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更新历史课堂教学理念,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把历史课看做是加在他们身上的“徭役负担”,他们不愿意承当这种徭役,在课堂上学习起来自然就很被动,没精打采了。虽然,现在我们的高考制度做了很大的改革,但历史的学科地位难以有很大的提高。要想让中学历史教学注入活力,就必须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那么到哪里去寻找学习历史的动力呢?试想,如果把学生在每一天学习生活中的想法、愿望汇集起来,将它编织成“梦想”带入课堂,然后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来实现这些梦想,那学习的动力不就找到源头活水了吗?因此,让学生带着梦想走进课堂就成了我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其核心就是让学生从梦想中寻找学习的动力,化被动厌学为主动乐学。孟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能够做到乐于去学,那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就有无穷的动力和精力,他的每一根神经都会投入进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课堂上要优化师生关系,教师要注意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学生就会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建构起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和方法培养为目标的现代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要给学生搭建好一个平台,而平台搭建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效地创设了历史情境。当学生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建立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对学生影响很大,因而教师要做到教态自然大方,平易近人,促进师生关系融洽。
三、认识历史本质,辩证看待历史现象
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社会科学,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灵魂,历史学的根本特点是运用唯物主义史观研究历史。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这就是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与论的有机结合。因此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的基本特点,它决定了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史与论的结合,重视理论教学,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分析具体历史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而不能满足于表面,满足于就事论事。要深刻认识史与论的关系。历史理论是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是历史现象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结论,故称“论从史出”,只有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前提下观察历史现象,才能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体现史论结合。
四、重视历史分析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继承与发展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阶级斗争、人民与英雄等原理,常被用于历史思维过程中。利用好这把“钥匙”学习历史,进行历史思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社会现象,都能从背景、根源、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得到正确结论。如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能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根源有较清楚的认识,并能发现和得出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上,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就能把它们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能从当时、当地情况出发,从不同视角,多方面、客观地去思考,锻炼了思维的周密性,克服主观性、片面性。历史分析思维方法,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思维方法,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也适应了高校选拔的需要。
【关键词】唯物史观 挑战 现代创新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实质和核心所在,同时它构成了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它的诞生“实现了在哲学世界观的变革”①。其理论指导了人类实践活动,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当人类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进程的大背景中,哲学陷入了普遍的“困境”,唯物史观是否也面临着冲击和挑战?它的发展和创新之路又在哪里呢?
唯物史观的历史沿革与现代挑战
孟庆仁在《现代唯物史观大纲》中,将唯物史观分为经典唯物史观、传统唯物史观和现代唯物史观三个历史阶段。
经典唯物史观及其挑战。经典唯物史观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后又为经典作家们在不同程度上进行发展的唯物史观。从主观上说:首先,“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以最后真理为其终点的体系。”②马克思本人也不认为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穷尽了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依照时代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完善与更新,是当代后继者的历史使命。
其次,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在他的思想中把握他所处的时代的产物。当今人类正处于不可抗拒的全球化趋势中,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经典唯物史观应当具有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新的问题。
从客观上说:首先,二战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信息科技和生物科技为主要标志的全球性科技革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根本性变革,为唯物史观理论模式的转化提供了可能性。在马克思的时代,科学技术主要是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今天则主要代替人的脑力劳动。科学技术从解放人的体力到解放人的智力,这是一个根本的转折,使整个社会的结构和面貌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其次,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时代,这种时代特征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新格局、新特点和新规律,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唯物史观的理论领域。
具体地讲,其一,从全球范围看,当今时代阶级斗争依然存在,但其内容与形式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把所有国家卷进竞争旋涡,科技创新成了发展与竞争的主要手段。国家发展之间的竞争、控制与反控制、文化与价值观的冲突已成为现代国际斗争的主要内容。这种时代内涵与特征,决定了当今时代新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不同国家发展的特殊规律与特殊道路。研究这种规律和发展道路将成为现代唯物史观的主要方向。
其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人类面对许多新的重大问题如核武器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等涉及整个人类命运的问题,这些都需要运用现代的唯物史观给予解决。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向唯物史观提出了严峻挑战。苏联、东欧剧变,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宣布“历史已经终结”,欢呼“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冷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致力于一种新的即资本主义世界秩序。在此背景下,国际上出现了攻击、否定的社会思潮,反映在历史研究领域就是否定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认为其已经“过时”。
传统唯物史观及其挑战。传统唯物史观是以《斯大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依据,后来在哲学教科书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科书体系。这些教科书追求系统地表述哲学的基本原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哲学的理论体系,对于进行哲学的理论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又还不是哲学理论体系本身,从这样的“哲学体系”出发,容易导致理论同实际脱节,导致教条主义。针对这一现象,在学术界就提出了“重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和“重读马克思”这两种意见。
有的学者提出要“重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如果这个“重构”指的是纠正教科书式僵化体系,在当今时代实践的基础上,重新解读、重建与发展马克思所创立的体系是无可非议的。但我们要明确“体系”应是研究的结果而不是研究的起点,更不是哲学研究的中心。现代唯物史观应该面向现实,关注人生,捕捉和研究时代性的课题。
还有一种意见是“重读马克思”,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的主体性问题,实践在历史观中的地位问题,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机制和实现方式问题,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选择性的关系问题,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认识论和价值论问题,都是新时期唯物史观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重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根据当代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的新成就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重读”必须立足实践,研究新问题,而且不能把我们对传统唯物史观缺点的批判看成是对马克思经典唯物史观的批判。
随着时代的变迁,唯物史观也应该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完成从经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现代唯物史观是唯物史观的现代形态,它以经典唯物史观为基础,吸收传统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在现当代条件下丰富、完善和发展。
唯物史观的当代创新
唯物史观创新的方法。唯物史观并不是一种封闭的、主观思辨的逻辑体系,它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宽广道路,因此,要实现唯物史观的创新,完成唯物史观从经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我们要破除对唯物史观的各种附加成份和教条主义的理解,还历史唯物主义本来面貌。比如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统解释中,只强调了阶级斗争学说,忽视了人的学说和实践的学说;只强调革命学说,忽视了建设的学说;只强调了成熟的马克思著作忽视了早期和晚期著作的研究等。面对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正确认识马恩的唯物史观。
其次,在我们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本来面目之后,就要进一步分析这一理论的本身,找出这一理论新的生长点,实现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更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唯物史观进行创新,这种创新并不是对“原典”的重新解释、补充和运用,而是研究和解决创始人没有研究过、或者研究过但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回答的新问题,要把唯物史观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唯物史观的研究领域。
最后,深刻把握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发掘其中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永恒价值的思想,并以此作为新的理论模式的基础。比如实践的思想,系统的思想,人的学说等这些都是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实现唯物史观的创新,完成唯物史观理论模式的转换,其理论出发点是要弘扬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精华与实质,其理论落脚点是要实现唯物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解释,达到唯物史观和时代精华的视界融合。
唯物史观的创新内容。在认真领会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原义和全面吸收现代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我们以创新系统论、创新动力论的思维方式为新的视角,以创新实践论为主线,以人的学说为中心从而实现唯物史观理论的重大创新。
第一,创新实践论是唯物史观的主线,奠定了当代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就是要用实践来说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用实践来把握现存世界。
第二,创新动力论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实现了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重大创新。
第三,创新系统论是先进的思维方式,是唯物史观新的理论视角。马克思把整个人类社会比作一个有机体,把生产关系看作是一个总体联合体,把人的本质看作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思想把握世界、把握社会,为说明和研究社会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第四,人的全面发展论实现了唯物史观历史价值论的重大创新,是现代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它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创新,实现由经典唯物史观向现代唯物史观的转换。(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注释
一、板块:感知哲学的宏观架构
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哲学的基本范畴总是弄不清楚,答题时常常是“张冠李戴”“破绽百出”如:题目明明要求回答辩证唯物论知识,他们却答了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得分之低可想而知,真可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哲学理论体系没有一个明晰的宏观把握,对哲学范畴混淆不清。所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哲学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非常关键。
从理论体系上讲,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板块,而辩证唯物主义又可细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板块,历史唯物主义可细分为唯物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个板块。如果学生将这些哲学板块牢牢地印刻在脑海里,形成一个个“电脑文件夹”,并将相应知识点分门别类地储存在每一个文件夹中,如:将“联系”“发展”“矛盾”“创新”存放在“辩证法”板块这个文件夹中,让每个知识点都有自己很清晰的归位,答题时就能从中快速而准确地提取出来,从而大大地降低错误率。
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些板块,我们将哲学理论体系简要概括为“一二三”:“一”即哲学(母亲);“二”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母亲的两个儿子);“三”即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两个儿子各有三个儿子)。这不就是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吗?看来,要巧记哲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还是很多的,只要我们多思考、勤总结,方法一定比困难多。
二、对子:清楚哲学的突出特点
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运用了很多概念、判断和推理来构建起它的理论大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本质性、一般性。而高中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到一定高度,因此对哲学课本里的诸多概念感觉难于理解和记忆,做起题来更是头晕脑胀,如:一元论、一点论、二元论、两点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简直就是云里雾里。所以,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好这些基本的哲学概念或术语,为学生学好哲学这门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万物莫不有对”,对子是哲学的突出特点。分析哲学教材,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绝大部分概念或术语都是成对出现的,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一元论与二元论,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实践与认识(理论),真理与谬误,联系与孤立,整体与部分,静止与发展,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内因与外因,矛盾同一性与矛盾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矛盾次要方面,全面与片面,两点论与一点论,重点论与均衡论,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等。发现并运用好哲学的这一特点,通过对比来分析和研究这一个个概念对子,对学好哲学很有帮助。
三、××性:明确哲学的叙述方式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特点和叙述方式,哲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在表达某概念或原理时常用“××性”来叙述其属性和特征,以全面阐述相关理论。如: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世界的物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物质还具有可知性、永恒性等属性;运动的永恒性、无条件性、绝对性;静止的暂时性、条件性、相对性;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绝对性、相对性;认识活动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具体性、条件性;发展的永恒性、普遍性,发展趋势的前进性,发展道路的曲折性;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普遍性、特殊性、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阶级性。诸如这样的“××性”表述,在哲学教材里有很多,初学哲学的中学生常常被弄得一头雾水,稀里糊涂,老是混淆不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告知学生哲学的这种叙述方式,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些“××性”表述做一个专门性归纳,以很好地解决学习难题。学习中,不仅要对各“性”准确理解,还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甚至还要在比较中去分析各“性”的不同与相通。
下面,就以“辩证唯物论”的“物质”和“意识”两个概念为例,简要介绍“××性”表述归纳的一些基本方法,希望能为破解哲学教与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思路。
辩证唯物论“××性”归纳
概念 解释“×性”理解 高考典型例题
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对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和共同特性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强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看不见、摸不着,不可创造、不可改变、不可消灭。
(2008年上海政治第14题)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B)
A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 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运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可知性 物质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永恒性 物质是永恒不灭的
意识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 人们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2009年江苏政治第28题)“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
A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 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 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 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意识活动的计划性 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案和行动步骤等。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主动反映,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现在,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出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根据实践的需要来选择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
四、观点:把握哲学的基本内容
哲学涉及的基本概念很多,原理观点也不少,学生学习常常是顾此失彼,真是“熊瞎子劈包米”。其实,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哲学观点的理解和记忆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我们在把哲学理论体系“板块化”的基础上,借助哲学基本“概念”,再来将之细化成“十一观”,从而实现知识的由点到面。如:辩证唯物论包括物质观和意识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创新观(或辨证否定观),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唯物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哲学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就更加清晰明朗了。根据各“观”,我们通过其核心概念进行“观”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形成一个个原理和观点。这样,有了一棵棵葱郁的原理树木,哲学这座森林自然能够茂盛起来。
以“物质观”为例来说明辩证唯物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过程。根据“对子”这一哲学的突出特点,由物质观的核心概念“物质”可引出其对子概念“意识”,进而得出辩证唯物论的第一个基本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又由“物质是运动的”引出“运动”概念及“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由“运动”可引出“静止”概念及“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再由“运动是有规律的”,引出“规律”概念及“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进而得到辩证唯物论的第二个基本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这样,哲学的知识库就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起来了。
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我们有意识地重视用这种演绎的过程和方法去引导学生推演出每个板块中的相关哲学原理,不仅对他们全面系统深入地学好哲学这门课程大有裨益,而且对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也很有帮助。
五、图表:学好哲学的重要方法
图表,相对于整段整段冗长的文字表述,具有简洁明了、直观形象的效果,对学生而言,无论是知识的积累、理解和运用,还是思维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是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提高,都非常有帮助。
六、反思:体悟哲学的人性养育
学习《生活与哲学》这门课程,绝不只是通过记住几个基本概念、几条基本原理,来解答几道试题,为高考赚取一点分数。哲学的价值更在于它对人生的指导意义,它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它对真理的探索使命……正如教材上所说,“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哲学是人生的根本指南”“学好哲学,终生受益”“让哲学思维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历史教师的知识素质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知识素质、专业基本知识素质和其它相关知识素质。
一、基本理论知识素质
历史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有:基本原理,主要是的认识论与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历史学科原理,主要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等等。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才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如:原因和结果,共性与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些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概每和观点,给我们指明了研究人类历史的重要方法。又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特殊作用,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
二、专业基本知识素质
历史教师必须具有广博坚实的历史专业知识。系统的全面的掌握中外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时间、重要人物等。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民族各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过程。还应阅读一些基本的历史文献,如中国史应选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以丰富知识构成,使历史教学有广泛的内容。还要不断充实和更新历史知识。教师不论学历有多高、教龄多长,都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文物考古有了新发现,学术研究有了新成果,现实生活中提出新课题,必然会影响或推动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师不应对此孰视无睹。对大纲、课本的正确态度,是尊重它的科学性、规范性,而不是每字每句奉为神明,是在尊重它的前提下驾驭它、运用它。
三、相关知识素质
历史教师应当具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因为历史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涉及到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说明一些历史现象或历史过程中,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前后左右的相关知识,而不是孤立僵直地了解,才能达到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一些与历史专业知识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有关的理工科专业知识、音、体、美等基础知识,另外,还应具备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知识。
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一般包括语言文学及中外文学知识、中外哲学知识、中外政治经济学知识、民族学知识、法学知识、伦理知识、社会学知识、宗教学知识及民俗学知识等等,这些知识在中学历史教材的每一课中几乎都涉及到一些。例如,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极为密切,自古以来有“文史不分家”的说法,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对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作家了解,才能更好的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发掘时代对作家、作品的影响,揭示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容。相关的理工科专业基础知识,一是指地理知识、尤其是历史地理知识,含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这是因为历史上一些民族的变迁,一些自然山川的变迁,一些市镇地名的变化,在历史教材中是经常遇到的。二是数学知识。古今中外历史中,都有大量有关数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如中国历史中的《九章算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等,世界史中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古阿拉伯人的代数学等。历史老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才能把它们讲好。三是物理学、化学、医药学、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只有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才能讲好物理学家牛顿和他的运动三大定律、化学家门捷列夫和他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医药学家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建筑学家李春和他主持建造的赵州桥等问题。
历史老师还应有一定的音乐、体育、美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因为现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涉及到中国历史上各时代的文化和世界历史上很多国家各时代文化,而在文化中,音、体、美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增多,只有掌握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才能对聂耳、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音乐家及一些名曲有所了解;才能对围棋、足球、摔跤等一些体育竞技比赛运动的产生发展有所了解;才能对齐白石、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和其作品有所了解。只有教师对此有所了解和掌握,才能把它更好的传授给学生。
关键词:哲学;变革;唯物主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038-02
19世纪40年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哲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哲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哲学到底在哪些方面实现了根本变革?这些变革的意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哲学有着重要意义。
一、哲学的根本变革
在整个哲学史和认识论上的深刻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哲学的研究内容上,哲学使唯物论和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之间由分离走向了统一。哲学并不是对以往旧唯物主义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简单相加与堆砌。它是在对以往哲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做出了具有思维方式转变的根本性创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经说过:“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16这里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从而能够将辩证的观点融入旧唯物主义,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二者的结合。但同时也指出“在它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2]218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在肯定黑格尔辩证法的同时又指出了它的局限性。在这里我们应该知道,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不仅实现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更在于发现了存在于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中,能够用于剖析和透视社会结构与整个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哲学视角,这对马克思哲学的其他方面的变革也有重要意义。马克思的哲学不但使哲学在理论发展上达到了质的飞跃;而且更重要的是,正是由于这种统一立足于实践和现实生活,从而使他的哲学能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而指导实践活动的展开和发展。
第二,哲学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了由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彻底转变。自古希腊以来,在西方哲学界中占主流地位的便是一种过分崇尚理论,而贬低实践活动,蔑视让哲学回归现实生活的理论倾向。近代哲学家只看到哲学是知识,而没有看到哲学更应该被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哲学则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它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和实践,不是把哲学看成是一种理论体系哲学,而是看成一种相对的、开放的属于现实生活的实践哲学体系。理论哲学的思路是认为仅仅在理论活动的圈子里就能构建出整个世界,而不需要经过实践活动的环节;实践哲学的思路则是认为理论活动尽管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它仍然归根于生活实践的一个部分,它在构建整个世界时必然要立足于实践活动之中,而不能超越实践活动。这两种思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理论活动和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关系是怎样的。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理论哲学越来越表现出自己的局限性,它的思维方式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理论思维的主体是人,而人是存在于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现实中的人不可能脱离实践活动,所以当理论哲学在认为理论活动可以独立于实践活动时就是错误的。马克思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他从现实生活出发去理解哲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哲学只有回到生活中,立足于实践,进而用以改造实践,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这种独特的视角使哲学的面貌焕然一新,也使哲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哲学第一次将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为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辟了广阔道路。在认识论领域中,围绕着认识本身,即人们能否认识世界,以及如何能认识世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各派哲学家们对此争论不已。各派唯心主义者在哲学基本问题上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他们把意识说成是世界的本原,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无论是认为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最终来源的主观唯心主义,还是把概念说成是造物主的客观唯心主义。它们都是以唯心主义为前提的先验论,认为认识是意识的自我认识。这种前提性的错误导致它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论。旧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但是它们把这种反映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照镜子式的直观地反映。而不了解实践活动才是认识的真正来源,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哲学在对待认识的问题上,首先是以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理论的基本前提的,驳斥一切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在哲学看来,人的认识对世界的反映,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的特性有二个:其一是摹写性,其二是创造性。但是认识的目的绝不可能是简单地模仿,而更重要的是创造出新的东西。实践对认识的作用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以及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对认识的这些作用赋予了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伟大作用,也只有实践才能充当认识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桥梁,从而使主客体之间达到统一的效果。“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55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受不断变化的实践来检验。所以认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又表现出它的相对性。实践是永无止境的,认识的发展也不会有终点,所以不可能存在所谓的终极真理。哲学也绝不可能是那种终极真理,而只是为认识真理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原则而已。
二、哲学变革的意义
哲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诠释对哲学的理解。它绝对不是对以往旧哲学的简单延续与机械模仿,而是对传统哲学的彻底变革。
一方面,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人们正确看待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不仅对哲学基本问题有了正确的回答,还提供了在此基础上关于整个世界的方法论原则。由于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必须从这一前提出发树立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万物都蕴藏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辩证法思想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人们对历史的演进过程有了规律性的认识,社会历史不再是单个人和群体可以随意操纵和摆布的僵硬局面,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的。此外,马克思还看到了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它是客观的,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所能选择和决定的,不能被超越。这一观点奠定了整个历史发展的基石,彻底反驳了人可以主宰历史的荒谬论断。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而不是活动在历史表面的英雄人物,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作用,调动了最广大人民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说,的历史唯物主义为近代以及未来人类社会的走向都起到了引导作用,为人们把握历史提供了方法论原则。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唯物史观的正确性被一步步的现实社会所验证。对我国而言,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在新时期的今天,我国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才能指导我们去研究这些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尽快实现我国的现代化。
另一方面,哲学吸纳了实践观这个新元素,使哲学成为唯一能动的实践哲学。人的实践活动是指人作为主体见之于客体的有意识的能动物质活动,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形式,其中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处理的主要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应该学会兼顾两方的发展与和谐。如果过分地向自然界索取,那么只会适得其反,使环境恶化,从而制约人类的发展。只有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中主要体现的是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利益关系,这是在保持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中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科学实验活动的开展则不仅有利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向前推进,关系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从长远来看,影响到对未知世界的开拓程度。在当代社会,哲学的实践观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成为无产阶级在治理社会中的指导思想。它也应该成为全世界处理当今矛盾冲突的重要理论借鉴。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益冲突十分尖锐,各种不和谐的因素日益暴露,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历程中,自我们党执政以来,始终以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树立科学的实践观,从而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例如,我国根据当今世界的发展现状而制定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确立的科学理论。它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应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我国三代领导集体思想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也是我国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建立的未来和谐的理想社会必须要以此为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拓展;课改;理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1
笔者以为,当前形势下的这种调整和改革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拓展
拓展,就是要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知识范围作出适当的延伸和补充。
(一)重要史实、史料的补充。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而补充一些必要的史实。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就有必要将世界古代史上新航路的开辟和圈地运动的有关史实给学生适当介绍和补充。再如,讲秦统一六国时就有必要将秦的“远交近攻”策略给学生适当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史料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如讲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时可引用《汉书・食货志》的有关文字来说明西汉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情况。“至武帝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史料的补充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历史理论的补充。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995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对考生的能力要求第8条规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两个最权威的文件,它们都明确规定了对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要求,而这两个文件所要求的历史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则是中学历史教材上所没有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给学生介绍和补充。
(三)相关学科知识的引入和渗透。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平时教学时就要重视将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引入和渗透进历史教学之中。
二、深究
深究,就是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历史知识理解和认识的深度。
(一)从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背景或目的入手。如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时就要挖深到“战国时期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1、从经济条件讲,由于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2、从民族关系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已发展成为一个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能够克服周边各族的离心力,促进各族人民的逐渐融合;3、各国人民要求统一。
(二)从分析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或影响入手。中学历史教材在叙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影响,或对其进行评述时,由于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有时往往不够全面,只局限于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教学时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挖掘深化和补充,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如世界史教材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只强调了它是“英、法、美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而对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却无只言片语,这显然是偏颇的、片面的,教学时教师可适当补充。
(三)从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入手。如通过比较19世纪60年代封建国家掀起的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中国的、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而对其结果不同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日本明治维新是在经过武装倒幕基本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和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结果使日本很快由受人欺辱的弱国走上强国之道;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宣布废除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来的农奴制的残余势力严重地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革后仍然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则是在没有对封建制度作任何触动的情况下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因此没有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中国依然是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
(四)单元小结,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帮助学生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讲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1、政治上,是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战乱频繁,但分裂当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为后来隋的统一准备了条件;2、经济上,江南得到进一步发展,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民族关系上,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时期,但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也很尖锐、复杂。
三、拔高
拔高,是指把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改革
On《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Educational Reform
Li Nyanja;Fluxion Laying; Tan Jauntie; Ganglia Xiaoping; Song Yuan; Chao An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Changsha,410128)
【Abstract】The paper sums up experiences recently five years Of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Educational Reform from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ey words】《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Marxism》 Educational Reform
我们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些来自边远贫困地区,经济相对困难些,见识和阅历也要少一些;部分学生如自费生、预科生等在入校时就比其它学校的学生录取分数线低一些,文化基础要差一些;还有学生虽考分很高,但属于调节录取而来,由于受社会上“学农没出息”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总有种“走对了路,但入错了门”的失落感;大部分学生相对于其它学校的学生而言,家庭背景弱一些,社会关系薄一些,社会活动能力差一些,随着高校招生的并轨, 找工作也更困难一些,前途更堪忧一些,内心深处总隐藏着一种自卑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也就差一些。因此,我们《基本原理概论》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难度更大,教师更应该调整教学设计,淡化内容的理论性,采取合适方法组织教学。鉴于此,最近五年来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着重哲学素质的培养,突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功能
1.1 深化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实。
哲学是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在从事《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系统地阐述尤其是哲学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加以深化,联系当前的重大社会实践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授“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时,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的观点,去引导学生分析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相统一”的方针,理解这一方针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的。讲授“社会意识形态”时,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我国现阶段经济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认识到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能够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定的程度。讲“否定之否定”时,用辩证的否定观引导学生去分析当前社会上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观点和看法,辨别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既反对肯定一切、顽固不化的“国粹主义”和复古主义,又反对否定一切、全盘西化的崇洋和文化虚无主义。讲“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时,运用这一原理,给学生打“强心针”,引导他们用发展的眼光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处理好个人理想同近期内全民族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高要求这一共性与结合自己专长、发挥个性的关系,找准个人定位,明确主攻方向,巩固专业思想,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克服自暴自弃,实现自我超越。讲“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时,阐述商品经济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一家一户几口人几亩田几亩地几亩山,自己吃饱穿暖就够了,用不着与社会、与市场发生联系,完全可以“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但商品经济就不同,它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说白了就是赚钱——不是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而是把产品作为商品卖出去,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获取差价,赚取利润,榨取剩余价值。这样一来,生产者就必须了解社会、了解市场,同时让社会、市场了解你能够生产某种产品,才能赚钱;就不是怕人家知道你,而是怕人家不知道你。同学们学习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并不纯粹是为了自娱自乐,而是为了把知识作为商品卖出去,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所以一定要转变“皇帝女儿不愁嫁”、“人怕出名猪怕壮”的传统观念,敢于和善于推销自己,主动地、广泛地让社会、让市场了解你有真才实学,能够给企业和单位创造效益。
随着的失败,轰轰烈烈的也走向了终点,“中体西用”之梦随之破灭,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然有着它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中西文化在交流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在激烈的碰撞中如何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是一个颇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而早在19世纪后半期,晚清地主阶级就曾做过一次积极的探索,其经验和教训则值得我们在今天的对外开放中借鉴。
一、新历史条件下“中体西用”的全新形式
两种“中体西用”观的根本区别:笔者此处所提的“中体西用”和洋务派提出的经过历史检验后被证明“失败”的“中体西用”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这里“中学”和“西学”本质和内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时期,洋务派所遵循的“中学”是指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封建主义传统文化和统治秩序,是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必然走向灭亡的旧事物,而今天我们所坚持的新兴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制度属于新事物,它虽然尚不完全成熟,但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二、新形式“中体西用”思想的合理性
1.当今历史条件与时期截然不同
发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去挽救腐朽的封建政治制度,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行为,必然会遭到失败。而今天我们正处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新历史时期,它正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2.新形式的“中体西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才迫使我们必须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果断地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有益因素,促使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之能更好地与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因此,新形式的“中体西用”思想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三、正确地把握“中体”和选择“西用”
1.坚持“中体”的底线——四项基本原则
2.合理选择“西学”的标准——“三个有利于”
四、以史为鉴,从的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1.建立起合适的消化机制
2.解放思想,为对外开放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3.坚持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观,扩大学习借鉴的领域
在中,“中体西用”思想随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足的是,洋务派整个“中体西用”的思想体系始终未能突破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界限,这正是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最大的局限性,也是导致洋务派“中体西用”之梦走向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之路必须从中吸取教训,不应该把向外国学习的内容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我们固然必须要坚持自己基本的政治路线,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但这并非说学习“西政”的界限是完全不可逾越的。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应当加大政治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对于西方政治体制中除基本意识形态之外可以借鉴的好东西也可以大胆地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