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洋科学专业范文

海洋科学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洋科学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洋科学专业

第1篇:海洋科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海洋科学专业;课程改革;毕业生;就业率

一、概述

一个专业是否值得建设,主要看这个专业是否有市场,即学生和家长是否愿意报考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简单地说,一个好的专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专业,就是学生招得来,毕业生分得出去的专业。这个专业,也就是社会急需的专业,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专业。也只有这样的专业,才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能建好一些好的专业,也是一所大学生存的基础。一所大学具体办什么样的专业,除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影响外,又受这所大学的历史、这所大学的特色所决定。所以,为了提高一所大学的生命力,为了提高一所大学的社会竞争力,这所大学就该办社会最急需的专业,办自己最有特色的专业,办自己最有优势的专业。只有这样,这所大学才会立于大学之林而处于不败之地,并经久不衰。但是,大学建设一个专业,及大学停止一个专业的招生,都将涉及到大量教师和教学资源的配置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对该所大学都是一件大事,并不是说建设就能建设,说停就能停的,事。所以,一旦一个专业在一个大学已经存在,总有它存在的理由,不到万不得已,随便地取消一个专业是不可取的。一个专业建设后,这个专业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及这个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又强烈地受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影响。所以,一个适于社会发展的专业,或一个有潜力的专业,为了提高其生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必须进行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

二、社会的发展对海洋科学人才的需求

21世纪是大家公认的海洋世纪。人类发展至今,主要从事大陆的开发和利用,而占地球大部分表而积的海洋,除人类对其有限表面的开发利用(如航运和渔业捕捞及养殖)外,人类对大洋及深海知之甚少。其实,就算渔业和养殖,也只是在大陆周边的极其有限区域里进行。人类数量的剧增,大陆资源的匮乏,使人类不得不加速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大量的有关海洋科学专业方面的人才。只有贮备大量海洋科学方面的人才,才能使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在将来海洋开发和利用方面占得先机。

中国海岸线长,岛屿众多,海域广阔,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人口众多,居世界第一。虽然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当低。所以,21世纪开发和利用海洋,中国的任务比其他国家更急迫。在21世纪或在不久的将来,为了使中国从海洋大国变成海洋强国,中国必须加强海洋人才的培养。所以,在具有海洋特色的大学及具有海洋历史的大学,就应该建设海洋科学专业,培养大量的海洋开发和利用人才。

三、当今毕业生就业对海洋科学的影响

虽然大家公认21世纪为海洋世纪,也深知海洋科学的重要性。海洋学科为一个未来学科,海洋专业,是一个未来专业。受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及历史的影响,海洋科学专业的就业市场,仍为一个潜在市场。要把这个潜在市场转变为现实的市场,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就造成海洋科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真正从事海洋科学相关专业工作的仍不多。但是,我们从事海洋科学的人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21世纪的确是海洋世纪;大规模、大范围地进行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是必然的。真正的海洋世纪的到来,不是等来的,而需要我们投入大景的时间和精力。这其中,大量的海洋学科人才的培养,是真正海洋世纪到来的前提。我们必须清楚地解决这样一个矛盾:没有大量的海洋学科的人才,海洋学科就不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而目前海洋学科发展的现状,又不可能消化大量的已有海洋学科方面的人才,即不可能给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大量合适的岗位。解决的办法是,为了将中国这个海洋大国转变成海洋强国,大力培养海洋科学方面的人才;同时,通过海洋专业课程的改革,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增强海洋科学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

四、改革课程设置,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海洋科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虽然某一个涉海行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并不太多,但涉海行业涉及面广。就目前总体来说,还是有一定量的涉海工作岗位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海洋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时,就必须考虑这个现实,加强学生的基础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适应面。目前社会能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在海洋科学和生物科学方面。所以,在进行海洋科学专业学生培养时,就应加强海洋科学和生物科学主要的基础课程教学。

本科毕业生,既不同于高中生,也不同于研究生。高中以前的学习,主要是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基础。而研究生学习,除进行一定的知识传授外,主要是进行知识生产,也是一种职业训练。本科教育,介于高中和研究教育之间,既要兼顾基础教育,同时也必须进行职业教育,为毕业生直接就业服务。虽然加强基础教育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面,但仅有基础知识,而缺乏较具体的实践能力,就将增大单位或企业的用人成本。这可能就是一些单位要求就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的原因。所以,为了扩大毕业生的就业而,又能尽可能地降低单位和企业的用人成本,提高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对海洋科学专业进行分方向培养,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案。通过学习海洋科学不同方向块的相关课程,能使学生掌握较为具体的专业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海洋科学专业分为不同的方向块,也能减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撞车,便于毕业生就业分流。

五、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改革。对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

广东海洋大学的海洋科学专业(本科),创建于1999年。广东海洋大学是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所以,在广东海洋大学创建海洋科学专业(本科),是学校发展的必然。凶为广东海洋大学的海洋科学专业,是在原水产学院水产养殖系的基础上逐步建设的。所以,该专业创建之初,具有浓厚的水产养殖特色。当然,由于是以原水产养殖系的师资和教学资源为基础组建,也就决定了其主要以海洋科学和生物科学为专业的基础。由于创建之初的课程设置,水产养殖的特色太浓,造成一定的就业困难:和水产养殖毕业生来比,具体的养殖技术学得较少,养殖能力稍有欠缺。找与养殖有关的单位或企业就业,竞争力就肯定比水产养殖的毕业生差。而和纯粹的生物科学或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比,水产养殖的特色太浓,水产养殖方面的教学内容占了较大比例,海洋科学和生物科学方面的教学内容肯定受到挤压,毕业生就业时,和海洋科学或生物科学的毕业生相比,竞争力也较弱。所以,本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初次就业率(当年9月之前统计的就业率)仅为44.93%,总体就业率(当年12月之前统计的就业率)也仅为86.96%。为了提高海洋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我们自2001年开始,逐步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了系列改革。

通过改革,我们规范和加强了海洋科学和生物科学的基础教育,拟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面。我们将海洋科学专业分为海洋生物科学、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三个方向块。

通过改革,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的初次就业率,从最初(2003年)的44.93%,提高至2006年的86.57%;总体就业率,从最初(2003年)的86.96%,提高至2006年的95.45%;初次就业率和总体就业率均走上了正轨。详细初次就业率见表1,总体就业率见表2。

六、学科今后的发展及改革方向

社会是发展的,学科是发展的,专业也应该随之发展。在今后对海洋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应主要考虑社会的发展、本校的历史、已形成的特色等三个方面。

大学,最终是为社会服务,为人类服务的。一个不能为社会发展服务,不能为人类进步服务的大学,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大学。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也必须为社会服务。不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将是没有前途的专业。社会在变化,社会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个学科或专业,要能跟上社会,就必须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及时改进自己专业的课程设置,服从已变化的社会需求。服务社会,服务于人类进步,是大学存在的根本,也是学科和专业存在的根本。

第2篇:海洋科学专业范文

扬州职业大学,坐落在被誉为“扬一益二”的江苏省扬州市,是一所市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学校前身为扬州市机关干部业余大学,1984年更为现名。

据学校官网2014年11月信息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100多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学校设有各类实验、实训室70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0多名,教职工1500名,专任教师1000人。图书馆藏书130万册,电子图书等资源140万种。学校下设22个二级学院,5个教学辅助单位,设置72个专业,涵盖工、经、管、文等专业门类。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海洋科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38-03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兴起,国内众多海洋类高校纷纷开设更多海洋类专业,培养与海洋开发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一些与海洋相关的工程类专业,诸如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专业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传统归属农科的海洋类院校已扩展成为理、工、农多学科、多专业并存的高等学校。但是对于原有的一些普通、地方海洋类院校来说,其学校的原有特色与专业优势并非这些工科专业。如何保证这些新兴的海洋工程类专业高质量地发展,为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海洋类工科专业具有应用性强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实践能力培养有多种形式,其中,毕业设计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2]。本文以浙江某海洋类院校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该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毕业设计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期望对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起到一定借鉴与参考作用。

一、毕业设计现状

目前,浙江某海洋类院校共有工科类专业约15个,涉及船舶、海洋工程、机械、电信、港航、土木、石化等相关行业。每年毕业班级约20个,共约930名学生。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进度安排由学校教务部门统一安排并进行工作布置。学校层面成立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成立院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实施工作计划,保障对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与过程监控。通常在第七学期中段启动毕业设计,安排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与师生互选,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题目一般由指导教师拟定分派给各个学生。学校教务部门规定每位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学生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但由于师资力量短缺,对大多数工科专业教师来说,指导学生的人数在10~13人之间。学校无固定用于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场所,因此,对学生毕业设计进程的监督与检查只能靠指导教师自主掌握。从提高学生就业率考虑,在第八学期,各专业通常只安排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大多数专业的毕业实习采取分散实习方式,不统一组织,因此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基本很少接触到与本专业毕业设计有关的实习工种或内容。绝大多数学生在第八学期就已联系好就业企业或公司,并进入企业、公司进行工作实习,但可能工作实习的内容与正在做的毕业设计题目关联度不紧密。学生的毕业设计答辩时间通常安排在5月份上中旬,但整个毕业设计期间中,学生真正花在做毕业设计方面的时间少之又少。毕业答辩过程中安排有多轮次的答辩,为毕业设计完成差、答辩成绩差的学生提供多次答辩的机会。近些年来,全校很少有因为毕业设计答辩不合格而不能毕业或推迟毕业的学生。

二、目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第一线的工作体会,总结出目前该校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以为,这是造成目前毕业设计环节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方式依然普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虽然提倡教学模式的改革,但实际操作不多,许多教学改革的成果并没有落实、实施。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了较严重的依赖心理,养成了“等、靠、要”的惰性心态。学生这种平时课程学习时养成的习惯在进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后,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指导老师不指出具体的毕业设计步骤或方法,大多数学生就会表现茫然,根本不知毕业设计工作如何下手,如何进展,不知自己下一步工作要做些什么,缺乏主动思考、主动设计的学习态度和专业素质。

2.指导教师与学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问题。一些指导教师自身对毕业设计工作就不重视,缺乏责任心。这种思潮也对学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部分指导教师的课题多为虚拟假设的课题,同一课题多届学生使用。教师把毕业设计看作是学生主体一方的任务,只管开题结尾,不管中间过程的跟踪指导,指导工作不到位。特别是指导教师中也存在“答辩不会不通过”的思想,学院缺乏对指导教师指导情况的有效监督机制与管理办法。而近几年基本没有学生因为毕业设计答辩不通过而不能毕业的现实,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无压力、对答辩无敬畏,采取随意应付,认为反正无论如何,最终都会通过答辩的态度。甚至有部分学生收集前几届的毕业论文,直接抄袭与剽窃。

3.学生过早准备考研、择业、实习带来的问题。一些上进的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准备考研,忙于学习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导致部分专业课学习不扎实,学习重心本就不在毕业设计工作,更加不会投入时间与精力,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进行。部分学生进入四年级后,忙于求职而精力不能全部投入校内学习,从而影响毕业设计工作正常推进。

4.指导教师与学生师生比不当的问题。学校教务部门规定每位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学生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但现实是平均一名教师要指导10多名的毕业生。大多数指导教师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得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受到限制,不能将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很好的传达给学生,更不能保质保量地进行过程管理,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5.毕业设计场所欠缺的问题。受校内硬件条件制约,学生无专门从事毕业设计的固定场所。学生只能在自己寝室上网查资料、做图等。这样导致指导教师无法监管和跟踪指导。特别是学生在寝室中很难专心学习,大部分学生还是把时间浪费在上网、看新闻、玩游戏等方面。

三、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实践与创新

面对前述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表现出来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找出根源,加以解决。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搞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关键。笔者提出以下一些改革的实践措施。

1.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优化调整与教学模式的转变。目前的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注重课堂教学,对实践环节的实效性关注不够,对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不足。应当努力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加大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力度,既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传授,也要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态度,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理念。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拓宽知识面,着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对知识、问题的讲授,尽量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分析、查阅资料,最终解决问题。这样为学生日后自主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打下思想和能力基础。

2.毕业设计形式的多元化。目前的毕业设计基本都由指导教师以“命题式”的设计题型下达给学生。一方面,这些题目缺乏新意,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选题中无自,导致对毕业设计表现不积极。鉴于此,笔者以为,可以将毕业设计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涯。简言之,可以将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的学科竞赛、科技作品竞赛、设计竞赛等相关内容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学生在完成相关竞赛后,可以以其作品作为毕业设计成果。此外,目前该校多个二级学院都实行“学生科研助理”制度,相当一大批学生在二、三年级就参与到专业教师的科研工作。可以在低年级时就为学生设定一个毕业设计题目,这样,通过2~3年的科研训练可以为其进行毕业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毕业设计时间段的调整。可以考虑将毕业设计的时间段提前,即在学生第三学年末的生产实习开始之前,就启动毕业设计工作,完成师生互选和设计选题。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入企业或公司实习。毕业设计答辩可安排在第七学期末进行,在规定的毕业设计时间段内,绝大多数学生都还在校内,方便指导教师督促学生进行设计工作。采取分类管理的方式,对一些考研复习和找工作的学生,毕业设计前期投入精力不足,在第七学期末如不能完成设计工作,可以在3~4月份再安排一次答辩。解除学生的顾虑,使其能安心投入设计,不因时间紧而应付了事。

4.对指导教师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作为一所省属海洋类院校,目前该校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缺乏实际工程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因而在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方面往往“纸上谈兵”。同时,毕业设计对教师和学生都缺乏挑战和创新激励。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支持教师提高实践性教学水平,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参加相应的执业资格考试,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的提高。

5.将社会力量引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针对指导教师不足的现状,可以利用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和省级、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资源,安排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兼职指导教师。通过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基地,建设多个开放性、多学科交叉的实践教学实验室,接纳一定数量的学生从事毕业设计或其他实践创新训练,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之前,就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摸底,鼓励已经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到就业单位做毕业设计(论文)。在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同时,可使学生受到正规的科技开发训练,提前完成由学生向企业科技人员的角色转换[3,4]。

6.强化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与控制,实行答辩淘汰制。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的检查与监督工作一定要落实到实处。学院层面一定要安排专人负责,确保了解每位学生的进度,并且不定期进行抽查,从而让学生消除侥幸心理。对于毕业设计优秀的学生,可以给予免除(部分)学费、免还贷款等奖励;对于毕业设计表现差的学生,一定要有惩罚措施,要让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有紧张感,绝对不能再延续“无所谓”的态度。学生以往普遍存在“答辩肯定会通过”的思想,导致出现“学生不急老师急”的现象。因此,在答辩阶段,坚决实行淘汰制度。若连续几年出现由于毕业设计不认真、不合格而延迟毕业或不能毕业的情况,学生才能对毕业设计重视起来,从而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其质量的好坏是衡量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海洋类院校的工科专业的办学历史较短,专业特色不显著,导致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较多问题。但笔者相信,只要转变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模式,抓好毕业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一定能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舒赣平,卢瑞华,吴京,范圣刚,叶林,刘小萤.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2):105-112.

[2]马力,李杞超,陈立.工程类学生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110-112.

[3]王文红,葛仕恩.工学结合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8,11(4):58-60.

[4]周梅,张晓帆,白金婷.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士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

第4篇:海洋科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海洋;地质;课程;教材;实践;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35-03

海洋科学是一个多系统、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体系。一个多世纪以来,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了海洋科学的发展。随着对海洋重要性认识的逐步提高,人类对海洋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勿庸置疑的是,海洋将成为21世纪科学发展和技术开发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我国是海洋大国,管辖海域广阔,海洋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然而,由于海洋长期以来在我国不受重视,我国海洋科学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设立海洋学科的学校比较少。当然,由于海洋事业发展缓慢的限制,人才需求增长也比较缓慢。随着政府对海洋学科(例如海洋地质)的投入加大,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和教育与国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海洋科学高等教育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与国外还有着很大差距。幸运的是,海洋热潮的出现,对海洋科学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给高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学科的建设也正在起步。我校东营校区面向渤海,黄岛校区面向黄海,海洋学科的发展应该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目前来讲,基础却较为薄弱。目前,学校和学院进行了大量工作以推动海洋学科建设。

一、整合资源、寻求支持,推进海洋学科建设

实验室建设方面。2008年11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建了海洋信息技术实验室,为海洋石油与海域管理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1.联合培养、科研合作方面。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地学院院长、书记等领导一行连续走访了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等单位,与几家驻青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以期借助各涉海单位的力量发展我院海洋地质、第四纪地质学两个二级学科和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方向等。2010年4月,中科院海洋所副所长李铁刚研究员等一行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探讨了交流合作事宜。

2.学术交流方面。2009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秦蕴珊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院邀请来校,为师生作了题为《海洋地质科学的进展与国家需求》的学术报告。2010年3月至11月,来自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几位研究员,专程来校做了相关学术报告。

可以看出,学校和学院进行了大量工作以推动海洋学科建设。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最基本的课程建设明显不足。下面以《海洋地质学》课程建设为例进行浅显的探讨。

二、依托特色、加快《海洋地质学》课程建设

1.《海洋地质学》课程联合授课。2011年6月份,笔者承担了学院安排的研究生课程《海洋地质学》,明显感觉力所不及。经过长时间思索与联系,联系了涉及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部分青年研究人员,专程来校授课、报告。实际上,这些研究人员除了以上提及的单位,其学术思想和经历还涉及到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美国和德国等的高校与研究单位。研究海域从极地到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从浅水中国陆架―陆坡―西太平洋―东南太平洋;研究方向从海水―海气―海陆作用,涉及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古地磁学、大洋铁锰结核、可燃冰、洋中脊岩浆作用及与地幔柱相互作用等;涉及的尺度从秒―天―季―年一直到亿年,从地质尺度到实时观测,从海面以上数十千米到海底以下数千米。研究生课程的此番进行,使得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课程质量得到了提升。实际上,课程仍然存在问题,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适合我校特色的《海洋地质学》教材。

2.教材编写。《海洋地质学》是地质学专业海洋地质方向的必修课程。针对目前国际海洋科学发展态势和我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需求,考虑到我校东营校区面向渤海,黄岛校区面向黄海的独特优势,我们应该将海洋地质学课程定位为地质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目前我们已经开设了《地球科学概论》、《普通地质学》两门相关的课程,另外还应增加一门《海洋科学导论》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学习《海洋地质学》课程的基础预备课程。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际地球科学的迅速发展,海洋地质学科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对国际海洋科学的发展特点和我国海洋战略需求,我们(以及未来的)的教学队伍应当吸取国内主要教材的一些特色内容,吸收国际海洋地质发展的最新动态,尽快结合我校特色制定出适合我们的《海洋地质学》课程教学框架,完成《海洋地质学》教材的建设,为同学们将来从事海洋地质及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教师队伍建设。因为海洋地质学科包容性非常强,目前关于海洋方向教师队伍的严重不足。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的教师人员严重不足,在学术研究背景方面势单力薄,在课程教学中无法完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甚至连基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更是不可保障。值得高兴的是,海洋地质方向的人才引进工作得到了学院、系领导的关注。

4.实践教学。地球科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海洋地质学虽然是一门以基础理论教学为主要特点的专业课程,但是实践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得海上地质调查工作和实习。我们可以将海洋地质学的部分教学内容与普通地质认识实习和综合地质认识实习相结合,利用陆上的河北秦皇岛、安徽巢湖、鲁东等实践教学基地,针对一些海相地层的发育特征,现场进行海洋地质学的基础内容教学。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如金沙滩、银沙滩、唐岛湾、灵山岛等地开展海洋地质考察和现场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应该会得到学生的欢迎。2011年9月,地学院地质系在灵山岛开展了一堂生动的野外地质现场教学公开课,吕洪波教授担任主讲,授课对象主要是来自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的100余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这种现场教学不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灵感,还提高了专业素养,取得了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良好效果。当然,海洋地质研究终究离不开海上的科学考察,虽然该课程不可能安排学生到船上出海实习,但是青岛港口内断断续续停靠着非常多的科考船,比如科学三号、向阳红09号,“东方红”号等科学考察船,可以考虑组织学生到这些海洋调查船上进行参观考察,和船上的科学家直接进行交流学习。通过与涉海单位的加强沟通,这或许可行。

三、海洋学科发展的主要设想

2011年10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蓝黄两大发展战略实施情况督促检查工作总结会议,提出“振奋精神,再接再厉,努力开创蓝黄两区建设新局面”。中国石油大学的中期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国内著名、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了与学校的中期发展目标一致,海洋学科的发展以及海洋类专业的设置应该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海洋类专业与传统石油类专业的结合是必然的选择。

综上所述,要加强与涉海单位的合作交流,需要组织力量,编写一本适合我校特色专业的海洋地质教材,加强海洋方向人才的引进力度。实践教学方面,必须将海洋地质学的相关教学内容与普通地质认识实习和综合地质认识实习相结合,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地区进行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的海洋调查船上进行直接的参观考察,我校的海洋(地质)学科建设将会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冯士,王修林,高艳.适应新形势加快海洋科学教育的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2,(3):23-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Z].北京,2003.

[3]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海洋科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2007.

第5篇:海洋科学专业范文

海洋学研究方向

简单来讲,海洋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海洋学

海洋里生活着数不清种类和数量的动植物,科学家们会研究它们的行为和适应能力,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的角色,并监控濒危物种,研究海洋哺乳动物,调查海洋生态系统,同时也在探究人类活动对这些动植物有什么影响。

化学海洋学

研究海水和海底沉积物都由什么化学物质组成,这些化学物质如何与生物、地质和物理之类的因素进行相互作用。从而更清楚地了解海洋的化学变化,以及人造物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地质海洋学

研究海底的地质构成、地层运动和矿物质的性质。有些科学家专门研究海底高山、盆地的变化,海底“火山喷发”及地质层的不断变化。另外还有科学家研究风沙和沿海滩涂沉积。

物理海洋学

了解海洋的物理属性,海洋与陆地、海底及大气边界的相互作用。研究由风、海浪、海流和潮汐等因素导致的海水运动,以及海洋、天气和气候的关系。

海洋工程

海洋工程师根据海洋科学家的需要,为他们设计研究工具,例如远程操控车辆、深海探测器、潜艇、海上钻井平台等。工程师还使用卫星遥感或其他方式来研究海岸线侵蚀。

环境科学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与海洋相关的环境问题也是科学家的研究重点。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了解了海洋学研究的范围,我们现在就和海洋学亲密接触一下,跟着海洋研究专家们一起去中国近海体验一下海上研究工作吧!

你知道吗

早在海洋学被公认为一门学科之前,博物学家就对海洋生物进行了考察,并试图加深对海流和洋盆的了解。1873年,为了研究海洋和海洋生物,科学家乘坐英国船“挑战者”号进行了第一次大范围的海上调查。他们三年的航程达127000千米之多,调查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片水域。

天上的卫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造卫星成为海洋研究的重要工具,科学家利用海洋卫星探测大面积的海洋表层的温度、海面高度、风场、海浪、海冰、海底地形、风暴潮、水汽和降雨,还能对海洋化学性质和浮游植物进行监控,同时卫星遥感为海洋生物的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污染监测防治、海岸带资源开发带来了许多便利。

海底的深潜器: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尔文”载人深潜器的诞生开始带领人类走向深海。在2011年,中国自己的深潜器“蛟龙号”也开始了深海探测之旅。

你知道吗

海底测绘就是利用船上安装的声呐设备完成的。声呐设备向海底发射声波,当声波遇到水下物体或到达海底时会反射回来,船上仪器就会把反射回来的声波转换成图像,绘制出海底地形。

海面的考察船:海洋科学离不开实际观测,辽阔的海洋才是海洋科学的试验场。因此,对海洋研究来讲,科学考察船仍是目前最重要、最常用的上具。根据各种不同的研究内容和区域需要,科考船有各种不同。例如“雪龙号”,就是我国唯一一艘能在极地海区破冰前行的考察船,另外我国还拥有十多艘考察船,在大洋和中国近海航行,进行不同海域和学科的调查研究。例如,为了了解近海和陆地之间的碳循环过程,和它可能造成的海洋环境问题(比如海洋酸化),科学家们在中国近海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通过采集和分析大气、海水、颗粒物、浮游生物等样品,发现其中的机理,再提出科学假设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海上研究开始啦

乘坐着海洋考察船,研究专家们就要出海采集样品,并在船上展开部分研究工作。

采水样:CTD(海洋温度、盐度、深度观测仪)是科考船上必备的物理观测设备,通过船上的机车和缆绳控制,可以探测海洋数千米水下的温度、盐度和深度,同时还能采集海水样品。

采泥样:为了采集海底的沉积物,专家使用各种不同的采泥器,使其下沉至海底在海床着陆后,采集泥样,以供专家进行各种科学分析。图为研究专家正从海里收回采样完毕的箱式采泥器,切割并保存沉积物样品,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可以从中了解地质历史和古气候的变迁情况,对认识海洋的形成和演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采集浮游生物:把浮游生物拖网放入海水中,随船前进,通过拖网采集表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再过滤、保存,并观察浮游生物的生长和变化,了解不同海域浮游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它们对调节海洋生态系统变化的作用和关系。

在取得样品以后,研究专家们会利用船上的研究设备立刻展开研究工作,还会将样品带到陆上研究所,进行更全面细致的数据分析与研究工作。

艰苦又快乐的海上研究之旅

每一次综合科学考察,科研人员的专业背景是跨学科的,每个科研人员都有自己的研究任务,他们常常在船停下来时开始采样,然后在航行时进行观测、分析。工作时间根据事先设计的采样站点决定,不分白天黑夜,作息时间不规律,作业流程单调反复,台风追来时,更要接受晕船的考验。然而这些可爱的研究人员,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相互关心与体谅,使得各个学科间能紧密配合。

在船上的狭小空间,工作之余并没有很多的娱乐,但是在碧海蓝天之下,科学家总能找到各种乐趣,比如,采水样的时候,拖网会偶尔拖上来一只水母或者螃蟹,停船时,可以以钓鱼为乐。

海洋科学家可以在大的科考船上工作,经常乘船环游世界,还可能发现海洋新生命、新物种,这样的工作是不是特令你羡慕?

如果你现在也对海洋研究产生了兴趣,希望将来也能当个海洋科学家,那么现在我们该准备些什么呢?

首先,要拥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

大多数科学家都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而海洋科学又是一门竞争很激烈的学科。为了成为科学家,首先你必须成绩优秀,因此从小就该打好学习基础,尤其需要在化学、物理和生物方面取得优秀成绩,才有可能考上理想中的海洋大学,开始“海洋学习”之旅。

其次,你要养成动手的好习惯:

科学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研究,需要长年累月观察,需要读取和制作图表,运用各种数学公式,记录行为模式。所以,你从小就应该学习阅读、观察、思考、动手、记录。

然后,你得学会表达你的思考:

如果你在研究中发现了新物种,那么你要如何让科学家同行和社会公众了解你的发现呢?作为准科学家,你现在就应该练习表达,拥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演讲技能。

第6篇:海洋科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 《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教学手段 考核方式

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不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1]。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每一次探索和进步都和科学实验息息相关,可以说,实验是生物学的主要特征。因此,实验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尤为重要。《普通生物学实验》是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技能课程,是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的独立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属于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门和本专业最相关的实验课程。提高本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对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具体认识和兴趣、尽早地培养创新能力有较大的作用,而且会对以后生物专业的实验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的实验教学还存在诸如方式落后,实验内容设置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兴趣培养;实验教学和评价体系落后,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实验仪器设备陈旧落后,降低了教学质量等问题[2]。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考试考评体系改革等方面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究,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1.结合专业特点,调整实验内容

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海洋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坚实的海洋科学基础理论、基本调查方法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海洋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海洋环境监测、评估、保护与修复,以及海洋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海洋科学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针对这一专业培养目标,《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应该体现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结合专业特点,即海洋科学的普通生物学实验,从实验动物对象上尽量加入海洋生物。《普通生物学实验》在大学一年级开设,通过本实验的教学,提高同学们对海洋科学的学习兴趣对于同学们以后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要比对同学们进行专业教育更具体化,真实化。同学们在进行鲫鱼、河蚌、鳌虾等外形的观察及内部解剖实验时,会很自然地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对海洋科学专业的理解和兴趣显著增加。其次,实验内容要全面、成体系,即在改变实验对象的基础上要保证普通生物学实验的操作与技能受到系统的锻炼,掌握普通生物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并能正确使用,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等结构;掌握徒手切片、解剖等基本生物学实验操作方法。

2.诱导学生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指个人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物产资源的竞争,更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也就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种种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高等学校必须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演讲时也指出:“好的教育应该有利于人们创新性的培养,使人们更善于观察、思考和追求完善。”由此可以看出,好的教育应该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引导型教学方式,引发和启发学生思考。如在不同的实验科目中,在每次上课前让每一名同学都准备上台对大家讲解本次实验课程。具体是否让同学们对课程进行讲解和让哪一名同学上台进行讲解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并且要同学们对该讲解同学进行提问,并举一些实际的例子进行说明,抑或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一些问题,大家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改善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手段,形式单调,教学效果较差[3]。加之实验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容易引起学生对课程的懈怠,降低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采用多媒体、动画图片、影音、视频等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形式单调,枯燥等缺点,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另外,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借助网络、图书馆的资料,自己制备多媒体课件。我针对本门课程的十个实验题目,将同学们分成十组,每一组收集与本实验相关的材料制作课件,并推选学生进行讲解,老师和同学们进行点评。这样学生自己作为实验课程的主人,增强了主观能动性。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学生往往可以点燃思想的火花,培养创新意识。

如在河蚌的形态结构和解剖这一实验题目中,本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学习解剖河蚌的方法,了解贝类常见种类和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认识一些重要的经济种类。学生积极地制作多媒体课件,并且制作这一题目多媒体课件的同学自告奋勇地到水库、池塘等多个地方采集样本,并对河蚌的营养价值、分类特征、经济价值、分布、分类方法有所了解,丰富了知识,培养了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得到了增强。

4.结合科研基金,开拓动手空间

引入教师科研,将实验课程的教学和教师的科研联系起来,开展研究性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进行生物学实验和研究的兴趣极大提高,积极要求自己设计实验,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实验研究。但是,大部分教学实验室只是在教学期间开放,不能给同学们提供研究的空间。教师大多具有研究实验室,可以较长时间地开放实验室,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和较高的师资水平等有利因素,为同学们提供实验室和实验材料,并可以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课题。培养同学们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引导至创新性研究,发觉同学们的研究和创新潜力,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5.调整考核方式,全面真实考核

目前,虽然实验教学的考试大多分为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但还是以传统的理论考试方式为主。很多传统的笔试考试方式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并会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考试前突击,考试后全忘的现象。操作考试虽然引进考试过程,但是占有的比例较少。平时成绩主要以实验报告为准。通过这种成绩评定方式,很难全面真实的考核同学们的真实的实验掌握水平。改变现有实验课程的考试方式势在必行。根据实验课程和教学方式的特点,除了进行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各占20%总成绩外,平时成绩占60%。平时成绩由实验报告、小组多媒体课件、创新实验思路、创新研究、创新课题的申请等决定,这样能对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情况进行真实的了解,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自研究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结合专业特点和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从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昭荣,曾卫东,鲁兴萌.改革实验教学及管理模式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高等理科教育[J].高等理科教育,2007,1:63-65.

第7篇:海洋科学专业范文

近日各地的高考成绩陆续公布了,那么河北高考成绩公布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为了方便大家,共同阅读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1年河北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公布最新,欢迎阅读!

2021年河北高考成绩查询时间:预计6月25日可查询高考成绩录取工作将从7月上旬开始至8月中旬结束,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ebeea.edu.cn河北招生考试信息服务网hebeeb.com

近视考生哪些专业不能报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5.0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察。专科专业:海洋船舶驾驶及与以上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如民航空中交通管制)。

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4.8者,不能录取的专业:轮机工程、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科专业: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等。

屈光不正(近视眼或远视眼,下同)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海洋技术、海洋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科专业:与以上相同或相近专业。

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不宜就读地矿类、水利类、土建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化工与制药类、武器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植物生产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医学类、心理学类、环境与安全类、环境科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材料科学类、地质学类、大气科学类及地理科学、测绘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工程、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各专业。专科专业:与以上相同或相近专业。

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工学、农学、医学、法学各专业及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等专业。

视力多少度算近视通常将1.0或者是5.0的视力为正常视力,高于这两个标准的都是好视力,而近视多少度并不是指的是低于这两个标准的,而是低于4.8的均为近视眼,在视力表中4.8的视力对应为150度,可以换算为近视度数为150度的才算近视,但是,这个数字并不是绝对的,很多的因素都会影响。而当度数在300度以上的话,那真的是真性近视了。

第8篇:海洋科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声学海洋学 实验 教学改革。

1.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背景

在海洋战略发展的大格局下,海洋技术专业人才是我国探索海洋、开发海洋、立身海洋的重要保障。水声技术是海洋技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海洋开发利用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声学海洋学是海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海洋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声学海洋学(Acoustical Oceanography)是用水声学方法研究海洋的物理参数和海中生物活动的海洋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声学与海洋学交叉学科,它利用声波的传播,反射,散射等原理,既可以探测海底的地形地貌和海洋生物,研究海洋动力环境的变化,也可以通过记录分析海洋内部的自然声来揭示其物理或生物过程。通过开设声学海洋学课程,在海洋技术与海洋科学、海洋生物等其他涉海类学科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加强了各涉海类专业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了学科结构。

实验教学是培养海洋技术类专业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研究创新实践能力。从声学海洋学的学科试验性和学科交叉强的特点来说,实验是声学海洋学课程结构中必需的一个环节,通过实验教学的改革可以促进声学海洋学教学进程,完善声学海洋学课程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生物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符合新型海洋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

2.实验改革的基本思路

声学海洋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依据海洋技术专业的教学要求,转变原来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方式,探索基于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开设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多学科交叉实验以及创新性设计实验,使学生掌握用声学方法研究海洋探索海洋的实验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促进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凸显海洋特色的办学思路,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海洋技术专业人才。

2.1 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声学海洋学实验教学改革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为目的来设计实验课程体系,这就需要改变传统实验教学中由单一由教师指导的方式,力求在实验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只作必要的指导和启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尤其是对于创新性实验,要求学生开拓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2 实验课程能够覆盖完整的知识体系

声学海洋学实验教学改革应在广泛了解海洋科学技术学科发展前沿的基础上设计实验内容,由于海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所以在实验项目实验内容的设置也要能够及时反映学科的发展变化趋势,同时声学海洋学又具有交叉性强的特点,因此在设计实验课程的时候要能够反映课程的这些特点,使开设的实验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尽可能多的覆盖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形成较完整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2.3 实施层次化的实验教学方式

进行分层次实验教学,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分层次地开设实验项目。通过不同层次的实验分别锻炼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理解能力、综合利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构建实验教学系统时,对各个实验项目分层次合理安排,分别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

3.实验课程的改革措施

3.1制定实验改革规划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制定了声学海洋学课程的实验改革规划。按照规划的总体目标,设计实验项目,确定实验项目的规模、空间、布置等。落实场地,进行实验室基建和改造工作。

3.2建设实验教学平台

实验平台的建设是进行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浙江海洋学院目前已经建成声学海洋学科研平台,用于水声方面的教学、实验、科研,基于此平台,开发了若干套水声收发实验装置,用于基础水声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水声收发装置的基本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包括一个用于模拟水声传播环境的玻璃水槽,声波发射单元由若干个换能器组成,控制计算机控制信号发生器生成发射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通过发射换能器发射;接收单元由水听器接收水中声波信号,然后经测量放大器放大后送示波器显示。以上这些仪器构成了水声收发的基本框架,实际的实验需要在基本水声收发装置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实验项目进行相应的改造,以满足实验要求。

3.3精心设计实验项目

根据教改规划精心设计实验项目,确定实验内容。实验项目包括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型设计实验。基础实验的设置目的是使学生加深理解课程的基础知识点,实验项目包括:声速实验、主动声呐实验、被动声呐实验、连续波传播实验、换能器频率响应实验;综合性实验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实验项目包括:目标强度实验、换能器指向性测量实验、波束成形实验、多普勒实验、体积散射强度实验;创新型实验的设置目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是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内容进行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内容涵盖水下探测、海洋环境水声监测、水声通信、海洋生物探测等知识点。

3.4编写实验教学教材

按照海洋技术专业学生的声学海洋学教学要求和实验项目编写实验教材,以声学海洋学科研平台为基础,大力推进基于水声实验的海洋技术实践教学模式。针对目前海洋技术专业声学海洋学实验教材缺失的现状,组织教师编写实验教材,在教材中重点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教材内容上体现基础知识掌握与自主设计实验并重,尤其是一些创新性实验,力求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有效利用科研平台的优势,在实验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将科研成果反哺到声学海洋学的课程教学与实验中,提升教学和实验质量。

3.5完善网络课程建设

网络课程的建设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实验平台的功能,根据课程实验平台建立网站,完成教学实验的电子教案上网,并将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上传至网络,实现网上教学与互动。建立网络共享机制,建设声学海洋学网络课程和网络资源。将科研平台的相关实验项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上传到互联网进行共享,并加强课件上网、网上答疑等师生互动。

3.6充分利用出海实习

浙江海洋学院于2014年建设成了“浙海科1号”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船,用于海洋科学考察、海洋科学实验以及学生出海实习。考虑到课程的安排学期结束刚好紧接着学生的假期海上实习,因此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将部分综合性实验和创新生实验与出海实习结合起来,如浅地层剖面仪测量海底底质结构、多波束测量海地地形、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测断面流速等实验。通过海上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实际海洋学应用,锻炼了学生在海洋学研究中基本声学仪器的操作运用能力,另外还能够了解海上实验由于海况的不同在外部环境上存在的复杂性。通过这种实验与实习的相结合,可以使得学生掌握海上实验与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也对海洋科研工作有了更加实际的体会。

4.小结

针对海洋技术专业的培养要求,建立了基于声学海洋学科研平台的声学海洋学课程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培养,使学生具有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达到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根据实验课程体系,并编写了相应的实验指导教材,并将实验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促进实验教学的数据共享,扩大课程改革的受众面,提高实验教学效益。

第9篇:海洋科学专业范文

1、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始于1924年,几经调整,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中国海洋大学虽然在985大学中不是很有名,但是在特定领域,还是很多大学无可替代的。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科学和水产等学科是很厉害的,在国内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2、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是211。是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大学,被誉为是我国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它的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是很厉害的学科。此外,中国石油大学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双一流学科。

3、青岛大学。青岛大学是1993年由几所学校合并建立的,现有36个学院、102的本科专业,办学规模也是比较大的。青岛大学的临床医学、工程学和化学是不错的专业,还有就是眼科学,这个是国家重点专业。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