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文

宿建德江古诗意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宿建德江古诗意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宿建德江古诗意思

第1篇: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文

一、保证时间,确定素材

经典诵读作为对中国孩子进行素质熏陶和文化传承的一项重要活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深远影响,可它不属于考试内容,必须在日常教学中把经典诵读学习时间“抠”出来。不搞散兵游勇式的“游击战”,这项活动才能踏实开展,持久常态。我把每周两个早读时间(约40分钟)作为经典诵读时间,在黑板报中开辟了“每周一诗”栏目作为经典诵读的主阵地。至于诵读内容,我选择一些朗朗上口、容易理解记忆的五七言绝句,大多根据季节的更替、景物的变换每周一首,例如在秋天读《秋词》《秋夕》《宿建德江》《枫桥夜泊》等诗,进入冬季后诵读《梅花》《江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别董大》等诗;有时也根据节日的来临确定诵读内容,如重阳节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旦读《元日》,感恩节读《游子吟》等;有时还结合课本内容适度拓展强化,例如学了李白的《赠汪伦》,趁热打铁拓展读《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学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继续诵读他的《回乡偶书(二)》和《咏柳》等。以后还可以开展同题材阅读,如送别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等的诵读。

二、每周一诗,反复诵读

我常常在周一早晨更新黑板报中“每周一诗”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周三早读时准确地读出来,这样学生必须利用查字典、找资料、请教小老师等办法认识生字,渐渐形成了自学习惯。

二年级学生对读古诗很感兴趣,他们在学龄前或多或少都读过一些古诗,但家长们往往只要求孩子们背得熟,背得多,对朗读的节奏和韵律并不讲究。我抓住诵读指导这样一个切入点,要求学生读诗必须字正腔圆,讲求节奏和韵律。通过音韵起伏、节奏分明的诵读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之美,首先在于听觉上的音韵美。我常常采用范读、带读、引读、对读等形式,配以表示平、扬、降、顿、延长的手势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节奏的变化、音调的起伏,让学生熟读、美读,浸润在诗中,逐渐过渡到边读边体会。

低年级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这样指导和训练几周后,学生很快掌握了古诗的基本节奏。全班诵读时,学生们的手指在空中舞动,脸上表情丰富,声音清脆悦耳,读得是有滋有味,余韵悠长。学生一旦爱读诗,把听诗、读诗当作一种乐趣,经典诵读就不再是枯燥、单调的重复活动,而成了有滋有味的艺术享受。这一刻在老师看来,何尝不是令人愉悦的幸福时光。

三、但求甚解,熟读成诵

有这么一种观念:孩子年纪小,记忆力好,理解力弱,小时多读多背不求甚解,长大自然会慢慢“反刍”。但现实中很多孩子囫囵吞枣乱背一气,不及时巩固会背得快忘得快,还会出现“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样“乱点鸳鸯谱”的可笑现象。这是教师把握不好火候:讲多了,枯燥乏味,浪费时间,固然不好;只读不理解,糊涂背一气,也未必好。

我采用以读为主、适度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熟读古诗后常有学生提问,我觉得这是非常珍贵的教育契机。我往往只回答他们最想知道的,即使展开,也充分注意趣味性。例如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就有学生问:“老师,什么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我就绘声绘色地讲唐朝重阳登高的习俗,让学生了解他们生活的国度一千年前的生活画面。学生问到个别字的意思,我也尽量提供最简洁明确的答案。这样,二年级学生慢慢体会到中国古诗单字成词、言简意赅的特点,对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著名诗人、风土人情也渐渐有了一些了解。

事实证明,适度的“讲”和“点”是有用的。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对古诗生硬的字面开始熟悉了,他们的诵读不再只是读字、读音,而能透过字面读内容、读意思。学《梅花》时,反复吟诵后,我直接发问:“这首诗写了什么?”“这枝梅花长在哪里?”“作者站在哪儿赏梅?”学生能马上掐住诗题“梅花”和诗中的“独自开”“遥知”等词作答,说明学生懂得边读边想,自己读懂了。

四、开展活动,乐在其中

每周一诗,虽然每学期也能读诗二十首左右,但对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还是太少了。怎样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照顾到个体差异?期中测试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自读古诗至少五首,学期末举行诵读比赛。这个作业学生可以在后半学期自己安排时间完成。

元旦前一天下午,我们班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学生走上讲台高声诵读古诗,有课本上学的,有“每周一诗”中推荐的,更多的是学生自学的。规则是分组竞赛,不能重复,一时间教室里诗韵悠扬、古意浓浓,不时有涌起,小朋友们个个不亦乐乎。整个比赛历时一个半小时。

第2篇: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文

诗歌鉴赏一般都应该遵循这样一个思路:语言──意象──意境──情感。简言之,就是“因文识象,由象悟道”。语言是理解诗歌意境和情感的基础,因此,“炼字”的艺术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鉴赏诗歌“炼字”所富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呢?

一、从词语的特殊用法入手

古诗句中的一些词语的用法较为特殊,了解其用法,对于我们理解句意乃至体会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白在《听蜀僧弹琴》一诗中写道:“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要理解这个“洗”字的妙处,首先就要弄清其用法。在用法上它有被动意义,亦即“流水洗客心”之意。“洗”字与“客心”搭配就充分表现出了音乐涤荡胸中世俗杂念的巨大感染力量,与“流水”搭配又暗取“高山流水”的典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与蜀僧的深情厚谊。

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先用“过”、“到”、“满”等字,这些词语都是以极普通的用法表现极普通的意思,而改用一个带有使动用法的“绿”字,用来支配“江南岸”,不仅写出了江南大地由枯变绿的过程,更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将江南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呈现出来了。

二、从描写对象入手

从描写对象入手,就是体会诗人在“炼字”时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

清代戏剧家李渔说:“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理’字。”炼得极好的字,往往能抓住特征表现景物。杜甫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一句中,“燃”字用得极妙,由“燃”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火,把花与火相比,抓住了花明丽、鲜艳的特征,在青绿背景的反衬下,花朵就显得格外红艳。不仅如此,还利用火苗燃烧的跳动感,赋予花儿以动感,化静为动,就把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生机盎然的特征准确地传达出来了。

又如,杜甫在《旅夜抒怀》中这样描写所看到的景象:“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诗人为何要用“垂”、“涌”二字来描述星和月呢?原来诗人抓住了“平野阔”这个特点。在此前提下,用此二字才符合视觉规律:仰望天空,因原野空阔,星星近者高,远者低,就像往下掉的样子,故用一“垂”字;平视前方,因原野空阔,月亮从江边升起,给人的感觉就像从江中升出一般,故用一“涌”字;而“涌”又带有一种强烈的动感,不是从江水中浮起,而是“涌”起,又因诗人抓住了江水澎湃、激荡的特点。也许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等诗句中,为什么说日月星辰出没于江海之中了。

三、从情感入手

从情感入手,就是体会诗人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

好的诗词往往能赋予景物以情趣、情感。只要我们驰骋想象,就能领悟到其中的诗意,这个想象的空间,即诗意的空间。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其中后两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一个“低”字,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而一个“近”字则赋予了景物以感情。诗人为何不说江清“人近月”,而说“月近人”呢?当然,除了要符合音韵、格律上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因为“日暮客愁新”,所以,月亮成了一个能理解诗人痛苦和愁情的伴侣,它要主动靠拢来陪伴、安慰漂泊流浪之人。

张先的《天仙子》中有“沙上并禽池上冥,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之句,王国维评价这首词时说,“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因为这个“弄”字,能引发人的联想,“花弄影”,那又是什么弄花呢?这个“弄”字,把“影”这种死景写活了,这就是化静为动。这个“弄”字,含有“嬉戏”、“”之意,又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情趣。

一切客观外物只有经过诗人感情的内化与浸润,才能获得灵气与生命。月亮不是意象,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明月”是意象,因为此时的明月已经是能理解思念之痛苦,并能传递祝福的人性化了的使者;不是意象,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是意象,因为它是诗人宁静、淡泊的人生诗意追求的象征;杜牧眼里的“枫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和莺莺眼中的“枫叶”(《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不同;同是杜甫笔下的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饱含了诗人的血泪,而“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花”则透出诗人获得暂时宁静与幸福后的喜悦。

四、从表达效果入手

从表达效果入手,就是要体会诗词中“炼字”所创造的意境之和谐美。

和谐是美学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基本精神。诗歌讲究音韵的和谐和气韵的饱满。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以“直”状烟,看似无理,然而,只有“直”字方能使烟具有挺拔、刚劲、坚毅的阳刚之美,方能与塞北的“大漠”、“孤烟”这种阔大、雄浑和苍凉的境界形成一种和谐之美。

相传,北宋文学家坡曾和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坡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则欣然念道:“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试想,如果是“八月秋高风怒号”,细柳梅花则不堪一击,只能是败柳残花。其实,这个“扶”和“失”字,好在不仅抓住了景物特征,而且从根本上说,创造了一种和谐朦胧的美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