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

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

第1篇: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online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lifestyle. According to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online consumption behavior had significant impact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way of life.

关键词:网络消费行为;大学生;生活方式

Key words: online consumption behavior;undergraduate;lifestyle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041-02

0引言

根据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2.98亿人。一个庞大的网络消费市场已经形成。从网民的构成情况看,约有83.2%的网上个人用户的年龄在35岁以下,而大学生更是其中网络消费行为的典型代表。大学生是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的特殊群体,他们对于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的有较强的接受和领悟能力,他们是网络普及的直接对象。本文对湖南某高校的大一至大四的涵盖人文、经济管理、医学、理学及工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

1网络消费行为对生活方式影响的研究模型

本文参考郭良,卜卫(2001)互联网使用影响研究框架,提出了网络消费行为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模型。关于生活方式变量,本研究采用AIO量表,参照龚俊霖(2001)科技生活型态量表,从活动、兴趣及观念三个方面编制网络生活方式量表。参照郭良,卜卫(2001)的理论模型,本文将人口统计变量中的年龄变量作为分类标准,主要目的为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特征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情况。

2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本文中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归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1 KMO检验网络消费行为类型量表的KMO值为0.824(衡量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通常采用如下标准:KMO在0.5以下,不适合;0.5-0.6,很勉强;0.6-0.7,不太适合;0.7-0.8,适合;0.8―0.9,很适合;0.9以上,非常适合),巴特利球体检验的扩统计值的显著性为0.000,小于0.001,说明该组数据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是很适合做因子分析的。网络动机量表KMO值为0.672,巴特利球体检验的才统计值的显著性为0.000,小于0.001,说明该组数据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是适合做因子分析的。

2.2 信度分析信度分析用于考察问卷测量的可靠性。在对所有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前,必须考察其信度,以确保测量的质量。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系数)来分析信度。系数适合于同质性检验,检验每个因素中的项目是否测量了相同或相似的特性。

在网络消费行为类型量表和网络消费动机量表中,通过计算系数进行分析,信息获取行为因子、网络休闲行为因子、网络交易行为因子及网络沟通行为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值分别为0.797、0.689、0.848和0.878;娱乐动机、工具动机、情感动机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值分别为0.841、0.867和0.834,说明相关量表项目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程度且内部结构良好,是适合进行统计分析的。说明相关量表项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程度且内部结构良好,是适合进行统计分析的。

2.3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则可进一步指出关系的方向,并能说明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本研究将直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概念模型中的网络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各因子(工作/学习方式、休闲娱乐方式、人际交往方式、信息搜寻方式、购物偏好)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验证。

2.3.1 网络消费行为对工作学习方式的回归分方程从判定系数扩可知回归方程解释了总变异的66.5%;模型F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1,说明模型的总体回归效果是显著的。

工作学习方式=0.168*工具动机+0.159*信息获取行为-0.2*情感动机

2.3.2 网络消费行为对休闲娱乐方式的回归方程从判定系数扩可知回归方程解释了总变异的56.2%;模型F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1,说明模型的总体回归效果是显著的。

休闲娱乐方式=0.707*休闲行为+0.295*娱乐动机-0.875

2.3.3 网络消费行为对人际交往方式的回归方程从判定系数扩可知回归方程解释了总变异的45.1%;模型F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1,说明模型的总体回归效果是显著的。

人际交往方式=0.27l*情感动机+0.402*人际互动

2.3.4 网络消费行为对信息搜寻方式的回归方程从判定系数扩可知回归方程解释了总变异的44.5%;模型F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1,说明模型的总体回归效果是显著的。

信息搜寻方式=0.346*信息获取行为-0.114*情感动机+2.150

2.3.5 网络消费行为对购物偏好的回归方程从判定系数扩可知回归方程解释了总变异的30.4%;模型F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小于0.01,说明模型的总体回归效果是显著的。

购物偏好=0.197*交易行为+0.239*上网资历

3网络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

本文从工作/学习方式、休闲娱乐方式、人际交往方式、信息搜寻方式与购物偏好五个维度,描述网络消费影响下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变化。

3.1 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大学生的工作/学习方式网络使得大学生的工作与学习行为方式产生变化,个体可以直接选择通过网络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与学习行为。网络影响下大学生工作/学习方式的改变得比较显著。根据样本数据显示,65.3%的大学生会使用网络进行网上办公或远程学习;58.3%认为如果缺少网络帮助,工作/学习将难正常进行;70.9%认为工作/学习离不计算机与网络的帮助。网络已经成为一项工具,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供了高效率工作学习的革新方式。

3.2 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大学生的休闲娱乐方式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休闲娱乐方式。本文的研究数据显示,56.7%认为自己的休闲娱乐多半与网络相关,58.9%享受网络游戏所带来的乐趣,64.2%对于网上休闲乐在其中,42.9%承认网络为自己带来了新的兴趣爱好。由此可见,网络世界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纯粹娱乐放松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不论性别年龄,不论收入职业,每个人都拥有平等获取快乐的权利。

3.3 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中,大学生们可以与自己兴趣、爱好、经验相似的对象透过各种形式的电子工具,以电子邮件、聊天室、新闻组或论坛等方式组成一个社群,社群成员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或分享信息,保持较为密切的关系。在本研究中发现,有70.1%的大学生经常通过网络与亲戚朋友进行交流,25.7%通过网络去结交认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63.4%认为使用网络后,经常保持联系的朋友数量增加了。可见,网络提供了展现社会活动的另一个空间,而这个空间的存在与发展,模糊了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界限。可以认为网络的人际功能是现实人际功能的延伸、扩展与翻倍,网络人际的时尚性、自由性、新奇性、匿名性等,更容易满足具有强烈的社会认同需求、且求新求异求奇的大学生心理。

3.4 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大学生的信息搜寻方式网络具有丰富的信息量、快速的传递能力,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搜索工具,以及各种新闻、课程、娱乐资讯等,是大学生有效的学习资料库和信息源。根据2004年9月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南伯格传播学院(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世界互联网研究项目”第四年度“环视数字化未来” (Surveying the Digital Future)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正在成为网络用户的首要信息来源[1]。此外,CNNIC2007年1月所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对于网民这个特定群体来说,网络是其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选择的比例为85.0%。在本研究中,大学生有77%认为网络扩大了他们的知识范围,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79.7%在购买商品前,会通过网络去了解商品的价格与性能等相关信息;74.3%倾向于从网络获得关于个人生活信息,76.5%经常从网络获得关于学习与工作的信息。

3.5 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大学生的购物偏好网络的独特性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改变了传统的商业交易行为,网络所具备的特性,如即时性、互动性、个人化、跨地域性等,对传统的交易模式、顾客服务方式等,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此外,全球信息网在媒体运用上可以直接进行顾客与媒体间的双向沟通。因此,网络购物迎合了青年们快节奏的生活,前沿化的消费观,作为一种新潮的消费模式得到了青年们的亲睐。网上购物的虚拟体现、互动性,以及第一时间接触最新潮流的“酷感觉”,让大学生消费群体兴致盎然,产生网络购物的偏好。在本研究中,有43.1%的青年人“喜欢网络购物胜于上街购物”,有47.3%认为“网络购物比上街购物更具便利性”。

参考文献:

[1]Novak, T. P., Hoffman, D. L., &Yung, Y. Measuring the Customer Experience in Online Environments: A Structural Modeling Approach [J]. Marking Science, 2000, Vol.19(1):22-42.

[2]阿修维亚,阳翼.“生活方式”研究综述:一个消费者行为学的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8):32-38.

第2篇: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服装;网络购物;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结论

[中图分类号]F713.52 [文献标识码]B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逐渐流行起来,并且变得越来越普遍。据2012年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的数据显示,在对有网购经历的网民进行调研中,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年轻群体比例达到了63.4%,处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用户比例达到了41%,较2011年都有显著增长,这表明了年轻群体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络消费的主力军,并且发展势头非常强劲。本文对上海松江大学城大学生的服装网上购物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服装网络消费行为的一些特点,最终找出影响大学生服装网络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为网络营销者更好地了解并准确抓住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习惯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一、文献回顾

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网络消费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Bo-chuansue2002年在消费者网上购买意图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意图的因素主要有:价格、搜索成本、获得时间和消费者风险态度,并证明这些因素是如何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影响的。C.Rang Nathan,SiobhanGnanpathy在2002年提出,影响网上购物的四个主要因素分别为信息内容、设计、安全、隐私,并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指出安全和隐私对消费者购物有重要影响。NeneLim在2003年指出知觉风险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Sandra,M.Forsy the & Boshim在2003年发现很多消费者仅仅利用网络收集信息而在网下实施消费行为,在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的基础上,他们还提出了网络购物风险的本质、风险存在的原因以及各种风险与网上购物行为之间的联系MaryWolfinbarger & Mary C.Gully在2003年指出质量的重要性,它会对网上零售商和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

在国内的研究中,伍丽君在分析网上消费者行为时,认为心理、价格、安全、可靠等因素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王希希在他的研究模型中强调了网络购物者特性、人口统计因素、交易和网络零售商特性四个因素对网络购物的影响。黎志成、刘枚莲则认为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入网站的方便可行性、网页设计风格、产品的类型和特点以及企业形象等因素影响了消费者的网上购买行为阁。张毅斌认为,进行网络消费的网民主要以年轻人为主,求新、个性化、求快和求便的消费心理在该群体中占主导地位。刘国联、卢芳认为影响大学生服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价格、服装的舒适性和款式、商家的促销活动、朋友的意见以及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等。王海宁在分析服装网络营销的现状基础上,结合网络销售和购买的特点,提出了企业进行网络服装营销的具体策略。沈蕾将服装网上消费和传统消费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阐述了两者的异同点以及利弊,对于服装网络消费改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彭文芳、钟跃琦认为服装网络购物便利的同时存在很多网络系统和网络技术、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的问题。王君丽主要从服装的网络消费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消费决策三个方面对服装的网络消费的现状进行探索性分析。

综上,国内外对服装网络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是考虑服装的价格、服装本身的属性、服装品牌、配送速度与售后服务、用户口碑、个人态度和感知风险影响因素等几方面。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网上购买服装的心理特征去研究大学生网上购买服装的影响因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给服装网络企业提供参考。

二、问卷设计和抽样调查

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设计了初步的调查问卷。由于本文要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因此首先对调查问卷进行了预调研,对个变量测量指标的可靠性和内容有效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以便能够更加接近因子分析的条件。据此结果对量表的语义和语境进行了修改之后,确定了正式问卷,调查问卷的量表项目和变量来源如表1所示。

问卷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个人消费习惯。第二部分是由通过量表测量被访者对于服装网络消费中的服装价格、服装品牌、网购经验、风险感知、用户口碑、配送速度与售后服务等变量共计6个变量。问卷变量指标采用李克特自评式五点量表计分,依次为完全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完全不同意,计分依次是5分、4分、3分、2分和1分。变量的度量项目如表1所示:第三部分是关于被访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统计指标的询问。此次调研共回收问卷227份,有效问卷204份,有效率89.9%。

三、研究结果

(一)样本基本信息

对大学城的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经过SPSS描述统计分析可以得出,被调查者的性别分布中男生比例为48.7%,女生比例为51.3%;年龄分布在18岁以下的为4.5%、18-24岁的为87.5%、25-30岁的为7.5%、30岁以上的为0.5%;学历分布在本科以下的占2.5%、本科占70.5%、研究生占26.5%、博士占0.5%;每天上网总时间1小时以下的9%、2-3小时的36%、4-5小时的34%,6小时以上的22%;近一个月网购服装次数为0次的为19.3%,1次的24.2%、2次的25%、3次的14.5%、4次以上的17%。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大学生服装的网络消费中,近一个月进行服装网购次数1次及以上的就占了80.7%,说明了大学生网购服装现象非常普遍,并且渗透率较大。

(二)SPSS统计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通过显示变量测评潜在变量,通过具体指标测评抽象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最早由心理学家Chales Spearman于1904年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实测的多个指标用少数几个潜在的指标(因子)的线性组合表示。本文主要探究影响大学生服装网购行为的因素到底有哪些,符合上述因子分析的情况,因此非常适合采用SPSS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

1.信度和效度检验。在对问卷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前,先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是保证问卷测量质量的前提。在态度量表法中,通常采用Cronbach所创立的Alpha系数来检验问卷信度。本文采用SPSS20.0计算本问卷的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值,见表2。

对本文采用的问卷变量进行分析,“Cronbach’s Alpha值”栏的数值为原始信度数值,原始内部一致性α系数0.699;“以标准化项目为准的Cronbach’s Alpha值”栏的数值为标准化信度数值,标准化信度系数为0.760。根据学着Nunnally、DeVelhs的观点:o[系数值如果在0.60至0.65之间最好不要;α系数值界于0.65至0.70间是最小可接受值;α系数值界于0.70至0.80之间相当好;α系数值界于0.80至0.90之间非常好。此次调研数据标准化的Cronbach’sAlpha值为0.760,界于0.70至0.80之间,则为高信度,表示此问卷的数据可靠性非常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问卷的效度是指问卷检测结果接近真实情况的程度,本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量表的构建效度进行检验。具体操作是通过检验变量之间偏相关性的KMO统计量(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和巴特利特球形假设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eity)两种方法来验证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运行SPSS得出结果如表3所示。

据表3我们可以看出此次调查问卷总量表的KMO值为0.762>0.70,表明因素分析适切性是适中的,表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强,数据符合因子分析的效度要求。同时,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x2值为560.268,自由度120,显著水平(Sig.)为0.000

2.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法就是利用降维的思想,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抽象的变量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因子分析是一种通过显示变量测评潜在变量,通过具体指标测评抽象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的基本目的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指标或者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互之间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个类别之中,每一个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就是想找到众多影响因素中对大学生服装网购行为影响比较大的几个因素,非常适合本文的研究情况。

因子旋转是要使因子载荷矩阵的因子载荷平均值向0和1分化,以使大的载荷更大、小的载荷更小。在因子旋转过程中,若因子对应轴相互正交,则将其称为正交旋转。通过旋转之后的成分矩阵如表4所示。

方差的最大旋转是一种正交旋转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公共因子的相对负荷方差之和最大,并且保持原公共因子的正交性和公共方差总和不变,使每个因子具有的最高载荷的变数达到最小,此方法简化了对因子的分析,本文通过运行SPSS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得出解释方差的总变量,如下表5所示。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5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说明这5个因子均可以作为反映总体特征的变量。5个因子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71.428%,说明这5个因子能比较全面的反映所有信息,符合因子分析的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①第一个因子:服装价格。因子特征值为3.481,解释方差百分比为15.504%,聚集的项目可以解释为服装价格因素。从这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在有换季打折促销和重大节日活动时很容易做出服装购买行为;

②第二个因子:服装品牌。因子特征值为2.831,解释方差百分比为14.446%,聚集的项目可以解释为服装品牌因素。从这可以看出网购时,服装品牌的知名度和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将直接影响网络企业的销售利润,一般情况下品牌服装的销量往往会高于不知名的品牌销量,知名度高的品牌忠诚度明显高于不知名的品牌;

③第三个因子:用户口碑。因子特征值为2.633,解释方差百分比为14.205%,聚集的项目可以解释为用户口碑因素。从这可以得出,大学生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服装时,家人、亲戚朋友和网页上他人的评价都会对他们的购买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网购服装的交易量;

④第四个因子:风险感知。因子特征值为2.479,解释方差百分比为13.241%,聚集的项目可以解释为风险感知因素。从这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者对网络支付安全性和个人隐私保障的安全性都有很高的警惕性,说明了他们非常注重网购平台的安全支付服务水平;

⑤第五个因子:配送速度与售后服务。因子特征值为2.445,解释方差百分比为13.032%,聚集的项目可以解释为物流配送速度与售后服务因素。从这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者很有时间观念,注重物流便捷性和高效性,并且非常看重产品售后的服务保障,具有比较高的法律维权意识。

通过统计分析,本文得出5个影响大学生服装网络消费的因素,按影响因素重要程度依次分别为服装价格、服装品牌、用户口碑、风险感知、配送速度与售后服务,即大学生通过网络购买服装时主要受这5个因素的影响。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本文以大学生的服装网络消费为研究对象,经过问卷的设计、发放和数据收集,然后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通过文献阅读和统计分析得出5个最能反映大学生服装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即服装价格、服装品牌、用户口碑、风险感知、配送速度与售后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服装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并且影响程度逐次降低。

2.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服装价格是对大学生服装网购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可以得出,大学生这个消费群体在网上购买服装时对价格非常敏感;

3.服装品牌对大学生服装网购行为的影响程度仅次于服装价格,说明了大学生在网上购买服装时逐渐有了品牌的意识,消费观念逐渐趋向品牌化;

4.用户口碑对大学生服装网购行为的影响程度仅次于服装品牌,排在第三位,说明大学生在网上购买服装时易受其他用户购买经验的影响,即大学生消费群体的易被感染性。

(二)建议

网络购物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时尚购物模式,对市场的开发潜力很大,企业和商家应该把握这个机会,挖掘大学生网络消费这个大市场。本研究给商家和企业以下几点建议:

1.服装网店商家和企业应该针对这5个主要影响因素,制定一系列相配合的营销策略,更好的迎合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喜好,紧紧抓住大学生这一充满活力的群体。

2.定期使用满赠或折扣等网络促销活动,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同时也要加大广告投放量和宣传力度,如在校园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赠送折扣券、抵价券、免邮费等相关优惠活动。

3.服装网络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服装的品牌化,可以在经营的过程中多留意所售服装的内涵,努力塑造品牌文化。打造符合自身服装特点的服装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

4.为顾客提供放心安全的购物环境,减少网络风险。商家和企业可以在网页上清楚描述产品、说明购买流程、快递方式、购物评价等,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大学生消费者的不安全感。

5.商家和企业应该注意提升企业物流配送体系,系统规划物流配送网络,使之规范化,同时还应该提高店铺售后服务水平,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参考文献]

[1]伍丽君.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l(12):19-20

[2]王希希.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01(11):13-19

[3]黎志成,刘枚莲.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2(12):88-91

[4]张毅斌.网络消费心理及启示[J].江苏商论,2001(4):39-41

[5]刘国联,卢芳.我国南方地区大学生服装行为的研究[J].丹东纺专学报,2004(1):43-45

[6]王海宁.服装网络营销模式研究及策略探讨[J].江苏纺织,2006(2):49-51

[7]沈蕾.网上服装消费与传统服装消费的比较研究[J].消费经济,2000(3):39-40

[8]彭文芳,钟跃崎.服装网络购物存在问题浅析[J].化纤与纺织技术,2007(1):46-48

第3篇: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

关键词:有限理性 大学生 网络消费 抱怨行为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购物成为新兴消费模式。因网购特性,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不容忽视。所以,消费者抱怨行为随之而来。

大学生作为网购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消费能力有限、消费观念开放、维权意识薄弱和消费心理不成熟等特点,使他们的网络抱怨行为存在独特性与差异性。因而该研究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网络消费抱怨理念,促进其养成良好习惯的网络消费行为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抱怨群体特征分析及分类

通过发放问卷及回收数据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总体抱怨特征有以下四种:抱怨频率偏低、日常抱怨偏多、抱怨形式多样化及主观情绪干扰大。从不同影响因子分析,又可看出女生较男生抱怨频率高、城市学生较农村学生抱怨频率高,和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理智、网购经历丰富者较网购经验肤浅者更理智。

综合各类因子影响,考虑大学生群体的总体特征,结合前人研究经验,故将当代大学生抱怨群体分为以下四种:沉默抵制群体、日常抱怨群体、直接抱怨群体及第三方抱怨群体。

三、大学生群体抱怨受阻原因分析

(一)沉默抵制群体:维权意识较薄弱。沉默抵制群体主要抱怨方式为:不理会;理解店家:不在该店再次消费。分析发现,该类行为是单方面抱怨,严重缺乏双方互动的典型代表。

该群体中,抱怨无效原因主要集中在两点:换店家后还会有同样问题,和不理会的冷处理方式不能解决问题。从分析结果看,消费者潜意识中,认为自己不是对某商家失去信心,而是对整个市场失掉了信心。

(二)日常抱怨群体:买卖双方难互动。日常抱怨群体主要抱怨方式为:与亲朋抱怨;通过qq、微信及微博等方式抱怨。该类行为缺少双方互动,经销商面临失去隐性顾客的风险。

在该群体中,三种方式难以使双方互动,抱怨效果不明显,不能真正解决消费者遭遇的问题。虽然该类消费者初哀是希望现象得到改善,但却没有找对正确的沟通方式。买卖双方难以形成良性互动,意味着该种抱怨方式趋近无效。

(三)直接抱怨群体:孰是孰非难辨明。直接抱怨群体主要抱怨方式为:给予差评;向卖家语言攻击;向卖家索赔;要求卖家退款。该类行为直接加剧了消费者与经销商的矛盾。

在该群体中,四种方式难以奏效。差评不能引起店家重视,直接发泄易引发双方骂战,索赔遭遇加价换购,退款过程的隐形成本过高等问题时有发生。退货过程中,双方各执词,难以认定责任。因此,这是对货物提出要求,更是对诚信做出考验。

(四)第三方抱怨群体:抱怨平台偏单

。第三方抱怨群体主要抱怨方式为:在淘宝等网站经营主体进行投诉。该类行为虽然理智可取,但具体落实时,落实方式却有不足,整体效率低下。

该群体中,抱怨无效原因主要集中为:淘宝等网络经营主体效率低下,难以解决消费者与经销商之间的问题。有些消费者选择媒体曝光、法律途径等,但成本过高难以负担。这种尴尬现状,使最为冷静理智的第三方抱怨遭遇困境。

四、化解网络抱怨受阻的对策建议

(一)沉默抵制:增强消费意识提升消费能力。作为消费者,摆脱自身惰性心理,多样选择抱怨方式。通过各界力量维护自身利益,端正网络消费抱怨态度,培养网络消费维权意识。同时自觉主动地学习有效的抱怨方式并运用于网络消费实践中。

同时,鉴于学生网络信息把握能力不够的现状,校方可开设相关课程及召开有关方面的讲座。着重讲述区分信息真伪的技巧。通过实例,做到有理有例。

(二)日常抱怨:加强有效沟通注重双方联动。作为消费群体,应与商家沟通。遇到问题,首先要冷静、客观的接受现实。将具体内容进行压缩整理,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与店家进行有理有据的商讨。若商讨未果,通过合理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作为经销商,应诚信经营,与消费者良性互动。另外,经销商更应增强自身实力,加强相关购物网站建设,通过建立网络平台的手段,有效处理消费者投诉。加强自我反思,提高服务质量。

(三)直接抱怨:落实有限责任签订协议保障。一方面,消费者自身应理智、冷静。在网购的时候,可加附份双方平等的协议,一旦出现问题,可以靠有限责任制,责任到人。于该方面的落实,需买卖双方共同努力。

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实时调节。净化网络环境,制止网络不规范行为。清查假商品,解决市场隐患;立法机构有关部门,具化相关法规,明确量刑条款,使网购纠纷能做到有法可依。

第4篇: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

[关键词]网络生活方式;休闲生活方式;多元化

一、引言

互联网使用的多样性与传播的碎片化特征,已大幅度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青少年作为“数字原住民”,他们使用网络更加深入、接触内容更加丰富、使用过程更加自主,在他们的休闲方式、娱乐方式与交际方式等发生明显变化的同时,网络的普及也给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家校沟通方面等带来影响。

近年来,我们意识到,仅仅关注网络带给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还远远不够,应该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北京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并在对其现状进行定向追踪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客观、深入地揭示北京市青少年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总体状况,掌握其内在规律,帮助教师、家长、学校和社会全面了解学生,进而进行有针对性及有效的引导。这项研究不仅对于促进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将对北京市乃至全国出台相关教育政策、带动全国信息化和推动整体教育变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基本框架

本研究将网络生活方式定义为网民在使用多种多样的网络应用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与其物质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1]网络生活方式包括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技能、学生使用网络的频度以及学生在校内和校外两种不同的场合对网络的使用情况三个维度,从这三个维度可以看出,网络生方式的组成要素包括网络素养、学习方式的养成和转变、网络闲暇、用网状态和家校联系等四个方面。[2]

网络素养主要指中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的认知能力、解读能力、获取能力、使用能力与思辨能力,即在当今时代中小学生不仅要有获取、使用与传播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有批判辩证及建设性地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网络素养的内涵包括对网络使用行为与方式上、对网络信息价值与意义的思辨能力、正确传播与制作网络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及利用网络提升自我能力四个维度。

学习方式即学习风格,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的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养成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对数字化学习的理解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个层面。

网络闲暇可以从时间属性、活动属性、自有属性定义,调查内容包括:第一,学生网络闲暇生活的社会性、计划性;第二,闲暇生活的内容品质、内容分布;第三,学生的网络交易生活、网络游戏生活和网络社区生活等。

中小学生用网状态包括正常用网、趋于过度用网和过度用网三个层面。“过度用网”是指平均每日用网的时间过长,同时出现严重的对网络使用的耐受性、戒断反应及社会功能受损问题,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受到明显的影响。“趋于过度用网”是指平均每日用网时间过长,在对网络使用的耐受性、戒断反应及社会功能受损方面开始出现问题,但还没有严重地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状况。“正常用网”则是指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言,网络的使用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家校联系部分指在网络环境下,中小学生自我感觉到的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情况,以及它能否促进中小学生个人的发展等。具体问题包括家校联系的方式、内容、效果;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以家庭作业为例);由家庭资助参与课外补习的情况三个层面。

三、调查工具和过程

2012年调查从2011年1月开始,2012年9月结束,历时近两年。调查的抽样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调查共发放问卷29115份,回收有效问卷28610份,回收率为98.3%。抽样范围为北京市8个区县的118所中小学。问卷全部上机汇总和统计,数据分析工具是SPSS18.0。调查问卷由5个部分组成,共包含92道题目。

2013年调查工作从2013年1月开始,至2013年12月结束。调查对象来自北京市80多所中小学校,年级包括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范围包含朝阳区、大兴区、房山区、丰台区、顺义区、西城区和延庆区等7个区县。调查内容共包括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网络素养、互联网过度使用状况、家校联系(含课外补习情况)和休闲生活等5个部分。本次调查在考察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CLoS2012调查问卷进行修订,形成《北京市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调查问卷》(涵盖学习方式、网络素养、互联网过度使用状况和家校联系四部分)和《北京市学生休闲生活调查问卷》(主要是休闲生活部分)两个调查问卷。

《北京市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在6个区县(以上除西城区外)的4个年级发放,共发放问卷1.7万份,回收有效问卷13311份,有效回收率78.3%。《北京市学生休闲生活调查问卷》在西城区、丰台区和顺义区3个区县未接受前项调查的学生中进行抽样发放,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2684份,从中抽取1231份进行分析。问卷全部上机汇总,数据分析工具是PASW(即SPSS20.0)。

四、主要调查结论

1.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与养成的现状

本部分主要从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对使用技术促进学习的认识,以及学生的作业和预习情况等方面来调查学生网络时代的学习特征。通过调查发现,北京市中小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课堂上自学和讨论的时间差异较大;互联网正逐渐成为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主要来源,但在使用互联网方面仍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不够理想。

第一,CLoS2012与CLoS2013都显示,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喜欢的课堂学习方式有较大差异。小学低段学生更喜欢听讲;小学高段和初中学生更偏好小组讨论;高中生喜欢教室听讲和小组讨论的比例相当,表现出多元化特征。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年龄的关系,会选择课堂听讲为最好的学习方式;初中阶段由于知识储备和学生年龄的增加,此时比较适合开展合作讨论型学习活动;按道理高中阶段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更应该是合作讨论式,然而喜欢合作讨论的比例有所下降,反而喜欢课堂听讲的比例有所上升,这可能是因为学生面临高考压力而做出的选择。

第二,目前多数课堂仍以讲授型为主,学生课堂自学和参与讨论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CLoS 2013中,56.4%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自学和讨论的时间少于10分钟(CLoS2012年的数据是47.2%),而有12.3%的学生表示课堂上自学和讨论的时间超过20分钟(CLoS2012年的数据是11.6%);从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学生表示课堂上自学和讨论时间超过20分钟的比例逐渐下降。这表明虽然课堂教学的形式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但讲授型仍占主导地位,但不同区域之间的课堂学习方式的差异并不明显。

第三,随着年级升高,互联网正逐渐成为学生课外知识的主要来源,但仍需加强对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引导和帮助,CLoS2013的结果表明,网络对学生学习产生两大不利影响――“视力下降”和“注意力分散”。CLoS2012调查网络对于学生学习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分散学习注意力”和“减少睡眠”两方面。网络对学生的学习主要提供了两方面的帮助,其一是获取学习资源,其二是扩大知识面,与2012年结果相同。学生运用网络学习遇到的学习困难主要是相关学习资源呆板无趣和自我约束力不强,而且伴随年级升高自身约束力不强带来的影响逐渐增强。

第四,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不够理想,应引起关注。CLoS 2013中,“总是预习”新课的学生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小学三年级最高,也仅有21.6%的学生总是预习,而高中二年级总是预习的学生仅占1.7%,这一结果比CLoS2012的调查结果(小学二年级46.8%,高中二年级9%)更严重。预习和作业是学生自我监控的重要表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大部分学生都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但不同年级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预习习惯。随着年级的增长经常预习的学生比例逐渐降低,从不预习的学生比例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直线上升。[3]

2.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

本部分主要调查受访学生的网络接触与使用行为,这是学生网络素养的基础,是其网络素养形成的前提。CLoS2012调查主要从学生的网络接触行为与方式(包括是否接触、接触时间、接触地点、接触方式4个维度)、网络接触心理与偏好(包括网络接触动机、网络接触偏好2个维度)、网络使用水平的自我评价等三大维度,共计7个小维度展开调查。CLoS2013主要从网络接触与使用能力、思辨性理解能力、网络内容的创造与传播能力,以及利用网络提升自我的能力等四大方面展开调查。

网络化生活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中小学生普遍拥有较长的网络接触时间、较频繁的网络使用,在网络使用上体现出自主化与多元化的倾向,在信息处理上体现出敏感的防备意识,在网络参与上体现出好奇心较强等特征。但与此同时,中小学生的网络参与意识、参与程度、利用网络自我表达、利用网络改变他人想法,以及进行网络行为反思和网络形象维护等方面,均需进一步加强;学生们还要注意对网络不良行为和欺骗行为的辨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一,学生的起始触网年龄(中值)依次为6岁(小学三年级)、7岁(小学五年级)、9岁(初中二年级)和11岁(高中二年级),整体呈现出向低龄化发展的特点。学生平均每天累计上网时间高于CLoS2012。

第二,与CLoS2012相比,学生上网场所更加体现出多元化和自主性的特点,移动上网逐渐成为发展新趋势,且高年级学生选择移动上网的比例更高。随着学校上网条件和环境的改善,学生选择在学校上网的比例由去年的4.5%增加到今年的18.4%。家中自己的房间仍是上网的主要地点。

第三,CLoS2013认为自己上网水平较高的学生比例为42.4%,明显高于CLoS2012的23.5%。男生认同自己上网水平较高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1/3学生认为用网络解决生活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会更有效。

第四,CLoS2013显示,学生对网络信息具有较强的防备意识与质疑能力,且较CLoS2012有所提高。学生能对网络信息进行质疑和分析;能注意自我保护,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信息;不随意转发推送信息;对信任机构的真实性更为重视,愿意向特定人群分享和传播信息。其中,约一半学生能对网络信息的正误进行质疑和分析;68.2%的学生在网上交流时从不跟陌生人说实话;76.8%的学生认为,他们不会转发带有“不转发就会遭厄运”等类似信息;85.6%的学生在各种社交网络中所设置的观看权限只有一种类型,且其中46%的人选择了让朋友看到自己的信息。

第五,CLoS2013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的网络参与意识、参与程度、网络自我表达、网络行为反思和网络形象维护等较CLoS2012有所改善。其中,33.8%的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帖子能做到有贴必转,明显高于CLoS2012的9.5%,学生网络参与度提升明显。

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素养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普及的网络使用与相对缺乏的网络素养、较为充分的硬件保障与相对欠缺的网络使用引导,特别是利用网络促进自身发展。要提升中小学生的网络素养,不仅需要通过家庭教育路径对学生家长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更需要通过学校教育路径直接开设网络素养课程。

3.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

本部分从被调查者对网络使用的耐受性、戒断反应及社会功能受损等方面进行检测,采用“正常使用”、“趋于过度用网”和“过度用网”的概念来区分他们互联网过度使用状况,还围绕学习方式和网络素养分析三类人群的特征。总体来看,处于“过度用网”状态的学生比例不高,网络使用状况总体形势较好;但处于“过度用网”状态学生的媒介素养明显低于“趋于过度用网”的学生,更低于“正常使用网络”的学生。

第一,CLoS2012的结果显示,88%的学生能够适度上网,1.4%的学生过度使用网络,10.6%的学生趋于过度用网。CLoS2013的结果显示,91.4%的学生处于能够“正常使用网络”状态,6.7%的学生处于“趋于过度用网”状态,1.8%的学生处于“过度用网”状态,总体形势较好。CLoS2013的数据与CLoS2012的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总体形势变好,但是过度用网的比例在上升。帮助过度用网学生的任务依然艰巨。

第二,CLoS2012显示,过度用网学生的年级分布情况随着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到初二的时候达到最高点。趋于过度使用网络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CLoS2013的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处于“过度用网”和“趋于过度用网”状态学生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且初中和高中阶段两类学生的增长速度很快。需要在小学高年级加强教育,预防初高中迅速增加的趋势出现。今年高中学生的过度用网与趋于过度用网的比例增长趋势变化明显,这样的增加速度应该引起重视。

第三,CLoS2012过度用网学生的网龄长,平均每天用网时间长。在家上网的比例低,去网吧、在自己房间上网和使用移动设备上网的比例较高。玩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的比例高。CLoS2013表明,过度用网学生的最长上网时间过长,对他们的身体会带来很严重的影响。他们中间依然有10%的人去网吧上网,在自己房间上网和使用移动设备上网的比例较高。这些都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要从关注孩子上网的地点入手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第四,CLoS2013与CLoS2012一样,趋于过度用网的学生中,女生所占的百分比高于过度用网的百分比。因此,要关注女生的变化趋势,避免因为对男生过度用网及趋于过度用网的问题严重的刻板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

过度用网的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质疑意识和能力较差,缺乏对网络信息的思辨意识和能力,对网络中不良行为的认识不足,网络安全意识欠缺,在上网过程中面临着比正常使用网络的学生更大的风险。过度用网的学生对新的网络游戏及软件很感兴趣,比较热衷于分享与转发信息,相对喜欢参与对一些网络热点事件的讨论,主动在网络中表达自己,比较看重自己在网络中的形象,更趋向于利用网络解决各种问题,习惯于网络中的思维方式。在对他们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时要首先肯定他们在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从观念和认识上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

4.学生课外补习状况

本部分主要对家校联系和学生课外补习情况进行调查。总体上看,小学生对课外补习的参与情况呈多样化喜好,总体偏向不喜欢。尽管总体参加各类补习班的学生比例有所下降,但与学校课程相关的补习比例却增加了。超过一半的学生每天需要完成很多家庭作业,男生比例高于女生,高年级学生比例高于低年级学生。学校利用网络促进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的效果有待提高,模式还需提炼。

CLoS2012显示,中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较高,课外补习在提高他们学习成绩、促进其能力发展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了较大压力。CLoS2013表明,学生对课外补习班的喜好呈现多样化,但总体倾向于不喜欢,特别是有31.1%的学生表示“非常不喜欢”。尽管如此,“学科补习类”的课外补习比例仍由2012年的75.2%增加到了78.9%,呈增加趋势;但各类课外补习的总体比例(63.9%)低于2012年(70.9%)。这说明补充学校教育的“影子教育”现象仍广泛存在。

CLoS2012调查显示,家校联系内容以“学生的各种学习问题”为主,而对“身心健康问题”关注较少;家校联系方式多样,电话与网络已发挥广泛的作用;43.3%的学生表示知道有家长委员会,但其组织方式较为松散,也较少参与学校事务。CLoS2013调查显示,70.9%的男生和67.7%的女生反映每天需要完成很多家庭作业,课业负担量大;高年级学生反映家庭作业量负担重的比例要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外语”、“数学”和“语文”在“学科补习类”科目中占据前三位(比例依次为33.5%、21.1%和10.4%);“奥数”在“竞赛补习类”科目中名列第一(2.6%)。其中,44.2%的男生和44.1%的女生,对网络促进家校联系的效果不太满意;当前家校联系仍以学校引导家长参与为主,总体上,男生认为家长更多参与教育的比例大于女生;高年级学生认为家长更多参与教育的比例大于低年级学生;学生对在家接受网络补习的热情并不高,总体上,他们能接受的网络补习时间在2小时之内。相对于女生,男生更不愿意接受网络补习。

5.学生休闲生活的调查分析

CLoS2012的调查与CLoSS2013的调查相比,在原先8道题的基础上扩展为82道,将原先较为笼统的休闲活动划分为上学日和休息日、网络和非网络的休闲活动,并从休闲情况、休闲满意度、学习情况、时间分配等方面进行更深入更详细的调查。

CLoS2012活动频率排序是:看电视、与朋友玩、去博物馆艺术馆、旅游;CLoS2013的频率排序则变化为:与朋友玩、看电视、旅游、去博物馆艺术馆;与CLoS2012相比,CLoS2013被调查学生与朋友玩的频率明显增加,其他三项的活动频率分别下降了。

CLoS2013参与调查学生对休闲活动“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是87.3%,2012年的比例是81.1%。

综合来看,学生的休闲时间大约有4成(上学日37%和休息日43%)是基于互联网的。

五、总结

总的来说,学生上网地点越来越多元化,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学生上网的主要途径,在学校上网的时间明显增加。部分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偏低,课前预习习惯成恶化趋势,家庭作业普遍偏多,课堂教学与学生偏好的学习方式之间的鸿沟成扩大趋势。对课外补习班的喜欢程度有所降低,更多集中在学科成绩提升的补习上。学生网络素养相对去年有所好转,过度使用网络的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4]

参考文献

[1]周颖,黄荣怀.国内外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调查和对策研究述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3):20-23.

[2]黄荣怀,王晓晨,周颖,董艳.数字一代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33-37.

第5篇: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

关键词:网络成瘾;依恋心理;网络交流

一、学生痴迷网络的心理动因

1.依恋心理,沉迷网络游戏

学生当前已经成为网络使用者的主要人群,即使国家各种规章制度明文规定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网吧,但网吧内依旧聚集着众多的中小学生,其对于网络的实用基本上以游戏、聊天等娱乐功能为主。自控能力、辨别能力不足从而很容易被网络精彩的虚拟社会吸引进去,许多学生在从开始接触网络的一些基本实用功能开始逐步进入到游戏的世界,由于中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自制力十分脆弱,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探索心理,一旦迷上某种东西便会产生依赖心理,甚至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最终导致出现一系列问题,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低下等等,甚至有猝死现象。

2.显示交往冷漠,热衷网络交流

很多学生沉迷网络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困难,如家庭不和、对环境的不适应、成绩下降、缺乏和他人的沟通等,又缺乏勇气和自信心去应对这些问题,也不会去积极主动地寻求朋友、家人和教师的帮助,不会利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方式去调节和解决自身的问题。而借助于网络虚拟社交来满足与人沟通的心理需求,消除孤独的心理,从而沉迷于网络。例如,刚入中学的学生对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感到不适应,与同学交流困难,失去交往信心,最终导致一种社交恐惧,于是,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便成为他们可以寻找到的新的归属地,用于发泄和满足他们的社交心理需求,从而导致了社交能力下降,孤僻和冷漠等问题也随之产生。

3.失范心理

通宵上网玩网络游戏在中小学生中较为普遍,甚至出现不玩网络游戏的就没有与其他同学交流的共同语言,不会玩网络游戏会出现同学在交流甚欢时却插不上嘴的尴尬。由于缺乏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和从事其他娱乐活动的能力,网络便成为一个不二的选择。网络的分散结构体系,其不可控性会使中小学生形成脱离社会规范的失范心理,引起网络出轨行为。

二、应对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

1.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完善学生上网的文明规范,教导健康向上的主导心理。因为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发育不成熟,缺乏自制能力,针对中学生过度实用网络导致的网络成瘾,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定期开展文明上网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良好上网行为规范,开展心理教育,传播正确上网心态,使他们能认清网络与现实的差距。

2.强化素质教育,杜绝学生进入网吧

家人要注重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大多数学生尚有可塑性,可以利用家人的关心、理解和良好的沟通来教育缓解学生对于网络虚拟世界的依赖,一旦家长与孩子缺乏沟通,只是一味指责,就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不断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强化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坚决抵制各种不良诱惑,防止出现不良思想。

3.从源头入手,开辟健康有益的网站

关注学生心理特点,增加对青少年心理支持力度,及时疏导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生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不平衡,因此会受到更多的心理冲突和压力。有关材料显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高达百分之十二以上,所以需要展开各种措施,心理卫生知识推广和设立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室,设立咨询热线等,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正确解决各种困难和挫折。

4.加强对学生网络使用的监管

采取各种措施优化学生使用网络的环境,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创建学生安全使用网络的条件。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上网条件。通过学校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师的引导监管下,传授青少年掌握电脑的知识,学会辨别有利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来学习和娱乐,提高心理防范意识。

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迅速,互联网的使用迅速增长,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生活、学习与工作的便利,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如何解决中小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是中国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甚至成为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如何有效解决网瘾问题,引导学生走上正轨,关系到社会广大家庭的幸福。我们需要把握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动因,然后耐心疏导、教育以及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学生网络成瘾的措施,让深陷网络成瘾泥潭的学生从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崔轶,侯正.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3).

[2]袁梦,彭剑.初中生自我评价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J]. 企业导报,2012(23).

第6篇: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自我教育的视角解析了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应有目标:面对虚拟世界需要自我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教育、面对繁杂信息需要自我辨别与选择能力培养、面对多样诱惑需要自我控制能力培养、面对潜在危险需要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培养、他人监督缺失则需要自我修养与自律能力培养。

网络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己不单在经济与生活方面,更在道德与情感领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有助于减小负面影响。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必须突出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自己对自己的教育,即把自己作为教育的对象的教育。”任何教育只有转化为自我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道德教育的目标引领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实现道德教育价值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必须从自我教育的角度解析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针对网络环境虚拟、信息繁杂、诱惑多样、危险潜在、他人监督缺失等主要特点,中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应包含自我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教育、自我辨别与选择能力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培养及自我修养与自律能力培养等方面。

一、面对虚拟世界:自我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教育

自由、互动、匿名的虚拟世界必然对中小学生的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提出更高要求。Www.133229.coM中小学生好奇心强而辨别能力弱,如果缺乏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意识,很容易在虚拟世界中摆脱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束缚,忘掉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责任,而在网上随意散布虚假信息、破坏网络系统、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甚至人身攻击等。这些不合伦理及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破坏了网络正常秩序,更不利用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因在网吧玩网络游戏或浏览黄色网站而直接导致犯罪的占33.5%,从小学就涉足网络游戏或黄色网站占37.7%,初中生占49.2%”。“任何个人的网络行为不仅存在‘能不能’的技术操作规定,还存在‘该不该’的伦理道德要求。”面对网络形成的虚拟世界,中小学生要自我加强伦理意识与道德责任感教育,增强伦理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克服网络虚拟世界的负面影响,遏制不道德行为发生,促进自身健康成长。他们可以通过学习现实社会的道德准则来增强伦理意识及道德责任感。绝大多数社会公德不仅适用于网络虚拟世界,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其它生活领域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在.上网时也同样适用。

二、面对繁杂信息:自我辨别与选择能力培养

据统计,网上的无益信息占50%以上,其中不健康信息随时可见。这些都可能让中小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身心健康受到侵害。

面对网络中繁杂的信息,网络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仅仅要求中小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应是自我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这里的选择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对网络这一现代学习与生活方式的选择。即既要学会充分地利用网络,又要适时走出网络。二是上网目的与内容的选择。要弄清楚为什么要上网,为获取什么内容而上网。对辨别与判断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来说,这个问题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网络影响好坏的不是电脑而是人脑,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人怎样选择和利用电脑网络。中小学生要“更会用自己的头脑,而不是电脑,要经过教育能对世界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态度”,并且“应该会提出问题,而不只是接受”。只有这样,他们在信息的海洋中才会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才能择善而从、择善而用。面广量大的信息也就不是他们发展的精神污染和心理负担,而是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三、面对多样诱惑:自我控制能力培养

对于充满好奇且勇于探索的中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具有无限的吸引力,容易形成对网络的眷恋和依赖,进而不能自拔以至上网成瘾。有些学生经常深夜躲在房间上网聊天、阅读小说,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注意力下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另外,中小学生也会在网络上遇上其他方面形形的诱惑。如受到网络上琳琅满目的广告引诱,某些中小学生常常背着父母胡乱使用信用卡网上购物。如缺乏自制能力,他们就会迷失在诱惑的丛林之中。

面对网络中形式多样的诱惑,中小学生要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个体按照社会标准或自己的意愿,对自己的行为、情绪和认知活动等进行约束、管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抑制冲动行为,抵制诱惑,延缓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于社会情境的行为方式”。对网络中的诱惑而言,自我控制能力即中小学生既要能够大胆走进并充分地利用网络,又要能够不沉溺于网络而适时走出。如果过分沉溺于网络,他们就会有脱离现实生活、成为网络奴隶危险。精神病专家托尼诺·坎泰尔米所指出:“长期在网上冲浪会渐渐失去自我,改变个性。”因此,中小学生应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特别是抗诱惑能力的培养,能够在形形的网上诱惑面前控制自己的行为。

四、面对潜在危险: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培养

虚拟网络确实隐藏着不安全因素,中小学生往往成为被侵害的对象。针对他们好奇性强、警惕性差的特点,某些道德卑劣、别有用心的人可能进入聊天室,试图在认识后伤害他们。他们受社会经验、客观认识等方面的限制,当危及安全的情况出现时,往往应变能力与处理能力较差。利用网络侵害中小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诸如某学生瞒着父母去约见网友后下落不明的报道常见于报纸和网络中。对中小学生的网上侵害行为以隐私权侵犯、情感骚扰居多。这些充分说明他们(尤其女学生)的网上安全并不乐观。

面对网络中潜在的危险,中小学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救护能力,学会保护自己。中小学生不要在网上轻易暴露自己和家庭的真实情况,透露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和本人详情,更不要把学校、家庭有关资料输入搜索引擎。网上交友也要十分谨慎,不要轻易相信聊天室里的陌生人,更不能随随便便背着家长和老师独自去“约会”,特别是女学生碰到异常情况要向家长或老师汇报。

五、他人监督缺失:自我修养与自律能力培养

网络充斥着各种道德的、非道德的、反道德的信息,又是一个缺乏“他人监督”的社会。在毫无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下,人们的网络活动如何进行将完全取决于网络主体。如果缺乏道德自律,中小学生很可能会在网络中放纵自我,偏离道德的轨道。“从本质上来看,网络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慎独’是指在个人在独处之际,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也能遵从道德规范,烙守道德准则的行为。传统社会中以服从为主的道德范式在网络社会中己部分失效,在网络社会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因此,在他人监督缺失的网络中,充满好奇又勇于探索的中小学生要学会慎独,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养成道德自律,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第7篇: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

一、网络对小学生的正面影响

(一)网络开阔了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

网络有助于小学生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形成。网络拓展了小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小学生有可能直接接触到世界上先进的思想理论、科学技术等。而且,网络的文、图、声并茂的多媒体传播方式,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这为培养小学生的超前思维、立体思维和创新思维,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条件。

(二)网络增强了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互联网降低了沟通和交易的成本。网络聊天可以使人在很短的时间内结识很多朋友,而且不少人通过网络与家人、朋友、老师联系,提高了交往的效率和频率。这种交流和互动可以地激发和提高小学生的人际认知能力,促进人际交往实践。另外,如今班级、学生社团大都在网络上有自己的空间,通过网络开展活动和交流,一些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因为共同的爱好兴趣形成稳定性的一个群体。

(三)网络提供了小学生广阔的学习空间

网络转变了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网络一方面打破了知识传授和学习的时空界限,实现弹性化教学,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另一方面加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二、网络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1. 网络痴迷损害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小学生本身充满了好奇心,极其容易对在网络中获得新鲜体验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网络痴迷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主要表现在上网时间过长,逐步对学习失去兴趣,性格会变得孤僻,容易产生悲观、沮丧等心理障碍。长此以往,不仅学业无成,也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2. 网络游戏阻碍了小学生的学业

玩网络游戏时,小学生的精神是高度集中和投入的,而且小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是有限的,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在网络上,那学习的精力自然而然就减少了,从而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造成了小学生的焦虑。

3. 网络虚拟弱化了小学生的道德感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网络的高度隐蔽性造成小学生道德感的弱化现象。有一些小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自我放纵的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变得越来越差,如网络聊天中会产生的“网恋”,引发感情纠葛,还有无节制的网络角色扮演,会让小学生沉溺在这种角色的扮演中,丧失自己的自主性。

三、小学生网络问题的对策研究

针对网络给小学生带来的各种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这三大主体的通力合作。

1. 加强家校合作,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家校联合,建立一种有效合作的监管机制,对小学生在校和在家的网络使用行为进行监管,对于上网涉及的内容和上网时间进行适当控制,对小学生的网络痴迷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这个机制的运行时真正地落实的,而不能是虚设的,应该是经常的,而不是暂时的,这样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尽快适应网络发展的速度和变化,尽快掌握相应网络技术,能够灵活的将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使其更好地为思想品德教育服务。网络道德教育应该借鉴网络的优点,运用动画、漫画、流行音乐等形式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们,形成小学生与网络教育的良性互动,改变枯燥、晦涩、单一的教育形式,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第8篇: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

【关键词】网络德育教育问题 措施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脑、智能手机等。儿童也无法避免的很早就接触了网络。网络已经走入小学生的生活,并为小学生打开了另一扇了解世界的门。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为小学生提供了新的娱乐和学习渠道,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网络中掺杂了大量负面、消极有害的信息,如果不加以筛选,很容易侵蚀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伴随着网络普及出现的这些新问题也给我们教师敲响了警钟,网络时代下的德育教育该如何开展,本文接下来将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归纳,希望能给各位教师同仁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当前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小学生使用网络的现状。据可靠资料显示,目前我国9岁及9岁以下儿童接触网络的人数高达80%,有些儿童甚至在刚学会说话的同时就接触了网络,成了十足的“老网民”。网络成为了继电视之后,最受小学生欢迎的室内娱乐“活动”。同时,很多小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高、时间长,其中很大一部分每天接触网络的时间超过了5个小时,当中有不少已经有了网瘾倾向。网络时代给小学生带来了更加多源的接触世界的渠道,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很多小学生沉迷于网络而耽误了学习,“网瘾少年”已经成了“网瘾儿童”。这种现象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德育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社会的需要,网络德育教育应运而生。网络教育是最近几年刚刚产生的,但是它发展迅速,成效明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它也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和问题。

1.学校尚未完全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

网络德育的出现也是最近几年,部分学校还未完全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也没有使用网络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究其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对网络教育认识不清,把网络教育等同于了多媒体教学,有的是并不重视网络对儿童带来的危害,而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其他工作上,有的则是认为网络教育是“偏方”,重视传统德育教育而忽视了网络教育,认为搞好了传统德育教育就可以了。总之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带来的都是对网络教育的轻视。学校没有系统的网络德育,也就无法在学生与网络之间搭起健康的桥梁。

2.学校德育网站建设工作相对滞后

当前学校德育的主要形式是以学科教学即课程为载体的德育渗透和以活动为载体的主题教育,利用网络开展各类德育活动还不普及,更不系统。学校德育网站相比主流商业、门户网站来说,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网络德育队伍缺少专才。网络德育人才不仅要具有坚定的马列主义思想和渊博的德育理论知识,而且要熟悉网络文化特点,具有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有效实施德育的能力,而现实恰恰紧缺这类复合型人才。二是专题性开展网络德育的栏目或内容与互联网上浩瀚的数据资源相比,有关网络德育的内容则显得数量贫乏、内容枯燥、信息滞后。三是学校德育还未把网络作为其不可或缺的阵地,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去抢占本该属于自己的阵地。

3.网络文化对网络德育带来的冲击

网络上的信息多元、繁杂且隐蔽。而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都还未建立完全,很多东西对小学生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恶意谩骂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小学生过早的接触到网络必然会被其中的一些不良信息所侵扰。导致小学生道德观的扭曲和蜕变,最终对德育、对小学生的三观形成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二、强化小学网络德育工作的措施

1.教师要在学科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在网络学科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教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要主动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如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可通过展示北京立交桥、天安门广场、虎门大桥等标志性建筑让学生理解,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再如充分利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对学生进行信息与法制教育,指导学生科学上网。

2.学校要主动出击,抢占网络阵地,构建学校网络德育工作体系

学校在规划本校网站时,首先应将德育纳入其中,并配备专、兼职教师开发、建设,让积极的、健康的、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这一阵地,使德育以主动的姿态在学校网站中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学校还要在校园网上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儿童网站,使学生在互联网上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3.家长要积极配合,为学生更好地接受网络德育

教育建立起保护防御作用的“网外网”需要明确的是,父母是保护学生网上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做好小学生网络德育,除了学校、教师的作用外,家庭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积极发挥家校合作的双向引导教育功能,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而要达到此种可观的德育效果,家长至少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家长要“不甘落后”,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接受信息时代的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网络专家克里斯蒂伯纳姆指出“教育儿童使用网络媒体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在于必须教育父母学会使用它们。”正说明了家长的行为与孩子的道德价值形成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家长要与孩子多进行平等的交流,加强对孩子的精神关怀,同时也要善于反馈,做到主动自觉的与学校、教师联系、沟通,及时把握学生的动态,为学生更好地接受网络德育教育建立起保护防御作用的“网外网”,保证德育工作及时、有效、针对性强。

第9篇:小学生网络行为研究范文

德育课程作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一门时效性强、时代性强且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小学生所处的环境正逐渐变得复杂,再加上小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不成熟,所以非常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尤其在当今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的各种观念及思想更容易发生改变。因此,小学的德育课程开展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小学的德育课程开展情况并不乐观。下文就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其原则和目标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

二、网络环境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1.丰富德育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具有丰富的传播内容和开放的交流环境,拥有信息传播交互性、信息来源隐蔽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的德育教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且这是落实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思想前提。为了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网络环境导向作用,确保学校德育教育能与网络发展相适应,从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服务水平。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在寻求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教育方式的同时,网络资源中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及交流空间的开放性等优势给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重大机遇。

2.网络环境复杂,学生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道德约束体系,小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具有足够大的自由,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网络中随意发表言论而养成过度自由和不受约束的坏习惯,长期发展下去,将造成学生做出有损道德和人格的事。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发展,这也给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课程开展提出了挑战。虽然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但网络将真实的世界变得更模糊,虽创造的虚拟现实与实体的现实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但在虚拟时空中将会逐渐剥夺学生的独立性知觉,渐渐地学生将会失去理性和自我。

三、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随着教育部门对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小学德育课程正在发生本质的改变,但就其改变的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多年以来,很多小学一直将德育课程作为一种学科来进行教育,将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义为向学生传授一些系统性的知识。但实际上,这种片面的教学目标过于理论化,太过注重德育课程的目标,强调的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理论,而忽视了德育课程教学的本质目标以及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生活的难点与热点。

2.教材滞后。大多数小学的德育课程都是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德育教材来进行安排的,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课程中,一味的按照教材的进度、规划以及内容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其内容也较为单调。包括道德的起源、本质、道德的原则、规范以及评价道德的标准等等简单的内容,都是来自课本的内容,与现实的生活差距太远。因此,学生参与到德育课程的教学时,不能产生共鸣,教材与现实的差距也直接拉开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形成了明显的差距,使得学生远离德育课程。

3.教学方法缺乏合理性。合理的教学方法是促进任何学科课程高效性的主要因素,但就目前我国小学的情况来讲,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传统的德育课程往往采取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一味的进行讲解,不管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讲,教学内容合不合适,感不感兴趣,这也造成了教师的尴尬困境。众所周知,小学的德育课程教学就是向学生施加精神方面的影响,以提高其思想素质与觉悟,影响小学生的行为,指导其正确的思想观与价值观。但在实际的课程开展中,因教学方法不合理,没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了德育课程的开展效果。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

1.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正确运用网络教学。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为了确保小学德育教育理念与网络发展相适应,应树立发展的理念。由于传统小学德育教育理念失去了效力,因此要全面把握德育教育发展的全部要求,以发展理念为导向,从而提高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开放性。树立平等的理念,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环境上和介体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客体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也发生的颠覆,因此,注重平等的教育理念,从而充分体现出小学德育教育的主体性和互动性。

2.开展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前面提到,小学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有很多,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由于网络的信息鱼目混杂,学生的网上行为方式发生了相应变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在信息解读和辨别是非能力方面,这就涉及到网络素养的问题。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政府及社会应对小学生的网络素养引起高度重视,为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但事实上,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仅限制在教学方法上,还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原则、渠道以及环境,甚至教学艺术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以拓宽思路。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将媒体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的载体,这就要求学校应充分利用好校园网这一重要阵地,组织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校园网进行更新和维护,以打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3.利用网络资源制定多样化教学方法。首先,要求德育课的设计内容必须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最好能与生活实践相符合,要从人的现实生存和发展出发。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应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个人发展来展开,这也决定了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展需要以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基础,来建设德育课程的教学框架,并针对性的开展德育课程的进度、内容等方面。其次,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必须符合实际生活,充分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思想层次以及实际需求;来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逐渐实现层层递进,并满足学生多元化、多层次的要求。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