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乡土文化调研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土文化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土文化调研

第1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关键词] 海西城市化 乡土景观 传承 应用

0 引言

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在山坳和平地以及低洼处等可以耕作的地方,农民用自己的双手,灵活地掌握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情况,巧妙地应用地形、水利条件,精心构筑的自然景观。闽台乡土景观研究针对闽台区域,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它涵盖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学、地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知识,是一个较新的课题。西方有关乡土景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40~50年代,它是建筑学和考古学携手并进的产物。主要集中在乡土景观演变与评价、乡土文化遗产及实物的保护、乡土景观实践应用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景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引起了有关学者的研究注意。目前对该课题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乡土景观研究、闽台乡土景观研究、实践应用研究等方面。国内很多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也参与到地方乡土景观保护和利用的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先进的设计师和优秀的设计作品,如由俞孔坚先生主持设计的广东中山歧江公园、昌都镇步行街设计;建筑师王澍主持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校园景观设计。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与此同时,我们的城市却在快速城市化中失去了城市的记忆与地域文脉特色。随着福建省《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以及国务院最近批复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相继实施,海西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必将加速,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将不可避免,这必将导致闽台地区乡土景观特色在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快速流失。如何保护、传承闽台乡土景观特色已经成为海西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迫在眉睫的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本研究试图从景观视角研究海峡西岸城市化进程,并以乡土景观为切入点探索海西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脉传承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景观视角研究闽台乡土景观特色在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增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极具前瞻性和现实意义的。福建和台湾距离较近,气候略同,可发挥地缘的影响力,借助风俗、信仰、文化、语言的渊源拉近两岸民众的距离,台湾民众前往福建时,无形之中产生自然的归属感,加上优惠利多的诱因,与台湾民众强化更紧密的联系[1]。对闽台乡土景观文化的系统研究,可以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同时有利于增强两岸同根同源的地域文化的向心凝聚力。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主要内容

⑴ 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闽台乡土景观特色的传承与应用研究概述。

⑵ 乡土景观传承与应用对城镇特色建构的成功案例研究。

⑶ 闽台乡土景观特色的综合构成研究(如结合乡土景观建筑、构造、材料、工艺、细部等进行分类研究与分析)。

⑷ 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闽台乡土景观与城镇特色理论建构体系研究。

⑸ 研究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闽台乡土景观在城镇特色建构中的传承与应用,并试图建立在海西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操作的方法、程序,从发行乡土景观的指导性手册直至建立相关的建设规范。

2.2 研究基本思路

⑴ 先进行相关理论资料收集、整理。

⑵ 对闽台乡土景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以形成初步的调研成果。

⑶ 最后以考察、调研成果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分析。

2.3 研究方法

理论结合实践,本研究综合运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比较法、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用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实际案例进行闽台乡土景观传承与应用对于城镇特色建构的实践探索,在实践中检验和进一步发展、检验、提升所得出的成果。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见图1)

3 主要研究结论

在全球化进程日趋紧迫的今天,乡土景观特色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海西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同样也面临着乡土景观与城镇特色的快速丧失并日益趋同这一极为严重的形势,在海西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城市景观空间中,如果我们不能让闽台人民在海西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城市景观空间中感受到闽台文化的“根”与“源”,又何以能吸引台湾同胞在此长期生活、工作直至取得海峡西岸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成绩?从乡土景观这个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领域切入城市特色研究应该说将能够填补国内城市特色研究的一大空白,为海西城市化进程和城镇地域文脉的传承作出重大贡献,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3.1 在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特色、风貌建设中引入景观学

试图在景观的宏观视野之下,以乡土景观特色的传承及应用作为切入点,从宏观至微观探索海峡西岸城市化进程中具有地域文脉特色的闽台乡土景观设计、管理、建设的有效途径。将城镇特色建设落实到实处,避免“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因经济快速发展而迅速消解城市特色的发展道路。

3.2以福建高校和福建省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依托,聘请国内一流景观学专家主持创建闽台乡土景观特色的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

第2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关键词:黄檀硐;民俗;建筑;乡土

引言

在温州的乐清地区和楠溪江流域分布着众多的乡土建筑村落,研究这些乡土建筑的目的就是研究该地区的文化构成,促进地方文化建设,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绝佳机会。乡土文化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剖析和研究乡土文化的作用,并使之在现代社会继续绽放光彩,有助于繁荣地方文化和促进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温州乐清和楠溪江地区的乡土建筑大多以血缘型村落分布在各个乡镇,现存村落历史悠久,建筑大多是明清两代的,甚至有宋代的遗迹,多年来由于不发达的经济和不便利的交通,古村落建筑得以很好地保留。但随着经济开发的冲击、交通的日益发达和商品市场的渗透,古村落的破坏也日益严重。一方面是农村人口在近几十年迅速增加,增加的家庭成员一到成年就要分家,分家就必须造新房,在古村落中建造新房势必造成建筑生态的破坏;另一方面是旅游,各种以刺激地方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旅游名目都喜欢把旧的拆掉,再按旧的样子重新盖一个仿古的。无节制的旅游开发不仅没有起到保护的目的,更加速了乡土建筑的破坏,甚至歪曲了乡土社会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地分析和了解乡土文化的构成元素,所以选择黄檀硐村作为案例进行了考察。黄檀硐有着其他古村落不具备的三个特点:1.自然环境独特,山水相连,格局紧凑,空间封闭幽静;2.新建筑极少,建筑群体性甚好;3.乡土气息极浓,驳岸、房屋及跨溪小桥就地取材,原汁原味,具有浙南农耕文化的氤氲氛围。

以下是考察实录和思考。

一、村落概况

处于青山环绕的狭长山谷地带的黄檀硐村,始建于宋代宝庆年间,有确切记事的年代远在明朝永乐年间。全村面积20.7公顷,海拔400余米。全村350户人家,1400多人除一户人家姓黄,其余都为卢姓,是一个典型的血缘型组织村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交通运输的不便,逐渐迁居到乐清市区。如今村内仅剩一些老人家,守着老房子,享受宁静的乡村生活,从而也使得大部分的乡土建筑没有受到钢筋混凝土式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侵蚀,保留了其乡土本色,为研究该地区的乡土建筑留下了宝贵的资源。

黄檀硐村由寨门、村口、村巷网络、溪流沟渠、宗祠、庙宇、院落等构成,除了1958年时发生火灾烧毁部分建筑,其余建筑都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村内的100多幢房子内部梁柱为木结构,其余部分都是石材垒积的,乍一眼看去俨然一个石城,风格整齐划一。深浅参差的灰色蛮石建筑与绿意盎然的农田、郁郁葱葱的翠竹山林相映成趣,呈现一种鲜活朴实的乡村景色。

黄檀硐村建村的历史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始祖是当时任温州通判的卢尧盛,在南宋年间举家由福建迁入村里避难,由此建村;另一种说法认为明朝永乐年间,清江蔡岙的一位叫卢柯穆同样因为逃难而迁入此村,在村东口,如今尚有一座卢柯穆的坟墓。据对族内历史颇有掌握的卢尧林称,村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基本上认定就从卢柯穆开始。关于村名,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村庄对面的山上,有一片黄檀树,于是叫黄檀硐。这些黄檀树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期间被大量砍伐用于烧炭,如今不复再见了。

在清末民初时,黄檀硐曾经聚集了不少的财主。现在乐清的柳市、虹桥、白石、乐成等地,当年均有相当一部分田地系黄檀硐村的财主们所有。黄檀硐村的财主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在那个变革的年代里,他们大量置办田产。出于防患需求,他们还在村里修建城门,逐渐形成现在看到得村落的规模。

二、遗存现状

1. 村落布局

黄檀硐村群山环抱,东有五龙瀑布和关公洞,西有西龙瀑和古城门,南北两边均为高耸百米的陡峭石壁,形成“雨溪穿村,石桥横卧,巷道纵横交错,院落毗邻相接,村口寨门险要狭隘”的肌理形态。

村子原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现如今南北城门已不可考迹,只留东西两道城门旧迹。从东西城门的位置依稀可以勾勒出当初村落的范围。城门所在四面山体犹如四个出海神龟,四龟神态各异,或翘首以待,或匍匐前行,常年守护着村落的宁静生活。从北面的陡峭山腰俯视整个村子,可以看到整个村落的布局呈L形,向东北面和西面两个方向舒展开来,一条龙溪自东向西缓缓流向村子的西面,在狭长的谷口形成瀑布,飞泻而下,形成西龙瀑。水流在谷口蛮石上的圆形落水口盘旋而下的时候,龙的形态豁然明朗,景象甚为壮观,想必这就是西龙瀑的由来。在瀑布口边矗立着古城门的西门,西城门所在位置易守难攻,城门旁边皆是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即使是在战乱频繁的抗战时期,村落也鲜有祸事,可见始祖始迁之时对选址考虑甚全。城门在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后,只剩下石砌的门洞和门框横石。东城门是整个村子的主入口,1990年在东南方向修了盘山公路之后,城门也形同虚设了。村口的古关隘、古石刻、古山道和5棵有着500年历史的古罗汉松、抱石树是中国古村入口的经典象征。

村落的选址和总体布局反映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崇尚自然和谐、因地制宜。整个古村落的建筑布局不是以传统的方格网为基础,而是顺应自然,依山就势,看似信手拈来,却别有一番独特景色。这种自然观还体现在,前人就地取材不加任何雕琢地运用周边石材砌墙、铺路。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的位于村落西部山坡高台上一座名为“卢福涛家宅”的院落,也极其真切地再现了“天人合一”的观点。此宅依山而建,西边有条小涧,屋前为陡坡,屋后为较缓的山坡,比较符合风水中所谓的“枕山、环水、面屏”的原则,把“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演绎得非常到位。

2. 建筑型制

黄檀硐村的建筑年龄大多在300至700年间,最早的可追溯至元代。村内主要建筑为民宅、宗祠、书院、作坊等。其中又以卢氏宗祠、下大宅、卢(财主)家宅、卢孔华家宅等13座古建筑较为出名。建筑的风格平淡天然,就像它们的建造材料原木、蛮石一样彰显自然色彩,表现出居民对山川自然的亲切感和朴素的审美能力。

(1)民宅

村落内民宅依山而建,因势而造,就地取材,多为上百年的三合院,墙用山石叠砌,上面采用抬梁与穿斗结合的木构架,颇具气势。屋前有古色古香的石料院门,上有石刻斗拱作装饰,屋檐上的瓦当花纹各异,雕刻精美。屋内保留明清时期的木刻、窗花及雕饰,蕴涵着木石的天然本色,极具明清建筑特色。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宅子有卢文周宅、东不大宅和下大宅,其中下大宅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二百多年。大宅坐北朝南,院落宏大,为典型的三合院建筑,木结构石墙立面。正房为五开间,东西两侧厢房有楼阁,屋内门窗上的明清时期的木刻、窗花及雕饰做工精美。此宅曾经居住过12户人家,63个人,改革开放后,住户逐渐弃农进城,现为空宅。

(2)宗祠

村内大小古宗祠庙宇共有六处,其中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卢氏宗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宗祠坐南朝北,坐落于龟穴风水宝地处,前有龙游溪,溪岸古树相望,后为山体,山顶形似灵龟,山腰有“流米洞”,山脚为竹林。宗祠为一四合院院落,其布局紧凑,构建合理。中堂前立卢公牌位,供奉始祖画像,院内门拱、柱础、木雕、彩画、戏台等颇具特色。每逢农历三月十六日,这里都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摆设香案,演出做戏等。在卢氏大宗里保存完好的一座古戏台上,还有两箱戏服行头。据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个仅有1000余人口的小村,曾有过两个小型的越剧戏班。时期,宗祠的一些古物、建筑构件虽然被损,但是整体上还保留了原貌。

3. 民俗事象

黄檀硐村民风淳朴,闭塞的交通并没有让他们变得冷漠孤立,黄檀硐人热情好客,在和一些当地的居民的交谈中我们发现,村内蕴涵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民间杂祀、戏曲传统、饮食文化等。

(1)民间工艺

古村落里有众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夹缬、织布、酿酒等传统制作工艺,更为难得的是拥有从靛青提炼到印染工艺的“活化石”――夹缬生产最为完整的一套工艺流程。

黄檀硐历史上盛产靛青,村外小道田间遗留的大大小小地缸(地缸,在田头挖的专用于制靛的土坑,深1米许,直径2米多,内用石灰或水泥抹平),让人感受靛青传统制作的工艺。在黄檀硐村可以看到从生产靛青到制作夹缬的中国最古老的印染文化的遗迹,村民们生产靛青止于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而印染夹缬则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据传,温州地区的靛青以黄檀洞村的为上乘,原因一是这里山高、水清、风凉,生产靛青的自然环境好;二是在打浆时,黄檀硐人能够用舌头非常准确地把握靛青水的酸碱度。夹缬原是浙南民间的婚嫁必备用品,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曾经为该村带来了滚滚财源,加上这里交通偏远,远离战乱,吸引了更多的商人来此投资,历史上这个闭塞的村庄曾经富甲一方,显赫一时。

在村子的东不大宅里,还收集着数十件先人的生产生活用品,和一些历史久远、有收藏价值的婚丧嫁娶用品,全部为木制品,制作极其精致,雕刻细腻。时间跨越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应俱全。这些工艺品很好地展示了黄檀硐村的农耕文化。

(2)节日风俗

每年的正月初二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六在乐清地区流行一种古老的习俗――划龙舟,黄檀硐地区也不例外。龙舟的形式很多,黄檀硐的是档龙,档的两头分别装有镂雕、浮雕和漆绘兼施的龙头龙尾。档身下装木柄,供人握持。

龙舟是人们在新年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口太平、六畜兴旺、生意兴隆,以及道贺各种喜事的传统仪式。黄檀硐大致的仪式是,先从村子西城门处的佛光先师庙请来龙舟,然后沿着龙溪往村内人家移动,有的人家会在门前摆设供桌,奉上米塑(用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通过揉、捏、掐、刻等多种手法,制成各种人物、走兽、花鸟,不仅色彩艳丽,而且具有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米塑大都用于喜庆节日和庆祝寿辰等)、糕点、香烛等,龙舟会在摆设香案迎接的住户门前停留。有专门的领龙船先生在锣鼓配合下吟唱祝辞,祝辞的内容大致是唱贺村内的喜事,祈祷农事顺利、人畜平安、门第兴旺等内容。

(3)丧葬仪式

在黄檀硐一个老人的丧葬仪式中,我们看到基本上目前居住在村内的男女老少都会参与丧事的举办。哪些人负责哪部分工作都有明确的分工,还有专门的帐房负责丧事相关事宜的经费支出。女人基本上被安排准备食物、茶水等,男人则准备酒席上的桌椅用品,以及送葬物品的筹备。在还山――即灵柩下葬,仪仗队奏乐、鸣炮回来之后,要举办宴会,俗称“送葬酒”。邀请亲戚、友人、仪仗队人员以及协助办理丧事的人入席,宴会气氛静默。由于乐清地区靠近沿海,酒席上的菜式也都以海产、水果类为主。仪式的过程在一个肃穆氛围中渡过。

三、小结

为了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方比较寻找保护黄檀硐地区乡土建筑保护的可靠方法,之后我们又走访了楠溪江流域的芙蓉村、岩头村和坦下村。之所以选择该地区作为比较对象,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楠溪江地区与乐清地区的乡土建筑聚落在社会背景、组织关系、建造工艺、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对于深入研究黄檀硐地区的乡土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早在80年代清华大学的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等一批从事乡土建筑研究的资深教授就在楠溪江流域作过比较系统的调研,为后来从事乡土建筑调研工作的人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其次,楠溪江乡土建筑保护走的是以旅游促保护的路,虽然把楠溪江的乡土建筑推到众人的视野之中,但是这种模式所带来的效应还是有待商榷的。一方面,旅游经济提高了居民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但是另一方面旅游所带来的人流超过乡土环境的负荷,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并且为了迎合旅游效益而盲目扩建所谓新的古建筑,使各种“假古董”泛滥。走访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景象是触目惊心的,有很多建筑因年久失修倒塌而变成了垃圾场;有些居民自发“老改新”的建筑安上了铝合金窗户,完全破坏了乡土的本色;还有很多现代的新建筑穿插在中间,新旧面貌反差强烈。众多的前车之鉴是我们在进行黄檀硐乡土建筑研究的过程中不得不深思熟虑的。

值得庆幸的是黄檀硐村的乡土建筑保存得还是非常完整的。一则黄檀硐村距离乐清市区路途遥远,交通极其不便,自给自足的生产状况限定了村子规模的发展,即使后来修建公路,改善了交通条件,若无人带领也很难发现这个世外桃源。二则由于80年代的大迁移,村内除了少部分老人外其余居民皆已搬迁到乐清市区,很多建筑因此而闲置下来;最后一个原因是黄檀硐的建筑外立面、围墙、道路等都是蛮石所建,有效保护了内部木结构的梁柱,免受风吹日晒。眼下最让人忧心的不是自然因素的对建筑的风化侵蚀,而是人为因素。近年来有一大批古镇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景点,黄檀硐也正在蠢蠢欲动。在它还没有变成一个众沓纷至的 “公园”的时候,迫切需要对其建筑环境进行研究记录,为以后的研究工作留下详实的资料,同时能够为乡土建筑保护工作提出有效的保护和整改措施。针对黄檀硐的乡土建筑保护应该秉持以聚落为单位,把物质和非物质的保护结合起来的原则,不仅要保护村落内乡土建筑本身,更要注重建筑群内的乡土文化艺术的传承,建立科学有效的民俗民艺的传承机制,聘请专业的研究人员对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指导意见。此外,还要把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艺术和发展地方经济结合起来,利用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树立地方艺术品牌,可以开展一些民间艺术的表演、交流等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逐步建立起新农村的本土文化体系。保护乡土文化并不是保留其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居民落后的生活水平置之不理,而是促使乡土文化在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下合理地转型,保留其健康、多元性的一面。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三联书店社,1985年。

[2]陈志华,《楠溪江中游古村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3]南伟然:《乐清传统民俗》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

[4]丁俊清:《温州乡土建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年。

[5]陈志华:《乡土建筑研究提纲――以聚落研究为例〔J〕》,建筑师(81)。

[6]王其钧:《宗法、禁忌、习俗对民居型制的影响(J)》,建筑学报,1996 (10)。

[7]楼庆西:《中国古村落:困境与生机――乡土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中华文化遗产,2007(2)。

第3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关键词]河南巩义;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97-02

1 存在问题

第一,对巩义地方文化的特色优势挖掘不足。巩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各方面都很独特很优秀,如地方曲艺河洛大鼓、民间工艺水浒英雄脸谱、口水画、潜彩画等。但现在得到较大开发利用并成功推向市场的只有一些地方风景点旅游、文物古迹观赏旅游等产品,品种不多,形式单调。巩义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尚未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及其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及社会效益,在保护、开发、宣传、利用的力度上均显不足,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的挖掘尚处在起步阶段,对其整合开发利用很不到位。

第二,缺乏文化品牌意识。由于巩义市在文化特色资源上挖掘力度不足,大大降低了文化产业自身的影响力,削弱了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制约了大众高层次文化消费的热情。目前,巩义市对康百万庄园、宋陵等地方资源的旅游开发力度较大,但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没有注重文化资源的利用,缺乏文化附加值的注入,仅仅处在旅游开发的最浅层次。

第三,开发地方文化资源的整体环境有待优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巩义市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意识不浓。比如,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工作,虽然进行的力度很大,但市民们的普遍反映是,这只是政府的公益行为,大多数人并没有对文化传承有危机意识。

第四,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缺少专业的工作人员。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巩义市极其缺乏文化人才,尤其是缺乏高层次的专业文化人才。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大量的既懂技术又善于管理,既掌握传统工艺技术又能不断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巩义市目前此方面人才非常短缺,很多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整理的工作无法有序进行。

2 开发思路

(1)巩义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思路。民俗民风分布在地方文化之中,地方文化又由诸多具有个性特征的民俗事项支撑着,资源整合是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对巩义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的开发要秉承优化整合的思路。一是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向旅游文化资源的转换。在这方面巩义具有很强的优势,巩义土特产种类繁多,饮食品种多样,地方特色节日、特色制度保留传承得较完整,民间曲艺、舞蹈、体育活动有很强的地方特色,这些都是丰富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的有效资源。二是地方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换,这里主要指对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的开发。巩义民间工艺品种类较为丰富,通过调研统计,现巩义民间手工技艺包括根雕、织布、印染、剪纸、编织、篆刻、刺绣等31项。其中巩义的唐三彩、潜彩画、剪纸都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因此,要积极主动地利用这些传统的地方民俗文化资源,使这些资源优势得以优化整合,充分认识到地方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升地方文化的发展能力,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2)巩义乡土建筑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思路。巩义乡土建筑文化资源凝聚了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无穷智慧,沉淀了地方民族世代相传的文明资源和信息。巩义市最原始、最普遍的建筑类型就是“窑洞建筑”,此建筑类型具有就地取土、临壁掘洞、冬暖夏凉、坚固耐用等优点,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巩义市应全面考虑乡土建筑文化资源的价值和现状,建立一套有规制标准和规范约束的完整保护体系,强化制度化、规范化保护和管理。

对巩义乡土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保护工作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原则,遵循文物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把这项工作做好。例如,康百万庄园,在开发旅游业时加大宣传力度设置了许多宣传标语、版面,这些新时代特征的物品在康百万庄园内出现非常有碍传统建筑风貌的展现,此时可以考虑设置临时展板,放置于专门开辟的不妨碍整体景观的场所等方法加以协调。另外,要提高当地广大群众对建筑遗产价值的认知,调研时经常能碰到这种情况,当地群众对举着相机的参观者很是不解:“那么多新楼不拍,拍这破房子干啥!”由此可见,广大群众对建筑遗产的价值的认识非常不足,而大量存在的建筑遗产多数为群众所占用,他们的认识直接决定着建筑遗产的命运。这些做法既可提高建筑遗产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同时也使建筑遗产发挥出了价值作用,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3)巩义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思路。在对巩义地方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时,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开发保障体系。一是优先开发;二是重点开发;三是限制开发;四是禁止开发。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开发要求而把握好开发的规模、速度、质量、效率。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培育地方文化的特色资源自身的承载力和再生能力,合理有序的进行,坚决杜绝滥开发、滥利用的现象发生。

(4)巩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传承人保护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或空间而存在的,是一种“活态”文化。据了解,巩义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15个门类,360余项。全市目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老艺人)200多人,掌握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调查中发现也有许多老技艺老百姓不喜欢,有些传承人的儿子、孙子也不愿意再学习这项技能。对于濒临绝迹的非物质文化地方政府就必须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如,普查建档、资助保障、宣传、引导等,努力提高这些遗产项目的地位,使老百姓能够接受这些遗产并重新找到它们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在对巩义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开发对当地文化遗产和社会生活的影响,适时制订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通过这些综合的开发思路来完善中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形成一种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局面,达到提升河南文化发展能力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春丽.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

[2]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第4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它不但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而且为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定位导航。没有乡村的文化振兴,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作为与地方经济发展最紧密联系的高职院校具有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高职院校每年暑假都要组织数量庞大的学生开展“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送文化下乡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繁荣乡村文化的各种途径,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

关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界对此进行多方面的探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范建华、秦会朵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乡村文化振兴是在继承原有优秀乡土文化基础上,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作出贡献的具有中国特色乡土的文化。李军明、向轼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对原有乡村文化进行重新整合构建成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新型乡村文化。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从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角度出发提出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需要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现实需求。沙垚、王昊从主体、空间、时间、实践的四维框架出发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能够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文化、能重新钩连历史和当代的文化、也能超越职业化的文化实践。从上述所列的内涵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内涵的表述虽然不同,但是他们所表述的都体现了共性的东西对原有文化的重新构建。综上观点,笔者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对原有传统乡土文化的重新构建,在重构的过程中通过剔除其不合时宜的传统乡土文化因子,顺应时展潮流,融合现代优秀文化因子,从而把乡村文化打造成具有独特韵味的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优秀乡土文化,从而使传统的乡土文化得以振兴。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

(一)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引领。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组织、生态五方面统一协调发展的全面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乡村振兴中起价值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形成乡村文化产业拉动乡村产业振兴。我国在几千年的农业耕作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各有特色的乡土文化,这种经过长期改造、传承和发展积淀而成的文化资源形成乡村文化产业,以此拉动乡村产业振兴。二是通过挖掘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生态理念,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生态振兴。三是通过挖掘传统乡村社会中长期形成的治理智慧,如乡规民约、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淳朴民风等促进乡村组织振兴。四是通过挖掘古代商人长期在外闯荡过程中形成的“注重诚信”、“敢于打拼”、“勤俭致富”等的优良品质激发农民创业活力促进社会振兴。(二)乡村文化振兴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总书记强调:“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1]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漫长的农耕社会所积淀的农耕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的农耕文化是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和源泉,是中华文明流传至今生生不息的灵魂,传统的农耕文明在凝聚乡村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代表传统文化传承的农耕文明不断受城市文化的冲击,广大乡村地区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不复存在,淳朴、敦厚的民风逐渐衰落,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且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乡村的逐渐流失。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三)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内在要求。总书记强调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民对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期盼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步伐滞后,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改变落后的农村文化面貌,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期盼和需求。

三、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途径

(一)助推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乡村文明水平。思想道德建设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乡村文化振兴首先要大力推进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提高广大村民和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高职学生可以利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借助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优势,积极参加到乡村思想道德的建设中去。一方面,高职学生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等方式与深入各乡镇党支部,并与之结对共建,还可邀请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他们作新时代党的最新方针政策的专题报告,提高村民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理论素养。另一方面,高职学生通过参与举办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帮助广大乡村群众树立正解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明辨是非,在传承优秀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去其陈观陋习,全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步伐,真正做到“听党话,跟党走”。(二)助推拓展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乡村基层文化机构的建设与发展,这给乡村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为乡村文化建设开启新征程,但还存在着文化资源缺乏、文化内容单一、文化建设可持续性不强的问题。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加入,可以拓展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一是高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文化资源,给予乡村文化建设的直接的帮助。二是高职学生通过开展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深入农村并协同乡村文化人员共同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增厚地方文化底蕴,增强地方文化自信。三是高职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帮助乡村建立电子图书馆,集合网上文化资源,这不但实现高职院校与乡村基层文化机构可共享图书资源,而且还能引领村民健康学习,拓展网络文化资源。四是高职学生利用自身社会活动面广和活动能力强的优势,向社会各界宣讲乡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向乡村文化机构捐赠、捐购其所需要的书刊资料,联系城市各类文化组织给乡村基层文化机构传经送宝,不断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三)助推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文化品位。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乡村文化活动进行,因此乡村文化活动是乡村文化发挥作用的主渠道、主阵地,对于提高乡村群众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文化活动具有天然优势。一是高职学生既可以为乡村文化活动出谋划策,也可以出人出力,协助乡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具有朝气活力高职学生的参与不但为这些活动增光添彩,而且大大增强活动效果。二是高职学生发挥高职院校自身文化优势,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独立为村民举办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宣传活动。三是提升乡村文化活动品位,促进乡村文化活动繁荣发展,从“送文化下乡”到“种文化下乡”,发挥高职学生较高的文化活动能力,通过言传身教,帮助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提升组织和参与乡村文化活动的能力。(四)助推创建乡村特色文化,培树乡村文化品牌。乡村特色文化,既是乡村文化品牌的源泉,也是乡村文化中的精华,更是乡村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挖掘和创建乡村特色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高职学生可以借助本校具有文化研究资料和自身人才的优势,在开展社会实践时,协同乡村文化干部和当地有较高文化修养的行家里手,从历史、地方、经济、人文、区位等方面入手,挖掘或策划乡村文化品牌,寻找可以打响乡村文化品牌的路径和内容。具体可以通过查阅当地乡村文化的历史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资料疏理并挖掘当地乡村文化的特色和亮点,着力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名片。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相关人物,深入了解乡村特色文化传承,形成相应的调研报告,为创建乡村特色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加强宣传推广,实现乡村特色文化与文化旅游、文化产品相结合,打造响亮的乡村特色文化品牌。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前景广阔。为了进一步地发挥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还需要高校、地方政府与乡村的通力合作,进行无缝对接,资源共享,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8-9-23(1)

[2].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4

[3]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J].山东社会科学,2019,4:176~181

第5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关键词:都市社区;景观;华侨园;人性化;民俗

城市化的脚步加快,如今的景观的范围很广泛,既涉及到环境,又涉及到建筑的空间感受以及该区域所体现的文化气息。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实物,更是一种想象和精神内涵的提升。结合“龙岩印象”―福建龙岩市华侨园规划设计的理念和细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都市社区景观设计要素和原则进行概述。

1 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要素。人们在使用的社区花园仅仅是满足了低水平的绿化设计,只是绿色的树和草地等等。而现代居住环境的绿化则显示为下面几个发展方向:空间层次丰富的植物搭配,平面颜色变化的花卉组合,标志性植物的种植以及参与性与教育性并行的植物开发等。与此同时,更加注重适地适树,将具有区域特点的植物种类作为绿化基础。在“龙岩印象”的设计中,经过充分的调研,了解到当地院落附近具有明显福建代表的果树,例如枇杷树、香蕉树、木瓜树等。还有茂密的榕树和杜鹃花等。这些标志性植物种类即是体现了龙岩的植物风貌。也是方案设计中的植物重点。

2 水

充分利用水的特点,例如水的流动性,改变性、穿透性和易蒸发性。在相对完美功能的一个大的社区,绿色设计加入水的设计至关重要,动静互补,其匹配元素也是层次丰富,如水、老树、亭子、岩石充分体现艺术的魅力。在设计中,我们也会设计其他元素:比如路堤的设计,水池底部的设计,桥的设计也必须考虑。与此同时通过水的宽或窄,还有形态的改变以及现代自动化技术测量去控制水流的速度。快速、慢速、流体、静水,形成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很好地平衡自然和人造的水景。通过灯光、基座、栏杆和其它装饰物的补充,营造舒适的环境。

3 建筑

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同样也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建筑的独特性在于它们之间或围合或开放所营造出的空间感受。这样的景观建筑对浏览者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观赏体验。

在了解了一些景观设计的主要要素之后,结合“龙岩印象”方案中的设计理念阐述都市社区的景观设计原则。

4 空间概念

不同的都市社区设计风格产生不同的景观构造。比如,适合于现代社区景观园艺的现代风格,本地风格的社区更适用于本地的特色和历史语言。在“龙岩印象”的设计调研初期,了解到当地最具有特色的也是居民最希望的空间形式就是旧时的中山街。繁华的景象、异国风情的骑楼。前店后院就是人们生活最主要的空间形式。

区域中心的街道式空间序列,展现中山街风情。两侧是以围合和半围合院落组成的乡土建筑的空间序列,展现当地的乡土和华侨民居风格。加以鼓楼广场的连接和贯穿,形成地域风格浓厚的商业文化区。同时,景观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开放程度进行空间的组织。在整体方案中,既有中部的开放空间又有以院落为代表的私密性空间,彼此贯通并有所分离。

5 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是对于环境设计概念的一个重要转变。大多数人类居住环境,无论年代、尺寸、文化背景和地理位置的不同,绿色空间的存在也许是与居住环境一样久。以人为本的精神有丰富的内涵,它强调绿色景观设计和环境功能是要改进生活环境,以至于达到最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人的功能使用意愿和活动交流空间形式是该方案设计的重点。

第6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环境景观;生态;规划

城乡结合部最早的定义来源于1968年提出的“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在引入我国初期,有一系列的术语来表达,虽然表达的含义不尽相同,其实质也大都相同,但使用起来较为混乱。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关部门旨在统一群,更好地便于城市规划与土地的集中管理,提出了“城乡结合部”的说法。其核心内涵主要指“规划确定为建设用地,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用地混杂地区以及规划确定为农业用地,在国有建设用地包含之中的地区”。

我国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景观规划要立足于时代背景,同时,科学地结合相应的生态理念,通过大量的环境调研,依托景观设计理论,辅之以相应的设计技术作为支撑对城乡结合部进行规划与设计。这种发展方向才是其应有的特征和发展方向,才能使区域结合的地带发挥其合理的价值,力求达到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城乡结合部景观类型

城乡结合部的景观类型依照不同的分类原则其种类很多,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3种主要类型:乡村农业景观、交通线性景观以及自然景观。

乡村农业景观是一种以农业为载体,农村为依托的一种人文景观系统,与城市景观中的现代化科技为导向原则不同,乡村农业景观主要包含生态类农村人文景观为主,例如,乡土建筑,乡土文化、生态农业、生态田园等较为复古的一种自然景观形态。但需要提出的是,相较于传统的农业耕作环境,城乡结合部的生态景观更多的是对现代农业的一种新的诠释,土地的粗放式耕种、乡土文化氛围的营造、特色生态田园生活的打造,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传统乡村环境带来的淳朴与恬静的休闲生活。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的交汇点,具有重要的地域要素,交通的发展加速了城市的扩张,也改变了城乡结合部的形态,成为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脉络。城乡结合部的交通脉络不仅起到连接和组织空间的作用,还发挥着生活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服务周边居民生活,同时,将碎片化的景观进行组织与连接,更好地统一周边景观。这是一种复合性的生态景观系统,在具有交通功能的同时,兼顾了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的多重含义,为周边居民及过路者带来重要意义。

自然景观主要是指不包括人为干预而自然形成的景观元素,如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元素。人们渴望自然的原因是人们始终想根据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未受干预的环境逐渐减少,城乡结合部作为一种自然载体,不仅承载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感知,更是生态和自然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然形态的天然形体是形成乡土风貌的重要元素,这种自然景观:一方面可以丰富空间层次;另一方面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之地,2方面展现出自然的乡土风貌,形成不一样的风土景观。

2.城乡结合部景观建设存在问题

根据资料的收集与建设情况调研,发现建设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格局混乱

城乡结合部建设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建设的整体性没有很好地纳入到城市规划序列中,建设的方式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定位自由发展,既没有考虑景观和城市格局之间的关系,也没有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最终导致景观系统的混乱,同时,内部空间及线性景观没有秩序,缺少统一的布局和序列,造成整体格局的混乱。

2.2生态失衡

城市化进程不仅影响城市建设,同时,对乡村的建设也具有影响意义,由于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得原本自然农业格局被打破,在农业内部调整的影响下不仅使农业建设受影响,还影响了农业景观的形成,整体空间缺乏层次的同时,降低了整体空间的舒适性。

2.3过渡生硬

城乡结合部的整体景观缺乏良好的空间过渡,城区与乡村结合的景观不能结合成整体连续的有机体,不仅影响了城市整体的空间秩序,还使得周围的生态网络和生态构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率,致使景观在视觉上缺乏一定的过渡和连续性。

3.造景失调

由于科技手段的日益进步,在人工干预下各种造景元素日益丰富,在这种人造美景下出现的是传统的景观和现代新型经管失调现象。许多乡村盲目地进行城市化发展,忽略了乡土文化的建设和传统文脉的保护,使得整体的乡土景观无法和周围环境相适应,影响了整体景观效果。

4.结论

第7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关键词]乡土历史教学;区域文化优势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8―0124―02

历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特定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与区域文化更是不可分割,因此,如何在乡土历史教学中突出和发挥区域文化优势就成为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区域文化的构成、功能和特点

区域文化从构成上可分为城镇区域文化和乡村区域文化。城镇区域文化是以城镇为依托而形成的集中反映该区域文化特征的文化,其作用在于:一方面,城镇区域文化对内具有文化的凝练和提升作用,对外具有文化的展示和交流作用,并升华为一定区域的文化标志或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城镇区域文化对乡村区域文化的发展又有带动、辐射和促进作用。相对于城镇区域文化而言,乡村区域文化是在广大农村形成的分散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文化,它具有分散性、单一性和持久性等特点。乡村区域文化既是城镇区域文化的源头,也是城镇区域文化的流变。所以,城镇区域文化和乡村区域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在乡土历史教学中,有必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在历史教学改革中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前提就是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则是立足现实。对历史教学来讲,立足现实的重要一点就是利用区域文化优势进行乡土历史教育,培养和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进而激发起他们将来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决心。

二、有效利用区域文化优势的基本要求

(一)始终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在乡土历史教学中,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乡土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正确利用区域文化优势的政治保证。在突出和发挥区域文化优势的乡土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开拓创新,既要力行改革,又要讲求实效,努力使乡土历史教学和区域文化优势达到有机统一。

(二)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就乡土历史教学而言,在突出和发挥区域文化优势的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和尊重劳动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文化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是他们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区域文化。所以,在乡土历史教学中要引进当地造福桑梓、建立功勋的历史人物,让学生认识到前人是怎样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和创造的,让他们对自己的祖先和父老乡亲产生由衷的爱戴和敬佩。二是把教学实效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面。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发展如果没有了人的内涵,或不能落实到人,那么社会发展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是突出了人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升人的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是从价值取向上增强人民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起指导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因此,乡土历史教学在应用区域文化优势中,不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背,必须要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完整性、统一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改革开放信心,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有损于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的意识与行为。

(四)因地施教、突出特色是发挥区域文化优势的基础

由于诸多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乡土历史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所涉及到的区域文化资源,也必须有所鉴别和取舍,而依据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利于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来分析和评价历史,有利于保障教师教学的正常进行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切不可求大求全、脱离实际。例如,根据兰州各县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历史特点和状况,兰州区域文化可划分为这样八种基本类型:基于农业特点,以安宁的桃子、七里河的百合、皋兰的白兰瓜、红古的苹果等以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的农业产业型文化:基于工业特点,以西固为中心的工业产业型文化;基于商业特点,以城关区为龙头,七里河区为延伸的商业贸易型文化;基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五泉山、黄河风情线、兴隆山、吐鲁沟等为代表的旅游型文化;基于革命纪念场馆,形成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和烈士陵园为基地的革命传统型文化:基于回族人口较多,且集中的特点,形成从西关什字到小西湖为中心的民族宗教型文化:基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多的特点,形成以科技一条街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纽带的科教型文化;基于名优小吃,如兰州牛肉面、酿皮、灰豆等,民间艺术,如刻葫芦、太平鼓等而形成的民俗型文化。因此,兰州地区各学校,在进行乡土历史教学时,可就近取材,尽可能选取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亲身感受到和体验到的区域文化资源,这样既可以加深他们的认识,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突出和发挥区域文化优势的具体做法

(一)提升对区域文化重要性的认知度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欠缺会严重影响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同样对于一个地区而言,需要有这一地区所特有的区域文化。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特别是主观认识不够,学生对区域文化重要性的认知度还不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精神上越来越迷茫,产生了程度不同的文化认同偏差。所以,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特别是区域文化对自身和社会的重要性是培养价值观,提高文化素质,激发爱国爱乡精神的重要形式。要做到这一点,从事乡土历史教学的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区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二)将区域文化纳入到泛乡土历史教学中

泛乡土历史是指一个地区所在的地理范围内的省域、国别历史。事实上,文化是相通的,对区域文化的研究,并不意味着只是对某一地区文化的研究,而是通过它的研究去了解更大范围(背景)下的文化,掌握更深刻的文化本质和内涵。例如,兰州区域文化是甘肃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兰州区域文化的研究不仅是对兰州区域文化本身的认识和反思,还是对甘肃区域文化的认同,对陇原儿女自信心不断提升、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内在探寻,从更大的范围来讲也是对中华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具体认同过程。

第8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农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汇报范文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9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事实上,诺大的城市,居住在不同地点、从事着不同职业的人们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捍卫自然的尊严。冒昧地选择自然之友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标题,只因为这群人:身体力行,真心实意。天下溪: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还记得去天下溪那天阳光很好,与同去的志愿者李慧妍一起找了好久,才在某核研究所的角落里发现了搬了新址的天下溪办公室。大概20m2的屋子被隔成两间。大一些的居中是格子状的办公桌,左边一排高大的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着生态学等各种书籍,还有些小蒙古包之类的手工艺品,右边一个小书架,墙上挂着民族风格浓郁的挂画,门后挤满了《天下溪年报》、天下讲坛资料等印刷品的包裹,里面的小间则做成会议室,窗边的一排盆栽将小屋装点出些许春天的气息。

接受采访的是天下溪的项目干事张娟,娇小灵动的女子,眼中总含着温暖的笑意。作为在天下溪成立之初就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张娟将天下溪的项目和自己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

“坐而论道,起而行之。通过理论探讨、教育探索和公益行动,丰富乡村教育资源,保护地方及民族文化多样性,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天下溪的宗旨透出浓郁的道教韵味。她从天下讲坛到乡土教材,天下溪秉承踏实无争的态度默默工作讲起。张娟说,天下溪的文化是滋养人的文化,鼓励将工作与自己的特点相结合,鼓励合作,帮助志愿者找到自己的动力――这样,即使是离开天下溪,也不会迷茫。

在天下溪现今优先开展的乡村教育方面,一方面支持当地的建设,一方面通过乡土教材增加乡土价值的理解和认同。最初听到乡土教材,以为是可以和民俗保护等同起来的事情,却在翻看草原故事的小册子和张娟的讲述中慢慢改变了认识:乡土教材的意义,不只停留于挖掘乡土智慧,也不止停留于提高当地孩子的自豪感,更在于“找到自己的根”的文化传承,在其中可以找到自己成长的力量――或许这动力来自人性共通的对美好的东西的追求,为天下溪。

提及在NGO的工作特点,张娟有些不以为然地笑笑,说自己觉得这样的事情有意义,与自己的个性相符,是自己想过的生活也是自己想走的路,这样就够了。NGO不是避难所,也不是没有黑暗的东西,知道自己为什么来,来了要做什么,把事情做好。选择了NGO的价值认同,就要学会接受这个职业带来的其他东西。或许这是在挑战人生,但终归追求自由和独特的生活也是人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心里踏实,就够了。”不变的温暖笑容,透出坚定执着的力量。

“人总会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不过于要求工具式的理性,保持团队能力的提高,在踏实无争的工作中践行自己选择的生活的姿态: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不虚言。

绿家园:媒体交流,绿色视野

正巧赶上绿家园每月一次的记者沙龙,中青记者之家饭店十楼的会议室坐满了心系环境的同仁。起初以为在座都是媒体记者或编辑,悄悄问了身边几位才知道,除了媒体工作者,还有生态研究所的研究员,侨居海外的知识分子,低碳经济的推动者,退休教师……也是在那一瞬,深切地体会到“我们从不孤单”。

当天邀请中科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系的肖显静教授诠释科学和环境的关系,以及自然之友调研部主管张伯驹《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应对气候灾害》调研报告。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坐在一起,聆听,讨论,为着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想。

理论上5点结束的沙龙,还有些同仁留下聊到快6点,有感于汪永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现场激烈的对事不对人的讨论氛围,每个人都在思索,在行动,仿佛听到激昂的进行曲在耳边奏响一一前进,不需要彷徨。

因着帮忙拿了些东西,随绿家园的两位专职:王小娜和李笑波走曲曲弯弯的小胡同回办公室。拐了不知道多少个弯,终于来到位于雍和宫后面的绿家园办公室。邻着尚在整修的古建筑,有些古典沉郁的意味。一路上听笑波讲工作后的三个月是怎样“神经病似的”想追逐小学课本上和动物、自然朝夕相伴的生活,又是怎样误打误撞进了绿家园;之前小娜姐姐一个人做了两年专职,多大的压力和挑战;怎样一点点成为半素食主义者,见到新开的素菜馆就要兴奋半天……而小娜姐姐只是静静地走着,时不时提醒一句“小心车”,淡然而从容。

“发挥媒体的独特力量”,绿家园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除了记者沙龙,还有定期的英语培训之类交流并提升自身的机会,圈子一点点扩大影响。于组织,绿家园则尽量减少专职数量,以更多的兼职和志愿者职位邀请大家加入。行走江河,在关注中注入行动,将民众的声音放大成响亮的力量。绿家园,绿色与你同行……

地球村:这是一个关于乐和的故事

地球村大概是我最早知道的NGO了,不记得是因为垃圾分类抑或是26~C空调计划――大概最初的认识总会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在做准备工作时,发现网站上的资料颇有些厚重的感觉,于是细细地做了笔记,准备迎接一餐精神盛宴。

地球村的办公室有三间,面积很大。专职人员的办公桌和书架占了最大的一间屋子,一间小一点的储物室,还有一间中等大小的会议室。已经是腊月二十六,办公室内还有四名专职人员工作。在堆满四川彭州通济镇大坪村重建资料的会议室,开始了此次采访。

地球村有绿色媒体、乐和家园、绿色社区、有害化学品及公平交易五个常设项目,提倡人内心对珍爱健康、珍爱生命的认识,而不仅仅是环境治理。在这个意义上,地球村努力探寻适合中国的环保之路。绿色媒体项目持续举办记者茶座,为记者提供生态学和传播学方面的培训以及公众信息服务;乐和家园项目旨在推动中国可持续能源政策,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公平交易创建乡村产品的销售平台,保护弱势群体t有害化学品项目推动了中国草根组织对化学品问题的识别能力和实践能力;而绿色社区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为主导的社会公益基金资助下,在受灾严重的四川彭州通济镇大坪村与村民一道重建乐和家园。

在大坪村,NGO和政府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重建后的大坪有村民自主成立的环保生态协会,亦有地球村的工作小组进驻。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NGO和政府关系的积极方向:合作,沟通和交流,为着更和谐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