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认知能力训练教案范文

认知能力训练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认知能力训练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认知能力训练教案

第1篇:认知能力训练教案范文

一、导学案的基本特征及运用价值分析

导学案(Guided learning plan)集学习目标、任务要求、知识训练为一体,凸显先学后教和整体训练的特点。导学案主要具有如下特点:(1)引导性,归纳课程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在预习中提前熟悉知识。(2)任务性,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训练任务。(3)拓展性,根据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的情况,进行文化知识延伸,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运用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主要表现在:能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自觉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能为探究学习提供必要的载体帮助,使得任务型教学得以顺利开展;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感知语言,形成正确的语言学习思维。

二、设计导学案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主体需要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思维特点,采用层次化和类型式方法设计相应的预习思考题目,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2)过程探究原则,即围绕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感悟的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3)拓展延伸原则,即围绕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注重文化知识视野的拓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有效运用导学案的策略

1.以学生学情为基础,设计差异性导学案

运用导学案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知识,以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语言技能运用为根本,引导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根据学生的差异化发展设计不同的导学案,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差异性导学案,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需要和学习认知规律。

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围绕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相应的导学案,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首先,导学案应该体现基础性,让全体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结构要素和达到基本技能运用要求。其次,应精心设置与教学目标匹配的学习探究任务,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再次,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馈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导学案设计策略。以差异性导学案来引导课堂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更为深入。

例如,教学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一Unit 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 (Reading),教师可针对生词识记、短语运用、思维表达等,围绕识记基础知识、运用语句等,设计相应的学习案例。同时,可设计词汇预习训练、文本语篇大意表达、写作训练等多种学习案例。还可设计分段式的学习案例,围绕“How to understand the article?”来设计选词填空、回答问题、选择答案等形式的学习案例,以帮助学生在初步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突出探究式导学

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是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关键。教师设计导学案不妨以丰富学习感悟为切入点,进行相应的学习案例引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学习思维和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

教师要以任务驱动为引导,围绕探究来灵活运用导学案,可围绕课程难点知识设计讨论交流、探索发现等思考性较强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在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利用预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可运用合作探究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规则,可运用书面表达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在多元化的导学中,不仅能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还能够形成学习的自觉性。

例如,设计《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 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Reading)的导学案,在学生阅读最后一封电子邮件的基础上,可设计“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fill in the blanks”环节。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深入研究文章题目及主旨,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以反思生成为动力,提高语用性技能

运用导学案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内化生成,可为学生预留一定的“空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总结和反思。首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其次,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方式对导学案的运用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语言知识的转化运用。再次,鼓励学生根据导学案设计更为丰富的学习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学生进行反思生成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能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同时,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运用英语的水平,并据此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设计《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 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Reading)的导学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可设计“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using the phrases we have learned today.”的导学案,要求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完成导学案任务。

第2篇:认知能力训练教案范文

一是重备课本轻备课标。许多教师备课时只顾钻研课本,他们对课本的内容非常熟悉,对知识要点掌握得较透,对教学重难点把握得较好。但对课程标准的钻研却较少,对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以及教材的体系、性质、地位和作用等不够了解。个别教师连学科课程标准见都没见过,还停留在教学大纲的概念上,根本谈不上以课标来指导教学工作。

二是重备内容轻备教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时首要考虑的问题。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很重视,他们会认真备好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详写一节课的知识要点,但对教学方法的选用不加深思熟虑。很少有教师能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多半是采用讲授法,教师“一言堂”现象随时可见;不少教师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而对学生学法进行指导的教师却很少,改革创新教法的教师则更少。

三是重备优生轻备差生。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分析学情,因材施教是教师备课时不可忽缺的一环。但多数教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情况熟悉,对学习成绩一般和较困难的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很少关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优生的接受能力和他们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时常常照顾优生,提问的对象多是他们。而对一般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关注很少,备课时极少考虑采取什么措施帮助他们消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课堂上难得提问学困生。有些教师连学生的名字都叫不来,提问时乱点鸳鸯谱,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四是重备主科轻备副科。当前中小学校开设的科目较多,在这些学科中,本无主副之分,只有考试科目与考察科目之别。但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许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把考试科目看成是主科,而把考察科目看成是副科,以至于造成了教师备课时重主科轻副科的现象出现。多数学校教师对考试科目的备课较认真,花时多,但对兼任的考察科目备得很少,有的教师上考察科目的课,照本宣科、敷衍了事,无教案上课的现象随堂可见。即便有的教师备了课,也是草率简单、马虎应付。

五是重备数量轻备质量。教师备课如何,关键要看质量。但有些学校在检查教师备课情况时往往只从教案编写的篇幅长短来衡量。他们认为教案写得多、篇幅长、字工整,就认定教师备课认真,备课质量高。而很少以教师的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方法选用、教学程序安排等内在要素为标准来评判教师的备课质量。只重备课数量(篇幅),不重备课质量(实效)的现象较为普遍。

以上误区或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备课效益和质量。怎样走出误区,全面提高教师备课效益和质量呢?

一、三个到位备教材

备教材,是指教师备课时要钻研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及资料等,做到熟悉课标,掌握课本,利用教辅书及资料等。教师备课应该做到备课标、备课本、备教辅书三到位。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备课标即要求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认识清晰,对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有所了解,对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材体系及学科在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明确,并将其渗透到教案中;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备课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科书的内容、知识结构及各章节的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等,并达到理解透彻、把握正确;教辅用书及资料等是教师备课的参谋,教师也要认真阅读,并合理借鉴和利用。有些教师在备课时全依赖于教辅用书,不善于利用其他教学资源,且受教师教学指导用书的摆布,这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积累教学经验,这样才能有所进步。

二、面向全体备学生

所谓备学生,指的是教师在备课时结合平时对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研究他们在学习当前对所讲知识内容可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态度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确定如何针对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研究对优生和差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将如何照顾,在教学的哪一阶段由哪些学生进行答问活动等。教师备课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实情,分析学情。要了解、熟悉、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要考虑优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要知晓成绩一般和学习较困难学生的学情。要对好中差各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有所预知,只有掌握学情,才能对症下药。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备好教案。教师在了解、熟悉、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措施,筹备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要兼顾优劣两方面的学生,特别要多考虑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自主学习,帮助他们消化所学知识,巩固已有的成绩。在课堂提问、练习训练、能力培养等方面多向学困生倾斜,多给他们关照、鼓励、指导。

三、突出重点备策略

教师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策略等。备课是否有成效,只能通过课堂教学效果来验证。而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与教师教学策略紧密相关。因此,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备课时应突出重点备策略,对教学措施如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讲授训练,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如何设置师生互动,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哪些地方由教师讲,哪些问题由学生答,怎样进行启发与归纳,板书与讲解怎样结合,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使用什么教具,运用何种教学手段等方面多费心思,多用精力,多花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备课有成效、质量高。在备策略中,备教法又显得较为重要。备教法,指的是教师针对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发展特点等,把已经掌握的教材知识,选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传授给学生。教师备教法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原则,彰显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之理念。

第3篇:认知能力训练教案范文

教师在编制学案时,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三维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设计。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按照教学内容从知识、能力到理论逐步加深。

一、目标诠释——我来认识

新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方面应达到总体目标。学习如果没有目标,就如航海时没有灯塔,会很容易迷失方向。学习目标具有导向、激励与调控等功能。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

二、导学菜单——我来预习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对最基本的史实概念进行识记、理解和掌握。一般是针对低层次的学生而准备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来设计自学指导。可以从文章或事件的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人手,采用多媒体演示、情境创设等教学方式,从事件内容上来动脑筋,例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方法、标志、特点等要素。这个考验教师的基本功一定要扎实,教学设计能力一定要强。还可以通过事件的影响,包括性质、作用、影响、意义、经验、教训等要素等,通过各种问题方法的设置,使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目标要求,达到巩固知识掌握的效果。

三、困惑扫描——我来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质疑”,也就是提出问题。有问题,就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教材不是完美无缺的,每一位教师的个人见解也不是无懈可击,而且教学参考书也不是标准答案。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以便留给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大力引导学生敢于否定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敢于怀疑教师的“正确讲解”,敢于公认的标准答案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感悟平台——我来探究

这一板块主要是对学生的运用能力进行训练。学生能力的训练是复杂的,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更要考虑学生的运用能力、拓展能力。最好是可以采用近几年各级考试所涉及的题型,但不能生搬硬套,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筛选,训练的内容应该以本章节内容为主,还要上下联系其他章节内容,争取通过建构知识体系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的目的。

五、建立网络——我来归纳

将学科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与各节的知识结构串联起来形成学科知识的基本脉络,使学生对每个章节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又能将知识分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后巩固。

第4篇:认知能力训练教案范文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部队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士官作为部队武器装备的使用着和维护着,此部分学员的教学应更加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模拟电子技术课作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已受到严重冲击。我们的教学应适应形势的变化,而现存的电子技术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使用已有的教材,在学科体系上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过深,容量过大,把知识的灌输放在首位,而忽视士官学员的培养目标及实际情况,不能更好适应部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设计重要性

教学设计之所以被重视,被强调,是因为与教材和教案相比,它更多地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特点。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员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员与学员双发展的教育目的。教案与教学设计相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从关注“具体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员学习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是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教学设计的根本转折点,我们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区别,才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会将二者混淆。

二、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法和学法的设计)、教学媒介等因素,在具体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这些设计应该体现为:

(一)教员对课标的深入理解 。

教学设计中对于课标阐述的深入理解,是决定教员对教学任务认识程度,也是教员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新的教学理念从关注学员的学习出发,强调学员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员所操纵的,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体现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设计,而不是简洁的粘贴课标。

(二)教学活动中知识框架的建立与知识网络的分布。

在教学设计中教员要把握整门课程的结构,把握知识的发展脉络。明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与一般知识点的关系,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教员要善于从知识的发展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设立关键环节,所谓关键环节就是知识框架与网络的节点,是一个单元、每一讲中起决定作用的知识,学好关键环节,就可顺利掌握、运用教材。模拟课程组反复研究、讨论归纳总结出教学重点,以《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为例,重点体现在如下方面:

①管(器件)、路(电路及系统)、用结合,管为路用,以路为主,用为重点;

②分立是基础, 集成是重点,分立为集成服务;

③定性分析结合定量估算,定性分析为重点;

④理论分析结合实验操作,重在工程应用;

⑤精确计算结合近似等效,重在近似等效;这是指导课程组全体教员教学的中心思想。

(三)教学中教法和学法的设计与运用。

教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针对我院学员特点,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着重思考下列问题:一是要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教员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员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

针对模拟课程的教学经验,我们总结其特点:

①器件内部的微观世界比较抽象,教学中单靠语言讲解比较枯燥,不易理解;

②分立元件电路的分析考虑的因素比较多;

③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电子电路的计算比较繁琐。

因而我们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动画片演示半导体器件内部的微观世界和电子技术绪论,化解教学难度;用近似的和等效的观点去分析事物,强调外部特性,不过多追求内部过程,强调近似的分析,不追究理论计算的精确,简化了分析计算。还可以尝试引导学员建立学案,同样是区别课堂笔记,引导学员主动思考并能检查知识薄弱环节,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员板书设计是教学思路的体现,也是学员在课后如何复习的指导法略。我们在设计板书时,一定要注意板书要条理清晰、思维逻辑推理合理、简明扼要。

(四)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员、学员、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效果的反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这也是教学经验的积累与体现的过程。同时要在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多媒体的课件在帮助学员理解掌握知识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特别要尽量创造条件,带领学员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宏观层面上了解课程的特点、重要性及学习方法;一定要避免“照屏宣科”的现象。

总之,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课程组还有继续研究,进一步探讨,是我们提高个人教学能力很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第5篇:认知能力训练教案范文

【关键词】中学 研究生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29-01

问题一:盲目自大,不谦虚

1.问题原因:

有些研究生从思想上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认为“学历高=工作能力强”,在工作上不愿意多学习,在集体里不愿意多劳动,课后不愿意多和同事沟通,有问题也不愿多请教。这个思想问题不解决,未来将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就更别说发挥引领作用了。

2.解决方案:

提前做好思想工作,打消其观点误区。让其明白教师职业不完全就是教书,还要育人,要育人就要先育己。

问题二:时间观念不强,纪律松散

1.问题原因:

研究生校园的学习风气是自由的,除了按时上课,其余时间灵活安排,没有太多时间上的硬性规定。刚刚走出校园的研究生,有可能不太习惯严谨的中学教学,容易出现上课迟到甚至忘记上课等低级错误。

2.解决方案:

制订严谨的教学安排表,让新老师对当天的工作及任务了然在心。建立完整的请假制度,避免空堂。

问题三:“师”、“生”身份还未转变,做事被动,缺少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1.问题原因:

作为中学生的老师,如果觉得自己还是学生,才刚刚到单位,很多事情都不懂,所以犯错也没关系;或者觉得自己只是来教书的,只需要会上课就可以了。。。。。。这样的思想必定会照造成做事缺乏主动性与责任感:比如指导老师不安排就不做,做也按照最基本的要求来做,或者说做不来也不主动请教,甚至出了教学事故推卸责任等。

2.解决方案:

打好预防针,强调教师身份与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让每一个新老师制订学习目标,让他们自己从主观上认识到自己要学习的内容,要承担的责任。

问题四: 书写过于“个性化”,板书太随意

1.问题原因: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家都习惯通过打字来交流、记录,有可能造成书写能力退化。但是作为教师,就必须要求书写规范,不能潦草,板书也要井井有条。

2.解决方案:

从手写教案开始,逐步规范书写,务必写的清晰、整齐、流畅、有序。

问题五: 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强,表述不清楚准确

1.问题原因:

或许是研究生平时更多关注“研究”去了,语言并不是其优势。但作为教师,如果连“说”都不会、不好,如何“说服”学生了?

2.解决方案:

要在40分钟的课堂内组织出精炼的语言,课堂下来必须多说、多练。同时在写教案的时候,也尽量写详稿,把可能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在详案里。多听课,学习别人的语言组织,训练自己的口才应变能力。

问题六: 授课内容过于专业和深奥,学生听不懂

1.问题原因:

美术研究生大都经过4年本科教育和3年研究生学习,长期在象牙塔里集中某个美术点专研。而中学美术教育要求美术教师知识面宽,且教学难度的设定一定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并不要求过深。

2.解决方案:

1.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参考。 在每个课本的《教材参考》里,都有每一课的教学难点、重点等教材分析。

2.多和教育对象接触,了解其相应的认知能力。

认真研究教参,并结合教育对象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最佳课堂效果。

问题七: 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沉闷不生动

1.问题原因:

除了熟能生巧的客观原因外,研究生所研究学习的内容和日常生活脱节是不能否定的事实。有些研究生性格内向,思想呆板,言语老成,自然学生不感兴趣。

2.解决方案:

除了多听课,多学习,多领悟,没有其他技巧。

问题八: 课堂驾驭能力不强,缺少课堂管理

1.问题原因:这一点可能有3个原因:

不敢管。作为新老师,缺少管理学生的底气;

管不来。还不知道怎样管理更有效,怕盲目批评伤害到学生。

不愿管。这是主观态度问题。

2.解决方案:

针对第一种原因,可以多熟悉自己的同事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逐步减少陌生感,尽快融入集体中。

针对第二种原因,可以多观察其它有经验的老师怎样批评教育学生,必要的话,可以申请副班主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第三种原因,必须从思想上纠正错误理解,强调教师责任感。

以上8个问题,既有个别现象,也有普遍规律。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有些问题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指导教师规范的示范和时间的磨合,完全是可以纠正的。

第6篇:认知能力训练教案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在由不同学生组成的班集体中,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如何对待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就是解决这一差异的一种教学策略。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备课时分层次备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根据不同层次进行评价,实现教育、学习、发展协调进行。

一、施教分层,着眼差异

分层施教是个性化阅读教学分层策略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于A层学生(潜能生)的学习,教师要具体引导,逐步完成;对B层学生(中等生),老师要用提示的方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对C层学生(优等生),则启发点拨,独立完成。施教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创造多种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课上的每一分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现预期的目标。这种分层策略尊重兴趣爱好,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为学生个性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内容分层,体现能动性。教师应引导各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即学习内容分层)进行研读,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说得生动热烈,读得入情入境,写得有滋有味,整个课堂灵动飞扬。

2.方法分层,发挥灵活性。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力、思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同种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在学生独立学习时,教师应鼓励各层次的学生,灵活地采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擅长的学习方法和适宜的表现方法(即学习方法分层),开展学习活动,从而使自己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通过这些富有个性的交流,学生的个性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二、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的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每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加以引导,这些都需要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处处为学生着想,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考虑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些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有一次,我看了一位老师的教案,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尤其教学过程更是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使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者,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给出怎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认为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地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水平,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三、激活思维,展现个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认知能力,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提出各层次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实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目标,着重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尽可能使低层次的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1.预习目标分层,关注需求。预习时可试回答课后问题,要求学生预习时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题。第1题全班要完成,第2题大部分学生要完成,第3题会做的就做。这样分层预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会促使学生向上一层次靠拢、向高层次发展,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2.教学目标分层,激发兴趣。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小学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即听、说、谈、写的训练,每一课有每一课的具体要求、有每一课的训练点,制定教学目标就要从大纲、教材出发,从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考虑达纲目标和发展目标(即提高目标)。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恰当、全面、具体,体现了层次性。

第7篇:认知能力训练教案范文

课程目标分为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两种。教师通过预期的设计让学生明白通过教学将会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教案中要花功夫,整个学习的流程、活动的设计、数据的应用、信息的播放、问题的设置等都要经过思考,明确编写的目的性。在讲授下节课前,可先将学习目标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讲授中可以检查学习目标,这样的导向性学习和总结性小结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学案中给出的学习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可设置悬念、布置问题、捕捉生活常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二、转变思维模式,提高认知能力

转变教学思维,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接受不同的模式训练,也可以尝试多样化教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多样的学习方法。思维模式的转变,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融学习、娱乐、引导、激发为一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发动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课程的相关资料,来反映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出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危害,并提出解决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可以展开讨论,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可以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认知感悟能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为现实,影音播放、动画模拟等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在教学中可借助地理模型、地球仪、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具,尤其可借助投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新课改的背景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扣住教学目标,以此为依据创设情境。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就是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有效性。

四、合理选材,丰富学生想象

地理教育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教师,即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选取充分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有事想做。比如在讲中国分区地理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讨论自己所代表的这个区的地理特征和发展优势。让学生分别来指出对方区域的发展的局限并要求对方回答解决的措施。讨论结束后,可安排学生为对方所代表的地区地理特征进行总结,使学生印象深刻,加强了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刻性。让教师和学生都大有收获。

五、运用地图,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

第8篇:认知能力训练教案范文

一、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的有效性是有效进行阅读教学的前提,教学准备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纠正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偏差,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所以教师在教学准备时,必须认真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有效设计教学活动。高质量的教学准备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能有序地展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活动效率。

(一)优化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的课堂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并对每种可能性做出预案。而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讲,还要注意阅读材料的去粗存精,把繁琐复杂的语文阅读内容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课文中找准切入口。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前深入研究了文本,并对学生的需求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大胆创新地进行教学设计,才可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目标。

(二)因材施教,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

提倡有效备课,研究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而不能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课堂需求和认知能力,一味追求时髦的教学方式。如何上好一堂阅读课,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这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它需要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以及面对学生的不同,综合考虑。只有认真分析学生、研读教学材料,才能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目标和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方案,也才可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新的课堂教学观认为可以利用学生的探索、猎奇心理激发其对阅读的兴趣。探索、猎奇心理是中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欲的增强、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学生探索、猎奇心理也愈强烈。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开始即把教学目标公布给学生,而是要善于设疑,以疑激趣,即在不公布阅读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围绕阅读内容和课堂教学目标,提出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探寻问题的答案。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预先设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在学生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其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思考,而且可以提高其探究能力。

三、教学过程结尾要大胆留白,引导学生续想

留白本是一种绘画艺术手法,它讲究观众的想象空间,营造画外画的艺术效果,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运用留白,同样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思维、启迪智慧的效果,阅读教学尤其要分清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老师并不是说得越多越好,适时的“无声”胜过有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阅读材料会在情节描写的过程中有所留白,给读者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抓住作者的留白处,让学生想象,补充故事情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如我在执教《祝福》这课时,当讲到鲁四老爷“一见面是寒喧,寒喧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在这里,鲁迅先生没有明说鲁四老爷所骂的为什么“还是康有为”,而是做了一个留白。于是在进行本文章的阅读教学时可抓住教材没有表达出来的这一留白,对学生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去想象补白,去体会文章隐藏的含义,这也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有效方法。这样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能够有机会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教师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切实落实新课程理念,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创设情境,学生才能真正得到能力的提升。

四、创新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高。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多,教师能不能多一些创造性的设计呢?在教学《军神》时,我根据课文中人物的表现和语言,设计了一个活动:假如你就是,你当时会怎样想?如果你是那位沃克医生,你先后的态度是因为什么而改变的呢?请大家讨论一下,然后根据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想象性的叙述。学生兴趣盎然,习作也蛮有创造性的。要让学生有创新,教师是不是也应该会创新呢?

第9篇:认知能力训练教案范文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前提

1. 教师角色的转变。由教师变为导师,由组织者变为合作者;变教为点拨,变教为扶持。原来教师是车头,学生是车箱,现在所有学习小组都是“和谐号”动力车组。

2. 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室变学室,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灌入式变探究式,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由单打独斗变为团队协作。原来教师是主人,学生是客人,客随主变,现在每个学生都是主人。

3. 由教案到学案的转变。把学生自主学习放到课堂的中心位置,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每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原来每位教师写一份教案,现在所有教师编一份学案。

二、高质量的学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保证

学案包括预习案、学习案、拓展提升案三部分,分预习自学及完成学案、分组合作探究、点评拓展、巩固升华四个学习环节。编写时要做到基础知识问题化、典型化,课堂练习、巩固提升内容,要考虑A、B、C、D四个层次,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预习案以课本例题和课后习题稍加变形为主,是学生自学时的临摹学案,人人都能读懂、学会。学习案则是知识的变式练习,主要进行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巩固强化训练。拓展提升案则是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宝典。编写原则:符合新课标、考纲要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原则,梯度化原则,分层定位原则,创新原则。三注重: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三备、三结合:一备教材、二备教法、三备学生;教与学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交流相结合。每位教师必须分工合作,提前一周编写好学案,然后备课小组讨论、补充和修订, 最后整理、定稿,统一使用。对课堂学案使用情况写出反思,根据周测,反馈学生掌握的状况,进行二次修订、调整、完善。预习、探究、巩固提升要有层次性,举一反三,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用好学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用好学案的标准应从三个方面评价:“三看,三用”,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看,预习案是否高效使用,从探究学习案的使用效果看,合作小组是否发挥作用,从学生的课外拓展提升看,教师课上的点拨是否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其次要把好预习关、小组合作关。原则是:预习要先独立后合作,先全面后侧重。学生通过预习应该能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学案A、B、C内容,解决不了的要形成问题,连同D级内容带入课堂学习小组,在教师的点拨下集中解决。小组合作学习,要考虑学生预习的程度,小组讨论、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达到何种层次,教师点拨、集中讲评后学生全部掌握的百分比,学困生A级学案完成的情况,课堂检测反馈后该怎样去补救等诸多问题。

四、自主探究、团队协作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

师生关系平等、和谐,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愉悦。学生可根据备课小组提前编写好的学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完成基本知识,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下去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的教学目标定得准、到位,学生自主学习的航标才不会迷失方向,反之,若教师教学无准绳,学生学习就无力度。若教师教学无层次,学生个性发展就无广度,所以,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是高效课堂的灵魂。同样,小组团结协作,是课堂走向自主、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是高效课堂的精华所在。小组间的合作学习配合得是否默契,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的成效,它需要小组内成员的相互支持和团队精神,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

五、关注学困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过好预习关,对于学困生来说至关重要。我们进行了“双扶”,学习小组长先在课下给予辅导,没有搞懂的问题,课上老师再进行第二次帮扶,重点解决预习案中的A类问题;给他们扶上马,最后指导完成学习案中较为基础的练习,达到再“送一程”的目的。

六、三案并举,以学定教

一案定学(预习案),二案定教(学习案),三案定位(拓展提升)。三个学案的编写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承的。只有“三案并举”,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课堂学习铺设绿色通道。预习案主要引导学生提前自学新课内容,为课堂探究学习做铺垫,是低起点、小目标的过程,人人都可达到和完成。学习案以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为主线,注重学法指导,以点拨为主,解决“会学”问题,是85%以上学生都要求掌握的内容,是“三案”中的核心。拓展提升立足于实现目标、解决“学会”问题,它要求尖子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达到什么水平,给予具体定位。若三个学案中,有一个环节脱节,整个知识系统就会支离破碎。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