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

第1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昭通;中小学美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对接昭通是云南省下辖的市级行政区,聚居着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为中小学美术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云南昭通,尤其是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在教育工作者几十年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较全国其他一些发达地区而言,昭通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尚存在一些差距。为此,昭通中小学美术应积极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实现对接。

一、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中小学美术对接的意义

中国历史悠久,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书画、泥塑、剪纸、雕刻等都是其宝贵的特色文化艺术。如,云南昭通地区的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人民创造了剪纸、挑花、刺绣、泥塑等特色文化。如果在中小学美术中渗透这些资源,在课堂上将两者完美对接起来,就能让学生从小接触、感受、学习昭通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使他们在增长知识、拓展视野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丰富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信念,促使他们积极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中小学美术的对接,还能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美术课程的内涵性、趣味性,从而加强对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充分开发、利用,让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进而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能通过中小学美术进一步传承下去。

二、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中小学美术实现对接的策略

其一,构建中小学美术乡土教材。昭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中,对少数民族美术文化耳濡目染。如,苗族、彝族的一些小姑娘从六岁左右就开始跟着祖母、母亲学习刺绣、挑花,十几岁就开始准备自己出嫁时的刺绣嫁衣、嫁妆。所以,实现中小学美术与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对接,在美术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当地的美术文化,会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更感兴趣。因此,昭通要想改进中小学美术教育,就应积极依据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历史编写乡土教材。如,在实际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内涵、制作特点、美学意义及其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并注重将一些美术名作、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品等编入教材,使学生能通过乡土教材更加深刻地了解、认识本民族、本乡本土的文化艺术,并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情操与精神的健康发展。其二,创设少数民族的教学情境。按照昭通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美术教师应认真挖掘、整理少数民族美术内容,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大量的、学生容易接受的、色彩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品,促使学生能近距离接触、感受昭通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如,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昭通风情版画作品展的活动,将一些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泥塑、乐器、刺绣等穿插在版画作品展览中,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教师也可在画室的墙面上为学生布置一些回族、苗族、彝族的刺绣图案、乐器等艺术作品,以调节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充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风情的美术教学情境。此外,教师还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把体现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相关音频、视频等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通过课堂展示给学生,促使学生在教室内也能欣赏到昭通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少数民族美术的兴趣与热情。其三,有机结合欣赏教学与实践。通过欣赏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之美,中小学生能了解当地传统的手工艺表现题材和创作方法;通过了解本土传统的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就能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判断能力、审美能力。同时,学生在欣赏传统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过程中可按照不同的内容表达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看法,并学习使用美术语言将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强烈情感抒发出来,在拓宽眼界的同时增强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如,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引入美术课堂,并鼓励学生积极实践,表达对美的真实体验,从而通过实践掌握使用各种传统工具的方法,体验少数民族美术制作的乐趣,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自己的构思、创意等,逐渐增强学习自信。中小学美术教师应正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价值与魅力,积极实现它与中小学美术的对接,让学生从崭新的视角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内涵进行审视,并加深理解。结语在人类社会众多的文化艺术中,美术一直是重要的瑰宝,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作为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小学美术教学应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探索与研究,通过实现中小学美术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对接,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做好宣传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小坤.中小学美术教育与民族特色文化关系.青春岁月,2013(24).

第2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

我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俗习惯、传统工艺、饮食文化等多姿多彩的文化传统,少数民族地区更彰显其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1]。为了使优良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应该合理有效地运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这不仅能体现园本课程生活化并凸显办园特色,提高幼儿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能让民族文化扎根于幼儿的心中,增强幼儿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保障园本课程中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条件

1.1国家关于幼儿及幼儿课程等方面的政策指引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幼儿园在贯彻国家文件的基本精神时应根据地方环境、资源等条件,从本园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并实施适合本园的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亦提出,要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让幼儿“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这些文件为少数民族族文化融入园本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也指明了二者融合的基本方向。

1.2文化传承、师资方面的现实需要与基础

1.2.1文化传承的现实需要

藏文化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形成并发展而成的文化,正是由于这些发展变化,才显示出藏文化的勃勃生机,显示出它兼收并蓄的文化融合能力,使它走到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藏人民拥有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它既是植根于藏族社会的民族文化,又是具有高原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它产生于青藏高原,既是这块土地上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其他各民族人民精神创造的成果[3]。藏文化既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天文、历算、藏医药等各种具体文化形式,又包括伦理道德、心理、审美等较深层次的文化意识,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等更深层次的思想内容。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时无刻不随着丰富多彩的藏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藏文化亟待传承发展,这必须由新一扬光大。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幼儿处于对各种知识(包括民族知识)初步学习阶段,幼儿园教育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园本课程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有效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1.2.2师资、家长、社区基础

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作为开发园本课程的主体,是连接少数民族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纽带,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藏族地区幼儿教师的选拔、培训都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核,逐步成立双语幼儿园。藏区的幼儿教师许多都是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自觉地开发和利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这些师资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融入、整合进园本课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园本课程在强调幼儿教师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突出了家长参与园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4]。因此,要充分利用地域特色,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要打破传统的家长教育思想,提高家长的参与意识;要及时和家长沟通,获得有效反馈,等等。幼儿家长及社区为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了保障。

2.园本课程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思路

2.1能够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获得民族文化知识

哪些民族文化资源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具有教育价值呢?如何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如何获得民族文化知识的资源作为园本课程的资源呢?以藏族文化为例,其有流传至今的民间工艺,如制作藏纸、银饰加工、唐卡、坛城艺术等;具有富有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如六弦琴、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竖笛、骨笛、大号、号、热巴鼓、达玛鼓、巴郎鼓、锣、镲、串铃等;特产美食有酥油、糌粑等;有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如赛牦牛、骑马、爬山、射箭等[5]。藏区幼儿园可根据本园家长和社区资源的实际情况,在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有序地开发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让幼儿更深地了解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知识,感受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还能让幼儿通过参观藏文化博物馆、观察藏区人民生活、欣赏藏族服饰、音乐和舞蹈等,欣赏藏族民间文化艺术,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2.2开发与主题活动相关的资源

园本课程的实施以主题活动为主。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连接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6]。主题教学活动的特征:它是一种以某一主题为核心,师生共同建构、共同完成的活动;强调教师、幼儿、环境、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互动;强调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多种多样形式对主题认知的表达;是一种既强调过程与结果又强调经验与分享的活动。幼儿教师(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主体)应根据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实际情况和活动的“民族特色化”的需要来选择主题活动的资源。比如教师根据自己和幼儿收集到的资源,包括藏族民间故事、民间歌舞、藏族服饰、美食和自然风光等的材料,设计实施多个特色的活动。此外,幼儿园也可以开展相关的节日主题活动,如传统藏族节日:沐佛节、萨嘎达瓦节、雪顿节、藏历年这些都能使主题活动体现出独特的本土的、民族的文化气息。幼儿在参与这些贴近生活的民族特色活动中,全面地、多维度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民情,使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3.园本课程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实施路径

3.1在主题活动中灵活运用

为了增进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幼儿教师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各个主题活动中,例如在集中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藏族文化融入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中:在语言活动中融入藏族童谣、歌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文学、历史资源,使幼儿在发展汉语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同时,熟练表达书写本民族的语言;在音乐活动中利用藏族民歌民乐、舞蹈、民族乐器等开展欣赏、表演、打击乐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藏族工艺品如唐卡、堆秀、雕刻等并尝试动手操作,让他们体验到参与民间文化活动的乐趣,探索对藏族文化的兴趣;在体育活动中将藏族体育游戏摔跤、赛马等民间活动进行创新运用,增强幼儿的体质,并让他们感受到民间游戏的趣味性,此外,在区域活动的角色游戏中,教师也可充分利用藏族节日、特色小吃和民风民俗等,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在智力游戏中可以开发利用藏族棋类运动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提高其思维能力。

3.2创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活动环境

教师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加工和运用,为幼儿创设富有民族特色和民间文化气息的活动环境。以藏族文化资源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活动室内外门窗、墙面和公共走廊、楼梯的空间环境,提供幼儿容易接受的色彩鲜明的藏族文化图片、文字和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比如在活动室内,教师可以用一些精美的藏族工艺品如唐卡、堆绣等装饰活动室的墙面和窗户,以及一些自然风光的图画等;还可以灵活运用有藏族族艺术特色的悬挂物装饰活动室上方。在户外的走廊墙面,教师可以粘贴一些有代表性的藏族文化作品,如师幼共同用纸制作的或幼儿画的藏族文化图案;也可以用特制小木板布置墙面,木板上用图片和文字介绍藏族文化;还可以是写有藏族文字的藏纸,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藏族文化的美。另外,也可以在回廊转角处用画有56个民族娃娃的图片进行装饰,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感知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懂得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

总之,园本课程建设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联合社区、家长各方力量,充分开发与利用本土丰富的民间资源,进一步增强幼儿与现实生活的联系[7]。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成为园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幼儿教师应加以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提高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同时,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中,有助于形成富有特色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园本课程,能更好地支持每个幼儿的发展。在园本课程的实施中,环境是一种潜在的课程资源,对促进幼儿在认知、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有特殊的教育作用[8]。尤其是幼儿园的墙饰及空间环境对幼儿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也是最能展现幼儿园特点和幼儿表现自我、获取知识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地方。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活动环境的创设中,不仅可以向幼儿传递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而且可以使幼儿在充满民族特色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

参考文献:

[1]曲甘・完玛多杰.藏族十明文化[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2]孟瑾.促进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建设的管理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

[3]曲甘・完玛多杰.藏族十明文化[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4]高立云.浅谈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5]曲甘・完玛多杰.藏族十明文化[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6]岳秀珍.浅谈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认识[J].幼教园地,2014.

第3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任何一种文化的延续都离不开教育。少数民族留存下来的无论是历史、语言、文字、思想,还是音乐、体育、绘画、服饰、宗教,都是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的瑰宝。那么如何使文化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的这种方式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是当前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民族学领域,对“文化”一词的解释与文化学界的解释基本类似,即文化是人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所造出来的一切财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人们所具有的各种生产技能、社会经验、知识、风俗习惯等。[1]民族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需要国家政府做好保护措施,使得物质文化能够长期的保留下去,精神文化需要借助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的存在对一个民族有独特的价值,它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内涵。民族文化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与西方国家文化的交流渗透日益频繁,使得我国一些民族文化呈现出逐渐消失的态势。从某种程度来讲,发展和传承特色民族文化我们应从教育抓起,在教育中实施特色民族文化的精髓,使祖国文化在保护性传承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活力源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因素。所以说,了解一个民族,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做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2]因此,将特色民族文化融入在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扩大繁荣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使之不断发扬广大。

二、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实施现状

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处于断裂和重构之中,当前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衰落消亡是普遍性的。[3]紧抓少数民族的教育,重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刻不容缓。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现代文化不断增多的过程也基本成为传统文化衰退过程。[4]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少数民族的教育现状相对滞后于汉族文化教育。首先,发展不均衡问题突显。在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现状就截然不同,那么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教育现状更是不均衡的。少数民族地区间、聚居地与杂散地间、同一区域的不同学校也相差甚远。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比较少,许多孩子都是直接升入小学,很少有从学前教育升入小学教育的这个过程,孩子们很难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师资缺乏,辅导少数民族的专业幼儿教师较少。发展的不均衡性很难实现多民族文化交融学习的理想形态目标,特别是考评体系的省际统一性标准,使得少数民族聚居地特色民族文化很难纳入基础教育范畴内。其次,教师缺乏民族文化的知识。有调查数据表明,教师对本地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特色语言及风俗等了解匮乏。教师也很难承担传授民族文化的这份责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特色民族文化的了解与掌握。教师是小学教育中的主力,无论是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还是学校在开展有关于特色民族教育文化的实践活动时,教师都发挥着主要引领作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这什么样的校风,教育出来的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素质,教师对于民族文化知识的掌握及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学习特色民族文化、民俗、历史、风俗等有关的知识,掌握少数民族文化精髓所在,并和学校教育体系、课程体系进行匹配发展分析,使得学校的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最后,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突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同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素,少数民族一般都生活在偏远的乡村地区,艰苦的生活条件,造成了人们的教育意识普遍薄弱。许多人们生活都不能有一个很好的保障,他们也很难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的建设中,很难展开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活动。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短缺,不能及时的开展有助于特色民族文化的教育活动。学校的教学设备贫乏且陈旧,民族特色文化不能很好的在教学实践中生成。

三、特色民族文化在教育中发展与传承的有效策略

1.巩固民族地区教育体系,改善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

普及教育体系方法是现在刻不容缓的事情,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尽管全国大多数城市已经实现义务教育的指标,但对于生活环境较差的地区,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仍存在着极大的隐患,虽然已经存在着特岗教师等一系列的改善方法,然而艰苦的教学环境使得很多教师望而却步,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多特岗教师存在“下不去”“回不来”的问题。因此,建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本民族教师优先考取特岗教师等针对性政策,选取可以在本地扎根的少数民族优秀教师执教,在课程设置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聚居地学校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落实教师之间的轮流交换机制,完善教师的培训体系,本着发展民族文化的宗旨,多元融合的发挥教育合力。此外,还应通过多渠道整合,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环境。彻底解决因为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的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入不敷出的情况,可以通过一些慈善的方式,让许多热爱公益的人士参与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来。培养具有专业的少数民族教师,赋予他们更好的优惠政策;也可以通过本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的宣传,推动当地产业链及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自给自足的解决好当地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2.积极做好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性传承

发展文化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国有许多民族语言种类,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阿尔泰语族、蒙古语族等。由于汉语的发展和西方语言的引进,使得少数民族语言逐渐衰落。一个国家的教育无论有着多么深刻的改革,无论受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影响多大,都不可彻底摒弃自己的传统,所谓教育的民族性正在于此。[5]因此,我们应在基础教育中全面开展民族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活动工作,逐渐形成以“授课民族语”和以“授课汉语”为主的教学活动模式。近年来,许多省份开始重视少数民族的语言,为抢救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开启了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传承的工作。但是规模较小,影响范围不是很大。

3.扎实长效的推进少数民族文字的学习

文字也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特色,传承与保护特色民族文化中的文字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的书法教学中,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教学,大都是以汉字为基础,极少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文字。可以在小学书法课上同时开设汉字和民族文字的教学,增加书法课的乐趣,使得小学生了解多种文字形式。尽管现在的语文课程中已经教授了汉字的写法及其用法,然而无论是汉族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不能仅仅学习汉字,所以在民族地区的教学活动中也应涉及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使其传承下去。从而达到充分发扬特色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激发学习少数民族文字的热情。

4.开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在小学阶段,可以由学校的少先队、班会、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开展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促进同学们积极参与,使其了解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这些多元化的文化精髓恰恰体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保护、传承与创造性发展更是当前函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唤起每个生命保护特色民族文化精髓的使命感。现在汉族文化占据了国内极大的一部分,很多少数民族也逐渐“汉化”,对民族特色的了解也逐渐在减少,开展这类的主题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去认识这些文化,去细细品味不同的文化知识所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其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少数民族文化都是带有一些神秘色彩的,让人忍不住去探索研究那些带有独特韵味的文化传承,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各族文化的特色、起源、仪式等等,加深各族文化的交流,并进行融合发酵。教育人类学认为,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和多面性。因为人的发展方式也应是丰富多彩、多样化的。正因如此,把特色民族文化渗透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使学生对人类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与特色民族文化精髓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多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共存,使得特色民族文化能通过教育的形式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宏.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J].大众文艺,2010(18).

[3]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思想路线,1998(5).

[4]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

第4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

一、前期准备工作:

1、根据学校要求,少工部在活动前期,通过给各班负责人开会,积极调动少数民族同学们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

2、 在学生会其他部门的配合下,我们认真挑选由各班上报的文艺节目,进行了初选、复选,选出5个节目参加校里文艺展出,最终由校学生会选出2个节目代表园参加当天的少数民族文化节。

3、 给参加此次民族街展示的苗族和蒙古族的几位同学开了5次会,布置任务,并随时了解进展情况。

二、活动当天:

经过精心的准备我们终于迎来了少数民族文化节,在学生会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们认真布置本院的民族街,活动刚刚开始,我院的民族街便受到的同学们的关注,通过板报的宣传、同学的介绍,以及对苗族和蒙古族食物的品尝、衣物的试穿,让同学们对两个民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我院民族街的文艺表演更是吸引同学们的眼球,尤其竹是竿舞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更是将活动带到了。参加校里表演的文艺节目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此次少数民族文化节,让同学们在娱乐的同时更加了解少数民族的自然情况、民族民俗以及风俗习俗,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但是活动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

1、有些班级的节目不符合少数民族特色的要求。

2、舞蹈动作不熟练。

3、活动举办的当天路过的同学混乱,占了表演场地。

4、表演节目时没有找好台心。

虽然美中不足,但一部分不足已经在前期工作中得到了补救,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此活动中我院表现还是很突出的,在同学中反应热烈,并且在此活动中我院获得了最佳创意奖。

在此活动中同学们不仅放松了平时紧张的学习心情,同时也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让所有的同学感受到了56个民族的趣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部会继续努力,为同学们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活动。

第5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

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异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进入,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接待地社会中,引起接待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demonstration effect)。在这种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旅游者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远远大于他们所接受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向往旅游者现代化的都市生活方式。此外,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趋于商业化,其真正的生活方式在旅游者的影响下在逐渐消亡。旅游业的开发势必使外来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导致其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亡。

(二)发展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较为偏僻的山区,旅游者在感受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的同时,与之相得益彰的还有美妙的自然风光。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当地大肆兴建的宾馆、度假村,已经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如西昌邛海,在1998年以前还未进行旅游开发时,邛海海水随处都可清澈见底,但发展旅游的这十年来,邛海边建起了大量的宾馆饭店,虽然有邛海污水处理厂,但现在的邛海水质已经被污染,四五米水深时便无法见底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但从长期来看,却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难以逆转的。

三、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一)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首先要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加强可进入性。既让旅游者能走进去,又要让少数民族人民能走得出来。西昌的彝族火把节,每年都能吸引众多游客,今年更是达到了55.76万人次,旅游收入10352.49万元。但从成都进入西昌只能乘坐火车或汽车,均需10个小时。汽车每日只有一趟,火车车次较多,但在火把节期间也是趟趟爆满,连一张站票也难求。2012年成都到西昌的高铁和高速公路通车后,从成都到西昌仅需2个半小时,大大地提高了可进入性。在建设交通设施的同时,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宽带、通信等基础设施,使他们有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不要谈虎色变。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偏远荒僻的山区,保留其文化中传统特色的一面,而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去掉落后的一面,也有利于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改善与进步。

(二)重点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史诗等,都是具有历史价值和积极意义的文化遗产,应予以重点保护,以防止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逐渐失传。藏族史诗《格萨尔王》,现在仅有极少数藏族老人会以歌唱的方式吟诵,当地政府正以录音的方式将其保存起来。此类文化遗产可在当地建立博物馆加以保存,并由少数民族亲自介绍讲解,既可增加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又能避免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中流失,同时也能使旅游者能感受到更深层次、更为丰富的民族文化。

(三)开发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

生存于少数民族民间的手工艺品诸如编结、纺织、制陶、雕刻等手工艺品以及少数民族的装饰品等,深受旅游者的喜爱。如果将这些手工艺品作为旅游纪念品,有较大的市场和开发领域。可以设立生产此类手工艺品的工厂,增加就业,同时少数民族手工文化及其生存环境作为旅游资产开发利用也有利于民族建设。但一定要避免机械化批量生产,粗制滥造。少数民族的种植的传统作物,如彝族人的苦荞,经加工后可作为健康饮品、点心,苦荞皮更可做枕头,是馈赠亲友佳品。彝族人种植苦荞,既可保留他们的生产方式,又可转化为旅游商品。我们有理由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那样保护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手工文化及其生态环境,让它们转化生存的方式和用途。

(四)对当地旅游景点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首先,地方政府应认识到发展旅游要避免追求短期利益。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产品为中心,提高旅游项目的规划设计水平,积极倡导生态旅游,贯彻“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和“保护性开发与开发性保护并举”的指导思想,坚决制止破坏性开发与低水平重复建设,尽可能用最小的资源开发代价换取最大的旅游经济效益。

其次,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尚不能完全有效地自发协调旅游开发中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及旅游开发规模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管理机制,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纳入行政和法制管理的范围。通过政府制定的旅游发展模式或旅游开发策略,引导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当地政府应积极开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使少数民族和旅游者都能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珍稀性,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文化遗产,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基础生态进程,满足经济、社会、审美各方面的要求,才能保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宏,李伟。论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42(1):130-136.

第6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

(一)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昆明三所高校(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7份,回收有效率为82.33%。其中泰国留学生132人,越南留学生72人,其他国家留学生43人。他们当中本科学生为153人,研究生30人,汉语短期培训的学生64人。

(二)调查问卷本研究所用的工具为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受试的基本信息,包括国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第二部分旨在调查他们对云南的印象及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情况。第三部分为开放式问答题,主要调查他们接触和了解云南文化的主要途径。在分析他们对云南文化的了解程度时,主要采用李克特1-5等级量表。

二、研究发现与讨论

问卷调查主要从他们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了解及认同层面来分析他们对云南的印象。云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共有25个,这些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民族习俗、饮食服饰及文化特点,同时,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多样化的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沟通,从而汇成了具有云南特色的民族文化体系。

(一)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对云南的印象在问及“来中国之前,提起云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时,回答次数最多的是昆明,提及次数比较多的是“少数民族”、“香烟”、“民族服饰”、“过桥米线”、“石林”、“茶”。这说明,东南亚留学生对云南的最初认识是从地理概念开始,最先了解的是省会昆明;其次由于调查对象为学生,他们来云南之前,查询了解更多的是云南的高校,而云南高校最集中的地方是昆明,所以“昆明”这个词是他们最为熟悉的;第三由于诸多国际航班直飞云南的到达站均为昆明,它是连接东南亚留学生从本国到中国的第一站,因此,留学生们对昆明的熟悉程度较高。此外,由于云南跨境民族较多,东南亚留学生对云南少数民族提及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二)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为调查东南亚留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共设计了“云南民间艺术及歌舞(含中国民间艺术等)”、“云南城市”、“云南饮食”、“云南旅游景点”及“云南少数民族节日(含中国传统节日)”五个方面的内容。结果发现,在这五个方面,他们最为了解的是“云南城市”和“云南旅游景点”,100%的学生都能列出一到两个云南城市或景点,其次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含中国节日)”,最不了解的是“云南民间艺术及歌舞”。结合调查结果,排在每个层面前五位的分别是:云南城市:昆明(99%)、大理(99%)、西双版纳(99%)、香格里拉(99%)、丽江(99%)云南旅游景点:石林(95%)、大理古城(88%)、云南民族村(87%)、恐龙谷(84%)、玉龙雪山(80%);云南饮食:过桥米线(90%)、饵块(88%)、炸土豆(84%)、臭豆腐(81%)、火腿(70%)云南少数民族节日(含中国节日):中秋节(86%)、春节(82%)、端午节(77%)、火把节(75%)、泼水节(68%)云南民间艺术及歌舞:京剧(72%)、书法(70%)、太极(63%)、剪纸(53%)、功夫茶(49%)为了了解东南亚留学生来云南学习的同时,是否有兴趣了解中国或者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问卷中还提到“你还想了解更多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或中国文化吗?”,83%的学生表示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多样,有很多有趣的民族,他们愿意了解更多的云南民族文化和中国文化。但是也有8%的学生表示不愿意,还有9%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而问及“你最想了解云南或中国文化的哪一方面”时,选择“中国饮食”和“中文”的比较多,选择“经济”和“建筑”方面的比较少。这可能与被调查的身份有关,他们大多是学生,来云南主要学习的是中文,要适应当地文化,和中国学生交流,语言是基本沟通工具,虽然部分学生可以使用英文,但是他们更倾向于用中文来交流。为此,选择想要了解“中文”的学生比较多。同时由于在学校,学生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是饮食,当地食物是否符合他们的口味,也很容易影响到他们来昆明的文化适应情况,因此,很多学生倾向于了解中国饮食。

(三)东南亚国家留学生了解云南民族文化的途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东南亚留学生在昆明上学期间,了解云南的主要途径有:云南当地的数字媒体,包括互联网、广播节目、电视和报纸;学生所在学校学习的有关文化的课程、身边的中国同学及老师;还有他们在云南的旅游经历及来云南之前在本国的一些媒体资源等。同时还有部分学生表示通过观看中文电影、参观会展中心的文化活动或展览、阅读相关图书、观看歌舞或者节目表演等来了解云南民族文化。此外,还有部分学生表示通过去云南各地旅游或参加文化体验也能了解到部分民族文化。为了进一步探究东南亚留学生在昆明学习期间,了解云南民族文化的途径是否方便,问卷中还问到“你觉得你能很方便获取云南民族文化方面的资料或者知识吗?”,73%的学生反映他们不能便捷获取云南民族文化方面的资料。虽然图书馆和书店都有很多这方面的中文书籍,但是翻译成他们本国语言的不多,双语对照的涉及云南民族文化主题的教材或著作也几乎没有。同时互联网介绍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主要是中文网页,个别有英文介绍,但是用泰语、越南语、缅甸语对照的网站基本没有。同时还向调查对象了解“你在国内的时候有机会接触并了解云南民族文化吗?”,88%的学生表示他们在自己国家基本没有专门介绍云南文化的节目,也鲜有网页或者杂志谈及云南文化。

三、总结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昆明的东南亚国家留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内容认识相对比较清楚,但是了解和认同程度还有待提高。美妙绝伦的旅游景点,五彩绚丽的少数民族,美味可口的当地小吃构成了他们对云南的基本印象。而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民族舞蹈、歌曲及民族节日等了解还不够深入,也缺乏这方面的文化体验。同时,因为被调查者中间大多是汉语专业学生,他们对中国文化(含云南民族文化)及中文都有极高的认可度,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继续了解云南文化。这一现象值得深究,我们需要提升来昆留学生对云南本土民族文化的关注度;如何构建适合他们语言水平的涉及云南文化主题的汉语材料及他们本国语言材料也值得分析。为此,为了进一步加大云南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实现云南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可以依托在云南的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增强他们对云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并将之培养成为学成归国后宣扬云南文化的主力军。具体建议有三:

(1)加大信息资源建设,构建多语种的外宣网络平台。云南省现有不少推广介绍云南民族文化的相关网站,但是网站语言大多局限于汉语,还有少量提供了英语语种界面,但是涉及东南亚语种的网页目前还比较匮乏。在与东南亚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合作交流过程中,对外宣传的主要受众是东南亚国家的民众,为此,在外宣网络平台建设中,应将东南亚国家语种列入网站语言,这样更方便这些国家的民众了解和感知云南民族文化,也能促进云南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2)依托留学生课堂教学,设置云南本土文化系列课程。昆明高校的东南亚留学生今后将是他们自己国家汉语教学或者其他岗位的优秀人才,也将是对他们国家民众宣扬云南民族文化的主力军,如何引导他们更好地了解云南民族文化,构建良好的云南印象值得探究。因此,我们应该立足于校园,充分依托留学生的课堂教学,增加他们了解云南文化的途径。如:开设与云南民族文化,摩梭族文化或者云南旅游景点赏析等课程;同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课程学习,或者将云南民族文化传说或者民俗改编为本国语言,进行再创作等。此外,还可以在云南民族文化课程中加入一些民族服饰展览、服装设计或者昆明饮食文化等内容提升留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要求学生们分组,选取云南的某一个民族为主题对象,对其服饰、饮食、民俗、语言等内容进行搜集汇总,并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全班分享,如此一来,他们对云南民族文化的某些细节或者特色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会促进他们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

(3)打造云南民族文化品牌,开拓云南民俗体验途径。由于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珍贵独特的习惯、服饰、舞蹈、歌曲、节日及美食等构成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留下来许多经典的作品或仪式表演等。为了强化留学生们对云南多样化民族文化的感知和认识,云南省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及文化产业部门可以联合打造一些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文化品牌,表演风格和内容创造既能呈现云南省不同地方、不同民族在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的特色,同时还要切合观众的需求,具有较好的文化感染力。如此一来,这样的品牌能充当东南亚国家民众了解云南的重要媒介,有效推进云南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东南亚国家民众了解云南文化。如今,云南省已经打造了如《云南印象》、《梦幻腾冲》和《丽水金沙》这样的典型民族文化品牌。当然,为了能让留学生们更加近距离感受云南民族文化的风情,在昆明学习期间,还可以给他提供体验云南民俗的实践机会,如暑假云南民族文化社会实践、泼水节云南民族村一日游,或者大学生暑期去云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支教活动等。这些民俗体验活动都会给他们带来最直观的冲击和印象,也能增加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进而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了解云南民族文化。

第7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 课程 开发

【基金项目】广西区教改(2014JGA143)及广西哲社项目(13BXW00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7-01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创造的并经过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内的所有文化的总和。广西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居住在广西地区的11个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俗,有着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情感,在建筑、饮食、服饰、居住环境、节日、礼俗方面都蕴藏着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笔者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装饰设计的课程教育10余年,深刻的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以及它们在“装饰”精神上的共融。

广西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装饰资源。例如壮族的铜鼓、花山崖壁画早已闻名中外,此外,织锦、刺绣、陶瓷、竹编和芒编在内的各色工艺品、具有民族特点的壮族干栏式建筑、侗族风雨桥、鼓楼等民族建筑,以及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等等,都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笔者尝试在课程教学中首先引入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介绍,然后以民族工艺品为课程主题,刺激学生在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入思考中提取视觉元素,然后结合装饰工艺品的市场分析,进行实物制作,再进行汇报展。

1.壮族文化

《壮仔》作品就是来自于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绣球的文化的理解和造型的分析基础上完成的,同时结合了壮族文化中的图腾崇拜以及壮族人民劳动时的配饰元素的应用,创造了一个系列的5个壮族工艺品泥塑公仔的设计,学生在为期不长的40课时里,从壮族的民族传说,民俗文化入手,由浅入深,不断推敲,最终完成实物,这一过程也是对壮族文化全面接触的过程。

(1)绣球文化:在广西众多的刺绣工艺品中,壮族的绣球是最精美的。现在,绣球成了广西壮乡的吉祥物,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也慢慢地成为居多家庭中最漂亮的装饰品。壮族制作绣球的历史悠久,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上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已定。” 大致是说,每逢春节或三月三歌节时,壮族青年男女都到野外举行抛绣球活动,以抛绣球为媒介,不少青年男女结为夫妻。

(2)牛神崇拜:壮族传说牛是上天派到人间帮助农耕的,以农历四月初五为牛的生日,称“牛皇诞”。该日禁用牛力,在牛栏烧纸祭牛神,并喂牛一团有色糯米饭;有的地方还以菖蒲雄黄酒灌牛。春耕大忙后,要举行“收牛魂”仪式,称“牛魂节”。该日众人团坐欢宴,并用芭蕉叶等包五色饭和肉、菜等喂牛,禁止鞭打或厉声呵斥。他们认为耕牛农忙作业辛苦,神魂惊散,故须招引。

(3)青蛙崇拜:据社会调查材料证明,老一辈壮人非常崇敬青蛙,许多地方的壮人不准杀蛙,甚至不准小该乱捉,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斥责。老人在田间遇到它,都要小心地绕道而行。解放前后,东兰、凤山、田东、来宾等不少地方仍禁捉禁杀;田东县檀乐村壮族还有禁吃青蛙的习俗。

2.侗族文化

侗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侗族鼓楼有学者称之为文化境域的诗性象征。鼓楼始建于何时?由于侗族无文字记载,无从考究。不过,侗乡世代相传认为从有侗族村寨的时候起,就有鼓楼了。据清代雍正年间有关资料记载:侗人“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可见明末清初开始见于史册了,距今约三个多世纪。侗寨鼓楼一般是按族姓建造,每个族姓一座鼓楼。如果侗寨族姓多,往往一寨之中同时有几个鼓楼并立。鼓楼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以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内容为主,云腾雾绕,五彩缤纷,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鼓楼技艺本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3.仡佬族

仡佬族散居贵州、云南、广西及越南等地,被后来民族如汉族等称为“仡佬”,“老户”,“土人”,“土蛮”等。居住地降水丰富,气候温暖,适合开展农业等多种经营活动。

仡佬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时间大致与汉族相同,但有“喂树”的特殊内容。“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大树)崇拜。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在农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有些地区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捧着牛心和新米饭祭拜寨旁的神树“菩萨树”,祈祝丰年。染色剪纸《生命树》的作品就是建立在仡佬族对树这一自然元素尊重的理解之上创作的。

4.毛南族文化

毛南族也是广西土著民族之一,它是由先秦时“百越”的一支隋朝时的“僚人”而来。“肥套”即毛南族的还愿仪式,是毛南族最古老的风俗之一,至今仍在毛南族地区盛行。在毛南语里,“肥”就是举办的意思,“套”则专指还愿仪式,与“道场”之意相近。“肥套”最具价值的地方,是隐含在其中的教谕内涵和贯穿始终的“傩戏”。师公们戴着诸神的面具,用唱词配合舞蹈动作,带有浓厚的教谕色彩。“肥套”的内容丰富,主要传授了一些人与自然相处的经验。

《面面相觑》这件小型泥塑作品就是以毛南族肥套面具为创意灵感,不同色彩和不同表情的面具造型,表现了人间百态的喜怒哀乐。同时每一个面具可以单独取下观赏,又可自由组合进行陈列。该学生作品获得了2014年“桂林特色旅游纪念品”比赛的院校组最高奖“创意奖”。

总之,笔者通过为期两年的民族教改课题的探索,发现少数民族文化在设计类课程中的渗透开发尤其显得有意义,面对汉族和不同少数民族的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介绍和设计上深入的思考,它不仅可以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地区特色知识了解的的实际需求,而且,对于传承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普及既能够鼓励和倡导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保护本土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又能在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同时,实践学校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这与装饰艺术的精神是非常一致的,用原研哉先生的话能很好的解释: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是对感觉的敏感而细微的处理。

参考文献:

[1]王莉,几何抽象图形在装饰教学中的创新实践,装饰,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2011, 第120页

[2]王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代教育科学,吉林:吉林教育科学院承办, 2008, 第85页

[3]吕屏,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靖西旧州壮族绣球的传承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9,第15页

[4]关纪新,中国少数民族大观,民族文学编辑部,2008,514页

第8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

一、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现状

(一)影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音乐思想和音乐艺术的传入,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出现了以美声唱法为主导的教学现象,而我国的本土声乐方面则较为忽略,使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艺术逐渐边缘化。这种过于崇尚美式音乐教学的现状会影响我国的历史文化传承,也会限制我国民族艺术的发展。“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说明民族的自身特色非常重要,只有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才能被世界接受、被世界欣赏。

(二)音乐教学内涵单一

由于我国高校师生长期受本土音乐文化的熏陶,对于国外的音乐文化和音乐特色没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因此如果一味地在音乐教学中传授美声音乐文化,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效果的事倍功半。同时音乐教学内涵的单一,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习渠道狭窄,音乐视野狭隘,很难进行博采众长和个性化选择。

二、少数民族音乐对高校音乐教学的作用

(一)深化高校音乐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单一,很多民族音乐没有纳入音乐教学体系。少数民族的音乐主要分为民歌、歌舞、器乐、说唱、戏曲五大类型,而民歌是少数民族的音乐主体,具有丰富性、多元化的特色,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展现和文化传承。由于每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特色,因此把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可以丰富高校的音乐文化内涵,为高校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模式注入新活力。

(二)加强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作为少数民族主流文化的媒介,可以展现少数民族的民族信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因此把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透过民族音乐的学习,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同时还可以和少数民族同胞情感交流、思想交流,从而增进民族感情。

(三)提供学生个性化选择

少数民族音乐资源丰富多样,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自身喜好多渠道选择。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已经开始重视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对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和音乐特色进行讲解分析,帮助学生吸收民族音乐精髓的同时,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声乐兴趣,使学生能更好地挖掘自身潜力和自我个性。

(四)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品行言格和思维方式的指导原则。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漫长发展而积淀下来的,拥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因此把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艺术中感受到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帮助学生在艺术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高校音乐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方法

把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教学新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高校、师生、家长的欢迎和支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进程。下面是针对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具体方法分析: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声乐

民歌是少数民族音乐的主体文化,有些少数民族的民歌中含有多个声部,例如瑶族、苗族、侗族、壮族等。这些多声部的民歌手法表现多样,内容表现丰富、艺术表现强大、流传历史悠久,因此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借鉴并吸收少数民族独有的演唱艺术,使高校音乐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声乐资源。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器乐

少数民族的乐器类型丰富多样,易学也易演奏,而且通过器乐的教学辅助可以激发学生对声乐的深刻理解和音乐艺术的欣赏,因此把少数民族的器乐教学融入高校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使民族乐器文化得到传承,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声乐理解能力和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师队伍建设

第9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 高职 传承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143-01

国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职业教育传承民族工艺和文化。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发展集民族工艺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保护、高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于一体的职业教育。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方针,基于此,也加快了通过职业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脚步。

一、民族职业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

职业教育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在传承过程中增加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阮金纯、杨晓雁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及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中提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教育社会学中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的社会机制分为意识层面与非意识层面、客体与主体、教育与非教育的三个维度。本文主要探讨在高职院校中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路径,是在教育维度的传承,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给出民族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路径:即通过学生课堂、校园文化、学生活动以及外部环境五个维度进行民族文化传承。

二、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路径探析

(一)民族艺术走进学生课堂

校本课程是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内蒙古地区,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专业课程的开设中融入内蒙古传统文化,开设具有内蒙古民族特色的课程,并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并渐成体系。在科尔沁职业艺术学院,尤其音乐、舞蹈及蒙语专业,许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本课程。例如,在科尔沁职业艺术学校,蒙古族舞蹈及科尔沁蒙古族长短调以及四胡都成为别具特色的精品课程。在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中走在了前列。

(二)民族精神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内涵丰富而广大,它是一所学校在不断发展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财富。它贯穿在一切校内活动之中。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核及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所在。内蒙古地区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更是承载着内蒙古地区特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传承本民族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校训“崇正尚智务本传承”,在校训中体现着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

(三)学生活动弘扬民族文化

学生活动是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学生以自然的姿态参与其中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们意识到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大意义,学生才会积极投身于文化建O,这样文化才能得以不断延续、生生不息。我国各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内蒙古地区有许多民族聚居区,学校可以在学生活动期间组织学生到这些蒙古族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参观、体验,切实感受蒙古族风情,激发蒙古族同学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也为其他民族学生了解蒙古族文化打开新的窗口。学校也可以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学生活动,在通辽职业技术学院,自2014年起每年都举行科尔沁民歌大赛,通过竞赛形式,把极具蒙古族文化特色的舞蹈、歌曲呈现给学校的老师与同学,达到传承蒙古族文化、弘扬蒙古族文化精神的良好效果。

(四)外部环境营造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仅仅依靠学校以及老师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充分意识到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这块沃土,给予适当支持。内蒙古地区现拥有文化馆106座,博物馆87座,乌兰牧骑71个,艺术表演场所19个。这些具有巨大资源优势的场所要积极与地方高职院校互动,在节庆期间开展活动吸引学生前来参观学习感受文化氛围,从心底滋生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愿景。

三、结语

高职院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和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过程中,不能完完全全以市场需求为第一要义,以学生的技能水平为唯一衡量教育质量的准绳,更应该重视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更应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包金光.内蒙古农村牧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阮金纯,杨晓雁.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及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4, 31(5):62-66.

[3]鲁洁. 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卢德生.论民族职业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J].当代职业教育,2010(5):4-6.

[5]雷文彪.民族地区高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路径与实践探索――以柳州师专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5,30(2):87-90.

[6]黄道平,王铃仙.传承与转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路径――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5):63-66.

[7]梁爽.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2016(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