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文化建设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__年1月日
同志们:
20__年,我们在公司党委、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单位科室全体干部员工的艰苦奋斗和齐心努力下,全面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实现了“奋进之年”的大突破,迈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沙运司20__年度双文明总结表彰大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沙运司党委、沙运司向获得荣誉的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为沙运司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作出的巨大的贡献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20__年,是充满激情和挑战的一年。此刻,我们采撷一年来沉甸甸的丰收果实,憧憬“十一五”辉煌的未来,不禁心潮澎湃。一年来,沙运司面对油田公司勘探投入的加大,区域甩开步伐的加快的新形势,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公司“两会”和八月份召开的领导干部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公司“16336”发展战略为动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结合沙运司的工作实际,确定了以“争创六个一流、实现企业价值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华中、华南成品油配送为重点的市场开发战略,以“学习奋进年”活动为载体的人才强企战略,以持续推进九个转变为目标的管理战略。沙运司各单位科室和广大干部员工自觉把沙运司所制定的这些发展经营理念变为实际行动,求精做专,确保沙漠运输主业更加巩固;优质高效,推进油田多元服务产业;奋力开拓,占领疆外成品油配送和尼日尔国际沙漠运输市场。全年共实现收入5.5亿元,利润2400多万元,完成了经济总量翻番,经济效益攀升,职工收入增加的发展目标。这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包含着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的辛勤汗水。在一年的辛勤工作中,沙运司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求实进取的先进人物,其中有恪尽职守、埋头苦干的一线职工;有任劳任怨、用心服务的小车驾驶员;有勇挑重担、求实进取的管理人员;有严于律己、开拓创新的单位负责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为沙运司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是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楷模。全体干部职工要积极响应沙运司的号召,用先进引路,榜样育人,鼓舞员工的士气,在沙运司迅速掀起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热潮,对照先进找差距,在沙运司努力营造一种工作上创一流、作风上创一流、服务上创一流、效益上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使学习先进、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在沙运司蔚然成风,使先进队伍不断壮大,使沙运事业不断发展。同时,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和单位能够珍惜荣誉,戒骄戒躁,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继续保持和发扬先进本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鼓足干劲,开足马力,振奋精神,争做贡献,努力拼搏,扎实工作,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
在新的一年里,沙运司拟定了新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并确定了富有新的内涵的“133966”工作重点。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安全意识、创新发展意识、人才强企意识、市场开拓意识,努力把学习先进的热情转化为奋发大干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开拓市场的拼搏精神,转化为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转化为实现20__年各项奋斗目标的强大动力。通过表彰先进,学习先进,充分调动沙运司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大家的主人翁责任感,进一步推动沙运司的各项工作有序地开展,为全面完成全年的奋斗目标而奋斗!
摘 要 为了丰富企业的文化,营造一种积极的企业工作氛围,本文对企业的文化内涵进行了阐述。为了给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的发展找准方向,需要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这就需要考虑社会经济、民族、行业特点等多种因素,进而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打造优秀企业文化对于电网公司企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实际,本文论述了如何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电网公司 人才 制度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信念、道德、心理是企业文化明显具备的优势,这些都能为电网公司扩大市场奠定基础。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电网公司不断前进的动力。当企业的文化竞争上升到某种层次,不管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还是为了赢得更多客户的信任,企业文化都可以转化为一种力量,给企业战胜困难的勇气。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管理机构的优化,提高电网公司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而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开发出具有自己独特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平稳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助于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积累经验。
(一)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另外,企业文化企业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它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能够正确引导企业发展的方向,使其不至于被市场淘汰。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建设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在实践中完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独特的企业精神、合理的经营之道、崇高的经营境界等都是需要企业不断通过实践总结出,同时附加企业的物质建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样,企业开展双重建设,能够更好适应市场。
(三)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必要措施
企业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受优秀的企业文化影响,电网公司的工作人员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反映企业全体员工的愿望,能够让工作人员找准自己的工作目标。这样企业的目光才会长远,才会获得更多利益。在企业开展与外界的合作时,可以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为自己营造良好的口碑。
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制度建设
在进行电网公司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企业的文化精神注入工作之中,这样企业就能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稳定发展。所以,为了电网公司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努力营造一个文化建设机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久而久之,企业的信誉也会随之提高,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所以,企业必须重视自身文化建设,打造好自己的文化。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建立合适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
无论是在那个企业中,都需要工作人员的参与,他们是电网公司文化建设的传播者,同时也为企业文化的实践承载做出了贡献。为了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首先,企业要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总结出公司经营的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在人才的选拔方面,要制定相关的标准,这样人才的选拔才会更加科学,才能有助于公司的发展。无论是在进行哪项工作,都要考虑一个岗位需要的问题。特别要注意因岗选人和人岗匹配,一方面,不能只追求学历的高低,那只是一个门槛。在另一方面,要结合应聘人选的实际情况,一些人员的实际情况可能不满足学历要求,但是他的才能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可能因为所选人员达不到岗位要求而影响工作,这样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
(二)建设具有竞争力和切实可行的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当中,企业竞争的本质说到底就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一个企业只有把文化建设工作做好,才能顺利地开展其他工作,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促进企业发展。企业要想吸引优秀的人才,就必须拥有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吸引力,这些都依赖与企业自身文化的建设。要想创建一个优秀的企业,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本身的发展因为各自的性质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对员工素质的培养,要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激励的重点应放在服务质量、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上,这些因素都间接关系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要想一个企业保持自身的发展优势,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优化企业的管理机制与运营方法,这些都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一、认真贯彻落实《企业文化责任书》争创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
按照公司争创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的整体部署,我办上半年积极组织,与各试点单位签订了企业文化责任书,下发了全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学习贯彻集团五年规划与“一三一”工作思路,使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逐步迈进正规化运行轨道。一是构建和谐安全文化。企业安全事关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群众生活和企业效益,责任十分重大。我们公司的安全生产及其管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和卓有成效的探索过程,作为国有企业,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要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是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而安全生产是这两个效益有机统一的基础和前提。2009年上半年,我办利用与公司单位签定企业文化责任书的契机,大力开展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张贴安全标语、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将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渗透到公司每个员工的意识之中。通过安全理念培育、规范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素质、营造安全氛围等工作的逐步开展,我公司的安全文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是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文关怀。我们深入挖掘文化载体,凝聚员工感情,共建企业的“心灵契约”。上半年,我们注重在挖掘企业文化载体上下工夫,使企业文化建设深入民心,丰富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积极筹办了“企业文化在我心中”书画摄影作品展、“企业文化征文”比赛等活动,进一步延伸了企业文化建设触角,使企业文化进入班子、走进了科室。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保障员工的参政议政权利,搞好场务公开,民主监督,不断提高了公司行政的透明度。我们利用公司橱窗、网络、信息专栏等宣传载体,使员工对公司的经营状况、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等及时进行了解。
二、深入普及理念文化,使公司基本理念、系统理念得到职工的接受
我办将公司的基本理念普及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位员工作为一项具体工作来抓,切实保证公司文化渗透到企业之中。一是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大力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我办把确定先进的学习理念作为工作的重点,使学习真正成为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工作生活的第一需要,不断满足员工终身学习多样化的需求,实现学习工作化,学习工作化,使员工善于创造和应变,逐步拥有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建设面向未来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形成浓厚的文化底蕴,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一流的员工队伍作为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目标。以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机制,创新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年初,我办深入基层单位,指导基层学习工作,使创建工作保持了良好势头。通过创建学习行企业,使企业文化得到深不断创新,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得到广泛普及。企业文化的普及,使公司在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等方面有了新的启迪,为全面完成生产任务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智力支持。同时,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
三、精心设计、科学安排、统筹规划物质文化建设工作,使之有序进行
在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而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企业物质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企业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完善的企业文化设施将为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员工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企业人的情操,塑造企业人的美好心灵,激发企业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企业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企业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上半年,我办对《企业文化形象手册》推行情况进行自检,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回顾。并制定了详细的物质文化实施计划,并逐步分期分类对物质文化实施计划进行整改、完善、落实。
四、全面深入推行6S管理模式,使企业文化实现从地面向井下渗透
近几年来,公司初步构建了海矿的企业文化体系,但是面对企业的快速发展,海矿的企业文化尚有如下不足:
1.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有待加强。企业重组后新的企业文化仍有待于得到员工的进一步认同。由于原海南钢铁公司地处海岛,而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地处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不同的地区与地域,不同的企业由于有着不同的历史沿革与人文背景,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也铸就了员工不同的人文风格、行为意识与行为规范。因此,构建的企业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必然产生企业文化的冲突,认同有待加强。
2.企业文化管理有待加强。关于企业的文化工作,重组以来公司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初步构建后很少提到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前期的策划和设计,执行的主体只限于宣传文化部门,基本游离于企业管理职能之外,在这种情形之下,企业文化的主张难以融入企业管理体系内。文化的管理不是少数人参与,也不只是党委、宣传部门的事。另外,我们的企业文化从融入、整合到磨合、融合,形成新的文化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通过文化的管理,不断提炼、升华企业文化。
3.员工的参与度不够致使行为文化滞后。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企业家文化。但公司的文化建设侧重于管理层的策划和设计,虽然有自上而下的传导过程,然而自下而上的互动明显缺失,员工普遍参与不够,造成企业文化是老板的事情,是老板自己要做,员工一定程度认为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甚至有些员工还认为企业没有必要投入人、财、物建设企业文化,产生抵触心理,部分员工团队意识不强、上进动力不足、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执行力差等等,都有不同程度表现,员工行为文化有待改进。
4.企业品牌价值有待于提升。企业拥有品牌企业家、品牌产品、品牌市场、品牌服务和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受企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公司的品牌塑造和宣传一直以来都是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品牌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缺乏品牌建设与管理的人才,企业的品牌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二、完善企业文化工作的建议
1.企业文化建设要落地生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客体。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有冲突、存在不同的认识是客观存在的,在扬弃、吸收与融合企业文化“生成”工作中,企业要理解员工、重视员工、培训员工、激励员工,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力量、权利和创造精神。企业的领导者要有亲和力,能与员工的心理距离接近,在彼此无拘无束的相互交流中激发认同、认知和信任,企业文化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长期坚持就能落地生根。
2.加强企业文化管理,使之内化于心,增强团队凝聚力。为使企业文化落地实施,真正内化于心,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追求和行为准则,增强凝聚力,一是要建立组织保障,成立文化管理组织机构,统筹公司文化管理的职能,与时俱进地制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和不同阶段的工作计划,使企业文化建设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协同化。二是要制作企业文化手册,让员工人手一册,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尽快将公司的企业文化传输到员工的视觉和意识形态中。三是要强化示范引导,要注重从企业文化视角发掘和总结先进典型,编写《优秀员工事迹手册》,从文化层面进行深度挖掘和广泛宣传,使员工从中受到熏陶和感召。四是要对公司新招的大学生和聘用人员入厂前的企业文化教育。
3.抓好行为文化建设,深化达标实践活动,使之转化于行,提高团队的执行力。企业文化建设所形成的理念最终都要落实在实践上,融合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行为文化建设,强调执行力。企业文化主管部门就要制定落地实施方案,全员参与,广泛开展“标准化岗位、标准化现场、标准化班组”为主题的达标实践活动。各车间和班组或生产线都要建立标准化岗位和现场示范点,努力使员工养成良好的执行习惯,树立优质化工作的行为,全面提高员工岗位执行能力。要狠抓各项标准执行的监督检查,考核激励和典型示范。
消极影响增加管理的复杂性。在跨国公司中,管理者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员工。他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等,有着不同的需要、期望和工作动机,因此在工作中为满足需要和期望必然具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表现,从而增加了工作中意义的不明确性和复杂性,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甚至会导致跨国公司经营管理中的混乱和冲突。降低企业的竞争力。文化冲突在跨国公司中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管理者不能妥善处理好文化冲突问题,必然会导致跨国公司市场竞争力的下降。
二、解决跨国公司文化冲突的途径———文化融合
(一)文化融合的动力机制
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获得最大的绩效。跨国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其出现和发展的目标同样也是获得最大绩效。但是跨国公司内部由于多元文化导致了文化冲突的出现。而文化冲突对绩效管理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要在继承发展其积极影响的同时减少或摒除其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公司内部文化要实现融合,文化融合是解决跨国公司文化冲突问题的有效途径。总结起来本文研究的文化融合的动力机制是企业绩效。
(二)文化融合的过程
跨国公司不仅涉及到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且还涉及到不同的民族文化,这在无形中增加了跨国公司内部文化融合的复杂度,因此有效的文化融合不是简单地用一方文化改造另一方文化,或强加给另一方,而是要在两种文化中间找到互相兼容的切入点。通过切入点,不断强化两种文化在核心价值观和目标愿景层面上的融合性和在非核心层面上的兼容性。通过文化的接触阶段、文化冲突阶段、文化渗透阶段、文化融合阶段四个步骤,可以帮助更好的认识跨文化的影响,实现文化融合。
三、解决跨国公司文化冲突提升企业绩效的策略
跨国公司内部的文化冲突严重影响企业绩效,文化融合使其得到有效的缓解,并为提升企业绩效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了更有效的提升跨国公司的绩效,本文提出了文化认同、建设高绩效文化、实施本土化管理等具体措施。
(一)文化认同策略
跨国企业文化认同的推进是一项将企业根植于新的市场的长远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发扬自身文化精髓、吸取文化精华、取长补短、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在新的市场区域中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才能真正溶入当地社会,取得可靠的文化认同。
(二)建设高绩效文化
在实现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建立高绩效文化来提升企业绩效。高绩效文化是一个多层面互动的有机体。公司绩效的提高必然伴随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和企业实力的增强。而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必然能够为员工提供更优厚的薪酬、创造更多的培训和晋升的机会,从而推动个人绩效的进一步提高和职业发展。这一良性循环的建立就是高绩效文化的重要标志。跨国企业可以通过下面的模式来推进高绩效文化的建设。
(三)实施本土化管理策略
2014年北京国际车展上,东风汽车公司以“和”为核心的文化战略。一年来,东风公司努力践行企业文化战略,实现了经营成果和文化建设的双丰收。2015年4月19日,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前夕,东风汽车公司在上海举行企业文化建设暨商业道德公约会。
东风公司首次以企业文化报告和企业文化指数的形式,系统回顾一年来东风公司践行“和”文化战略的情况,并对文化建设情况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估。
东风公司首次公开《商业道德公约》,以此约束和规范东风公司及关联企业、商业伙伴的行为,为建设更加规范、诚信、公平、透明的商业生态圈作出积极贡献。
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平说:“东风将积极践行企业‘和’文化战略,致力于发挥在商业道德建设领域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推动事业做强做优,努力续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为实现汽车强国梦、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化成为“东风钢筋铁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风企业文化报告分文化引领力报告、文化生产力报告、文化润泽力报告三个部分,呈现了2014年东风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既是东风对践行“和”文化战略的总结与回顾,也是借此期待社会各界对东风文化建设进行一次集中检阅。
2014年,在“和衷共济,和悦共生”价值观引领下,全体东风人倾情投入到共筑“中国梦”、共圆“东风梦”的伟大实践中。东风之“和”,穿越市场与疆域的边界,在东风事业的沃土生根开花,浸润并滋养着神州大地。
2014年,东风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绿色发展、共赢发展。16万东风员工,努力创造新生活,也尽享新生活带来的喜悦。
2014年,因为东风的努力,380万个家庭圆了拥有汽车的梦想;因为东风的创造,128万辆自主汽车引领中国品牌自豪向前;因为东风的贡献,十堰、襄阳、武汉、广州等十多个城市,获得发展新动力;因为东风的加盟,东风和标致雪铁龙集团,丰富了世界汽车工业融合发展、共进共荣的创新样本。
不断增强的文化力,进一步强化了东风公司的战略定力,推动和促进了东风各事业单元在中国梦和东风梦的召唤下,不忘初心,登高望远,畅想未来。
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副书记在东风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暨商业道德公约会上说:“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崛起,必然伴随文化的兴盛;一个企业的命运,同样取决于文化的力量。在发展与文化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看到,文化作为东风的‘软实力’,已成为‘东风钢筋铁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创“企业文化指数”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会自然天成,需要悉心培育和建设。面向未来,如何使东风文化与时俱进,熠熠生辉,迸发出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是东风公司面对的重大课题。
在观察和研究国内外优秀企业,并深入研讨的基础上,东风公司首创了“企业文化指数”,并正式对外。创立“企业文化指数”,是东风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创新,也标志着东风企业文化管理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不能被量化就不能被管理”,通过企业文化指数构建的不同维度的系统数据库,做到可量化、可评价、可贯标,让企业文化管理成为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之后的管理3.0版,逐步构建起基于可评估的文化管理绩效体系,使其成为助力企业转型与变革的新引擎。
企业文化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东风公司将积极开发好、运用好、管理好企业文化指数,推动优秀文化基因融入发展战略、融入经营管理、融入制度流程,进一步践行东风文化、弘扬东风文化、发展东风文化,为事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企业文化指数(Corporate Culture Index,简称CCI)是以年度为基期,用于衡量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实现的程度或变动趋势,即企业使命价值主张、企业愿景目标主张的实现程度,以及在此过程中企业价值观被接受与实践的程度。
推进行业健康发展,争做优秀企业公民
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东风公司总结40多年的发展实践经验,秉承东风“和”文化及社会责任“润”计划,对标国际商业惯例和社会责任指南ISO 26000,制定了《东风公司商业道德公约》。
《东风公司商业道德公约》包括产业报国、合规经营、公平交易、诚信沟通、清正廉洁、崇尚创新、共享共赢、关爱员工、保护环境、包容性发展等十大行为规范。
《东风公司商业道德公约》,是东风继“和”文化战略之后,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作出的又一项重大举措。商业道德公约,是东风实践的“和”文化、行动的“和”文化,是东风“和”文化战略的丰富与升华。
关键词:基层文化核心竞争力
塔里木胜利钻井公司是胜利油田第一个整建制外闯市场的企业,其所在的西部,是国内陆上石油行业中最为开放的市场,吸引了多家国际石油公司及国内所有石油企业的施工队伍。随着西部市场环境的不断成熟,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单纯的设备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转为服务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品牌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通过“文化力”的激发,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加强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西部石油企业的共识。
一.塔里木胜利钻井公司文化建设现状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它不仅是一个企业对外的一面旗帜,对内更是一种自然锤炼而成的向心力。
自2008年以来,塔里木胜利钻井公司在营造企业文化上付出了诸多努力,围绕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三个层次,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和总结,确立了公司观念形态文化的标志性语言。如:举胜利旗帜,当西部先锋,担能源重任的公司使命;自强不息,永远胜利的企业精神;建设一流钻井公司的企业愿景……等文化核心内涵,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达到企业文化建设高速高效的目的,塔里木胜利钻井公司还以“企业管理流程再造”为契机,把观念形态文化渗透和融入到公司的制度层面上,不断完善和调整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起了具有胜利西部特色的制度体系。同时,在文化落地过程中,还将企业文化推进与岗位培训、技术比武、创新创效、基层建设等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不仅使各级干部职工提高了文化技能素质,而且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有利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在肯定塔里木胜利钻井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有少数基层井队的文化建设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有的井队尚未形成大家普遍认同的团队精神,有的井队提出的文化理念华而不实,和干部职工的行为不符,这样就与文化理念背道而驰,造成文化虚脱,因此,从整个现状来看,与公司大环境相比,塔里木胜利钻井公司部分井队基层文化建设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其主要原因是:首先,部分基层井队领导对企业文化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它产生的重要意义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部分干部职工还片面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混为一谈,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搞搞文体活动,举行几次书法比赛、知识竞赛等做一些表面文章。概念的模糊,导致了他们在行动上把基层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搞成了“两张皮。”其次,企业文化建设在基层存在着短期行为。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生产稳定时就想起搞一点所谓的企业文化活动,生产工作忙起来时就少搞,甚至不搞。不少基层井队的领导认为,作为井队把生产工作做好就行了,其它工作都是次要的。这就使得基层文化缺乏一种常抓不懈的机制,缺乏一种持久的动力和发展后劲。第三,基层文化建设形不成合力。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职工不知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该干些什么,参与热情不高,而干部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掌握不准,理解不深,未能形成全员认同的基层企业价值观,没有形成企业建设的核心。另一方面,基层文化往往被单纯看作党群部门的事务,生产部门常常觉得与自身不相干而游离于企业文化建设之外。第四,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自身特色。企业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来源于其自身独创性,它是一种既对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很大价值,又难以得到和模仿的资源,具有5个特性:一是偷不走,二是买不来,三是拆不开,四是带不走,五是溜不掉。然而,现实中基层井队所搞的文化建设往往是大同小异,缺少独创性、缺乏本井队特色,因此而陷于低水平重复怪圈。……基于以上原因,基层文化的缺失,影响了井队综合竞争力和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整个企业的发展。
二、如何建设基层文化。
我们可以具体从四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
首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先进的思想文化理念营造企业的文化氛围是建设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性工程。具体来说,就是按照公司层面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各基层井队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完善,做到首尾呼应。以70180队为例,2008年,70180队结合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制定了本队文化实施步骤:前期准备阶段、总结提炼阶段、实施推行阶段、总结提高阶段、不断深化阶段,他们结合本队特色按步骤实施,提炼出了“心随钻头一起钻”的文化理念,在管理局基层文化评比中获得“十佳基层文化”称号。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基层文化建设氛围。首先,要重视职工的满意度。满意的职工会把满意的心情带到工作中去,各井队要在工作上、生活上结合各自特点运用各种方式,多做职工满意工程,增加他们对本队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从而实现满意的绩效。二是各井队要为职工的前途着想,才能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把他们的思想意识凝聚到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的精神上来。三是建设家园文化。总体构想是:为职工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把基层井队建成职工的“职业家园”。例如,70796队精心培育的“心系胜利,井队我家”团队精神,通过环境建家、民主管家、科技兴家,培养出了干群之间的亲情、员工之间的友情和员工对岗位的工作热情,营造出融洽、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形成了独具特色和时代精神的
“家文化”,推动了队伍的创新发展。四是要重视教育培训。突出基层文化建设的自身特色。要着眼于员工素质的提高,在员工中大力提倡学习、研究之风,加快知识更新、开拓眼界,并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为实现企业目标打牢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五是以凝炼的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地表达贴切本井队本岗位有个性的口号和形象标语,制定岗位座右铭,鼓动大家全体共同参与,共享企业文化的乐趣,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高度一致的行为标准。
三是处理好基层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相互交叉互为依存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主要手段。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应把政治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岗位特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基层的工作实际,培养五种精神:主人翁精神、团队精神、竞争精神、开创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树立诚信、稳健、创新、效益的观念。加强企业文化可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更好地拧成一股劲,由“两张皮”变成“一张皮”。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公司治理;监事会;独立董事
一、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概述
首先,对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这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基本概念、特点、形成的理论基础的简单比较,从而对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有个较全面的认识。
(一)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公司监督机制,是指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为对公司人的经营行为、过程或决策等经营活动实施客观及时的监控,所设计的一系列监督制度的总称。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也不例外,也有着鲜明的一些特点。其一,上市公司内部监督目的的一致性。其二,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相对滞后性。其三,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权应该具有权威性。
(二)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理论基础
1、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降低成本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公司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逐渐变的更加专业化,此时就需要专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于是就有很多的所有者将经营权委托给专业的管理人员,一个新时代的产物就顺应而生――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2、分散公司权力,避免出现“土皇帝”
作为现代公司的主要代表――上市公司,在其内部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履行监督职能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分权制衡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公司能够合理配置资源,进行民主和科学的管理,使公司所有者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达到平衡。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积极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内部监督体制。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的,这种新型的内部监督机制在我国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其自身的特点和不足。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特点
1、股权结构比较集中
股权结构是指股权持有者所持股份的各种比例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关系。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构成中,占绝对优势的是以国有股和法人股为代表的“公家股”,而社会中的流通股比重较低,股权结构失衡,这种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使得我国上市公司中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
2、内部监督过程中政府的主导和推广性
由于我国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导致了在实践中政府过多的对公司的管理和运行进行干预。政府主导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一些无形的压力,要求上市公司既要遵守《公司法》的规定,又要按照国务院的相关规章制度行事,对上市公司来说略显苛刻。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所面临的困境
1、法律意识薄弱,公司内部人治大于法治
由于我国总体的法治环境不尽如人意,再加上整体法律素质偏低,导致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很难发挥最大作用。在上市公司中,人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营者以牺牲公司利益为前提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法律意识薄弱的经营者将一己私利放在首位,做出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情。二是公司内部的监督人员自身法律素质不高,在掌握一些权力之后,受到官本思想和特权思想的影响,不去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反倒是利用自身的权力就构建自己的人际关系,使得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公司内部的人治思想更加浓厚。
2、监事会成员由股东大会选出,不能进行有效监督
首先,我国《公司法》中对于监事会的组成、职权及议事方式的规定相对较少,而将大量的内容交由公司章程规定。其次,职工代表很难对董事会进行有效的监督,职工代表可以进入监事会听起来很民主,实则不然。最后,监事会在经济上的约束。
3、独立董事制度尚不完善,难以发挥监督职能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中就像一个新生的婴儿,各方面的职能都刚刚起步,虽然在政府推广下较快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选任、职权、保障体制,但是在实践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对策建议
我国在立足于实际的基础上,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的制度理念,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同时《公司法》也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了法律上的确认,这些足以看出我国力图实现上市公司内部的科学合理发展,增强上市公司的国际竞争力。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努力创新,在现有的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框架下不断进行完善,增强监督制度的独立性和科学性,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建立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提高内部监督人员的法律意识
任何问题都是通过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形成的。强化监督人员的法律意识,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外因上,我国《公司法》以及国务院的相关规定对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的规定相对较少,没有一整套完善的法律为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提供法律保障。内因上,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拔内部监督人员的时候,更注重的是与公司有关的专业知识,忽略了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二)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完善监事激励约束制度
监事会的主要职能就是对董事会和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防止他们滥用权力,确保上市公司的合法权益免受损害。在实践中,监事会要想公正客观的履行职能,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独立性。正所谓没有无责任的权力,为了确保监事能够充分发挥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作用,规范和约束监事的行为,应该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监事激励约束制度,充分发挥监事的监督制衡作用。
(三)明确独立董事的职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我国引进的独立董事制度在实践中,未取得所期望的效果,所以要明确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职权区别。首先,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侧重点不同,监事会主要针对董事会和上市公司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存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对公司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其次,在立法上给予上市公司相应的权利,由上市公司内部协调好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制度设计。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在功能上相近,职权上也有一些重叠,这实践中很容易造成两者之间相互“搭便车”的现象,阻碍了监督的有效进行。由此可见,只要能够合理的安排这两种制度,完全可以实现功能上的互补。
(四)注重公司文化的传承,实现人企合一
公司文化是公司形象的象征,是公司价值观念、处事原则和追求理念的表达,也是公司核心思想和管理理念的体现,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提高公司的软实力势必成为一种潮流。首先,增强公司文化的时代性。一些大型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在不断巩固原有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制度,创新公司的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到公司的各个部门,促进公司文化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其次,提升公司文化的影响力。将公司的核心思想融入到公司的日常工作中去,实现高效的员工管理,形成公司的共同理想,让每个员工都有一种身在大家庭的温馨感。同时要对公司文化建设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有针对性的改进公司文化建设工作,提升员工对公司文化的认同度,达到人人为公司,公司为人人的和谐环境。(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谢朝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46页。
[2] 罗伯特-霍斯登:《德国民商法导论》,楚建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8页。
[关键词]企业 文化 建设
在当今浮躁氛围当中,有的企业家急需企业文化这个招牌,来掩饰自己文化上的缺憾。有的企业,企业的职工生活保障问题尚不能解决,就开始对哪些为生计而忧虑大员工大谈愿景、使命、企业价值观等概念,企业员工讥讽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为“饱汉不知饿汉饥”。而有的企业,用重金聘请知名教授整出一大堆时髦而高深的概念,出版了林林总总的刊物,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到头来,企业文化也只是花架子,企业的现状和企业文化建设之前一个模样。有的企业移植和克隆别的企业文化,今天学 “海尔企业文化”,明天学 “hp企业文化”,后天学“华为企业文化”,一概采取“拿来主义”,结果是无疾而终。在企业文化构建中,一味求新求洋,忽视了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味追求文字华丽,缺乏深层次、内涵性的东西;一味效仿照搬,失去了本企业的个性特色。这样“构建”出的文化,与企业员工难以产生心理契合,与经营管理形成“两张皮”,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那么,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讲,真的就没有作用?其实,企业文化与企业来讲,就像人与其思想灵魂和精神一样重要。经营企业如做人,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就像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当然企业文化就像人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您不可能要求一个处于懵懂时期的幼儿,有着深邃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所以说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成长,逐渐萌芽、发展,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组织文化和管理文化,是一种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因此,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从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的探讨发展到企业对文化在管理过程中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的研究。现在其基本含义是指,企业在一定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所原则的那些普通的、稳定的、一贯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体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方面,也表现为企业的日常工作行为。换句话说,企业文化是组织的生活方式,它由员工“时代”相传。“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学习应对适应外部环境和进行内部整合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那些能过提升企业在这两个领域的能力的价值观是有用的。如果组织成员拥有相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语言,那么在整合组织内各种努力和适应外部环境时,他们就会有相似的思想和行为。
企业文化包含以下内容:我们是谁,我们的信念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存在,但企业文化对于人们的意义如同空气之对于我们,虽然没有感觉到,但是已然身处其中。
企业文化制定着游戏规则,它会说:“这就是我们办事的方式,这就是我们相信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互相交往的方式,这就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企业文化的规则限定了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有效运作。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企业文化的重要影响之一在于,它通过塑造员工的价值观与信仰,影响他们的行为与态度。企业文化会产生更好的企业声望、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好的管理控制能力。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程序,一般可分为调研总结、定格设计、宣传推广和完善提升四个阶段。调研总结阶段主要是把握总结企业现有的文化状况及影响企业文化的各种因素;定格设计阶段主要是认真研究企业的经营状况、员工素质、人文环境及企业传统和现有文化适应性等因素的影响,提炼设计企业文化体系;宣传推广阶段主要是采用必要的手段,将企业文化所确定的各种理念和行为方式全面地体现到企业的各项活动和员工的行为上来;完善提升阶段主要是根据企业实践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及时吸收社会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使企业文化不断完善提高。
建设企业文化,正确审视企业文化的内涵,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一种完整系统的企业文化可分为四个层面:表层的以物质为形态的企业文化,即企业物质文化;浅层的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企业文化,即企业行为文化;中层的以制度规范为形态的企业文化,即企业制度文化;深层的以意识和观念为形态的企业文化,即企业精神文化。企业文化的这四个层次是紧密相联的: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也是其他层次的物质基础;行为层是企业文化的动态体现,也是其他层次的反映;制度层是约束和规范其他层次的企业文化,是保证条件;精神层是形成其他层次的思想基础和导向动力,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在构成各个层次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塑造和确立企业科学的共同价值观,是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具有开放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有着导向、凝聚、协调、激励、约束、辐射的功能。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为世人称道的企业文化,可以内增凝聚力,外增影响力。
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把握现代人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更多地采用与企业员工双向互动式的共享和参与的形式,以引导企业全体员工自主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个性化发展的趋势,更多地采用定量分析和个性分析的规范化的手段,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顺应注重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和产品品牌价值的国际潮流,更多地采用员工和消费者共同了解参与的方式。
我认为,企业文化的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领域,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更多的要借鉴别人的方法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 《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对其维度和影响的归纳性分析》作者:忻榕 徐淑英 王辉 张志学 陈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