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

第1篇: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 合村并居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合村并居社区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促进农村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然选择,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措施。此项工作的快速开展,必然会使农村居民原有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生活环境都产生了急剧改变,无形中也使依附于这种状态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面对一次巨大的挑战,如何做好这一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摆在每位非遗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需要解决,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必须增强紧迫的责任感,并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使我们的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它是随人们生活的改变而不断演化和发展,每一次重大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可能使与过去生活方式相互依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农耕时代向工业化时代的转变,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主要原因。新农村合村建设,将使农村逐步走向城镇化,这一过程对于农村居住环境、生活方式而言是一次急剧的改变,必然使与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受一次大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工作的紧迫性,因为我们稍有松懈,就可能错过一次保护的重要时机,而改变一个项目的存在命运。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的融合到新村合并建设中来,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稳过渡和有效传承。

二、必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新村建设规划中来

在规划实施新村合并初期,地方政府就应把文化遗产(包括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纳入新村合并总体工作中来。必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的组织协调下,确定保护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总体要求、重点项目,编制保护规划,制定出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规划方案。做到立足长远,科学保护,切实履行职责。

三、积极调查走访,了解状况,摸清家底

针对被合并的自然村,认真调查走访,在前期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该村非遗项目的数量、种类、状态以及传承人基本情况,做到不遗缺,不疏漏,并以此为基础做好不同种类项目的保护方案。特别要做好传承人生活状态变动记录,以及传承人对合村后的项目传承建议的记录,为今后制定切实保护情况提供参考。在做好项目本身资料记录的同时,还要用文字、图片、录像等方式真实、全面、详细的记录被合并村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重点文化空间状况,为项目存在的历史空间保留资料。

在调查的过程中,要对村庄类型明确认识,划分类别分别对待。对于相对典型的古村落,应以保护古村落为主,并积极探讨古村落保护方案,在既能保留古村落的基础上,使当地居民既能享受到现代文明优越的生活方式。

四、做好新村建设工作,全面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建立民俗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在做好拆迁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新村建设筹备工作。合村建设中对当地居住环境、村落格局、民居样式都造成了直接的改变。新村建设规划必须要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新居建筑要尽量体现当地民居建筑风格,体现原有文化内涵,以便更好的保护当地民居样式,和依附于特有民居样式所形成的生活习俗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地行政部门应在合村筹备阶段就积极规划民俗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随着合村工作的开展,搬迁工作的进行,大量的与今后生活方式不适应的物品将遭到废弃,其中必然包括一些承载着非物质文化资源信息的物品(如农具、家具、艺术作品、手工制品等)。这种承载原有生活状态,展现过去生产方式,记录精神文化生活的物品和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承载着过去人们的智慧结晶,非遗工作者应该大量加以收集、整理和保护,作为依附于此的非物质文化项目的实物资料。建设民俗馆与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应以村为单位设立展厅,对被合并各个村历史状况进行真实的记录与展示。民俗馆或博物馆应免费为当地群众开放。

五、组织建立新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联合会

随着合村的进行,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共同非遗项目的传承有可能聚集在一起,非遗保护工作者应积极构建平台,组建传承人联合会,定时进行沟通、交流、探讨,加强互助合作,共计非遗项目传承方案。积极探讨相关项目联合发展,共同打造非遗特色产业村,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当地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去,切实解决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等民生问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的居民增加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充分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最大限度地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居民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六、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

第2篇: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

一、各类文化阵地建设的扶持

1、县级“民间艺术之乡”。在民间造型艺术、民间表演艺术、民间民族特色活动等各门类中,至少有1个突出项目的乡镇(街道),即可申报县级“民间艺术之乡”。该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出1-2个乡镇(街道),对获得称号的乡镇(街道)分别给予10000元扶持。

2、县级“农村示范性俱乐部”。在民间造型艺术、民间表演艺术、民间民族特色活动三大类中取得突出成绩,并在县、市二级基层农村文化俱乐部创建中被评为“二类”基层文化俱乐部以上的(含“二类”),可申报县级“农村示范性俱乐部”。该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出3-5个,分别给予3000元扶持。

二、各类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扶持

1.县级“艺术特色队伍”。民间造型艺术、民间表演艺术、民间文学以及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艺术表现活动中的各类艺术队伍,现有人数在10人以上,并在县级或县级以上重大活动中有突出表现,或在县级以上表演、比赛中获得最高奖,或在民间艺术传承上有突出贡献的,可申报县级“艺术特色队伍”。该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选出5-10支,分别给予1000元扶持。

2、县级“民族民间艺术家”、县级“传统文化优秀骨干”。长期从事民间艺术创作或挖掘、整理、研究、宣传、推陈出新,且作品在县级以上表演或比赛中获奖两次以上的(含两次),可参加“民族民间艺术家”评选,该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出3-5名,分别给予2000元扶持;在民间传统艺术的挖掘、整理、研究、宣传、推陈出新过程中有突出表现,或在传承传统文化、组织指导培训传统文化人才和队伍中有突出表现的,可参加“县级传统文化优秀骨干”评选,每两年评选出5-10名,分别给予800元扶持。

3、县级“农村文化示范户”。以农村家庭为单位,在农村的信息传播、文化娱乐、农技交流等公益性文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可申报县级“农村文化示范户”。该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出5-10名,分别给予500元扶持。

4、获国家、省、市荣誉或奖励。在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宣传等方面,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的,按照国家级3000元、省级2000元、市级10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同一年度内所获同一种类的荣誉,则以所获最高荣誉给予奖励);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类表演、比赛奖次的,按照国家级三等奖以上奖励2000元、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1000元、市级一等奖以上奖励500元的标准予以奖励(同一项目如获不同奖次的,则以所获最高奖计算)。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工作的扶持

1、鼓励各乡镇(街道)积极挖掘具有价值的文化遗产,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被列入县级及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按照县级1000元/项、市级2000元/项、省级5000元/项、国家级20000元/项的标准予以奖励(同一项目如列入不同层次名录的,则以所列入的最高层次名录计算)。县级文化遗产每两年评选一次。

2、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基地的保护,促进我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弘扬。根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补贴实施暂行办法》,对确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且年龄在65周岁以上的,每人每年给予1000元补助,该项每两年评定一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上,现有传承人在30人以上,并有完整的传承档案、有规划、有措施的场所均可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该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出1-2个,分别给予5000元扶持。

四、图书编印的扶持

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撰写、编印,凡由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每种给予2000元扶持。

五、各类扶持对象的评选细则另行制定。

第3篇: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

法律应赋予非遗传承人自愿传承的权利。因为自愿是非遗传承人主观独立意识的体现,也是其自的基础。只有出于自愿,非遗传承人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做到积极有效地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此权利,关键是政府,即在实践中政府和其他组织应充分尊重非遗传承人的自愿传承权利,做到是否传承完全出自非遗传承人自主决定,不得存在任何形式的强迫或其他违法行为。同时,政府还应发挥其保护职责,创造各种条件,帮助非遗传承人实现这项权利。自主决定传承内容与方式。在自愿传承的基础上,非遗传承人还应享有自主决定传承内容和选择传承方式的权利。非遗传承人可根据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主决定传承哪些内容、不传承哪些内容。对此,政府和其他组织不得横加干涉,但可采用探讨、研究等其他辅助方法引导传承人对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进行删选,在保有其“原味”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优化传承内容,保证传承质量。此外,在传承方式上,非遗传承人还享有选择权。非遗传承人可自主选择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也可选择现代“培训班”的方式,甚至是“职业教育”等多种方式,只要合法,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规律,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法律均许可。获得资助权获得资助权是指为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政策支持和精神鼓励的权利。政府应提供传承活动所需的场所、条件,创设有利于传承活动的环境,给予优秀者精神上的鼓励。为此,非遗法第30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提供必要场所、必要经费、支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文化部45号令第12条也出台了相关具体规定。这些法律以政府法律义务的形式客观上承认了非遗传承人应享有获得资助的权利。实践中,非遗传承人的资助权已获得了部分落实,如中央财政从2008年起专门资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而文化部表示,从2011年开始,对非遗传承人每年的资助从原来的8000元增加到1万元[6]。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权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可作为知识产权的客体获得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一些权利,如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享有著作权,而某些传统药物、自然成分及组合也可经过申请获得专利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主要义务传承是传承人的权利更是义务。非遗传承人传承的不仅是技术、艺术、历史知识,更是一个民族、地区的传统道德、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故传承人必须积极履行传承义务。非遗法第31条概括性地规定了代表性传承人需承担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等四项原则性义务。同时,为督促非遗传承人认真履行义务,该法条第2款还创造性地规定了非遗传承人的“退出”制度,即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或确实无法履行规定义务时,文化主管部门可取消其资格,重新认定其他人作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此法条改变了原来非遗传承人“终身制”的规定,标志着政府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重心由“申请阶段”转入到“管理阶段”,是政府对非遗传承人管理制度上的一大突破,体现出政府对非遗传承人的管理制度正日趋成熟。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4篇: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农村;新型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及“一带一路”内涵概述

城镇化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在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生产要素及特定产业类型在区域空间聚集。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提出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区别于传统粗放型城镇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2015年3月27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的颁布标志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正式实施,根据《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2016年8月,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切实推进思想统一、规划落实、统筹协调、关键项目落地、金融创新、民心相通、舆论宣传、安全保障”。[2]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完善,交通壁垒将逐步打通,工业化的发展、对外开放格局的扩大、对外贸易的增长将推动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发展。

二、“一带一路”沿线中国农村新型城镇化现状

“一带一路”沿线包括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广西、云南、等18个省市。从地缘角度来讲,“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多位于边疆地区,大多为少数民族同胞聚集地,受地理环境制约,大部分地区经济水平落后、可利用土地资源不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副产品品种单一、经济贸易落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且城镇化意识不强、特定区域内产业结构相似、服务业产值低、经济环境较为封闭、对外开放程度低、源远流长的区域传统文化萧条。受上述因素影响,除部分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外,“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新型城镇化整体水平普遍较低。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2015年,我国城镇人口总量达到7711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1%,然而的城镇化率仅为27.74%,广西城镇化率也仅为47.1%,[3]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科技创新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提高社会生产力及综合国力,是民族发展的动力和灵魂,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就科技创新与农村新型城镇化的关系而言,科技创新是农村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经过三次科技与产业革命,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世界各国城镇化速度日益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日本城镇化率达到91.3%,韩国83.2%,美国82.4%,[4]。随着传统城镇化模式被新型城镇化取代,城镇化进程中“创新驱动”逐渐取代“要素驱动”,科技创新在优化产业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值、创新服务产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保护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农民文化水平及科技水平、扩大经贸往来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将科技创新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能够促进我国城镇化全面均衡发展,更好的推动沿线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保障和发展民生,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沿线农村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为“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注入新的经济活力,提高沿线农民就业率,促进沿线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沿线其他国家及地区达成合作双赢。

四、科技创新驱动“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新型城镇化途径

(一)实施产教融合战略,与沿线应用技术大学展开技术合作。在推进“一带一路”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才的质量,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大部分沿线地区农村教育水平落后,人才培养质量较低,农民科技素养与文化水平不高。“一带一路”沿线农村的各级主管部门应积极搭建桥梁,与沿线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及职业资格培训,提升农民的文化与技能水平,建立就业信息窗口,组织农民加入劳动力市场,使农民拥有一技之长,尽快适应城镇生活,在城镇中实现快速就业。“一带一路”沿线应用技术大学应明确自己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主动投入到沿线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中,将政产学研有效结合起来,调整已有专业,开设电子商务、沿线国家和地区小语种翻译、农业开发、物流、机电工程、网络工程、农产品加工等城镇化发展中急需的专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人才,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二)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建构绿色城镇。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载体,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在新型城镇化中尤为重要,“一带一路”沿线各级行政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应形成合力,组建智库,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构筑科学规划与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应聚焦于研发及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水资源循环系统,强化垃圾处理系统,致力于新型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绿色城镇,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及生活质量。同时科技创新平台应聚焦于研发新技术与新产品,提高农副产品科技含量,发展有机食品及绿色食品,将农产品绿色供应链产业化,促进品牌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突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科技智库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供需对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地域特色,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利用科技创新带动农业升级。

(三)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城镇经济水平。目前,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互联网+”正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于经济环境相对封闭的“一带一路”沿线农村来说,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不但为“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欠发达农村注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融入城镇的新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一带一路”沿线农村集合了许多优势产业及特色产品,然而,在传统经济模式下,受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等原因,大量优质产品滞销,优质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的改善,交通运输情况将大有改观,沿线农村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B2B及B2C等经营方式,推广区域内优势产品。与此同时,鼓励沿线农村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自有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多语种商品功能介绍,开展个性化产品定制,扩大经贸往来,将特色产品推销到沿线其他国家和地区。

(四)创建智慧特色小城镇,推广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创建智慧特色小镇的灵感来源于国外,19世纪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农村地区的小城镇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或文化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旅游,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等,旅游业直接促进了当地城镇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人口的转移,提高了农民的就业率。与国外特色小镇相似,“一带一路”沿线的农村大多具有独特的风土人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及优美的自然风光,非常适宜打造城镇休闲空间,发展旅游休闲文化产业。沿线的新城镇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智慧特色小城镇,通过拍摄宣传片,建设特色小镇智慧旅游信息门户,研发能够体现小镇特色的游戏软件,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小镇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与历史文化,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诸如全息投影、VR等技术,使游客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从而扩大小镇的知名度。

(五)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带一路”沿线农村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富含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及城镇化的发展,一些非文化遗产遭到损毁,部分技艺甚至失传。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沿线农村应该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如甘肃临夏砖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改良,河南禹州钧瓷使用纳米级的铜元素对制作工艺和窑变工艺进行的创新等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尝试。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为了避免城镇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失,数字技术应该被广泛采用,3D数字动画技术可以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与研发过程;立体扫描、全息拍摄等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文资料及动态过程长久保存于云盘中,只有充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精神家园,才能真正体现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稳中求进总基调提出六大任务[N].人民日报,2012—12—17.

[2]新华网.“一带一路”:打开的筑梦空间[EB/OL].

[3]徐绍史.2015-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第5篇: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

关键词:洛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一、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物质文化遗产是洛阳文化资源的外在表现,是古都文化建设的前提。洛阳拥有石窟、古人类遗址、古城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名人故里等物质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如果只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以牺牲文化资源为代价,必然会使人类文化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到那个时候再去拯救,文化资源已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因而应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开发,以最小的投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近年来,洛阳古都文化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资源破坏,古遗迹风貌丧失等问题。文化资源是发展旅游产业和提升洛阳经济实力的基础,只有文化资源的持续存在才能保证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护这些文化资源,决不可无限度地进行开发。

反映洛阳古都文化的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古代都城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等,其价值就在于它们是历史的载体和见证,它们身上的斑驳陆离,甚至是破旧残缺,正是历史的印记,游客看到这些遗迹,才能更好的感受到浓厚的古都文化。所以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利用要尽量保持其原始风貌,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而不应采取现代化的外观表现对其“修葺一新”。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洛阳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环境形态逐渐发生变化,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成为洛阳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命题。洛阳古都文化保护是贯穿城市发展始终的主题,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时代文化精神的要求,应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城市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一)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洛阳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河洛大鼓、唐三彩烧制技艺、真不同洛阳水席制作技艺、关公信俗、洛阳牡丹花会、洛阳宫灯、平乐郭氏正骨和河图洛书传说[1],另外还有杜康酿酒工艺、大里王狮舞、面塑、洛阳海神乐、通背拳、木偶戏、剪纸技艺、旧县背装等等,项目涵盖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曲艺、体育竞技、手工技艺、消费习俗、民间信仰等省级和市级文化遗产,整体上具有数量多、项目全、价值高等特点,然而目前洛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农业社会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数字化、人口流动等使曾经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

(二)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

对策。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项目全,对其保护具有难度,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理念上重保护轻开发,缺乏保护与开发的统筹;二是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三是体制机制不健全,没有充分利用市场,保护方法和渠道单一;四是资金投入不足。[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不可以简单的挪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应该认真贯彻文化部关于“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第一,应对洛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建立档案制度。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保护重点往往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已经比较知名的遗产,而大量有特色的传承民间文化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容易被忽略,因而应该对洛阳市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普查,进行归类整理,摸清家底。除利用传统的文字、录音、录像进行记录外,还可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用数字多媒体对洛阳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记录和展示。第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队伍,促进保护。目前洛阳市域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多为老人,且平均文化程度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建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人文、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尤其是处于濒危边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重要的高龄民间文化传承人,更应该进行有效的抢救性保护。第三,建立传承人制度,促进传承。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下,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与农业社会都有很大的变化,人们对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趣不大,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工作或者谋生手段的更是少之又少,归根结底是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不能为人们创造好的生活条件,甚至不能满足温饱。因此应建立传承人制度,明确传承人体系,对传承工作进行物质奖励或者荣誉授予,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同时应当明确作为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使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自觉传承。第四,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活态空间,扩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舞台。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民间,是长期以来人们生活智慧的总结,并通过歌舞、戏曲、体育竞技、民俗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农业社会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即可载歌载舞,多种艺术形式也是人们进行感情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然而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关系相对疏远,农村的民众性和亲缘关系也不如农业社会影响大,人们聚在一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机会就少了,加上现在现代化机械引入农业,农业的丰收也已不能带给农民更多的喜悦,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渐渐失去其传承空间。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僵死的民族,没有传承空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只有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像倡导广场舞一样,引导民众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使非物质文化因此回归民间,回归其活态空间,而不是只作为一些演出的节目,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拥有了更广阔的展示舞台,更有活力和魅力。第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和创新,保护与开发并举。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冲击而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是无可厚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在保持自身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的创新,在实践中重新迸发生机和活力。如洛阳的皇家秋千现在依然采用人工进行秋千搭建,由于秋千有的高达十几米,只前期的搭建工作甚至都要用上两三个小时,同时采用的也多为人工摇秋千的方式,十分费力。工作人员也较少热情宣传,只等顾客上门,这也限制了其客源。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改进道具、装备、工具等,同时要加强宣传。洛阳水席是洛阳市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在菜品创新、现代化经营和多样化宣传等方面很值得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借鉴。最后,改善体制机制,加强立法。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管理和参与体制,明确政府、企业、传承人、学界、群众等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会上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中来。洛阳市已经出台了《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和对象、传承人的保护和资助制度、规范政府和公民行为、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等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第6篇: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特色经济

当前,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热门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存在许多的价值,如: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等等。其中,对于其经济价值的认识和研究,对于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研究,可以认识其特点,寻找其转换机制和转换形式,拓展文化资源的内容,增加文化资产的实力,提升文化生产力,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服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五千年文明史中,56个民族创立和传承了门类齐全、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齐全,有各具特色、绚丽多彩的雕塑、绘画、剪纸、杂技、戏曲、舞蹈等艺术创作,有源远流长、独具一格的中医、厨艺、酿酒、制陶等特殊技艺,有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的民俗、民风、节庆、礼仪、游戏等固定仪式等等,这些都是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资源。作为以文化价值为核心而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贮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如何更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经济价值进行研究、挖掘、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挑战,中国人家喻户的“花木兰”故事被美国人改编成电影向全世界(包括中国)发行,获取经济利益,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高度重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提升到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的高度,对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和挖掘,认真研究和分析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转化机制、转化方式,以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范围,为中华民族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为未来的文化经济竞争取得资本优势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特点中,其区域性是最重要的一点。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NUESCO)第三十二次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26日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在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重新做出了“中国式”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两个定义都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群体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在不同的区域内,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传承方式不同,导致了其差异性,显现出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如中国的民族歌舞,由于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就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新疆的歌舞热烈奔放,内蒙的歌舞辽阔雄浑,的歌舞高远空灵,东北的歌舞轻盈飘逸,西北的歌舞苍凉凝重,江南的歌舞清新典雅,等等。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民族性和区域性,使之在从文化资源转向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换下过程中也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

具体讲,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影响过程分为三个区域:原发区、影响区、消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展现也会根据区域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层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在原发区表现得最充分,影响区区次之,消失区更次。我们以一些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说明。如属于技艺的重庆火锅,是源于川江流域(即现重庆市所辖长江流域,因重庆市在成为直辖市以前属四川省管辖,故称川江。)。在当下,重庆火锅已成为重庆名片,是重庆市饮食业最重要的支柱,产生了响誉全国的“小天鹅”、“德庄”、“秦妈”、“骑龙”等大型火锅企业。顺川江而下,在湖南、湖北等辐射区,火锅的制作技艺开始有所改变,其经济价值也开始下降,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火锅产业,再向下,到上海等华东影响区,火锅的影响就更小了,基本上没有规模化的产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区域性特征,使我们在转化其经济价值的时候,不要轻易提什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口号,当然,作为一种文化可以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但要转化为一个产业,就一定要考虑其区域性,考虑市场,考虑消费者。因此,利用产生于某一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出“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中的经济价值,并通过各种有效的产业途径和产业方式,实现这种经济价值的转换,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经营,就可能形成一系列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样式出来。

一、发展特色旅游业

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特色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来源于旅游景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风格。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是非常明显的优势。“旅游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旅游业的成功取决于不同文化与社会区域中的差异认识和促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旅游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突现出文化的特点,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促使他们产生消费的冲动,从这个角度讲,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者通过旅游应该感爱到另一种文化和生活的体验,获得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需求。

各地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开发中,挖掘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从旅游者的心理来说,区域差异越大、文化差异越大,就越能激发其好奇心和主观想象,从而引发旅游的兴趣和动机。例如:国内盛行的新疆旅、旅,出了对两个地方自然风光的想往外,对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往也是不可缺的因素,“丝绸之路”的文明、“雪域高原”的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绝不能忽视的资源。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各地及旅游景点或项目中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儒家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性文化等等。有独特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如何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和利用得好,就会一个地区带来独具特色的旅游业。

二、发展特色加工业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样式,通过对与地方特产相联系的特殊技艺的整理、研究、挖掘,我们不难发现老祖宗传下来的特有技术和技能所制作的产品(如工艺品、生活品),仍然具有市场,仍然能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利用经济杠杆的强大内在动力去发扬光大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生活技能,对其产品进行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形成一个地方的特色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面讲,这种经济开发,也是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正是经济发展,促进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只要我们引导得当,注意不要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经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有利的。对于中国而言,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利用民间特殊技艺、民间美术、传统工艺,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提业支撑,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以重庆为例,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合桃片制作工艺、纸扎艺术,荣昌夏布、陶瓷、折扇制定工艺、永川豆豉酿造工艺、蝴蝶画制作工艺,铜梁龙制作工艺,梁平年画、竹帘制定工艺,大足石雕工艺、小五金制作工艺,以及遍布重庆的山城火锅等等,都可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加工业。目前,大足的小五金制作,已形成规模,成为大足县的重要产业。伴随着大足石刻的开凿而诞生的大足龙水小五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在,龙水小五金有12个门类,2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规格型号,年产值达到亿,产品畅销全国及东南亚和欧美市场。龙水已建成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最集中的五金专业市场。又如:“中国烟花之乡”―湖南浏阳,浏阳烟花“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现在,经过挖掘和开发,已有13大类3000余个品种,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6000多万美元,国内市场占有率40%,国际市场占有率60%。已形成一个年销售额达20余亿元的现代化产业群和产业集团。

三、发展特色演出业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珍珠样散落于中华各民族和各地之中,存在许多具有极高观赏性和娱乐性的表演艺术。通过对非物质文化表演艺术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增加文化娱乐的方式使人们获得精神的享受,同时还可以使某种表演艺术得以再生,不断产生出新的文化产品,通过这些文化产品的营销,获得经济收益。以东北“二人转”为基础的“东北小品”已成功地走向了市场,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方面做出了范例。对于“东北小品”风靡的原因,我们作一个简单的分析,任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它的产生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这些有鲜明地域性的传统表演形式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面临着被消亡的可能,但是,东北的一批民间艺术家们,迎着市场经济的大潮,没有退却,以满足大众生活情趣为目标,适应市场需求为动力,在继承和发扬“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手段的基本上,创作出了东北方言小品,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满足了大众休闲文化的需要。可以这样说,市场经济多元化文化条件下的平民化文化需求,为“东北小品”的火爆提供了背景、机会,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表演形式“二人转”的平民化、地域性表现形式,为“东北小品”的火爆提供了基础和来台。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艺术在今天仍然具有市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把它推向市场。现在,许多地方已开始有这种设想。如“中国龙都”―重庆市铜梁县政府提出了:“扎实推进龙灯舞展演,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创新展演形式和内容,占领重庆市场,做大市外市场,拓展境外市场,打造和提升‘铜梁龙灯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战略设想。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和整理和挖掘,使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更有其重要意义。

四、发展特色医药业

通过对传统医药学知识的挖掘,可以形式独具特性的医药产业。中国医药学知识是中国境内各地、各民族在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形成的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医药学知识。作为国宝,中国医药学知识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丰富的宝库,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特色医药产业,我们大致可以从三条路径出发:一是生产销售。生产又分为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对传统医药材料的种植(或饲养)。如山东郯城,开展大规模的银杏种植,被誉为“中国银杏之乡”,也成为郯城的重要支柱产业。重庆市石柱县,在600百多年前就开始种植中药材黄连,1954年,石柱黄连被定为国药和一类农副产品。2006年,全县在地黄连5.1万亩,产量1800吨,产量占全国的68%,产值1.3亿。因而,石柱被誉为“黄连之乡”。二个层次是传统医药成品生产和销售。如六味地黄丸、云南白药等。二是治疗。利用传统医疗技术,来为病患者服务。如:针灸及针灸刀、刮痧等。三是保健。这个方面包含着传统医学知识的丰富内容和经验。全国各地一大批利用传统中医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健身、健体企业应运而生,相应的产品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如工作之余,进入洗脚城、健身房放松,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选择。

发展中药产业,已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3月21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6个部门联合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提出,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要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及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国的医疗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纲要》提出了“继承与创新并重,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现代化与国际化相互促进”的基本原则,确立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个方面的基本任务,指出了优先发展“中医临床、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路径。从现实的角度看,发展特色中药产业,有利于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以中药为基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健康产业,将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的市场份额,同时,发展中医药材料农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持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并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综合带动作用,形成特色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五、发展特色餐饮业

饮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件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中国餐馆能遍布世界各地,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与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菜由宫廷菜、官府菜、各地方菜系组成,每种菜系中都深藏着中国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涵的文化。因而在今天,仍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挖掘散落于各处的传统厨艺,发展出具有特色的餐饮业。从回报角度看,餐饮业是一个投资小,风险小,回报快,回报高的产业。如:起源于“明未清初”的重庆火锅,是由码头文化衍生出来,由码头而进入高雅之堂,现在已成为重庆的名片,市外人一提重庆饮食,首提必是重庆火锅。如今重庆火锅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精加工+营销网络+物流中心”的完整产业链条,做到集产供销于一体的社会化大物流配送。重庆火锅协会会长何永智说:“重庆火锅的发展带动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说它的生产加工基地,凡是做火锅的,汤料都已经工厂化生产,而工厂化生产所带动的相关产业就是农业,我们的海椒基地、花椒基地、农副产品基地、相关的豆瓣,大蒜、老姜之类的,因此重庆火锅近几年的发展带动了重庆的知名度,也成了我们重庆的一张名片。”目前,重庆火锅在全国连锁经营户达11200多家,年创产值150亿元,年上交税收8亿,解决了50多万人的就业问题。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R].2005.

[3]张文建.区域文化差异性及其对旅游的影响――以华东和西南地区为例[J].学术月刊,2001,10:91.

第7篇: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

一、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的文化价值

(一)音乐和舞蹈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将文化产业进行高效、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进而还可以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提升,群众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可以将群众的休闲生活在最大程度上进行丰富,群众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都会得到提升,群众对于文化消费的热情也会得到激发,我国文化市场也可以随之得到有效发展,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推广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同步提高,进而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音乐和舞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保护作用

我国民族文化、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都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体现,在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当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而群众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等形式就可以将群众的礼仪、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集中体现,并且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有着极大的娱乐性质。当前,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有关机构都越来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而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等形式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继承、保护和创新。将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等形式进行大力推广,在此过程当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继承和创新,就能够切实的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和保护工作。

(三)音乐和舞蹈对专业文化具有发展和衍生的作用

专业文化的本体就是群众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因此在保证文化艺术和作品多样性的同时,也对大多数的表演艺术家、诗人、作家和画家起到了有效的启蒙作用。将高质量的艺术人才进行培养,并服务于专业文化团体。而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等形式对于专业文艺团体的构建和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具有较大范围的特点,在作为艺术的本体的同时,也是所有专业文化的本体。群众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也对人类文明发展史具有不可替代的承载作用。

二、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的社会功能

(一)宣传教育功能

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等形式的宣传教育功能是由其内容所决定的,音乐和舞蹈自身就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如果只是通过说教和理论知识教育对群众进行教育,那么教育的成果就不会非常理想,群众文化的具体功能也无法全面发挥。而将宣传教育融入到音乐和舞蹈等形式当中,多样化的音乐和舞蹈形式就可以将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进行提升,对人们的熏陶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帮助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树立,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将群众文化音乐和舞蹈等形式的宣传教育功能进行发挥。

(二)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功能

群众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等形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同步性。简而言之,就是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等形式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群众文化中较为高尚的音乐和舞蹈可以将人们的文化水平进行提升,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协调作用,从而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

(三)娱乐与交流功能

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等形式的主导是群众的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演唱和舞蹈活动,因此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等形式最为基础的社会功能就是娱乐与交流,多样化的音乐和舞蹈可以将社会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满足,而伴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群众工作压力的增加,也就逐渐的减少了群众之间的有效交流。除此之外,多数农村劳动力也开始向城市迈进,农村的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就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也就使得我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不復存在,但是交流与沟通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群众文化中音乐和舞蹈的形式搭建了一个便利的平台,以便人们进行有效交流,使得人们的交流过程可以在娱乐活动中得到确保。

第8篇: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

1研究背景

2009年10月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全民健身条例》,2011年2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全民健身是国力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政策导向对推动全民健身的组织形式上,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同时社会共同支持,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到公共服务中来,要求政府加强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投入,包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扩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开放范围,促进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均衡化、协调化发展。

2高校资源服务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必要性

目前,农村公共服务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瓶颈,其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更是农村公共服务发展中的重要瓶颈,其中不仅包括体育器材,更重要是的体育资源、体育资讯和科学指导等软环境的体育需求。

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的瓶颈之地,存在资源严重匮乏,结构失调以及思想意识落后和制度缺位的现象,如何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服务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体系建设是关键。在诸多的社会资源中,能够满足农村体育公共服务资源的社会资源中高校资源是天然的、丰富的和全面的巨大资源。其具备的整体优势更是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所欠缺的,因此挖掘和利用高校资源是提升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有效利用高校资源社会服务的有效手段。

3高校资源扶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首先,政策导向趋动高校资源扶持公共服务,其中《体育法》、《社区体育工作意见》和《全面健身计划纲要》都明确指出了各类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相关规定。2002年7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了学校的体育场馆和设施要努力实现社会共享,鼓励高校资源在特定条件下扶持公共服务发展,因此合理的评估和适度开发高校体育资源扶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4高校体育资源评估

4.1师资力量

高校体育师资是其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核心资源,其本质工作是本科生体育课程,高校师资力量的最大生产力就是其体育的专业性和指导性,目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最缺乏的就是专业性和指导性,因此师资优势是高校资源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核心力量。

4.2文化资源

高校的文化资源包括图书馆、文化底蕴、文化内涵等,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由于受到文化底蕴薄弱的影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文化内涵发展较为薄弱,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高校的文化资源是其突出特点之一,文化带动是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主要动力。

4.3教育资源

教育是高校的使命,更是高校的优势,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教育资源,教育资源能够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提供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动力,更是带动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的主要动力,高校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教育方法、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科研能力,教育资源能够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体育专业的教育方法、体育培训指导和体育文化传播等教育资源。

4.4硬件资源

高校体育资源的硬件资源包括体育场馆、体育器材等,但其中体育场馆为固定资源,对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难以形成有效支援,但高校的体育器材资源是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同时,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中的硬件缺乏也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如何协调好高校体育硬件资源的对接扶持是最有效的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手段和途径。

5吉林省高校资源扶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对策研究

5.1体育下乡

“体育下乡”是最直接的扶持方式,首先,体育下乡能够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带来最直接的扶持,体育器材是目前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中的首要瓶颈,体育器材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中硬件设施建设的核心组成,体育器材能够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直接体育需求。

“体育下乡”主要包括人才下乡、政策下乡和活动下乡等,其中人才下乡能够指导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先进理念和指导方法。政策下乡是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原动力,政策导向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到农村去,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活动下乡是单一的组织形式,借助民俗节日、季节或主题形式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活动下乡能够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催化剂,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的体育活动意识和兴趣。

5.2季节性专项扶持

季节性专项扶持指根据季节不同、农村居民闲暇时间的不同进行不同形式的、针对性的体育专项扶持,可以有效提升活动的影响效果和农村居民的参与度。例如秋季的农村体育大会,在农村秋收后的收获喜??心情中进行农村体育大会活动,能够提高农民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兴趣;春季的农村徒步节等活动,都能够根据季节特点,最大程度的发挥农村自然风光特点,利用农民闲暇时间,使活动更有意义,更具有农村特色。积极推动季节性高校体育下乡,进行体育专题讲座和文体活动扶持,是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5.3对点扶持

对点扶持是指针对高校体育特点和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进行的高校与农村之间的对点扶持。例如根据政府扶贫政策进行的对点扶贫项目可以深入到体育服务中。例如农业大学在农村的实验基地周边进行对点体育扶持,可以做到精准扶持。

5.4政策导向

宏观调控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的基础,政策导向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中来,带来更多的先进理念和资金投入,同时政策导向有助于让外界“走进来”,更能“走出去”,通过高校资源让农民走出去,促进农民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

5.5体育传播与体育交流

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影响力有助于传播农村公共体育,同时高校体育资源能够为农村公共体育发展提供体育交流的平台,体育传播和体育交流能够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发展,扩大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的影响和传播,立足未来,高校的传播优势和体育交流优势是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5.6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我国重点扶持和保护,高校资源有责任和义务扶持和保护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同时,借助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体育传播和推广,建立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项目,不仅可以保护和推广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推动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

5.7文化共建

文化共建是指依托高校体育资源对接农村进行体育文化共建,建立富有高校体育特色和农村体育特点的体育文化园,在农村建立高校体育服务基地,制定长期体育文化下乡的发展规划,文化共建能够拉近高校和农村之间的距离,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长期发展。

第9篇:农村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间;艺术形式;文化遗产;类别

    人们通常会将民间艺术的类别抽象的划分到非正式的艺术形式中去,认为民间的就是自然流露的,是延续传承中所遗留的非物质遗产,是非正统的。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由于民间艺术是各民族历年发展的、创造的、各类特色艺术文化的集合,是大众智慧的杰作,其种类之庞大可想而知。

1  简述民间艺术的种类

    民间艺术其种类主要分为:装饰类、娱教类、用品类、生产类、祭祀类、民居等等。装饰类中年画,面具,脸谱,剪纸人们都颇为熟悉,另外雕刻、刺绣、草编布绣等则会较为陌生。娱教类有木偶玩具,泥玩具,陶塑以及皮影木偶等。穿戴类和用品类以及生产类,则更贴近于生活习惯,如手工布鞋、器具、农具等。这些都算是民间艺术的范畴。不同民族的习性会存在不小的差异,宗教信仰间也会各有所好,例如在祭祀方面,出现的神像以及供品间的艺术形态特征则颇为丰富。

2  映射在人文气息下的装饰民间艺术

2.1 年画

    上面所提及的民间艺术中,装饰类的寓意更为浓烈一些。例如:年画是人们对于新生活的祈祷和祝福。它始于门神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是农村的老人和孩子们在过年时常常接触的习俗的、艺术的形式,大多会用来张贴或是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2.2 面具

    面具和年画一样有着其独特的寓意,也是节日庆祝或是戏剧里用来伪装的道具。当然面具的具体形式很不一样,有龇牙咧嘴的;有的憨厚可人的,总之面具的表情是来自于人们内心世界,是纯艺术的象征,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文化传承情趣。不仅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具有非常特殊的外在形式。由此看来,在造型装饰艺术中,面具算的上是一个特殊的领域。面部的表情的表现手法和色泽的搭配成为了很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2.3 脸谱

脸谱和面具类似,但面具多搭配的是部落和图腾的寓意而脸谱则是与国粹相映衬。是属于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与舞台、灯光、服装、动作整体形态共同烘托着整个戏剧的动脉。不同的人物性格会造型不同。最熟悉的是丑的造型,鼻梁上的一小块白粉,现出了该角色的幽默诙谐。而生和旦面部的淡妆与净的重施油彩形成了素脸和花脸的鲜明对比。

3  “纯正”的民间艺术

从上面的民间艺术的装饰方面来看,每种艺术都有其独到的存在意义。都值得我们去深究和发扬,从传统的民间艺术中我们可以挖掘创作的营养。因为它们有很朴实的品质。这和设计的初衷是完全吻合的,都是以人为本,贴近生活。每一件精微的艺术品,无不是成功于所实的基本功之上。中国的民间艺术是基于各民族高度的审美能力和卓越的创造于一体的精华。他们产生、流传、发展的丰富多彩,是民族色彩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把对于生活中的朴实明朗、火热向上的态度利用艺术的形式很自然的表达出来,记录着人们内心最纯正的、最真挚的、最善良的、最直率的、最热情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4  结语

从中国的民间艺术中我体会到了“物以致用”“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魅力,虽然不能用专业的美学标准评判,但通过民间美术特有的吉祥寓意等方向看,中国民间艺术是值得我们去感受、体会和鉴赏的“宝”。

参考文献:

[1]矫友田.《走进中国民间艺术的神奇世界》[m].金城出版社.2011.02

[2]包贵韬.《民间艺术读本》[m].大连出版社.2011.03

[3]王琥.《装饰与民间艺术》[m].重庆出版社.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