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

民族意识的核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意识的核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族意识的核心

第1篇: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民族院校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4-0043-02

多年来,志愿服务所体现出来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追求,体现了当代青年关注社会问题并为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而积极参与的热情,成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活动之一,也是高校最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一。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国内民族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办学过程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强化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对于民族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性

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出于自愿,在不求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贡献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和财富等为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提高公共事务效能所从事的各项活动。[2](P.28-30)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是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在校各民族大学生以自愿的态度,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知识、技能和资源等,向社会提供的各种无偿服务活动,其特性如下:

(一)主动性。民族院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来到学校后大大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通过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团组织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与社会加强接触,努力回馈社会,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价值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民族性。民族院校大学生因多来自民族地区,特别是一些学生来自偏远的贫困地区,特别愿意参与展现本民族文化,与家乡建设发展相结合,提升个人能力,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体现了民族性的鲜明特征。

(三)实践性。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实实在在的社会服务活动,各民族学生必须将志愿服务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如果离开了社会现实的土壤,那么志愿服务将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感悟、认同、追求和践行志愿服务的理念,才能最终实现知与行的相互转化,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

二、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功能

首先,志愿服务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效的活动载体。志愿服务现在作为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认同,志愿精神体现了一种自愿自主自由的选择,大学生志愿服务突破个体活动的局限性,将个体融入到社会中,团结进步,奉献共赢,在促进国家公共事业发展进步的同时,以更广阔的胸怀和视野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梦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谈,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理想通往现实的唯一途径,志愿精神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人与社会的和谐进步,成为民族院校大学生参与社会文化建设重要方式,成为深刻体验社会发展变革的有效途径。[3](P.44-49)引导民族院校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组织各民族学生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及课余时间走进学校周边社区和群众,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突出了“民族团结”主题,开展社会调查、文艺演出、挂职锻炼、义务支教等系列活动,强化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情商教育和感恩教育,在实践中强化各民族学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促进各民族学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主动地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进而外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动。

其次,志愿服务有利于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学生必须善于接地气,深系广大人民群众,敢于下基层,勇于实践。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从政治、历史和社会发展等角度去观察和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进而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方面化被动为主动,并自觉地承担起民族院校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4]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通过志愿服务这一育人载体的实践,将抽象的理论教育融入各民族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中,通过各民族学生的感受、感悟和情感的升华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进而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的实践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的培育。

(一)提升思想意识,重视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要充分认识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促进作用,提升思想意识,切实重视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民族院校应在经费和物质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积极引导和促进青年志愿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可以考虑将志愿服务纳入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培养计划,比如设置必修或选修的相关学分,规定在校期间必须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方可得到学分,或可以抵消部分选修学分,作为毕业考试的前提条件之一。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精心组织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完善的专业化培训机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有效融合的路径和载体,特别是探索符合民族院校学生自身特点的志愿服务特色体系,将志愿服务与学习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联系起来,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将志愿服务与各民族学生成才成长联系起来,通过志愿服务这个载体和平台,实现民族院校育人的目标和宗旨。

(二)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保障,因而应完善制度建设,探索与建立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善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建立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者档案,完善志愿者志愿服务评价机制。根据各民族学生志愿者的意愿、专长等建立合理的档案,通过科学管理以及资源的合理整合,使志愿服务向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完善各民族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制度,结合志愿服务的对象、服务活动的特点和内容提前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切实保障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结合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建立志愿活动跟踪反馈制度,对于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情况和效果进行记录,定期跟踪记录反馈情况,做好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的监督、考核和评价。其次要完善志愿服务的奖励机制。对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团体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发挥模范先进的导向激励作用,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同时,可以考虑将志愿服务活动成果与学生“评优评先”全过程,充分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再次要积极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能够为志愿服务提供长期稳定的平台,维持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可以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规范、搞笑、健康有序地发展。

此外,民族院校应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保障相应的资金投入,并拓展多种渠道解决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问题,如通过学校的资金投入、学生义卖、义演活动、政府补贴以及争取社会赞助等渠道,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保障民族院校大学生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搭建载体平台,拓展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

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应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通过多元载体和平台的搭建,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效和水平。由于民族院校的特点,对于民族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特别突出民族团结的主题,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院校应主动协调学校所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民政部门、街道办事处等社会管理部门,结合学校和学生特点,鼓励建立适应新形势下为社会改革发展服务的新的服务项目,创新志愿服务形式,如开展对接民族地区的支教活动、与社区、街道等对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保护活动等。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加强网络阵地的引导和宣传,利用有声、有形的宣传引导平台,积极引导和激发广大民族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EB/OL].http:///politics/2013-12/23/

c_118674820.htm.

[2]胡凯,杨欣.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 能[J]. 思想教育研究,2010,(2).

第2篇: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近代;中国;传统天下观;反思

自秦建立统一的封建专制国家以来,中国的历史一直按照一个固有的模式发展――以中央集权为中心的封建专制统治。这种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在封建时期为维持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宣扬中华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而隐藏在封建集权统治下的核心就是具有中华传统的天下观。但随着近代历史的开始,传统天下观已经失去了它在封建时期巨大的凝聚作用,开始成为近代中国发展的阻力。

在传统天下观的思想指导下,中国人长期处于信息闭塞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历史环境中,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惰性,同时,根深蒂固的君主专制统治难以适应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成为阻碍近代中国发展的羁绊,如果一直延续传统天下观的国家思想,中国将会长期滞留于封建时代,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将不会结束。

对传统天下观的反思经历一个漫长的思想改革历程,近代以来逐渐觉醒的知识分子不断意识到天下观对国人思想的麻痹作用,他们开始从历史和现实中寻找依据,对传统天下观进行反思,并对新的国家意识进行探索。

中国传统的天下观思想建立在天圆地方的地理认知上,但在明末清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已将西方地理知识介绍到中国,为中国带来了不同于传统天下观的异域观念。利玛窦所带来的西方新思想让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中国并不在地图的中央而在最东的边缘。但由于当时的中国仍旧处于封建势力极度膨胀时期,利玛窦的地理新思想并没有在中国收获较大的反响。

与此事具有相似意义的还有乾隆时期的马戛尔尼访华事件。1793年,英国政府派马戛尔尼访问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但由于他拒绝对乾隆皇帝三跪九叩,导致无功而返。而半个世纪后的1840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条约几乎一致。有学者认为,英国发起的原因有一部分就是这次访华事件事件失败,“在和平外交无助于打开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它干脆以武力进入了中国”。[1]乾隆皇帝对叩头礼仪的强制要求是为了维护儒家文化的合法性,维护以传统天下观为中心的“天朝上国”的优越感。

以后,失败的教训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大思想会导致中国的落后局面,这些思想开明之人开始正视西方文化,也开始正视华夷关系,而非仅以夷狄、禽兽视之。林则徐、魏源、姚莹等人意识到了解西方的必要,他们广泛地收集国外的各种资料,开阔着国人的视野。林则徐的《四洲志》、徐继畲的《瀛寰志略》、魏源的《》就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著作。这些书籍从地理学的知识入手,介绍外国的风土人情,使近代中国人开始把目光投入传统的地理方位之外,建立在天圆地方基础上的传统天下观开始崩溃。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拓宽了中国人的视野,开阔了他们的思想,从根本上对传统天下观造成冲击,严密的天下观思想已经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

如果说仅仅将中国人从天朝上国世界中心的美梦中惊醒,那么就使中国人仅存的最后一丝幻想也彻底破灭。甲午战败打破了中国人自认为的是世界文明中心的政治神话,由传统天下观为核心构成的民族骄傲意识,和狭隘的世界观念在现实中被彻底击碎。再加上严复引入的竞争进化说,在当时建构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图式,“适者生存”的竞争思想在理论深层把国家危机意识推到了极致。中国人开始正视这种事实,并对传统天下观进行积极反思。

对传统天下观进行最深刻批判的要数梁启超,他认为国家和朝廷不分是导致近代落后局面的重要原因。“盖数千年来,不闻有国家,但闻有朝廷,每一朝之废兴,而一国之称号即与之为存亡,岂不大可骇而悲耶!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因以国家与朝廷混为一谈……”[2]长期处于华夏中心国家观念之中的中国人并没有明确的国家意识,分不清国家和朝廷的观念。这种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使国家成为一家一人的私产,扼杀和摧残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没有对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归属感。

有学者统计了清代外交史料中的“天朝”和“中国”两词的使用频率,发现在“整个嘉庆朝,‘中国’的使用频度在微弱的增加”,“前后,‘天朝’使用的次数减少,‘中国’使用的频度相对增加”;“‘天朝’减少后,出现在史料中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3]从“天朝”到“中国”称谓的变化,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宇宙观和对国家认知形式的转变,开始抛弃传统的天下观思想,形成一种近代国家意识。

对传统天下观的批判反思加速其崩溃过程――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环境下,传统的天下观已经失去它延续已久的生命力,旧的观念走向终结,新的观念即将产生。

与天下观的崩溃相对应的就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意识的产生,建立在华夏中心主义的破灭基础之上。“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只有一个民族认识到自己只是世界上众多民族中的一员,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和相互竞争的,这种意识才能真正产生。”[4]经历战争的洗礼和国内斗争的中国,已经从天下中心的历史观念中走出来,认识到世界上存在与中国一样平等独立的国家。1895年后,“世界”一词的使用次数急剧增加,在1898年超过“万国”,1903年后超过“天下”;与此同时,“国家” 和“民族”这两个关键词的使用也超过“天下”。这意味着当时视物竞天择为公理的普遍观念对国家的肯定,这导致了中国民族主义的诞生。

传统天下观的崩溃,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和民族主义的诞生,使近代中国人也在不断探索近代国家发展的政治模式,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探索和实践,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 110 年间,“中国经历了由传统国家观念到近代国家观念的艰难转变,实现了由君主专制主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到人民民主三种国家制度的历史跨越。”[5]

从对传统天下观的内省到民族意识的觉醒;从介绍外国地理信息到西方政治制度;从“不知朝廷与国家之界限”到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诞生;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政治设想到无产阶级的实践……近代中国在对传统天下观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探索,努力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4]徐立望.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之史的考察――从民族意识到民族主义. [J]. 求索. 2001.5 26-30

[2]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 [A].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 [M] . 中华书局. 1996年. 15-16

第3篇: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

一、国家认同的内涵

“国家认同”属于是政治性概念,国家的出现,就必然有国家认同的产生。虽然长期以来,有关专家对于国家认同都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是,都涵盖着对国家主权的认同和对国民的认同,处于不同的社会时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国家认同的概念会从不同的角度有所延伸。目前对于国家认同的概念,除了强调其中的政治性之外,还涵盖着文化认同,并将原有的抽象的认同感转为实践性的国家认同行为。这就意味着,国家认同已经由原有的形象化转为对国家利益的维护。那么,国家认同的概念就可以概括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对于本国所形成的强烈的归属感,且不仅从心理意识上产生维护国家主权的意向,而且还会从自身的行动出发,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对于侵害国家利益的行为要坚决抵抗。可见,国家认同的概念中包含着对本国政治、文化和民族的忠诚,是针对三者所建立的共合体的合法性而形成的主动认同。[1]

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现状

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加之家庭教育以及个人认知的不完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行上存在着一定的偏颇。

1.社会环境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进了各国金融贸易的一体化发展,各国的资本和人才在各国之间流动,使一国的公民无论是国家归属感以及文化的认同性上,都缺乏主观意识。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大学生普遍具有浓厚的本民族意识,受到世界经济冲击,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目光越来越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导致部分学生更为亲近西方文化,同时受到西方价值观的感染而缺乏对中国国情的考虑,因此而造成了对国家制度的不满,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甚至于开始怀疑执政党的能力,由此而逐渐对国家认同有所削弱。

2.学生自身因素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影响

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对于政治理论课程认识不足,导致其形成狭隘的民族意识,因此对国家认同感有所降低。

对于高校的政治理论课程,少数民族大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导向,而是将政治教育看做是与己无关的大道理,只要能背书,就可以通过考试。更有部分学生存在着功利思想,认为用人单位更为看重专业技术和工作能力,学习政治理论课明显是在浪费时间。在高校教育中,政治理论课是有效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没有对政治理论课树立正确的意识,就难以获得国家认同教育的良好效果。

此外,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过于狭隘。在大学生活中,当这部分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民族习惯以及服饰文化与其他的学生存在着差异,就会通过强化民族意识以形成心理归属感。针对于民族差异性,虽然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理性对待,但是对于不认同民族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却难以理智处理,结果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有所降低。

三、强化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对策

1.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予以准确定位

新疆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国家认同教育,就是按照国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到新疆地区由于人为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特殊的社会坏境,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生理特点实施国家认同教育。在实施国家认同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以通过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起国家认同意识,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情感,并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教育实践活动,以深化国家认同行为。[2]

2.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教育的认知

对新疆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确立国家认同教育目标是一项重要的环节。那么,就要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教育的认知,这就需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起国家认同意识。在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时,要对其双重身份属性予以认可,即其既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也是本民族的成员,以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予以认同,使其对于自己的身份以正确定位。少数民族大学生以正确的民族意识,就会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国家认同起到促进作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政治的认同,就是使其意识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而形成对执政党的认同,不仅可以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政治,而且还能够维护现有的制度,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3]

3.利用校园文化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地运用起来,并以整治理论课程内容作为国家认同教育的核心而展开。为了形成良好的国家认同教育环境,要将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发挥出来,使学生通过发挥特长、发展个性而提高自信心。当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得到尊重和认可,就会融入到集体中,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还构建了健康的人格,使各项活动的参与意识有所提升。

第4篇: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

>> 民族联邦制对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 刍议多民族国家的社会整合 Taugas与Китай:多民族国家的证明 浅谈多民族国家中的国家认同问题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教学思考 浅析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从多民族国家角度评价洪承畴 民族主义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 民族区域自治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 “分”与“合”: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逻辑 民族意识与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和谐 和亲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产生的影响 民族国家陷阱与多民族国家构建 论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及其贡献 论多民族国家视角下的协商民主 多民族国家民主化道路的复杂性研究 多民族国家建构认同的制度模式分析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下) “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多民族国家治理 西方多民族国家的自治立法与中国民族法制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2〕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J〕.与现实,2004,(01).

〔13〕李俊清.现代国家建构的逻辑与现实―――基于现代国家建构历程的民族问题透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02).

〔14〕乌小花.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与世界和平〔D〕.中央民族大学,2004.

〔15〕沈桂萍.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2).

第5篇: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

民族产业需不需要保护?答案是确定的,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支柱产业,经济就难以得到迅猛发展。但问题是在这些产业尚处于弱小之时,要如何保护它们得以茁壮成长?在特殊战争时期,人民反敌情绪高涨,对内万众一心,此时号召民众抵抗洋货支持国内企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理解,也可以取得成效。但在现在这种国门开放、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如果企业的发展重心不是放在如何制造出更具性价比的优质产品、不是考虑如何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超越对手,而是一味要靠打民族牌幻想唤起民众的民族情绪来偏爱自己,说明此企业从根本上属于“垮掉的一代”的弱势企业。

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一直都在有效地调配社会资源,作为购买者,所有人都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市场上优胜劣汰的规则对所有企业都是公平的:谁的产品不被市场接受谁就得出局。但是我们有的企业却好像不懂得这一点,他们生产产品的重点不是放在如何改进自己的生产工艺、降低产品成本、为顾客谋求更多的让渡价值从而更能为市场接受,而是打着“中国人要买中国货”的愚蠢口号,以为这种做法可以吸引到消费者,而无情的市场竞争法则很快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曾经被认为可以挑战“两乐”的XX可乐,出场之始就是打着“中国人自己的可乐”的旗帜,试图在“两乐”一统江山的局面下,以唤起国人的民族意识,来帮自己杀出一条血路。在前期大量的宣传推广的助攻下,XX可乐一度也曾辉煌过,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后期渠道拓展不畅、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饱和等种种情况下,XX可乐慢慢又从市场中消沉下去了。民族口号并成不了XX可乐的救世主。

可见,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相拼,拼的不是谁更“民族化”,而是拼管理、拼技术、拼品牌、拼销售渠道。那些只会打着民族牌的企业其实根本是出于一种狭窄的民族意识,源于一种自卑的民族心理。放眼望去,中国的几乎每一个行业中,从饮料、空调、电视、手机到服装,那一种行业没有最少一样产品以民族化作为宣传的口号?是我们的企业都真的弱小到需要靠自己的国人来怜悯救助吗?还是完全是出于一种对外国商品优良性价比的妒忌?

我们是否该反思一番了?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打民族牌自有其道理。但在现在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跨国企业都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大环境下,一个企业的归属问题是难以判定的。一家在中国落户的跨国企业,可能其注册地可能是在美国,公司CEO来自日本,产品原料来自马来西亚,而生产的员工却是中国人。这样的企业谁能说得清它是属于哪一个国家的?从另一方面讲,许多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他们为中国每年创造的利税、解决的就业问题、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比许多中国纯粹的本土企业大得多。如果说打民族牌的原意是谁为更能中国谋利益的话,那么这些外资公司比我们本土公司更有权利打着中国的民族牌作为宣传自己的口号。

应该说,打民族牌来卖产品不只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日本、韩国也曾一直有类似的举动,但他们的做法却与我们相差甚远。在日本、欧美汽车大举入侵韩国之时,韩国政府就呼吁过国民积极购买本国汽车,支持本国汽车产业。韩国政府除了在舆论上引导国民要保护民族产业外,更重要的是采取一系列的扶持企业的措施,从税收到银行贷款,到市场准入,全部为这些企业大开绿灯,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在质量到价格上都足以与外国产品一争高低,国民买本国汽车产品也自然心甘情愿。这张民族牌打得非常成功。日本打民族牌取得成功也是同样的道理。

故此,民族牌不是完全不能打,而是如何打的问题。在这方面,日本与韩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借鉴。

第6篇: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

一、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发展

民族团结历来是我们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我们各项事业成功的可靠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地区经济也快速发展,而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却在逐渐加大,这种差距将使民族地区和沿海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增多,同时也会导致民族间摩擦和不满情绪增多。再加上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挑拨和煽动,这些民族摩擦,将会极大地阻碍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这也就时刻提醒我们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发展。

(二)有利于维护学校稳定,促进学校的发展

高职院校是培养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而且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一方面,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相对比较淡薄,反渗透能力不强,缺乏政治辨别能力,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和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和渗透,从而影响乃至严重破坏高职院校的安全稳定;另一方面,新疆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自各个地方,由于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的差异,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从而消除影响高职学生思想稳定的消极因素,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奠定基础。

(三)有利于维护新疆地区的稳定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区实施西化和分化,不间断的在我区进行分裂破坏活动。目前争夺青少年接班人,主战场就在学校,特别是高校尤为突出。大学生虽经过院校的熏陶,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但他们还不能很好地应用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准确、客观地观察、判断和分析问题,识别网络上信息的真与假,来自各方面的思想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影响。因此,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通过有效的民族团结教育来应对这些严峻的挑战。

(四)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团结意识

新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他们成长于本民族的文化环境中,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热爱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这种民族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宝贵的民族凝聚力,但有时也会导致狭隘的民族意识。面对对民族分裂行为,绝大多数同学可以沉着冷静地面对并持反对态度。然而,也有个别同学由于狭隘的民族意识的引导,对反对民族分裂和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存在错误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方面做出努力。

二、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现阶段,高职院校里的公共基础课和民族团结教育有关的课程很多,但从总体上缺乏文化的渲染和心理融合等人文性治本教育力度:第一,专门针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几乎没有;第二,在可以进行渗透进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里面,没有注重学生民族团结观的培养;第三,在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民族文化方面,没有相应的课程。

(二)民族团结教育效果不明显

在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只是将“民族团结”作为一次活动或者某段时间内活动的主题,多样的活动形式掩饰不了其在内容和本质上的空虚: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但在民族团结以及民族文化上面并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导致了很多学生关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只是一时的好奇,民族团结教育也没有帮助学生树立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

(三)师资力量不足

一方面,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照本宣科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教师的讲课只给学生读教材、念讲稿;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一些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面对学生的提问,不能正面回答。结果不仅没有解决学生思想中的困惑,反而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少数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缺少一批专门从事民族团结教育的老师。一些教师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在讲一些关键问题时,基本上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认识和态,观念陈旧思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这样的教师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对学生思想必然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加强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对策

(一)强化课程建设,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教学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民族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三个离不开”和“四个认同”的重要思想。另一方面,可从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加以改善,可面开设专门的民族课程,如学生较感兴趣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团结史”、“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等,或在相关课程中有计划地突出民族团结内容,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民族理论,深刻理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实质与内涵,提高大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切实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

(二)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将民族团结教育渗透于校园文化中

可以针对大学生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现象和感兴趣的形式,开展能充分展示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各类文体活动,如民族歌舞晚会、民族服饰展示、民族工艺品制作等活动,增进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理解,进而喜爱少数民族文化。也可以结合重要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优秀事迹报告会等,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而加深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在学校校园网上开设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的专题和红色影视剧栏目;同时,学校要紧跟网络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方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第7篇: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国学教育

国家教育部门曾在教育纲要中强调,教育的根本工作要求就是以人为本,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切实加强我国优秀文化的传统教育。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并已经在报告中指出,我国文化发展当前最紧要的任务应该是探究讨论大学的国学教育如何开展的问题,给教育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一、国学教育和国学的涵义

在我国的古代,国学原是指国家的学府,比如:汉朝的太学、明清的国子监等等。直到清末民初时期国学才是“学问”的涵义,那时中国刚刚引入西方学术,并把西方学术称为“西学”或是“新学”,相反,人们称中国固有的学问为“旧学”或是“国学”。其实,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对国学进行下定义,但至今为止,国学还是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通俗的说,国学指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并且这些传统文化和学术是以儒学作为主体的。如果按照学科对国学进行划分的话,则主要可以分为哲学、文学、史学、伦理学、宗教学、版本学、礼俗学、考据学等,另外,也包括建筑学、音乐、医学、星象等,但是所有的这些学科的主要基础只有一个,即儒家哲学。如果依据《四库全书》来分类的话,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其中相对比较重要的是经、子,最重要的是经。如果按照思想来分类的话,则可以分为先秦诸子、儒家、道家等,其中一直在中国思想史上起着主导作用并且贯穿始终的是儒家。现如今,人们所说的国学,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那些历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对现代社会仍旧有着重要价值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教育就是发扬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国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传承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思想以及学术真正培养国民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以及品德的修养和健全的人格等等。

二、实施国学教育对艺术类学生的有利影响

人类社会共同拥有的价值观、符号以及规范就是文化,而国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文化人”的价值观。在以文化人的过程中,国学教育对所有学生,特别是艺术类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有着许多有利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学教育能真正培养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许多教育专家说,现如今的大学生并不缺乏知识,而是缺乏文化;并不缺乏技能,而是缺乏精神。因为艺术生从某一方面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许多艺术院校由于急功近利的思想根深蒂固,只是一味地追求技术方面、专业方向的教育,而却忽略了人文方面的教育,最终导致大量的艺术生没有基本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在学校中,要想改变以上这种现象,就应该积极进行国学教育。国学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集结,它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艺术生的文化素养,而且能够真正使艺术生培养起高尚的人文精神。

2.国学教育能够真正提升艺术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大量的专家学者认为,目前大学生越来越喜欢崇洋的原因之一是对本民族的民族文化缺乏自信。也有越来越多的艺术生缺乏基本的文化素养,对强势的外来文化没有基本的抵抗力,普遍缺乏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一直是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在“五四”时期,许多大学者也都出国留学,然而,他们并没有因为那时所谓的新进文化而失去了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依旧持有非常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这是由于他们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心理认同感。对于艺术生来说,促进他们积极进行国学教育,不仅能够唤醒艺术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而且能够真正提升他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

3.国学教育能够促进艺术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修养。从调查报告中可以知道,现在的大学生不仅道德素质低下,而且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修养。许多的艺术生在学校里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一片茫然,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也缺乏社会责任感。而国学正好可以帮助这些艺术生尽快的摆脱这种不利的现状,我国的传统文化吸收了儒道释三家的理论精髓,重视的就是对人的人格培养以及帮助人培养良好的品格。因此,对于艺术生来说,加大力度对他们进行国学教育,注重他们在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这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的修养。

三、初探艺术类学生有效进行国学教育的策略方法

1.为艺术类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方面,正确认识国学,对国学的内涵有一个新的理解。要想真正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新的理解,首先应该对国学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明确国学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继承、创新的过程,然后秉着一种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国学的发展与弘扬,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国学,学习国学,坚持文化创新原则,并使之能够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国学教育的影响以及重要性,对国学的发展有新的教育理念。要想对国学确定新的教育理念,第一,学校的有关领导应该先提高自身对国学的认识,积极推动国学教育的发展,努力树立起新的国学教育理念。第二,学校的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对国学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国学理念,提高国学素养。第三,艺术生要努力提高对国学的认识,从学习国学教育中收获更多,为自己的以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持。

2.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有特色的国学教育。首先,应该对艺术生实行一定程度上的专业化的国学教育。要想进行专业化的国学教育,可以在学校先建立一些教育教学机构,为艺术生研究国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随后可以构建相关的课程体系,对国学进行系统化、规律化的学习。另外,还可以建立相关的教材体系,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真正实用的教材体系。然后,应该对艺术生实行陶冶化的国学教育。进行陶冶化的国学教育可以从校园文化活动入手,结合国学的课堂教学,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举办古典名著诵读活动,大力宣传民族传统节日,进行各种有特色的文艺演出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对国学进行积极地宣传,并且能够使宣传栏进行不断地更新,比如:对宣传栏进行定期更换,对宣传栏里国学的内容有相应的实时要求等等。

结 语

现如今,国学教育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而且还可以真正促进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集体意识,促使学生尽快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最终也将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海民.教育原理[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邓启铜,殷光熹.国学教育[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3]邓启铜,陈红映.基础阶段的国学教育热[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第8篇: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 治疗价值 拯救价值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9-0047-01

人类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是研究人的科学,英文写作“Anthropology”,作为学科人类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发展在20世纪,贯穿人类学的两个核心词语是文化和本源。本文将从艺术人类学视野去研究艺术的现代价值,不用直接的、表层的现成“文本”的解读和描述,重在深入到艺术所依赖的文化根基、背景语境中去探索艺术的现代价值,依此我们发掘出艺术的两种现代价值:心理治疗价值和拯救价值。

一、治疗价值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艺术是人的审美本质的对象化”,“艺术即情感”,艺术是“不涉功利而愉快”,“艺术其实是一门大医学”,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论”等等这些对艺术评价的言语在人类学的视野里可以理解为:艺术是人类保护精神家园、追求精神自由、强化积极情感的重要物质,在当今社会艺术的这种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朱光潜在谈及艺术美德本质时说:“艺术品就是帮助我们超越现实到理想世界去寻求安慰的。”美国哲学家H・M・卡伦在《艺术与自由》中谈到:“依据古代传统,‘创造的艺术家’拥有其他人所没有的自由”,生命意识对平衡的本能需要,使艺术随人类发展而发展变化,艺术最根本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从生命的根本处满足人类的生命需要,艺术活动是满足人类身心平衡最直接,高效而且能够使富有人性精神的重要途径。具有优美特征的艺术可以弱化和消除人们的不安全感,叩响人类心灵深处的灵魂,艺术的创造性和情感性特点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大为丰富,完善人性,保护人的精神家园,使人自身实现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价值追求。

二、拯救价值

20世纪以来的艺术被大多现代学者认为是走向终结的艺术,阿瑟・丹托提出艺术已经终结的口号,“最为光彩焕发时刻的艺术,完全是作为―个历史阶段而结束了。”艺术史上第―个提出艺术终结说的是黑格尔,历史或许会不断重复着一样的话语:艺术会终结吗?我们认为艺术不会终结,我们可以通过艺术来拯救自我和社会,今天的艺术家的创作已经开始从意识层面分析这种趋向死亡与终结的恶性循环的根源,他们把艺术当作自己的手段和工具,在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中呈现出了艺术的拯救意识。

第9篇:民族意识的核心范文

关键词:情感教育;民族院校;民族团结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24-02

当前形势下,全球化、一体化的加剧,民族问题越来越成为复杂而敏感的政治问题。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而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要坚持既有的经验和传统做法,同时亦要研究新情况,根据大学生的新特点,善于结合运用情感教育的原则、方式和方法,促使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真正内化、持续下去。

一、当前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更为复杂

大学生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增强。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更加注重本民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对比,更加关注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更加关心民族形象的维护,更加关注政治上的参与等。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增强,强化了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加大了处理问题的难度。

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强化。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日益凸显;大学生群体式集中关注的热情在减少;反对话语霸权,更加希望平等交流;创新意识强,厌烦抽象、单一的说教式传播;更为关注与个人发展实际、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互联网的普及、手机短信的泛滥等使得大学生获取民族关系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但过滤、判断、分析信息的能力不足;等等。这都为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增添了难度和挑战。

(二)传统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遭遇瓶颈

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已形成常规模式,但传统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呈现形式化的问题。传统的模式在教育形式上较为单一,主要采取灌输式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角色,一味地接受教师提供的信息,但是否内化吸收值得商榷;而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主张自己作为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并且,当前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渗透到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目标追求亦纷繁各异;网络技术等流行文化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接触世界政治文化、价值观念打开方便之门;大学生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取向日益受到各种信息传播的影响。定期常规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缺乏时效性,同时缺乏情感的浸润、激励和陶冶作用,缺乏情感体验、学生的互动,要让大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同民族团结教育主题,而不限于形式主义,是一大难题。

(三)“民族刻板印象”破坏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刻板印象”来自西方人类学“ethnic stereotyping”一词,简而言之,是指人们对特定的民族或其成员形成的相对简单、概括和固定的看法,是针对某一民族形成的一种概括的带有情感色彩的相对稳定的有关道德品质、智力和身体素质的印象。民族刻板印象的内容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消极的印象往往是主观的,不全面地反映,也可能是人为的臆造,在民族院校,民族刻板印象也是存在的,这影响了民族团结教育效果的发挥。

二、情感教育在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是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需要

传统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重在教育,大多采取灌输式的方式,把学生纯粹视为教育的对象,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与抵触情绪,容易出现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容易,“进头脑”难;“知”易,“行”难的困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没有情感,道德教育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可见,在当今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思潮多元交汇、大学生思想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把情感的沟通与交流融入进去,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从而引起师生们情感上的共鸣,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情感教育是解决当前民族团结教育瓶颈的需要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种以情感为基础和核心的教育。从行为发生学的角度讲,形成民族团结的态度、进而具备民族团结的情感是民族团结的行为基础。民族团结态度形成的基点是真诚和信任,由此才能产生亲近、友善的情感,并最终通过民族交往行为反映出民族团结的状态。

“民族刻板印象”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情感交流、情感体验的不足。民族刻板印象,其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如体质特征、服装特征、饮食禁忌、风俗习惯、性格品质等;获得民族刻板印象的途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途径,另一类是间接途径;一般来说,亲身接触所获得的印象与间接得到的印象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校园生活中可以看到诸多消极的民族刻板印象,原因在于民族院校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民族划界意识、民族归属意识和民族自尊,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间接的渠道,往往只是只言片语或一两个片段,便产生某种片面化的民族刻板印象。当交往双方都缺乏民族常识、存在民族刻板印象又缺乏相互信任时,容易引发各种问题。而借助以情感为基础的民族教育,可以减少消极“民族刻板印象”的产生。通过亲身接触、情感体验与互动,有助于积极、包容的民族刻板印象的形成。

三、运用情感教育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一)在民族团结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理念

让情感教育在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彰显魅力,这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有益实践。情感教育能够发挥以情动人,以情晓理,以情感的魅力感召大学生;情感的交融使得教育双方的距离拉近,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从而使得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和精髓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认同,避免流于形式。

(二)注重提高民族团结教育实施者的情感素质

大学教师往往是大学生生活或学习中最直接的倾诉对象和求助对象。学校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情感打动和感化教育各民族学生,实现情感移人和人格感化;教师在传递知识、开导教育学生时,要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情感教育原则方法,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教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实施的主体,掌握必要的情感教育知识和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加强情感沟通,克服“民族刻板印象”

民族院校单一民族院系学生民族意识普遍较强,与其他民族学生接触机会较少,往往把自己固封在本民族的小范围内,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容易形成消极的“民族刻板印象”,造成一定隔阂。通过构建平台,如单一民族院系班级与其他学院班级学生“结对子”共建活动,实现情感沟通,弘扬相互理解、包容和彼此接纳的情怀。

(四)注重情感体验,在实践中践行民族团结

通过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实践活动,引发大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让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激发民族团结情感。如组织学生深入开展面向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的活动;以生动活泼的竞赛、讲座、征文等形式,强化大学生民族团结情感;围绕民族重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等。

(五)以情感人,重视各民族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

国家、学校在采取各种方式资助各民族贫困生时,既要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又要让贫困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爱心,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赢得自信。

(六)营造和谐与爱的氛围,培育团结大环境

充分挖掘民族院校多民族文化元素的情感氛围。如通过“温馨家园”建设活动,以班级、宿舍为载体,鼓励学生营造班级、宿舍的文化氛围,增强全班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班级号召力;如开展团结宿舍评比、宿舍民族风情展演等,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