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土文化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不同的村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要鼓励学生亲自去寻找并体验自己村落的乡土气息。探寻所处村落名胜古迹的文化内涵,找寻所处村落的历史名人或是英雄先烈,追寻名人足迹,弘扬先辈精神,从而加深对所属村落乡土文化的理解。不同的村落或者社区在礼俗上也存在着差异,具体体现在婚丧嫁娶等方面。学生对家乡风俗习惯的亲身体验,能够深切感受乡亲之间的情感维系,以其体现出的淳朴民风。
2、老师带队,全员、全面探索重点的人文景点
通过学生自主寻找之后,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导游的角色,让学生对所属村落蕴含的乡土文化进行解说,学生在解说的过程中既深化了对深化了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在同学之间也分享了更有关乡土文化的内容。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重点的人文景观进行游览,带领学生深入体验乡土内涵。
3、利用网络、多媒体、系统地体验乡土文化
并不是所有的景点我们都能,足之所及;并不是所有的景观我们都能,目之所及。所以我们要借助多媒体为我们展示更加全面的人文地理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系统地体验乡土文化,激发热爱大自然之情。
二、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激发欲望,描绘广博的乡土人文景观
乡土作文的突出特点就在于“乡土特色”,“乡土特色”蕴含在乡土文化之中,因此在乡土作文教学中要力求依托乡土文化,优化作文教学模式,从而描绘出更加丰富的乡土人文景观。
1、课内拓展:让学生有“源”而写,养成自主探究的精神
乡土资源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只有在学生对乡土文化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对乡土作文的写作进行指导。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学生对乡土文化有了整体感知,下一步就是如何将对乡土文化的理解运用到作文的写作中。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兴趣、亲近自然、融入社会,从而开阔视野。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教师要重点做好课程内外的延伸。例如,在讲解《回乡偶书》时,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借助“离家”、“乡音”等词语通过积极的自主探究,能够深刻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也激发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作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同一题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可以以乡土文化加深对家乡的爱,也可以在乡情和亲情中突出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在对比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有助于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形成自主探究的精神。
2、课外延伸:乡土资源整合、深化
学生根据乡土文化进行作文,习作中的情感流露是建立在对家乡文化深深的爱的基础上的。家乡的特产是学生引以为傲的,家乡的新变化也足以让学生振奋不已。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对生活的亲身观察、体验,写成的乡土作文是非常珍贵的,是一个地方乡土文化的缩影。教师应该积极把利用学生、学校等引入课堂教学而生成的新资源进行整合。对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汇集、保存以方便进一步的研究、交流和实现资源共享。
三、总结
1.1乡土文化的定义
何谓乡土文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发端并积淀于一个特定的地域,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语言文化等。还有的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我们认为乡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土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乡土物质财富和乡土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乡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乡土观、文化观为指导,以调适乡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点而形成的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总和。乡土物质文化包括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和民间民俗工艺品等;乡土精神文化包括乡土孝文化、乡土宗族家族文化、乡土生活习惯、乡土传统文艺表演、乡土传统节日等;乡土制度文化包括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约乡规、乡存共荣的意识形态、乡土价值取向、乡土行为方式等;乡土生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理环境的大气、地形、地貌、土壤、湖泊、河流等自然山水以及形成生物链条的动植物种群等。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共性因素,又涵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1.2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
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乡土文化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优秀的乡土文化既表现了乡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等,体现了乡村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了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又体现了乡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还体现了乡民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更体现了乡民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所以,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制度的还是生态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因此,乡土文化具有以下内涵特征:
1)乡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
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农耕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或衰落,唯有我国的乡土文化从未中断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
2)乡土文化是一种农耕型的文化。
这种形态的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农民群众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3)乡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
它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质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应付。
4)乡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
这种和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1.3乡土文化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关系
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又是乡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是乡土文化的写照。由于乡土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因此可以根据需求从乡土文化当中找寻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素材来获得设计的思想源泉。同时,乡土文化作为乡土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在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时也是对新的乡土文化的创造和完善。即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一旦形成,就会对该地域人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新的乡土文化情景。不同的乡土文化反映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上会产生不同的人居环境风格。
2乡土文化的作用
乡土文化使设计者在认识理解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设计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文化根基。
乡土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乡土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传统,聚集并沉淀为一定的社会密码,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原生态文化。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必须从中吸取营养,寻找设计灵感。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模式或载体的选择,只有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根基。
2)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导向作用。
乡土文化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乡土精神文化,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方向和方法,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农村美好未来,以农民、农业、农村即“三农”整体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业为重,使设计者自发地去遵从,把“三农”与设计者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从而促使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更加符合“三农”的实际需要。其次,对农民、农业、农村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农业、农村树立大局观念,支持和配合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因此,乡土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使设计者自觉的按照农民、农业、农村要求去设计人居环境。
3)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乡土文化具有传承的作用。乡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今天的乡土文化,是建立在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优秀的乡土文化凝聚了乡民世世代代的智慧,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乡土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传承。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不能离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否则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要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对于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又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对不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4)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指导调适的作用。
乡土文化中有乡土奋斗目标、乡土的行为规范和乡土的共同价值观,这些都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它让设计者明白自己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哪些地方该发扬,哪些地方该规避,为设计者指明了调整和适应的方向。通过这些指导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使设计者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挖掘乡土文化元素,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人居环境设计与人的天人合一。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3.1对乡土物质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物质文化中有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以及乡土地貌、乡土气候、乡土植被、乡土材料、乡土色彩、乡土符号等元素。它是在乡土地域范围内自然产生,且能被设计者利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带有乡土文化的真实性和朴实性,对节约新农村人居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对乡土色彩的运用。设计者在进行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前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的风情民俗,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场所精神,运用乡土地貌色彩、土壤的色彩、植物生态、人文内涵、天空、大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物质实体固有乡土色彩,挖掘出当地的乡土色彩,并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去,使得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富有乡土气息,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色彩映像。乡土色彩对整个造型赋予了乡土个性语言,它是造型要素无法取代的。又比如对乡土符号的运用。设计者将乡土符号作为物质载体,再结合当地的风情民俗,并以艺术的造景手法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从而设计出能真正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个性突出、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还比如对乡土材料、植被的运用,呈现出的是自然美。取材于大自然的石材、植物、木等自然材料,通过造景手法处理使普通的材料变得不普通,利用地产的瓜、果、梨、桃等水果或蔬菜作为绿化设计素材,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同时那些乡土建筑凝聚了历代民间建筑设计师的灵感,体现了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设计者应重视保护乡土建筑,注重从乡土建筑的布局、墙体、屋顶、门窗和其他细部中吸取地域元素,让新农村人居环境与乡土建筑和谐共生。
3.2对乡土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看得见的东西是它的物质文化存在形式,那些看不见的是乡土精神文化,它飘离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载体之外,隐藏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形式的背后,透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物质文化所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创作手法、设计方法等,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乡土精神文化。而这些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乡土精神、农耕传统、地域风情和民间技艺是乡土精神文化的精髓,可以作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通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载体设计,去营造空间环境,不仅能体现乡民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还将反映蕴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乡土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乡土精神文化特征的表达,重在意境、神韵、场所精神的塑造上,在潜移默化中将地方的风俗遗存、生活模式、传统空间格局传达出来,作为一种乡土精神文化特色的见证。
3.3对乡土制度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制度文化介于乡土物质文化与乡土精神文化之间,相对于乡土精神文化而言,更具有外观的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它既起着规范乡民行为和办事规程的作用,也起着规范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作用。乡土制度文化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提供了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这些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规范反映了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共同意愿。同时,乡土制度文化是非物态文化,它的乡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土纪律制度、乡土道德准则、乡约村规等,有利于增强设计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了解乡村的发展历程,知晓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迹,促使他们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使之合理利用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资源,以乡土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引导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如以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为物质载体,引入当地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乡土材料,如古井、水车、石磨、古树等器物和农耕文化的簸箕、斗笠、锄头、风斗等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充分展现乡村特有的艺术美。
3.4对乡土生态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应有效利用乡土生态文化元素。因为“环境的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生态演进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它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改造,深深打上了人的实践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然而,目前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必要的尊重,对其运用还比较薄弱,大多以损害乡土生态文化为代价,过度的设计已造成乡村资源浪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是发展乡土生态文化、建设乡土生态文明的需要,设计者必须站在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有效地运用乡土生态文化资源,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把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微生物、土壤、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一个多维的复合生态体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人居生态系统,为农户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结语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39―01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很显然,新课标把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上。乡土文化就像一股清冽的清泉,涤荡着传统教学理念和运作方式,为传统教学吹进了缕缕春风。而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与自主性于一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使学生在乡土文化的熏陶下,澄澈和滋润着心灵。那么,如何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突显校园文化特色呢?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阐述传承乡土文化,创建特色校园的点滴。
一、品读家乡历史,了解家乡沧桑巨变
笔者的家乡敦煌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以家乡曾经辉煌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为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家乡风貌,笔者所在学校提出了“家乡历史知多少”的命题,号召全校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家乡历史变迁的史料,完成调查问卷,开展家乡历史知识竞赛。广大师生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形式,搜集整理了大量Y料,将搜集到的史料整理成册,开辟专门的课时予以讲授,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到家乡的沧桑巨变。目前,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已成为学生接受历史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
二、置身家乡美景,乡土文化接力传承
小学课堂教学应注重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体验。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也是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校本课程教学应该使学生形成对社会生活的新体验、新发现、新认识。笔者结合校本课程教学实际,收集了大量的乡土资源素材,以家乡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为背景,让师生在寻找和品味家乡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发掘题材,让学生经过寻访和实地考察,激发兴趣,丰富知识,启迪心智。
三、挖掘民俗资源,感受风俗文化内涵
利用民俗风情文化,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引入敦煌“浴佛节”民俗风情为例。首先要求学生深入实际,走访知情人,了解敦煌“浴佛节”的民间传说、习俗及历史沿革。然后收集相关资料,挖掘“浴佛节”的文化内涵。最后扩大“浴佛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校组织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装订成册,作为向外宣传的材料或学校传授乡土文化的教材。这样,既可使学生受到浓厚的家乡文化的熏陶,也可发动学生为挖掘乡土特色文化献计献策,为以后发扬光大地方特色文化培养人才。
四、利用丰富物产,激发浓郁爱乡深情
在校本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围绕具有地方特色的家乡特产,感受家乡丰富多彩的特产经济,提升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如,教学校本教材《家乡特产》这一课时,学生了解了李广杏的传说,并对家乡的特产产生好奇。教师顺着思路插入了家乡特产的介绍,学生听得到、看得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然后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活动,把特产资源作为校本课程的最佳资源和活教材,以“特产知识小调查”开展教学活动,查资料、上网搜寻、师生研讨,通过调查农户特产种植的情况、家庭收入情况,了解特产的种植方法,写观察日记,从而培养学生从小了解家乡、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
五、激情展示文化,校本课程已见成效
1、对乡土植物及地域性景观的认知 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是指本地原有天然分布、自然演替、已经融入当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这类植物在当地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我国华北地区的国槐(Sophora japonica)、白榆(Ulmus pumila)、山杏(Prunus armeniaca var. ansu)、荆条(Vites chinensis),均为当地的乡土植物。 地域性景观就是以特定地方的特定自然因素为基础,辅以特定人文因素的特色景观。 因此乡土植物的地域性包含2层含义:第1层是植物观赏习性以及生态习性的地域性;第2层是植物文化的地域性。
2.1 乡土植物生态习性的地域优越性 2.1.1乡土植物适应力强 乡土植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对当地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种植乡土植物容易存活,降低养护管理成本。广西的乡土树种如木菠萝树、扁桃树、白玉兰、火焰花等;乡土野生草坪如狗牙根、酢浆草、链英豆、三点金和铺地蝙蝠草等。 2.1.2乡土植物群落稳定,抗逆性强 重视乡土树种的利用,可以构筑稳定的自然生物群落,发挥自养功能、保护当地的自然植被。城市生态立体环境相对较差,生态脆弱,这就要求造景植物抗性强。多种乡土植物组合造林,其稳定的群落可提高抗病虫害和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乡土植物能最好适生于当地环境,形成当地富有生物多样性的顶极生态系统;其本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大大增加绿地的绿量,提高绿地的总体生态效益。2.1.3乡土植物可突显本土特色 利用乡土树种可突显本土特色,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如广州的木棉、凤凰木,哈尔滨的白桦。秋天的白桦以其白色的主干和金黄色的树叶在哈尔滨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广州的凤凰木六月花开犹如一朵红云,盛情似火;“广州好,人道木棉红。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舟龙。三月正春风。”木棉为木棉科落叶乔木,枝干粗大,每年三、四月叶落花开,开花时满树猩红,艳如山茶。 2.2 乡土植物文化的地域性 华夏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国园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英,凭借着钟灵毓秀的大地山川,深厚沉淀的历史文化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灵气"。在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植物,对这些植物的描写,反映了早期的风俗民情和先民对植物的崇拜心理。同时《诗经》中以大量的植物作为比兴的载体,还体现了植物鲜明的感彩和审美倾向,人们常把植物作为吉祥、美好、幸福的象征.赞美植物充实旺盛的生命力,这些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产生一系列美的联想,反映了我们祖先对美的追求和认识。植物作为造景的主体,它更是蕴涵着深厚、丰富的文化。3、乡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原则 植物既是园林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又是地域特征的表现形式之一。乡土植物对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的作用,一是通过植物形象,二是通过植物文化。植物形象和植物文化的作用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3.1 通过植物形象塑造地域性景观 植物形象的地域性造就了地域性的乡土植物景观。北方的乡土植物以针叶树、落叶阔叶树为主,常有郁郁葱葱、雄伟挺拔的针叶林景观或季相分明的阔叶林景观。以常绿阔叶植物为主的南方,常见的则是四季常绿、幽篁蔽日的植物景观。棕榈科植物是热带地区的乡土树种,树形优美奇特,姿态优美,叶片飘逸潇洒,树干挺拔壮观,常常形成它们所特有的棕榈景观。因此,一提到热带地区、海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棕榈科植物,从而形成具有热带特色的植物景观。3.2 通过植物文化塑造地域性景观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园家将历史文化引入园林。漫步园中,除了视觉、听觉、嗅觉的感受外,还能给人精神上的享受。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常常流于形式,忽略了人们深层次精神空间的需求。设计者们使用同样浮华的造景材料,同样空洞的造景手法,堆砌出没有个性的园林景观,也同样带来文化内涵的缺失。因此,要努力拓展园林的文化性,给城市人一片精神领域。 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础,而乡土植物又根植于地方文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因此,以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是最富生命力的。以乡土植物体现景观文化内涵具体有以下途径: 3.2.1 利用乡土植物文化创造意境
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常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有许多植物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品格或独特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竹还被视为最有气节的君子。梅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的品格等。装饰中常有“松柏同春”、“松菊延年,南天竹加南瓜、长春花合成图案,谐音取意可构成“天地长春”、“天长地久”,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创造出了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在景观设计中可把这种植物文化与绿地景观有机的结合,创造出一定意境的景观。 3.2.2 结合诗歌、画理营造乡土植物景观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处处都是根据诗歌取材的植物景观。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得真亭旁植有几棵黑松,取《荀子》:“桃李倩粲于一时,时至而后杀,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之意。梧林幽居旁边植梧桐树和竹子,取唐羊士谔《永宁小园即事》诗句意:“萧条梧竹月,秋物映园庐”。显然,诗歌与乡土植物交相辉映,才创造出具有人文特点的景观,这一点值得我们在设计中运用。
3.2.3 乡土植物景观和设施景观相结合表现文化性 植物文化的表达除了依靠植物本身之外,还需要其他因素,如建筑、山石、园林小品等作为配景才能更完善。荷为睡莲科多年水生植物,色泽清丽,花叶均有清香。当荷叶枯萎的时候,叶下的藕还生机勃勃,所以荷象征着坚贞的精神。苏州拙政园留听阁借残荷象征坚贞,并从建筑上予以呼应,阁内有银杏木雕,松竹梅扇挂落和飞罩,图案中松、竹、梅生机勃勃,鸟雀欢悦,这些都是傲世、坚贞和生命不息、精神不败的写照。竹为禾本科植物,枝干挺拔秀丽,竹节坚韧硬朗,竹叶四季常青,它象征着坚忍不屈,高风亮节的操行。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在庭院角落,花窗之外栽植紫竹、方竹、凤尾竹等。这些竹子或以花窗为漏景,或以粉墙为背景,如入画境,令人不禁想起古人咏竹的诗句。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的关系,既是美学的,又饱含着文化意味。亭台楼阁因植物的点缀而变得生动且富有灵性,植物文化则在亭台楼阁的烘托下缓缓散发出来。乡土植物与雕塑的结合,可以使无形的植物文化变得更加直观,更易使观众领悟到其中的内涵。乡土植物与匾额、碑刻等具有文字说明的园林小品组合,不仅可以普及乡土植物知识,还可以传递乡土植物文化。
3.2.4 乡土植物提炼出装饰图案的应用 植物形象被提炼出图案而运用到园林中也可以表现园林景观的文化性。例如大明湖改、扩建过程中,始终坚持体现景区山水园林的特点、弘扬荷花文化的原则,使新建设施与景区风貌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主游路两侧的花钵,由整体石块雕刻制作而成,上部巧妙地设计成荷花、荷叶的造型,用以种植四季花卉。底座较纤细的部分以同一块石材雕刻成盘旋的藕瓜,既起到了牢固的支持作用,又不显得臃肿粗笨。整体设计独具匠心,融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体现了大明湖的荷花特色。在园林小品的游路上,有用鹅卵石精心组合成“映日荷花”、“出水芙蓉”等图案。各类建筑上的彩绘、石雕栏板,也多以荷花、荷叶、莲蓬为主题。就连随处可见的指示牌,也是荷花、荷叶的卡通造型,在细微之处尽显大明湖荷文化的丰富内涵。 3.2.5 乡土植物与自然景物的组合 中国古典园林常借自然景物来凸显植物景观意境。自然界的风声、鸟语、流水、斜阳、日光、晚霞,在古典园林中都是表现诗情画意的背景元素。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著名格言。竹是“三教”共赏之物,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韵。“未曾出士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因此,竹被视作最有气节的君子。将松、竹与风声相结合,借松、竹等物来听风,或在风的情景下赏景,不仅极好地诠释了植物的“性格”,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大妙境,还形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听风文化。梅,落叶乔木,生性耐寒,花蕾于隆冬绽放,率万木之先。梅花神清骨爽、娴静优雅、与遗世独立的隐士姿态颇为相契,在两宋时期,人们已经赋予梅花崇高的文化象征,仅《全宋诗》中咏梅诗就达4700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对梅花景观最美的描写之一。水边植梅,清浅的溪水与高洁、疏瘦的梅花形成一致的审美意向,水面上疏朗、雅致的梅影,加上水中晴朗、悠远的月影,不仅极好地体现了梅花的美感,而且梅花的品格在水、月的烘托中得到升华[6]。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讲,他们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资源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具体说来,有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两大类。乡土文化资源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师发掘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应用于地方课程教学,必将极大地丰富地方课程的内容,不仅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能让课堂教学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获得直接经验,促进全面发展。
一、挖掘风景名胜资源,传承地方文化
小学课堂教学应注重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体验。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生活”是地方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地方课程教学应该形成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新体验、新发现、新认识。
笔者结合地方课程教学实际,收集了大量的地方乡土资源素材,以缙云仙都风景和千年古镇为背景,让师生在寻找和品味缙云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发掘题材,让学生经过寻访和实地考察,激发兴趣,丰富知识,启迪心智。
仙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往今来,诸多名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风景优美,更是众多影视剧的取景之地,将这些引入教学中,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千年古镇的文化资源挖掘中,我们介绍了缙云的“赵州桥”——贤母桥等文化资源,同时组织参观和考察的实践活动。在参观、考察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名胜古迹的特征,使学生获得第一手材料,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鲜活充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而且使他们走进自然,学习了书本外的知识,有利于传承地方文化。
二、挖掘民俗风情资源,陶冶艺术情操
民俗风情乡土文化不仅对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有一定影响,更因其独特魅力而陶冶了一方劳动者的情操,使广大劳动者在劳作之余能获得美的体验,从而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农村小学应关注乡土艺术活动,着力挖掘乡土艺术资源。通过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乡土艺术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对乡土艺术的兴趣,充实学生的生活,又能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民族情操。
利用民俗风情文化,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引入张山寨“七七庙会”民俗风情为例:首先要求学生深入实际,走访知情人,了解献山庙会的民间传说、习俗及历史沿革;然后收集相关资料,挖掘庙会的文化内涵;最后扩大“七七庙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校组织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装订成册,作为向外宣传的材料或学校传授乡土文化的教材。学生受到了浓厚的家乡文化的熏陶,感到非常自豪。也可发动学生为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献计献策,为以后发扬光大地方特色文化培养人才。
学生积极参与到庙会当中,经历一系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感受传统庙会的文化内涵,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每逢庙会,人们便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相互交流,欢聚畅叙,其乐融融,一派祥和气氛。在此期间,学生也能从中学会交往的礼仪,受到教育,陶冶情操。
在上述地方课程教学案例中,我们清楚地发现,通过学生实践活动,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是地方课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成为真正的实践者。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民俗风情中,感受民俗风情的魅力和内涵。
三、挖掘家乡特产资源,激发爱乡之情
在地方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围绕具有地方特色的家乡特产,感受家乡丰富多彩的特产经济,提升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
如教学六年级《浙江绿谷》中《香菇之源》。在这一课中,学生了解了菇神传说,就会对家乡的特产产生好奇。教师顺着思路插入了家乡特产的介绍,缙云以粮食生产、生态水果、蚕桑、茶叶和席草为农业的主导产业。尤其蚕桑是大多数学生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生听得到、看得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活动,把蚕桑资源作为地方课程的最佳资源和活教材,以“蚕桑知识小调查”开展教学活动,调查农户桑树种植和养蚕的情况、家庭收入情况,了解桑树的种植、蚕的养殖方法,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从小了解家乡、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
将家乡特色美食融入到地方课程教学活动中,必将创出一份新天地。例如缙云米炮糖、缙云上王土爽面等特色美食,组织学生观察烤烧饼的制作过程,通过采访切糖师傅了解缙云米炮糖的制作工艺。同时,在开展“缙云烤烧饼”这一教学活动中,如何突破传统,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具有古镇特色的素材,成了笔者的思考点。经过思索,笔者以调查民间故事为切入点,经过学生的调查,找到不少如“烧饼的起源”等具有古镇特色的故事,还有学生写下了关于烧饼的习作。
为了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还开展“寻找名人足迹”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寻访、调查中悟家乡名人爱家乡之情感,求做人之品质,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心灵的震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关键词:森林文化;城镇化;文态环境;绿色浪费;近自然思维
健康活力的城市离不开森林文化的滋养。森林是保持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第一位资源,而且无论从其本身还是从对人类的身心呵护层面上讲,森林文化的本质全部是生命和爱,[1]是城市欣欣向荣之源。
一、森林文化
森林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树种文化,因为它是森林文化最初的表达方式。[2]树种文化决定了森林文化具有本土性,因为适地适树是自然法则。由此,森林文化是以地方森林为基本背景而产生的本土文化,这是森林自然属性决定的。这种自然属性同样决定了森林文化具有自在性。森林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独立是森林文化存在的基本前提。[3]过度地人为选择、干预都是破坏其独立自在性在以上两种特性基础上,森林文化才能发挥其生态性、文态性效应。
但是当前森林文化的生态绿色意蕴有余,而本土性、文态性不足。根据中国国情和城市市情,塑造森林生态文化内涵丰富的绿色人文城市是城市林业发展面临的任务。[4]这里面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城市应该生态文化丰富,其次是人文环境优雅。生态就要近自然,与自然友好;人文就要人本、近人性,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友好。城市以人为中心,而城市森林的近自然也是为了人生活的更美好,人文内涵的丰富才是城市内涵的丰富的标杆。任何文化都具有时代性,生态文明背景下,森林文化首先是生态文化、绿色文化;快速奔涌的城镇化潮流中,森林文化又是地方文化。
二、城镇化问题
城市以人为中心的根本性质,是城市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社会上对此莫衷一是,但至少不是当前的趋同化。
1、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经济活动日趋集中,城市污染等问题突出,城市病成为顽疾。如果一个城市乌烟瘴气、水体污染、自然元素枯燥,就没有什么美好可言。
2、城镇化重在化,其中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即移民市民化。所以城镇化过程要克服重政治、技术、轻文化倾向。这个过程在文化层面上,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存在着乡土、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二是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融合问题,文化传统是居民精神家园,从精神文明建设或城市的软实力层面上讲,并不是住进楼房就成为市民。
3、有一个引人注意比较迟缓的问题――文态环境营造。城市是文明的集中点,是地方文化和历史的记录,其中包含着文脉的延续。未来中国各地的城市有无本土特色和文化内涵?是否会千城一貌?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生态文化都需要在城镇化规划建设中得到体现,而森林文化是三种文化的载体。振兴森林文化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事业。
三、森林文化提升城镇化内涵的维度
森林文化表达的是生机、奉献、和谐,没有森林文化,一个城市的内涵是单一枯燥、无灵性的。一个城市是否和谐,首先看与自然是否和谐,一个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的城市不可能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1、森林提升城市生态幸福
生态幸福是人们能否从生态环境中得到幸福的一种价值判断。城市居民的生态幸福感是检验一个城市生态水平的最简单标准。居民的生态幸福感差,原因之一是城市森林没有发挥好社会效应。因为森林是生态的主要载体和保障。提到城市森林,人们想到的主要是生态效益,同时要求森林能带来适应自己需求的社会效应。譬如,现在的城市森林建设并没有充分考虑居民对林荫的需求。一个普遍问题是城市绿化面积较高,但群众日常生活中仍然直接在日光曝晒下出行,居民没能充分享受到绿荫,这种社会效应缺位直接导致人们对城市生态幸福的失望。所以,在城市中建设群众日常能享受到林荫的森林是提高居民生态幸福指数的首要工程。[5]
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然资本,[6]而城市绿色空间的主要营造者是森林。城市森林将从根本上改变现代城市水泥钢筋的沙漠状态,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给现代人以适合居住的生存空间。城市森林的宜人性就是森林文化的一部分。[7]
2、森林文化营造城市文态环境
与城市历史相谐调的人文环境就是城市的文态环境,她是蕴含文化气质的物质环境。这种文化气质,主要来自物质环境塑造的布局秩序、空间形象和其中所反映的精神文明特色。这种环境是以建筑规划布局为主导,以某种建筑风格为基调,进而综合体现“美的秩序”的文明环境。[8]城市文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是建筑,但并不是每一城市都有古建筑或者地标建筑,在迅速崛起、膨胀的城市中,曾有过复古建筑或挥金如土的工程,但其文化气息却抵不过老城区中一排排参天向上、遮天蔽日的行道树或是在胡同墙角孑然屹立的古树,它们都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是城市历史和文化载体和灵魂,也是城市内在精神的支撑。
这给我们启示,城市文态环境不只是古建筑的贡献,城市文态环境也并不是由建筑独自承载。建筑是无言的史书,城市森林则是绿色和灵性的载体,树木在春天勃发的生机、在夏天旺盛的生命力、在秋天成熟的美丽、在冬日默默的集聚都给人以文化和精神的熏陶。因此,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城市规划建设要有可持续眼光,不仅要考虑生态环境,更要注意文态环境,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因为文态环境才是是城市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特征。
3、森林文化是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融合的纽带,具有传承乡土传统文化、丰富城市现代文化的使命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记忆的同时。乡土文化也面临着失传危险。而乡土文化是区别于任何其它地域的唯一特征。由此看来,城镇化隐患问题并不只是资源方面,还有文化层面,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发展现代文化、又保存乡土文化是时代的使命。乡土森林文化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谱系之一。因为地方城市与乡村森林文化具有相同的本土性,所以城市森林文化能自然承接乡土森林文化以及乡土传统文化,保护创新乡土文化。
适地适树、本土树种,是寄托城镇化中“淡淡乡愁”的可靠载体。城镇化一般是当地城镇化。城市也好,农村也罢,都是在一方自然地理范围之内人聚居的地方。自然地理条件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人文环境变化较大。森林文化能寄托这种乡愁,疏解环境变化带来的苦恼和困扰,是移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心理慰藉和精神家园。森林文化城镇化过程中保留乡村文化和发展城市文化的节点。城市森林文化继承保留乡土森林文化,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体现了文化的包容性;保障了文明的继承性;保持了地方个性和地方文化。
四、城市森林:少一点绿色浪费,多一些近自然思维
遗憾的是,园林绿化成为一项产业以来,渐渐把森林的本土性、自在性属性泯灭了。森林失去了本土性进而文态性,本地树种(譬如北方的槐树、榆树、梧桐、柳树等)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记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土生土长的森林文化在萎缩。槐花文化、榆钱文化或梧桐文化对后代来说是历史。我们的后代们将不会知道什么是“槐花粥”、“榆钱饭”,更不能品味“流响出疏桐”或“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了。
现代人类观念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变为“生态中心主义”不太现实,但是近自然理念总是有其可操作性,尊重森林的自然属性,尊重自然地理的规律,莫以市场、行政原则代替森林的自然性、本土性、自在性等。否则,结果只是成本的增加和文化的肤浅以及城市气质的平庸。若要尊重森林的自然属性,森林就应该以近自然的思维规划、运作,尤其是在城市这种生态诉求强烈的人类聚居地。
近自然首先要从重视本土树种开始,只有本土树种才能保证地方森林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即省力又省钱,何乐而不为?森林文化是解决城市“特色危机”的捷径。在建筑面目雷同而平庸的城镇化过程中,地区的特色文化是当地人引以为骄傲的资本。但地区特色文化何以孕育?本土树种文化为代表的森林文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路径。
以上观点无意从专业技术层面评判城市建设规划或园林规划,只是认为城市规划的中心是人,那么从一个城市居民的视角、感受,非专业地谈谈城市建设规划或园林工程设计的几个问题也是对国家、地方、城市的关心。如果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理念规划城市森林,只会导致城市的整齐划一,“集体平庸”。森林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东西,还是自然一些好。
[参考文献]
[1]刘畅、郭崇、丁蕴一、谭艳萍,美国树文化研究最新进展――介绍一本新书《树木之生命与爱》[J],中国城市林业,2011年第1期。
[2]苏祖荣,森林文化形态的划分问题[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9页。??
[3]苏祖荣等,森林文化发展的动因及运动规律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23页。
[4]彭镇华,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在中欧城镇化与城市森林建设国际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J],中国城市林业,2013年第6期,第3页。
[5]见拙文“林荫工程”与生态幸福[J],中国城市林业,2013年第6期。
[6]段晓峰、许学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然资本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6期。
关键词:地方高校;乡土文化课;衡水文化繁荣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最终结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67-1
衡水地方高校开设乡土文化课,对弘扬我们衡水优秀传统文化,繁荣衡水文化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的重大任务之一,“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也是我市的发展目标,衡水高校开设乡土文化课,对弘扬我们衡水优秀传统文化,繁荣衡水文化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贴合当前我市扎实推进文化大繁荣的形势。同时还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培养。
1 乡土文化课的概念以及衡水高校该科课程的缺失
一方水土一方人,乡土文化,一般是指“人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等”[1]。也就是说,乡土文化当是指某一较长期固定的自然地域一般也是政治区域内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它包括丰富的内涵,即地域特色,自然、人文景观,社会历史变迁,历史名人,民俗风情,民间文艺等等多方面的内容。这无疑是各个地方的具有特色的瑰宝。
宣传、了解乡土文化,无疑对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衡水处于燕赵文化腹地,历史源远流长,乡土文化特质典型,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传播发扬文化的中心,有能力有责任担当光大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以继往开来,繁荣衡水文化,促进经济建设。激发人们热爱衡水,建设衡水。然而一些璀璨的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有些宝贵的文化种类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利益的驱使在逐渐地遗失,损坏。我们衡水作为古冀州腹地,有过许多名震中外的历史名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勤劳朴实的衡水人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因而虽然衡水建市较晚,但却历史悠久,其乡土文化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衡水高校主要有衡水学院和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随着学校的迅速发展,原来大部分是本地生源,越来越多地招收了外地生源。一些外地学生对衡水历史文化一无所知者居多,本地学生在升学的巨大压力下,对此也知之不多。两校均没有开设宣传乡土文化的相关课程。这使得学生的衡水乡土文化教育方面产生极大的缺失。
2 开设乡土文化课的意义
2.1 宣传衡水地域文化 衡水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衡水乡土文化丰厚,由于长期以来,衡水人的平原地域环境,人们比较追求安稳,相对观念保守,还有一些偏远地区的人比较忽视文化需求,这些因素造成即使一些当地人对自己身处其间的乡土文化也不是很了解,一些本地学生在高考制度的指挥棒下很少接触到乡土文化知识。现在外地生源日益增多,他们要在这里生活几年时间,一些毕业生甚至选择服务衡水,我们开设乡土文化课,无疑会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的到发扬光大,让我们自己知悉我们引以自豪的乡土文化,也让更多的外地人员直接间接地了解衡水文化。
2.2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衡水乡土文化内蕴丰富,黄河流域是古老文明的摇篮,燕赵文化、三国文化、平原抗战文化、以及孙犁为代表的现代作家、古朴典雅的当代平原作家群、名家迭出的戏剧艺术,与之相关的名胜古迹,这些都蕴藏着深刻的人文精神,通过学习乡土文化,使学生深刻了解衡水乡土文化,提高人文学识修养,增强对本乡本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也使外地学生对衡水产生一种敬佩感和荣誉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2.3 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 在学生了解了我们优秀的文化特色后,董仲舒、孔颖达、孙犁、荀慧生这些名闻遐迩的古今人物,不能不让人们赞叹衡水的人杰地灵,激发他们热爱衡水,立志献身衡水建设。置身于热爱衡水建设衡水的热潮,在衡水创建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努力向大城市奔跑,为衡水的文化经济繁荣做出应有贡献。如,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对传统黑陶工艺进一步挖掘,利用新的观念设计创新,产品展出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好评。
2.4 最终也是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繁荣衡水文化经济 高校作为文化的集散地,对本地文化呈辐射状传播,同时反过来又会对之提纯和升华。开掘衡水传统文化,凭借文化优势,开拓创新,不能因循守旧。建设特色地域文化经济模式,开创特色经济产业。衡水乡土文化的宣传研讨有益于弘扬衡水历史文化,大家都来保护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我们的文明,让衡水文化代代不息,更加繁荣。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对衡水乡土文化的了解带动了所在地人们的了解。同时,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乡土文化,会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如驰名全国的老白干酒文化,武强年画,衡水湖……所有这些,都会带动衡水经济的发展。一些学生假期回家,自豪地带回衡水老白干、武强年画作品等土特产作为馈赠佳品。一些学生的亲友方便的时候慕名来到衡水,泛舟衡水湖。
3 乡土文化课的开设原则
要坚持三个基本的原则:
3.1 从实际出发 这涉及到教材使用问题,乡土文化是有地域特色的,只能编出自己的校本教材,可以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别的同类教材。乡土文化课要从衡水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编写教材。
3.2 因材施教 解决生源不同问题,根据不同生源,探究乡土文化课对他们不同的意义,不同侧重点。根据生源特点分层次分批次有侧重教学。
3.3 灵活生动 乡土文化是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文化知识,要利用实地考察、体验,亲身总结分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做到生动有效。
3.4 多方合作 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活动或是教学考评都需要多部门合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乡土资源;美术教学;利用
中图分类号:J505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基于皖江乡土文化资源拓展高校美术教学之研究”(2012jyxm371)成果之一。
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美。乡土资源是对高校美术教学的有机补充,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切实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已成为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 乡土资源的概念
乡土文化资源是指与一个人出生地相关的历史地理、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相关方面的一种物质或非物质的表现形式。简言之,乡土文化就是一个出生地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民间文化。皖江的乡土文化涵盖较多,涉及戏曲、书画、旅游工艺品、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特征非常明显,可以说皖江乡土文化既是中国地域文化群中具有代表性,又是安徽文化的重要代表。
二、如何拓展运用乡土美术资源来开展高校美术教学
1、因地选材,利用乡土物质资源优化美术教学
陶行知先生指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以皖江地区自然资源为材料,在此方面有满月鞋、抱裙、花泥画工艺、木制火盆、花亭湖牌楼雕塑、望江挑花等现成题材,在实际的高校美术教学中,合理的因地选材,以自然环境为创作引导,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鼓励同学们就地取材,培养了学生有效开发、利用家乡自然资源的意识和习惯,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亲自动手寻找乡土资源,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信心与自豪感。
2、因地制宜,感受乡土文化,涵养人文精神
皖江地区是一个美妙的地方,在文学、戏剧、佛教方面非常突出,黄梅戏、花亭湖、蔡畈古村落、西风洞等风景名胜;地方特色浓郁的小吃;四面尖、老城旧街道;赵朴初书法、朱湘诗集、状元墨宝等无不与民间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无不体现着民间大众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以及蕴涵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这些优秀的乡土文化引入高校美术教学,不仅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内涵和魅力,同时,还可以将学生去感受艺术的创造,去体味民间艺术的内涵,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以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热爱。
3、充分利用地域性的人才资源
将民间艺人请进高校课堂,民间艺人的思想观念、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艺术创作的方式方法,还有他们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都与高校美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有很大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民间艺人大多传承着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和文化,他们的创造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神。因此,将民间艺人请进高校美术教学课堂,还可以改变单一的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民间艺人除了了解工艺品种与工艺技法之外,更要讲明这些品种及所表达的内容与我国劳动人民生活的关系,进而讲授民间美术里面的深层寓意,以更好的让学生将民间美术资源与现代艺术创作相联系,制作出具有本土文化的艺术作品。
4、传授乡土生态理念,创建美术教学实习基地
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其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到生活里捕捉题材内容,而更本质的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去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以往的美术课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欣赏教材中的图片,传授技能,然后让学生坐在课堂里临摹,或凭记忆苦思冥想,结果学生不但画不好,更甭提有创意,而且越来越讨厌画画。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生态游”的方式,去田野、河边、草地上、花丛中写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自由发挥。
三、在高校美术课程中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教学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个地区、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特色、民俗风情。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密切结合当地乡土资源,不仅有利于拓展美术课堂的形式与内容,同时也可促使美术课程贴近生活实际,让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物质和意识形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就当前形势下,学生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流行文化趋之若鹜,相反,对民族的优秀文化却采取轻视或鄙薄的态度,导致了学生对民族和国家感情的渐弱。因而,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培养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进而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
2、有利于更加贴近生活,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以生活背景为基础的文化教育体系,具体生动的当地人文素材,更容易在课堂中引起学生的认知与共鸣。
3、有利于节约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形成特色的课堂教学
乡土资源是最自然、最原始的资源,也是教学过程中易得的、最省钱的资源。将乡土资源恰当地运用于美术教学活动之中,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和参观当地的民俗建筑、历史古迹,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等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更能产生特色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乡土美术资源的拓展运用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其所生活、居住的环境,进而欣赏家乡文化,关怀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并在实践中继承和创新这一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盛群力.小组互动合作学习革新评述.外国资料,2002(2).
关键词:东北地区;乡土主题;油画静物创作
我国东北地区除了我们熟知的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以外,也包括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是我国国土的最北的地区,东北地区环境优美,自古就是我国农耕文明重要的地区,被称为“黑山白水”的富饶地区。东北地区也是我国汉族和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他们独特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在文化艺术的创作上也就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美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历史为画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东北地区独特的乡土主题油画就是在这样的独特影响下形成了独具艺术风格的艺术产物,尤其是体现在静物油画的创作上,静物油画的素材的局限性导致创作的局限性,但是东北地区乡土主题油画静物创作得益于东北地区丰富的物产而有着丰富的创作。
1 东北地区乡土主题油画的创作和发展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们对于故乡乡土的眷恋是人自然而然的情感体现,乡土一词本身就有着浓重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情感体现,也是一个地区艺术文化和历史变迁的载体。自古以来不少的骚客画家创作了很多表现对乡土的艺术作品和诗歌文章,以乡土为主题的绘画创作更是充分而直观的表现人们对于乡土的理解和热爱。乡土主题的绘画创作,尤其是油画创作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但是以乡土为主题的油画创作总体表现出以下的特点:第一,写实主义的创作。创作乡土主题油画的画家大多是农民,他们大多表现出他们居住的地区的环境和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作为他们创作的素材,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乡土作物,房屋建筑、人和劳作的场景、节庆的场景写实的描绘下来,故而大多的油画表现的是静物的创作。表现着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着他们对于美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热爱。第二,表现主义浓厚。乡土主题油画的创作者在油画创作的过程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很丰富和明快,表现得很夸张,富有个性。这是与他们的开阔的生活环境造就的豁达的心境相符合的。以乡土为主题的油画创作表现着中国油画特有的艺术表达和情感表现,在中国油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的油画多以写实主义的乡土油画为主的。东北地区乡土主题油画作为中国乡土油画中重要的地域绘画的一种,必然是跟随着中国油画发展的脚步的,他和其他地区的乡土油画的发展有着共同点,又有着不同,受着他本土地域文化的本质影响,他在创作上必然的与其文化环境相适应,在内容的创作上更加的具有其地域特点。艺术批评家易英对于东北地区乡土主题文化这样评价:“东北地区的乡土主题油画实际上是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对乡土题材的发展和提炼,但同时又接了现代主义风格和观念……也是对现代前卫艺术思想的补充,甚至是现代艺术观念在现实主义艺术上的反映出的积极成果。”由此可见,东北地区乡土主题油画的独特特点和重要作用。这些特点充分的表现在画家和他们的作品上,出现了一批知名国内的画家,如黑龙江的郑艺、杜晓东、王文江,吉林的张开坤、任传文,辽宁的宫立龙、陈树中等,他们的作品有着浓厚的东北本土的意识,对于生活中的细节表现的细腻而大胆,艺术的语言也是大气,虽然没有丰富的色彩,但是更加的突出所要表达的主题。画家们在作品中表达着他们对于乡土的依恋,充满着真挚的情感。如陈树中的《叶草滩物语系列》,周卫的《第一声妈妈》等等。
东北地区的乡土主题的油画创作还有一点,就是对于静物主题的偏爱,很多的油画作品都是表现着那一片黑土地上的景物,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展开论述。
2 东北地区乡土主题油画静物创作简述
油画静物的创作随着油画进入中国绘画届,就一直是画家主要学习的一方面,西方的静物油画产生的早,也已发展得很成熟,世界著名的大画家都有不朽的名作传世,如梵高的《向日葵》、夏尔丹的《鳐鱼》等等,静物油画虽是对于日常生活中静物的描绘,没有很美丽的风景让人看着心生向往,也没有很厉害的人物供人们瞻仰膜拜,但是静物油画的创作更加需要高超的绘画技巧和对于生活细致的观察。欣赏一幅静物油画,我们从中能够看到绘画者对于生活的热爱,体现着他特有的生活环境和对生活的体会,从中亦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特有的事物,体现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我国油画静物的创作与我国幅员辽阔的不同地区相结合,表现出了不同的地域特色,也丰富着静物油画的创作。
东北地区是一个景色优美多样,物产丰富的地区,虽然处于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但是得益于肥沃的黑土,这里的作物生长的很好,加之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北国特有的风光,为油画创作,尤其是静物油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特别的题材。东北地区的冬天不能耕作,人们的闲暇时间就会变多,创作出很丰富的民间娱乐生活,二人转、秧歌、看戏、打鱼等娱乐活动丰富着东北地区人们的文化和艺术,也丰富着画家们观察生活,体验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直接就会表现在他们的画作上。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聚居,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有保持着他们的独特性,各民族的不同也直接体现在他们的居住的建筑房屋上、穿着的服饰上和使用的生活家居物品上,这些也是油画静物创作丰富的素材。
东北地区早期的乡土油画家们在油画静物的创作上,创造出了丰富的作品,在中国画坛崭露头角,在各类比赛中也是屡屡获奖。他们大多以农村的静物为主,运用写实的手法,反映着当时农村的现状,如薛志国的《白菜与远方的云》、王文江的《收成》等。近几年来,随着新一代画家的崛起,在油画创作上更加的丰富,也更加的多元,充分利用现代的工具进行创作,在创作上也更加的而大胆,但是还是没有离开东北地区特有的事物,体现的还是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氛围。
3 结语
油画创作是绘画艺术的一中表现形式,静物油画有事期中的一种,在为人们表达美的同,也传达着一种文化精神。油画自传入我国就与我国的乡土文化紧密的而联系在一起,中国乡土油画的创作是我们民族特有的绘画,体现着我们民族不同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习俗,即便是静物油画的创作中也是如此。东北地区辽阔的地理环境,特有的文化历史和习俗,成为了画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和灵感源泉。东北地区乡土为主题的油画静物创作充分的表达着画家们对于这个地区的理解和热爱,也表现出他们对于未来、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展现着中国油画特有的艺术情怀,也推动着东北地区乡土主题油画以及中国油画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英.从英雄颂歌到平凡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孟德鸿.当代东北冰雪山水画作的审美特点与艺术风格[J].大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