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的概念范文

生物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的概念

第1篇:生物的概念范文

河南省源泉粮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源泉粮油)就位于永城市,于2011年1月6日建成投产,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现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0万元,流动资金1500万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以小麦胚芽深加工为主业,以生物科技油脂为核心,集生物科技油脂研发、生产加工、进出口贸易、物流运输、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源泉粮油采用国际上最先进低温萃取生产工艺,实现了年加工小麦胚芽30000多吨,年产小麦胚芽油1800吨,小麦胚芽粉、小麦胚芽粕25000吨,产品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美洲、非洲的十几个国家。公司持有“老还童”“源泉龙子”“海中金”等品牌商标,并率先通过ISO9001、HACCP等国际质量认证体系。

以人为本,打造高素质团队

源泉粮油公司总经理肖森表示:“公司倡导‘以人为本’的核心文化,以贡献论人才,初步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源泉粮油尊重每一位员工的感情,进入公司,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在工作和生活中会形成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每一位员工都有强烈的团体意识,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公司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每一位员工都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

目前,源泉粮油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共有员工300余人,除一线生产员工外,80%以上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平均年龄仅26岁。一个生机勃发的年轻团队,正带领企业实现新的腾飞。

科研创新,成就龙头企业地位

小麦胚芽在小麦中的含量极低,1000公斤小麦能提出约15公斤胚芽,而100公斤小麦胚芽中仅能提炼出4~6公斤的小麦胚芽油。虽然近几十年来,我国也致力于研究提取小麦胚芽油,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目前,我国小麦胚芽油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每公斤1600~2000美元,且品质不纯正。

第2篇:生物的概念范文

一、学生对掌握概念的误区

有些学生对概念没有充分重视,认为只要会做题就行,概念大致清楚就可以了,而有些学生则认为概念很难掌握。

学生学习概念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容易遗忘。高中生物学概念多,每个概念都有可能考到,学生记起来非常困难,在复习中往往是复习前面忘了后面,复习到后面前面又忘了。2.容易混淆。生物学概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染色体组、多倍体、单倍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3.理解困难。有些生物概念较难理解,例如:细胞周期,染色质和染色体,多倍体和二倍体等。

教师应将概念图策略应用到高三生物复习课上,利用概念图引导学生复习,帮助学生建立章节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比较各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绘制概念图培养把握知识的能力。

二、运用概念图进行复习

1.概念图教学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

生物学知识是一个内在联系紧密,完整性与系统性很强的知识体系,每一章节表面上是独立的,实质上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各项生命活动的本质,死记硬背,必然造成知识体系零散、欠缺和不完整,给学习带来很大困难。教师让学生构筑概念图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利用概念图引导章节复习。

教师在章节复习中引入概念图,能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归纳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概念是零散的,随着概念的增多,学生会感到概念杂乱无章,各概念之间不能建立起有效联系。教师要借助概念图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对概念进行有效整合,能利用概念之间的异同和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归纳。在生物专题的复习中,教师应针对章节内容特点,教会学生采取相应学习方式,用图表、概念图、比较/对比表、文字描述或其它方式,对已学知识作全章的概括总结,这样学生就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指导学生用概念图策略来探究和标识概念间的逻辑关系,能使学生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使新学概念建立与原有概念之间的联系,既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又便于学生记忆。特别是在复习教学中,学生通过制作概念图,能梳理所学过的概念,建立良好的概念体系和知识结构。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已有概念的固定作用,把新概念纳入认知结构的相应体系,建构出全面的概念图。

很多概念都是相通或是相关的,教师在要求学生熟悉概念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自主寻求一些规律或是与这个概念相关的其他概念,然后加以指点,将相关的东西串成一条主线,这样零星的概念学生就不容易遗忘,而且很多概念串在一起还能形成一个体系。如教师将直接参与胞外酶的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与细胞结构确定为主题,列出概念,学生围绕主题,找出与主题相关的概念,列举出来,并根据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放在适当位置,用线条把概念连接起来,且用连接词语注明连线。这样学生对生物膜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统一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3.运用概念图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高中生物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学生容易顾此失彼,所以教师引导学生画一些概念网络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全面地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物知识体系。

教师应将构建概念图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教师在复习某一部分知识时,要尽量用概念图的形式将前后概念、相似概念、易混概念区分清楚。学生在复习某一部分知识时,尽量联想,并写下联想到的概念,分析概念的上位和下位关系,试着去画概念图。教师在学生绘制的概念图中选出2―3份用实物投影的形式投在屏幕上,全班同学评价,修改概念图,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来完善概念图,并作出评价。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基于学习者的经验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在教学中,概念图可以作为学生复习时整理知识的工具,作为识别学生对知识的错误理解、知识欠缺和错误概念的工具,以及作为评价学生知识理解的工具。实践表明,如果对概念不理解,概念间关系不清晰,学生就很难将这些概念组织成层次清晰、关联准确的概念图。经常制作概念图,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结构化,一方面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学生对同一组概念制作的概念图有一个逐步准确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深度学习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就是组织、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设立知识网络的结点,以及寻找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步引导学生养成画概念图的习惯,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鼓励学生花时间和精力画概念图,使学生在课前自己尝试着画形成性概念图,在课后绘制总结性概念图,或对图式本身进行重新组合,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涵于学科之中的思想方法。

在学习初期,学生能联想的内容不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联想的知识会渐渐增多。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量减少包办代替,“点到为止”,多给学生提供练习组织的机会,给学生提供思考的余地与想象的空间。学生每天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单个的”,多个知识的加工也是“局部”的,到章节复习时,学生要及时地把这些知识编织成较大的网络结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要把有关的概念及时补充到概念图中,从而形成新的联接。在复习教学中,学生通过制作概念图,能有效复习以前的课业,统整和连贯新旧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4.运用概念图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复习效果。

第3篇:生物的概念范文

策略;生活;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1―0111―01

概念教学主要在课堂,提高概念教学有效性,关键是如何将概念有机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区分相似概念,能归纳相关概念,并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概念体系。 高中生物的概念是生物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是学习生物知识的基石。所以,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基本概念的教学,就显得相当重要。本文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谈谈对概念教学的认识。

一、概念教学的几种常用方法

1.归纳法。从某些个别或特殊生物现象出发,可以推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性生物学原理或规律,这种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推理方式叫做归纳法。运用归纳法进行生物概念教学的通常做法是举出一定数量的有效概念例证,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因此也有学者称之为例证式教学。

2.演绎法。从某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性生物学原理或生命活动规律出发,推理解释某些个别的或特殊的生物现象,这种推理方式叫做演绎法。运用演绎法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实质上是为学生提供新的问题情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进行合理的分析解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这种方法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比较法。比较法是指通过两个或多个相似或相关概念的比较,找出它们在某一方面的类似点、不同点或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生物概念教学特别是复习课上应用比较广泛。

二、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发现过程。一句简短的定律、结论、概念,其发现、产生的过程是科学家长期坚持,不断否定自我,挑战权威的过程。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不仅能让学生领略科学家的精神,进行情感教育,还能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去解决各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能力、获得知识。了解大自然运行的规律是为了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所以知识的应用自然就非常重要。不仅如此,对于一个概念来说,展示了这样的过程之后,更有利于学生知其本源,知其来源,知其背景,从而留有更深刻的印象。

2.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增强实物直观。根据实际情况的安排,对于生物学科,能进行实习性学习的要进行野外考察学习,能进行实验室学习的要自己动手实验。有心理学家证明,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3.5%通过嗅觉,1.5%通过触觉,1%通过味觉。由此可见直观的重要性。同时还应注意不能生吞活剥地学习,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线粒体的学习,若选用一般授课方式,首先展示其模式图,逐一学习它的外部结构与内部特点,一些酶的分布等等,还要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的实际形态。只有这些还不足够,还应让学生明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片与模式图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区别等。

第4篇:生物的概念范文

一、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重要概念”的解析

此次颁布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中,“重要概念”一词与以往我们理解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这里的“重要概念”不仅包括了概念的关键语词,还有概念的本质内涵,甚至概念的拓展。因此,生物学上的“重要概念”是一个陈述性语句,是对概念本质的一种深刻认识,也明确地指出了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程度和教师教学要突破的目标。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来讲,它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概念的前面加上“重要”两个字,特别强调这些“概念”是处于生物学科的中心位置,非常重要。新课标中的“重要概念”包括对生命的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的理解和阐释。重要概念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内容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例如,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光合作用”这个关键语词包含的重要概念是: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也就是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这个重要概念不仅指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即只有绿色植物才有光合作用,还指出了光合作用的前提——光照,还有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把握住了“光合作用”这一重要概念的本质内涵和要点,对于后续开展光合作用的实验,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初中生物重要概念的教学策略

1.组织课堂活动,丰富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感性认识

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接受和理解需要以一定的事实或感性认识为基础。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常常也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对抽象概念的接受需要以具体的事实或者感性的、直观的材料作为基础[2]。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这些事实或者感性材料融入课堂活动,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对重要概念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重要概念。

例如,关于学生对器官概念的形成,教师可以先给出实物菜豆的叶和果实,并指导学生按顺序去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别找到叶和果实中相应的组织。然后教师再给出实物生活状态下完整的菜豆植株,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观察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由于成熟的菜豆植株的六大器官比较明显,并且来自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生熟悉的常见植物。所以,学生经过对菜豆植株的观察和思考,就容易对植物器官的功能和分类产生直观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这些事实性知识进行抽象或概括,进而建立起“多种组织构成且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这个概念。

2.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深层探究

在产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剖析现象背后的规律,帮助学生把重要概念从大量的生物学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逐步达成对重要概念的建立。在学生建立起重要概念之后,教师利用层层递进的问题点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本质和内涵进行深入地探究,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深层理解,实现主动探究和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

例如,在初中生物《动物的行为》这一节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动物的行为这个重要概念时,以猎豹捕食为例,提问学生:“如何描述猎豹的捕食过程?怎样分析捕食过程中的动作或活动?”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可以从整体的角度总结出动物的行为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教师接着提问:“猎豹在什么情况下捕食?猎豹的一系列捕食活动需要身体哪些结构配合完成?”由此,学生可以回答出:“动物行为由外界刺激或体内的生理变化引起,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下,由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配合完成。”教师继续提出问题:“猎豹有哪些身体特点利于捕食?这与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形成重要概念:“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学生初步形成动物的行为这个重要概念后,教师再进行提问:“猎豹捕食时,发现猎物后静止不动,等猎物靠近时,再发起攻击,那么猎豹静止不动,注目凝视,凝神谛听,这是动物的行为吗?”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辨析,对动物行为这个重要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3.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迁移运用

教师向学生传递重要概念的最终目的是想让学生运用重要概念来解释与生物学有关的现象,解决学生在学习生物科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经验做出自己的判断,从而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学生构建起重要概念后,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中,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迁移运用。

例如,学生在建立起动物的先天和学习两个重要概念之后,教师提供“印度狼孩”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根据先天和学习的特点,分析“印度狼孩”的一系列行为。在解读狼孩行为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先天是动物生下来就有的,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而学习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印度狼孩”这一现象,促进了对“动物行为”这一重要概念的迁移运用并加深了理解。

4.建立概念体系,完善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分解整合

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3]。一个重要概念可以分解成多个层级的次位概念,教师在备课中需要理清这些次位概念与重要概念间的关系。那什么是次位概念呢?次位概念即相对于重要概念来说,在重要程度上,地位要低一层级,从结构上看,次位概念比重要概念更加注重细节,内容更具体,由于知识的难度系数降低,从而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接受。如果说重要概念是一个整体,那次位概念就是化整为零,逻辑关系上互为补充,两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课上,教师从传递次位概念开始,通过次位概念的整合,最终形成一个以重要概念为核心的完整概念体系,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细致全面地把握重要概念。

例如,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下,“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是标准中规定的一个重要概念。教师可以根据多细胞生物体的分类,把它分解为“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人体的结构层次”两个次位概念。在“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统领下,还可以继续分解成“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形成组织”、“多种组织构成能行使一定功能的器官”、“植物体各器官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个体”等次位概念。学生学习完这些次位概念后再进行系统地整合,会很轻松地建立起以“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核心的概念体系,使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更加充实具体。

以上关于“重要概念”教学的四种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已经证明是非常有效的。重要概念的突破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极力倡导的,也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改进的教学方式,它使初中生物教学变得精简、流畅、清晰和高效,更明确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意义和内涵。通过对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策略的探析,相信我们的生物课堂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生物学教学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在教学中实现主动探究学习与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思路和要点.生物学通报,2012(3).

第5篇:生物的概念范文

一、设置“分述性”问题,有效构建抽象概念

从概念的基本构成上看,关键词或核心语是支持概念的骨架。但生物学中的某些概念是抽象晦涩难懂的,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尝试通过将概念中需要理解的关键词或抽出其内涵的组成要素,进行一系列“分述性”的设问,引导学生经由领悟在概念中出现的核心词、关键点或组成要素来建构概念。

如特异性免疫概念对人体的获得性免疫原理作了精确而本质的阐述,但其基本内涵要素涉及有免疫、抗原、抗体等,要学生准确构建此概念可以设置以下一组与内涵要素有关的分述性问题:(1)特异性免疫是什么阶段获得的?(2)特异性免疫中人体在什么情况下能产生?(3)抗体是什么?(4)抗原是什么?(5)特异性免疫的方式有哪些?怎么样进行?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回答这些与内涵要素相关的问题,将概念中的本质加以清晰化、具体化、明确化,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概念。如“生态系统的结构”“生长素的两重性”等一类的概念,可通过设问“分述性”问题的做法引导学生学习。

对于像“特异性免疫”这些较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以“分述性”问题加以引导,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由此而构建正确的概念。

二、创设“对比性”问题,有效分辨相近概念

概念辨析是高中生物新课标中需要学生掌握达成的一个目标。生物学概念中,有不少概念不管是文字上还是所包含的内容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我们在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了各自概念的要点后,如能进一步创设一些“对比性”问题让学生去分析,将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把握这些概念的实质。

例如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两者都有“激素”两字,生理功能也有相似之处――都能促进个体的生长发育,因此学生有时易把两者混淆。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如能在学生了解了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各自的要点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完成“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何异同?你能列表进行比较吗?”这样的问题,学生便能分清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从而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把握了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这两概念的内涵。除了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类似的概念还有很多,例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在过程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在学生分别学完了这两者的概念后,可设置对比性的问题“两者发生的场所分别在哪里?”“两者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有何特点?”“两种分裂的结果有什么不同?”等,能更有效的辨析这两个概念。此外,在高中课本中还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等的概念都可通过创设“对比性”问题,让学生有效分辨。而在后期这些相关概念的检测中,也显示了这样设置“对比性”的问题是行之有效的。

第6篇:生物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概念图 含义 绘制步骤 运用

一、概念图含义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等人就提出了概念图理论。当时诺瓦克教授把概念图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概念图来帮助教师和学生提高教学质量。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概念图中的节点表示某一命题或领域内的各概念;连线则表示节点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概念图绘制的一般步骤

概念图的具体绘制步骤一般为:

(1)选取一个熟悉的知识领域。学习制作概念图,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从学习者熟悉的知识领域开始,如此形成的背景知识有助于确定概念图的层级结构。(2)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一旦知识领域选定了,接下来便是确定关键概念,并把它们一一列出来。然后对这些关键概念进行排序,从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到最特殊、最具体的概念依次排列。虽然这样的排列是很粗糙的,但却能帮助我们确立概念图的结构。(3)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在这一步骤中,可以把所有的概念写在活动的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按照概念的分层和分支在工作平台(如黑板、卡纸)上进行排列,初步拟定概念图的分布。利用活动纸片的好处就是允许学习者移动概念位置以修改概念图的层级分布。(4)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概念之间的联系有时很复杂,但一般可以分为同一知识领域的连接和不同知识领域的连接。交叉连接是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判断一个概念图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交叉连接需要学习者具有横向思维,这也是发现和形成概念间新关系、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从这一点来看,构建概念图也是一项极好的创造性工作。(5)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有了初步的概念图以后,随着学习的深人,学习者对原有知识的理解是会加深和改变的,所以,概念图应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三、概念图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1)探究学习策略

探究学习是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利用“探究学习策略概念图”(如图1),教师引导学生开放性思考问题,自主构建概念图,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创新性。

活动目的:明确探究活动的目的,带着问题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教师讲述和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现状,即学校周围的环境状况,提出问题。

明确探究方案:分好探究小组,分组讨论探究影响生态环境各方面的因素,确定主题,建构小概念图,进行工作分配。

组织人员课外探究:按照建构好的概念图标志进行分工合作。

认真观察:课外认真观察,补充好各个小组的概念图。

整理收集资料:将各个小组的概念图进行整理、填充,绘制成大概念图。

得出结论:根据学生课外探究结果发现影响常熟市元和五区生态环境的因素。

修改完善:补充新调查概念图。提出建议:学生根据调查给出合理建议。

(2)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学习,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又提升了自己。利用“合作学习策略概念图”(如图2),学生能清楚明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效果,便于合作交流。

预习:通过课前5分钟,对所学内容进行通读和速记。

小组成员自制概念图:利用群概念建构式来自制概念图,即学生用教师给出的、有内在联系的几个核心概念建构成概念图。

小组内交流概念图:小组内各个成员将自己绘制的概念图集中在一起,相互交流、补充。

全班完善概念图:根据各小组推出的概念图,全班交流,绘制满意的概念图。

微调修改概念图:课后,学生可和教师或其他组讨论交流,酌情微调修改自己的概念图。

(3)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利用“自主学习策略概念图”(如图3),能使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前提下,独立地、轻松地完成学习。

明确学习任务:明确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的要求。

个人绘制概念图:利用建构式概念图完成学习任务,即学生通过给出的核心概念,联系出若干相关的下位概念,并建构概念图。利用Inspiration软件进行概念图绘制。

讨论交流概念图:将自己完善好的概念图通过网络在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个人完善概念图:检查、反思自己绘制的概念图是否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等。

巩固强化:通过网络小练歌达到巩固和强化所掌握的内容并能促进学生对绘制的概念图再次进行及时的调整。

总之,构建概念图,将知识结构化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单元、整个生物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加工、理解和储存,全面系统地掌握和记忆知识要点;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系统、清晰和科学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促进学生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因素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亚子.概念构图策略对学业成绩,学习效能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第7篇:生物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常用概念

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与初中阶段有连续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区别,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侧重普及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高中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规范的实验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等能力是摆在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让学生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适应短时高效的学习特点,需要教师不但能够适应自身教学观念等的转变,提高教法,同时也要能够指导学生的学法,洞察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了解并解决这些难题,做到“少教多学”,让学生真正会听课、会学习。根据现阶段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特点及福建省高考的特点,下文就高中生物实验常见的几个概念进行浅析,希望有助于解决上文涉及的几个问题。

一、实验中常用概念的理解

实验中常遇到的概念,诸如: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等,这些概念往往在教材或资料中会直接给出,而在考查学生能力的试卷中有时候需要学生自己写出来,特别是遇到非教材中实验的时候,学生能够真正正确书写出来的并不多。有时候老师也会稍感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些概念。

1.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指要探究或者验证的问题或事实。简单说就是该实验要做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等。探究实验的实验目的主要是探究研究对象的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等;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目的主要是验证已知研究对象的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等。

如,生物必修一中“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检测”实验,实验题目明确了本实验的目的就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再如,有很多题目中要求“请设计实验检测……”,其实这类试题直接告诉了实验目的。对于有些探究性实验的实验目的,有时候要求学生回答“你的假设是……”,其实这还是在考查学生对于实验目的的理解和灵活应用。所以对于实验目的的关键词往往要特别关注本实验要你做什么,要解决什么等。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实验目的”的概念,并强调实验目的一般采用陈述式的书写规则,用平实的语句表达即可。

2.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是指实验设计的思路和依据,是实验得以进行的科学理论,同时也可以是实验检测结果的依据,既体现实验整体设计的思路,也包括实验现象和结果出现的原因以及重要的实验步骤设计的根据等。

如,“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实验原

理是:

a.染色体可以被碱性染料染成颜色。

b.植物根尖细胞进行着强烈的有丝分裂,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呈现出的状态不同,通过染色

体的不同状态就可判断出处于细胞分裂的哪个时期。

通过实验原理概念的教学,同时对教材实验进行具体分析,学生慢慢就可以理解,并可以对一些“陌生”的实验以自己的能力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实验原理”的概念重视不足,这就造成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不明白、不理解,待落实在答题卷上的时候往往成为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之一。如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到两个方面:(1)平时教学中多重视,多讲解,让学生明白其概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到课本实验的实验原理;(2)在平时的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适当训练。

3.实验步骤

高中生物学实验一般可以采用“三步法”来描述实验步骤,在教材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归纳、整理教材的步骤,按照三步法来描述实验步骤。这样,学生在做题时看到要按照三步来描述实验步骤时不至于不知所措,或不知道哪些步骤到底是放到哪一步中来写的问题。三步法描述实验步骤的一般规律是:

第一步,实验准备,把实验中所有涉及的准备都写在这里,包括药品配备(如需要);实验需要的器材,标号;实验材料获取(包括选取、培养等)、分组等。

第二步,控制自变量,将如何控制自变量在此步骤中加以描述,同时特别要注意的是要简单描述如何控制无关变量,一般题目中往往需要体现出“其他变化相同且适宜”“其他条件不变且适宜”等字样。这要看具体的实验灵活应对。

第三步,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一般实验中要求在这步中具体描述记录、观察什么,而且很多时候要在前面加上“过一段时间”“反应一段时间”“隔一定时间”,在有些需要计数的实验中还要体现“隔相同时间计数”等字样。

三步法仅仅是一般规律,有时候在考查探究性实验中这些步

骤往往未必出现,有时候需要预测实验结果等步骤,相信学生在有验证性实验解答能力的前提下,再做探究性实验会相对轻松些。

在设计实验步骤时要注意几个原则,常见考查的一般原则包括:

科学的可行性原则、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可重复性原则(一般不作为考查对象)等。这些具体的原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每一个实验要做到分析清楚,落实明白,再通过学生的理解和适当训练,这些问题便可以解决。

4.实验结果

一般用陈述性语句平实地、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地描述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颜色变化等情况。

5.实验结论

对实验中记录的实验现象和记录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用文字、表格、图像做出简明的总结,提出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推论。实验结论的表达一般有几种方式:(1)现象―分析―结论(由特殊上升到一般的提炼归纳过程);(2)验证性实验:因为(现象)―说明(分析原因)―证明(结论);(3)探究性实验:如果(现象)―那么说明(结论)。

二、实验教学的建议

关于实验的教学可以采用讲实验―做实验―归纳总结的过程。在教学中一般一次性讲解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往往需要多次重复,多次强调,强化训练等反复复习的方式才能慢慢被学生理解和掌握。2011―2012学年厦门市采取了专项复习的方式效果较好,在高考中实验专题测试成绩较好。所以本文倡导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作为专题进行复习。

在实验教学和复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高度重视,同时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实验教学的规律以及实验中常见的概念,对于教材实验要特别熟悉,做到信手拈来,联系引申。然后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确保答题的准确性、语言的规范性、考虑问题的全面性,这样学生在实验考查方面的能力就会有很大提高,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科慧.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常见错误剖析及应对策略.中学生物学,2012(05):53-54.

[2]林锦坤.高中生物学实验专题复习建议.教育教学,2012(05):98-100.

第8篇:生物的概念范文

1.遗传信息与遗传密码

遗传信息是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并不是DNA分子上所有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都叫遗传信息(基因间区不含遗传信息)。基因所在的DN段的两条链,只有一条链携带遗传信息(信息链)。DNA双链中的一条链对某个基因来说是信息链,而对另一个基因来说可能是非信息链。

遗传密码是转录过程中形成的mRNA单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密码子(也叫三联体密码)。密码子是连续的,中间无其他碱基隔开。无论是病毒,还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密码子都是通用的。

2.染色体、[WTHZ]DNA[WTBZ]与基因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由于在叶绿体、线粒体、原核生物和病毒中的DNA并不位于染色体上,所以说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每个DNA上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基因位于DNA上,也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形排列,并随着染色体的移动而移动。

3.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1个,生物界通用。注意全部的密码子共有64个,其中有三个终止密码子(UAA、UAG、UGA)不代表任何氨基酸。

反密码子是tRNA上能与密码子配对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共有61个反密码子。

4.等位基因、相同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是指杂合子内,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下图D与d。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自交后代将出现性状分离。

相同基因是指纯合子内由两个相同的、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组成,如DD或dd。具有一对相同基因的个体只形成一种配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非等位基因:①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如B与A,B与d等。②是指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如A与D、A与d等。

5.完全显性与不完全显性

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生物体内就有由这种基因指导合成的酶,使遗传性状得以完全显现,这种现象称为完全显性。如患白化病是因为缺乏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显性基因。

等位基因中,只有当控制某性状的两个相同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能发挥完全的作用;而当只有一个基因时,只发挥部分的作用,即等位基因不分显隐性,同时表现出来,这种现象称为不完全显性。例如,普通金鱼×透明金鱼五花鱼;紫茉莉的花色:RR控制红花,rr控制白花,若为Rr,则控制粉红色花。

6.自交、杂交与测交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间相互。植物指自花授粉和同株异花授粉。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间相互,指的是不同品种间的。

测交: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7.染色体组和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①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是能够独立生活的个体。

染色体组是上述这些个体中染色体类别组成的计量单位。

只有二倍体生物形成的单倍体体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才能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②二倍体的“二”、三倍体的“三”、多倍体的“多”都是指染色体组的数目。

8.单倍体与一倍体

单倍体是指由某一物种的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如蜜蜂中的雄峰就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的。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如马铃薯是四倍体,它的单倍体植株就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一倍体是指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

它们的关系是:一倍体属于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都是一倍体。

9.无籽西瓜和无籽番茄

第9篇:生物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方法;有效教学

一、巧用生活谚语,引出概念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其实很多的知识都是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但是如果把这些知识深化和概括总结的话,也就是生物学中的概念就显得枯燥抽象了,如果在教学中直接讲授生物学概念,很多学生就会产生厌恶感。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如果能够有效的巧用生活中的谚语引出生物概念的话,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如在开展遗传这一概念教学时,生物老师巧妙的选择“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这样学生就会直接的理解遗传的概念和内容,了解物种通过把自己的遗传物质(DNA)准确地复制出二份传给后代,从而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讲解变异这一概念时,可以选用日常学生挂在嘴边的生活谚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样就简洁意赅的让学生领悟到了变异的特质。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巧用的揭示了生物圈中的食物链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生物学老师一定要研究教材,在进行概念讲授的时候,要紧密的把概念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实现教学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结合。

二、从生活实例中引出概念――谚语法

生物学基本概念很多,如何使这些枯燥无味的基本概念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谚语,在一些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生物学的知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是生物的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反映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一山不容二虎”――生物的种内斗争。

“飞蛾投火”――生物的应激性。

“一朝被蛇蛟,三年怕草绳”――生物的条件反射。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一定能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三、从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引出概念――设疑法

设疑就是根据基本概念的“内涵”(即基本概念的本质)和“外延”(即基本概念的对象范围),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设计出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现象回答,及时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的目的。

结合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教师可通过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归纳出这一基本概念。例如光合作用的概念,先分析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物、原料、条件及过程中的物质转变、能量转变,然后在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可直接提出“什么是光合作用?”此时学生自然就能概括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还可根据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在概念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可有效地防止学生对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想象的过宽或过窄。例如内环境的概念(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为防止学生把内环境中的血浆说成血液,可重点提出:血液有哪两部分组成?(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显然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

设疑是我们在上课时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方法之一。设疑可以使学生产生联想,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课堂教学富有生命力。但必须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根据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设计并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不可面面俱到。让我们采取灵活、适度、明了、针对性强的设疑方法,通过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想象,使学生准确掌握和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

四、注重变式训练,迁移生物学概念

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并不是以学生复述、解释概念为最终目标,而是要以学生能运用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为最终目标。因此,要注重学生对概念的应用。讲述完概念后要及时布置练习,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去理解概念。检查学生掌握概念的情况是概念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教学成功与否是以学生能否运用概念解决问题为参考,要科学地检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

例如,教材中对单倍体的定义是: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对多倍体的定义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植株。在实际中,学生往往会把单倍体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误判为多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不管它含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例题:用四倍体水稻的花粉通过人工离体培养成的植株是(C)考察“概念的运用”

A.四倍体B.二倍体C.单倍体D.多倍体

解析:花粉为四倍体水稻的雄性配子,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新个体都是单倍体,所以选C。

五、利用概念图法,构建概念系统教学

对于生物学的概念教学来说,很多的知识都是前后联系的,都具有一定的构架性和系统性。为了有效的把握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既定的概念逻辑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生物老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概念图,构建概念教学的系统,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直观清晰完整的了解生物学概念,还能强化对概念的了解和运用。概念图教学它是以某一概念主体为导火线,然后将相关的相联系的概念用图谱的形式联系起来,让学生清晰可见,易于掌握。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学概念图的制作有四个基本要点,分别是节点、连线、连接词和层次,其原则是宜小不宜大,强调自主构建。以“生物育种方法”这一概念为核的相关知识概念图如下所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