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交流校园文化建设范文

交流校园文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交流校园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交流校园文化建设

第1篇:交流校园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中美高校 校园文化 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校园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驱动力,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习得,创造力和个性的培养,有利于管理阶层便于管理学校,校园文化在培养人才和提高学校实力等方面的作用受到普遍重视。但因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隐形性和复杂性,建设的过程中难度较大,有关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问题的讨论也必将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实践中进一步深化。美国高等教育水平世界领先,其校园文化建设有一套完整的、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模式,在很多方面都给了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的启示。

1 美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突出特征

美国高等教育除较高的教学质量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之外,高校校园文化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模式,表现出一些鲜明的自我特色,这也是其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闪光点。

1.1 注重建设浓厚学风

学校的学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大学多实行淘汰制,遵循“窄进窄出”和“宽进窄出”的原则,对学生有着要求严格。美国的高校学生一般不依赖于父母的资金支持。针对这一现状,美国大学普遍以竞争原则制定了一些鼓励竞争、激励上进的规章制度(如对优秀学生减免学费、提供廉价宿舍、提供丰厚的奖学金以及采用学分制对后进生进行惩罚制裁),以此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加强培养鲜明个性

美国校园文化对学生个性发展非常重视,首先在教学方面制订多样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来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喜好,使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模式及课程。“注意同一课程的多样化,同一门课程为学生开出不同难度的若干课程,同一难度的课程由不同风格的教师讲授。同一领域的课程开设同方向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一种个性化的互动活动。其次,美国高校也重视实践活动个性化。学生参加活动不盲从,都坚持展现并保持自身特色张扬个性。对于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投入相当大,按自己的创意来设计活动方案,求得个性发展。

1.3 重视锻炼创新能力

美国多数高校很注重对学生创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其校园文化表现出崇尚创新的特点。首先,在创新性课程方面,美国许多高校设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而且这些创新性课程一直都在不断更新,使学生的创新知识和创新精神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其次,在校园活动方面,美国许多高校通过举办多样活动,如文化节、艺术节、科技报告、讲座等,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同时,要求这些活动根据需要和学校特色不断进行创新改造,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活动的组织与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1.4 努力培养实践能力

美国高校校园文化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科研实践。在美国的许多高校,学生一入学就在教师指导下从事一些科研活动,开始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科研训练,使他们熟悉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2)课程实践。美国许多高校不断更新实验课、见习课的内容,并增加了学时数,加大实践性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3)活动实践。美国许多高校资助大学生成立各种各样的课外、校外活动团体,这些团体活动的内容与行式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学生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各种内外关系的协调过程中,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应变能力等能力素质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2 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规范引导,我国高校校园文化不断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客观现实中存在的一些价值取向的偏失现象却不容忽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政治导向明显。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高等学府均是由政府投资兴办的,国家意志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有明显的体现。“无论是其指导思想,还是直接目的,大都与政治紧密相关。由此可见政治文化已成为校园多元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政治理论的指导,校园文化就会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但在校园多元文化中过分突出政治文化,最终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阻碍。

(2)形式主义较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较快,但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经不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首先,领导层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形式性。校园文化建设领导班子变动频繁,没有整体计划、全面安排、系统规划。校园活动的广泛性和延续性不足,往往不能形成稳定的传统。其次,学生社团活动的形式主义较重。由于缺乏监管指导,各社团只是注重自身的宣传,来吸纳更多的经费,而没有真正在搞好活动方面下功夫,以致社团活动的开展难以做到有始有终。“大学校园里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上的实惠性和功利化凸显,直接影响了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主体和实效功能”

(3)经费投入不足。我国高校文化建设在资金和人员方面均表现为投入不足。首先,校园文化建设资金严重缺乏。“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教经费有一定程度增长,但被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展、物价的持续上涨所抵销,生均经费仍只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生均费用实际为负增长。”其次,高校文化建设人员投入有限。学校较少有专职从事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教师,许多教师并未作出实质性的指导,指导教师少有精力和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

3 美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当然,美国高校校园文化也有负面影响,但在培养学生学术精神、鲜明个性、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在校园文化健设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3.1 加强重视程度

我国整个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是由于认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在学生和教师的现实活动中就会带有很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要避免以上问题,首先,我国高校应该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广泛影响,提高对学生活动的支持力度。其次,在规划指引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制定统筹安排。“构建特色校园环境要具有系统性,整体联动,总体规划”,所以要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计划,使校园文化能更加有序、有目标、有方向感。“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在于精神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价值和意义所在。”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建设物质文化的同时不忽视精神文化建设的投入。

3.2 建立评价体系

校园文化建设同校园建设的其他领域不同,它是隐形的,看不见摸不着,难以给其定性定量,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自由度大,组织松散主要原因。所以,我国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应尽量制定建设的相关评定标准和评定等级,使这方面的建设更有目标和方向;增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使学生在面临找工作、出国、继续深造的过程中能将自己在参加校园活动方面所做的贡献作为自身的一项优势,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此外,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缺少相关的法规约束,应制定出适合校园文化发展的法规,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各种不良行为加以约束。并在法规的指引下,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3.3 平衡自由与约束的关系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这就需要他们充分发挥积极性、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最大限度的施展。也只有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等才能在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才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更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在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解放学生思想,减少政治化的约束,使学生在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观点,使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3.4 推进国际交流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发展的一大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积极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国际交流,对发达国家高校校园文化的有效借鉴。扩展校际间的直接文化交流对我国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校际的交流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发现、发展自身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勇于将自己的特色推出去;同时也不能盲目排外,要主动去了解、吸收国外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典型做法,敢于将别人的特色引进来,为我所用。在具体做法层面,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首先,丰富交流的内容和形式,避免单调。对此积极开展一些其他富有意义的国际交流活动。其次,疏通交流渠道,避免不畅。国际各高校之间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以互派留学生的方式增进感情、扩大交流。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实现发达国家校园文化在引入方式上的多元化。综合国内外的校园文化建设精华,引进使之本土化、提炼成自己特定的文化内容,形成完善且富有个性的文化系统。

4 结语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国情和体制,由于中美之间社会体制及校园文化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我们学习借鉴美国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经验需要在充分认识两国社会背景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大胆、合理地吸收国外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经验,同时不迷失自我,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努力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使之成为合力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为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宝存.世界商等教育的个性化趋势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2] 宋艳华.国内外大学校园文化对比研究[J].文教资料,2010(20).

[3] 李振英.中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比较与借鉴[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

[4] 沈威,姜国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27(1).

[5] 袁祖望.高等教育比较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186.

第2篇:交流校园文化建设范文

    论文摘要: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法,在湖南桃源县文昌中学(简称我校,下同)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校园文化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是结构功能机制、同化顺应机制和文化引领机制。校园文化形成的基本过程一般经历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阶段。以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七个要素为内容,以五个阶段为工作流程,形成的“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办出各自的特色。”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我校是一所由原文昌实验中学,桃源县进修学校初中部,桃源九中初中部三校合并组建成的全日制初级中学。全校4000多名学生,近300名老师。要构建特色鲜明的学校,需要融合三校的文化优势,需要共同的校园文化凝注人心、规范人的行为,于是便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课题。 

国内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的现状呈现两大特点:一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较多,针对中小学的研究很少。在中国知网(cnki.net)“学术文献总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检索,共有文献17000多条,主要集中在高校。以“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检索,只有86条;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问题与对策的研究,对校园文化形成的机制与规律、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与方法的深层次研究较少,对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如何促进办学特色的研究更少。 

本课题的切入点是,在实践中探索中学校园文化形成的机制、过程,以及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探讨校园文化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这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性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课题界定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其教育、教学、学习、交往、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体系、情感风貌和行为规范系统的凝注和外化。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是:形成“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突出“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办学特色是指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突出特点和风格。我校办学特色的定位是:“德能双馨、和谐发展”。“德能双馨”是指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有口皆碑;学生道德品质好,文明程度高,基础扎实,基本能力强、特长突出,誉满三湘。“和谐发展”是指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身心发展和谐,学生全面、和谐、自主发展,学校科学发展、可持续性发展。 

三、研究目标 

1.形成“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 

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德能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的形成。 

3.探讨校园文化形成的过程及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4.探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 

四、研究内容 

1.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2.物质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3.精神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4.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5.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校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在校师生。 

2.研究方法。以教育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实践 

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1)开展原三校校园文化调研,引发校园文化建设需求。查阅三校管理资料,调查走访三校的管理人员,对三校合并到我校的老师以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各自的校园文化特色。 

(2)开展制度文化建设交流,引导启发制度文化定位。先后与桃源县九溪中学等七所中学进行了制度文化建设的交流与探讨,到常德市几所中学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参观学习和制度文化建设交流。在全省名优校长论坛上,就“如何唤起老师的工作热情,创建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进行了交流。 

(3)管理制度的修订、宣传、学习与实施,实现制度文化的引导、体验与认同。让师生参与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制定,制度体现“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理念。 

2.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1)校园景观彰显“和谐”之美和“发展”的生机。如富有“万众一心,远航”诗意的中心花坛,文化氛围浓郁的勤思园、笃行园、修身园,100余盆高品位的盆景,色彩搭配和谐,高低层次和谐,布局疏密得体的树木花草,整个校园显得优美和谐、生机盎然。 

(2)校园宣传展现“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学校给每栋教学楼安装了一条精铜雕刻的体现校园文化的大型标语,每栋教学楼每层的楼道墙壁上均贴上了精美的、富有人情味的楼道提示语。学校在办公楼前建立了极具艺术色彩的两块大理石墙,墙上雕刻了铜底大字的校训,即“基础扎实,特长突出,身心健康,素质全面”,“追求卓越,创和谐教育,办人民满意学校”。学校在每栋教学楼的走廊,把学生和教师的优秀美术和书法作品用精美镜框固定在墙壁上,并附上作者的简介和创作意境,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加强教师德能文化建设。学校围绕教师的师德、教风和专业技能开展教师德能文化建设。通过师德标兵评选、奖励与宣传、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校内外优质课观摩、参加校内外教学比武、承办教学研讨会、评选教学能手、评选德能双馨教师、教学骨干的奖励宣传等,营造重师德、重教学能力、重教风、重教师自我发展的文化氛围,让“德能双馨”成为教师的追求,成为我校的师风。 

(2)加强学生道德与学风建设。 

首先,以规范引领学生文化。制定《文昌中学学生行为规范细则》等多项规范,规范体现“美德”、“才能”、“和谐”、“发展”四大主题。 

其次,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遵纪守法法制教育,珍爱生命安全教育,八荣八耻荣辱观教育,诚实守信做人教育,健全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等六大主题教育。对七年级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与训练。运用榜样激励,开展周送喜报、月评小明星、期末评“三好”、班风评比等活动。利用校主题活动、班团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正面教育与训练。 

再次,开展心理辅导。学校建立了高标准的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建立心理档案。学校还在各班设立了一名心理委员。 

(3)校园文学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是指导学生走进名家,品味经典,提升文化品味;其次是以校刊《楚三春》为阵地,开辟校园文化专栏、出版校园文化专刊,弘扬以四大主题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再次是开展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班级演讲比赛;最后是在校园网上开辟“校园文化”栏目,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 

(4)校本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将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开设艺体特长班,组织音体美特长培训,实施了“8个100”工程,即100人的腰鼓队,100人的铜管乐队,100人的舞蹈队,100人的合唱队,100人的田径篮球代表队,100人的书法绘画兴趣小组,100人的科技兴趣小组,100人的武术队。

    其次,将我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我校将具有文昌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系统开发,编成《德雨流芳》校本教材。 

再次,优化文昌艺术节,体育节,大课间活动等传统活动。校艺术节,我们力求学生以班为单位自编自演节目。大课间活动,每天35分钟,包括体操、武术、舞蹈等活动。 

(5)家校协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家长学校每年对家长进行2次面授,创办2期家长学校简报,组织学习心得体会交流,家长完成2次面授作业。评出优秀家长、优秀教育理念。家长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写信等交流方式与教师交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七、研究结果与分析 

1.“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的校园文化初步形成。“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成为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师生崇尚美德,十分注重道德品质修养;师生器重能力和特长的发展,才能突出;师生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突显“美德”、“才能”、“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 

2.“德能双馨、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正在形成。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学生道德品质好,基本能力强、特长突出。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身心发展和谐,学生全面、和谐、自主发展,学校科学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在全省有一定的知名度,全省名优校长论坛在本校召开。学校的艺体特色突出,“8个100”工程成效突出,得到社会广泛赞誉。“大课间操”在全市推广应用。 

3.探明了校园文化形成的机制与基本过程。 

(1)校园文化的形成机制。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师生员工为主体,在其教育、教学、学习、交往、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以需求为基础,通过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而形成的稳定的价值体系、情感风貌和行为规范系统。 

(2)校园文化形成的基本过程。我们认为,校园文化的形成一般经历“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阶段。一种新的校园文化的萌芽首先源于变革的需求和重要事件或人物的引发,通过宣传、理论引导和外校经验启发,使新的校园文化初具雏形并被师生所理解,通过实践体验,感悟新文化的价值,通过实践体验和成功实践的校内外正强化,实现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和内化,最后通过传承和创新,形成新的校园文化。 

4.探明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可确定为三个维度七个要素: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具体包括教师德能文化建设、学生道德与学风建设、校园文学活动、校本课程、家校协作。) 

(2)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是,以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为基本内容,以“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环节为工作流程。 

5.探明了校园文化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机制。校园文化是如何促进办学特色形成的?我们认为其内在机制主要是结构——功能机制、同化——顺应机制和文化引领机制。 

(1)结构——功能机制。结构——功能机制是指,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的、动态的、能起综合效应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本质和功能是由系统的结构及各子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相互作用方式决定的。校园文化是办学特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引领——激励——监控等重要功能,因此,校园文化能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 

(2)同化——顺应机制。所谓同化,是指将对象纳入主体已有的心理图式(即认知结构),使对象成为已有的心理图式的一部分。所谓顺应,是指主体改变已有的心理图式以顺从对象、适应对象。校园文化之所以能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就是因为有些校园文化可直接纳入办学特色中,成为办学特色的组成部分,从而引起办学特色的变化,此所谓同化;同时,对不能直接纳入的校园文化,我们也可主动改变办学特色,以适应校园文化的新要求,此所谓顺应。 

(3)文化引领机制。人的行为是由观念引起的,观念决定一切。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在价值观引领下形成相应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从而促进行为规范和学校个性的形成,最终形成特色。 

6.形成了“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是指,以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七个要素为内容,以“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环节为工作流程,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形成。这一模式遵循了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突出了发展性。实践表明,这一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八、研究结论 

1.校园文化的形成一般要经历“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阶段。 

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可确定为三个维度七个要素,即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教师德能文化建设、学生道德与学风建设、校园文学活动、校本课程、家校协作)。 

3.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应以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为基本内容,以“需求引发——引导启发——实践体验——认同内化——传承创新”五个基本环节为工作流程,推行“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4.文化引领机制。 

5.“375”发展型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具有实效性,明显促进了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高韦芳.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基于苏州市金阊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苏州大学,2010. 

第3篇:交流校园文化建设范文

一、对校园文化建设方式的质疑

校园文化从课程范畴来看属于隐性课程,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对学生的影响是不系统的、无法预测的,它具有暗示性的特征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我们一般在讨论校园文化应有作用的时候,却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在实际中能否起到预期作用的问题。

举个例子,校方为了提倡节约用水,特地在水龙头旁边的墙上张贴了一些标语,例如“用你的双手拭去我的眼泪。”提醒学生用完水后要关紧水龙头,但最后经常看到的依然是没有关紧的水龙头。这时我们就会对墙上这些标语的作用产生疑问,这也就是对学校有意安排的环境,即这种校园文化能否起作用产生疑问。是否可以说这些标语宣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不起作用了?当然不是这样。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在于教育是双边活动的过程,不是单向的活动,自上而下的建设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体验。有学者认为:活动和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价值观和信念的源泉。因此对于校园文化来说,要想取得预想中的效果也离不开学生的参与。诚如柯尔伯格所说:“使隐性课程变成一种正义的环境,以及在于正义和道德的理性的和口头的讨论使之变得明确起来。”[1]因此,校园文化中的动态部分更能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产生明显的作用。只有让学生讨论和参与,才能使校园文化的内容内化为个人的品德、价值观和信念。

校园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中最能让学生参与的是交往文化。交往文化在学生的交往中产生,也影响着学生自身。学生与学生之间采取的交往方式、体现出的交往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影响着学生的性格、品格的形成;而教师与教师的交往以及教师个人的行为则是学生热衷于讨论的话题,通过这些讨论,教师的行为处事方式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相对来说,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在影响学生,但没有这样强的渗透作用。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与其建设方式是密切相关的。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导致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渐渐就忽视了校园文化的存在。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才能使学生意识到校园文化的意义,才能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指通过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提供机会,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当中,在交流中了解他人的思想观点,形成新的认识,对自身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做出反思和调整,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与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相比,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的职能部门起着主要的作用。例如:制定什么样的制度、举行什么活动,甚至教室的黑板报和校园内宣传橱窗的内容都是由学校决定的。最终导致学生对这种校园文化往往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而参与式的校园文化建设则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创造过程中,强调建设以学生为主体、适合学生趣味的文化。有研究者认为: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既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受益者。”[2]

2.不断生成更新

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是在传递已有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要生成一种新文化。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校园的主流文化更多是学校声音的表达,这种声音是自上而下单向传递式的。而参与式的校园文化并不仅仅在传递一种权威或要求,更多的是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或学生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掘新的内涵。这种文化不只是对前人观点的一种简单重复和模仿,而且具有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环境的互动中生成的新形式和新内容。

3.贴近学习和生活

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采取的建设措施重在传递纪律观念、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校方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代沟”,加之传递途径的单一性,这样的校园文化并不被学生所接受。而参与式的校园文化更加注重让学生表达对校园生活的要求和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因此,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增进学生对学校职能规章的了解,并且可以使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要求,构建贴近学生现实的文化环境。

三、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与途径

1.把握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

首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文化建设是手段,参与也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参与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学校来说,校园文化不仅仅是指美化校园环境,而且要建设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校园媒体,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的交际能力、思考能力得到发展。

其次,要承认和给予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话语权。学校甚至教师都认为学校制度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应该由学校或教师决定,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就是学生服从或尊敬老师,学生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对这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认为学校和教师的言行就代表了“社会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规范”。[3]而从实际过程来看,真正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只能起到指导作用。另外,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学校、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只强调自己的地位和权威是不能令学生信服的。因此,要建设好校园文化就必须承认并给予学生话语权,在与学生的交流、探讨中构建校园文化。

最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良好校园文化形成的重要保证。学生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必须通过和教师的探讨交流。良好的校园文化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只承认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地位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教师不是神圣不可质疑的权威,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同样是重要的。

2.实施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观念的改变和宣传。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学校和教师为中心。参与式的校园文化建设要转变这种传统观念,发挥学生的作用,就先要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花大力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解放大家的思想。

(2)发动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机会参与。久而久之,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参与的自信不足、积极性不高。对此学校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加以鼓励引导。例如:学校要制定一项新的制度,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学生代表座谈会(学生代表包括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覆盖面要广)、各班级组织讨论会等形式来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机会。以往对待不良的社会文化进入校园的情况时,校方往往采取“堵”的简单做法,结果反而使得学生对它们产生好奇和神秘感,以致更加“爱慕”这些文化。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甄别和选择文化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对不良的文化采取正确的态度。

(3)建立畅通无阻的信息反馈渠道。学校应当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倾听学生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学生对学校的制度、设施以及教师的看法。把学生所反映的一些现实问题以板报等形式公布出来,使之成为公众话题,使真理越辩越明,创造民主的学校舆论氛围。

综上所述,参与式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甄别和选择文化的能力,有利于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有利于校园文化自身更好的发展。但如果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真正地采取让学生广泛参与的方式,则需要在活动形式、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如何发挥教师作用、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等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柯森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76.

第4篇:交流校园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校园文化;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81-02

新媒体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媒体形态,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传播媒体,是人们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媒介。新媒体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日益多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我们现如今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交流平台纷纷兴起,如QQ、微博、微信等,这些自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校园逐渐的发展为自媒体用户的核心圈。而我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建设水平严重落后于教育的实际需要。因此,如何在自媒体时代巧用自媒体工具,构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学生内在发展需求、具备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点课题。

一、分析自媒时代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

加强自媒体时代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是高校思想文化、立德树人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一)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文化、立德树人教育的要求

众所周知,高校肩负着培育人才的重任,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身的心健康发展。但在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文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校园文化建设满足不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利用自媒体传播的覆盖面积广、渗透力强等特点,加强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的宣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在自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运用好自媒体潜在的教育功能,增强其高校思想政治舆论导向作用,从而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二)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文化强国战略思想的提出,为当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持。另外,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也指明了自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需要全面的利用先进的自媒体技术,积极的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活动,旨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和渠道,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能力下,构建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体系。”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要把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从而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增加新动力。除此之外,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将自媒体的优势与传统校园文化建设有机整合,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文化强国”发展战略实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富强、民主、文明;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爱国主义:敬业、诚信、友善”的提出,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价值观指导,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据调查,大学生利用自媒体进行信息收集、归纳等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出浏览本校校园网的时间,而且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上良莠不齐的信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长期下来,学生会形成不良的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起到的价值观引导作用,并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同时又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二、自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自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很大,不仅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够促进思想文化的交流与创新。依托自媒体网络平台,在传播主题、传播渠道以及受众反馈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积极的探讨自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优势,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全面的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一)自媒体承载的内容更多,能够满足校园文化建设量的需求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报纸、学生刊物、宣传栏等)相比,信息储量更大,而且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自媒体信息进行实时的更新与传播。众所周知,传输快捷、交互性强、信息量大是自媒体主要优势。因此,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自媒体的运用,能够增强校园文化的传播力。互联网、网络通讯传播方式灵活,传播的内容丰富,视频、动画、音效等传播形式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有助于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力,有助于激发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的兴趣,进而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二)自媒体具有强大的潜在教育功能,教育辐射范围更广

传统媒体下的校园文化往往比较单调,难以发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功能。而自媒体时代,可以实现校园文化的交互传播,传播效果具有颠覆性。高校各部门、各级组织团体均可以搭建自媒体平台,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从而有效的拓展校园文化宣传的覆盖面,推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另外,利用自媒体,能够激活开放的校园文化活力,而且自媒体可以及时进行更新与升级,及时的纠正校园文化的错误,随时随地的共享校园文化建设成果。通过微信、微博等的互相转发,扩大校园文化的传播范围,从而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三)自媒体的运用有助于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

自媒体能够起到联结受众、信息传播者的作用,具有强大的交互性,不再局限于教师或者领导,学生也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均可以自由地、自主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话筒”。自媒体操作简单,无需经过多种复杂的程序,有利于构建完善地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平台,利于全面的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质量。

三、发挥自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注意事项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指导

自媒体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指导,通过构建个人――学院――学校自媒体平台,将学校官微、各学院以及学生自发组织的自媒体连接起来,形成强大的自媒体网络体系。然后主动进行话题、议程的设置,并且营造积极、活跃的舆论氛围,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

(二)更新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自媒体时代,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这就要求树立新的教育观,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与学生展开良性互动,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与互动,从而有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三)构建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

自媒体传播行为比较自由、自主,需要依靠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体系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优良的校园文化渗透,加强学生对自媒体的科学认知,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传播行为,尽可能地净化媒体环境,形成强大的四级联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的监督体系,及时地纠正不良信息,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造成身心损害。坚决制止严厉打击网络不良行为,为校园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和谐的人文环境对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一方面要加强相关技术、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还要注重人文环境的构建,以符合广大师生的心理需求为着眼点,推动各个自媒体的整合,将自媒体潜在的教育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打造最优秀的校园文化。

自媒时代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立足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以及身心发展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构建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充分的发挥自媒体优势,全面的提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5-130.

〔2〕施小娟,王亚彤,等.自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02):291-291.

〔3〕黄坚平.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

〔4〕任晓菲.大众传媒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

〔5〕Shi Zhisheng.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media age [J]. 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 2013, (07): 41-42.

〔6〕Tang Xiaoli. Accurate grasp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ampus media, play a good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the campus culture [J]. electronic magazine (Teacher Edition), 2014, (16): 271-272.

〔7〕王文杰,侯学然.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28):150-151.

第5篇:交流校园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系统化;建设;路径

建设科学和谐的校园文化,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高等专业人才是高职育人的基本任务,也是高职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系统,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校园文化系统化特点,综合探讨系统与外界、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的和谐发展机制,有利于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构建的科学性、建设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建设路径选择的可行性,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

一、校园文化系统化建设理论基础:校园文化系统化特点梳理

(一)从要素与系统的关系角度来看,校园文化系统具有整体性。

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内涵的关联性。从结构上看,校园文化由环境、精神、制度和行为四个层面组成一个复杂系统,大学精神引领文化,以校园环境孕育文化,以学校制度协调文化,以师生行为折射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共同组成了校园文化的有机体。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致性。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系统,实现高校中人与人、人与制度、人与环境及各种思想、观点的和谐,促进校园建设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在空间上是立体的、时间上是连续的、形式上是多样的,无疑是一个全方位、互动式的系统工程和体系。三是校园文化主体的整体性。学生无疑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同时教职工也是不可缺少的主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职工需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继而成为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况且,教职员工承载的文化价值系统对校园文化起到了流动性较大的学生所无法代替的文化传承作用。

(二)从要素与要素的关系来看,校园文化系统具有结构性

系统的整体性并不是系统内部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要素之间按一定结构的有机组成。“所谓结构,是指系统与要素之间的中介连接方式”。[1]所以,合理的系统结构,会使整体功能大于它的部分的总和,不合理的系统结构,则会使整体的功能小于它的部分的总和。基于此,在系统思维中,必然蕴含着结构性的思维倾向,也就是注重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方式、注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思维。从系统科学的观点看,结构性要素是决定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系统、精神文化系统、制度文化系统和行为文化系统都积极承担着各自的使命。校园文化不但取决于物质要素的状况,精神要素协调的好坏,还取决于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构成是否合理。因此,校园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应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校园文化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的关系,才能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从系统的内部关系来看,校园文化系统具有内生独立性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谈到大学时说过:“大学是一个自行继续的专家的团体,有其传统习惯,日久而形成一种精神特点。”[2]大学校园文化以其特定的建设环境、建设主体、建设途径以及成果,形成了区别于社会文化和其他亚文化的独立体系。作为全体师生共同的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校园文化,不是外加的,强行赋予的,而是由这个组织内部自然而然地生成的。由于每个学校独特的历史传统、校园环境、学术资源、教学育人和管理育人模式长期作用,潜移默化的结果,才产生了各自的引以为荣和内部与外部都认可的不同的校园文化。这种内生的文化,具有独立性,是一种自我学习能力、自组织能力的产物,不可强行改变,但可以自我调节、更新和繁荣发展,使之生机勃勃,充满朝气。

二、校园文化系统化建设现实需要:校园文化系统化建设困境剖析

(一)校园文化建设碎片化,整体性、层次性欠缺

相对于系统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要求,现实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成碎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重物质轻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上,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在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校园设施、校园绿化等“硬”环境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关注规章制度的有无、数量的多少。但对观念层次的东西关注得较少,精神文化积淀不够。较少考量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但这却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它们传递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其次,重职业轻人文。为适应市场需要,高职院校的教育偏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存在功利性的“职业至上”论,对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教育,尤其那些与“功利”“实用”无直接联系的道德、心理和艺术等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则较少。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人文环境。

(二)校园文化内生力量薄弱,文化特色和个性不足

虽然,我国的高职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大发展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建校时间短,部分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成或由普通高校新成立,历史积淀不深,值得借鉴的经验也不多。因而,许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未形成自身应有的、适合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内生力量薄弱,校园文化处于一种随意状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是一味的照搬别人的模式和框架,未注重体现学校的特色,缺少对校园特色内涵的挖掘,造成校园文化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精神,缺乏个性,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雷同。二是校园文化建设滞后于学校现实发展需要,没有及时更新和完善。另外,由于受历史积淀、发展水平、实际操作等原因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地方高职院校没有形成诸如大学章程、现代大学制度等体现大学精神的纲领性文件,没有将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精神体现到制度文化之中,因而形成不了具有特色的制度文化。

(三)校园文化开放有余,适应不佳,媚俗化趋浓

校园文化所存在的外部环境,就是我们身边瞬息万变的世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的相宜性与相互支持性,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效性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在开放的环境中日益开放,但是开放条件下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强化和提升主导性,增强动态适应性。而现实建设当中却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不论是普通高等院校还是职业教育学院,不论是以理工见长的大学还是传统的以人文闻名的学府都面临一个“大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的困局;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兴盛和发展,网络已成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视网络文化的建设,但是内容和形式却比较单一,也缺少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校园网络文化吸引力不强,未能真正地适应、利用好这一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

三、校园文化系统化建设:校园文化系统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求

(一)注重整体性,协调层次性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的特点。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从校园文化的环境、精神、制度、载体、特色品牌等多个方面统筹考虑,整体设计,以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不可偏废任何一个要素,要用整体的眼光去看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追求一种有序的、有机的、优化的整体建设,要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第一个层面,校园文化建设各个部分的整体化安排。精神文化、管理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的整体性。层次性,有序化建设。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层次性的问题,既有主流又有支流,既有重点又要全面,要不断完善和改革文化建设的具体方式方法,着力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来组织和开展各种活动。这是高校文化一体化的第二个层次,是文化建设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第三个层次,全员共建机制。高校学生一直被认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是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组织一支高素质的、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师队伍,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创新的教育观念和现代的教育技能,把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广泛运用到教学、管理工作中去,使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走上和谐发展轨道,保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能持久、深入地进行。

(二)增强内生性,培养个性

系统的稳固很大程度取决于系统内部的力量的强大,就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而言则是指校园文化的内生性力量。校园文化建设系统的核心思想体系是大学精神,它形成于学校长期的教育教学、生产科研及组织活动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是学校的“精、气、神”。大学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因此,在结合办学历史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创新办学理念,培育出高品质的大学精神,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培养个性也是增强内生性的重要方面。个性即与众不同的特点。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和其他高职院校相比,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具有地域特征。高职院校需要努力探索,从培养人才和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设有鲜明特色的先进校园文化。地方高校的地域文化、地理环境、人文观念不同,导致地方高校园文化的发展各不相同。一所大学的文化特点应与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相融合,并凸显这种特色,使校园文化与地域相得益彰,既彰显了学校文化特色,也提升了地域的知名度。

(三)创建良流,发展合作

现在随着改革的深人和开放的扩大,随着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和普及,高校无论在地理空间、信息交流,还是在思想观念上都不再与社会封闭隔绝了。高校各类校园文化组织和平台都必须通过与系统环境持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才能够确保校园文化的自我生长。这就要求,在注重内涵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外延发展,实现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的有机协调,创建良流模式。如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搭建培训与实践平台,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社会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同时,高职院校寻求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合作,为企业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发展学科优势,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强劲支撑的良性循环模式。

总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其建设过程无法一蹴而就,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系统论观点,着眼于整体观念,协调层次性,发掘高职校园文化的内生力量,注重个性和特色培养,同时积极与系统外部环境交流,加强合作,建立和谐良性的交流模式,逐步建立符合时代精神和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第6篇:交流校园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098-03

一个民族科学技术进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产生、演化、发展都和某一特定社会文化相一致…。同样,大学人才培养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产生、实施、发展都与大学校园文化休戚相关。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大学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既是大学历久弥新的源头活水,也是大学职能完善的动力源泉。随着人才强国和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实施,大学作为一方文化重镇和人才培养的发源地,对其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也显得越发重要。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源于1932年出版的美国作者华勒的《教育社会学》,书中的“学校文化”被认为是“校园文化”概念的雏形,即学校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我国“校园文化”的正式提出并得到公认,源自于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第十二届学代会,并在1990年4月北京召开的全国首次校园文化研讨会后,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校园文化展开了研究和探索,但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目前我国教育界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校园文化内涵提出了不尽相同的看法和观点,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从性质界定上来看:校园文化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群体文化,是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从产生的载体来看: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发生、存在空间和发展、延续的载体。三是从建设的主体来说:校园文化是以学生和教师为主要参与者,其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四是从主要表现形式来分析:校园文化是通过制度、精神、物质、行为方式等表现,其中以精神为核心集中体现。五是从本质上来说: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范畴,既受大学日常活动的影响,又对大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实施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概而言之,大学校园文化即以大学校园为空间载体,以学生和教师为主要参与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通过大学的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表现出的一种大学特色化的意识形态,是被大学内部成员互相认可,并能够进行沟通、交流、传承的相对于社会文化的一种群体文化。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人才培养的作用

1.为人才培养提供目标导航。老子在谈到君子应有的修为时说道“君子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就大学人才培养来看文化即为其“辎重”。若想培养德才兼备,“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而不是“才胜德的小人”,大学校园文化的引向、导航必不可少。大学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气质长久积淀的结果,并通过大学制度、精神、物质等形式以“有教之教”和“无教之教”熏陶、感染、引导着校园中的每个成员。尤其是校园文化中的办学理念,作为大学对办好学校所持有的理想和观念,既是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又及时把握了时代的发展脉络和需求,是大学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不灭的灯塔,能够对办好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此外,大学精神作为对办学方针、政策、目标、价值观念等思想意识最高、最精辟的概括,渗透到大学办学理念、科研、教学、人才的培养及与此相关部门的管理和行为方式中,不仅对大学的人才培养,甚至对大学的建设也起着长期性的、关键性的引导作用。

2.为人才培养提供动力来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是群体之间能够相互交流的、普遍认可的、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大学人才培养的反应,又影响和反作用于大学的人才培养。作为校园内部的“价值规律”和“心理状态”,优秀校园文化本身就是对身临其境之人的一种无形刺激和激励。尤其是校园文化中内化为个体追求的精神文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校园文化中内化为个人意识形态及价值取向的部分,作为强大的内驱力,往往是个人奋斗和成功的最根本动力源泉。此外,优秀的校园文化必定是流动的,新的优秀生源、教职人员及对外来文化的积极学习、批判、吸收带来的不仅是新思维和新视角,也给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果说“观念是人类文化的原子弹”,那么,校园文化便是人才培养中的原子弹,不仅对人才培养本身、对校园文化建设,甚至对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无可限量的能动反作用。

3.对人才培养提供保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创始人墨子就已经很深刻地认识到环境对人才培养的至关重要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非独染丝然也,士亦有染”,强调君子要慎其所染,人才的培养也要慎其所染。大学校园是人才培养的染缸,而校园文化的质地如何将直接决定染缸的“出品”。优秀的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人才培养的优质土壤。人才的培养非朝夕之事,需要校园文化从制度、物质尤其是精神上提供持久的支持和外部保障。没有精神理念引导的人才是没有灵性的人才,是批量化产品、生产工具,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遏制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可能,对人本身也是一种摧残。人才的培养不是“水中之月”,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登月计划”,是需要在理念指导下,在实践中依据现实条件展开的人才培养活动,需要高校从制度和物质上提供一贯的支持和保障。文化和物质从来都是历史创造的永恒主题,人才的培养也是一样,物质、制度、理念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出现人才培养中的“短板效应”,最终不是漏了技能,就是漏了德行,而使得人成为残次品甚至废品。

三、人才培养视角下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1.要充分认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现状。

(1)缺乏对校园文化的全面认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不仅是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也是大学的精、神、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不少大学认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是学生,缺乏对教师校园文化建设主导者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尤其是大师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不足。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学校的物质建设、后勤服务、学校的管理风格作为大学品位和风貌的直接体现,也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协调。此外,校园文化的建设受时展特点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讲根植于历史传统。在社会转型期深刻认识大学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之举。目前,大学追求办学中的“高、大、全”、校园物质建设的庸俗化、千校一面等问题正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历史传统、校园文化特色的忽视与失守。

(2)校园文化建设欠缺健全的管理体制:作为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行为规范、引导及意识形态领域的认同和共振,不能以单纯的物质建设、数字化的指标来进行衡量。由于缺少对校园文化建设科学的评价指标及监督机制,不少学校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整个学校建设的规划体系中,有的学校即使有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也多流于文件政策的学习和领悟,具体的措施欠缺,相对于学校整体工作存在滞后性和不协调性。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不仅涉及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还涉及物质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由于缺乏对校园文化内涵、特点、功能的全面认知,造成校园文化建设中职能分工不清楚,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欠缺系统性,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有待完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及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大学也走出象牙塔,主动寻求与社会的接洽与国际的交流,与此同时,各种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也席卷而来。与基础教育领域“从政热”、“经商热”的大抽血一样,市场经济价值观及西方芯片、薯片、影片文化的流入也使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校园文化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与校园文化关系的研究非常必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引导也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2.要认真探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大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必须以文化为基础,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而转变观念、理清关系、赋予实施是优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1)深化认识,转变观念。不像技能、器物、产品那么直观或者可以量化比较,校园文化的作用更多体现于价值观、意识、思维上的转变和升华,但正是这些隐形因素却关乎个人、企业、社会甚至民族发展的前途和命脉。为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是首要之举。正如西方学者马尔库塞所说,“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是它们能够变革人,而人能够改变世界”,观念先行,向来是行为转变的关键和首要环节。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所具有的导向、激励和保障作用,认识到“人类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创造物”,强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人类与文化发展经验的总结。其次,要加深对校园文化内涵的认识。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具有长期性还具有整体性,即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涉及课堂内外且涉及大学的学生、教师、物质、制度、行为建设的层层面面。这就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具有全局思维、高瞻远瞩、革新观念,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院校特色为基本点,求雅不求堂皇,重风气而不重过场,求质量而不求排场。此外,要全面认识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教师与学生既是大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无论多么好的意愿,多么宏伟的改革设想都将大打折扣,甚至消失于无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同样。这就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关注学生的培养与塑造,又要深刻认识到教师职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第7篇:交流校园文化建设范文

【摘 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困难,亟需开拓思路,总结经验。文章着重从三方面入手,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是特定的一种文化氛围,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通过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营造开放、平等、民主的文化氛围,从而搭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关键平台。在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如何看待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

一、校园文化建设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两者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是方式和角度不同。在实际工作中,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方向上的指导和思想上的保证,校园文化则在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复杂性、层次性等特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效用不断弱化。一般来说,研究生年龄偏大,思想相对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定型,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很难使其信服。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氛围,则可通过特定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使置身其中的研究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标准,从而达到更加柔性、持久的育人效果。特别是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科技和文艺活动,由于具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特点,可以有效激发研究生的参与热情,在氛围中感染人、教育人,潜移默化地塑造研究生的思想素养和健全人格。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着重单向灌输,对研究生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以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把握不强。研究生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学术能力的开发和积累、创新实践能力的培育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实践证明,以学术科技活动为主的校园文化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有力载体,承载和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竞赛、报告会、学术论坛、沙龙等,营造自由平等、开放活跃的校园学术氛围,可以有效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范围,开阔学术视野,增强投身学术的信念和勇气,端正学术态度,从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此外,研究生生活方式相对单调,学习与生活压力较大,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缓解他们学习中的倦怠感,调节情绪。另研究生普遍存在人际范围较小、人际隔阂较为明显等问题,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有助于营造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和谐健康的人际交往。

二、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成因

从现实来看,近年来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学习科研压力的增加使得在校园生活中,研究生往往在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三点一线之间奔波,埋头于学术科研,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与活跃程度不高,人们期待中的研究生凭借学识水平、思辨能力、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进而提升校园文化层次与品位的局面并未出现。现阶段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状态表现为组织者筋疲力竭、疲于应付参与者兴趣不大,效果甚微。

首先,研究生内部结构复杂,在年龄层次、来源结构、社会阅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发展诉求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对于校园活动的兴趣度和关注点各不相同,校园活动的吸引力因人而异,焦点难以聚集。加上社会现实的压力,研究生更关注个人能力发展,形式化的活动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

其次,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其培养过程以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为主。因而,研究生对于高水平的学术文化活动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较高,对文体活动则参与度较低。另外,由于现代学术背景下专业的条块分割,研究生生活、学习、科研均相对分散,组织动员难度大,校园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相对有限。加上紧张的课程和繁忙的科研活动以及导师喜好因素等制约,校园活动开展面临着较难逾越的现实困境。

再次,我国社会和高校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研究生在校期间普遍面临各种压力,尤其以论文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最为突出。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提高,高校对研究生论文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按期毕业,找到合适的工作是研究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加上研究生群体大多数没有工作经历,有的还有承担支撑家庭、赡养父母和养育孩子的重任,经济压力突出。此外近年来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过去研究生择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明显减弱。种种压力使得研究生群体考虑问题更加务实,功利主义的趋势加强。

此外,当前,部分高校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和有效引导,开展的活动具有自主性和松散性特点,在活动的形式、内容和组织实施方面缺乏明确详细的规划,对于活动的目标、定位、长远发展更是认识不足。这种状况也制约了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影响力的扩散和品质的提升。

当前,如何开发和开展凸显研究生特色,服务于研究生成长成才需要的校园文化活动是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对于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来讲,离开了校园文化这个重要平台,其效力将大打折扣。我们必须拓宽思路,总结经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优质校园文化活动与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互补共进。

三、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思考

为使研究生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与品位,促进健康、主流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积淀,同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以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为依托,推进校园学术文化建设。研究生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学术的骨干,学术科研是其重要任务。我们要充分考虑研究生自我学术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积极搭建高起点、多层次、多形式、多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培育和营造自由、平等、开放、活跃且高品质的学术文化氛围,服务于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精神的缔造。高校应该结合研究生的专业培养,经常性地开展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沙龙、读书报告会、科技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学术科技活动,为研究生提供交流思想、施展才华、锻炼各方面能力的舞台,激发研究生的求知欲和研究灵感,增强研究生学术与精神上的归属感。

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要建立院校两级的研究生学术科技平台,统筹管理各个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避免学术科技活动开展中的无组织性和盲目性,实现学术交流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全过程控制机制。要积极推进学术科技活动的项目化、品牌化建设,充分发挥和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让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自主设计、策划学术活动,打造和经营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增强学术科技活动在研究生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此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握学术脉动和研究生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将新的元素和活力注入到活动内容、形式、理念当中,唯此学术科技活动才能得到研究生的认可,进而促进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切实关注研究生群体的实际需求,营造适合研究生成才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的灌输和说教层面,必须贴近生活、贴近需求、贴近情感,切实解决困扰研究生的实际问题,校园文化氛围才会和谐而动人。当下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等各方因素的影响,研究生普遍面临学业、经济、就业、婚恋等各方面的压力,由此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急剧增加。高校要在解决研究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尽力帮助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完成学业。努力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找准职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开展文艺体育活动、社会时政分析活动、心理健康讲座等,丰富研究生的精神生活,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三,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在信息社会的情境下,网络在研究生的信息获取与思想塑造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值得教育者关注。由于大量网络信息来源复杂且未经过筛选,部分具有负面消极倾向的信息很有可能对研究生的思维、价值观产生负面、难以控制的影响,因此新时期研究生思想工作必须注意网络平台的作用。积极利用QQ、高校BBS论坛、人人网主页等研究生常用的信息传播媒介,加强与研究生的沟通交流,及时把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平台。把握研究生特点,努力开发和开展凸显研究生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研究生的参与度,将极大地促进未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局面的打开。

参考文献

[1] 郭广银,杨明等.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敬菊华.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3] 韩流.研究生与校园文化:“时代”未至 问题犹存[J].中国青年研究,2008(1).

[4] 崔建国.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0(5).

[5] 王传中,吴爱军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6] 刘军.校园文化视野下的学校德育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7] 罗英华.论校园文化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2).

[8] 王红.高校校园文化创新活动创新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12.

第8篇:交流校园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朋辈教育;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汲取文化知识,养成思想观念以及培养能力素质的重要外部环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长期置身于校园文化之中,其思想认识、道德观念、能力素质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因而高校校园文化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然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却出现学生参与性不高、活动影响力不大、校园覆盖面不广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实践证明,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推广朋辈教育,更大层面调动了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力地拓宽了教育的覆盖面,满足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诉求,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径。

一、朋辈教育的新内涵与特点

朋辈,很多时候也称为同辈或者同伴,指的是年龄接近、具有相同背景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大多以非正式群体的形式存在。因此,高校朋辈教育指的是高校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具有相同背景或者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分享经验、知识、观念或者技能,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教育方式。朋辈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最早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工作领域,通过同伴之间的互相鼓励和帮助实现彼此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发达国家,朋辈教育的理念与机制被广泛地运用于预防艾滋病及其他的安全教育领域,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所以必须创新性地将朋辈教育的理念与机制融汇其中,是因为朋辈教育平等性、双向性等特点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诉求直接契合。

(一)突出的平等性和双向性

朋辈教育的主体和受体一般是由在年龄、兴趣、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个体构成的,因此在朋辈教育中,朋辈教师与朋辈学生之间无论是实际年龄、心理特点还是生活的时代背景都比较接近,这就有效地消弭了传统课堂教育中师生之间强烈的年龄、身份和学识的反差。朋辈教师与朋辈学生都是以同辈大学生的身份进行的,双方之间地位平等、话语特点相似,教育的方式开展也灵活,这有助于双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学习技能,具有突出的平等性。再者,朋辈教师与朋辈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教学相长的方式巩固专业知识,还能够挖掘同龄人身上的优点,觉察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完善自己。朋辈教育的双方可能是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也能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转换教与学的角色,汲取不同学科的养料,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开拓自己的学科视野。

(二)强烈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

朋辈教育的开展是在充分了解朋辈教师的知识技能以及朋辈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科学匹配的。朋辈教师的专业优势与朋辈学生的学习诉求在朋辈教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保证了在朋辈教育中真正实现供需的紧密对接,避免资源的浪费,促进朋辈学习效能达到最大化。与此同时,学生之间的相近性和趋同性使朋辈教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同辈群体更好地提供了个体间交流各种社会信息、看法的平台,其成员间可以平等自由地探讨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增加了个体社会经验和社会思考力。”[1]朋辈教师与朋辈学生之间的年龄背景、社会地位、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相似性使朋辈教育的内容更容易为朋辈学生所接受并认可。在朋辈教育中,朋辈教师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话语特点与同龄的朋辈学生都是相契合的,能够轻松愉快地实现知识、观念、技能的有效传递。

(三)显著的互动性与示范性

一方面,朋辈教育的双方都是来自大学生群体,生活空间和时间的重叠性增加了朋辈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当前许多高校教师因为时间或者居住地点的关系,当大学生出现思想困惑或者认识错位时候,很难及时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疏通。但是朋辈教育则有效地避免了这一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优秀朋辈群体来源于广大学生,成长于广大学生中间,更易于感染和激励同龄人的心灵,更易于营建共同提高、共享新知识和文明的学风、校风”[2]。在教育互动中,双方所体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很容易被对方发现、欣赏并接纳,成为对方学习、模仿的榜样,实现优势互补。所以,朋辈教育无论是对于教育者还是学习者而言,在思想引导、才艺学习、素质提高等诸多方面都能体现出教和学的示范性。

二、朋辈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耦合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推广朋辈教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耦合。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是策划者、参与者、推广者、受益者,而朋辈教育作为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两者之间的耦合是实践的基础。

(一)朋辈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耦合

国外的朋辈教育缘起于朋辈互助,大学生之间的互助善用彼此资源,通过学生主体的参与来实现学生“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环。大学生往往喜欢朋辈教育者,因为其年龄、背景等相似,在交流过程中能注重共情,给予求助者积极关注和主动反应,从而提供有效的指导。朋辈教育依靠大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模仿,实现朋辈教师与朋辈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其实施主体无疑是大学生,这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性诉求是契合的。高校校园文化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大学生的成才发展,其文化理念与文化内容只有为大学生所接纳、认可才有可能实现其育人旨归。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重视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避免出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由学校党政职能部门、辅导员“唱独角戏”的局面,让大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彰显。朋辈教育通过鼓励大学生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恰好满足了校园文化建设强调大学生主体性、参与性的诉求。

(二)朋辈教育追求覆盖面与高校校园文化扩大影响力诉求耦合

朋辈教育颠覆了传统的只是依靠专业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模式,让具有专业技能的大学生扮演朋辈教师的角色,指导其他大学生更加顺利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朋辈教育将具有专业技能的大学生聚集起来,共同服务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局,不仅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将大学生凝聚起来,而且无形中培育扩大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师资力量,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受益于校园文化。传统 “师―生”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因为局限于师资力量、场地经费不足等原因,校园文化影响力的覆盖面远远不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运用朋辈教育模式,让大学生群体内部力量进行自我教育,使校园文化活动有更多的可能性惠及全体学生,有效地破解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影响力不足的问题。

(三)朋辈教育的渗透力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潜移默化作用耦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影响往往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的,这种教育力的实现是以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作为重要的前提。朋辈教育运用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进行良性互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他们之间相似的心理特点、生活背景等使之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更加成为可能。在朋辈教师与朋辈学生交往过程中,心理相容程度更高,朋辈学生对朋辈教师具有更强的信任感。换言之,朋辈教师指导朋辈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让朋辈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能够更加自觉地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剔除自身错误的思想观念,提升自身的文艺才能素质,体现了教育的渗透力。

三、朋辈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运用的意义与优势

20世纪中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被正式提出来。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无论是理论或者实践维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变迁,当前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推广朋辈教育,可以由学校挑选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专业的学生来担任其他专业学生(下称非专业学生)的指导老师,传授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而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以及深化校园文化教育力。这种寓文化教育力于日常生活的教育模式与校园文化影响力的作用机制相契合,能更大程度、更广层面地调动大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与渗透力,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突破与创新。

(一)促使校园文化建设从自为存在到自觉发展的转变

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是大学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将朋辈教育的模式引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更加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列中去,实现大学生从校园文化纯粹的享受者、受益者向校园文化的发展者、创造者转变。一方面,将大学生嵌入到校园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能为大学生主动将自己的才能、品格、思维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开拓空间,从而让他们不仅展示能力,而且有机会、有平台为繁荣校园文化“添砖加瓦”;另一方面,朋辈教育也为教与学寻找到重要他者来观照自身,有力地激发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所有的育人的活动都只有通过同学们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3]在朋辈互动过程中,教育双方都能从对方身上发现别人的优势,觉察到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调整自我的价值取向和人格建构朝向良性的方向发展、进步。

(二)促使校园文化建设从部分受益到全员覆盖的转变

大学生身处大学环境之中,校园文化以文化活动等有效形式促进大学生高尚理想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然而,在现实中因为师资或者空间等资源的限制,部分大学生却只能充当校园活动的“看客”。校园文化未能很好地凝聚和引导全体师生,构建起全体师生与校园文化互融共生的格局,使得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大打折扣。而利用朋辈教育模式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则能够有效破解这一难题。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思路,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由“被参与”、“看客”的状态向“主动参与”、“主人翁”的状态转变。另一方面,朋辈教师来自不同的专业,各具不同的文艺、体育等方面特长,将这股力量补充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队伍中去,不仅在数量上能够满足文化活动的师资力量要求,而且在兴趣爱好方面也能满足大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三)促使校园文化建设从零敲碎打到长效机制的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活动,尤其是需要教师指导开展的文艺、体育活动,指导教师往往是聘请相关院系的专业教师担任。这些教师本身承担着教学和科研任务,时间和精力相当有限。他们在指导校园文艺、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也就只能采取“打游击战”的形式来进行,无法建立长远的、系统的、全面的规划与体制。校园文化活动受制于资源的紧缺,导致校园文化活动无法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长期、有效、稳定的互动,窄化了校园文化的价值,而朋辈教育的引入则有效地破解了这一难题。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力量的扩充,有效地解决了资源紧缺、师资有限等问题,保证了高校能够将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统一起来,进行长远的布局规划,形成稳定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体制。

四、朋辈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朋辈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创造性地发挥了艺术、体育等专业学生的力量,让他们去带动非专业学生提升自身的艺术才能和修养,以更好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是一个持续系统的过程。朋辈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促互进需要组建专业的队伍,构筑有效的平台以及建立长效的机制,以保证朋辈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力、有序、有效运用。

(一)重视选拔培训,保证朋辈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高校依靠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专业学生对非专业学生进行指导,朋辈教师是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主导者与承担者,他们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因此,朋辈教师队伍建设应该坚持“精心选拔,全面培训”的原则,确保朋辈教师的专业性与适应性。首先,可以通过学生自愿报名、院系审核推荐、学校答辩面试的形式,重点考核申请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素质,真正挑选出专业知识扎实、文艺技能出众、奉献精神突出的朋辈教师。其次,学校重点培训他们的教学技巧,保证他们不仅有优秀的专业技能传授给非专业学生,而且有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与非专业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合作关系。因为朋辈教师实施朋辈教育的成效,不仅取决于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思想素质,与他们的教育教学素质也直接相关。

(二)搭建对接平台,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性

“朋辈教育者应积极开展朋辈交往,建立彼此信任的、平等的生活化的同伴情感。”[4]为此,朋辈教师队伍组建以后,学校应该积极为朋辈教师与朋辈学生搭建长效互动的平台,让他们更好地进行互动,建立稳固的朋辈情感,进而能够在稳定良性的情感共振中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首先,学校可以采用点对面的运作机制,为每个班级分别配备一到两名朋辈教师,并要求他们定期组织文艺培训活动。其次,学校应该积极创设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展示的平台,推动朋辈教育的理念与机制最大限度地运用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每年可以通过举办艺术节的形式,组织校、院、系多层级的歌曲串烧、舞蹈比赛等,并要求朋辈教师积极指导班级文艺赛事的组织排练,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表征,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5]朋辈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广的进程中,善于依托活动或者比赛的形式,为每位大学生提供展示文艺风采的舞台,不仅是扩大和深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力的需要,而且还有力地激发了朋辈师生教与学的主动性。

(三)凝练明确目标,保证两者有机交融的自觉性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推广朋辈教育,要科学准确地凝练出两者交融的目标,反过来还要用这些目标来调节完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使朋辈教师自觉地用这些目标来导引自己的教学。朋辈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广中可以确立“四个一”的目标,即“一首歌,一支舞,一套拳,一件乐器”。具体说来,高校可以要求朋辈教师培养所对应班级的每位学生掌握一首歌曲的审美能力和表演能力;能够对一个舞蹈剧目进行理解,掌握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编排能力;能够对一套基本拳法有所了解,并熟练地表演出来;通过器乐学习,能够初步掌握至少一种乐器,并能熟练弹奏一首曲目。教育目标的确立,有助于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而全面准确地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实效和工作状态,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提供更加具体细致的参考。

(四)重视大众普及,保证校园文化影响的广泛性

高校通过挖掘艺术和体育等专业学生担任朋辈教师,带动非专业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参与面和质量水平。但是,要建设更加开放、多元、繁荣的校园文化,还要发挥非专业学生骨干的带动作用,掀起新一轮的朋辈教育,逐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人人参与、普遍受益”的新局面。新的朋辈教师可以从非专业学生骨干中培养和挑选,扩大朋辈教师的数量,甚至可以直接为每间宿舍配备新的朋辈教师;还可以拓宽教学改革的思路,挑选专业素质强的学生组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为非专业学生开设相关课程。

高校发挥朋辈的教育作用,丰富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文艺、体育素养,从而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这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各高校的应然选择。然而,朋辈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联姻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馈、调整、升华。

参考文献:

[1]边社辉,王湃,郑建辉.朋辈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83-85.

[2]张勇,王峰,李永山.激活朋辈教育功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114-116.

[3]欧阳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8):29-31.

第9篇:交流校园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校园文化 可持续发展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一般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一所优秀高校的校园文化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沉淀、积累、提炼,而对于大多高职院校来说,要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更需要一个长期探索和积累的过程。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不利于我国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片面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这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内涵,影响文化的延续性。二是盲目模仿和复制,名牌高校模仿和复制西方,一般院校模仿和复制名牌高校。严重破坏文化传统,没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三是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大学文化建设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事,没有长远规划。

随着社会文化大环境的要求提高及高职院校本身所具有的职业性特点日益彰显,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重在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涵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强化和突出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工程,包括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高职学院在提出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时,不要一味地追求口号的响亮、目标的远大和语言的华丽,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教育性――以人为本,重在塑造;二是职业性――立足现实,着眼特色;三是开拓性――勇于创新,鼓舞人心;四是质朴性――朴实无华,朗朗上口。

二、规范和优化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它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由于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历史较短,基础薄弱,起点较低,所招收学生的层次不高,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故而创设以人为本的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则显得更为必要。

针对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问题,应重点强化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1.对高职学生必须进行严格管理。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现代企业对员工最看重的是“两种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和“两种能力”(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员工既会做人又会做事,所以,高职院校更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其别是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

2.加强高职对外办学制度的建设。保证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订单培养、社会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有关方面机制的科学建立与运行。

3.规范和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学院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各类学术讲座和专业竞赛活动,形成参与式的教学。同时,学院在精心组织节假日、庆典日等常规性活动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办好文化节、体育节、科技 (技能)节、读书节,组织好高水平的人文讲座、论坛和报告会,要将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奖学金颁奖、表彰大会等仪式类活动办成学校的经典文化品牌,激励师生珍视荣誉。

4.加强对外宣传和交流工作。首先,要规范学校对外宣传的口径、内容、数据,对外树立统一的学校整体形象。其次,学院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组织策划对外宣传课题,努力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为学院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再次,要加强与省内外兄弟院校的文化交流,推广学校文化品牌,展示学校风采。

5.构筑特色鲜明的院系文化。不同的院系文化集成促进了学院的文化建设,构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各院系要在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的统一要求下,本着与学院文化协调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建设和发展各自的院系文化,并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加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生活动,以及其他方面重大成果的宣传报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