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预算风险防控范文

财务预算风险防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预算风险防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预算风险防控

第1篇:财务预算风险防控范文

摘要: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以及成因;其次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何加强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以及可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管理;风险防控;财务风险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充分表明,在新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将会减少对企业发展的干预,将经济职能更多转向为企业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尊重市场自身发展规律,让企业公平、公正的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然面临更多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必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一、企业财务风险造成的后果

1.导致财务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财务风险的集中表现,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2.企业管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内部财务关系不顺

企业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不力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相关概念及成因

1.财务风险的概念

(1)财务风险和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广义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包括公司财务管理活动本身各方面所具有的风险。将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分为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对财务风险的定义限定为由于使用负债筹资而带来的风险,而对于经营风险,则定义为由于使用经营杠杆而导致的公司息税前收益的变动而产生的风险。结合以上理论,将本文中谈及的财务风险定义为由于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公司在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等财务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发生背离,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财务风险实际上应包括融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和其他风险。企业财务风险,其特征主要体现为具有客观存在性与不确定性。

(2)财务风险防控的概念及内涵。财务风险防控管理过程应包括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以及对财务风险的评估。从防控管理内容上讲,则应包括单位预算风险防控管理、财务收支风险防控管理、资产运营风险防控管理、采购风险防控管理、发展风险防控管理和操作风险防控管理这六大类别的风险防控管理。只有对这些环节的风险从严强化管理,坚持制度创新,才能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力争为建设世界一流财务工作新局面做出贡献。

2.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财务预算风险。一是预算编制不科学带来的风险。通常体现对单位相关部门上报的项目预算经费没有进行深入审核,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密。二是对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引发的风险。预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则主要是指在预算资金的分配与管理上,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标准,造成预算资金分配不均衡、被挪作它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且在预算资金支出环节,因财务人员对具体项目的不了解,信息交流的不畅,容易造成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项目进度的顺利进展。

(2)财务收支风险点。一是收入不按照合同约定,不入账、少入账。如没有定期核对往来账目,欠款长期不能回收,也不做帐务处理;又如当期的生产成本、费用跨期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在收入确认原则方面,有的单位财务甚至通过变更销售收入确认方式,来改变企业财务报表上营业收入的数据。此外,有些企业还存在虚构收入的现象,如通过对开发票,确认收入等。这些做法非常容易导致债权债务统计不实,而财务统计的不真实又为企业在运营中作出的决策埋下了风险隐患。

(3)财务管理制度的不严格,企业管理不善,账实不符。如有的单位不顾生产实际用量而大批采购、重复采购的现象依旧存在,物资过分积压浪费,不仅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且对企业的资金成本,也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占用。此外,对材料出入库管理不够严格,材料入库、出库手续不全,材料管理部门长期不与财务部门对账的现象也颇为多见。

(4)成本费用管理不严,对成本乱挤乱摊的现象比较严重。一是资本性支出挤占收益性支出。如将应列入资本性支出的固定资产列入当期生产成本等;二是收益性支出挤占资本性支出。如将机器维修等费用列入资本性支出。这种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乱摊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主体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成果的真实、可靠。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制度创新

首先应加强企业制度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制度创新,以法律法规、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为准绳,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往来账项管理、资金管理与成本管理。如在预算管理方面,企业可以从完善预算组织程序着手,建立预算评审项目库,坚持按程序办事。此外,企业亦应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决算制度,使之能够为预算的执行提供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建立集预算、核算、决策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企业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减低企业财务预算方面的风险。

2.落实管理责任,强化财务核算监督

落实管理责任,就是要责任到人,以资金管理业务为例,其存在着资金控制人员违反规定支付资金的风险,那么资金控制人员就是这个风险点的第一责任人。此外,在强化财务核算监督方面,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都要实行由经办、审核、部门负责人、稽核四人负责的业务流转程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对财务流程的重重把控,才能做好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工作。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财务风险指数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和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树立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忠诚度,使财务人员清楚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工作的每个环节当中,财务工作无小事,任何麻痹大意的行为都可能给单位带来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制度建设,落实管理责任,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及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风险的防控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唯如此,才可将企业的运营风险减到最低,为财务工作理顺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胜,傅太平.论企业的全面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4(06):86.

第2篇:财务预算风险防控范文

(一)对财务风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明显,由于事业单位的成立和日常运行依赖于政府的帮助,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事业单位对于风险防控意识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风险的预防和管理,具体而言,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些管理者只是片面认为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力度就能有效避免发生财务风险,并且没有意识到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一些事业单位过于追求较快的发展,在进行经济投资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调研,甚至存在盲目性,进而也导致了财务风险的发生。另一个方面是单位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预防专业知识不够,加之对于财务风险预防管理的政策和规定学习研究不够深入,在具体工作中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没有严格遵守财务相关制度。另外,在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容中,对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归属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加之受到财务管理集中核算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环节力量薄弱,也影响了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二)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当前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风险防控管理意识普遍不强,因此对于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甚至可以说缺乏一系列完善的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体制,虽然有些单位制定了财务风险防范制度,但是很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过于陈旧,没有结合具体实际发展进行适当修改,并且在对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工作绩效考核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因素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下降,同时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措施以后,有相对较多的报账制单位过于依赖以会计核算为重点工作的财务监督管理,这种工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决策者和执行者的有机配合,让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管理环节和监督环节相对脱节。从具体实践案例分析,事业单位的会计财务核算工作的作用仅能够发挥单位记账作用,也会在日常工作中拉大会计人员与核算单位的经常性联系,并且单位财会人员由于工作要求,就会受制于记账报账业务的限制,而对单位经济活动缺乏必要了解,进而对事业单位的日常经济运作情况把握不够准确,也就无法发挥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相互配合的监督作用。

(三)缺乏科学的内部财务风险防控体系

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对内部财务风险防控管理不到位,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而言,有些单位虽然制定了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制度没有有效贯彻落实,也没有能够及时根据具体工作情况和实际对财务风险防控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单位的风险管理与实际工作情况相互脱节,进而因为在财务风险防控管理方面存在监控盲点,也容易导致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的发生,同时事业单位内部还没有形成合理全面的风险预防、应急、报告、问责制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全方位防控内部财务风险的发生。比如有些事业单位在大额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内部财务风险防控体系不完善,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个人独断现象的出现,进而致使资金浪费的发生,这样不仅会加重事业单位的债务负担,而且也会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最终会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另外,由于我国现前只有《预算法》对单位的财务支出进行了相应的原则性规定,但是其他与财务管理相适应的体制体系还没有有效建立,这也是造成一些事业单位财务支出“无章可依”现象的重要原因。

(四)存在不同程度的“小金库”现象

当前,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小金库”现象不断受到社会的广泛议论。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将收入按照规定进行入账而设立“小金库”,这一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将由资产出租、处置等方式所得到的收入纳入到单位规定账簿,比如有些单位将闲置的房屋、场地、设备等物品进行出租或处置,还有些单位将经营服务性的收入转变方式变相入账,甚至还有一些事业单位会通过利用所掌管权力对管理对象收取除规定之外的费用进行入账。“小金库”现象具有普遮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对国有资产管理造成了不利影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会扰乱经济发展秩序,而且也会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运行,影响了事业单位职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所以要合理治理“小金库”现象。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建议措施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

为了更好的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控力度,需要切实提高事业单位管理者对财务风险防控管理的意识。只有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管理者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才能够更好的将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到最小化。因而这就要求单位管理者要增强自身的职业判断,掌握科学的方法来评估和分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环境、因素和方法,从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这也有利于促进对事业单位内部潜在风险的及时发现和掌控。同时也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力度,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可以按照岗位责任和岗位性质分别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财务专业素质教育,注意将员工综合素质与财务管理能力培养有效结合,让财务人员在掌握基本财务风险知识和理论的同时,能够掌握财务风险管理方法,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各种财务风险,并在风险出现时能够采取正确有效方法进行加以风险控制。另外,事业单位管理者在采取有效防控财务风险措施的过程中,要以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科学化措施为基础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不利影响。

(二)完善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制度

完善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制度,需要充分掌握财务预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严格规范内部财务风险防控程序和流程,有效健全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将财务风险防控管理到合理范围内,同时要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和执行的详细规定,有效提高对财政各项工作的使用管理效率,进一步充分发挥财政工作的作用,比如可以严格制定事业单位资金预算报表和资金执行报表,也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来制定资金预算报表的相关内容,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情况,有效营造积极的财务工作环境,同时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来合理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日常资金使用管理力度,合理控制成本费用,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强化预算管理,进而有效减少理财漏洞和资金浪费现象的发生。要针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合理制定内控制度体系,形成完备的财务管理体系,做到对单位资金使用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以便保证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的专款专用,提高单位资金管理的使用效益,充分提高财政防控工作的透明性与公开性。

(三)加强内部财务风险全方位防控力度

针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具有一定的紧迫性。结合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现状,建立形成全面系统的风险预防、应急、报告、问责制度体系,有效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防控力度,强化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才能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水平,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制度和资产制度等配套制度,充分发挥每项制度的作用,有效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体系,将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升到最高水平。同时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充分实现财务风险防控的科学化水平,还要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内部监督管理,针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和突况,确保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风险处理。另外要合理发挥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作用,比如在事业单位内部可以挑选业务水平高的财务人员组成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单位内部各项财务活动的审计力度,实现对财务工作中的会计、管理、职能的监督和管理,进而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控管理水平。

(四)健全机制从源头治理小金库现象

治理小金库现象需要切实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从源头进行治理,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尤其要注意将单位的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体系,推进预算执行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细化经费的支出科目,同时还要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贯彻执行,在事业单位内推行公务卡制度和实施政府采购制度,进而有效推进政府采购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在治理“小金库”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专项清理和整顿相结合,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实际,按照堵疏结合,惩防并举的原则,加强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等部门之间的联合,逐步建立健全“小金库”管理体系,促进治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方的完善,进而使单位不敢再设立“小金库”。

第3篇:财务预算风险防控范文

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在当前的高校财务管理方面,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使得制度方面存在很大漏洞。例如,一些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工作不透明。同时,在监督方面尽管制定了相应的监管制度,但是缺乏有效的实施。这些都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陷入混乱之中,不能形成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

2.对于财务资金管理不到位。目前,由于很多社会机构和人士热心高校事业的发展,经常提供资金推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这就使得高校的财务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的趋势。在这些资金的管理过程中,不仅预算外的资金缺乏监管,而且预算内的资金也经常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因此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产生很多问题。例如,在预算外的资金管理方面,对于资金的使用和来源都没有严格的监管和记录,使得资金的管理陷入混乱,并且也滋生了许多腐败问题。对于预算内的资金管理方面,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出现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以及私设小金库等问题,这些都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很多弊端。

3.对于财务预算工作不重视。很多高校对于财务预算工作并不是十分重视,不仅对于预算的资金安排,经常干预和挪用,而且在预算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也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度,使得高校财务预算制度形同虚设。由于财务预算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这就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容易产生很大的风险性。同时,财务预算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也就不能通过财务管理和相关数据控制,对于高校的各项信息进行有效的掌握,这也会导致在高校的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和无效性,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到来危害。

4.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在当前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非常突出,这就严重影响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策略及创新思考

1.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由于高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没有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权责不明确,经常出现混乱的局面。因此,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高校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进入规范的运行渠道。例如,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可以开展创新研究,引入权责发生制,从而使得高校的会计信息与账面保持一致,便于更加有效的管理和运行。

2.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的培训。高校财务人员的业务素养,对于高校财务工作的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尤其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的有效管理,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在选人、用人方面要实现轮岗制和竞聘制,从而杜绝财务人事管理方面的任人唯亲现象,便于对财务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3.创新决策机制防止财务风险。为了有效提升高校财务管路的风险防控能力,适应当前多元化的收入情况,就需要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提升财务决策的管理机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面对新形势,首先要理清财务管理的思路,从而促进办学成本与财务管理的协调发展,确保高校的财务管理能够有效保障高校的教育投入,提升高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同时,在高校资金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析,从而及时掌握资金投入的经济效益,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使得学校的财务管理经过精密的科学计算,取得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当然,近年来很多高校通过借贷的手段,不断在扩建、扩招,使得高校的负债率明显上升。因此,为了有效防范高校的财务风险,高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盲目投入,通过风险管控的决策机制,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降低财务管理的风险,有效缩减高校财务的支出,从而保障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能够稳定推进。

4.通过财务预算来加强财务管理。目前,在高校的财务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的预算机制,可以很好的协调高校的各方面发展,促进高校的财务管理处于一个科学、合理的状态,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在具体的预算管理工作中,一方面需要成立专门的预算编制小组,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情况,选择业务素质强的财务人员编制合理的预算方案,从而保障高校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另一方面就是加强对于预算的控制和管理,确保高校的各项资金支出,都在预算的控制范围内,这样才能有效发挥预算的作用。

5.强化高校财务成本核算机制。在高校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做好财务预算工作,而且还需要加强对于财务预算各项投入的控制,这样才能有效防范高校的财务风险。因此,为了有效控制高校财务的各项支出情况,就需要做好财务成本的核算工作,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这样就能有效对于预算内的各项财务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不仅可以有效促进预算的合理实施,而且还可以推动财务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这样对于高校的财务腐败、资金风险管控以及资金的浪费等,具有非常好的防范作用。

第4篇:财务预算风险防控范文

一、医院财务预算概述

(一)含义

财务预算主要分为财务支出、财务收入预算,医院的财务预算是在以收定支、略有节余为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医院各项费用支出、收入的预算工作。其中,财务支出预算不仅包括医院职工薪资、各项生活补贴,还有大量的药材费、医疗器械费、公务支出以及其他的卫生材料费用;财务收入预算包括盈利绩效、财政补贴、药品提成以及其他正规收入。二者涉及的资金金额数目都很大,而且直接关系着医院的后期发展。因此,必须对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相关的财务数据,然后根据结果制定医院经费资源、卫生资源等其他资源优化规划和分配的方案,这不仅能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还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收益。

(二)作用

财务管理中一直是存有风险的,医院财务管理也不例外,而财务预算管理便是提高财务风险防控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科学、合理地编制医院财务预算系统,均衡地分配资源、经费,有效地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通过财务预算来发现医院现行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医院政策、各项业务、医疗技术等,掌握各环节的财务收支预算情况,比较实际工作和预算工作的差距,从而找出问题,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现状

我国的医疗事业在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在不断地改革和进步,而财务预算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医院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重视财务运算,建立财务预算管理机制,提高医院在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力。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医院的财务预算工作仍有许多需改进之处,这让市场经济下的财务预算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二、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不足之处

(一)预算内容单一

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医院的财务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对财务预算的认识程度不高,导致其预算内容、形式都比较单一。预算的内容仅仅包括了医院日常的药品、医疗支出的预算,没有包含其他资本性支出和现金流量的预算,缺乏完善的预算内容。部分医院的财务预算编制不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有的项目未经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批,导致医院财务预算执行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甚至有一些医院设立财务预算部门,只是为了应对上级部门的检查,并没有发挥该部门的实际作用,这制约了医院财务管理的发展。

医院缺乏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仅流于形式,整体布局意识不强。大部分医院的财务预算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并没有被医院重视。用宏观的角度?M行管理,财务预算管理的很多作用不能得到完善,形同虚设,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下,很多医院仍然缺乏行业竞争意识,在预算管理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资金调配不合理、效率低下。

(二)缺乏健全的财务预算体系和管理机制

没有完善的财务预算体系或者是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医院财务预算中的各项业务将不能很好地衔接起来,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就会出现问题。在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中,往往需要相关的财务部门向上级报告,经审核后才能实施。但是财务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要保证该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财务部门就必须从医院的实际出发,和医院的管理层、各科室、各行政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合作。因此,健全的管理机制以及完善的预算体系,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

(三)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方式

就目前我国医院财务预算中使用的编制方式来看,很多编制方法落后并且缺乏科学性。通常都是通过以医院上一年的完成数作为基数,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减。这种财务预算的编制方式缺乏足够的弹性,不能进行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滚动预算或者绩效预算。一些医院的预算编制方法虽然相对比较科学,但是实际执行力不强,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

一旦财务预算被设定了局限,其作用将很难发挥出来,很多医院的财务预算范围狭窄,只注重日常的财务收支,忽略了现金流的监管。预算表格的编制过于注重形式,缺乏全面统筹意识。一些医院仍在采用落后且单一的基数法进行财务预算,缺乏灵活或是滚动性的预算方法。

三、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正确树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理念

医院通过定期组织全体职工,尤其是财务部门员工进行培训,帮助员工树立节约意识、市场竞争意识,有利于医院展开全面的预算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医院各项资源,最大限度地优化现有的资源配置,以提高医院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全面开展财务预算工作。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健全的财务预算编制制度,实现医院财务的科学化管理,提高资源、经费的利用率和回收率,以促进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良好的开展。医院只有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满足更多群众的看病需求。

(二)完善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医院可以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小组,来保证财务预算工作能在医院财务管理中顺利开展。由财务预算管理小组领导的财务预算各部门以及相关的审计人员,和医院各科室、部门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加强各部门间的配合度,相互协作完成医院的财务预算编制。

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改变传统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结合医院自身的运转情况以及财务管理情况进行预算编制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例如,通过“零”预算编制方法,也就是以零作为财务预算的基础,进行编制,不包含会计运行时的各项支出、收入指标,首先确定医院的各项预算指标,计算医院的各项财政支出、收入,充分发挥预算编制的作用,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三)完善考核、审批制度

医院的财务预算工作不仅需要顺应医院整体的发展需求,还需要在整合资源的同时,保证医院的预算编制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提高医院的财务预算编制能力,可以保证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优势,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对医院各部门、科室以及相关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估,核对各项指标,将实际的收支和预算结果进行比较,进行绩效考核。采用滚动预算编制的方法制定年度财务计划,在平衡收支、以收定支的原则上,编制科学、准确的财务预算报告。此外,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小组需要按照医院的财务制度,对财务预算进行全面的严格审核,并纳入业绩考核体系。加强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明确各部门的详细收支情况,有效地提高财务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结语

第5篇:财务预算风险防控范文

对于企业内控管理而言,正确运用财务管理手段并加强财务管理手段的运用,是做好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措施。结合企业内控管理实际,在企业内控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不但具有事前控制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为内部控制提供事后监督的作用,与此同时,财务管理还能够为企业的全面管理奠定良好基础,使企业的内控管理能够在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财务管理的作用,并且在企业内控管理过程中有效的运用财务管理手段,使企业内控管理在整体效果上得到有效的提升,推动企业内控管理不断向前发展。

二、财务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具有事前控制的作用

1.完善的财务制度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管控。基于对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风险,做好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有效管控,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实际,财务管理以及财务制度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因素,其中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有效管控,对于企业内控管理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强化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并且根据内部控制的实际需要对财务制度进行完善,是财务制度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控服务的关键。

2.精准的财务预测有利于内控风险的识别评估。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精准的财务预测能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控管理提供完善的信息和数据支持,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使内部控制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识别和评估。基于这一特点,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采取精准的财务流程,更好地为内控风险识别和评估提供方法,实现对内部控制风险的管控。所以,根据内控风险的种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和保证企业内部管理能够取得积极进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财务预算是企业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从企业财务管理过程来看,财务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手段,利用财务预算可以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有效控制,使企业内部资金流转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的监控,做到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控制企业的资金支出。这一方式对于企业管理过程和管理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根据企业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的实际要求,采取必要的财务预算,对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做好内部控制风险防控和有效降低内部控制风险的重要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认识到财务预算的作用,将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的主要手段来看待。

三、财务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具有事中控制的作用

1.预算控制可以保障内部控制活动的执行。在内部控制过程中,预算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做好预算控制不但能够为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以及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提供有效的约束,同时还能使内部控制活动能够在执行过程中,按照预算管理的实际要求进行资金的管控,避免内部控制活动偏离预期目标。在内部控制活动进行过程中,预算控制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可以强化对内部控制活动的干预。内部控制能否在开展过程中取得实效,在于内部控制是否在预算管理的框架下得到有效的约束。只有做好这一工作,才能提高预算管理的整体效果,满足内部控制的实际需要,解决内部控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内部控制能够在规范框架下得到有效的开展。

2.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事中控制的重要控制方法。财务控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财务控制的要求,财务控制能够实现对企业内部控制整个流程的有效控制,特别是在事中控制中能够取得实效。基于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的现实需求,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利用财务控制手段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同时还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加强内部控制过程中财务控制手段的运用,保证内控制度能够取得实效,提高控制的整体性和实效性,使内部控制能够在事中控制中获得有效的控制方法支持,保证财务控制能够更好的发挥内部控制作用,提高内部控制的准确性。

四、财务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具有事后监督的作用

1.财务报告是内控管理运行的直接体现。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如何查看内部控制的效果是关系到内部管理运行的重要因素。基于对企业内部管理过程的了解,财务报告是内部管理运行结果的最直接体现。从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的开展,以及内部控制的开展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从这一点来看,财务报告对内控管理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做好财务报告的编制并且将控制的结果在财务报告中有效的体现,是发挥财务报告作用和做好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措施,对做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和事后监督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财务报告的作用。

2.财务分析与评价是内控事后监督的重要手段。除了上述手段之外,财务分析评价也是内控事后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对财务分析与评价的了解,在内控管理运行过程中,财务分析与评价可以对财务管理的实效性以及财务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通过这一评价,能够得出财务管理是否有效的结论,这一过程对内控事后监督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在内部控制和事后监督过程中有效地运用财务分析与评价手段,使财务分析与评价能够更好地为内控管理过程服务,提高内控管理的整体性会和有效性,保证财务分析与评价能够更好的为内部管理服务。

第6篇:财务预算风险防控范文

一、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财务管理,就是指基于一定的法律法规,在一定整体目标的指导下,关于企业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都渗透着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全面、系统地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只有抓好财务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才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

从实践来看,管理水平高的企业都离不开好的财务管理,而许多经营失败的企业,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与企业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够、财务管理意识弱、缺乏财务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导致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发挥好是分不开的。20世纪九十年代曾响彻中国大地的“巨人集团”轰然倒塌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究其原因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混乱的财务管理,最终导致后续资金无法到位,财务预算无法得到落实,是巨人从巅峰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

二、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企业领导应当重视财务管理,形成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共识。首先,作为企业领导,要转变观念,把加强财务管理提到议事日程,摈弃财务部门只是算账、报账的传统思想。树立全员财务意识,转变过去财务管理只是财务部门职责的狭隘观念;其次,企业领导要熟悉财务管理知识,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的管理。正如李嘉诚先生所说:“老板不但要懂业务,更要懂财务”。

(二)建设高素质、复合型的财务管理队伍。财务管理的功效能否有效发挥,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关键。一方面需要领导重视并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技能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其对企业的忠诚和负责任意识。

(三)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并切实贯彻执行。企业管理的前提是建立内部控制体系,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章立制,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很难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各项制度要切实得到有效执行,不能形同虚设。

(四)以财务预算为抓手,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各项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严格按照预算分解落实,保证实施。预算执行中,要建立先期预测、分析、考核和决算制度,跟踪并及时修订预算执行情况,确保目标完成。通过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有效监控,提升企业管理的应变能力,保证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

(五)树立强化资金管理功能的财务管理理念。资金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将企业比喻为人体的话,那资金就是身体中的血液。可以说,资金是企业经营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所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基于一定的资金。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具备了资金管理这一最为基本的功能。2008年的金融大海啸,许多企业因为资金断流而濒临困境甚至倒闭。充足的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但资金并非越多越好,要考虑资金成本,合理筹集资金。以资金预算强化资金支出和成本费用管理、收入预算和应收款监控等,尽可能延缓资金流出,加速资金回收,力求使每笔资金都用之得当,效益最佳,以确保资金营运质量和营运效率。财务管理要从资金的筹集、投资、耗费、回收以及分配等方面加强管理。

第7篇:财务预算风险防控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全覆盖;优化路径

企业要想形成良好的财务管控意识,需要分析经济环境的发展需求,以健全的内控管理体系为核心,顺利落实各项内控管理规章制度,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与约束。企业不仅要保证财务监督内控到位,还需要优化资产管理结构,盘活内部资产。企业实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全覆盖,可以获取到真实的会计数据,有利于做好全面分析与把控。以财务管理、内控管理工作融合为核心,践行财务内控机制,确保财务支出控制到位,做出合理化的经营发展决策。而深化内控体系,也是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内容,可以获得准确的财务管理数据,深化精细化理念,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把控与分析各项生产运营活动,保证全覆盖的财务支出管控工作到位。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实现全覆盖的重要性

(一)顺利达成内控管理基础目标

企业要想实现财务内控全覆盖的基础目标,就需要协调处理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促进经济目标顺利达成,将财务管理的激励效用、导向作用、监督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内控管理基础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到内控管理工作的影响,要想真正解决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避免产生的风险,就需要落实配套的安全管控目标[1];第二,将内控管理的核心优势凸显出来,对经济行为进行监督与控制,制定规范化管理标准,收集与整合财务信息与数据;第三,加强财务管控力度,需要结合我国颁布的法律法规,促进多项财务活动顺利运行。通过开展标准化的财务管理工作,构建配套的内控管理机制,顺利达成企业的基础内控管理目标。

(二)优化内控管理基本结构

企业优化财务内控管理结构,是做好内控管理工作的基础保障,有助于达到良好的内控约束效果。企业开展全面财务管控工作,可以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并做好全面分析工作,奠定稳固的财务管理地位。而加强财务管控力度,有助于落实各项规章管理体系,并对不同层面可以创造的利益进行协调管控,将财务监督的核心职能发挥到最大化。在现代企业运营发展阶段,受到经营权、所有权的制约与影响,使企业内部出现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因此,企业要保证财务管控工作到位,并保证信息顺利沟通[2]。在优化内部治理体系的同时,实现资源合理优化与分配,有效地使用资源,创造更高的综合效益。

(三)减少风险问题

企业落实配套风险预防机制,可以避免出现的风险问题,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从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来看,企业需要提出合理的管控策略,并及时洞察存在的关键问题。在强化内控重点环节把控力度的同时,提出规范的内控管理指标,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保证风险管控与预测工作到位。通过实现全覆盖的财务内控管理,约束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并保证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减少的风险问题,切实提升财务管控质量与水平。

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实现全覆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监管制度存在缺陷

从企业的长远角度分析,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是促进财务内控工作开展的关键。然而,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大多数企业在实际的财务内控工作中,内控监督管理制度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缺乏保障企业全面预算的科学性、全面性,无法保障预算项目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制约预算项目顺利实施等。此外,部分企业在开展工作期间,很多制度都流于形式,无法在财务内控工作中发挥积极的效用。部分企业在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这会为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无法建立科学性、可行性较高的管控制度。

(二)财务预算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

确保财务预算管理方法的科学性,是大部分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的关键问题。企业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大部分预算人员都要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促进预算管理方案顺利实施。然而,就企业的基本财务预算管理情况进行分析,部分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方法、预算目标执行的环节中,存在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差距较大的情况,甚至存在互相脱节的情况。也正是因为财务人员存在对自身工作认知不足的情况,使不少企业的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无法将财务预算管理与经济发展目标互相融合[3]。此外,部分预算人员在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中,使用的预算管理方法缺乏科学性,无法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控制,这不利于提升财务内控水平。

(三)财务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

当前,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风险问题。部分企业虽然推进了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但是,只做好基础财务信息和建设,仅仅满足日常记账工作需求。部分企业虽然利用了财务辅助系统,但系统自动化程度较低,还需要依赖人为解决。而系统没有及时维护与更新,无法满足企业变化的工作需求,甚至会导致企业成本消耗支出增加。在此阶段,企业面临的技术风险、操作风险可能性增加,影响财务内控工作的实施。

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实现全覆盖的优化路径

(一)设定明确的财务内控管理目标

企业在制定财务内控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要进行传统内控管理体系的分析与优化,并提高对财务内控工作的关注度。企业领导层需要进一步创新与优化财务组织机构体系,并对核心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化分配。首先,对于企业各个运营发展阶段的财务问题进行探究,需要以处理问题作为核心目标,并追溯会计可以获得的数据[4]。以精细化的财务内控理念为核心,并对财务数据、战略发展计划进行分析,对岗位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充分挖掘员工实际工作潜能。其次,以落实岗位精细化管理理念为基础,顺利践行财务内控管理目标。以标准化核心财务管理职责方式为基础,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责,还需要做好会计人员考核、分析工作。结合实际的考核结果分析,对会计岗位进行调整,进行数据整合,确保财务报表分析到位。以岗位基本职责为核心,顺利落实岗位轮换机制,规避贪污舞弊的风险问题发生。

(二)完善内部监管制度

从企业运营发展角度来看,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可以为后续工作开展创设良好的保障,并规范工作流程,切实提升管理成效。在实际运营和发展阶段,所处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之中,企业要结合实际的环境变化情况,转变并及时调整监督管理制度。同时,企业需要遵循财务内控制度,根据规章制度办事,一旦发现各项问题,相关人员要及时汇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避免出现形式主义。例如,企业在开展新业务活动时,财务部门要及时拨款,还需要以相应的制度作为基础,做好项目审核工作,在确定实际批款额度后,再进行拨款。在拨付款项后,有关部门要监督资金利用情况,保证财务内控工作到位。

(三)建设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实现财务内控管理全覆盖,需要做好全面分析与控制工作,并以会计信息作为分析的关键依据,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投资管理、资金管理等层面的管控工作。对于财务预测工作进行分析,需要建设财务内控、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管理机制,并促进动态化监督管理工作开展,进一步提升财务运行效率。企业开展财务预测活动、做出财务决策,要以财务报表分析作为基础内容,并对资金池的实际运行情况、负债情况进行分析,还要保证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评估到位[5]。以此为核心,科学地划分财务决策目标,落实财务内控标准,提升多项制度的可操作性。企业需要对日常活动进行把控,并对资源目标进行科学分配,提升资产配置效率,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而做好财务内控、预算的工作,则需要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内容,保证成本精细化管控到位。财务人员需要落实系统化、科学化的管控预案,并对内部成本信息进行划分,制定成本精细化管理方案,建设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编制合理的奖惩方案,确保成本管控到位。

(四)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升财务控制水平

首先,企业需要落实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分析预算指标以及核心要求,出具完善的预算管理方案,促进各项制度顺利实施。在此阶段,要促进预算编制工作顺利进行,结合各个流程与工作程序,明确基础的考核标准,融入企业的多项管理过程中,保证预算管理统筹规划工作到位。其次,进一步丰富预算编制内涵,确保全面宣传工作到位,优化预算环境,提升大众对于预算编制工作的认知水平。针对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的员工,要鼓励其参与专项技能培训工作,并进行预算原则与方法的讲解。要以专业化课程为核心,提升员工专业节能水平,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服务。最后,对预算程序进行审核。采用从上至下的编制模式,确保预算管控到位。通过对全面预算方案进行改进与调整,提升财务管控能力,确保内控机制的效用可以发挥出来。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固化财务内控成果

企业建设财务信息化系统,需要以搭建完善的网络平台为核心,并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并以系统化管理理念为基本原则,为各项决策提供相应的支撑。企业建设信息化平台,需要对资源进行科学化配置与优化,进而带来更高的效益。就信息化建设工作来看,需要使用辅管理工具,并控制实际生产经营环节的工作,以此达到巩固财务内控工作的核心效果。例如,搭建ERP信息化系统,做好库存的统计工作,并对生产采购的基础目标进行分析。以信息化技术作为核心,确保各个流程约束管控到位,避免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做好财务内控工作,获取实效性较强的参考数据。在建设单独信息管理部门的同时,把控项目运行的流程,渗透财务内控精细化管理理念。

(六)落实财务成本精细化核算制度

企业基层职工、管理人员需要形成良好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意识,并践行配套财务成本精细化核算体系。在梳理生产流程的同时,对多项活动进行控制。结合岗位的核心职责,分配工作任务,确保管理成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控制到位,并获得合理财务支出费用。在合理的范围内,需要对成本费用利用信息进行汇总,还需要上传到信息化平台中,实现与财务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并及时反馈给领导层[6]。财务部门要结合基本法律法规、财务基本准则等,处理汇总的关键信息,确保后续财务成本精细化核算工作到位。以建设财务分析数据库为例,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需要汇总信息并传输到数据库中,并提供多元化的成本管理信息。在搭建数据库平台的同时,实现与员工的合作和沟通,提升综合实力,获取准确决策数据,为各项经营活动提供相应的参考。

四、结语

企业实现财务内部控制全覆盖,需要建立配套的内控机制,确保风险防控工作到位,为相关人员提供准确的财务参考数据。在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的同时,保证风险预警工作顺利开展,制定可行性较高的风险管控方案。企业不仅要形成良好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还要保证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推行,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企业要不断优化调整财务信息披露机制,提高预算执行力,综合多种管控与监督手段,提升资源利用率。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模式,做好全过程的管控工作,加强各个环节的财务管控力度,渗透战略管理理念,落实战略发展规划,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张宇锋.浅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以A企业为例[J].财会学习,2020(12):16-18.

[2]薛月香.探究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的不足及其优化路径[J].财会学习,2020(9):236-237.

[3]段传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104.

[4]魏洪燕.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1):216-217.

[5]沈慧.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30):101-102.

第8篇:财务预算风险防控范文

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引发困难、导致阻力的根源在于观念守旧,唯有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方能实现持久创新发展。因此,企事业单位决策领导、基层员工均应深化改革、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做好各项管理工作,跟上时代步伐,唯有如此方能令企事业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更大的发展与提升。

2科学编制支出预算制度

针对各单位日常经营支出应编制预算列表,详细登记各项费用明细,并出台科学完善的财务分配工作方案。通常来讲,在增长福利补贴上应严格管控,对于对外报销,应做好严格管控,把握开源节流的原则。在项目立项上,应聘请专家做好调研分析。尤其应注重提升财务工作员工素质水平,通过统一领导、分层级管理,对于财务预算以及开支实施总分制管理,促进领导与基层员工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资金,缩减成本投入。

3强化企事业单位基础建设

做好企事业单位基础建设,可预防过度浪费现象。各单位每年度均有基础的经费开支,涵盖了日常经营的开销、基础设施维护更新开支、各机构部门间融合协调资金等。该类开支表面看来虽然总量有限,不会占据较大的比重。然而如果进行总体核算分析则不难看出其总量仍旧较为可观。为此,应做好企事业单位后勤管理。首先在采购的过程中应根据本部门具体状况做好货比三家,理智选择,不应盲目的追求采购物品的高性价比而追加成本投入。应本着适合、经济的原则选择最符合当前需要的物资、设备。同时,应确保其质量过关、经久耐用,进而可为企事业单位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可创建形成可执行性强的规章体制,巩固企业单位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将工作重心放在全面贯彻落实工作制度上,令自身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通过合理、科学的流程,提升实效性,确保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日常管理发展阶段中,还应把握合理理想的原则,实施有效的贷款管理,进而全面防控财务风险。领导决策层以及财务岗位员工应形成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规避不必要、不合理的信贷,避免将自身拖入至更大的财务风险之中。倘若必须要申请贷款之时,则应由企业偿还实力、发展能力入手,避免盲目贷款,体现真正的合理性。另外,应就本部门原有的各类资产实施有效的重组以及盘活,进而为自身开创形成更大的效益来源。通常来讲,企事业单位均包含属于自身的盈利途径,虽然占据比重不高,却可对固定资产作出最为科学有序的管理,确保无形资产发挥其内在的作用价值,进而全面提升价值量。

4结语

第9篇:财务预算风险防控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 高职院校 财务管理

新形势下,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国家投资为主要方式的经费格局逐渐转向为多元化、开放型的筹资办学方式,因此,部分高校财务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逐渐暴露更多的问题。基于当前大部分高校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以及经费预算的科学性能有效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不够完善

只有健全的内控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高校财产物资的完整,大部分高校都有适合自身的内控制度,但是真正运行中却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进行。高职院校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教育经费属于无偿拨款,学校事业支出不要求对培养成本进行核算,因此,很多高等学府没有真正意义上重视财务内控制度与资产管理。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也有一定的地方需要改善,主要体现在:一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针对某些建设项目、投资项的监督力度不够,这些因素的存在也会造成高校经济方面的损失。二是内部控制覆盖面狭窄。大部分高校一般只重视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至于预算以外资金的内部控制力度不够。

基于资产管理的角度来看,部分高校存在教学、实验材料以及办公用品等低值易耗品在采购过程中较为分散,库存管理也不够严谨;针对相关办公设备、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学校资产管理没有针对性开展统筹调配,这种模式下必然会出现购置重复的情况,致使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基于内控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大部分高校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与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资金私自挪用、挤占、收支不实等等企管科,对高校资金合理使用有一定的影响。

(二)财务预算不够科学合理

高校财务管理整个环节中财务预算管理非常重要。高校任何费用的收支都必须由预算部门严格执行,但是实际情况并没有真正意义上重视高校教育事业经费预算。随意编制预算方案,没有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没有进行科学的预测,甚至缺乏应有的成本效益观念,导致高校部门预算不够准确,而且预算内容不够全面,缺乏实用性。有效的资金不能用在刀刃上,必然会影响到高校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财务管理的稳定性、严肃性。

(三)高校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与可控制资源的变化,当前涉及到高校经济的活动内容较为丰富,随之也增加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提供了一定的财务分析,但是财务分析毕竟没有包含高校事业发展的速度、经济效果等等这些内容,财务分析指标不够全面;而且长期以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重视财务分析,没有重视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经验分析数据,导致在具体实践活动过长中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高校相关财务活动,进而还会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的质量。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新形势不仅为高校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必然也会提出一定的挑战,高校财务管理要将观念转变,要根据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保障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健康稳定的运行。

(一)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加强财务监督力度,是保障高校资产必须积极开展的工作。为了提升高校财产安全的力度,高校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财务规章制度,并充分将学校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以“不相容职务必分离”的工作原则,关于高校物质采购、报废、利用等等管理环节上需要有规范的操作程序。内部控制制度要以预防控制为主,要重视事业预防控制与事后控制相互结合支持财务工作开展,降低财务管理工作中无效率或者不法行为情况出现的纪律。此外,基于会计核算基础,针对相关业务收支活动进行周期性的检查与控制,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岗位的责任控制,充分利用常规审计、离任审计、效益审计等等相关,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力度。

(二)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

预算管理贯穿了高校预算编制与执行的所有环节,是保障各项财务活动稳定开展的大前提。高校财务预算必须以学校发展战略为主导方针,要将财务预算与学校发展充分结合起来,对中长期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尤其是要在细节上做好分析,并分布对高校年度预算进行编制。实际编制过程中,要从学校的全局出发,不仅要考虑到学校建设与事业发展的需要,更要考虑到学校的财力。预算的编制、执行与会计核算系统三者充分结合起来,建立预算分析、跟踪与评价制度,进而提升高校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高校会计基础工作

高校财务管理必须树立新型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财务管理观念,充分理解成本与效益、风险与收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合理利用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成本价值等市场价值体系,建立积极有效的财务运行机制,保证资金循环。

总之,新时期下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高校事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重视财务管理水平,让财务管理制度更加成熟,在机制上更加有效,让高校资源在配置上合理,在资源利用上更加节约,实现高效益的高校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傅兆春.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