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科课程体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 我国制药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人才需求
近三十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人民生活改善,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重视,对医药保健品需求也越来越大,加之我国已成为世界原料药的生产大国,促使我国制药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是飞速发展,大多数制药企业进行了改造或扩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并通过消化吸收,我国制药行业的技术和装备的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我国已经称为世界第一原料药生产大国,包括专利原料药代替加工生产几乎覆盖了所有主要的原料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但是从目前的整体水平看,制药行业的现况仍然与我国的人口大国地位不相称,存在的问题仍相当严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同发达国家相比,人均年医药品消费不足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的30%,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不足50%;2.企业规模小,产品落后,自主产品少,产品质量不高,企业研发能力不足;3.资金技术投入有限等。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不是最根本问题。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匮乏才是最根本问题。原因是制药行业的发展首先从制药工程生产效率角度考虑,应以现代工程技术为基础,注重品种开发的连续性,实现高效、低耗、优质的集约化大生产,其次要注重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生产。而我国医药工业虽然已经进入世界经济体系,直接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竞争,但是医药企业并没有通过联合形成规模经济,没能走向增强实力的集团化、现代化生产经营之路。企业要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化生产,企业就应当掌握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剂型及生产过程管理和控制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进行老产品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生产,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只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知识的药学类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医药生产企业发展的要求,医药生产企业急需的是既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知识,又懂得现代制药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应顺应时展的需要,紧密联系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满足企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为企业输送具有深厚基础,知识面宽,掌握各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 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当前我国制药企业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原料能源消耗大、成本高、竞争力弱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尤其是制药工程人才的少。既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又懂得工程的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为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关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网络工程;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专业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网络工程专业是国家教育部审定并设置的全国高校本科专业之一,是计算机专业与通信专业交叉的一门专业,也是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院(系)普遍开设的计算机科学类本科专业之一。
但应用型网络工程人培养目标如何定位,专业知识体系如何建立却一直是被受困扰的问题。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技术,也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交叉的一门学科。由于计算机类各本科专业也需要开设计算机网络方向的课程,最普遍的现象是许多高校计算机院(系)将网络工程专业开设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网络方向,二者之间的培养目标相似,知识体系仅是几门课之间的差别。另一种现象就是部份高校将网络工程专业开设成为通信工程专业,沿用通信工程的知识体系再加设几门计算机专业类的课程。应该说这两种现象都没有形成网络工程专业本身的专业特色知识体系。
本文作者依据近年来从事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知识体系建设和教学的经验,对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建设进行如下探讨。
2网络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专业知识体系的建设必须紧扣专业培养目标,作为网络工程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应该定位于应用型的网络工程人才。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是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其实是其核心培养目标是具有程与网络应用的设计、规划、部署、实施、开发、管理以及销售工作,这些内容在时间关系上反映了网络工程的全过程,在业界担当“网络架构师”、“网络工程师”、“网络测试工程师”、“网络销售工程师”等角色能力的人才。
从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来可以将该专业分为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设计规划部署能力、网络编程与应用开发能力、网络管理能力。由于目前应用软件开发基本都是基于网络环境的应用开发,从而网络编程与应用开发能力也属于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必备的能力,而且许多高校将网络编程与应用开发能力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与特色来看待。就专业特色而言,网络设计规划部署能力、网络管理能力才真正是网络工程专业有别于其它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之处。
另外,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也必须有别于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能适应通信技术与工程领域网络、系统、设备以及信息交换、传输、处理方面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运行维护、系统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尽管网络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都涉及到网络系统知识,但二者之间确有着区别,通信工程着重于信号和通信类知识,网络工程着重于网络应用和协议类知识。换言之,通信工程着重于电信企业大网络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网络工程着重于用户端网络应用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3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的建设
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可采用“平台+方向”方式建设。整个知识体系可划分为两个平台和三个基本方向。
3.1两个平台
本着“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的知识体系建设原则,为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本专业搭建可两个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包括人文和社科基础课程、理工科基础课程以及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专业基础课平台,包括网络设计规划部署类课程、网络管理类课程、网络应用开发类课程和专业特色类课程。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网络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
3.2三个基本方向
三个基本方向课程以专业课程为主,其教学应在强调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发展。通过基本方向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网络工程的某一职业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
网络设计规划部署方向主要包括组网工程、网络互联技术、通信网技术、网络性能测试等课程。组网工程主要介绍网络需求分析、工程设计、综合布线、设备选型知识。网络互联技术主要介绍路由和交换技术的配置与管理知识。通信网技术主要介绍无线网、移动网、宽带综合业务网、接入网等知识。网络性能测试主要介绍网络性能指标、测试方法、测试技术和测试设备的有关知识。
网络管理方向主要包括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网络协议分析等课程。网站建设与管理主要介绍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网络管理协议与应用知识。网络安全技术主要介绍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与技术、防火墙技术与配置等知识,入侵检测技术主要介绍黑客攻击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取证技术等知识。网络协议分析主要介绍网络协议分析方法与协议实现的知识。
网络编程与应用软件开发方向主要包括网络程序设计、WEB编程技术、J2EE应用开发与部署、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程序设计介绍基于套接字的编程方法、进程(线程)间的通信知识。WEB编程技术主要介绍基于Java、JSP、Servlet和JDBC的编程知识。J2EE应用开发与部署主要介绍基于Servlet、Struts和Hibermate即SSH框架的编程技术,以及应用软件的部署方法。网络数据库技术主要介绍网络数据库基础知识、Oracle数据库知识。
特色类专业课程主要以新的网络应用技术为主,可选择网络并行计算技术、网格计算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网络存储技术、高性能网络等方面的课程。
从网络工程三个基本方向可分析出这三个基本方向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网络工程三个基本方向与其它专业知识的关系
其中人文和社科基础课程主要指政治、思想道德、体育、大学英语等课程。理工科基础课程主要指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离散数学、数字电路等课程。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主要指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
3.3网络工程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对网络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分析,可以得出网络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图2网络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鉴于在专业教学学时、教学人员和教学设施的不同,各高校在开设网络工程本科专业时,可选择三个专业方向之一并加以一定特色的专业课程来进行人才培养,以达到不同特色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也可以分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培养,以满足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各方面人才的需求。
4结束语
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变化,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本论文中所讨论的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是对近几年各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归纳和分析基础上做出的一个探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该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也应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进程中。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对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非常重要,但是如何建设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首先应该从以下两点出发。
一、正确认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考试内容、方法引导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以成绩分数、是否听话评估学生,阻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现实,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培养。首先,从死亡入手,变旧为新;其次,诱发创造兴趣、启发创造想象;再次,注重培养创造性的心理品质;最后,创设氛围、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能力,科技活动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它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主要课程,为此,有必要探究一下如何在科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2.注重大学生的能力培养
大学生的应用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毕业之后,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工作中和生活中,这就需要学校提供条件,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配合,来共同造就社会的有用之才。具体来说,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①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②不可以随波逐流,学习不能放弃,你可以学得不很好但绝对不能太差,最好能获得奖学金或其他学术奖励。③在大学期间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对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其实锻炼就在身边。④多去图书馆,多看书,很多书现在不读,毕业后再难有时间看书了,这是积累一生的财富。⑤好好利用网络,勿沉迷于游戏,浪费的金钱可以弥补,但荒废的青春无可追寻。⑥学会做人,人脉决定成败。一个人具备多少能力,不只是说他一个人的时候能做什么,还包括他能通过别人做什么。
二、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很多人之所以选择高中之后进大学继续学习,而不是去挣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想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更好的工作,然而,无论任何形式的大学,其培养的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因此,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符合社会需求。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社会需求为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逐步与国际接轨,与时代为伍、与时代同步。课程体系的设置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1.加强课程教学
根据课程内容不同,基础课程可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必修课,主要任务是传授学生必须掌握的通识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第二类是选修课,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专业特长,培养学生的专业个性,突显学生的专业特色,选修课的内容及要求在实施计划中自行确定。第三类是自修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我修养,实现自我发展。第四类是教育实践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调查等,是对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成果的应用和检验,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实习、分散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方式。
2.拓宽知识范围,扩大学生的视野,满足社会需求
(1)扩大学生视野,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因。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努力寻求阅读的机会,从而获得信息,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2)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3)推动学生创新。A、给学生创新机会,B、增强创新意识,C、激励学生创新。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3.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合理安排时间,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强化培养,学生可根据兴趣及需要选择岗位,按照工作的过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训练,同时强化职业素质培养,使得学生掌握能力与企业的需求相一致,实现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学与生产的协调一致,具体体现为强调学生的培养是职业教育而不仅仅是技能教育、强调教室与实习地点一体、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一体,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氛围中承担学生与员工的双重身份。
4.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样化
为配合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力求形式多样化,因材施教,充满新意。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沉闷的学习气氛中解放出来。另外,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实现课程上网,网上答疑。
5.提高科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研为教学服务,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模式。专任教师积极投入到科研课题的研究,并积极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注重学生专业实验技能的培养,及时购置实验设备,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设计和进行专业实验的能力。狠抓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严把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关,设计(论文)题目大部分从科研实践提炼加工,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一旦走出校门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岗位。
总之,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动态具有层次性的体系结构,总体上反映了教学思想、特色、发展战略和学科特征,更集中的体现了专业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在实践中,构建具有个性特色发展导向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学校领导应针对每个学院的具体情况,部署“合格课”、“优质课”、“精品课”建设的达标要求,按三类课程进行分类达标,是具体实施质量工程的落脚点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每一类课程的达标将成为提升新的课程水平的一个新起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经验选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汪禄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大学教育科学,2005
[3]张旭霞.创建高绩效政府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
【关键词】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改革
测绘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比例失调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人才专业性的提升,客观看待这些问题,积极进行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已经迫在眉睫。
一、现阶段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结构偏重于理论性和学术性,基本理论课程占据主导地位,弱化了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也就是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比例过小,偏离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致使学生欲学的未学,所学的又无用;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隔离,学生只专注于学习科学知识,忽视了主体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造成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失。2.课程比例失调。一般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所占比10%左右,技能培训课程所占比重偏少,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的实习时间更是少之又少。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老师与学生都感到有些茫然,建议实践性课时调达35%左右。再就是前面提到的必修课、选修课与课外活动的设置也不尽合理,必修课门数过多,课时整合不到位,许多选修课形同虚设。
二、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创新体系初探
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复合型才为主。优化、修订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教育部针对不同的课程有详细的规定,为了保证同样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可以收获更好的效果,高校可以依据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开设以下类型科目: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地质地理勘探学等学科,让学生可以依据自身能力和喜好进行专业选择的同时,积极配合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任务。根据不同课程所涉猎知识面的深浅,在课程教学时,首先选取的课程为主攻课程,而在最后一年所选择的专业科目以选修为主。比如:地壳形变与分析,让学生对不同星球的地质地貌有初步的了解。工业测量、工程结构变形监测与分析,学生根据不同工业生产要求和实际建设要求,按照规定,对不同的工程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并监测整个工作流程,完成工业测量的学习任务。现代化信息网络时代,对工程的辅助作用更加明显,为了方便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管理和测量本工程的实际数据,需要以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相关项目的测绘工作。学生对教师的实际教学环节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实验课程,不断创新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让前三年主攻专业课程和后一年辅助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顺利开展。2.落实创新性教学课程,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由于系统工程的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的不同,学生需按照课程所提供的指标和体系,建立完善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创新的思维模式,更好地学习相关课程。教师将研究型过程与创新教学内容为主要工作重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与学生互动,根据教学知识和学生需要,适当对不同教学资料进行补充,保证相关学科资料的完整度,即对现有充足的教学资料充分的调动,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提问,亲自参与到动手和实际解决问题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验课教学的真正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和实验问题,让学生以自身想法为基础开展实验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实验,要以灵活的头脑和充分的动手能力完成整个实验过程,保证遵从科学的实验要求和实验理论,按照教师指导的实验方法完成实验过程,并从中找寻所学习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的知识。3.积极推行校企合作,促进实习实践落实。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课程内容,可以与不同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外部实验基地,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将学生分配到不同岗位进行实习,可以保证在实验过程中更加扎实的掌握测绘方法和测绘技巧。学生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在基地进行实习,有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能力。开展产、学、研要综合教学模式,才能有助于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学生实际能力为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掌握真正的测绘本领和测绘方法。教师以提高学生实践基础能力为准则,学生可以利用实践机会巩固课堂知识内容,对专业课本未完善的内容进行补充,以实际生产中学习到的经验,作为专业课程的辅助工具,让自身的基础更加扎实,也可以更快更好的走向社会,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4.开展双语教学,实行国际化办学模式。测绘工程专业需要培养可以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多样性、全面性人才,因此,学生在掌握基础课程内容的同时,更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掌握本国语言的同时,也要学好一门外语。针对不同的客户,以外语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让测绘工程专业更好地与国际化专业接轨。教师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选择专业的英语教材,提供完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让学生灵活多变的学习双语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让高校与实际企业进行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测绘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的同时,不断学习更为专业的外语知识,将学生打造成一个综合能力强的企业测绘人才。结束语针对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应实行全新的培养方式和培养体系,以培养优秀人才为核心,建立扎实的基础、宽松的口径,不断提高方案设计与方案起草能力,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人才。为了避免单一技能对人才培养的缺陷,需要专业设置复合性培养课程,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地接受到专业的训练过程。同时还应该重视校企合作与双语教学,以此推动测绘工程专业的现代化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晋豪.论测绘工程专业地面测量实习的改造[J].建材与装饰,2016(35).
(一)形态构成课程资源利用及课程质量评价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的形态构成课程,内容比较单一,都以“三大构成”课程为主加以设置。“三大构成”课程各自独立,课程设置缺乏整合,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程结构单一、教学内容单一等倾向。当前,高品质形态构成课程数量少,精品课程建设缺少质量支撑,整体上说课程资源共享程度偏低,一些“创新”课程内容不到位,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形态构成课程资源利用是以优质的课程内容为主体的,课程内容优质才可以成为资源并加以运用。许多高校在设置该课程内容时还没有脱离固有的模式,课程内容上没有创新,对课程质量评价一直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中没有考虑教学过程阶段性与整体性的关系,常把后段课程结果作为依据来进行终极评价,致使评价体系脱节,缺乏调控的有效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系统性。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教科研能力较薄弱
由于工业设计学科发展较快,对本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施教能力、实践能力、学术造诣、审美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多数本学科的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实践经历浅,跨学科施教等现象普遍存在,加上创新型教师及名师匮乏,导致施教水平滞后,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学科的发展速度。形态构成课程长期以来没有从旧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对其课程自身的发展研究还没有形成体系,教师对其研究还在较低的层面上探索,远远跟不上学科发展要求,各个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都放在了专业课程建设上面,对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相对较薄弱,正是由于教研不够,本课程的开发与拓展得不到有力支撑,构成课程的地位始终不高,对专业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二、形态构成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一)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构建“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三位立体式互动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不能单独设计,形态构成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课程群的课程,更不能单独设置,所以我们可以把形态构成课程重新组合与建构。该课程主体内容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学习,分散部分内容跨模块学习,也就是说模块不是固定的,课程是交叉设置的。特别是形态构成课程应跨越到专业课程模块中去完成它应用构成课程内容,这种在不丢失主干课程结构的交互式的课程体系,有助于课程训练与学习的实效性及应用性,真正起到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习目的,增强学生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的训练。
2.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设立创新型课程模块形态构成主干课程有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光影构成、动态构成等课程。其构成模块应具有可变和互补性质。每个单元课程结构设置要符合整体课程模块结构设置要求,既体现出每个单元课程特点,又要体现出每个单元课程之间的完整性、系统性。在每个单元课程中,教学内容的设定要体现出课程本质特征,同时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可以增加信息采集、调研分析、工艺结构、材料应用等相关内容。教学环节中还可以引入学生自己设定的构成单元课题,提升创新意识和动手塑造能力。课程内容还应有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自由选取课题来完成对应的学习任务。
(二)加强教科研能力和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专业教师业务能力由于工业设计专业建设与发展要求,加快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各个院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从事形态构成课程教学的师资主要来自于美术类师资和设计类师资。在高校专业课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多数形态构成课程是由美术类师资来完成构成课程的教学任务,从设计学科建设与发展角度看,美术类师资有些是满足不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需要的,因为多数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没有学习形态构成课程,缺少对形态构成学的深入研究,施教效果不容乐观。所以说高校真正缺少的是对形态构成学有深入研究的、具有教学经验的、兼具设计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高校在引进大师、名师的同时,急需做的工作应是积极做好本校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各种渠道与方法拓宽师资培训思路,尝试建立课程研究中心、课程设计工作室、委培实训基地等场所,确立中长期师资梯队培养计划,做足师资培养基础工作,为师资队伍建设奠定雄厚基础,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精品高、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软件工程;基本架构;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概述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软件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社会对软件工程人才有着旺盛的需求,并要求高校培养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他们需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先进的软件工程化管理方法和最新的软件技术,同时,面对新挑战要善于钻研、勇于创新,以便能够很快地成为软件企业的技术中坚和引领软件企业发展的领导者。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软件工程”课程便已经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现为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学位课,随后又成为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九十年代,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体系又逐步增加了“软件测试技术”、“个人软件过程”、“面向对象技术”、“人机用户界面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过程管理”、“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需求管理”、“软件项目管理”等系列课程,不断强化对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专业知识的讲授,以及规范化软件工程方法的训练。2001年以来,我们将量化的软件过程控制思想和一些日趋成熟的工程训练方法引入到软件工程课程实践中,并指导“软件工程”课程实践,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软件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然而,面对不断涌现出来的软件工程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具,如UML、CMM&CMMI、构件化开发等,“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依然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1) 从课程设置和讲授方法上看,“软件工程”学科特有的工程性,技术与管理的综合性,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变化等特点,使得“软件工程”课程体系设计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包括培养目标的确定、授课内容的遴选、课程系列的设计和组织、讲授的方法、实践环节的设计、考核的方式、学习效果的评判、课程体系的评估与持续改进等。特别是在课程设计和软件开发实践环节中,由于缺乏对过程的有效指导和控制,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能力,包括在软件过程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管理,以及需求分析、体系结构设计、规范的模型构建与分析、文档撰写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2) 从教学效果上看,来自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反馈表明,“软件工程”课程系列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可,然而实际效果与期望之间还存在着显著差距,突出表现在“软件工程”课程大多属于“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概论”加上部分“新技术的讲座”。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的理解含混在后续课程、毕业设计和软件开发实践中无法自觉有效地运用成熟的软件开发方法。
此外,由于“软件工程”相关课程的设置和内容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任课老师的个人观点,缺乏整体和系统的设计及论证。
针对上述问题,北航软件工程研究所对“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开展了长期的研究。自2001年以来,以“软件工程”课程系列的主讲教师为主体,我们分别从“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每门课程的讲授内容、彼此之间的衔接和课程实践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反复探讨,重点开展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体化“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研究与建设,进一步凝练了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2指导思想和目标
北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本学科确定的建设目标是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学科,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作为本学科的骨干课程,“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基本定位是面向软件行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培养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软件工程复合型人才。
为此,我们确立了“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从多个层面向学生系统地和渐进式地介绍日渐完善、成熟的主流软件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并强化规范和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软件工程训练,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最新的研究领域,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基本思想和方法,进而逐步培养学生在大型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自觉运用软件工程化方法的能力、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于软件工程化方法的持续改进与创新能力。
3 “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软件工程领域的新问题、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新工具层出不穷。一方面,软件工程领域的知识爆炸向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其知识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发展规律也提供了构建“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的基础。通过对软件工程知识体系的深入剖析以及我们20多年软件工程课程成功教学实践的凝练,对照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ACM和教育部颁布的本科生软件工程方向专业规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双主线,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级的“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基本架构,简称为指数型(2n)组合架构,如图1所示。在这个架构下,我们将课程体系的总体目标、讲授内容和实践要点等进行适当的分解,以确定各门课程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并帮助学生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
该架构包括如下基本要素:
(1) 两条主线: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
(2) 两类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
(3) 两个层次:面向本科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面向研究生的系统化方法与综合实践;
(4) 两种能力:规范化的工程实施(包括开发和管理)能力和持续改进与创新能力;
(5) 两类课程:软件工程技术类课程、软件工程管理类课程;
(6) 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课堂讲授、小型项目实践的过程追踪与指导;
(7) 两方面的考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试、小型项目实践的过程结果。
在这种架构下,要素之间彼此交叉支撑,各类课程系列得以分层细化,并具有以下特点:
(1) 主线清楚,面向技术和面向管理的两类课程的划分有助于突出各自的侧重点,避免教学内容的偏颇和重复,强调彼此的关联与支撑。
(2) 层次分明,界定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各自的学习重点和对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3) 分级细化,明确专业课程及其定位,优选各类选修课程。
(4) 易于调整,在基本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可以针对新近的技术发展动态,分层级地对各门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或增减课程。
(5) 易于评估,基于该架构,有助于直观地评估课程的增减或者课程内容的调整对整个课程体系的影响。
4 “软件工程”课程系列的设计
上述“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可以用来指导课程系列的设计和组织以及对课程系列讲授内容的重点、覆盖面等进行评估。
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应当学习课程包含了三条课程主线(或称三类课程),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是公共专业课程体系,而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这两类课程构成软件工程课程系列。表1中扼要地列举了软件工程方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应当选修的课程系列(其中阴影部分为重点课程),包括: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奠定计算机专业基础,扩宽知识面。
① 公共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大学英语、工程训练、大学语文、第二外语等。
② 基础课:
a)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导论、算法和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1、2);
b) 计算机理论:数理逻辑、集合论和图论、组合数学、概率统计(A);
c) 计算机硬件:数子电路和数字逻辑、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计算机接口与通讯、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
d) 计算机软件:编译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
(2)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包括:
① 软件工程技术类课
a) 必修课:面向对象技术;
b) 选修课:
i. 软件代码开发技术、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工程工具与应用;
ii. 相关选修课: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Web应用软件开发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② 软件工程管理类课
a) 必修课:软件工程导论;
b) 选修课:
i. 个体软件过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
ii. 相关选修课:团队协作与社会实践、软件经济学基础。
5结论
本文简要介绍了本学科“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给出了一种“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分析了其主要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基本的“软件工程”课程系列。
如前所述,课程体系建设涉及多个要素,“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更受到软件工程这一新兴学科发展的影响,因此,其基本架构应当能够很好地组织软件课程系列,并适应软件工程的发展和变化。在这样一个基本框架下,能够比较清晰地判断课程及其内容的覆盖面和取舍是否恰当,为课程系列的构建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教学方法的改革,特别是与之配套的教学实践的设计和对实践过程的指导,是一项艰巨的、富有挑战性和长期性的研究课题。多年来,我们针对本科生的软件工程课、研究生的高级软件工程课等课程各自的要求和特点,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实践证明,参考这样的架构,有助于相关课程的组织和协调以及持续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Z]. 2006.
?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两个参考、三层进阶、多方联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3JSJG450)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4-06-12
作者简介:张晓东,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19)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咨询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与管理。
一、课程体系的确立
(一)分析“造价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梳理行业协会对“造价员”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有一项重要职能,即对造价员的执业与职业资格进行考核与管理――编写考试大纲、组织考试、认定与注册实施管理。《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大纲》分为《工程造价基础知识》和《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工程)两个科目。第一科目《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有:(1)工程造价相关法规与制度;(2)建设项目管理;(3)建设工程合同管理;(4)工程造价的构成;(5)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和依据;(6)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7)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合同价款的确定;(8)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调整。第二科目《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工程)的考试大纲由各地方、各行业有关管理机构根据需要自行制定,送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备案。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编制了××工程考试大纲框架,其考核内容包括:(1)专业基础知识;(2)工程计量;(3)工程量清单的编制;(4)工程计价。
各省、直辖市根据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编制的大纲精神,也结合各地具体情况与实际编制了相应的考试大纲,都与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的要求相吻合,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核是一致的。
(二)适合就业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目标
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及对企业实践专家访谈活动,分析“造价员”的岗位,整理出“造价员”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归纳出行动领域内容,将行动领域内容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在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与职业能力岗位对应的核心能力课程,以工作过程导向开发核心课程。[1]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是最为常见的建筑,因此围绕一栋建筑物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是课程体系的目标。一栋建筑物的工程造价一般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土建与装饰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的造价类核心课程,可按照“识图―施工―计量―计价”这一工作过程建构课程体系。
(三)基于工程过程建立专业课程体系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施工员与造价员岗位。为什么施工员成为造价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呢?因为熟悉施工流程及相关知识是从事造价工作的基础,而造价人员也多从施工员成长起来,基于此,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多从施工员起步。其中,施工员的岗位工作就是按图施工,进行施工管理。造价员的工作是进行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等,主要进行工程计算、编制工程量清单与工程计价文件等工作。围绕这两个就业岗位,以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能力学习任务途径,可开发出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见表1)
(四)其他课程
在确定主要专业课程后,可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公共课程、工程基础课程与其他类型课程共同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基础素养。如将制图基础与CAD融合成建筑制图基础与CAD;在文化基础课程数学中补充概率统计与数理统计知识解决一些复杂性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问题;计算机课程中强化Excel知识的教学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
二、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体系开发完成后,在具体课程,尤其是核心课程建设上要进行精心设计。经过近年的探索与实践,工程造价核心课程的开发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层分析、三次转换、四级分解、多方参与等基本内容。
(一)一个中心
所谓“一个中心”,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为中心,以编制一栋建筑物的造价文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为目标,结合市场现状与发展方向设置课程。第一,设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类课程。如一栋建筑物的单位工程涉及的内容有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等,因此核心课程中也要对应设置,进行训练。第二,设置《钢筋算量》课程。在工程造价工程量计算中,因为平法的实施,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在整个工程量的计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一般施工企业与造价咨询企业中都有专门人员进行钢筋算量工作。同时,因为需求量非常大,一部分造价人员常以个人名义进行钢筋算量工作,单独承接任务,这样工作能得到社会认可,也有不错的经济收益。加之钢筋算量确实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因此将以往放在土建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钢筋算量内容单独分离出来开设一门课程――钢筋算量。第三,对学生进行“图形算量”训练。工程量的计算是现在工程造价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如果说早期的工程造价软件解决了手工进行工料分析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的话,那么现在工程造价软件就是要解决工程量的计算电算化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现在很多工程造价软件企业已经或正在开发一些造价软件,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图形算量”训练,以便学生适应发展趋势。第四,开设《工程结算课程》。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不断发展,从早期的竣工结算审核已经发展到现在的跟踪审核(跟踪审计)。这要求造价工程人员不光要能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文件、投标报价文件,更要能编制工程结算文件,并能与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的协商工作。因此,要开设工程结算课程,对学生这方面能力进行训练。
这些课程均为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而设置,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这个中心服务。同时,相应其他课程的开设也是为这个中心服务,课程教学中要体现为专业服务及职业技能服务的精神。当然,必须说明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解决什么能力培养问题。
(二)两层分析
把课程开发过程分为职业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两个层面。学习领域课程是第一层面,由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内容后再进行转换配置,因此在课程开发时首先进行职业工作分析,即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分析;教学分析是第二层面,以教师为主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论分析与加工,设计课程内容。
(三)三个转换
将一系列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单元(或模块),并将专项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训练内容。
第一个转换: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内容的转换。运用“能力递减法”,按照从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到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进行任务分析,并依据技术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逆向归纳,形成由复杂到简单的三个层次的典型工作任务。“能力递减法”突显归纳性特征:一是终结性(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关性(选择合适载体,合并关联程度高的工作内容);二是非重复性(归纳出与某典型工作任务有关联的部分,形成一个结构完整、任务不重复的工作)与同级性(所合并的任务应当处于同一个层级上);三是支撑性(分析能力群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基础,对完成终结性工作任务的能力具有支撑作用,上一级能力对下一级能力支撑,形成新的能力体系)。如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分为项目初步、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电气工程计量与计价、通风与空调工程计量与计价。其中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过程又分解成给排水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确定、给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给排水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等。
第二个转换:从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内容的转换。运用“能力递增法”,按照从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顺向分析,对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能力递增法”突出成长性特征:一是职业性(学习领域间的排序符合职业成长规律),二是教育性(学习领域内部结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穿插相关知识和技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三是连续性和递进性(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对象,进行递增培养,对知识的重构具有连续性,能力培养具有递进性)。如图1的《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
第三个转换: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运用“能力分担法”,划分学习领域的内容,构成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单位,以行动导向为教学的出发点,是课程设计的二级培养目标,分担一级目标中的能力。然后依此进行教学设计,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步骤予以实施。“能力分担法”能实现知识的重构,体现了学习的均衡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学习目标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行动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情境为导向,按照这一思路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
(四)四级分解
这四个层级分别是:由整个工作过程所构成的行为领域,它需要基本或导向性的知识,将工程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整个建筑物的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核心课程对应的单元是单位工程造价,再逐步分解到分步工程造价、分项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单元,不同层次所需的知识越来越细化。这样一种工作过程知识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框架,相应的理论知识分别与每个层次相互对应。这就清楚地显示出课程的每个部分与工作过程的对应性。工作过程框架下的课程内容将确保内容与生产体系的灵活性相适应,这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将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技工学校;数控专业;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一、数控专业的发展趋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也越来越发达,数控技术也已经成为现代化制造技术的一部分,数控技术离不开自动化、网络化、柔性化、集成化等这些高科技的技术。数控五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采用新型的三维立体几何图形,这样的工作方法,一来,不仅光洁度高,二来效率也大幅度提高。数控技术逐渐的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也成为了目前的主流。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件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数控技术的提高。例如,目前的数控技术可以实现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等等一系列的工程改造。数控技术目前向着更加的智能化、简便化、人性化的方面发展,目前一些复杂的零件在我国的数控技术层面上也可以实现。但是,我国目前的现状就是数控技术人才短缺,而且有一批数控技术人员没有办法满足企业的要求,技术不够扎实,质量不过关。目前我国需要的是可以在现代机械设计、机械加工、机械加工工艺、夹具、刀具和量具等方面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同时在机床数控技术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数控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
二、技工学校数控专业现状分析
1、自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问世以来,这种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体综合了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液压气动技术、光机电技术等等各个方面的技术的机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增加了效益,减少了劳动力。为了适应时代与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的技工类学校开设了数控专业,但是,一组教学实训的数控机床需要耗费一百万左右的资产,因此许多学校的硬件设施仍停留在普通的机床上,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数控专业教学的需要。这样一来,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能力不强,在正式的工作以后,不能够很好的使用数控机床操作,适应不了企业的需求。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是实现数控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所以,如何实现数控专业硬件设施的现代化,是技工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2、技工院校的数控专业还是处于摸索的阶段。没有一套具体详细的教学方案,在校的学生学习的知识大多数比较偏门,学校不重视基本的操作,导致学生的基础不牢靠更不用说上机操作了,这样的问题有待于解决。因此,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缩短课程内容与现代生产技术之间的滞后性,增强实践教学,编写适合技工学校数控专业教学的教材,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已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一个重要的事实已经摆在我们的眼前我们该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思想,如何搞好机械专业的改革,加快机电及数控的专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技工学校数控专业课程体系现代一体化建设
1、课程体系现代一体化是数控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
只有课程体系的一体化,才能有人才培养技能的现代化。机械专业的专业性课程应该进行一体化整合,在《机械制图》中加强了CAD部分知识,课程调整为CAD软件、《公差与配合》并入《机械制图》,将《金属材料热处理》并入《机械基础》,将《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计》、《数控加工技术》充分的并入CAD/CAM/CAPP软件,并对原有的机械专业教学计划作了修订,正式将数控加工技术纳入机械专业的教学中,在机械专业中实行模块一体化教学。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学习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大部分同学经过后续训练,取得了数控操作中高级工证书。这时教材问题又突显出来,因为培训教材,没有充分考虑技校生的心理、认知等特点,并不适合在校生学习。
2、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及要求
为了切实有效的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我们又一次对企业及毕业生进行专题调查,主要了解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应加强的能力、实践环节,学校学习的课程中最有用的课程、可以不开或精简的课程及最难学的课程等,了解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对学校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意见建议。
(1)调查显示:从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分析,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数控机床操作;根据工作需要看应加强的能力主要是计算机应用和英语阅读;应加强的实践性环节主要有数控编程实训和数控操作实训;在学校难学的课程主要是与微电子有关的课程,如“电子技术”和“数控原理”。从企业用人现状看数控设备操作岗位人员学历中,技校占绝对优势,数控设备维修岗位中,技校也占有较大比例,数控编程岗位比较明显地表现出高级工以上的要求。技工学校毕业生最大可能就业岗位依次是数控设备操作、维修、编程和产品质量检测。非常多的企业明确提出技工学校毕业生应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2)经过研究分析,我们认为:这一岗位必须的具备的基本功就是熟练掌握机械、了解数控技术的原理、能够简单的维修机械设备、电器设备的使用,该岗位群人才应具备掌握机械电气技术;上岗人员还应该具备调试维护保养数控设备、对机械设备实施数控改造,对英文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具有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至少应该学会了使用CAD/CAM/CAPP等软件、实施工艺、数控编程、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和数控加工的基本能力。
3、数控现代一体化专业教学的配置方案
(1)数控铣床2台;(2)数控车床7台;(3)数控电火花及线切割3台;(4)加工中心1台;(5)配套专用电脑50台。 (6)CAD/CAM软件50套; (7) Siemens(西门子)、Faunc(法那克)数控系统模拟控制面板软件各50套;
本配置方案整体规划,集教学、科研、技能考核为一体,涵盖机械类各专业(含机械制造工艺,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CAD/CAM,模具设计与制造)。作为重点建设专业学校的配置,能够完成数控技术一体化教学实践的整个环节,并在数控加工方面重点加强。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生产第一线。如目前企业中普遍使用Siemens,Faunc数控系统操作数控机床,为了让学生能在毕业后迅速进入工作岗位,让学生尽早通过对Siemens 、Faunc数控系统模拟控制的学习和操作,并利用其操作设备加工工件,为学生将来使用生产型数控设备提高感性认识,达到和企业接轨的目的。
四、基本形成现代技工院校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一体化教材采用模块式结构,其中实践教学模块又分为必做部分和选做部分两大部分,在教学安排上有安排了一定的机动时间,以便各校结合行业和地方具体情况安排教学,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学习和使用。且尽量使用浅显易懂、口语化的语言,尽量用生动的实例来说明道理、用简单易懂的例题来阐述方法、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杨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J].教育研究,1997(12)65.
[2] 张梦欣.技能训练教学设计与实施[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关键词】艺术设计 设计产品成型 工作室教学体制 课程链接
1 工作室课程体系链接构建的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艺术院校的课程教育模式大多沿袭传统教育体制模式,课程讲解内容单一孤立,造成学生视野狭窄,知识片面等现象。同时,设计教育要求在学生的职业发展、社会角色、知识结构、工作方法、创新素养等方面加以深层次探索和培养,但在实际工作中,其发展几乎停滞不前。但是,在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知识不断相互融合和渗透的同时,要求教育改革要继续深化和透彻,这就要求教师要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能仅受传统课程模式的限制,也不能单一的传授某专业学科知识。
其次,由于大学的压力,使得各种学科之间分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并且由于教育的专门化和不断发展、人数增长的研究生教育,使得研究、教学逐渐分离,甚至有完全脱离大学的迹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逐渐加入到对知识极端零碎和过度专门化的反作用队伍中,转而要求加强多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学习的学习要求,并且要求以问题或教学为主来做具体研究。
对各门学科加以研究整合并让人逐渐接纳并付诸实施并非易事,而且对于根深蒂固的观念要想动摇并非一日之功。但是,教育需要改革,前行的动力是不断加强实验和学习。“工作室教学机制”是以“教学合一”为基础,以“活动化”的形式展开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兴设计和“教”、“学”结合的形态。从其特有的机制来看,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它不在将设计理论课和设计实践课严格区分,而是以理论和设计相结合为基础,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设计精神。
工作室的建立在教学场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直接、更具使用价值的场所,能够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在进行实际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应用专业理论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判断力。
2 怎样构建以“设计产品成型”为导向的工作室课程体系链
(1)在硬件上,学校本身是成年人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场所,但是传统的学校空间设计往往给人留下硬纸盒式的感觉,仿佛与外界隔离,缺乏灵活性和创意感。因此,设计产品成型的工作室,恰似“博物馆”和“孵化器”,可以给师生带来公共的工作学习空间、资源设备等,并使其具备现代感和互动性。
各学科专家优势互补,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来组建工作室,同时各自组织一个教学团队来负责自己的工作室教学。而且,工作室中各导师间也要注意专业互补、学科交叉的问题,使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和项目之间密切配合,针对学生个性和特长,以及专业热爱程度来进行通识教育和个性化培养。使学生转变学习地位,由被动变主动,激发潜能。
(2)在软实力培养方面,应该注重创新设计教育人才培养。在学生基础训练方面,应该注意夯实学生实际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其成为具备潜质并且合格的设计师。在培养学生时,要注意拓宽基础,分流培养,使学生掌握深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扎实的专业技能。在当今中国,设计者往往缺乏创新能力,对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创新成果也相对缺乏。所以,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必需要兼顾项目、课题和任务的设计原则,设计理论体系切入综合设计实践活动课程并进行整合,教学工作注重过程管理,鼓励学生在设计中要遵循“优化、参与、自主、表达”等原则,培养其成为具有特色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设计人才。
(3)学校的设立,需要学生进行学术目标研究,但是除此之外,学生关于价值观的培养和个人技能的提升以及对学习的热爱程度依然是我们值得关心和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和素养的形成是以后工作的基础,也是需要具备的素质。因此,学生要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且,在教育组织方面,诸如师资配备、场所安排、内容设置等方面,需要研究与教学发展相适应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以此来组织教学活动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的交流能力,有助于其设计素材的积累,也是其日后进行设计工作的基础条件。关于“设计产品成型”工作室的构建,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科研和教学分离的问题,使科研和教学相融合,避免两者互相扯皮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两者协调发展。科研本身是一个高效率的教学方式,要将其演变成为学习模式,这样就可使其成为教学和学习相互整合的工具。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