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篮球教学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的实施环节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导学案”
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体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根据教学项目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前置性的自学。但是如果只是笼统的让学生先学,而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学习目标,那么学生的自学过程就会变得漫无目的、随心所欲,以致先学的效果不理想。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前置性自学之前,应首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编写合理的“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前置性学习。
另外,要想编写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体育任课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还要在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全面的了解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体育学习习惯和体育学习特点,把握好他们的学习起点,才能结合教学内容编写出理想的“导学案”,才能为初中体育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根据设置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前置性的学习
根据设置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前置性学习,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体育学习兴趣。例如,在初中篮球教学的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反馈纠正错误”的模式。而引导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先进行前置性的自学,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搜集和了解篮球的历史、NBA史上的篮球明星、我国的篮球明星,现有的篮球基本规则等等,而在课程正式开始时,让学生对自学的内容进行汇报讲解,然后再开始篮球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通过预先对篮球历史和篮球明星的了解,充分了激发了对篮球学习的兴趣,而对篮球基本规则的了解也加速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提高的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根据学生前置性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课堂教学
学生通过课程开始之前的前置性自学,已经获得了对教学内容的一些直接经验。但是学生通过自学和自我尝试得来的这些经验,通常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甚至是错误。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在正式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前置性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学生片面的认识做进一步的拓展,将学生表层的认识做进一步的深化,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获得的零散的认知系统化。例如,在篮球教学前置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基本的篮球规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些了解很多都是片面的、局部的、一知半解的,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就要通过了解学生在自学时对篮球规则的学习情况,有针对的进行拓展、深化,对学生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强调,并进行系统的教授和讲解,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选择的进行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时,并不是指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根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进行自学或前置性的学习。而是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如果对体育教学内容不加思考、区别,盲目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不仅不利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还容易出现教学事故。
首先,体育教学不仅涉及理论的内容,而且还更多的偏重于实践的内容。一般来说,文化课的教学相较于体育教学来说,理论的东西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进行前置性的自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一点在体育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同样适用。但是,在体育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情况则有所不同,前置性的自学并不适合某些教学内容的教授。比如,一个复杂的体育技术动作,通过学生自行研究教材来理解的话,通常需要阅读和理解几页教材,但是由于教材缺乏直观性,学生还经常无法准确领悟。而要是体育任课教师直接进行点拨的话,学生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的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技术要领,进而节约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另外,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旦形成错误的技术动作,将会很难改正,甚至纠正一个错误的动作比学习一个新的动作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更多,因此,在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并不科学,体育任课教师应该在教学伊始就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要“先教后学”如跨栏、体操等课程内容的教学均应如此。
其次,在体育技术动作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体育项目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即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基础,自身的身体素质水平很好,在自学的过程中,由于对技能动作理解的偏差或不到位,也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一般来说,体育教学内容的技术性越强,学生先尝试自学的危险性越大,也容易出现事故。比如,体操教学过程中的“大回环”,这样的体育教学内容在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体育教学理念时,一定要慎重。
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的体育基础,正确的选择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内容,通常来说,初中体育教学适合采用此种教学方式的多为基础体育理论知识和部分简单易懂的体育技能知识,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体育基础对教学内容做出科学的调整。比如,在“跳远”的教学设计中,体育任课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层次,基础层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是教学的最低要求,而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还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提高层和发展层。在练习开始时首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标准,而在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如果学生在完成自己所选的标准后,可选择下一标准的练习,练习结束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再进行相互的评价和补充,以此提高练习质量。
(二)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途径通常只有两个,一是通过他人的讲授来获得,二是通过自主的学习来获得。而通过自主的学习获得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往往会比通过他人的讲授而获得的知识技能更为牢固。而且,学生在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新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时,会产生成就感和愉悦感,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十分有利。因此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的实施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学习信心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而良好的体育学习能力又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体育学习信心,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效的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体育任课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可急功近利,操之过急,因为初中体育教学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学习能力刚刚开始发展的初中生,他们的自学能力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体育任课教师应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自学的乐趣,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琦.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6).
[2] 邓斌.新时期初中体育的教学改革[J].才智.2008(11).
课前认真研究职高女生的学情是顺利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避免盲目施教的重要环节。如通过课前与女生或班主任的沟通交流,可以了解到她们在初中阶段的体育学习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为体育教师制订可行的教学计划,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如在初中阶段系统学习过篮球运球的女生较少,在制订学期、单元(模块)和课时教学计划时应尽量选择如熟悉球性练习、原地(或行进间)高低(左右、前后)运球等基础性的篮球运球技术开展教学,否则,将造成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的“盲目施教”现象,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多表扬,少批评,切忌要求过高
在职高女生的篮球运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切忌要求过高。如在优生与后进生的学习要求上应区别对待,优生的教学内容可适当增加难度和技术含量,而后进生应适当降低难度和技术含量,以趣味性、基础性的教学内容为主。在练习的距离、次数(组数)和时间等方面也应区别对待,甚至还要降低技术上的要求。又如练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后进生应尽量减少批评或不批评,否则,容易发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影响到篮球运球的教学效果。
三、让女生在游戏中练习运球,切忌“灌输式”教学
职高女生比较明显的心理特征是特别乐意参加如舞蹈、韵律体操和游戏等体育项目的学习,而很不乐意参加如篮球、足球等对抗类体育项目的学习,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再采用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给予教学,很难调动女生学习运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女生心理特点可把篮球运球的教学内容加工改造成 “运球拍人”“迎面运球接力”等篮球运球游戏,让女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中练习运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面向全体开展多元化评价,切忌统一的“标准化”评价
摘要随着学生体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以及《新课标》的出台,中学生参加篮球活动的情况逐渐引起篮球工作者的关注。通过对中学生参加篮球活动情况的观察,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苏州初级中学篮球因素
篮球运动以激烈对抗下斗智斗勇的趣味性,各种复杂情况出现的多变性,互相支持、巧妙配合的团队性、高超技艺表演的欣赏性等独特的运动魅力和它能提高生命的活力,满足情感和个性完善的需要,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等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初中生,使篮球成为最受初中生欢迎的运动项目。研究中学生参加篮球活动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篮球课教学中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和学生的终身健身意识都有积极作用。
一、苏州市初级中学学生参加篮球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中学生的主体因素
1.学生文化课学习情况分析
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初中生学业“超前”,作业“超负荷”现象始终就像一根无形的绳索束缚着学生的身心。尽管国家实行素质教育,减少学生课业负担,不准加课,但事实上因为大纲、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未改变,教师无奈只能加快上课节奏,而学生更是埋头于题海之中,学习负担仍然很重。迫于升学竞争压力,学生绝大多数时间投入于学习中,运动少,参加篮球活动就更少了。
2.学生的闲暇娱乐活动情况分析
现在中学生闲暇休闲娱乐活动还是比较丰富的,有参加各种文化艺术培训班学习,看电视,与同学聚会,上网等,特别是随着电脑在城镇和家庭的普及,电脑游戏等吸引了大量初中生的眼球,苏州市中学生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减少了分配在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相应的参加篮球活动也不可避免受到阻碍。
3.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水平分析
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运动技术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形成良好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的先决条件,苏州市篮球教学中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中存在一定差距,学生在体育课上篮球活动有限,再加上初中生本身篮球技术比较薄弱,难以体会到篮球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往往会造成有些学生在心理上有自卑感,而不愿意参加篮球活动,从而有碍于发展学生参加篮球活动。
(二)外界影响因素
1.教师因素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实施以及达到教学目标,进而影响学生在篮球课活动中的积极性,对学生参加篮球活动的兴趣有着较大影响。学习期间,主修篮球专项或主修其他专项但具备较好篮球技能水平的体育教师,更是开展中小学生篮球活动的隐形制约因素,某些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发展。
2.学校因素
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初中篮球教学时数约34―40学时,平均每学期6―7学时,且篮球与田径、排球、足球等教材采用循环式排列,以学年单位进行循环,使得篮球教学缺乏连贯性。部分中小学校体育课内容安排随意性很大,一些学校不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由于学校的基础设施较差,标准场地较少,存在篮球场、排球场和足球场结合使用,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校园篮球活动文化气氛不浓厚,校内基本没有任何形式的篮球竞赛活动。
3.社会因素
应试教育影响下,为避免影响学业,许多家长不赞成孩子参加篮球活动,此外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怕他们参加篮球活动受伤,所以不允许孩子参加篮球运动。球星的影响可以满足青少年的心理追求的需要,并对中学生参与篮球运动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还不够强大,篮球明星不多,对于激励学生参加篮球活动的明星效应比较小。这些问题无一不制约了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参加篮球活动。
二、培养和提高苏州市初级中学学生学习篮球兴趣的对策
(一)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自觉性,激发学习兴趣
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任务、要求,抓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通过举例讲述篮球比赛中精彩片段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体验到篮球的乐趣,融入到浓厚的篮球氛围中。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重视高校体育篮球教学,培养新型未来体育教师
只有促进篮球教师专业的发展,才能保障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注重提高未来体育教师的篮球专业技能与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其篮球教学的实践能力和灵活运用教材教法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篮球教学资源。
(三)优化篮球教学内容、方法,浓郁校园篮球文化活动氛围
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与爱好,个体差异,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性选择学习内容,根据各方面实际情况需要而进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全面发展。此外,学校应该定期举行班级的篮球赛,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浓厚的篮球校园氛围。
(四)重视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发挥篮球球星效应
社区体育应注重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政府应重视并投资兴建必需的场地器材。同时,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相接轨,成为学校体育的有利补充,从而提高青少年的篮球兴趣,并为“终身体育”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我国职业球队和篮球协会,应该重视开发明星球员,应重视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广大青少年零距离接触球星,给青少年树立一个健康向上的青春偶像。
三、结论与建议
学生学习压力大,参加篮球活动时间少;学校场地、教师资源有限,教学内容单一,氛围不浓等种种因素影响着篮球活动的开展,因此,应该激发学生对篮球产生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场地、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篮球赛,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篮球活动带来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张磊.对中学篮球教学现状的研究[J].学科教学.2010(4).
[2]海滨.篮球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9(5).
[3]秦丹妮.影响少年儿童篮球兴趣的因素分析[J].体育科技.2008(3).
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体育 篮球运动 有效开展 措施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学校体育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向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校园里广泛开展篮球运动,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对达成学校体育目标,发展学生灵敏、力量、耐力等综合素质,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由于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中学篮球教学的课时数少,而篮球的技术动作又复杂多样,因此在初中仅选择了一些最基本的技术,以达到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动作技能,从而学会如何打篮球。通过改变比赛形式、降低比赛难度而进行的教学比赛,是将所学内容通过比赛实践不断强化和巩固提高的有效锻炼形式,在一定规则的限制之下,按篮球运动竞赛的要求组织比赛,以促进学生对篮球运动有更深入、直观和全面的了解,从而激励和鼓舞学生对学习篮球的积极性,提高从事篮球运动的兴趣。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篮球运动呢?结合我校的实践情况,略谈如下:
一、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篮球运动知识和技术水平
通过调查了解,有70%的中学生反映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受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的影响。可见教师要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和运动技能,在篮球运动的教学中,首先通过准确、熟练、完美的动作示范和生动、形象、诙谐的讲解,使学生建立起动作美的概念而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情绪,诱发他们的好奇心;其次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发展个性的教育,在实践中结合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谈运动的价值,谈不同的运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学习篮球技术的兴趣
日常教学中,应不断加深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和自我认识。初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已比较丰富,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如经常组织学生观看男、女篮球比赛录像、NBA名人经典球技录像、篮球教学录像及图片,向学生宣传篮球运动知识。通过榜样的作用,可提高中学生的自身认识,激发进取心,培养学习兴趣。
三、激发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的体验对提升运动兴趣的重要性,愉快的篮球运动练习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寻求各种教学手段,不断采用新颖生动的教学形式刺激学生的“胃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练”,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篮球学习的快乐,在身心愉悦的氛围中促进动作技术的提高。例如:在教初中女生刚开始接触篮球教学时,熟悉球性是最基本的一个环节。教师可编排简单易做、姿态优美的球操,配合音乐愉快练习,使原本单调的熟悉球性练习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使学生在学习篮球动作技术时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强烈的期望练习动作心理。
四、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学情
教学内容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喜欢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师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的价值和作用,教学中尽量多地安排对增进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的教材。传统的篮球传球教学多以两人互传的形式反复练习,学生毫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变换练习的形式,如三人传球三人抢断的形式,以提高学生兴趣。
五、强调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和锻炼效果
教学内容的安排,不仅要反映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团结协作、集体意识观念等品德行为的修炼过程,也要培养锻炼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敢于面对竞争、勇于战胜困难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同时通过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并不断应用篮球这一锻炼手段,达到身心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锻炼效果。
想使中学生产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就必须想法使他们获得一些进步与成功。在篮球教学中应将科学性、娱乐性、直观性、新颖性和启发性结合起来,并根据教材内容,结合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不同的条件,提出不同的要求,帮助他们准确练习、巩固技能,使他们通过动作练习的成功体会到掌握动作技术的乐趣。如针对个别学生上肢力量差的特点,在进行单手肩上投篮教学时,可先用排球代替篮球投篮,或进行近距离投篮,或降低篮筐,让学生体会通过认真练习投篮成功的乐趣,并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循序渐进地练习,最终熟练技术动作。
总而言之,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应由“好奇――求知――爱好――入迷”的过程而形成。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钻研教材、积极创新、因材施教,时刻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首位。只要有了对该项目学习的渴求,中学生篮球教学在校园的有效开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西部地区;初中;体育;篮球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8-0016-01
一、西部欠发达地区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体育器材缺乏
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体育教学设施缺乏,体育教学场地不能满足体育教学需要,甚至有些学校连整个的篮球场都没有,很多学校体育课安排过于集中,学生对活动场地需求增加,另外,许多初中学校体育器材的使用率较低,损坏量大,体育器材损失的比较严重,尤其是篮的损坏率都在50%以上,器材的缺乏,严重制约着体育教学的正常实施,给体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另外,初中体育篮球课程内容还存在一定的低水平重复,对学生来说,他们对“旧知识”缺乏兴趣,甚至感到厌倦,从而导致教学的主体积极性难以调动,教学效果也不好。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我们过去在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时,只考虑到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较少从初中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对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开放性重视不够,以致于很难吸纳更多的学生喜欢的内容进教学,具体的课程内容比较单一,许多学校知识单纯的让学生打篮球,而健身娱乐、体育文化以及心理健康的内容较少,课程内容实用性差,学生在课堂学到的许多内容,不能指导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体育锻炼。
3.体育卫生保健知识重视不够
目前的新课标中虽然规定了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内容,但由于体育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以及初中生对体育理论知识兴趣不太浓的原因,体育卫生保健课难以落到实处,即使有时候开设体育卫生保健课,仅仅通过课堂传授的途径来完成,没能与体育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卫生保健知识不能很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采用目标体系来代替内容框架,没有规定具体的内容,仅在初中阶段提出在每一类教材中学习一到二种技术。从一定程度上讲,给学校和教师留下了极大的选择空间,也就赋予体育教师更大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程内容的权利。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中学体育教师缺乏积极的课程意识,以致于难以独立地进行课程设计和选择组合教材;调查表明,课程标准心理健康领域的内容标准较为抽象,要求过高。因此,造成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知如何来选择设计教学内容来达到水平或领域目标,造成内容操作层面的困惑。
二、提高西部欠发达地区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效率的途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目标要求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教学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新课程下,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也面临改革与创新。如何做好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模式的创新,并能提高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效率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
1.协调新旧体育教学模式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教师对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目标要清晰。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不能适应现有的教学需求,但还是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教学创新并不是说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另辟蹊径。教学模式创新是要实现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具有一个健康体魄的同时还有一个健康的身心。
2.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模式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目前有报到的分层教学模式主要分三个阶段来教学,第一阶段,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活动项目,将学生分成优劣两部分。第二阶段,发挥优等学生优势,带动劣势学生学习。第三阶段,实现学生们的共同成长、共同学习。
3.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引入集体体操,集体游戏等体育项目
体操不仅可以健身,还可以有效融洽课堂氛围。在民间也有很多集体表演的项目,如:花根表演、花环体操表演等等。在体育教学中引入这些项目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民间表演项目的介绍先帮助学生了解民间体育发展的历史,更好的认识我们国家,得到文化底蕴上的提升。组织学生学习花根、花环表演的基本动作,在这个学习中帮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协调性。最后,发动学生的创造性编排集体表演项目。整个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既实现了锻炼身体的目标,又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教学模式。这些集体体操、集体游戏等体育项目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对初中学生体育篮球项目的学习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新环境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不仅要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学目标,还要实现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进行大胆地创新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充分发挥教师还有学生的创造性,丰富体育篮球教育事业,为促进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黄元龙.篮球技术和训练[J].中国高校教育发展研究,2004,(2).
[关键词]:初中体育 愉快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
当前,在教学中强调快乐学习,所以,在体育学习中也应该注重愉快体育锻炼。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愉快体育教学,是基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实际发展情况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注重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多的快乐。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学习,从而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愉快体育教学通过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告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强度,从而使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保证愉快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传统单调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比赛等娱乐性方法,这样能够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通过适当的比赛设置,还能够使学生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毅力和思维都会得到更加充实的锻炼。学生在成功和失败过后,也能够有更深的感悟,可以尽情品尝成功的喜悦,坦然品味失败滋味。例如,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喜好给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然后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开展竞技比赛。例如,篮球兴趣小组进行篮球比赛,足球兴趣小组进行足球比赛,这样能够使学生保持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很好地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能够以愉快的心情进行体育锻炼,从而保证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促进其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有区别地开展教学评价,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情况进行适当的评价,一定要注意评价不能够单纯地按照学生的体育成绩来进行。有的时候,即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还没有表现出来明显德邦进步,但是教师对于其努力也要予以肯定,保证其学习体育知识的情绪和心态。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然后进行有效的表扬,使学生能够以愉快的心情开展学习,保证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但是因为接触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学生还不能够熟练地掌握篮球技巧。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指责学生,应该进行鼓励,肯定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引导其掌握正确的体育学习方法。这样会使学生以更加愉快的心情进行体育锻炼,从而保证了体育学习的高效率。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同时学生会更加愿意亲近教师,这样学生就能够以愉快的心情开展学习,从而有效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如果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师生之间有着良好的关系,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能够及时跟教师沟通,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会比较小,学习负担也不重,这样会使学生以更加愉快的心情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因为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学生不会因为犯错而焦虑,也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而受到责备,在心理上对于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四、优化教学内容设置
想要更加高效地开展越快体育教学,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来说,在课堂刚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书本上的知识,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记忆。在学生慢慢出现疲倦的时候,教师安排一些比赛或者游戏等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保证教学的高效率。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也应该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内容,如学生的不同喜好和身体素质的不同情况等。只有保证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学生才能够以更加愉快的心情开展体育锻炼,从而起到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五、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些教学大纲要求的比较枯燥的内容,有的时候,学生对于这些项目缺少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从体育项目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方面着手,让学生了解该体育项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辅助一些游戏等活动形式,从而使学生对于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并且能够以愉快的心情开展学习活动,有效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例如,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是许多学生反感的部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丰富准备活动方式,采用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又能够起到锻炼作用的形式,从而保证了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心态。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运用愉快教学方法,有效保证了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体育锻炼中,有效保证了体育锻炼的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置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体育锻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黎雄辉.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79+81.
[2]许红.试论愉快体育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15):353.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导入 生活化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撇开生活,给学生营造一个纯粹的数学世界,那么学生将会越来越感觉数学是枯燥的,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只有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融入生活,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魅力。在初中数学课堂导入中,运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模式,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新课内容
大量研究表明,思维的起点就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所以思维要建立在问题之上才有深远意义。初中数学的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教学中初步形成逻辑思维,让学生具备理解抽象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学好数学必备的思维习惯,然而同时也是难度比较大的思维模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将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到抽象逐渐引导,从易到难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应该创设具有生活趣味的问题情境,将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恰到好处地融入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构成悬念,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的求解欲望,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求代数式的值”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同学们创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情境,引导同学们的思考:我们学校将要举行一次篮球比赛,需要给各个年级购买一批篮球。经过商议,校长决定给每个班级购买3个篮球,每个年级另外多配置10个篮球,如果我们学校的八年级有m个班,那么大家算一下校长要给八年级购买多少篮球?这样学生在已有的数学知识上就开始进行计算,很轻易地就能够想到,3m+10是需要购买的篮球数,购买篮球的数目是随着m的变化而变化的,然后教师再提出,如果我们给出购买篮球的数目,例如25、28和31,那么大家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这时同学们就会将结果分别代入算式中得到m=5、6、7。此时教师就可以说:我们可以将25、28和31称为代数式 3m+10当m=5、6、7时的值,这就是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代数式的值”。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翻开课本,学习本节课的理论。
二、动手操作,开发学生思维
初中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阶段,他们好动、喜欢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导入时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学开始之前先动手操作,活跃学生的气氛,积极进行探索和思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热爱。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还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
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教师上课前先让学生准备好手工制作的各种工具,按照课本的提示,亲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测平仪,然后对自己的课桌测平。测量时要如何进行呢?课桌水平吗?学生在测量中肯定会遇到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适时地提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将会为同学们找到答案。
三、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隐藏着数学知识。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借助这一优势,将学生的思维从形象转移到抽象。让学生在学习中寻求解答生活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自豪感,将学习当做一种乐趣。借助学生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在生活中培养数学能力的意识。
四、生活化导入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课堂导入时,一定要遵守教学目标的要求,创设能够反映教学内容的生活案例,不可生拉硬拽。
2.导入要恰当。在进行生活化的方式导入时,教师要保证恰当的导入时间,在保证导入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导入时间,以免影响教学内容的开展。对生活化的导入方式要做到收放自如,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式,向教学知识点进行引导,提升导入价值。
总之,学习数学要求具备很好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设计时,应该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要学习的内容,创设具有生活情境的导入方式,将教学内容恰当地融入生活情境,让学生以解决生活问题为目的,积极进行思考、讨论。教师在恰当的时间,将同学们的思维向要学习的内容上引导,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发同学们学习的欲望,并开发学生的思维。总之,将数学融入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标准》出台以来,体育教学内容自主选择一直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教师经历了从不会选到如何选,从能够选到正确选的成长过程,这体现了教师的探索与反思,可其中依然存在着教学内容选择与教材体系完整性之间的矛盾。我们单单看一位教师的备课看不出什么问题,教师能够根据《标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但如果我们拿着四个水平(九年)的备课去看,就会清楚的发现教师与教师之间、水平与水平之间、小学与初中之间因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同而显现出的诸多问题。
一、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系统性
一位小学六年级的体育老师在技巧项目教学中选择了技巧组合动作,初看没有什么问题,学生经过了5年体育学习一定会具备一些技巧方面的技能,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学生前五年的学习中技巧比重占得很小,前滚翻、后滚翻都是初步学习过,肩肘倒立、侧手翻、跪跳起等技术根本没有学过。我们不能说前面的老师教学内容选择有误,他们所选的教学内容也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只是比重分配的侧重不同。
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因为《标准》没有对教材比重加以限制,所以教师选择时考虑的因素也较为单一,篮球专业的老师当然会把篮球教学的比重安排多一些,田径专业的老师一定会多选一些田径类项目,这样一来初看学生是受益的,得到了专业学习和指导,自身素质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以提高,但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所学是不系统的。有的六年级才学前滚翻,有的学生一年级就开始学习足球,还有的学生到了初中还不知道跑的正确摆臂姿势,因为教材的选择缺乏系统性。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连续性
体育教材包括很多“螺旋式”教学内容,比如跑的教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基本每个年级都有跑的教学内容,从小学到初中,只是每一次教学的目标不同,教学重点不同。这样类型的教材应该具有连续性,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才可完全掌握动作技术。而由于教学内容的自主选择,这样类型的教材很容易被割裂,有的老师选,有的老师不选,还有重复教学的现象,使得教学缺乏连续性。问学生学过没有,他们说学过,让他们做又做不好,究其原因就是教学内容选择了,但没有连续选择,更没有一个巩固加深的过程。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整体性
到初中去听课,老师们反映教学内容确定不了,我问为什么,他们讲“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学校,他们在小学阶段所学的体育技能五花八门,有的学生只学过篮球运球,有的却可以运球上篮;有的学生小学阶段根本就没有上过单杠课,甚至什么叫悬垂都不清楚,而有的学生却可以单挂膝摆动上。”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这就让初中的体育教师很为难了,这样的复杂学情如何来制定教学计划?如何来选择适合所教学生的教学内容?校校之间不均衡发展的情况,小学与初中的教材衔接不上的情况,暴露出学段间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整体性。
二、解决办法
(一)在《大纲》和《标准》之间找临界值
原有的《大纲》针对教学内容这一环节还是比较系统的,对于每个年级,每个阶段教师应该教些什么内容给予了必要规定,这样的规定要求明确且方便教师实施操作,这是《大纲》的优点。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纲》的缺点也反映出来,个别内容陈旧,一些比重的要求过死,束缚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现有的《标准》针对教学内容这一环节强调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设施、学情、教师自身、校本、区域特色等因素合理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更加关注学生主体。其缺点是阐述不具体,让本应该系统的教材分裂开来,教师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明确的遵循指标和依据标准。
通过《大纲》和《标准》的对比后,笔者认为应该在两者之间试着找出临界值,以方便给予教师更多的空间选择,另一方面也应该对所选内容给予必要的规定,换言之要明确必须课程,同时加大教师自选比重。为了能表达两者的兼顾关系特编制表1加以说明。
表1是笔者所设计的小学部分六年的教学内容比重,自选教材的比重在原有《大纲》基础上增加了10%~20%不等,给教师留有更多的空间,符合《标准》所提出的“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和设计适合于本地区学校和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理论。在内容类别上借鉴了《大纲》,对于内容的分类更加具体和清晰。
(二)以市或区为单位统一安排教学内容
有了比重并不能使教学内容具有承接性和完整性,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该规定具体的必修内容。《课标》在教学内容选择的灵活性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但针对教学内容的统一性没有更多的关注,因此以地方为单位制定必修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必修内容中的重点教材也应是考核的内容,这有利于整个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系统,承上启下,由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按部就班扎扎实实地学习(表2)。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93-01
高校体育的开展,不但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成为一个在学识和身体素质方面均比较突出的社会需要型人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课程,是高校中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在趣味性、运动性以及给学生带来欢乐等方面均具有一定意义。虽然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在现实的高校体育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但也难掩其在当今社会大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在高校公共篮球教学中的多年经验,同国内各个高校篮球教师共同探讨一下当前我国高校公共篮球课程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为我国篮球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一、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时间方面的改革
当前我国高校为了便于课时量统计工作的开展,大部分都以大课时这一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的开展,从某种角度上讲确实有利于部分学科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对于教学时间的需求,有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但另一程度上,由于一次课时间过程长,都在90分钟左右,也使得一些学科教学出现一定困难,体育学科便是其中之一。在现实的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时间较长,无形中使得学生的练习强度和练习次数出现增加这一情况。众所周知,体育属于身体活动,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练习者会消耗自身体力,而持续较长时间的身体练习,则更容易使练习者出现身体透支等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现实的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篮球课开始时学生均非常兴奋,表现出欢呼雀跃的状态,学生练习得也非常认真努力,但这样的现象持续到60分钟之后,学生的学习状态便大不如前了,很多学生由于练习次数过多出现了身体疲劳等状况,不得不原地休息,这种状况的出现使得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学生篮球的学习,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长。未来高校课程改革时,需要思考篮球教学时间的问题,以更好地促使学生篮球的学习。
二、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教师在篮球授课过程中所选择的学生练习内容。教学内容选择得越科学,越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练习兴趣,越会受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越轻松。如果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受学生欢迎,则很难激发出学生进行体育练习的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很多学生便会表现出不悦,不配合教师的行为。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需要教师选择好现实的教学内容。当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篮球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授课过程中主要以运球、投篮、传球、以及运球上篮等教学内容为主体,这些教学内容的选择很多教师认为无可厚非,其实存在很大的问题,那是因为高校所要面对的授课对象是大学生,其在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的体育教学篮球学习过程中,很多内容均已学过,并非第一次出现在篮球教学课堂上。陈旧的教学内容,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进行练习,也使得现实的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出现教学困难,学生不喜欢教师所选择的授课内容等情况。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需要对现实的篮球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减少传统的授课内容,转而在授课过程中多增加平衡、协调等内容,让学生在平衡球上练习运球,让学生在平衡球上练习传球,这样变化一下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更有利于学生练习的开展。
三、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需要打破旧的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模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体育教学方式,对于现实的教学过程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和补充作用。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单一,过于强调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榨了学生的发展空间,着重于身体素质和竞技体育,侧重于运动技术,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东西,比如,心理、社会适应、学生的创新、不同需求、个别学生的身体体能等诸多方面。在学生的体育考核中不能做到区别对待,例如,个体差异、先天条件、兴趣爱好等,且容易造成差生的心理波动:抑郁、自卑、害怕、沮丧,甚至使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影响到同学间的交往及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王羽.生命教育视阈下对学校体育目的的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