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生文化基本特征范文

学生文化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文化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生文化基本特征

第1篇:学生文化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高校旅游专业;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08-03

应用型人才是指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则是两者的结合,是指既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又具备较高国际素质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

一、应用型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基本特征

根据对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定义,这类人才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1. 应用性

旅游业发展初期,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表现为较强的应用性,这是由旅游行业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主要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过程是为人提供服务的过程,处于实际操作一线环节。和发现、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不同,应用型人才的活动侧重于实际操作和具体运作,表现出较强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其人才培养应更注重应用性。旅游人才的应用性主要表现为技能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特别突出对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相对来说,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如对学术型人才培养别重视的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2. 国际性

旅游人才的国际性特征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相适应。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一。目前,我国已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旅游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对旅游人才的国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人才的国际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知识素质方面,具备广而专的知识结构;“广”是指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掌握了多学科基础知识;除熟练掌握本土知识外,还能深入了解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知识、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专”是指具有精深扎实的国际旅游专业知识,熟悉各项国际旅游业务;其次,在能力素质方面,表现为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国际交往能力是指协调国际旅游活动与交往中的各种关系的能力。国际交往能力的基础是良好的国际语言的能力,必要条件是对多元文化有较高的忍耐度,理解并尊重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这样才能更好地和旅游者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国际化旅游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以适应复杂的国际环境,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正常开展工作;最后,在思想素质方面,具有敏锐的政治触觉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国际旅游受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国际化旅游人才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触觉,能迅速把握国际政治形势对旅游业的影响,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与此同时,在经营活动中他们代表的是国家、民族形象,必须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组合。通过对应用型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基本特征分析得出结论,这种类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是既注重应用性又注重国际性,两者缺一不可。以此入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围绕应用性、国际性,进行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践环节设计、师资培养、教材建设等因素的优化组合。

1.“大专业、多方向、国际化”的专业模式

“大专业”是指设置旅游管理大专业,“多方向”是指根据旅游行业需求,划分数个人才培养专业方向,“国际化”是指在了解国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方向中设置国际化专业方向。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学院在设置旅游管理这个大专业的基础上,在大二阶段针对学生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如旅行社方向、酒店方向、国际导游方向、国际酒店方向、国际会展方向、烹饪方向、职教师资方向等不同专业方向,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体个性发展需求,使学生有更多的就业去向选择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宽基础、活板块、国际化”的课程设置

确定了“大专业、多方向、国际化”的专业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程设置——“宽基础、活板块、国际化”的课程设置。“宽基础”指在大学低年级阶段设置多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旨在为学生打下宽厚的专业知识基础;“活板块”指在大学高年级阶段,根据不同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板块,旨在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根据专业方向,选择不同的课程板块。以我院为例,低年级阶段将英语语言学设为主干学科,旅游专业英语、高级旅游英语、旅游英语口语、旅游英语视听、导游口译技巧等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设置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等专业基础课;高年级阶段,学生选择国际导游、国际酒店专业方向后,在课程板块中设置西方文化、国际旅游概论、世界遗产概论、跨文化交流、中西旅游文化比较、世界美食、中西饮食文化比较、国际著名旅行社概况、世界酒店概况等国际化知识课程。

第2篇:学生文化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语义模糊;基本特征;语言;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04-01

一、石安石、符达维等语言学家对模糊语义的本质――边界不明的看法

石安石先生认为:“语义的模糊就在于它所反映的对象的边界不明.”但王安石认为不明的边界不一定都指两个方面或更多方面。以“老年”为例 ,“老年” 与“非老年”这个概念范畴虽然没有明确的界限 ,但是“老年”这个概念范畴与“中年”这个概念范畴只有一个模糊的共同边界,“老年”与“中年交叉点的部分就很难确定是”“中年”还是“老年”。

符达维先生认为: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词语原来的模糊性可以消失。笔者认为符先生的这种认识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作用,否认语义模糊性的客观性,割裂语义与客观存在之间的必然联系。

我认为,词语的“边界不明”( 或称之为外延不明确)是一种模糊语义现象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把“边界不明”直接等同于语义模糊性,则无法说明模糊性的本质。因此,我比较赞同石安石对模糊语义的界定。由于人们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某些客观事物的连续性,客观事物量的特征还不能被准确地确定,那么,就会产生模糊概念。因此,从语义产生的角度来看,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某些客观事物的连续性之间的矛盾才是模糊语义产生的真正原因。

二、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一)模糊词的中心是明确的。以上午为例, 六点一定会称为早晨, 但十二点呢, 就与上午的概念界限不清了。也就是说模糊词的词义并不是完全模糊不清的, 它有一个很明晰的中心范围, 只是在边界的划分和限定上无法做到泾渭分明。

(二)根据哲学上的矛盾是相互转化的,明晰词和模糊词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一些原本是模糊词的词语在使用时表示意义会变得准确清晰。

(三)模糊词在不同民族中的差异性。不同的民族由于文化背景,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他们对模糊词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差别。例如, 说到“早上”, 大家都知道对应的英文单词是”morning”,但是“morning”在它所代表的民族文化中表示的时间范畴要比“早上”宽泛得多, 那么,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学习者就有可能出现上午十点还用 早上好!来打招呼的现象, 这就不符合汉语习惯了。

三、模糊语义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让留学生学习模糊语言、通过模糊思维训练获得意会知识, 激发其联想和想像潜力, 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具体实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经常会出现望文生义的现象,这种现象多是由于对词语意思的把握不准确引起的,这就涉及到对外汉语中模糊词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 应指导学生把握具体的语用条件, 进而分析模糊词语的含义。在日常的语言中,有许多词都带有模糊性质。如“高、矮”,“冷、热”,是十分鲜明的反义词,但要找到它们之间准确的界限却非常困难,在教授这些词时,最好放在一起教授,让学生在理解上有一个距离感,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中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存在感知上的距离。

(二)让留学生多阅读文学原著,借助文学中大量使用的模糊语言, 培养学生的想像和联想能力。在文学作品中充满了模糊语言,其目的在于表达含蓄曲折的思想感情。马拉美认为:过分精确的意义, 会使模糊的文学变的面目全非。比如:当慰问一个病人的病情怎么时,家属一般的回答是:好的差不多了,不用担心。如果用精确的词语来替换差不多,必然会影响话语交际的真实性。、因此, 在对对外汉语教学中, 我们应注意模糊语言的运用, 让学生在真正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后将自己的观念、 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恰当使用模糊语言来指正学生的错误, 以助于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对学生作业下批语时应切忌武断, 避免让学生产生挫败感, 从而丧失写作兴趣和动力。比如在批改作文时说:“这次不上一次有很大的进步,下次写的字迹再清楚一些,表达再恰当一些”但是,到底怎样的字迹比上一次清晰,怎样的表达更恰当?正因为模糊语言具有不确定性,语义的多义性。 教师批改作业时, 可适当使用该类话语便于学生接受, 但语气不可模糊两可、 游移不定。

以上便是从石安石,符达维等语言学家对模糊寓意的本质――边界不明的看法,同时对语言学家的各种看法,自己也在文中做了一下总结,最后介绍了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以及与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几个方面来论述模糊语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3篇:学生文化基本特征范文

《动物朋友》是苏教版美术教材第四册的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经验,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动物的基本特征,并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教学方式找到不了解的动物的特征。但是学生在绘画表现的过程中,却不能将这些了解到的知识技能化、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时教材文本内容相对宽阔,动物朋友种类繁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爬的、水里游的;花纹繁多的、颜色单一的;那么教学内容该如何选择呢?重点难点该落在何处呢?

现在的教学课程改革给了施教教师一个最大的权利,就是“用好教材”即可。…因此我决定将文本分成两个课时,先进行有花纹的动物特征抓捕,同时动物类型选择了陆地生活的大中小型动物。

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我一直期望出现的是学生展现出来的对美术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表现欲,这种学习是幸福和快乐的,是充满交流和探讨的,是提高成就感和表现能力的。可是要想达成这一的教学目标,就不能简单的将目标定位在仅仅了解动物的特征上,而是要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探索或尝试“我的感受”或“看我怎么画”,同时让学生关注“朋友”的内涵,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升华到人与动物、自然的和谐关系和情感表达中来。

二、我想怎么上这节课?

我为课堂教学预设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基本特征和花纹的色彩、形状等细节特征;2、尝试使用面巾纸和面、线、点等基本美术元素表现动物特征;3、实现人与动物和自然的情感升华,了解动物和人类的平等关系。

(一)教学基本环节预设:1、介绍丛林女孩皮蒂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和自然的关系。2、了解动物朋友,把握动物的基本特征。3、观察动物的细节特征,形状的大小、疏密、部位以及色彩变化。4、演示面巾纸绘画方法,展示面、线、点美术元素的简单综合运用。5、学生尝试表现。

(二)课堂教学环节效果回顾:效果:学生回答并不积极踊跃,看来学生的思考并不深入:对动物的了解不是很丰富,但注意力很集中:学生讨论不是特别热烈,小组不是真合作,是各自为营,自我欣赏:部分小组表现出兴奋的情绪,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其语言的艺术感、情感也很平淡。没有实现学习交流,丰富自己的感受目标:教师演示让学生极为关注,对于面巾纸也能绘画显然超出了同学们的预期,学生很感兴趣,表现出一种跃跃欲试的态度。

(三)从整体把握这节课:1、虽然课堂教学环环相扣,但也平淡无奇:2、教学目标的预设,通过这种不会出错的教学方式没有新意:3、学生的学习,缺少学习的主动性,探索和交流效果不明显:4、教师介绍的绘画媒材和技法展示,激起学生兴趣,达到效果。

三、这节课还可以怎么上?

1、试试真探索的方式。我所希望的小组学习方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也许还有难度。一是问题卡片的帮助。教师关于动物细节特征的问题,帮助少思考和不思考的同学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爱思考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让学生更细致的感悟动物特征。二是书籍和图片结合。课堂展示相关书籍,结合问题找答案,促成学生思考和探索。

2、试试教师服务员的角色。一是为学生提供多种绘画表现媒材服务。二是为学生重复演示绘画技法服务。低年级的学生绘画是一种感性的表达,他们会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自由表达情绪、情感。但是,当情绪情感缺少了技法的支持 ,就不可能如流水般顺势而下,那么将造成一定的情感堆积,也就影响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和表现,长此以往必定会造成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美术语言的放弃,因此绘画技法服务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三是为学生提供竟可能多的观察物象服务。针对《动物朋友》这节课,除了小组发彩色动物图片这种观察物象以外,还可以安排动物的生活视频,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动物朋友的动作特征和体态特征。同时,在视频观察物象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动物朋友的真感情,抓住教材的文化内涵实施教育。

四、针对这一节课必须思考

1、目标的确定依据什么?对于一节课来说应该首先梳理这节课的知识结构,具体分析一课时的知识点。教学目标的确定就是在知识结构的整体框架中设计确立的。针对《动物朋友》这一节课的知识点就是动物的特征,这节课的绘画表现只要能够抓住动物特征就说明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知识。所以目标围绕着这个知识点展开: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细节特征。

2、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这里必须考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问题,教师的教要依据学生的起点,学生的学要依靠教师的兴趣启发和情绪引导,这是双向的共同活动,缺一不可。《动物朋友》一课的设计教学,虽然考虑到教和学的问题,但如蜻蜓点水不够深入。如进行动物朋友的情感激发教学中,忽略了学生对自己喜爱的动物的情感引导 ,或是没有引导学生对所观察的动物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所以在学生汇报观察结果的过程中,出现了参与学生很少的现象。

第4篇:学生文化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 探究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初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就是结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模拟科学研究的情景和过程,以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活动形式。具体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围绕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展开知识建构,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交流反思、批判创新,籍此过程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发展高层次思维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为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实施的原则

1.探究的主题要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实际。“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是这次新课改中各门课程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探究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或事物创设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或氛围,营造一个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然后,再回到社会生活中,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能力去适应生活,改善生活,为社会创造财富。因此,情境探究教学的内容要紧扣社会生活的脉搏。

2.探究过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教学中,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更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防止一部分优秀学生垄断探究活动,同时,要注意引导每一个学生都对探究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之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与义务。当然,对于某些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还要考虑利用其他时机给予他们一定的适合其水平、需要的探究学习任务。

3.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由于学生先天条件以及后天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的理解力、感悟力及探究能力等不可能是一样的,因此,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不能要求所有学生一个步调走。教师应尽量避免统一性的要求,可以根据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知识、素质的实际,进行合理分工和有效合作,让他们在交流合作中完成对问题的探究。通过这种特定的合作和交流形式,使各具特点的学生都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特点,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这样的探究学习活动可以使不同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实施的模式

探究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包括以下几个具体实施步骤: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分析交流——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探究式教学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或由学生提供适当且真实的情境,通过特定情境的体验,吸引学生对特定问题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热情,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学习《在承担责任中长大》时,班上刚好那天有一个学生过生日,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开了一个生日会,在庆祝生日的过程中自然就要许愿。于是,我就在此时引导学生:过生日就代表我们又长大了一岁,那么我们又该比以前多做些什么呢?今天这样过生日有没有意义?为什么?(因为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什么是集体?我们该为班集体做些什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他们的学习过程变成探索、思维的创新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

第5篇:学生文化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历史复习、历史阶段、专题历史知识体系

一、指导思想:单元复习中实施阶段特征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素质教育方向,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和发展历史技能,把握历史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弄懂每个历史时期各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考察和把握该历史阶段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探求历史规律,以史为鉴,明确历史对现实的启示作用。

二、实施办法和能力目标。首先,教师将每一单元的基本历史知识按线索演示做指导,由学生自学教材,列出教材基本知识结构,然后,就一些重点问题指导学生展开分析讨论,这样可使学生既巩固基础,又弄懂教材线索,为其进一步分析、归纳、概括阶段特征奠定基础。这一步骤的实施,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学、阅读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章节之间的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从基本史实中得出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特征。然后,总结历史阶段的经验教训,从而得出对现实的启示。学习历史,探求历史规律,以史为鉴,才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也能使学生明确学历历史的目的,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觉性。综上所述,单元复习必须坚持“知”与“识”的统一,把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作为确定教学思路、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第6篇:学生文化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口译过程;译员;思维;基本特征

谈到口译的概念时,Kade将口译定义为翻译(Translation)的一种,在这种活动中,源语语篇只呈现一次,不会再重复第二遍;目标语语篇则需要在较紧张的时间内产出,整个过程几乎没有机会更正和修改,思考的时间也是转瞬即逝[1]。在Kade所下定义的基础上,Franz Pochhacker把口译定义为:口译是翻译(Translation)的一种类型,它是在源语一次性表达的基础上向另一种语言所作的一次性翻译[2]。从中可以看出口译与其他各种翻译形式相比所具有的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及时性。

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员被认为是被动的接受信息的一方,所有讲话者要表达的意思,译员都应该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口译员应该是对源语和译出语这两种语言都有足够的敏感性。

一、口译译员思维的基本特征

翻译思维是一种复杂的,跨两种语言、文化的思维模式。在谈到翻译思维时,刘宓庆认为译员的思维活动形式是利用其所掌握的语法句法知识等判断句子中词项语法、句子与句子等之间的关系,从而推断语义,构建完整综合的语义结构[3]。除了语法句法知识之外,译员还需要运用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等概念以及各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来进行判断和推断。如果不能符合规律的进行语际间思维活动的话,就不能正确的认识源语,自然也就影响到翻译的质量。但是除此之外对译员思维产生影响的还包括其他一些外部因素,比如一些非语言信息,情绪、表情等,比如一些嘈杂的现场交际环境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译员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心理因素是最不容易控制也是最不容易忽视的一个成分。

1、分析综合是译员思维的基本特征

语言是一个完整的言语系统。所以在任何情况下,语言的输出都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言语的分析综合。口译的理解过程就是如此,是一个分析综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分为语音听辨、语法语义和篇章分析、文化推测、意义推断与整合。

听辨是基础,我们曾有过听辨练习等训练,但对于口译员来说,他所需要听辨的对象并非中规中矩的为学生准备好的录音磁带,“其听辨过程肯定也不会是那种语音声学特征分析―搜寻字典或教材中词义的过程”[4],而是口音、语速、话语质量等都不确定的正常交际中的言语,译员没有时间对每个语音逐个确认、检查和深入分析。由于译员语言水平基本达到娴熟的状态,所以对语音中一些模糊的信号有一种自动信息弥补过程,虽然出现某种程度的间断但并不影响译员对信息的完整捕捉。

听辨的同时还有语法语义和篇章分析,而这些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另外口译中离不开文化推测、意义的推断与整合,这取决于译员已有的内在认知水平。

2、联想和逻辑推理是译员思维的又一基本特征

理解本身来看就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因此,理解某句话之后,听话人就极有可能进行推理和联想,比如,在领导总结某一阶段的成就时提到,“就好像是秋天的”译员听后立刻可能联想到后面两个字“果实”;听到“中国目前的人口问题”,就会联想到“计划生育”“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等方面的内容。口译中,这种超前的合理的逻辑推理与联想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这种推理与联想一旦得到证实就会成为一种牢固的有力的记忆存储,从而为后面的理解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

口译思维主体上说是属于抽象思维的,因此逻辑推理与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超前的逻辑推理对于同声传译译员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整个同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猜测、推理与印证的过程。另外译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和深刻性等都对翻译过程起着深刻的影响作用。

二、心理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心理因素与翻译的成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5]。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设想的口译环境总是完美的,但实际上存在各式各样可能出现的意外,比如,译员翻完话音刚落的瞬间,现场有人站起来说“你刚才的翻译中有个词不对,应该是……”,听到这种话后,译员的内心会产生极大的波动。另外,也有可能遇到自身的语言盲点,某个词实在是难以译出。这些外界与自身的干扰都在考验一名译员的内心是否足够强大。

口译存在的场合大多为会议,会议也分为大型会议、小型会议、专业学术会议、新闻会等,口译类型也分为同声传译、交替传译等。不同的会议类型,口译形式,译员所面临的现场可变因素也就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译员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一个影响译员思维的重要因素。以下是一些口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可变因素:

1、口音因素

我们知道汉语存在方言,英语也是如此,澳洲人讲英语、日本人讲英语、印度人讲英语、英国人和美国人讲英语在口音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现实问题。这就会影响到译员在接受信息时的理解速度。

2、现场设备

其中不仅包括设备本身的问题,会场的具体情况也会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有的同传箱相当的高端,可以让译员百分之百摆脱会场杂音的干扰,然而,并不是总那么幸运的,曾经有一些会场的同传箱子会出现没有顶棚的状况,这样的话再加上相当混乱嘈杂的现场秩序,译员的整个口译过程将会相当的苦恼,注意力无法集中,无法清晰的获取输入语,从而也就影响了译语的产出。

3、发言人语速过快

语速是由于讲话人的习惯和思维速度决定的。在交替传译中出现这种状况还能应付,只不过由于速度的原因,可能译语的选词会有些欠缺,但基本能保证过程的完整。如果是在同传过程中碰到这种情况的话,译员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心理作为支撑,因为极有可能出现上一句尚未译完,下一句又没听到的情况。

4、谚语俗语

在每年的总理答记者问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欣赏到外交部译员出色的古诗词翻译,这就要求译员极为熟悉温总理的讲话风格并提前做好准备,才会临危不乱,镇定自若。

5、演讲人的发言存在明显的错误

曾有一位领导发言时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9年成立……”,当话音一落,译员会听出这其中明显的错误点,对于这种明显的错误点,译员无需在心理上纠结改与不改,果断在译语中更正以免影响自己下一阶段的听辨。

三、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口译过程中译员的思维特征,并结合与其紧密相关的心理因素来阐释。分析综合是口译员的基本思维特征,现场各种可变因素要求译员具备强大的心理因素,否则译员思维难以连贯。译员自身的敏捷性、灵活性也对其思维存在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Kade,O.Kommunikationswissenschaftliche. Probleme der Translation[M].Leipzig: Verlag Enzyklopadie,1968.

[2] Franz Pochhacker.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4.11.

[3]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8).

[4]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8(8).

[5] 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 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1(9).

第7篇:学生文化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外体育 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106―03

素质教育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的主流。课外体育活动是普通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最根本途径。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也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针对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任务,而且它还能有利于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素质的提高。因此,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如何使课外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成为了我们当前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解决的重要问题。

1 课外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中,体育发挥了巨大作用。课外体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而且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也有巨大作用。

1.1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健全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以及充沛的活力是大学生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大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没有良好的体质,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将成为无源之水。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并帮助其正常地生长发育,是课外体育活动的根本目标。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和习惯。在学生的身体形态的改变和身体机能的提高的同时,使其实现生理和心理的自我完善、自我创造,从而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

1.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课外体育活动是公共课的延伸,与体育课相比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兴趣性、自主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十分吻合。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调节、控制和稳定自己的情绪,协作共进,从而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课外活动和竞赛中经受失败与成功、表扬与批评的磨练,逐步形成既能享受成功,又能承受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从而形成不怕困难、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决心的良好心理素质。

1.3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学观点视课外体育为课堂社会,并以人际交往为其基本特征,课外体育活动鲜明的特征是以群体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主动(或被动)地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而这些不同的角色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社会角色相对应,这种“预演式”的角色承担有利于学生在将来社会环境中的生存、发展和竞争。课外体育活动的开放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广泛的、多边的社会交往机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此,教师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怎样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在课外体育训练和比赛中处理好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对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 对素质教育基本特征的分析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1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素质教育要求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根据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是相对应的。通过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等素质为发展对象,以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身体心理等方面为发展内容,合理优化素质结构,使学生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更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潜能和个性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2.3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教师要尊重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人格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素质教育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首先,素质教育从社会实践出发,把学生作为社会实践主体,从而注重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学生的主体精神,进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其次,素质教育不仅把学生作为生命体,更重要、更本质的是把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它教给学生做人的方法,注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以及精神风貌和精神力量的展现,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思维方式,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再次,根据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将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使学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2.4 素质教育的差异性

由于先天遗传因素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通过先天遗传素质表现出来,也通过其身心成长与智力发展水平表现出来。由于这种差异性使学生形成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发展水平也有区别,因此,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有所不同。教育者应根据学生性格、爱好的特异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发展各个层次所需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其自身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5 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宽广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与之相适应。素质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内教育,必须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3 对素质教育与课外体育活动基本特征的关系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属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里,运用各种练习方法和手段,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高运动水平和丰富业余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文化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的练习,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思想有重要作用。

3.1 素质教育与课外体育活动教学目标的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教学的继续和补充,但它们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教学又有一定的区别,课外体育活动有其自己的教育特点:活动的独立性、自由性和开放性。学生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能够把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地提高和巩固。

3.2 素质教育与课外体育活动教学内容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其内容比体育教育大纲更多样化,而且在项目锻炼、内容选择及时间安排上有很强的自主性。课外体育活动要求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中达到调节身心、强健体魄的目的。它的教学内容广泛,活动空间相对宽松,符合素质教育全面性的特点。

3.3 素质教育与课外体育活动主体的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自发或有组织的、单独或群体性活动。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教育部门和组织管理部门为辅的体育教学活动。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挥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协作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4 对素质教育与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体制及体育主管部门的分析与思考

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的培养模式也逐渐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而课外体育活动在管理的方法、手段和制度上也应符合学生进行自发性的课外体育活动需求,使每个学生在完善的制度下,经过自发的身体锻炼而逐渐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使被动地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我锻炼过程,从而培养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学校应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到体育教学管理中,通过学生部门和学校体育部门的组织、协调,使学生各团体、运动队进行自我组织与管理,形成一套符合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机制。实现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全面监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外体育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体育爱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从而养成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郭廷安,等.对高校课外体育的分析与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3(2).

[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李相如,屠晓萍.简论在学校体育中落实素质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体育教学,2000(3).

[4]张焱.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作用[J].体育教学,2002(4).

第8篇:学生文化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特征;文化忧患;戏剧色彩

谈及余秋雨必然会谈及其创作的散文。余秋雨的散文并不是纯文学,其更多的则是蕴含丰富文化特征。可以说,余秋雨散文最有价值的地方即是拥有丰富文化底蕴。正因如此,余秋雨先后出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均受到读者 的一致好评。由于余秋雨散文的影响力较大,因此截止目前为止国内专家学者关于余秋雨散文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为让研究更具针对性,本文主要针对余秋雨散文特征进行研究。

1.余秋雨及其散文作品概述

余秋雨于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为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作家及散文家。他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后先后出版《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等戏剧著作。后来,余秋雨在寻求写作转型的过程中开始尝试写作文化散文。

正因如此,也从此奠定余秋雨在中国文坛的崇高地位。余秋雨创作的散文集包括《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每一部散文作品均蕴含浓厚的历史文化意蕴。

2.余秋雨散文的基本特征

那么,余秋雨的散文特征究竟如何呢?带着此问题,笔者对其进行浅要探析。

2.1叙述意识较强

叙述意识较强为余秋雨散文的典型特征之一。余秋雨于散文创作过程中,总是习惯于首先确立叙述原点,进而通过空间和时间的转移,将自身置于历史、地域及文化等三个不同层面,深情讲述“地域与历史”、“历史与文化”、 “文化与地域”三者之间的不同关系。在上述独特的三维叙述框架的影响下,余秋雨散文也拥有了更多丰富历史文化沉淀。余秋雨散文在叙述过程中往往追寻一种立体透视效果。刚开始他习惯于聚焦于一点,进而围绕此点“谈古”。而众观全文,其余下所叙、所述、所 抒,无不和历史紧密相连。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收录的散文大都如此。

2.2思考力度较强

余秋雨散文中包含有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余秋雨苦苦思考的情况下创作而来。由于思考力度较强,因此从余秋雨散文中我们才能看到将古与今的诸多情景汇于同一视野下的壮观场景。在余秋雨创作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中,我们可发现 :他首先由承德避暑山庄为着眼点,进而对整个清王朝的盛衰进行思考。在思考中,他的空间视野极为广阔,时而避暑山庄,时而长城,时而木兰围场。思考中包含的人物不仅有大清朝皇帝,更有一大批文化人。阅读《一个王朝的背影》整篇文章,不难发现余秋雨在创 作过程中必然经过大量反复、深入的思考。

2.3散文语言凝练

纵观余秋雨的所有散文,我们均可看出:其散文语言大都是极为凝练的,普遍能做到言简意赅。余秋雨常常能够用非常凝练的语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不喜欢拖拉,更不喜欢废话连篇。正因如此,余秋雨的很多散文才被称为经典。例如,在其创作的《废墟》开 篇即如此写道:“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寥寥数字即凸显出作者浓浓的文化情怀。事实上,中今中外但凡是散文创作大家,其散文语言必定是极为凝练的,这也是余秋雨能够成为当代中国散文大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2.4蕴含文化忧患

余秋雨在散文中对中国文化也表现出浓浓的担忧,蕴含着浓浓的文化忧患。例如,在散文《十万进士》中,余秋雨对分科举制度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心理瘤疾和人格遗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散文《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中,则对文化人格及文化良知进行阐述, 对不良文化人格进行浓重批判。也正是在此过程中,余秋雨也直观呈现中国文人的艰难文化心路历程。余秋雨的文化忧患从其创作的很多散文中均可看出端倪。由此可见,余秋雨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保护者和文化传承者。

2.5戏剧色彩浓厚

上述论述中提及到,余秋雨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其最初创作的文字作品也主要是《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等。可以说,余秋雨在戏剧研究方面具有极高造诣。正因如此,余秋雨在其散文创作中也不免会加入很多 戏剧色彩。例如,余秋雨在《酒公墓》中即浓缩讲叙了一个姓张的留学生坎坷曲折的一生。由于张姓留学生一生极为坎坷曲折,因此余秋雨不可能将所有情节均详细描述,于是便有了此篇散文“每一句话几乎都是一个情节”的典型特征。《酒公墓》之所以如此成功和优 秀,主要缘于其蕴含有浓厚戏剧色彩。这一点与余秋雨扎实的戏剧理论知识基础之间也存在紧密关联。

3.结语

综上所述,余秋雨散文具有叙述意识较强、思考力度较强、散文语言凝练、蕴含文化忧患、戏剧色彩浓厚等典型特征。上述典型特征也赋予余秋雨散文更多的可读性和经典性。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关于余秋雨散文特征的论述并不十分全面,在未来为进一步丰富,加 强研究深度。

参考文献

[1]李阳春.历史·文化·理性——余秋雨散文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05).

第9篇:学生文化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 学校;和谐文化;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1-0065-04

学校文化是学校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师生员工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具有发展性和校本特征。学校文化随着学校的诞生而产生,它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具有较大的相对稳定性,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学校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校的形象、质量和生命力,这已经成为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共识。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是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媒介和途径。正确把握和理解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既重视传承,又重视创新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令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记。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与发展的纽带。学校文化积淀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而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今学校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帮学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学生在今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多一分厚重的文化积淀,就会少一分轻浮的言行举止;多一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就会少一分对于多元价值体系的迷茫与困惑;多一分对于传统文化中惰性因素的清醒认识,就会添一分在教育改革创新中寻求突破和超越的勇气。因此,学校要重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底蕴。

文化本身就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学校文化同历史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这里所指的历史,不仅包含国家民族的历史,还包括学校的历史。从学校历史来看,一所学校,不管历史的长短,其走过的时间历程都是一笔财富,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① 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体现着学校文化的厚重和活力;校风、教风和学风,折射着学校的精神风貌,推动整个学校的繁荣和发展。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办学传统,则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血脉,是这个学校的精神记忆。学校文化就在传承校本文化中得以发展。学校文化的品位,正是因为历史的积淀,时间的锤炼,才具有感染力。

“学校文化传统是学校师生在教育实践中长期创造积累形成的,但是学校文化不是静态不变的,不是消极地接受前人创造的传统,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新的形势创造的新的学校文化。”②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创新才有时代的积累。“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只有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保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而“作为学校精神的创新,就是要培养师生形成一种视野开阔、博大恢宏、兼容并蓄、勇于创造的治学思想、学术传统、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气”。③ 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继承中有创新,注入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活力、时代的内容、时代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让文化底蕴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彰显学校的独特魅力。

二、强调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科学与人文的合力推动的。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人文的研究对象有关人和社会一切事务。科学以物为尺度,推崇工具理性至上,追求严谨和真实;人文则以人为中心,推崇价值理性至上,追求善良和美好。有人说,假如把人类文化看作一枚硬币的话,科学与人文就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即对立又统一。从文化的层面看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科学文化的精髓是客观、求实、理性的科学精神;人文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二者同源互通,共生互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不仅利于两者的发展,而且根本在于有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④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共同构成了社会整体文化,促进人的自身完善,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传播,都不可偏废。科学教育对科学自身、个人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层面,以及社会、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重要价值。⑤ 它在开发人的潜能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学校环境下,加强科学文化的传播,主要体现在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功能、客观求实的理性精神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实现科学理性精神人格化。人文文化在促进师生员工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学校文化的角度来看,学校内外一切活动都应是以人为中心的。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和完善人,注重师生员工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树立仁爱的伦理价值观,冷静客观地看待社会上“对物的崇拜”,形成有利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是学校人文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讲,学校文化是一种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是一种和谐的、完整的文化,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协调融合的文化。

三、尊重个性,和谐宽容

个性在学生的求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尊重个性,在学校教育中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是,长期以来好学生的标准不外乎听话、听教,在此基础上,若能学习成绩优异,则在教师眼里就完美无缺了,而有棱有角、有突出个性的学生不仅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反而被想方设法放进“熔炉”,“打磨”成标准件。因为有了这个无形的标准,所以很多学生都朝这个标准方向努力发展自己,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处于一种“听话”的状态,泯灭了自己的思维与个性。这种“只讲统一,不讲差异,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是“中国教育当前最大的弊端”,“这样的教育培养不出顶尖人才”。⑥

“人是有差异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因此一定不能忘记差异性的教育。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公平”。⑦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学校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学生个性的张扬需要一个发展的空间,需要学校文化的宽容。“宽容的深刻含义就在于:对自己所认同的对象也能抱以审慎的态度,而对别人所信赖的事物又能假设它确有合理之处。”“宽容,最重要的是对富有个性的人与富有个性的思想的宽容。”“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它对于造就健康人格,培植宽容、真诚、信任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⑧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应该摈弃那种不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赋予个性教育以丰富的内涵。应该创设和谐人文环境,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回归到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灌输的客体;教师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使“失败者”不再成为学习困难者的同义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差异,接纳学生的个性,包括其个性中的不足;关注每一个学生,因学生不同的天分而教,因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佳学习期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而教。学生有多少需要,学校就提供多少服务,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和谐的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教师施展才华,激扬人生的沃土。这是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

四、旗帜鲜明的多元化特征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差异性。多元文化是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多元文化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出现与多元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所有学校都是多元的。” “多元化包括许多方面,如年龄、性别、性倾向、政治信仰、社会经济地位、、智力水平、语言和民族等方面的不同。”⑨ 学校文化之所以深邃而博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多元化特征。学校文化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融过程。在学校,不同的文化广泛交流、碰撞、借鉴、吸收,推动着学校文化的发展。

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主要表现在:(1)文化的多样性影响着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多元文化教育体现维护教育机会均等的精神;(3)学校必须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4)推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渠道是渗透性的,“多元文化教育渗透进学校所使用的课程和教学策略,渗透于教师和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互动,以及学校解释教学和学习本质的方式”。“由于多元文化教育以批判教育学作为其哲学基础,并将知识、反身、行动(实践)作为社会变革的基础,它因此促进了社会公正的民主原则。”⑩ 这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应该充分考虑多元文化对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培养师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文化批判力,“警惕文化帝国主义的威胁,重构学校的文化形象,为建设一个多元共存的文化世纪作出贡献”。“不仅应该认识到外部世界的文化多样性,而且更应该认识到学校内部学生群体基于性别、种族、阶层、地域等的文化多样性,从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应该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审视课程内容的文化价值取向,努力从多种不同文化传统中吸收丰富的课程资源。”{11} 应该给弱势学生群体更多的关爱,推进教育机会均等,促进社会公正公平。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必然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12}。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崇尚和谐,追求和谐。

五、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

行为文化紧密相连,四位一体

学校文化是整合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从文化的层次结构上看,学校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制度文化反映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精神文化凸显学校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对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具有灵魂和生命力的作用;行为文化是师生文明素质的表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从育人的视角来看,物质文化层次侧重服务育人,制度文化层次侧重管理育人,精神文化层次侧重教书育人,行为文化层次侧重实践育人。这四个层面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育人这个主题。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些学校往往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实际上,学校文化不是靠物质包装出来的,而是人与物相作用的结果。学校文化是一种良好的教育生态,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学校文化建设应坚持“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务虚与务实”和谐统一的原则,统筹兼顾四个层面,实现学校文化整体内容的发展,包括从内核到表层、从硬件到软件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13} 学校文化需要通过点点滴滴的渗透,无声地影响师生员工的思想,形成独有的学校精神,内化为师生的性格,并最终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文化力的作用。

注释

①苏令:《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创新》,《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31日(5)

②{13}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8,69页

③邱伟光:《科学把握和谐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5期,第42页

④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第11页

⑤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⑥⑦张建新,薛飞:《专家指出 不讲差异是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2日(6)

⑧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89,190页

⑨⑩[美]威廉・G・坎安宁,保罗・A・科尔代罗:《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赵中建主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2,107页

{11}石中英:《文化多样性与学校文化建设》,《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0期,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