔韧素质。再次,耐力训练。体育舞蹈的完成需要选手双方具有良好的耐力,不仅要对身体耐力进行训练,还要提升心理耐力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选手在竞技过程中,推动选手舞蹈动作的完成,进而获得良好的成绩[3]。最后,与舞伴之间的配合。不管是哪一种舞种都会有相应的既定套路,而舞蹈表现力的展示是以完整的舞蹈动作作为基础和载体,因此选手自身表情以及和舞伴间的配合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而使用核心稳定性对其双方进行训练就能有效提升他们之间的配合效果,进而提升竞技成绩。3、体能恢复策略。首先,运动性方式进行恢复,简单来说就是在运功结束以后通过变换动作以及活动方式来进一步降低选手疲劳感,同时还可以进行相应的整理活动确保选手身体机能得到恢复。其次,睡眠恢复。在训练结束以后保证睡眠质量,能够有效提升机体代谢自身的同化作用,降低异化作用的影响,进而使选手体能得到恢复。再次,物理方式恢复。体育舞蹈选手在完成较大强度的训练时,可以采用理疗、针灸或者是按摩等物理方式进行恢复,这样能够降低选手自身的疲劳度,促使选手体能得到有效恢复。第四,营养方式恢复。在运功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体能,这时就可以补充一定的营养,推进体能恢复速度。例如,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最后,心理方式恢复。在运动以后可以通过向其灌输信念,对其思想进行激励,有效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节等方式,来使选手的体能得到恢复。
总而言之,想要提升体育舞蹈竞技成绩,就一定要认识到体育舞蹈自身特点,然后根据体能训练原则以及合理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对选手进行体能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体育舞蹈各方面水平的提升,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朱全飞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丁小芬,唐念.我国体育舞蹈选手身体训练的研究[J].运动,2011(7):36-37.
关键词:体育舞蹈;现状调查;对策
体育舞蹈,原名“国际标准交谊舞”,是以双人或集体配合练习为主要运动形式的娱乐健身性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它集音乐、技巧、体能、表演为一体,兼有文化娱乐的内涵和体育竞赛的特点。近年来,铜陵市经济水平不断增长,带动了体育舞蹈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很多体育舞蹈学校、培训班、俱乐部。
1.陵市青少年体育舞蹈开展的现状分析
1.1年龄、性别构成
铜陵市青少年体育舞蹈学者的年龄情况大致如下:初级班年龄多在4到9岁;中级班多为9到14岁;高级班多在14到16岁。参与体育舞蹈这一体育项目的男生偏少,男女比例失调。体育舞蹈运动要求男女配合,当前女多男少的这种现象不但给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还影响了体育舞蹈技术水平的提高。
1.2学习动机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塑造形体和兴趣培养分别为94%和80%占第一位和第二位。而只有10%的家长有意向让孩子以后从事体育舞蹈专业,只占极少数。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在平时教学中要以兴趣培养和形体训练为主,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1.3场地设施分析
场地设施是开展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必要的硬件条件,场地的好坏就是开展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和学习训练的物质基础。开展体育舞蹈训练所需场地一定要有标准形体房、标准舞场。据调查可知,仅有225%的家长表示满意,567%的家长表示一般,208%的家长表示不满意。这说明场地设施还不能达到大部分家长的要求。
2.影响铜陵市青少年体育舞蹈开展的主要因素
2.1教师技术水平不高,综合素质、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项目,每个舞种的风格都各异。作为青少年的体育舞蹈教师,不仅要对体育舞蹈知识及技术熟练掌握,能游刃有余的运用到教学中去,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不断启发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积极性。铜陵市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师在技术水平和自身的素质上,离优秀的体育舞蹈教师相差还比较远,作为合格的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师,要正确理解“传授”知识的含义,向学生教授知识不能仅限在“我讲你听,我教你练”的单纯性机械模仿,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理解吸收知识的能力。
2.2组织管理机构对铜陵市青少年体育舞蹈发展的影响
近几年随着体育舞蹈的推广,出现了大批以盈利为主的私人体育舞蹈学校,这对管理组织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铜陵市缺乏相关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管理条例,特别是监督机制的建立,例如对教学质量的评定,教学大纲及内容的科学规划,以及教师资格的考核。
2.3体育舞蹈场地、设施比较简陋
体育舞蹈是一项高雅的体育活动,它要求场地大,地面要光滑,体育舞蹈学习者要有专门的舞鞋,且拉丁舞鞋和摩登舞鞋还有区别,针对青少年的舞鞋只是鞋跟没有成人的高,其余的完全一样,如果场地不光滑对舞鞋的阻力大,对完成规范性的动作是不利的。目前,铜陵市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学与训练所用的场地还比较简陋。大部分为租用交谊舞场地或空地,仅有部分的有标准体育舞蹈场地,更谈不上有辅助设施如电教室、摄像机等。
2.4青少年体育舞蹈理论研究贫乏,没有统一的相关教材
体育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它是集体育、舞蹈、音乐等于一体,各个舞种的起源和发展与起源地民族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如当地的风俗、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教材上至今仍没有统一的教材,据了解,铜陵市大部分青少年教师都是以成人的教材和成人的音像教材来教学。科研是实践过程中的理论指导,青少年体育舞蹈科研的落后将会影响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的开展,我国的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要想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从小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的层次。
3.铜陵市青少年体育舞蹈开展的主要对策
3.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和整体队伍的质量,完善教师上岗制
教师在教学训练中对青少年体育舞蹈的水平起着确定性的作用,没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是不会有高水平选手产生的,而目前铜陵市产生一大批“经商舞”教师的现象,即某些选手在一些大赛中获得了一些名次,立刻开始大势宣传挂牌招生以便从中谋利。铜陵市应重视教师队伍的质量,对于各个培训机构和学校的教师要通过严格的上岗考核,必须持有教师上岗证才可以上岗教学,虽然目前铜陵市非常欠缺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师,但是为了长久的发展,各培训机构在招聘时要严格要求,宁缺毋滥。要建立一支专业的青少年体育舞蹈教师队伍,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师进行技术和理论相关方面的培训,定期的举办各种教师培训班、学习班、经验交流会和研讨会等,以最大限度的拓展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重点培训和扶持一批正在成长的年轻教师。
3.2完善体育舞蹈组织管理机构
由于体育舞蹈的组织非赢利性,资金必须从政府、社会或民间多方筹措。如果组织结构办事效率低下,势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铜陵市应及时出台相关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通过讨论商议确定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制定出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实行目标责任制,系统管理和相互监督检查的办法,使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不能只走形式。领导班子成员要少而精,对各教学与训练基地,应纳入统一规范的管理之中。
3.3多渠道筹备资金,完善场地设施和比赛制度
办学机构不应只考虑眼前利益,应确定长远发展目标,考虑长期效益。例如适当增加投入,改善教学设施,增加教学设备。主管部门也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比赛表演,聘请高水平的省外专家及评审,加强学习交流。
3.4加强与媒体合作,扩大宣传力度
体育舞蹈作为一个新兴别致的舞蹈,对此加大宣传也是必不可少。一方面要突出宣传领域和传媒形式,利用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等媒体的运作进行大力宣传,应该积极主动地向媒体介绍体育舞蹈知识,使他们也成为体育舞蹈的“内行”。另一方面,有计划地进行国内外互联网的沟通,扩大体育舞蹈对外联系的渠道。还可以利用各类国际体育舞蹈会议、竞赛、文体晚会、节日庆典、体育舞蹈商业广告以及民间社团、院校间的体育舞蹈交流等形式展开对体育舞蹈运动的宣传,为体育舞蹈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作者单位: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 杨慧婷,高岚等.论体育舞蹈对青少年健康的作用[J].体育教学与研究,2008(14).
[关键词]体育舞蹈 拉丁舞 训练内容 整合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137-01
体育舞蹈是上个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在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但是我国体育舞蹈水平与国际水平仍旧存很大的差距,我国想要追上同期体育舞蹈国际水平,就必须仔细研究国外体育舞蹈动作技巧以及相关的文化关联。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训练手段、方法,然后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改革,创造出适应我国发展的体育舞蹈动作、形式。本文就体育舞蹈的训练方法,综合体育舞蹈在拉丁舞物种积累的经验进行了一些分析、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提高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水平。
一、拉丁舞的训练内容体系建立
(一)拉丁舞的基本动作
拉丁舞的基本动作是拉丁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种复合型舞蹈动作的基础。基本动作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动作过程都是十分简单的,对舞者进行基本动作的训练,能够有效使舞者掌握拉丁舞的精髓,也能够为舞者学习成套复合型拉丁舞动作打下坚实基础。拉丁舞共有5个舞种,每个舞种的基本动作都不一样,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必须结合舞者的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使舞者能够充分领会拉丁舞的实质以及内涵。
(二)基本技巧
舞蹈技巧是保证舞蹈动作顺利完成的前提。合理使用舞蹈技巧可以有效保障舞蹈动作时身体运行方向、脚步等,保持动作的稳定性,臀部与躯干部位用力的衔接,手臂摆动以及全身的协调配合。技术体现在舞蹈形式上,舞蹈形式是由舞蹈动作表现出来的。所以,舞蹈基本技巧包括了空间、时间、力度等方面的特征。
(三)对身体柔韧性的要求
身体的柔韧性指的是人体的活动关节在各种不同状态下,朝着各种方向进行运动的能力,以及身体的延展。柔韧性作为人体运动重要能力,对于拉丁舞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拉丁舞者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自身柔韧性去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拉丁舞者在日常训练过程中,一定要让腿部、脚踝、臀部、腰、胸背、肩膀作为训练的重要方向,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切勿因操之过急引起不可挽回的运动伤害,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计划的学习,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对身体协调性的要求
身体的协调性指的是舞者在跳舞过程中,使用身体不同部位、不同神经系统进行配合以完成动作。例如,感觉系统与动作系统进行配合;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进行配合等。身体协调性好坏影响着舞者动作完成的质量,舞者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掌握更多的动作要领,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拉丁舞蹈动作。为了能够有效训练舞者的协调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训练:首先,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必须尽可能选择动作幅度大的舞蹈进行。因为协调性必须经过动作不断转换才能够有效得到训练,因此,选择幅度大的动作能够有效训练舞者的协调能力;其次,可以尝试交换舞伴。拉丁舞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一项舞蹈动作,交换舞伴能够有效促帮助舞者相互适应、磨合,有效培养舞者的协调能力;最后,在训练舞者完成整套复合型舞蹈动作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及时改变动作方向。如果舞者能够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就能够有效培养舞者的协调能力了。
二、拉丁舞综合素质的训练
(一)拉丁舞蹈的能力
肢体语言是舞者进行舞蹈活动必不可缺的环节之一。肢体语言的表达必须进行长期的训练实践,并且接受各种舞蹈语言或者是与拉丁舞有关的舞蹈语言而渐渐形成的。比如为了有效训练舞者肢体语言感染力、连贯性,可以通过爵士舞、HIP-POP、breaking来进行;为了训练舞者肢体语言的表达力度,可以通过健美操进行。总之,拉丁舞的肢体语言表达可以借助其他舞蹈形式进行完善。
(二)舞者对音乐的感受以及表现
拉丁舞的综合能力最终体现依附于舞者对音乐节奏的感悟以及表现。舞者只有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够体现拉丁舞魅力。音乐感受说的是舞者对于音乐建立的各种情感体验,舞者必须经过长期积累,才能够有效表现出舞蹈动作的精髓。舞者只有建立对音乐的感受,才能够在舞蹈动作上表现出美感,这样才能够有效体现出舞蹈表现能力训练的意义。
三、结束语
在进行体育舞蹈拉丁舞训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舞者的动作技术、身体素质以及综合能力训练,使舞者掌握舞蹈基础,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国拉丁舞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舞蹈 表现力 训练
在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当中表现力至关重要,它也往往是大学生能够最终掌握体育舞蹈精髓的关键所在。表现力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两方面表现来完成的。体育舞蹈是一项集形体美(体态线条、容貌美)、健康美(风度气质、服饰修饰)、节奏韵律美(音乐美、舞蹈韵律)、构图美(舞蹈动作、队形变化)以及诗性内涵(思想性和表现力)等为一体,培养气质和文化修养的运动。它既是艺术,也是体育运动项目,是艺术与运动的结合,是力与美的结晶。体育舞蹈如果缺乏生动的表现力,将失去体育舞蹈的生命力。力与美的结合自然、淳朴、真实,富有激情的表现力,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会起到感染人、激励人的作用。
1.体育舞蹈表现力的内涵
表现力是指人内在的情感的外部动作表现的形式,使人们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抒发内在情感的能力。体育舞蹈是一项美的运动,显示了艺术与体育的完美结合,表现力的展现是成功的关键,也是整套舞蹈动作的色彩与灵魂。表现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中,在音乐伴奏下通过身体动作表现内在的情感,是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在动作表现的统一。因此,体育舞蹈在整个动作中利用动作表情,表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喜悦、自信的激情,要有强烈的感染力。
2.体育舞蹈表现力的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体育舞蹈表现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体育舞蹈技术水平的掌握,二是艺术修养水平。具体地说包括:大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品味、风采神态演技的发挥、艺术的内涵及身体骨骼与不同音乐氛围的恰当运用、气质、乐感等,这些因素对大学生体育舞蹈表现意识的形成,各类动作完成质量的提高,表演内涵的丰富,表情的技法及艺术修养的培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总的来说就是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表现力缺乏,而这正是制约大学生掌握体育舞蹈技术要领的重要因素之一。
3.体育舞蹈表现力的训练
3.1专业技术动作的训练
体育舞蹈是在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下进行的运动,形式可分为:个体练习、群体练习,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们相互配合,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体育舞蹈运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们追求美、创造美、实现美的过程,在活动中可以表现美、欣赏美,获得美的享受。体育舞蹈的技术动作的掌握是大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的首要手段,是一切其他表现因素的基础,由此更显现出掌握技术动作的重要性。
良好的身体素质既是完美表现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体育舞蹈水平的前提,通过身体素质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动作的规范性、自然感,而且能提高大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表演激情、感染力等。因此,我们对于身体素质的训练必须加强。对于身体素质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准确性等。
3.2舞蹈训练
体育舞蹈是以舞蹈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体育舞蹈与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舞蹈训练的形式包括单一舞蹈基本动作以及舞蹈组合动作的练习。单一基本动作练习可以从手臂和脚的基本部位开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做一些变化位的练习,主要是训练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上下肢配合的协调及肌肉控制能力,还能提高掌握体育舞蹈的技能、技巧;舞蹈组合动作练习可以采用多种风格的舞蹈,如现代舞、爵士舞、迪斯科舞等,综合地训练运动员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音乐感、肌肉运动感觉。各种风格的舞蹈组合都能够增强大学生在完成体育舞蹈动作时的表现力。
3.3心理训练
自信心是一种自我信任、敢于挑战的心态。只有在这种心态下,学生才能有高昂的激情和出色的表现力,发自内心的激情能使成套动作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如果学生反应积极,则能很快掌握体育舞蹈的技术动作,而一旦产生消极、紧张等反应,则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表现力。因此,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身应变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形成个性特征应加强气质、性格、爱好、审美能力的引导。摩登舞体现男士的绅士风度和女士们的华贵高雅气质,拉丁舞展现女性生动活泼,热情奔放的性格和男士气势轩昂、威武雄壮的个性。学生只有将自身的个性特征充分体现在动作中,才能有感染力,才能使表现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或动作等多种形式的鼓励来对学生进行激励,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易让学生兴奋的口号和极具表现力的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激情,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建立自信心,从而提高表现力的水平。
3.4音乐感训练
在体育舞蹈运动中,音乐自始自终贯穿其中,音乐是体育舞蹈表现其意境的一种重要手段,体育舞蹈是动作美、意境美、神韵美,更是音乐美的外在展示。体育舞蹈的节奏表现力是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重要因素之一,注重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受、理解与适应能力和在舞蹈中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
研究证明,音乐节奏感高低与学生的表现力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加强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舞蹈表现力水平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体育舞蹈十个舞种音乐特征各异,如摩登舞中,华尔兹袅娜,探戈华丽,狐步逍遥,维也纳华尔兹流畅;拉丁舞中,伦巴缠绵,桑巴欢欣,恰恰有趣,斗牛雄壮,牛仔热烈。而每一种舞的音乐表达也可有不同的方式。音乐的表达能力是将节奏、想象和舞蹈联系起来,激发学生无限的热情,使其表现于动作之中,通过融入音乐完成最佳的自我表现。
4.结论
在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过程中,提高学生表现力是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使各项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计划地训练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增强学生基本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丰富学生的乐感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并在训练中注意动作的幅度、速度、节奏及训练强度等。当然,培养学生体育舞蹈表现力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是学生身体、心理、音乐素养、艺术修养、舞蹈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反映。训练中应注意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年龄,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只有全面地进行训练,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力,体现体育舞蹈健与美的特点,发挥体育舞蹈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吴谋,张海莉主编.体育舞蹈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2.
[2]陈祥宝.体育教师善于抓住学生心理需要施教.中国学校体育,2002-1.
【关键词】 内蒙古 体育教育 体育舞蹈 研究
体育舞蹈是艺术性极高的娱乐舞蹈,以其开展的广泛性、极强的娱乐性不断地为广大高校师生所接受和喜爱。随着高校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体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新兴的体育专业教育中,教学应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向多学科、多目标、多功能方向发展;同时,体育专业课程多样化又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教学内容由传统文化向高雅文化过渡是必然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内蒙古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的师资情况、学时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与评价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高校体育专业改进课程设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内蒙古地区5所设有体育专业的普通高校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需要收集并查阅了相关领域的专著和文献资料,在对相关文献资料作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注重相关文献资料之间的相互补充,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访谈法
根据研究目的对从事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针对研究内容进行访问,为本文研究获得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教师的原始专业状况
通过调查结果表示,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在从事体育舞蹈教学工作之前有过其他项目的学习经历,多数为健美操、体操教师。并没有经过正规的体育舞蹈训练,技术水平处于较低水平,而且缺少必要的交流机会。
2.2教学时数安排状况
教学时间是教学质量的最基本保障。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学校的课时设置采取了一学期36学时,也就是每周一次课,学一个学期,这样的设置导致许多学生刚刚开始入门就结业了,知识与技能不能牢固的掌握。大多数的教师认为现阶段的课时设置不太满足或者根本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
2.3教学内容的安排
目前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的授课内容鱼目混珠。 很多高校体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均未安排理论教学内容学时,相关理论知识均由教师在技术教学课上穿插教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然不够规范,十分混乱。另外,体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没有经过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教师认为在安排教学内容上应适当地加入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主要是柔韧性训练和专项形体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各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本体感觉,这对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形成优美的舞姿、掌握基本舞步是十分重要的。
2.4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学过程中都使用了语言法、完整和分解法、直观法中的示范法。其次使用较多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法和游戏法,反馈教学法也只有的教师在使用;而程序教学法、念动教学法、反馈教学法,这些观念比较新的教学方法教师选用的却很少;在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里使用的教学方法体系中,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2.5考核评价体系现状
教师采用了多个学生同时考试的形式,能节约考试时间,但分散教师注意力;20.7%的教师采用学生分组考核的办法,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但无法体现分数的分离度;3名教师采取了学生单独考试的形式,能公正客观地进行评判,但在有限的课时里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只有2名教师选择课内比赛的考核形式,这一形式的考核,按名次给学生相应分数,与传统的考核形式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考核中也更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应大力推广这一形势。另一方面,90%以上的考试没有实行考教分离。教育学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完成期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必然产生或深或浅的了解,作为教师在考核的时候很难完全抛开个人好恶与惯性思维,所以评判公正性有所降低。
3 结论与建议
3.1 目前从事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绝大部分是从体操、艺术体操或其他专业的教学工作转教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师总量缺口太大,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应尽快创造条件对现有的体育舞蹈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有条件的院校应尽快引进体育舞蹈专业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体育舞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2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尚没有适合体育舞蹈课的材,固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都是由任课教师自己创编。并且在定制专业培养计划时,学时数普遍偏低,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内容,将大众体育舞蹈舞和竞技体育舞蹈二者有效地结合进行教学。
3.3 各高校间积极协作,在有关部门指导,尽快完成体育专业体育舞蹈教学的教材编写工作,制订统一的教学大纲,完善教学体系。在高校体育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学中,绝大部分的高校没有有效利用多媒体教材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教学手段单一。有些学校因扶持力度不大,经费投入不够,致使学校体育设施比较落后。
3.4 各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体育舞蹈运动的扶持力度,增加投入,改善教学设施,增加教学设备,逐步改善教学条件。应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科学的考核形式和方法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体育舞蹈项目的课程设置与执行,从而推动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立军,凌月红,韦四海. 体育舞蹈的演绎及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7).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探讨行之有效的提高体育舞蹈教学效果的方法,旨在提高高校体育舞蹈课的教学质量,为体育舞蹈在普通高校的推广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体育舞蹈 教学 因素
一、体育舞蹈内容
体育舞蹈是目前一项国际较为流行的、健与美密切结合的、并融入了体育与艺术于一体的运动项目,近年来深受广大大学生的喜爱。它为广大学生学习传统体育技能的同时提供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新鲜血液,从通常意义上来讲,体育舞蹈是指现代国际社会流行的一种国际性竞技舞蹈,又称为国际标准舞。它分为摩登舞、拉丁舞两大系列共10个舞种。摩登舞包括华尔兹舞、探戈舞、维也纳华尔兹舞、快步舞和狐步舞5个舞种。拉丁舞包括伦巴舞、恰恰舞、桑巴舞、牛仔舞、斗牛舞5个舞种。作为一门新的体育项目,体育舞蹈又包涵了有着广泛社会性和群众性基础的交谊舞,集体舞等多种舞蹈形式。它是在全国健身和素质教育推行过程中,中、高等体育教学中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在群众体育中有着广泛的普及和推广价值。
二、体育舞蹈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制定应该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不能一味的最求华丽、好看而制定不适合大学生学习的内容,比如一些难度较大的舞种,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减少比重或作为了解内容,体育舞蹈课应以教授交谊舞为主。交谊舞由于动作比较简单,技术要求不高比较适合大学生学习,属于大众体育舞蹈的范畴,另一方面,学好交谊舞也能为学习国际标准舞打下良好的基础;国际标准舞对技术动作的要求比较严格,难度也比较大,属于竞技体育舞蹈的范畴。因此,我们在制定体育舞蹈教学内容时学习的先后顺序就显得非常重要:应该先教交谊舞,再教国标舞,这样既有利于初学者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国标舞的学习效果,从而使体育舞蹈教学内容的制定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二)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键纽带,教学方法选择的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在教学时,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并结合教学的对象和教学的进度,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才能保证体育舞蹈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目前大多数体育舞蹈教师教学经验相对缺乏,相比其他课程而言尚处于探索时期,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手段少,教学方法不合理的问题,使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热情有所减弱,严重影响了体育舞蹈的推广与发展。
(三)体育舞蹈的师资力量
体育舞蹈的专业性比较强,对教师在舞蹈、音乐、身体素质以及训练比赛经验方面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由于体育舞蹈在我国开展得相对较晚,现任体育舞蹈课教师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理论知识也比较欠缺,有的教师是从体操、健美操等专业改项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所以目前体育舞蹈教师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舞蹈在各大高校的发展。
(四)学生的学习时间
体育舞蹈的学习比较系统也比较复杂,知识更新也比较快,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和练习时间有限,所以要掌握好体育舞蹈的动作要领比较困难,更不能很好地掌握体育舞蹈的技术风格和音乐节奏;体育舞蹈的动作难度比较高,如果学生在课余时间里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复习与巩固,就会对新学技术动作产生遗忘,更加难以掌握。所以,要想让学生掌握好体育舞蹈的技术就必须要保证学生练习的时间,适当增加课时,还可以在课余时间里开设一些体育舞蹈社团、俱乐部的形式来增加学生的练习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交流、加强体育舞蹈的技术动作,进而促进体育舞蹈的学习与推广。
(五)体育舞蹈在高校的推广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舞蹈就是普通的交际舞,缺少对体育舞蹈本质上的认识,而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也没有采取一些有效的推广措施,只是用消极地态度对待学生的反映,有的学校和老师甚至把普通交际舞当作体育舞蹈教学的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舞蹈的本质意义存在很大的错觉与误解,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由于学校和教师在思想上认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体育舞蹈的教学,也直接影响到了体育舞蹈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学校应该积极提高认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如举办表演、校园体育舞蹈比赛和各种形式的体育舞蹈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去充分的了解体育舞蹈、喜爱体育舞蹈。只有这样做,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体育舞蹈的热情,才有利于体育舞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字:体育舞蹈 终身体育 发展
源于欧美的体育舞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融合了体育和舞蹈的特色,自1987年我国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以来,体育舞蹈在高校逐渐得到普及,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此后,体育舞蹈课程逐步在沿海地区及内陆部分地区的各大高校得到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出台昭示着诸如体育舞蹈等开放式的体育课程得以全面式的展开,将进入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探析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在践行“终身体育”理念的基础上,找到素质理念指引下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对策。
一、高校体育舞蹈的核心内涵及功能
高校体育舞蹈将舞蹈体育化,体育艺术化,通过体育运动和舞蹈艺术的完美融合,展现出气风格独立化但形象整体化的特色。体育舞蹈揭示了体育锻炼、舞蹈动作、音乐旋律如何完整结合并实现训练目标的过程,充分熏陶了学生的情操,并动感化审美意识,使学生真切地领略真、善、美的魅力,进而潜移默化“终身体育”的理念。换言之,高校体育舞蹈的核心内涵在于通过融洽和谐的气氛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同时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真正落实文化素质教育。
高校体育舞蹈不仅通过娱乐性的方式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还是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社会交往技能以及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此,本文将从运动型、娱乐性、社交性以及艺术性四方面进行阐释。
首先,从运动性方面来看,高校体育舞蹈的学习主体大都是精力充沛的年轻学生,体育舞蹈中严格的规范动作须经反复练习才能够得以完美展现。学习训练的过程伴随着高强度的舞蹈训练,这就意味着运动性即是高校体育舞蹈内在要求。据有关调查显示,体育舞蹈在促进机体代谢、改善生理机能等方面有着相当好的效果。
其次,就娱乐性方面而言,高校体育舞蹈融合了舞蹈因子,也就离不开音乐旋律。通过音乐的优美旋律和节奏,配合身体语言构成的舞蹈动作,体育舞蹈在愉悦身心、活跃气氛等场合中发挥着特有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舞蹈是寓教于乐的重要手段。同时,该运动项目通过舞会、舞蹈俱乐部或者舞蹈协会等方式,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实践了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
再次,从社交性角度观察来看,高校体育舞蹈尤其是集体舞蹈和队列舞蹈,能有效地促进高校学生自我心理的全面发展。长期进行体育舞蹈锻炼,不仅有利于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等人才的培养,还能整体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及情绪控制能力。简而言之,这都是高校体育舞蹈社交性的典型体现。
最后,针对艺术性而言,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能通过动感美、艺术美、人体美、服饰美等媒介,充分展现体育舞蹈的魅力所在,学生能在其中提升审美能力,提高艺术鉴赏及音乐欣赏等能力。因此,高校体育舞蹈在艺术性对学生文化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
二、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挑战
(一)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
高校体育舞蹈具有上述诸多功能作用,其在各大高校的体育课程项目中也受到学生的喜爱。尽管高校体育舞蹈备受关注,并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状况并非一帆风顺。当前,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处于课程体系涣散、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协调的现状。一方面,由于对体育舞蹈课程性质认识不清,在体育与舞蹈谁先谁后的归属问题上频生争议。这一争议放置于课程目标中,就会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另一方面,受限于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本身特征,对于音乐旋律及节奏的把握,对于身体动作的要求,都需要其他课程的配合。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项目时往往会缺乏整体考虑,人为割裂了体育舞蹈自身的整体性,由此出现课程设置不协调,也就在所避免了。
(二)高校体育舞蹈教育面临的挑战
如前文所述,尽管高校体育舞蹈融合了运动与艺术的内在精华,并具有运动性、娱乐性、社交性以及艺术性等功能,而且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造诣更是不可小觑。但是目前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由于课程体系涣散、课程目标不明确以及课程设置不协调等现状所限,发展受阻。整体而言,高校体育舞蹈教育面临的挑战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关体育舞蹈归属性质的明确。从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观察得知,发展受阻的症结在于未能很好地解决体育、舞蹈谁先谁后的问题。若能够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做出合理处置,发展难题即可迎刃而解。
第二,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课程设置须进行整体考虑。高校盲目设置体育舞蹈课程,而未能很好衔接其与音乐、形体等课程,自难实现体育舞蹈的整体效应。
第三,高校体育舞蹈的出现意味着体育教师自身水平要求的转变。以技能传授为主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将会难以适应体育舞蹈的教学要求。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作为一门放式体育运动项目,已经发展出自身的一套独特的教学标准及要求,固守陈规将难以适应其发展需求。
三、高校体育舞蹈教育不断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高校体育舞蹈以“终身体育”为指导理念,因此所进行的教育必然也应围绕“终身体育”理念而展开。换言之,针对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方向所展开的讨论,正是“终身体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发展的典型体现。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未来发展策略应朝着文化素质教育以及个体全面发展的目标不断奋进努力。本文拟从如下方面提出几点关键性措施。
第一,高校体育舞蹈教育发展应以明确体育与舞蹈的归属性质为首要之务。体育舞蹈是融合两者内在精华的运动项目,两者并非处于对立局面。因此在体育与舞蹈谁先谁后的争议上,应以“终身体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目标为指引,而将关注重心放在如何充分发挥体育与舞蹈两者作用层面,挖掘体育舞蹈的独特风格。
第二,高校体育舞蹈教育应契合体育舞蹈本身的多元化要求,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目标的设定以及课程内容的特定上,时刻考虑体育舞蹈的整体特性,进而从音乐旋律、形体锻炼等方面进行授课配合。
第三,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不断发展将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整体体育教师水平的提高,将直接影响体育舞蹈教育的发展进程。培养更多优秀合格且一专多能的体育舞蹈教师,是迎接社会发展挑战的直接利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因此,高校体育舞蹈教育在上述关键性措施的引导下,必能充分挖掘出运动与艺术的特色融合,并发挥出两者的极致风格。高校体育舞蹈教育的不断发展将能在契合“终身体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目标的轨道上,逐步实现强身健体、陶冶性情等整体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进而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吴成兰.浅谈体育舞蹈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界.2010(24).
2.吴宗喜,刘朝辉,体育舞蹈教育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可行性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舞蹈;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193-02
0引言
信息作为一门科学,被誉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四大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之一。掌握最新科技信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体育舞蹈上也不例外:若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及时准确的了解运动员生理机能、掌握先进的训练方法,促使运动员快速正确的学习新技术,就能在国内外大赛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在体育舞蹈竞赛中的应用,可以保证比赛顺利进行、保证运动员在更公平的平台上进行比赛。
1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通过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信息技术的相关文献,并认真阅读,了解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应用的相关动态。
1.2 专家访谈法拟定好访谈提纲,通过电话或走访的形式对信息技术应用、体育舞蹈等方面专家进行访谈,获取相关的专业指导与建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各项竞技运动都在不同程度的挑战人的生理机能的极限,为能在接近极限的区间内再创佳绩,世界各国都不遗余力地在体育上领域开发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成为信息技术和体育科研的重点之一。应用信息技术为提高运动成绩,改进训练方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代竞技体育从自然、简易的活动场所逐步发展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度。一是基于体育运动的科学化和正规化;二是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对提高竞技体育的水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体育信息科学作为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与体育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既是一项需要高新技术和理论研究支撑的科学研究,也是一项通过有效的组织更好地为体育运动实践提供服务的事业和工作。由于信息技术在体育中的广泛应用,且带来了明显的效果、效率、效益,致使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逐步成为体育领域中的重要构成因素,这也是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2.2 信息技术在体育舞蹈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体育舞蹈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在体育舞蹈运动员技术训练中的应用、在学习新技术中的应用和在体育舞蹈竞赛中应用等。
2.2.1 信息技术在体育舞蹈运动员技术训练中的应用体育舞蹈运动中的旋转、跳跃等技术动作的动力来源不完全靠重心的移动、借同伴的助力来完成,更多是靠重心移动、同伴的助力和蹬地等力量的合力来完成。这要求体育舞蹈运动员具备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各种不同力量的发力方法。但有些运动员一时难以掌握发力方法,导致在体育舞蹈运动中旋转不到位、跳跃不稳定技术方面的不足。人的肉眼不可能瞬间分辨出运动员旋转时少转了多少或转过了多少这样精细的差别,而计算机可以做到。通过先进的影视技术、多维摄像、摄影和解析技术,对技术动作进行诊断,与正确、先进的技术比较发现动作缺陷,从而提供改善技术的关键和方法。比如平转这个技术动作,有些运动员在旋转的时候会出现旋转的角度不够和旋转时重心不够稳定,可以使用红外光点测定人体空间位置,运用二维人体重心板连机,测试运动员的稳定性和运动技术特征数据,运用高速摄影、摄像连机,定量解析技术,快速的反馈给运动员,帮助运动员改善和提高。同时教练员可以根据运动员出现技术不稳定的特点,可以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2.2.2 信息技术在学习新技术中的应用新的动作的形成,是通过视、听来感知技术动作进行学习然后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据教育心理学家统计,人们通过视听获得的信息占信息总量的94%,3天以后能记得70%,均远远超过其他传播方法[4]。视是的主要信息来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运动员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能够快速、有效地促进新技术的形成。现代信息技术中的视听媒体可以多渠道提供信息、调节时空变化,能够直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现象及运动变化特征,明显优于传统视觉和听觉媒体。例如,在学习探戈两点转连接击剑步时,由于动作转动快,又要求舞伴间在高速旋转中默契配合,表现出体育舞蹈的魅力,很多在体育舞蹈教学时是一位教练(教师)教学,即使两位授课,也可能不是长期搭伴的舞伴,配合起来就可能不是很圆润,这个时候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影像技术,对此技术动作慢放可以把体育舞蹈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摄影并数字化以后,利用电脑将其转化为线条图,对每个动作都进行解析,确定出身体各个部分的动作、速度、力量、重心等重要因素,为运动员建立清晰、精确动作概念,从而更好地为学习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2.2.3 信息技术在体育舞蹈竞赛中应用
2.2.3.1 信息技术在体育舞蹈竞赛管理中的应用纵观大型或国际体育舞蹈赛事,由于涉及比赛的项目多,人员众多,赛程多以及新闻的及时性要求,对比赛结果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愈来愈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融入体育领域,国际上较为大型的体育赛事均已经采用了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大型体育舞蹈竞赛的信息管理首先涉及人员管理。而人员又涉及运动员、裁判员、场地管理人员以及志愿者等。人员管理涉及人员信息注册与变更。运动员注册信息还是赛程安排的基础。由于大型体育舞蹈竞赛比赛项目较多,人员信息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可以将人员信息集中保存于中央数据库。信息的更改可以集中管理,从而保证人员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体育舞蹈竞赛中赛程管理、成绩管理、信息统计查询及其它事务管理,为保证其其准确性、实时性和高效性,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体育舞蹈竞赛还需要综合的电信网络枢纽和宽带光纤网络支持;需要国际海缆、卫星的支持以提供较宽的因特网国际出口;需要高清晰度的视频传输通道提供电视转播。由此可见,体育舞蹈竞赛及时、准确、高效的赛事信息传播,都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2.2.3.2 信息技术在体育舞蹈竞赛裁判中的应用体育舞蹈比赛时,都是有多对运动员同时在场上比赛,而且运动员处在不停的运动当中,裁判员要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对每对选手进行比较,不乏有的裁判员在关注某对选手时刚好看到他们的优点或瑕疵,这样在最终的裁决时那面有些偏颇。为维护体育竞赛的公正和精确,可以扩大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舞蹈竞赛中的应用,借助高科技手段使体育竞赛的裁判更加客观和精确,并为运动员技术分析提供坚实的基础。例如,利用现代的影像技术,把每对参赛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过程利用高速摄像机跟踪录制,对比赛成绩接近或者有争议选手的比赛过程通过慢放,再进行评价,这样既能给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客观评价,又能够是他们在更公平的平台上进行比赛。
3结论
①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和先进的服务体系;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体育舞蹈技术训练和学习新技术中,可以更好的帮助运动员掌握和提高技术水平;③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体育舞蹈赛事中可以使赛事管理系统化,应用在裁判中可以为运动员提供更客观、更公平的竞技平台。
参考文献:
[1]王善胜,王芬・金牌背后是科技大战[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2]马铁.体育信息学科的发展与展望[J].体育科学,1999,19 (3).
[3]姜育生.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161).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以其独特的社交功能和良好的健身效果,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并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其列为体育选修课。专家学者们认为,在高校体育选修课中开设体育舞蹈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满足学生对体育舞蹈知识、技术、技能的求知欲,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真正地达到健身娱乐、学以致用的效果。
一、确定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1)应该安排芭蕾形体训练内容。体育舞蹈要展示人体的美,无论是站立姿势、身体动作,还是运步旋转等都要求身体动作幅度大舒展、挺拔,处处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这一切都要有形体的训练作为基础。由于高校体育舞蹈课大都安排在一、二年级学习,学生大多没有经过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较差,而体育舞蹈是由各类具有独立风格特点的舞蹈动作所组成,要使动作既规范和谐,又具有表现力和观赏性,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上应加入芭蕾基本功的训练,主要是柔韧训练和专项形体训练。
(2)要以现代交谊舞的基本步法及套路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讲授国际标准舞基础舞种的基本动作和简单套路。套路中动作的选择应以原形动作为主,要让学生注重基本动作的学习,特别是元素动作的掌握,不可过早地偏重于套路。
(3)合理安排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体育舞蹈基础知识、竞赛知识及乐理知识,使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提高技术水平,懂得如何欣赏体育舞蹈,如何审美。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
(4)安排适当的迪斯科和集体舞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体育舞蹈课中的应用,安排电化教学内容。一方面,通过观看高水平的大型比赛,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电教媒体解决技术上的难点;还可以建立教学网站,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使学生能更全面、直观地了解动作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轨迹及方法,使技术动作掌握起来更容易、更正确、更准确、更有效率。
二、针对教学对象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法、手段
1.示范法和讲解法
示范法是教师以具体动作为范例,正确优美地完成体育舞蹈动作,使学生明确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技术结构、要领的一种方法。讲解法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语言表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技术动作过程的讲解,有时还可用口令、提示(动作的开始、方向、姿态等)和指示。对于有兴趣选修体育舞蹈的大学生来说,示范法应先于讲解法出现,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建立起对动作的初步印象,如动作风格、运动方向、运步节奏、转体角度、舞伴间相对关系,而后再通过讲解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动作的感性认识。如:完成动作的做法、要点、节奏安排、转体时机、易犯错误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讲解目的要明确,语言要简明、准确,力求生动形象、抑扬顿挫、通俗易懂。根据教学内容、任务以及学生接受能力,教师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动作的结构、方向、路线、重心、音乐节奏、舞蹈风格以及联合的动作等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更准确地看清、了解动作技术结构和难点。在示范时,要注意示范位置和示范面,不同的示范面讲解的内容应放在不同的侧重点上。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能否正确使用示范面并综合运用,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2.领带法
在元素动作及套路的学习中,教师可采用领带法,即教师背面示范,领带学生做动作。对于初级程度的学生,领带法教学的比重较大。教师在领带的过程中,对一些动作细节要逐步讲解,使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等体会正确动作,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正确动作概念,掌握其技巧,形成肌肉的正确感觉,使大多数学生能较熟练地完成某个动作。在练习中,技术好的和差的两对或者三对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互换舞伴,互帮互带,有利于加速学生掌握技术的进程。
3.分解法和完整法
分解法是指把成套动作分成单个动作或小联合,或把单个动作分成几个部分进行教学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简化某一教学过程,集中精力掌握单个动作的某些复杂环节,有利于迅速掌握动作。完整法是指把单个动作或简单的成套动作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进行教学,其优点在于能使学生对所学动作建立正确完整概念。
4.念动法
念动法简单易学而又行之有效。它是学生有意识地、系统地在脑海中重复已形成的动作表现,这种内部重复演练的学习过程能使表象过程中相应动作部位产生肌电活动,有利于学习和巩固正确动作的定型,从而加速动作的熟练和加深记忆,既节省了体力,又达到了练习效果。
(1)自我练习。学生自由选择时间、地点,在脑海中将动作“过幕”。
(2)跟教师口令记动作名称、要领提示,再现每一个动作,从而达到动作的准确、流畅。
(3)与音乐相结合。学生把念动法和音乐结合起来,尽情再现最优美、准确的动作,与音乐结合起来,加强对音乐节奏、风格、特点的掌握。
(4)与观察相结合。观察教师示范与好的同学的练习,想象动作,以加深动作感觉,达到提高动作质量的目的。
5.多媒体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把文字、图形、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利用直观、生动、可控制的画面和明快、精练的语言在教学中使示范讲解同步、准确,对于重点和难点动作,教师可以采用慢镜头和“定格”方式,逐一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复杂的动作,以提高学生舞韵的表 达。
6.启发诱导法
在体育舞蹈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经常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诱导学生如何理解和欣赏美,怎样爱美。要对学生的服装以及身体姿势提出课堂要求,使学生养成注重仪表美的良好习惯。针对学生胆怯心理,特别是和女生跳舞时,放不开、不敢大胆自我表现的现象,教师要用优美的动作来感化学生,用激励的语言鼓动学生,尤其是对身体条件差的学生,更应看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及时地评价与鼓励,使其增强自信。采取分组练习和表演等方法,使学生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同时提高表现欲。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
(1)组合套路动作自动化是“舞蹈意识”的基础。全面理解动作含义,是保证学生正确运用技术动作去展现舞蹈内涵的必要条件。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清楚每个动作的运动路线,用力部位、方向、时间及幅度,又要理解动作的内
在寓意,并要通过反复练习逐步使动作规范化、标准化,把握动作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技巧。而不同的体态、律动、动作的特征、音乐节奏、情感表现等诸多因素,则反映各民族的生活,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只有将成套动作组合轻松自如地表演下来,形成自动化,才能充分表现动作的内涵和寓意,才能充分地表现出舞蹈意识。
(2)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肌肉的控制能力是“体育舞蹈意识”的完美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协调性、灵活性、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学生在做单个动作或套路组合时周身协调,上下相随,动作幅度的拉大,富有韧性的屈伸,起伏有致的升降移动和灵活多变的转化,使运步极具舞蹈神韵。而肌肉的控制能力能使学生保持抬头、挺胸、收腹、立腰等良好的舞姿,这种舒展挺拔、优雅大方的舞姿使学生意趣盎然,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中,更是“体育舞蹈意识”的完美体现。
四、科学评价,激励教学双方活动
教学评价是体育舞蹈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起着检验教学目标实现率,引导教学发展方向的作用。客观、全面地对教学进行评价,对教学双方――教师和学生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在体育舞蹈选修课中,由于学生个体基础不一样,若用笼统的划一的标准进行教学评价,既缺乏激励性又失公允性,易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学中应科学地制定成绩评定标准,设置公平的评价方法,从学生学习表现、学习效果、基本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尤其是在评价内容中应纳入体育舞蹈意识、能力、锻炼情况等评定因素,淡化一些客观影响较重的内容,使评价办法能更好地反映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并使他们的努力能得到公正的评价。另外,对教师的评价要从教学效果、教学艺术、教学完成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评,促使教师从评价中寻找问题,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参考文献:
[1]吴燕丹等.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教学改革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1,(6):51-54.
[2]朱鹏屏.普通高校国际标准舞公共选修课教学探析[J].艺术百家,2002,(2):124.
[3]汪军.体育舞蹈选修课的教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