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教育行业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的双重压力以及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既对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对其履行社会责任提出更高要求。中国汽车制造业正在步入一个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共同构建和谐绿色生态体系的全新时代。
截至2014年10月31日,通过企业主动寄送、企业官方网站下载及网络查询等方式,我们共收集到汽车制造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21份。我们依据“金蜜蜂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2014”,对这些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
报告概况回顾
21份截至2014年10月31日,汽车制造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1份。
5次 连续五年报告的汽车制造企业占比为42.9%,社会责任报告已成为汽车制造企业一种常态化的信息披露机制。
51页 报告篇幅在51页以上的报告占比最大,为40.9%。
多标准 71.4%的汽车制造企业依据多个标准进行报告编制,其中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1、G4)、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2.0、CASS3.0)等为主要参考依据。
57.2% 报告的企业中,57.2%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0 21份报告均未接受第三方专业机构审验,与其他行业相比,汽车制造企业有待在这方面加强。
19% 中英文报告的汽车制造企业占19%,同比没有明显变化。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本土企业尤其需要英文报告,作为支撑中国车企“走出去”的有力工具。
议题指标覆盖情况
汽车制造企业的报告各方面指标覆盖率均高于中国企业报告的平均水平,处于领先水平,然而仍有部分指标低于平均水平,甚至出现未覆盖的情况。
员工
报告在“员工”方面各项指标的覆盖率均高于中国企业报告的平均水平,其中职业健康与安全高于平均水平16.7%,工会方面也高出了11.4%。
客户
报告在“产品/服务、产品/服务信息”方面披露均高于报告的平均水平,而在客户信息与隐私保护指标覆盖率仅为2.4%,低于平均水平57.1%。
环境
报告在“环境”方面的各项指标覆盖率均高于中国企业报告的平均水平,其中生态系统保护指标覆盖率超出平均水平最多,为84.5%,超出平均水平最少的为降污减排,但也有20.2%。
社区
报告中关于“社区”的四项指标中有三项高于平均水平,其中,为社区捐款捐物、提供志愿者服务的覆盖率高达90.5%,但没有一家企业披露对当地资源利用补偿情况的信息。
报告质量判断
我们依据得分的不同将报告分为起步、发展、追赶、优秀和卓越5个层次。汽车制造企业报告的平均得分为61.97分,整体处于追赶阶段。其中,19%的报告质量已经到达卓越,28.6%的报告质量已达优秀;但也有38.1%的报告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报告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汽车制造企业报告质量整体略高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平均水平,创新性远远高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平均水平,但报告实质性略低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平均水平。
我们的发现
发现一:追求“人、车、社会和谐发展”――以前瞻思维打造更加智慧的城市交通
汽车制造业将社会责任本质归纳为处理好环境保护、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城市交通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最终实现人、车与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国际领先汽车制造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思考企业如何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高的价值,以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研发新技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研发新型动态路线导航系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拥堵时间。同时积极与政府开展合作,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使用,致力于构建更加智慧、更加清洁的城市交通系统。
发现二:有机融合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融入信息技术提供更有保障的安全与服务
汽车制造业企业纷纷将“安全”作为重要责任议题,在不断研发安全技术、提高基于产品本身的安全性能、为大众提供便捷安全、可移动产品的基础上,融入最新的信息技术,结合“云计算、云存储和云服务”以及移动互联、信息和车联网等信息应用技术,以智能化的全程全网监控措施,研发自动驾驶系统、防爆胎技术等一系列提高汽车安全性能的信息技术。既保障了道路交通的顺畅,又保障了车辆与驾驶员的安全,同时也为消费者用车提供方便,使其获得快捷、安全、愉悦的交通体验。
发现三:回应公众热点问题――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应用
对于汽车制造企业而言,研发可持续的产品、新能源的使用成为汽车企业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汽车制造企业积极贯彻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号召,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与伙伴共同开发更为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系统和设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清洁高效产品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发现四:打造负责任的价值链――产业链上下游管理成为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内容
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企业意识到促进可持续发展不是单一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责实践。通过全方位的产业链管理,制定严格的供应商标准、强化培训管理、将自身先进的管理标准和经验传递给合作伙伴,汽车制造企业帮助其供应商、经销商成长发展,形成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企业通过制定严格的采购指南、总结规划环境要求、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引领供应商打造绿色责任供应链;积极与经销商合作,完善经销商管理体系和组织培训,通过不断提高经销商的服务质量、管理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为客户提供出行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以更高效、环保的方式出行,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最终实现价值链的共荣共赢。
发现五:倡导安全先进的汽车文明――安全文化教育宣传成为社会公益的亮点工作
汽车制造企业肩负着向包括驾驶员、道路使用者在内的社会大众传播汽车文明、安全驾驶文化的重要责任。汽车制造企业已经开始与同行业伙伴共同开展车辆技术条例、车辆检查和道路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研究,并开展安全驾驶、高效与节约驾驶等培训,帮助客户实现汽车运行性能的最大化和燃油消耗的最小化。同时,汽车制造企业逐渐将“安全”理念扩大为“保护所有道路的使用者”,不断拓展社会公益对象和内容,从传统的捐款捐物、提供志愿者服务,逐渐扩展到公众道路安全教育宣传,特别是面向儿童的公益安全教育活动,倡导公众文明交通、安全出行。
发现六:信息披露侧重点不均衡――对待负面信息采取回避的态度
汽车制造企业注重经济、社会、员工、环境等方面实践与绩效信息的全方位披露,但报告对企业已经被公众广为熟知的负面事件并没有做出正面回应,出现了“报喜不报忧”的现象。企业应积极披露对负面事件的调查和说明,阐述企业的应对态度、反思以及行动,表明企业的价值观和努力,维护企业形象,缩小与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差距”。
我们的建议
建议一:主动迎接发展挑战,引领未来趋势
汽车制造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应更多地披露与城市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相关议题的责任实践,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展现企业愿意与利益相关方一道共同努力,通过责任理念、创新技术、履责实践,主动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以前瞻性的思维和行动共同塑造未来交通出行方式。
建议二:强化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有效沟通
随着利益相关方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汽车制造企业不仅需要重视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同时需要将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同企业的自身运营融合起来,拓宽利益相关方的反馈渠道,强化沟通效果,邀请利益相关方参与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当中,提高社会责任行动绩效,建立更为有效的信息共享方式和渠道,在交流中形成更广泛的互动沟通以及更加高效、有价值的社会责任实践。
建议三:阐述实质性议题的识别与选择过程
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具体披露企业实质性议题的选择过程,阐述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共同关注的重点内容,披露企业决策的参考依据以及对议题排序的过程,并绘制实质性矩阵,表明责任信息披露重点,从而更加有的放矢地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望。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特色 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刁爱华(1979- ),女,江苏泰兴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工商企业管理和教学管理。(广西 南宁 53000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03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企业急需大量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然而很多地方却陷入了企业“用工荒”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毕业生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不相容,难以适应企业要求,这也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在校学习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应是企业要求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要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起来,构建具有自身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高职院校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概念提出于1986年,指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包含学校发展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在内的,以物质为载体的各种精神现象,是学校的“意识形态”。校园文化本身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外显层,主要是指对象化了的物质形态,它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制度文化是中间层,主要是指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等;精神文化是内隐层,主要是指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等。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建设等,是学校建设过程中一种看不见的“软件”,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应体现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人文素质。随着构建和谐校园进程的稳步推进,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职业性”很强的一种教育,必须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面向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入现代企业文化之中,并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变。
二、高职院校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必要性
(一)职业特色的文化建设以养成职业素质为立足点,实现就业时文化“零距离”
从学生角度看,高职院校学生如果仅仅具备满足企业岗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则很难出色和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岗位工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存在脱节现象,重专业技能而轻职业素质是较普遍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为核心,以实现就业时文化“零距离”为目标,在校园内营造职业氛围浓厚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接受企业行业文化熏陶的全方位职业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提高职业素质教育效果的最佳途径和实现平台,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做职业人,实现学生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化。
(二)以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率
从学校角度看,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引入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精髓相融合,创立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另辟蹊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毕业生就业状况,事实说明,如果一所学校的毕业生多数难以就业,就不能说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高。据《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等权威报告显示,高职生就业率已经超过本科生。从2007年开始,广西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连续4年超过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月薪增长亦最快、增幅最大。与普高生相比,高职生更注重实际,更有吃苦精神与奉献精神,愿意到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就业心态更加务实、就业定位更加准确,主要是由于这些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职业定位明确,构建具有职业特征、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人文素质等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而备受企业青睐。
(三)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从企业角度看,现代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不仅是“实用型、应用型”的技能型人才,还应该是具有较好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意识并对企业文化有一定了解的高素质人才。很多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不久便被淘汰,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能力,而是由于难以适应企业管理,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无法在企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要求“应聘者需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将企业的优秀文化引入到高职院校建设中,有利于高职院校在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感受到企业文化,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提高毕业生主动适应企业的能力。同时,也能有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具有良好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毕业生供其选择,从而选聘到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招聘的学生的价值观和企业的文化不相容而频繁跳槽,致使企业招聘成本增加。
三、高职院校构建具有职业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而培养技能型人才应遵循“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对于如何使培养的高职毕业生符合企业要求、适应企业需要这一问题,在2011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一观点为我们指出了提高高职院校师生工业文化素养,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从思想文化层面加强“教、学、做”结合和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一)突出“职业”特征,坚持校园文化建设贯穿全方位的办学过程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更加应该适应职业教育特点,并将其融于办学的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实施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蕴涵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立及学生就业教育等环节,学校的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也都要向优秀的企业学习,实现真正的文化融合,彰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时刻提醒学校要以加强与企业联系为办学方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信心倍增。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高职学生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才能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
(二)以“校企互动”的方式,共同营造职业氛围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精神文化的承载形式,彰显学校精神,体现职业特征。通过实习实训中真实企业生产场景和企业文化的进驻,为校园文化的企业化构建提供物质载体。因此,我们要探索校企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要与优秀的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鼓励校企共建职业学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办急需专业、共同培养教师和共同开发教材,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营造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环境,与企业合作共建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相一致的仿真实训基地,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为学生营造贴近生产实际的工作环境。实训服完全仿照企业工作服,在校园中树立著名企业家的塑像,教室内张贴国内外著名企业家画像,营造出真实(仿真)的职业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企业文化氛围。高职院校在建设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时应处处突出“职”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
(三)引进企业管理风格,建立既符合高职院校要求又具有企业特色的制度文化
高职院校在进行制度文化建设时,应构建融合优秀企业管理文化、体现职业特色的规章制度。学院规章制度的制定应结合企业要求和社会需要,体现时效性和针对性,制度的实施应体现严格性和规范性。注意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诸如诚信、守纪、敬业、团结等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 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如实行订单培养的方式,用企业名称命名班级,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发型、衣着和举止,为毕业时实现“零距离”适应企业和社会奠定基础。学校实施与企业接轨的实习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在实训车间统一穿着企业工作服,佩戴工卡上岗,否则不准进入车间,甚至在车间内必须按规定路线行走,且不许擅离岗位和大声说话。学生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在校园里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的是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领悟到的是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
(四)和企业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学院精神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的核心。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价值观、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的企业精神文化。在这些文化理念的统领下,首先,应将学院校风、校纪、校训建设与企业精神培养、企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校企文化及时无缝对接。其次,在专业和课程建设等环节渗透职业精神,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涉及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内容。再次,通过到企业实习实训,让学生在掌握真实的工作流程的同时,了解企业的需求以及“职业人”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准职业人”的思想和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最后,有计划地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及成功人士到校作事迹报告。学生通过与企业员工的联系与沟通,耳濡目染他们任劳任怨、勇于奉献的吃苦精神,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使学生对高职学院精神及企业精神产生积极的认同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学院精神是企业精神的前奏,企业精神是高职学院精神的延伸。
[参考文献]
[1]陈新开.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路径探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雷久相.试论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6(3).
[3]马磊.高职校园文化中如何体现职业特色[J].科技信息,2009(33).
[4]尚芳.将企业文化教育融入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研究[J].现代经济信,2008(7).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就业 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教育。2014年,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接近普通高校本科在校生人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在悄然展开。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在实现我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制造业强国的进程中已经发挥并将持续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面,社会对学历的重视程度仍然居高不下,高等职业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发展缺乏特色,层次又相对偏低,一直被视为次等教育,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难以获得较强的竞争力。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历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但当前形势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环节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稳定性差,就业质量不高
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可以通过离职率反映,离职率偏高会影响毕业生自身的职业发展。据麦可思研究的《2016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高职高专院校2015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离职率达43%,这一数据比本科院校高出近20%。在这43%的离职人群中,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薪资福利偏低”(48%)、“个人发展空间不够”(46%)。显而易见,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远远低于本科生,在普遍的认知中,过于频繁地更换工作单位容易让用人单位产生不信任感,容易怀疑该毕业生不能安心于本职工作,从而带来负面影响。同时,这也反映出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仍然不高的问题,其中原因与高职院校的培养过程及毕业生自身的职业认知和适应性水平息息相关。
(二)实践缺乏实效,就业竞争力差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已经有了一些改善,试图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目前,高职院校均开设了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需要完成相应的实训、实习过程才能达到毕业要求。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学校自身开设的实践教学设备、理念相对较为落后,这样的实践往往只是走个过场,无法与真实就业环境相衔接;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的深度制s着学生参与实践的实效性,企业是否愿意把真正的技能教给学生不得而知,同时缺乏监管。
此外,实践的内容、时长等是否合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规范,学生自身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因此,高职毕业生学不到多少真正的实践技能,这样使他们与更高学历的毕业生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竞争力差。
(三)就业指导不到位,就业盲目性大
目前,高职学校虽然出现了单招、特招等不通过高考而选拔优秀生源的招生方式,但由于学习成绩较差没有能力考入高等学府、不得已选择高职院校的学生仍居大多数,这部分群体往往在入学后,内心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同时也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一些学生选择了“混日子”。等到毕业来临的时候,这部分学生又因为缺乏职业规划、职业认知而表现出盲目和迷茫,择业时更注重薪酬、地域等外在因素,而对自身发展缺乏规划。当然,这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相关工作不到位有着必然的联系。相关专家认为,就业指导工作应从新生入学的那一天开始,应细化到职业目标设立、正确认识自我、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心态调试、就业技巧指导等各个环节,覆盖学生三年的整个学习过程,而不是仅仅通过开设一门就业指导课来完成。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观念更新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先天不足以及社会观念相对固化,要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首当其冲需要政府的支持。其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长远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投入。据统计,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普通本科教育成本的1.64倍,而目前普通本科教育实际投入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4 ~10倍,政府对高职学生的生均拨款远低于本科生生均拨款。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让高职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资源,提升其综合能力。其二,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倾斜政策,建立起一定的高职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宏观上调整就业市场的不公平现状。其三,在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前提下,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引导社会观念的更新发展,让社会充分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性与优越性,让高职毕业生逐步获得就业市场的认可,从而使高职毕业生就业实现良性循环。
(二)加强高职院校自身建设,积极推动特色专业设置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改善,离不开高职院校自身水平的提升。在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上,应积极研究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走特色发展、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充分汲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双师型”师资所占比重较低,应通过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企业挂职的机会,并聘请相关行业企业内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来校任教,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在专业设置上,《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指出,当前高职教育中专业的重置率较高,财经类、电子信息类、文化教育类等专业的重置率在60% ~ 80%,因此建议高职院校与市场需求和就业相结合,及时对学科专业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积极促进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效果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培养方式,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有效渠道。当前我国的校企合作还处于低层次的初级发展阶段,其培养模式多种多样,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主张在高职院校实行现代学徒制,这是深化校企合作的有力尝试。高职院校应当抓住机遇,积极促成与相关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其共同培养优秀人才。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应积极合理制定学生的实践培养环节,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同时对实践过程进行有力监管,提高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而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使学生降低就业成本,缩短企业新进职工的实习期,保障学校自身的就业率水平,为社会良性发展发挥实际作用。
(四)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除了加强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之外,还应该重视其非智力因素的提升,以及开展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在高职学生就学的几年时间里,学校应尽可能地将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人作为首要目标,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一定的社会生存能力等等,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另外,高职院校应将就业指导环节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学校要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帮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与专长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从学生入学起将就业指导渗透进日常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毕业前能够达到目标明确、准备充分、心态积极的择业状态。
(五)鼓励创新创业
同志曾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2016年,国家出台了鼓励创新创业的具体政策,这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利好消息。
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创业,通过开设相应的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训,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培养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创业文化,提升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创业方式,获取相关信息,规避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创业信心。高职学生可以利用其突出的实践能力,结合自身实际,寻求学校和社会的资金及政策支持,大胆地加入创业的热潮。
四、结束语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改善需要依靠政府、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协同发展,大家一起努力,使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作为高职毕业生,应当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增强就业竞争力,实现人生理想。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性,积极主动地关注自身发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董仁忠.教育公平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J].职教论坛,2012(10):18- 21.
[2] 王秦,李慧凤.基于合作博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24- 29.
[3] 王其红,史国栋.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政府责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9):38- 42.
[4] 陶书中,黄君录,王佳利.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调查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5):41- 43.
[5] 伏剑森,王晗.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8(02):104- 106.
[6] 芦京昌,徐明,徐乐蔚,邹大东.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88- 89.
[7] 查良松.试论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低的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2):120- 122.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核心能力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倍受重视,职业教育规模得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日趋明显,比如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岗位需求并促进行业发展。2014年2月,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了我省技工院校教师,赴德国考察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管理。通过学习,对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其教育与改革方法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一、为什么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德国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源于德国人所具备的素质和发达的职业教育。在德国,企业界人士更是认同职业教育就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德国职业教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1、企业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以企生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制度,始终贯穿学习与使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在双元制的教育模式中,学生与企业签订合同后,由企业决定学生到哪所职业学校学习。
2、专业能力及核心能力并行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在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中,职业能力的培养正是被完备的体系自上而下地在职业教育领域,以法律法规形式对培养的责任给予规定。如处于德国职业教育法规顶层的《联邦职业教育法》(第一条第三款)规定,职业教育应当以职业能力为宗旨。德国将职业能力也称为职业行动能力。从能力性质的角度,划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概念是在德国经济产业由“以技术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逐渐转化的过程中,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当时被称为关键能力。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
德国职业学校使用的教学计划是由各州文化教育部组织制定的,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而是以该职业所需的能力,制定若干工作领域,同时制定了该领域的学习时间、学时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职业学校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将每一个学习领域分解成若干个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一般来说学习情境是从生产实践中来,其环节包括获取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测及评价。在上述六个步骤中,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主要进行观察和适度指导。充分体现了在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学习,始终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形式,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核心能力。
二、对我国提高职校生职业能力的启示
1、转变教育观念
据教育部的《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2012)》显示,2012年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远远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而在招生方面职业学校却都面临着招生难的困境。这说明我国目前学历技能与社会的认同感是不匹配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首先在国家层面上制定相关法律制度支持职业教育,其次加大力度宣传职业教育,在社会层面上职业学校学生能够被社会普遍认同。
2、建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因此,一方面职校生应能够适应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还要能够促进岗位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专业设置方面基于企业的需要,在构建教学情境时基于工作过程,并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依据实际工作场景构建教学情境,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德国职业学校教学内容要依据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根据本地区企业岗位技术需求制定教学要求,编写教学情境。为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学校,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首先,每一教学情境均源自企业岗位实际操作。其次,每一教学情境应不仅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中沟通交流能力、质量保障能力、创新能力。为提高职业能力,每一个教学情境应包含以下六个要素,即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决策、任务实施、检测、评价。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仍未打破课程体系的教育模式,学校考虑更多的是岗位技术群,而非某具体岗位;基础课占用了大量的课时,专业课更注重理论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而非实践技能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4、选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学习模式上,可以依据不同课程、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行为导向教学法,把以前主要由教师讲课转变为教练或技术支持人员,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每个教学过程都遵循信息采集、计划、决策、实施、检验、评价六个步骤。教学中以行动为导向,学生独立承担责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起导向、辅导、裁判作用,提倡提问和反思,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分析问题,检验先前提出的假设,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行为导向教学法可实现的学习目标如独立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计划能力的培养;社会能力的培养;纪律性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评估能力及批评能力的培养等。因此,我国职业学校教师要从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改变落后的传统观念,选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
5、制定并实施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措施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中企业占主导地位,职业学校只是参与学生培养的其中一个环节。国家并不强行规定企业加入“双元制”职业教育,但加入的企业有很多好处,如:行会技术及法律方面的服务,税收减免,获得联邦培训经费拨款,优先获得技术工人,用优惠待遇留住毕业生等。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学校占主导地位,企业被动的参与学生培养的教学活动,甚至暴露出学校、企业“一头冷、一头热”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制定一些促进小气合作的有效措施并积极实施。首先,从政府层面上制定校企合作监管评价及激励政策,明确企业在合作中的责任,提升企业参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意识和责任感;明确企业参与合作的奖励及优惠措施。其次,设置基于企业需要的专业,构建基于实际工作过程、促进岗位发展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第三,除了由企业提供见习、学习的机会,了解岗位工作流程、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提高职业技能外,需要我们拓宽思路主动提供给企业更多的合作途径和方式。
三、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而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未能达到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水平,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有血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基于各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培养出能够适应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现状;影响因素;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242-03
1 问题的提出
十七大提出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发展战略,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了近几年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寻求大学生创业基本规律,解决大学生创业基本问题,是实现“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一政策目标的基本前提。
1.1 问题提出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国家已迎来了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的就业高峰期,2010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依然严峻,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超过2400万人,全年提供的就业岗位1168万个,供求缺口十分巨大,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并且在将来的若干年内,毕业生总量还将持续增加,这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同时,大学生找到的工作,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满意度普遍不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实现自身价值不失为一良策。
1.2 问题提出的深远意义:自主创业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动力
自主创业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劲动力已成为各国的共识。这也是我国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美国科技经济发展的专家指出,在过去的30年里,美国已经培养出了自建国以来最具革命性的一代――新的创业一代。他们彻底改变了美国和世界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它将比其他任何一种推动力量更能决定美国和整个世界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并将继续成为21世纪科技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国目前正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现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为活跃的力量与源泉。而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大批青年创业者的开拓和进取。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进入了“创业者”的时代,大学生理当走在时代的前列承担起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
1.3 问题提出的直接缘由:大学生创业的“三低”现状
由于受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大学生创业呈“三低”现状,即创业率低、创业成功率低、创业层次低。面对这一问题,正确认识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努力探索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途径,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创业率与创业成功率已成为创业研究中的又一个重要课题。
2 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组成,大学生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具体说来呈现出“三低”现状。
2.1 有创业愿望和创业热情的很多,但真正有胆量有能力创业的为数很少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全国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和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目前76.7%的在校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希望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自我价值,26.8%的大学生打算今后创业,然而真正走上创业的比例仅为1.2%。
2.2 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不高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这是马云对大学生创业最真实的写照。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创业的艰难性没有足够的准备,一旦遇到挫折和风险,便选择放弃。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成功创业率不到3%,相比美国等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20%有很大的差距。
2.3 大学生创业项目中低层次创业项目占主流
受资金和实践经验的约束,大学生在开展创业活动的过程中,所选择的项目基本都是保险型的,都是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进行的。很少是选择技术型或知识型的创业。也就是说是在已有的便利情况或是对某领域较熟悉的情况下进行创业。所以,大学毕业生开服饰店、小饭馆、收购废品之类的低层次的创业已普遍存在。
3 大学生创业现状的成因分析
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及创业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一方面,个人的创新和冒险精神是以个体为依附,具有天生的属性,取决于其个人特质,并受后天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个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创业又是利润导向的经济行为,特定的经济环境必然影响创业行为,而创业都具备一定的风险。下面从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风险因素三个方面介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
(1)从学生的层面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制约着创业的成功。一是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缺乏必要的实战经验,很难一下子胜任掌门人的角色;二是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就可以吸引投资者,对于真正的目标市场在哪,竞争对手是谁,创业项目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等问题,往往拿不出一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分析报告来,分析时采用的数据也经不起推敲,论证时没有说服力;三是创业过程中创业资金的使用也存在问题,大学生不能正确吸引和合理安排、使用风险投资,有部分大学生想办公司缺资金,为了得到资金,导致给小钱让大股份、贱卖技术或创意。还有部分创业学生对风险投资不负责任地使用,烧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四是大学生缺乏一定的风险感知能力。创业风险是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创业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面临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如项目选择太盲目、融资渠道中断、团队意见出现分歧、人力资源流失、市场竞争对手排斥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等。因此在创业活动中,创业者必须了解创业的相关风险以及学会如何规避创业风险。对创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管理越好,创业成功的机会就越大。大学生创业者面临的风险与其创业行为及决策是紧密相连的,同一风险事件对不同的创业者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同一创业者由于其决策或采取的策略不同,会面临不同的风险结果。
(2)从社会文化层面看,大学生创业缺乏系统的人文环境。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保守、求稳的思想,大学生创业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社会普遍认为大学生创业就要在高新技术领域或专业对口的行业,否则就是不务正业,荒废了学业,无形中给学生创业者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压力,甚至认为“小老板”的名称说出去不够光彩。也因此,很大比例的家长对孩子大学毕业自主创业不支持,况且对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或城镇低薪家庭来说,供孩子读完大学已不容易,创业一旦失败,承担不起这个风险,总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
(3)从国家政策层面看,近几年,我国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创业服务链有待逐步形成。如优惠政策越来越多,但具体实施细则含混不清;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过高,创办企业审批手续比较烦琐、周期长、费用高、收费项目多;创业融资渠道有限;创业后续服务不足等,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创业的难度。
(4)从学校的层面看,现有的高校创业教育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创业的需要。十七大召开后,教育部已责成各高校把创业教育当做一种新的教育目标,但很多学校的领导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过分强调受教育者的从业能力,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把专业知识学好就可以了,不够重视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创业师资缺乏,创业教育的开展还处在自发、分散、探索、启动状态。
4 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
随着国家对创业问题的重视,大学生创业者属于知识分子人群,经过国家多年的教育培养,背负着社会的种种期望,因此面对大学生创业路上的种种困境,在此提出如下对策:
4.1 培养大学生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锤炼自己,勇于创业
大学生要想成功走上创业之路必须按照创业者素质的培养规律,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锤炼自己的胆子,同时培养自己的创业人格、创业者思维和创业意识与技能,克服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积累型”、“继承型”,掌握的死知识多,运用的知识少,胆子小,生存能力差的局限。要克服万事俱备再去创业或者自己具备全部创业条件再去创业的错误观念。如果那样,没有人能去创业,因为不可能有一个具备创业者全部特质的人。创业者素质的培养是有规律的,其成长也是有过程的,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是创业者成长的捷径。要树立自信、自强、自主、自立的意识。自信赋予人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创业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更需要自信。自强就是在自信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实践,不断增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磨炼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作敢为,不贪图眼前的利益。自主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独立性思维能力,不受传统和世俗偏见的束缚,不受舆论和环境的影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善于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业的基础。
4.2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其创业能力
大学生获得的最关键的创业知识来自所在学校,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是针对创业学生所开展的系统的创业知识传授,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育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使大学生能够在走向社会之后,顺利实现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一方面,我国在教育体制上面应该针对高等教育开展大力宣传,转变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就业观念,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自主创业的意义。高校创业教育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社会适应性以及冒险精神和处理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树立起自主创业的能力和思想意识。另外,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等院校教育必修课程体系之中,逐渐地改变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创业理论研究来优化创业教育效果,通过创业模拟训练、案例分析以及参观调查实习和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高校的创业教育。三是要不断地提升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高校创业教育中创业教师队伍是其中的关键力量,高等院校要通过培养锻炼逐渐建立起一批成熟的创业教师,可以通过聘请部分成功的企业家、创业家、高级管理人才到学校作为兼职教师,也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到公司兼职,提高创业的实践经验,提高创业教师的队伍素质。
4.3 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高校学生逐步获取自身创业条件之后,要想成功开展创业行为,还需要良好的外界创业环境。首先,从行动上及相关的物质上给予大学生支持。通过各方面的支持可以使创业的学生胆子更大,能具备一颗更加勇敢的心去创业,从而使得更多的学生渴望创业,敢于创业,创业意识自然加强。其次,在生活中应给予更多的宽容与关心,当创业学生遇到挫折与失败时,应予以更多的关注与宽容,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使他们能更加坚韧地去面对这一切,振作精神重新踏上创业的路。最后,应该给予创业学生更多的政策支持,这样可以使他们能有更加宽松的环境,更加自由地挖掘自己的潜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业欲望。政府管理部门应该看到学生创业所带来的好处及其未来的趋势,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来支持学生的创业活动,并提供相关的创业平台,促进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开展,提升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4.4 通过在校创业实践,培育创新精神
实践环节能使创业学生在校期间积累创业经验,是培养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大赛等。其次,创业学生还可通过参与社团组织活动、创业见习、职业见习、兼职打工、求职体验、市场和社会调查等活动来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并磨炼自己的心志,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再次,高校创业学生平时可多与有创业经验的亲朋好友交流,甚至还可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拜访自己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向一些专业机构咨询,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往往比从书本上获得的收获更大。通过这种人际交往途径获得最直接的创业技巧与经验,将使创业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受益无穷。最后,大学生投身于真正的创业实践。在毕业前后进入创业启动阶段,可以单独或与同学轮流租赁或承包一个小店铺,或加工、修理,或销售、服务等,在真刀真枪的创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这些活动成为创业学生步入社会大课堂的第一步,同时创业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既为他们将来开展创业活动积累了经验,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利于增强创业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热情,为他们提供应对挫折,面对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促进创业成功。
4.5 完善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拓宽大学生创业知识
首先,通过学校开设的创业指导课,教授创业管理、创业心理等内容,帮助创业学生打好创业知识的基础。大学图书馆也提供创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创业学生可通过阅读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其次,创业是目前媒体报道的热门领域,无论是传统媒体,如报刊、新书、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创业知识和信息。一般来说,经济类、人才类媒体是首要选择,比较出名的有《创业家》、《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以及“中华创业网”、“中国创业论坛”等专业网站。此外,各地创业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机构的网站,也蕴藏着丰富的创业知识。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创业知识,往往针对性较强。
参考文献:
[1]魏和平.专家认为:高校创业教育问题多多[N].中国青年报,2006-1-17.
[2]衣俊卿.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