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森林防火工程建设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物防火林带 功能 问题措施
近年来,国家林业局把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实施绿色防火作为预防林火蔓延,减少森林火灾损失和危害,促进森林资源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组织制定了生物防火建设规划,专门做出决定明确要求各地把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体系建设与林业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并采取一系列切实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使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由此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绿色防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生物防火林带由1998年的35.5万公里迅速发展到2001年的46.8万公里,南方福建、广东等部分省区已初步建成了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体系。随着各地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其良好的多种效益正逐步展现出来。
一、生物防火林带主要功能
1、防火效能高。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在森林边缘建立阻隔带,或将大面积集中连片森林的分隔成若干小区,一旦发生火情,可将火源阻隔在林缘之外,即使在林内着火,也可将山火有效控制在隔离带内,起到阻火、隔火和断火作用。拥有防火林带11万多公里,平均每公顷有林地密度高达15米的福建省,近五年来,全省森林火灾发生率平均每10万公顷3.9次,年均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44‰,都比前五年大幅度下降。森林火灾损失逐年减少,主要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防火意识普遍提高,防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而初具规模的生物防火林带在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功不可没。
2、经济效益好。木荷等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树种,不仅易于栽植,生长较快,而且材质优良,是制作家具和地板的上等原料。据调查,18年生木荷林带,平均1公顷活立木蓄积为126立方米,平均每公顷木荷林带年收入可达数千元。另据专家测算,以新造木荷防火、用材两用林带为例,按现价计算,每投入1元,到公益成熟期采伐,可创产值18.58元,投入产出比是1:18。如营造果树型防火林带,将林带建设与农民致富结合起来,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3、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营造阔叶防火树种和经济果木林带,一方面可以改变单一林分为混交林,有利于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抑制森林病虫害、保持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在原来开设防火线的山脊上栽植防火林带,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森林面积,有效减少雨水对防火线的冲涮,对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有明显作用。一些地方在行政区域交界和山林权属界线处建造生物防火林带,使之成为防火屏障和清晰明确的权属界线,稳定了山林权属,减少了火灾和山林纠纷的发生,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了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
此外,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同点烧防火线、开设生土带都是防止林火蔓延的主要措施,但与后者相比较,绿色防火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每开设1公里10米宽的阻隔带需占用1公顷有林地,全国目前38万公里需占用近40万公顷土地。二是节约投资。虽然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初期投入较大,但维护生物防火林带与维修“全光式”防火线相比,节省用工和经费,据了解,在防火线上种植木荷,4年后林带郁闭,每年维护1公顷防火林带需10个工,而维修1公顷防火线需67个工,对比节约57个工,按每个322呒计,每公顷可节约1140元,如果将目前全国的近40万公里机耕隔离带的一半改造成防火林带,每年仅维护经费一项即可减少支出超亿元。三是防止水土流失。防火线大多开设在山脊、山岗,这些地方一般坡度较大,长期去除地表植被,必将变成不毛之地,一遇暴雨,大部分土壤表土成被冲走,有的形成带沟、地槽,个别地段露出风化石。点烧防火线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偶尔还会造成跑火。营造防火林带则可避免上述弊端。
二.我国生物防火林带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在防火阻火中发挥了日益显著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全国平均每公顷有林地只有2.94米,且发展极不平衡,有的省区甚至还是空白。根据全国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规划,到建设期末,将建设林火阻隔带343万公里,其中生物防火林带188万公里,使全国平均每公顷有林地有阻隔带24.2米,其中林带13.2米,相当于666公顷为一网格,不仅可以基本控制重大、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而且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据测算,按规划完成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平均每年可增加收入30亿元,减少水土流失1亿多万吨。
三,生物防火林带工程营造的措施
生物防火林带工程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长期受益的防火基础性设施,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形成网络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步伐。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生物防火林带特有的防火效能和多种效益,提高广大林区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对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使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为林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把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和森林防火发展规划,作为造林绿化责任制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发展缓慢、达不到标准的地区,应进行通报批评;对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或弄虚作假的,应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依靠科技,提高水平。
1)是将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纳入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标准,促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2)是加强防火树种的选优、繁育以及防火树种优化配置和提高抗火性能研究,大力推广生物防火林带营造适用技术。
3)是建立优良树种、优良品种的种源基地和苗木培育基地,为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培育优质种苗。
4、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1)是建立完整的林带管理制度,加强林带动态管理。
2)是建立检查验收管护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3)是建立奖惩制度,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5、完善政策,加快发展。
1)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增加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投入。
×一、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完成造林任务。退耕还林工程是今年我县实施的两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之一。今年我县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任务万亩,包括上年度未完成亩和××年度万亩任务。任务下达后,我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及时开展宣传发动、丈量土地、挖坑整地、调苗造林、技术指导等工作,迅速掀起退耕还林。截止月底,我县已全面完成退耕还林造林任务。原创:至止,我县已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⒋××年的万退耕还林造林任务,避免了造林的连年欠帐,大大减轻了明年退耕还林工作的压力;同时也为及早全部兑现退耕还林钱粮打下良好基础。
×在春季造林期间,我局共组织调运了多万株苗木用于退耕还林造林,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香椿、任豆、板栗等,苗木的质量均达到二级以上标准,为确保造林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程扎实有序开展。这也是我县两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之一。我县已按照工程建设的要求,组建了由名护林员组成的管护队伍,具体负责全县个试点乡镇个村万亩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在试点区交通要道、重点区域建立了块标准较高永久性宣传标语牌。目前,自治区已下拨管护经费万元;我局正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试点管护小班、范围调整等前期工作,待前期工作完成后,及时将管护经费管护区群众和护林员,增加试点区群众的收入,提高群众保护生态公益林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全部管护经费发放工作力争于月底前完成。
×三、林政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上半年以来,我局把抓好林政资源管理工作当作保证我县林业生产正常开展的重要措施来抓,严格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严格执行伐区的伐前设计、伐中监督、伐后验收、原创:更新补迹,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管理和林业税费收缴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上半年我县所下达的采伐指标没有突破采伐限额;共依法收取“两金一费”万元,罚没款收入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和。从数据上看,林政资源管理力度比去年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森林防火责任制的要求,强化各村、各单位森林防火责任,各村、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主要责任人。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明确划分森林防火责任区,落实防火责任人,签订防火责任状。各村干部负责的防火区域和工作目标要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规范森林、林地、林木承包合同,把森林防火工作内容和依法应承担的责任明确写入合同。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马亓山、林区周边单位的防火责任。要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联席会议制度,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应急协调机构,负责日常森林防火工作的协调和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指挥。
(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发挥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作用。实行部门抓教育,建立健全应急分队,关键时段服从指挥。进一步明确各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职能和责任区,认真履行承担的职责义务,并积极帮助解决森林防火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行经常性督查和重点性督查相结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的方式,督促各村防火措施落到实处。
(三)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的基础性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用火知识和安全避险知识,强化依法用火责任,营造全社会关注森林防火、参与森林防火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并切实落实森林防火教育进学校、进村、进机关活动,支持建立森林防火志愿者队伍参与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森林防火意识,健全“横到边、纵到底”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网络,使森林防火教育覆盖全社会。确定每年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等节假日期间开展全镇森林防火宣传周活动,11月为全镇森林防火宣传月,开展集中主题宣传。按照宣传教育体系建设标准,加密进山路口、村镇驻地、林区道路两侧、墓地等重点部位森林防火固定标牌的设置,制作悬挂森林火险等级标识旗帜,建立健全重点林区全覆盖的宣传教育、预警体系。
(四)要在防火期内禁火令。按照上级“关于加强森林防火能力建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的相关要求,坚决执行“四个一律”(对在林区野外违法、违规用火者,非公职人员一律依法予以经济处罚或按《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行政拘留;公职人员一律开除公职;在场不加制止的领导一律撤职;野外用火引起森林火灾的,无论成灾与否,一律严厉查办)。各村、各单位要对森林防火通告、《禁火令》和相关法律法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常识、典型案例等内容进行宣传。
二、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森林火灾防扑作战能力
(一)全面完成应急分队建设任务。各村建立防火期内全天值班备勤的应急分队队伍;要按照《省森林消防专业队建设与管理规定》标准进行装备和物资储备,加强队伍的规范化、军事化管理;同时要根据森林防火工作的需要,依托应急分队、民兵预备役建立一定数量的森林火灾扑救预备队;要对森林消防队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实战演练。重要节假日及森林防火期内,要集中食宿,强化训练,加强巡逻检查,及时制止违规用火行为。
(二)建立森林防火联防机制,切实提高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建立镇、村二级森林防火联防机制,成立村级义务扑火队。重点村居要以青壮年为主配备扑火队伍。各村必须担负起本区域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森林防火工作涉及两个以上村居的,要建立联防制度,确立联防区域,建立联防组织。
(三)加强林区护林员队伍建设。按照500亩左右生态公益林配备一名护林员的标准,配齐配强护林员队伍,加强对护林员的监督检查和管理、考核。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防火长效运行能力
(一)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切实做到“五个结合”,即:与水源建设结合、与公路建设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与旅游开发结合、与公墓建设结合。林业站要对林区防火隔离带统一规划,科学规划建设生物防火林带。林区建设的各类工程必须开设防火隔离带或营造防火林带,并与工程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要有计划地改造林内道路、林边、田边树种,根据山区特点,种植刺槐、麻栎等树种,形成具有一定阻隔能力的防火林带。要依托林区现有和新建道路,按照每侧50米的标准建设生物防火隔离带。采取栽植生物防火林带、垒防火墙、打烧和喷洒有机灭草剂等方法,3年内完成重点林区的隔离带建设,建立起单片面积不大于100公顷的林火阻隔网格。
(二)完善林区公路网络,对林区道路进行合理规划。把为居民出行、旅游服务的林区道路建设与农村公路建设相结合,按照实现消防专业队伍徒步3公里半径作业圈的标准实施建设。
(三)做好水源建设保护工作。水利站要搞好林区水源布局建设,做到平时抗旱浇灌、发生森林火灾时灭火。要充分利用河流、湖泊、水库、小溪、沼泽、池塘等,形成森林防火水源条件。
(四)实施农户搬迁改造工程。要结合生态文明村镇及新农村建设规划,逐步将核心生态区内的村居及零星散户搬迁出林区,集中居住。
(五)改革丧葬习俗。民政所要统一规划,按照一个行政村一处或多个行政村一处标准建设公益性墓地。新葬坟墓一律进入公益性墓地,现有散坟3年内迁入公墓。公益性墓地要建设防火墙,开设隔离带。
(六)加强旅游景区内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应当结合景区建设,制定中长期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开设防火隔离带,建设林火监测系统,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及扑火物资的储备。
四、建立稳定的森林防火投入机制,提高森林防火装备能力
(一)要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资金投入的政策规定,把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按照森林防火费用由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实行森林火灾有偿防控和救助制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的森林防火社会化投入机制。要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从每年的经营收入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管好用好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二)森林防火重点村居要至少建设一处防火物资储备库,并按照物资储备标准储备足够数量的物资。每年对扑火机具进行及时补充,定期维修保养,确保能够随时调用。森林消防专业队要按照标准配足装备,增加一定数量先进、新型、高效的灭火装备和以水灭火的机具。
五、完善应急预案,提高森林防火应急处置能力
(一)要进一步完善火灾应急处置预案,全面提高应对森林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预案内容要着重体现责任制、预防措施、扑救方案的落实和应急反应、保障机制的建立。同时要有针对性的组织扑救实战演练,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生物防火林带工程;营造;问题与思考
生物防火带工程是我国为促进森林资源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工程,不仅可以减少森林火灾带来的危害与损失,保护当地的人民与资源的安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生物防火林带的重要作用
1.1 防火性能
生物防火带的营造首要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灌木、草本、乔木等树种之间的抗火性与耐火性能,作为森林天然的火灾隔离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减小火灾大面积扩散和造成的损失等,具有阻火、隔火、防火、断火,保护森林资源与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
1.2 经济效益
防火树种因木质紧实,吸水性能好,树材优良,生长速度较快,是木材家居和工程建设的重要原材料,同时,防火树木的栽种还可以丰富森林树种,建议广泛栽种名贵、珍惜的乡土树种。将生物防火带与经济产业、市场需求相结合,不仅投资少、见效快,而且时效长,可以有效地增加当地的经济效益。
1.3 生态功能
生态防火林带的种植需要对森林进行规划,并且根据树种结构和品类、林分状态等进行栽种,属于防护林的组成部分,所以,防火林带也具备防止水土流失、美化自然、净化空气、改善气候、防风固沙、减少噪音、绿化环境的作用。同时,由于树种结构的搭配与调整,使森林成为混交林,有效地抑制了纯林或简单林的病虫害传播,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
1.4 标识划分
生态防火带由于树种的不同,林分结构不同,可以在森林中作为道路的标识,由于其形状以带、条状分布,可以作为行政区域划分交界和山林权属界线,减少村与村之间的矛盾,维护林区周围的社会安定,促进地区稳定发展。
2 我国生物防火林带面临的问题
2.1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水平较低
由于部分地区对防火林认识不清,对于树种的防火性能不了解,只是考虑便于管理,减轻工作强度,不注意森林结构的调整与改造,一直保持单一林和原始林的栽种,或是营造防火带面积、密度、选苗、栽种、走向、森林郁闭度不符合规格要求,不能充分发挥防火作用。
2.2 部分林区承包者或是管理者盲目追求经济利益
只在所属的林区范围栽种经营树种,认为防火林带所占用的资金与山地是经济资源与成本的浪费,因此,具有抵触心理,同时,连片森林之间的合作关系没有搭建,互相都不愿主动参与进行隔离带的建设,导致防火带矛盾问题较为突出。
3 生物防火林带工程营造的措施
3.1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研究,全面因素结合进行规划设计
森林工作者应根据地区的地形走势、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林分结构、树种配比等关系,对森林进行整体的规划,包括防火带栽种位置、面积、形状、密度、郁闭度、经营管理水平、工程量、投资金额、利用率等,进行统筹规划、综合设计。强化科技研究,将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因素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建设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培育优良种苗,为防火带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完善管理方式,对各环节操作进行严格控制:一方面促进森林防火工作;另一方面保障林业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减少林区之间的矛盾与纠纷,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3.2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强化责任管理
通过国家法律法规,地方规章制度,相关部门要求,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便于管理。同时,政府还要对生态防火带工程建设工作给予资金的投入,纳入林业重要管理事项之中,在政策方面给与一定的优惠条件,促进森林防火工作的完成。加强相关单位的领导,认真落实责任问题,对完成不善、质量不合格、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惩罚,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3 做好生物防火林的宣传工作
对林区的承包者进行基础知识普及,做好林农思想的引导工作,协助其对防火树种的挑选,分辨防火与不防火树种的区别。如1级防火树种有大叶黄杨、石楠、冬青、樟树、海桐、臭椿、木荷、枇杷等;2级防火树种有夹竹桃、桅子、核桃、女贞、广玉兰、加杨、青杨、枫树、麻栎、槐树、槲树、银杏、棕榈、柳树、泡桐等。除了对树的品种选择外,还要注意栽种树种对当地的适生性,无毒无异味,抗病虫害能力,经济价值等综合价值的挑选。并对森林防火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地方规章制度进行宣传,呼吁群众积极参与,支持与配合防火带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一.森林防火的形势与任务
(一)概况
县位于贵州省东缘,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部,东经108°48′37″—109°24′35″,北纬26°23′29″—26°16′49″。东临湖南省靖州县,西靠剑河县,南与黎平县接壤,北与天柱县为界。境内一般海拔高度400-800米,最高海拔1344.7米(西南固本乡龙干山),最低海拔282米(东部阳豆溪清水江山境处),南北最宽39.6公里,东西长55.5公里,总面积有1600.85平方公里。
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因境内植被条件较好,对气候的分配有了相应的调节,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由于受到境内复杂的地形和植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具有明显的山地主体气候和林区气候的特点。
(二)动植物资源概况
境内植物资源以杉木、马尾松、竹林、油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灌木林、草坡等8种植被为主,总面积15910公顷,林业林地115892公顷,其中有林地78105公顷,经济林4083公顷,竹林429公顷,蔬林地618公顷,苗圃地14公顷,无林地15.708公顷,非林地4320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1.72%。
境内动物资源以兽类、鸟类、爬行类、鱼类等类型。现存兽类20余种:野猪、豪猪、箭猪、岩羊、黄羊、樟子、猴子、野猫、大灵猫、小灵猫、白面狸、九节狸、狐狸、野狗、水獭、野兔、竹舢、松鼠、膨鼠、竹鼠、老鼠、水鼠、刺犯、穿山甲、旱獭。现存鸟类:喜鹊、乌鸦、燕子、猫头鹰、猴头鹰、岩鹰、鹞鹰、飞虎、野鸡、谷鸣、竹鸡、红腹锦鸡、秧鸡、黄誉、黄鹏、白头翁、打鱼郎、八哥、画眉、白骛、白级、野鸭、鸳鸯、鸽鹤、布谷鸟、鹦鹉、雪鸟、斑鸠、山麻雀等等。
二、“十一五”期间森林防火情况和基本做法
(一)森林防火情况
我县作为贵州省重点林区,多年来国家在森林防火设施建设上给予了重点扶持,使森林防火设施设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据统计截止2009年,镜屏县在林火测报、林火监测、阻隔系统,通讯系统、扑救工具等设施设备上都进行了较大投入。在林火测报方面,已建森林火预测预报机构个,配备人;在林火监测方面,已建了望台座;在通讯系统方面,配有门有线电话,台超短波电台;在扑救工具方面,已有防火指挥车辆、宣传车辆、运兵车辆,其他扑火工具件(包括风力灭火机、水枪、二号工具等)。另外在林火阻隔系统建设上已有林区道路KM,防火隔离带KM,防火林带KM。
(二)森林防火工作基本做法
五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以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和发展经济为目标,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有关森林防火工作的指示精神,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始终紧抓森林防火工作不放松,强化各项森林防火措施的落实。其基本做法是: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级森林防火组织体系和扑火队伍。各县、区成立了护林防火指挥部,建立了县区、重点乡镇(林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责任制,层层签订了防火安全责任状,进一步落实了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并确定了重点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全县设有护林防火指挥机构个,组建专业扑火队支人,半专业扑火队支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森林防火指挥和扑救体系。
二是制订有关规定,规范了森林防火行为。先后制订了《森林火灾扑救预案》,《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成员分工包片责任制》,《森林防火考核奖励办法》,《生物防火阻隔带工程建设实施办法》,以及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布告、通告等一系列规定、办法。同时加强了森林防火办公室内部业务建设,森林防火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加强宣传,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多年来,我们始终把提高全民防火意识作为森林防火第一道工序来抓,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共出防火专刊期,防火宣传碑牌处,书写标语条,印发宣传通告(册)份,出动防火宣传车次。
四是投入资金,建立了森林防火设施基础。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县累计投入了防火资金近万元,购置了通讯设备、防火车辆、扑火机具,修建了一些防火了望台(哨),开辟了防火道、林道和生物防火隔离带,建立了专业扑火队和半专业扑火队,在森林防火技术也进行了多次培训,初步建立了森林防火设施、队伍和技术基础,火灾发生率逐年下降。
(三)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县是全省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市之一,林区的居民生产生活用火繁杂,致使森林火灾发生十分频繁。其中民俗活动、吸烟、烧荒及生产性用火占95%以上,起火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强。这与我县森林植被构成单一(多为落叶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林下可燃物多有很大关系,这是引发较大森林火灾的潜在威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旅游观光的人数将越来越多,人员流动性更大,野外火源管理和控制将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现有的森林防火手段和措施已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通、通讯设施落后,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火灾的监测监控设施和设备,林火阻隔系统没有形成网络,森林防火技术和手段落后,防火资金匮乏等等,所有这些限制了六安市进行有效林火监管、及时扑救火灾和减少火灾损失的能力。
三、“十二五”森林防火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围绕“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的林业发展基本思路,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以森林防火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现森林火灾“早预报、早发现、早扑救”目标。积极建立森林防火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森林消防综合能力和控制火灾的综合治理水平,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森林火灾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为国民经济腾飞和林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原则
按照《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规划将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2.坚持科技教育优先的原则。
3.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不断提高的原则。
4.坚持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动员全社会开展森林防火、地方投入与国家补助相结合的原则。
(三)项目建设范围、内容和目标
1.进一步完善全县森林防火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2.在原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效率、高科技、高度统一的全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
3.进一步健全乡镇森林防火组织,使之与县级指挥机构形成指挥网络,完善森林防火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4.进一步建设好森林防火生物阻隔带,制定完善森林防火的配套规划。
5.加强对现有专业扑火队伍的配备和培训。
6.完善森林火灾保险体制,建立和确定一套适合我县市场经济发展的森林火灾评估、补偿办法,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4‰以内。
7.多方筹集资金,争取国家投入,增加防火物质储备量。
8.在十一五建设成果基础上,为有效预防和扑灭可能的森林火灾,在交通不便的林区增加林区道路建设资金投入。
四、总体规划建设重点
(一)指挥中心
森林防火指挥中心的职责是传达贯彻上级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决策命令,做好全县森林防火的预防工作,检查监督下级森林防火工作的落实情况,发生火灾,报告上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组织扑救,调集扑救力量、交通工具和扑火物质,确保扑救工作顺利进行,减少火灾造成损失,探讨总结科学有效的扑火机制。十二五期间,要新配置指挥车1辆,GPS平台模块1套,基础矢量地理数据库1套。
(二)生物防火隔离带
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采用营造或砍灌垦覆的方法,要新建立、、及辐射地生物防火林带。严格施工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充分发挥其防火作用。加大力度建立村屯、林缘、山脚、田边防火林带,在条件适宜的地方,适当营造防火沟、防火墙等其他隔离带。通过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方式,力争到2015年建立起完善的林火阻隔体系。
十二五期间,新建林内防火林带公里,新建村屯、林缘、山脚、田边防火林带公里,其他隔离带公里,基本形成有效的林火阻隔网络体系。到2015年,力争使林内防火林带达到公里,村屯、林缘、山脚、田边防火林带达到公里,在全县形成理想的、比较完善的、与现代森林防火工作相适应的林火阻隔体系,能充分发挥防火安全的功能。
(三)队伍建设
全面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标准,不断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逐步达到森林消防人员的数量、质量和消防队伍的分布与森林防火工作的需要相适应。积极做好防火培训基地建设,大力加强森林消防队伍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整体素质。持续加强对森林消防队伍的资金投入,不断强化森林消防的装备、充实防火物资储备,提升森林消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
2011年全县新建扑火专业队伍支,人员达到人;半专业队伍支,人员人。到2015年扑火专业队伍要达到支,人员人;半专业队伍要达到支,人员人。同时积极壮大群众性森林消防力量,到2015年全县所有防火重点村每村建立一支扑火应急分队,人员不低于20人。按照配备标准对扑火队伍进行设备及扑火物资配备,全面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战斗力,确保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要求。
(四)林火监测网络建设
强化林火监测网络建设,逐步推进林火监测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遵循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县内防火等级区域的标准,防火等级区域的标准,首先对一级火险地带的村、以及自然保护区建立并完善全面的林火监测网络,形成空中监测与地面巡逻相结合的立体监控模式。其次逐步加大对国家公益林及山外四镇火险重点隐患地带的监测覆盖面,力争到2015年监测覆盖面达到100%。积极加强瞭望台建设,配足监测仪器和设备。加强防火检查站、护林哨卡和巡火队等地面防火力量建设,形成强大的森林防火预警监测合力,有效发现和控制火源,在最短时间内组织扑救。
十二五期间,建立森林防火专用气象站台座,火险因子采集站个,新建瞭望台座,配置望远镜架,定位仪台,视频监控系统套,计算机台,摩托车辆,其他辅助设备套。2011年,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建气象站台座,火险因子收集站个,计算机台,瞭望台座,定位仪台,望远镜架,视频监控系统个,其他辅助设备套。大力加强林火预测预报和防火通讯队伍建设,到2015年专职或兼职林火监测人员达到人,防火通讯人员达到人,林火信息管理、预测预报人员各达到人。
(五)物质储备
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充实物资储备,大力巩固防火后勤保障。防火基础设施和物资储备状况事关森林火灾扑救成败与效率,是现代森林防火工作的必备依托。目前全县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与物资储备仍然相当薄弱,多数乡镇尚未建立专用防火物资储备仓库,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当全面加强十二五期间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与物资储备工作。
十二五期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力争新建防火物资仓库个,每个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新建防火检查站个,面积50平方米;新建防火专业队伍营房个,每个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专用培训设施个,每个面积40平方米;新建宣传碑(牌)块。在防火物资储备方面,购置灭火水枪把,风力灭火机台,风水灭火机台,油锯台,水泵台,砍刀把,消防铲把,割灌机台,GPS个,扑火服套,越野运兵车辆,普通运兵车辆,达到基本适应十二五森林防火工作的需要。
(六)林区道路建设
布局合理、密度适宜的林区道路可以有效阻隔林火的蔓延,同时为火灾扑救赢得有利时机。十二五期间,在原有林区道路基础上,新建各级道路计公里,其中区域、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公益林的林区道路密度要达到每公顷米,确保道路林火阻隔作用有效发挥。
五、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
1.指挥中心建设:万
2.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万
3.队伍建设:万
4.林火监测网络建设:万
5.物质储备:万
6.林区道路建设:万
十一五期间森林防火规划总投资万元。
(二)资金筹措
根据总体规划原则,国家投资部分纳入基本建设计划,按项目建设进度分期投入,地方配套资金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和地方统筹,分年度投入。
六、主要政策及保障措施
森林防火必须和林业其它项目一起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整体工作安排中去,为此必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政策保障执行,才能使我县的森林防火十二五计划得以全面实施。
(一)领导是关键,部门配合是基础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益林项目建设和新的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乡镇企业的兴起和林区群众日常生产活动增加,这些都给森林的火源管理增加了难度。各级行政领导要以行政区域划定负责制,把森林防火工作纳入山区乡镇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坚持县、乡、村级行政领导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实行定期定员包片负责制度。林业部门要做好政府的参谋,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协调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为实现我县森林防火的近远期目标作出努力。
(二)专业的落实,扑火队伍是保证
实现专业、半专业与业余义务扑火队伍相结合。森林火灾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必须要有一支有组织、有战斗力的扑火队伍,才能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同时要把森林防火任务列入各乡镇公安消防、联防的目标任务。县级部门建立一支专业的扑火指挥和快速反应队伍,乡镇由乡镇联防、消防、林业站组成半专业扑火队伍,村级可由村办林场、村办企业的的基干民兵为主体组成业余扑火队伍。
(三)体系的建设,监测预防是根本
建立完善的森林防火预警体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力度。针对各辖区内不同的火险地段和不同时期、不同对象进行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强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和法制教育,达到全社会共同管理的目的。在预防措施上除了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实施好已规划的生物防火隔离带项目的建设。
一、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各乡镇及各涉农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国际稻米城,争当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排头兵”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一手全力以赴抓抗灾救灾,一手坚定不移抓农业发展,克服了特殊困难,顶住了特殊压力,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改善:
——新农村试点村快速推进。2009年纳入全县试点工作范围的自然村共100个,其中省级试点自然村74个。今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战役意识”“民本意识”“平台意识”三种意识,紧扣提升试点村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五种生活品质目标,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不断提升试点工作的操作层面和工作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全县共投入资金3138.32万元,截止到11月底,全县74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100%完成村庄规划;建设村内主干道107.9公里,改水3917户,改厕3319户,改房1319户,使用清洁能源1971户,其中使用沼气户数939户,使用太阳能户数832户;各试点自然村电视和电话基本普及。全县已形成“一村一品”试点村75个,其中贡米、雷竹、吊瓜、泡桐、蚕桑、无籽西瓜、蔬菜等种植类的专业村46个,生猪、龙虾、渔业、珍珠、獭兔、麻羊等养殖类的专业村15个,加工、运输、商贸、劳务、农业旅游等各类的专业村14个;试点村农民人均“一村一品”纯收入2437万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1%。
——“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强势推进。全县上下坚持以“四化“为目标,严格按照“弘扬抗冰保电精神,决战‘一大四小’工程”及“全县总动员,会战一百天,决胜十万亩,绿化我万年”的要求,以山上绿化为依托、以通道绿化为重点、以城镇绿化为突破口、以农田林网建设为支撑,不断强化领导,加大投入,广泛宣传,积极组织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造林绿化,有力地推进了我县“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全县已完成新造林5万亩,其中补植3万亩;完成育苗1780亩,雷竹施肥1万亩,义务植树60万株。今冬明春10万亩造林任务,截止目前,已全部落实造林主体,外业规划设计全部完成,全县完成整地挖穴面积6万余亩。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万年县用水安全规划》已获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万年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万年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尾声,三个规划的编制,必将为我县今后争取水利项目奠定扎实基础。姚坊电排站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彻底解决了我县滨湖乡镇的排涝问题,这是我县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6月份的防汛过程中,该工程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张家山及8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5座,解决存在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人口2.2万人,改造中低产田1.25万亩,建设标准农田5000亩,全面启动大港桥渠系加固工程。争取到齐埠圩除险加固工程等21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或省相关项目笼子,项目资金将过亿元;创新水务管理机制,成立了万年县水务管理委员会,向水务一体化管理迈出了重要一步;成功组建了大禹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将有效破解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瓶颈。
三稳:
——粮食作物稳定增产。通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确保了粮食主产县的地位不动摇。全县共落实水稻面积59.62万亩,较去年增加3.53亩,粮食总产量达4.77亿斤,较去年增加0.04亿斤,实现了连续五年超历史。
——畜牧水产稳步发展。全县注册养猪企业共发展到23家,成立了养猪合作社5个,建立种猪场6个(其中一级资质2个,二级资质4个),建成万头以上规模猪场20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专业户196户(其中:1000头以上的有48户)。预计全年生猪出栏60.2万头,其中:供港7.3万头,分别比去年增长20.2%、25.86%;生猪产值预计可达9.3亿元,较去年增长41.3%。肉类总产量51280吨,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产值达11.28亿元。全县共完成水产养殖面积65600亩,同比增长1.7%。其中珍珠养殖面积达6000亩,完成水产品产量XX0吨,同比增长37.9%,水产品总产值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0.9%。
——农业效益稳键增长。全县农业生产总值预计达22.28亿元,同比增长39.25%,农民人均收入3720元,同比增长101元,增长2.8%。
三提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万年珍珠集团顺利重组,贡米、生猪二大产业集团发展迅速,其中万年贡米集团年产20万吨大米生产线已开工建设,生猪产业集团4个万头猪场正在新建。万年贡米集团已成为省上市指导公司,珍珠集团成为市上市指导公司,万年生猪集团的上市准备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万年贡米集团可望实现产值13.85亿元,同比增长19.4%;生猪产业集团预计出栏生猪58万头,实现产值10.8亿元(数字来于生猪集团,其计算的产值超过农业局上报的全县生猪产值);全县各类农业企业已发展到250家,新增6家,万年贡米集团、万年生猪产业集团、万年珍珠集团、凤珠实业公司、喜果绿化公司5家企业成功入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企业入围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选名单;雷竹、油茶、吊瓜、食用菌、蔬菜五大新型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雷竹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油茶面积2万亩,吊瓜面积3000亩,食用菌面积5万平方米,大棚蔬菜基地近1000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注册73家,新增8家;农村经纪人已达478人;14个专业村被列入省“双十双百双千”工程“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新获绿色食品标志2个,全县获得绿标的农产品已达11个;五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实施单位已完成计划投资额的77.6%,预计12月上旬可以全部进行项目验收。共4页,当前第1页1
——民生工程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早稻良种补贴等各种涉农补贴3384万元,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覆盖面100%。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培训新型农民3300人。扎实推进了1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扶贫工作,扶贫搬迁移民400人;保障城镇低保对象2885户、9460人,发放低保金1263万元,人均补差达140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4529户、10835人,发放低保金675万元,人均补差达50元,发放城乡低保对象副食品补贴157.9万元;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86万元,极大地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开展了五保对象普查活动,全县共核定五保对象2521人,下发五保金380万元。水库移民扶持政策全面落实,拨付移民项目资金172.5万元。
——森林防火防控水平明显提升。面对灾后森林防火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全县各级投入前所未有的人力精力,采取前所未有的断然措施,打赢了一场科学防火的人民战争。(1)高位推动。将原森林防火指挥部升格为由县委书记任第一总指挥、县长为总指挥、分管副县长为指挥的森林防火指挥部,进一步加强了森林防火的领导。同时,县政府专门从财政安排了60万元经费,用于购置灭火装备,切实提高防火专业队伍防火灭火能力。(2)四级联防。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森林防火联防长效机制,县里成立了一支3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专业消防队,实行军事化管理,集中食宿,24小时在岗待命。每个乡镇、村委会、村小组按营、排、班的民兵建制形式,分别成立了一支40人以上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2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应急队,10人以上的森林防火巡逻队,形成了四级联防、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3)全县动员。从各县直单位抽调了1409名干部在全县143个村(居)委会、1268个自然村和居民小组开展“千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防火期间,以县长令的形式印发了7万余份《万年县森林防火禁火令》、印刷了7万份《森林防火基础知识小册》发放到全县每个农户手中,并在全县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小孩教父母”活动,将森林防火知识、法规带进千家万户,做到森林防火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遏制了森林火灾高发态势,实现了清明期间“零”火灾目标。
总的来看,2009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措施扎实、成效显著,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二是种粮比较效益下降。从XX年年9月份开始,全县化肥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复合肥较去年同期增长80%,尿素增长25%,钾肥增长100%,磷肥增长90%,农药增长10—20%,因农资价格上涨,每亩双季稻种植成本增加了130元左右,而国家补贴为每亩136元,比去年增加了57元,农资涨价幅度远远超出国家惠农补贴幅度,较大程度影响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三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虽然从XX年开始实施的三年病除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梓埠联圩电排站更新改造工程顺利结束,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我县仍还有较多小型水库、万亩以下圩堤极需除险加固。同时,由于渠系配套工程严重不足,灌溉设施薄弱,导致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水库虽然修好了,但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二、2010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201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县“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的关键一年,根据当前农村发展改革形势,按照县委、县政府战略部署,2010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全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综合各种因素,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目标:农业总产值达到24.06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936元,同比增长5.8%;粮食总产稳定在4.5亿斤以上。具体工作思路可以概括为:创新一个机制,推进三大建设,实施五大工程。
(一)实施五大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从根本上弱化了我县在农业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必须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市场牵动、基地促动、标准驱动、内外联动”五大工程,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加工附加值高、带动农户增收能力强、特色基地发展速度快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1、大力实施标准驱动工程。坚持把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大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监管水平。加快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步伐,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标准化种养比重。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组织开展农产品例行监测和抽检活动,公布监测结果,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确保消费安全。严格农产品生产全程监管,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实行全程监控,切实从源头上杜绝各种安全隐患,严防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培育万年生猪、万年贡米、万年珍珠等知名品牌,支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力争2009年认定无公害产地3个、认证绿色或有机食品4个。共4页,当前第2页2
2、大力实施内外联动工程。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沟通,密切农产品经贸往来,强化信息、市场、管理、资源多方面交流、对接、联姻,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开展战略合作,有力提升我县农业开放度和外向度;坚持以“现代、科技、规模、高效”为标准,加强与对系,积极引进台资企业,加快赣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力争到2010年,该试验区初具规模,发挥出示范效益;积极鼓励各类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突破传统地域界线,走出万年门户,开发利用外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外向扩张。
3、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工程。围绕贡米、生猪、珍珠三大产集团和省市龙头企业,做好项目扶持、技术服务等工作,力争三大产业集团早日上市,其它龙头企业实力更强、带动作用更大。研究出台扶持本县骨干企业的具体措施和评选办法,重点扶持50个强势骨干企业,促使全县农业企业整体崛起。进一步发挥我县资源、产业优势,吸引县外资本、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到我到投资、开发农业,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集团,借助外力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链条长的大型农业项目,用一流企业、一流技术、一流产品尽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今年新增农业企业10家,其中加工型企业新增5家。
4、大力实施市场牵动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市场体系,以批发市场和区域性专业市场为重点,放手发展、积极引导、逐步完善,为农产品销售提供载体。加快培育各类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发展壮大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营销队伍。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抓紧实现与乡镇站所、农产品市场、龙头企业、农业中介组织的联网,开拓无形市场。
5、大力实施基地促动工程。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5亿斤以上。围绕贡米、生猪、珍珠等特色农业,重点抓好裴梅的3000亩有机贡米基地、湖云的万亩省级水稻高产示范片、以梓埠为主的20个万头猪场、以石镇为主的千亩吊瓜基地和5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以上坊为主的千亩大棚蔬菜基地等建设。力争2009年生猪出栏70万头,实现产值10亿元。
(二)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不相适应,劳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不充分,双层经营体制“统”的层次薄弱等矛盾,重点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上下功夫,努力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一是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为重点,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强管理和服务,鼓励农民以转包、转让、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出务工返乡创业者等多种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制度性的关键性举措,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促进加快发展。使其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中统一经营及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载体。三是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扭转双层经营体制“统”的功能薄弱的格局。适应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重点通过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奠定农业公益的基础;研究制定扶持发展经营组织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和发展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推进三大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抓好项目申报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战略机遇,认真研究和用好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盯紧重点支持领域和项目,做好项目的策划、规划、立项、编制及申报工作,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级计划笼子,确保并争取突破应有份额。另一方面,抓好项目实施工作。尽快完成《万年县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万年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设审;抓紧实施大港桥、群英2座中型及11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切实做好大港桥(含余源)水库灌区渠系配套加固工作,全面启动万亩圩堤齐埠圩除险加固和鄱阳湖二期治理第6个单项工程,大力实施以供水水源地、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和崩岗治理为重点的水土保持项目,继续推进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农田4.5万亩;解决全县12乡(镇)2万人口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推进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坚持用经营的策略建设新农村不动摇,以打造有个性的特色化村庄为核心,进一步创新思路、机制和方法,强力推进,快速启动,较好保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全省、全市格局的领先地位。在选点定点上,突出“三个优先”:优先选择国道、省道沿线和中心城镇、旅游景区周边的村庄列入明年试点范围,集中力量打造连线成片精品亮点;优先选择一批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文化的个性化村庄,并给予叠加点扶持其改善基础设施和打造工作特色。优先选择先期成立理事会、组织完成“三清”、签订农户分户项目协议书、筹集资金10万元以上的村庄列为试点。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四个结合”:坚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同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相结合,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同弘扬稻作文化相结合,把改水改厕同普及太阳能和沼气建设结合,把推进城镇化和实施民生工程相结合。在推进机制上,注重“五个强化”:强化结对共建机制、强化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规划执行机制、强化投入多元机制、强化奖优罚劣机制。共4页,当前第3页3
3、推进“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紧紧围绕“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三年总体目标,深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推进造林主体多元化、林权交易市场化、林业经济产业化。力争再完成造林绿化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3%,提前一年完成省里提出的预定目标。一是推进造林主体多元化。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责权利结合的原则,在稳定所有权,完善承包权的基础上,坚持依法、平等、自愿、有偿原则,积极鼓励林地合理流转;尽快出台具体政策,鼓励各类法人、经济实体和个人以承包、租赁、拍卖、返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林业建设和综合开发。二是推进林权交易市场化。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和评估中心,成立网上林业产权交易平台,力争将网上林业产权交易平台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林业产权交易网,充分激活和规范全县林权交易市场。三是推进林业经济产业化。大力发展以杨树、泡桐等树种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进一步壮大以雷竹、油茶、花卉为主的经济林基地,积极培育和扶持林业加工企业,加快林业产业一体化进程。力争新建雷竹基地3万亩,油茶基地4万亩,林业产值突破10亿元。
2010年,林业工作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实施倍增计划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认真实施;坚持苦干、实干、巧干;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乔、灌合理配置,各种树木混交栽植,艰苦创业、奋勇争先,高质量地完成全年造林绿化任务,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
(二)任务目标
2010年建设任务是:完成绿色园区、绿色通道、绿色河道、绿色林网、绿色村庄为重点的造林工程,增加有林地面积10万亩,增加林木616.2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4.7个百分点。重点是“两区三路”建设。即:天津子牙循环经济示范区绿化工程建设、天津林海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及京沪、津沧、唐津高速公路绿化整改工程建设。天津子牙循环经济示范区隔离带工程不断带、不留死角,天津林海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要填满林木,不留空地;三条高速公路绿化整改任务全面完成。
1、造林绿化
(1)绿色园区工程(2009年已完成部分绿化工程),植树58202.8亩、349.2万株。主要以子牙园区和林海园区为主。树种以杨树107、108和果树为主。
(2)绿色道路工程,植树19334亩、121.5万株,其中京沪高铁两侧,植树9700亩、53.4万株;县级公路植树6030亩、37.5万株;乡村公路植树3604亩、30.6万株。树种以花灌木、常绿树、亚乔木等观赏树为主。
(3)绿色河道工程,植树4000亩、44万株,主要是二级以下河道,树种以乔木为主。
(4)绿色林网工程,分布于全县18个乡镇,植树12463.2亩、68.5万株,树种以杨树为主。
(5)绿色村庄工程,规划环村林建设141个村,植树6000亩、33万株,树种以风景树为主。
2、育苗
为全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种苗,2010年计划完成育苗1000亩。
3、土方工程
项目建设总动土方量117.7万方,包括:挖方80.7万方,运方37万方。
4、打井及设施配套
按照我县目前机井灌溉保浇面积,在设施配套齐全的条件下,每500亩林地打机井一眼,共规划打深井200眼。
(三)工作措施
1、抓基础,严把苗木关
组建苗木调查小分队,由主管森检工作的局长带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深入全县摸清苗木品种、数量,同时联系周边地区苗圃,掌握苗木情况,落实造林苗源并严把苗源病虫害关,保证本县苗木和外调苗木全覆盖检疫,严防病虫害苗木的流入,确保全县新植树木质量好、成活率高。
2、抓机制,推动造林
继续搞好下乡推动,组建由局级领导干部带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下乡推动小分队,造林期间深入乡镇、重点工程工地进行造林推动,指导、协调、督促全县造林绿化工作。实行领导干部绿化责任制,包乡、包片、包重点工程,全力推进造林林绿化工作。
3、抓服务,提高质量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绿化工程的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以局林业工作站、果树技术推广站、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为主体,抽调精干力量,组织专业人员,全程开展技术服务活动。采取印制造林明白纸、举办培训班、发放小册子、搞电视讲座、开展科技赶集、下乡实地指导等形式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为高质量地完成造林绿化任务提供技术保障。
4、抓网络,强化森防
加强森防网络建设。强化以国家级测报点为依托、7个专业监测预报点为重点、19个监测点为基础的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网络建设,重点对美国白蛾、杨扇舟蛾实施监测;对光肩星天牛、春尺蠖、杨树病害实施测报,有效、准确地掌握全县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全面掌握全县发生分布情况。同时,把美国白蛾防治作为全年防治工作的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发动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做好防治工作。
5、抓制度,完善管理
全面展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制度。从2010年开始到2013年,利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县林木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建立起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承包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业经营体制,逐步实现森林资源增长、林业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自然生态良好、农村社会和谐的目标。工作积极稳妥,做到不赶进度、不走过场,有序推进。
6、抓防火,保护成果
一是制定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宣传方案和森林防火工作方案;二是开展森林火灾安全隐患大检查。进入防火期,对本县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内有关单位的森林防火的组织建设、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实情况、森林防火设施、林地火灾隐患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和火灾隐患,及时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消除隐患;三是深入基层积极探索林权改制后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利弊,针对我县东、西部乡镇的差异,建立应对森林火灾的长效管理机制;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县3个重点区域建设装备库,配齐软硬设施,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
一、基本情况。
县林业局是政府组成部门,主要担任指导全县林业生产工作、管理全县林业资源,做好林业各项调查,为政府提供详实可靠的林业决策依据等职责。担负着管理全县152.8万亩林业用地和256.2万m3的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任务。
林业局机关内设办公室、林政股、营林股等三个行政管理股(室)和技术推广站、森防站、木检站、防火办等服务性事业机构。基层设有七个林业工作站、三个木材检查站及五个护林站。下属单位有:森林公安局、森林消防队、林业科学研究所(东方红林场)等3个行政事业单位和林业工业公司、林业工商公司等2个企业单位。
二、正确履行综治职责,创造良好的林业发展环境。
林业部门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发展经济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自觉的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作为一年四季都不能有丝毫放松的工作来抓。一是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保护林业资源的意识。2011年,利用宣传车、标语、广播、电视、专刊等多种形式进行林业法律法规宣传,据统计今年进行电视专访4次,办简报和专刊22次,印制宣传画册500份,各种宣传图、宣传标语1万多条,发放宣传单10万多份,出动宣传车60余次,群发防火短信1万余条,累计费用达16万元。通过广泛宣传林业政策法规,使广大群众了解政策,遵守法规,自觉行动起来,举报毁林案件,揭发犯罪分子,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林业工作的局面。二是不断加强综治领导。我局将综治和维稳工作列入局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调整完善了综治及维稳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综治及维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同时,成立了帮教领导小组。所有班子成员,继续采取一帮一结对的方式,实行对分子的监控和帮教责任制,做到平时经常性监控,特殊时期24小时监控,在“五一”、“国庆”、“中秋”等重要节假日和党代会换届期间,由局长和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到下属单位了解、排查一切不稳定因素,并安排局各股、室、站主要负责人做好值班工作。特别是针对林业系统的分子,进行严密布控,安排专人24小时与分子保持联系,确保几年来无一名分子入昌、进京或串联。目前所有原练习成员已基本转化,其本人已坚决表示再也不练。三是全面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每年年初都要精心安排该项工作,由局长负总责,各个班子成员各管一片,把责任进行明确划分,谁主管谁负责。由局长和各个班子成员签订责任状,再由班子成员和所管辖的股、室、站、下属各单位签订责任状,做到事由人管、责有人负,形成有问题不推卸,也不能推卸的层层紧扣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体系。所有涉林由人武部长负责,涉及山林权属矛盾纠纷的由林政口子的分管副局长负责,涉及森林防火等安全生产的由县防火办主任负责,涉及乱砍滥伐、非法征占用林地等林业案件的由森林公安局长负责等,严格要求各个包片的班子成员按照综治委的布置要求实施,确保年初制定的各项综治目标的完成。做到对不稳定的因素坚持“早发现、早控制、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研究解决事关稳定的重大问题。四是严密部署。各位班子领导无论在大会小会上,在下乡督查工作中,在安排各项工作中都把稳定工作摆在首位,一切工作必须从稳定大局出发,决不允许有损稳定的事项发生。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各项稳定工作,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配合全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五是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建立健全了社会综治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工作例会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做到每个季度召开工作例会一次,每个星期进行一次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六是进一步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成立了林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了重大事项报告、任职回避、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建立职务犯罪预警机制。同时,建立了信息制度,确定基层各站负责人为信息员,建成了综治和维护稳定的工作网络。七是加强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及时组织班子成员和分管口子工作人员开展林业生产安全、森林防火、纠纷矛盾隐患排查,发现一起就解除一起,确保了全年没有大的和矛盾纠纷发生。八是帮助排忧解难。由于局属的林科所(东方红林场)、林业工业公司、林业工商公司经济非常薄弱,很难维持正常的职工福利保障,局领导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为这些下属单位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安排一定经费重点用于保证职工不因生活费问题而造成的个人上访和群访事件。
三、强化组织管理,创造良好的创业服务环境。
一是规范林业工作流程。我局印制了《县林业局服务指南》,工作人员人手一册,《指南》对林业行政审批事项,依法科学设定集中审批项目和审批权限,公开各项收费标准,公开办事流程,公布咨询电话,极大地方便了林农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简化审批手续,集中办理,优惠对待,建立山林权属流转、山林纠纷调处工作台帐,加强后续监管。
二是加强项目管理。近些年,我县先后向上争取实施了一批适合林业发展的重点生态项目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公益林项目、日元贷款项目、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血防林工程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我县的生态建设起到很大作用。为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我局出台了《县林业局营造林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规范了项目申报、审批、实施、验收、报帐等程序,所有林业项目严格按照事前公示招标、事中严格监理、事后督查验收的程序进行操作,在县电视台进行公示,对符合项目实施条件的予以申报,签订造林合同,缴纳造林保证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工程监理,并适时组织项目督查,同时,进行工程效能监察评估,对项目实施好、管理到位的给予奖励,对项目实施差的单位或个人取消实施新的林业项目资格。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档案,做到图、表、卡、电子数据库等统一无误,彻底改变了原有项目实施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透明、管理紊乱、档案不全等现象。在项目资金上严格执行国家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做到专款、专帐、专人管理,保障各项资金足额,及时地发放到实施业主手中,避免产生矛盾形成群访事件。
三是简化办事程序。在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时间方面,努力做到三个30%缩减,审批办理时限大力缩减,各事项平均缩减了30—50%,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1、造林1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
2、义务植树90万株。
3、新建核桃产业基地6万亩。4、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我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
5、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1.6‰以内。
6、做好苗木繁育工作,确保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以上。
7、加大执法力度,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8、加大林业宣传力度。
1、扎实推进造林绿化。20__年依托__防护林、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等工程建设,继续抓好窗口地带、国省干道、高速公路、铁路沿线两侧、两河周边、旅游景区周围等区域造林绿化。
2、积极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按照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基本方针,调动农民绿化美化的积极性,在农村“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绿化美化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兼顾经济效益,大力开展以营造阔叶树和果树为主的“四旁”绿化,发展农村林业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完成义务植树90万株。
3、扩大产业基地建设规模。抓好核桃片区产业带建设,新增核桃基地6万亩,确保我县三年新建20万亩核桃基地任务的完成。
4、深入开展公益林管护工作。一方面要做好我县27.06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和2万亩省级公益林的管护工作,加强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用管理,做到定额支付、报账管理和专款专用,确保补偿基金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另一方面要按照《__省省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认真、科学地做好省级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和审批工作,力争将没有纳入重点公益林范围的林地,尽可能多地纳入省级公益林保护面积,最大范围地实现我县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
5、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一是抓宣传教育,强化防火意识。利用多种载体宣传森林防火工作,通过设置防火警示牌、发放防火宣传册、张贴防火标语、群发防火短信等手段,组织形式多样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断提高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二是抓火源管控,消除火灾隐患。组织力量经常性地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改活动,增设防火检查点、加大巡护密度等措施,注重节假日关键时期和林场林区、重点进山口、坟地等关键区域,加强对痴、呆、傻等特殊群体的监护,严格野外火源管理,严厉打击野外违法用火行为,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抓,现行就罚,宁拘不罚。三是抓技能培训,提高扑救能力。加强森林消防队伍训练,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扑火、科学扑火的业务培训,提高扑救能力。四是抓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信息及时。搞好了望监测系统和通讯系统设施建设,增强信息监测和捕获能力,以便及时为火情扑救提供准确信息。
6、加强封山禁牧工作。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落实优惠政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决彻底禁牧,保护好造林成果。
7、抓好林政执法工作。一是加强征占用林地管理。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对不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建设项目不得审核审批。加强对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不批乱占林地案件的查处,加强林地监管,严厉打击毁林开垦、毁林挖塘等违法占用林地的行为,强化对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打击,减少林地的非法流失。二是严格执行林地限额管理,严格执行木材凭证采伐、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制度,严厉打击盗伐、滥伐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开展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非法征占用林地等专项行动,森林公安和执法队协同作战,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8、搞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20__年继续以防控美国白蛾和防治红脂大小蠹工作为重点,实施专群结合、联防联治等森林病虫害防治新机制,筹建民间森林病虫害防治协会和专业防治服务队,全面实施监控,加大预防和防治力度,严密防控重大林业灾害,将森林资源遭受病虫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9、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积极开展林权抵押担保贷款业务,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相关制度,为林农再生产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推进林地流转,规范资源流转行为,鼓励林农将林地以出租、转让和承包等方式流转给公司、大户造林,快速林业发展步伐。
(一)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多种渠道形式,广泛深入宣传荒山造林绿化的重大意义、广泛传播森林文化、生态道德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深邃内涵,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知,促进生态文化的繁荣,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进一步宣传有关林业法律政策,增强全民绿化意识,提高广大群众造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民动手进行造林绿化、保护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并适时召开现场会、观摩会、调度会,做好组织发动,确保
绿化工作顺利开展。(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对全县造林工程实行“集中连片,规模治理”造林模式,造林时期重点放在雨季,造林重点突出在国省干道、旅游景区周围、县城周边。按照“适地适树”原则,逐地块、逐小班确定造林方式、树种和密度,编制高标准的施工方案,采取乔灌结合,以乔为主,针阔叶结合,以针叶为主,构建生态林、防护林、景观林生态屏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三)创新机制,加大投入。一方面放活造林机制。实现由农户一家一户分散性造林方式向实施专业队伍承包造林方法转变。另一方面搞活资金投入机制。为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依托__林业工程建设资金支持的同时,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一是保证财政投入。县财政对通道绿化和荒山绿化继续予以补助,侧重于重点地域、重点路段、重点景区的绿化补助。二是分包县直单位、厂矿企业对分包工程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三是整合发改、水利、交通、扶贫、林业等部门支农专项资金,在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上捆绑使用。四是乡、村多方筹资,以劳代资,积极开展社会造林。
(四)科技造林,确保质量。一是搞好技术培训服务。造林施工前,对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林农进行林业专业技术培训,加强整地、栽植、管护等技术环节的技术培训,形成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提高了群众造林技术水平。二是推广造林新技术。大力推广容器苗造林,使用生根粉、保水剂、地膜覆盖等先进适用造林技术。三是严格监督,严把质量。造林施工中,林业局技术人员和乡村技术干部现场指导,县林业技术人员始终工作在造林第一线,全程加强造林质量管理,严把造林“四关”,即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管护关,及时解决造林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做到不合格整地穴不发放苗木,不合格苗木不栽植入穴,提高造林质量,确保栽一棵,活一棵。四是积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详细了解气候变化和降雨信息,准确把握雨季造林的最佳时机。
(五)加强管护,保护成果。一是将新造林地全部纳入__工程管护区,全面落实封山护林措施,防止人畜破坏;二是完善管护措施。新造林地一律插标立界,白石封山,树立管护标牌,制定护林公约。森林公安派出所、林业综合执法大队同各乡镇、办事处协调联动,建立县、乡、村三级护林队伍体系,健全和完善林木管护制度,把管护任务落实到乡、村、户,把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同时,严格控制火灾对造林的毁坏,对新造林地死看死守,严禁火种进山入林,有效保护造林成果。
(六)强化督导,落实奖惩。造林期间,工程绿化领导小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检查,实行一月一调度,一检查,一评比,一通报,新闻媒体跟踪报道,及时报道造林绿化情况,鼓励先进,鞭策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