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护理与实践范文

临床护理与实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护理与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临床护理与实践

第1篇:临床护理与实践范文

关键词: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临床实践

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中一门独立而重要的学科,要求从学校教学到临床实践中都强化对学生的"三基"教育,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尤其是基本技能(即护理技术操作)的强化教育。但是目前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二者的差异性与矛盾日益突出。笔者以无菌技术、静脉输液、肌肉注射三种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为例,与临床实践相比较,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以供同行们共同探讨,旨在不断提高基础护理实验水平,促进护理专业教育的发展。

一、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异

1.1用物不同。

1.1.1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操作在学校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用物均为非一次性物品(如包布、手套、治疗碗等),而在现代医院临床实践中为了控制医院感染率已经基本摒弃非一次性物品,几乎所有临床科室都是使用一次性物品进行患者的治疗。

1.1.2静脉输液由于种种原因,多数护理学校在进行静脉输液的实验教学时都是采用传统静脉输液法(即头皮针一次性输液法),而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为了减轻患者痛苦,绝大多数医院所采取的都是静脉留置针输液法,两种针头的构造和形状、型号等完全不同。

1.1.3肌肉注射传统的肌肉注射法教学中所采用的吸药安瓿需要用锯片切割以后才能折断,这种传统安瓿由于使用时费时费力在临床已基本摒弃不用,现在所采用的均为不需锯断的易折型安瓿。

1.2方法不同

1.2.1无菌技术传统无菌技术操作法中的铺治疗盘法、无菌容器使用法、无菌溶液取用法以及戴无菌手套法由于用物的不同,在临床实践中的操作已经大大简化,甚至有些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已经没有采用,而在学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却依然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反复练习。

1.2.2静脉输液在临床实践中,经过实践研究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约45°角,可以有效减轻静脉输液穿刺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患者感觉无痛或微痛。而在传统的静脉输液教学中由于所有版本的护理教材都写明要求学生以15~30角进针,导致学生在静脉输液这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技能上会存在一定缺陷。

1.2.3肌肉注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肌肉注射时要求学生将注射器内所有空气排尽才能给患者注射,而在临床实践中已经明确发现在排气时留取少量空气在注射器内可以在注射时减轻患者疼痛并使药液能更加充分的进入患者肌肉组织。实验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与临床实践有一定脱节之处。

二、问题分析

2.1护理专业教材编写滞后与于临床多年。

2.1.1《基础护理学》的教材编写

现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所出版的《基础护理学》教材均为2005年~2006年之间所修订,而修订之前的参考版本多为我国80年代所出版的中专教材,明显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实践的快速发展。

2.1.2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编写

我省现行的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由省卫生厅在2005年所编写的操作规程。据杨新月对基础护理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报道:教学中涉及的8O项操作中有7项临床上基本不做,占8.75%;有25项由他人完成,占34.25%;由护士独立完成的操作48项,占65.25%。在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中存在重大矛盾。

2.2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脱离

从事护理教学的人员长期脱离临床实践,而在临床工作的护士仅负责临床实习带教。护理教材部分内容过于繁琐,而临床实际则需简便有效,护理实验教学现有的不科学、不切实际削弱了护理教学的效果和操作常规的权威性。

2.3现有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开展临床教学

我国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传统培养模式为集中在校学习3~4a,在临床实习8~10个月。在校学习阶段以教材为蓝本,几乎没有到临床实际操作的机会与时间,以至于临床实践中最新的技术与方法学生完全不知道。

2.4传统理论跟不上医疗新技术的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技术、新器材不断开发并应用于临床,使传统的理论与技术操作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现象。如目前氧气吸入、电动吸痰等已逐渐被中心控制、管道化所取代。

三、意见与建议

3.1营造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氛围。

护理教学必须以护理临床实践为基础,护理教学人员应参与护生实习带教,参与在职护士的技术培训和操作考核。

3.2教材与操作常规要适时进行研讨、修订,注入新观念、新内容,以符合现代护理教育。

3.3掌握操作的目的和操作原则。要求护生在学习操作技能时灵活掌握操作目的与原则即可,不死记硬背,教者与学者都用操作目的、操作原则来衡量,而不是刻板地按操作步骤执行,这样才不会使护生进入临床以后感到困惑和束手无策。

3.4针对护理专业的教学特点,进一步完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条件。在实验教学中应该增加与临床使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密切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智光媛.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12(6):57~58.

第2篇:临床护理与实践范文

1.前言

为评估精神科护理管理工作中落实人性化管理相关措施的必要性,研究筛选2014年1月―2016年5月入住该院精神科接受救护的113例患者,予以随机分组的同时,在两组中分别实施不同管理措施,期待提升精神科护理管理整体质量,现报道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研究随机筛选2014年1月―2016年5月入住该院精神科接受救护的113例患者,分析所选患者临床资料,再参考随机数字标准进行分组。分析组,共58例,性别男30人,女28人;年龄16~70岁,中位值(47.2±6.0)岁。常规组,共55例,性别男28人,女27人;年龄17~68岁,中位值(45.5±5.2)岁。将两组精神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其结果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2.2 护理管理方法

2.2.1 常规组:常规组55例管理工作中实施基础性管理措施:给予患者输液护理、心理护理、专科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

2.2.2 分析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分析组加以人性化专业管理措施:(1)人性化健康指АD托慕精神类病症专业病理知识、预防方法、治疗常用药物、注意事项、应激处理等等告知患者家属。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详细查阅患者病例资料,告知患者家属发病前后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而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治疗依从性。(2)人性化心理支持。精神类病症往往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较大的负担,致使患者产生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严重情况下甚至失去持续治疗的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详细为患者及看护家属讲解成功案例,进而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3)人性化放松训练。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精神科患者心理状态,根据不同评估结果给予患者放松训练,如对于存在自杀倾向者,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包括打扑克、唱歌、看电视等;对于有严重恐惧及焦虑者,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参加文体活动,如合唱表演,以扩大患者活动的范围。(4)人性化家庭支持。精神科内患者较为特殊,患者家属大多会出现紧张、焦虑,甚至是绝望的不良心理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而且还会增加患者家庭的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家属心理干预和疏导,告知患者家属的陪伴、鼓励和安慰,对患者病情恢复的重要性。

2.3 效果指标 向患者及其看护家属发放该院自拟的满意程度调查卷,以评估两组病例对该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评分的内容包括服务态度、病房环境、管理规范性、服务及时性以及综合素质5项,每项分值为20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越高。

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版统计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

3.结果

管理工作中落实不同管理措施后,分析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是(95.06±1.28)分,常规组为(80.46±1.98)分,表明分析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

4.讨论

作为医疗机构中具有特殊性的一个科室,精神科所接收的患者病情危重、风险较大且流动性较强;加之,精神疾病患病原因复杂,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差,使得单纯靠药物治疗的疗效欠佳。不仅如此,患者大多存在着发病诱因复杂、疾病种类繁多以及临床表现各异等问题,同时护理管理工作的难度也普遍偏大,不仅影响患者救治效果,而且还可能会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性因素,所以需要优化管理手段。

“人性化管理”强调充分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权利并关心其情感变化曲线,立足于护理人员角度思考各个环节的管理运作问题。在展开护理服务工作时,始终以患者为中心,除了要为患者排忧解难以外,还要为其提供心理安慰,并充分尊重患者隐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将患者放于服务工作的第一位,同时尽可能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合理需求,在尊重患者生理条件以及心理特征的基础上,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患者的担忧与隐患,使得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自尊、人格等多个方面均得到尊重,通过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同时为精神科患者提供细致性、及时性、充分性、科学性、系统性以及有针对性为一体的护理服务。除此以外,“人性化管理”工作还强调减少外界对精神科患者的刺激,通过提升患者心理应激应对的能力,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大幅度提高患者及其陪护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此次管理工作中落实不同管理措施后,分析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是(95.06±1.28)分,常规组为(80.46±1.98)分,表明分析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精神科展开护理管理工作时,实施人性化的专业管理措施效果突出,有助于提升精神科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因此值得推荐。在今后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人性化护理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张敏.精神科护理员参与岗位知识培训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10):60-62.

第3篇:临床护理与实践范文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中医院呼吸科江苏省无锡市214121

【摘 要】目的:对我院采取中药穴位贴敷的肺炎患者进行护理的研究,了解中药穴位贴敷对治疗肺炎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肺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肺炎治疗和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的治疗以及护理的基础上,另外进行中药穴位贴敷的治疗,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肺炎发作次数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肺炎发作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在治疗肺炎患者的时候,能够有效的减少肺炎发作次数,同时促进炎症消失,中药贴敷治疗肺炎的方法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在临床上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肺炎治疗;护理干预

肺炎是因为多种因素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等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发热或者引发哮喘疾病。因此,肺炎在临床上是重点突破的疾病。在对肺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时候,可在患者肺部发现絮状物,炎症的形态呈斑块或片状,肺部可见啰音和痰鸣音。肺炎在临床上治疗时间长,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并发症,发病反复,因此,治疗难度加大,我国目前治疗肺炎的方法主要采用的西医药物治疗,在对肺炎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也是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操作,但是在治疗上并没有得到很乐观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肺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实验组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在16~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8±2.7)岁,病程在1~10天之间,平均病程为(5.3±1.1)天。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17~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8±1.7)岁,病程在1~11天之间,平均病程为(5.4±1.3)天。

1.2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肺炎治疗和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的治疗以及护理的基础上,另外进行中药穴位贴敷的治疗[1]。

1.2.1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都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通过西药进行症状缓解。在护理方面,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并适当的进行健康宣教的讲座或者宣传活动,让患者自觉约束生活中的不良行为,防止肺炎反复发作[2]。

1.2.2中药穴位贴敷

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治疗以及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中药穴位贴敷的治疗[3]。首先制作贴敷用的中药,榨取新鲜的生姜汁,倒入准备好的吴茱萸粉末中搅拌至粘稠的膏体,每个药膏直径为1厘米,厚度为1厘米。在治疗肺炎患者的时候,选取的穴位一般为天突穴、双定喘穴、双肺腧穴、双丰隆穴、大椎穴[4]。在进行穴位贴敷前,先用生姜汁擦拭选定的穴位,让患者的毛孔张开,在选定的穴位上进行拔罐,等到患者的皮肤发红就可以除罐,一般留罐两分钟左右,除罐后就可以进行中药的穴位贴敷,成年人贴敷时间在2~4小时之间,每天进行一次。

1.2.3中药穴位贴敷护理

首先要做好护理的健康宣教,向患者说明贴敷治疗中可能出现情况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以及配合后,再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贴敷后不能剧烈运用,防止贴敷药物脱落,同时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出现灼痛还有起水泡的现象,如果发生这种现象就用碘酒擦拭灼痛和起水泡的部位进行消毒清洁。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忌食生冷、油腻、刺激的食物。一般在进行中药穴位贴敷以后会出现贴敷部位的色素沉淀,要患者说明是正常现象,在治疗痊愈后可自行恢复。

1.3评价指标[5]

护理效果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标准。患者在进行护理后,7天内没有出现咳嗽、咯痰的情况,三个月内没有发作肺炎,进行检查后肺部炎症基本消失,肺部啰音和痰鸣音基本消失,为有效。患者在7天内出现咳嗽、咯痰的情况在原来的30%左右,三个月内肺炎发作次数明显下降,检查结果显示炎症大部分消失,肺部啰音与痰鸣音程度减轻,为好转。患者在7天内发生咳嗽、咯痰的情况在原来的60%左右,三个月内,肺炎发作次数没有下降,肺部炎症面积没有减少,仍存在肺部啰音与痰鸣音,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肺炎发作次数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发作次数较实验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2。

3讨论

中医中,认为肺炎是由于肾阳虚、肺阳虚以及脾阳虚导致,肺部痰湿蕴结阻碍气机运行,寒邪引动伏痰,因此,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调理脏腑气机,从而能够帮助患者尽早的康复[6]。

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在进行治疗和护理以前,两组患者肺炎发作次数都在5次以上,对照组经过护理下降为3次,实验组组下降为2次左右,因此,两组在肺炎发作次数中有明显的差异,实验组的治疗和护理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中药贴敷选取的穴位中,双定喘穴、双肺腧穴可以宣肺理气,化痰解郁,天突可以促进人脉气血运行,丰隆可以沉降胃浊,大椎能够振奋阳气[7-8]。中药方面,生姜汁和吴茱萸都可以温肺散寒,化痰利气,从而促进患者起到止咳平喘,祛痰抗炎的效果,缓解患者肺炎的情况,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亚莲,梁君妃,马立海等.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3):290-291.

[2]金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机制探讨及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2,34(10):1562-1563.

[3]帅粉荣.穴位贴敷膏外用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3,34(8):1051-1053.

第4篇:临床护理与实践范文

作者单位:454000 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是80年代以后引入我国医学教育的方法,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问题,寻找信息和知识的空白点,达到加强自学、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不断拓展的过程[1]。PBL教学的典型模式包括: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讨论总结,我科自2010年1月以来将PBL教学法运用到临床带教中,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焦作市卫校2010年1月至2011年 6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理大专生共16人,均为女生,年龄18~21岁,在妇产科共实习3个月。

1.2 方法 ①对象:凡在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理大专生均列为实验对象。②带教老师要求:教与学的关系是一桶水与一碗水的关系,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在知识的深度、广度方面应有“一桶水”[2]。PBL模式以心理学、医学、人文学知识需求为主[3]。要求带教老师不断加强心理学、医学、人文学知识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专业素质。③学生要求:学生入科后,带教老师根据情况安排学生分管若干名患者,结合各自主管患者的病情,提出问题。如“宫外孕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宫外孕的主要护理问题?” “如何对宫外孕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 “如何对宫外孕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要求学生必须结合所管患者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翻阅书籍、专业杂志、上网搜索新文献,让其掌握教科书上疾病基础知识、相关要点、重点,同时也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因为教科书相对而言观点比较保守,知识较陈旧,而各种医学期刊及专业医学资料库的知识既新又广。

专科操作方面:护理工作重在实践,只有理论不懂技术的护士是纸上谈兵。在指导学生专科操作时,例如阴道灌洗技术,我们要求带教老师现将流程讲给大家: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暴露会阴,备好41℃~43℃ 1∶ 40络合碘冲洗液盛于一次性肠道冲洗袋内,挂于60~70 cm高处,先用灌洗液冲洗外,然后将窥器插入阴道内,将灌洗头沿阴道纵壁插至后穹窿开始冲洗,冲洗时轻轻旋转窥器更换位置,使灌洗液能达到阴道各部位,直至冲净为止,扶患者坐起,使阴道内液体流出,协助患者擦净外阴,穿好衣裤。 然后让同学们分别讨论整个流程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方法,并让同学模拟操作,直到整个过程都掌握,再观摩一下老师的实际规范操作,加深理解和记忆。第一次操作,老师示范,学生协助,待逐渐学习掌握操作方法后,由学生操作,老师指导。

2 结果

90%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能够改变原有“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思维模式,学会把问题“放下去”的多相思维,强调以实际的理论或临床问题为导向,以与学生互动而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效果满意。

3 小结

PBL教学法在我科应用以来,我们认为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尤其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4,5]。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将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更有紧迫感。它需要学生不仅要从教科书上掌握基础理论,还要阅览大量学术期刊、网络资料,以紧跟医学日新月异的脚步。PBL教学法较传统的带教方法需要更多的护理老师资源,但是,目前各家医院护理人员配置有限,能够让这种科学的方法得以推广有一定难度。

参 考 文 献

[1] Mezlnow J. Fostering critical reflection in aduithood.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Publishers, 1990:4.

[2] 张金池, 郭平凡, 林永方. PBL教学法在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2): 2021.

[3] 任蔚虹, 来鸣.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 护理学杂志, 2002, 17(4):307309.

第5篇:临床护理与实践范文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linical nurse with hierarchical level nursing and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in NICU health education.Method:120 newborn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ditional nursing mode,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ierarchical level nursing and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satisfaction and satisfaction score of nurses’ and doctor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NICU; Hierarchical level nursing;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Central Hospital of Zhumadian,Zhumadian 463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9.019

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护理与责任制的目的主要为以护理人员的不同作用为基本依据,设立不同层级护理岗位,包括初级责任护士、专科护士、助理护士以及高级责任护士等,其工作权限和岗位津贴不同,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使不同病情、疾病以及不同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1-2]。由于NICU病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临床护理难度较大。因此,本文对NICU健康教育中运用临床护士分层级护理与责任制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新生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女25例,男35例;平均年龄为(11.2±2.1)d;其中10例为早产儿生活力低下,30例为新生儿吸入综合征,20例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观察组中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11.4±1.8)d;其中11例为早产儿生活力低下,32例为新生儿吸入综合征,17例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两组患儿在年龄构成、原发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入院后,主要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士分层级护理与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 职责及管理 根据NICU病房的实际情况,构建两大护理管理架构,分别为技术管理体系(主要由初级责任护士、专科护士、助理护士以及高级责任护士组成)、行政管理体系(主要由科护士长、主管护理院长、护理组长、护理部主任以及区护士长组成),并且与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内涵、功能特点以及职能定位相结合,设置相应的护理岗位,包括助理护士、责任护士以及护理组长等[3]。

1.2.2 设置岗位 科室将护理人员的临床技能、职称、管理能力、学历、临床经验以及专业技能等作为基本依据,选择专科工作经验>5年且具备主管护师职称的高级责任护士5名担任护理组长,并且每名护理组长负责1名助理护士和4名责任护士,每名责任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的患儿,一般为5~6例,除护理组长外,其余护理人员都应该轮流参加N班和P班值守[4-5]。

1.2.2.1 护理组长职责 一般来说,护理组长职责如下:(1)负责医护交班与医疗查房;(2)定期组织护理会诊与护理查房;(3)评估患儿病情:对于新入院、危重、需要特殊治疗以及存在特殊需求的患儿,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专科评估、特殊评估、基础评估以及安全评估等,并且将患儿的实际病情和需求作为基本依据,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确保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4)实施健康教育:患儿入院后,责任护士应该及时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主动向患儿家属介绍和讲解治疗、病因、预后以及病情等疾病相关知识,使其正确认识疾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疾病认知能力,使患儿家属的依从性提高,为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5)持续质量改进:对疑难、专科性以及关键性的护理技术进行质量监控,尤其是对死亡、危重症、存在纠纷隐患以及特殊治疗或者监察患儿的护理记录进行质量管理和改进;(6)对护理计划、护嘱以及医嘱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进,同时协调和沟通各个团队,确保护理团队的正常运作;(7)认真落实上报制度:护理期间,一旦出现纠纷、不良事件、针刺伤以及突发事件等情况,应该严格按照相应要求,及时上报;(8)加强与患儿家属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帮助患儿家属解答疑问,避免发生护理投诉或者纠纷[6-7]。

1.2.2.2 责任护士和护理护士职责 通常情况下,责任护士在护理期间的职责主要为全面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并且在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时,严格按照护理程序进行,根据护理评估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8]。助理护士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应该根据责任护士的指导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

1.3 观察指标 运用自制护士满意度评分表评价两组的护士满意度情况,包括工作效率、团结合作、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积极性等多个方面;运用自制医生满意度评分表评价两组的医生满意度情况,包括医护关系、执行医嘱及时性等[9]。同时调查两组的患者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可供患者选择。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的护士满意度评分比较 对照组的护士满意度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的医生满意度评分比较 对照组的医生满意度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2例不满意,5例一般,53例满意,满意度为96.67%;而对照组中10例不满意,15例一般,35例满意,满意度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第6篇:临床护理与实践范文

关键词:赏识教育;临床护生;实践能力;培养

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不再是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的护理模式,而是转变为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并且通过对护理程序进行系统的运用,从而对病人的问题加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临床带教老师在培养护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护生沟通技巧的培养,同时将赏识教育应用到对临床护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之中。

1 护生实习面临的问题

1.1 紧张不安的心理

护生刚从学校出来,在面对陌生环境的同时还要面临陌生的人际关系,这些全新的学习环境会使护生感到极其的不适应,同时心情也会紧张和不安;护生从先前每天在教室学习到忙碌于病房中,对操作规程没有做到熟练的掌握,这些新的学习方法给护生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护生因此也就常处于焦虑状态。

1.2 心理应对能力不足

护生刚进入社会,其沟通交流能力还有所欠缺,当遇到问题时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担心会受到老师的责备,就不敢去请教老师,也不善于把带教老师当作心理支持的对象;护生处理事情的经验不足,虽然很想为患者服务,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关心患者,表现出来的胆怯容易使患者产生不满的情绪,对呼声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影响。

1.3 自卑心理

护生临床知识缺乏,多数人不能将理论和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不善于对病情的观察,导致护生对自己的能力不断产生怀疑。

1.4 职业倦怠

护生在医院封闭的环境中工作,负荷过大,频繁的倒夜班,使护生的身体经常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在病区内经常感受临终病人的痛苦以及病人家属的悲伤情绪,容易导致情绪的低落。

2 培养护生的自信心

带教老师首先应该对学生的能力加以肯定,在心理上对护生予以支持。在带教老师自己的操作过程中,可以上护生做一些辅的工作,然后带教老师帮助护生选择那些修养好的病人作为护生开始面对的病人,这样可以使护生产生成就感,自信心也就随之自然而然的增加了。最后带教老师可以放手不放眼的让护生自己独自操作,伴随着护生操作实践能力的提高,病人也会对护生自然而然的认同并且接受。在此基础上,病人与护生在沟通上也就变得比较容易了。 转贴于

带教老师还应鼓励护生加强理论跟实践的结合,不断对自身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加以提高。在临床实践操作中,要对护生的技术操作规范加以深化,要求她们对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要严格的进行遵守,尽量让护生进行直接的操作训练,同时运用先进的理论对其加以指导。使护生的操作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也就使呼声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

3 带教老师以身作则,做护生的楷模

带教老师是护生的角色榜样,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去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带教老师应该对护生的共同心理以及个体心理的差异进行掌握,对不同实习阶段护生的心理特点加以了解,有针对性的对护生加以指导。同时带教老师还应该用点头、鼓励的目光、微笑,以及鼓励的语言等,对护生的实习兴趣加以充分的调动,使护生主动配合,积极参与。

病人会信赖那些具有人格魅力的人。而带教老师作为护生学习的榜样,在实习中,会对带教老师进行模仿,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应该具备美好的护士形象,宽恕的心态,良好的护理语言,以及与世无争的处理态度,这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对护生加以影响。

4 护士长对护生临床实习过程的督导作用

护士长不仅是病房护理质量的管理者,也是临床带教质量的管理者。因此,护士长应该根据护理部的安排,指导带教老师对护生实习计划进行详细的制定。

护士长自身必须拥有宽广的胸怀、健康的心理,能对个体差异加以承认,既能对真善美加以接受,也能对假恶丑加以正视。护士长要学会对赏识眼光的使用,对护生的每一处优点以及每一个进步加以关注,同时抓住时机,及时的进行鼓励,以此来对护生的潜能加以激发,使她们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感觉得到了信任以及受到了赏识,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加以满足,使护生逐步进行自我完善。

每轮护生应该召开两次由带教老师,护生以及病员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对多方面的意见进行征求。同时对于表现好的护生,应该做到及时的表扬,使其产生成就感以及认同感,从而对她们的实习热情加以激发。当护生得到带教老师的赏识时,自信心就会得到提高,学习效果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对于表现不佳的护生,同样也应该用赏识的方法对其实习加以指导,切记不要对护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将其说的一无是处,应该让护生在临床实习中保持积极以及稳定的心态。对于带教老师中出现的带教问题,护士长应该做到及时的调整或者限期对其加以改进,直到护生对此满意为止。

5 总结

本文对护生面临的实习问题加以分析,提出了赏识教育在临床护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从培养护生的自信心开始,对带教老师以及护士长应该履行的职责以及他们的作用等进行了分析与阐述。赏识教育作为信任、激励、尊重、宽容、理解以及提醒的教育,要求相关人员在临床带教中,要对护生尊重、关心以及爱护等,对护生的自信心加以提高,激发护生努力学习和工作,并且使护生的潜能得到最大极致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陈雪君.赏识教育在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04(03):54.

第7篇:临床护理与实践范文

关键词:胃镜;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6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151-01

在消化系统的检查当中,电子胃镜检查具有强大的功能,方便可靠成为治疗消化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由于在广泛的使用胃镜检查的同时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如绝大多数的患者由于缺乏对胃镜的正确认识,出现了很多不同程度的情绪心理,恶心、呕吐、紧张甚至是拒绝治疗等已经成为患者不可避免的状态了,这样容易导致病情的延误。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于胃镜检查的认识程度,对于胃镜的检查接受度明显提高,能够让患者顺利的完成检查,达到良好的检查效果。

一、护理干预的方法

在护理干预当中有以下几种方法能够很好的处理胃镜检查:

1、认知干预

认知干预主要是有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患者以及家属对胃镜检查的认知提高从而消除他们的疑虑,并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干预,把胃镜的长处、检查人员的治疗水平、检查的安全性以及在检查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心理状态都一一的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的介绍清楚,让患者对于胃镜检查有充分的认识。由于疾病会引起身体的诸多不适会对正常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检查之前责任护士带患者熟悉胃镜场地、检查仪器设备、与患者建立较为良好的关系,用亲切的语言来激励患者。

2、行为干预

在检查的时候尽可能的让患者转移其注意力,如听音乐法、全身放松法、平稳呼吸法、穴位按摩法等等,用这样的方法来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的心理,转移注意力能够对不适的反应免疫提高,让患者适应胃镜的检查,从而顺利检查完成。

3、情感干预

责任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当中,要注入情感,态度和蔼真诚,对于患者所提出来的疑问要及时耐心的解答,尽可能的消除患者对于胃镜检查的恐惧心理,这样能够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赖程度。并且在必要时能够使用肢体语言来激励患者,向患者传递亲情的温暖,使患者能够得到心理和情绪上的满足感,责任护士要营造轻松的氛围让患者能够缓解紧张的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胃镜的治疗,到达显著地治疗效果。

二、效果讨论

有些初次检查的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时对于胃镜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在他们的意识当中认为胃镜检查是一项特别痛苦的检查,因此常常是处于被动检查的局面。与此同时这样的心理因素容易导致患者的生理情绪、心理反应会表现的十分异常,恐惧、紧张、害怕、焦虑、敏感等等一系列的症状发生。假如检查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不适当的呼吸方式以及身体肌肉不适当的收缩,容易使得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比胃镜检查出现更大的心理承受痛苦的感受,甚至会出现患者拒绝胃镜检查导致病情得不到有效地控制。

因而,护理干预主要是追求在患者接受胃镜检查前能够最大程度的解除患者对于胃镜检查的恐惧心理,让责任护士和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基础和相互理解的关系,这样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的情绪,从而让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胃镜的检查,让疾病得到有效地控制。有效地护理干预通过语言、行为的交流,有目的地实施心理诱导,提高患者的对胃镜的认知程度。因此,不同的年龄患者要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虽然胃镜检查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但是由于胃镜检查是一项侵入式的检查,因此对某些患者很有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咽喉受损、上消化道出血等等,因此在检查前就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为了避免一些病发症的发生,需要医生和护士进行密切的配合,在检查时要抓住时机,熟练检查操作,提高检查效率,缩小检查时间,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对患者进行干预,消除其紧张感,确保胃镜检查顺利实施。

三、总结

胃镜技术是目前诊断和治疗消化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仍存在不足之处,在诊断的过程当中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应感,因此,胃镜检查在临床的诊疗上很多患者难以接受。目前护理干预能够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较好的干预患者的情绪发生,减少患者的不适应感,增加患者的耐受能力。而护理干预最主要的是运用三种方式,认知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增加对胃镜的认识程度,较为详细的了解胃镜技术;行为干预能够帮助患者转移其注意力,消除患者对胃镜检查的紧张恐惧感;情感干预能够让护士与患者建立较为亲切的关系,让患者体会到亲情的关爱,激励患者勇敢的面对胃镜检查。这样的护理干预在临床胃镜检查中能够达到显著地效果,从而让胃镜技术日益成熟。

参考文献:

[1] 梁兰萍, 文若兰, 赖敏贞, 等. 护理干预对胃镜检查的成年患者的心理影响[J].现代护理, 2004, 10(6):527-528.

第8篇:临床护理与实践范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专职教师的临床实践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5所医学院校专职从事护理教学教师59人进行调查。结果59人中,47人愿意参加临床实践(占79.66);护理专职教师年均临护理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需要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发展迅速、书本知识相对落后,护理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防止学校教育与临床实际的脱节。英国NMC组织床实践时间为(5.33土3.44)周;教学任务重、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无归属感、无连贯临床实践时间、科研任务重位于影响因素的前5位。结论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现状不容乐观,可能与教学任务重、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无归属感、无连贯临床实践时间、科研任务重等因素有关;需建立个体化临床实践模式和有效的评价体系,以增加护理专职教师的临床实践时间,从而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影响因素;调查

要求护理教育者2O的授课时间从事临床实践以保证其操作知识是当前的,其技能是有效而安全的。临床实践可以提高护理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信心,提高护理理论和实践的授课能力。笔者通过对浙江省部分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旨在为提高护理专职教师的临床实践质量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浙江省5所医学院校(2所本科院校,2所专科院校及1所民办本科院校)专职从事护理教学的教师59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2人、女57人,年龄26~38岁。均主要从事护理学专业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的理论及实验教学工作,工作年限1~13年;其中,1~年i6人,3~年27人,6~年14人,10~13年2人。有临床工作经历者(不包括实习及进修经历)26人,临床工作年限0.5~16.0年;其中,1~年13人,3~年6人,6~年4人,1O~16年3人。中级职称(讲师)31人,初级职称(助教)28人。

1.2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首先结合专家意见并在5名护理专职教师中进行预调查,最终确定正式问卷。问卷包括护理专职教师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等),临床实践现状(临床实践时问、方式、态度及效果)及影响临床实践的因素(教学任务重、科研任务重、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无连贯临床实践时间、无归属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效果不佳、角色定位不明确、家庭原因、不适应临床工作方式、工作环境差、没必要临床实践12个可能影响临床实践的因素)三部分内容,所有内容以填空或选择形式作答。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将问卷以邮递的方式发放给省内5所院校已联系的调查员,并委托其在解释调查目的并征得被调查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共发放问卷59份,收回问卷59份,有效回收率100%。数据录入SPSS 16.0,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及Y检验。

2结果

2.1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现状调查59人均有到医院或社区进行临床实践的经历,平均每年临床实践时间为(5.33±3.44)周。临床实践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急诊、营养科、感染科等。其中助教实践时间(7.78±2.67)周,讲师(3.13-!-2.41)周,两者临床实践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一7.O4,P

2.2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影响因素分析在12个可能影响临床实践的因素中,位于前5位的影响因素是教学任务重(50人,84.75)、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44人,74.58)、无归属感(39人,66.10)、无连贯临床实践时间(36人,61.O2)、科研任务重(34人,57.63)。不同职称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见表1。

3讨论

3.1结果分析

《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本科及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指南(2003年)》中提出,高职护理教育双师型专职教师比例不低于6O,并且每两年教师有不少于个月时间参加临床实践活动或临床带教。本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专职教师平均每年临床实践时间为(5.33±3.44)周,显著少于指南的要求,提示目前护理专职教师临床实践时间严重不足。其中,讲师临床实践时间少于助教,可能与讲师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有关。临床实践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教师认为有必要而且愿意下临床,但目前临床实践现状及效果并不理想,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3.1.1教学、科研任务重,缺乏临床实践时间本调查显示,84.75教师认为教学任务重、57.63认为科研任务重是影响临床实践的重要原因。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增长较快,教师相对缺乏,导致教师教学任务重,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参与临床实践。同时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也主要考虑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情况,很少涉及临床实践工作,也缺乏相应的临床实践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导致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上。高校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较高,而护理专业起步相对较晚,护理教师科研能力较弱使其在科研上有更大的压力,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在被调查的部分院校中,教师在临床实践期间,仍需按时参加学校的会议及活动,承担课程负责人、班主任等工作,导致临床实践时间不连贯或无法安心临床实践,从而影响临床实践效果。

3.1.2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74.58教师认为学校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助教较讲师更多地认为需要适当的激励机制。合理适度的激励满足了人的需求,能充分挖掘人的内在潜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目前学校缺乏相应的专职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激励政策。激励制度缺失,教师缺少参与临床实践的压力和动力,影响了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助教较讲师更多地希望有适当的激励机制,可能与讲师处于职业生涯的稳定期,这一时期的教师已经具有从事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有效的基本技能,同时对新知识、新技能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主动参与临床实践的意识更强,而助教大部分还处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适应期,处于角色转变与适应的过程,对自己的目标与规划不明确,他们需要更多的外界刺激如适当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其参与临床实践。

3.1.3无归属感66.1O教师认为在临床实践基地无归属感,助教较讲师有更强烈的无归属感。归属感缺乏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归属感缺乏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临床实践相关制度不完善、工作内容不熟悉、技术不熟练,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实现自我价值,缺乏成就感和自我存在感。②陌生的工作环境、与临床同事沟通少、强烈的孤独感以致难以对临床实践基地产生归属的感觉。助教无归属感更严重可能与讲师从事临床实践的时间相对较长,对临床实践环境、内容较熟悉,适应性较好,而助教相对从事临床实践的时间短,对自己的定位和目标不明确,临床实践环境陌生及与临床教师不熟悉,易造成无归属感。

3.2对策.

3.2.1建立个体化临床实践模式根据教师的个体化需求,制定临床实践目标、方式及内容。对于工作年限较短的教师,如助教,制定临床实践目标时,应主要着眼于提高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与信心,提高理论授课的能力;在临床实践方式的安排上,应提供相对较长并连贯的时间,以护士角色参与临床工作;在实践内容上,以教材理论知识为基点,提高专业知识及技能。对于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应以更新临床知识、提高科研能力为目标;实践时间安排可较为灵活机动,以教师及护师双师型角色开展工作,以学习新技术新进展为主,同时与护理科研相结合。

3.2.2制定有效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可由教师自评、实践单位评价、学生评价三部分组成。通过该评价体系,旨在构建与实践单位及其他参与临床实践的教师的交流渠道,完善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临床实践质量,并可对实践中存在的困惑进行讨论。同时也为教师工作业绩考核、晋升等提供参考。

第9篇:临床护理与实践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相关性;研究

临床护理教学作为护理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培养与提升学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一个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卫生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及助学金的发放,越来越多学生就读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数量增多与见习基地缺乏形成矛盾,加上患者依从性差,传统的临床护理教学方式根本不能满足于现代教学的要求和临床教学的需要,无法安排到医院见习,《儿科护理》的课堂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要创建新的教学方式,完成实践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此,在这里基于儿科护理学特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均源于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资料,调查对象为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的护士生,年龄16~19岁,平均年龄17岁,本组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受教育程序、社会经历、家庭情况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以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学生的教学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目前护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从中探讨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方法。

1.3儿科护理临床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中,基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3.1多媒体演示 ①引进数字化多媒体设备:在儿科护理教学中,主要用到的多媒体设备主要有数据压缩设备、视频、音频、数码相机、摄像机、电动屏幕等,并且与辅助设备等结合,同时,与现代计算机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行多媒体展示;②多媒体演示: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直观的操作、讲解与演示,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将教学内容通过声音、文字、影像、图像等展现出来,集光、声、色和动画为一体,这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帮助学教师解决护理课堂教学中所无法表达的难点与重点,而且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充分地使得护理操作理论知识转化动态演示,化抽象为具体,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③由于学生数量多,难以去医院见习,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到医院进行拍摄,将患者的体征,医生对患者的诊治过程及分析拍下,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这样可以弥补不能见习的缺陷,又能让学生见到更多的病种,使学生对疾病的印象更深刻。

1.3.2仿真模拟 ①仿真技术设备的引进:现代的实验室陈设与临床医院的完全相同,且每一个病床单元都相应地配置了固定的设备,并且配置了相应的模拟患者,通过与计算机系统的连接。②仿真模拟:比如现有由美国METI公司所生产出的一款模拟系统,集中了现代各种高科技术尖端技术,硬件:综合护理模拟人;血压测量模块;创伤救护与评估模块(选配);创伤、截肢包扎练习(选配);子宫底检查训练评定模块(选配);控制出血大腿/控制出血手臂(选配);交互式止血手臂模型; 软件部分包括局域网内的教师机应用软件、局域网内的学生机应用软件;心电图;教学与考核软件;护理情景病例编辑器;模拟心电监护软件等等,可进行病例更新下载并运行,可运行预设病例和新生成的病例,同时,还可以真实模拟重症儿童患者的各种生命体征,方便于学生在仿真情景中完成对患者的抢救,如给药、除颤、吸痰、插管等。

1.3.3综合设计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实验室配置了各种气管插管设备、参数监护仪、输液泵、成人复苏器、除颤仪、微量注射泵、双功能高效洗胃吸痰机、胸外心脏按摩板、胃肠减压器、新生儿黄疸治疗仪等。在护理操作中,通过模型人为操作对象,结合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模拟人的设计还是不同于真实的患者,这样就会与临床实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此,在这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针对系统的模拟病例,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法,确定具体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模拟,再现临床真实情景,从而有效地完成各项护理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1.3.4系统回放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教学案例,可以通过回放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尤其是对于一些微小的操作,可以通过画面显示的方法,加强学生的了解和认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整体的操作程序,而且可以对局部操作放大,并且在放慢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相关的动作分解,强化学生对关键步骤的掌握,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回放上课时的整个情况,复习以前没有掌握的课程和操作,有助于学生技能的巩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1.4观察标准 以学生总成绩、最高成绩、平均成绩及沟通能力等各项指标作为评价。

1.5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

2结果

本组学生的临床经验均得到全面的提升,效果良好。学生的总成绩、最高成绩、平均成绩及沟通能力等各项指标都有突出表现,且与教学改革前相比较,P

3讨论

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加强护理教学,提高学生护理能力就成为临床教学的主要问题。临床护理教学作为护理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培养与提升学生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一个关键时期。近来随着医学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加上患者依从性差,见习基地缺乏,传统的临床护理教学方式根本不能满足于现代教学的要求和临床教学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创建新的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质量。

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本组实习学生的临床经验均得到全面的提升,效果良好。学生的总成绩、最高成绩、平均成绩及沟通能力等各项指标与教学改革前相比较,差异显著,这充分说明了教学方法改进的有效性。高级护理情景仿真训练系统是根据目前医疗教学市场的需求,创新思路,第一次将网络、情景、考核的概念引入护理模拟教学中,自主开发研制的高级护理教学与考核训练系统,本系统与计算机相结合,除可练习基础护理中各项相关操作外,还可系统学习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的练习与考核、软硬件交互的止血练习,另外教师机还特有护理情景病例编辑功能。教师可在局域网范围内同时管理、控制多台学生机,实现课堂讲解、教学演示、病例下发、实时监控、操作指导、生成报表、报表查询管理等多项功能;学生可自我学习相关护理操作的理论内容,并运行系统内病例进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相关技能的操作练习及考核。

另外,在本组研究中,通过教学的综合设计,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的基础上,将学习与实际的任务或问题挂钩,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好奇心和欲望是学生产生兴趣的基础,以问题为导向的 PBL 教学方法正是有了这种心理需要萌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且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临床护理病例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在同伴身上直接学到一些态度、价值观、技巧及信息,学会以正确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因此,提出以下建议:①设立妇儿专科教研室,并配备相应的教研室主任和秘书。教研室作为集教学、实习、培训、技术支持于一体的教学实体,全面实施教学目标管理,负责落实和承担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任务。②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就成了临床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通过形象的图片,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将各种常见病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及新进展记住,效果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好。

总而言之,通过临床教学方法的改进,有利于规范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操作,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推进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正春.儿科护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01(12):118-119.

[2]陈莉军.关于提高护理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4(10):347-348+365.

[3]杨巧菊.护理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用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9,05(11):71-72.

[4]励如波,陆丽芳,应爱青.儿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及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02(10):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