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范文

城乡规划方法导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规划方法导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规划方法导论

第1篇: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范文

为了顺应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转型与变革,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的专业特点[6],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构建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就成为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工作的关键。对此,各高校已在积极探索不同的培养方案和体系,例如:阳建强等[7]提出“以课程设计与相关理论为主线,技术、人文与认知、实践并行,微观―中观―宏观循序渐进,强调从基础教育(本科一、二年级)到专业教育(本科三~五年级)转型的两个重要培养阶段”的课程体系;杨俊宴等[8]探索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微教学模式,通过开放联动式、协作研讨式、师生交互式、情景再现式四种教学模式,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激发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万艳华[9]提出以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为主体目标,以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为核心内容,工程、经济、社会、环境、建筑等多学科知识并重的专业教育模式;施德法[10]提出应用型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计划等。

针对上述学科发展背景,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在2004版、2010版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导向的2015新版培养方案,这也是第一版真正意义上的“城乡规划学”本科生培养方案。本文通过重点梳理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2015新版培养方案制定的初衷、改革的重点与特色,旨在探索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之路。

一、天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2010版本科培养方案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2010版培养方案制定于《城乡规划法》颁布之初,目标是培养具备城市规划与设计及建筑设计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城乡规划师。方案注重从综合能力、设计技艺和创造力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较为广博的知识面。从培养目标和计划可以看出,该方案重点在揭示城镇建设发展和人居环境整体优化途径及其基本规律,以塑造学生的物质空间环境规划理念为核心。当然,除此之外,该版培养方案还注重城市社会、经济、文化、政策等综合学科的特点,将课程划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训练与健康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科基础与专业类、集中实践类、创新与研修类六大模块(如图1所示)。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第25卷第3期

张 赫,等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改革与探索探索――解析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新版本科培养方案

1.课程内容相对滞后

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规划学科名称、工作内容等的变化,方案中与“乡村”规划相关的课程内容明显不足,特别是乡村规划、存量规划等新兴知识内容相对滞后。

2.学分分布不尽合理

2010版培养方案制定于城市规划专业还是建筑学(下)的二级学科时期,因此,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三方面的课程比例分配过于均质,受建筑学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大。尤其是城市规划专业作为一级学科后,专业学时比例不突出,难以体现自身专业的学分分布重点、特点和要求。

3.部分类型课程选择性较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2010版培养方案中创新与研修类和集中实践类课程(见图1)的数量和类型相对较少,且多分布在本科三年级以前,因此,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积极性。

二、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

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起点和关键阶段。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应及时跟踪现代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拓宽传统城市规划学科的视野,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改革的路径与方向,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2015版培养方案正是在城乡规划实践、理论和教育的新形势下,面对专业教育发展新要求和行业发展新趋势的一次教学改革成果。

具体而言,制定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2015版培养方案的理念是:

(一)实现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天津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高校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11],并将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由培养专才到培养通才或通才有专长(即有某项或几项专长的通才)的转变[9]。由此,天津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制定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城乡规划专业正是在这样的总体目标下,提出了突出实践类课程,丰富课程体系,培养综合型、多口径的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策略。

(二)紧跟专业教育发展步伐,引领专业课程建设

针对《城乡规划法》中对“城乡”概念的修订、增补,以及《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1]对专业知识结构的相关要求,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新版培养方案修订中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补充和完善城乡规划领域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增充乡村规划、生态规划等方面的专项课程;二是,建立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城乡规划学升级为一级学科的教学变化和要求;三是,在遵循专业指导规范的基础上,探索符合天津大学自身特色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三)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培育未来行业领军人才

面对未来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发展趋势,适应城乡建设步伐放缓、追求精品的行业发展趋势,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强调了存量规划、实践案例评析等实际课程建设,使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与调整后的专业名称相一致,满足了行业新形势的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和领军型未来行业人才。

三、新版本科培养方案

(一) 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

在办学思想上,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秉承天津大学“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原则和“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办学方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综合培养,积极响应城乡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培养适应城乡建设发展,能够胜任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与开发、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新版本科培养方案通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规划设计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富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适应中国当代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厚基础、广视野、精技能、高素质,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二) 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变革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新版本科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总课时(含必修课和选修课)为3 088学时,实践教学环节为54周,占总学时比例的20%,创新研修类课时304学时,占总学时比例的7%。课程延续原分类方式,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训练与健康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科基础与专业类、集中实践类和创新研究类等六大类别。相对于2010版培养方案总课时略有增加,创新研究类课时比例提高。修订后培养方案总学分为266分,其中选修课88分,学生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214.5分。相对于原培养方案,增加了选修课数量,提高了学生根据不同学习兴趣的课程选择度(如图2所示)。

(三) 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特色

1.协调课程关系,搭建课程体系,强化课时的合理分配

在原培养方案中,公共课主要集中于本科低年级,专业课则以三四年级为主,造成学生在不同年级的课业负担差距较大,且相关课程前后脱节。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秉持公共课逐步减少、专业课逐步增加的原则,并考虑课程的相关性,延长基础类课程分布周期,将基础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本科学习过程。并通过对现有专业课课程内容数量的删减调整,增加低年级的专业概论类初步课程,将原集中于三四年级的专业课合理分配到各个学年,从而形成了新的以低年级的初步入门到高年级专业领域前后相衔接的特色教学安排和课程体系,同时也保证了各个学年课时分配的均衡和选择余地(如图3所示)。

(1)建立以设计课为核心的各类课程相衔接的特色课程组织架构。在新版本科培养方案中,探索以城乡规划设计为核心,衔接城乡规划理论内涵和应用实践的课程群整体建设思路,形成了从本科三年级至五年级贯穿始终的教学组织框架,从而改变了过去单纯的绘图技能的培养,实现了综合学科的拓展学习。例如:在三年级课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学习阶段,结合设计课程内容,相应开设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存量更新规划、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场地设计、城市设计概论、环境设计概论等理论课程及相关实践环节。同样,就四年级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规划、乡村规划等设计课程内容,开设GIS与数字化城市、城市生态规划概论、乡村规划原理、区域规划概论、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相关课程,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与设计课相结合,并通过前置理论课程、伴讲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实践课程的衔接,帮助学生更快速更清晰地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图4所示)。

(2)增设实践调研和实践评析类课程,强化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为强化实践类课程,突出对本专业学生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规范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和评析,克服该类课程评分过程的难点,天津大学新版培养方案进行了一系列完善。例如,在二年级暑假增设城乡规划建设实践调研与建筑遗产测绘实习,丰富城乡规划专业学生野外考察实践的选择余地,将历史文化名村、名街等纳入特色调研对象。在本科五年级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实习之后,增设城乡规划实践案例的分析与评价课程,要求学生公开讲述实习体会和成果,公开点评实践效果。

(3)鼓励师生创新,扫除学分认定障碍,在课程组织上激发教学改革动力。为鼓励师生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设计的前沿理论和创新理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也为解决传统教学中设计竞赛、workshop等非课程环节类设计难以量化工作的问题,在新版培养方案中,特别在三年级和四年级开设学科竞赛和联合工作坊等任选课程,鼓励不同的师生团队,根据创新设计和合作交流的需要,灵活选择该创新类课程和学分,从而将分散的课外设计纳入正规的教学计划,激发师生教学改革的动力。

3.改革学时设置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

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基于《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建立了三大模块组成的专业课程体系。其包含对应指导规范中10大核心领域的专业必修课程的“核心模块”“相关课程模块”以及5个“推荐选修模块”。除了改进、增设乡村规划原理、GIS与数字化城市、城市生态规划概论、城市生态绿地规划、城市社会学概论、城市存量更新规划理论与实践、国内外城市规划前沿导论等课程外,更鼓励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应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主题性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从思辩式教学向案例式(Case)教学转变,从教育过程管理向教育目标管理转变[12]。具体体现在每一门课程的学时配置中增设了实践调研、学生案例教授、课下实践训练等课外学时,并适当提高其比重,从而为新开课程探索课题讨论式案例讲授的教学方法预留了空间。

第2篇: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建设意义;规划实例

中图分类号: F1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区域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

1、新农村社区建设关系到我国农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国村庄“量大面广”,建设新农村社区将会使广大农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现代化的生活。

2、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改善广大农民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够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的住宅建设切实关系着广大农民的人居环境。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关系到村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们的发展必须把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而新农村社区的建设将促进村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需注重的问题

1、注重人文环境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村民的生活模式。

2、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尽可能在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居住环境来。

3、注重服务系统和功能分区的完善

在乡村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村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

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是搞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方法

1、规划建设、资源配置要因地制宜

新农村社区建设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乡村、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在资源配置上做出通盘考虑和长期打算,要分期分批有重点、分阶段加以实施。

2、工程建设的标准要因地制宜

对村庄收入高低不同的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应当有所差异。坚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的建设新农村社区。

四、实例解析

以安阳市文峰区高庄乡汪流社区的规划设计为例,介绍新形农村社区的规划方法。

由汪流社区区位图(见图1)可以看到该社区规划在原汪流村基础上进行改造,将东正寺、西正寺和伯台三个村庄搬迁整合形成。

图1

现就汪流社区规划提出以下论述:

1、规划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规划居住区的建设发展进行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2)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出发,按照规划要求,分步骤、分阶段的推进村庄建设与整治。

(3)滚动改造、弹性发展的原则。规划注重滚动、弹性发展的要求,立足现状、着眼未来,实现近中远期相结合,增强近期建设的可操作性、中期的持续推动性和远期发展的前瞻性,符合建设动态发展规律要求。

(4)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确立了这次规划的目标为:

(1)合理有效的利用乡村土地资源,通过对原村庄用地与功能结构的合理化调整,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乡村形象。

(2)通过拆除重建、整治改善等一系列更新措施进行规划改造,增加必要的环境设施和休闲空间,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3)利用并强化场地的自然生态特色,寻求与周围环境协同发展的途径。

3、社区规划设计

(1)规划布局结构在充分考虑地形和道路所界定的用地形态基础上,总体形成“一心、一轴、六组团”的规划结构(见图2)。“一心”指一个商业中心,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整个居住区的景观中心和功能中心。“一轴”指社区东西向的商业主轴。“六组团”指由社区内部路网分割而成的六个居住组团,整个社区规划在道路竖向、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环卫、消防、人防、抗震减灾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实情并做合理规划。

图2

(2)道路系统规划分三个级别,做为社区主要干道的东西向道路规划路宽30米,支路规划为20米。各组团内设置独立的道路系统,路宽8米。

(3)景观系统规划本着生态原则,挖掘用地特征和周边景观条件,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通过“外借内造”将社区住宅环境的均好性最大化。

五、结语

建设新农村社区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和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后农村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探索更加有效的工作思路、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和手段。

参考文献:

[1]安阳市文峰区高庄乡汪流社区规划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李志强(1978.3-),男,本科,助理工程师,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现就职于安阳市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

第3篇: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范文

[论文摘要]为适应当前高等教育中新型农科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农科本科生的特点,本文明确了遥感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当前遥感教材的优缺点确定了适宜教材,依据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学以致用的原则提出了以应用为目标的主要教学内容。

遥感就是对地球表面的地学过程及特征进行物理量测量,并以数字量的形式客观地收集、记录、传输、处理和重现这一信息的科学技术,是现代空间信息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1],涉及到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和生物学、地学等学科领域,特别是在资源监测、环境管理、全球变化、动态监测等中应用非常广泛,显示其优越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地理、水文、海洋、气象、环境等领域,已发挥重大作用。农业遥感即为将现代遥感技术与农业科学相结合,而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一门新兴前沿技术,在当今遥感领域中最为活跃,也是迄今遥感应用最成功的领域之一,一直受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政府的积极关注。其中与农业学科领域关系密切的应用主要有:土壤调查,水分监测,草原调查、估产及监测,农学中的作物长势监测、营养诊断与作物估产,植保中的病虫害监测,农业气象中的农业气候研究与监测,农业生态中的环境保护和鱼情水产研究等[2]。伴随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提升,遥感课程在高校农科本科生教育中的地位日趋重要。面对当前高等教育中新型农科人才需求,许多本科专业,对遥感技术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3],因此,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遥感课程教学以及提升学生遥感技术应用水平。基于此,根据笔者近5年的遥感课程教学实践,本文结合农科本科生的实际特点制定遥感课程教学目标、选择适宜教材以及调整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农科本科生了解农业遥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研究现状及农业遥感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了解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的相关知识,学习地物波谱的测定方法,认识地物反射光谱的响应规律,学习绘制地物反射光谱曲线的方法,掌握常规的遥感仪器和软件的操作方法,理解遥感技术农学机理,掌握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遥感图像的地物影像特征、遥感图像解译及遥感制图的基本技能,掌握光谱数据处理方法,使农科本科生掌握研究农业遥感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农科本科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二、适宜教材

依据农科特点和遥感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选择适宜教材是比较困难。如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遥感导论》[2],这部教材的特点是内容丰富,涉及技术原理较多、较深,对于农科本科生而言,技术原理显得过深、有些内容较为陈旧,尤其应用案例。《植被与生态遥感》[4]教材内容系统,编排合理,理论分析深入、学术价值较高,但有关遥感基础概念和基本技能甚少,作为农科本科生教材尚不合适。《遥感概论》[5]内容编排逻辑性强,概念清晰易懂,实验内容简单而易开展,但很多应用案例比较陈旧,不能满足当今新型农科本科生人才需求。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遥感技术导论》[6]内容系统,理论构架完整,概念清晰易懂,技术注解详细,但对于农业应用涉及较少,所选应用案例也较老化。《农业定量遥感基础与应用》[7]是一本系统阐述农业遥感新应用的专著,可作为农科本科生教学的参考书,但由于技术理论基础体系不完整、内容因偏重于农情遥感而显得覆盖面不够广泛,不适宜作为农科本科生教材。为此,笔者讲解遥感原理时选择《遥感技术导论》作为教材,讲解较新遥感农业应用案例时选择《农业定量遥感基础与应用》作为教材,这样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遥感理论和实践应用水平,以适应新型农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

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合理教学分配,是《遥感导论》教学的关键环节[8]。主要内容为遥感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发展概况与在不同应用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遥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等。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主要讲解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基尔霍夫定律、黑体辐射规律或普朗克公式、大气的成份和结构、典型植被光谱反射特性以及地物反射三种形式(镜面反射、漫反射和方向反射),重点解释该内容所涉及到的一些术语或概念,比如电磁波谱、光谱特征、辐照度、辐射出射度、朗伯源、绝对黑体、太阳常数、大气窗口、光的干涉和衍射、反射率及反射波谱等,该内容要配套开展光谱测定仪的使用及光谱数据处理操作方法等光谱实验。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主要讲解世界范围内主要的陆地卫星、气象卫星、对地观测系统(EOS)卫星和海洋遥感卫星平台、摄像像片的几何特征(垂直摄像、倾斜摄像、几何特征、中心投影、垂直投影和像片的比例尺)、微波遥感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四种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间的关系。遥感图像处理主要讲解光学原理(亮度对比、颜色对比、颜色性质、明度、色调、饱和度以及加色法和减色法等)、遥感影像的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对比度增强、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等)和多源信息复合等,该内容要配套开展辐射校正、几何校正、拼接、镶嵌、掩膜、融合、link等上机操作性实验。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主要讲解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遥感影像的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及其误差和精度评价、专题图制作等。遥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讲解植被遥感、土壤遥感、水体遥感等。

四、结语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从远距离不实际接触物体而感知地表目标物及其特征的综合性探测技术,是现代空间信息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多种学科领域,它的功能和价值引起了许多学科的关注。

近5年,面向农科本科生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笔者以学生发展为本紧扣教学大纲开展遥感课程教学,教学目标制定明确,教材选用适宜,教学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应用实例典型且较新。结合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内容涵盖了农业资源与农田环境监测、数字农作技术、精确农业、农情监测预报等主要应用领域,集中体现遥感可视为农业资源利用的“好管家”、农田管理的“好帮手”、农情监测的“千里眼”等重要作用。

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农科本科生实际,适应当前新型农科人才发展的需求。所选用的教材互补性强,主次分明,难易程度适中,有利于农科本科生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本着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学以致用的总体原则进行系统讲授,概念讲解透彻,有明显的重点和难点,遥感图像解译方法适应当前农业应用需求,覆盖面较广,且系统性强,适应当前高等教育中新型农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近5年教学实践证实,针对农科本科生的特点,本文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和教学内容是合理的,与当前高等教育中新型农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相适应的。

[参考文献]

[1]杨邦杰.农情遥感监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等.遥感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王鹏新,严泰来,张超,等.农业院校研究生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列课程建设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8,06:80-83.

[4]张佳华,张国平,王培娟.植被与生态遥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彭望琭.遥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常庆瑞,蒋平安,周勇等.遥感技术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第4篇: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范文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旧村改造;运用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old villages in the city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foreign experience, analysis of city design in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n the issues.

Keywords: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city old village transformation; desig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二十余年来我国城市规划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随着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起着连接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关键作用。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化和补充。笔者针对在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威海市田村旧村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实践工作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一、项目概况

(一)规划背景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地理位置在东经121°11′-122°42′、北纬36°41′-37°35′之间。市域的北、东、南三面为黄海环绕,西与烟台市接壤,整个海岸线长985.9公里,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与辽东半岛隔海对峙,东西最大横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1公里。

随着城市环境的逐步提高,城中村的问题也逐步体现出来,城中村中较差的居住环境和治安状况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2007年威海市政府提出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市区51个主要城中村的改造,以形成新的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二)规划方案简介

根据已审批通过的《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规划区被定位为以居住用地为主,《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6-2020)》中明确了规划区周边道路等详细要求,《威海市城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07-2020)》中明确规划区内新增一所25班小学,规划区东北角的市立医院高区分院(佛顶山医院)扩建至3公顷用地,保留田村派出所。结合规划管理部门意见,规划范围控制在世昌大道以南,环山路以北,东至福山路,西至沈阳路,总用地规模54.25公顷。

本规划区规划功能结构特点概括为“一线双环、双轴四片”。

一线:规划区东西狭长,且北临交通性主干路世昌大道,南靠现状城市交通性道路环山路,对此情况一般将解决用地狭长方向交通作为规划交通准则。所以规划以一条12米宽的曲线型小区级道路贯穿规划区东西方向,成为区内交通的大动脉,并以曲线线型体现小区道路“通而不畅”的要求;并在东部与仁柳庄规划小区路对接,使区间交通更为便捷、合理。

双环:规划区东西狭长,由东西向小区级道路联系东西向交通。以中间规划城市次干道为界,小区东、西两部分由7米宽组团级道路组织南北向交通,并形成环路,使得交通形成良性运转。

实轴:小区中部结合规划次干道,形成空间主轴,集中设置小区配套公建,合理确定建筑高度与层次,丰富城市景观。

虚轴:以小区南侧植被丰富,风景优美的山体为对景,结合东西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设置,预留景观通视走廊,形成景观虚轴。将远处制高点山景引入,并且向世昌大道辐射,使得规划区与自然山体风景、城市结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景观价值。

四片:依据道路结构,小区共划分成四个片区:西北、西南、东北和东南。各个片区自成体系,又通过景观轴线和道路紧密联系,形成整个规划小区的有机整体。

图1 土地利用规划图

图2 城市设计意向图

(三)规划编制的特点

1、项目的背景分析

由于这个项目是旧村改造项目,有其特殊性,涉及到村民躲迁、回迁等许多在普通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不会遇到的问题,因而它的指标体系也就要求的更加严格和精确,需要充分考虑拆迁成本,同时这个项目位于城市主干路的南侧,城市景观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设计的必要性显的尤为突出。

2、 科学合理的控制体系

(1)功能分区合理。合理安排旧村回迁区,建设起步区,保证规划能尽快顺利实施。

(2)公共设施安排合理。根据上位规划及相关规范,本次规划范围内设置25班小学一所,托幼两处,根据服务半径合理安排,并保证采光满足要求。

(3)指标体系精确可靠。在经过专家评审认可城市设计后,对日照分析进行翔实验证,使规划指标能站得住,从而保证旧村改造的可操作性。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旧村改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合理的划分地块,确立指标体系,从而保证改造的顺利进行。虽然城市设计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了严谨的依据,但是城市设计本身却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其地位相当尴尬,城市设计的法律地位问题现在已变成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实施中导致一系列的矛盾。城市设计的立法变得十分必要:

(1)城市设计立法是确定城市设计在各个层次城市规划中的地位的根本保证;

(2)将城市设计纳入法规体系,是约束开发建设、规范建设活动、保证城市环境品质的必要条件。

一般而言。城市设计法律效力的实现有以下两种途径:

(1) 建立相关法规;

(2) 将城市设计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以获得法律效力。

三、对国外相关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的研究

发达国家城市设计的研究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运用城市设计工具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过程的经验,特别典型的有美国和英国等。研究国外类似规划层面城市设计的经验和教训,对推进我国城市设计的探索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一)美国——与区划(zoning)相结合的城市设计

美国的区划和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较为类似,美国各州乃至各个城市的规划体制并不相同,城市设计管理体制也不一致,但总的来说,城市设计技术性地介入区划是美国城市设计管理最显著的特征,分区奖励、开发权转移、规划整体开发单元以及管制特别区等已经大大拓宽了区划的基本概念(John Punter,1999)。同时美国还有一千多个城市中实施了城市设计管理与审查许可制度(林钦荣,1995),这些措施充分保证了城市设计的实施途径和执行力度。美国的城市设计管理准则通常会直接告诉开发者,怎样的设计是允许建设的,这样开发者可以通过有意识制定满足要求的方案来获得开发许可,这就好似面对一个目标明确的圈起跳。

(二)英国——结合“审查许可”的城市设计

英国城市设计的实施是借助设计控制的审查体制进行的,中央国土与经济计划的指引、地方发展与地方计划当局对开发申请案的规划许可制度是实施城市设计的重要工具(唐子来,2001)。城市设计由于是颁发规划许可的重要考核内容因而能够得到具体落实。与美国相反,英国城市中各种层次的城市设计管理准则往往不能直接告诉开发者什么样的设计最终能获得许可,所有开发案必须经过规划管理部门的评议后才可得知建设允许与否,所以管理准则对设计的控制是弹性、原则的,开发者需要蒙着眼睛跳过一个方向不那么明了的圈。

(三)英美城市设计的经验借鉴

国内针对英美城市设计运作体制的研究总结出了大量改善我国城市设计管理方法的建议,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设立机构:在政府规划管理部门中成立专门的城市设计管理机构或专题小组;

2、完善程序:制定必要的城市设计编制程序(内容、层次、深度)及审批管理程序;

3、法规保障:通过必要的法律法规、政策法令等确定城市设计的法律地位及实施保障;

4、控制引导:将设计成果转化为可操作的政策导则等,通过控制与引导相结合的方法管理城市建设;

5、设计审查:建立城市设计审查体制,使城市设计要求成为项目开发建设的许可条件;

6、公众参与:确保市民对城市设计的广泛参与,确保城市设计能体现和维护公众利益;

7、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设计评价体系,让专家、公众、利益集团等多方共同参与设计的评价、审定以及实施、监督。

四、结语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的预测论证方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较为常见,所起的重要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将城市设计研究作为一种制度确立,将其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有利于加速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内容规范化的进程。同时在控规中保障城市设计研究的制度化有利于促进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在城市设计层面的衔接,弥补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性控制方式的缺陷和不足。将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研究制度化,还有利于保持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环境政策方面的连续性,它是城市环境长远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唐历敏.走向有效的规划控制和引导之路[J].城市规划,2006(1):89-90.

[2]于丁一,胡跃平.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2006(5):35-36.

[3]阎树鑫.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和深度的完善.同济大学学报.2007,(7).

第5篇:城乡规划方法导论范文

环境科学是包含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及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它的核心是环境学,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环境”。从社会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长江大学把《环境科学概论》既作为环境保护类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同时又是其他专业环境素质教育的必(选)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环境现状,认识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人类活动影响下主要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土壤等方面)的污染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在学习环境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增加环境保护知识储备的同时,培养对后续环境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环境保护的人文精神和素养,培养学生评估环境质量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长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所开设的“环境科学概论”,糅合了环境概论基础理论与环境监测的实验教学内容,其中不仅存在较多新的概念和思想,还存在丰富的实践知识,具有内容广泛、综合性强的特点,它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具有非常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之前从未接触过环境科学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生而言,在理解和掌握上也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加强该课程教学的探讨对于更好地开展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结合“环境科学概论”教学特点,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选择合适教材

 

立足教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材种类比较多,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上各有千秋,有必要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加以调整和充实[1]。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围绕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措施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开论述,同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引用了大量实证数据和常规参量,其特点是取材丰富、涉及面宽,适合经济、管理、法律等文科专业[2]。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系统地提出了环境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编写上增加了许多不少资料和图解说明,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人居环境和景观环境的引入,使环境科学的范畴过于宽泛[3]。程发良,常慧主编的《环境保护基础》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系统论述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对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环境要素的污染过程、危害及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4]。林肇信等主编的《环境保护概论》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生态学、资源保护、环境污染、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法、环境标准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等专业进行环境基础知识教育的经典教材[5],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保护、治理环境的认识,还能初步掌握治理三废的基本技能。综合对比各版本教材,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近三年来以程发良,常慧主编的《环境保护基础》作为主教材,吸收《环境保护概论》精华内容,同时注意实时更新学科最前沿信息。但课程教材只是帮助学生建立环境知识的框架,更多的环境科学知识的获得则是来自对日常发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整理的过程。

二、更新教学内容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学内容以所选用教材为纲,在保留经典知识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不断对相应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每年授课内容至少有25%的更新,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作为资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农学植保专业的选修课,“环境科学概论”理论教学一般安排3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授总论,主要有绪论,包括环境和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发生和发展以及和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生态学基础等;第二部分讲环境污染与防治分论,主要有大气环境污染与防治、水体环境污染与防治、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简)、物理性污染与环境保护、固体废物与环境等内容;第三部分讲授环境管理的有关内容,主要有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等内容;第四部分讲授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为了提高使用教材的教学效果,各章节开始讲解之前,均会将本章节重难点提前告知学生,要求学生适当预习,课堂上提问以前所学相关知识,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各章节结束后,针对当前热门环境问题布置相关作业,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展开讨论。加强课前预习及课后作业,巩固了教学成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课程提供了大量的扩充性资料。为学生们提供了可以从图书馆获得的辅助书籍和期刊及网络资源地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题讨论等互动性教学,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把课程的讲授内容做成形象直观、教学容量大的教学课件,学生易于在共鸣中接受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并与传统板书结合,通过适时板书、巧设提问,在课堂上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相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应和创造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除了让学生对环境科学有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环境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外,注重激发学生对环境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问题,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加深他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填鸭式”学习相比,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四、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便利性,但知识比较零散、系统性很差,而且良莠不齐;另外这种便利性也可能导致学生懒得“死记硬背”,学习惰性更加严重。环境学概论中基本概念、专业术语较多,课程的成绩评定应注重学生平时对具体环境问题的思考和参与,教师可通过学生出勤率、平时小测、小组作业成绩、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及综合考试等环节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又紧张、竞争又和谐的环境中培养起对生存环境的欣赏和热爱。

 

《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重要的环境教育基础课,对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及后续环境系列课程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授课教师应结合生活实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科学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