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新闻传播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兼析网络新闻受众的多元需求
栾轶玫
一、中、英文摘要
二、前 言:
二、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维度
三、第二部分:理论基点----网络传播特点与网络新闻编辑基本规律
四、第三部分:宏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
五、第四部分:中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
六、第五部分:微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与网络新闻受众的需求
七、结束语:
八、索引与参考书目:
中 文 摘 要
网络媒体-----这一二十世纪最后几年才出现的全新媒体,被人们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的出现给传播领域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一个全新的媒体、一个全新的传播领域正吸引着学界对它的深入研究。 “网络新闻编辑学”是网络传播学众多研究内容中的一个重要且实用的方面。本文选取它作为研究的主题, 以受众的多元需求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文中的所有考察都与受众密切相联。
本文从三个层面: “宏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受众的多元需求”、 “中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与受众的多元需求”、 “微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与受众的多元需求”进行分类研究。提出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编辑思想;指出“‘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此外,本文还从“网络新闻策划的内容”、“网络新闻策划的功能”、“网络新闻策划的特点”等几方面入手,探讨了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策划中的“度”的把握的问题;本文微观方面,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内容建构”、“形式呈现”两方面现状的考察,提出相应的内容与形式的良性建构标准。
主题词: 网络新闻编辑规律、编辑思想、编辑策划、编辑实务、开放式、受众的需求
Abstract
Emerging in the last decade of 20th Century, INTERNET is regarded as the Fourth Media after Press, Radio and TV and now leading a wide-range revolution in mass communication. More and more studies and research works concentrate on the new form of media and the new sector. Internet News Edit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studies. Staring from the persified demands of audience,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Internet News Editing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audience.
The article takes three points of views to carry out its classified studies: a) a macro study which focus on Principles of Internet News Editing and the persified demands of audience; b) an intermediate-view study which focus on internet news planning and the persified demands of audience; and c) a micro study which focus on internet news editing practice and the persified demands of audience. The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full-coverage, whole-society coverage, entire-audience coverage and all-time coverage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Internet News Editing since boundlessness is the basic law in editing news accessing internet. Furthermore, studies are given to the functioning control of economic role in Internet News Editing in respects of the contents,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relating to internet news planning. The standards of well-designed and well-written news are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micro-studies given to contents structuring and page layout.
Key Words: Basic Law of Internet News Editing, Editing Principles, Editing Planning, Editing Practice, Boundlessness, Demands of Audience
前
言
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传播模式,基于“技术”而生的网络特点赋予网络传播一些全新面貌,对网络传媒这样一个“崭新的、上升的”媒体进行研究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在网络传播学众多的研究方向中,选取其中一个方面-----“网络新闻编辑学”作为研究主题; 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中,选取目前网络传播研究中选用较少的心理学视角,从受众的多元需求出发,探索网络新闻编辑规律。
为了全方位反映“网络新闻编辑学”的各个方面,本文从三个层面: “宏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与受众的多元需求”、“中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与受众的多元需求”、“微观视角----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与受众的多元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注重“传受双方‘良与不良’的互动研究”、注重“传播理论与新闻实例相结合的研究”。
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深入分析,提出“‘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这一论点。文中各个部分的论述都是基于对这一基本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本文第三部分用了大量篇幅探讨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编辑思想”的重要作用,提出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编辑思想”。
本文第四部分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研究是网络编辑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学界目前对这一命题的研究还显不足。文中从“网络新闻策划的内容”、“网络新闻策划的功能”、“网络新闻策划的特点”等几方面展开论述。 特别注意到了“经济功能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要求与影响”、“网络新闻策划中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收益?”“网络新闻策划的特殊形式”等问题, 尝试通过粗浅的论述探索“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中‘度’的把握”这一命题。
本文第五部分将研究聚焦于“网络新闻编辑实务”这一微观层面,通过对“网络新闻内容媚俗化倾向”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新闻编辑内容建构标准与规律”;通过对“网络新闻形式呈现方面不良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新闻编辑形式呈现标准与规律”。文中还首次提出了一些基于技术而形成的网络新闻编辑中的特殊手段-----“邮发之最 / 阅读之最---新闻之上的新闻”、“推销内容”等。
研究过程中,注重“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注重“传受双方‘良与不良’的互动研究”、注重“传播理论与新闻实例相结合的研究”。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维度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论题的选定与论述的确立基于这样一个现实层面:自1995年因特网在全世界出现,此后数以万千计的大小网站雨后春笋般地成长、发展。尽管各网站主营内容、经营模式纷繁复杂,但是提供信息与服务几乎是所有网站共同的目标。在这期间,诞生了一个全新的职业:网络新闻编辑-----以向受众提供信息及信息服务为工作任务的全新职业。伴随着新兴事物而来,学术领域可能更为关心“受众的需求对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影响”以及“受众的需求在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一命题。具体来讲,就是要求学界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以下问题展开研究:“什么样的信息及服务是受众关心的?怎样提供这些信息与服务被证明是有效的?有没有一些切实可循的标准可供参考?网络新闻编辑应涉及和不应涉及的领域是哪些?涉及的深度、广度是怎样的?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所涉及的受众、传者(编辑)、传播技术、信息等诸要素之间是何种关系?如何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这一网络传播中的重要内容,源于现实的需要与紧迫性:
一、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事物。 对于整个互联网来说,它至今仍然处于儿童期(从1995年到今天,不足6年),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讲,缺乏经验的累积与规律的探索。全新的事物犹如空白的纸张,充满着待垦的诱惑。
二、网络传播是一个上升的领域。 全新充满着悬疑,而“上升趋势”则意味着研究更有价值。不论从全球还是我国范围来看,整个网络事业仍然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网民数量连月增加、网页内容不断翻新、网络普及范围日益深广。这一切都说明,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有前瞻与实际意义。
三、网络传播的研究依然不足。 相较于传统媒体,对于网络传播这样一个全新领域,,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薄弱。台湾学者在1997年曾经做过一项对“全球资讯网传播学术资源”的研究,他们利用关键词查询“与大众传播相关的网站”,在亚太地区共找到56个中英文传播研究和教育网站,其中台湾有38个,澳大利亚有9个,香港有3个,新加坡2个,日本2个,泰国1个,新西兰1个。至于中国大陆则未找到任何网站。[1]
虽然到目前国内也有了类似“中国传播学评论”的传播学术网站,但关于网络传播的学术研究与日益增多的网络传播现象相比,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依然显得不足。
心理学视角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有自身优势与独特性。 本文在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时选择心理学视角,从受众多方需求的角度审视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论述中,更为关注受众需求的多样性特征、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机制、以及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的“足”与“不足”等问题。
我们知道,技术赋予网络的交互特征,使得传、受者的心理互动较之传统媒体而言更为经常更为深入,而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深刻影响着网络传播过程的各个方面,因此,从这一视角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更易贴近与深入问题的实质。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学界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仍较多地停留在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上,例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探讨第四媒体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2)探讨第四媒体与传播新闻传媒的关系;3)探讨新闻媒体网络的建设与经营;4)对国内外网络法规的评介;5)调查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的状况。”[2] 而对于微观层面,比方说用心理学视角、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网络传播实务进行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则试图从这一角度进行一些学理意义的尝试性探讨。
由于技术的密切介入,与传统新闻编辑不同,网络新闻编辑从诞生之日起就决定着它的内容、趋势等都将更多也更密切地受到技术的影响,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将影响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渐进式,也可能表现为瞬间突破性。正是技术的深度介入,使得网络新闻编辑工作表现为更多的动态性、开放性。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必然应该选取动态、多维、开放的视角。
二、研究的维度: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研究一般关注报道方针、报道策划、报道实务等三方面。这三方面立体地构成了编辑学的全部内容。 网络新闻编辑虽然是一门全新课题,但对它的研究依然离不开上述三个层面的内容。因此,本文在研究维度的选择上采用了传统编辑学的方法,从宏观---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中观---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微观----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三个层面进行研究。
宏观----网络新闻编辑思想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本文将“编辑思想”做为论述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编辑思想”是传统编辑学研究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编辑思想”一度被人忽视或者说从来被人重视不够,这或许由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决定论”或许是“传播主体多元化”导致的网络编辑工作的“唯技术”或“人人皆为传者,无需编辑”的现实倾向;而对网络编辑工作理解上的错觉与误读已经并且还在给现时的网络编辑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正本清源-----从源头上的重新认识将有助于网络新闻编辑具体操作的良性发展。本文从“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样性需求”出发,提出“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网络新闻编辑思想,着重强调了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的对历史、对社会、对受众的全面负责态度。
中观----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长期以来,对于编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策划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媒介产业化进程,这一问题又重新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毫无疑问,对于网络新闻编辑研究来讲,网络新闻策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网络新闻策划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的新闻产品能被更多的受众接受、喜爱,因此,对于它的研究一定是基于对受众的心理特点、多元需求仔细分析基础之上的。
网络新闻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立于媒介产业化的前沿,较传统媒体而言,它带有更强的商品属性、经济功能。这使得网络新闻策划在功能与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试图探讨“经济功能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要求与影响”、“网络新闻策划中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收益?”“网络新闻策划的特殊形式”等等一系列问题。目的就是尝试通过粗浅的论述探索“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中‘度’的把握”这一命题。
微观----网络新闻编辑实务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对宏观编辑思想与中观编辑策划的研究,目的是勾勒出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应有的一种宽广视界与胸怀,它们是隐性的、稳定的,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常态。而具体到“每篇稿件的选择、每个网页的建构、每条链接的设计”这些属于编辑实务方面的具体编辑工作,则更多表现为显性的、动态的、受众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编辑成果。因此,对它的深入研究最具现实指导性。
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内容选择方面的“长与短”、“新与旧”、“软与硬”、“深与浅”“真与假”、“原创与整合”的研究;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形式呈现方面的“网页空间”、“信息编排”“版面色彩”“导航结构”的研究;通过对基于网络技术而形成的特殊编排手段----“新闻之上的新闻”、“推销内容的编辑手段”等等专题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回答“什么是受众讨厌的?”“什么是受众喜欢的?”、“如何满足并提升受众的喜好?”等一系列问题。 从而为传受良性互动与网络新闻的高效传播找到实现途径。
[1] 参见:雷跃捷、辛欣著《网络新闻传播概论》第16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新闻线索获知途径的变化
从传统的角度讲,新闻线索获知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过党政机关文件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获取;(2)通过记者现场耳闻目睹获取;(3)通过受众获取。这虽然只是获取新闻线索的几种方式,但都要求记者主动出击,考验记者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在网络时代,记者可以利用大量的网络媒体,在网上检索资料、筛选新闻线索,这就拓宽了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
网络新闻的来源,一方面可通过网络自采。很多大型网站都有自己的报道团队,有自己的记者,网络记者会给网站提供原创的新闻资讯。可以预期的是,网络记者将成为新闻记者队伍中极受注目的一个群体。网络自采新闻追求独家和原创,这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网络新闻可通过网络编辑。很多网站的重头新闻并不是出自网站原创,而是转载或者由网络编辑对其他媒体新闻进行搜集整理,然后在网站上。随着网络新闻专题容量更大,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将对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产生重大冲击。
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
新闻价值是新闻满足受众认知客观现实变动情况的需要的属性,“时新性”和“重要性”是两个最重要的要素。
1.时新性。在网络时代,及时性逐渐被实时性取代。网络新闻24小时不间断更新和,使得实时传播成为可能。而在网络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快速传播更成为各大网站吸引网友眼球的利器。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新闻报道的这一基本要求,它可以随着新闻的发展,不断滚动推出最新消息,甚至推出大量的一句话新闻。以往新闻媒体的刊期限制、时段限制等,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已经弱化甚至消失。
2.重要性。传统媒体一般会依据自身媒体的定位来进行新闻的甄别和筛选,结合媒体的特点编发稿件,大部分内容是以国内外时政新闻、各行业新闻、重大活动等硬新闻为主。但网络媒体在新闻选择上对软新闻给予了高度重视,大量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使得整个新闻报道呈现出软化的趋势。在网络时代,当一个读者获得一条新闻后,他关心的可能不是新闻的内容,而是这条新闻会不会成为与别人聊天时的谈资,成为与人交流的探路石。新浪网总编辑陈彤曾经指出:“从统计资料来看,除了大事,天大的事情,其实大家真正关注的还是社会性和娱乐性的新闻。如果拿总的访问量作一个百分比的话,可能一半以上都是娱乐新闻。”但是网络媒体在追求网友更高关注度的同时,如何避免新闻的低俗化,也是值得格外重视的。
传播方式的变化
1.传受关系的变化。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是一种线性的单向传播方式,而网络传播方式却是非线性的多向传播。网络传播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新闻,发表消息、言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向;对这些信息,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接受或不予理睬。传统新闻传播理论中,传播者和受传者相互之间处于不平衡状态,传播者占主导地位。虽然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以受众为中心”的理论主张,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媒体的传受关系。而在网络中,每个人都可以是受众,又都可以成为传播者。
2.“把关人”力量的弱化。传统媒体的信息控制通过各个层级的“把关人”来完成,“把关人”在传统媒体中处于决定媒体内容的支配地位。网络时代,把关权分散,互联网“把关人”已泛滥成灾,像网民个人、网站编辑、论坛版主、知名博主等,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是“把关人”。人数的增多使以前处于垄断地位的“把关人”地位边缘化,而以前的边缘人成了新闻信息的“把关人”。面对这种现实,难怪有学者惊呼,一时间,好像传统媒体的后院被打开了无数个缺口,“把关”一说无从谈起了,“把关人”这一传统角色在逐渐弱化。
舆论导向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
舆论的形成,一是来源于有目的的引导,二是来源于群众自发。传统媒体通常借“议程设置”功能,引导受众舆论的形成,即第一种情形。而网络媒体的发展,使得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借助自媒体,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某一问题的态度。持有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并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凝聚成引人注目的社会舆论,即第二种情形。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特大暴雨。按官方的说法,这是61年一遇的暴雨,超出了北京城市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在众多网友质疑北京城市排水系统的同时,另一股展示“爱心和良知”的舆论也在悄然形成。如一则微博的发言:“一群招呼无法归家者留宿的爷们;一群搭载路人的好心朋友;一群挡在没了井盖的排水沟前的环卫工人;一对雨点中见真情的情侣;一群积极参与救援被大水困住的人;一个牺牲在救援前线的派出所长。向这些人致敬!你们才是城市的良心!加油北京!愿北京平安!逝者安息!”类似的微博被迅速转载,成为北京暴雨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
新闻语言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开始逐渐引领语言风潮。网络流行语主要是指由某一个新闻事件在网络上传播后,经过网民的浓缩而产生的具有指代性的语言符号,如“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被就业”等这些网络流行语,从本质上反映了年轻人的心理特点。
2010年世界杯期间,“给力”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有媒体考证,“给力”一词最早出现于2010年5月由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学生上传网络的一段日本动画片。“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配音组的无心插柳,却得到了网民的热捧,其首次广泛应用发生在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感到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引发舆论强震。有网友将这一标题截图在微博上后,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而“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也被评为2010年十大文化事件。这个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传播给传统新闻传播带来的影响。
网络新闻传播加速了新闻传播的全球化进程,网络新闻的个性化、语言的生动化以及快速及时等特点,都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新闻给人们的印象。在这样一个网络新闻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这一新兴的新闻传播方式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融合与碰撞问题,也需要探讨网络新闻的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一系列问题,使之更好地为新闻传播服务。
参考文献:
①许静编:《传播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雷跃捷 辛欣 主编:《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关键词 网络新闻专题;优势;建设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9-0002-02
新浪网围绕奥运会这一全球体育盛宴,设定了精彩的专题页面、栏目,充分运用了文字、图片及多媒体音频、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法,对新闻事件进行较全面、比较深入以及多角度的报道。它不仅吸收了传统媒体的多种表现手法,同时融合了丰富的网络表现形式,对所有和伦敦奥运会相关的新闻和信息进行了非常出色的编排整合。
1 新浪网“2012伦敦奥运会”专题分析
1.1专题的形式和整体设计
从形式和整体设计的制作上看,专题以白色为基底,采用明快的蓝色为主色调,标题和重要部分用红色,以猛烈的色差冲击视觉。专题在版面上方设置了导航条,导航条把专题分为新闻、微博、视频、数据四大部分,每个部分底下又下设一些子栏目,鼠标扫过导航标题时会显示下设子栏目。整个栏目的版式大致为“间”字型,看起来整齐明确,条理清晰,而又不乏错落有致的美。纵观整个版面,一眼即可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所在的板块。与其他网站的专题的混乱的搭配相比,新浪网“2012伦敦奥运”专题线条和谐统一,横竖配合协调,与色彩的搭配也很合适,看起来非常清爽,有运动的清新感觉。
1.2栏目具体设置
在栏目设置上,它做的比较清晰,第一部分主要是导航条下面的滚动图片新闻,即整合了所有的最新新闻,并把其编排后分设为最新的赛程预告,最新的赛事新闻,最新的热点评论和花边新闻等等。第二部分,焦点新闻,主要是针对所有项目中最受关注的新闻,以套红大标题分为六个部分,其中包括“今日盘点”、“精彩赛事评”,每个大标题下又包含若干具体赛事新闻,标题极为干练,条理清晰。而这一栏目的左右,分别为“中国金牌”、 “排行榜”及“十大视频盘点”栏目,用了很多图片和视频截图来弥补弱势区域的不足,包括今日中国夺得的每一块金牌的详细情况和最新排行榜,更细致的了解今日奥运会。
1.3信息呈现方式
在信息手段策划上,编排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文字、图片、音、视频、Flash和互动性的运用上。文字方面,该专题做到了及时全面地传递信息、并进行了深度分析和评论,把得到素材进行了整合和加工,而且在第二部分的左右侧链接了一些背景资料,供受众查阅。图片方面,不仅各个部分配有“精彩图片”的子栏目,而且在导航条上也有图片这一栏,好图片比文章更吸引人,该专题会根据每天新闻的不同,在版面上上载一些比较具有冲击力的图片,以传达现场的感觉,烘托气氛,而且可以调节视觉感受,消除距离感。
2 网络新闻专题的优势
从对新浪网的2012伦敦奥运会专题的成功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建设网络新闻专题的经验和方法。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网络新闻专题有什么好处,存在什么样的优势。网络新闻专题所具有的优势用两个字形容就是:整合。具体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在同一主题下,对相关的海量材料和信息进行整合;其次是采用不同的编排手法和呈现形式,使得信息容易被受众接受;此外,在专题中,通过多种方式达到传者和受者的互动交流,甚至是实时反馈。
3 网络新闻专题建设的思考
如何突出网络新闻专题的整合优势,在热点新闻事件和新闻专题的报道中脱颖而出,迅速吸引受众的点击率?如何让受众从仅仅听说一个热点新闻到了解该新闻的各个方面?网络新闻专题不仅仅是新闻信息的堆积和罗列,有技巧地、有创意地建设网络新闻专题才能在多彩的互联网世界赢得受众关注。从对新浪网“2012伦敦奥运会专题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在建设网络新闻专题时以下三点应该得到注意和重视:
1)专题策划首当其冲,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整合思维的指导之下进行策划和设计。由“策划为王”、“策划制胜”这两个词语就可窥见一斑,让我们明白专题策划和设计的重要性。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没有专题策划和设计,就会与其他互联网信息沦为一般,因为拥有好的内容不一定能够受到关注。专题策划虽然重要,但“整合”思维更重要,整合思维贯穿于专题策划和建设的整个过程。因为只有把所有的栏目和内容有重点、有特色、有思想地整合起来,才能让整个网络专题独树一帜。
2)对编排手法和呈现形式的综合利用和使之达到完美整合。想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合理编排组合,使受众更容易感兴趣并达到信息获取,就必须利用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并借鉴传统媒体的经验,形成网络新闻专题自己的个性和卖点。比如在呈现形式上,网络媒体的版面相比较传统媒体而言,拥有更大更灵活的空间,可以综合使用图片、视频、幻灯、Flash等多媒体形式突出重点,使专题重点分明,错落有致。
3)对受众的反馈的重视,在专题中进行传受关系的整合,通过传受互动实时了解网络新闻专题的传播效果。在网络专题呈现在受众面前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传播效果”。可以实时了解受众的想法,了解受众对专题的建议,了解受众的需求,从而更好的建设网络专题,这对以后其他网络专题的建设都会形成经验。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互动栏目时,应注意用户体验设计,方便受众投票或评论,不要像很多网站一样,把评论板块放在最不显眼的角落里。
除此之外,网络新闻专题虽有很多不同于或优于传统媒体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这在网络新闻专题建设中都需要注意和避免。例如在事件报道之前,缺少对整个事件的全面了解,版面编排复杂,但实际缺少详尽内容。当然,对于栏目的编排和设计缺乏整合的指导思想,会导致各个栏目甚至存在重复混乱的情况,也会导致栏目死板单调,标题冗长,专题重点不突出。为了避免这些,就需要网站在事件发生之前或发生的同时立即准备专题策划,不能慌乱应对。
参考文献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数字新闻照片的后期加工处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传统新闻照片复杂的暗房处理技术被简单易行的电脑软件操作代替。这一方面提高了新闻照片加工、传输的效率,另一方面给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带来了挑战。网络新闻照片后期加工处理与真实性问题,因此成为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
新闻照片真实性的含义
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①新闻照片是新闻摄影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因此可以说它是新闻摄影的产品。上述定义,暗含这样一些要点:第一,新闻照片是一种新闻传播形式,属于新闻事业诸多兵种中的一种。第二,它与文字新闻、口语广播不同,是一种以形象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的传播形式。在形象和文字中,形象占主导地位,文字只是起辅助作用。第三,新闻照片与电视新闻、新闻纪录电影一样,其形象必须来自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现场摄取,不能摆布、导演。第四,新闻照片的形象与电视新闻、新闻纪录电影不同,是一种瞬间形象,而不是活动的、连续的形象。因此,可以说新闻照片具有新闻性、瞬间形象性、真实性等三个特性。
数字新闻照片是使用数码设备拍摄的新闻照片,除了构成照片的信号不同外,实质上与传统新闻照片相同,同样具有新闻性、瞬间形象性、真实性。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对新闻照片新闻性、瞬间形象性的冲击不大,但对其真实性的冲击较大。
通常,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包括三层含义:事实真实、形象真实、文字说明真实。事实真实指所拍摄的对象必须是事实,不是通过摆布、导演等手段虚构的;摄影记者对所报道事实的把握必须全面、深刻。形象真实意为新闻照片的形象必须是客观存在、不经摄影记者摆布与干涉、真实反映新闻事实本质内容和主体内容的瞬间形象。文字说明真实要求文字说明对照片画面情景内涵的解释必须客观、具体、准确,对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等新闻要素的交代必须准确。
综观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比较典型的假新闻照片,如《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大雨袭杭百舸归》、《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周正龙华南虎照等,这些虚假新闻照片采用图像软件修饰照片虚构新闻事实,不符合事实真实。而有相当一部分新闻照片出在形象失实上。在形象失实的新闻照片中,许多是因为后期数字化加工处理不当造成的。
网络新闻照片为何要进行后期加工处理
对于网络新闻编辑而言,网络新闻照片后期加工处理包括一系列工作,如对照片进行剪裁、处理照片划痕等瑕疵、转换照片格式、编排照片、为照片撰写文字说明和标题,等等。本文中,数字新闻照片后期加工处理,主要指照片剪裁、处理照片划痕等瑕疵、为了各种目的转换照片格式等。在网络新闻传播实践中,网络新闻照片的这种后期加工处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1.照相机镜头存在缺陷。与人眼相比,照相机镜头具有视野变化范围大、分辨力强等优点,但也存在能动性差、选择性弱、亮度适应范围小、色彩适应能力差等缺陷。②人眼在观看事物时,能够自动迅速地曝光、转向、聚焦,照相机镜头则缓慢且容易出差错。人的视觉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当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感兴趣的对象时,人眼会忽略视野内的其他物体。照相机镜头对视野内调焦平面的景物成像时不存在选择性,一视同仁全部清晰地拍摄下来。自然界中景物的亮度反差可达到10000:1,人眼能够分辨的亮度反差范围为600:1,而相机镜头能够记录下来的亮度反差范围比这小很多。人眼对色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而摄像机只能客观地记录光线色彩的变化情况,当光线色温改变时,照相机镜头必须调节白平衡后才能正确还原被摄物色彩。
正因照相机镜头存在这些缺陷,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拍摄的新闻照片也就难以尽善尽美,有必要进行后期加工处理。
2.拍摄的照片与人的视觉真实和事实真实存在差距。新闻摄影的特性要求摄影记者必须遵循“时间、空间、对象”三位一体的原则进行拍摄。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特别是突发新闻事件发生现场,拍摄环境恶劣,加上同行竞争、赶时效,拍摄的新闻照片难免存在一些技术和艺术上的瑕疵,与人的视觉真实和事实真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3.网络版面编辑的需要。各个新闻网站页面设计、栏目特点不同,对新闻照片的清晰度、格式、大小等要求也不同,因此,必须对新闻照片进行后期加工处理。
4.对非专业人士拍摄的新闻照片需进行后期处理。网络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强。在互联网上,受众可以轻易地变成传者。此外,由于具有拍摄功能的手机、DV等照相设备普及,网络新闻照片制作者庞杂,除了专业摄影记者外,还有业余的新闻摄影爱好者、突发新闻事件现场的目击者,等等。对于非专业人士拍摄的新闻照片,网络新闻编辑进行后期加工处理尤有必要。
5.适度且适当的后期加工处理,会强化照片的真实性。将照片上与新闻事实毫无关系的划痕、污点去掉,能使照片更接近真实;调节照片的对比度、灰雾度、明暗度,可让照片更加逼真地还原新闻事实原貌;裁剪照片,客观上使新闻事实的主体内容和本质内容得以凸显,更能体现新闻照片的本质真实。
后期加工处理如何不损害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各种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Fireworks等,为数字新闻照片后期加工处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这种加工处理必须以不损害新闻照片的真实性为前提。这在理论上很好理解,但在实践中对操作进行界定,则需要深入探讨数字新闻照片的结构。
数字新闻照片的结构由两个部分构成:数据内容、表达内容。数据内容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实现作为图像基本要素的形状、灰度分布、对比度、色调、色相、布局搭配的数据。表达内容是指以图像形式表示的,能被人的肉眼识别的,按照正常的注意力标准和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的图像含义,在其成像系统和数据系统中以数据的形式表现。
数字新闻照片的数据内容是以信息系统和数学模型,以及量化运算为对象而指称的;表达内容是以人的识别能力和理解能力为对象而指称的。数据内容是表达内容的基础,表达内容是数据内容形成的形象和含义。如在一张数字新闻照片中,数据内容指的是该照片的像素数、亮度分布、色彩等要素,以及该照片拍摄时图像的宽度高度、分辨率、相机型号、创建软件、快门速度、光圈大小、焦距、曝光时间、ISO数值、曝光模式等EXIF信息;表达内容指的是该照片上能清晰辨认出的与新闻事实相关的人物、地点、事件、环境等形象信息。
一般来说,数字新闻照片的数据内容和表达内容是支撑其真实性的核心部分。数字新闻照片的后期加工处理,只要能够保证其表达内容不变,则其真实性就可得到保证。具体而言,数字新闻照片的后期加工处理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剪裁照片。剪裁是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新闻照片进行剪裁,是为了让照片能更好地体现编辑思想,突出报道主题,更有视觉冲击力。照片剪裁一般不会改变照片的数据内容和表达内容,因此,此类操作不会损害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2.照片格式转换。采用不同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就形成了不同的图像格式。③数字新闻照片通常有BMP、GIF、TIFF、 JPEG、PNC等格式。在数字新闻照片中,数据内容部分通常存在着冗余数据。冗余数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图像的生成目的为对象的冗余数据,可称为目的性冗余数据,如超出人眼识别能力的多余色彩位数和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另一类是数字图像在满足自身的格式要求和生成目的的范围内,为实现日志、加密、数据关联等功能而允许添加的数据,可称为功能性冗余数据,如在文件中加入的加密数据、环境数据、日志等。在改变这些冗余数据的情况下,图像的表达内容仍可保持不变。数字新闻照片的格式转换,实质就是对这些冗余数据的不同处理,不会改变图像的表达内容,无损于真实性。
3.对照片数据内容中的某些因素作有限调整。这里必须注意三点:一是“某些因素”而非“所有因素”,如锐度、对比度等可以调整,但有些因素不允许调整。二是“有限调整”而不是“无限度调整”。所谓的“有限调整”即不能改变照片的表达内容,具体而言,就是没有改变照片表达内容中影像主体形象的真实性、影像信息的结构和布局,没有对影像进行变形处理。三是调整的目的是改善照片质量使之更符合人的视觉真实和事实真实。
有专家曾对这种调整的必要性进行过阐述,“由于受技术的限制,数字图像不能百分之百地还原拍摄现场的光亮度和色彩,或由于紧急情况下曝光失误,摄影记者要在‘色阶’、‘色彩平衡’、‘明亮/对比度’、‘图像大小’上做一些调整……对这些适度调整,业内是没有异议的。但是,运用数字技术对新闻照片数字图像的色调、影调的调整要掌握一个‘度’,要适度,不能过度”。④
4.对照片表达内容的某些因素加工处理。采用数码技术修补照片中由于过多的灰尘和其他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划痕、印迹、污点等图片缺损,对照片局部进行加光减光、加深减淡等处理。这种处理不能改变照片表达内容中图像的连续性。
在对数字新闻照片进行上述后期加工处理时,必须做到三点:一是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二是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严格自律,三是应将原始照片和修改后照片分别保存以备查。
【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网络新闻图像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8YBA068】
注释:
①许必华:《新闻摄影学概论》[M],新华出版社,1999年1月版
②田建国:《电视摄影实务》[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③王彤等:《数字媒体内容管理技术与实践》[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
培养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的教育功能定位。在教学与就业的对接过程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青睐,即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力求人才培养和用人需求“无缝对接”,实现学生的学习、实训、就业一体化。在实践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多见于工科类专业,其与企业的生产直接关联,该类企业的岗位吸纳能力强,学生经过学习和实训,形成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文、史类专业定向单位因岗位流动性不强、数量少,高校与其开展“订单式”培养的成功案例还不多,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有待提高。
2014年百色学院中文系与广西工人报社达成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共建“数字新媒体班”,进行“订单式”的培养人才,办学模式确立为“工学交替、融合管理”,培养面向行业一线的新媒体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在专业课程的构建上,摒弃以往“大而全”的模式,改为针对性强、精细化的课程设置,在充分调研岗位需求和媒介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并以其为导向,在教学改革中有所体现,在专业实训中巩固和提高,辅以正确的评价体系,完成专业课程的改革,流程如图1所示。本文以下阐述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在文科类专业开展“订单式”的合作办学。
图1
二 定向的课程设置
(一)确定三大培养模块
传统的新闻学专业课程致力于培养“新闻全才”,但对于“订单培养”的数字新媒体班来说则过于冗余,某些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对这些学生而言难度过大,学起来吃力且容易导致学习情绪上的疲劳,而他们的成才目标并不是成为研究型的高端人才,而是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因此,在确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时,摒弃“求大求全”的思路,与合作单位的岗位和业务需求、未来发展规划高度融合,力求实现毕业生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广西工人报社除了《广西工人报》,旗下媒体还有桂工网和“职工在线”客户端,除了履行宣传和提供信息的媒介职能,还拓展了报社的媒介经营范畴,是接纳毕业生实习实训和将来就业的重要平台。“数字新媒体班”的培养目标就是适应该新媒体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再结合当前我国的媒介发展趋势,确立了三大培养模块,即网络新闻采编和策划能力、摄影摄像(微电影)能力、广告策划和执行能力,对应网站和App的文字采编、视频采编、广告策划三类岗位。
(二)理论与实践融通的课程群构建
除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发展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广播电视学等课程,而专业发展课程群则对应三大培养模块,具体划分如表1。课程的设置和分配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侧重于实践的原则,在课时分配上,除了诸如网络传播学等少数强调理论的课程,实践与理论课时比例均大于3:1,有些课程甚至全部设置为实践课时,让学生每次上课在实际操作经验方面都能有所提升。加大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岗位技能对应的课程方向,学生只需修满学分即可。
表1 专业岗位对应的专业发展课程群设置
(三)课程内容体现“媒介融合”和“技术应用性”
目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加速更新换代,众多媒介机构纷纷开拓新媒体的新闻生产领域,如微博、微信、App等,都成为媒介产品的重要组成,这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介融合”的课程构建成为新闻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就是技能和知识要与岗位要求、新媒体的发展契合,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将内容集中在如何写好网络新闻和短评,以及开展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淡化或取消传统新闻写作课中的通讯和深度评论写作;又如网络新闻编辑课程,除了传统的网络新闻编辑外,加入如何编辑适应微博、App用户群阅读习惯的新闻;而新闻摄影摄像和专题片策划与拍摄,则重在训练学生拍摄主题鲜明的微视频的能力,以及后期的视频处理技术。
三 教学方式改革
(一)教学“微课”化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如果按照传统的系统化教学方式,信息量大且容易形成知识链的割裂(如一个章节的内容跨两周以上的时间),对于数字新媒体班的学生能力而言是较难接受的;因此,将课程内容“微课”化,每一次课均设置一个问题,上课的初始阶段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后续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预设的问题,当课堂结束、问题解决后,技能也就习得了。在“微课堂”中,理论讲授大概只占用15分钟,其余时间学生则自主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例如,网络新闻编辑课程中的“标题”一节,让学生在多媒体实训室为缺失标题的新闻添加标题,之后与原标题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规律,教师讲解后学生再进行相同性质的实训,两节课内就能获得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初步经验。
(二)项目驱动教学
项目驱动教学法,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整个项目,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对于某些课程,一个项目可以囊括绝大部分知识点,教师可以在刚上课时就向学生讲明课程要求,今后的学习就是不断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让他们明晰课程的主线和思路,形成体系化的知识脉络。例如,专题片策划与拍摄和广告策划与文案课程,就可以以一个项目支撑整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拍一部主题鲜明的微电影,针对某类客户设计一个广告(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文案),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学习理论知识点和技能,并随时能够付诸实践。这些技能习得针对广西工人报社的视频采编和广告方案岗位,实用性强,学生在实训和就业时可以直接应用。
四 评价体系的改革
首先,改变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即注重过程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以往的评价方式是重视期末考试对学生的评价,平时成绩只凭教师对学生上课的印象、作业、到课率等情况模糊地给出一个分数,且期考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造成学生平时懒于锻炼技能,将精力花在期末的临时突击和死记硬背上。改革后,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考成绩只占40%,因为课程大多以项目驱动的形式完成,项目完成的阶段性成果就是平时成绩评判的主要依据,其他的考量因素还包括参与的态度、对项目完成的贡献率、体现的进步空间等。而在期考的试题设置方面,减少客观题的分数,增加主观题和开放题的比例,有些题目甚至可以不设标准答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知程度进行打分,考量学生获得技能的水平、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加订单合作单位的评价比重。以往的评价方式是全部由教师大包大揽,从平时成绩到期考成绩,都由教师决定,这一方面给教师过大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容易出现“感情分”,评价的主观因素过强。对此,除了期考成绩是教师评定外,平时成绩的分数组成由订单合作单位和学生共同给出,比例依次是桂工网记者、编辑占50%,项目小组长占40%,个人占10%。桂工网记者、编辑面向的评价对象是学生的最终作品,以作品与桂工网岗位要求的契合度作为主要评价依据;项目小组长根据组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贡献度给出分数;组员个人对自我表现进行评价,但占比较低,避免部分学生人为拔高自己的分数。专任教师尽管不直接给出分数,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纠偏,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
总之,文科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与工科类专业相比,还处在探索的阶段,尚未有较成熟的模式。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大幅度增加订单合作单位参与教学和管理的程度,创新教学和实训的方式,能较快让学生的技能训练与定向岗位相契合,减少就业后的适应期,为订单合作单位培养适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闻专题 新闻产品 同质化 差异化 产品创新
由于报道对象和客观事实的相同,具体表现手段的共通,网络新闻产品同质化的现实不容否认。但同质化并不完全是坏事,关键是在同质与创新之间需要有个合理的度。对于任何产品而言,基础功能的相通是用户认知和使用的前提,而部分品质的创新则能满足用户的更高层次需求,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市场化运作中的产品同质化现实
门户网站在获得商业成功的基础上,其新闻产品也更为符合受众市场的需求,甚至可以说更符合互联网精神。互联网作为一种最宽泛的媒体形态和生活方式,它始终都是一个开放、自由、互动、创新之地。在互联网的商业化成功之后,它才可能更好地惠及普罗大众。一直以来,都是商业网站在引领着互联网上创新的风潮,以及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
搜狐网产品副总裁方刚先生说:“有互联网修养的编辑,以用户为中心,关注客户的需求和需求变化,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不排斥新的工具和生产手段,重视技术创新,积极主动寻找一切可能的消费渠道,属于市场经济流派。相反,没有互联网修养的编辑,容易宏大叙事、好大喜功、自说自话,整天高高在上搞一些同质化的东西还自以为高明……”[1]“互联网修养”的提法非常有意味。要想赢得受众和市场的认可,网络媒体首先需要理解和践行互联网的精神和理念,需要去除过多的管控思维,需要服务于用户的细微感受和需求变化,一切为了用户的良好体验,而不是停留在“编辑本位”的传统思维。
新浪、腾讯、搜狐、网易这四大门户网站,都想做出更出色的新闻产品,以便更充分地满足庞大用户群的需求,但由于门户网站的市场重合度实在是太高了,而且互联网的特性之一就是创新快,对于创新的复制更快,所以互联网上很难找到真正独家的产品,这也就出现了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但这并不能否定产品创新的价值,创新是不会停滞的,不用担心会被别人所模仿和超越,因为谁都有机会再超越别人。互联网的本性就是一个创新的竞技场。
网络新闻产品同质化的成因
网络媒体面对的资源广阔而又方便共享,独家资源和产品反而相对紧缺;市场和产品定位的趋同,目标用户群的重合;对用户需求的调查研究不足,对细分市场空间的挖掘不够;新闻资源和产品生产流程、制作手段的大同小异;一些传统观念的局限以及策划创新素质的欠缺,还有投入成本的考量,等等,门户网站新闻产品同质化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究。
(一)网络资源的海量丰富性与独家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互联网的新产品新创意在以“光速”传播和复制的同时,其产品创新和引领对手的空间依然异常广阔。在资源及产品的同质化背景之下,仍然可以追求产品的独特品质,即便会被很快复制,但“领着对手跑”和“跟着对手跑”还是会表现出质的区别,引领创新者会赢得更多用户的认可。虽然门户网站在内容上都是大而全,但细化需求、贴切创新就可减低同质化的程度。门户网站在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贴切程度上可以是不同质的,这便是品质的差异。
(二)“以用户为中心”理念的执行不到位,市场定位和目标人群不清晰。
“以用户为中心”,具体来看就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用户需要体验丰富多样的个性化产品,网络媒体生产制作的新闻产品还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需求”比“用户”更多元,更细致。以用户为中心,就是站在用户角度,设身处地体会其实际需求。而要切实满足这些具体实在又纷繁多样的需求,是一个细分市场、不断创新以及合作共赢的过程。网站在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也在收获用户为网站贡献的人气、智慧和力量。新闻产品的生产者对用户群及其需求的体察是否精准,决定着产品最终的品质和成效如何。对新闻产品的清晰定位是首要的,做给谁看,他们的具体需求是什么,还可以怎么细分?目标定位清晰了,产品与需求精准对位,自然就会具备与众不同的成色。
(三)盲目追逐热点的跟风心态与求全思想作祟。
网络媒体的新闻产品选题趋同,内容选择求多求全,表现手法过度追求多媒体特性,这些都是在生产制作环节造成产品同质化的因素。这就需要网站确立自己独到的编辑思想和经营理念,从选题策划到角度、内容的选择,以及表现的形式与手段,都要下大功夫,追求创意。而精准卓越的构思策划是基于对社会现象和新闻事件的透彻观察与理解。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权力运行机制不规范、监督渠道不通畅、整个社会讲规则的意识和文化尚未牢固确立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增加了社会的不确定性风险,超越公众承受能力的意外突发事件就会多发。从“正龙拍虎”、“三聚氰胺奶粉”、“银行员工出售客户个人信息”、“工业明胶制胶囊”等负面事件当中都可以见到对法律和社会规范、市场规则以及公民权利的肆意践踏。有些事件在被报道之前早已存在多年,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发生机理。还有市场经济大潮和各种文化思潮撞击之下的一些社会文化事件,如“木子美”、“芙蓉姐姐”、“凤姐”、“超级女声”等等。热点事件的社会价值和传播价值到底有多大,网络媒体需要有独立的判断和深度的观察,不可盲目跟风,只在浅表层面追逐炒作。
在新闻产品的策划与制作环节,“求全责备”的思想意识极易导致同质化,唯恐遗漏问题的某一方面或某些细节,过度全面综合的结果常常是传播力度大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对于突发事件新闻专题的选题策划提醒道:“重大突发事件虽然是现成的选题,但是,它也很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因此,往往需要通过报道角度与内容等方面的策划,来更好地发挥网站的资源优势。”[2]
(四)策划创意等业务素质不足导致产品创新乏力。
新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匠心独运的创意。核心竞争力就是融于产品与服务中的独特品质与能力,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就塑造了品牌。持久地研究并解决顾客的问题,相应产生的产品和服务就更具备“顾客价值”。研究有突破和解决问题本身都是创意,各种知识、技能和各个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新变动都是创意。也就是说,主客观条件的组合碰撞产生创意。而创意的缺乏则易产生千人一面的缺乏竞争力的产品。
突破同质化的产品创新策略
(一)充分利用立体版面的空间艺术,打造网络新闻专题的“建筑之美”。
新闻列表式的简易组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专题,因为那和关键字搜索结果或者栏目文章的自然排列没有太大区别。而图文并茂、层层链接的立体版面带给网民的观感是完全不一样的,它通过版面空间的立体排布,使各个版块的栏目内容之间也有了一种有机的构造,不再是繁冗的堆积和简单的拼凑。版面形式和栏目内容都构造合理的专题,是一个有生命的产品,会让用户产生与之对话的冲动。专题的容量都是比较庞大的,如果是这么多新闻在同一个平面上堆积,那会让人有一种窒息感。但是,一旦通过空间造型艺术,将其按照美学规律重新构造,便立刻化腐朽为神奇,赋予它新的生命,成为一个崭新的产品。因此,网络新闻专题的“建筑之美”还值得进一步挖掘,这种最为直接的美感对网民是最富有冲击力的。
(二)注重版面重心和逻辑重心的双重设计,使版面内容浑然一体。
仅仅依靠版面空间的支撑,尚不足以让整个专题真正活起来。栏目内容层面的逻辑重心,和形式层面的版面重心(或者说视觉中心)同等重要。就像网易2011年11月16日“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被撞”专题,正是对中国农村现实的重点关注,使它避免了逻辑的散乱和游离,明显超越其他同题专题。在整个专题的策划当中,逻辑重心的清晰才会使专题具有“形散神不散”的效果。当然,由于专题内容的丰富性,版面重心和逻辑重心不一定是重合的,但这两者是使专题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重要保障。
(三)选题立意注重角度创新,独辟蹊径的切入点更具力度。
新浪、腾讯、网易都制作了“2012俄罗斯大选”的专题,腾讯网是从“俄罗斯反选举舞弊游行”这一角度切入,更为具体实在,有的放矢。而对于另一个“欧亚极寒天气”的专题,新浪和腾讯选题角度相同,网易则从接近性的角度做了“冷空气来袭 全国降温”的专题。
(四)着力策划原创内容,并有效延展创意链条。
每年的全国两会专题,在大而全的模式之下,真正的亮点还是那些独家策划,那些角度轻巧、具体可感的信息,这其中涵盖了新鲜的话题内容、独特的报道样式、多样的表现手段、平民的生活故事、网友的参与活动等等,报道和策划的空间是广阔的。因此,网络媒体需要着力策划原创内容,并以有效方式进行重点推荐。此外,在中观层面上还需大力拓展创意链条,打造系列化产品,在宏观层面上实施跨媒体、跨产业战略。
(五)细分用户需求,创新更多子产品满足目标人群的特定需求。
门户网站所面对的市场存在各种各样的需求,细分用户需求是克服产品同质化的有效途径。大专题之下的子页面、子栏目吸引不同人群的关注。网站的各个频道也会制作各类专题,面向的用户也各有区分。精准定位、新鲜出炉的新闻产品,往往都能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网友的点击率和参与度较高。
对于网络媒体的新闻产品来说,市场竞争中的同质化现实需要正视,产品的同质化与差异化并不是不可调和的。顺应用户需求和新闻传播规律,通过不断探索产品创新的策略和方法,是可以在提供基本信息服务的同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理论的总结和实践的探索相结合,新闻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会在产品创新的努力中逐步解决得更好。
注释:
[1]董江勇、李博明:《与50位网站主编面对面》[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新闻传播学教育担负着对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任。随着媒体融合传播环境的改变,新闻传播学教育方式也应随之有相应的改变。但现今大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模式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总结起来,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设置单一,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
国内一些高校的新闻教育都因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程大多以采写编评为主,以培养文字记者或文字编辑的标准来培养学生。而一部分高校又缺乏实践的空间,学生只能在理论范畴内消化这些知识,导致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基本上处于纸上谈兵阶段。
2.教师知识的更新落后于传播现实
媒介融合的传播环境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和知识更新方面进行有效整合。但有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依然停留在传统媒体阶段,知识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变化,这导致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教师在教授学生时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也造成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更新速度上与社会现实脱节。
3.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忽视了其他知识的培养
传统新闻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专业细分与业务实践能力的不匹配。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需要的是综合知识人才,而现实中的一些学校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欠缺的恰恰就是这一点。例如有的新闻专业学生除了新闻学方面知识以外,其他知识掌握甚少,在现今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学生综合知识的欠缺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4.跨媒体、新媒体教育滞后
媒体融合环境下我们需要的是跨媒体新闻的人才,而国内一些高校在新媒体教育方面很缺乏。一些新闻学院并没有把媒介融合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导致学生们只接受了纯理论的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这种教育体系与现实的媒介融合传播环境存在脱节的问题。
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2培养模式探讨
针对以上的问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于2012年9月开始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所谓复旦2+2培养模式,其实也是新闻学界与业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融合创新模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对本科生专业教育采取2+2培养模式,即新生入学的第一、第二学年,先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第三、第四年才开始新闻传播专业的学习。这样新闻学院的毕业生将有望至少掌握两门专业知识,真正成为适应媒介变化的复合型新闻人才。以下笔者就以复旦模式为例,探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1.通识课程教育和新闻专业教育相结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新生入学伊始,先接受两年的通识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的专业教育。所谓通识教育,即重在育而非教,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
从2012年开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就将本科四年制培养分成两个阶段,即第一、二学年的通识教育阶段和第二三、四学年的专业教育阶段。在通识教育阶段,学生可以在经济学、社会学、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国际政治学、行政管理这九个方向中任选一个方向进行学习。在这种通识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第三、四学年学生转入专业新闻传播学教育阶段。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们按照自己的新闻传播学方向进行专业课程学习。
从以上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并没有专业的限制,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专业进行学习。新闻传播学本来就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法律、中文、计算机、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或某一方面的知识,单一的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对这一方面知识的要求。复旦新闻学院这种改革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之前,已经接受了一定的其他专业知识。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现今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能够很快地融入其中,而且能很快胜任各种传播环境,也能很快胜任各个岗位的T作,为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学界业界结合,传授新媒体前沿知识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不仅利用自身资源讲授新媒体前沿知识,也引入业界资源,由业界人士进行授课,让学生对所要面临的工作环境和要求有充分的了解。
首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大三、大四阶段开设《新媒体传播与发展》、《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媒介融合概论》课程。《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和《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分别由对新媒体有一定研究的杨鹏副教授和邓建国副教授讲授。而《媒介融合概论》则以理论为基础,以技术为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学会对技术的应用,并能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此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从大三上半学期开始开设《新闻传播前言讲座》这门课,由业界人士进行讲授:另外,还举办复旦新闻大讲堂,请业界人士给学生讲授新媒体前言知识。比如在2014年秋季,学院分别请了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刘胜义、澎湃新闻网时事新闻总监、澎湃新闻产品总监孙翔、新媒体排行榜创始人徐达内、界面高级编辑彭朋、东方网媒体中心副主任陈旭东、上海观察执行总编尤莼清、财新传媒执行总裁张翔等前来讲授新媒体经验。这些人都是新媒体的领军人物,让他们来讲授业界情况,让学生对所要面临的工作环境有了充分的了解,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就是一种直接的引导。
3.推行本科生专职兼职导师制度
复旦大学自2008年开始就在全校推行本科生专职、兼职和特邀导师制度。这些导师各自分工不同,比如专职导师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复旦大学教师组成,主要给予学生生活、学业和人生指导。兼职导师由各院系具有学术能力的教师组成,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指导。特邀导师则由社会名流组成,从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等方面给学生加以指导。
在2+2培养制度和学校导师制的基础上,在2013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根据复旦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安排,以本院老师为依托,实行有异于学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新闻学院在学生入学伊始,就由相应的导师进行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指导。每位导师所带学生原则上不能超过20个。学生在大学4年期间所有关于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惑、要求等都由这位导师解决,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导师制中存在的一对多的问题。
另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还邀请一些知名学者、社会名流等作为兼职导师。他们或开设讲座,或者直接给学生上课,让学生直接接触学科前沿知识。在2014年9月学院就聘请袁隆平、韩美林、崔永元、海岩、冯仑、刘胜义、袁夏良等为新闻学院兼职教授。这些兼职教授和兼职导师有业界的实践经历,而且这些内容与媒介融合的环境非常接近,让学生从另一个方面了解新闻传播所面临的环境。比如文汇报的高级记者袁夏良就曾经给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本科生上过一个学期的课。他主要以自身经验为主,讲述其在采访中的过程和细节,通过自己这个当事人现身说法,使得课堂教学变得鲜活起来。这种学界和业界结合的导师模式,让学生不仅在理论知识、学术能力方面得到帮助,而且在实践能力、业务能力方面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结论
【关键词】深度报道 新闻评论 新闻表达
2010年6月11日,本该出席南非世界杯开幕式的曼德拉因重孙女的去世遗憾缺席,这一重磅炸弹无疑成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作为浙江省内两家跻身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的报纸,《钱江晚报》和《都市快报》自然不会错过这条“大鱼”,第二天均做出了详细报道并成功引爆眼球。
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进入Web2.0阶段后,以博客、wiki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媒体涌现,标志着交互式网络新闻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博弈也变得更加激烈。在网络时代,报纸该如何扬长避短,既发挥自身优势又不断与时俱进满足受众需求,显然已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由此,提出一个新课题:网络时代,报纸如何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现在笔者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曼德拉同题报道”为例,分四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一、挖掘信息“深度” 充分开发新闻资源
网络时代的受众虽然能自由地占有大量信息,但由于缺乏职业的新闻敏感、宏观的透视角度以及对信息材料的二次加工能力,所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这项工作,是受众无法胜任的。而且,谢丽尔・吉布斯曾在《新闻采写教程: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一书中提出:“今天报纸上最吸引人和最有影响力的报道,是由经验老道并有高深写作技巧的记者写的深度报道”①。可见,网络时代,挖掘信息“深度”,做强深度报道是报纸扩大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钱江晚报》和《都市快报》从2010年6月11日世界杯开幕式起至7月11日,各派出记者赴南非采访,历时1个月,分别推出世界杯特刊《过足瘾》和《顶级派对》,前者开辟“主力”“任意球”等5个板块,后者更是开辟6大板块,全程跟踪报道,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特别是2010年6月12日《快报》发表的《91岁曼德拉最漫长的一天》。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重孙女发生车祸的情况,第二部分重温祖孙俩的美好时光,最后写曼德拉对南非的功绩。通观全文,第二部分“祖孙情”是亮点:“曼德拉91岁大寿,泽娜妮亲热地搂住太爷爷脖子”、“就连曼德拉6月3日探营南非国家队时,还是有泽娜妮在身旁”……这些对往事的叙述使读者认识到了这位钢雄平民化的一面,同时也让人不得不佩服记者的高明,他准确抓住网络时代受众“求知重趣、求真重美”②的心理,加入祖孙情,成功引发催泪效应。这样的深度报道,“读了让人感叹,让人思考,引人入胜”③。所以,在数字化传播时代,深度报道仍大有可为,它是报纸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也是应对新兴媒体的重要举措。
二、做强新闻评论提升媒体品质
新闻评论是媒介竞争中的核心产品,报纸如想提升自身的媒体品质,打造评论便是最主要的诉求方式之一。而在这方面,报纸具有长期的品牌优势和权威优势,相比网络媒体鱼目混杂的评论,报纸评论有着更严格的组织性和运作性,因此也就显得更为成熟和理性。
如《钱江晚报》2010年6月12日刊发的评论《该哭的时候曼德拉不必再强颜欢笑》,全文虚实统一、情理交融。首先记者开门见山点明论点,接着举例论证曼德拉对南非的功绩,紧接着话锋一转,“可现在,他老了,他就是一个老人了”,我们该怎么做?“我们应该还给他牺牲了多年的亲情天伦”,记者发出强烈的呼声:“在亲人去世的时候,他为什么不能哭?他何必再强颜欢笑?”这种动之以情的写法在引起共鸣的同时,也提升了报纸的思想性,扩大了宣传效果。所以,虽然网络时代,网络评论对报纸等传统媒体评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但报纸评论仍然是网络时代平面媒体的守护者。此外,身处融媒时代,我们还应看到报纸评论应该积极实现与网络新闻评论的共生互补,如设立网络版、从网络中发现选题、转载网络评论中的精彩内容等,这样无论是对报纸评论还是网络评论而言,都是一种双赢。
三、创造简洁新颖的版面打造“个性化”
“版面代表了一张报纸的个性”④,好的版面让人“一见钟情”。特别是在这个海量信息的网络时代,如何脱颖而出赢得读者的好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以《钱江晚报》和《都市快报》中的“曼德拉报道”版面为例,看它们是如何塑造自己的个性的。
1、大标题大图片,极具“冲击力”
网络时代是一个图像时代,阿莱斯说:“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已经处于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了”⑤。所以,《都市快报》在版式设计中抓住图像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遵循简洁、单纯、明快的原则。2010年6月12日特刊封面发文《昨夜世界杯是欢乐的,但是啊曼德拉是悲伤的》,用醒目的大黑体作标题,右边是大幅图片,图中曼德拉的“微笑”和球迷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无声的喜悲一下子油然而生。图片的超大幅运用在带给受众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加大了受众对新闻事件本身的关注。
2、组合报道,实现“信息增值”
图像时代的版面设计不应是空洞的视觉追求,更需要心灵层面的升华。组合报道不仅能使版面生动活泼,而且是实现信息增值的有效手段。如《钱江晚报》2010年6月12日在特刊“过足瘾?现场”刊发消息《全球派对只差他一人》,同时又配发评论、图片。这样就打破了单一的报道文体,使文字融入图片思考,图片又传达了新闻内容。图片和文字互补共生,纵深了信息“深度”,产生了新的信息,进而“使受众身临其境,充分把握作品传达的讯息”⑥。
3、“以受众为中心”,大胆创新
创新是报纸版面设计的灵魂。如果没有创新的版面设计,即使有再好的内容,读者也会产生阅读疲劳和审美疲劳。因此,报纸的版面设计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进行大胆地探索和尝试。
《都市快报》在这一点上就做的十分成功。世界杯间它在特刊封面上新增版块“每天的封面你做主”,受众只要短信发送“你最希望看到谁在明天的封面上”即有可能成为幸运儿――不仅第二天短信登报,而且还有十分丰厚的奖品。比如2010年6月12日,它以“出席或者缺席,快报读者都挺曼德拉”为题,刊登了3条受众短信。这样,封面人物的选择完全取决于受众,真正体现了以受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独立的品牌创新意识。
四、追求表达方式的口语化、通俗化和大众化
网络时代,是资讯泛滥的时代,也是人心浮躁的时代。如果你的文章老套或是艰涩难懂,那么,即使你有深刻的思想,受众也是不爱看甚至是不会看的。所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当是文章的最基本要求。所以,新闻写作的口语化、通俗化和大众化,在笔者看来,也是一种表达手法的改进和探索。
这一点上,《都市快报》可谓是佼佼者。它把许多当下的热门词语十分自然地运用到报道中来,如“挺你”“STAR控”“秒杀”等,既时尚味十足,又成功实现了其“办一份好看的报纸”的宗旨。就拿“曼德拉报道”的题目来看:《昨夜世界杯是欢乐的,但是啊曼德拉是悲伤的》,记者仅采用对比手法就把这位91岁老人的悲伤真切地表现出来,一个“啊”字虽口语,却起到了令人哽咽、悲恸之效!相比下《钱江晚报》的《全球派对只差他一人》就显得逊色不少。可见,口语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的语言因为与受众“零距离”,所以自然能充分调动受众的情感,引发共鸣。
结语
网络时代,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媒体大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作为传统媒介的报纸该如何获胜?通过对《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成功的“曼德拉同题报道”的分析,笔者认为报纸媒体除了应继续保持自身优势,做强深度报道和评论外,还应懂得“自我包装”,设计出简洁明快、新颖独特的版面,形成自己的个性化风格。同时还应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探索新的表达方式,符合受众“可口美味”又“方便易食”的信息需求。这样,笔者相信报纸媒体一定可以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在这场大战中成功“突围”并取得“制胜点”!
参考文献
①[美]谢丽尔・吉布斯、汤姆・瓦霍沃:《新闻采写教程: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新华出版社,2004:331
②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70
③陈力丹,《深度报道“深”在哪儿?》,《新闻导刊》,2004(3)
④焦国章:《新闻编辑学教程》,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160
⑤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5
⑥[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39
关键词:媒体融合;媒介素养;网络编辑;新闻传播;大众传播
媒体融合在新闻传播领域是个热门话题,参与者大多注重在此背景下新闻报道的广阔前景,极少有人去关注它将带来的巨大挑战。最先感受到这一挑战的莫过于网络媒体的编辑们。他们发现,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网络编辑必须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
什么是媒介素养呢?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指出,媒介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上述定义是从信息的接受者角度给出的,现在是大众传播时代,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论坛、博客、视频等产品发表自己的言论,也已经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更何况专门从事媒介传播的媒体工作者呢?所以,这个定义在目前的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显得有些片面了。
相比之下,美国学者巴兰给出的定义更符合时代对媒体工作者的要求。他从媒介的角度,把媒介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分成三个层面:一是语言、语义、美学和价值观层面,即获取、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二是技术和应用层面,即能从事媒介部门工作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三是结构层面,即了解媒介部门的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理解文化、经济、政治和科技对讯息的创造、生产和传播的制约”等知识[2]。任何媒体工作者都可以按照这个定义来检视自己是否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下文将按照这三个层面逐一探讨网络编辑如何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
一、网络编辑的选择能力
以往的网络编辑给人的印象就是个信息搬运工,日常的工作就是从合作媒体的网站上拷贝新闻,然后粘贴在系统中,唯一做的有点儿创造性的工作就是根据字数要求做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就行了。这样的工作还谈不上具备媒介素养,因为合作网站上的重要新闻都会放在突出位置,只要粘贴过来就变成了自己网站的“要闻”,其他的新闻也大多可以“对号入座”,合作网站都会放在固定的栏目中,网络编辑只要把它们搬运到自己网站上的对应栏目中即可。后来网络专题出现了,编辑们的工作的技术含量开始增加,要求懂基本的html代码,能够按照专题的策划思路把汇总加工出来的信息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这时就要求网络编辑具备选择新闻的能力,即根据专题的要求选择符合专题立意的新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论坛、视频、音频、博客、微博等新产品不断涌现,网络编辑获得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广,与此同时,信息来源的真实性也变得不再确定。因为,有些消息的出处不再是传统媒体,而是一些普通公众,他们很难承担信息“把关人”的角色。这时,网络编辑就要具有获取、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即选择信息的能力。
在获取信息方面,以往的做法是大型网站都依靠互联网技术抓取新闻,网站编辑只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按照自己网站的要求进行筛选,然后归入相应的栏目即可。网络编辑还可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寻找新闻。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信息的数量,但是却不再能保证信息的质量。一些假消息或者无价值的消息会大量混入其中。
因此,网络编辑一定还要具备分析和鉴别信息的能力。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主任杨溟认为,“现在分析能力往往还不被提及,但我认为以后它会受到重视。将来现场采访已经不够了,用新媒体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包括数据库的使用将会变得很重要[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分析系统和工具的研发会慢慢受到重视。但是对于大多数从事信息服务的网站来说,信息的分析和鉴别还是主要依靠网络编辑人工完成。这就要求网络编辑具备必须的职业素质。在专业知识方面,要真正做到学无止境,紧随技术的发展时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特别是针对网络新闻编辑而言,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作,不仅要学习新闻传播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习基于互联网的各项传播技术,并不断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同时,还要广泛涉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此外,还需要时刻学习与新闻传播有关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互联网新闻管理的有关规定,思想上不能放松,这样在遴选新闻时,才会做到遵循新闻规律,不会因为盲目追求点击率而丧失新闻原则。
二、网络编辑的传播能力
对于传播能力的定义,业内还没有达成共识。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见西方学者的一些定义。传播学者拉森(Larson):“传播能力是指,在给定的际遇里,交际性地适当地表现传播行为的知识的能力[4]”。
传播学者斯皮伯格(Spitzberg)和库帕克(Cupach)则认为,“传播能力”是指:“个人有效地适应不受时间影响的周围环境的能力 [5]。传播学者萨斯运用社会哲学家米德和布鲁默(Blumer)的观点,建立了理解“传播能力”的“符号互动模式”,以增强人们对传播能力的理解。萨斯认为,“传播能力”为 “‘关系的参与者’对于使用互动来满足他们的关系和个人需求程度的理解,以保持他们关系的可靠性 [6]”。从上述定义不难看出,传播能力的核心在于交互性以及满足个人需求。所以,网络编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产品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并提供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加强传播者和受众的交互性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无论是早期的论坛、留言板,还是后来的博客、微博,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力。网络编辑不仅能利用这些渠道吸引大量受众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去,而且也能够及时地从这些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用于网站内容的建设。
网络编辑只有较好地运用这些互联网新产品才能做到与受众的有效交流,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新闻(信息)传播者的义务。与此同时,网络编辑作为“把关人”也要更坚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谨防虚假信息、不健康内容流入网站,从而造成恶劣影响。此外,网络编辑还要加强职业修养,做到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同步发展。否则,就会造成恶劣影响。
2011年11月12日,搜狐视频一则“曝赵子琪陪睡换角色”的新闻,赵子琪得知后连发几篇微博表示抗议,搜狐随后删除了那条视频新闻,可是第二天却重新剪辑再次。这一行径彻底激怒了赵子琪。11月15日,她在自己的腾讯微博上发表的《一个女演员致张朝阳先生的信》里表示:“‘隔着电脑,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互联网诞生时期的一句名言—但我想请问所有的网站编辑和CEO们,电脑后面真的可能是狗吗?难道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隔着网络—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人们就可以暴力、、为所欲为,而不受任何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数小时后公开向赵子琪道歉,他在微博中说:“刚刚看到,对昨天到今天发生的事情我向您深表歉意。”并诚恳地表示,“昨天删除了搜狐娱乐上的那段视频,暴露出了我们管理上的漏洞,我们的编辑没有意识到新闻真实性的重要以及任何报道对当事人可能造成的巨大的伤害。”
这样的假新闻屡见不鲜,屡屡出现在网站的首页、首屏和推荐位置。那么,为什么网站对一些一经核实就能认定是假新闻的“新闻”却依然登载呢?为什么网站会将论坛、社区等未经求证的内容作为新闻呢?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点击率和访问量在作祟。在以点击率和访问量作为考核编辑业绩的现实情况下,一些网络编辑就丧失了新闻立场、违背了新闻原则,这是绝不能允许的。
针对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强烈需求,网络编辑迫切需要加强新闻整合能力及信息的二次加工创作能力。单纯的转载造成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抵制,因此,网络编辑必须加强新闻策划及整合能力,把纷繁复杂的信息以专题或深度报道等方式呈现给受众。网络编辑还需要向传统编辑记者学习,加强新闻采访、写作能力。除此之外,还要会利用工具进行图片、视频、音频信息的编辑,以及制作专题。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网站都有新闻采访权,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在线聊天、专栏、专题等方式汇聚业内的专家的言论,从而提升网站的专业水平,满足用户对高端信息的需求。
三、网络编辑的经营能力
网络编辑还要具备经营能力吗?是的,这是不言而喻的。单从现在各网站对每个频道的考核标准就能看得出来。现在,通常的两大考核办法是以频道的pageviews(一定时间内用户浏览的页面数量)和广告上版额来作为衡量频道业绩的标准。前者是看频道内容的受众“粘度”,即给网站带来多少“人气”,后者看这些“人气”能转换成多大的广告效益。虽然这种考核方法有失偏颇,无法衡量真正的新闻质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频道内容的价值。虽然具体到每个编辑身上,可能你创造的价值无法全部量化(单篇文章的浏览量可以量化),但是做为一个频道/栏目建设的参与者,你的工作直接影响着整个频道/栏目的发展。所以,网络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能力。
网络编辑的经营能力具体体现在做好频道/栏目内容,加强与网友的互动、推介公司产品及与媒体、专业机构等外部资源的合作等。如何做好频道/栏目内容?我认为应当朝“多、快、好、省”的方向发展。“多“是指提供的信息丰富、全面;“快”是指信息速度快,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强;“好”是指内容能够吸引受众,有独到的地方,能在差异化竞争中领先;“省”是指为用户节省时间,网站结构合理、界面友好、浏览速度快。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内容是网站的生命和发展的动力。
在媒体融合时代,连传统媒体也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开始通过各种方式与读者互动,更何况是互联网媒体呢?网络编辑应当在页面设计和栏目规划、专题制作时为网友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平台,无论是调查、论坛、博客、微博、留言板,都要尽可能地配合内容提供入口,这样受众在浏览信息后可随时发表自己的言论。此外,网络编辑还可以策划一些线上或线下的活动,增强频道的“粘性”。
作为网络编辑,应当主动推介公司产品及自己所在的频道。这一方面可以为公司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也为受众提供了多方位的服务。许多网络编辑在公司新产品推出后都会想方设法地把它应用到自己的频道中去。比如博客、微博等产品为何在短短的时间内发展迅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负责此项产品推广的网络编辑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大力推广的结果。一些网站会规定每个网络编辑每月需要发展的普通博客用户以及“核心用户”的数量。一个“核心用户”可以抵扣大量的普通用户。随着网络媒体竞争日益加剧,发展“核心用户”已经成为网站考核网络编辑的重要指标。
此外,网络编辑还可通过搜索引擎优化(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对自己的网站或频道进行网络营销, SEO的主要工作是通过了解各类搜索引擎如何抓取互联网页面、如何进行索引以及如何确定其对某一特定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排名等技术,来对网页进行相关的优化,使其提高搜索引擎排名,从而提高网站访问量,最终提升网站的销售能力或宣传能力的技术。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增加网站的浏览量,那就是与访问量高的网站交换友情链接。凡此种种方式都可以增加网站或频道的知名度,从而提升访问量,吸引广告客户,从而创造经济价值。
目前,除了新浪、搜狐等少许商业网站获得了采访权以外,大多数网站还停留在从合作媒体上转载新闻,然后进行二次加工,通过“再创作”以专栏、专题等形式信息,因而网站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不能全面放开网站采访权的情况下,网站要想做好内容必须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此外,还要加强与行业内的机构、专业人士合作,利用外部资源来加强内容建设。网络编辑要注意拓展人脉资源,学会谈判技巧,利用网站自身的优势去吸引外部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在谈合作时一定要本着双赢的态度去打动对方,并以谋求长远合作为目标,千万不能过河拆桥,或损人利己,最终断送了自己的发展。
四、结 语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主任杨溟认为,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新媒体人才要具有复合型的媒体能力和素养,只有传统的采写、编评技能是不够的,还要有设计、整合营销、全媒体报道等能力[7]。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张桢宁建议,一个优秀的新媒体人才首先要培养强烈的服务意识,强化“受众本位”的传播理念。其次要培养高超的编辑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进行有效甄别、选择和组织,为受众提供最优质的信息资讯。
此外,还要训练对新媒体的操作技能,如3G技术,对其不仅要了解,还要会操作[8]。因此,无论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说,网络编辑必须同时具备选择能力、传播能力与经营能力,这已经不是一种奢望,而是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每一个网络编辑都应当抱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学习态度,不断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成为社会急需的合格人才。否则,终究会被社会和媒体行业所淘汰。
参考文献:
[1] 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2] (美)斯坦利?巴兰.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缪晨霞,孔悦.人才公社特别报道:编辑/技术/服务全要掌握[N].新京报,2011-07-04.
[4] Rober N.Bostrom(ed.),Competence in Communication,AMul ti-discipl inary Approach,Sage Publications,198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