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险资金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内保险资金管理和运用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有保险投资管理体制不完善,国内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水平与国际上其他保险公司相比有较大差距,造成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普遍偏低,保险资金的管理与运用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较为狭窄
目前,国内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较为狭窄:主要用于银行存款、国债、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等,这对于防范投资风险、规范保险投资活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全局来看,由于银行存款在保险资金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单一的投资结构导致保险资金的收益下降,不利于保险资金的长期管理与运用,影响了保险公司自身效益的提高。2002年,我国个人保险业务保费收入2500亿元,约占当年新增居民储蓄存款的18%,其中约18%投资于国债,5.4%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52%为银行存款。而从国际保险市场来看,保险投资已成为现代西方金融保险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其投资结构具有很强的市场取向,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经济环境和市场情况的差异,四国保险公司在各领域投资的侧重点不同,但均重视资金的收益性和安全性:投入较安全且具有较稳定收益的债券的比例都很高;适当涉足股票、房地产等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同时,产、寿险公司由于资金性质的不同,其投资方向也有一定差异:产险资金较多的投向流动性强、易变现的债券等项目,寿险资金则更青睐于贷款等长期投资领域,这就能更好地保证保险资金的安全性,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
(二)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不理想
保险业的盈利主要由两方面构成:承保利润和资金运用收益。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较为单一:产险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是承保利润,寿险公司新增业务存在利差益,意外险利润成为寿险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原有高预定利率保单却出现巨额利差损。与此同时,由于国内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有限,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调整尤其是1996年至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七次降息等因素的影响,保险资金的收益率出现下降趋势。2000年的保险资金收益率为3.89%,2001年为4.3%,2002年下降至3.14%,导致寿险利差损的问题非常突出:除了前几年高预定利率的传统险保单外,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分红险等寿险新产品也出现了新的利差损。由于竞争而导致的承保利润的逐渐萎缩,再加上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的下降,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从而对整个保险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保险资金管理和运用模式不灵活
目前,国内保险资金管理和运用的模式较为简单,缺乏灵活性。各保险公司资金运作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在其公司内部设立专门投资机构,如证券部、国债部等,也有个别保险公司委托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运用资金。这两种运作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内设投资部的优点是保险投资受保险公司的直接控制、易操作。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投资决策缺乏独立性、易受干扰、资金运用程序简单、投资管理不科学、投资效益难以得到保证等。委托专业机构投资的优点是使得保险公司将全部精力集中于主业,专业化管理保障了投资效益,缺点是委托人投资有资金风险,如非法挪用资金、交易舞弊等,同时需要交付高额管理费用,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
另外,缺乏专业化的资金运用人才也是国内保险公司面临的难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国内保险公司以保险业务为主,经营模式单一,再加上投资渠道受到严格限制,形成了重保险轻投资、重来源轻运用的局面,忽视发展保险投资专业队伍,缺乏具有较高专业性、技术性的投资管理人才。当前,保险公司的很多投资业务由原从事保险业务的人员来承担,形成投资决策者不懂投资风险、投资经营者不懂投资分析、投资效益较低的局面。与专业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相比,保险公司投资部门的人才意识、用人机制、工资待遇还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的管理模式和薪酬水平很难吸引高水平的专业投资人才。
(四)保险资金管理和运用的监管不完善
监管侧重点有偏差。现行的保险投资监管政策非常注重资金的安全性,把安全放在首位,强调保险投资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的原则,并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这是从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方面来考虑的,是非常必要的。但监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市场的发展,严格的市场监管不应以牺牲市场效率为代价。
监管存在内外不公平。根据《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外资保险机构的资金运用可以以人民币和外币两种形式进行投资,除了享有和中资保险机构相同的投资方向外,还可以进行境内外汇抵押、担保放款、股票投资等。中外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政策的不一致,人为地造成了资金运用业务上的不平等,更不符合世贸组织“国民待遇”的有关规定。
监管政策存在漏洞。在现行的保险投资监管法律法规中,没有区别对待产险和寿险两种不同的资金运用形式。实际上,产、寿险资金的性质和投向领域都是不同的:寿险资金的时限较长,适于长期稳定的投资,可以投向长期债券、抵押贷款、不动产投资等等;而产险资金的期限则短得多,要求有很强的投资流动性,可以投向股票、短期国债、信誉高的企业债券等等。这就要求制定监管政策时要分类管理,制定不同的投资政策和监管法规,保障保险资金运用的有效进行。
解决保险资金管理和运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保险资金运用的有效监管制度
现有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模式,比较符合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短、保险资金运用水平不高的现状。随着国内保险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保险市场的稳步发展,创新监管模式、改善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管措施已越来越受到保险界的关注。在实施有关监管措施的过程中,要切实注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可考虑对新修订的《保险法》中有关资金运用规定做出更详尽的解释细则和管理规定,从法律上切实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保障保险资金安全有效地运作。
为保障监管政策的延续性,现阶段应坚持并逐步完善严格监管模式,有选择的稳步放宽资金运用范围,拓展资金运用渠道,规范产、寿险资金监管模式。要继续加强资金风险控制,审慎控制保险资金运用比例,学习国际保险资金运用的先进经验,引进国际合作机制、吸收资金运用专业人才等。总的原则就是,既要做到防范风险、确保资金保值增值,更要促进保险资金运用上一个新台阶。
(二)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和范围
近年来,国内保险投资渠道逐步拓宽,特别是政府规定保险资金可以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极大刺激了保险资金的投资热情。为了更好的发展保险资本市场,应该根据国内保险市场的特点,以银行基本利率为支点,积极进入资本与货币市场。
允许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证券市场。可考虑取消对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证券市场的禁令,鼓励保险资金购入业绩好、红利丰厚并具有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股票,尝试购买金融衍生产品来扩大运用领域等。当然,考虑到国内证券市场尚处在发展时期,保监会应对各公司的投资比例和投资方向做出严格规定。同时,为适应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可考虑采取多种组织形式来运作保险资金:保险公司发起成立保险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伙同证券公司等联合发起成立专业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与国外投资者合资组建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据测算,仅就投资效率而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比通过投资基金间接入市的成本要低出1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多种抵押贷款。为适应居民的各种消费需求,拓展保险服务范围,应允许保险公司对信誉好的保户提供抵押贷款,如开办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子女教育助学贷款等,这些贷款具有明确的投资领域,风险较小、收益稳定。
丰富债券投资品种。目前,国际保险投资中债券处于重要地位,占到30%以上。可以考虑发行国内长期债券,适应寿险资金长期稳定的特点,这有利于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在强调国债市场的同时,要鼓励保险资金激活国内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市场,鼓励长期寿险资金进入基础建设债券市场,支援国家重点基础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同时,应允许保险公司购买商业银行债券,定向发行债券,丰富债券投资种类。
谨慎涉足不动产领域。国内的不动产市场具有周期性强的特点,可以选择增值能力强、风险较小的项目小规模进入。由于不动产的变现能力差、风险较高,保监会要严格控制其比例和规模。
(三)建立多样的保险资金运用模式
考虑到国内保险资金市场的特点,可以采取多种资金运作模式,促进保险资金运用的多样化。
设立全资或控股投资子公司。作为大型寿险公司,可以成立自己的全资投资子公司,拓展业务领域,增强公司的金融实力,打造具有规模效应的金融集团。同时,也可考虑收购和控股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投资机构(如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直接利用现有的专业人才和投资渠道,以取得更快、更好的投资效果。
委托专业投资机构。由于专业投资机构在投资经验、投资渠道和专业人才等诸多方面有优势,委托其进行投资运作,保险公司可以减少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使得专业化的资本管理运作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内设投资部门。为了对保险资金进行直接管理和运作,保险公司也可采用内设投资机构的模式。要进一步优化投资部门的运作机制,起点要高,按照国际保险资金运用的惯例和成功经验,不断创新,勇于进取,为公司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强化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意识
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是整个资金运用的核心。根据美国保险业1996~2000年的测算,保险公司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为:保险风险20%,信用风险1%,利率风险11%,商业风险4%,保险分支机构投资风险23%,保险投资风险53%,可以说投资风险是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控制,强化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意识。
加强保险公司财务指标的风险管控。根据国内保险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要充分加强财务指标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定相关的投资策略,谋求资产、负债的匹配性,达到控制风险、获得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同时,可借鉴动态财务分析法,分析评估不同时期、不同投资策略下的保险资金的运作过程,找出风险与盈利的平衡点。通过对宏观经济和利率、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保险公司动态财务指标的全面分析,可全面反映保险资金的运行情况和运行效果,加强对投资活动的风险管理。
健全保险资金风险投资组合,规避市场风险。为保障保险资金的安全,可将保险资金按一定比例组合投入多个领域:稳定但收益一般的存款和债券领域;有风险但收益较高的抵押贷款领域;有较高风险但收益可能很高的股票和不动产投资领域。为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要严格限制在资本市场及不动产领域内保险资金投资的总量和比例,用风险的不同组合来规避可能的投资风险。
(五)健全风险管控体系,确保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基于保险公司负债经营的特点,要特别强调保险资金的安全性,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应逐步建立起政府依法监管、企业自律内控、社会有效监督相结合的三位一体风险管控体系。
强化有效的政府监管。为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这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应密切合作,依法监管。可考虑定期举行三部门的联席会议,研究情况、协调立场,共同筑起防范风险、保障资金安全的防线。
关键词:新保险法;保险资金运用;思考
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
(一)保险资金运用投资各渠道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
虽然新《保险法》对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不断放宽,但仍显不足。对比欧美和日本等国,保险资金运用的法定渠道已经超过投资领域,进入传统银行的信贷业务。如美国和日本的保险公司可开展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不动产投资、股权投资业务,也可进行抵押贷款、保单放贷等信贷业务。在我国,保险资金大体用于银行存款、政府和金融债券、指定的中央企业债券等,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资金运用收益率偏低。而且,保险资金运用投资各渠道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表现在(1)保险资金主要用于银行存款,但1997年以来,伴随银行利率多次下调,利差损问题严重,保险公司投资回报率一度下降。(2)债券市场发展滞后、规模太小,债券品种少,且多为中短期债券,缺乏长期品种,另外受贷款利率低的影响,债券的收益率也比较低。目前的债券市场远远不能满足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要求。(3)现有的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小投资者的需要而设立的,不能适应保险资金投资的要求。另外,股票投资收益不稳定,因为股票是一种虚拟资本,其收益来自股息收入和资本利得,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我国股票市场还很不成熟,使得保险公司投资股票时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4)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期限过长;从投资风险来看,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收益较稳定、波动较少,比较符合保险资金安全稳健的宗旨。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期限一般较长,从而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仍然是一个潜在的隐患。因此,如果保险公司不能很好地进行风险管理,保险资金投资风险可能成为公司整体经营发展的阻碍,会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甚至使公司面临危机。
(二)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能力还不强
我国保险公司投资从1984年开始,至今保险投资业务的历史只有20年。通过多年的专业化建设,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水平有较大提升,但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能力还不强,表现在:(1)保险公司对资金运用的认识还存在不足;保险资金运用的目的往往被狭隘地理解为增加收益,因而在资金运用安排中没有注意资产和负债的关系。其实,投保人缴纳的保费是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负债,保险公司的主要风险也来自这些负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不应当仅仅考虑保险资金的赢利问题,而应当更加重视保险资金运用中资产和负债的匹配,实行资产负债管理以化解经营风险。我国保险公司虽然已经逐步认识到,但资金运用率和资金运用水平都比较低,还根源于这一认识不足的原因。(2)保险公司投资管理能力尚待提高;主要表现为部分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部门与资金运用部门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使资金运用与保险公司的资产战略配置要求相脱节,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方面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3)保险业理财人才缺乏;保险业人才管理体制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保险业人才本身就匮乏,由于保险资金运用在我国还是一项刚起步的业务,合格的专业理财人员严重缺乏。
(三)保险监管限制过多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机构不全,力量不足,人员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监管水平相对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此外,长期以来,我国严格型的监管体制下,对保险投资的限制过严,监管过多,大大限制了保险资金的有效运用。保险资金治理和运用的监管不完善,具体表现在:(1)监管侧重点有偏差。现行的保险投资监管政策非常注重资金的安全性,把安全放在首位,强调保险投资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的原则,并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这是从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方面来考虑的,是非常必要的。但监管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市场的发展,严格的市场监管不应以牺牲市场效率为代价。(2)监管政策存在漏洞。在现行的保险投资监管法律法规中,没有区别对待产险和寿险两种不同的资金运用形式。实际上,产、寿险资金的性质和投向领域都是不同的:寿险资金的时限较长,适于长期稳定的投资,可以投向长期债券、抵押贷款、不动产投资等等;而产险资金的期限则短得多,要求有很强的投资流动性,可以投向股票、短期国债、信誉高的企业债券等等。这就要求制定监管政策时要分类治理,制定不同的投资政策和监管法规,保障保险资金运用的有效进行。
(四)金融市场的发展制约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
从保险资金运用的宏观环境看,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金融资产的数量与质量比较差,例如,购买国债是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方式。但目前我国的国债市场存在着国债期限结构少、收益率低、二级市场不发达的问题,限制了保险公司利用国债市场来实现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的目的。其他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发展缓慢,使保险资金运用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没有大量可供比较、选择的投资对象,更缺乏资产灵活转换的市场机制,限制了保险资金运用的深层次发展。此外,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成熟;首先,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工具相当匮乏。如果市场上没有足够的、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保险公司就无法搭建结构合理的投资组合。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常见的投资方式主要有银行存款、协议存款、票据、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和信托。其次,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浓厚,特别是一部分机构投资者利用资金优势进行的恶意炒作行为大大加剧了证券市场的波动和投机性,保险资金的运用收益难以得到保障。
二、国外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成功经验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大量保险资金的运用,保险公司已经成为市场上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长期、稳定的巨额保险基金,为企业融资、国债投放、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资金运用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1)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广泛;国外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广泛,投资环境宽松,除了银行存款和国债以外,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投资组合。比如英国保险公司投资品种包括各种有价证券、不动产、抵押贷款、期货、期权等各类金融衍生品;(2)保险资金运用方面的监管宽松;国外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的监管比较宽松和温和,一般只规定各类投资渠道的最高投资比例,并且在保证公司偿付能力的基础上,一再放松渠道限制,不断提升高收益、高风险渠道的最高投资限制。在保险市场中,保险服务主体的运作都处于社会公众和政府的监督中,其信息化程度及业务操作的透明度都非常高;宽松的投资环境为保险公司产生巨额的投资收益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完善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对策
(一)建立保险资金运用的有效监管制度
现有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模式,比较符合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短、保险资金运用水平不高的现状。但随着国内保险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保险市场的稳步发展,要切实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新保险法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保监会应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可考虑对保险资金运用规定做出更详尽的解释细则和治理规定,从法律上切实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保障保险资金安全有效地运作。(2)坚持并逐步完善严格监管模式,有选择的稳步放宽资金运用范围,拓展资金运用渠道,规范产、寿险资金监管模式。总的原则就是,既要做到防范风险、确保资金保值增值,更要促进保险资金运用上一个新台阶。(3)健全资金运用的监管体系;一是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保险资金运用领域不断拓宽,必须加快保险资金监管系统建设和保险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并实现与监管信息系统的对接,使被监管对象和其他监管机构之间系统对接;积极推动保险资金监管系统与其他金融监管系统实现对接,监管信息互通,监管资源共享。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反馈调整机制,通过沟通交流来减少监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不对称现象。三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监管者素质。目前,保险资金运用紧密贴近国内外各个金融市场,对监管队伍要求很高,加强监管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在于提高监管者的素质,重点是更新监管理念、提高业务技能。新晨
(二)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和范围
近年来,国内保险投资渠道逐步拓宽,极大刺激了保险资金的投资热情。为了更好的发展保险资本市场,应该根据国内保险市场的特点,以银行基本利率为支点,积极进入资本与货币市场。(1)让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证券市场。可考虑取消对保险资金直接进入证券市场的禁令,鼓励保险资金购入业绩好、红利丰厚并具有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股票,尝试购买金融衍生产品来扩大运用领域等。当然,考虑到国内证券市场尚处在发展时期,保监会应对各公司的投资比例和投资方向做出严格规定。(2)大力发展多种抵押贷款。为适应居民的各种消费需求,拓展保险服务范围,应答应保险公司对信誉好的保户提供抵押贷款,如开办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子女教育助学贷款等,这些贷款具有明确的投资领域,风险较小、收益稳定。(3)丰富债券投资品种。目前,国际保险投资中债券处于重要地位,占到30%以上。可以考虑发行国内长期债券,适应寿险资金长期稳定的特点,这有利于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4)谨慎涉足不动产领域。国内的不动产市场具有周期性强的特点,可以选择增值能力强、风险较小的项目小规模进入。由于不动产的变现能力差、风险较高,保监会要严格控制其比例和规模。
(三)提高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水平
(1)强化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意识;
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治理是整个资金运用的核心,必须高度重视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控制,强化保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意识。根据国内保险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要充分加强财务指标的资产负债治理,谋求资产、负债的匹配性,达到控制风险、获得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此外,保险公司为保障保险资金的安全,应健全保险资金风险投资组合,用风险的不同组合来规避可能的投资风险。
(2)加强保险公司的自身管理能力;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我国保险公司的自身管理能力:第一是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控制,提高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水平,树立正确的经营投资理念和意识。第二是按照集中统一和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完善保险资金管理体制,做到保险业务与投资业务相分离,条件成熟时,可以单独成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是完善保险资金投资的组织结构,建立健全分工明确的组织架构,制定严密的内控制度,建立资金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公司评估考核和风险预警体系。第四是培养和引进具有保险、金融方面知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不断积累资金运用经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
(四)完善和发展金融市场
从保险资金运用的宏观环境着,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金融资产的数量与质量比较差,极大地影响了保险资金的保险值增值。为此,应当完善和发展与保险资金运用有关的金融市场,包括:(1)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根据市场发展需要,有步骤地增加可供交易的债券品种,并建立统一的债券市场。保险公司可以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交易场所和交易方式,资金可以自由地在不同的市场间流动。(2)增加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工具;增加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保险公司可以搭建结构合理的投资组合。(3)规范证券市场,让证券市场的“投机”气氛减轻等。
参考文献:
(1)截至2009年1月底全国保险公司总资产3.38万亿元2009年02月26日中国网
关键词:保险投资;投资;管理
我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各项指标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因此可以代表整个行业的现状,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的资产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在逐渐下降、权益类资产占比上升,各类资产变动符合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加强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管理的对策
一、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
我国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法律限制的开放归结起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保险资金可以投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第二个阶段是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于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未上市的商业银行股权;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8月31日正式实施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保险资金可以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不动产。拓展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第一,设立保险投资基金。保险投资基金是由一家或几家保险公司发起设立,并由保险公司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进行管理和运作的一种保险资金投资模式。第二,我国应面向保险公司定向发行长期的特种国债、金融债。第三,我国应开放保险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项目一般期限较长,但不用担心投资风险,适合保险资金这种必须严格控制投资风险的资金投资。
二、进一步优化保险资金投资结构
通过对A公司的投资案例分析发现,保险资金投资结构问题包括资金投资方式比例的不合理和资金投资期限结构的不合理。截至2010年,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式中,银行存款占30.5%,债券类投资占48.76%,股票投资占4.98%,本文认为这一投资结构是不合理的,应形成更为完善的保险投资组合。首先,严格的说银行存款并不算是一种投资方式,虽然如今金融创新的协议存款和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要比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但收益情况仍是有限的,因此,这部分的投资比例不应过高,从发达国家的投资经验来看,这部分的比例不应超过20%,主要用于配合资产的流动性要求。其次,对于债券类投资来说,首先国债的安全性好、流动性好,但是收益低,因此在满足保险资金流动性的情况下,投资国债的比例不应过高。再次,对于权益类投资,主要是股票。股票的流动性是最好的,有一个良好的市场供其自由流通,但同时价格波动较大,风险性也相应提高。第四,不动产投资。不动产投资的特点是期限长、流动性差、风险大,但收益性却很好,发达国家保险公司都有一定比例的资金投资于不动产。对于贷款等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品种,可以在一定限度内用于匹配保险资金的流动性,投资比例不应过高。
三、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
追求收益永远是保险公司的最终目标,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保险资金的投资正向“以收益为重心”的投资方式转变,因此,收益的高低已成为评定保险资金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我国保险资金的收益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且收益不稳定,这就是我国保险资金投资应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方式的逐渐扩展,保险资金可以投资资本市场的债券、股票、基金等,这些投资工具具有银行存款所不能比拟的收益性,是增加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的重要渠道。其次,应提高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经营管理水平。保险公司对股票的投资分为一级市场投资和二级市场投资。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二级市场主要应遵守以下几条原则:第一,对称性原则。指规模对称,将投资的资产在规模大小、期限结构、成本与收益等各个方面与保险资金的来源保持一致。第二,替代性原则。即建立投资组合时,以保证安全性为前提,获取收益为最终目的。第三,分散化投资原则。即将保险资金投资于不同行业、部门以分散风险,避免风险过度集中。第四,平衡性原则。即一方面要避免在股市处于熊市时积累了大量资金而不运作,承担过多机会成本。保险资金投资于一级市场主要是作为战略投资者进行直接投资,由于新股的股价必然低于同类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因此投资新股在新股上市后一般都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再次,完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保险业的资产管理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保险资产管理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资产负债匹配难的问题。资产负债的匹配主要包括:总量匹配:即资金的来源和资金投资的总额平衡;期限匹配:即资金来源的期限要求与资金投资的期限相匹配,长期负债应匹配长期的投资品种,短期负债应匹配短期的、流动性较高的投资品种;速度匹配:即保险资金来源的期限决定了保险资金投资周期;资产性质匹配:固定收益的负债应匹配固定收益的资产。
四、加强防范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
保险资金投资的风险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其中外部风险是指通过投资策略无法消除的风险,例如是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政策风险等。内部风险是指可以通过投资政策选择消除的风险。针对外部风险,西方国家通过资产负债的管理方法控制风险,已经越来越完善,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内部风险,可以采用投资组合理论消除或控制风险。另外,内部风险的控制还要从公司决策、业务操作等程序加以控制。一般可以从三个阶段加以控制,首先应确保投资部门的顺畅运作,有一套顺畅的从投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到监督机构的投资职能体系。其次,进行事中控制,监督和控制保险资金投资的整个过程。最后,是事后反馈,总结保险投资的整个过程,对投资绩效进行考核,这个过程有利于及时发现风险。总而言之,保险公司风险承受能力是由自身资本实力决定,资本实力雄厚,则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较强。另外,投资风险还受到外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若市场情况良好,投资风险就相对较小;反之,市场经济情况衰弱,保险资金投资风险也就较大。
五、积极开展社会责任投资实践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兴起,企业界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企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为保险公司,不仅可以通过承保活动来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投资活动来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险公司作为经营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掌握着大量的保险资金,可以为符合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建设项目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的投资项目能够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公众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潜力,能够满足保险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要求,符合保险资金的内在要求。我国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到鼓励和引导:第一,积极倡导社会责任投资理念。第二,制定社会责任投资标准和投资规范。第三,加强税收、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第四,强化社会责任投资监管。
六、加强保险资金投资的政府监管
由于保险资金的特殊性质,因此政府对其资金投资的监管也是相当严格的。英国对保险资金的监管采用的放松模式,是因为英国具有相当发达的资本市场,使得保险资金可以自由进行投资的权利。政府监管保险资金投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规定保险资金投资的方式;规定资金投资方式或资金投资项目上的限额;规定资金投资人员的条件以及引导资金投向。我国对保险资金投资的政策监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第一,对保险资金投资方式的规定应从强调安全性逐渐向强调收益性转变。我国保险资金运监管强调安全性有余而收益性不足,导致我国的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低下,因此,这一点应有所改善。第二,对产寿险资金运用制定不同的规定。由于产寿险资金特点不同,投资时对“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的偏重不同,因此应制定不同的监管政策。第三,随着时代的发展,保险资金的监管法规已不能光靠细节法规的限制达到目的,这只会限制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保险监管机构必须放宽保险资金投资的方式,建立注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新型监管模式。
七、结语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未来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保险业务收益的进一步减少,今后保险业的发展必将更依赖于资金投资业务的收益情况。因此,中国保险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一定的席位,必须将保险资金投资业务放到战略地位,努力拓宽资金投资渠道,提高保险投资收益率。
作者:常虎 单位:湖北清能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保险资金运用 新常态经济 探讨
一、国内保险资金运用的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期限错配风险
近年来,在我国的保险业务中,期限长达20-30年的储蓄性个人保险费用收入是保险行业中的重点内容,该种资金管理属于一种长期性的负债资金应用,是保险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从国内的的保险资金运用结构分析中,能够发现很多都是短期投资,国内金融市场上中长期的投资工具比较少,这样的情况将会导致保险资金的投资风险加大,且缺乏长期性的资金运用收益。
(二)受利率影响较大
在国内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结构中,能够发现,收益率与市场利率之间存在着紧密正相关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银行的存款和债券投资比较多。反过来分析,而与收益率与市场利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投资类型比较少,如股票和不动产投资等都比较少。在国内保险资金利率结构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下,银行存款以及债券投资两方面的利率敏感性都难以实现中和。在长期恶性循环下,将会产生比较大的利率敏感性缺口。
(三)金融市场体制不完善,限制了保险资金的运用
保险投资与金融市场息息相关,当金融市场上存在着体制建立不健全的情况,保险投资将会出现比较大的风险。客观上讲,金融市场上的缺陷,实际上限制了保险资金的实际应用。在金融市场起步比较晚情况下,金融资产的质量都比较差,其资产运转方式不灵活,难以保障保险资金实现深层次、灵活性的发展。而造成金融市场体制不健全的原因为,投资工具缺乏,为保险公司资金投资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会为保险公司的投资带来风险,目前,国内的保险资金投资的基本上都是利率性产品,股权投资等多元化投资方式相对较少。因为利率持续性的走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都比较小。
(四)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偏低
保险资金的年收益率低于保费收入的增长率,这将导致保险也面临偿付能力的风险。近年来,宏观经济逐渐走缓,我国GDP增长速度放缓,实体经济下滑,市场投资机会减少。此外,资本市场动荡加剧,权益投资收益率下行,市场利率逐渐下行,这些都导致了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逐渐走低。
二、关于国内保险资金运用的建议
(一)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渠道
长期以来,因为险资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其安全稳定,国家一直在限制险资的投资渠道,导致其投资渠道有限,这也进一步限制了保险资金提高其收益率以及为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随着险资规模的快速增长,其投资渠道与其增长速度的矛盾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放开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但比起国外发达国家,力度还不够大。因为经验不足,国内保险公司尝试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进度也比较慢。建议国家可以尝试给险资运用更大的空间,在保证大部分比例资金的安全前提下,可以对小部分资金尝试放开风险较高的投资渠道。这样又能保证安全性,又能进一步发挥险资在金融市场上的作用
(二)强化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意识
但凡是资金管理,都会面临着资金风险的问题。风险比较大的投资管理,对于企业的杀伤力比较大,严重的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发展,而风险比较小的投资管理,虽然不会对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也会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因此强化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意识是关键。在国内保险资金运用上,需要引进风险管理技术,包含固定收益证券的收益率曲线分析、利率期限结构的分析等,将这些风险管理技术在保险资金运用上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保险行业对于市场风险的分析,提升其风险识别管理能力。为了在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中,规避市场风险,需要严格的控制在资本市场以及不动产领域内部的保险资金投资比例,通过投资组合方式,来降低风险。
(三)进一步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因为保险资金的特殊性,在投资过程中要求将保障资金安全摆在重要位置。因此在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其进行监管,其核心内容为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当一个保险公司在面临着投资、融资风险时,就意味着其内部财务偿付能力比较多,地域公司经济的最低水平。公司的偿付能力决定着公司资金运转。提升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对保险资金进行监管的核心内容。不同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同,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越大时,说明公司能够实现自由运转的资金比较多。偿付能力能够体现出一家保险公司的实力,因此对其进行监管,能够保护公司的核心。我国在2015年偿二代之后,各保险公司按照偿二代要求对偿付能力监管进行了相应调整,与之前相比偿付能力监管力度更强,可以更好的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过程及偿付情况进行监管。
三、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道路
新常态经济背景指我国的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在这个阶段中,投资对经济转型有着关键的作用。保险资金作为金融市场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国家对其寄予厚望,希望险资能够发挥长期价值投资优势。新常态下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支持创新产业的发展
经济的转型和经济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技术的创新,而技术创新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保险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保费增长速度很快,从而可投资的保险资金规模也在增加,大量的资金找不到优质的投资项目。保险资金可以尝试投资优质的有发展前景的创新投资项目。比如符合经济转型背景下的政策导向的新兴产业和公司,从中发掘投资机会。
(二)根据现阶段的经济需求加大服务力度
我们国家的老年人比例越来越高,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保险资金可以加大对这些行业的投资力度。
此外,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都是国家目前的战略建设项目,也需要大量的长期资金的投入,这些特点也和保险资金的特点相吻合,保险资金可以加大对这些项目的投资力度。
(三)选择合适的房地产投资项目
就现状而言,虽然因国内房地产市场整体上涨过快导致价值高估,使得房地产投资机会不如以前,但是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的房地产仍有长期投资价值。因此,选择合适的房地产项目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虽目前,我国关税比较低,土地成本上升,这对房地产而言是不利的因素,但是这些因素的出现也不会影响到房地产的适销对路。从长远上来看,房地产行业运作也在逐渐走向规范化,房地产的高效发展也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需要将其融资范围增加,由此可见,保险资金在房地产中的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
基础设施融资中存在着资金不足的情况,银行长期资金贷款期限一般不能超过10年。从投资的风险上分析,投资基础设施的回报适中。保险公司可以直接的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在这样直接的投资之下,能够保障保险公司获利。在保险公司缺乏一定的人才基础上,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实际运作中将会面临着一定的难度。那么间接的投资方式切实可行,保险公司可以发行长期的建设债券。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发展国内保险行业资金运用,需要将其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拓宽。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国内保险业经济管理模式以及运用模式比较落后,使得保险业资金运用中问题重重。在本文中,对国内保险资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保险资金收益率低、保险投资监管能力低等问题,提出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投资渠道、强化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意识、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进行监管等对策,并对新常态经济背景下的保险资金运用道路进行了探究。
参考文献:
[1]马晔.资本账户开放背景下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及监管模式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
[关键词] 保险资金运用 收益 风险控制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承保业绩急剧膨胀,保险资金不断累积。其中,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如何拓宽,以及在保险资金运用过程中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提高收益率,一直是我国保险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在保险资金运用的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但保险资金运用领域仍然十分有限,保险资金运用在结构、收益、策略行为和管理模式上都面临着困境和难题,这种局面与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制度的变迁背景不无关系。
一、保险资金的来源
保险资金是指保险公司可以用来投资运作的资金,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权益资产,即资本金、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等保险公司的自有资金;二是保险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长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已发生未报告赔款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总准备金等。这些准备金是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重要来源;三是其他资金,比如,承保盈余。另外,保费收入与赔款之间的时间差所形成的资金,在决算形成利税和盈余上交或分配前,也是保险公司资金来源之一。
在保险业竞争比较激烈的地区,比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保险公司承保业务利润空间很小,几乎年年亏损,而主要靠投资业务的收益来抵补承保亏损,从而实现了整个行业的盈利。这一趋势在我国保险业竞争不断加强的过程中,也将日益显现:一方面,保险产品本身经营过程中的部分利润已经越来越薄,甚至可能亏损;另一方面,规模化的保险资金通过充分运用后,抵补费用及亏损,形成保险公司的最终收益。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1995年我国保险法颁布以来,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受到严格管制,其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随着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推出及流行,我国保险投资政策不断发展变化,保险资金运用的制度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各保险公司日益重视保险资金的管理和运用,社会各界也加大了对保险资金投资的关注,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逝逐步放宽。目前,保险机构不仅可以投资存款、国债、企业债券、证券投资基金、还可以直接投资股票。2005年来,我国保监会颁布《保险外汇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规则》,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也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但我国保险资金在运用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偏低
近几年来,我国保费收入增长很快,但因保险资金投资策略不当,以及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有限,导致资金运用收益率一直偏低。近几年的保险投资收益率分别如下:2000年为3.5%,2001年为4.3%,2002年为3.14%,2003年为2.68%,2004年为2.9%,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连跌三年,其中2003年和2004年的平均收益率水平已经低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规定》中提出的3%的资金年收益率的底线。从2005年保险资金运用形势来看,保险资金投资开始显现良好势头,投资收益稳步提高,达到3.6%,比2004高0.7%。其中,股票投资全行业平均收益达到6%,债券收益平均达到4.5%,协议存款平均收益达到4%。但据国外资料一统计,只有当保险资金年收益达到7%以上时,保险公司经营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的投资收益普遍偏低,与国外7%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保险投资收益率不能和保费收入同幅增长,将使保险业面临巨大的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
2.资金运用渠道狭窄,资金结构不合理,投资工具缺乏
我国保险公司的资金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银行存款,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2004年和2005年以外,前几年的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比例都在50%左右,而临着银行存款利率下降的风险,我国几家成立较早的保险公司的利差损就是由于银行利率连续几次下调造成的。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不断扩展,但保险资金的运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可进入到资本市场上的资金容量受到较大的限制;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投资工具缺乏。以债券市场为例,在美国,债券种类繁多,规模庞大,美国保险业一般有70%左右的资金都投资在债券市场上。而与美国债券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无论从规模、产品数量以及种类、流动性等多方面都相差甚远,因此,由于我国投资工具的缺乏,使得我国保险公司没有足够的选择空间,无法搭建结构合理的证券投资组合,降低了保险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其投资风险加大。
3.投资管理能力低,资金运用效率不高
国内保险公司已经开始关注保险资金的投资管理,管理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有一批保险公司已经组建了投资管理公司,也有一些保险公司在内部设置投资管理部、证券部等。但我国保险公司在投资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人才缺乏,投资管理不科学;投资决策的独立性差,易受控制;业务部门和投资部门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使资金运用和资产配置相脱节;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因此,保险公司在资金运用上而尚未形成其核心的竞争优势。
4.资产与负债管理不匹配,加大了保险公司的运营风险
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负债,保险资金应根据资金来源不同特点,进行合理的分配。我国保险业已经提出动用资产负债管理,但资产负债管理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渗透到保险公司的经营当中,保险产品的开发和保险投资之间的衔接不紧密,保险资金的运用结构和层次不能以偿付期限为依据,加上我国中长期投资工具的缺乏,使得长期资金主要运用于短期的投资,投机性大,风险高。保险资金的运用和资金来源的不匹配,影响了保险投资的良性循环和资金运用的效率,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三、提高保险资金收益的建议
1.允许投资实业,尤其是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不动产投资已成为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重要的投资工具之一。例如,在1996 年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寿险公司的资产分布中,不动产投资占总资产比重分别达到5.2%、8.5%和9.02%,且其比例在较长一段时间比较稳定。而我国保险公司由于《保险法》明令禁止投资实业,长期以来都不能涉足这一投资领域。不过从目前情况看,逐步放宽这一投资领域,特别是允许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是大势所趋。
2.完善国内资本市场,并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于国外资本市场
在众多的投资渠道中,股票市场的平均投资回报最高,债券特别是企业债券回报率也比较高。以OECD国家为例,美国过去20年货币市场的年平均收益率为3.7%,债券市场5%,股票市场10.3%;德国过去30年货币市场收益率为3.5%,债券市场7.9%,股票市场14.4%;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市场平均收益率为8.7%,股票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5.5%。可见,证券市场是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投资收益率的关键所在。同时数据也表明,在这些国家保险资产分布中,有价证券占总资产比例也是最高的。我国保险公司欲提高投资收益率,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提高股票等有价证券占总资产的比例。然而我国资本市场由于众多原因难以像国外成熟资本市场那样提供较稳定的长期投资收益率,因此,金融监管当局应利用保险资金和企业年金入市的机会,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培养机构投资者,稳定资本市场。
3.提高保险公司投资能力
首先是挖掘和培养专业投资人才,因此,金融机构加速外汇交易衍生产品的开发非常紧迫。保险公司首先要大力引进和培养投资人才,建立一支专业化投资队伍,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保险投资风险,从而积极推进我国保险投资的发展。其次,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投资管理制度:一是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保险公司要充分了解本公司所签发的各类保单的支付特点,利用精算技术预测出未来一段时期支付流发生的概率和数量,进而制定出不同的投资方式和投资策略;二是合理选择投资组合,保险公司在确定了整体投资策略和对每种产品的投资策略后要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以及目标的顺序、自身的经济实力、各险种的负债期限结构等确定各种投资方式的比例,将资产进行合理的分配;三是有效管理资产,可设立全资或控股的资产管理公司,对保险资金进行专业化、规范化运作,提高保险资金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峻: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风险管理[J].保险研究,2005(5)
[2]马宏:保险市场中的创新监管[J].武汉金融,2006(9)
一、保险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2015年2月底,国内保险资金余额已达到95559.66亿元。当前国内保险资金规模扩张较为迅速,而其投资收益率则处于偏低状态,保值增值的功能未充分体现。同时,鉴于无风险利率下行等因素相互交织,优化保险资金配置的必要性也日渐显现。
(一)“偿二代”体系的客观要求
2015年3月23日开始,国内保险业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简称“偿二代”)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该体系的逐步运行,客观上要求保险公司进一步强化资金运用的管理工作,进而提升其市场运营的稳健性。
(二)费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
2015年2月16日,中国正式实施万能险费率改革。这是国内“普通型、万能险、分红险”费率改革中的第二步。万能险费率的市场化运行,使得各保险公司的实际结算利率竞争趋于深化,保险资金的配置结构也需相应调整。
(三)无风险利率逐步下行
当前,随着基准利率的逐步下行,银行存款的收益在进一步下降。2015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0%,经济增速的逐步放缓进一步强化了降息预期。然而,国内保险资金投资银行存款的比例接近30%,这一状况使得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面临较大压力。为此,保险公司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当前的投资组合。
此外,行业竞争的日益深化和货币实际价值的下降等因素,也对保险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国内保险资金管理的状况
(一)保险资金的运用现状
依据中国保监会的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2月底,国内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95559.66亿元。其中,银行存款为24928.6亿元,占比26.09%;债券为35740.99亿元,占比37.40%;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11476.24亿元,占比12.01%;其他投资为23413.83亿元,占比24.51%。
截止2015年2月底,保险资金配置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达到12.01%,与30%的监管上限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同时,保险资金投资基建等长期性板块的比例仍然较低,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保险资金管理的特点
1.资产配置集中度较高。截至2015年2月底,在保险资金投资分布中,银行存款和债券合计所占比例为63.49%,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占比为12.01%。这种配置结构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也制约了收益率的提升。
为此,在国内投资渠道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保险公司有必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逐步分散资金配置,以获取证券等投资渠道的较高收益。
2.投资收益率的偏低。目前,保险资金较大程度上集中于银行存款和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其投资收益率整体上处于偏低状况。2001~2013年,国内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均值为4.6%,2014年伴随国内证券市场的向好而上升至6.30%。
3.风险管理水准有待提升。目前,国内保险资金大都集中于银行存款和国债等利率敏感型产品,容易面临市场利率变动的系统性风险。同时,由于国内风险管理的理论尚不成熟,专业型资产管理公司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资渠道的拓展。
4.资产负债匹配有待优化。目前,国内寿险产品的期限相对较长,而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大都集中于银行存款和固定收益类产品,期限错配较为明显。为此,保险公司可适当增加不动产和基建等长期性投资的配置比例。
三、保险资金管理的路径选择
(一)逐步完善国内金融市场
目前,国内金融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金融体系尚不太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险资金管理的发展。因此,金融监管部门之间需要加强协调,逐步构建更为完备的金融体系,为保险资金提供多样化的投资环境。
此外,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也将对保险资金投资产生积极影响。优先股和上证50ETF期权等新产品的市场化运行,将促使保险资金配置的进一步优化。
(二)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目前,保险资金的配置机构制约了收益率的提升。随着优先股和基建等投资渠道的拓展,保险资金的配置将迎来更多机遇。
1.普通股。2014年四季度以来,保险资金逐步提高了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2014年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也由此提升至6.3%。2015年,随着证券市场注册制改革进程的日益加速,权益类融资比重将呈现大幅上升趋势,从而为保险资金带来更多投资机遇。
2.优先股。优先股与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的期限较为匹配,且股息率相对较高,已成为保险资金较为适宜的投资渠道。2014年10月7日,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拓展了保险资金的配置渠道。
目前,国内已有17家公司了优先股发行预案,发行总额为4529亿元。优先股试点的逐步展开,将进一步丰富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
3.基建投资。基建由于其投资期限的长期性,以及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稳定的现金流,较为适宜保险资金进行投资。截至2014年底,保险资金发起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已达到1.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6.8%。
依据2015年全保会的相关工作部署,保险资金将更加注重对接实体经济。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基建投资将呈现大幅增长,这将为保险资金提供更多投资路径。
(三)强化市场监管机制
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及金融混业经营进程的加速,完善市场监管机制的迫切性也日益凸显。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强化协同监管效应,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使保险资金运用更趋于合理化和透明化。
(四)发挥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
截至2014年底,国内保险业总资产已达到101591.47亿元,较年初增长22.57%。然而,国内已获批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不包括香港)仅有21家,尚有较大拓展空间。2014年9月,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协会在北京成立,这将促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保险资产管理能力。
【关键词】保险资金;资产管理;投资
一、引言
入市十年来,中国保险业总资产由2001年的4591亿元猛增至2011年6月末的5.75万亿元,增长了11倍有余,资金运用渠道亦大为拓宽。如此庞大的新增资金需要在现有渠道进行投资并取得理想的收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作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其特别的对资金的管理要求,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的长期性、偿还性,要求保险公司在投资管理上具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保险资金的投资运作除具有一般机构投资的特点以外,更需要注重资产与负债的有效匹配,使投资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以及稳健的收益,这对保险投资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资金运用收益水平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1-9月,保险公司实现资金运用收益1353.8亿元,平均收益率2.7%。随着寿险公司每年续期保费的大量增加,保险业总资产还将快速增长,保险公司面临的投资压力还将更大。
二、目前保险资产管理投资的国内外情况
目前,国内共有11家保险资管公司,从规模来看,3家保险上市公司占行业资产规模超过了6成。截至2010年底,国寿、平安、太保的投资资产规模合计达2.74万亿。保险资管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打理集团内部资产,及管理不具有相应部分资质的中小险企的投资资产和企业年金业务。统观几大公司的资产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其主要资产还是集中在集团内部,相比之下,国外保险资管公司的第三方管理业务占比较高,主要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共同基金等。
目前国际上保险公司普遍采用资产管理公司专业化运作的模式。在国外金融混业经营体制下,保险集团的资产管理公司被视作投资性公司,所从事的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从委托对象看,不仅接受母公司委托从事资产管理业务,还为外部客户服务,受托管理其他客户资产。[1]从管理的资金性质看,除保险资金外,还涉及银行、养老金、共同基金、不动产、私募等众多领域。资产的载体基本都是各类信托产品,包括为公司养老金服务的产品;为大型机构委托理财服务的产品;公司型基金产品;零售基金产品;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直接投资产品;保险基金产品等。所辖保险基金的投资地区涵盖了包括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以及拉丁美洲等。[2]
同时在投资理念上,国外的保险公司拥有完善的投资管理体系,投资理念和投资策略比较积极,可以说是兼顾了保险投资的收益性原则和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在保险资金监管上国外的保险投资监管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严格型、综合性的特点。以美国为例,在保险投资的比例限制方面,较为严格,如纽约州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在普通股、合伙股等股权方面的投资占其可运用资产的比例不能超过20%。
三、对于中国保险资金投资的部分想法
结合以上的情况,总结归纳了对于完善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初步的一些想法
(一)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加大投资产品创新力度
只有创新才能走在同行的前面未来,加大对研究开发的投入,提高投资品种、投资方式的创新能力,运用创新方法提高产品本身防范各种风险的能力。在准备金充足、资产负债保持平衡的情况下谨慎选择配置一些相对高风险的产品以提高投资收益,比如地产等基础设施,也可以进入实业投资、期货、甚至权证等领域。目前根据相关规定,已经对于保险资金运用有部分放开,保监会在《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中已明确鼓励保险资金投资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计划并且关系民生和社会效益的项目。保险公司可以借此契机以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式参与不动产投资,如环保项目、基金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同时加快推出国债期货等衍生产品,增加保险资金避险手段,同时完成向资产管理者的角度转变,凭借在投资、精算等方面的人才与技术优势,为社保基金、政府、机构代为管理资产,发起和设立基金,进行投资咨询等。
(二)健全风险管控体系,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根据保监会2010年8月开始实行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保险资金运用必须稳健,遵循安全性原则。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审慎评估投资风险和人为操作风险,避免意外的资产损失。保险资金的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于建立和贯彻有效的总体风险管理制度和实施有力的各投资品种风险控制措施,强调独立托管制度和保险投资体系的前后台分开原则。规范保险资产管理运作流程,完善保险资金运用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涵盖识别、测量、控制等环节的完整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在放宽保险投资方式的同时,应审慎控制保险资金运用比例。建立健全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指标体系,建立并采用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风险资本要求、投资精算师制度等。加强资金运用监管信息的基础建设,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的信息披露制度,实行资金运用的分类监管。[3]
(三)完善保险投资运作管理架构
完善保险投资运作管理架构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实现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的分离,建立保险公司投资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相对独立的投资管理架构,并实行业务前后台分开、决策与操作分离、人财分离等制度;二是充分利用技术和保险公司人才、技术、信息管理方面的优势,在完善保险业务系统的同时,建立投资管理系统,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开发对未来、资本市场、利率走势等市场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分析工具;三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投资管理人才队伍,根据保险投资的要求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引进一批有基金管理、产业投资、债券交易以及其他金融背景的专业人士,给予特殊待遇;四是通过规模操作、监控、评估过程,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风险控制、绩效评估和投资运作流程。[4]
参考文献:
[1]陈卓苗.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如何持续发展[N].中国保险报,2011-04-26.
[2]鄂庭.我国保险资产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N].中国保险报,2010-06-21.
【关键词】保险资金,直接市场,基金业
一、改变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保险资金投资模式后
随着保险资金运作渠道,拓宽了市场对于原有投资模式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保险公司的直接市场保险资金成本估算,风险控制,人员配备,投资策略,债务结构创造了新的挑战。在基金业,保险公司目前的持有人是基金份额的主要组织,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2年年底公布的统计数据,保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型基金的金额为30.78十亿人民币,占对于基金净值总额的27.3 % ,基金业规模的1/3来自保险业。直接进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保险资金,影响了基金业的资金来源,同时也对基金业的现有业务形成冲击。基金业和保险业,形成一个新的市场关系,在过去的重要性,基金市场为保险资金间接方式已减少。随着大型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浇理性股市,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将加强机构投资者在游戏中的角色,这将迫使基金管理公司对建立和保业务策略进行调整行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保险资金直接影响市场
保险资金直接影响了基金业的市场基金业,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基金业是一个双刃剑。随着保险资金, QFII等机构投资者的加入,以保护证券市场,以及国家政策,股市的整体状况正在改善,这将是基金业的机会很重要。直接进入市场的保险资金有利于整个股市的好,经过一个大的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直接干预可以发挥在比赛中的重要作用,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转。在证券市场基金业的正常运作,以更好地利用其在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性能优势。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对基金业所造成的激励基金行业的影响会做出更好的自我管理和运作体系。
中国保险资金投资基金的重要来源,保险资金占基金份额的总体比例约为1/3,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保险资金投资基金业的比例有所下降。该基金的很大一部分的利润正在从基金管理费所得,如果到期后的基金不能保持这部分的封闭式基金份额,或开放式基金是一个显著回购,基金的收入将大幅度减少。随着金融部门继续加强在国外的竞争在基金业,投资理念缺乏特色,面对混合的趋势,投资管理基金管理公司的整体水平将逐渐失去了保险公司的机构投资者。的基金业的资本市场投资表现的整体环境具有中国资本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经营机制,持续下降,近年来,证券,基金行业是很难与它的专业财务和出色的表现。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后,如果不及时做出调整,基金业,将失去保险资金投资更多。
保险资金的直接面对冲击市场,基金业应拓宽其资金来源。基金业在机构投资者的吸收,并应制定一个个人投资业务,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管理的职能。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自身的公司治理机制,结构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设,提高他们的业务策略,以提高投资水平,规范投资运作。基金行业在产品定位,产品设计,客户服务应该是一个更大程度满足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其在吸引更多的投资表现出色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
三、保险资金直接与基金业的市场互动
(一)保险公司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收益率会比较投资于投资渠道的选择。直接投资的保险资金入市的股市比预期收益率后,只有通过高投入的资金,它可能会导致从保险公司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的一部分撤出。由于股市波动较大的投资回报不确定的。相比之下,保险资金的其他投资渠道的收益率,目前的投资收益率的基金业还是比较高的。
(二)属于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保险公司,稳健的投资是最重要的经营原则。因为股市的风险是比较大的,中国股市的特点是随机游走弱势有效市场,股票的低定价效率,更大的风险。相对稳定和有利可图的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和基金有良好的合作传统,在过去的经营实践中,基金间接地通过保险资金入市已经达到一个更好的回报率,有效地规避了风险。中国的资本市场,虽然有不稳定的早,但长期政策的基础上强力推进,资金闲置资金的巨大需求的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市场有着积极的长期趋势。凭借其基金业更专业的财务管理的优势,实现在股市良好表现,从而吸收更多的保险资金。根据需要,以分散投资风险,保险资金仍将保持投资于本基金。
(三)从目前情况看,投资于基金的资金比例的保险资金并不高,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仍然相当有限。保险基金,基金中的基金作为保险投资渠道的年增长率将有助于保护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 “暂行办法”规定保险资金可以限制该市场的规模是保险公司总资产的5 %,去年投资的资格,保险公司直接投资流入市场,也有严格的限制,保险资金的比例直接在股市投资仍然是非常小的。
保险资金直接在股市投资,保险公司的主要客户既是基金,该基金也是一个重要的竞争对手,资本市场的情况之间,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只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基金行业具有成本低规模,高效率的专业管理优势,低风险的投资多元化,本基金的良好表现一定能吸收大量的保险资金进行投资。对基金行业的资金来源,虽然保险资金将直接市场基金行业有一定的挑战,但我们的保险资金已经在最近几年的快速增长,其在基金投资规模将继续增长。部分资金在保险公司出色的基金表现,能促进优胜劣汰市场基金,该基金的奖励的生存,从而推动基金业和保险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手中的增量流。
结束语: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是拓宽保险投资渠道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互动。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以增强游戏,有利于长期利好资本市场的。直接保险资金入市,保险业和基金业的影响将是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跟踪。保险和基金业必须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做出理性的风险管理,投资安排和产品创新。
参考文献:
[1]《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9期
[2]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3]《税务与经济》2000年03期
保险投资是保险公司在组织经济补偿和给付过程中,将积聚的闲散资金合理运用,使资金增值的活动。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由资本金和保费收入构成,其中可用于保险投资的基本上是资本金、准备金〔按比例从保费收入计提〕和承保盈余三部分。由于保费收支所存在的时间差和数量差,使保险公司积累了大量暂时闲置资金,为保险资金投资创造了可能;保险公司的生存发展及自身职能的履行,使保险资金投资成为必然。
(一)保险投资发展的内在动因
1.保险投资可以减少保险市场因竞争加剧,而导致保险公司主营业务利润下降的程度。
保险公司的业务大致分为两部分:承保、投资。从发达国家成熟保险业的情况看,承保利润为基本持平或亏损,主要作用是吸纳资金;而投资利润决定了保险业的生存和发展。在1975~1992年间,除日本和德国以外,其余几国平均承保利润均为负数,保险公司主要利润来自投资收益。
2.保险投资可以加快保险资金积累,提高偿付能力。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由资本金和公积金构成。保险投资获得的利润,一方面可以按比例计提公积金,成为保险公积金积累的间接源泉,提高保险资金的安全性,做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在保险公司认许资产和负债之差不满足保监会要求的数额时,保险投资利润的一定余额可以转为扩充资本金,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壮大提供了资金准备。
3.有效的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可以降低保险费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下过高的费率,无疑会影响投保人的投保积极性。通过保险投资活动,可以增强保险企业的赢利能力,为降低保险费率提供物质条件。这样既能发展壮大保险企业自身经济实力,提高其收益,也能降低保费,提高保险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保险投资发展的外在动因——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使得各种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以及股票发行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使保险投资有了更多可选择的客体;另一方面,各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占有率也稳步上升,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共同基金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不仅了扩大的资本市场的投资规模,还降低了资本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
二、我国保险投资现存的问题
我国保险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始终保持了平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保险业资产总额为9122.84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8739亿元,但在高速增长的背后隐忧亦存。投资收益率下降是保险投资中最突出的问题。
我国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下降的表现:
第一,保险可用资金的快速增长和资金运用渠道狭窄的矛盾突出。
从国际保险市场看,保险投资采用了多种保险投资方式,具体包括:银行存款、债券、股票、抵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不动产投资等。安全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使得不同的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投资方式,按照收益性、流动性的要求和原则对基金进行投资组合。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买卖金融债,买卖中国保监会指定的中央企业债券,同业拆借和保监会同意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虽然保险基金能进入国债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但受到交易品种、交易额、交易环节及市场本身发展程度的制约,难以进行现券交易,缺乏流动性,也制约了保险公司的投资运作。
第二,保险资金利用率低且主要用于银行存款,投资结构不合理。
在发达国家,保险投资率一般位于80%以上,寿险的投资率可达到97%。以美国为例(见表2),而我国保险投资还不到50%,有限的保险资金主要限于银行存款,资金投资运用率很低,结构单一(见表3)。
资料来源:中国保监会网站经整理得到
1.从表2中可以看出,1993-1997年这5年间,美国寿险公司的投资中,证券投资所占比重达70%。其中,政府债券在投资比例中呈减少趋势,股票和公司债券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抵押贷款比例下降,保单贷款和不动产保持稳定。1997年,资产结构比重依次为:公司债券、股票、政府债券、抵押贷款、保单贷款和不动产。
2.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保险资金主要用于银行存款,保险投资所占比重不到50%。在保险投资中,国债投资的比重较大,在投资比例中呈逐年减少趋势;证券投资基金比重较小,基本保持稳定,其他形式的投资在逐渐增加。
3.两表对比分析可见,美国寿险公司以证券投资为主;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仍以银行存款为主,占其资金运用的一半以上。这种保险投资结构使我国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与国外产生很大差距:美国、英国等西方保险公司1975—1992年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在8%—12%之间;而2002年我国保险资金平均收益率仅为2.97%,投资收益率很低。
由于资金无法充分利用,巨大的资金余额正处于低效益的空转状态。同时,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的比例过大,证券投资基金的比重过小的投资结构,也不利于保险资金分散投资风险和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
第三,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严重不匹配。
资产与负债的匹配一般是指投资资产与对投保人负债之间期限结构的配比关系,包括资产与负债期限不匹配、预期资金运用收益率与保单预定利率不匹配等。资产匹配的最基本要求是构造一种资产结构,保证在任何时候资产的现金流入与负债的现金流出相对应。如果这种对应不能实现,就会产生资产与负债不匹配的风险,导致保单偿付发生困难或资产预期收益受到影响。
寿险资金一般具有保险期限长、安全性高等特点,因而在我国现今这部分资金比较适于投资长期储蓄、国债、房地产等。财险资金期限相对较短,流动性要求较强,比较适于同业拆借、股票投资等流动性强、收益高的投资品种。目前,由于我国比较缺乏具有稳定回报率的中长期投资项目,致使不论资金来源如何,期限长短与否,基本都用于短期投资。这使得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严重影响了保险资金的良性循环和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第四,保险公司资金受到银行利率影响,存在较大的系统风险。
由于我国保险投资中利率产品的比例过大,利率变化对保险投资收益影响很大。尤其是近几年来,人民银行连续8次调低银行存款利率,使保险公司的资金成本高于存款利率。目前5年期存款利率仅为2.88%,而保险资金平均成本高达6.5%,保险资金大量存于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利差损。这使得我国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
三、充分利用外在动因,使保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互动结合
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保险投资,从各国保险业的投资结构来看,证券投资在保险投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资本市场成为保险投资的重要场所,保险投资也成为联系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重要纽带。
(一)我国已从宏观层面把资本市场作为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重要领域
保险投资的渠道狭窄,限制了保险公司的投资运作,也影响了保险投资的收益率。从各国保险监管机构对资金运用渠道的规定来看,一般对保险资金入市的限制比较宽松。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践看,我国也正在开始把资本市场作为拓宽资金运用渠道的重要领域。1999年10月,保监会批准保险资金间接入市。根据当前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规模,确定保险资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的规模为5%。新《保险法》将原法第104条第三款,修改为第105条第三款“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不得用于设立保险公司以外的企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拓宽合规资金入市渠道,为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留下了空间。2004年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表明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方向和趋势已非常明确。
(二)资本市场提供多种信用形式,为保险投资结构的合理配置奠定基础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由于投资结构不合理,形式单一,存在较大的系统性风险。而资本市场上多种投资工具的选择,使保险投资可用空间增大。保险投资在资本市场上可选择不同期限、不同性质、不同风险和收益的证券组合。既能满足不同性质和期限保险资金的需要,达到资产负债匹配;又能有效地分散风险,形成一个合理的投资结构,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三)保险投资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保险业务的特性使保险公司拥有大量的长期稳定的投资基金,成为资本市场上一个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保险业通过吸收长期性的储蓄资金,并按照资产匹配的原理直接投资与资本市场,实行集中使用,专家管理,组合投资,可以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即增加了资本市场资金供给,又刺激了资本市场筹资主体的资金需求,扩大了资本市场的规模。
保险公司通过承购、包销、购买参与一级市场的发行和做为机构投资者参与二级市场的流通,以其在风险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经常性的调整投资资产组合,实现受益最大化。这不仅有利于稳定资本市场,削弱投资者操纵市场的能力,降低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且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促进市场主体的发育成熟和市场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资本市场发展和保险投资收益提高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总之,中国保险业要发展,不仅要发挥好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还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好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把保险资金运用与保险业务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加大保险业参与资本市场的力度。资本市场要利用保险投资的有利条件,盘活资金,产生效益。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最终达到保险业与资本市场“双赢”的目的。
参考书目:
《新形势下的保险资金运用:开放与投资安全》作者:张洪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年6月第1版
《现代保险企业管理》作者:董昭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作者:魏巧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