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思想感悟范文

教师思想感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思想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思想感悟

第1篇:教师思想感悟范文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切入点是:以现代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生命世界为基点加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首先表现为对道德认知的直接 “感悟”,它是一种体现过程,从感觉、感受、感动中产生顿悟、觉悟、体悟的内心体验历程,它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的改革必须从关注触发学生感动的活动和寻找德育互动规律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发,根据有关现代教学的原理,逐步构建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是整合的。整合意味着个体内部各方面的融合,既表现在各方面活动的本质关联,又表现在内在需要和行为表现的一致,从人格结构角度看,即意识和潜意识活动的吻合,所谓意识和潜意识的吻合,正是体现在知、倩、意、行的一致性上。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高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观念,进而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过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优化 “晓理、动情、炼意、导行”让学生进入理想的知、情、意、行融合的良好状态并逐步养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三)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特征

思想品德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 “主动体验”。学习主体在学习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感染和体验,来领悟道德知识,认同道德观念。我们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就必须引导学生实现道德的内化。所谓内化,就是把课堂上所传授的道理和所激发阶情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让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形成道德需求,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以至感悟,就易于实现“内化”。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l.“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①“激情揭题,诱发兴趣”----创设新颖,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引发激情 ,揭示课题,诱发求知兴趣,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学习目标。

② “自主学习,发现观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文中感知、理解、认同教学要点,让学生在个体与小组合作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发现观点,晓理、动情,使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交融,明确行为要求。

③“拓展深化,感悟体验”----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学要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内心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不断升华,成为具有理性的情感,并学会把自我内化的需求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④“互动探究,情感升华”----运用辨析题、多向选择题、导行检测----游戏及师生表演等师生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和行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⑤“实践创新,导行延伸”----让学生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明确教学要点,具体地指导行为实践。并通过总结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的相关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达到知行统一。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们深感现代教育技术介入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模式所设定的目标。

①应用丰富的音频、视频材料,可以更有效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例如原教材《爱心温暖着小明》一课教学中,把小明受伤前的活泼可爱形象、受伤过程等制成动画故事,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展示,学生观看,迅速达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的效果。

②把课文内容配音或制作成动画配音的帜I软件,让学生看软件,学课文,找出使自己最感动的情节汇报并说说为什么?通过人机互动,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多重感官刺激,产生乐学的愿望,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期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③应用CAI软件丰富课文内容的故事、法规、图文并茂或动画的辨析题、套餐式的多向选择题、导行游戏,更利于学生对观点的拓展深化,补充认识,使学生在人机互动中,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体验情景,互动探究,实践创新,总结延伸。

4.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

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 “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为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质疑、善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与能力。

(四)“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与师生角色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总和。教学活动犹如表演活动,教师与学生在操作程序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它体现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解决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协同的关键问题。

1.教师角色与教学策略

在思想品德课堂活动中,教师扮演着 “情景创设者”、“活动设计者”、“志同道合者”的角色。因而,实施“感悟----导行”教学模式十分注重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①导学策略

教学过程重在使学生的理智过程、情感过程乃至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因而,教师的导学过程十分重要,包括导情境,如:创设多种角色体验活动和游戏参与活动,在丰富开放的教学内容活动中拓展人格精神。在结构性的教学设计中塑造人格角色,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建构人格;导思维,如:通过感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意识;导行,指出具体的行为方式方法等。

②情感贯穿策略

尤其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它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渗透,体现人格熏陶、以人为本精神。

③互动互促策略

强调师生主动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体验到一种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宽容与关爱。同时感受到激励、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发自内心的人生态度与体验。

2.学生角色与学习策略

在>!

①主动体验。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主动晓理----培养道德认识。

②主动参与。乐于参与角色活动,加深体验,动情炼意,培养道德情感、意志品质。

第2篇:教师思想感悟范文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铿锵有力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时,其语重心长、高屋建瓴的讲话,既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警示和要求,也对如何强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效性。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重分工,轻合作

高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量不可谓不强,既有专职的思政教师,又有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等,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有益的探索。但是在彼此沟通协调方面却表现明显的薄弱,缺乏合作精神,存在“各自为政”“自扫门前雪”的现象。思政教师认为仅仅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评上职称就万事大吉,缺乏与学生的交流,更谈不上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辅导员天天忙于日常的学生事务,与学生的关系相对密切,但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有待加强。如果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重分工,轻合作”,就必然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形成合力,从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重形式,轻实效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确实非常重要,但现实中相对一个学校的教学科研来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起来就变的次要。不论是学校层面的会议还是学院层面的会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可谓要理论有理论,要高度有高度。但在实际工作的部署和落实过程中往往存在形式主义的不良现象,表现为学校开会布置,二级学院开会照本宣科的传达和部署,然后学工人员再依葫芦画瓢,按学院的要求传达至学生,最后简单总结敷衍了事。这种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形式不仅起不到相应的效果,而且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认为是形式主义,走过场。

3.重事务,轻学习

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中,思政人员尤其是辅导员要完成大量繁杂的学生事务工作,且学生事务工作的内容不断增加和细化,使辅导员疲于应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工人员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客观上强调工作忙,任务重,不注重学习,不善于留意兄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闭门造车,凭经验处理,喜欢用不变的工作方式对待不同时代、不同特点的学生,思想陈旧落伍,缺乏学习的压力感和紧迫感。思政人员要游刃有余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从繁杂的学生事务中解脱出来,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具备为学生解疑释惑、指明方向的工作能力与水平。

4.重个体,轻集体

有些学工人员从内心就不认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甚至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成自己以后转行的跳板,整天想着跳槽或转行,千方百计转成专业教师或行政人员,或者考取研究生一走了之,使整个学工队伍的稳定性大受影响,队伍不稳定无疑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不利因素;有些学工人员虽然安于学工队伍,认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他们却利用学生工作这个平台天天忙于写论文,搞科研,评职称,或者长时间从事学生工作已经缺乏工作激情,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对日常的学生工作能推就推,能挡就挡,以资历压人,摆老资格,将本属于自己的工作推给更年轻的辅导员,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也大大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精神实质,清醒地认识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和口头上,更重要的必须具有实干精神,脚踏实地的开展学生工作,从而不辜负国家和社会对我们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厚望与重托。

(1)学工人员要深入学习领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精神实质,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实干兴邦,需要吃苦耐劳。古人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复杂而又繁重的,改变一个人的行动很容易,但是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却很难,在“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日益泛滥的今天,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性无疑会更大。在工作中要实干苦干,不夸夸其谈,口若悬河,搞形式主义,说的天花乱坠不如为学生解决一个困难与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学工人员,要充分意识到我们承担的沉甸甸的责任,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全力以赴,在实干中赢得同学们的肯定与认可,为学生树立榜样与表率,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导航。

第3篇:教师思想感悟范文

一、精心设计活动,展示学生写作活动成果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并学着去表现这种美。2.让学生学会在写作中倾注热情、表达热爱、体现作者的品味和思想。

教学难点:如何让自己的文章触动人心。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交流、搜集写作材料。2.学以致用:综合运用第一单元三篇课文的写作手法,比如《黄山记》拟人,援引历史故事、诗文,对比等手法;《瓦尔登湖》白描、转换时间与空间的细描手法;《巩乃斯的马》场面描写、托物言志等手法。3.作文写在练笔本上,相互点评,然后交给小组组长,由组长当天交给老师。4.各小组总结活动成果,以PPT(包括图片、音乐、组员优秀习作文段)形式展示成果,在课堂上每组有五分钟的展示时间。最后由老师打分,评出最优秀的小组两个。

二、恰当运用课文,激发学生感悟自然写作灵感

在“感悟自然”活动写作单元的三篇课文中,作者描写自然,从自然中得到深刻的感悟。作者走近大自然,有的时候是情感的释放,有的时候是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自我、寻找勇气、寻找动力。作者在描写大自然时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更好的把自己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既可以学习作者如何感悟自然,也能够学习作者如何把感悟精彩地表述出来。

三、创设交流平台,展示学生感悟自然写作活动过程及成果

1. 分组展示成果

用图片展示活动过程,用音乐渲染感动气氛,用文字传递体悟感受。

(1)名胜风景组

(2)家乡风光组

(3)校园风光组

(4)动物植物组

2. 交流创作心得

即分享观察和构思创作心得,激发感悟和描写自然的灵感。

比如,看了小组写作展示后,有些同学疑惑,范文呈现出作者细腻描写、深刻的感悟,这究竟是怎么写成的呢?他们是如何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环节,让范文的作者介绍创作的过程及如何捕捉写作灵感,然后由同学自由发问,解答疑惑,激发更多学生的写作热情。

3. 教师点拨指导

在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的过程中,可以抒感,也可以夹杂议论。我们感悟大自然,除了感受大自然的美之外,还会引发历史探索和人文思索,还经常糅合社会政治、人文风貌进行介绍,也可以发思古之幽情,抒今世之感慨。

4. 评价方式多元

活动写作单元要特别强调合作学习的方式。写作活动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和同伴合作、交流,这样,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在交流、合作中实现言语能力的全面发展。可充分利用第一单元活动评价的“写作评价表”,分别从“态度、过程、文章”多方面进行评价。除了强调对最后成果的评价,更要关注活动过程的评价,评价的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四、教师示范习作,展示教师写作魅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教师经常动笔,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教师示范习作,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可以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示范习作可以给学生以人格方面的直接影响,人格魅力是远胜于学识魅力的。

在感悟自然的活动中,笔者每日都会在课堂用五分钟时间与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悟,或是对荷塘边的柳树,或是对小礼堂前那两株笔直的木棉,或是看到班上某同学流连于荷塘边的背影时的感动。教师参与到语文活动中去,以自身的热情和智慧,开启学生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五、养成阅读习惯,借鉴哲人思想提升丰富学生认识及思想

在活动中与文章展示过程中,促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缺陷和表达的阻碍,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教师要常常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借鉴别人的思想,让自己的感悟更成熟、更丰富、更深刻。

1. 教师:推荐优秀作品,分享阅读感悟

推荐书目1:《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推荐书目2:汪曾祺《人间草木》

推荐书目3:宗璞《告别阅读》

推荐书目4:沈从文《边城》

第4篇:教师思想感悟范文

整体感悟阅读教学法要求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留下“发现”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形成以“读”为先导,“听”、“说”、“写”训练相结合的新模式。在具体的课堂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可采用“整体感知一互动感悟一局部突破一深化感悟一审美迁移”的策略步骤。

整体感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情趣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选择朗读、默读、全文阅读或是重点阅读的方式,边读边想边记,获取初步印象—题材、内容、思想情感、艺术手法(避免肢解文本,破坏文章的整体美感)等。如《春》一课,在默读(或朗读、闭目倾听名家诵读)展开无限遐想,整体感知“春天”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感悟以下内容:①文章的体裁是什么?②文章的基本内容是什么?③文章的主题是升么?④文章的美感源于何处?

互动感悟。从整体感悟出发,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把阅读所得以及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在课堂上向大家宣示,生生、师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的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如《春》一课中的上述问题,通过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整体感悟阅读法的教学,学生基本上都能概括出来:《春》这篇散文围绕一个“春”字,以盼春、绘春、赞春为思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文章给人以强烈的美感,这种美,靠教师的语言,是表达不及的,这种美要靠学生的整体感悟,在想象中“组合”与“复现”。

局部突破。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后,针对学生的异议或重难点,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进行引导分析,可以抓住时机,采用多种方法,如引导学生欣赏文中优美的词句、精彩的细节,或用文中的表达技巧当堂说话等。这既是阅读技巧的指导,也是阅读能力的练兵。

深化感悟。由于局部阅读及细节赏析,学生容易留下支离破碎、一鳞半爪的印象,只有让他们回到整体上再感悟、再认识,才会对课文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体会和理解。这一阶段的整体感悟是对第一阶段整体感知的拓宽和加深,是一次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是认识的升华。

审美迁移。经过了以上四个阶段的课堂阅读训练,可以说学生已达到了“读”的目的,接下来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审美能力的迁移训练。课文审美能力的迁移训练可分两个内容进行:一是教师从课外精心选择一些精美短文让学生阅读,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触类旁通,达到语文审美能力迁移的训练目的;二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将审美能力转化为写作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针对性强,或是针对课文典型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训练,或是进行创新性写作训练,或是针对课文的主题思想抒写个人的感悟等。

第5篇:教师思想感悟范文

几天来,我与学习班其他老师曾多次去生本教育实验学校听课,也曾多次与实验学校的领导、教师们进行座谈。每次,我们都能目睹积极、欢乐、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每次,我们都能闻听教师和校长们津津乐道于生本教育的教学改革实验给他们的学生、班级、乃至整个学校带来的新气象。从而我也对生本有了如下的认识和体会。

一、生本教育以体系化的教学思想为基础

与许多零敲碎打的教学改革不同,生本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体系化的教学改革。“一切为了学生”、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是生本教育体系的教育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是它的教育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是它的教育行为观,在此基础上它提出了“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整体领悟”“内核生成课程”“课程整合”等系统性的课程思想,它还进一步提出了“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读和做、缓说破”等教学及其评价原则,形成了与其教育思想相周延的“教什么”“怎样做”“教得如何”的完整的教学思想体系;生本教育的教学正是建立在这种完整的思想体系的基础之上的。

二、生本教育以学生的感悟为核心

双基”一直被视为中小学生学习的基础,而被列为双基的内容,往往也成为教师反复讲解、学生反复练习的内容。与此基础现不同,生本教育体系的课程教学认为那些可以作为训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是学习的核心部分,学习的核心部分应当是感悟”,作为“核心部分”的感悟或会意——一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的联系和事物实质的深刻认识、透彻理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或者说是学生学习基础的基础。感悟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体现为:首先,感悟是学生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它不仅支配着学生的后继学习,而且是学生形成思想、智慧的基础,学生的思想与智慧是通过感悟而产生的,感悟本身就是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思想、智慧;其次,通过感悟还能形成学生更强烈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他们进行更广泛的高级学习的重要动力”,从而“许多原来要教的东西……就可以少教或不教了。”相对于“双基”的基础观而言,这是对学教学基础观的范式转换,是教学基础观的变革、创新。由“双基”的基础观转向“感悟”的基础观,使生本教育的教学走出了知识条文的分割、诠释和训练过度的局限。

三、生本教育的宗旨是激扬生命

走进〝生本〞课堂,我们被学生的精彩表现所吸引—他们思维活跃、知识广博、语言畅达、友爱和群、自信大方、积极向上,而教师则是高明的帮学者。

在广州市樵北中学初一﹙9﹚的一节语文课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学生在展示,教师在帮学。其基本方法是学生先学,小组互学,班级交流,教师总结。课堂中,学生人人都参与,个个都思考,学习效果极佳。一堂课下来,我们发现全班45名学生中发言的学生达到40名。同时学生丰富的词汇量,准确而流利的表达,宽广的知识面,丰富的情感让我们感到惊奇。课堂上一个惊喜连着一个惊喜,对于听课的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事实上,很多参加生本教育的教师都在感慨,当他们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真正做到全面依靠学生时,他们看到了以前想也不曾想到的、无穷的美景。

第6篇:教师思想感悟范文

一、有效引导是关键

阅读教学集中地反映出一名教师的语文素养,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把学生的主体性在讨论交流中充分体现出来。教学过程中不能老师牵着学生走,也不能让老师跟着学生走,要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和平等对话中因势利导,在教学相长中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每篇文章都是以文字为媒介,讲究结构完整、用语准确、有篇章结构的整体,表达特定思想感情,具有特定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因此,有效引导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语文理论素养和较高的学识及人格魅力。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研究文本,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以较高的水平和能力驾驭教材、掌控课堂、组织学生,恰当运用教法及学法。另一方面,要营造和谐愉快的交流氛围,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与文本对话机会的同时,进行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及生生对话。通过设置适当对话话题,创设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欲望对话和求知激情,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唤起和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进而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二、感悟熏陶是核心

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更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交互过程。阅读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如何汲取其中生机勃勃的智慧精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增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文本对学生的熏陶至关重要。

注重感悟熏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一是教师设置恰当的导读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与反思中感受体验理解文本内容,注重阅读的流畅、准确及阅读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相应参考资料进行辅助,重点难点部分利用精读和诵读促进理解,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力。三是以诵读促进感悟,如整体感知时的浏览略读,突破难点部分的细读研读,升华情感处的引读品读等,使学生不仅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有声有色的读文,让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文本对学生的熏陶。

注重感悟熏陶,要特别重视生生对话。生生对话的主体是全体学生,目的是交流思想,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能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当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时,独特的想法被激活、被表达,并交互碰撞,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团结协作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尤其是当一个同学的思维表达遇到麻烦或障碍时,教师可以不直接针对该学生进行相关解释,而要抓住机会,顺水推舟、顺势利导,把问题交给全班同学,引导全体学生进行思考。交流的结果尚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互动过程中思维火花的激烈碰撞,以及其中体现的团结合作精神,包括竞争回答问题意识,都是创新思维品质的灌输和培养,是能够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注重感悟熏陶,要加强审美观的培养。茹蓓尔说,审美观是人的文学悟性。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潜心读书,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审美享受,获得个体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倾情的投入、欣赏的眼光、积极的思维、用心的感悟,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情感语言的领悟力和鉴赏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荷塘月色》一文,从字词句中体味荷塘之美:“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有袅娜的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让学生感悟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色之中,传达出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交织的复杂感情。如《再别康桥》,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清丽典雅的语言、轻柔优美的意蕴。通过音乐想象诗中的意象:“彩虹似的梦”、“轻轻地”、“悄悄地”等词语,领悟诗人对美、爱与自由的追求眷恋,以及曾经的梦幻破灭后的惆怅与失落。让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诵读、想象,从而获得意境的熏陶和美感的提升。

三、提升素养是目的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学的行为是对其对象负责的表现,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愿学、会学、乐学,用阅读打开智慧的大门。

阅读教学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无论多么陌生的文本,学生在与之接触的过程中,总能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构”去领悟、接受,虽然这些领悟不够准确和到位,但让学生在和文本对话过程中,去感悟遣词造句的特点,永远都比教师直接教给他更富于意义。因为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有效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读文感悟中,把自己的已有经验提取出来,激活与陌生新知的联系和匹配,实现新的知识构建。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作为接受者参与到阅读文本中,也作为创造者给予作品新的生命力。在与作品的接触碰撞中,引发学生生活情感与知识的链接,增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并用自己的思想和趣味建立独特的想象性情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丰富灵魂,充盈智慧。

阅读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阅读贵在深思多问,在阅读中进行质疑,能够提出“为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兴趣盎然地去思考、去探究。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以张扬,真正改变其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有效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内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让阅读给学生插上写作的翅膀,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第7篇:教师思想感悟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 思想品德 有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26-01

为适应社会发展,更好发挥教育服务社会的作用,我国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不断发生变化。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发展情况成为新课标改革所关注的内容,从看重分数转变为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智育的基础上将更关注学生德育的提升,即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思想品德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既是中考科目,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还不够完善,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不单要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确保学生在中考拿到好成绩,又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课程的智育和德育目标,是摆在广大初中思政品德课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策略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关系,v授法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学生常常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激发,学习积极性也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新课改背景下,教材发生了改变,课程内容变得更为简单,总结性的观点不再呈现,教材更多强调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总结、感悟和提炼观点。教师简单的讲授已经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教学更注重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方式。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平等,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新型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足够的信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感悟,才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成为必然,也由此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时代已被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所取代,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将会使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活跃、更能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让学生更快地联系生活、了解时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世界文化之旅》这个框题的内容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教材内容的设计,用多媒体视频、图片展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让学生更形象感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要比单一的讲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重点知识。

三、运用问题探讨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改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学生摆在主置,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把学习的问题抛给学生,由学生去探讨、感悟和发现,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指导作用。这样的教学方法称为问题探讨式教学方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将课堂交给学生,提出相关的教学话题,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不断获得知识并提高自身素质。例如,在学习《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讨论身边的变化,说说引起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讨论,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充分感受身边发生的变化,感悟引起变化的根本原因。当学生把课堂讨论当作思想品德课学习的主要方式,就会产生求知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才会以主人翁的精神,主动参与学习,才会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当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将课堂主导者变为课堂的指导者,把问题交给学生,指导他们讨论、学习和感悟,在探讨学习中提高学习能力和思想素质。

第8篇:教师思想感悟范文

一、通读感知――“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

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是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是最自然不过的。然而以往的课堂教学,我们很少听到教师课始就说“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的,而是想方设法地巧设导语,或创设情境,或改变教学程序,出其不意地“直奔中心”等。当然,做得好,这样会使课堂更灵活,更能发挥师生的创造性,提高阅读效益。但也有许多课前的导入,不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而是“标新立异”,让人有一种“作秀”之嫌。譬如课堂伊始,教师就问学生:“你最喜欢读那个段落?为什么喜欢?”试想,学生没有对课文的充分地阅读,何来的感悟?假如我们能更多地从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出发,这个阶段,不管你怎样设计导语,你必须给学生提供充裕的通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借助各种阅读工具自由地、充分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的语言信息,把课文通读并初步读懂。如今,我们从不少课堂中看到,教师一进教室,就非常直白地说:“请同学们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这话是那样的朴实,凸显出教师“以读为本”的新理念,促成学生对“读”的高度重视,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当然良好的“读”的习惯还需要教师严格的培养。很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总是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课文,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轮读,对于难读的长句教师还进行示范辅导。我觉得花这个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细读感语――“你读懂了什么?”

通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强调的是“细读感语”的“感语”包括两层意思,既要感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感悟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进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思想内容的人文性的内在统一。“细读感语”阶段的教学最能反映出教师的创造力,往往是课堂教学中最精彩之处。我们教师在评课时,常是用“迭起”、“异彩纷呈”等词加以赞美。但教师在追求这些效应时,却往往犯这样的毛病:语言训练画蛇添足,忽略了学生深入地“读”课文的过程,使分析架空,也就是忽视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不是教师拼命地讲解与分析,就是学生游离了课文的语言,高谈阔论。这一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仔细阅读,问一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细读,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要保证学生细读的质量,细读必须体现以下三个特征:

1.读思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问题有时可以是教师点拨的,但更需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先前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找到所学课文的异点,从而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标明确,就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达到课标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2.读议结合。课堂是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读书要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要强调师生、生生互动。当前,《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少不了课堂的交流。没有交流,与文本的对话就无法开展工作。交流会促使阅读活动更加深入,交流也会使学生从一些阅读误区中返回过来。教师适时点拨、导读,正确处理“自主感悟”与“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平等对话,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由地开展阅读活动。

3.读练结合。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各种训练都要以读为基础。练习并非都是要学生拿起笔来写,通过比较读、对比读、换词读、删词读等的精心设计,都是体悟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训练。课堂里师生平等共同学习,在读中思议,在读中质疑释疑,在读中理解感悟,学生学得自主,学得愉悦,学得扎实。

三、品读悟情――“为什么这样读?”

有了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语言特色的理解,我们就会自然地从心中产生一种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激情,有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需要,这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实现,对课文进行品赏玩味的读,更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更进一步地升华思想,陶冶情感。这一环节的读,教师往往出于自己对课文的感悟,精心辅导学生“应该怎样读好课文”,刻意采用“渲染导情”“范读激情”等手段教学,但有时效果却不一定好,因为学生的感悟与教师不一定是同步,这样做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时,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己品读,采用“读中悟情”、“评读促情”的办法进行辅导,教师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这样问:“你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说出自已的感悟,自觉地纠正不正确的朗读方法。为了提高朗读兴趣,活跃气氛,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表演性朗读,如分角色读、表演读、游戏读等,也可组织小组、女生组、男生组、全班等不同范围的齐读,有时还可配合进行录音或教师的范读,在品读中加强感情交流,实现共同升华。

四、诵读积累――“你想将它读背吗?”

第9篇:教师思想感悟范文

一、阅读教学要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直以来,很多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教学的时间,经常忽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经常看着教学的参考书,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介绍资料,教会学生分段分层,概括文章的大意,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点等来教学。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的分析,而不是自己的个性化的自我解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行高效的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会拼音这样的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教会学生借助注音,将文章读通顺。教师为了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点拨和启发激励学生,教会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充分地进行阅读、理解和感悟、品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样的教学理念充分说明了阅读教学的要求,教师要按照教材的媒介,实现教师和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深刻落实这样的教学理念。

二、阅读教学中要养成学生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首先培养学生形成自觉、专注地进行思考的习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养成学生形成好的阅读的习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候不要分心,要认真阅读文章。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努力提出问题,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和学生感情的交流,和学生产生感情的碰撞和共鸣。阅读教学还要培养学生动笔的习惯,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摘抄优美的词语和句子、段落,还要求学生在文章中做出批语和标注,还可以要求学生写出文章的读后感悟。教师要帮助学生一起形成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高效阅读,收获好的教学效果。

三、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形成好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就会将阅读看成快乐的事情,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发出学习的乐趣。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积累,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阅读之前、阅读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多下工夫。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累,教会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猜测,进行猜想。教师要让学生多看课题,想想会产生怎样的问题,想知道哪些内容,或者猜测课文会怎么写?教师要鼓励学生带着强烈的问题进行阅读训练,收获好的阅读效果。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阅读的文本,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不断产生阅读的愿望。当学生产生某种阅读的愿望时,他们就会对阅读产生期待,产生阅读的思索和探索,保持强烈的阅读兴趣,成为学生阅读中实现自我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结束后,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内容,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拓展阅读到更加广阔的视野中,保证学生产生强烈 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