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术研讨会主持范文

学术研讨会主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术研讨会主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术研讨会主持

第1篇:学术研讨会主持范文

**博士2008年9月进入****环境工程系任教至今,工作上勤奋踏实,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

教学方面,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入职以来独立承担环境生物专业《分子生物学》本科教学;同时参与承担了环境生物、环境化学、环境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程《环境微生物学》本科教学。课前认真准备授课内容,尽可能将目前本领域内研究的新成果加入课堂内容,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对于所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的理解。授课时由简入难,引导学生自发学习。此外,指导2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协助指导2名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其中两人已毕业。

科研方面,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与利用转基因植物修复污染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好成绩。作为主持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一项,同时参与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与国家水专项等课题项目的研究。共累计30篇,其中SCI论文14篇,第一作者SCI论文8篇,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国际顶级环境微生物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和顶级植物学期刊《The Plant Journal》上。任职期间共申请专利3项,参编专著《湖泊蓝藻水华暴发、危害与控制》(科学出版社,2011)一部。

同时自任职以来**博士积极参会各种相关学术会议交流,并作为承办方组织召开了第十三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与微生物遗传与未来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基于**博士的教学科研业绩,本人愿意推荐他申报****大学**学院教学科研岗位。

第2篇:学术研讨会主持范文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传统节日符号;仪式;文化符号;弘扬节日文化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特别设立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委托课题(决策咨询)“弘扬节日文化研究”于2010年6月立项并成立课题组,最初将该项目分解为十个子课题。这些子课题,均以春节为核心,着重对列入第一、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七个传统节日特别是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四个传统节日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传承情况、节日现状、存在问题、应对对策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到2010年末,经过约半年紧锣密鼓的调研,《弘扬节日文化研究》已按最初的预定计划完成各子课题的调研及报告初稿的写作。

通过深入系统的调研,课题组愈益明晰意识到,目前学术界及社会上围绕传统节日的讨论,越来越聚焦到一个重要问题上来,即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问题,也就是在今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节日文化。

为深入思考、积极探索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2011年元月25日,本课题组邀请在京的部分节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中国文化报》社联合召开了题为“探讨节日符号仪式 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高层次专题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切实而丰硕的成果;产生了积极而热烈的反响,有力推动了社会及学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与研究。

应邀出席研讨会并发言的专家有:文化部艺术科技司司长于平教授、中国文化报社孔繁灼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庆善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祁庆富教授、北京市文史馆馆员赵书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吕品田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北京福人福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高磊总设计师、中国文化报理论部徐涟主任、北京大学陈连山副教授、王娟副教授等。会议由课题组负责人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心峰研究员主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政协报》等媒体代表及课题组同志参加了研讨会。

一、为什么要深入探讨节日符号与仪式

研讨会的焦点首先集中到为什么要深入探讨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的问题。

研讨会一开始,主持人向大家介绍说:有关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问题在学术界已探讨多年,发表了相当数量的有关研究成果。目前学术界及社会上围绕传统节日的讨论越来越聚焦到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这样一个问题上来。但是,有关媒体对于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与仪式的探讨,仍相对零散,也不够深入具体。我们今天召开这样一个专题研讨会,意在对这样一个节日文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重新作一次相对集中的思考,将有关的探讨引向深入,甚至可以在建设方面提出一些更加切实具体的办法来。总之,我们应该努力探讨的是,在今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元以及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语境下,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节日符号与仪式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传统节日,过好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节日文化?这个问题显然已经成为当下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关键之所在。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孜孜关切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命运的诸位方家学者,一定在深切关注和思考传统节日的现状以及如何才能让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红火热闹、富有内涵?

第3篇:学术研讨会主持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哲学 音乐教育史学 实践 道德

近期,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曲阜师范大学主办,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协办的“第三届全国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音乐教育史学研讨会”在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省日照校区)举办。此次会议包括大会主题发言、专题报告、小组发言三个板块,共有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师生20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会场围绕“音乐教育哲学和音乐教育史学”两个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共有30余名专家学者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就大会主题展开热烈交流讨论。

大会邀请了国际著名音乐教 育家韦恩・鲍曼(Wayne D.Bowan)作了题为《音乐实践的道德意义》的发言。鲍曼的发言围绕两个关键词――“实践”、“道德”展开,他认为音乐教育是音乐和教育这两种实践的交集,作为道德实践的音乐时间的观点。他解释:实践是基于社会的、复杂的、连贯的、合作的行为,随着时间的增长形成自己的道德体系。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这是我们通过哲学所看到的对实践的定义。鲍曼教授更好地诠释了实践的定义,音乐是多元化实践的群集,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很多种价值和内在事物。他还和我们一起探讨了“作为道德实践的音乐实践的观点――作为塑造个性的极有力的道德资源”、“如何评价音乐教育者的成果”、“音乐教育不等同于音乐教学行为,音乐教育不仅是教授音乐的行为,或成功获得了音乐技巧和概念”、“如何区分教育性的教学和单纯的音乐教学”等观点。

大会还就音乐教育哲学和史学主题邀请国内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做了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全球多样化音乐社区》的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为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哲学意蕴?并从民族音乐传承三个标志性阶段说起,深入剖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哲学意义。并提到:“朝向全球多样化的音乐社区,在哲学意义上多样性的概念突破唯一性或两极论的宏观表述。社区则澄清这一概念在具体时间层面上的存在。哲学观念并不完全是形而上的,它是和具体时间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动态的、多样化的、在具体时间中体现的哲学观念在这个时代是有生命力的。”马达教授从近10年三次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看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10年,通过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其他多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围绕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讨论”、“有关如何建立中国特色音乐教育哲学体系的讨论”五大部分代表性文献的分析与述评,梳理出这期间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特点。此外,管建华教授《新轴心文明时代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文明复归》也极为精彩。

在大会史学板块部分,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马东风分析了中国音乐教育史学的发展态势与趋向。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褚灏从社会转型与文化思想转型,教育转型与音乐教育重新,近代音乐教育思想主体及特征与意义等角度对中国近代音乐教育思想进行述评。中国音乐学院余峰教授作了题为《中国音乐教师教育的苦命与使命》的发言也极为精彩,现场掌声不断。

在专题报告会议上,哲学组张业茂、黄剑敏、吴跃跃、周世斌四人了报告。张业茂《音乐教育哲学的“身体”转向:身体哲学的思考》从当今音乐教育哲学“身体”的转向,探寻音乐教育中自在之身体与自为之身体的哲学意蕴,对身体哲学进行思考。黄剑敏《孔子与老子音乐教育思想比较研究》从乐教的对象、方法、准则、核心、目的和社会功能轮六个方面对孔子和老子音乐教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吴跃跃《音乐材料、存在方式、音乐释义、主客关系――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哲学思辨》站在音乐哲学、音乐美学的高度,从音乐材料的特殊性、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特殊性、音乐释义的特殊性以及审美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四个方面对音乐欣赏中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论证,以哲学思辨的方式帮助人们处理好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探讨审美主体重要性的理论根源。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周世斌作了题为《21世纪中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回顾、反思、创新探索与实践》的发言,回顾了中小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反思了中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版和修订版存在的问题,对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理念与高师音乐人才培养改革理念与实践进行探索,并应用于北川中学支教和北京农民工子弟校援助。

史学组崔学荣、马骁、杨健、陈永四人做了发言。鲁东大学艺术学院崔学荣作了题为《中美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发言,以中美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培养类型与目标、招生考试与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与教育资源、教学方式与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其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培养模式各自特点,为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与提高提供借鉴。马骁《中国近代女子音乐教育发展述评》通过对近代女子音乐教育进行梳理,探寻历史根源,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当代女子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陈永《中国音乐教育制度史研究构想》对“中国音乐教育制度史”这一学术对象的理论基础、学术现状和研究设计等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构建有关音乐教育制度史的学科体系,探究音乐制度在各种外生性志愿影响下的动态形成机制与功能机制。此外杨健对当前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音乐教育哲学分会场由吴跃跃、柳良、李嘉栋、吕屹主持,全国音乐教育史学分会场由刘咏莲、徐旭标、黄剑敏、冯巍巍主持。期间每个会场的讨论都十分热烈,众多同学老师云集对话,碰撞出多重智慧火花。

第4篇:学术研讨会主持范文

(二)教师层面的培养路径

1.提高研究生英语听说能力。听说能力是提高学习者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必要前提。以往的听力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的缺点。教师多数采用让学生听录音,听后给出答案的方法。教师没有充分发挥课堂活动组织者的作用。教师应尽量采取多样的形式组织听力课教学。精泛结合是提高听力水平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完成正常的听力教学后可以给学生增加一些视听材料,如VOA,BBC,CNN等;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利用语音室或接收机听录音材料。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对话或篇章,也可选择英文歌曲或英文幽默小故事;水平较高的学生可通过看英文录像、电影等多种渠道进行听力训练。这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对听力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

目前大多数口语课是由外教讲授,许多学生反映口语课上基本是教师不停地讲,学生很少有机会训练,只能被动地听。口语教学的最佳途径是交际法。“让游泳者到水中去”是交际语言学理论的思想核心,即实践是学习口语的唯一途径。交际法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教学的方法。教师从讲授者的身份转为导演者和组织者来参与课堂教学。此外,还可以经常开展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英语活动,鼓励学生不断实践交流,如组织“英语角”或“英语俱乐部”,还可以每学年组织几次英语晚会、英语歌曲大赛、演讲比赛或辩论赛等课外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提高研究生英语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研究生英语科研论文写作能力,这项工作可以由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合作完成。首先选用合适的教材,通过各种语言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和培养。在研究生学位课中采用中英并用的双语教学,黑板及投影片上一律用英语,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一部分用英语一部分用汉语。对专业术语和生疏的词汇的讲解用英汉对照。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记住许多英语专业词汇并逐渐熟悉英语表达方式,最终掌握并运用它们。专业课教师也可以从国际著名学术杂志如Nature,Science,Scientific Americans选择若干篇论文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科研论文的写作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让学生用英语进行科技论文或摘要的写作训练。然后,学生分小组对论文进行讨论,英语教师从语言方面,即语篇语法结构上作具体讲评。

第5篇:学术研讨会主持范文

新学期,我区数学教研工作继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沿着“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的方向探索,在提升教研水平、打造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逐步形成钟楼数学学科研究的特色。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浓厚学习氛围

工作内容: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落实“减负”精神,贯彻“大纲(试用修订版)”要求及“国标实验版”思想。

实施策略: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学习指导。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学习形式,以各校校本培训为载体组织专题学习,结合数学教学研究方向组织各类学术沙龙,努力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各校教研组要结合学校实际、教师特点分散研修、自主学习,切实提高学习质量。

达成目标: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课程故事、教育随笔、教学案例,并努力在各类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类评优活动中获奖。特别关注“我与课改”论文征集(截稿时间:9月20日),市“小数会”2004年论文评优活动(截稿时间:9月27日)

2、深化课改实践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工作内容:

(1)抓好一~三年级新教材的教法研究活动,特别是三年级新教材的研讨活动。

(2)严格落实四~六年级“大纲(试用修订版)”的教学要求,培养课程开发意识、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

(3)认真组织“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实验”工作,收集对实验教材的评价及修改建议,跟踪“样本班”的实验情况,总结教改经验。

(4)积极推进区数学学科协进组的工作活动进程,校际联动,优势互补,切实提高各点的活动质量。

实施策略:课改理念只有付诸于行动、见诸于课堂才能体现价值、焕发活力。因此,在提高课改实施水平的过程中,我们应将研究重点落在课堂上,组织“五个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即学习材料的选择与组织,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学习方式的改善,学习过程的优化,学习评价的策略,努力探索具有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具体活动形式有三:教研室牵头的全区性专题教学研讨活动;以各协进组为主体的公开展示活动(由各协进组自由申报);面广量大的课堂调研及问题讨论。

达成目标:策划活动,组织研讨,让更多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在各级学科竞赛、各类学科教学展示中获得好成绩。

3、推进教育科研进程,深化数学教学改革

工作内容:

(1)区各校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有实效性、有针对性的数学课题,并在实践中解决了问题,深化了数学教学改革,本学期要继续扎实过程、有效推进。与此同时,教研室将各校研究的共同点整合,在宏观层面上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这一方向,与各校达成共识、形成研究合力、寻找研究策略,形成钟楼数学教学的新特色。

(2)评价是导向,本学期将在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钟楼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意见(试行稿)”,及“考试改革评价意见(试行稿)”。

实施策略:以数学学科基地为载体,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搞实验、作研究,同时借助区数学学科高级研修班成员的研究力量,将科研工作向纵深推进。

达成目标:(1)拟出“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方案,论证、修改、调整。选定学科基地及实验班级,并在此范围中解读方案思想,做好宣传、组织工作,使研究成员内化理念,达成共识,初步付诸行动。(2)制订出“钟楼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意见(试行稿)”及“考试改革评价意见(试行稿)”。

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养

工作内容:加强几个层面队伍的建设:区数学骨干教师队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区数学青年教师队伍,新近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队伍。对这几支队伍做到分层要求,拾级而上。

实施策略:以学校教研组为主体,通过师徒结对、平行班结伴,帮带新教师,使他们起好教学第一步。以十一月份“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为载体,为促进教学研究,为青年教师崭露才华、脱颖而出搭建舞台。以十月份“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加强教师间的协作互动、校际间的交流研讨,从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两方面促进教师长足发展。

达成目标:

(1)市级、区级数学学科带头人要主持一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2)市级、区级数学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在相应范围内上1——2节研究课或示范课,并在各类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得好成绩。

(3)数学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力争每年在省、市教育刊物上发表1——2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4)青年教师要勤动脑、善动笔,争取在各级各类论文比赛中获奖。

三、重大活动:

1、九月二十三~二十四日举行“常州市四~六年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2、十月份举行“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学术研讨会。

3、十一月份“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

4、十一月份“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方案论证,课题解读。

5、十二月份数学教学评价工作意见交流会

四、日程安排:

八月份:

1、一~六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九月份:

1、常州市“四~六年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2、教学常规调研活动

3、9月20日“我与课改”论文区内预选

4、9月27日小数年会论文区内预选

5、协进组长碰头会

6、协进组研究活动

十月份:

1、“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学术研讨会

2、小学数学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3、第二次教材分析

十一月份:

1、区青年教师素质大赛

2、“数学教学活动化的研究”方案论证,课题解读

3、课改年级教学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数学教学评价工作意见交流会

2、市“小数会”年会

一月份:

第6篇:学术研讨会主持范文

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sino-Ecolo-gists Association Overseas,英文缩写为Sino-Eco,以下简称协会)于1989年在美国正式成立,是由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生态学、地学和环境科学领域工作和学习的中国学者和学生自愿组成的非盈利的学术型专业团体。

协会旨在促进中国生态学者之间,及其与世界各国同行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学术交流,有利于中国生态学与国际接轨,从而成为联络海内外生态环境科学的纽带和桥梁。

协会成立20年以来,本着探索科学、服务祖国的方针,不断发展壮大,凝聚了众多活跃在生态环境学科技术前沿的学者专家,在学术界的影响不断扩大。

协会成立

1988年8月,美国生态学会年会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召开,会议期间,4位在该校攻读博士的同学骆亦其、刘秦勤、黄长志,王全录开茶话会招待各地来参加年会的20余位华人朋友。

会后,这20余位留学人员来到学生广场的自由钟下,在草地上围成一圈,席地而坐,讨论为联系海外生态学者而组织一个学术性组织的可行性。他们要创立的这个团体将成为自愿的非盈利纯学术组织,成为联络海内外生态环境科学的纽带和桥梁。

会后由3位Wu博士(邬建国博士、武昕原博士、伍业钢博士)牵头筹办成立了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几个月后,协会章程及规划准备就绪。1989年,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正式成立,当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此进行了报道。

组织结构

协会的各项活动均由民主产生的执委会研究决定并组织实施。历届主席依次为刘建国博士、韩兴国博士(已回国,现任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牟溥博士(已回国,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吉泉博士、何希博士、董全博士、齐晔博士(已回国,现任清华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林光辉博士(已回国,现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林俊达博士、潘愉德博士、缪世利博士、彭长辉博士、古滨河博士。1995年,协会的主席还被选为中国生态学会理事。

为促进与国外同行之间的联系,协会每年会在美国生态年会期间举办自己的年会,今年将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举办。除此之外,协会已经累计编辑协会时事通讯21卷78册,并上传到协会网站(省略)主页,这里记录了协会成长的点点滴滴,会员研究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任14届执委会组成人员是:主席孙阁博士,副主席唐剑武博士,委员魏晓华博士、张志辉博士、张立博士、李建伟、任巍和潘绪斌,顾问古滨河博士。2009年,协会将继续协办在兰州的第五届现代生态学,并主办首届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协办在武汉的国际环境科技研讨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与我们联系。

协会现状

20年来,协会会员不仅在各自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也为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目前大多数会员拥有博士学位,就职于北美各大学、研究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协会在其他国家也拥有一些会员。许多会员在包括垒球变化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系统恢复、保护生物学、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水生生态学,生物入侵、城市生态管理等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协会会员还在生态学研究的进展和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如今,协会许多会员已成为各自专门领域盼专家、权威和知名学者。他们当中许多人被中国科学院及其各研究所、中央各部委研究所、教育部、各大学高等院校,以及国内各地方政府部门聘为科研顾问、技术顾问、特聘/兼职/客座教授和环境与生态咨询专家,为他们提供咨询介绍,引进新方法和新技术等。在美国的一些会员还经常负责或参与为国内学者安排学术访问。

与此同时,协会发起和赞助成立了美国生态学会亚洲分会,旨在加强亚洲和北美生态学者之间的交流。

为国服务

20年来,协会会员在国内外组织参加了多次相当成功的讲学和讲座,吸引了众多知名的生态学者和年轻学子,反映热烈。

1990年,由武昕原博士参与组织生态学、保护生态学和环境保护大会,

1995年,林俊达博士、何希博士主持水生生态学进展讲座;

2001年,潘愉德博士组织西部开发考察研讨会。

2002年,缪世利博士主持华南植物所和协会由共同举行的生态系统演替与生态恢复实践学术研讨会,14名协会成员参加。

2004年,协会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美国生态学会海外亚洲分会、美国地质调查局合办北京外来入侵物种国际研讨会,缪世利博士为大会主席。

2005年,彭长辉教授和江洪博士在广州主持国际生态系统碳平衡研讨会

2007年5月21~24日,协会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生态学大讲堂、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在北京举行“中国生态大讲堂2007――生态学未来之展望高级研讨班”,来自全国60多名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参加,全部专题报告由协会成员演讲,专题报告已编辑成书用中文发表。

2008年9月,林光辉教授、林俊达教授、陈吉泉教授、古滨河博士、李百炼教授、刘秦勤博士、伍业钢博士、张立教授和国内专家共同在厦门大学举行了湿地研讨会。

从1999年开始,由邬建国教授主持的生态学现状和现代生态学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今年6月将在兰州举办第五届现代生态学讲座。

由陈吉泉教授主办的每年一次的复旦大学生态学高级讲习班,从2004年开始为祖国培养了大量高水平的生态保护人才。

2007年5月22~27日,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等20多个国内外生态学相关领域的权威学术组织和团体,共同发起由协会会员李百炼博士任会议主席的“第三届世界生态高峰会(EcoSummit2007)”在北京举行,并《北京生态宣言》。此次峰会是国际生态学领域有史以来参与的国际组织和代表国家最多的一次大型、综合性、高层次学术交流会议。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学者共同为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出谋划策。

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同胞和海外华人的心,协会组织大家捐款并慰问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同时唐剑武博士还将在2009年美国生态协会年会上组织专题分会,为祖国防灾抗灾出谋划策。

协会会员们在《科学》、《自然》和《生态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了发表了大量高水平论文,为生态学发展和中国环境保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年来,协会会员参加编写和翻译了5部中文学术专著:

《现代生态学博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出版发行,主编刘建国(协会会员),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的会员参加了该书全部章节的撰写;

《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当代中国研究专集)》,当代中国研究中心1997年出版发行,编委伍业钢等,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的会员参加了该专集全部章节的撰写;

《全球生态学:气候变化与生物响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发行,副主编林俊达(协会会员),该专著约50%的内容由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的会员撰写;

《现代生态学讲座(第二卷、第三卷和第四卷)》,科学出版社出版,主编邬建国等,该专著绝大多数内容由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的会员撰写;

2005年,协会翻译了美国生态协会的《生态学与环境科学前沿》和《生态学未来之展望》。

2009年暑期,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将出版魏晓华博士和孙阁博士合写的《流域生态系统过程和管理》。同时,高等教育出版社还帮助协会出版了杂文诗词集《绿色人生――中华海外生态学人诗文集》。

1995年以来,中国的3大生态学刊物(《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报》和《植物生态学报》)都有本协会会员担任编委,其中彭长辉和缪世利还担任了《植物生态学报》的主编。

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王如松在评价协会时说道:“中华海外生态学者协会一直在联络、组织海外生态学者,为促进中国生态学的繁荣兴旺和推进祖国的环境保护而辛勤奔波、牵线搭桥,在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决策咨询、论著出版、期刊编辑、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振兴中华生态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科学的事业心、民族的认同感、环境的忧患意识和报效家园的责任心,激励他们年复一年、持之以恒的协同奉献。协会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生态学发展史上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第7篇:学术研讨会主持范文

一、开幕式

开幕式由北京传统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樊祖荫教授主持。樊先生首先揭示了佛教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心理和维系社会人伦等方面的巨大功能,对此次佛教音乐学术活动的意义予以肯定,指出本次学术活动将为下届北京传统音乐节以佛教音乐为主题埋下伏笔,提供有益经验。

北京智化寺博物馆馆长薛俭先生对与会嘉宾、高僧大德与专家学者的光临表示欢迎,并对智化寺的历史与新时期的文化使命作了简要介绍。薛馆长指出,从明初正统八年(1443)建寺始,智化寺几经沧桑。上个世纪初以杨荫浏、查阜西等为首的音乐学者开启了智化寺京音乐的考察与研究工作,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本届北京传统音乐节设置“寺庙的声音”板块,意义非凡,相信各位专家、学者通过思想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后一定能获益良多。

北京传统音乐节执行艺术总监、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指出,传承文化,莫善于乐,佛教音乐在历史长河中担负着传承华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佛教音乐具有传承与教育的功能,这也是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深刻意义所在。相信今天参加研讨会的各位高僧大德、学者专家的发言一定会非常精彩,为我国的佛教与佛教音乐的发展建言献策。

二、学术研讨会方家荟萃

“佛乐薪传”学术研讨会云集了国内众多高僧大德与专家学者,他们从各自的研究视角阐述佛教音乐的历史发展、传承演变、精神内涵与社会功能。其中涉及“佛教音乐的跨界传播、传承与发展研究”这一议题的有杨民康、佟洵、胡庆学、项阳、李宏锋、王娅蕊等专家,就“新时期语境下佛教音乐的社会功能研究”这一专题展开讨论的有谢嘉幸、释延佛、陈默、张乔等学者与法师,围绕“佛教义理与佛教音乐的风格特征研究”进行探讨的有杜寒风、释永悟、释孝演等专家,关注“佛教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的有董希平、傅利民、张启忠、陈瑜等学者。

1.佛教音乐的跨界传播、传承与发展研究

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教授的议题为《佛教音乐的艺术化、舞台化和表演化及其文化功能特征》,他指出佛教音乐的艺术化、舞台化或表演化,其目的一是为了供养、二是为了传播。艺术化作为供养和传播手段自古有之,舞台化和表演化则一定程度是学习其他宗教文化的传播观念和方法的结果。过去,日、韩、台、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佛教音乐与中国大陆一样,主要是供养及娱乐性质,后来则出现了舞台化和表演化现象,并且于上世纪末传到了大陆。这一做法既体现了局内人的仪式行为观,又起到了对局外人进行传播的作用。杨教授认为,人为宗教局内人会明确区分传统佛事仪轨音乐和供养娱乐音乐,自然宗教或民间音乐文化与此不同,体现出二者文化自觉程度的不一致。对前者,政府和学界可根据教内人的需求,尊重选择,适当参与;而对于后者,必须在政策和学理的层面上,明确狭义传承与广义传承以及传承与传播之间的关系,然后区别对待。

北京联合大学历史学院佟洵教授的《明代宦官家庙――智化寺刍议》指出,智化寺藏佛教文物十分丰富,除元明清三代的佛经外,京音乐更是誉满京华,轰动海内外。智化寺承载着厚重的北京历史文化,是明清以来北京城历史的缩影。

智化寺京音乐第27代传人、国家级传承人胡庆学提出《让失传古谱重新响起》,他首先介绍了智化寺及其音乐传承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音乐类型、代表性传人、代表曲目及其艺术特征,并向与会学者介绍了智化寺京音乐由史而今稳固不变的师承模式,指出当下智化寺京音乐传承面临的问题。智化寺现存乐谱14套,计乐曲812首,删去重名曲共289首,含打击乐曲85首。由于传统师承方式中师父“留一手”的做法以及工尺谱的简约记谱方式,导致大量古谱绝响,目前只能演奏39首器乐曲和2首打击乐曲。如果不能让失传的乐曲复响,它们只是一些记谱符号,躺在库房书架上沉睡。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值得我们深思。胡师父认为,所谓“礼失求诸于野”,京音乐的艺僧们应该走出寺院,向京、津、冀等地民间古老乐社,如河北音乐会的艺人们学习,因为那些古老的乐社与智化寺京音乐在用乐内容与演奏方式上有着很大的相通性,由彼而此、互为参照,再辅以古谱研习,或可复原失传的京音乐。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项阳研究员的讲题为《永乐钦赐曲牌与当下焰口、宝卷用乐》,文章指出,在佛教进入中土戒律森严的历史阶段,僧尼不得动乐。明代永乐皇帝将世俗为用的三百多个曲牌赐予寺庙使用,在国家层面为寺院使用世俗音声发放了一张通行证,这便是所谓《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所展现的意义。由此,明代以降汉传寺院中一系列音声佛事用乐便可名正言顺地将这些曲牌配上佛经或宝卷进行唱诵,这也是全国多地寺院佛事活动中世俗乐器由僧人所持以及大量同名曲牌的道理。项先生以北派焰口和宝卷为例,辨析仪式中的用乐与永乐钦赐寺庙曲目之关系。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宏锋副研究员的《从明清黄钟律高与工尺唱名变迁看智化寺京音乐的定调标准――兼谈佛教音乐的礼制与民俗特性》,旨在厘清智化寺京音乐保存的不同时代的乐律系统、定调规范及其历史渊源,为古乐复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作者认为,明代以来智化寺京音乐的乐律实践中,完整保存着两个不同的定调传统,即对明代俗乐黄钟律高和首调唱名的接纳以及清康熙律“合”字配黄钟的固定唱名系统。智化寺京音乐的定调规范与历代黄钟律高变迁和工尺唱名方式密切相关,体现出俗乐宫调形态与官方乐律标准对佛教音乐的深刻影响。将智化寺京音乐“合”字配F的传统追溯到北宋熙宁至元v的教坊律,从宋以来传统乐律实践的变迁情况看,其黄钟律高可能经历了DEF的演变,这与西方音乐标准音逐步升高的事实同理。作者继而对胡庆学师父关于修复智化寺京音乐古谱的提议做出回应,认为将古代乐律学理论研究(律、调、谱、器、曲等)与田野考察、研习探索双轨并行,是修复智化寺古乐的有益路径。

北京文博交流馆智化寺管理处业务部主任王娅蕊自2004年至今一直从事于智化寺京音乐项目的保护工作,对智化寺京音乐乃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有着切身体会。她在题为《让古乐牵手专业院校,促成两全其美》的发言中提出了当前智化寺京音乐后继乏人的问题,认为智化寺京音乐应该走进专业音乐院校,纳入教学体系,让专业学生系统学习,包括工尺谱韵唱、乐器演奏、音乐处理等,既可让学生吸收中国传统音乐之精髓,又扩大了智化寺京音乐的传承队伍,助其走出困境。

2.新时期语境下佛教音乐的社会功能研究

第七届北京传统音乐节的主旨为“传承文化,莫善于乐”,佛教音乐作为传统文化中最坚实的机体,社会教化功能尤为显著。谢嘉幸教授以《佛教音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功能与意义》为题介绍了本次“寺庙的声音”及“佛乐薪传”学术研讨会的缘起、背景和面临的问题,指出释、道、儒等传统宗教文化作为国学主干,是完善家国情怀与健全人格的重要利器。事实上,“佛教的本质不是宗教而是教育”(《竞报》),佛教音乐以其特有的根底性和自发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力军。然当前学界和教育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较薄弱,故本届传统音乐节特设“佛教音乐”板块,旨在呼吁各界关注并推进佛教音乐的社会教化功能。基于本次学术活动的成功经验,下届北京传统音乐节将以佛教音乐及其乐教功能为主题,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北京天开寺住持释延佛大和尚认为,传统文化在寺院中保存较好,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是当前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难题。恳请专家学者到寺院多做考察,与僧人们沟通交流,共同推进佛教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一点南方佛乐较之北方发展较好,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且不乏优秀的新创佛乐,年轻受众较多,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功能。当前,国家给予传统文化发展以有利政策和宽松环境,我们应抓住契机,多体验佛教生活,撞击灵感,以资创作更多佛教音乐作品,利益众生。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节目研究所所长陈默教授结合自己常年修禅的体会,阐释了佛教音乐的美学特征、传承方式及其教育功能。他在题为《倾听心灵的声音――佛教音乐是触动心的美妙传播》的发言中指出,佛主有言,人人皆是佛,而佛教音乐意在唤醒每个人的佛性,因此佛教音乐必有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比拟的触发灵魂的美妙力量。它能发出当下最鲜活的声音,是闻道的最高境界,也与禅修倡导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旨法一致。从传播学角度讲,音乐的传播模式是圆形立体的,这在现代科技时代尤具优越性。六祖慧能讲,当下即是佛,道出“顿悟”的真实意涵,而音乐恰好具备触动当下灵性,促使众生“顿悟”的方便法门。

中央音乐学院的张乔老师以《浅论弘一法师佛教题材编创歌曲》为题,将佛教题材编创歌曲界定为“以佛教题材为对象创作、改编、移植的,不在佛事仪轨中使用的佛教歌曲”。又通过分析弘一法师佛教编创歌曲的成因与艺术特征,力求还原佛教题材编创歌曲初创期的基本轮廓。作者认为,弘一法师的创作确立了佛教题材编创歌曲通俗性、时代性与传统性的艺术特征,为后世佛乐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佛教义理与佛教音乐的风格特征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宗教学与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杜寒风教授以《佛教思想文化研究与“中国学者音乐”佛教文化系列歌曲创作》为题,阐述了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教音乐是佛教义理与伦理道德的艺术载体,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传统佛教音乐遗产,更应创造新的佛教音乐作品。杜教授以自身佛乐创作的实践经验为例,证实了佛乐创作是建立在研究、阅读基础上,以感性经验和人生体悟为触发器的艺术实践活动。

山东鱼山梵呗寺住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梵呗传承人释永悟法师将梵呗与佛曲做了辨析,介绍了梵呗的含义、历史演变与修行功能,指出唱诵梵呗是禅修三境界口业、身业、意业的首要阶段,最终进入禅定,明心见性。因此梵呗的唱诵自古就持有严格的戒律。佛曲异于梵呗,是历代佛徒创编的宣扬佛法、赞颂佛德的歌(乐)曲,既不唱佛教经文,更不能在传统佛教仪轨中使用。那种将梵呗与佛曲混用的做法,既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不利于修行。

湖北洪恩天台寺广玄艺术团的释孝演法师代表天台寺方丈悟乐长老感谢大会组委会的邀请,并介绍了广玄艺术团的缘起、修行理念、弘法使命、演出实践与成果,阐述了禅乐修行的内在意涵,指出禅乐展示出禅者内心的清净、形式的优雅、戒律的严持,其核心是禅而非技法,让闻听者心生欢喜,最终实现禅乐社会性、方便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功能。

4.佛教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董希平教授的《法曲与宋词演唱》指出,宗教音乐不仅教化信众,更净化俗世人心。宋代法曲介入词曲演唱,相互影响并最终法曲成为提升宋词演唱内容和品格的重要因素。中国音乐学院傅利民教授的《仪式音乐阐释――以佛教音乐为例》对佛教仪式音乐及其意义进行了深入论述,指出了仪式与音乐的关系,论证了佛教仪式中音乐承载着仪式的论点,同时指出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对仪式音乐研究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启忠副教授以《清风、悲怆与俏皮――佛教动画片中的音乐风格评述》为题,阐述了佛教动画的概念、特点及文化功能,并通过相关例证,将佛教动画音乐风格大致分为清风朗月、悲怆雄浑与活泼俏皮三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陈瑜副研究员的《试论北方类属笙管乐种的共性特征――兼谈晋北民间道乐与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关系》将晋北民间道乐与五台山佛乐比而论之,指出二者在用乐方式、乐曲结构、旋律、乐队组合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并就传承方式、宗教仪轨、国家制度以及民间礼俗关系做出探讨,试图揭示这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原因。

三、佛教音乐会经典新声

深秋的北京寒风瑟瑟,却丝毫抵挡不了众人品赏佛乐的热情。音乐会上,广玄艺术团的艺僧们以禅修的方式演绎了德国作曲家帕卡贝尔(Johann Pachelbel 1653―1706)的《卡农》,西洋弦乐与素布僧尼,异域旋律与庄严古寺,对比鲜明却清新自然,给观众带来别样观感。其另一佛门威仪展示,以禅修方式演绎传统佛门之穿搭衣袍仪轨,清净禅定、超凡脱俗。智化寺京音乐第27代传人表演了笙管乐合奏传统曲牌《小华严》,清幽古朴的曲调展示出京音乐深厚的文化底蕴。另,智化寺佛乐团还在国家级传承人胡庆学的领奏下表演了民族管弦乐合奏《三宝赞》《喜秋风》,二曲皆由王海涛先生改编。此外,京都北韵禅乐社表演了传统北韵禅唱《卫对子》和《金串柳》,慧心女声合唱团演唱了入川法师的无伴奏合唱《我要回到西方》,美妙纯净的和声教人忘却凡尘,仿佛置身虚空净界。最后,中国音乐学院行乐室内乐团表演了民乐合奏《中花六板》。经典佛曲原汁原味、风格纯正,后制新声灵动和雅、意蕴深远,让受众充分感受到佛乐的内在魅力。

结 语

新时期语境下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给佛教文化以新的定义,即佛教不仅是宗教和文化,更是传统和教育。佛教音乐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有的传统和活力折射出巨大的学术价值和乐教功能,在传承华夏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征程中大有作为。本届北京传统音乐节重点烘托出“传统与流变”“音乐与教育”两大主题,恰与国家话语体系意合。

第8篇:学术研讨会主持范文

1.课题研究必须有符合本地区实际需要的个性化研究方案。虽然国家课题组有实验方案,但那是面向全国的方案,是起宏观指导作用的方案。具体到不同的地区,语文教学的差异性明显存在,所以,应该在认真分析本地区语文教学现状和总结现有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在国家课题方案基本理念指导下,制订出旨在解决本地区现实问题且具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喀喇沁旗的课题方案就是针对长期以来学生读书不充分、思考不充分、表达不充分的现实,立足课改以来本地区在整合教学目标、消除阅读心理障碍、凸显阅读主体地位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订出来,在两次征求全体语文教师意见修订后才形成正式文件的。

2.坚持典型引路、稳步推进的策略。既是改革,就一定有风险。知道有风险,就应该先小范围实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试点过程中,要秉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科研态度。我们的做法是先从首席实验教师做起。第一批首席实验教师选了8个人,每所初中1人,都是旗级以上教学能手和兼职教研员。课题组优先对他们进行培训。除了领会方案精神,课题主持人直接参与他们的备课、上课、反思、研讨;一个人一个人地抓,一堂课一堂课地磨。他们的课堂成型后再逐渐扩大实验范围。

3.课题研究要有常态化学术研讨活动。有很多所谓的“实验项目”不是中途夭折,就是有名无实,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开题之后没有常态化的学术研讨活动。“少教多学”实验既需要每个实验教师的单兵作战,更需要全体实验教师的定期交流。如果大家各人自扫门前雪,就失去了课题研究的意义。我们每学期初都要召开全旗性的课题研讨会。每次会上都有课堂教学展示,有针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交流,有课题主持人的专题讲座。每次研讨会都有比较单纯而明确的主题,不管是课堂教学观摩还是讨论交流、主题讲座,都紧紧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比如2013年上半年的专题就是“在语言教学中整合教学目标”,下半年的专题就是“定向阅读”环节的“主问题设计”。每次学术研讨会都对一个学期的课题研究重点做了认真的部署,有理论指导,有课堂示范,有问题交流,营造了比较浓郁的研究氛围。

4.搞好经常性的信息交流。实验过程是动态的,每个人都会随时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都随时可能得到这样那样的体会。课题组要建立起大家及时交流分享的平台。我们课题组创办的《语文人生》报和课题QQ群,就很好地搞活了课题的日常交流。《语文人生》网络下传,两周一期,及时反映课题研究的最新动态,特别是交流实验教师备课、上课的体会,发表实验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在课题QQ群上,实验教师之间,实验教师与课题主持人之间,经常进行交流,很多问题都能通过这个渠道随时得以解决。

5.定期组织成果展评。作为课题研究的主管单位,我们课题组以教研室的名义每学年组织一次课题成果展评。先在学校内部全体实验教师会上展示课,大家共同听课,共同评议,然后推选出代表学校参加全旗展示的教师。旗级成果展示由课题指导中心组织部分首席实验教师逐校听课交流。现在,全旗范围的课题成果展评已经搞过了两轮,一批优秀实验教师在展评中脱颖而出。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学校对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

第9篇:学术研讨会主持范文

会议由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金陵图书馆原馆长严峰主持。江阴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蒋青,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上,江阴市移动图书馆正式开通,标志着我省又一市县图书馆步入移动数字化时代。目前,我省开通移动数字阅读的图书馆读者可以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完成个人借阅查询、馆藏查询、图书馆最新资讯浏览、以及电子书借阅等服务,享受全新的“随身图书馆”体验。

本次学术研讨会分为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国家图书馆研究院副院长申晓娟和北京世纪超星公司副总经理、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原馆长叶艳鸣分别就主旨报告作了精彩的发言。

申院长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及热点领域”的主旨报告中,用细致详实的数据介绍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并围绕我国的文化政策、社会需求、技术发展三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呈现的特点,她认为:在文化政策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已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核心;在社会需求上,一大批图书馆正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履行着信息保存与传承、社会教育、信息传递、促进阅读、休闲娱乐等职能,不断健全完善着图书馆的服务架构;在技术发展上,已有相当多的图书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通讯技术,实现海量资源的整合,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便捷多途径地满足读者获取知识的需求。在报告中,申院长也客观地指出了我国当前图书馆面临着的发展不均衡、服务效能低、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发展不够等问题。最后她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图书馆空间改造、新媒体服务、真人图书馆、发现系统与资源整合、文化记忆、馆藏资源开发与展示、阅读推广等热点进行了介绍和论述,展望了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

叶艳鸣总经理以独特视角解读了移动环境下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内涵,他以公共图书馆精神和使命畅谈了图书馆的5A梦想,从信息论的信源、信道、信宿的角度解读了图书馆变革动因,并结合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时代环境,围绕资源、需求、技术探讨了图书馆在创新服务方面的必然之路,指出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永恒主题,而移动时代的数字阅读将引领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实现图书馆人的5A目标,满足读者无所不在的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