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范文

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第1篇: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范文

编程一直被视为继口语及书写之后的“第三语言”,因此不少国家均提倡儿童学习编程,例如英国将编程纳入中小学课程、美国总统奥巴马推动学校教授编程、新加坡在中小学考试中加入编程科目。世界各个国家把儿童编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明编程人才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信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性,也说明编程能力是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必备能力。

那么少儿编程对孩子的发展究竟有哪些益处呢?

一、人脑敏感期容易培养编程天赋

人类的大脑发育成熟要远远早于人类身体的各个器官,人类的潜在能力有一个敏感期,人类的各种天赋都是在这个敏感期内形成的,例如,小孩子可以辨别几十种颜色,而成人只能辨别10多种颜色,受过音乐训练的小孩子可以听到88个钢琴的半音,而成人很难做到,这告诉我们人类很多天赋过了敏感期,这种天赋能力就开始递减了或者完全丧失掉,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如此,人类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是在7岁左右,所以,逻辑思维能力越早培养越好,少儿编程就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一个比较好的手段。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乔布斯,他们都是从小学就开始编写程序了,从小就开始编程思想的培养和编程技术的积累,为他们后来成就大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利用编程教学引导学生顺利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顺利过度

影响学习成绩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思维力。那些进入八年级成绩落后的孩子往往是在四年级便开始明显落后。其实这部分孩子成绩之所以在这时候开始落后,恰好是他们的思维发展没有跟上同龄人的步伐造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思维在幼儿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童年期进入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而十岁(通常是四年级)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思维发展顺利过渡,成绩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轻松。而如果思维发展受阻,则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因此,把握好孩子思维发展的这一转折期显得尤为重要。这一任务以前更多的落在数学等学科上,这些学科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过度的作用,但与编程教学尤其是scarch等比较成功的编程软件教学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编程时写入的是命令,而生成的是可见的动作,可以很好的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联系在一起,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的操作形式是对思维方式转变的极佳练习。

三、利用编程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现阶段在学的学生大都是“独苗苗”,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围着这些“小太阳”转,从而滋生了娇生惯养的习气,只会汲取而不知道付出。很多学生有孤僻、自私、不合群等不良的心理素质。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开始产生竞争的心理,一切都要争强好胜,有时甚至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利。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当他融入集体之中,个人的创造才能得到发展。正如马克思说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全面才能的手段。”而且编程教学可以很好的把一个小组或一个班的学生紧密的系在一起,很多程序代码需要写入几十行甚至过千行,这样的任务在短时间里一个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分散到一个团队里就变得可行了。

完成这样的任务需要团队中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合作要亲密无间,分工要细致,统筹要合理,一个大型程序的完成就意味着一个合格的团队的成型。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和现实中的同学合作,更能与远至大洋彼岸的朋友一同协作完成创作,这更能激发学生对团队协作的认可。

四、培养创新、自学等能力

少儿编程课程不仅能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编程过程中对孩子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自己的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而这正是今日孩子需要拥有的必备技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雷斯尼克教授表示,无论是理解极其复杂的系统,比如一个经济体如何运转,或是以分步骤的方式解决问题,学习编程都大有帮助。它不仅可以训练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表达自己。

五、利用编程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

第2篇: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早期阅读;阅读兴趣;阅读环境

如今,家长们对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早期阅读的教育,更是将其列为重中之重。通过早期阅读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还能够对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涯打下良好基础。接下来,文中就以加强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为主要目的,对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进行详细分析。

一、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一)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早期阅读,是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最佳阶段,通过阅读,首先,可以直接对孩子观察和理解能力进行锻炼;其次,通过对图书上的图画和文字进行观看和阅读,可以对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进行锻炼;最后,早期阅读还可以对的幼儿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并不断增强幼儿的想象力,这些对幼儿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幼儿园和家长一定要对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培养引起足够重视[1]。

(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阶段,是幼儿语言能力塑形的最佳阶段,也是对外来语言接受能力最强的阶段,早期阅读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幼儿塑造最简洁和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一方面,由于可以不断学习更多的词汇和这些词汇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通过阅读,可以让幼儿通过书中的图画和所描写情境,模拟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和方法,进而学会自身与他人的良好沟通,不断促进自身语言能力的良好发展。

二、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

当前,在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中,在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方面,所存在问题主要变现在家庭中,一方面,在我国,当前只有不到5%的家庭有意识的为幼儿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没有为幼儿购置足够数量和足够优质的书籍,也没有为幼儿构建专有书架和专有阅读环境,幼儿不具备随时进行阅读的条件。另一方面,家长没有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对于幼儿来说,更多的是模仿,当前,在幼儿的早期阅读过程中,很多家长只是要求幼儿进行阅读,而自身却在看电视或者是玩手机,没有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供其学习,进而影响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不正确的培养方式影响幼儿阅读兴趣

不正确的培养方式,不仅不会对幼儿早期阅读兴趣进行有效培养,还会影响幼儿的阅读兴趣, 其问题主要变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不考虑幼儿的感受,强制性要求孩子进行阅读,比如,在孩子正在游戏或者是看动画的时候强制要求孩子进行阅读以及要求孩子读一些自身不感兴趣的书籍;第二方面,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向孩子提问问题,这不仅会打断孩子的注意力,还会让孩子感觉到强迫性,不利于兴趣的养成;第三方面,在孩子阅读过程中不断对孩子进行指点,而没有对孩子进行有效鼓励,让孩子产生逆反兴趣。

三、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除了在幼儿园,在家庭中也需要为幼儿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首先,家长应该为孩子构建一个小书架,书架的高度要确保孩子能够随时独立拿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该多为孩子购置各种各样的书籍,其中以孩子感兴趣的图画书为主,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比如,针对孩子感兴趣的神话故事,家长可以准备《孙悟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宝莲灯》之类的书籍,针对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家长可以选择连环画版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其次,家长应该为孩子构建专门的阅读区域,比如为孩子准备阅读专用的小桌子和小凳子,并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最后,家长应该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要配孩子一起进行阅读,而不能只要求孩子独自进行阅读,自己却看电视或者是玩手机,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正确的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

在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过程中,一定要采用争取的方式进行培养,首先,在要求幼儿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实际,而不能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强制要求孩子进行阅读。其次,家长不应该不断向孩子提问问题,而应该用合适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鼓励孩子表述自己所阅读内容,比如,在孩子看完连环画版的《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对内容进行重复,然后再以求教的姿态询问孩子“为什么孙悟空要大闹天宫啊?”“孙悟空获得什么称号,有什么本领啊?”,让孩子得到肯定和尊重,以此来不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最后,对于孩子不正确的阅读行为,家长不能直接指点和指责,而应该以咨询的方式引导孩子进行正确阅读,不能伤及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不能触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如,在对《三只小猪盖房子》连环画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很可能存在只看图画不看文字的情况,这个时候,家长就要针对图片询问内容,比如家长可以问“三只小猪都在干嘛啊?”“前两只小猪为什么要跑啊?”之类的问题,这样孩子为了能够将内容表达出来,就会下意识的去看文字内容,这不仅利于孩子正确阅读方式的养成,还能够对孩子的逻辑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一举两得。

结束语

培养早期阅读兴趣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该对其引起足够重视,充分意识到当前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为幼儿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及采用正确的方式对其阅读兴趣进行培养等方法,不断提高培养效率,更好的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养成。

参考文献:

第3篇: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范文

一、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学者就提倡“学以思为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是考察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创造力的源泉. 而小学数学教学正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 小学数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集中思维能力、扩散思维能力、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能力等.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比较浅显、简单,然而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最好的一个科目. 当学生们具备了这些思维能力,无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通过良好的思维习惯均可以在自己未来理想的领域中开辟出自己的天地. 所以,小学数学教育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二、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 而小学数学教育,就是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其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第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 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从而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谈话、提问、实验等各种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 在学生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他们一步接一步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对研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小学生的思维范围在刚开始一般都比较狭窄. 而思维的广阔性则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 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微有变化,就不知所云. 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途径. 因此可以通过讨论这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而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出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 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摸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的发展. 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良好状态. 同时,这有助于帮助学生转化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联想性.

第三,理清学生的思维脉络.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一个问题,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接下来的知识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并逐步形成一定的知识脉络. 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这种思维脉络清晰,而理清思维脉络的重点就要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和转折点. 数学知识的脉络是按照发生、发展、延伸的自然规律构成了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这样. 如果问题开端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就会感觉无从下手,其思维脉络就不会得到有序发展. 然而,学生的思维也会出现卡壳现象,即思维的转折点. 此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适当地加以疏导和指点,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克服思维障碍,而且促进了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启发并深化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逻辑思维要逐步引导启发,最重要的是当思维刚刚形成时,要对其加以巩固. 这样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 到一定阶段后,要尝试在此基础上启发创造性思维. 因为逻辑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启发创造性思维. 启发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就是逻辑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 所以,要启发学生思维中的创造性,就必须让学生尝试多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地增加思维的广度和复杂度.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做习题来实现,设计好练习题是深化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步,其有助于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 一般教材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 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第4篇: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舞蹈教育;幼儿;素质教育;作用

舞蹈是一门艺术,在幼儿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入舞蹈教育能帮助幼儿肢体的协调能力,韵律节奏的掌握,能够进行情感抒发,对于创造力、想象力、美育观的形成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 关于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过程中,会有编排舞蹈并表演的环节,舞蹈的编排会根据幼儿的心理特性为出发点,我们常说舞蹈是来源于生活的,但它有凌驾于生活之上,幼儿舞蹈也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对于舞蹈的编排都是有故事,有情节可以追寻的,这样在于能够通过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或者情节编排而成的舞蹈,让幼儿在学习舞蹈、排练舞蹈和表演舞蹈之中能够生活中真善美的真谛。如根据《奉献》这首歌曲改编而成的舞蹈,具有朗朗上口的歌词、自然流畅的曲调等特点,通俗易懂的歌词大意,根据意思改编成手语舞蹈是依靠孩子们好奇的天性,在舞蹈的学习、排练过程中,孩子们能抽象的理解爱心的含义,通过手语的学习增强对他人的关怀之心,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也会施以援手,爱心的养成益于孩子向优良品质方向发展。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还能使良好的劳动习惯被孩子养成,不矫揉造作,乐于助人,尊师重道等,对于一些浅层次的社会公德心也会逐渐养成。如在幼儿舞蹈节目《让座》中,舞蹈情节是关于小孩子在公交车上向老人让座的故事,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会对情节进行细腻刻画,如观察是否有人上车,起身给老人让座,礼貌同老人交流等。这不仅是教师教导幼儿如何进行表演,更重要的是幼儿能自己对舞蹈内容进行理解,自然流露出感情,在其中学习的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孝敬长辈等优秀品质。

二、 关于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我国对于幼儿的素质教育起步较晚,在国外很早就有教育专家在提倡,学校和家长也是全力配合。幼儿得情感和认知还在发育阶段,对很对东西都不能很好的认识,也是因为这样造就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出天马行空的一面,天生的艺术家说的就是他们。在舞蹈教育过程中,提倡幼儿的自由发挥,将他们所理解的舞蹈动作一一展现出来,对于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幼儿进行了一定舞蹈基础的培养之后,他们对音乐的韵律,舞蹈的节奏都有了一定认识,所以在幼儿即兴创作环节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带有一定的逻辑在里面,有据可循,教师提倡幼儿好的舞蹈节目的表达,在排练舞蹈过程中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舞步的编排,可以一次次尽心即兴创作,对于创造力的增强,艺术气息的培养,思维逻辑的锻炼都是很有意义的。

三、 关于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心灵的培养

人们常说幼儿的眼睛是最干净的,他们的世界是最纯洁的。心灵培养的最佳时期就在孩提时代,这时候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有成人世界的烦恼,用舞蹈教育的形式来教授心灵教育是很好的选择。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对每一个舞蹈的情节由来进行阐述,孩子们一步步理解心灵美的重要性,懂得友爱同学,尊敬老师,孝敬家长等。如在舞蹈节目《爱我你就抱抱我》当中,是展现了小女孩对于家长的忙碌工作而忘了顾忌到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妈妈爱爸爸疼,就特别羡慕的故事。在舞蹈表演与歌曲相结合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大概理解到爸爸妈妈的辛苦,对爸爸妈妈进行感恩,关心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学会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在街上碰到困难的人也会帮忙,即使他们还小,但他们的心灵在慢慢膨胀,对于爱心的培养也显得至关重要。

四、 关于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美育观的培养

我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儿自然也不会例外,对于美好的事物的存在总是客观的,人的天性之一就是爱美,美的东西都具有不可言说的吸引力。舞蹈不仅具有艺术美,还具有创造美、表现美、认识美、感受美等能力,是一种良好的形式对于幼儿美育观的形成。有的小孩在小时候家长过度溺爱,没有进行舞蹈教育方面的培训,导致养成含胸驼背,走路东倒西歪,四肢不协调等情况,这对于幼儿心理的发展和未来都是有不良影响的。在大力提倡幼儿素质教育的情况下,注重对舞蹈教育的培养,在进行一定时间的训练后,幼儿不良的习惯会得到改善,体态会变得优雅,外形气质也逐渐得到改善,自信心自认而然的增强。对于舞蹈教育而言不仅仅是各方面品德的培养,还有助于体质的锻炼,因为舞蹈动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坚持,是全身性的运动,长此以往对于幼儿体质的改善是非常有帮助的。舞蹈就与还有传播文化的能力,因为舞蹈是多种多样存在的,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不仅仅了解掌握我国的舞蹈由来,历史文化等,还能接触到国外的舞蹈类别,舞蹈文化等,达到开阔眼界的作用。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五十六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孩子作为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有传承传统文化习俗的义务,舞蹈教育能将这种义务渲染给幼儿,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民族友情等。

五、 总结

在我国大力提倡幼儿素质教育的今天,舞蹈教育是在其中非常重要的存在,不仅能能够从舞蹈表现中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坚持精神等,还能通过舞蹈的学习过程以及包含的故事情节对幼儿的美育观、团结友爱、道德品质、创造力、逻辑思维等方面进行培养。舞蹈教育是一门长期坚持的过程,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幼儿能形成体态优雅,气质出众等特点,增强自信心,性格开朗。由于素质教育的起步较晚,(下转第250页)

(上接第239页) 在舞蹈教育这一块很对家长、学校老师还没有引起足够大的重视,应当借鉴国外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宣扬舞蹈教育对幼儿素质的培养,增强幼儿学习舞蹈的热情。“人之初,性本善”应当好好利用这句话,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应当从小拓展他们善良的天性,全方位发展他们的特质,将他们培养成高素质的人。

参考文献:

[1] 章春和.浅析舞蹈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J].参花(下),2015.

[2] 王晓丹.舞蹈教育在幼儿整体素质发展中的作用[J].知识文库,2015.

[3] 皇甫宜攀.论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

[4] 丁榕.从“手舞足蹈”谈即兴舞蹈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37.

第5篇: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现代学校教学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一项基本任务,这个基本任务是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本课程理应承担相应的任务,认识小学数学课程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很容易,关键是如何做到解决问题.

一、充分认识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关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明确规定.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这个规定为依据,这是其一. 其二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符合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 小学数学虽然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内容较简单,却包含很多判断推理. 这些推理的内容正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载体. 其三,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们的能力,符合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小学生尤其是处于中、高年级阶段的小学,其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正当时,错过了这个阶段,一旦思维定式形成,会很难改变,为培养思维能力带来很多困难.

结合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在小学数学课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二、全面贯彻思维能力培养任务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应将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全过程. 数学知识是锻炼思维能力的载体,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切不可为了学知识而教知识,要为了锻炼思维能力来学具体知识,要在考量学生年龄特点的基础上,发挥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抽象的特点,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思维. 因此,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贯穿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

1. 在小学各年级中贯彻

各个年级中,数学知识的不同,并不影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通过简单的认识大小、长短、多少等数学知识,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初步比较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后,再通过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各年级、各阶段相互衔接,一环扣一环,均要服务于同一个目标.

2. 在各部分教学内容中贯彻

小学数学课本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小学生的年龄阶段、接受能力以及学生成长发展需要设置的. 要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逻辑性,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长方形概念”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各种实物,找出它们的边和角之间的关系,概括相关的特征,让学生发挥想象,锻炼抽象思维. 如果教师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再来讲长方形的特征,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抽象、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3. 在教学各环节中贯彻

教学环节包括了预习、学习新知识、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有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要注意将具体的内容与思维能力有意识地进行结合. 比如,在教学新知识时,不要教给学生计算法则或者简单地告知结论,而要引导学生去积极分析、推理甚至想象,再归纳出正确的答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三、抓好两个重点环节

1. 重视数学习题的设计

解题过程与思维过程是同属于一个过程,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往往要借助解决题目的问题,所以数学习题设计的是不是符合培养思维能力的需要,就成为了关键因素. 事实证明,培养思维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 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一定都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学时可以做一些调整或补充,注意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切不可坠入题海战术.

在设计练习题时要与培养目标结合,哪些题目是培养哪一种思维能力的,设计者要非常清楚. 另外,练习题的形式要尽可能丰富,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做习题的兴趣,刻板、单调、重复、没趣味的题目要尽可能少,或者没有,否则处理不好,带来负面效应. 练习题的难度要适当,不要过多增加学生负担,造成厌学情绪.

2. 发挥好教师点评的作用

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参与思维过程,教师要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点评,或肯定或纠正. 教师点评是很重要的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习兴趣的方式,但要重视语言艺术. 当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时,当发现有新颖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思维能力好的学生时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学生思维能力才会有较快的提高. 对于学困生,教师还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帮助他们,引导、推动他们积极思维,比如,通过指名发言、同桌两人对讲和集体讨论等多种方式,提供给学困生思维的训练机会,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成绩都取得较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冯艳.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J]. 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8).

[2]孔凡忠.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 学周刊,2012(11).

第6篇: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范文

一、情况分析

1.家长的做法大部分是科学的

据一项调查显示,有91%的父母购买深为孩子所喜爱的彩色图画书,说明父母能够根据孩子的需要,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在指导孩子早期阅读的做法上,62%的父母选择“认真读好每句话,帮助孩子慢慢理解图画内容”;在培养孩子珍惜图书的良好阅读习惯上,60%的父母会选择让孩子把图书“看过多遍也保留起来”的做法;在和孩子一起买书时,66%的被调查父母通常是“和孩子一起商量,然后购买”,“按自己的计划买,不让孩子挑选”的仅占15%。以上数据表明,许多家长在儿童早期阅读教育的具体做法上是科学的,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来指导幼儿阅读。

2.大多数家长对早期阅读持肯定的态度

(1)随着早期教育的倡导,家庭早期阅读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家长对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的问题基本持肯定态度。据一项对幼儿家庭进行的有关家庭培养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调查研究显示:对儿童早期阅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有63%的父母认为“意义重大”,36%的父母认为“有意义”。(2)对家庭在培养儿童早期阅读能力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上,有77%的父母认为“提供儿童阅读氛围,使儿童养成爱阅读的习惯”。(3)上海浦南幼儿园在对上海地区幼儿早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时也发现,70%以上的家庭已经意识到幼儿早期阅读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这些数据表明,幼儿阅读已经深入年轻父母的心。在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中,“家长和教师在孩子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中谁起主要作用”这一问题上,60.9%的家长认为家长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中起主要作用,39.1%的家长认为教师应该起主要作用。这表明家长已开始重视幼儿的阅读教育,认识到家长在孩子阅读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上存在误区

由于正规的阅读是以文字为基础的,因此,一说起“早期阅读”,人们常把它与识字联系在一起,以为要对幼儿进行大量的识字教育;也有人认为学前阶段儿童主要以口头语言为主,而阅读是进入小学后的事情,学前阶段不必操之过急;还有人认为,所谓“早期阅读”就是看图讲述,在阅读活动中不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首先,许多家长在为孩子购买图书时往往根据自己的意愿,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开发智力的书籍,把书籍视作开发孩子智力的一种工具,较少考虑孩子的兴趣。

其次,幼儿阅读环境欠佳,家长陪孩子阅读的时间较少。幼儿拥有的图书虽多但往往缺乏固定的书架和单独的阅读区。

再次,幼儿阅读习惯较差,家长不重视培养幼儿的正确阅读行为。幼儿爱听家长讲故事,不喜欢自己读故事,因而每天缠着家长讲故事,能够自己一页一页认真仔细翻看的很少;许多家长不注重对阅读内容的重复,经常购买新书以引起孩子对书的兴趣,忽视孩子的认知特点,不能对孩子的阅读技能和阅读习惯进行有效培养。

三、家庭培养幼儿阅读的有效途径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1.选择具有表意性质的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

从学前儿童认识的特点出发,家长要为幼儿选择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一般而言,图书是书面语言的载体,但学前阶段儿童阅读的图书是由文字和图画两种符号构成的,具有图文并茂的独特内容。同时,图书中的文字具有实在意义,并有一定规律可循,能帮助婴幼儿形成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知识。另外,学前儿童接触到的图书应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画面清晰;主要感知对象要突出,减少无关刺激物对婴幼儿注意力的干扰;语言要浅显、生动、有趣,朗朗上口,易学易记。

2.选择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读物

幼儿阶段身心发展速度很快,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阅读水平、兴趣等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读物,3~4岁的幼儿可选择一些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简单、形象突出、画面清晰的图书,同时要装订牢固,纸质较厚韧,便于幼儿反复翻阅。5~6岁的幼儿,父母除了为他们提供富有想象力的童话、有哲理的寓言等外,还可以给孩子读一些科学家、文学家的故事,让孩子从著名人物的事迹中了解一些建功立业的道理。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历史、自然等方面的知识性图书。6~7岁幼儿则可选一些知识类故事,满足他们的探究心理,利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3.要考虑幼儿的兴趣与经验背景

家长要把握儿童的性别、接受水平、经验背景差异等因素,选择儿童熟悉的或能够借助熟悉的事物去理解不熟悉的事物的图书,使儿童自然地受到感染,满足内心的需求和情感。当“过生日”、“春游”这些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出现在读物中时,儿童特别能产生共鸣。儿童天生还特别喜爱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1.创设阅读区。在家里可以布置一个专门供幼儿阅读使用的空间,在图书区除了书外,还要提供纸、笔等文具材料和绘画材料,鼓励幼儿通过多渠道来反映自己阅读后的体验和感受,并对幼儿创造性的说、画、涂、写等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力求使幼儿产生愉快的、自由的阅读心理环境,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还要经常为他们更换、添置新的图书,以保持对图书的新鲜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每天保证一定的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读物阅读。

2.感受亲子阅读的乐趣。亲子阅读对于孩子而言,首先是得到爱与快乐的途径。亲子阅读的目的是创造平等对话的氛围,体会共同成长的快乐。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图书,在阅读过程中围绕某个词或作品中的情节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或感悟等,促使亲子间互相补充、互相学习。通过父母的提问、解释或建议,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能激励幼儿继续阅读,同时也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三)采取科学的指导方法

1.阅读要有重点

每一个故事都是有情节有的,家长在给幼儿讲故事的时候要把握住重点和难点,不仅要让孩子认真听,还要求认真看画面。通过画面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围绕阅读重点进行阅读,可以灵活采用讨论、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深入地掌握阅读内容和正确的阅读方式。只要能够引导幼儿深入掌握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对所学的书面语言的印象,各种活动方式都可以在这一环节的组织过程中使用。

2.注意语言的生动性

家长讲故事的语言方式对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有着重要作用。讲故事时的语音、语调要丰富多样,要注意语气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表情。家长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变换自己的声音和表情,用游戏或扮演的方式,进入故事情节,自然表达人物的对话。每个故事情节本身就对孩子有很好的启发,让他们感受不同的人物形象,可以开启儿童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3.适时提问

在阅读过程中,适时的提问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掌握好提问的技巧,过于频繁、高度控制的提问会使儿童厌烦,从而降低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要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还较低。因此,家长在提问时应使用简单句,提问的内容也应尽量简单,多对物品的名称、颜色、形状提问,答案应是图画书上显而易见的,或和简单的认知有关的,不涉及太复杂的逻辑关系。对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他们的理解力相对提高,也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问要能引发他们积极思考,应该具有引导性,不应该仅仅是考察性的。另外,提问的过程中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可以让幼儿认读部分汉字;还可以组织幼儿讨论画面内容,在理解画面的延续与情节的发展中,增强预期和假设的提问;或者用绘画和表演的方式来帮助幼儿预测故事结局等。平等、和谐是成功家庭教育必备的条件,没有平等就培养不出具有现代意识的孩子,没有民主,就构建不了和谐美满的家庭。因此,家长不仅要尊重孩子的权利,还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使教育过程充满理智、仁爱。

4.假设想象法

家长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应启发孩子对情节空白点展开合理想象,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新问题,让孩子思考,这样才能使阅读成为一种积极的活动,如通过给故事起名字、续编故事等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5.读后交流法

第7篇: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范文

幼小衔接期是指由幼儿园大班进入到小学一年级,此时期恰好是结束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正规小学教育的初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一直受到幼教工作者和大班家长们普遍重视的问题。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应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为基本原则,怎样让孩子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为重点。

 

一、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

 

1.提高孩子的任务意识,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专注做事的习惯。如:让孩子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明确在每项活动中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学会做完。做事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能边做边玩,做完事情再去玩;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在老师要求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完,不拖拉;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追求良好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注意力训练。

 

2.培养孩子思考、务求甚解,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为了使幼儿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大班集体活动时间在下学期(3月-7月)由30变为35分钟,延长了5分钟时间,在集体活动时间里引导幼儿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一)、教育活动: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结合主题“我上小学了”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

 

3.向幼儿渗透数学方面的知识: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环境的创设:

 

1.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下学期期可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小学班级式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三)日常生活的管理:

 

1.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要求幼儿早晨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家长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3.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懂得自我保护。

 

三、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并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开展“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

 

2.做好幼小的知识衔接工作。对大班教师进行培训,使她们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及学习内容,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能与小学衔接,并适当增加一些执笔姿势及书写习惯的教学。

 

四、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1.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五、结束语

第8篇: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实践应用

G623.5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新课标对于小学数学教育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各个知识点,还要求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进行熟练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无形中会将数学的晦涩感加深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生活情境教学方式增加数学教育的趣味性,让整个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数学本身就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将生活情境用于教学活动中,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还能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这个数学严谨的逻辑思维结构相悖,所以想要让学生学好数学那么就应该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而走进生活便是最好的方式,在各种生活情境中学生会尝试使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找到学习的乐趣。

2.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很多的计算法则和公式需要学生学会应用,枯燥的公式难免让孩子失去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并且将学生带入到这个情境之中,让他们忘记课堂的严肃消除他们紧张的情绪,全身心的投入到愉快的氛围之中,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频繁互动增进感情。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应用的注意事项

1.所创设的情境必须生活化

数学是非常严谨的一门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其理论知识是比较抽象难懂的,这与现实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务必以生活实践为入手点,将所要教授的内容和日常的生活情境进行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逐渐领略知识内涵,并且逐渐掌握数学技能和问题的解决办法。表现在教学中则应该在情境创设时确保其真实性,符合学生的认知。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的“几和第几”的学习中,对于“第几”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创设一个“动物园运动会”的情境,比如“星期天,动物园举办运动会,在长跑项目中参赛的选手有小花猫、小狗、乌龟和小鸭子,通过激烈的比赛之后,结果小狗获得了第一名,第二名是小花猫,第三名是小鸭子,第四名是乌龟。”这种情境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相符合,所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根据不同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情境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生活经历不同,因此对于生活的认知上也存在差异,有时候高年级学生能够理解的画面但是低年级学生却很是费解;同样的适用于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情境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则会抑制其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教授“认知物体”时,老师可以展示所要讲述的物体,要求学生通过观看、触摸等认识,让他们对各种形状有初步的了解,但是高年级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应用

1.选择恰当的生活情境

小学生都是在父母的庇护下逐渐成长,所以几乎没有生活阅历,因此更愿意接触自己熟知的事物,因此在情境设置方面尽量选择贴合日常生活比较紧密的。比如在学习“连加连减”运算时,由于单纯的讲解概念孩子难易理解,那么可以从简单的事物开始引导:如小明手里有14颗糖,由于做功课非常的用功,妈妈又奖励了小明12颗糖,做完功课后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妈妈又奖励了16颗糖,那么请问小明手里一共有多少颗糖?在讲解了运算法则之后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计算,然后又每一组选一位代表说出答案,对于计算正确的小组进行夸奖,计算错误的小组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再计算一次。让他们更好的了解“连加”的计算精髓。

2.使用贴合生活的教学语言

小学生的注意力只能集中20分钟左右,尤其是在讲述一些新名词或者概念性较强的内容时更容易走神,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少使用专业词语,让所讲的内容趋于生活化,促使他们更快的理解。比如在学习“认识时间”时,孩子们对时间的概念非常模糊,那么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对时间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语言上尽量简化和生活化:“同学们,你们知道一般几点起床吗?晚上几点上床休息?”孩子们顿时抛开复杂的概念回想自己日常生活,甚至开始议论起来这样便对时间有了了解。然后我们进行更深一步的引导:“同学们请问上厕所、削铅笔、读一段话,以上哪个动作能在2分钟之内完成啊?”孩子们开始了解一分钟大概有多长。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的轻易的掌握了时间的概念,学习兴趣也会在这种氛围中日愈浓厚。

3.应用生活情境来巩固知识

学过的内容需要及时的温习和巩固,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牢牢的记在心里。课后作业是知识巩固的主要途径,因此需要老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将生活情境渗透进去。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就比较排斥学校那种严肃气氛,如果布置的作业带有浓厚的学校风格那么学生会不由自主的逃避,因此在家庭作业中融合生活的细节,会让还学觉得非常的亲切更愿意快速的完成任务。小学生普遍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如果在生活中单独或者家长的帮助下运用自己的知识那么自豪感会油然而生,如果得到实时的夸奖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在布置作业时便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心理。

如在W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在课堂上先详细讲解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特点,然后在课后巩固方面可以安排学生使用纸片等制作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可以使用三角板等拼接等。学生回到家之后自己动手制作,那么便会深入了解这两种形状的一些特性,即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条边相等且平行,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保持平行两个边的高相等,这些概念性的东西只有学生自己动手才能加深记忆。

四、结束语

数学本就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中均找到数学的影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部门对于小学数学的要求发生改变,即除过培养孩子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但是数学知识缺乏趣味性,想要让孩子们爱上数学,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就应该让教学回归生活,让数学课堂变得具有趣味性,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梅.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情境开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

第9篇: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范文

技工院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中考、高考中成绩相对较低的学生,各方面素质也参差不齐。而幼儿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高,尤其是在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艺术修养要达到一定的水平。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的美术基础比较差,而简笔画作为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中的一部分,对学生造型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使学生学起来相对比较简单,容易上手,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通过简笔画的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美术课的认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和绘画能力的最终教学目的。在简笔画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简笔画的造型训练;一方面是以后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于造型训练主要是针对简单的造型符号,进行简化概略和抽象的学习,在训练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脑、眼、手相互统一和配合能力,并逐步深入,最终到达能够独立设计的程度。

1.简笔画在幼儿教育美术课中的重要性

简笔画在幼儿教育美术课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运用简笔画的好处;二是简笔画是目前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1.1幼儿教育过程中运用简笔画的好处

在开展幼儿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简笔画不仅能够丰富教学语言,更能使语言信息和图像信息同时参与教学过程,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将教学过程中儿童无法理解的抽象知识简单化、生动化,有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左右脑并用,增强记忆力和给儿童留有想象的空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使儿童从小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幼儿教育过程中运用简笔画的好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简笔画可以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成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学习兴趣,还可能会继续学习,并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而对于儿童,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则可能导致儿童厌学、学习效果不佳等。因此,学习兴趣是决定孩子是否能够良好学习的关键因素,而只有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调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当学习的难度增大,或者教学过程中所讲的与儿童实际看见的东西不一致时,他们就很难理解,丧失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儿童不懂的地方,用简笔画简单的勾勒出来,将孩子带入到学习的真实情景中,能够很大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并同时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孩子还可能进一步联想,增强儿童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运用简笔画能够有效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简笔画能够帮助儿童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问题无法理解时,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种现象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由于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局限性,死记硬背的现象更加明显,导致幼儿园学生在歌唱或者体育游戏过程中无法进入情境,往往丧失了教学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在诗歌或者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简笔画,将其具体的过程生动想象的展现出来,边看边唱、边看边玩,非常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同时能够加强儿童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在玩的过程中增长孩子的知识,塑造的简笔画模型也能方便孩子们联想,在遇到问题时很快联想到当时的情景,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孩子记忆难的问题,同时也在释放了孩子心中无形的压力,让孩子们享受教学的过程,保证孩子美育等的全面发展。因此,简笔画在帮助儿童记忆和理解方面起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3)运用简笔画能够拓宽儿童的想象空间

儿童的思维特点与成人不同,其主要是从简单直觉行动的逻辑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其中大都与平时所见或者经验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儿童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使用简笔画,有助于激发儿童的思维潜能,能够使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比如,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儿童对水的三态并没有直观的认识,我们就可以画出水三态的简笔画,并在相应的图形下面提出问题,便于儿童思考,当然提的问题一定要在儿童理解的范围之内,并要有一定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才能够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全面培养。这样借助简笔画激发儿童的思维潜力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借助简笔画激发儿童思维潜能的同时还能够拓宽儿童的想象空间,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育可以先大致画一个简笔画,让学生来猜将要画的主题,当然答案肯定是各有不同,正因为这样,才能够给儿童以想象的空间,彻底拓宽儿童的思维方式,同时还培养了儿童的绘画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要注意与学生变换角色,适当的让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保证儿童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为儿童的插上想象空间的翅膀,同时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可以让儿童也画一些简单的简笔画,在拓宽儿童想象力的同时,提高儿童的绘画能力,保证儿童美育方面的全面发展。

(4)运用简笔画有助于儿童对其他课程的学习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英语、数学、语文等知识也可以通过简笔画的方式,降低儿童对其学习的难度,为这些课程的学习增加乐趣。比如,在数学方面的加减运算或者最初的数数等,老师可以先画一些儿童感兴趣的简笔画,通过增加或者删除其数量,增强儿童对其学习过程中的记忆;在英语教学方面,对于字母的学习,可以运用与其相似的简笔画,给儿童的脑海里留有一定的印象,这就有助于记忆,整体上有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总之,简笔画在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好处众多,作为专门培养幼儿教育的技工院校一定要重视其教学和应用。

1.2当前幼儿教育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简笔画

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幼教越来越被重视,人们普遍希望儿童在幼儿园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这样的前提下,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当然越来越高。幼儿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达不到良好教育效果,反而有可能会产生负面作用。图画是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教学语言,如果实施幼儿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简笔画,边画边学,不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儿童的学习难度,更容易让儿童接受,使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活力,还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空间,使得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有趣味,增加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培养幼儿教师的过程中,应将简笔画作为考核学生的一项技能,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重视,以适应幼儿基础教育机制发展的要求。

2.简笔画在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过程中的研究

由上所述可知,简笔画在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重、难点,寻找有效的途径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能确保简笔画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2.1简笔画在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

简笔画虽然简单易学,但是对于没有一定美术功底的学生来说,事物究竟应该概括和简化到什么程度是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重、难点问题。简笔画在对事物进行简化的时候,很大一部分被删除,但是最关键和最基本的特征必须要保留,对于日常生活中比较规则或者简单的事物,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但是对于复杂多变的事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于理解的东西,比较难于掌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途径,提高学生对事物简笔画的感知速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2提高幼儿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简笔画教学效果的途径

提高简笔画教学效果的途径很多,但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针对幼儿教育简笔画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在教学安排上可以采取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方式,在教会学生简笔画的特点和造型原理之后,先安排学生进行临摹,因为临摹是提高造型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临摹阶段,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按日常生活用品、植物花卉、建筑物、风景等类别提供有关范画给学生作为临摹的范本。通过一阶段的临摹学习,学生对简笔画有了较深的了解后,安排学生进行写生,写生的内容也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则。写生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在简笔画造型过程中按照自己对对象的理解,进行简化、概括、夸张变形等绘画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对简笔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写生阶段,学生的简笔画造型水平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启发学生开始简笔画的创作,最终使学生达到可以独立设计简笔画的水平。在组织实施简笔画教学的过程中,同时可以采用评价激励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评价等,促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结合目前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将趣味性或者游戏性等渗透到简笔画教学过程中效果更佳。总之,在进行简笔画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寻找事物之间存在的异同,不断总结规律,同时教师可以采用以游戏等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气氛,保证简笔画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切实确保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简笔画技能的效果。

3.总结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