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

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第1篇: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科学训练;提高效率;美术

在小学美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心智,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学生的手脑操作的能力。小学生在感知学生的客观事物并采用美术来表现这种感知的时候,想象和幻想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小学美术课中,美术教师如何科学训练,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效率,是每一个美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1.教师要把握学生的美术素养的层次,从备课到授课都要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有所得

小学生的美术能力包括小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对艺术的鉴赏力,对构思的想象力以及对生活艺术再创造的能力。每一个小学生的美术素养的层次不一样,小学美术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层次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都能在训练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能够突破知识难点。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不同的训练环节以及训练项目中独立思考,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训练题目。

2.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能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重点难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训练,并能够把握住各种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根据训练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在对美术知识的运用中逐步提高能力,在一定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又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美术知识的灵活性和逻辑性。美术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完成知识的学习,并提炼出美术应用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抓住课堂进行显性训练和隐性训练。教师要从美术的工具性着眼对学生进行显性训练,从图画范例中提取方法,对学生进行隐性训练。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设计教学环节,科学训练

1.教师要运用颜色、图形等,科学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小学生喜欢使用颜色以及图形来表达自己对外界的感受,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通过科学训练来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并在这个基础上巧设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掌握住调色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具有相应的直觉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让学生拥有图形感知,以便进行初步的写生等美术技巧的训练,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2.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科学训练绘画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效率

教师要安排科学训练绘画方法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绘画方法的训练。教师要能够借助实物绘画以及默写绘画或者其他绘画方式,让学生不断地提高形象记忆能力,并不断地在这个过程中,强化科学绘画技巧,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绘画能力。

三、科学训练小学生多维思维,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多种思维的运用以及迁移,教师要通过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多维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独创力等,使学生的大脑运转更为灵活。

总之,要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效率,不仅需要教师巧设各种教学环节进行绘画方法的科学训练,还要不断地在这个过程中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各种教学氛围,培养小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创造力等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保霞.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01).

第2篇: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微课 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206-01

1 小学数学逻辑思维如何通过微课资源进行构建

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由于数学是一门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多采用及题海战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这样的教学形式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为了改善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小学的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时代的先进技术优化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内容,通过微课视频以及动画的方式来提高数学学习的内容,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制作微课的时候,小学的数学教师要科学的安排微课的时间,制作的微课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丰富的微课资源能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在构建微课教学资源的时候,小学的数学教师首先要深入的研究数学教材,对配套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确定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方式,从中发现小学数学的学习规律,从中找到引导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学习方式,制作微课视频,给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信息技术时代,微课资源丰富多彩,微课资源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录制微课的时候将重点的知识点讲解清楚,对知识点讲解之后对数学问题的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播,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找到学习的重点,获得重点的数学知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制作数学学习微课的时候,小学的数学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通过微课制作的方式来丰富小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在制作微课学习资源的时候,小学的数学教师可以将课堂上无法详细讲解的知识点在微课视频之中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及讲解,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掌握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的前导以及后续逻辑关系,构建完整的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并利用微课的教学形式来为学生布置复习的任务,使得小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也能够高效率的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完整的熟悉数学知识点,有助于小学生的数学自主以及个性的学习。

2 从微课的角度培B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

小学数学教师利用微课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利用微课教学形式不仅给小学生适当的学习自由,使得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个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小学的数学教师将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返还给小学生,给小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

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微课形式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应当将学生组织在信息技术教室内组织,每一个小学生都有一台电脑,小学数学教师将微课的学习资源发给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将在多样化的微课资源面前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数学学习知识,小学生在选择微课学习资源的时候多是选择一些自己数学学习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也是通过微课的学习方式来巩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小学的数学教师在学生学习微课资源的时候,小学的数学教师在这一个过程中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时的指导,并对小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提问,从而使得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有一定的观察以及了解,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的数学教师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的分析以及探究,给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得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小学生在数学微课学习的时候,自主的思考问题,锻炼自己的数学问题思考能力,找到自己思考问题的思路以及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对于数学学习有了自己的看法以及认知,为之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避免小学生在数学微课学习的时候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小学的数学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微课学习方法进行引导和指导,事先给小学生讲解微课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微课学习的时候找到数学学习的重点,也使得小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时候找到课程中出现的重点知识点,找到微课课程学习的规律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能够无意识的提升自己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3 结语

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利用多样化的手段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小学数学是锻炼提高小学生逻辑思维最帮助的学科,为了给小学生更多的学习以及锻炼的机会,小学的数学教师应当借助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引导小学生的学习,利用微课学习的丰富资源给小学生更多的逻辑思维锻炼机会,使得小学生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数学逻辑思考的能力,也使得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第3篇: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 创新思维 开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15-01

培养创新性的人才是教育的目标,培养创新性人才也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应当引起数学老师的重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性思维是重中之重,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如果忽略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会降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思维方式,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前途命运。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找到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重要。

1 创新性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1.1 创新性思维的含义

创新性思维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又有创新的思维过程。创新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独特的想法、见解、观念。它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思维,体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一般认为创新性思维是能够产生创新的思维。

1.2 创新性思维的特征

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可以分为一般再现性思维和具有独创性的创新性的思维。根据小学生本身的特点,创新性思维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能够独立思考。通过独立思考能够理解所学到的科学知识。

(2)有自己的见解。能够探索出新的解题方法,对于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把所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在实际学习中会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类似的问题,以不变应万变。

(4)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提出新的问题,并且能够独立解决。

2 提高小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

我们作为小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逐步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人才。

数学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小学老师的职责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掌握各种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时代要求。

创新性思维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潜能。解数学应用题是让小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一种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接近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就越高,从而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解各类题,应充分挖掘题目中的应用实例以及生活中的原型,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展现出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

3 影响小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因素

教师的“权威”和严厉,使得小学生不敢提出质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个问题,学生时常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来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采用引导的方式。我曾经在一次听课中发现,有的学生刚举手发言,老师就说:“你怎么这么多问题”。这样,即便是以后再有问题,学生也不会提出,更谈不上创新性思维。教师应重视学生所提的见解,并且支持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教师简单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表示对或不对。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数学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小学生数学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面对祖国的花朵,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正是我们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迫在眉睫。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小学生多角度观察及其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

4.1 培养小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因问而思,因思而学的理念,不批评学生的新见解,应当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的新思想。

应当采用多元开放式教学,问题答案多种多样,鼓励学生探索新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4.2 提高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小学生质疑问题,是主动学习的一种外在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思维意识不可少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去独立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应用题上要多设计开放性题目。例如:教师和学生去滑雪场,老师有20人,学生有100人,成人门票每人20元,学生每人10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15元。请指定一种你认为最佳的方案。这个问题答案有很多种,可以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思维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敢于提出疑问,不放过任何疑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我们要特别重视题解教学。

4.3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发散思维能力

通过一题多解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多提供一题多解的题目。例如,比较两个分数7/9和8/10的大小,我们可以用通分法,化小数法,倒数比较法,化整法等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常规解题法,还要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解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4.4 创新教育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创新灵感

第4篇: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有效措施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对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大多仍旧选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一人讲”的状态,教师这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不仅会抹灭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阶段,许多教师只是教学学习方法,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方式全部按部就班,没有学生自己的解题思维,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措施

1.巧设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要在开展实际教学中灵活创设学习情景来达到课堂教学高质量的目的。教师要在计算过程中,列举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实例来强化学生对此的认识。例如,教师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情景:“周末班级中的小明与爸爸去游乐园,成人票60元一张,儿童票半价,同时还购买了玩具共计30元,请帮爸爸计算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因为这一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通过这个问题也可以充分了解到计算能力的现实实用性以及重要性。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改中侧重强调要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重视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最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选取具有开发性的计算题材,形式多样的计算形式,培养学生对于学习数学计算的浓厚兴趣,只有思维得到有效的开发,学生才能提高自己潜在的学习能力。

总之,小学教师需要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同时,重视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数学计算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5篇: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解决问题 读中悟 悟中解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问题是检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很多小学生存在不知道如何解答数学问题的情况,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成了一种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题目、掌握问题关键的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答能力,培养小学生读中悟、悟中解的能力。在小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时候,再进行问题分析,能够有效提高数学问题解答的质量,对于小学生数学问题解答能力的提高,以及数学分析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读中悟、悟中解”能力的重要性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读中悟、悟中解能力,是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也是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分析能力的主要方式,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

(一)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

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读中悟、悟中解能力是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更加关注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1]。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分析能力的主要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读中悟、悟中解能力,能够在数学问题解答教学过程中,展现学生的更多想法,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数学的魅力及数学问题解答的方式[2]。

二、如何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读中悟、悟中解”的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自主阅读,自由思考;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整体领悟,综合分析等方式,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读中悟、悟中解的能力。

(一)自主阅读,自由思考。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较注重小学生解答问题的标准性及答案的正确性,但是忽视了小学生的问题解答方式及问题解答过程,忽视了小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和思考,组织学生清晰问题及问题所求的关键[3]。

例如在四年级教材中有一题:“小张和小李在环形跑道上跑步,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张的速度是4米每秒,小李的速度是6米每秒,经过40秒两人相遇。环形跑道长多少米?”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圈出题中的关键词,如“环形跑道、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这些关键词的意思,感悟题中两人的行走方式,明白是从同一点相背而行,并结合所要求的问题,学生就能很快明确解题思路,要求环形跑道的长度其实就是求两人行走的总路程。抓住题中的关键词,通过理解感悟关键词意解题。

(二)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不仅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答能力,更要关注对小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及探究意识的培养。在小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学生之间的想法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构建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学习他人的思维模式及解题策略。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答的质量,而且能够增进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4]。

(三)整体领悟,综合分析。

在小学生进行自主问题分析和合作交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不同的看法进行表述,教师可以对这些方式进行鼓励或者适当的指导[5]。教师要引导学生再一次地进行问题分析及不同解答方式的指导,引导正确的解题思路,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看法及不同的观点,构建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数学问题,掌握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的重点,对数学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教学中我遇到这样一题:“自行车运动员每天要骑车训练10小时,行300千米。某位运动员连续训练20天,一共要行多少千米?”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独立解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有多种解法。第一种解法:“10×300×20=60000(米)”,第二种解法:“300×20=6000(米)”,第三种解法:“20×10×(300÷10)=6000(米)”。我将这三种解法呈现在黑板上,并没有直接解释这几种解法的对与错,而是先让学生逐一讨论这三种方法的意思,学生在交流中就接收着其他同学的想法,就能认识到自己在读题时对第二句话的理解出错,误把它理解成每小时行300千米,在交流中还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并且通过比较还能找到第二种方法是解决本题的最佳方法。这种方式能够使小学生掌握数学问题解答的方式,并形成一定的数学问题解答思维和解答模式,这对于小学生数学知识的不断学习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结语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读中悟、悟中解能力,是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也是小学生数学问题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自主阅读,自由思考;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整体领悟,综合分析等方式,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中悟、悟中解的能力,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发展平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及问题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娟娟.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育价值与教学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20(03):134-137.

第6篇: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

>> 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作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能力的培养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谈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 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能力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薛华林")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培养学生思维上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思维培养的研究,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对小学语文作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作文教学中思维培养的策略,为提高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小学作文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75-01

小学作文教学有助于学生创造、发散思维的形成,为学生后期相关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教师应重视小学作文教学,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思维培养当做重要目标加以落实。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据调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实践活动中感觉难度非常大,表现为不管怎么努力,学生的作文成绩提高得微乎其微。同时,学生感觉作文学习比较困难。另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小学作文教学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因此无论是思维发散能力还是语言能力都较弱。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实践中,将重点放在提高小学生词汇运用、语言组织能力上。在作文教学活动实践中,一些教师将大量时间用于词汇应用的训练,导致作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小学生具有易动天性,针对枯燥的词汇训练,很难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更是无从谈起。

2、忽略小学生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实践中,语文教师忽略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遇到教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时,往往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或从其他材料上获得的知识进行枯燥模仿,无法灵活表达观点,文章毫无生命力可言。

3、作文教学模式单一

一些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给学生列举了诸多有关写作的条条框框,并鼓励学生按照条条框框的要求写作,才算是优秀的文章。为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绞尽脑汁向教师要求的方向靠拢,希望获得老师的表扬。这种做法导致学生的作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无法突出学生的个性。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实践中应将思维培养当做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写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篇作文都有灵魂,从而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小学生作文思维培养策略

针对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相关策略,供小学教学工作者参考。

1、进行思维的启发

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小学生留下充足的讨论与思维空间,为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在布置好作文题目后,应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精神及生活体验较少这一现状,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

例如,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笔者曾经给学生布置过“我的祖国”这篇作文题目,让学生写作。相信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同样的题目会将写作重点放在对祖国热爱的表达上。但小学生年龄较小,并不能充分感受到祖国给其带来的影响。为此,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了我国拥有的大好河山和各种军事装备,让学生从内心感触祖国的伟大,焕发其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其次,笔者并未指明写作的方向,而是在给学生提供较多作文素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写作。

利用这种启发学生思维的作文教学方法,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维不再受到限制,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内心的体会写作。结果完成的作文不仅是学生感情的真实流露,而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进行思维的引导

对学生思维进行有效引导,可促进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小学作文教学活动中,不少学生反映思维容易短路,很多情况下字数达不到要求。为避免学生出现上述情况,在作文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应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

例如,笔者曾给学生布置“我的同桌”这篇作文题目,引导其从同桌的动作、样貌等方面描述,但仍有部分同学不知所措。为此,笔者邀请外貌特征比较突出的学生站在讲台上,并引导学生将讲台上的学生当做同桌去写。同时,鼓励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可增加一些特殊的外貌描述等。

应用作文教学方法,学生均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顺利完成了写作任务。在作文教学活动实践中,语文教师不妨采用该种方法,对学生思维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

3、进行思维的扩展

学生作文水平与能力的提高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进行广泛阅读,拓展学生思维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在作文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方法扩展学生思维,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为此,采用以下方法保证学生的阅读量,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首先,根据作文教学内容情况,为学生挑选合适的读物,交由班长保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并要求学生写下一些文章的读后感;其次,动员学生将自己拥有的图书贡献出来和同学共享,这样学生就能阅读更多有趣的内容与题材,为其写作过程中思维的扩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结语

第7篇: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方法 多样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必须要有所创新和改革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们要真正的理解所学的知识、掌握基础的数学解题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技能。小学期间是学生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用多种方法来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数学思维,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与数学应用能力得到提高。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对数学知识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多样化方法解决问题方面仍然有些问题存在。必须加强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进行研究,并总结经验。

一、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的必要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上限制了教师教学的理念,要实现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比较难,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可以帮助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的创新,合理的引导学生,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发展。经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思考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堂时间四十多分钟里,不但要使小学生对知识掌握透彻,还要培养提高小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小学的所有学科中,数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来实现自主解决问题并积累经验的教学目的,增强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被激发,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与教师积极配合参与如何使小学数学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有利于培养小学生与教师的和谐、融洽的关系,逐渐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的解题方法为学生建立多方面的知识联系,培养学生养成解决问题多样化的习惯养成中,使小学生真正的喜欢数学,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有效措施

1、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多样化解题,强化数学思维。实现学生的多元化思维的培养,是目前我国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采用传统的通过固有的、单一的方法去得到问题的答案,教师要正确引导小学生们采用多样化的解题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有效的鼓励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敢于发现更多的、更好的解题方法。事实证明,培养小学生学习并应用数学的能力,单单的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够的,应该在小学数学的解题过程中,充分发挥小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同时,教师不应该只在乎解决问题的结果,应该为小学生提供尽量多讨论的机会,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比较和分析解题方式,进一步提高思维上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认知面积得到更大的扩宽,小学生们在不断地比较和分析过程中明确自己思维上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小学生们在短时间内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对其结果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并给予鼓励,教师的评价和鼓励更有助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2、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的设置一些生活中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多样化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要想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问题的情境进行设计,对问题的提出方式进行优化,这样小学生们才能被有趣的情境吸引过来。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支持,促进小学生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有效的加强小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即使是一些比较难的题,学生们没有找到多样化的解题方式,但是学生们经历了思考的过程,经过教师的讲解,能够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出现时,学生就能够按照同样的方法独立的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3、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培养数学的实际思维。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教学中,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为每个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是相同的,不同的生活环境也会使孩子们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调查和分析工作,不仅要充分掌握小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还要了解小学生的生活情况。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还要充分的关注小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为每一名学生制定最适合的学习方案,这是一名优秀的教育作者所必备的。

4、提高小学生动手能力,增强数学的实践运用能力。当小学生们不了解数学时,会认为数学比较枯燥乏味,存在抵触情绪。这时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其实数学这门学科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常见的知识来进行讲解或练习,教师可以带动学生或鼓励学生亲手动操作,制作一些小模型、制作一些简单的图,使数学概念由原来的抽象不好理解,化转为具体简单、通俗易懂,这样不仅促进了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小学生们会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充分的体会到数学带来的乐趣,激发小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小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更好的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8篇: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新思维;培养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067-01语文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升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小学生的创新素养,促进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最终归宿和教学目标。小学教育是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对小学以后的学习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小学生对创新活动的兴趣,点燃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促进小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素养的提高?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浅析了低年级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的几点思考。

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营造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当其冲的是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打破传统守旧的"应试教育"教学理念,摒弃"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性格特征出发,有效的引到小学生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营造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氛围是教学活动的教学气氛和学习环境,是启发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因素。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有利于小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还有利于发挥小学生的学习潜力,丰富想象力,提高记忆力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融入到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和小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小学生的人格尊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打造轻松愉快地课堂氛围。

2.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又叫自觉能动性,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能力。发挥小学生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小学生思维创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前提,也是我国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历程。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活动中,发挥小学生主观能动性,这需要教师紧密结合小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好动、争强好胜等等心理特点,发挥小学教学主体的地位,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比如说,对于拼音课程教学,教师在声母、韵母两部分拼音基础教学内容完成后,在接下来的拼读音节教学中,应当启发小学生思考,让学生摸索。例如,一个声母结合一个韵母的发音,就是拼音拼读,不同的声母、韵母及其声调的组合,也就是不同汉字的发音。小学生就会切身体会到拼音教学如同做游戏一样有趣,具有一定的规律、节奏。这样有助于激发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小学生创新能力。

3.启迪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突破知识的限制,打破传统方法的束缚,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的思考问题。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性、开放性的思维模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启迪学生思考问题,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扩散性的思维。比如在口语交际《我会拼图》的活动中,老师可以借助七巧板、图片等模板,打破传统的"包办式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形状特征,自主进行拼图活动。这样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想法等有趣的拼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素养的培养。又比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也不应当采用一字一句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应当有效的引导小学生观察汉子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例如,草字头的字都与植物相关,提手旁的字多于动作有关等等。通过将具有逻辑联系的汉字组合一起教学,采用归纳总结,或者举一反三等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4.发挥学生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创新思维是以感知力、思考力、联想力和想象力等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的心理活动。创新思维的活动过程离不开推理、想象、直觉等等思维活动。想象力是学生在头脑中创建思想、画面的一种能力。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保障。小学生天马行空,习惯模仿和玩真,乐于想象。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当有效的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说,在《乌鸦喝水》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活动。乌鸦口渴了喝不到瓶子里的水,就衔来石子填瓶子,水位因此升高,乌鸦喝到了水。那么,同学们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能让乌鸦喝到水呢?小学生这是就会结合生活实践经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活跃学生思维,扩宽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小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当加强自我专业知识和教学素养的提高,立足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心理特征,积极投身于我国小学教学活动的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中。参考文献:

[1]刘省群.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学生之友(初中版). 2011(01)

[2]刘亚南. 从兴趣出发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 黑河教育. 2007(03)

[3]杨天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 考试周刊. 2009(51)

第9篇: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课堂 教学模式 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受到各学校的充分重视, 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或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 才能逐步适应时代的发展。 语文教学具有开放性,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起、承、转、合、评的教学模式,并运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1.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好坏和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衡量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主要发生一定的情境中,但不是所有的学习兴趣都能够对小学生起到推动的作用。 通常带有趣味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创设问题情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创设情境的方法比较多, 例如《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师通过故作惊奇的设置悬念,从动物的脚,引出爬山虎原来是一种植物,并提出问题,例如爬山虎怎么会有脚? 爬山虎的脚又是怎样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答案。 学生在好奇的情况下,就会渴望了解知识,很快打开课本寻找答案。 在营造课文情感氛围时,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可以先播放与课文相关的歌曲,或者将一段与课文相关的简介,让学生细细地品味文章内容,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以产生情感的共鸣。

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平台,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读的过程中要读出意境和情味,并学会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师可以创设竞争回答问题的方式,将课文中的问题一一列出来并让学生进行回答。 例如《乌鸦喝水》一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课文寻找答案,根据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评价。 以回答问题的竞赛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

2.引导小学生深入思考语文问题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质疑问题,才能有所收获。 教师应针对课本中的内容,挖掘教材蕴含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多角度、多方面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发表意见。 通过反复运用这样的方法, 让学生不断掌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善于思考和敢于质疑的习惯。 学生在明确思考问题方法的同时,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知识点,让学生针对问题再读课文。 学生在回答时难以准确说出贴切答案,教师应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并点拨回答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学生要学会质疑问题,质疑主要是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合作学习比较多样化,在课内和课外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例如《》一课,在课外学习时,合作收集关于的资料,了解的时代背景,学习课文内容时就比较容易理解。 教师可以规范合作,固定小组成员,主要用于讨论问题或争论焦点等方面,合作人数应根据内容确定,二人或者三人为一组。 还可以长期合作或短期合作,其中长期合作时间为一周或者几周,如小学语文的社会调查活动;而短期合作时间为几分钟,如讨论小问题。

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及鼓励学生多质疑问题,通过不同角度思考、质疑问题,并提出见解与看法。 例如学习《海底世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揭示问题,海面的波涛澎湃,海底却宁静,这是为什么?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使学生逐步理解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 可以运用比较优劣法、辨别差异法等方法,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和敢于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好学、好思考及好问的学习品质。

3.小学生应掌握思考语文问题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堂的特殊性和开放式决定语文知识无穷的特性。 通过举例或者总结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迁移, 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师在启发与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掌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分析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性格,让学生学会从人物语言、动作及神情等方面考虑,并全面分析和概括人物的特点,逐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4.回顾和评价小学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起、承、转、合、评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 启主要指启发与引导;承指教师点拨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转指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并能够应用知识;合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与知识创新;评指回顾学习的内容,并评价学习效果。 通过运用这种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增强学生合作探究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 让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以达到语文教学目标和预期的教学课堂效果,贯彻并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语文学科具有开放性,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社会在发展的同时,语文课程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通过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内容之后,以自我评价或教师评价的方式, 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 加深学生学习课文的印象。 与此同时,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通过采用起、承、转、合、评的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引导小学生深入思考语文问题,学会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钟燕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