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绿色大学;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高等教育必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新时期热议的话题。但是否所有的大学都能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学服务地方的途径与方式是什么,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才能较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积极探讨。
一、高校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分校办学点的名单中得知,我国大陆有普通本科院校770所、普通高职院校1207所、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318所、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85个。另据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于2009年8月25日做客新华网谈“辉煌60年”科教事业发展成就时的发言获悉: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3.3%。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7.7万人,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预计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各类在学学生的规模将达到3000万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5%以上。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世界第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
首先,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已成共识。科学技术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之前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高校因学科设置齐全、学者专家云集、科研力量集中,所以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大都在学校的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产生和完成,可见大学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再生产基地,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转变为生产力的主渠道。
其次,高校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大学精神,使得大学始终站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前沿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大学内部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大学拥有颇具规模的实验设备和图书情报系统,聚集了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和研究基地,在技术研发的前沿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具有相对稳定的研发基础条件。大学的这些智力资源、技术创新和人才优势是推动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再次,高校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来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等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专门的和发达的现实劳动力。在人力资本的生产过程中,高等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最重要的途径,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的重要手段。高校通过为地方培养各类高科技劳动力等人才,造就一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队伍。
二、对目前我国高校和区域经济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
我国高校数量、大学生人数庞大,对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高校如果没有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去发展,不仅不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反倒会成为经济建设的包袱。多年来,我国的大学建设饱受社会谴责,问题丛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重规模扩张、轻内涵建设,管理理念落后。目前很多大学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集权管理模式。不少高校的领导没有专家治校、教授治校的理念,不讲科学发展观、不讲实事求是,不讲科学论证,而是凭个人好恶,搞重复建设、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等现象比较突出。如不少大学不切实际地一味追求移植大树、古树、名贵树种,因在移植过程强度修枝、切冠,加之养护跟不上,移植成活率低,破坏移植树木原生态,劳民伤财,浪费严重。再如专业设置上没有考虑本校优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是沿袭他人模式,一味求大求全,没有自身特色,自然也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在于有大师”。大学应该创造平台让大学生追求真理,弘扬高尚的道德,承担起为民众谋福利的责任。而现在许多大学努力追求的是高楼大厦,气派堂皇的基础设施,对于本应最重要的能给学生予知识、能力和精神熏陶的师资建设却不重视,就连本应坚持学术自由的大学精神都变成了“学术行政化”。教师和学生在办学、学校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教学、学习死气沉沉。让置身于这种不科学、不民主氛围中求学的大学生日后成为建设我们国家的生力军实在是令人堪忧。
第二,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高等教育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但许多高校在盲目扩招后没有注重提高教育质量。有的高校教师严重不足,师生比例超过合理比例两三倍,上百个学生同在一个大教室上专业课、几十个人围着一台仪器做实验。一个学期下来,任课教师没认得几个学生,不少学生也没和老师说上一句话,以往在大学里经常提到的“亲其师,信其道”的现象在今天的大学鲜见。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师忙于创收或开办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或外出兼职,或开店做生意。对课酬不高的教书育人这一本职工作投入的精力必然甚少,常常是出勤不出力,历来倡导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原则早已抛之脑后,教育质量根本没有保证。在老师的现身说法和社会就业压力以及拜金主义的侵蚀下,大学生也早把经济利益放在人生的首位。作风浮夸、喜好攀比、出手阔绰已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基本特征”,而其中有的学生为了维持高额的花销,铤而走险,走上了犯罪道路。
与此同时,我们的经济建设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处于只讲结果、忽视成本,只图政绩、不计代价,过多强调规模、形式,单纯追求以量取胜的低级发展状态。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违法生产现象屡禁不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先污染后治理”虽然已经进行过批判,但这几年又旧病复发。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几年间猝然为环境的承载能力所不容。现在,2/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中度和严重的大气污染环境中,3/5的河流水质处于中度和严重的污染状态,1/2以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的水质不符合生活用水标准,部分农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地区的生态遭到破坏,全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大学在经济建设中扮演什么角色,高等教育如何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等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三、绿色大学的内涵
为国家培养出有较好国民素质、有扎实知识功底并且善于追求科学真理的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而这样的人才,只有在绿色大学里才能培养出来。绿色代表生命、健康、活力的提法早已得到公认,绿色不仅仅指绿颜色、指有生命的植物,而是指一种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和改善。因此,不应把绿色大学简单等同于绿色校园,把创建绿色大学简单理解成就是多种些树、多栽点花、多植些草皮。实际上,绿色大学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从国内各高校在创建绿色大学的模式上就可以看出。如清华大学以“三绿工程”(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科技推进环保产业,用绿色校园熏陶人)为其绿色大学建设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实施“建好一个中心(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搞好三个推进(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直接行动)”的绿色大学整体方案;北京师范大学以“推进绿色教育,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绿色行动,塑造绿色人格”为其建设内容;广州大学则以“建设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服务、培养绿色人才,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其主要的建设内容。基于此,我们认为绿色大学就是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将生态环保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有机地融合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及生产的各方面,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绿色理念的高素质人才的大学。建设绿色大学应包含以下内容: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建设以及绿色大学对社会发展的创造力等。
四、通过创建绿色大学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创建绿色大学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各所大学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推进绿色大学的建设。
第一,通过学校建设培植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学校建设发展上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速度,同时根据学校的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实际,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办出特色,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强调科学决策,凡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都要充分发扬民主,进行科学预测和专业论证,慎重决策,避免决策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努力探索高效率的绿色教学技术和绿色教学模式,大胆开发绿色管理手段,尽量减少教学和管理过程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以人为本,实行人本管理,努力营造充分发挥全校师生潜能、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共同创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绿色大学”。在这种环境里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加强绿色教育,培养绿色人才。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要改变当前国内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就要培养具有绿色人格、富有创新精神和科学发展理念的人才。因此,应把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全面渗透到教学和科研中,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进行绿色大学宣传教育活动,在全体师生中树立绿色大学创建意识。紧紧围绕与师生切身利益相关、师生普遍关注的环境、生态问题,在新生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学术报告、校园文化节、党团活动日等多种活动中纳入环境法与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环境伦理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知识,强调学生绿色精神、绿色意识、绿色行为的培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卫生习惯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如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将洗衣服的污水用于冲厕所,循环利用水资源;自备餐具,尽量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物品,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用电;保护树木,珍惜纸张,不送贺卡,不乱张贴海报;把因一时兴起而购买,过后基本不用的物品通过二手市场转卖或赠给需要的人等。增强环保及生态建设意识:慎用洗涤用品,注意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自备购物袋,少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关注环境动态,同破坏环境的一切行为做斗争。选购绿色用品和食品,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绿色安全型大学。同时将环保节能拓展到校外,参与各类社会环境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生动的环保实践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从他律走向自律,进一步提升环境意识。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为可持续发展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人才,使高校毕业生成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领军力量。
第三,为地方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大力研发绿色产品,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高校应注重发挥学科优势,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大力攻坚绿色技术,如成立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大学科技园,围绕信息技术、新药研制、生物资源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环保技术等高新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集中研究与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的大学是人民的大学,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扎扎实实创建绿色大学,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为地方实现经济发展、生态良好、天人和谐的社会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2009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DB/OL].moe.省略/,2009-04-24.
2、王开忠、孙霄兵、王正、王瑞军做客新华网谈“辉煌60年”科教事业发展成就[DB/OL].news.省略/edu/,2009-08-25.
3、中国高校忧思录[DB/OL].news.省略/edu/,2007-06-21.
4、中国经济报告[DB/OL].news.省略/edu/,2006-08-17.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威海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
1.随着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在产业上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企业群体之间的竞争,同一产业内生产上相互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在各个国家地区出现了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的经济集聚区,对这一经济现象的研究促进了产业集群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最早将产业集聚和国际经济竞争力联系起来提出产业集群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他通过研究国家有竞争力的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他的产业集群理论,并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波特指出,国家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产业之间的竞争,而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世界上不少区域的经济竞争优势就表现为它们的特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例如美国硅谷地区的经济由当地的半导体产业集群支撑,美国的底特律和日本的丰田城的经济则由当地的汽车产业集群支撑,以及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台湾新竹的半导体硬件加工产业集群,广东东莞的电脑硬件制造和装配产业集群等。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地区经济竞争优势也表现为当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2.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产业集群不仅包括相互关联的企业,还包括提供相关公共品和政策支持的政府机构,相关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形成资本,劳动力,信息,知识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产生很强的区域集聚效用和扩散辐射作用。产业集群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空间集聚性,即大量企业和相关机构空间上高度集中,相关经济活动高度密集;网络化,各经济活动主体和相关机构组织通过交易性和非交易性关系频繁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结成一体化网络;分工和协作性,集群内各经济主体进行生产上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并在经济活动中相互协作;根植性,集群内经济活动主体具有相同的文化和制度背景,共同的市场交易规则,彼此之间信任度增加,降低了纯粹市场组织中交易的不确定性;自组织性,集群一旦产生,集群内部和集群外部高度互动,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推动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集群的以上特征使得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内企业竞争力。
①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成本。集群内部企业频繁的经济往来和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培养了企业之间彼此的信任,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便利了市场信息的获取,降低了企业间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企业间具有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在不同企业和部门之间的流动,降低了人力资源的获取成本;集群内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生产上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有利于资源和信息共享,以及彼此间的学习,促进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之间的扩散,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和信息获取成本。
②集群内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依赖使得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在从事对外经济活动时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整体,有利于提高自身在市场活动中的经济地位和对外谈判能力。
(2)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①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往往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在生产上进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同时共用同一运输网络和销售网络。产业集群内部的其他相关部门机构则发挥协同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企业和各个机构部门的分工协作提高了区域内生产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和销售成本,提高了整体经济竞争力。
②由于集群内企业在空间上集聚,集中使用基础设施,并且处于同一产业内部,专业化生产提供相同或相近的产品或服务,产品和服务集中供给当地或外销,有利于实行企业大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③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正在成为城市经济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发挥区域品牌效应。在山东省内,有诸如寿光蔬菜,烟台苹果等由于产业集群而产生的区域品牌;在山东省外,有诸如浙江海宁的皮装,柳市的低压电器等区域品牌,这些区域品牌的形成以及随之而来的品牌效应极大的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④大量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生产上相互关联,频繁进行交易性和非交易性往来,有利于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使产业集群成为一个创新性网络,有利于形成创新环境,提高地区整体经济质量,增强地区整体创新力和发展潜力。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以及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得培育和发展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威海市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对促进威海市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威海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威海市旅游业和海洋产业发达,威海市是联合国人居城市,旅游业是威海市优势产业,同时作为沿海城市,其海洋产业发展迅速,威海市的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同时威海市工业体系健全,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和船舶制造,纺织服装业和食品医药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威海市工业发展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其中的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和纺织服装业与周边的烟台、青岛、潍坊三市存在区域重复建设,四市地区间产业门类趋同,而且主要工业门类在各市经济中都占相当比重,各城市之间存在低层次竞争,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经济交流和政策协调。
三、培育威海市产业集群,促进威海区域经济发展
1.威海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威海市处于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区位优势好,对外联系紧密,开放程度高,通过大力引进外资和承接日韩转移产业,经济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旅游业和海洋产业等优势产业,现阶段威海市已基本形成以下几个产业集群:
(1)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威海市船舶制造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大量的船舶制造和修理企业。威海市在汽车工业方面以三角集团为代表发展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三角集团在全国轮胎行业中排名首位,其轮胎品牌是中国驰名商标,具有国际竞争力。但是就整体来看,威海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并不具有区域竞争优势,船舶制造业无论是与青岛还是大连市相比都远远不及,而汽车制造业只是限于零部件生产,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难以做大做强。
(2)纺织服装产业群。威海市纺织服装产业是在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和充分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有“金候”和“寒思”等著名品牌。威海市纺织服装业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打造了自己的品牌,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威海市已不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而且就纺织工业而言因为邻近的青岛市是中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所以很难做大做强。而服装业与青岛和潍坊市相较,都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为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考虑与周边地区分工协作,充分融入半岛经济圈。
(3)海洋产业群。威海市渔具生产,海洋食品生产加工,海洋生物工程药品、保健药品生产发展迅速,是威海市的优势产业。威海市是中国的渔具生产基地,威海市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威海市在发展海洋产业方面的唯一不足在于缺乏科研支撑,海洋生物工程药品和海洋食品的生产加工都要求向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这需要强大的科研机构支撑,而威海市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较少,难以给予有效的支持。
(4)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威海市在扫描仪,传真机,光纤生产,新型电子元件,微电子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发展前景乐观。日本和韩国是世界电子信息业的中心,随着日韩产业结构升级,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中低端类产品生产会加速向国外转移,而威海市邻近日韩,具备一定的经济技术基础,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社会环境优越,又具有较低的劳动成本优势,在承接日韩转移产业上其条件得天独厚。
2.威海市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1)实行差异化发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半岛地区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由于区域特色相近,经济发展模式趋同,在产业集群发展上结构趋同,低层次竞争,如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纺织服装产业在青、烟、威三市都有发展且都占较大比重。威海市只有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在培育产业集群方面,威海市应考虑重点发展现有产业集群中的海洋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威海市在渔具生产和海洋食品加工生产和海洋生物制药上与半岛其他城市相比有较大优势,海洋产业应该成为威海市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为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政府应做好引导和扶持工作,重点在于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科研支持,建立配套的科研单位,提供科研资金支持。就电子信息产业而言,威海市由于不适合大规模发展机电制造业和汽车工业等重工业,这一方面是由于威海市面积和人口较小,一方面也由于威海市旅游人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因此在制造业方面,威海市更适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而且正如前面所述威海市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得天独厚。综上,威海市今后产业集群的发展应重点培育海洋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使此两大产业发展成为威海市的支柱产业,形成规模优势。
(2)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协作,积极融入半岛城市经济圈,在更大范围内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就整体经济实力而言,半岛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必要以青岛市为龙头,发展半岛城市经济圈,这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威海市应该正确定位,在半岛城市经济圈建设中,积极参与地区分工协作,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在半岛城市圈这个大环境中发展产业集群。现阶段,半岛城市间经济结构趋同,条块分割,利益分割,低层次竞争,产业配套协同能力差。为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加大地区专业分工和协作,在更大范围内构建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在机械制造和家电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制造方面可以由各地区分工协作,培育大的产业群,各地区作为产业群的一个部门一个环节,这样势必提高整体经济效率,提升半岛城市整体竞争力,促进半岛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在发展半岛产业集群和建设半岛城市经济圈方面,各地区政府一定要高瞻远瞩,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出发,消除行政壁垒,加强交流合作,制定统一的经济规划和发展政策,实现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3)建立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和城市创新服务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建立开放性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引导建立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创新网络,加快信息、知识的扩散。建立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技术密集型园区,创造技术研发的良好环境。建设企业信息化网络,降低企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成本,推动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引进人才,培养,吸纳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和职工队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人们具备现代管理观念和创新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孙祖荣施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7期
[2]吴忠培董丽雅苗娴雅:产业集群的组织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8期
[3]孙洪霞: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方向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J].2005年第2期
关键词:福建三明;农业发展;农业问题
一、三明市产业现状和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三明市三大产业现状分析
根据福建统计局2010年各市生产总值和产业比较数据,可以得出:三明市在全省各市中,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6位为800.24亿元,根据第一产业排名第三为146.28亿元,与同样的以农业为主的漳州,相差72.37亿元,根据第二产业排名第七为365.36亿元,按第三产业排名第六为288.6亿元,根据人均GDP排名第四名为30370元。从整体状况看,三明虽然初步实现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但是第二、三产业优势并不突出,发展水平都相对其他市区低。而农业生产总值占比重相对较大,约为18.3%这说明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总体来看,农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二)三明市的农业现状
农业在三明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该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三明农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增长缓慢,农业就业人口过多。2009年三明全市及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长率和农村从业人口分布,如表1所示。表1中的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市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加值146.77亿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数值则分别为355.59亿元和231.88亿元,远大于农业的增加值;2009年第二产业增长速度最快,增速达到18.20%,第三产业次之,增速为11%,而第一产业农业的增长率仅为5.6%,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从农业人口及其构成来看,农村从业人员83.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6.9%。从表二中的数据分析得到,三明全市农村从业人员总量为8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占其比重为70%,第二、三产业分别占12%、18%。其中明溪、宁化和泰宁三县从事第一产业人员占75%以上。
2、农业种植种类较单一,经济作物分布较零散。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三明有九个省定商品粮基地县,其中有八个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建宁莲子、黄花梨、猕猴桃、茶树菇,尤溪银杏、姬松茸,沙县芦柑等土特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各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产品。
3、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从全市市的劳动力文化构成来看,文盲率为7.8%,小学占比41.6%,初中占比37.1%,高中占比11.6%,而大专及以上仅占1.8%(数据来源:三明统计局《劳动力资源及其构成》2006)。从中可得出,三明市农村劳动力主要是接受了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然而,文盲率也还占有很大的比例,整体受教育水平低。劳动力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下,这也是农业发展粗放型和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4、农用机械使用状况。根据三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三明市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23.6%,机电灌溉面积、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0.3%、0.1%和0.2%。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0.1%,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5%。而整个三明市在农业生产中75.8%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劳作,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数量所占比重都很低,从而可知三明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
5、对农业的资金和科研投入不足。从三明市统计局2009年分行业R&D投入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三明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分布,制造业的投入人员和经费分别占85.6%和93.7%,而对于农林牧渔业的投入人员和资金分别只占1.1%和0.7%。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很不足。对农业的科研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对三明农业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市场协调机制政府协调机制
一、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环渤海地区是由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所组成的广大区域。我们知道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特别是扩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会造成种种负面影响,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必须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别是扩大)进行调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目标应是尽力减缓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趋势,防止引起我国经济发展秩序混乱和诱发社会动荡,同时,通过加大对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扶植力度,争取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相对差异,逐步努力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使区域形成相互依赖、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经济统一体。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减缓区域经济差异扩大,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本所在,而且,也为发达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同时,又可以继续发挥发达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增强国家的经济总体实力,为通过区域合作来帮助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其次,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可以有效地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区域协调机制的设计有两种可选择的类型:一是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即通过集体谈判缔结条约或协议,组成一个紧密的组织来进行区域合作。这种协调机制具有法律强制性,更有利于推进区域紧密型合作,但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二是非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即采取集体磋商形式,组成松散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协商机构,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颁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规定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构建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机制,积极培育一体化的资本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和旅游市场等;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整合机制,推进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布局的市场化整合,建立城市经济区生产协作网络,促进区域产业体系的形成;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监督和保障制度体系并贯彻实施;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配机制,建立共同的融资平台和合理的税收模式,提高经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保证发展中的公平;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共享机制,保证文化教育、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规范政府行为,是非制度化协调机制运作的关键。非制度化协调机制事实上就是由相辅相成的两种机制所构成:一是市场机制,就是发挥充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政府机制,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正确定位,转变职能,增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地方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改变政府主导结构调整和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状况,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着力点转移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发展中介组织,制定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东北区域性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改革对各地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努力消除行政和制度。现行的对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反映了地方政府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的现状。而地方政府对经济运行直接干预过多,不利于改变经济粗放增长方式、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严重趋同以及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要改变对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以利于消除区域协调发展的壁垒。
第三,调整税费关系,搞好公共财政建设。传统的追求财政收入最大化,使地方政府倾向于建设“生产型”财政。而公共财政是“社会型”财政,建设公共财政有利于提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四,建立区际监管组织,适当调整公共政策。地方政府要逐步调整和减少以获得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为主要内容的竞争,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建立区际监管组织,维护统一市场,保护区际竞争。
第五,完善法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必须加强立法工作,以法律手段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以法治维护市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政府协调机制探讨
经济学理论和历史事实证明,“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两种手段、两种机制。市场协调是基础,政府协调是补充,它以市场协调为对象,弥补市场失灵。两种协调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级政府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首要的是要从总体上注意以下从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通过培育产权清晰的市场主体,促进区际间商品交换和要素流动。
第三,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控制区域经济差距。
第四,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顺畅运行。
第五,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从我国50多年来的经验总结中可以看出,政府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作为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区域经济政策要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二要依据地方已有的产业发展条件和基础。
第二,重视欠发达地区、特殊困难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是要注重解决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业相对落后、地理环境条件相对闭塞等问题,加强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欠发达地区对外联系的通道;二是要选择一些临近交通线且有一定基础的城镇或资源富集区作为“增长极”,并通过它们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第三,建立关于地区发展的法律体系,以便为各级政府实施地区发展计划提供法律依据。避免随意性、主观性和陷入无休止的讨价还价,避免用政策代替法律,维护地区发展政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第四,注意中央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协调性。在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应注意中央和地方的协调。地方的局部利益服从国家的总体利益,并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还可以从微观、宏观和中观三个方面来考察。
在微观层面主要在于:政府的制度安排影响所有制结构和产权结构在区域之间的差异。国有企业在各地的分布比例与各地所有制结构、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要发挥“市场协调”区域经济的作用,就必须确立产权的合法地位,实现公平、公正的“人格化”产权,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
在宏观层面主要在于:政府的再分配行为不当,不仅不能抑制区域差距的扩大,反而会加大差距程度。只有通过建立公共分级财政,实施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才有助于抑制区域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平衡普遍存在,并构成区域间竞争的基础,人为强化或消除区域差距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从长期趋势看,只要能够实现充分竞争的资源配置和要素的充分流动,区域间投资的边际成本就会趋于平均化,人均收入也会趋于平均,就有可能达到区域发展的平衡。但是,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假如区域经济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则会导致区域间经济、社会的矛盾扩大,从而延缓发展,甚至发生停滞和倒退。政府行为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能通过“办企业”干扰市场竞争的有效领域,而应当通过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区域间市场主体的竞争公平化,实现区域之间的“竞争效率”。
在中观层面主要在于:地方政府行为几乎可以影响到所有资源和要素的空间流动。如果有明确、一致的行为边界,就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否则,狭隘的地方利益就可能膨胀,使市场信号发生扭曲,误导资源和要素的空间流向。尤其是地方政府动用行政资源,限制外地商品销售、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等行为,会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必须建立在事权与财权的法律性划分上,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与作为中央人的角色之间,需要达成新的均衡。而这个过程,最终要通过发展政治文明来实现。
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政策导向应该是:
第一,促进区域内部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受经济体制改革区域推进的影响,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一,这是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在相同的体制环境中,各个区域才能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区域之间也才能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二,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应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使要素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作用下在各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第三,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干部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竞争与分工。通过竞争,可以有效地发挥市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导和选择作用。并通过市场供求与选择作用,引导各区域发展自己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于产品市场中实现区域之间的产业合理分工;其二,区域之间产业发展合作。即,通过在组织形式上把有关区域之间的相关产业联结成一个整体,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和效益。其三,区域之间产业转移。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选择、互惠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产业转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政府在信息提供、信贷、产权变更、职工安排等方面要给予相应的支持,使产业转移更为有序、合理。
第四,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协调区际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经济区域等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合作各方平等参与,按投入份额大小分享利益、承担风险。目前,我国还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的法规和政策,在合作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公,正当权益缺乏保障,进而引起种种利益冲突等问题。所以,国家应及时制订和实施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使区域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达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第五,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企业跨区域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企业跨区域发展在实现本企业扩张的同时对所涉及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刺激和推动作用,并能够密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目前,企业跨区域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信息不畅、利益分配不规范、投资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环境不配套等多种问题,对此,国家应及时地提供政策上的服务和支持。
第六,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方面包括,扩大中央在欠发达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对外交流的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在欠发达区域布局有区域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引导外资投向欠发达区域;增加对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适当进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予欠发达区域财政支持。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综合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小康进程加快――黑龙江省“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情况》(上下篇)[J].统计与咨询,2006.1
[2]张立昌:《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02
[3]侯言增:《以科学发展观推动 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实践,2005.07
[4]尚锡枕文尚卿:《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主体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2
[5]王一鸣李爽曾智泽:《“十一五”时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关键词:港口物流;区域经济;多式联运;经济腹地
中图分类号:U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20-02
在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互动中,国外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尤其是欧洲的内河港。欧洲的港口物流大致经历了传统物流、配送物流和综合物流三个阶段,而今,正进入到港口供应链物流阶段。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带动港区工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考和借鉴。
一、鹿特丹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鹿特丹港分为7个港区,共有100平方公里,港口水域277.1平方公里,水深6.7~21米,航道无闸,最大可泊54.4万吨超级油轮,是世界第一大港。港口及相关辅助产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12%,占当地城市GDP的40%,是该市的主体。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年运输量达640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四位。
通过完善物流设施强化当地区位优势。现在鹿特丹港同时可供600多艘千吨船和30多万艘内河船舶,年吞吐货物3亿吨左右。鹿特丹港高标准的深水航道和现代化的港口等基础设施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平台,改善了港口与其他经济区域的集疏运条件,拓展了港口经济腹地。
进行园区建设,优化专业服务,提升港口城市经济。鹿特丹港拥有以提供大宗产品储存和配送服务的Eemhsven物流中心、以提供石油、化工产品专业配送服务的Botlek物流中心以及现代化园区Msasvlakte,这些物流中心均有与码头间的专用运输通道,提供物流运作的必要设备,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海关的现场办公服务。这些专业化的园区建设为港口物流的专业化分工服务提供了条件。
港口物流提供工业发展平台,形成物流产业链,提高港口城市工业化程度。鹿特丹港口物流主要提供拆装箱、仓储、再包装、组装、贴标、分拣、测试、报关、集装箱堆存修理以及向欧洲各收货点配送等服务,充分利用港口物流系统功能,提供一体化服务,形成完整的物流产业链。
二、安特卫普港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安特卫普是比利时第二大工业中心,港区总面积10633万平方米,其中水域占1315万平方米,港区岸线总长99千米,港内高水位时水深18.5米,是世界第四大港。货物年吞吐量约8000万吨,比利时海上贸易的70%通过该港完成。
通过港口物流的发展,推动本港区工业的发展。安特卫普港区工业高度集中,拥有汽车、钢材、煤炭、水果、粮食、木材、化肥、纸张、集装箱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工业开发区。据统计,安特卫普港海运量约四分之一来自于港区工业,如果把港区工业所引致的各种方式的运输量统计在内,每年超过1.15亿吨。
通过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形成集疏运网络,拓展经济腹地。安特卫普港区各种交通方式发达,铁路线就有近4千米,拥有300多条班轮航线与世界上800多个港口相连,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商品运输的畅通。
通过港口物流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港口城市工业发展平台。安特卫普港作为欧洲的工业和物流中心之一,充分发挥港口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目前,安特卫普港区的整个工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36.74平方公里,约占港区总面积的31%,已成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石化工业中心。港口物流为临港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工业的发展为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持久的动力。
三、启示
(一)建设物流园区,促进港区工业发展
港口物流是聚集港口资源的途径,而港区是资源集聚的节点。物流园区建设为港口物流所集聚的资源提供一个承载点,为港口与港口城市、港口城市与其经济腹地的互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鹿特丹港注重物流园区建设,建立“配送园区”、“分拨中心”等多种功能的物流园区,延伸物流产业链,增加物流增值空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港口物流可以充分发挥降低物流成本的优势,促进港区工业发展。安特卫普港,拥有专业码头,备有各式仓库和专用设备,建有炼油、化工、石化、汽车装备和船舶修理等工业开发区,为港区工业发展提供条件。
(二)形成多式联运,促进腹地集疏运网络的快速发展
建成多式联运网络,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和物流服务范围。安特卫普港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水运与密集的高速公路、铁路为核心的陆运相衔接,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商品运输的畅通。而鹿特丹港的海运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综合集疏运系统到达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
多式联运还可以帮助客户降低物流成本。在安特卫普港,物流服务提供者对物流链整体的优化理念已在港口物流的具体实施中普遍体现。这里活跃着独立于航运公司和运输公司运作的货代公司,可以为每一批货物选择最佳的物流路线,并对整个物流运作进行整体安排、组织实施和管理,为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找到最佳方案,从而满足每个客户的特殊需要。
(三)打造有效的内河集装箱运输系统,实行城市分工协作
集装箱的发展使得内河航运进入到物流系统之中,为内陆城市走向开放,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合作、资源的配置起到很好的作用。鹿特丹拥有公路、铁路、驳船等集装箱运输,是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其内河集装箱运输拥有运费低廉(比铁路低10%,比公路低30%)、货物的送达时间较准的优点。
鹿特丹港与安特卫普港的公路、水路和铁路集疏运系统均比较完善。鹿特丹港的海运货物可以在24小时内,通过综合集疏运系统到达法国、德国、英国和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安特卫普港与比利时和欧洲的内陆水运网络相连,每年大约有52000艘次内河驳船通行,港口货物总量的90%以上都属于国际中转货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货物仓储和分拨中心。
(四)通过港口物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港口物流利于港口产业的提升,催生不同产业,利于港区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由于港区产业的拓展与提升以及结构的改变,对腹地区域经济的结构具有优化作用。
安特卫普港的封闭式仓库总面积达480万平方米,这些仓库的很大部分是按某些用户的特殊要求而设计建造的,经营仓库的分拨公司提供贴标签、准组装、质量检查、库存管理、售后服务等具有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生产商通过把物流业务委托给这样的专业物流服务公司,就能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这种通过产业细分一方面拓展和提升了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企业的核心业务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通过产业的细化、企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徐萍,梁晓杰,刘晓雷.欧洲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启示[J].综合运输,2008,
(3).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正在加速,区域经济已发展成为全球范围的新趋势。随着区域经济开发实践内容的日益丰富,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主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简单的以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为主的静态研究转向为以发展过程和内在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动态研究,具体表现在越来重视区域内及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作用规律。伴随着这种转变,人们对区域物流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区域协同化则是区域物流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趋势。本文试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入手,分析现代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探讨如何构建现代区域物流体系,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内在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协同发展模式,谈点个人的认识。
一、构建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的重要意义
1.区域经济发展与竞争的迫切需要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物流发展的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市场作用范围逐步扩大,呈现出区域国家全球的局面。这使得每个企业、地区以及国家都置身于国际市场大循环之中,通过各种经济纽带紧密连接而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企业间紧密的联系、依存性产生了供应链现象,即“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众多企业间、供应链间的竞争则共同构成了区域竞争。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时加剧了地区间竞争,也凸现出区域物流体系构建的战略意义。
2.物流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系统的形成,能促使以最优的速度、时间、组合实现商品生产、消费的转移,最大限度地节省流通费用。作为区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对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共识,物流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经济的拉动和激活作用。现代物流的发展成为影响地区供应链体系之间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不容忽视的方面。通过生产、流通、消费的有机连接,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构成现代供应链、价值链管理的载体和基础,直接影响着地区生产、销售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决定着地区商品流通的成本和效益,影响着消费者的满意度,进而涉及到企业以及地区的经济核心竞争力。只有在现代物流服务的支持下,区域经济活动才能够满足信息与商品的全球性快速流动和增长,才能够满足全球化资源竞争的需要。加强区域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振兴区域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市场化体制不断完善,国内经济发展已经呈现出区域特征,如“泛珠江三角”经济联盟就是典型经济聚集区域,这种典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经济聚集吸引、辐射、扩散的中心,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3.区域物流协同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整体物流效率的提高,无法单凭企业力量而实现,而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包括供应链协作、物流共同化等协同方式的物流协同已经成为现代物流运作的重要趋势。而且就整个物流产业而言,随着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流产业日益朝着专业化、社会化;功能和服务的系统化、业务运作的网络化、管理手段与设备的自动化、区域上的全球化等方向发展。而产业内部的联合与合作,即物流企业间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则是满足物流产业衔接性、服务性、整合性、协同性的重要手段。
4.提升区域经济整体水平、强化城市联系的需要
区域物流一体化,则意味着突破行政区域划分的市场壁垒,打破条块分割,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可能促进区域产业链的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强化城市联系,优化城镇体系和城市布局。这就更需要各方、各层面区域物流协同,调整区域内部各经济聚集点--经济聚集带--经济腹地等关联体系的内部结构,构建科学的区域物流体系,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
二、现代区域物流系统理论分析
区域物流系统是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为有效达成以低物流成本向顾客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系统,是所在区域内众多物流环节和物流运作的各组成要素在物流运作机制的综合作用下,提高物流效率,获取物流利润为核心目标的区域性物流综合体系。构建区域物流体系的目的就是为有效达成在区域内所有企业在涉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物流环节和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1.区域物流理论体系的构成
物流产业的特点决定了现代物流经济在空间层面上的运作和演化,涵盖了经济区域内资源开发、商品生产、成品运输和仓储直至废弃、回收的整个社会经济循环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现代物流这一新兴的管理技术和经济组织形式,其内涵的不断丰富和扩展,区域内、区际间的物流经济运行的关联也不断增强。由此,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理论体系主要应由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构成,是区域协同物流理论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
2.区域物流体系的空间表现
区域物流体系空间层次可划分为:物流基本聚集形式;物流网络;物流经济圈三个层次。作为区域物流体系中的物流经济圈,应至少存在一个或多个物流经济发达且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物流中心城市和物流经济带,这是物流经济圈发展的核心和增长极。与物流中心城市和物流经济带相连的周边地区,则通过物流通道实现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融合性和互补性,构成区域物流经济的一体化关系。作为物流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联合体,物流圈的形成是区域物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物流圈的发展,则体现了物流经济活动由原始均衡状态到区域差距性分化,再到缓和差距的物流经济高级化均质过程。
三、“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规划与构建设想
1.建立“泛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的技术程序。根据上述区域物流系统理论分析,结合泛珠三角”区域实际,“泛珠三角”区域物流系统发展规划的技术程序可参照图1所示进行。
2.引入先进理念,制订“泛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现代区域物流是从整个物流系统的总出发,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完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从系统总体优化出发,系统整合现有条件和资源,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大物流”的思路进行物流的整体规划,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物流系统战略功能的重构。
3.结合“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特点和区位特点进行总体规划。依据区域经济学的原理,“泛珠三角”区域各省会主要城市定位于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并围绕定位进行总体规划。
4.突出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政府的产业政策、市场管理法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等在物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协调。
图1、区域物流规划技术流程图
四、“泛珠三角”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
1.“泛珠三角”区域物流圈
“泛珠三角”区域物流圈,应是以各省省会城市和香港、澳门特区为物流中心城市,依据各省、区地理分布、交通运输网络形成的物流通道,联结而成的物流网络体系。如图2所示。
图2、“泛珠三区域”物流圈示意图
2.“泛珠三角”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与运作
区域经济的调控治理,一般是以行政区域为基础。“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应在“泛珠三角9+2”框架协议下,尽快成立区域内推进现代物流发展协调小组,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具体应由区域各级政府的综合部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牵头,由商务部及交通、铁道、民航、邮政、海关、质检、信息、财政、税收、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吸收相关协会参加,形成区域内物流发展部门协调制度,研究区域内物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区域物流的发展,构建现代区域物流体系。
所建成的区域物流系统,在功能层面上应保证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物流作业能力,具备高效的运输、保管、包装、搬运和物流信息等功能要素;在消费层面上应保证本经济区域内商品流通及其它物流服务的供应与各类消费者物流需求的吻合;在产业层面上涉及物流产业规模数量等组织构成,物流产业服务领域范围、水平等因素,应保证经济区域内物流服务力量;在资源层面上应保证区域内、区际间,为实现物资时空转移所直接或间接所消耗的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性和整合性。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其具体目的应在于运用物流链管理的方法解决单一企业以外的各种物流问题,以实现区域或更大范围的物流合理化。
“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通过各方各层面协作,形成高效、畅通、网络化的区域物流体系,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现代物流服务支持。随着物流经济和物流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发展区域化、协同化趋势日益受到重视,物流合理化从最初的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发展为供应链整体的物流合理化和整个区域内物流活动的合理化。
作者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 J.鲍尔索克斯,戴维J.克劳斯著;林国龙等译. 供应链过程一体化[J].物流管理,1999.8:66-68.
【关键词】企业 银行 经济发展
一、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性质
是指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之间通过建立有组织、多形式、制度化的合作,实现货币政策传导的有形化和具体化,有效解决政府、银行、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密切相互关系,推进政银企互动,促进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联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政、银、企“多赢”的目的。
二、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的组织体系,成立政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工作结构。
第二,建立日常联系机制。机制成员单位建立日常联系机制,畅通联络渠道,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议题包括行业主管部门通报政府阶段性工作重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重大产业项目情况等;经济主管部门向银行机构介绍首都企业融资需求及面临的困难;银行机构对政府工作的需求和建议,推介创新产品和服务,金融市场信息等;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提出融资的具体要求,帮助银行及时掌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帮助企业及时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情况,促进银行业与实体产业协同发展。不定期联席会议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分专题随时召开。
第三,建立协调联动机制。(1)加强政府部门与人民银行、银监局等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支持金融管理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听取金融管理部门对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发展的建议。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区域金融业发展情况,研究重点问题,制订工作方案并联合推动实施。帮助银行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解决应由北京市解决的重大问题。(2)加强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听取银行发展的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协调落实相关政策,逐步完善市与区(县)一条龙、一体化、一站式立体金融服务体系。(3)加强与银行业协会的定期联系,借助行业协会的平台和窗口,为银行提供信息、培训等服务。(4)加强银行和企业的沟通交流,为银企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1)建立政银企信息交流和融资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政银企信息共享。(2)不断丰富和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及时交流银行的创新产品、业务发展动态、政策信息、行业动态及企业诉求等。(3)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手段,逐步构建成员单位专用网络信息链接平台,方便成员单位及时交流信息。
第五,建立奖励创新和风险共担机。探索建立银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奖励机制和政银企风险共担与补偿机制,鼓励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
第六,建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评价机制。会同人民银行、银监局定期编制金融发展报告,综合分析银行业的经营发展情况等,并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探索建立银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分析,评价银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鼓励银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信息沟通交流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银行和企业的服务,搭建政银企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促进银行服务与企业需求的高效对接,搭建银行业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快速通道。
(二)有利于引导银行业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引导和鼓励银行信贷资金服务本市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行业发展,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和促进银行业为首都文化创意、节能减排、新能源、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以及中小企业、“三农”及社会民生等领域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三)有利于鼓励和支持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开发金融产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银行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并在京先行先试。加强研究,探索政府资金使用新模式和规避金融风险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效应,积极探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深度和有效结合的方式,激发银行服务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银行同业合作,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联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市金融局和北京银行业协会等机构超前谋划北京市金融产业发展战略问题、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研究解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在京银行开展业务交流,分享先进服务和管理经验,提升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营造良好的金融氛围,促进首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有利于引导银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进一步促进银行与北京市各类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创造性地开展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深化银行业对北京实体经济的认识,促进金融与北京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鼓励和引导银行关注首都经济、社会和民生,强化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四、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运行
成立政银企沟通交流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机制的日常工作,按季度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不定期依小组成员需要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整理并印发会议纪要;负责小组各成员间信息的收集和;负责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的开发、运行与维护更新;负责与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协调工作。
各工作小组成员定期向工作小组办公室提供相关信息和材料,研讨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议召开不定期联席会议等。
五、目前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状况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经济增长 对策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它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就业形势良好。我国“十二五 ”规划也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以支撑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教育形式,其在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等方面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需要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事业。
一、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靠保证,在目前形势下,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 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承担了为地区经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尤其是为地方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一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区域性、应用型和岗位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训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使受教育者成为经济建设必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生产实践表明,经过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劳动者,容易理解生产过程要求,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安全意识。任何教育都具有再生产劳动力的功能,但职业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的功能则更直接。完全可以说,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生产活动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职业教育是加速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途径。古代社会生产中的技术更新,主要依靠劳动者生产经验的积累。而近代社会则是依靠科研来推动生产技术的更新和管理的改善。但这种科研成果到生产技术更新的推广必须要有一个“桥梁”、“纽带”,那就是职业教育。作为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再生产。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掌握科学技术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使潜在的因素转化为现实的因素。特别是对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的培养更为突出。根据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像我国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高级技术人员、中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比例应该是1:3:10,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达不到这个比例,技术工人不但量少而且素质达不到要求。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一线劳动者职业素质的原因,影响新工艺、新技术实现转换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很明显,职业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可以加速生产技术的更新,通过培养适合经济需求的各类人才可以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
第三,职业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化生产和经济条件下,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对经济管理的作用表现为:既可以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已有的经济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又可以为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提供人源。因为经济管理者的来源一是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人员中提拔,这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二是通过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学校直接培养。职业教育还可通过对社会政治、文化、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作用。在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只有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特别是劳动人员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
第四,职业教育有利于劳动力合理配置。职业教育不仅具有培养人才的功能,还具有选拔人才、分配人才的功能,能将不同能力、职业倾向和学业成就的人导向合适的职业岗位,使其个性特征、自身努力程度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从而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益。
第五,职业教育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职业教育通过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把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内化到劳动者身上,培养出掌握科学技术的劳动者。通过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把潜在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技术,把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且这些劳动者还可能在生产应用中不断创新和提高这些技术。
二、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措施
“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要保持经济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本文认为,要提高职业教育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职业教育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1)专业设置要立足地方,为本地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职业院校的专业应围绕本地区产业、企业发展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既是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载体,又是社会需要的反映,是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工作的结合点。因此,必须仔细考察本地区的经济形势,努力把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向及科研活动紧密联系本地产业、企业的发展要求,加强与本地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适用型人才,推动本地产业、企业的发展。
(2)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要建立实训基地来强化学生的实际训练,学校应把建立实训基地摆在教学楼舍建设、图书馆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3)要开拓教育市场,扩大办学规模
随着区域经济结构和劳动力跨行业、跨地区流动的增多,高职院校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职前与职后培训并重,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区域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要大力发展具有行业、专业和资源的职业院校,扩大招生人数,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以公办职业院校为主体,构建多元的办学体制
大多数公办职业院校办学时间较长,办学经验丰富,同时在政府的投资支持下,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招生与就业、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校舍与土地等基本办学条件都占绝对优势,因此,应充分发挥公办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1)构建校际联合办学体制
区域间的职业院校应建立协调组织,形成职业教育的共同体,密切合作,联合办学,共享资源,提高效益。第一,共享硬件资源。通过协商,对校际间的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投资渠道,规范运作方式,制定收益分配规定,避免重复建设,充分挖掘资源,降低办学成本,提高使用效率。第二,分析学校间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定期召开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研讨会,深入分析职业院校相互间的最佳发展方向,本着协作共赢的原则,合理布局,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发展后劲。第三,开展校际间的教学教研活动。同层次职业院校的教师之间,应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开展校际间的教学教研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充实和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2)构建校企合作育人体制
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的办学方针,拓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新路子。职业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与企业 (行业 )合作办学的空间。第一,通过企业 (行业 )提供的真实信息,进行人才需求预测,提出人才培养规划,制订招生计划,确定学校的发展规模。第二,根据不同企业 (行业 )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企业 (行业)研究人才的培养规格,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修订教学计划,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第三,在合作企业 (行业)中,建立互惠互利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聘请企业 (行业)的专家或师傅担任实训指导教师或专业教师,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一的办学体制,让学生直接到生产服务一线顶岗实习或接受实训,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为企业 (行业 )培养优质、适销对路的人才。
3.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实行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互补充”的投资办学体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1)坚持政府举办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
发展职业教育是各级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应明确职业教育投入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切实保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地方各级政府要逐年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通过政策调控、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等措施,推动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2)大力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
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发展民办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亮点,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应通过政策导向来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我们要大造舆论,营造气氛,保护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的积极性,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家、实业家兴资举办民办职业院校。对民办职业院校的建设用地、资金筹集、师资队伍、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应给予比公办职业院校更加优惠的政策,以推动民办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3)积极发展企业 (行业)职业教育
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 (行业 )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出资举办职业院校。特别是鼓励传统技艺的企业 (行业 )举办师徒传授式的职业教育学校 (班 ) ,进行传承培养;或与相关的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同时,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税收优惠,支持企业 (行业 )依法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比如,集团公司可以举办商学院,主要培养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4)鼓励社会力量兴资助学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鼓励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资助和捐赠,支持通过银校结合或申请国债等形式助学。总之,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引资功能,筹措教育经费,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周明星等.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3]刘芹茂.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郝克明.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我国改革开放36年来,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其中离不开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利益于地方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在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大力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打造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地方政府必须把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政策环境制约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投资大、见效性的特点,甚至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而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尽管各地都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如很多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如都已经超过20%、个别地区甚至达到50%以上,表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存在着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政策环境不优的问题,比如对初创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缺乏资金支持,再比如商业银行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惜贷”等等,不利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模式制约
尽管我国各地都高度重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但目前在发展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仍然停留在技术引进、产品组装、来料加工方面,还没有摆“代工厂”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十分有限,不仅地方没有建立研发平台,而且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十分有限,研发费用的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都在1%左右,这样的研发投入根本无法保证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成果转化制约
从目前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政策和模式的制约,很多地方尽管有很多高新技术科研成果,但转化率较低。比如某市属拥有全国“大学城”的称号,不仅科研机构密集,而且各级各类大学也十分集聚,2013年共有各类科研成果10000余项,但由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产、学、研”体系不够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率还不到10%,很多科研成果闲置或外流。
二、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加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随着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必须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着眼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给予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更大的资金、技术、人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改变发展模式,要从过去组装型、引进型向创新型、自主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健康发展。为此,地方政府必须在区域高新产业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产业引导,高度关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某地方政府下大力所培育“原生企业”,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归国博士创业园”,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方面的博士归国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强化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融资体系创新
资金是制约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地方政府应抢抓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机遇,积极创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融资体系创新,既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贷款额度和力度,又要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能够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资金瓶颈。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民间资本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投资领域的有效渠道,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注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
(四)建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不足,是制约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既可以由地方财政出资建立地方性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解决重大技术攻关问题;又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组织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对接,共同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总之,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条件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要着眼于当前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在鼓励、持续、引导、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促进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步入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孙道军,王栋.中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