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

第1篇: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保护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仅是涉及民族命运的重要问题,同时是建设全人类文化、使人类文化得以多样性发展的基础。区分消费文化和认同文化,对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吸纳外来文化和继承固有传统,二者所形成的张力对创造新的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具有鲜明的共享性特点,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具有了世界意义。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普遍的民族自觉

许多地方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非物质文化保护没有摆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没有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致使非物质文化不能得到积极保护,甚至遭到不适当开发,加剧了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毁灭。同时,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意识不强,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2.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恶化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的生存屏障十分脆弱,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大批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3.非物质文化资源流失状况极为严重

非物质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文物、工艺品和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实物,由于岁月的流逝和各种劫难,木来就传世不多。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渠道私下收购、倒卖非物质文化珍品,使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虽然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做了大量保护工作,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少懂行的专门人才、缺少强有力的管理手段、缺少经费的支撑,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流失愈演愈烈。

4.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

许多非物质文化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目前,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数不多,或年事己高,或生活困难,他们掌握的工艺技艺随时都在消失,民间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

二、开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1.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树立的意识

(1)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意识和安全意识。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资源中相当一部分毁损严重,濒临消失。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对各地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普查、编目,从而有的放矢地依法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管理。

(2)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意识。要实现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就必须实施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战略,建立良好的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好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要及时抢救和保护损毁严重、濒临消失、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同时,要把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在保护的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彻底抛弃传统的发展观、文明观中的糟粕,树立起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既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盲目的、无序的、过度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开发,又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做法,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好非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着眼长远,合理利用。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

要加大培训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对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素质要求很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抓好业务骨干和工作队伍的培训工作。培训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文化部负责培训到省级文化部门,省级文化部门培训到市县,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人才培训体系。

3.加强宣传教育,在社会营造良好的保护意识和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保护意识的有效措施。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员们的一厢情愿。所以,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只是某些部门、某些人的事,而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且常抓不懈的大事,这件大事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的自觉行动。我们应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人都懂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明了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从而让“保护”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气,使每一位公民都能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自豪,从而自觉地珍惜它。

同时,非遗保护要从小抓起。现在社会已经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就是把学生作为非遗传承的主体,不仅是临时、短期地让非遗走进校园展览、展示、展演、做讲座等,更在学校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由专职教师在学校进行持续性、常态化教学活动,把非遗项目植入校园生活,编写出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教材,并将它们与美术、音乐、体育、德育等课程以及乡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让“非遗”进校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非遗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原则,以文化战略的眼光来审视问题,从全局的、宏观的、历史的和人类文化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问题,我们所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会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华文.关于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7-20.

第2篇: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

一、静下心来,把常规抓成常规

人们总想寻找到学校管理的高深理念,希望能以此指导自己的工作,解决学校管理中的所有问题。而后六中学的胡建军校长却坚守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创造了“后六”奇迹。这就给人们以启示,“常规决定质量,细节决定成效,把每一件平常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常。”因此今后我校将静下心来,把常规抓成常规。

1.把学科教学常规落到实处

按市局教学常规要求,抓好备课、上n、作业布置、作业批改、质量监测、学生辅导等环节。就各环节进一步细化要求,如备课教案书写的要求,课堂结构的程式,作业布置的要求,批改的要求等,并制定相对应的方案,如已制定的《教师备课情况检查量化积分实施方案》《学生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检查量化积分实施方案》等,定期督查,持之以恒。

2.在开齐开足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力求上好“副科”

我校已经做到了非考试科目的教师任教专职化,部分学科如美术、音乐、体育、地理已达到专业化,但对课堂的监控和质量的监测工作都没有到位,影响了这些学科的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将强化这些学科的课堂教学常规、质量过程监测方案,确保“副科”教学的质量。

3.把德育生活化、具体化

结合学校的实际,将学生德育的内容具体化、生活化,“虚事实做”,并以书面作业方式让学生每天全方位从思想、习惯、方法等方面对照、小结,并以主题教育活动、文艺活动为载体,把学生的品行教育落在实处。

4.规范教师二级招聘模式

坚持采用学校民主推荐班主任,班主任按一定顺序“倒摘牌”招聘科任老师,避免强强联合,使各班师资能均衡配置。

二、铁下心来,把管理推向精致

精致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正确轨道的关键一步。精致化的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人都到位、尽职,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有管理。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简言之,就是大家平常看得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做好。

1.统一认识,端正态度

我们要不断地扫除思想障碍,认识到实施精致化的管理既有利于学校,又有利于自己。“一切从小事做起,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要意识到把简单的事、平常的事持之以恒地抓好就是不平凡。从分工看,校长是说想法,提要求;副校长是拿措施,抓落实;中层干部是做实事,供反馈。从实施来看,校长是变目标为指标;副校长是化理念为流程;中层干部是变计划为表格。

2.制订计划,明确责任

学校各部门、各年级、各班继续以“小事计划”的形式,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实行“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严格执行学校的决策和各项规章制度。

3.强化监督,实施问责

各室各线各块要增强责任感,细化每天的检查,深入课堂、深入办公室、深入学生,关于发现从卫生到教学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出现问题将按线按块追究负责人的责任。

三、细下心来,把长处抓成特色

特色即个性,每一所学校都是在特定的人文环境中诞生、成长,过程的积淀,往往形成一定的传统。我校在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思路、方法、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梳理,制定计划,抓实过程,持之以恒,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

1.打造以“板桥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

我镇是郑板桥园陵所在地,我校利用这一独特的乡土教育资源,努力打造以“板桥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以板桥的核心思想“为民造福,不断创新”为学校的办学思想;设立板桥文化长廊,结合经典诵读读板桥诗,结合书法进校园学写板桥字,开设板桥画欣赏课;校园内安放板桥塑像,教室内外悬挂板桥像、诗、画、字;学校的主干道和建筑以“板桥”传说、典故命名;办好校刊《桥板风》。

2.努力建设“三香”校园

“三香”校园是指花香校园、书香校园、墨香校园。我校已初步绿化美化了校园,做到了四季有花。现美化已请专业设计人员,对学校的绿化进行了体现文化气息的整体设计,校内河两岸的驳岸和栅栏已初步列入施工计划。上学年,学校成批购进了中小学生的必读书,采用整班图书飘流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今后将使之制度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班级图书柜,学校定期举行读书之星评比,读书征文活动,举办读书沙龙,邀请作家到校做讲座等。在抓好常规写字教学的同时,利用我校现有的书法爱好老师,在一至八年级开设书法课,并组建学校书法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举办书法讲座,师生共同学习。

3.积淀管理经验,形成管理特色

我校的“学查补”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正全面推广,灵动课堂模式在努力实施,新的二级招聘模式、学生成绩位置对应积分考核办法不断完善,常规管理不断精致,这些成果不断地融合、积淀,将逐渐形成我校的管理特色。

参考文献:

第3篇: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

【关键词】制度管理;人文管理;细节管理;文化育人;共同发展

学校承载着师生的喜怒哀乐,是广大师生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校兴我兴、校荣我荣”!学校是我家,兴衰靠大家。如果每一位师生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以一颗忠诚的心来关注学校和呵护学校,乐学校之所乐,忧学校之所忧,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如果大家的心里都装着学校,什么事情都把它当作自己的事来处理,就能和衷共济;在处理一些事情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就会越办越好。这是我当校长以来努力追求的。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我认为努力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让师生来到学校就有家的感觉,那么全体师生自然而然会将学校当作一个大家庭,人人都会是这个家的主人。本文就自己任校长以来的做法谈四点粗浅的体会。

1家有家规――制度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团体都有它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学校既然是一个大家庭,更应有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是指主要依靠各种规章、制度和规范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陶行知认为,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学校规章制度是全体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章、规定和规范。它是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实行科学管理,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学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助于建立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有助于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校的规章制度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权益,理应将制定权交给全体员工。一项规章制度如果经过全体教职员工反复酝酿、讨论和修改,就能变成员工“自己的”制度,从而增强广大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大家的管理积极性,并能够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但是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如果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普通员工甚至事前根本不知情,那么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遵守。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校看似制度非常完善,但是千校一律,互相借鉴,没有结合本校实际,完全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等碰到实际问题出现只能同伙行政临时讨论决定,随意性很强,这样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

鉴于以上认识,我校就制度管理问题发动教师讨论,让全体教师做学校的主人,首先根据学校实际拟出需要制订的几个主要制度目录。如《教师业务考核办法》、《教职工考勤制度》、《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教师一日常规》等,制订切实可行的《岗位设置方案》和《实施方案》以及《竞聘条件》。然后由学校各职能科室起草各项制度的具体方案,经行政会议逐条讨论分析,形成草案,再下发给全体教职工进行酝酿消化,提出意见,最后综合各方意见进行修改,经全体教工大会表决通过试行一年后再修改。而且只要制度中存在不合理现象都要经教工大会审阅修改,一旦确定下来,就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的约言”,共同遵守。

又如,我校在制订新的三年发展规划之前,就印发了《学校发展规划建议表》,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规划的制作,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再综合大家的意见根据学校传统和前景以及当前实际由校长起草草案,经教工大会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并在一学期内进行逐步修改,在下一次教工大会上表决通过。这样制订出来的学校规划就会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并为之去努力奋斗。

2家有亲情――人文管理

尽管在科学性和规范性方面制度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当前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来看,由于过多地强调制度管理,明显束缚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校教育与培养个性化人才目标背道而驰。通过反思我们发现,当前的制度管理存在明显的人文缺失。制度管理重视的是一些“条条款款”,但是当这些“条条款款”制订得太多太细时,它又会越来越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难以张扬人的个性,使学校变得像一潭无波的水,更难以形成学校的特色。这也与教育的根本宗旨――发展人是相悖的。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是由“管理者――教职工――学生”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管理系统,不能单纯理解为管理人、管住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一所学校的管理者缺乏人文思想特别是正确的教育理念,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必定是零乱繁杂,甚至自相矛盾的,其结果是师生无所适从,学校的管理必然陷入混乱状态。因此学校管理应该学习家庭模式,多些温情和亲情,刚柔相济,多一点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有侧重,有的侧重过程,有的侧重结果,如果制度与人文不有机结合,不分轻重缓急,势必造成评价上的不公正,激发学校管理中的诸多矛盾。如班主任管理有的过程到位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结果较好而过程不是很到位,“一刀切”的制度评价往往会产生矛盾。 “管理制度是无情的”,人的管理是有情的,管理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管理的对象都是有着丰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管理制度的操作过程可以也应该做到充满人情味。可先打后抚,批评处理在前,促膝谈心随后,既体现制度的严肃不可违,又充满了人性关爱。如我上任前学校就有几个领导向我反映了我校有一位教师几年来一直不能遵守作息时间,作为一名班主任,每个月至少有三个星期是迟到的。往往轮到他上课的时间才匆匆到校,因此他们班在早上很长一段存在着很大的管理漏洞。对此,我一方面对照学校考勤制度严格执行规定,照章扣发他的月考核奖,并且对每个月的教师考核情况进行公示,使制度的执行更具透明度,促使教师自我约束。另一方面我经常与该教师谈心,了解他迟到的原因,尊重他对学校管理的一些看法。通过交流,我了解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疏导,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平等对话。一学期下来,这位老师慢慢地变了,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迟到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且经常主动到校长室找我聊关于学校管理以及学科教学、学生德育等方面的问题。我也经常在教师会议上有意无意的对他的进步进行中肯的表扬,这样一来,也使其他教师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真诚。我也常在平时和教师聊天及教师会议上强调学校就是大家庭的理念,使之慢慢成为大家共同的信念。我校虽然地处偏僻,属于农村薄弱学校,但我校大家庭的氛围比较浓厚,同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非常融洽,工作配合得也比较默契,为此我感到很欣慰。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管理教师应该如此,作为教师,管理学生更应如此。我相信,只要学校管理者以身作则,积极倡导人文管理,老师们也一定能以人为本教育管理好自己的班级。

3家有琐事――细节管理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学校也如此,不论大小,总有那么多细碎的琐事要去处理。因此学校管理应从大处着手,小处入手。细节决定成败,全局的成功由一个个细节的成功累积而成。学校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管理工作要细化目标,细化环节,用心思考,用心工作,追求教学与管理上的细致入微。工作中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做一名有心人。管理要主动,做事有一定的预见性,要人找事,避免出现事找人的现象。要落实细节管理,首先要分工明确,又要合作完成,做到分工不分家。为此,我校对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落实到人,没两周的工作安排责任到人,层层落实。我校规模比较小,只有六个班级,而学校行政正好有六人组成,因此六个行政领导分别联系一个班级进行蹲点管理,明确职责,督促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这样每一个班级又成为一个小家庭,人人都要为这个小家庭负责。

我校的德育工作就是这样分层落实的。期初就根据学生实际制订计划,每两周都有一个主题,从学生细小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入手,由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共同加以落实,联系班级的行政领导督促检查。如开学初两周,主要是抓卫生习惯,把教室和整个校园当作自己的家,使校园始终保持整洁美观。第三、四周重点抓学生的出操、集会、就餐习惯。上学期学生出操、集会、就餐纪律松散,吵吵闹闹,很不文明,通过两个星期的教育管理,现在学生在出操、集会、就餐时井然有序,安静文明,特别是在午餐时,基本上没有说话的声音,饭后,桌上、地上仍然非常整洁。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肯定会养成公共场合的文明习惯。第五、六周主要抓文明礼仪和爱护公物的习惯,对于文明礼仪这点,我校一直比较重视,这两周主要是对以前养成的好习惯加以巩固。而对爱护公物则与爱国主义教育挂钩,从爱学校做起,将学校的公共财物保护落实到人。如将全校课桌椅重新统一编号,将每一套桌椅落实到班级, 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总之我认为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在于形式,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外显活动,而在于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细小的行为习惯加以分析、纠正、规范,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比空洞的说教,形式主义的活动更加有效,将对学生终生有用。

4家有文化――文化育人

现代文明家庭要有文化内涵,一所学校要有文化特色。校园和家园有共同之处,都是育人的地方,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众所周知。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校园文化育人备受青睐与关注,成为学校德育领域里值得探索的课题,成为许多学校发展的品牌战略和教育创意。

因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形式,随时随地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基本技能、学习兴趣和思想动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在怎样的时间、空间内都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都能发挥其实质性的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范畴很广,途径很多。我校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讨论,形成共识:这样一个薄弱的农村学校要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首先要有一个文化载体。因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学校所在地龙屿村新农村文化建设有成效,村“知音艺社”在县内小有名气,特别是戏曲文化很有特色。校内也有很大部分教师爱好越剧,学生家长中也有很多爱好越剧,一些学生也会唱越剧,个别的还在县艺术节中得奖。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戏曲进校园,除了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传统优秀艺术的了解、培养他们对戏曲艺术的欣赏习惯,对一个剧种来说,还培养出了一批批的戏曲艺术市场的终端消费者。但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是为了让学生们从戏曲中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受到传统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是一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弥足珍贵的养分。譬如《岳飞传》中“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所传递的是“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仰。因此我们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根据学校实际并结合所在乡村的乡土文化特色,进行“戏曲(越剧)文化进校园,以越剧文化为载体,营造校园文化”的实践探索,努力构建校园文化特色。本学期开始,我们围绕“越剧文化”成立了一些学生社团,特别成立了“越剧兴趣小组”先搞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最终使“越剧文化”成为校本课程,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4篇: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大主题引领;常态化;课程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14-0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和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陈官屯乡中学从2003年开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已经取得一些成效,愿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学习、研究。

一、领导重视,健全制度,科学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模式,它的开设必须是整个学校的行为。为确保课程的落实,学校立足实际,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全面负责、教导处主抓、年级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全面的教学计划和相应的制度措施,实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程管理。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组织教师培训,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主题活动进行指导,协调校内外各种关系,提供安全保障,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

同时,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规范,学校还制定了专项制度,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安全制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奖励制度》、《综合实践活动宣传制度》等,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朝着有序、规范的方向发展。

二、骨干先行,以学习交流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

(一)骨干先行,专业引领

一所学校要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要选好指导教师,这是前提。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选拔上严格把关,教学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决不考虑,而是任命理念先进、创新能力强、素质较高的教师为指导教师,同时一个年级配备一名骨干教师为总指导,负责主题的筛选、规划,并培训带动年轻教师。学校还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骨干教师牵头,每两周一次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探讨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在课程实施的理念上不断提升,方法上不断更新。“骨干先行,专业引领”使综合实践活动做到了有序开展。

(二)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

学校通过“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的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几年来,学校先后聘请过卢龙县教研室的教研员、市教科所的杨所长、教研员娄老师进行过多次指导。例如:在张艳军老师做《聚焦奥运》汇报课时,聘请了市教科所杨所长来校听课指导,杨所长看到汇报课后给予了肯定,并做了精彩的点评,可以说专家的点评为活动课的更好开展指明了方向。专业性的指导让教师们在理论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少走了许多弯路,也坚定了继续开展好活动课程的信心。同时,学校不放过任何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就连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也积极参加。通过请专家指导、外出学习等使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组织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促进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由点及面开展起来。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一大批实力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正在迅速成长。他们能够不断学习理论,参加各级培训,提高认识并汲取他人经验,不断研究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活动模式。现在,从指导学生选题、组织学生制定实施方案、到活动实施、再到资料的搜集整理的整个过程有许多教师都能独当一面,得心应手,他们在 “经历、学习、运用、参与、合作”中不断成长,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三、大主题引领,方案指导,课程内容实现了多样化

(一)实施方案

为了使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常态化实施,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三级实施方案,即学校实施方案、活动小组实施方案、指导教师实施方案,每学期学校都要重新审视、规划各级实施方案,用方案指导课程的实施。

(二)课程目标

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形成三维目标,即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和研究探索、实验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推进策略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策略是“课程实施活动化、活动主题化、主题系列化”,从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自己四个方面挖掘主题。

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选择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在实践活动中,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其彼此渗透,形成整合。因此,结合校本资源开发和特色办学的理念,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年段进行推进。主题选择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需要;要富有生活性、趣味性、时代性,面向学生生活与经验,贴近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围绕以上目标,在每学期开学初征集教师及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并确定出每个学期的主题研究内容,形成“菜单”。

(四)课时安排

学校七至九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活动课”每周开设二节,并将两课时集中安排在每周三下午,也可根据实际集中使用。信息技术教育每周安排2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平均每周安排1课时,课时列入课表,配备兼职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各年段教学需要和师资情况采用弹性课时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四、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实现与各领域的有机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超越书本知识学习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倡导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开展探究、体验、实验等学习活动,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而是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做、考察、体验、探究、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提出问题,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各个领域巧妙的结合起来,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校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的。

(一)依据地域特色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实现与地域特色的整合

我们都知道,卢龙县虽然经济尚不发达,但它是一座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地域特色浓厚,石门核桃、甘薯、鲍子沟葡萄远近闻名,六峪山庄、城角庄红山、长城遗址、卢龙古城门也名气不小,还有革命烈士李洗凡、邵洪生等名人也为卢龙县增色不少,这些名胜古迹、乡土特产形成了浓厚的地域特色,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以此生发出了《家乡名片》这一大主题,并把它分解成家乡特产、家乡旅游、家乡名人、家乡经济文化等小主题,形成一个主题系列,活动也丰富多彩的开展起来。现在家乡特产、家乡旅游这两个主题开展的有声有色,在2007年3月9日,活动小组的同学参观了六峪山庄,这不仅让学生亲近了大自然,欣赏了春天六峪的美景,采访了当地的管理人员,而且在活动中以自己的言行,展现了学校文明礼仪新形象。回来后同学们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作了展板、手抄报、实物模型,写出采访记录和旅游感受,并根据山庄存在的不足设计了规划图。

更值得指出的是家乡特产小组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了甘薯从育秧到收获、加工的全过程调研,使学生对原来熟视无睹的甘薯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在活动中同学们制作了手抄报、设计了展台,制作了实物标本,到甘薯加工地(光友粉丝厂)进行了实地采访,写出了采访录和感想。同时还为光友粉丝设计了产品广告词,工厂知道后非常高兴,还派策划部人员专门来校回访,带来了光友薯业自制的诗集表示感谢。这给了师生们极大的鼓舞,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更浓了,信心更足了。

另外,学生还实地考察了卢龙另外两项特产:石门核桃和柳河北山板栗。分别进行了具体了解,并作了实物模型。所有的这些都证明,结合地域特色,实现有机整合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和做法。

(二)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挖掘课程资源,实现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

在实践中,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和其他学科的整合,注重将综合实践活动先进理念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在可能的情况下,将综合实践活动和各学科教学打通进行,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例如,生物教学需要制作标本,所以学校把这个任务交给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先学习基本的制作方法,然后动手操作,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制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并把这些作品收集整理放到生物标本室,同时活动小组编印了《标本制作》这一校本课程。再如在美术课上,李景贵老师在根雕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学校依此生发出了“艺术之旅”这一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根雕创作,并编印了校本课程《根雕》。学生高涨的热情和成果展示,反映了这种整合是“双赢”的,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科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这些做法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常态课,有利于解决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材载体问题、时空局限性问题、教师指导等问题,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融合,使综合实践活动焕发出了新活力。

(三)在活动中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实现与各项活动的整合

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尤其是各项活动的开展,要耗费老师同学很多精力,如果能把学校的各项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小到主题班会、班级活动,大到安全工作、校园文化建设都可以打上综合实践活动的烙印。例如:清明节的时候,学校组织小组成员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洗凡烈士墓。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利用这一有利契机,布置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名人资料、了解名人事迹,烈士墓前,团员们向先烈默哀、献花圈、致悼词,表达哀思,表达了继承先烈遗志的决心。通过活动,同学们的心灵得到净化,热爱家乡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回来后,指导教师又组织同学撰写心得体会,使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的德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在实施“我的校园我做主”这一主题时,开展了“我的班级我设计”、“我的校园我规划”等活动,同学们积极为班级布置、描绘理想的校园出谋献策的同时,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充分的发挥出来,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展现,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走进校园,到处都是孩子们的杰作,让人兴奋不已。

五、取得的成绩与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取得的成绩

学校学生素质已普遍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县组织的手脑奥赛中学校连年获奖,其中去年参加18人,有16人获奖,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电脑制作方面,学校有4人获得市级奖励;在手工制作方面,部分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受到家长的赞扬。刘巧玲老师在省进行的初中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活动说课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李志琴等三位教师在省教科所进行的课例评选中获奖;刘巧玲、王红梅、杨桂艳老师在省综合实践活动说课比赛中获二等奖;高艳飞、刘巧玲、李艳丽等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均获市级优质课奖励。学校2005年被评为市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校,2006年被评为校本教研先进校,2008年被定为省级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校,5月被评为市级教学管理先进校。

(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第5篇: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

一、精心培育师资,夯实书画教育基础

培养造就一批能胜任书画教育任务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书画特色教学实验的重要保障。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教、研、训,三位一体”等有效方法,多管齐下,全方位多渠道地提升书画教师的理论素养、书画技能和教学能力。

前洲中学将无锡市乃至江苏省的书法名家请进校园,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无锡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张志坚、江苏省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查理达等专家的指导,掀起了前洲中学教师练习书法的热潮。众多教师在江苏省中小学教师书法展示中获奖,有效促进了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另外,学校支持书画教师进修学习,每学期认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区写字教学工作会议和书友笔会活动,吸取全国各地的优秀经验并把它们传递给每一位教师;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书画竞赛;教研组内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书画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控、总结提炼、不断完善,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有热情、有特长、爱岗敬业的书画教师队伍。

二、创新管理机制,规范书画教育制度

学校充分认识到创建特色学校是确保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因此,学校将特色创建纳入“学校三年规划”,健全了书画教育管理网络,形成了校长分管,教务处、教科室和德育处具体负责,书画教师具体实施,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构架起“普及提高特色”这样一个四级管理、三个层次的组织管理体系。学校加强对书画教育领导班子的建设,在成立书画教育领导小组的同时还设立了书法段位评委会、书画教育特色课题研究小组、书法绘画兴趣小组、青城书画社,逐步完善了“学习、动员、构思、实施、评估验收”的特色创建方案。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教学计划,开设书画特色校本课程、上足课时,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实际进行教学。

三、落实校本培训,增强书画教育实力

为务实校本教研,丰厚特色底蕴,有效推进书画教育,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认真组织理论学习。为明确书画教育“以美启智、以美陶情、以美育德”的目标任务,学校组织教师通过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相关素质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理论,认真钻研《美术课程标准》、《写字教学指导纲要》和省市区关于特色教学的文件精神,并利用政治学习、业务研究以及学校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书画育人的功能,切实转变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

2.聘请书画专家培训教学骨干。学校每年聘请省、市级书画专家来校作书画培训,为教师搭建进修和提高的平台。通过书法技艺指导、现场观摩和交流研讨等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书画水平和执教能力。

3.开发和构建校本课程。学校充分利用书画教师的个人专业特长,逐步形成了有个性、有特点的,学生爱学、乐学的校本教材。如杨汉民老师编制了《无锡市前洲中学硬笔书法》校本教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钢笔楷书概述,楷书笔画书写,基本笔画的组合变化,钢笔楷书笔画搭配,各种书法作品欣赏等。毛晓芳老师编制的《卡通画和乡土艺术》校本教材,汲取了地方文化精髓,合理挖掘“无锡泥人”等乡土文化资源。

4.特色教研组活动的开展。在书画特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书画教研组根据学校的计划和要求,每月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每周进行一次公开课研讨。每周的集体备课以课改为载体、以校本为依托,以科研为导向,以教研为保障,以上课为形式,以评课寻差距,以反思促发展,使教研、科研和校本教研真正融为一体。

5.落实“三字”训练要求和考核制度。学校非常重视全体教师“三字”(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的训练,教科室把教师写好“三字”纳入教学基本功考核的范畴。近年来学校每学期开展“教师硬笔书法练习”、“教师硬笔书法竞赛”和“教师板书设计竞赛”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全体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

6.注重书画教学的质量督查和评估。学校建立和完善了“三项考核”和“五项评优制度”。三项考核指:学生写字达标验收考核、学生参加各级书法比赛获奖考核、教师辅导书画特长生考核。五项评优制度指:写字教学评优课、写字教学优秀教案评比、写字教学课件设计评比、写字教学经验论文评比、写字教育先进个人(集体)评比,每学期期末通过考查评定学生写字和绘画水平,量化教师的教学实绩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四、丰富特色活动,拓宽书画教育渠道

1.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教师以“全面普及重点提高”为方针,以“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揭示书法用笔特点和结构规律;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多示范、勤指导”等教学方法,通过普及与提高共抓,兴趣与能力并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有效开展书画兴趣小组活动。本着学生自愿报名的原则,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青少年活动中心书法班和学校青城书画社活动。每次活动都做到四定三有: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定主讲人;有记录、有检查、有考核。

3.认真开展书画主题班会活动。在德育处的组织指导下,全校每个班级能围绕“翰墨飘香,人文见长”特色主题认真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班会活动。学生能结合书画学习的感受和体会,积极撰写书画小论文。

4.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书画竞赛。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书画比赛,每次活动都做到周密计划,精心指导。近几年来,全校近600多人次在市以上书法画大赛中获得优秀成绩,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5.认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和学习。在抓好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把书画教育向课外、校外延伸。例如,德育处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无锡博物院、徐悲鸿书画馆;特色教研组老师组织学生外出写生和观摩。校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有获。

五、营造特色氛围,彰显书画教育底蕴

为了促进书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把书画特色的创建和校园文化的建设融为一体,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让每一幅作品能育人,营造浓厚的书画教育氛围:在教学区的橱窗、走廊上都张贴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把退休教师的书画作品、在校教师的书画作品和学生的书画作品上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书画文化的艺术熏陶;开辟“翰墨飘香”书画角,定期宣传有关书画知识、展示书画作品,让学生沐浴着书画的墨香不断成长;将历届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装裱后存放于书画活动室;每学期组织一至两次全校性的书画展览,展现书画教学成果,让学生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六、开展课题研究,提升书画教育内涵

第6篇: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运动以来,世界各国积极响应并遵循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以下简称“非遗”)。中国也积极响应,先后以保护条例、保护法、保护实施方案等方式下发各地,要求各省市自治区按照国务院的文件精神下发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有效的“非遗”保护传承办法和条例,强调遵循其承诺和公约。宁夏自2004至2010年先后制定了宁夏“非遗”的保护实施方案、保护条例等法规文件,还成功将回族“山花儿”(俗称“干花儿”)申请进入了文化部确定的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期间在教育系统的花儿学者、教研专家、研究机构等的参与下,宁夏文化、教育等部门联合发出文件,规划“5年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中小学音乐美术课程;音乐课加入泥哇呜、口弦、山花儿等”内容项目。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宁夏“校园花儿”由宁夏高等学府的花儿研究专家、教授与基础教育的教学研究人员、一线音乐教师等,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的方案目标要求,汲取世界各国非遗保护传承的经验,从宁夏本地实际出发,从“教育传承”的理念出发,大胆提出了宁夏“校园花儿”这一概念名词和实施模式,并积极付诸实施,一边实践一边完善使其见到了成效(“宁夏校园花儿”一词见《宁夏校园花儿教程》一书,2007年宁夏教育厅骨干音乐教师培训内部资料)。笔者以为:宁夏“校园花儿”的理论概念是巧妙依托了宁夏“回族山花儿”,曲式结构简、曲调流畅优美、音域不宽,歌词押韵内容丰富,音调与方言、内容与风俗、演唱与形式生动、文化背景深厚等特质,结合学校音乐教育即学校艺术课程要素、“教育传承”要素以及世界性的民族复兴情怀,在教育者的研究成果的支撑下而产生的。因为,只有熟悉宁夏人语言环境、人文地理与“回族山花儿”风格融合点:只有熟悉宁夏不同地区学生的年龄特点、艺术能力、技术技巧、接受程度及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学校艺术活动教育要素;音乐教师和专家的付出,才能够催生孵化出宁夏“校园花儿”这一接地气、有教育实效的“非遗”教育传承模式。因此被选入宁夏校园的花儿,首先应该回避歌词中不适宜学生年龄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情节。其次应该是好听的、受学生欢迎喜爱的宁夏原生态花儿的经典曲目,并在此基础上经过简但是讲究的改编、扩充或增加声部串接和重新填词等手法的花儿,才可称之为“校园花儿”。它们既适合在音乐课中学唱表演又适合在校园艺术活动中展示;既适合师生在乐队中使用各类传统乐器演奏又适合在学生器乐教学(口琴、竖笛、吉他、口风琴、尤克里里)等乐器的演奏;既能结合教科书中各个年级音乐课程标准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又能独成为元课题开展教学,还能够在大课间以及课余活动、班级和社区活动中开展花儿舞蹈的校园集体舞、广场舞等。因此,“校园花儿”必须曲调优美、音域适当,形象鲜明、歌词内容健康,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音乐旋律、歌词格律都要极具花儿特色,内容通俗、有寓意。同时,还包括在全国及西北地区流传的民间原生态“花儿”和由宁夏回汉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原创歌曲以及配合开展的一系列与花儿有关的校园文化艺术教育活动。

“校园花儿活动”则是指围绕“花儿”文学、音乐、历史的创作、表演、传承等,结合各个学科教学开展的与民族民间文化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以班级、年级、学校和市县乡镇为位。“校园花儿”的探索实验说明,“非遗”教育传承的实践和探索需要艰辛的付出,执着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推广以及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方法、敬业的研究团队、教育家和教育行政的支持,才能够不断完善持续发展下去。同理,中国许多优秀文化“非遗”项目均可成为学校传承项目的课程内容,可以移植成为一种推广的模式,包括与音乐、戏曲、美术等有关的“非遗”项目来借鉴和实施。

笔者认为,音乐要素的记忆对于人的成长而言,是具有母语声音性质要素的,是与情感、形象结合的共生体。因此,对于“花儿”音调的记忆和情感体验,就像每个人的方言母语一样,只有在记忆的最佳年龄亲身经历或被其感受、体验过,才能深深刻印在记忆之中一生不会忘记。即便是远离故土,一旦听到便能记起。故乡的方言母语和歌声,就一定会记得家乡、亲人和祖国。这应该是语言音调及音乐性不可磨灭的记忆规律。有人概括地说:“艺术具有形象、情感、感性的特质”,据此笔者认为,“花儿”曲调(“乡音”方言)、“花儿”歌词(“乡情”民风民俗)等,只要在成长的记忆中,利用艺术的情感特征这一音乐艺术规律特点和教育原理,并有效通过现有学校的音乐课程及校园文化艺术实践活动,通过美妙的花儿曲调给教育对象植入终生难以忘怀的记忆和烙印,其重要性和功效也就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情感效应中实现了。因此,音乐研究者、教育者、管理者和社会成员,从教育传承的角度而言,对于社会上已经多年形成的“花儿进校园”(也包括:“花儿进课堂”)等约定俗成的提法与“校园花儿”之间的本质差异,应该从目标、任务、责及内涵上有清楚的认识和界定了。

二、宁夏“校园花儿”的教学途径与方法

1、以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

(1)可以以院校、班级为位,开展“花儿”的主题性活动,也可以结合学校的重大节日、教学活动等机会,以地方戏曲、民族民间音乐、画展、文学、服饰展、当地艺人、传承人演示等内容为元的主题论坛、展示和表演活动。可以是一个主题或多个主题的综合活动,比如“花儿艺术周”或将“花儿”内容作为学校艺术节活动中的一个主题,采取表演、回族服饰与民间剪纸、刺绣等内容相结合的形式。也可邀请著名学者、专家、艺人与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将学生在课堂上、书本上以及媒体上得到的认识,在具体活动中得到拓展、提升与认知,使之构建在个人艺术素养和知识结构之中。学校要利用校园网、校园电视、广播、微信、微博、校校通,包括上课铃声等一切媒体平台手段和集会活动,在日常师生、班级、朋友聚会,接待嘉宾等学校、师生的各种活动中,根据需要,有计划的、反复安排播放“花儿”。让花儿旋律在校园、家庭、社区等所有的与生活和艺术有关的听觉活动中,成为朋友聚会、节日活动中一种自发的、情不自禁的艺术活动,使其扎根、加深和留下深刻的记忆,让乡音、乡情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即使初次接触“花儿”的学生都能够产生共鸣,达到由生疏到熟悉、从了解到喜爱、从初步记忆到能够演唱的程度。其功效在于利用民歌音乐及(方言)母语亲情的内涵,使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达到最有效、自然的教育效果。因为,它们一旦根植于被教育者的心灵,会终生记忆、永不磨灭。经过积累,学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立民族艺术或以花儿为主题的展室或创作室,通过可见、可演、可听、可讲、可以体验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宁夏回族“花儿”的发展沿革、人物事件、作品以及风格特点。

(2)可以与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技能训练相结合。在音乐基础知识、视唱、视谱、乐理等内容的教学中,将大量流畅的“花儿”曲调选作训练谱例,加深学生对于民族、民间音乐色彩、旋律、节奏、结构、调式、曲式的了解、记忆。在舞蹈教学中,选取流传广泛、好听、节奏感强适合舞蹈的“花儿”曲调,采用标志性动作和集体舞做设计方式,即:将“花儿”的曲调设计出几套固定的标志性(回族花儿舞蹈)动作套路,作为“校园花儿”的特定舞蹈语汇或基本动作的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花儿”曲调,都能翩翩起舞。在歌唱教学中,采用“花儿”的曲调作发声练习,用“花儿”的歌词作吐字练习,用“花儿”的音调、语言、节奏等作民族和声作品的二重唱、三重唱、合唱等训练。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与欣赏、鉴赏的乐曲内容、结构、调式、色彩、风格有关联的,即采取把“花儿”的作品与教学的作品先后对比听赏。这样的方式,尤其在欣赏和鉴赏教学中,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也可以把音乐创作与表演教学相结合,根据“花儿”结构、曲式、音调与语言(方言)及演唱的特点,选择短小的作品,从情景、音乐动机、节奏入手,由模仿开始,结合视唱和歌唱教学的曲调记忆,分析音组、节奏的组合,进行曲调的创作练习。可以与戏剧和表演教学相结合,将广为流传的与“花儿”有关的传说故事、人物等编成具有情节、人物的“花儿”剧,结合美术、舞蹈等进行综合艺术的表演与创作教学。还可以与其它学科综合,将语文、地理、政治、美术等学科整合教学,比如,将普通话与方言、方言与口头表达、社会交往以及方言与音乐风格差异等要素结合为开放式、元式、互动探究式教学等。

笔者的体会是:“校园花儿”需要与不同地域、不同学校、年级班级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需要与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内容、需要及进度、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要求、风土人情、多元文化以及人文知识的教学结合;不可以脱离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搞所谓的贴标签、走形式的传承教育活动,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有计划地课程目标及有管理有评价成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所在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根脉血肉,最终达到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总目标。

2、要以改编、创作及组织管理为切入口

根据教学需要,有时需要将大的结构、过于难的旋律简化,有时又需要将简的、一的结构复杂化;也就是说必须从实际出发选择曲调优美、好听的原生态花儿作为“校园花儿”教材的编选对象进行改编。除了思想教育内容符合外,要符合好听、好唱及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及演出主题、对象、节日氛围的需要,还要注意要融入时尚和符合活动主题的创新元素。

歌词创作及改编,可以调动所在学校地区有音乐基础的语文学科教师以及当地词作家,率先创作做出示范,并引导学生和音乐教师大胆实践。除了要注意花儿歌词的韵律、格式、曲调情绪上的特点外,还要在联系实际上下功夫,歌词的创作、改编、演唱表演的设计等,一定不能脱离本地区、本学校和活动主题;越接近学校、学生生活、活动主题开展的创作、演唱、演奏、舞蹈等,就越受欢迎,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花儿”到“校园花儿”和由“花儿”到“花儿素材歌曲”的创作改编是教学和传承的需要和途径之一。要重视创作改编的融合性,教师要结合教学、艺术活动的目标要求,开展以器乐、舞蹈、歌曲、戏曲等为内容的艺术教学活动和艺术创作表演。要大力推行但不能草率随意;保持和忠实原曲调是原则,让学生喜欢并积极参与是策略和技巧;要反复推敲修改试唱,包括附点、换气记号、装饰音、节奏等。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的表演形式需要,可以在不改变情绪、调性、风格等钢性原则下,采取加声部、引子、扩充、副旋律、串接等手法,达到和满足各种演出需要,使其符合“校园花儿”的教学活动。教师要有意识的利用各种音乐资源拓展“校园花儿”的教学渠道、鉴赏形式,使学生的接触面、视野、评价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背唱是检验教学和学生是否掌握的有效方法。必须要求教师先学唱背会原生态的“花儿”5―10首,并进行改编创作、排练演出、录音录像、授课示范。作为教师,对于花儿的传承来讲,教师掌握的多少是衡量其是否了解的重要指标。必须要求学生能够背唱经过改编了的3―6首“校园花儿”;能够听赏出原生态花儿和创作花儿的不同,并熟悉、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流传地发源地等;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爱好填词演唱;能够表达出自己欣赏的理由、能够辨别出它的地域和调令特点等。

我们知道,在原生态“花儿”的演唱形式中,根据环境、背景以及场合、主题即兴演唱、编词、填词是花儿演唱活动中最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的根脉所在,是原生态“花儿”演唱活动的灵魂,其中即兴表演又与现代艺术教育观吻合,也是“校园花儿”音乐教学的一个高级阶段。因此,教师要能够借助“花儿”演唱创作中的“即兴”特点和手法,利用民间歌手的示范、教师的演示分析以及学生相互间的创作表演等活动,不失时机的开展“即兴”技能技巧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通过立体的花儿演唱创作活动对即兴表演、即兴编写歌词等方法有所认识和尝试,通过实践使其不断掌握和提高。并讲求教学的生成性、流畅性和创造性等新时代的课程教学理念。因此,花儿的传承,需要将演唱、歌词创作的即兴要素有机的贯穿在校园花儿的教学活动之中,使其成为音乐创新教育要素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培训、考核与教学实践的成果验收建立起“校园花儿”教学成果、管理成效的机制,只有获得考核评价验收,才可以获得有某一级教研位或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校园花儿歌手”“校园花儿传承基地”的称号以资鼓励。

3、要以校本花儿教材(教程)的编写为基础

校园是运用民族民间素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段,进行爱祖国、爱家乡、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最有效的场所。让学生从小喜爱家乡的民族艺术,在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让经典的“花儿”民族艺术通过学校的各类有声有色的艺术实践活动,建立和浸透在青少年的文化素养结构中,深深的注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之中。像对于母语的烙印一样,无论走到哪里,乡音、乡情以及民族情怀都会伴随着他们,正所谓:音是家乡亲,情是家乡真,只要曾经有过乡音乡情的体验感受、有过母语音调滋养过的成长,就一定会终生不忘。通过地方、校本花儿教材的创编,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遗产,而且能够促进教师在校本课程资源促进与利用上的潜能,为其它“非遗”项目的教育传承提供可以借鉴的途径办法。

4、要以创新、落实和评价为保证

一是要确立以市县为位、以有基础的骨干音乐教师为主的“校园花儿歌手”培训带动策略和教研小组。通过他们的教学、演唱以及辅导,形成不同区域内的示范效应。并以他们为中心在课内、课外形成艺术教育实践场合,演唱经过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校园花儿”作品、教学设计案例,使他们成为传承民族文化、搭建符合学校艺术教育和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桥梁与使者。二是要确立以“校园花儿”为主题的综合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理念;要提供“校园花儿”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教学设计、活动方案与作品目录。结合学生身边事、家乡事以及地方文化生活、民俗艺术等有关的内容有机的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达到育人之事半功倍的成效。举办以民族民间音乐、美术、文学、服饰、民间艺人等内容为主题的艺术周、讲座、展览、创作、表演等活动。“校园花儿”的教学,要与各个学科的实际教学内容、需要结合,要与课程目标中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以及人文知识的教学相结合,可以由市县(区)教育部门或院校、年级、班级开展以“花儿”为主题的活动。重视普通话与方言、方言与口头表达、与社会交往以及方言与音乐风格差异等教学要素、艺术创作的规范融合。不可以贴标签似的作秀、搞形式,要通过不断的教学活动、研讨和体验式的学习,使每次活动都能精心设计、有新意,真正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播,落实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以及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总目标。

三、花儿教材(教程)的编写与收获

教材的编写,目前国家有相关“非遗”的项目经费可以支持学校印刷或出版校本教材。但需要申请协调疏通部门关系,同时注意版权著作权保护意识的提高。根据笔者参与出版的《花儿综艺》为例,依据的是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课程标准及《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目标要求,力图符合教育传承和音乐文化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目标。但是由于国家地方教材编写的限制规定,编委组将《宁夏校园花儿教程》教材名称体系做了改动,成为了一本综合性的、具有非物质遗产教育传承导向的、适合大中小幼及社会各界都能使用的工具性书籍公开出版。其内容体例值得参考,分别为:第一编:“花儿”民歌概论。包括了“花儿”民歌的历史、“花儿”民歌的分类及艺术特点、“花儿”民歌的改编、创新与传承。第二编:原生态“花儿”曲谱,包括了花儿经典的原生态花儿20首。第三编:改编的“花儿”曲谱,包括了作曲家改编扩充的花儿20首。第四编:经典的新编“花儿”及宁夏民歌曲谱,包括了宁夏花儿素材、宁夏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20首。第五编:“花儿”改编的器乐曲谱,包括钢琴曲、(乐队、学生教学乐器)能够演奏、训练的器乐曲20首。第六编:“花儿”改编的合唱曲谱,包括了由原生态花儿改编的合唱作品10首。“花儿”素材新编合唱作品10首。第七编“花儿”乐曲新编的适合不同年级学生舞蹈的集体舞等,包括了以宁夏山川著名地域名称、回族用品等标志性动作的校园回族舞蹈基本手位、步伐名称与动作的(照片)示意图及动作组合、音响光盘附录42首。

第7篇: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

[关键词]和谐 校园景观 价值营造

如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父母对子女期望值的提高,扩招已成为新时代的热点话题。面对如日中天的扩招现象,大学校园的景观价值营造显得落伍、跟不上潮流了。鉴于此,一所学校人文精神与文脉标准之一的校园景观价值的营造显得尤为迫切。

一、和谐型校园景观的重要性

和谐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无论是古人的“以和为贵”还是当今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均表现了人们对和谐的追求与向往。现想的居住模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动植物相处融洽的生存空间。大学校园做为一种特殊的居住模式,也应走和谐之路。和谐型校园景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水平、自身品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谐校园景观带给师生以美的感受,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美的品德、美的行为和美的科研成果,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文以构建和谐型校园景观为最终目的,着重论述和谐型校园环境的构建原则,探索能够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和谐校园的营造方法,从而引导学校走生态型、以人为本、个性鲜明、社会化成人化的和谐校园之路。

二、和谐型校园景观价值营造的指导思想

美的校园环境首先是和谐的自然环境。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和谐共生,一砖一瓦协调统一;校内建筑主次分明;建筑与景观相映相衬;人与景观、人与建筑和平共处,动静结合美妙,犹如唇齿相依。从整体的规划布局到建筑造型与景观形态再到公共空间的各类设施、标识系统安定有序。校园环境的一切都在讲述着校园积淀的人文精神和深层次价值内涵。师生平静、谐和的进行教、学、研;一草一木其乐融融的生长。整个校园环境和谐美妙。马斯洛(MasIow)的“层次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后,就会进一步要去更高的层次。因此,广大的师生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饮水思源,积极做学问、主动做科研,从而有利于校园整体教学素质的提高。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同时,人居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地在提高,校园环境做为人居环境的一种,如何才能营造和谐型生态景观价值呢?第一,景观价值的构建应从实际出发,依山就势,充分享用自然景观带来的纯真与融洽。第二,以人为本,布局规划与功能分区合情合理,各类设施齐全,充分满足居于其中“人”的需求,适当展示校园的文脉体系与价值取向。第三,讲求生态原则、和谐原则,即看到现在的发展与利益又要做好长远的打算,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态型校园之路。

三、和谐校园景观价值构建原则

1.生态型原则

俞孔坚先生对理想居住地景观做过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87人中72.4%的人所描绘的理想环境模式为“居室背山面水,周围树木环抱;眼前是草地和宽阔的水面,草地上有许多花,水中有白鸭嬉水;一条小路穿过水域通向对岸的丛林,水中可以游泳,林中可以散步”。山环水拥、绿草如茵、动物嬉戏、曲径通幽,大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怡然自得、心旷神怡,这不就是生态型的居住空间吗?

的确,与大自然和谐发展,是现代居住环境的目标,是现代人理想的居住模式之一。大学校园做为一种特殊的居住环境也应走生态型校园之路,形成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1)植物绿化上

园林是生态型的表达方式之一,在园林中平立面绿化均呈现出完美的立体效果,提高了环境的绿视率。在校园中实现园林景观效果具有极大的优势,在占地面积上,二者具有可比拟性,只要组织规划的好,同样能够营造出园林式的校园景观。这就要求在满足学习、住宿及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提高整个环境的绿化率,平立面绿化相结合,俯视、仰视之间均有景观尽收眼底。在绿化布置上可采用一字型树木与趣味性绿林相结合的原则,如主干道两旁的乔灌木为了交通的便捷性和可达性可采用简单的一字型布置方式,而非主干道区域或大片绿化域内植被可呈趣味性、怪诞性的组合或分割方式。在植物种类上并非越多越好,应充分考虑其生长效果与成活率,以颇具乡土气息的本土植物为主,并采用乔、灌、藤、地被植物及草坪相结合的种植方式。道路及园路可采用趣味的分割形式,让其成为草坪上的有机图案,增强平面的视觉效果。此外,在路径的设计上,应把草地的可破坏度降低到最小,这就要求设计依据人行规律,进行人性化的路线设计,拒绝走近路现象的发生,将路径的可达性发挥到最大。

(2)公共设施上

材料的选用及应用要具有生态性。充分利用本地材质;在应用原理上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促进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和谐型校园景观价值营造中应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资源,营造颇具地域特色的校园生态系统。

2.人性化原则

校园是教学空间,承载着育人的重任。人性化原则既一切以服务于广大师生为最终目的,根据广大师生的活动规律及心理需求合理的进行结构布局和景观规划,营造温馨舒适、宁静优美的空间,使校园环境尊重人、关心人、塑造人,让师生在校园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与人文的魅力,实现人、环境、自然的和谐统一。

(1)校园景观规划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景观价值的营造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而有所不同。校园内大致有教学区、活动区、学生住宿区、教师住宿区等区域,不同的区域要有不同的景观价值特点,如教学区与住宿区景观要有所不同,读书去与娱乐区景观要加以区分,男、女生宿舍区景观应有所变化,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内学子的不同心理需求,创造人性化空间。教学区充分体现教与学、师与生的互动性,应体现庄重、肃静、励志、有序的景观特色;住宿区应具有鲜明的空间特色,各类服务设施齐全,给师生家的安全感③。以亲和性自然景观为主,并充分体现它的可参与性。如低矮的灌木、软绵绵的草坪、既可以观赏又可嬉戏的水景观等,在这样亲和的环境下,清晨伴随着清风拂面可以朗读、可以静思,中午时分或躺或坐在草坪上沐浴阳光、观赏水景,傍晚夕阳西下在静静的草地上回味一天的收获,总结经验与知识,或和朋友一起走到水里,一起回味儿时的嬉水场景,一起敞开封锁的心扉,一起爽朗的大笑……此外,住宿区还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大学生社团活动较频繁,在景观价值营造上应满足学生集会、交流情感的需求。读书区景观要宁静、严谨,在这一区域内不允许不安景观的存在;而娱乐区则截然相反,这一区域景观要轻松与新奇,可设置具有参与性的景观园的制作与维护,鼓励学子积极参与,可用塑料泡沫和各类绘画喷漆制作各类植物,从而启发学子对自然的保护与热爱。男生住宿区要尽显男生的阳刚之气与不拘小节,男生天生有着好胜心理、有着不可抗拒的占有欲,在男生住宿区应将可破坏度降低到最小值,可构建体力竞技区或健身区如沙袋区、攀岩墙、摸高壁等符合男生心理特征的景观,在这些区域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使学习压力得以释放。男生住宿区避免“高高在上”的雕塑和小品。相比之下女生住宿区景观价值的营造则要知性、委婉。女生天生有着结伴而行的特点,或俩人一组或一个宿舍为单位,一起吃饭、上下课、聊天、逛街;女生天生爱美……鉴于女生的这种行为习惯及心理特征,在住宿区可设置赏花区、谈心区、美体房等,但并不主张刻意的去区分这些区域。在赏花区内应该注意各类花卉在开花期上的连续性及颜色配置上的科学性,谈心区则注意凳椅的安全舒适,同时还应该满足其本身所需的半私密性,美体房在宽敞明亮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音响设备,在这些区域划分中,合理的利用绿篱、柱、花架等因素,进行空间的划分与围合,创造宜人的空间。

(2)校园景观要具有安全感

安全是第一位的,包括交通体系的安全、公共设施的安全。交通体系要保证其具有可达性、安全性。公共设施在必要的时候,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意义,如在公共座椅的布置上,应讲求“边缘效应”,中国人往往乐于选择“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的地理位置。

总之,校园景观价值的营造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回归自然,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的需求,构建人性化校园景观。

3.个性化原则

校园是青春与个性洋溢的空间,因此校园环境要充分体现个性化。在景观价值的营造上,鉴于各个院系各不相同的性格特点、价值取向及所学知识,对其住宿区进行不同的景观价值营造。如在艺术学院住宿区,可构建形状不拘一格的涂鸦墙,利用广大学子的画笔绘制出不同效果的涂鸦墙,那是创意与智慧的集中点,它具有元素多样化、风格多样化的特点,在这里不同的情绪特征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富有创意的涂鸦墙将会是环境中的一大亮点。在学生住宿区内,必不可少的晾晒区也会构筑别具特色的景观价值,此区域应注重安全性与防盗性。住宿区入口处可构筑留言区,结伴出游、结伴回家、重要讲座等均可在此与同学们见面,那时五颜六色的便利贴便会是住宿区入口处景观中亮丽的一笔。

4.社会化、成人化原则

学校一直有着“象牙塔”的美誉,这里没有暴风聚雨、没有残酷的竞争。然而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在景观价值的营造上应该社会化、成人化,以便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在植物配置上体现适者生存的价值观,告诉同学们“大树与小树”的道理,把小树在大树的“呵护”下是永远长不大的情景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让校内每位同学深切的体会物竞天择的激烈与残酷;在道路上表现人生的艰难与困苦,如在道路铺装上平坦的路面与鹅卵石路面相结合,励在表现人生道路的崎岖与坎坷。此外,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大学校园的学生青春焕发、朝气蓬勃,他们充满了才华,他们追逐自己的兴趣,正如基斯特说道,“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每个人的大多数受教育机会都发生在户外,并与他所选修的课程关系不大,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在大学校园景观价值的营造上应高充分发挥其即兴交流性,形成环境育人、寓教于乐的氛围与场景。

四、结语

校园景观价值的营造对教育质量与学校声誉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与影响。美国康奈尔大学《1985年校园规划指导准则》中有这样一段话:“以任何标准来衡量,康奈尔大学都是美国最美的校园之一”。期望进人该校的学生表示,选择该校的诸多因素中。校园环境是仅次于学术上杰出声誉的第二位的理由⑤。每所高校都用其独具特色的方法来演绎其别有意蕴的人文积淀与历史文脉,然而在讲述这些之时应该以和谐为源泉,强调校园环境的生态性、个性化、人性化及社会化成人化原则,以构筑和谐型大学校园景观价值为目的,最终形成和谐充满内涵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震,肖鹏.营造校园“起居室”―以若干在汉高校校园广场为例看我国大学校园广场规划设计的法则[J].华中建筑,2004

[2]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著[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7

[3]刘弥嘉,赵中宇.对高等院校校园空间环境的探讨―沈阳师范学院规划设计[J].新建筑,2001

第8篇: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

关键词:湖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内因;外因

引言

花鼓戏是清代中叶兴起的,主要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的地方小剧种之一,是我国古代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花鼓戏是指湖南境内六种花鼓戏的总称,即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州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和邵阳花鼓戏,经过悠久的历史传承逐渐形成了六个有着不同区域风格的地方花鼓戏。”[1]花鼓戏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也为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方面的有力支持。

一、湖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湖南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明代永乐年间,弋阳腔自江西传入湖南,万历年间,昆山腔自安徽传入湖南,促进了湖南地方戏曲的发展。”[2]湖南的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高腔”,在湖南省各地广泛流行,成就了湖南独特的文化传统。湖南花鼓戏作为诞生于农耕文化背景下的一种艺术形态,浓缩了广大湖南人民200余年的情感,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湖湘文化的一种最为形象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湖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中的成功之处

说起湖南的花鼓戏,经典唱段《刘海砍樵》、《渔鼓调》等等,大部分人都能信口拈来唱上几段,可见,湖南花鼓戏已经成为了湖湘文化的经典代表之一。随着湖南六种花鼓戏小戏种的出现和发展,并在长期不断的摸索中,其内容不断的丰富化、腔式腔调多元化,使得湖南花鼓戏曾经风靡一时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湖南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剧,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剧,并把《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摄制成影片。”[3]2008年,湖南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中成功的一面。

(二)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的严峻现状

然而,在当前社会现实中,湖南花鼓戏正走向整体滑坡趋势,花鼓戏市场比较萧条,全省总共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办剧团和民办剧团,并且从事花鼓戏表演工作的演出人员更加是少之又少。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使得一些“歌厅文化”充满着市场,造成了湖南花鼓戏观众急剧流失,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观众流失,票价为支持较高的成本不得不上涨,观众少了,演员收入低,演出成本却一直居高不下,最后,导致花鼓戏剧团难以正常演出。当年数量众多的湖南花鼓戏剧团如今只剩寥寥几个,由于得不到资金的支持,一些坚持排练演出的剧团正为生计而苦苦挣扎着。“作为湖南花鼓戏剧团‘龙头老大’、曾荣获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连续三次荣获文化部最高奖项‘文华大奖’的省花鼓戏剧院现今也陷入尴尬困境。”[4]如今,湖南省各大城市内的高楼湮灭了当年的“戏窝子”,戏台被拆,新一代年轻人更是只对流行音乐、偶像剧、电子游戏等趋之若鹜。老一辈的戏剧家相继过世了,迫于湖南花鼓戏的市场现状,一些好的演员转业了,“全省从事湖南花鼓戏表演的人员从上万人锐减到数百人,上千种传统剧目也仅仅只剩下几十部流传存世。”[5]剧院少,规模小,剧团也少,这边是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的严峻现状。

二、湖南花鼓戏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危机的表现,一方面是观众对于戏曲艺术情感的淡化,另一方面是戏曲编创队伍的萧条。”[6]湖南花鼓戏现如今面临如此大的生存危机,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八个方面的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及内因和外因的影响,这里我把湖南花鼓戏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八个方面的问题分为外部和内部因素影响两大类。

(一)内部自身因素对湖南花鼓戏传承和发展造成的问题

1.湖南花鼓戏专业人才的流失和断层

近年来,湖南花鼓戏的专业人才正处于日渐稀少甚至出现断层的趋势。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湖南花鼓戏专业院校招收的生源地主要出自农村,而考生家庭经济条件成为影响生源的主要原因。由于从事戏曲表演比较艰难和清苦,家境富裕的孩子不愿进戏班,学戏的孩子多为农家子弟,而这些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多数较差。湖南花鼓戏大学阶段学费一年5000元,虽不比其他专业高,但是这样的数字也把众多家境并不富裕的孩子挡在了门外。

其次,“在我国现期状况下,戏曲专业成才较难,收入较低,这也是是影响考生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7]戏曲专业,特别是戏曲表演专业很难成才,也很难做出成就。“湖南花鼓戏是一门综合艺术,讲究‘唱念做打舞,手眼身发步’。”[8]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花鼓戏演员,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先天条件也十分重要。拔尖的往往只是少数人,大多只能进入剧团跑龙套、演配角,或改行另谋出路。同时,花鼓戏演员的工资较低。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学戏曲表演可能是项回报率很低的投资,所以花鼓戏专业对考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再次,湖南花鼓戏很多老一辈的有名艺术家已经逝世,而新一代的艺术家的成长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在并不太好的湖南花鼓戏市场条件下,更是很多戏曲人才都不愿意再从事花鼓戏表演这条路,这就使得我国花鼓戏人才出现了流失和断层现象。

2.落后的管理模式

在湖南省内现有的湖南花鼓戏剧团中,很少有采用现代先进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一般还处于建立之初的管理模式之中。这样落后的管理模式非常不利于湖南花鼓戏的传承。

(1)繁琐的人事制度

“繁琐的人事制度具体表现在剧团本身基本没有自。”[9]通过对湖南省花鼓戏剧团的了解,其中不少人反应的人事制度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就是:即使发现一个立刻可以使用的人才,剧团也不能做主自己马上把他调招进来,因为在这之前必须要通过政府人事局人事部门和编委中的人事编等等部门的审核,在等待一层一层审核的时候,一些艺术人才往往因为花鼓戏艺术团不能马上解决其编制问题而另寻去处。

(2)落后分配制度

“深受过去老一辈花鼓戏剧团分配制度影响,剧团仍然是实行档案工资制,”[10]同时其中存在很多腐败的现象,如靠关系评上职称,有些甚至是假冒职称。剧团有些演员到现在为止连初级证书都没有,可是那些人往往是一线演员,因为与领导的关系的原因职称的评定不能公平的进行,所以到最后剧团出现一线演员罢工罢演的现象,有些演员更是另谋出路去了。

(3)演出制度

因为近年来湖南花鼓戏演出市场不太景气,演出自然不会很多,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剧团中很多演员对于演出的不重视,那些请假、拒演、缺席的现象非常严重,制度形同虚设。

3.戏曲内容陈旧,时代感不强

“戏曲的题材和内容是广泛的,但是以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为依据的。时代不同,题材的要求也是不同的。”[11]由于湖南花鼓戏的特殊性,使其对于农业农民历史情有独钟,一部戏曲史即是一部中国农业农民发展史。纵观各种戏曲剧目,从远古的大禹治水,到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各个朝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生产都有所反映。谚语说的好“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国戏”,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戏曲观众就是在欣赏戏曲剧目的同时完成对历史与现实的对照的。

湖南花鼓戏在戏曲的题材和内容创新方面有着不小的问题。首先,湖南花鼓戏在其戏曲本身内容思想上就有着不同程度的思想糟粕,如一些封建迷信的贞洁观、婚姻观、宿命论、爱情观等等,与现代社会的现金思想完全相悖,这种情况不得以改变的话,湖南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第二,“湖南花鼓戏在其内容和题材上的创新较少,最重要的是它没有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赋予湖南花鼓戏新时代的内涵。”[12]特别是近年来,社会发展飞速,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着,陈词滥调的湖南花鼓戏在现代市场中已经很难符合人们的口味了。

4.剧团方面不注重湖南花鼓戏的宣传

通过观察湖南省花鼓戏剧团在其日常的工作安排,发现戏团的主要工作都是因为一些政治任务或者单位邀请进行一些排练和演出,宣传这一项几乎处于空缺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新一代的年轻湖南人民对湖南花鼓戏并不是非常了解有些甚至根本没听过湖南花鼓戏,“在这种社会现状下,花鼓戏剧团对花鼓戏的宣传工作不到位直接导致了青年人对湖南花鼓戏不了解而产生的排斥感,”[13]青年人这一大块潜在听众和消费者就白白被埋没了。这种不作为明显阻碍了湖南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

5.传承方式极其落后

湖南花鼓戏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戏种,而湖南花鼓戏的传承方式也是从老一辈那里流传下来的,基本上都是口传心授的模式。非常显然的,这种传承方式在老一辈艺术家不断逝世而新一辈艺术家难以培养的社会大局面下市非常不合理的,这样落后的传承方式将进一步导致湖南花鼓戏人才的流失和断层的继续扩大。

(二)外部因素对湖南花鼓戏传承和发展造成的问题

1.社会大发展,人民欣赏观念和娱乐活动的变化

社会飞速发展这是湖南花鼓戏所处的一个大的社会环境,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人们现在的娱乐活动基本都是在电影、电视、和流行音乐等直观可视化较高的媒体上进行,而湖南花鼓戏这种古老而又遥远的娱乐活动显然与现代人民的欣赏观念不相符合。

2.政府对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的忽视

“改革开放以后,在湖南几乎所有的政府都把其工作中心完完全全的放在在经济发展建设之上,而文化建设这一块基本都没有什么建树,”[14]政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湖南花鼓戏不闻不问,既没有看到他的发展现状也没有规划他的发展前途,极少的资金援助,大有任其自生自灭之势。然而,政府才是湖南花鼓戏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和保护的强力后盾,如果政府不加强对湖南花鼓戏的关心,湖南花鼓戏很有可能消逝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3.自然环境方面

“相比其他因素,自然环境对花鼓戏的生存影响不大,但是如果自然环境恶劣那么肯定是不利于剧团的生存的,比如交通不便,直接影响剧团的演出情况。”[15]地理位置的偏僻也不利于剧团“走出去”,如:湖南益阳的资阳区和赫山区早已以资江为界分为管理,赫山区的所有行政部门以及企业也已迁至资江之南,唯有赫山区花鼓剧团仍在江北偏僻之地,剧团的演出应该跟党的工作紧密相连,但离区委、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很远,对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若能着手规划将剧团迁至资江以南,则对发展和工作较为有利。

三、针对湖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

既然在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如此多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让湖南花鼓戏这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能够源远流长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人的保护

要对湖南花鼓戏进行传承与发展,最为重要的是保护好传承人,包括戏曲的编剧、导演、表演、音乐研究人才等等。“戏曲要复兴,人才是关键。对那些湖南花鼓戏艺术人才我们需要做到保护、培养、尊重三方面一体化。”[16]让人高兴的是近年来,湖南花鼓戏传承人员特别是一些湖南花鼓戏研究和表演的名家大腕都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关心。“戏曲艺术总体来说属于口头传承艺术样式,其艺术的精髓全都保存在戏曲艺术家的身上。人在艺在,人去艺亡。”[17]对湖南花鼓戏艺术家而言,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具有特殊贡献的老一辈艺术家要予以最大程度的特殊保护,对那些优秀的中青年戏剧艺术家也应该予以保护和培养。鉴于一代乐师和演员还有传授戏曲技艺的能力,要趁这大好时机,趁戏曲老艺人健在的时候,集中财力人力,抓紧时间进行抢救、整理,进行重点保护。虽然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曾多次开展过湖南花鼓戏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但工作的重点主要停留在剧本的搜集与整理的层面上,而湖南花鼓戏真正关键的传统技艺以及拥有这些技艺的传统艺人,相反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及时的传承。

众所周知,一个真正的戏角儿成长起来非常之难。发展戏曲艺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才都不可或缺。中年演员在目前的处境中,既有传承艺术的责任,又有面对市场、面对生存的难题。“如果要使卓有成就的老演员、出类拔萃的中年演员、初显锋芒的青年演员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形成戏曲传承团队,首要的任务是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劳动,给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与发展空间。”[18]总之,无论是德高望重、技艺精湛的湖南花鼓戏戏曲大家,德艺双馨、才情勃发的中青年湖南花鼓戏戏曲人才,还是好学上进的年轻戏曲演员,都要予以保护,千万不能在缺人才的同时又浪费了人才。“传统戏曲要复兴,每个剧种都需具有代表性的尖子演员,就像当年的汉剧有陈伯华、粤剧有红线女、豫剧有常香玉。”[18]只有名角才能从根本上代表其所在的剧种。今天的戏曲要立足于舞台,同样还得有领军的演员和名角。有人就有戏,保住人就保住了戏。“当下,要避免各自为战的状态,要整合优势,联合各方。戏曲院团要稳住人心,保证演艺人员有工资、福利待遇、养老保障,无后顾之忧。保护戏曲人才,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护才之胆,育才之方,用才之道。”[16]

(二)构建湖南花鼓戏的抢救、保护体系

湖南省文化部门要组织专门人士对濒临失传的湖南花鼓戏剧本,逐一建立档案,加紧制作规范的乐谱,对老艺人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进行录音、录像,有条件的应制作教程。同时,地方政府要统筹规划,对群众基础深厚、影响范围广、发展潜力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都比较强的戏曲曲目,要给予特殊政策扶持,培植有代表性的精品剧目。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实行保护工程领导包挂责任制,跟踪督查,限期完成。

(三)做好湖南花鼓戏重点剧目的改造和创新工作

湖南花鼓戏要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必须大胆借鉴兄弟剧种乃至国外现代艺术的表演观念和表现手法。通过种种与时俱进的新的艺术手段,对湖南花鼓戏进行积极的改造和发展,使之既具有区域民族特点,又能够反映时代的民族风貌而被人民群众喜爱和接受。这里要注意解决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纵向继承时不能自我封闭,不能排斥对湖南花鼓戏有用的东西;在横向借鉴时,要注意选择有助于强化并展现自身特色的内容,让外来的艺术与传统共存共荣,最终求得湖南花鼓戏艺术的更大发展。

(四)搞好群众性花鼓戏文化的创建活动

没有观众就不会有戏曲,加之湖南花鼓戏又不是一种外来输入文化,而是一种自生文化,一种需要有无数观众自发地喜爱、痴迷的文化,然而观众的断代又正是当今湖南花鼓戏发展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因此,振兴湖南花鼓戏,不仅要做好剧种、曲目的抢救、保护和改造、创新工作,还要培养观众的热情,扩大观众群体,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平。为此,就要把地方戏曲的普及提高融入到群众文化创建活动中去,通过送戏下乡、戏曲调演、节日庆贺、广场文艺乃至机关学校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尤其是设立湖南花鼓戏编创、演出权威大奖赛等多种渠道,在全湖南范围内营造出一种热烈向上、轻松活泼的传唱湖南花鼓戏的氛围,尽可能多地吸引群众参与。此外,地方政府部门要注意引导那些不需政府拨钱,自发组织、演员进出自由的民间湖南花鼓戏剧团,他们本就深受群众喜闻乐见,再加上专家的指导点拨,往往更能发挥地方戏曲普及与提高的生力军作用。

(五)抓好文艺团体和演出市场的建设与管理

振兴湖南花鼓戏,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和民间湖南花鼓戏团体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本着“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18]的发展思路,应把地方戏曲纳入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轨道。在政策方面,积极改革剧团的用人制度,创新投入机制,引入市场机制,让市场主导代替行政主办,鼓励湖南花鼓戏剧团与企业合作;在演出方面,可以通过出售企业冠名权、为赞助企业有偿宣传、票证的有价使用、赞助广告等剧团、企业“二合一”的形式,开展各种专业性和群众性的地方戏曲演出活动,也可实行政府、企业、剧团“三合一”式互惠共荣的协作,收到宣传政策、宣传企业、传播戏曲文化、娱乐基层群众的多重效应,从而使剧团走上良性发展、不断壮大之道。

(六)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方法,加强剧团内部管理和营销管理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剧团成员进行精简,对人员要求方面求精不求多,对剧团成员的出勤、出演进行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机制,加强剧团成员的工作意识。

加强对于湖南花鼓戏的宣传,俗话说的好:只有了解他才能爱上他。如果观众对花鼓戏根本一点了解都没有,怎么会有人去花钱买票进剧场看戏呢?因此,加大对湖南花鼓戏的宣传,提高人们对花鼓戏的了解程度和欣赏水平是花鼓戏得以顺利传承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四、结语

以上我对湖南花鼓戏传承和发展的现状,在传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粗陋的分析。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湖南花鼓戏传承发展的问题,在全国很多戏曲中都出现了,所以,从解决湖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问题的方案我们可以引用出适合大部分传统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方案,例如:是对戏曲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对戏曲曲目内容进行创新和发展;对戏剧团体的管理方式进行整改;良好的市场化操作;政府的支持与关心等等。这些解决方案应该都是适用于各个地方戏种的。湖南花鼓戏和全国其他地方戏种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倡导全社会的人一起努力来保护他们,让他们在中国大地上永久的唱响下去。

参考文献:

[1]徐振贵.中国古代戏剧统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55-56.

[2]傅谨.中国戏剧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35.

[3]郑传寅.湖南花鼓戏论文集[A].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12.

[4]戴黎明.地方戏曲音韵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25.

[5]刘诀决.湖南通史[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98.

[6]欧阳党文,刘赵黔.湖南花鼓戏名剧段选[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124.

[7]贾古.湖南花鼓戏音乐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29.

[8]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09.

[9]张燕瑾.中国戏曲史论集[A].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44.

[10]王月明.湖南花鼓戏艺术特色探析[J].戏剧文学,2007(9):5-6.

[11]唐文标.中国古代戏剧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352.

[12]施叔青.西方人看中国戏剧[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90.

[13]张绩生.中国戏曲艺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110.

[14]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

[15]张紫晨.湖南花鼓戏戏曲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73.

[16]闺定庆.排优人格[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29.

[17]易健.美学论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18.

[18]赵辉.湘楚文化背景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221.

第9篇: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范文

关键词:师范生;从业能力;基础教育

作者简介:张学仁,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牡丹江师范学院副教授,从事教育学及就业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3)02-0065-06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的发展在教育,“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1],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它是农村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很大成就,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其核心的改革发展理念及教育思想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重要培养目标。

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阻碍,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不足。这个不足总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高学历教师数量不足,二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质量与发展需求不符。

就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形势及高校师范生就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上述第一层面的问题在客观环境的发展推动下容易得到解决。2012年12月7日,《工人日报》刊发文章评论由东北师范大学牵头举办的“东北高师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我国最大的教育师资集散市场,每年举办一次),文章指出:“近年来,适龄入学人数减少,城镇中小学校合并较多,教师需求量锐减;像北京、上海等地,教师需求量甚至呈现负增长,部分学校几年都未补充新鲜血液。”可见,将来基础教育师资就业方向下移,高校师范生走向农村基础教育从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而第二层面的问题急需得到重视,是目前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既重要又紧迫的任务。因为农村的基础教育具有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发展特征等多方面的特殊性,对于师资质量有其特殊的要求和标准,需要我们根据特殊情况特殊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本文即主要针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需求特征,根据十精神中关于基础教育发展的理论指导,对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存在的困境及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期望对相关问题有所裨益。

二、高校师范生农村从业能力培养的困境和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建设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在2011年9月6日的教育部新闻会上介绍说,“从教师队伍的学历合格率来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6.5%、99.5%、98.7%、94.8%。其中,农村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2.5%、99.3%、98%、91.5%。在农村学校当中,专科以上幼儿教师、专科以上的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初中教师、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分别达到41.8%、71.2%、54.8%、2.1%,分别比上年提高2.9、3.9、5.4、0.7个百分点。在新增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已经成为主体”。

但仍需要我们给予重视的是,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仍然表现出许多不适应,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仍有诸多困境和问题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师范生的培养与基础教育新课改脱节

2001年9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实验区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统领教学的课程资源观,倡导以校为本的课程改革实践,力图在传统课堂中引入综合性课程和参与式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状况。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这些理念涉及课程开发、教育教学、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等很多方面。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小学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中小学增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设置选修课,普通高中要设置技术类课程的课程结构。同时,教材的多样化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农村新课改正在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并且对高师院校师范生能力培养提出更为现实的需求。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对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明显滞后,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没有合理反映新课改的需求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包括三方面,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现阶段,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科学类课程,尤其是自然科学课程几乎是空白。学科专业课程中存在大量的必修课,选修课少,而且文理科课程分离。教师教育类课程仍然是多年沿袭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缺少符合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学内容。

而农村基础教育课改的实际需求则无法得到满足。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课程由于师资短缺,不能正常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学校占90%以上,科学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由于没有专门教师,很多中小学只能让其他教师兼任,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课程的国家意志很难得到应有的体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很难真正落到实处。[2]

此外,现阶段中小学的综合课程和高考的综合性考试对教师综合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新课改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显然,高师院校现行的课程设置没有和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相适应。

2. 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不符合未来中小学教师要求

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尊重学生个人知识,鼓励学生学会发现知识的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课程为培养学生能力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途径。它使学生在模仿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培养科学严谨的研究作风,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却没有进行相应变革。教学内容陈旧,教案少有更新,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但因教师本身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了解匮乏,课堂上教师传授的东西远离农村教育实际,不了解农村学生的成长特点与规律,不能传授如何按照农村教育的规律来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导致高师院校的课堂教育同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不相适应。

3. 高校师范生对新课改缺乏亲身体会和认识

高师院校学生了解新课改的途径主要有请本校课程组专家讲座、请资深中小学教师来校讲学、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资源。高师院校一般设在城市,与农村学校联系较少,受到地域、经费等方面影响,高师院校教师和学生缺少深入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机会。所以师范生在难以从课堂上深刻认识新课改,又缺乏对课程改革的亲身实践的情况下,难以带着新观念和新思想成为教师。[3]

(二)教育实践流于形式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实践主要包括:在本科二、三年级结合教育学和教学法课程组织的参观与教育见习,在毕业前安排为期6—8周的教育见习。目前,高师院校实践体验面临流于形式 、实效性差的问题。

教育部师范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组的调查反映:目前教育实习不合理,实习机会和时间比较少,见习实习走过场的成分较大。师范院校派一个教师带队实习,几个师范生一起在一个班轮流实习教学,实习学校派一个教师指导。实习看上去似乎被认为是教师培养过程的补充,而不是此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往往实习被作为理论教学的说明,却不是教师专业培训的主要部分和获得特殊教学技巧的手段。

我国教师教育时间短、机会少,往往实习生刚进入角色,实习就结束了。这样使实习生现场经验的获得和教师角色的体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很难达到培养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目的。教育实习缺乏制度保障,实习指导不力。高师院校的实践基地多在城区,农村实践基地较少,经费投入困难,过低的费用使得农村学校没有接收实习生的能力。农村学校教师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对实习生基本上没有精力给予指导。[4]

(三)教师专业素养不符合农村教育要求

1. 师德表现存在不一致性

从我国目前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来看,师范类学生在校期间与农村学校、学生接触的机会不多,甚至没有,导致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教师职业道德普遍存在着内部矛盾的现象。在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的道德情感上普遍表现出较低的水平,但是在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感上表现出较高道德水平。原因是农村社会和环境对受过教师专业高等教育的师范类毕业生要求和期望很高。师范类学生进入农村中小学任教,对于农村教育而言是新鲜血液,是农村教育的新的希望。另一方面农村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教师的物质待遇过低,这也是刚刚走出学校的大学生所没有经历过的。当今,教师虽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待遇不高、工作烦琐、心理压力大、劳动时间长等问题客观存在[2],使得师范类毕业生压力沉重,出现了师德表现不一致的现实状况。

2. 教育科学知识不足,专业学科知识缺乏

教育科学知识为教学技能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初任教师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共同反映的问题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知识理论掌握较多,但是在实践中不能灵活应用。在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在师范类学生培养向综合化方向迈进的同时,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培养弱化,教育科学知识掌握浅薄。教育类课程只有占总学时5%左右的三门理论课,而且不能同教育见习和实习有效结合,出现“在课堂上学理论,很长时间之后再实践”,因而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的现象。

近几年来,农村初任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范生。目前,我国教师培养存在专业学科知识学习和中小学知识脱节,专业知识理论性强,大学特殊的考评体系导致很多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不够深入等问题。从现实角度看,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采用双向选择、自由竞争的方式,部属、省属及地市级高师院校相对优秀的毕业生自然会被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选中,相对素质较差者进入农村学校。缺乏有效组织与管理课堂能力,这是师范毕业生在实习和刚刚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对实习环节的忽视,导致师范生对课堂及教学活动的真实感触不深。

3. 忽视现代教育技术培养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形成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比如多媒体课堂教学、计算机支持的个别化教学、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等。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熟练应用计算机各种软件处理学生的考试成绩、编写测试题等能力。

高校师范类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分成两类,计算机课程和教育技术课程。学生在归属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计算机课程中学习基础和网络知识,但是对于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等基础教育常用知识掌握较少。教育技术课程作为公共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培养内容繁杂,不利于教学开展;培养方式陈旧,难以激发学习主动性;评价策略单一,缺乏全面有效评价等问题。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师范生到农村从教,虽然带着笔记本电脑到课堂教学,但是也仅仅处于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层面,却并没有给学校带去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观念。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我国农村中小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发展呈现积极良好的趋势,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成为高师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5]

三、加强师范生农村从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近10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给予倾斜。党的十报告中更有诸多关于此方面的精神指导,教育部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重点工作方案》中有详细的表述: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毕业生就业,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启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在十精神的指引下,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农村从业能力培养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师范生“农村感”,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农村基础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在全国教育发展大局中具有“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但我们的师范生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从课程、课堂、教材到见习、实习等所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都发生在城市,而多数毕业后将到农村学校服务的学生却对中国农业大国的国情缺乏基本了解,对教育的对象(农村孩子)和教育的合作者(农民家长)缺乏基本的情感,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特点缺乏基本的认识[6],因此,培养师范生“农村感”是首要的任务。

“农村感”就是对农村的观念与情感。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通过对农村相关知识的了解学习,形成合理稳定的对农村及农村教育的情感。我国高师教育的学生中大多数都来自广大乡村,他们对农村生活、农村教育比较了解,充满积极情感,这是农村教师能够潜心教育的感情基础。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比较重视有责任心,热爱农村教育的年轻教师。[7]

培养师范生“农村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稳定,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均衡发展。高师院校在职前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有效培养师范生“农村感”,提高师范生职业道德。

1. 加强农村教育相关课程学习,积极宣传优惠政策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有必要增设有关农村生活、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使学生形成合理的农村认识[8]。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事迹,通过图片展示、报告会等形式,发挥优秀农村教师的导向作用。目前,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高校在培养人才专业素质的同时,还应该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职业需求信息。[9]如2009年扩大实施的“特岗计划”,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开信息,动员更多毕业生报名参加。

2. 坚持在农村中小学教育实习,提高师范生自身职业道德意识

我国当前教师培养过程中,尤其负责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各高校,应该加强师范生与农村学校的联系。为学生到农村中小学实习、支教创造条件,这样做既有助于缓解农村学校师资紧缺问题,也更利于培养师范生对农村学校、农村学生的深厚情感。可以说,大部分高校师范生对我国现行的政策认识还不够深刻,对自己认识不足,对自身定位不准,心态浮躁,导致部分人频繁地更换工作单位。因此,正确定位,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础。

(二)按照农村教育需求提高教师职前培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 调整课程体系

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基地,师范生想要适应农村基础教育需求,就必须调整现有课程体系。目前基础教育新课改要求课程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设置了许多综合课程,比如历史与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等。

教育部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重点工作方案》中也具体指出,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开展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会同财政部、文化部继续大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而现阶段的农村基础教育中,能够贯通各科知识的教师非常少,高师院校的毕业生只能胜任某一学科的教学,这是师范院校按照学科设置专业培养学生的必然结果,也是高师教育学科化发展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适应面窄,这就要求高师院校改革课程体系。可以采取的课程体系改革措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调职前教育,拓宽通识教育课程,强化教育类课程,精简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方面领域。[10]教师不仅要求精通本专业,还要对相关专业非常熟悉,才能胜任教师教育课程。二是对师范生进行乡土教育,让毕业后有意愿到农村工作的学生对农村地理、人文、习俗有一定了解,避免到农村任教产生陌生感和排斥感。三是师范院校应针对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从专业技能培训角度开展学生实习实践活动。例如,开展“服务社区”、“服务中小学”的团学活动,使师范类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小学教师和课堂的真实情况;利用假期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农村中小学,在服务农村教育并加强职业实践的同时,加深了解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2.结合农村地区需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部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重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总结推广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优秀成果,启动研究制订《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指导纲要》”。可见,农村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特征,并结合师范类院校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可以将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所需的信息技术分为三种:第一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能力和道德意识。第二种,检索、保存、分析所需要信息的能力,包括了解教育资源相关网站、整理相关资源素材、使用电子邮箱等。第三种,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熟练使用Office制作课件,对声音、图像信息的截取和加工等。

在构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时,注意考虑教学内容中文理科的不同特点,分科设置课程,拓宽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对现有知识进行更新,为学生工作之后的教学提供保障和支撑。在课程时间安排上,改变集中授课的教学计划,尽量将时间贯穿于各学期之间,并且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积极推行适合高校与农村互惠的实习政策——顶岗实习

2007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指出:“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要围绕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教育规律,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和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以寻求师范院校与学生实习学校之间的双向合作,以求解决师范院校学生实习和农村贫困地区的师资问题,这是现阶段对顶岗实习应用最广泛的模式。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高等师范院校可以在与农村中小学合作过程中,采用阶段性顶岗实习方式,加强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所需实践能力的培养。

结 语

我国师范教育正在完成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历程,在农村教育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中等师范教育逐步被取消,从而促使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任务正向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转移。这一任务的转移使高师院校在一段时间内并未能因为服务对象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及时改变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造成了师范生在农村基础教育从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困境出现。

中等师范教育层级的消减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我国教育发展实际的必然举措,暂时的困境随着高师院校教育任务的增加和教育体系的改革必然会得到解决。本文即是基于这样一种形势的变化,为高师院校适应师范体制的变化进行改革提供一种尝试,希望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提供理论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J]. 人民教育,2003,(19).

[2] 白晓林. 关于高等师范教育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5).

[3] 李红惠.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4] 陈向明. 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5] 孙玉珂,夏玉宏. 略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 继续教育,2006,(6).

[6] 林健. 高等师范教育开设“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探索[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1).

[7] 李尚卫. 师范生“农村感”的培养[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7).

[8] 张金福,薛天祥. 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认识取向[J]. 高等教育研究,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