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

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

第1篇: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

[摘要]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一起被巴塞尔协议界定为金融机构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本文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对商业银行员工操作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改善员工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行为科学员工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一、银行操作风险概述

操作风险是指在金融机构内由于工作人员的行为错误、不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错误,以及不可控制的事件所引起的收入或者现金流的波动。操作风险可以分内部操作风险和外部操作风险。内部操作风险分为员工风险、流程风险和系统风险。员工风险又分为操作失误、员工内部欺诈和内外勾结、越权行为、违反用工法、关键人员流失。本文所研究的操作风险指的是员工操作风险。员工操作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其在商业银行风险中的比重远大于国际同行的水平。近几年我国的商业银行员工操作损失频发,已经引起了我国金融界高度重视。因此,员工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在我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行为科学的商业银行员工操作风险管理分析

1.组织价值观在商业银行员工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行为科学理论认为组织价值观是规范和管理人员行为的核心。根据行为科学理论,人的一切行为都出自于人的心理活动,即人的动机、态度,而动机、态度又受制于人的需求和环境的刺激这两大因素。环境是一种客观事物,人无法选择,而需求则是主观的东西。因此为了控制人的行为,就要对人的需求进行调节。由于价值观对人的需求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就可以成为行为的控制器,也自然成为了员工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所以要对员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使得员工按照银行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的业务操作,使得员工时刻保持以银行利益最大化的自觉性,就必须从员工的职业观、价值观着手,努力营造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共创银行业绩的氛围。同时,对员工操作风险的管理不是通过强迫命令、硬性服从来统一员工的行为,而是用柔性化的手段对人的心理进行改造。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它内化为员工的意识、观念、态度和习惯,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使员工有归属感和价值认同感,进而使得银行员工始终按照银行的规则和程序来操作,减少操作失误。这还可以减少监督成本,提高银行业绩。

2.行为激励功能在商业银行员工操作风险管理的作用

由诱因触发动机,再由动机到达目标的过程就称为激励过程。根据行为科学理论,银行员工风险的激励功能可以从以下方面解释。从“目标理论”看,目标是引发人的动机诱因,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激励因素,缺乏目标激励的行为将是低效率的。应该将员工的理想追求与银行的目标结合起来,使双方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这种共同目标的形成不能只是对员工进行价值观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在制度中实现二者目标的统一。在银行内部设置完善的奖惩制度,使员工受到激励,这样可以使员工尽量减少操作失误,从根本上降低员工操作风险。同时银行良好的激励机制,使得员工增加自我意识,使得员工更加认真工作以争取奖励,尽量减少操作失误以避免惩罚,透明的奖惩制度还可以减少关键员工的流失风险。

三、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对加强商业银行员工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

根据行为科学理论,可以从价值观和激励功能角度来加强员工操作风险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员工操作风险的管理。

1.在银行内构建全体员工与银行共同发展的价值观。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共同的价值观能很好地团结全体员工为银行的利润和声誉共同努力。首先,要构建商业银行内部的企业文化,形成一种为抑制操作风险共同努力的氛围。其次,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团队建设,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分工协作的关系。再次,要把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体现在银行的规章制度中。这种共同价值观会增加员工的责任感,降低操作风险。

2.完善银行风险管理规章制度。首先,银行内部要建立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操作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员工要按照此规章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金融业务操作。其次,对于一些难以规定、时效性较强的金融业务要有一个大致的应急方案。再次,要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面对一些特殊情况能随机应变,做出最合适的选择。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可以使员工进行金融业务时有据可依,降低操作风险。

第2篇: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

从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来看,它不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管理科学化及会计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管理会计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其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古典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推动

19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合伙经营、股份公司等企业组织形式相继出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管理提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于是,古典管理理论便应运而生了。

(一)该阶段主要的管理理论

在19世纪20年代之前,管理并未形成系统的思想,大多数的企业尚处于经验管理的阶段,直至泰罗制的出现。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应科学地制定工作标准以及实行管理的例外控制原则。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现代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他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他提出了企业的六项基本活动、管理的五项职能和十四项原则,并认为管理理论就是以管理职能作为基本框架,用一些能指导实践的概念、原则、原理、方法、制度和程序等把有关管理的知识汇集起来,形成管理的科学理论体系。泰罗是从个别工人的角度来研究问题的,而法约尔则是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率,二者的理论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3.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出生于德国的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该理论的核心是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的地位来管理。

(二)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推动

由于古典管理理论的出现,特别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工厂制度及管理的变化,科学管理的精髓在于通过对劳动方法和劳动时间的研究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能够适应这种科学管理所带来的变化,作为现代管理会计前身的成本会计,开始引进与科学管理方法直接联系的某些技术方法,如: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并使这些技术与方法成为当今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该阶段,管理会计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标,以事前算账为根本特征的管理会计的雏形开始形成。

二、人际关系管理理论阶段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推动

古典管理理论的广泛流传和实际运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了科学管理的最大问题在于忽视了人的需求和对人际关系的了解,从而不能充分地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于是行为科学便应运而生,从而使管理进入了人际关系时代。

(一)人际关系管理理论

美国的玛丽・派克・福莱特既把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思想加以概括,又提出了一些与人际关系学说一致的观点,从而成为两个时代的桥梁。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又源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即梅约的霍桑试验,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主要可归纳如下: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为了追求金钱的经济人;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的组织;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从霍桑试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研究到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在实际的管理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最终成为当今管理理论中的一个主流学派,主要的代表理论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布莱克与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

(二)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推动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丰富,使管理会计最终从传统的财务会计体系中分化出来,现代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部分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始。将行为科学应用到管理上来,最重要的是由物本管理变成人本管理。在该阶段,管理会计在发展和完善了以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等为内容的规划控制会计的同时,原有成本控制中的理想标准成本转向了现行可以达到的标准成本,并出现了能使管理会计核算一定范围的预计成本的弹性预算。最为重要的是出现了基于人际关系学说和群体行为学说的责任会计,并开始行使预测和决策的职能。

三、现代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推动

从20世纪50年代起,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生产经营也日趋复杂,企业外部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获利能力普遍下降,这些变化要求企业内部管理应当更加科学、合理化,这种需求成为管理理论发展的动力。

(一)该阶段主要的管理理论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人本性的认识不断深化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发展,并出现了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哈罗德・孔茨所说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乱局,成了一片各种管理理论与流派盘根错节的丛林。除了人际关系学派、创始人是法约尔的经营管理理论学派之外,其他几个主要学派是:1.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该理论使管理从以往的定性描述走向了定量的阶段,他们的研究范围已远不是泰罗时代的操作方法和作业研究,它综合运用了运筹学、系统分析、决策科学化的思想与方法;2.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该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类组织的;3.经验或案例学派,这个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通常是一些案例)来比较、分析管理的实际工作者在过去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从中总结出一些一般性的结论来向管理人员或学生传授,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德鲁克、纽曼和斯隆;4.决策理论学派。该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将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的决策问题。它的基本出发点是: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管理的本质在于决策,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曾于197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西蒙。

(二)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推动

经济发展和管理理论的丰富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内容更加充实:1.体现行为科学理论的责任会计系统更加完善。在决策会计方面,决策目标向多样化转变,决策方法向满意性准则转变;在执行会计方面,管理控制充分发挥多种激励因素,业绩的计量、评价和控制要采用多样化的指标体系。2.现代管理会计深受数量学派的影响,引入了大量的正规数学模型和计算技术,从而使其更具分析性,能更有效地为企业正确进行最可行的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服务。3.经营管理理论学派也对管理会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适应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外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而产生的管理会计应具有以下职能:计划、评价、控制、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报告,即能够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这些职能是法约尔及孔茨的管理职能理论的应用与推广。同时,决策理论学派对管理会计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管理就是决策,意味着决策就应采用更为灵活的方法,而不能像财务会计那样按一定的规则来编制资料,进而推动管理会计进入战略管理会计的阶段。西蒙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应侧重于本企业与竞争企业的对比,管理会计的内容不但应包括传统的分析、决策、控制方法,而且还应包括作业成本计算、目标成本计算、社会价值链分析、预警分析、股东价值分析、产品寿命周期分析、质量成本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等方面。

四、当代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推动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所引起的社会需求的重大变化,导致由传统的大量生产向顾客化生产转变形成的生产组织的历史性大转变。同时,当代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为顾客化生产提供了可能,进而推动了管理技术的巨大变革:适时制采购与制造系统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零库存、单元制造、全面质量管理等崭新的管理观念与技术应运而生,为管理理论和管理会计的变革和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主要的管理理论

为了适应当代管理实践的需要,上述管理理论逐渐融合、渗透,走向统一,并出现两个代表性学派:1.系统管理理论。该理论把一般系统理论应用到组织管理之中,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兼收并蓄各学派的优点,将其融为一体,建立通用的模式,以寻求普遍适用的模式和原则。2.权变理论学派。该理论强调随机应变,灵活地运用各派的学说,并根据内外环境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模式与手段,进而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管理理论出现了重视知识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再造、企业界限模糊化的倾向等等思想,进而要求管理会计的对象、职能、方法都必须相应地予以变化。

第3篇: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幸福;幸福最大化;信息成本;生命成本;幸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4543(2009)06―0127―0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财富水平的提高导致财富刺激的边际效用逐步递减,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在不断提升,幸福水平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继工业革命和生产力革命后的管理革命时代,知识工作者将成为组织的生力军,管理知识工作者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成为企业组织面临的最大管理挑战。人本管理思想的发展要求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视工作为自我实现的机会,视人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的主体性意识不断提升,使得在管理中“控制”变得十分困难,而自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家以幸福指数来评价经济发展的要求,组织对幸福的管理也迫在眉睫。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组织从幸福的视角思考管理的终极之善。因此,组织应该从幸福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管理资源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保持企业基业长青,已经成为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适应人性和时代要求的新的管理理念。

一、幸福的内涵

幸福的概念在拉丁语中的表达是beatitudo,其基本含义是至福。在英文中,幸福对应多个词,如well-being,happiness,eudaimonism,hedonism等词都可用来表示幸福。而eudaimonism与hedonism是存在的两种有代表性的幸福观,前者被称为至善论,后者被称为快乐论。《辞海》的定义为幸福是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感到的满足状况和体验。追溯历史,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幸福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从欧洲的古希腊时代、中国的先秦时代开始,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对幸福内涵就进行了繁琐却是有益的探索。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幸福是由智慧和知识决定的;柏拉图认为幸福只不过是“善”的理念;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类存在的终极目标;伊壁鸠鲁则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德谟克利特认为幸福是正直和谨慎;洛克认为幸福就是快乐。…而经济学家也众说纷纭,霍布斯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福利,福利的基础是财富;边沁认为幸福就是趋乐避苦;森认为幸福是他所能做的各种事情及能力的函数。在中国古代,人们是以“福”来表达幸福概念的。把获得“五福”看做是人生的圆满境界。而儒、道、佛三家的学说没有对幸福或者福作出明确统一的定义。观而概之,从管理意义上说,幸福就是在管理互动中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智慧和优势获得自身的发展并不断地追求生存优越和快乐,以满足自己不断提升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使之增进组织利益相关者幸福最大化的至善境地。

二、幸福研究的历史回顾

经济学对幸福的研究始于古典派经济学家所建立的政治经济学。但他们讨论的主题不是幸福,而是物质财富。然而,事实上,在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它没有完全脱离伦理学的基础,幸福一直处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但不是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学逐渐从伦理学中的分离、幸福水平无法量化以及受经济学的边际革命等原因的影响,经济学家将注意力集中于主观满足的客观对应物上,用效用和偏好来替代幸福,使幸福研究淡出主流经济学的怀抱。直到Easterlin(1974)和Scitovsky(1976)将经济研究直接地聚集于幸福才使幸福问题得到了研究。他们认为财富增加时,人们的平均幸福水平并未随之提高。即“幸福悖论”问题。这样,幸福研究的问题在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及其心理学家当中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也获得了政府和公众越来越多的注意。社会科学家引入了生活质量的社会指标概念。经济学家研究量化生活质量概念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法以达到某种社会可说明性。森在生活质量分类上纳入一些新的指标,如民主、社会资本、健康、工作条件和基本能力,发展成为后来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心理学上,幸福这个概念在早期被用于精神健康的研究中,后来被运用于生活质量健康问卷调查中。而卡尼曼直接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传统经济学中的一些先验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检验,并采用日重现法来计算国民幸福,成为全国幸福感账户的基础。国内邢占军以体验为基础,提出了体验论主观幸福感理论。政府机构则开始用国民幸福总值、国民发展指数、幸福指数等概念指标来衡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三、幸福管理理论的提出

管理思想的发展都是在修正先前理论或模式缺陷基础上形成。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生存自觉地进行管理实践,但是人们仅凭经验管理,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直到以泰勒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才弥补了经验管理的科学性不足,第一次以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来探索管理问题。但其理论本身包含着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理性”与“人性”的矛盾,这直接导致了在其推行过程中暴露了古典管理理论存在的缺点及其局限性,引起了人们的怀疑和批判。行为科学理论以泰勒制“纠编者”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但它过分强调非理性主义和感情逻辑,忽视了管理中人作为决策者和行动者的角色;另一方面,行为科学所讲的社会人也不是有个性、有创新能力的个人,而是在反对泰勒的群体工作有偷懒行为的基础上的小群体组织,结果将群体提升到个人之上,使个人创造力受到组织的制约,使行为科学不能理性地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再者,行为科学理论虽强调了人的复杂性和社会性,但仍未跳出机械观的窠臼,把人当作“条件反射”的机器来加以考虑,这导致行为科学理论对管理理论和实践力不从心,于是“理性主义”从沉睡中醒来,迎来了综合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现代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由于固守将复杂问题分割成部分和片断加以处理的“分析”范式,使管理者难以洞察管理活动中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更谈不上有效地加以解决了。管理实践在呼唤新的理论和思维方式。一般系统论的产生和发展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依据。在研究取向上,系统论以整体功能的最优化为最高目标,以此来评价要素及其运行方式是否合理。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不少学派都采用系统方法来研究管理问题,如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均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来揭示管理的本质。可见,在现代管理理

论中,尽管管理思想观点纷杂,但它们都以一般系统论作为其立论前提和哲学基石,以系统方法为分析框架来研究管理问题。然而管理理论和实践者发现企业能不能在竞争市场中获胜,不仅在于适应外部环境,更在于企业自身形成核心竞争能力,这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持久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力量。于是当代管理理论关注的重心又重新回到了组织内部。关注知识、信息、情感在组织中的产生、传播和利用,关注个体和组织学习能力的强调,关注组织的整体价值观,成为当代管理学的深沉底蕴。

西方管理理论反映了管理学家对管理问题的不同认识和看法,每种管理理论都与所处环境及时代有关,这些管理理论都正确地反映了管理问题的某些特征,但这几种管理理论都没有反映出管理问题的根本,即人生活的、工作的最本质的追求和终极目标以及管理的终极之善。其实,每种管理理论的实质都是幸福管理的反映。古典管理理论应用科学方法解决生产和企业管理问题,是因为科学方法能带来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使人获得幸福;行为科学理论应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解决管理工作中人的社会、心理问题,是因为人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够带来幸福;现代管理理论采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管理问题,是因为系统方法能增进人的协调发展,使人获得幸福;当代管理理论应用复杂性科学方法研究管理问题,是因为复杂性科学能体现管理的本质,更能获得幸福。所以,不论哪种管理理论都只说明了管理的某种或某些具体追求,而各种追求的终极目的其实都是幸福。管理的根本目标和终极意义是追求幸福最大化。幸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幸福具有终极性。从这个角度说,管理的终极之善是改变人们的生活,使人获得幸福与快乐,故这种新的管理理念应该称之为幸福管理。为此,我们把幸福管理定义为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智慧和优势来协调组织的资源,以增进组织利益相关者幸福最大化的机制运行过程。

四、幸福管理理论提出的必要性

(一)西方人性理论演变的逻辑分析

西方近代管理理论对人性的研究是从人工作的目的出发,研究人们在工作中最重视的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人性假设和管理模式。其中最有影响的人性理论先后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四种假设。人性假设理论反映了管理学家对人的不同认识,每种人性假设都与所处环境及时代有关,这些人性假设都正确地反映了人性某些方面的特征,对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条件限制,也各自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经济人”假设视人为物或把人仅当作经济动物,追求物质利益,是因为物质利益能够带来幸福;“社会人”追求归属感、尊重感,是因为归属感和尊重感能够带来幸福;“自我实现人”追求成就感是因为成就感能够带来幸福;“复杂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是因为各种各样需求的满足都能使人获得幸福感。但这四种“人性假设”都没有反映出人性的根本,即人生活的、工作的最本质的追求和终极目标。所以,不论哪种人性假设,都只是从人类行为的某个侧面说明了人类的某种或某些具体追求,这些追求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们的许多追求与占有,充其量仅是达到幸福的手段与过程,为幸福提供一些外部的条件,而幸福的手段、过程和条件皆不是幸福本身。人们工作、生活的根本目标和终极意义是追求幸福最大化。从这个角度说,管理的终极人性假设是“幸福人”。

(二)管理理论统一的困境分析

在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以管理过程学派为代表的许多学者都试图建立一门统一的管理理论。这种对统一的管理理论的追求可以追溯到几代管理理论的学者们对管理理论的追求和探索。第一代学者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重复地履行各种职能的过程,但管理者应该履行哪些职能没有达成共识。第二代学者在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对管理者应该履行计划、组织和控制这三项职能得到了最广泛的承认。第三代学者对统一的追求就是试图把行为科学、社会系统和数量方法的各种不同观点纳入传统的管理理论框架中。对于第四代学者来说,他们对统一的追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系统理论应用于管理;二是企图从多文化、多制度和多学科的观点分析和结合各种经营管理概念,即进行比较管理的研究。第五代学者对统一的追求表现在对传统的管理理论提出了批评和怀疑。权变管理理论学派希望用权变的观点来统摄其他各个管理学派,他们认为不存在最好的能适应一切情况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而应视实际情况而变。权变思想的出现曾经给管理理论的统一带来了一丝的希望,但是,权变管理理论在管理流派的统一上同样收效甚微。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我们观察一种情形所用的理论决定了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东西。管理过程学派、系统学派和权变学派试图从各自的研究视角来统摄管理理论丛林,但从实际的情况看,理论的统一并没有实现而分歧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没有从根本上对管理的终极之善进行反思。

(三)管理价值观的缺失分析

从组织理论的视角来看,管理理论依次经历了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每种理论均用自己的语义解释组织现象以期获得对管理问题的全面理解。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在坚持劳动分工是组织基础的同时,却从个人的经验和有限的观察出发,旨在寻找组织设计的先验假设。但是理性系统中的理性概念是有局限性的,在组织的最上层,指导整个决策制定的价值前提是处于体系之外的。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放弃了理性的主张而代之于感情的逻辑,把组织看成功能性的生存需要且仅极端地关注了有机型的组织,几乎没有考虑组织的价值取向。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既没有按照统一的研究纲领来进行,也没有据以运作的分析单位及其关键维度。而作为分析单位的决策前提却从未被人予以操作化以便使之得到广泛而一般的应用。系统理论把组织的目标和价值分系统作为组织系统的子系统加以研究并认为组织的很多价值观来源于较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但是,系统理论也没有更为深入剖析组织的价值观也没有予以操作化而广泛应用。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使用变异一选择一保留的基本环境机制作为解释工具。但是,演化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理论过多地与生态学系统进行类比,导致它没有涉及人的决策和动机,致使价值观问题也被忽略了,而且整个过程都被视作不可避免的。故而,管理理论围绕组织管理系统的价值观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使得组织管理问题面临基点不稳的问题。面对这些事实,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们深思的是一个具有“二律背反”意味的问题:强调个人的自主性与强调组织的制约性一般是互斥的,但为什么成功的企业组织能有一种综合协调的机制扬个人自主性、个人的发展之长而避其短,使企业组织趋向良性运转?当代组织理论研

究者们的回答是:建立一种以幸福为中心的新的终极价值观系统,而这种价值观系统正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它的存在对个人行动和组织的行为产生韧性约束,推动了组织成功地迈向卓越,使人性得以真正彭显。

五、幸福管理理论的基本构架

企业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的安排,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它具有明确的目的,包含人员和成员以及具有某种精细的结构。为此根据组织目标、结构以及人员的框架来构建幸福管理的内容并采用人本经济学和机制设计理论(信息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组织目标、组织结构以及组织成员。

(一)组织目标:幸福最大化

早在约公元前430年,Xenophon就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问题,他认为检验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是财富是否得到增加,并认为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得到更多的财富,即管理最优境界就是财富最大化。古典经济学认为财富的增长一定能够带来人们快乐的增长,所以,只要研究财富的原因并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社会的幸福与快乐就自然会不成问题。因而,财富的多寡被视作间接度量福利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指标。财富的获得一定能增进幸福吗?Easterlin(1974)提出了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即财富增加时,人们的平均幸福水平并未随之提高。伊斯特林悖论意味着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社会福利l的提高,收入或经济增长以外的因素,会显著地影响个人幸福水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认为决定人们快乐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对幸福和快乐的渴望,这种渴望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当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收入水平开始影响人们的幸福水平。因此,幸福而不是收入应当成为政策制订者的主要关注目标。人本经济学正是从这一视角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人本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人的生命成本最小化,幸福满足最大化的学说,幸福是人类唯一有理性的终极目的,而人本经济学就是解决有限生命成本约束条件下的幸福满足最大化的问题。因此,企业组织存在的使命是最大化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幸福。

(二)组织结构:信息成本最小化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描述组织的框架体系。它主要涉及企业部门构成、基本的岗位设置、权责关系、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及企业内部协调与控制机制等。组织结构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组织行为的效果和效率,从而影响着企业宗旨的实现。组织结构的本质是通过设计符合系统内在规律的人的行为路线和物的配置使得系统要素更为协调、匹配、表现出更高的秩序。因此,为了应对日趋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管理者的有限理性,组织必须设计一定的结构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以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从信息的观点看,组织结构可以看成是一个信息交换和调整的过程。既然把组织结构看成一个信息交换和调整的过程,那么,组织结构如何提高组织运行的信息传递效率呢?机制设计理论认为,信息效率是关于经济机制实现既定目标所要求的信息量多寡的问题,即机制运行的信息成本问题,它要求所设计的机制只需要较少的关于消费者、生产者及其他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信息和较低的信息成本。任何一个经济机制的设计的执行都需要信息传递,而信息传递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因此,对于制度设计者来说,自然是信息空间的维数越小越好。也就是说,组织结构的运行要求尽可能低的信息成本,这样就能提高组织结构的信息效率。卡森也认为某一时期存在的组织结构就可被解释为对节约信息成本这一组织需要的一种理性反应,最优的组织结构是能够在既定的环境与信息成本条件下有效地配置决策权,从而形成有效的信息流结构的制度。为了达此目的,组织结构经历了最初的官僚组织结构到知识经济时代的网络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变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使信息成本最小化。

(三)组织人员:生命成本最小化

组织是由人构成的行为系统,组织借助人员来完成工作。如何设计一套机制发挥组织成员的最大积极性,是组织面临的严峻挑战。人本经济学认为在人与自然打交道的全过程中,无不显示出生产的唯一投入是人力投入,即人的脑力、体力投入,交易成本则更加直接表现为人的生命成本支出。因此,人的生命成本才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根本的成本支出。经济发展根本上是要解决以尽可能少的生命成本付出获得尽可能多的幸福满足的问题,这是人类所有经济行为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处。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为了使人类有限的生命能够更加有效,在生命成本的约束下实现最大化的幸福满足。而机制设计理论认为组织成员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及决策分散化的经济机制下能激励相容,即所制定的机制能够给每个参与者一个激励,使参与者在最大化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达到了设计者所制定的目标。组织要使组织所有成员能激励相容,真实地显示有关个人经济特征方面的信息,必须在人力的最终成本方面最小,才能使利益相关者的幸福最大化。组织成员在生命成本最小化下达到激励相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企业组织与管理者之间的激励相容,一个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激励相容,这涉及到对管理者和员工的激励相容问题。组织管理从两方面来分析激励相容问题:一方面从管理学视角进行分析,激励机制主要是在组织制度的指导下,根据组织成员的不同需要,对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来满足组织成员各自的需要,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励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其主要理论有需要激励理论、团队运作、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从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激励主要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根据人是经济人假设,设计出一系列旨在以维护出资人利益的企业制度,其主要理论有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等。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组织成员的生命成本最小化。

(四)组织结构与组织人员的互动耦合

管理从本质上是通过人的两类行为(被动遵循与主动选择)实现的,即通过组织中一定规则的结构和能动的人共同作用来实现的。在管理理论中随处可见“人之设计结果”的建构秩序,如扁平化管理、流程再造、虚拟化等,管理者通过一系列的规则、程序、制度(确定性)来保障实施,他们的研究充满了建构的踪迹。但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及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人须接受普遍适用的正当行为规则的约束,即“人之行动结果”的演进秩序,如行为理论、组织文化、治理结构等,管理者通过灵活的政策有目的性诱导而使组织人员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秩序性。演进与建构秩序不仅独立存在,而且有着互为补充的关联。当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隐性信息演进成显性信息,并经过实证证实,那么,演进的显性信息就逐步转化为可建构的规则;对于建构无法处理的信息,即“人之设计”无效时,必须将其转化为“人之行动”去处理。可见,管理中建构和

演进两类秩序明显对应于组织结构的信息传递性与组织人员的激励性两类作用模式,建构即管理者计划、设计的结果,而演进实际上是在一定环境影响或诱导下“人的能动性”结果。组织结构的信息成本最小化和组织人员的生命成本最小化互动耦合机制就是管理哲学中“演进”与“建构”两类倾向的实现机理。组织结构是在对生产和任务有相关运行知识的情况下,试图通过确定的结构、流程、制度等给出组织人员确定的规则加以解决,相对处于稳定的关系。而组织人员由于受人的能动性影响相对处于变化之中,只能靠一系列的激励机制赋予组织人员在一定行为空间内选择的权力以提高组织人员的努力程度,从而发挥其能动的创造作用。组织结构和组织人员的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而和谐共生,共同促进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幸福最大化。

最后,我们通过“信息成本”和“生命成本”两维度构建幸福管理结构框架。第一个是信息成本维度,通过它可将组织结构界定在高信息成本和低信息成本这一范围内,高信息成本是指对利益相关者的幸福最大化需要花费大量信息传递成本,低信息成本是指对利益相关者的幸福最大化需要花费少量信息传递成本。第二个是生命成本维度,通过它可将组织人员界定在高生命成本和低生命成本这一范围内,高生命成本是指对利益相关者的幸福最大化所付出的人力投入最大,低生命成本是指对利益相关者的幸福最大化所付出的人力投入最小。如果幸福管理既是高信息成本又是高生命成本且互动耦合成本也很高,则称其为贫乏式管理,组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利益相关者幸福最小化。如果幸福管理是低生命成本但信息成本高且互动耦合协调性差,则称为关系管理,组织成员在工作中能明晰产权关系,但组织机构臃肿,信息不能有效传递,对顾客的需求反应迟钝。如果幸福管理是低信息成本但高生命成本且互动耦合协调性差,则称为规则或程序管理,组织建立了一系列的规则、流程、制度等来规范信息传递能力,但组织缺乏激励机制来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产生人员内耗,人浮于事,浪费了组织的知识和智慧。如果幸福管理的信息成本和生命成本及其互动耦合成本都很低,则称为最优管理,这是幸福管理要达到的理想境界。一方面,组织的规则、流程和制度能优化组织的信息传递能力,提高信息在组织内部传递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并加快了信息流转的速度,使组织面对复杂的内外环境更敏感、更灵活;另一方面,组织成员在激励相容的管理环境中形成各自的人生目标,并使组织成员与组织目标相一致,从而在和谐、统一、高效、有序的管理场中激励组织成员个人成长和自我发展。再者,只有将规则或程序管理和关系管理有机耦合在一起,才能促进组织结构与组织人员的共生发展,使企业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幸福最大化。

第4篇: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行为科学 高校管理 师德建设

[作者简介]左群英(1974- ),女,四川仁寿人,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和德育原理。(四川 内江 64111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内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面向农村小学的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NJS19)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076-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指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国家各级各类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给高校思想、文化建设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给高校师德建设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继古典组织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学说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管理理论,它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哲学原则,强调人的需要和人的价值,带来了管理与人的关系的重大转变,对提高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实效性有重要价值。

一、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实践主要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泰勒试图改变这种状况,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勒强调用科学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式的管理,这对管理的规范化和效率化虽然具有一定的意义,但这种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所谓科学管理并不能为工人提供持续的工作动力。欧洲古典管理理论的奠基人,法国的法约尔和德国的韦伯从行政组织建设的角度也对管理理论进行了探索,但其理论和泰勒一样,重视组织的目标和效率的提高,强调经济因素对激发工作动机的作用,忽视人际文化和个人的心理需要,因此和泰勒的所谓科学模式一样,在实践中遭致诸多批评和反抗。

美国哈佛大学的梅奥以著名的“霍桑实验”为基础,提出了不同于古典管理理论的人际关系学说,其核心思想是:人是社会人,其行为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认为影响生产效率的第一要素不是工作的物理环境或工资报酬,而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尽管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古典管理理论“目中无人”的缺陷,但遭到传统习惯势力的强烈反对,加上梅奥并没有进一步提出更具操作性的管理模式,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直到50年代以后,人际关系学说发展成为行为科学以后,才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种理论对梅奥提出的“社会人”假设进行了肯定,即主张社会心理因素比经济因素对人的行为影响更重要。弗洛姆曾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类死了;在19世纪,不人道意味着残酷,在20世纪,不人道系指分裂对立的自我异化;过去的危险是人成了奴隶,将来的危险是人会成为机器人。”这段话深刻揭示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工作变得越来越标准化和单调枯燥,人们开始倾向于从社会关系和精神情感方面重新定位工作的意义这一事实,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也因此特别强调建设和谐的人际氛围和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二)激励机制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人的行为动机以需要为基础,管理要充分发挥人的工作兴趣和工作效率,关键在于建立能持续激发并满足人的合理需要的激励机制。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固然重要,但只有当其与尊重、归属与爱、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结合的时候才是更有意义和吸引力的。因此,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影响激励机制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例如,弗鲁姆的“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这一模式认为,只有当目标价值较高,自己有实现目标的把握时,人的积极性是最高的。因此,管理者要考虑的就是提高工作的目标价值和合理进行人事安排,努力做到人尽其才,从而有效激励人的工作积极性。

(三)领导风格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库尔特·勒温和他的同事们对团体气氛和领导风格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三种比较典型的领导风格:专制型的领导者一般只关心工作的目标和效率,对被领导者缺乏敏感性和必要的关心,容易导致被领导者对领导者存有戒心甚至敌意,进而在工作中产生机械化的行为倾向;放任型的领导者对工作和团体成员的需要都不重视,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低,缺少人际凝聚力;民主型的领导者重视营造民主与平等的团体氛围,注重满足团体成员的合理需要,尤其是精神和情感上的需要,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融洽,团队的工作效率高。

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思想,也是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汉刘向编录的《管子》一书中记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对齐桓公说的一段话:“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虽然是陈述霸王之业的一番言论,但这段话对高校师德建设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管理原则,高校师德建设才能真正焕发生机和活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效发展,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不过,虽然“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已基本上成为高校管理者的共识,但真正将这一理念体现在高校各项管理实践中仍需要一段艰难的历程。目前的高校师德建设基本上仍以约束和监督为主导,以“事”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仍占主流,这也是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整体而言,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尽管不能说很糟糕,但存在很多问题。如当前我国高校存在一种较为突出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醉心于申报科研课题和发表科研成果,而对教学工作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敷衍塞责。这种现象反映了教师在追求职称评定和功利性发展方面表现积极,而在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方面却热情不高。按照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这种对物质利益和功利目标的过分关注并非人的本性表现,只不过是社会转型时期拜金主义浪潮影响下人性的一种异化反映并由此表现出的一种异化的发展观。师德建设的宗旨就是要引导高校教师认真审视这种异化的发展观,重新认识人的真正价值和自我实现的真正含义。

因此,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工作的重心转向树立一种崭新的教师形象,这种形象以个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为核心,又能把个人的自我实现和为教育事业、学校发展而奋斗相结合和统一。师德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以教师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为基础,以学校的组织文化和共同目标为引导的人本理念和工作模式,从而为这种崭新教师形象的塑造而服务。学校要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向,为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创造条件,并真诚地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只有这样,高校师德建设才能走出目前“学校管理目中无人”“教师心中没有学校”的困境,把蕴藏在教师内心深处的自我实现的本性激发出来,并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自觉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以主人翁的态度和积极的工作热情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奋斗。

(二)构建激励机制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关键

按照行为科学理论的思想,如果某种工作对某人没有吸引力,或这个人对获得目标价值的把握性不大甚至根本毫无把握,都很难激发他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建立以明确可达的价值目标为主导的激励机制,是高校师德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目标激励要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充分考虑和发展教师的个性和特长。如对成就期待高且能力也较强的教师,要鼓励并提供条件支持他确立较高的目标,激发他的斗志;而对成就期待较低但又有某方面特长的教师, 应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目标,并提供机会使之实现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否则教师要么无动于衷,要么产生严重的焦虑感或抵触心理,不利于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抱负的真正提高。以科研和教学为例,很多高校设立的一套对教师进行科研和教学考核的评价体制总体而言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激励的作用。

目前高校一般都按职称和学历的等级设立相应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并以1~3年为周期进行严格的考核,如果没有完成相应的任务,则按规定的制度进行处罚。但问题在于,不同教师的兴趣和特长不同,有的教师喜欢教书育人,其教学能力也很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但他们不太喜欢从事科学研究,在他们看来,花大量的时间去“爬格子”写论文,不但是很枯燥很辛苦的一件事情,而且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没多少价值的。反过来,有的教师教学能力一般,甚至存在严重的问题,例如地方方言带来的语言障碍,不善表达带来的沟通障碍等,但他们喜欢思考和研究,科研能力也较强。此外,在“科研实力就是高校生命力”的今天,高校的评价体制总体上都倾向于科研方面,对教师的评定,尤其是对其职称评定和各种奖励基本上仍然是“拿科研成果来说话”。总体而言,高校对教师科研任务量的规定是偏于苛刻的,相当一部分老师完不成,或者即使完成,也是以牺牲一定的身心健康为代价的。这已经成为高校教师普遍感到心理焦虑和职业倦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高校应该构建一套以人为本的灵活的激励机制,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差异,让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自由选择,从而达到完成自我实现和服务学校发展的“双赢”效果。笔者认为,可以把工作任务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刚性任务”,即科研和教学方面必须完成的最低标准,这个标准应该适当降低,让绝大部分教师可以顺利完成;二是“弹性任务”,同样必须完成,但完成的方式可以按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灵活选择;三是“超额任务”,这部分标准可以适当提高,但又要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刚性任务”和“ 弹性任务”是教师必须完成的,完不成则施加必要的惩罚措施,但在统一要求的同时要允许教师有一定的选择空间,确保大部分老师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而“超额任务”则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抱负、家庭情况和生活理念来从容选择,让愿意而且有能力“更上一层楼”的老师能站得高看得远,也能让能力不足或没有条件投入到更多工作的老师不产生强烈的焦虑感和不平衡感,进而产生消极怠工的职业行为。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保障

领导者在一个单位或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从勒温的研究和通常的情况来看,民主型的领导者是最能激发团体成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虽然也有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风格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比专制型领导风格所带来的工作绩效低或者仅仅是相当,但这并不能否认民主型领导风格的优先性价值,关于群体成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也表明,民主型领导风格下成员的工作满意度一般都比专制型领导风格下的工作满意度高。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专制不能让道德进入人的心灵,它只能驯化出没有创造力的腐儒,培养出大量伪善之人和趋炎附势的平庸之辈。因此,依靠专制型的领导风格所产生的工作业绩一般来说也是短期的,其程度也是有限的。

高校师德建设要取得长远的实效,民主型的领导风格毫无疑问是更有效的,放任型和专制型的领导风格都只能使教师离道德更远。朱小蔓老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情感德育的研究,她强调只有“情感上的认同、接纳”才会促使道德“真正内化为人的品德”,正所谓“行道而得之于心谓之德”。情感不仅支撑着人的道德认识系统,而且在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中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我们的生活经验所反复证明的一个事实,因此,建立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对提高高校师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干群关系永远是人际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学校领导处处体现出对教师的关心、理解和尊重,而不是冷漠、压抑和打击,教师才会真正以学校为家,以学校发展为己任,从而自觉自愿、积极努力地投身于工作中。

当然,对积极先进的行为给予表彰,对违反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的行为提出批评甚至给予适当处罚,这是管理工作的必要内容,也是领导者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主张和谐不代表毫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但即使是批评和处罚,在程度和实施的方式上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激励为主的原则,否则处罚只能伤害人,不能警醒、激励人。领导者如果摆出冷冰冰的制度和冷冰冰的面孔,只能营造冷冰冰的人际关系,这样教师对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是很难“热情”起来的,师德建设也就成了沙漠中的空中楼阁。因此,只有一个以人为本、管理民主的领导班子,才能打造一支敬业乐业、德才兼备的精锐之师,从而推动学校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把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改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由原来对“规章制度”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是管理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弊端。当然,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实际上两种管理方式并非泾渭分明,科学管理不会对人的社会需要毫无关注,而人本管理也难以完全撇开科学的工作程序和有效的组织建设。高校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应该吸取行为科学理论的合理之处,使之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美)Fred C.Lunenburg,Allan C.Ornstein.教育管理学[M].孙志军,金平,曹淑江,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第5篇: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

至今,人们对于安全原理的认识还处于最初级阶段,发展安全文化的一个最重要任务就是要探讨清楚安全的基础原理和规律。目前,安全理论界已认识到如下安全科学原理。

安全哲学原理:即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总结安全的哲学道理和原则。远古人类的安全认识论是宿命论的,方法论是被动承受型的;近代人类的安全认识提高到了经验的水平;现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从而在方法论上能够推行安全生产与安全生活的综合型对策,甚至能够超前预防。有了正确的安全哲学思想的指导,人类现代生产与生活的安全才能获得高水平的保障。

安全系统论原理:包括安全系统原理、安全控制论原理、安全信息论原理、安全协同学、事故突变论等安全系统科学的机制和规律。从系统论的角度,不仅研究清楚事故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和关系,更要探讨各种技术的安全系统要素及结构。认识事故系统,对指导我们从控制事故来保障人类的安全具有实际的意义。这种认识带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动、滞后的,但从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则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因此,从建设安全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原理,则更为理性,更符合科学性原则。安全控制论给我们揭示了事故控制和防范的规律,安全信息论是安全科学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安全协同学和事故突变理论还处于研究和探索之中。

安全经济学原理:是阐述事故损失的规律与评价技术,安全的效益理论和投入产出规律;研究与事故相关的非价值因素的价值化技术;研究不同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时期,事故保险(伤亡保险、财产保险、意外事故保险等)的运行机制及其与事故预防,实现本质安全的关系和动作机制等理论。安全经济学的理论对国家安全投入政策的制定、指导企业有效地控制安全投资结构,为企业提供安全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支持提供理论基础。

安全管理学原理:现代社会能安全科学管理,需要研究安全管理的科学原理,如安全法学的基本原理,安全法制的基本规则;安全管理的组织学原理;国家安全管理的棚制及理论;企业安全科学管理的模式及体系;安全行为科学的原理;台理安全投资的保障机制等。

安全工程与卫生工程原理: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理论原理,在安全科学技术学科是相对完善和成熟的领域。安全工程技术原理是针对不同行业的生产技术及工艺,研究相适应的安全原理,如防火原理、防爆原理、机电安全原理等;卫生工程技术原理主要是与职业病相关的物理和化学因素的理论的规律,如防尘原理、防毒原理、噪声控制原理辐射防护原理等。

第6篇: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

一、引言

随着整体经济环境的急速变化和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因素的日益增加,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选择,关于内部控制的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也成为国内外管理实务界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与内部控制的管理实践日益普及和日趋完善相比,理论研究无疑是滞后于实践发展的(李连华,2007),这将影响理论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的发挥,甚至将成为内部控制管理实践进一步发展和突破的障碍。要推进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其他相关理论中寻找恰当的理论元素,为其指明发展方向和提供理论支持。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学理论的支持,管理理论的发展对内部控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主导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的认识,从更具体的内部控制要素角度对内部控制的管理理论基础追根溯源,聚焦战略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管理沟通理论、管理过程理论等相关管理理论对内部控制的理论框架和理论要素等提供的理论支撑,并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加深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理解,为内部控制理论基础的研究提供些许贡献。/

二、内部控制理论基础及框架

第7篇: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管理;人事;人力资源;转变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科技创新的基地,肩负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知识支持的重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在人才的管理上,依然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格局上。这种传统人事管理的理念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尽快实现高校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建立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已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人事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性化管理,主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与配置,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它反映了组织客观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是从以工作为导向转变成以员工为导向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人事管理在当代的新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是:人不仅是管理的工具和手段,而且也成了管理的目的。要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获取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最大程度地挖掘人才的潜质,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发展。133229 .CoM

人力资源管理着力于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力求精干和高效,用尽量少的人力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二是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力求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使人的潜力发挥到极限,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达到工作的高水平。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崭新和重要的领域,是对一种特殊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资源进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对员工实施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思想和行为,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主要有以下区别:

1.管理的视角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视人力为成本,人力资本是一种消耗资源;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并非将人视为成本,而是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使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高于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

2.管理的类型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往往是“被动反应型”的“管家婆”、“救火员”式的操作性管理;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多为“主动开发型”的策略式和预见性管理。

3.管理的重心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以“事”为中心,恪守“进、管出”的管理模式,讲究组织和人员调配;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发挥人的潜能和人力资源开发上。

4.管理的方法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孤立的静态管理。当一名员工被安排到一定岗位后,完全由员工被动地工作,自然发展;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不仅对员工安排工作,还要根据组织目标和个人状况,为其作好职业生涯设计,不断培训,量才使用,人尽其才。

5.管理的手段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采用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采取人性化管理,尽可能考虑到人的情感、自尊与价值,坚持以人为本。

6.管理的策略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侧重于近期或当前的人事工作,往往就事论事,缺乏长远考虑,属于战术性管理;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注重近期和当前事宜的处理,更注重人力资源的整体开发,注重对未来的预测和规划,属于战术与战略相结合的管理。

7.管理的技术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照章办事,机械呆板;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手段,使其更加科学和规范。

8.管理的层次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部门往往是执行部门,很少参与决策;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其自身就处于决策层面,直接参与组织的计划与决策。

三、高校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必然性

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是高校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内在要求

(1)关于人的哲学的演变。关于人的哲学先后有过四种观点: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受经济因素制约,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社会人假设则认为人工作的主要动机不是经济需要而是社会需要,环境的力量要比上级主管的控制力量更有效;自我实现人假设进一步认为人总是要求提高和发展自己现有的能力,并充分发挥潜能,组织应当把人作为资源,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人就可以自我激励;复杂人假设更深入地认为人有复杂的动机,不能把所有的人简单地归类为某一假设,不同的人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动机需要。由于对人的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因而引起对人的管理的思想理论不断演变。

(2)管理思想理论的演变。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思想,基本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此后人际关系学说以及行为科学理论基本以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为前提。特别应强调的是,行为科学理论使传统的人事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变注重外在要素管理为内在要素管理,变注重外在量的调整为内在要素质的提高。它特别强调人的心理、价值观、群体文化等,“人本管理”、“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概念皆源于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管理理论的变化必然引发实际工作中管理内容的变化。

(3)管理内容的演变。雇佣管理认为人是一种投入,一种成本消耗,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成本。因而在一系列实际管理措施中人被工具化、手段化,势必出现劳资双方严重对峙。劳资双方根本利益渐趋一致的观点则认为,人不仅是一种成本,更重要的还是可以创造比消耗的成本价值大得多的可再生资源,人事管理不仅要控制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为组织获得更称职的人,更有效地发挥人的潜能,维持并激励人的高度工作意愿。由此出发的人事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劳资双方利益必然趋于一致。

2.高校社会地位的巨大变化是高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外在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社会地位和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科研单位,它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要因素,以及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教兴国的主力军,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21世纪的高校担负着更大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任务。高校面临的将是市场经济下自由招生、自主管理与双向选择的社会体制,如不改变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将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

3.新时期高校内部的变革为其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创造了内在动力

当前,各高校已经或正在进行的人事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在这个改革中,它们都力求寻求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管理效益,促进自身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无疑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它使高校中的“人”和“事”有了很好的结合点,发挥了人的最大潜能,有利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实现高校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和职能

传统人事管理是建立在把人假设为“经济人”的基础上,更多的是看到人的自然属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完整、丰富的人性假设的基础上,不是只抓人性中的一个片段,而是对完整、丰富的人性予以全面尊重。因此,只有实现观念的转变才能带来管理方式的转变,才能有管理目的和结果的转变。要树立“开发人力资源是高校人事工作的核心任务”的观念,通过编制人力资源开发计划、薪酬设计、员工培训等一系列职能的转变,善于从人力资源管理中寻找解决高校发展问题的答案,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教职工积极参与高校发展目标和战略的制定。

2.科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人力资源规划是指组织要科学地预测、分析自己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自身在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需要的人才,并使组织和个体得到长期的利益。

作为高校而言,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的引进、使用、培训等各个环节。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理念,一方面要以高校战略规划为核心,为高校实现总体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同时还要在实现高校总体目标中有效促进个人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使两者处于良性的互动之中。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要考虑到人员结构和层次的合理性安排:既要重视一线教学部门,也要注重行政管理、后勤服务部门;既要重视发展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还要重视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管理人才。

3.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聘任制是我国现阶段人事管理改革的总趋势,也是人事管理体制的核心所在。在高校实施全员聘任制是人事管理的有效手段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实施全员聘任要做到按需设岗、择优评聘、坚持标准、全面考核,破除评聘中论资排辈现象,使评聘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为了稳住和吸引人才,在实施全员聘任制的过程中还必须建设一支业务精良、结构优化、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彻底破除职务和身份的终身制:在分配制度上要彻底打破平均主义,探索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要将教职工的校内津贴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以及成果转化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直接挂钩,真正做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这样方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以最小的人力资源获得最大的组织收益。

4.引导教职工设计职业计划,加强职业管理

第8篇: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 安全意识 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保障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外在环境因素、大学生内在法律意识淡薄和道德底线模糊等都有可能引发越来越多的校园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降低或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要诉诸于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行为系统的建立,形成自下而上的个人安全行为机制,构筑宏观校园安全体系。“人的安全意识行为系统是一个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的三维立体结构。”①

大学生内在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的理论依据

大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外界教育和自我意识相结合的产物,一种内在的安全意识的养成有其自身的理论依据和形成规律。我们将从社会稳定理论、社会学习认识论、行为科学理论三个方面分别考察。

社会稳定理论。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对城邦生活进行了哲学思考,当时的城邦已成为一个充分人为的社会,需要人们思考社会生活是如何可能,特别是社会秩序是如何可能的,以及如何能有一种更好的社会生活②。先哲们进一步探讨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当下社会,理解这个社会是如何运行及存在的,其稳定的机制是什么。事实表明,历史剧变、运动都会引发社会动荡,伴生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社会个体的危险系数。

大学生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一方面他们关注国际国内热点、难点、沸点事件,倾向于探究事件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校园内场所设施安全、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学生心理危机等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我们透过现象,去探讨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有效机制。只有在秩序良好的校园环境里,大学生才可能去开展各项学习和实践活动。大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安全理论知识,才能参与构筑和谐校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锻炼中。由此看来,社会理论应该与世界历史事件和过程的详细考察紧密相联,才富有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③。

社会学习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根源于客观现实,是人们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的产物。“认识论是关于认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它研究的是认识的对象和来源、认识的过程和形式、认识的真理性及检验标准等问题。其中心在于阐明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在人类认识中的相互关系。”④大学生要知晓安全问题,必须深入把握安全行为规范和准则,真正从内心领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做出理选择。

认识或理论活动是对于实践活动的一种抽象的再现过程,是对于对象可能存在的状况把握⑤。本质上,客体的性质是在与主体的关系中得到规定的,这种规定方式是对具有抽象性特征的理论活动的一种描述,即主客体关系模式,主体反复地实践,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呈现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人的大部分行为知识都通过一定环境,由外而内“输入”获取。如今,在大学阶段特定的现实环境中,大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到人与世界相互生成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这是衡量大学生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如果大学生对安全知识铭记在心,信手拈来,用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显然这便是一种内化了的学习过程。在此,我们强调学习的反思、评估,通过反思理论达到指导实践过程与结果的作用,然而此非终极目的,只有探讨实践与认识之间发生的时而模糊又时而明确对抗的反省维度,才是获取新认识的策源地,这种被认识或理解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将推动和实现人们所选择的社会目标。

行为主义科学理论。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社会个体通过有效学习可以获得一种更为复杂的理解能力,为探索那些以坚强和微妙的方式生存于世界中的各种事物,进一步说明了在全景性的社会现实中人的行为是主观目的的客观实现。大学生安全意识或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的是不断追求人的各种需要和满足,这种追求反映在大学生对于自己行为的不断完善上。大学生对于安全意识与行为习惯的养成过去往往只停留在日常语言或说教片段上,如今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清晰的科学理论对安全教育进行系统描述,通过生动活泼的案例、情景再现等形式,呈现直觉、感性的临场状态,有助于大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使个体行为模式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内在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的时代价值

培养大学生内在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理解力,实现个体思想安全的社会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用于指导实践活动。当今大学生有其突出的个性特点且呈现显著的时代特征,是文化层次较高、自我意识较强、自我支配欲望较强、喜欢憧憬美好前景且渴望平等的群体。在国际国内复杂背景下,形形的社会现象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因此更凸显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当大学生经过对安全规范的理解、甄别、接纳等一系列内化过程后,安全认知能力得到提升,能对行为规范作出具有实践特色的解读,且能对行为做出理性选择,实现学生个体安全社会化。所谓安全社会化,指的是社会个体有效地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安全的可能性范围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体思想安全与社会整体安全的一种互动行为。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以人为本”,真正地热爱并尊重每一位大学生,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审慎的科学态度,强化社会安全综合性知识储备,让安全行为意识真正植根于大学生头脑,使其在社会安全和谐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大学生内在安全行为习惯养成,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高校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安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示范、导向、约束以及调节,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教养与规范。对每一位大学生而言,规范安全行为,巩固安全行为品质,理性地思考自己选择的思想任务,并更为坚实地内化在思想意识里,真正形成稳定倾向性的安全意识,将有助于塑造大学生个人社会形象。一个人成功成才的机会根植于他优秀的内在品质,这些优秀的内在品质抑或是社会正向认可度高、抑或是良好的个人社会形象。当一个人隐含地设定了某种标准时,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奋发努力,这是个人形象塑造的过程,突出表现为在他人心目中和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形象,延续并彰显了其个人形象特点。

大学生内在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有效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从人的行为动态中考察,安全规范构成了大学生行为选择的可靠依据,更是减少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安全现象的生存基础,对于完善大学生身心发展,造就高素质社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他的综合素质状况,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培养最终都要落实到行为习惯上来,可见,习惯养成在完善个体人格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品德端正的大学生,不仅要拥有健全的行为安全认知、行为选择认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反映出来,唯有如此,才谈得上人的全面发展。简言之,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全面的素质,追求思想完善、健康人格,做到行为规范,同时也充分地体现出一个人对人类和世界的博爱,这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大学生内在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的路径选择

强化大学生主体理性意识,树立安全道德行为价值取向。大学生是具有自觉行为能力的人,必须要树立起安全行为责任主体意识。所谓主体意识,即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在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人居于主导和主动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自我意识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当社会个体主体意识愈强,人们参与社会实践及谋求自身发展、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社会个体的安全行为把握度与自身能动意识是正相关的,社会个体主体意识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身心发展的自知、自主、自控的程度,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人们要善于调整心理状态,完善知识结构与行为模式,调节主体内在安全行为意识的不足,通过思想内化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安全主体意识。

培养大学生安全主体意识需要在自主养成教育上下功夫,主体意识增强是教育和人类集体生活的基础,笔者主张引导学生真正把握安全问题认知,强化主体意识,全面推进。当前,高校相当部分学生对于安全隐患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首先要提高大学生对安全防患的主体意识。建立起遵守安全文明的内心信念,使其成为选择社会安全行为的内在驱动。事实表明,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增强能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管理和调节自己的实践行为,根据自身的情况明确安全行为态度、培养敏锐的洞察能力、运用科学的安全知识作理论指导,合理评估,谨言慎行,深刻认识到应当对自己的安全行为切实承担起责任,从根本上树立安全责任观。

大学生内在安全行为习惯养成要做到循序渐进。“无规矩不成方圆”,行为实践必须选择在安全范围内行事,讲求规范性。规范性强调的是社会个体的言行举止要有一定的规矩和标准,培养人们行为规范是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的最终目的。教育者既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到所提出的规范要求要体现时代性和现实性,激发人规范行为的持续有效性。

安全行为是个体安全意识品格的外显因素。当我们从人的内隐安全因素观察,个体内在安全思维选择力发展过程,是通过认知度、驱动力、内在辨别力、定向感度这些因素交互作用来实现的,个体安全能力由此循序渐进发展而来。重视大学生安全品质的形成,教育者要通过各种生动灵活、易于被接受的传递方式使大学生不断地、渐进地形成正确的安全认知,意识到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知晓如何判定安全标准,选择社会行为方式或进行社会行为实践。积极的情感是实践行为的推动力和催化剂,当一个人对安全的认知越深刻,情感越充沛,其安全行为就越自觉。因此,在大学生安全行为习惯养成上,我们应重视在不同年级段上,以每个月、半年为周期,通过报告会、座谈会、辩论会、主题班会、访谈、事例视频等途径,不断推进大学生安全意识及行为习惯的逐渐养成。

大学生内在安全行为习惯养成要构建心理安全预警机制。个体是社会的成员,作为富有理性的公民,应该支持、赞成国家、社会所要求的规范,并在此框架下选择个人行为模式。作为人存在的精神形式,思想、意向等展现为确然的定势,同时又蕴含了理性辨析、认知能力及安全知识的内容,从而形成为一种相互关联的结构⑥。在社会中,公民一般都具有“正义安全感”或“安全期盼”的自觉向度,促使人们循着合乎理性的方向作出决择,符合公共利益的诉求,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在公共利益中受益。

从大学生成长环境来看,尽管社会个体存在差异,但通过安全知识的传授、实证调查研究、身体力行等途径,大学生会获取内在安全自我价值感,遵循安全义务的可行原则,培养忠诚的职责感,依靠对安全认知的自然发展趋势,启动安全预警系统,作出科学合理的行为决择。大学生应具有维系社会稳定和有序化所必需的内在定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安全意识可以看作是行为实践的精神本体,它从主体存在的精神维度上,为行为实践提供了内在的根据。

建立健全大学生内在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的社会效果评价体系。养成教育以行为作评价对象,行为在真实性和有效性上彰显优势。对已发生行为进行评价,既要评判大学生选择行为的合理性,又要为将来行为提供可参照的标准依据。根据参照标准,我们可判定行为评价是否有效,研究者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测评大学生的行为,收集测评信息。另一方面,大学生如何对待活动成为评价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如果研究者所用方式不可靠,加之大学生如果虽然刻意在安全范畴内实施行为,但实则我行我素,评价将无效,结果无从谈起。我们认为,大学生首先主观上要有内在安全认知、情感激发,真正认识到安全行为给自身带来的收益,心悦诚服地参与整个教育过程,会得到有效实现。因此,确立大学生内在安全行为养成评价标准时,要尽可能地考虑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各个层面,如教育实施者、教育家、受教育者、交叉学科专家等,集思广益,共同探讨研究,进而提出全乎理性的、科学的社会评价标准,将不合理性降至最低,彰显其作为制约行为、人格与人生的当然之则。规则一旦生成并约定遵循,人们将在自己的活动中养成一种谨慎、规则和可靠的内在认可倾向,无形中构成社会主体的价值理想与追求,在评价的意义上确认行为的性质,实现行为动机系统与评价系统二者的有机统一,真正建立起大学生内在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的有效社会评价体系。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高校安全稳定立项科研项目A类研究课题“大学生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AW087)

【注释】

①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92页。

②⑤王南:《社会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7页,第184页。

③[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8年,第117页。

④章士嵘,卢婉清:《认识论辞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页。

第9篇: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

一、责任会计的内涵、指导思想与职能

(一)责任会计的内涵 米切尔马赫在《成本会计为管理创造价值》中对责任会计进行了描述,即利用会计进行业绩评价通常被称作责任会计。杰希姆和乔尔西格尔在《财务总监》一文中认为,责任会计是指按各个责任部门来收集和报告收入与成本信息的核算体系,其存在的前提是管理者应对其自身的经营行为、下属员工的经营行为以及他们的责任单位的活动负责。罗纳德希尔顿在《管理会计学》中对责任会计也有相应阐述,认为责任会计是指管理会计人员为了促进目标一致性,在衡量人员和部门的业绩时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概念。毛洪涛(2006)在研究业绩管理会计时认为,责任会计是业绩控制会计的基础,他认为从业绩管理会计的研究分析来看,建立业绩管理会计系统的根本原因在于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的压力以及对一个更加有效的战略执行方法的需要,企业希望通过这个执行方法来增加股东的价值。

责任会计是以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作为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工作之一,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作用是管理者提供各责任单位履行其经济责任的会计信息。在分析责任会计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发现责任会计的三个要素即战略目标、目标会计报告及绩效考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责任会计系统具有以下内涵:第一,责任会计是基于绩效管理的视角而建立的会计体系,责任会计具有战略性、人本性和组织性的基本特点;第二,若干责任单位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企业整体,责任单位的责任预算也是企业预算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责任会计实施,需要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的积极主动性,以保证各责任单位的责任预算能够顺利完成。由于企业预算的合理分解形成了责任单位的责任预算,因而责任会计在督促各责任单位完成责任单位责任预算的同时,也保证了企业预算的顺利完成。

(二)责任会计的指导思想 一是设计本企业的责任会计体系并建立责任单位。在一般原则指导下,根据企业经营特点、管理要求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企业责任会计体系,以落实责任,核算责任过程,加强责任分析,实行责任奖惩等工作,从而加强责任管理,防止隐患,调动可能的积极因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实现其社会效应。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和内部管理。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有关责任人对其业绩应承担相应责任。责任会计要求明确责任预算,通过科学系统的责任核算和责任控制,使相关责任人自觉地增强责任意识,调动尽可能的积极因素,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得到较好的社会效益。责任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主观意识到责任重大性,是责任落实到位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负责人或相关责任人主观上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更好地实施相应的内部管理。因此责任会计的实行要强化相关人员的意识,加强各责任单位有关人员自觉履行应尽责任的意识,激励员工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管理的目标。从这个方面来看,责任会计不局限于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还要以行为科学和运筹学为支撑。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还应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做好员工的工作,激发员工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感,激发财会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效益效率观念。三是责任落实与业绩考核紧密结合。责任核算、分析及奖惩紧密结合;责、权、利及效益紧密结合,促进经营管理机制的完善,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这都是责任会计的核心理念。

(三)责任会计的职能 一般情况下,责任会计的职能有以下几方面: (1)预算职能。责任会计的预算职能就是在企业预算的指导下,合理编制各责任单位的责任预算,作为各责任单位的努力目标以及衡量各责任单位工作成果的标准,以确保企业预算得以顺利完成。(2)控制职能。责任会计的控制职能就是对责任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事前制定的责任预算进行检验和督促,对发现的差异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各责任单位实现其报告期的预期目标。(3)核算职能。责任会计的核算职能是对责任单位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采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计算、记录和报告等,并通过一定方式向责任单位负责人和企业管理者反映责任单位责任预算的完成情况。(4)考核职能。责任会计的考核职能是以责任单位的责任预算作为依据,根据责任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对各责任单位的工作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将工作成果与奖惩制度紧密结合起来。

总体上,责任会计的职能是在企业内部除了要算产品财务账以外,还要按照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原则,按照责任归属,确定责任单位如成本责任中心、利润责任中心等,明确责任指标如资金、成本费用、利润率等,以各责任单位为主体按责任指标进行核算、控制、监督,实行统分结合、双层核算的会计管理制度。责任会计的四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预算职能提供责任单位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控制职能促使责任单位的工作按照既定目标进行,核算职能反映责任单位对责任预算的执行结果,考核职能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完成责任预算,保证责任会计的巩固和发展,为编制新的责任预算提供参考依据。

二、责任会计系统的实施原则

(一)责任会计目标应与企业整体目标保持一致 责任会计是企业分权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产物,坚持与企业整体目标一致的原则,是指企业把一部分经营决策权分配到各责任中心,同时应注意防止各责任中心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偏离企业整体目标而各行其事,应当保证企业上下目标成为一个整体,使分权经营组织形式保持高效率。坚持目标一致性原则能使一个企业所有子单位或责任单位的管理者都努力达到企业最高管理层制定的目标。

(二)责任会计的实施过程应坚持责、权、利相结合 责任会计的实施,要为每个责任单位明确其需要承担的责任,与此相对应的也将会赋予责任单位相应的权利,同时也会为每个责任单位制定业绩与成果的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工作主观积极性,从而保证企业总体利益或目标的实现。

(三)责任会计实施应坚持可控性原则 责任会计主要是以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为核算对象,核算其责任成本和产生的效益。各责任单位发生的成本有的是责任单位自身可以控制的,有的则是责任单位所不能控制的。因此,在对各责任单位进行考核评价过程中,仅能考核该责任单位可以控制的成本,其不可控的成本应当不予考核。否则将无法作出合理的评价,以该评价为基础的奖惩办法也不合理。因此构建责任会计系统应当遵循责任成本可控性原则。

(四)责任会计实施应执行反馈性原则责任会计实施过程中,各责任单位预算的执行需要有一套健全的反馈系统,对执行责任预算的过程进行控制并及时、准确、可靠地反馈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使各责任单位不仅能很好地完善记录,建立并执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而且能通过实际完成数据或情况与预算数据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控制和调节各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以确保实现预定责任目标和任务。

(五)责任会计实施应注重激励原则 激励原则是责任会计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责任会计的目标之一即是激发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负责人及相关责任者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责任会计在执行过程中确立目标、预算以及各项奖惩措施时,要注意从物质和精神多层面激励,有效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激励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而努力。

(六)责任会计要坚持收益与费用配比的原则 在财务核算基础上,责任会计应按照收益与费用配比原则进行会计调整,对于不属于当期的费用与成本进行扣减处理,而对应在当期反映而未反映的费用与成本进行调增处理,以客观反映责任单位收入与支出的正确配比,并在确定收益时严格界定收益与费用的对应配比关系,对于与费用成本没有对应关系的收益进行客观的调整。

三、责任会计相关基础理论研析

(一)责任会计与分权管理理论 分权管理即是现代企业组织为发挥较低层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把生产管理决策权适度分配给各下属组织,最高领导层仅保留少数关系全局利益和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分权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决策权部门化,即在企业中建立一种具有一定自的内部组织机构。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授权,使每一责任中心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对应的责任。应当说分权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而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目标则是分权与效率的结合点。在企业整体目标的指导下,高层管理者把一些日常的经营决策权直接授予负责该经营活动的责任单位,使其能针对具体情况及时作出反应,避免逐级汇报延误决策良机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各单位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分权管理理论是责任会计产生的基础。在分权管理中应重视责任会计的运用。现代企业产品种类繁多,其分散在各地的组织成员,或是制造中心,或是销售中心,或是产销一体的分子公司,它们分布非常广泛,组织机构较为复杂。为了有效地控制多个管理层级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如何把握各组织的资金活动,从而控制他们的成本或收益,达到与企业目标一致,责任会计则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式。企业起步阶段规模通常较小,因而通常选择集权管理,主要负责人不需要正式的责任会计系统就能控制经营。对于小企业的经理而言,通过与员工面对面的交流来了解日常经营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随着企业组织的扩大,经理需要更正式的信息系统以实现控制如管理会计信息等。企业建立了会计系统来计量记录经营活动事宜,并对内外提供财务报告,成为计划组织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企业获得越来越多的服务和生产经验,其又建立起标准成本预算和弹性预算来帮助控制经营。企业的不断成长,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授权成为必然,最终便形成一个成熟的责任会计系统。

(二)责任会计与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是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及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人类行为一般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其首要研究领域是在与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方面,即研究企业等组织中人的行为,通过研究得出如何调动组织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等问题。该领域有代表性的理论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的观点可以描述为在特定时刻,如果人的一切需要均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最主要需要的满足就比其他需要的满足更为迫切,从而将需要划分为五级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责任会计源于分权管理,而分权管理又源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该理论的影响下,授权分权的管理在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若干责任单位便是分权管理的一种体现。同时分权管理是一项很复杂且浩大的工程,其涉及分权的方式、程度及层次等若干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下放权力的过程。企业分权管理科学性及成功与否,一方面依存于分权授权管理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分权授权管理制度的执行。授权管理的应用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取决于对各责任单位所负责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预算管理、控制、考核及业绩评价等环节执行力度和效果。若实施力度和效果不佳,不仅会挫伤各责任单位的积极性,同时也难以反映工作的实际情况,影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在授权分权管理中责任会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三)责任会计与信息经济学理论 对信息商品的成本、价格和价值等问题的研究都是属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它是关于信息的经济学问题的一系列研究。该学科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花费多大的成本以获取信息的价值。通过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从而以一定的投入获取最大价值的信息或以最少的投入获取一定的信息价值。

责任会计实际上是一个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控制系统,因此应以信息经济学理论作为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之一。为了获取各责任单位责任预算、责任控制、责任考核和责任评价等信息,需要付出获取该相应信息的成本。在获取责任会计信息的过程中以信息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在投入产出对比分析时,应当兼顾责任会计信息的效果和经济性。有效的责任会计管理控制系统所产生的信息价值必须为正,否则将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反而会有碍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四)责任会计与控制论 管理系统实际是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同时也是管理的职能之一。为了确保企业的目标和计划能够顺利实现,一方面企业应该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因发展的需要而重新修订的标准,对责任单位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对比预先制定的预算或目标,在出现偏差时分析原因并予以纠正,同时进行报告反馈;另一方面,企业根据其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修订或重新制订,并依照新的计划对责任单位进行执行、考核、评价和反馈报告,并以此规制不断循环,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信息是控制的基础,它是在控制客体运行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说明其内部状态、外部作用和控制的目标。企业要控制某一过程或结果,应对其发生、经营和成果输出掌握足够的信息,并能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措施去影响其发生和经营,从而影响企业经营成果,以达到企业控制目标。

企业实现目标和计划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责任会计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企业适当授权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常会根据实际情况划分若干责任单位,而责任会计的产生为顺利实现企业目标和计划奠定了基础。企业管理控制的整个过程贯穿着责任会计,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所依据的信息。通常责任会计的运作流程是:制定总体目标、总指标的分解、责任预算、制定内部结算价格、责任单位的日常控制、责任核算、责任报告的编制、责任考核及责任信息反馈等,进而实现其责任单位控制功能。可以看出,责任会计控制的流程和与控制论基本一致,不同在于责任会计控制中融入了会计特有的一些观念和方法。

(五)责任会计与委托理论 委托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这是委托的主要观点之一。由于委托人与人的效用函数不同,这必然导致委托人与人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规制的情况下,人的行为有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从而使得委托者需承担一定的委托成本。

企业内部各管理层之间广泛存在着委托关系,企业授权管理即是形成委托关系的典型行为。当委托授权行为发生后,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如何使得各受托责任单位目标实现的同时,也能为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责任单位都有明确的责任范围,且独立自主地履行其职责。在对各责任单位控制、考核及奖惩中责任会计起着关键性作用,其有助于增强责任单位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意识,促使各责任单位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完成责任预算,从而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同时在划清权利委托人和责任单位之间的权责关系方面责任会计也起着重要作用,既然责任单位具有部分权力,就应该承担相应责任,只有正确处理委托人和责任单位之间的风险分担问题,才能使责任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有效地影响企业及其各环节的行为,进而达到局部与整体的目标一致性,最终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优化。委托理论作为企业授权管理行为的理论基础之一,授权管理的有效实施与责任会计作用的发挥有着密切关系,因而委托理论理是责任会计的基础理论之一。

参考文献:

[1]牛述芳:《责任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教育财会研究》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