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考核;数学教育;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关乎人才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影响到众多学子的切身利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学生评价和教学形式必须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达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切记片面化、功利化和主观化。为此,我们需要拨云见日,抓住根本,分析现状,提出对策。本文从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和学生评价等三个方面剥茧抽丝,简要论述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
一、针对教学形式上重课堂灌输,轻研讨辅导,导致学生同质化的策略
目前课堂教学依然是高等教育传授知识的主渠道和主战场,高校针对课堂教学设有教学督导,行政领导随机听课,每学期举行学生评教等监督措施,重视课堂教学的程度可见一斑,然而培养创新型人才,一味重视课堂教学远远不够。而且,教师一人卖力主讲的传统化教学模式,对信息化时代成长的青年人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作者参加的一次教学研讨会上就听到有人说:“在课堂上如果学不到知识,学生还不如逃课;若是通过强行手段把不想上课的学生赶到课堂,不起好作用,反而影响其他学生。”这种现象的出现,难道是老师的课堂教学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作者了解到一位国家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督导、同行老师的公认,而且他在教学方面颇有建树,著作颇丰,应该说学生不会逃课,然而部分学生依然逃课。除去正当的事由外,逃课现象促使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应势而动、因势而谋,使学生珍惜大学的宝贵时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课堂灌输教学固然重要,但更应重视研讨辅导、心灵碰撞,避免同质化。随着许多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加之科研指标的考核压力增大,除了上课时间,老师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沟通,也无法答疑解惑,学生感觉大学还和中学一样,就是上课-做作业-考试-看分数。部分教师认为数学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及严密逻辑性的特征,使得灌输式教育成为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最常用的方法,然而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而言,其实质上又是一种扼杀。这样的教学,学生学习的方法、思考问题、明辨是非的机智和火花从何而来?创新思维的训练从何而来?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因此就成为一句空话。特别是每年的研究生入学面试,作者深有感触,简单的问题,参加面试的学生要么都会,而且答案一样,要么都不会。有的教师形象地说面试结果,就是大家都贴在地上,很少看到勇敢的站立者。
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表明我们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传道”,更要“解惑”。因此教师不能单调地,一成不变地,照本宣科地灌输。教师必须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才能调动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使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合作互动的沟通过程。这种沟通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又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功能的交流。教师要完成“传道”这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就必须与学生建立更加密切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加深与学生的沟通,重视与学生在情感和思想层面上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主动起来,积极起来,勇敢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更平易近人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打成一片。也只有这样,学生才更愿意“吐露真言”和“表现自我”,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知识特点,性格特点,从而因材施教。教师不仅要为学生释疑解难剖析原理,还要指导学生提高综合素养,教师将学生视为子弟推心置腹,学生将老师作为良师益友开诚布公。因此我们需要注重理论性课堂教学与实践性课程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性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辅助课堂教学,而且在于培养学生如何发现知识、探索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有助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加强讨论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踊跃发表个人见解,认真聆听不同意见的习惯,让思想的碰撞产生创造的火花。许多教师已经把课堂教学资料放到网上,让学生提前阅读和观看,甚至练习。因此,师生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资源和机会,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钻研知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而不只是听众。事实上,移动设备越来越受到青年学子的青睐,据美国北卡莱纳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的统计报告知悉,这所大学2014年大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时99%带有笔记本电脑,93%带有手机,18%带有平板电脑。因此可充分利用电子资源,进而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自己的理解和见解,探讨并帮助解决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课堂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一切准备工作应放在课堂之外,从而让课堂成为师生思想交流的舞台和心灵沟通的桥梁。
二、针对教学管理上重量化考核,轻过程效果,导致管理简单化的策略
量化评价用数字描述评价对象,其标准是明确的,使用量化指标可以减少人为干扰的因素,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因此比较节约制度操作费用。虽然以量化考核为基础的岗位津贴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鼓舞了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要求排课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数量急剧增长,但也逐渐显露出一些负面作用和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如教师工作上的重量轻质,因为教师过于注重工作的数量,必然会牺牲工作的质量。教师的业绩贡献不应仅取决于冰冷的教学课时数、的篇数、主持科研项目的多少以及到校经费的额度,还应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论文的学术价值、科研成果的学术影响力等令人看重的质量指标。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往往需要多年的沉淀和积累,而过于强调量化考核指标,往往误导教师要为论文的篇数、充足的课时而疲于奔命和应付。许多学者也对大学里的“量化考核”评价机制之弊端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我们知道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大学发展的基石,优秀的本科教育是学校的立校之本。
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学校的资源配置、师资力量和工作评价等方面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用的基本条件。因此不是简单的要求教授必须为本科生年均授课32学时,而是把在教学管理中怎样激励教授愿为本科生授课看得尤为重要。量化管理可能诱使教师追求短期行为,追求获得最大的计量得分,获得业绩奖金、职称晋升和个人名誉,而不去努力实现培养人才、创新知识的目标。而强化过程和效果的质量考核难以即时鉴别,其客观价值的体现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这使它的评估只能通过主观评价。因此在教学管理上,应重质轻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使管理人性化和实效化。许多大学在考评教师教学时,以学生的评教为主,但应注意到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见效周期长,同时师生之间除了授课的趣味差异以外,还倾注了情感的互动。量化考核制度的错误导向,使功利主义倾向在教师中日益膨胀,使教师的功利意识和浮躁心态被强化。
教学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查漏补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合理的制度和平时的提醒、督促,带给教师的是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平时多关心教师的成长和了解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人性化的关爱,比年终式的“秋后算账”更能达到管理的目的。只有切实建立起科学、稳定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真正调动起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励教师为高等教育事业不懈努力、尽心工作的目的。因此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将教学的自下放给教学单位,教务部门只是服务教学,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服务类问题,而不能将教师的教学权利进行剥离。例如作者曾遇到过这样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中期,所在学校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学习ppt的制作,学校使用多媒体技术。然而近几年有的学校却又一再申明数学课不能用多媒体上课。作为普通的教师是否应该有基本的课堂教学权利,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师生的喜好,合理恰当地做出选择,而不是根据“行政命令”教条地使用教学手段。许多教师认为,教学内容是关键,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驾驭能力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其他的教学手段只是锦上添花,而绝不可能成为教学考核评定的核心部分。
三、针对学生评价上重考试成绩,轻综合评估,导致高分低能化的策略
由于奖学金的杠杆作用,学生对学业成绩的竞争非常激烈,特别当教学管理者只以学生课业成绩的高低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评定学生的奖学金时,进一步使青年学生误认为,只要课业分数高,就拥有一切,意味着获得高额的奖学金和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这种现象、认识与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背道而驰,与培养创新人才、精英人才的目的相向而行。不可否认,课程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但绝不是唯一的指标,特别是当考题过于注重做过的练习题和教师的复习范围时,成绩往往具有更大的欺骗性。例如笔者听一位大学生愤愤不平地说,自己辛辛苦苦复习,努力编程验证,每一次编程作业均高质量地通过机器验证,对于考试信心满满,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平时不会编程,临考前通过死记硬背的同宿舍学生,考试分数反而更高。究其原因,教师的考题全是作业题和书上的原题,靠死记硬背的学生反而准确率更高。如果教师更注重平时的学习和考核,绝对是正面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的正能量,而不是鼓励死记硬背的负能量。因此在学生评价上,应重视综合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使学生评价科学化和有效化。
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技术手段,对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处理,以求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5]现阶段高校积极倡导大学生参加各种比赛,鼓励莘莘学子“为校争光”,但我们也应清晰地看到存在的弊端。例如只要学生获得国家级比赛一等奖,“奖学金”、“保研名额”、“优秀毕业生”以及“学习标兵”全都属于他。这些显然是对学生能力评价导致的极端情况,但也说明科学评价学生能力的重要性。有些学生一味考证,只要是颁发证书,不管需不需要,就想尽一切办法去参加。2015年5月10日《东方今报》报道说,安阳工学院某本科生四年狂揽65证,但要毕业的他依然遭遇了尴尬,投简历50余份却无一回复,找不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65个证书难找工作的情形”恰恰是用人市场的理性回归和不唯证书的体现。随着教学管理的成熟和竞赛名目的繁多,学校对各种证书的行政化干预也在逐步减少。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5年前对于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大学生,在竞赛期间影响的课业成绩还进行加权补偿,但现已取消这种大力鼓励参加竞赛的行政导向制度。不少学生抱着只要参赛就有利益而获的想法,即要么竞赛成绩好,既有荣誉又有好的课业成绩,要么竞赛成绩不好,但仍有为课业成绩提分的收获。参赛学生的功利化思想严重影响着正常的教学秩序,助长了浮躁的学习风气,因此要为这种“取消”点赞。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大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和项目的“副作用”,例如大学生重视申请各种“创新项目”,却不愿花时间认真完成,虽然原因比较复杂,有的确实是没有更多的时间做项目,有的只是追求个人简历上有此项目的“名”,但学校还是更应重视实质性的创新和科研训练,注重资助那些具有科研潜力和科研兴趣的学生,淡化参加项目的“名”。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塑造完整的人格、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简单的分数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如通过数学建模的训练和参加国内外竞赛,使学生在文献获取能力、探索精神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写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计算编程能力等多方面得到综合性的提升,有利后续的课程学习和科研深造[6],而不仅仅是拿个奖有个证书。事实上,我们应该力求形成一个鼓励个性发展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评价环境,进而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关注学生取得的成绩,而且更应关注成绩背后的历练过程和辛苦付出。
四、结束语
随着大学专业认证的国际化以及人们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急切期盼,如何深入认识和改革高等教育的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和学生评价等三个方面非常重要。事实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既要勇于改革探索,还要立足现实全面优化,不断提升。本文涉及的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和学生评价只是高等教育教学中最具体最直接的部分,本文还简要浅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策略。我们应在教学形式上重视研讨辅导和学生深入交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化;在教学管理上要有长远目标,避免管理的简单化和主观化;加强综合评估,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俞倩颖,梁伊梦,等.我们该如何走出全灌输式教育[J].新课程(上),2013(10):166.
[2]吴艳,杨有龙.浅谈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与提升[J].教学研究,2015(4):19-21.
[3]刘鸿亮,杨超华.中国大学“泛行政化管理”模式与“量化考核”评价机制亟待改变[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101-102.
[4]黄治国.大学教师量化考核制度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66.
[5]董媛媛,黄琼.模糊聚类分析在高校学生成绩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46-47.
关键词: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教学模式设计;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123-02
21世纪是我国高校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时期,同时进入了一个知识爆炸和创新教育的新时期。由于各高校在教育政策的引导下谋求发展、争创效益、不断增加招生人数,使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迅猛增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量,而且基本上所有高校的招生面向全国取消了地域限制。由于招生规模和招生区域的扩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对教学管理和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影响,教学质量有所滑坡。但高等教育应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人数规模的扩大不能以教学质量的下降为代价,因此如何避免教学质量的下降是我们高校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都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1,2]。针对教学质量的下降,必须对教学管理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从教学管理策略进行改进,促进教育观念更新;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革,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方法的理论的建设。分层分级教学就是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方法在这种形势和环境下很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
目前我校已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始了数学分层分级教学,取得了很多经验,而且在数学分层分级教学方面,部分高校已经进行了的尝试[3,4]。新的教学方式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和特长,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但在具体执行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要求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我校面向全国招生,并招收国外交流生,学生生源分布广,招生规模大,每年招生8000多名学生,根据专业将他们分成如下几大类:理工科类、经管类、人文社科类及医学类等,多年来已按自然专业或教改进行了分层分级教学,例如设立了理工科类班,含经管类(理科招生的)、少数民族班、经管类文科班(文科招生的)、人文社科类班、医学类五年制班与八年制班、教改班、工程试验班、中澳班等,总的来说实行的是一种小规模的、静态管理的、单一的分层教学模式。这些教学实践,为我们将进行的大规模的、动态管理的、多层次的分层教学模式的改革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另外学校本科生院已出台有关政策并给予经费对该项目进行大力支持,这为项目的进行提供了保障。以下就该教学改革的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正在实施情况进行探讨[5-8]。
一、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改革的意义
针对招生规模和区域的扩大,不管是不同区域还是相同区域的学生,他们已有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按同一水平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产生一定的压力。因此改变以往以自然班为教学管理的组织形式,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能力、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等差异,组织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按照新的教学班来制定和实施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和方法及教学基本要求等,达到最好的因材施教,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这就是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的内涵。为此,根据我校学生规模和教学实际情况,实施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探索解决现存问题和因材施教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是因材施教具体实现。针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等不同层次,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具体课堂教学的实施进行相应的设计,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其次,在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找出共同存在的数学能力方面的弱项,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明确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基于同一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所学知识大致相同,教师比较容易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2.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实行分层分级教学,教师能实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而控制教学进度,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合拍,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感觉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进步的喜悦。
3.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兼顾了教与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校涵盖理工科、经管、人文社科及医学类等专业,生源分布广、规模大,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参差不齐,而且有些专业文理兼教,这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的把握、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处理等都增加了难度,师生在教与学之间无所适从,导致教学效果极差。分层分级教学的实行,针对同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处理等方面容易把握,教学工作会事半功倍,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4.分层分级教学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分层分级教学要求教师认真细致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方法,由此促进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达到教与学相长的目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实施分层分级教学模式和方法,必须明确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目标。我们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如下。
1.通过对我校各院所调查研究,确定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以及试验班、教改班学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和相应的高等数学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实践。
2.基于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模式,对高等数学的基础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应用、教与学三个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在教学实施及教学理论研究上,针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差异研究它们的辩证、和谐和统一的关系,实施分层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3.基于分层分级教学模式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班级以及试验班、教改班学生应具备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探索分层分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4.为了达到高等数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目标,基于分层分级教学模式,研究符合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材体系、课程内容,并进行分层分级教材体系、课程内容改革实践。
5.研究基于分层分级教学模式下的高等数学素质教育的特征,丰富和发展高等数学教育学理论。
三、分层分级教学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的实现,着重要解决如下关键问题。
1.解决分层分级的教学模式问题。形成分层分级的高等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2.解决分层分级的“度”的问题。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精选教学内容,克服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
3.解决分层分级的教学方法、手段的问题。
四、实施情况
我们将通过数学摸底考试,结合高考数学成绩,适当考虑学生的志愿,并按照学生不同专业(理工、医学、文科)对学生进行分班,我们将学生分为五个层次。不同层次高等数学学时不同,分别为:176学时、160学时、144学时、128学时、96学时、64学时,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都作了适当调整。
总之,分层分级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认识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使教师的“教”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全面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社会信誉。
参考文献:
[1]张宝善,杨忍军.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平台的构想[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4(1):98-100.
[2]母丽华,李焱.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173-174.
[3]李巧萍,潘金香.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2):113-114.
[4]韩超杰,郝淑珍,王东平.分层次教学在独立学院教学中的探索[J].科学教育,2008,(08).
[5]李金山,王三强.试论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性原则[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8):100-102.
[6]李刚,张新敬.普通高校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2009,26(5):98-99.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类学科自身也不断发展。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地方特色院校之一,开设经济类学科相关专业可以培育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课程有待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切入,指出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专业基础课体系改革原则、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最后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本科专业经济学、投资学、金融学为例,介绍该院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教学改革情况。
一、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当今,关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文献比较少见,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则比较多,研究文献涉及七个方面。
关于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理念研究。罗光强(2006)认为,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普遍存在四个缺陷:第一,经济学学习的目的或方向模糊;第二,经济学的人文知识单薄;第三,经济学规范训练不够;第四,经济学综合能力不足。因此,提高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目标,努力陶冶学生的经济学情操,训练学生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经济学能力。
关于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柳晓明(2008)认为,要提高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多方位、多层次与学生交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和能力培养,改革考核方法。
关于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杨林(2009)认为,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分析范式晦涩,并总结五年来理论与实践摸索,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运用案例分析贯穿教学活动始终,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王雅璨(2007)认为,教学模式应由浅人深、循序渐进,采用“双语过渡”模式;教学重点必须征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有所不同;教材采用应该充分利用英文原版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是双语教学的关键,应该妥善处理专业教育、教材、考试与培养学习兴趣的关系。
关于教学管理改革。刘新(2008)认为,以切实抓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倡导成立课程组,建立课程组组长负责制,实行“学校――院(系)――教研室――课程组”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加强课程管理,加快课程建设步伐。
关于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大多注重具体单个经济类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郑秀芳(2009)认为科学、合理且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健全、合格经济学人才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并结合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亟需改革当前该校专业课程体系。魏松红(2008)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认为课程体系是教学改革最基本环节。金英认为新课程体系要注意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为学生进行高层次研究夯实基础。
关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大多为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的改革。苑梅(2009)认为目前的公共财政学本科教学有助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但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却有所欠缺公共财政学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应紧密结合改革实践,充实和深化教学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体现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特点。
关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的改革。大多数是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针对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建设的文献较少。如都光珍(2009)认为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抓好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此,要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以精品课程、品牌专业建设为重要载体,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由上可知,从一般角度论述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较多,尤其侧重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改革探讨,而对于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较少,对于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更是无人涉及。笔者在借鉴已有一般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高等农业院校特色,研究探索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
二、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必要性
1.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学是经济学家提供给社会大众的一种认识世界、改进生活的锐利武器。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经济社会的运转,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动态,有助于个人决策,并改进思考方式。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有必要推进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改革,以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
2.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现实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现实经济生活和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运用理论经济学等给予阐述和解释。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人才市场的导向,使得人们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应用经济学,忽视了理论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也使得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课时不断减少、教学设备陈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没有突破。理论经济学是支撑经济类学科的基石,扎实的理论专业基础才能保证经济类学科的持续繁荣和发展。因此,运用理论经济学解释经济体制改革现实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有必要对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进行改革。 3.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学习理念的普及
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不但可以作为经济类学科专业本科生学习专业课之前的一个铺垫,也为其他学科专业学生了解经济学提供可能,尤其是在国家倡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终身教育理念日益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需要普及经济知识。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学习理念的普及,使得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提供了可能。
4.原有经济类学科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不足
原有经济类学科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有利于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常见必要分析方法、应用工具类的课程有必要得到进一步加强,比如数量经济、经济数学等。二是出现了新的经济类学科专业应用系统学习平台,它可以提升本科生对应用经济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比如中国经济数据库、中宏数据库等。三是专业基础课程与公共课、专业主干课等学分设置、课程权重等存在不合理,弱化了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四是专业基础课程忽视了对学生专业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意义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及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普及背景下,经济类学科本科生培养的共同趋向是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铸能力,寻求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突破口,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可以使经济类学科专业学生受到严格的经济学训练、陶冶经济学情操,训练经济学分析方法,提升经济学能力,塑造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对农业院校的经济类本科生来说,加强对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的改革,有利于新时代开拓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只有掌握基本经济学知识、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并形成严谨的经济学思维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主义和新农村建设大潮中按经济规律办事,进而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从纷繁复杂的新农村建设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三、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1998年7月1日,教育部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它促进了全国高校经济学各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随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并确定了经济类学科各专业的8门核心课、5门必修课、8门优先选修课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8门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核心课程作为高校经济学各专业必须设置的课程,其教学水平作为高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评估内容之一。各高校开设经济类学科相关专业基本围绕这一课程体系设置要求,结合具体专业需要,设置共同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等不同类型课程。
四、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开设目标和改革原则
高等农业院校开设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开设目标是为了培育具有国际经济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他们接受了经济学训练,具有经济学情操,能熟练掌握经济学分析方法。
对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基础课改革原则有两点。一是要考虑经济类学科的一般性、普遍性。二是要突出农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农业院校开设经济类学科兼顾经济类学科的基本要求之外,开设课程要体现出农业院校“农”的特色,课程设置需结合国家农业经济、城乡区域经济、新农村建设等要求,以实现特色办学。
五、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类学科专业基础课改革情况
(一)概述
(二)课程培养目标和要求
投资学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能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具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和投资等理论知识,熟知国家政策法规,具备实体和虚拟项目投资等决策和运作管理能力,能胜任企事业、金融组织或机构、政府部门投资决策管理等工作,适合教学、科研机构教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要求该专业学生能够融实物投资、金融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于一体,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交叉,经、管、法和理工知识相渗透,具有从事投资活动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金融学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能够掌握金融学理论和业务技能,能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因此,要求该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等基本理论,具备金融领域实际工作能力。
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是以讲义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我国传统的、同时也是当前运用最为普遍的教育方法,在包括医学教育在内的多个学科广为运用[2]。LBL教学方法具有教材完整、理论完整、知识完备的优点,教师按照书本章节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对教师来讲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进程,对学生来讲能够全面了解一门学科的架构和逻辑关系。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综合素质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都不高,因此,在许多学科的教学方法应用中,尤其是基础理论教育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今医学教育广泛提倡基础与应用相结合,尤其是医学前沿研究进展日新月异,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很高,因此,LBL教学方法在当今医学教育中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LBL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削弱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不利于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3]。因此,国内外知名医科大学近年来都在开展针对LBL教学方法的教学改革。
2PBL教学方法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现代教学方法,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4]。PBL教学方法提倡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寻求交流和合作,共同攻克难题。因此,PBL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模拟学生今后解决真实世界中的现实问题的过程,因而在国内外多个著名的医学院校被推广。美国近70%的医学院采用PBL模式教学,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PBL课程改革的试验;中国的香港大学医学院PBL教学已占该校全部医学教育的60%,中国内地包括北医大、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在内的多个“211”或“985”院校开展了PBL教学的试点和推广。PBL教学方法对教师和学生的整体要求比较高,对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都有一套严格的顶层设计。许多国内医学院校的PBL教学都在七年制或八年制学生中开展,通常以临床典型病例为问题引入,通过学生查找资料和共同讨论,最终解决临床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临床、基础甚至医学前沿的相关知识广泛涉猎。进入21世纪以来,也有诸多学者开始对PBL教学法的运用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在PBL教学中教师、学生和学校三方的成本投入非常高,而小组讨论机制运作不良会影响PBL的实际效果。教育学家Wells等进一步指出,PBL教学对学生的素质层次、学科领域和导师的要求都是非常挑剔的,需要师生双方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技巧[5]。虽然PBL在实际开展时具有一些难度,但已经成为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试点内容。
3CBL教学方法
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是以案例为导向的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希望通过教师对特殊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分析原理,并进而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BL教学方法最早在欧美国家的一些高校经济学和法学的教学中采用,并逐渐拓展到商学院的管理教学实践中,当前在医学教育中也有一定应用。CBL教学方法与PBL教学方法也一定相通之处,就是整个教学过程都以一个案例或临床病例入手,不同之处在于CBL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teacher-de-pendentapproach),而PBL教学方法是以学生自我讨论最终解决问题为主要形式,教师的作用仅仅在于引导和避免讨论的方向偏离主题[6]。因此,相比PBL教学方法,CBL教学方法可以避免因小组机制的功能不良而导致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但是CBL教学方法的案例选择、构建和叙述都可能影响学生进行讨论的兴趣和意愿,因为相比PBL教学,CBL缺乏实际情境体验的真实感。基于以上原因,CBL教学方法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常常在某些学科或某些典型知识讲解中应用。
4RBL教学模式
RBL(resources-basedlearning)教学方法是基于资源的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接触各种资源或运用它们开展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基于资源的学习有时也可以用“自主学习”来替代,是学生主动地利用学习资源主动学习的模式。RBL教学方法是适应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崭新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通过标本、模型、挂图、VCD、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对课程学习所需的学科材料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成为积极的学习者,不断提高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RBL教学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高等教育在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的最新发展,其重要意义在于肯定了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中的基本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互电视、虚拟教室、视频会议等新的技术媒体形式已经成为e-Learning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Web支持的学习(web-supportedlearn-ing,WSL)[7]。e-Learning在内容传播、学习任务和学习评价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程度的改变[8]。合作学习、高阶思维技巧的发展、自我评价、以真实任务作为学习起点的训练、自主学习、学习者个体责任和教与学应用是近年来e-Learning研究领域中的高频关键词[9]。与此同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e-Learning的有效教学法方面,以及在有效的、基于新型数字资源的教学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基于资源的学习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RBL教学模式承载的教育理念是要求学生在面对信息时代知识激增挑战的时候,具备独立进行搜集、加工、处理、利用、评价信息的能力,将学科课程学习目标与信息文化素养整合起来,强化学生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与能力。但是,目前RBL的难题不是如何保护稀有的学习资源,而是如何确保用最适当的学习资源来支持学习,由此RBL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不同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39-02
【Abstract】To make clea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 is a practical tas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s. This essay reveals two defects in previous researches, one is a tendency to hot spots while choosing topics, and the other is the detachment of theory and reality.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ducation disciplines, we need to make a balance between issues and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to deep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theory system on the basis of issue research, and to promote a change from higher dducation research to 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Relation research
坚持学科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鲜明特色。这其中,“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目前,学者们倾向于认为:高等教育研究主要泛指高等教育领域内一切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而高等教育学研究主要研究高等教育中一般的、共性的问题,属于理论性的教育规律探讨。由于完善学科体系、追踪现实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两大任务,因此,理清“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理论”关系辨析为视角,分析研究实践中“热点趋向”和“坐而论道”的两种倾向,以期有助于加深对“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的认识。
一、热点趋向: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偏向
对于高等教育研究来说,“问题”是指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和提出的问题,而“理论”则是指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与理论体系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学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一开始便是“学科指向”的,研究实践问题、构建学科理论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两大中心任务。
但是,在高等教育研究的实际进程中,“问题”和“理论”的关系却成为一个难以平衡的问题。在诸多有关探讨中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即认为高等教育研究存在偏向,就是仅重视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忽视学科理论的研究。有学者将这种偏向概括为“热点趋向”,即学科理论研究的轨迹以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为转移。胡建华等认为,“这一现象在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中显得尤为突出。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追逐热点问题、以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主线”。[注1]
从“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来看,学科研究的“热点趋向”可以表述为高等教育研究偏重实践问题的研究,忽视了以构建学科理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学研究。作为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必须关注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对实践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做出理论分析和对策应答。但是,学科研究一旦形成“热点趋向”的偏向,很可能会出现以问题研究为主的高等教育研究替代了以理论建构为主的高等教育学研究,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实践中的问题未经过科学的建构就成为研究对象,造成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对实践问题亦步亦趋,“难以摆脱就事论事的工作讨论模式,失去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论深度”;[注1]“难以进行基础性和整体性的理论探讨;研究问题没有经过学科性选择,制约了研究的水平,不能有效揭示发展规律;永远处于经验描述的水平,缺乏基础理论的支撑。造成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肤浅与表面”。[注2]二是就事论事的讨论热点问题的研究对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没有积极意义。正如有学者认为的“如果学科研究不能促进学科知识的积累,那么学科的发展水平也就无从提高。许多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缺失随着热点问题的消失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注1]因此,研究热点问题的偏向会导致以探索实践问题为主的高等教育研究替代以理论建构为主的高等教育学研究,给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乃至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带来危机。
二、坐而论道: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反思
“坐而论道”是指研究者脱离高等教育实践进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另一种值得关注的倾向。追求科学完整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任务。从“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看,“坐而论道”可以表述为,学者在开展高等教育学研究时,忽视了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对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抽象地就“理论”而“理论”,使得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缺乏理论创新。
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关注,起源于80年代关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逻辑起点、研究方法等诸多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探讨。这些探索对于高等教育学科的科学化构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往往过多地强调学科的内在逻辑,忽视实践的客观需要。其结果,或是简单套用教育学理论,或是直接引用外国的或外学科的理论框架来简单验证或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问题,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研究还不够深入,也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理论成果。如潘懋元先生所指:“中国不少高等教育文章,理论一大套,颇具声势,却是‘不结果的花’,……花不结果,恐怕只是过眼云烟。”[注3]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由于缺少必要的实践关怀,必然会对高等教育实践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我国的许多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不少可能是‘假命题’,或者是人为的命题,缺乏实践的基础。很多情况下,学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没有人会在意研究成果是否源于实践、归于实践,并服务实践。”[注4]通过反思,学者们日渐发现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似乎与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实践关系不大。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上,潘懋元先生就曾指出,“坐而论道”既无助于理论联系实际,也无助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注5]
三、“问题”与“理论”的平衡:“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再认识
应该承认,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问题研究,但问题研究并不能自觉构成一门学科体系。因此,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早日走向成熟,有必要平衡好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理论”的关系。
1.以问题研究为基础,深化学科理论思考。
在西方国家,尤其以美国为代表,一般认为高等教育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至多算作一个研究领域。阿特巴赫就认为,“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它将不会成为一个单独的科学学科”。[注6]西方国家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多强调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问题,“高等教育研究以院校研究的建制存在,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注7]高等教育虽然至多只能称为一专门的研究领域,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西方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一批从哲学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的著作已成为本领域的经典,例如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其对“高等教育合法性危机”的反思和重估,就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经典范例。我国虽然坚持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但是高等教育学研究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辨析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其根本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强化研究者学科研究的意识,提醒研究者不要满足于停留在实际问题研究的“虚假繁荣”,要从问题研究热中冷静下来,沉心静气,踏踏实实地进行理论反思,为推进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做一些基础工作。西方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表明,学科理论研究必须重视理论的实践来源。正如波普尔所说,科学仅仅从问题开始。强化问题意识,关注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问题,为改革和发展服务,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鲜明特点。可以说,高等教育实践以及实践中的“问题”,构成了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信息来源和依据。
2.推动“高等教育研究”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转型
问题也有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的热点、问题都能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从概念内涵上说,既然高等教育研究将一切高等教育活动都纳入到了研究的视野,那么,作为以学科理论研究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学研究肯定也应该从属于其中。但是,高等教育研究如何才能成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呢?根据上述的分析,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首先,要科学选择研究对象,要坚持学科立场,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进行学科化的筛选,找到能够体现高等教育特殊矛盾的基本问题。这就要求研究者要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存在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抽象,从而提炼出真正符合学科内在逻辑、关乎学科发展的“真问题”;其次,高等教育学研究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检验已有理论,提出新的概念与假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大量低层次问题研究基础上概括抽象出更为科学的学说与理论。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是简单的现象分析或实用性的问题解决方案,而要用科学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理论思维的课题,追溯其理论内涵,提升其理论品质,并以此构建起一个由一系列比较稳定的概念、原理、原则等要素组成的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因此,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说,高等教育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是形成高等教育理论的基础,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化和学科化的总结即为高等教育学。沟通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之间的联系可以把学科建设与实际问题研究结合起来,从而有效防止学科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研究“两张皮”的状况。
3.加快构建高等教育中层理论
在研究实践中,“问题”与“理论”的脱节往往表现为具体问题与宏大理论之间难以架起沟通的桥梁。因此,推动高等教育研究走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还需要推动高等教育中层理论的构建。中层理论是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提倡的一种研究思路。他认为:“中层理论的意义在于架通抽象理论研究与具体经验分析之间的桥梁,是一种介于抽象的统一性理论与具体经验性描述之间的理论。”[注8]中层理论并不排斥宏观经典理论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建构策略,而是针对宏观理论因普遍化、抽象化所产生的理想化和空洞化的弊端,旨在开辟被宏观理论所忽视的具体领域和研究方向,增强理论研究的适应性和指导性。实现这一理论设想的策略是:“通过区分宏观理论问题和微观现实问题,建立针对经验调查的中层理论构想和假设,并使这些构想和假设能够在具体的经验调查中得到证实。”[注9]尽管“中层理论”是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形成的,但是对高等教育研究也有着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它既可以提升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研究的理论层次,避免问题研究停留在就事论事层次的弊病;也可以帮助高等教育学研究脱离长期局限于宏大理论阐释的局限,避免理论研究陷于抽象推理和纯粹思辨的困境,从具体问题出发,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炼理论,从而开辟高等教育研究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转型的路径。
注 释
1 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M],2006:17~18、20、21
2 胡晓钦.高等教育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关系辨析:兼论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J].南通大学学报,2005(6)
3 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的比较、困惑与前景[J].高等教育研究,1991(4)
4 王建华.走向从实践出发的高等教育[J].江苏高教,2008(2)
5 夏 P.“求真”与“求用”.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性反思[J].江苏高教,2008(3)
6 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2(4)
7 王建华.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一)高等师范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不符
首先,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逐渐增强,这就要求教育应该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正确、重要的指引作用。但是从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能够胜任这些教育岗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高等师范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到较强的能力。我们也可以说,高等师范教育的内容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符。首先是高等教育没有坚守住传统经典的教育思想,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教育思想严重滞后。同时,受教育者的素质培养不够全面,导致毕业生难以快速适应当前的教育工作。
(二)不断减少的生源,影响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初高中的生源正在大幅度减少,这就导致学生的总体数量得不到可靠保证,直接对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生源的不断减少,一方面会导致学校的办学规模受到限制,同时生源不足,容易出现师资力量过剩的现象。当前,尽管一些初高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招,但是由于生源还是在不断地减少,所以教师的数量已经足够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会出现长期不招聘教师的现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资料显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存在初高中生源持续减少的现象,我们将看到,很多学校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样就不利于高等师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导致长期处于恶性循环状态,从而影响到高等师范教育的稳定、持续性发展。
(三)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影响高等师范教育教学发展
由于初高中学生减少,导致高等师范学校生源的减少,使得学校的师资需求减少,致使师范专业就业岗位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当前,由于高等师范教育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自身价值的体现。教育工作者的培养,是一项比较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得到一套完整、独立知识体系的支撑,这就着重体现出了师范性。
二、发展高等师范教育教学的策略
(一)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同时人才的质量受到了教学水平的影响,所以提高高等师范教育教学的质量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同时,想要提高高等师范教育教学的质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进行改革。在此过程,既要注重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的课程体系,又要抓住改革的核心环节。另外,也要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找到准确的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从而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实践紧密相连,教育者应该注重让学生能够学习到一些日后实际工作中将要用到的相关知识。再者,还要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注重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合理匹配,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找到可以指导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法。与此同时,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该得到及时的更新,注重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教学效率得以提升。
(二)准确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当前,许多学校出现了不尊重实际情况进行改革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了高等师范教育的持续性发展。例如,有的学校在进行改革的时候,没有认识到自身的实际情况,一味地注重专业的全面性,或者过于关注学校的综合性发展。这就使学校的发展缺乏坚实的基础,盲目追求大而全面,势必会陷入发展的误区。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并进行准确的定位,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改革工作,例如,学校朝着某一个方面发展,把这个方面打造成自己的特色,以此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大量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
(三)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尽管与那些高职教育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相比,我国的高职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所以高职教育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首先社会对于师范类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更多相关专业的人才。例如,社会的发展需要师范专业的人才,要求他们既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是伟大的人民教师,这样就可以把先进的技术,快速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这门技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贡献。高等师范教育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但是不可否认,发展职业教育是其最佳的发展方向之一,既能够解决师范专业人才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同时又能够使得先进的技术得到有效传播,促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国家经济建设活动中。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方法;高等教育
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为了适应经济高速发展而在商学院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哈佛商学院率先把真实的商业案例引入课堂,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参与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取得了颇大实效,迅速受到重视,得以普及。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客观真实
案例教学中所引用的案例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没有加入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客观呈现,保证了案例被学生原汁原味地吸收。
2.实践性强
相较于课堂上大量知识的传授,案例教学法是学生接触社会最便捷的一个途径。大量的理论知识可以被直接进行实践验证,保证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3.趣味性强
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学生检验真才实学的过程,各种角色扮演和头脑风暴决定了学生必须全程集中注意力,自然由课堂的被动者变为了主动者,学习兴趣浓厚。
4.深度启发
案例教学法中引进的案例没有绝对的正误,而是要通过思辨、讨论,验证想法。这就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和探索。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案例筛选
教学中的案例不能是信手拈来,而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一般来说,案例的选取要遵循一些原则,比如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是否紧密,和所学专业的匹配是否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案例的学习是否能适应我国整体的外部环境等。因此,深入到一线收集案例,并进行不断更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旦选定案例后,要在课前把这些案例告知学生,让其充分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将所需知识融会贯通,为在课堂上的发挥做好准备。
2.案例讨论
这一步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前期大量的准备和师生合作要在这一步进行充分展现。教师在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设置讨论的界限与原则。学生则要围绕着中心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方式由议题决定。
3.案例总结
学生进行了充分讨论与分析之后,教师要进行最后的总结归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以升华讨论的主题,比如学生做得比较好的地方要给予肯定,做得不太好的地方要有具体的指导,这就等于把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又进行了一次强化。如果在讨论过程中有进行不下去的地方,学员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做出强调,使学生把握好知识点。对学生不能深入讨论的地方,教师一定要重点讲解,并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吸取的教训。
三、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思考
1.案例内涵的丰富不断考验着教育者的水平与能力
熟练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是要有成熟的教育者与稳定的教育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与学习的方式在不断更新,新旧交叠的过程本身对教育者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所以除了与教育相关的知识理论体系,教师还要及时掌握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社会新闻,丰富案例的内涵。
2.倡导高校建立案例教学数据库
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有浩如烟海的案例,这些案例或是抽象的,或是具象的。要想高效、有针对性地寻找到合适的案例,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案例教学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有组建、筛选、甄别和使用的功能,各个具体案例以组块被存贮在数据库中,大大减轻了案例教学前期的准备工作,有助于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中心环节。
3.案例的选择既要有普适性也要和受教育者的专业学习有衔接
社会案例现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案例的重要来源。我们应该承认,学生从高校毕业后要直面社会现实,那么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就要与社会新闻等相关。同时,选择、组织案例时要特别注意案例与专业知识的对口与衔接,尤其是能体现学习重点的地方,要突出理论与教育的关联性。
4.民主开放的评价制度与周全细致的考核体系
这里所说的评价制度与考核体系是针对案例教学法所专门设置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教育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这个设定的过程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进来,看一看师生关注的教育点有何异同。
参考文献:
[1]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李劲松.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南教育,2006(Z1).
[3]张春林.对案例教学法中案例选择标准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7).
[4]刘建新,卢厚清.案例教学法的起源、特点与应用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实践教学;构建
与传统的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不同,高等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训,旨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重视实践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目前我国很多高等职业学校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应试为目的,没有认识到技能培训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中各种问题的出现,不适合当今社会的人才发展观,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实践性,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不仅要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且要重视管理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日常的教学工作提供支撑和依托。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中也要重视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加强基础设施和教师团队建设。
二、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特征
1.职业化教育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大学教学,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职业化教学应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技术的应用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在日常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现代人才培养观,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
3.社会实践特征
高等职业学校应该重视校企合作,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立足于企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案例进行模拟,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通过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场所,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学校应该不断完善教学设备和教学实践体系,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满足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建立一套适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
构建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学校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和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的同时,保证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学生不仅应该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以及相关的从业资格证等。
2.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是根据相关岗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体,进行实践活动,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教师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以学生的就业为目的和企业的需求为前提,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3.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对实践教学的考核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和职业能力考察方面。通过考核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评定。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和考察体制,通过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重视对考核体制的改革,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让学生在考核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四、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性,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构建,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重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促进教学设施的完善和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构建合理完善的教学体系,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许彦伟.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分析[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32-36.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实践性、综合性是高等院校影视艺术课程的显著日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影视属于工业制作艺术、大众消费艺术,创作到制作包含众多程序、职业、艺术门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将实践环节放在核心位置,优化利用各类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方式、手段的总称,是多种教学方式组合下的操作对策,可以顺利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是师生间的关键性纽带,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增加师生、生生互动,增进师生间的友谊,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比如,整体性、双向性、实践性。
(二)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不同于教学方法,是指课堂教学中,传递一系列教学数据信息,吸引学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他们更加准确、客观地理解新的知识点。语言、教学工具是其关键性载体,前者由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组成,后者包含普通教具、现代化教具。教育手段和人类文明演绎历程大致相同,由最初的粉笔、黑板、教科书等到现代化的录音、技术投影、录像等,“开放型、超时空”是其显著特征,标志着教学手段逐渐走上现代化道路,而传统与现代化与现代化教学手段都属于教育教学服务状态。总的来说,教学手段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表现力、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确保影视艺术教学目的顺利实现。
以“影视艺术教育”为例,影视欣赏室、影视欣赏课件都属于有效的教学手段。一是:影视欣赏室。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浪潮中,影视欣赏室具有多样化的功能,电视机、投影仪、电脑等都是其重要组成元素。影视欣赏室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理解、掌握影视艺术作品的内容,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并提高各方面资源利用率,减少这方面的运营成本。二是:影视欣赏课件。就影视欣赏课件而言,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全方位分析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明确影视艺术教学目标,客观分析影视艺术教学内容、教学方向、教学活动环节等,合理制作课程软件。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网络影视欣赏课件是特别常见的影视欣赏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制作软件,在电脑演示过程中配上一些动画、图像等,便会使所呈现的课堂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从而刺激学生感官,对新课题知识留下初步印象。教师也不需要过多的板书与讲解某知识点,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比较高。对于网络影视欣赏课件来说,是一种作用于网络环境的课件,借助网络客观呈现的教学内容,开展一系列的影视艺术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师生、生生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增多,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强化,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高等院校影视艺术教育教学方法
(一)基本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观摩法
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课堂讲授法是最基础的方法,属于学校教育中的“大众法”,要以教师为中心,优化利用启发式教学、谈话式教学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加师生、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迅速融入到新课题学习中。课堂讲授法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专业技能,注重反思与总结,不断完善讲授法。就观摩法而言,是以理论学习为基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显现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可以和当地的影视制作机构长期合作,教师可以根据影视艺术章节内容,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影视制作基地观摩,组织他们观看一些纪录片,比如,影视剧制作现场花絮,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逐渐提高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以便毕业后更好地胜任对应工作岗位。
2.实验实践法、拉片法
就实验实践法而言,需要转变师生角色,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协作者、辅助者等角色,充分挖掘学生各方面潜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全方位分析影视艺术章节内容,客观分析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特征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一些他们熟悉而感兴趣的素材,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层次性的题目。根据班级学生的水平,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特别是节假日,拍摄不同类型的DV剧,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促使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影视摄影基地,以小组为单位参观、考察,更好地了解影视摄影基地各方面情况,更好地学习影视艺术课程内容。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查阅关于影视艺术方面的信息资料,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题目,根据查阅到的资料,写影视鉴赏文章。在此过程中,可以极大地为提高学生查阅信息资料、分析与解决问题、写作等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
就拉片法来说,是指在多次观看影片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分析影片的整体与局部细节,准确理解影片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画课、导演课、摄影课等都可以采用拉片法。教师需要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制作不同类型的影片,而课堂教学内容必须和影片密切相关,可以让学生课后进行拉片。它是学好电影课程的基础性方法,也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
(二)综合教学方法
1.话题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
就话题教学法而言,“话题”才是关键所在,是影视艺术课程的难点、重点。教师在讲解完影视艺术章节内容后,巧设问题情境,并以某话题为中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根据已学的知识谈一谈自己对此的理解。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看法,多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更加全面地理解新的知识点。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设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比如,港台和大陆影视之间的差异,制作影像的特殊技巧,多引导学生探讨一些新时期影视界的热门话题,更好地了解新时期影视艺术动态发展情况,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就问题式教学法而言,在上课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影视艺术教学内容,设置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根据学生已有水平,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程教学目标、学习目的,结合题型与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通过不同途径适当点拨学生,帮助他们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简单、清晰”地讲解相关内容,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掌握理解新的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
2.任务驱动教学法、学术研究法
就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说,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在自主学习、协作环境下,学习影视艺术知识,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作用下,合理提出“任务”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点,培养他们的探索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就学术研究法而言,教师可以根据章节内容,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影视艺术课外兴趣课题活动,比如,欣赏并写作影视剧,进行DV拍摄,甚至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学术研究方面的论文,申报校、院级课题等,逐渐提高他们的影视艺术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