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劳动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什么是经营决策
决策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并准备实施的活动。农户家庭经营能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经营决策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和完善的今天,决策是个非常复杂并受多种因素制约的重大问题。现代化生产的企业决策,仅仅靠个人的经济是不够的,往往实行集体决策并运用数学、统计学原理和计算机的帮助。农户家庭经营决策,就是根据已经掌握的完备的决策所必须的条件,采用适当的决策方法,经过决策过程的分析,制定出家庭经营一个年度或一个时期,以保证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对投资方向、经营项目和经营方式所做出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看。决策是家庭经营成败的关键。农户家庭经营,不具备复杂的决策过程和决策条件。多数靠经营者的经验和判断做出适当的决策。不管经营项目如何规模大小采取何种经营方式,都有一个决策的过程。
二、决策要素
任何经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它们都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着经营活动。因此做为经营决策必须事先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这些条件,也就是决策要素。农户家庭经营决策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四类。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如农副产品市场需求的定向,将决定生产经营的项目和品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给状况,则是判断经营项目和品种可行性的根据。②经营资金和经营手段。经营资金是指经营者能投入的货币量以及资金来源的可靠性等。经营手段是指农户进行生产经营所必须的物质基础。⑧劳动力资源状况。包括参加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④经营能力。这是经营活动的主观条件,是指经营者利用和组织上述客观条件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能力,这是最主要的经营决策要素。因为往往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由于经营能力不同而取得的效果大不相I司。这些经营决策的要素,经营者在决策前,必须经过充分的分析和掌握。
三、决策程序
决策是一个科学的运筹过程,不能有任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决策过程包括若干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步骤。①确定目标并发现和确定问题。经营目标有长期和短期之分,有年度与阶段之分,有综合及单项之分。如确定某年要达到小康水平,就要有个人均收入的目标,确定目标后要从现实基础出发提出问题的差距。如果确定三年实现人均收1500元,而现在只有600元,还差900元,需要,每年纯递增300元,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不断提高家庭经营的经济效益。②提高经营方案。确定了目标,找到了问题,就要设计解决实现目标的方案。例如怎样才能做到人均收入每年纯增300元,首先要确定经营方向。是靠种植业还是靠养殖业。在此基础再确定经营方式,是搞规模经营还是搞集约经营,是专业化经营还是综合经营。再进一步就要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靠种植业是靠旱田还是开发水田,靠养殖业是养奶牛还是养猪,养多少头,靠综合经营时各业如何搭配,要做出实现目标的几个不同的方案。③经营决策。在各个不同的经营方案中选出最优、最把握的方案,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最终选择的方案是不是符合农户的经济条件和经营能力,实施后能否保证获得目标效果,这需要对各种不同方案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加以比较,筛选而出。④审查评估。对筛选出的决策方案进行分析予测,尽力挖掘决策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决策方案进行及时修补和调整,并准备应变措施,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
四、选择最佳决策方案的办法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家庭服务业的工作总结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___省__年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要点___》(粤人社函[__]___号)和市人社局《关于下达肇庆市__年家庭服务业新增就业目标任务指标___》文件精神要求,依照省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办公室的部署,我局迅速成立发展“家庭服务业”工作领导机构,做好发动宣传,确保人力投入,配套相关资源,制订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如期完成了市局下达我县的新增任务指标(新增___人)。具体做法如下:
一、领导重视
自__月__日收到市局下发的《关于下达肇庆市__年家庭服务业新增就业目标任务指标___》后,我局于第二天(__月__日)下午召集局班子领导及相关股室、中心负责人召开了“新增家庭服务业”专题工作会议,会上,局长梁文海同志就该项工作发表了讲话,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其本人担任,莫江副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培训就业股以及办公室有关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李雄同志担任,确保了该项工作人力上的到位。会上,还同时还制订落实了工作开展的详细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由组长亲自抓,副组长具体抓,各成员做好落实,从上而下,一抓到底。
二、拓宽家庭服务业就业领域,做好宣传、培训,提高家庭服务业劳工素质
一是我局在巩固发展县域内家庭服务业就业机会的同时,大力主张拓宽区域外家庭服务业就业机会。
县内,先后与县腾业实业有限公司、怀集保洁公司、碧桂园物管部等多家部门长期挂钩对接;县域外,具体由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李雄主任负责,拓宽就业渠道,拓展就业机会,与___、佛山等多个城市家庭服务业就业中心取得联系,在“月嫂”、“家政服务”等多个行业劳工输出方面取得对接。二是加强对从事家庭服务业的劳工的技能培训,该项工作具体由培训就业股梁石斌同志负责,___劳工定期开展家政专项培训,开展“月嫂”、“钟点工”、“保洁员”等形式多样的家政行业培训班,先后办班___期,其中参班学习的有___人次,有效的提升服务业就业技能。今年内,从事家庭服务业的劳工新增人数___人,其中:在县内就业新增___人;输送到___、佛山等对接单位的有___人;外出到___就业的有___人(主要从事“月嫂”行业)。
三、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广泛开展家庭服务业宣传,扩大宣传效应,大力发动城乡闲置劳动力从事家庭服务业;
二是加强培训,注重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劳工职业操守培训,应人力资源市场之所需,对现行紧缺的“月嫂”行业有针对性的多开展宣传和培训,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让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步上一个新台阶。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落实省、市关于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工作要求,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制定了防返贫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目的意义
建立防返贫监测机制可以及时、有效掌握全镇建档立卡脱贫户和非贫困户因灾、因病、因突发事故导致返贫的基本信息,为镇政府针对拟返贫群众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全镇稳定脱贫的精准率和群众满意度,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全面脱贫不返贫。
二、监测对象
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已脱贫户、未脱贫户,以及边缘户。重点监测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400元的家庭情况;住房安全、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安全饮水保障情况;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家庭重大变故可能存在较高返贫及新增风险的情况: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边缘户的“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未脱贫困户提升情况。
三、工作机制
建立防返贫预警机制。以村为单位,村党支部牵头,召开村两委会,每月下旬进行集中研判一次,充分发挥村干部、帮扶干部等力量,及时掌握已脱贫户、未脱贫户、边缘户的生产生活情况,重点监测“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不能有效保障、预期收入有下降趋势、家庭劳动力减少、家庭成员患大病、经常性的大额支出及家庭突发特殊状况等情况;对脱贫户主动提出要求纳入预警范围的也一并纳入研判范围。
对因病、因学、因灾等特殊原因出现较大数额的刚性支出,导致家庭收入低于现行贫困线或“两不愁、三保障”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和家庭人口中无人就业(家庭成员全部无劳动能力除外)、家庭成员有较高的固定医疗支出、收入来源不稳定的贫困户,纳入返贫风险户。
凡是进入返贫风险户的,2个工作日内,由村级上报到镇扶贫办。镇扶贫办对村级上报的情况进行核实,2个工作日内完成。镇扶贫办确认核实村级上报情况核实无误后,2个工作日内,上报县扶贫办。
针对风险原因制定处置方案,处置方案实施1个月后,发挥作用比较明显的,由村党支部牵头,召开两委会对返贫风险解除实施研判,研判结果公示3天,返贫风险解除,并报镇扶贫办备案。
由镇扶贫办负责,对该户继续监测2个月,每月向县扶贫办书面报告一次监测情况,2个月监测无异常后,取消监测,按正常户对待。
四、组织实施
坚持“不摘政策、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对照脱贫标准,立足实际,严格执行未脱贫户、已脱贫户、边缘户动态监测机制,严防返贫,确保贫困群众长效稳定退出。
1.区分对象防返贫。指导各村针对未脱贫户、已脱贫户、边缘户不同特点,认真分析研究,针对性制定返贫防范措施,做精产业帮扶、就业扶贫文章,强化帮扶成效监管,确保返贫风险防范无遗漏。
2.明确标准防返贫。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紧盯已脱贫群众家庭收入,聚焦教育(义务段学生入学)、医疗(合疗参合)、安全住房、安全饮水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认真抓好落实,坚决做到不降低标准、不吊高胃口。
3.夯实责任防返贫。全体包村领导按照分工安排,深入各村,指导推进脱贫巩固工作,协调解决脱贫巩固存在问题;深入包扶村和帮扶贫困群众家中,制定产业、就业等帮扶措施,解决就学、就医、住房等存在困难,帮助困难群众长效稳定脱贫。
一、助业行动对象和认定程序
助业行动的对象为全市城镇“零就业家庭”。
1.城镇“零就业家庭”认定条件。零就业家庭是指城镇居民家庭成员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均处于失业状况的家庭。
2.城镇“零就业家庭”认定程序。凡符合认定条件的城镇“零就业家庭”,持户口簿、身份证和失业证明等材料,自愿到户籍所在社区劳动保障室提出申请并登记,由社区初审公示后,填写《*市城镇“零就业家庭”申请认定表》(一式三份),经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核实,报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确认。户口所在地未设立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受理并核实,直接报上级劳动保障部门确认。
二、助业行动目标
1.总体工作目标。按照“源头控制、动态管理、政府扶持、跟踪服务、确保落实”的要求,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稳定的就业再就业。
2.具体工作目标。对现有及今后新产生的“零就业家庭”,三个月内帮助每户家庭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稳定就业的标准:被用人单位招聘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人员应正式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月均收入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灵活就业人员应有稳定的收入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助业行动内容
1.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对“零就业家庭”劳动年龄段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成员免费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在证件上“是否困难对象”一栏上注明“零就业家庭”),并按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绍政发〔〕57号)有关规定享受就业扶持政策。
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利用全社会培训资源,针对“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就业愿望和自身条件,结合市场需求,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对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成员,重点推荐投资少、见效快的创业项目,并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
3.开发公益性岗位。围绕社区物业管理、卫生保洁、居家养老等便民利民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零就业家庭”成员顺利就业。
4.强化各项就业服务。建立就业基本情况数据库、基础台账和“就业援助员”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和动态援助,并为辖区内每户“零就业家庭”提供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个就业岗位的就业服务。对连续推荐的岗位因个人原因拒绝接受的,可认同为无就业愿望。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适时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
四、助业行动要求
1.明确工作责任。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零就业家庭”助业行动作为为民办实事和促进充分就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劳动保障部门是责任单位。县(市、区)政府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2.加强政策扶持。各级政府要根据“零就业家庭”助业工作需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安排相关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市区明确以下政策:持《再就业优惠证》的“零就业家庭”成员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所在社区每安置一名“零就业家庭”成员(持《再就业优惠证》,下同),并实现稳定就业的,参照就业困难人员职业介绍标准享受补助;“零就业家庭”成员在社区灵活就业的,对社区实行就业岗位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零就业家庭”成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可享受税费减免政策,资金不足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利息由财政给予补贴;各类用人单位每录用一名“零就业家庭”成员,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比照就业困难人员中男55周岁及以上、女45周岁及以上人员的标准,用工第一年期满给予每人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合计5000元,连续用工每满1年上述两项补贴增加600元;低保户中的“零就业家庭”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一年内原享受的所有低保待遇不变,一年后重新核定。以上政策各县(市)可参照执行。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就业再就业是老百姓最期盼、最希望解决的大事,作为劳动保障工作部门,要更进一步增强“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据文件精神,着力实施政府关于援助有劳动能力的“城镇零就业家庭”一户一就业为民办实事项目及全国促进“零就业家庭”就业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有关精神,结合中城街道实际情况,开展以消除“零就业家庭就是我们的责任”为主题的活动,重点扶持“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严格按照就业援助“五个一”的要求全面实施,现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方案:
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开展入户调查阶段(时间为3月1日—20日):
为每一户“城镇零就业家庭”建立一套动态档案,做到“六清楚”。
第二阶段:精心安排、分类指导(时间为3月21日—30日):
根据每一户的需求进行分类、分析、制定一套就业方案。分为五类:①没有就业能力的家庭。②零就业家庭子女就学。③再失业者家庭。④无技能的家庭。⑤自主创业者家庭。
第三阶段:召开宣传动员会,广泛动员企业、社区、辖区个体工商户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时间为4月1日—15日)。
第四阶段:搭建平台。开展“一对一”帮扶就业援助活动(时间为4月16—30日)。
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
召开“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宣传动员会,建立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成立“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企业与社区保障工作站联席制度。开展“城镇零就业家庭”与企业“一对一”就业援助岗位专项活动。
(二)、建立基础台帐,加强跟踪服务。
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必须主动上门摸清辖区“城镇零就业家庭”情况,建立详细的基础台账,做到“六清楚”(家庭状况、失业原因、技能特长、培训愿望、择业愿望和要求和工资要求、就业去向),实行动态管理。
(三)、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两个强力推进”的战略部署,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以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为重点,以开展就业援助为支撑,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措施,多渠道促进城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二、工作目标
将城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特别是其中的“4050”人员、残疾人、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一年以上人员、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及时提供有效的就业援助,使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全年帮助625名城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三、工作措施
(一)认定就业援助对象。各县(区)政府要制定城镇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民政部门要制定城镇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做好城镇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受理城镇低收入家庭人员的就业援助申请,将其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建立基础台账和数据库,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
(二)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各县(区)政府要结合实际,大力开发劳动保障协理、公共交通协管、社会治安协管、环境卫生协管等公益性岗位,大力发展社区就业实体,开发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等就业岗位;劳动保障部门要优先帮助安置符合岗位要求的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并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对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三)开展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针对城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的特点,组织有就业创业愿望的人员参加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或创业培训。实行项目管理,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并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
(四)鼓励吸纳就业和自主创业。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企业吸纳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的认定工作,并对吸纳城镇失业人员就业的用工单位按规定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税务、工商部门要按规定落实税费减免扶持政策;对自主创业的城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各部门按规定提供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场地安排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五)开展就业援助服务。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托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设专门窗口,对城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开展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指导等援助服务;通过组织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参加招聘活动,或个别介绍、送岗位到家等形式,为他们及时提供就业岗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积极做好所属就业援助困难的认定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把促进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就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县(区)政府是责任主体,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各地要制定解决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就业问题的具体方案,确保目标、责任、措施、人员、经费五到位。
(二)落实工作责任。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劳动保障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负责做好促进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就业的组织协调工作,民政、财政、税收、金融、工商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促进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就业和创业工作。
(三)完善联动机制。劳动保障、民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与促进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将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社会救助申领条件与接受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以及参加公益性劳动情况相挂钩,形成促进就业的政策导向,鼓励和引导低收入家庭失业人员积极就业。
关键词:玉米收获机4YS-2
中图分类号:S2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阜新市是我省玉米主产区之一,每年玉米种植面积均在300万亩以上。随着我市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玉米种植,特别是收获环节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与农村劳动转移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而我市玉米机收水平不足玉米种植面积的10%,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已成为制约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新型玉米收获机,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对国内外多种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械研究的基础上,阜新市农机研究所与大中专院校、农机生产企业联合,开发出4YS―2型背负式玉米收获机。该机以17.5kw以上的小型四轮拖拉机为配套动力,可一次性完成玉米作物的摘穗、输送、剥皮、装箱、秸秆还田等玉米收获全程作业。田间试验表明,该机作业稳定,性能指标达到有关国家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通过性,综合效益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1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玉米收获机的研制引起广泛重视。为了更好地完成玉米收获机的研究内容,确保总体设计方案合理、准确,课题组成员深入实际进行调研。首先在东北三省、北京、山东等地进行详细调查,走访多家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听取了科研部门、生产部门、使用部门等多方意见,同时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有关玉米收获机资料,经过反复论证,多次听取专家和主管部门的意见,并吸取国内外有关玉米收获机的优点,在执行有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我省玉米收获的农业生产实际状况,制定了第一轮样机总体设计方案。机具的总体设计方案为:选用我市保有量居多的17.5kW以上的小型轮式拖拉机为配套动力,一次收获2行,一次作业完成摘穗、输送剥皮和秸秆还田、集箱等工序。割台为前置式全悬挂的卧式割台,通过横向搅龙、第一升运器将摘下的果穗输送到剥皮机构(后悬挂),在压制器的配合下,将苞叶剥掉,剥掉包叶的果穗输送到果穗箱。为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设有籽粒回收装置。摘穗后的秸秆由粉碎装置粉碎还田。
2机器结构方案的选择
1动力选择
我国现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户分得的责任田地块小,地边空垄少,玉米种植大多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种植面积有限,不利于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应用,影响作业连续性和效率。又由于自走型收获机造价高,而作业时间短,其余时间只能闲置,种植户不愿接受,为此,选用现有动力成本低并且在不收获期间可以作为它用,提高动力的使用率。选用小四轮拖拉机作为动力,正是考虑目前我市农村保有量大,大部分(16.17―20.58kW)作为动力可行,并且在收获后可为其它作业。
考虑到小四轮拖拉机所能提供的动力和我们目前的种植模式,选用两行玉米收获机是适合的。它避免了动力浪费,也提高了小四轮拖拉机的使用率,同时也很好地适合农艺的要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收获工艺
该机采取分段收获法,即先摘穗,剥皮,让未熟透籽粒留在玉米果穗上完成生理成熟期,获得较饱满籽粒,增加产量,提高粮食等级,提高了种植业者的生产效益。
3悬挂方式
该机采用前置式全悬挂方式。由于农村的地块小,分割严重,地头狭小,田间运输等问题,采用该方式可自行开道,节约时间和人力,转弯半径小且行动灵活适合在狭窄田间、地头运行,避开障碍物,提高机车稳定性,更有利于对行准确。
4摘穗工艺
摘穗辊是玉米收获机主要工作部件,它关系到整机的结构配置也直接影响工作质量的好坏。按照辊轴配置方式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卧式和立式辊。
立式辊又可分为单组辊和组合辊两种结构型式。现有的立式玉米收获机上多采用组合式摘辊,即前摘辊为龙爪式低花纹螺旋辊,这是减少摘穗损失的一种较好辊型,后摘轴为排茎轴,能提高擢取茎秆能力,这样就解决了在单组摘穗上掉粒损失同提高擢取茎秆能力的矛盾。只有立式能够满足回收茎秆的工艺需要。而卧式辊有单辊和复合型摘穗板、拉茎辊两种摘穗方式。同立式辊比较,卧式辊具有以下优点:相对可靠性好,重量轻;结构简单,对作物适应性强;使用和维护费用低。为此,本机采用卧式辊中的拉茎辊―摘穗板形式式。摘穗板间隙略大于最粗茎秆的茎节处直径,由于绝大多数果穗直径大于粗茎秆直径,因而这部分果穗不与拉茎轴凸棱接触,使摘前冲击和摘后冲击得以避免。在收获季节后期果穗基本下垂,摘穗板基本上杜绝了摘穗过程中经常出现果穗尖端进入拉茎轴引起脱粒损失。
5剥皮工艺
剥皮工艺采用玉米摘穗剥皮机在田间一次完成摘穗,剥皮两道工序,简化了作业环节,节约了劳力,从而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既加速玉米干燥过程,又减少了玉米发霉变质所造成的损失。
6果穗收集
利用滑道直接将剥皮后的果穗收集在果穗箱内。为了减少落粒损失率,设计了落粒回收装置,将剥皮等原因造成的落粒集中回收,降低了收获损失率。
7、秸秆还田
本机采用切段还田机构,最大限度节约动力的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结构,防止地表板结。同时,不但解决了目前化肥使用过多带来的不良后果,也解决了因秸秆过剩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3经济效益分析
使用4YS―2型玉米收获机进行收获,可减少2-3道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20%-30%,可有效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综合收益,能够争抢农时,并可缓解农忙季节劳动力紧张状况。据对不同地区收获作业收费情况调查,人工收获1650-1950元/h,每公顷比人工作业节省450-750元,且作业时间短。
如投资一台4YS―2型玉米收获机需30000元,与五征―280型拖拉机配套进行收获作业,一个季度作业期为20天,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完成1.3hm²玉米作业面积,则总收入为20×1.3×1200=31200元,去除各种费用后,纯利可达20000余元。如果再进行跨区收获作业,一年即可收回购买4YS―2型玉米收获机投资,经营效益显著。
4社会效益分析
刚才卜新民局长进一步强调了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意义,深入分析了我们面临的新工作形势,并对普查工作提出若干要求,希望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到今后的工作中,确保普查顺利推进。下面,我简要介绍这次普查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通报全省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并安排下阶段的工作,同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一、第二次农业普查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
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其主要任务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性的决策信息;为当前制定长期规划、制定有关“三农”政策提供依据;为全国、省和地方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和服务,指导农民更好地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要,发挥本地优势,合理安排生产;为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三农”统计平台提供基础性资料。围绕这些任务,设计了普查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普查方案设计原则
从农业普查方案设计上看,主要考虑了四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坚持国际一般标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农业普查的基本内容、分类标准、统计口径、指标设计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适合中国国情。二是坚持普查与常规统计调查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设计,通过农业普查建立完整的抽样调查样本框,构建新的常规统计调查平台,形成科学规范的农村统计调查体系。三是兼顾需求与可能,要有可操作性。既要兼顾部门管理、地方决策和社会需求,又要做到指标简明、高效、适用,要有可操作性。四是兼顾历史与现实,要有连续性。既要充分反映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的特点,又要考虑与第一次农业普查的可比性和未来农业普查的连续性。
(二)普查范围和对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单位、农村住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非农村住户、行政村和乡镇。
(三)普查内容
目前初步确定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共设计6类普查表,分别是:《住户类普查表》、《非住户类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普查表》、《农业服务业经营单位普查表》、《行政村普查表》、《乡镇普查表》和《农业土地利用普查表》。另外,农产品产量、农民收支和农业核算从年报取得,作为辅助表,不编普查号码,但也纳入普查范围。
普查指标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的标准时间为*年12月31日,时期指标的标准时期是*年1月1日到*年12月31日。
从农业普查方案看,普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农户家庭与人口特征信息。包括农村住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家庭规模、农户类型及收入、性别比例、6-15岁农村人口入学率、农户家庭从事农业与工商业的比重、非农村居民参与农业经营活动等信息。
二是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居住环境、住房条件和生活设施、粮食安全等信息,如农村道路、电信、电力情况,农村居民住房及耐用消费品、饮用水、卫生条件、口粮需要救助的时间等。
三是农村居民迁移、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状况。包括农村居民迁移的规模、速度和去向,农村劳动力总规模与转移的规模、速度和去向,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农村劳动力及外出务工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时间、职业、地点和地区类型、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率与闲暇时间。
四是土地资源与农业土地利用,以及农户土地经营状况。包括农业用地的规模与分类,特别是要通过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合作,解决耕地面积不统一的老问题,同时获得按国际标准分类的不同类别的农业用地面积;还有新形势下我国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与流转,农业用地之间的转换等情况。另外还包括农林牧渔业的产出信息,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机械等。
五是农村投资规模。包括农户家庭投资规模和乡村集体投资。调查农户的固定资产购买情况、重点农户的生产经营投资和乡村集体的投资情况。
六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主要是农业生产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包括生产规模、投资、雇工、产出及产品销售方面的情况。
七是农村贫困的小区域估计基础信息。通过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调查,以及和乡镇的综合信息相结合研究小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小区域贫困规模与程度。
八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包括农业服务业的主体、经营的规模及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另外还有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情况等。
九是小城镇的发展水平。建制镇吸纳的人口、企业个数和从业的人员等情况,另外还有镇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十是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包括乡(镇)、村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通过普查获得农户、农业生产单位、农业服务业单位的基础信息,以作为开展抽样调查所需要的抽样框。而且还要在这基础上面建立与经济普查相适应的农业基本单位的数据库,来补充经济普查的缺口。
(四)普查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从采集方法来说,以行政村为普查区,以村民小组为普查小区,分别聘请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以普查员直接访问普查对象,当场询问登记为主,充分利用行政记录采集和核实数据。农业用地调查,要综合利用航空与卫星遥感、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多种技术手段采集和核实数据。数据的处理初步确定采用光电录入为主的数据录入方式。原则上所有地区、所有种类的普查表均以光电录入方式进行录入。
(五)需要明确的几个关系
1、农业普查与年报的关系。
农业普查与年报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普查将为农村统计调查搭建新的工作平台,为农民家庭收支、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产品产量、农村投资等方面的调查建立新的抽样调查样本框;二是在农业普查的年份,农业增加值、农产品产量、农民收入支出等内容作为长表,通过抽样调查来取得,以减少基层的工作量。
2、农业普查办公室与有关部门的关系。
第二次农业普查涉及多个有关部门,为确保农业普查的顺利完成,必须加强组织协调工作。在与部门的合作中,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合作将是这次农业普查的一个重点。目前国家统计局已就农业普查土地利用和常规统计工作与国土资源部达成合作意向,基本商定:共同研究制定农业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共同组织实施农业土地利用调查;共同组织耕地面积数据的抽样核查和数据评估,并报国务院核准;共同向社会经国务院核准的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耕地等农业用地数据。两家还商定要经常举行农业普查中有关耕地问题研究的联席会议,成立农业土地利用调查部际协调工作小组,为顺利完成本次普查任务提供组织保证。各地也要与国土部门建立相关的工作联系机制。耕地是第二次普查要搞清楚的一个重点,这次农业普查一定要把耕地面积搞成一个上下左右都认可的一个数据,这是国家吸取第一次农业普查经验教训之后需要明确的一件事情,普查以后要使耕地面积数据全国、全省和各地区之间相互衔接。
3、与第一次农业普查的关系。
第二次农业普查与第一次农业普查内容上保持一致性的主要是:农户家庭基本信息、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与结构、行政村和乡镇的基本信息等,这些内容一致的指标定义、标准尽量做到与第一次农业普查协调一致。在主要内容与第一次农业普查保持一致的基础上,第二次农业普查方案在三个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从普查的范围和对象上看,增加了对经营农业的非农村居民和从事农业服务业单位的普查;从内容上看,增加了农村居民迁移和劳动力流动、农村居民生活质量、重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农业服务业、农村投资等调查,同时取消了对乡镇企业的普查;从调查方法上看,采用了对人调查和对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4、与国际农业普查的衔接。
在设计这次农业普查方案的过程中,国家充分参考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在一些内容比如农户家庭人口及特征、土地利用与分类、粮食安全、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规模与结构、农业机械与主要农事活动等方面,将遵从《2010年世界农业普查方案》的定义和标准,以确保第二次农业普查能进行国际比较。
5、农业普查与其他普查的关系。
我国已经形成了由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构成的普查体系。从普查周期来看,农业普查是在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之后进行。农业普查必须在标准、分类和编码等方面与其他两个普查相衔接。另外,这次普查包含农业服务业普查,而第一次经济普查没有考虑农业服务业的普查,因此,对农业服务业的界定需要与经济普查衔接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和第一次农业普查最大的区别是不进行乡镇企业普查,因为经济普查已进行了普查,农业普查中就不需要再普查。
(六)普查的工作安排
从*年9月份省政府发文布置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到2008年普查工作基本结束,我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大约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各地在整个工作安排上要按3年左右的时间来计划,在编制普查经费预算时,也要按照这个时间来编排。
整个普查工作分四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是普查准备阶段。农业普查的所有准备工作要在*年12月前全部完成。主要包括:下发通知、拟订工作规划、组建普查机构、落实普查经费、组织普查试点、布置普查方案、培训普查人员、准备数据处理、开展宣传动员以及物资准备和地址编码等。
第二阶段是现场调查阶段。初步考虑在*年3月以前完成现场调查任务。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开展普查前的总动员、组织摸底调查、确定普查小区、制定实地调查计划、组织现场调查、复查验收调查表以及普查资料的包装、编码、运送等等。
第三阶段是数据处理及阶段。从现场调查结束到*年12月底基本完成。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普查数据的录入、逐级的审核汇总、数据质量评估、数据的分析、主要数据的和普查资料的编印。
第四阶段是工作总结及资料开发阶段。从数据处理完成到2008年12月。这是普查的最后阶段,也是普查成果最终实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做好普查总结和表彰、普查资料的深度开发、普查数据库的建立、普查文件汇编和归档、普查成果研讨等。
二、全省普查准备工作进展情况
从*年下半年起,我省的农业普查准备工作就已开展,主要在省级进行,各地从第四季度也陆续展开了有关准备工作。目前各项工作进展基本顺利,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一是下发了有关普查指导性文件。*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粤办函[*]534号,成立广东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机构;省政府下发粤府办[*]80号,转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对全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进行部署。根据我省农业普查工作的计划和要求,省农普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督查我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准备工作的通知》,对我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准备工作进行督查;省农普办下发了《广东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规划》,以指导各地开展农业普查的准备工作。
二是省级和地级以上市的普查机构基本组建完毕,大部分县级农业普查机构也已建立。我省成立了以副省长李容根为组长的广东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统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共抽调21人;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调查组、数据处理组,具体负责农普的日常工作;同时在有关的22个省级部门各抽调1人组成协调小组,以配合开展农业普查工作。目前各市普查机构已经基本组建完毕,部分市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抽调工作仍未完成。大部分县级农业普查机构已经建立,但县级普查办公室人员的抽调工作还没有开展。
三是普查经费正在落实。这次普查经费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由各级财政共同负担。省普查经费已向省财政厅提出专项报告,并进行了初次磋商。各市县普查经费的落实情况不够理想。各市虽完成了预算编制,但还没有落实经费。
四是明确了普查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年12月7日,省里召开了第一次农普办全体人员会议,通报了前段时间省农普工作的开展情况,明确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任务,同时就省农普办工作人员进行了初步分工,落实了各分组的工作职责。
此外,建立了广东省农业普查网站,以及时反映农业普查的工作情况和动态,及时传达国家和省的农业普查方案、规定、要求等,交流普查工作经验等。从目前的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县级普查机构还没有按计划在*年底前完成,人员还没有到位,大部分市县的普查经费没有落实。
三、下阶段普查工作的安排
根据国家和省的农业普查工作的安排和要求,从前一段时间各项工作准备情况来看,下一步主要应当抓好下面几项工作:
第一,重点抓好机构建设和经费落实工作。建立和健全农业普查机构是能否搞好农业普查的组织保障,因此,各市要加快督促未组建普查机构的地方尽快建立普查机构,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农业普查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各地务必抓紧抽调高素质的骨干力量到普查办公室,市、县两级农普办工作人员要在适当时间集中办公。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历次普查的经验告诉我们,经费是保证普查数据质量的最关键环节之一。这次普查我们在经费方面面临的新情况是:农村税费改革后,镇村两级筹集普查经费的难度加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流,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聘用高素质的普查人员,全省估计需要动员20多万普查员,若按一个人补贴200元计算,就大约需要4000多万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请农民配合搞普查要给予补贴。这些都需要花大量的钱,各地对此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计划。同时,省级普查经费主要用在宣传、培训、试点、会议、设备购置和一些资料的印刷等,可以用于下拨的也不多,而且也只作为对困难地区的补助,因此,普查经费主要靠各市县去争取。回去以后,各位主任要马上落实的一件工作就是跟主管的市领导报告,跟财政部门协商普查经费问题。大家要把农业普查的困难讲清楚,讲透,把普查的意义说到位,积极争取主管领导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第二,制定农业普查宣传规划。国家农普办联合、广电总局已经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同时制定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提纲》、《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活动规划》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标语口号》。我们要按照国家农普办的宣传活动规划,认真制定全省的宣传规划,做好宣传用品、物料等制作计划。农业普查的宣传工作,要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宣传上既要情系三农,又要体现政策;既要生动活泼,又要形式多样;既要注意面上声势,又要突出对象和重点。
第三,抓好国家的农业普查方案试点。国家农普办决定以*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间,在8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第二次农业普查方案试点工作,其中广东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代表进行试点。试点的目的是检验农业普查方案,对方案作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试点工作关系到全国农业普查的成败,因此,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试点方案的要求,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认真抓好普查试点的各项工作,发扬广东人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努力探索,向全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四,制定周密的普查数据处理方案。这次农业普查表多、数据处理量大,大家要充分认识数据处理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严格按照国家农业普查的数据处理方案的要求,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提早制定我省数据处理工作方案。要制定有关数据处理设备的购置计划,注意筹划周密一点,安排提早一点,工作细致一点,以保证数据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地要加强对上述工作的检查督促,决不能因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拖了全省的进度,确保全省普查工作的协同推进。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农民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于此相对应,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处于空白状态,农村养老主要靠家庭,因此,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无疑是对平等的生命健康权的一种肯定,也给现代经济学注人了新的元素,另一方面,把农民纳入社会保险体系,消除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体现了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公平和效率的统—性。
一、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没有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主要来源于家庭,是一种自发的制度安排,具有如下方面的特征:
(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现家庭内部的资源整合
在中国社会^与人的关系中,家庭关系是一种最重要的关系。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所派生出来的关系具有天然的、牢不可破的特。父母把子女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自己生命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因此,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就象照顾自己的生命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是相互需要的综合体
家庭中的个体碎坪口f本合一的牦。老年人既在年轻时为家庭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同时也为家庭成员提供必要的劳动技能训练,这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缺乏正常劳动能力的老年人而言,由于不能通过劳动关系与社会建立联系,分散在各个不同的地域和家庭,家庭、晚辈就成为了重要的精神寄托。
(三)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是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是一种核心价值明.
特定群体形成特定的文化,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形式既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行为模式,跨越一定的历史阶段,也是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家庭养老保障制度的变革,但也应融合家庭养老保障制度的合理性,才能符合中国的国情。
二、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不顺,责任不清
1.政府机构改革不彻底,职能错位
虽然国务院的机构改革理顺了管理关系,把社会保障工作纳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但较低的管理层次,特别是县、乡镇一级并没有实现工作的转轨。
另一方面,机构改革不彻底,职能错位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
从社会养老保险的性质来看,政府是主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体,承担着一系列的责任。《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坚持资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在实际的执行中,资金的交纳是农民个人,由于种种原因,集体并未补助到位,实际采用的完全基金制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而基金制的养老模式对资本市场有比较强的依赖性,否则,会出现支付危机和养老金的缩水,基金制养老保险没有互济眭,对中国农村来说,实际上养老风险比较大的想参加风险的低收入农民被排除在制度之外。
3.农卡寸衬会养老保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出台到现在,国家针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的政策法律不健全,对基金的筹集、基金的运营、养老金的发放等各项环节进行详细的规范化,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不能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安全高效运作,增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的成本和管理风险,社会效率的降低也就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损失。
(二)生产力落后,农民收入低下,制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深入推进
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肯定了农民生产资料的部分所有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尽管东部和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力有显著的提高,但从整个农村经济来看,自然经济的成分在很大范围内存在,农民想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面临技术障碍和成本障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转型,生产的产品大部分只能自积自足。同时,从收入来看,农民增收仍然有限对只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农民要求他们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实则是一种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