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存在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91-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科院校学生普遍认为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门学科,其原因主要是该课程“抽象、枯燥”,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该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较快,特别是生物化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时期后,该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日新月异,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很难让学生理解和吸收该学科的最新进展。再者,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其相关知识均是建立在相应实验技术之上,然而目前国内的普通省属院校很少能在本科生中开展PCR、Western blot、细胞培养、基因克隆及载体构建等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因此该部分内容的讲授对学生来说就是“纸上谈兵”。由此看来,理论与实践环节的严重脱离是造成学生学习该课程“抽象、枯燥”的直接原因。那么如何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指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向,以创新性科技课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解决实际困难和社会问题为切入点的科研实践活动[1]。为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秉承三峡大学“求索”的校训,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医学人才为中心,三峡大学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本教研室以此为契机,以“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为引导,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通过该活动,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积极性,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一、实施方法

(一)查阅文献、提出问题

我们选择三峡大学医学院大学二年级学生为活动参与者,让学生自己组成研究小组(3~5人/组),以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为引导,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到研究工作中。在该活动的初始阶段,老师根据研究课题设定关键词,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并撰写阅读小结,使学生对研究的课题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尽可能发现并提出问题、设定研究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经老师与学生充分商讨、修改后确定其可行性。

(二)以课题的实施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对学生既强调团队成员的分工,又明确成员之间的合作、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形成团队的合力。在老师和研究生的带领及指导下,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实验研究,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并在每周的labmeeting上交流讨论。教师在总结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带领学生认真分析每一个实验数据,对“有疑问”的实验结果,督促学生重复实验,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极大地增强了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撰写论文及结题报告

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周期为一年,完成后需要以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提交结题材料。在此过程中,学生先写出论文的初稿,老师对学生的论文初稿进行修改,由此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掌握论文撰写的格式、要求,从而熟悉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二、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价值思考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使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外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许多学生为了参与科学研究而放弃了寒暑假。通过该活动,学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基础医学与临床》等杂志发表了6篇研究论文,并成功申请了三峡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的资助。通过该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体会到了运用知识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艰辛,也体验了辛勤耕耘后获得收获的喜悦。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弥补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再考试”按部就班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环节的不足,克服了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产生的“枯燥、抽象”感。通过该活动,学生在巩固和深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阔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增强了学生的严谨求实和团队合作精神[2]。通过该活动,学生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实验操作技能均显著高于其他未参加该活动的学生,这充分说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有帮助,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教师的影响

教师通过参与这一活动,不仅使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得以完成,同时也拉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中的困惑与需求均有了解,从而能在教学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结合科研成果,教师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改善教学框架,形成囊括最新知识框架的教学体系,从而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科研促进教学,进一步提高了授课水平。因此,该活动对教师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彰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特色

依据生命科学重大基础理论――中心法则,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从基因组学到转录组学再到蛋白质组学,“分子生物学”占据了核心内容。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更好地把握住生命科学中的这一核心内容,使学生紧密联系医学实践,为他们能够跟踪世界生命科学的前沿,开阔视野,从而占领生命科学的制高点打下良好基础。

三、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

我们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科技创新活动真正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学生参与的愿望很强烈,但很难做到“坚持到底”。(2)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尽管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但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例如选题、申请书撰写、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施、论文的撰写等环节都存在比较强的依赖心理,即依赖于指导老师,缺乏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自主科技创新的课题数量不多,创新思路有待拓宽。很多学生都是依赖于老师指定的课题或直接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中。(4)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缺乏必要的保障和激励机制。目前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只是一种形式,由于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学生迫于学习的压力,为应付各种考试而不得不终止或放弃科技创新活动。因此,我们呼吁学校应引进“学生考核是一种全面、综合、动态的评价过程”这一理念,引进“将课堂外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根据总结报告或情况)另外核算、认定学分”这一新型考核体系。(5)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参与的学术交流活动较少,应组织学生经常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动力。

总之,为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高质量开展,我们认为在学校层面应建立相应机构,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在教师层面应引导和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层面增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整体上较为活跃,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着些许问题亟待解决。

一、研究个案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把大学生科技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提出了“有场所、有队伍、有经费、有项目、有成果”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发展思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大学生学术研讨室”,搭建了“大学生力学知识竞赛”、“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平台,该院学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训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多项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奖励。

文章以“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为研究模本,通过长期对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跟踪调查,并围绕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问题、意见、建议等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年级、分对象对该院4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详细分析了该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总结凝练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有效经验,提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建设的对策,管中窥豹,以期对推进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所借鉴。

二、基于个案研究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歪曲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不是兴趣使然,而是希冀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增加其获得某些利益的筹码,把科技创新功利化、工具化。调查显示,高达20%的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初衷是为了赢得奖助学金,出于自身兴趣爱好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仅占25%;在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中,有50.5%的学生认为其所在的科技创新团队中偶尔有挂名无作为者,有28%的学生认为经常有挂名无作为者。不是出于真正的兴趣爱好而投身一项工作,这在很大程度注定了其研究的深入性和发展的有限性。

(二)大学生不断增长的科技创新需求与有限的科技创新资源之间的矛盾

据调查,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欢迎度较高,82.5%的学生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其中55%的学生更愿意参加专业类的科技创新活动,28%的学生倾向于参加创业类的科技创新活动。面对学生高涨的科技创新需求,科技创新资源略显匮乏,比如37.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上的力度一般,或者仅有一小部分教师能认真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有些高校对此重视不足,没有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实际配备相关资源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要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所体现的意志品质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复杂工作,要求参与人员不仅有“四心”即恒心、耐心、细心、信心,还要具备“三种意识”即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这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有所为的基本意志品质。但在实际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却暴露出大学生意志力不足、缺乏刻苦钻研的拼搏精神等问题,导致虽然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情高涨,但最后真正坚持下来的却不多。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缺乏科学有效管理

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不够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宣传动员机制、激励机制等不够健全,限制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健康有序发展。比如活动宣传动员情况如何对提高活动的知晓度、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调查中仍有31%的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动员不够深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留存、保管不完善,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资源流失等等。

三、基于个案研究的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建设对策

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功效,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鉴于此,应深入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管理、资助,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基地建设,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有序发展。

(一)加强创新教育,树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正确导向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重在教育学生摒弃“奖助学金”、“综合测评加分”等错误认识,树立“兴趣至上”、“发展至上”的正面价值导向。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要实施不同内容的教育,初期,教育引导学生在兴趣爱好或提升素质能力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期,教育学生学会坚持,勇于克服困难,团结协作,有责任和毅力;后期,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科技创新成绩,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自身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兴趣的培养、素质能力的提升等内涵式收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导向。

(二)加强创新管理,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规范有序发展

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组织、总结等过程的管理,不仅要确保活动的知晓度、覆盖面和参与率,更要从各个环节做好服务保障,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人、财、物的管理,做到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人尽其才,杜绝滥竽充数、弄虚作假等,树立学生诚信科创意识,规范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不端行为;做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财”尽其用,杜绝科技创新过程中铺张浪费等;做好科技创新过程中使用物品的管理,尤其注重科技创新成果的存档管理,避免科技创新资源流失。

(三)加强创新资助,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活力动力

加强政策引导,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和考试模式、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标准等措施,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据调查,52%的学生希望通过科技创新活动能在后期考研中能给予优惠政策,49%的学生希望可以获得额外学分,42.5%的学生建议把科技创新作为课程学习的必修环节等等。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助力度,通过与教师职称评定挂钩等,激励教师深入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创攻关,在智力资源上给予资助;有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耗钱,比如“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汽车设计、制作所需的发动机、零部件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对大学生而言难堪重负,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经费资助。

(四)加强队伍建设,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更多层面上是一项团队协作活动,需要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协作,共同完成项目的思路设计、创新制作等过程,比如大学生工程实训大赛,涉及到机械设计、材料力学、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等多课程知识,仅凭一人之力难有所为,必须组建团队,依靠团队,发挥团队优势,实现效能优化。因此,必须广泛动员,从横向上,鼓励学生围绕某一项目积极组建团队,合理安排团队间的分工,融合团队的力量,共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进展;从纵向上,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梯队建设,注重不同年级之间的互帮互助,以老带新,发挥优秀成员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项目建设,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有效运作

要广泛搜集目前国内外适合学生参与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同时,要贴近专业实际,积极搭建参与性强、覆盖面广、实效显著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资源库。比如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上,贴近专业实际提出了“一专业一赛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思路,该院下设四个专业各打造一品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车辆工程系主推大学生方程式汽车项目、大学生工程实训项目,交通运输系主推大学生智能车项目,交通工程系主推大学生交通科技项目,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推大学生汽车节能减排大赛等等,形成了丰富的科技创新平台。

第3篇: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

一、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要素“本科化”色彩较浓

课程内容与本科大量重复,实施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与学生互动较少。老师面对考核和晋升职称的压力,对学生要求低,通常课后回去做研究,写文章、做课题,对于学生关注太少;课程体系结构不利于学生研究的深入和研究兴趣的培养;课程门数存在因人设课现象,数目较多。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脱节。

2.课程设置要求“统一化”倾向突出

一是在学校层面,为方便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以各种文件形式,对学校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统一要求;二是在某一具体专业内部,研究生之间相互抄袭,指导教师又没有认真把关,导致不同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基本雷同,没有因材施教,个性和特色丧失。

3.课程体系结构“学科化”特征明显

一是由于没有相互支撑的教学团队,课程体系要素相对局限于特定学科范围之内;二是课程体系结构相对忽视实践性课程,没有结合国际潮流、中国特色和经济现状,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4.课程实施过程“应用化”倾向不足

一是理论课程多,数理基础课不足。原因在于部分教师数理功底本身不强;另外,部分学生来自于文科本科生,对于学习较深的数理课程有难度。但缺少数理分析,就不能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难以理解。二是主干课程设置中缺乏方法论研究。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人才,必须培养学生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二、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结构设计

课程设置以应用经济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目的,以经济学教育的本土化为目标,以经济学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核心,以经济学为指导,立足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进行经济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改革与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涉及三个方面: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主干课程是必修课,特色课程和实践课程是选修课。

1.主干课程

主干课程包括四个层次:①经济史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演进历程,提升学习兴致。这类课程包括:“中国经济史”、“世界经济史”、“马克思经济思想史”、“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经济学名著选读”等。②基础理论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③应用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部门、区域、国家乃至世界的运行与发展。包括、“会计学”、“金融学”、“公共财政学”、“消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④方法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实践,使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和动手能力。包括“经济学方法论”、“经济社会调查方法”、“统计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matlab等。

2.特色课程

根据各自优势与特色,或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开设3~5门特色课程。如“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经济”、“西部大开发专题”、“经济学前沿专题”、“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20位经济学家思想述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题等特色课程。

3.实践课程

充分发挥应用经济学学科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加大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争取与企业、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积极承担政府、企业咨询类课题。课程主要包括:①各类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学术会议、科研课题以及学生间的课余学术讨论等。②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自主开展科学实验和实践创新思想的专门场所。③通过在校外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两段式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提高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实施方式

1.课程审査机制

(1)严格审査新开设课程。从学科目标定位、适用对象、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方式、师资力量、预期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査,并加强对课程开发的指导监督。

(2)定期审查已开设课程。通过定期审查,保证课程符合培养需要、保持较高质量。除教学专家外,注意吸收毕业研究生和用人单位参与课程审査。对于质量未达到要求的课程提出改进、甚至停课要求。

2.研究生选课管理

(1)重视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审査。综合考虑研究生已有基础和兴趣志向,发挥导师和培养指导委员会作用,加强对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的制定指导和审查,严格对计划执行的管理和监督。

(2)形成开放、灵活的选课机制。建立跨学科、跨院(系)和跨校选课机制,扩大课程选择范围,支持研究生根据培养需要在论文工作阶段修习部分相关课程。

3.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1)促进学生、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鼓励研究生参与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

(2)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及时调整和凝练课程内容,重视通过对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的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强化研究生对知识生产过程的理解。

(3)加强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支持服务。为研究生提供个别化的学习咨询和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指导,开展研究生课程学习交流活动。加强教学服务平台和数字化课程中心等信息系统建设。

(4)加大对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激励与支持。提高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在教师薪酬结构中,特别是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对教师承担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力度。

(5)加强师德与师能建设。强化政策措施,引导和要求教师潜心研究教学、认真教书育人。支持教师合作开发、开设课程,鼓励国际和跨学科合作。建设教学交流和教学技能培训平台。

四、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学考核和评价方式

1.创新考核方式,严格课程考核

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的特点确定考核方式,重视教学过程考核,加强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紧密结合。

2.探索建立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制度

根据学校、学科和硕士层次的实际情况,结合研究生中期考核,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补修或重修,确有必要的应对培养计划做出调整,不适宜继续攻读的应予分流或淘汰。

3.严格课程教学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制度,按照规定程序办法严格教学管理。已确定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必须按计划组织完成教学工作,不得随意替换任课教师、变更教学和考核安排、减少学时和教学内容。研究生课程开课前,教师应按照课程设置要求、针对选课学生特点认真进行教学准备,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应对课程各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形式做详实安排,对学生课前准备提出要求和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应在开课前向学生公布并提交管理部门备案,作为开展教学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4.完善课程教学评价监督体系

第4篇: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

    一、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林毅夫(2008)提出技术变迁是农业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与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较大的矛盾,无法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现状。为全面推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不断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努力突破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农药残留浓度高、优势特色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农业面源污染较重、农业生产低碳化转型不力等现实问题。同时,切实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同时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创新资金和创新团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不断趋向完善,企业主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科技投入带有开放系统的许多明显特征,农业科技投入的内涵和外延差异性较大,导致统计口径具有较大区别。本文采用福建省科技年鉴(2011)统计的统计数据,2010年福建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计为1708982万元,按行业来分,其中农林牧渔业为5357万元,占总数的比例仅为0.3%;在农林牧渔业中基础研究支出为45万元,应用研究支出为807万元,试验发展支出为4505万元。数据表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仅总量较低,且存在资金投入结构的问题,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由此,福建省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仍需加强和完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也尚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民(民:指农民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农业技术供需问题凸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存在较大矛盾,一方面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其中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能够显着增产、增收的突破性成果少,一般性成果占主要部分。而品种类成果比技术类成果多、生产类成果比加工类成果多、粮食作物类成果比经济作物类成果多、农作物成果比畜牧业成果多以及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等则是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提供的质量和结构也存在问题。由此导致农民(企业)无法获得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技术与服务,存在着产前愁信息、愁资金、愁种苗;产中愁技术、愁服务;产后愁加工、愁运输、愁销路等问题。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示范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中试示范环节的不足。在当前的科研推广体系中,科研与推广由两个系统来完成,而成果的中试熟化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尽管农业科研部门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相当部分成果由于缺乏中试熟化的条件,在生产应用中效果不显着,加之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且处于不同类型生态区,新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配套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农作物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仅能发挥其产量潜力的60%~70%。

    三、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改革,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

    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机制。1、加强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基于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和配置区域、产业间的技术难题和创新资源,以确保农业科研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目的,建立合理、规范的农业科研项目审批和立项制度,使科研与生产能够顺利对接,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2、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农业领域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共性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保障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弥补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资金不足等现象,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以委托企业承担科研任务等形式和方式来拓宽投入渠道。3、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按照农业科技管理统一规划、地方和部门共同实施的原则,完善由科技、教育、农业、计划、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切实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二)完善条件,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复杂、连续动态过程,且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创新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多元化主体诸如政府、高校、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机构、中介组织、农户以及涉农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各自承担着特有的创新功能,并相互产生合力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和成效。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以及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议以省农科院、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省级科研机构为依托,构建具备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产业导向”为平台的工作导向及原则,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2、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手。实践中,福建省可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同时通过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精干的、在科学前沿勇攀高峰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努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普通中专、农民中专、中央农广校和高等农职校资源以及县、乡科技人员,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培养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推广服务型人才和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技术人才;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培养和打造一批精研发、懂市场、懂生产的企业科研人才。

    (三)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王安国等(2003)认为,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每年用于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总支出。吴文元等(2006)认为,应该对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进行创新,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在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产出高效的前提下,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明确以政府引导全社会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方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农企农户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以保障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福建省各级科技、农业等涉农部门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福建省现有的各项建设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加强衔接,形成合力。2、探索完善符合农业科技特点和规律的支持机制。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加大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更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中试熟化的投入,建议对农业综合开发、防护林建设、“菜篮子”工程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经费,提取5%~8%用于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科技难题和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开发工作,使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都得到有效支持。3、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贷款扶持。协调好各类性质的银行机构的职能,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信用合作金融的业务种类,合理分工。同时,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贷款幅度。4、建立及完善创新型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机制。企业是农村科技创新主体与成果应用重要载体,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由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如委托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农业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同时在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的同时对涉农企业给予较大幅度的优惠额度。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不仅能促进政府引导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意义是使科研成果更符合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全省范围加快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研究中心或内部科研机构,增加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投入,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

第5篇: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

林毅夫(2008)提出技术变迁是农业增长所依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福建省农业科技进步面临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与农业科技创新需求较大的矛盾,无法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现状。为全面推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不断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努力突破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着力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农药残留浓度高、优势特色农业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农业面源污染较重、农业生产低碳化转型不力等现实问题。同时,切实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不仅包含硬技术创新和软技术创新,同时还包括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多次应用。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创新资金和创新团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不断趋向完善,企业主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农业科技投入带有开放系统的许多明显特征,农业科技投入的内涵和外延差异性较大,导致统计口径具有较大区别。本文采用福建省科技年鉴(2011)统计的统计数据,2010年福建省R&D经费内部支出总计为1708982万元,按行业来分,其中农林牧渔业为5357万元,占总数的比例仅为0.3%;在农林牧渔业中基础研究支出为45万元,应用研究支出为807万元,试验发展支出为4505万元。数据表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仅总量较低,且存在资金投入结构的问题,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或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比例失调等问题。由此,福建省在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仍需加强和完善,同时在全省范围内也尚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民(民:指农民及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和农业技术供需问题凸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供需存在较大矛盾,一方面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和结构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其中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能够显著增产、增收的突破性成果少,一般性成果占主要部分。而品种类成果比技术类成果多、生产类成果比加工类成果多、粮食作物类成果比经济作物类成果多、农作物成果比畜牧业成果多以及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等则是结构问题的主要表现。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提供的质量和结构也存在问题。由此导致农民(企业)无法获得生产中迫切需要的技术与服务,存在着产前愁信息、愁资金、愁种苗;产中愁技术、愁服务;产后愁加工、愁运输、愁销路等问题。农业科技成果中试示范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中试示范环节的不足。在当前的科研推广体系中,科研与推广由两个系统来完成,而成果的中试熟化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尽管农业科研部门通过艰苦努力取得了大量成果,但相当部分成果由于缺乏中试熟化的条件,在生产应用中效果不显著,加之农作物品种与栽培技术不配套,且处于不同类型生态区,新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配套栽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农作物新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仅能发挥其产量潜力的60%~70%。

三、提升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改革,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农业科技体制机制。1、加强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在实践中,基于充分调研的前提下,合理统筹和配置区域、产业间的技术难题和创新资源,以确保农业科研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目的,建立合理、规范的农业科研项目审批和立项制度,使科研与生产能够顺利对接,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2、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机构是农业科技研发的重要载体,农业领域基础性研究以及相关共性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保障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弥补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在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资金不足等现象,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以委托企业承担科研任务等形式和方式来拓宽投入渠道。3、充分发挥各级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按照农业科技管理统一规划、地方和部门共同实施的原则,完善由科技、教育、农业、计划、财政、金融、林业、水利、环保、气象等政府主导、市场多元的农业科技协商机制,切实加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

(二)完善条件,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复杂、连续动态过程,且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创新参与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多元化主体诸如政府、高校、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机构、中介组织、农户以及涉农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各自承担着特有的创新功能,并相互产生合力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和成效。1、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有利于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以及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议以省农科院、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等省级科研机构为依托,构建具备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产业导向”为平台的工作导向及原则,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2、建设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手。实践中,福建省可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同时通过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造就一批精干的、在科学前沿勇攀高峰的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努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普通中专、农民中专、中央农广校和高等农职校资源以及县、乡科技人员,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和教育,培养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推广服务型人才和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型技术人才;以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培养和打造一批精研发、懂市场、懂生产的企业科研人才。

(三)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王安国等(2003)认为,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每年用于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总支出。吴文元等(2006)认为,应该对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进行创新,以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在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产出高效的前提下,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明确以政府引导全社会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方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农企农户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以保障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1、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福建省各级科技、农业等涉农部门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福建省现有的各项建设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加强衔接,形成合力。2、探索完善符合农业科技特点和规律的支持机制。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加大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同时,更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中试熟化的投入,建议对农业综合开发、防护林建设、“菜篮子”工程等重大农业建设项目经费,提取5%~8%用于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科技难题和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开发工作,使科技创新、转化和推广都得到有效支持。3、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贷款扶持。协调好各类性质的银行机构的职能,改革完善农村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信用合作金融的业务种类,合理分工。同时,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鼓励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提高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贷款幅度。4、建立及完善创新型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机制。企业是农村科技创新主体与成果应用重要载体,政府可以适当的增加由企业承担科研项目的形式来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如委托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农业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申报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等;同时在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的同时对涉农企业给予较大幅度的优惠额度。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不仅能促进政府引导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意义是使科研成果更符合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全省范围加快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研究中心或内部科研机构,增加企业在科技创新的投入,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

(四)开展合作,加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进程从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现状看,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在产学研合作以及省际、国际之间的合作程度均呈现比较滞缓的趋势,既无法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全面共享,也还难以达到与世界接轨的水平。1、强化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福建与台湾地理、气候、土壤等相近,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相同,开展农业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合作的基础上,加强闽台农业信息、科技、教育、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的合作,建立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加速福建省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拓展合作的内涵。福建省应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对福建省闽台农业合作项目的资金支持,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为闽台农业合作项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2、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与支持农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等方式,开展技术项目合作,通过提供研发所需部分资金、联合攻关等方式,提前介入高校、科研单位的应用研究,取得知识产权和成果优先转化权,促进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目标的实现;鼓励与支持产学研共建技术研发机构,组建多种形式的技术研发中心,包括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机构,以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的深度与广度。3、设立福建省农业技术引进与合作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育种新材料、新品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等的引进、创新;鼓励企业、社会力量投资农业技术引进工作,用于引进技术的费用可全额计入生产成本;鼓励省内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创新合作、实验与应用开发合作、推广产业化合作。

(五)提供决策参考,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还存在农业技术供需脱节,农业企业创新投入低,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合作程度低等问题;同时,学术界对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约束背景下,农业企业或农户低碳生产技术、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等应用程度的研究结论不够广泛,无法为政府推广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提供有效决策参考。因此,为了准确把握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领域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了解农业企业或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应用意愿,需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软科学研究,加强对农业企业或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机理等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政府把握政策制定的侧重点和落脚点,提出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政策,提升福建省的农业科技能力,也有利于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约束背景对农业生产提出的新挑战。

第6篇: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

“鸡蛋里头挑骨头”:找出科技创新工作“短板”

与陆地石油勘探开发相比,海上石油勘探开发虽然只隔了一层水,但是成本却要高出8—10倍。中国海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通过引进消化技术、加强科技自主创新、优化管理手段,实现了高效高速发展。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起步虽然较国外相对要晚,但是凭借着科学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集成创新、自主创新,成功实现了从浅水至深水、从国内到国际、从纯上游到综合型的三大跨越。仅仅用了26年时间,中国海油就形成了国外石油公司百年以上才能形成的发展格局。

面对公司高效高速发展的大好局面,中国海油党组一点儿都没有松懈。学习实践活动伊始,党组书记、总经理傅成玉就给公司上下提出了要求:“鸡蛋里头挑骨头”。简言之,就是要把那些今天看还不是、但明天看可能就是,放在国内政策环境下看不是、但放在国际竞争环境下看可能就是的问题,统统找出来。

海油党组7名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各所属单位进行调研,与1298名各层面员工座谈,对4408人进行问卷调查,先后收集各方面各类意见和建议3000多条。经过调研,中国海油党组发现了科技创新工作的“短板”。在影响制约公司科学发展和群众最为关心的8个方面220多个问题中,相当一部分涉及到了中国海油科技发展规划、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自主研发的机制与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经过广泛深入的讨论、分析,科技创新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浮出了水面:对于创新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投入的精力还不足;对建立具有中国海油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所做的研究不够深入,部署不够系统;较多地依赖技术引进,有时忽视技术积累;注重对急需技术进行研究,对影响公司长远发展的创新重视不够等。

科学发展: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之路

针对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不足,中国海油党组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整改思路。党组要求,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使科技真正成为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0多年来,中国海油坚持科学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经历了引进消化、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三个阶段,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海油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目前已成为全球除深水之外的科技领先的海洋石油企业。

在中国海油的多项技术创新中,稠油技术和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技术最具代表性。中国海油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自主研发出世界上首套专门应用于稠油油田开发的技术。目前,这套海上稠油开发技术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以“钻井压裂适度出砂技术”为代表的稠油开采技术大大提高了稠油油田的采收率。

FPSO作为海上油气田开发的关键设施,支持着我国海洋石油75%—80%的产能。中国海油已拥有16条FPSO,中国是世界上拥有FPSO最多的国家。在成本方面,中国海油每艘FPSO投资10亿—14亿元人民币,仅为国外同等规模的70%—80%。

解放思想: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自2008年3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中国海油广大干部员工已经形成了共识:开创公司科学发展新局面,必须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

思想的解放释放了中国海油的科技创新活力。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中国海油又有多项新技术问世。

5月28日,海上第一个热采试验项目——南堡35—2油田多元热流体单井吞吐项目通过验收审查。

6月11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COSL)研制的“扇区固井质量测井仪”问世。

7月1日,国家“限塑令”正式实施仅一个月,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即与中科院联手成功研制出了全球首批二氧化碳可降解的环保塑料袋。

……

同时,中国海油的科技创新工作瞄准了更为远大的目标。那就是走向深水和发展新能源,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7篇: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

一、总体要求

科技发展重点项目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以重点项目为龙头,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我区科技产业整体优势,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今年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推进科技重点项目的实施,对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创新型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抓好重点项目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掌握进度、做好服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积极推动项目的实施。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及时沟通情况,做好上下衔接工作,确保重点项目按步骤、分阶段推进实施,高质量完成预期目标任务。

二、落实任务

(一)明确分工。科委调整力量,每个项目配备一名责任人,实行专人负责制。科委负责的8个项目,确定8名同志具体负责,负责重点项目实施的全程服务。

(二)明确职责。8个项目责任人,要注意调研了解重点项目情况和项目承担单位情况,准确掌握项目进度和重点难点问题,负责区级领导服务重点项目的协调落实工作,做好相关事务性工作。科技园负责的2个项目由科管科负责协调落实,并及时反馈项目情况。

(三)掌握进度。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实际、调查走访及电话、网络等形式,加强对重点项目的了解,及时掌握项目基本情况、进度安排、难点问题、服务需求等具体情况,及时汇总上报,重要事项,专题研究,加快协调解决,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协调配合。兴区科、科管科要加强协调配合,为重点项目的推进实施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兴区科侧重项目实施、推进过程中文字材料的搜集、汇总、宣传、上报工作;科管科侧重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沟通、协调、服务工作。

三、建立制度

(一)联系制度。建立项目推进工作责任人与项目实施单位的联系制度,定期沟通项目进展情况。拟订《项目实施进度情况表》,通过南开科技网()每半月由实施单位网上填报一次。

(二)例会制度。建立定期例会制度,每周研究一次项目推动情况,及时分析项目进展和存在问题,细化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协调解决问题,加快项目推进,定期汇总项目进度情况。

(三)通报制度。建立专题工作简报制度,定期编写《南开区科技重点项目工作简报》,以沟通情况,协调工作。并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科技人员在重点项目中的创造性劳动和创新性贡献,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8篇: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

关键词:中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中医药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现在中医药产业也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是公认的“朝阳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中医药产业的产值占据医药产业规模的30%之多,中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化趋势取得很大突破。

作为四大药都之一的亳州,充分利用中药资源这一独特的发展优势,全力发展中药产业,并全力打造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的现展模式,不断提高中药产业的创新能力。丰富药业的产业链条,使亳州的中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亳州现代中药产业中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根据亳州统计局年度报告得知,2014年,亳州市中药产业产值(贸易额)近600亿元,其中药制造业就达到213亿元,占据33%的比例。目前,亳州已初步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加工产业集群,年生产能力35-50万吨,约占全国的30%、安徽省的70%。目前,通过GMP认证的饮片加工企业达75家,获得生产许可证的88家(另有100多家在建或已建成待许可认证),1-7月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产值82.6亿元,同比增长23.9%,工业增加值19.9亿元,同比增长11.6%。现有13家中成药制造企业获生产许可,10家通过GMP认证,形成了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和品牌。同时,中药保健品、日化产品、消杀产品、兽药(饲料添加剂)、药业机械和包装材料制造产业也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势头。

随着“千亿元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的不断推进,亳州的中药产业发展更呈现勃勃生机,重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明显加快,药业企业通过合作、引进等多种方式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提高中药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据悉,亳州20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就有17家是中药产业企业,并且在每年的高新技术产品中中药方面的就占据80%。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出口创汇方面,中药类高新技术企业的贡献率达到95%,彰显出中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突出地位。

二、现代中药产业中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亳州中药产业发展迅速,但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对药理研究不足、缺乏国际性的竞争产品等方面。

(一)问题与不足

1、药理毒理研究不足

目前,与西药――化学药相比,中药的化学实体是多种成分的集合体,但多种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分子群并不明确,中药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所以,西药已经建立了明确的检验标准和规范,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但中药的检验标准和规范迟迟难以建立。中国药科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新药筛选中心主任张陆勇教授在亳州中药研发会上就指出,从药理毒理方面看,中药存在种种疑问,如组分较复杂,有效或毒性成分不清;药物的“有毒”“无毒”多基于经验积累;中药长期潜在的毒性问题仍需研究;全面药理毒理研究的可借鉴文献少。

虽然,中药的毒副作用在我国中药的临床应用中历史悠久,也有着丰富的临床例证,但由于真正意义的中药毒理学体系尚未形成,造成传承已久的临床例证没有科学实效。由于目前科研技术的局限性,对有毒中药、中药中有毒成分及其含量问题和对十八反、十九味的研究深度不够,对中药或复方剂的毒性与不良反应统计不足,尤其是缺乏评价中药毒性级别的客观实验数据和对中药安全性的评价重视不足,造成亳州的中药产品在全球的销量不佳。

2、缺乏核心的国际竞争产品

尽管亳州的中药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但就全世界而言,亳州的中药产业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实力。在市场方面,中药的销售份额远低于份额,甚至亳州出产的中药产品与“洋中药”的市场对拼也呈现劣势。据医药业内人士反映,每年我国的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中药市场的3%~5%,而作为我国四大中药产地、有着“药都”之称的亳州在中药出口方面占不到1%的份额。亳州几百项医药研究项目至今尚无一个中药制剂以治疗药品的身份通过美国FDA的审查,拿到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入场券”,尽管有3家药厂的3个中药制剂已通过了美国FDA临床研究申请(IND),成为中药国际化的先行者,但至今仍未在美国启动临床研究。可见亳州乃至我国的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上出现弱势。

3、方向偏失盲目开发

中药的价值在于治病,甚至其治病的价值不亚于西药。俗话说:“西药治标,中药治本。”并且“是药三分毒,中药是例外。”无论是从药用对人的影响,还是长远的健康考虑,中药有着巨大的市场。但对亳州中药的情况调查发现,亳州中药方面的大型企业近百家,但研制中成药的企业仅有7家,研制保健品系列的中药饮片就多达50家,可见,在中药方面的研发在治病方面的研究较少,在保健方面的研发较多,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中药的价值,弘扬我国的中药文化。

目前亳州在新兴中成药方面的科研开发力度不够,却在传统的中成药领域出现“同室操戈”的恶性竞争,比如复方丹参片、牛黄解毒片等常见中成药每家企业都在生产,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

4、开发浅薄缺乏深度

对亳州的中药产业进行调查得知,亳州的高新技术集中在中药领域,但无论大型的中药研发企业还是小型的制造企业,都把中药的产品开发放在中药饮片研发方面,亳州的中药企业90%都属于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改进新工艺、新方法生产中药材饮片。但根据中药的药用价值和利用率而言,中药材饮片为中低端和资源型的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为企业创造的利润率偏低。可见,亳州目前中药科技创新方面缺乏深度,研发单一。

(二)原因分析

笔者针对中医药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对相关医药方面的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1、追逐利益迷失目标

利益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没有利益的行为或利益小的行为大多数企业都予以拒绝。这一点,在亳州的中药产业方面就可以看出。多数企业并没有根据亳州的中药材市场来确定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来确定企业的医药的研发产品,而是依据经济市场的原则,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利润高就研发什么,比如目前市场上的保健品的利润远远大于中成药的利润,亳州的中药企业研发纷纷着眼于中药饮片这一保健品的领域,不仅可以创造丰厚的利润,还可以降低中药的研发投入,不会产生因中药副作用而产生的治疗事故。

可见,目前多数医药企业领导在决策方面,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并非以继承与发展中药文化为主要任务,不能很好地展现中药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2、中药科技人才匮乏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只有充足的把握科学前沿和基础创新规律的高层次创新型中药科技人才,才能为亳州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才能促进亳州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但根据目前亳州中药产业的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可知,亳州中药科研开发方面的出现这样一种态势:初中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继承性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在中药传统学科方面人才济济,但新兴学科方面人才凋零;理论型人才多,实用性人才少;单一领域、医药研究方面的人才多,复合领域医药研究的人才少,特别是在尖端科技人才严重匮乏,缺乏中药方面的领军人物。在全国现有的中药的大师级人物年事已高的情况下,亳州中药所有企业的研发机构里面没有一位中药院士级别的领军人物,尽管在全国各大中药学员特聘了5位教授,但远远不能满足亳州中药事业蓬勃发展的需求。高层次医药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亳州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和持续发展的瓶颈。

3、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在对亳州中药研况进行调查得知,亳州的中药科技研发主力军在各大医药院校,其次是企业附带的研发机构。由于医药院校在中成药研究成果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又不能及时与我国的中药产业基地及时联系,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商品化,导致许多医药研究成果被国外医药机构所收买,成为他国的知识产权,我们的研究为他人做了嫁衣。

再者,一些中药生产企业对于知识产业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短视现象:有些企业认为市场营销活动比专利和商标重要,宁愿花巨额资金进行产品的市场推广,却不愿投资科研和知识产权保护;还有个别企业为了吸引外资,竟然不惜将自己企业新研发的中药处方、保健品处方交给外商,以技术换资本。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必然使我国中药生产在国际上处于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

4、资金欠缺研发不力

与有关中药企业的管理人员交谈得知,目前亳州中药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研发力度不大,领域过窄,除了医药科技人才的缺乏之外,另一个制约的因素就是研发的资金不足。尽管企业的注册资金很多,但用于新兴医药的研发方面的自己却严重不足。企业的股东们宁愿把资金投放在关于医药、保健品的宣传广告方面,也不愿把资金投入到对医药的科研开发方面,因为广告的投入能带来销售的提高,带来丰厚的利润,但科研开发说不定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得不偿失。正因为资金链条的“失联”,导致亳州中药的科研开发“先天不足”,难以出现精品系列的产品,难以提高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难以扭转我国中药在世界上的弱势地位。

三、提升亳州现代中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

针对亳州中药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问题,笔者在借鉴诸多研究文献和集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一)加大专项研发投资

国家非常重视现代中药的产业发展,并且通过不断增加的财政投入为中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以改变中药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推进中药继承创新,实现中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所以,要改变亳州目前中药在科研开发浅薄领域狭窄、科研开发人才不足等问题,就必须从政府在财政方面加大对中药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大对中药生产的扶持力度,提升中药的科技创新能力,保证新兴中药的有序研发。

中药的科研开发要做到双管齐下,亳州的所有重要生产企业也要重视和支持中药的研发与生产,要加大对本企业中药方面的资金投入,重视科技创新,保证每年企业利润的5%用于新产品的专项研发,通过资金的支持提高本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培养中药研发人才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大量引进医药人才的基础上,各中药企业更要加大对本企业医药研发人才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软实力。企业可以直接与省内的中医药学院、与国内甚至国外的中医药学院联系,通过脱产培训、在岗培训、半脱产培训等形式对本企业的医药开发人员实施深造,提高医药研发人员的科研素质,为企业打造一批中药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亳州中药产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时,要利用我国中医药学院的教育资源,引进并优化企业的医药骨干,打造出企业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创新团队和科研突击队,专注于国际医药科研领域,最大限度地提升亳州中药乃至我国中药的核心竞争力。

(三)搭建校企科研平台

在中药方面,不仅要实现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医药科技人才、培养高层次研发人才,而且可以建立企校合作的科研平台,实现中药新研发产品的快速入市,提高企业以及中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学校可以借用企业的研发资金,促进新研发中药产品的快速问世,以及加速新产品的审批、生产、入市,加速孵化的进程,缩短现产品由知识产权到市场商品的时间;企业可以利用学校传承悠久的研发资源、新研产品发展自己的核心产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抢占国际市场的份额。总之,校企联合可以实现强强联手、优势组合,推动中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发展。

(四)学术交流拓展合作

当今世界,合则两利,分则双败。中药企业要摒弃前嫌,避免“窝里斗”,消除同行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要定期组织企业之间、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中医药学术及研发交流,以便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形成亳州中药领域强有力的合作团队,在合作中提升亳州中药产业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响“亳州”牌的国际医药声誉。

(五)打造中药核心品牌

利用中国传承悠久的中药文化,加大对我国中药研发的资金投入,通过临床精心验证我国的中药治病奇方,甚至可以着眼于全世界的疑难杂症,以科学的态度进军现代生物制药市场,做专做精现代中药,努力打造出我国中药独一无二的核心品牌,提高我国中药在世界医药舞台上的竞争实力。

(六)依法规范产权保护

法律是市场行为最主要、最有效、最权威的调节器。借助于国目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好形势,依法保护我国乃至亳州中药的知识产权。制定法律层面中药专门法,统一中药主管体制,使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步入正轨;加强对医药知识产权方面的执法和司法,有效规范中药市场,消除恶性竞争,维护中药知识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严格对医药知识产权的监督,禁止以“牺牲医药知识产权为代价换取一时资本利用”的短视发展,保护亳州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

总之,时代在发展,市场在转变,亳州的中药产业必须在科技创新方面加强重视,加大投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方能让亳州中药产业在国际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真正提升亳州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作者单位: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教研部)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5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亳州现代中药产业经营风险识别评估与防控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中药产业化要坚持科技创新[M].中药管理杂志.2000.4

[2]周静.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对策[M].安徽大学.2011.11

[3]薛军.高等中医药院校科技创新思考[J].城市地理,2014,04:76-78.

第9篇:科技创新存在问题范文

1、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落地,调动企业申报和创建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建设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领跑我县特色企业创新发展。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体系的网格化、精细化、全程化,打造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

2.根据市局要求,建设县镇人民政府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材料已提交。

一、存在问题

1、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薄弱。一是产业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二是企业现有的研发能力还有待提高。

2、企业经营管理整体水平不够高。一是部分企业现代化管理意识不强,缺乏系统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二是企业信息化管理总体水平不高。

二、下一步举措

1.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通过改进服务方式,走进企业,送政策上门,主动靠上服务。开展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整体情况、开展技术创新情况以及技术、人才需求,全面梳理、掌握产业领域中的创新点,现场为企业讲解科技政策,发放编印的各级科技政策,有针对性开展政策落实工作。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有效提升企业的实力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