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文化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水库工程 社区文化变迁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 观念文化
1.引言
在2011年1月中央1号文件后,我们国家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更为强势。一大批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展,使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不再处于弱势,但是,水库工程开发运营忽视社区文化变迁从而产生的社区矛盾日益突出,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项目治理的主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基于此,本文以港口湾水库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为工程本身的后续运营提供控制社区文化良性变迁的建议,也能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新的个案。
2.水库工程对社区文化变迁影响的概念框架――基于现有文献和相关理论
2 . 1社区文化变迁的分析维度及其影响因素
2.1.1社区文化变迁的分析维度
基于现有文献和相关理论,结合本文的研究实际将社区文化变迁变量按三个方面展开: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各个调查分析变量所对应的测度变量如下,这些为后续的概念框架和变量体系建立提供基础。
(1)制度文化对应的测度变量:组织方式;关系网络承载体、婚姻制度;教育制度、家庭制度;行为准则;礼俗。
(2)行为文化对应的测度变量:人际关系;语言、习俗;民俗、风俗;群体(社团)活动;生活方式。
(3)观念文化对应的测度变量:价值观(家庭观念、消费观念);态度;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审美情趣。
2.1.2生物物理驱动力维度上的社区文化变迁影响因素
基于现有文献和相关理论,结合本文的研究实际,生态环境剔除生物因素,大致可以从地形地势、土地资源、气候、水文、土壤这5方面展开,各个调查分析变量所对应的测度变量如下,这些为后续的概念框架和变量体系建立提供基础。
(1)地形地势对应的测度变量:水域。
(2)土地资源对应的测度变量:土地利用的性质、方式及格局。
(3)气候对应的测度变量:气温、降雨量。
(4)水文对应的测度变量:水位水深、流速流量。
(5)土壤对应的测度变量:土壤类型、土壤肥力。
2.1.3人文社会驱动力维度上的社区文化变迁影响因素
基于现有文献和相关理论,结合本文的研究实际,伴随水库工程建设、运行所产生的配套政策可归纳为就业政策、经济政策和安置政策。各个调查分析变量所对应的测度变量如下,这些为后续的概念框架和变量体系建立提供基础。
(1)就业政策对应的测度变量:拓宽就业渠道;生产技能和再就业培训。
(2)经济政策对应的测度变量:征地补偿;税收优惠;后期扶持。
(3)安置政策对应的测度变量:产业安置;距离安置;群体安置。
2 . 2概念框架
基于上述内容,结合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形成本文的概念框架图2-1。概念框架的形成有助于研究思路的确定和实行,后续假设的提出及验证也是参照该概念框架进行的。
3.研究设计
3.1个案研究方式与个案研究对象的确定
本文选用个案研究方式来确定个案研究对象。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重点是对单一对象进行详细深层次的研究过程。个案选择的基本原则是要求研究者事先确定某一特定案例能够出现典型的结果。本文依照此原则,选取港口湾水库工程来作分析。港口湾水库位于安徽省宁国市,坝址辐射112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水库总库容9.41亿立方米,属于大型水库工程项目Ⅱ类。其主要作用是防洪,同时兼有发电、灌溉和城市供水的社会服务性,以及水产养殖和旅游开发等的社会增值性。受港口湾水库影响的社区区域分为库区与坝下游两大板块:库区为受港口湾水库直接淹没及移民迁建和生态环境改变影响的区域,包括宁国市竹峰、青龙、方塘和甲路4个街道及乡镇。由于坝下游社区变迁原因复杂,本研究仅选取库区周边的社区作为研究社区。
3.2数据收集与处理
课题组组织了3人的社区(村)调查团队,同时为了厘清水库工程开发建设对社区文化的影响机理和过程,课题组组织了7组共14人的家庭入户结构性访谈问卷组。
要解答水库工程与社区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需要运用因果类的数据分析方法。基于笔者对大量文献总结发现:一、结构方程模型既能得出各指标间的路径关系和系数,这与我们假设验证的目标一致;二、结构方程模型能进行潜变量研究,而本文研究变量大多需要依靠问卷,这个特点使得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综上,本文选取结构方程模型为本文进行假设验证。
基于先做的小样本调查与分析,对问卷做了合理调整,在正式调查中,共发放问卷235份,211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7%。回收问卷利用SPSS22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特征的统计以及问卷的信度与效度。问卷样本主要特征统计分析显示,问卷调查对象具有随机以及合理性,信度与效度均符合要求。
4.港口湾水库对社区文化变迁的实际影响
4 . 1路径图构建
依据前文的概念框架和问卷调查,最终确定的路径图为图4-1。“sc1-3”分别代表民间组织、家庭制度和婚姻制度,“bc1-5”分别代表人际关系、习俗、语言、休闲方式和群体(社团)活动,“cc1-4”分别代表消费观念、代际观念、婚姻观念和,“sp1-3”分别代表产业安置、距离安置和群体安置。
4 . 2测量模型分析
在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后,删除了指标bc5:群体(社团)活动,得出本文模型的最终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图4-2,“sc”代表制度文化,“bc”代表行为文化,“cc”代表观念文化,“sp”代表安置政策。
4.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在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模型适配度检验,对模型进行了多步模型修正,得到最终的结构方程模型图4-3。
由图得出:
①制度文化:经济政策显著正向影响了制度文化(路径系数为0.952,显著性为0.001以下);安置政策显著正向影响了制度文化(路径系数为0.052,显著性为0.05以下);就业政策显著正向影响了制度文化(路径系数为0.048,显著性为0.05以下)。其中,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的路径系数过小,经济政策对制度文化的影响最大。
②行为文化:水域面积变化显著正向影响了行为文化(路径系数为0.162,显著性为0.05以下);耕地面积变化显著正向影响了行为文化(路径系数为0.239,显著性为0.05以下)。耕地面积变化对行为文化的影响程度较大。
③观念文化:水域面积变化显著正向影响了观念文化(路径系数为0.323,显著性为0.001以下);耕地面积变化显著正向影响了观念文化(路径系数为0.156,显著性为0.05以下)。水域面积变化对观念文化的影响程度较大。
5.港口湾水库正向引导社区文化变迁的对策分析
本文针对结构方程模型中影响程度较大的以及可以后续改进的方面提出港口湾水库正向引导社区文化变迁的对策。
经济政策:直接的经济补偿对于社区居民来说有一定程度的作用,现有的后期扶持从2007年开始投入20年。但是这种经济补偿是无法有延续性的,如果政府将后期扶持政策与渔业、旅游业个体经营优惠政策、创业优惠政策相结合,将激发社区居民主动得从失地状态转变过来。此外,后期扶持政策中也可以涉及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建造图书馆、休闲广场、学校等为社区居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也为社区家长减少孩子上学压力。
就业政策:很多社区居民的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当不能依靠农业种植谋生时,即使他们想要寻求其他就业途径,也会因自身文化水平不够和技能缺乏而无法作出新的选择。虽然社区周边企业种类由于港口湾水库是水源地这一原因而有所限制,但是依旧存在不少可以向当地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例如香菇种植业、生物科技等,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得对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土地资源:不同的社区有其不同的地理特征,作为各村的村委会应该依靠各村地理优势发展各自的产业经济。有社区离城镇较近则可以从商业经济上发展,繁荣该村的零售、饮食等。有社区在港口湾水库边缘地带,这样的社区依旧有小部分良好的土地资源,村委会可以组织社区居民开垦土地种植蔬菜、砍伐毛竹来增加社区居民收入。
参考文献:
关键词:湿地公园;湿地文化;生态旅游;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
Abstract:Ecotourismissignificantforwetlandpark.Thepaperdiscussestheconceptsofwetlandparkandecotourism,andexpatiates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tourisminwetlandparkandsummarizesfivefeaturesofecotourisminwetlandpark,whichareprotection,participation,profession,educationandresponsibility.Besides,thepaperputsforwardsevengeneralprinciplesofecotourismdevelopmentinwetlandpark.
Keywords:wetlandpark;wetlandculture;ecotourism;longtermbenefit;sustainabledevelopment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非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把生态保护置于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强调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保护和利用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
(一)湿地与湿地公园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1]这是一个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收的湿地定义。目前对于湿地公园的定义还没有定论。在我国,有众多学者及相关行业部门对湿地公园的概念加以了界定。笔者综观各类湿地公园定义,认为湿地公园概念的界定应满足如下三个标准:
(1)湿地景观在公园中发挥主体性生态作用。湿地公园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它的湿地特征,不论这种湿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湿地公园首先是自然的公园,其中的湿地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其湿地特征典型、自然风景优美、美学价值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益良好。
(2)以湿地保护为前提。湿地资源的保存与保护是湿地公园设立的首要宗旨,其内容主要为通过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旅游观光是湿地公园作为公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湿地公园的旅游更强调其生态旅游的特色。湿地公园也是作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科普教育内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过对湿地的了解,加深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另外,湿地公园也是科研人员研究湿地自然过程、探索湿地奥秘的重要场所。
(二)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内涵界定依然模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2]卢小丽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笔者认为这8个标准规则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描述较为全面,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3]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是以湿地为资源基础,对湿地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观察、欣赏和学习的旅游活动,是具有强烈湿地生态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类型,这种旅游活动不改变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且还可以促进湿地公园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民众受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在保护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给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并带动湿地公园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体现的是人类与湿地自然环境的伙伴关系,两者应协调发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既要寻求适宜的经济效益,更要在保护湿地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其生态、社会和美学价值。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的,其目标是既要使当代生态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又要对湿地资源环境进行保护,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机会和权利。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特别关注的是旅游活动的生态合理性。旅游经济收入并不是衡量其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从而能够较好地把生态旅游业的当前效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沿着可持续性的轨道上发展。
三、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特点
(1)保护性。以保护为前提是湿地公园建立的基本标准之一,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包括自然与文化两个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湿地为主体的自然环境,这里指的自然环境有时并非一定指纯自然环境。实际上,完全未被侵扰的湿地纯自然环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数的湿地自然环境多多少少总会留有人工的痕迹,从而形成独特的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强调对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要求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保护文化。
(2)参与性。参与性可以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从工业化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亲自参与到湿地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中,在实际中享受和体验湿地自然美与文化美;另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4]
(3)专业性。和一般旅游相比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首先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比如要求湿地公园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生态保护技术策略,以保护湿地旅游资源和环境;同时,专业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者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和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的较高层次的游客,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4)教育性。环境教育既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态旅游概念的标准规则之一。生态旅游者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能获得对自然界生态和谐、万物相依相生的深刻体验,并进而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让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提高湿地环境保护意识,将丰富的湿地自然科学知识、环境保护知识与生动的观赏娱乐活动相结合,增强旅游者的环保道德责任感。
(5)负责任性。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在对生态旅游定义时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是一种对湿地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5]
四、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一般性原则
(1)规模控制。湿地公园的游客数量不宜太大,旅行团队也应是小规模、较分散的。当游客数量过大而超过公园生态系统的忍耐程度,其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复时,就会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因此,要解决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正确评估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并以此来严格控制游客数量。确定旅游容量是阐述旅游者数量与环境之间适度的量的关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确保湿地公园的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或降低破坏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开放。湿地公园应做到局部开放与管制。根据湿地公园不同地段生态保护状况的要求,结合人为活动的需求一般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地带三个区,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圆形态居多。人类的活动强度和频率依地带、缓冲区、核心区而递减。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开发活动都在生态较不敏感的地带开展;缓冲区作为地带和核心区的过渡,其人为活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区一般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禁止游人进入。
(3)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相当重要,应在湿地公园各个水域结点处建立水质监测点并派专业人员定时监测公园水文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定期报告水质情况,以随时根据新发生的情况调整湿地的保护措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4)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早期的定义将生态旅游的对象界定为相对未被侵扰的自然区域,随着在实践中认识的深入,生态旅游的定义当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湿地公园一般蕴涵了较高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活动既是一种湿地自然旅游,同时又是一种湿地文化旅游。当地的民俗风情及文化对旅游者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要注重对这些人文资源进行维护,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文化活动。
(5)旅游行为及管理准则的制定。要特别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管理规则,明确对游客的活动行为进行规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动是禁止的,哪些活动是准许的,让公园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都能了解公园生态环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双赢”策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应同当地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管)的原则。如果得不到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并脱离当地社区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生态旅游,其持续发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同社区利益需求联系起来,其旅游产品的开发项目必须和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要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服务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务。生态旅游要顾及社区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从旅游中受益。通过生态旅游来增加社区就业机会,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从而使其成为开展生态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终实现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双赢。[6]
(7)利益的长期性。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应为旅游资源、公园所在社区提供长期利益,短视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过于强调商业性,其结果也和传统旅游没有什么两样了。[7]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手段,生态旅游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还能促进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自然旅游导向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结语
相对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是巨大的进步,是当前人类重视环境、保护自然的观念在旅游行业上的反映。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的湿地景观,符合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对象标准。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首要目标,这个目标与生态旅游强调“对保护的贡献”这一标准是一致的。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符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湿地公园建设宗旨。[7]因此,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公园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确的旅游开发方式。在湿地公园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握两者的平衡的关系,才能真正建设好湿地公园,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与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禄康.湿地与湿地公约[J].世界林业研究,2001(1):1-7.
[2]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1):67-71.
[3]卢小丽,武春友,HOLLYDONOHO.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旅游学刊,2006(2):56-61.
[4]汪辉.需求:设计的原动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园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95-99.
[5]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方躬勇.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
[7]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九寨沟旅游在国家政策、各级政府、地方社区等的大力支持下飞速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提高了当地人的收入、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但是,旅游在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产生活等多方面带来了影响,值得思考,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初步的文献阅读,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兴趣,本文从民族文化旅游的角度试着分析九寨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短板。本文首先谈对“民族文化旅游”概念的认识;然后就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相关研究进行概述;最后总结作为自然遗产地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旅游概念
什么是民族文化旅游,中文文献中不同的学者用了 “民族村寨旅游”、“民族旅游”、“民族地区旅游”等相关概念来表述。罗永常(罗永常 2003)用了民族村寨旅游,认为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的人文事象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异质文化,追求纯朴洁净,满足 “求新、求异、求乐、求知”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称为民族文化旅游。李天翼(李天翼 2011)也用了民族村寨旅游,认为民族文化旅游是对民族村寨社区进行自然与文化参观访问的活动。他强调异文化体验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2012年,李忠斌和文晓国(李忠斌,文晓国 2012)从理论上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提出对民族文化旅游概念的新认识。他们认为,民族文化旅游是不同的民族旅游者以某一民族聚居区域为旅游目的地,以该民族文化为内核,以经济、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全面了解该民族文化特质及生产、生活状况为目的一种参与、体验活动。在界定“民族旅游”的概念和内涵时,两位学者强调:民族文化旅游不应该理解为是主体民族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这个概念偏窄并具有误导性;不能解释多民族国家内不同民族间或国与国之间不同民族间的旅游性;容易给人一种主题民族和其他民族是从属关系的错觉。
以上学者对民族文化旅游概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民族文化旅游是一种以体验为主的旅游活动;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是当地的自然风光及与自身文化有差异的地方特色人文事象;体验地方的特色文化是整个旅游活动的核心。
从概念理解上来说,九寨沟的旅游就是一种民族文化旅游。九寨沟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景区内因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为“九寨沟”。景区内及周边主要生活的是安多藏族、白马藏族,同时还有汉族、羌族、回族等其他民族。旅游者在欣赏九寨沟独特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在近40年的旅游发展历程中,就景区管理、保护、科研、营销、信息化等诸多领域与国际接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在其他自然遗产地或景区的前列,但从民族文化旅游的角度来看,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如何看待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
二、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概述
在以九寨沟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中,学者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情况、旅游带来的文化变迁、当地人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原真性感知和满意度调查等方面。
1、关于社区参与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
田世政和杨桂华(田世政,杨桂华 2012)较全面细致地总结和分析了九寨沟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演进过程。把九寨沟30年发展历程中,社区参与旅游的经历分成了四个阶段:自发式参与(1984-1991)、合作式参与(1992-1998)、依附式参与(1999-2005)到融入式参与(2006至今)。他们分析到,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作为文化载体和景区主人的社区没有因景区成立而被迁移或隔离; 社区的资源权益以集体林权参与门票收益分配的形式得以实现;景区与社区以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实现经营项目合作;就业机会同享;最后形成了“景社一体”的社区参与模式。在这种参与模式下,社区居民的总收入水平比以前提高,参与面得以扩大,受益更趋公平,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增强,下一代的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最终也促进了景区环境资源的保护。
但是,“景社一体”的社区参与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社区参与主要停留在经济参与层面,参与建议和决策的比例低;社区经济收益分配与景区发展不同步;社区经济参与缺乏有效保障机制,社区权益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田世政,杨桂华 2012)。随着九寨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种参与模式已表现出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李刚 2012)。
尽管有不足之处,从管理学或经济学的角度,有学者认为九寨沟社区参与旅游的经验在实践上有创新、理论上有突破[2],是一种有效而成功的案例[3]。因此,结合九寨沟的经验,也给其他类似的遗产型景区发展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留驻与外迁结合,社区外迁遵循引导与自愿原则; 将景区内社区的行政管辖权授予景区管理机构; 保障社区林权参与景区资源性收益分配; 培育社区企业参与景区特许经营权竞争; 推动社区参与景区管理与决策(田世政,杨桂华 2012)。
2、旅游者和当地人对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的认知
1998年,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的张捷(张捷 1998)教授,对九寨沟和江苏吴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比较,基于游客态度调查结果分析指出,由于九寨沟自然风光优异品位吸引住了游客的大部分注意力及当地旅游发展忽视了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尽管九寨沟藏族民俗风情比吴文化有特色,整体上游客认为九寨沟自然风景比藏族风情更为重要。而江苏无锡的吴文化虽然不如九寨沟的民族文化有特色,而且与主流文化差异性小,但是江苏吴文化的历史传统及民俗等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当然效果也就更明显。
十多年后,匡翼云(匡翼云 2011)也就国内游客对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是:旅游者对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整体满意度均值不高,为51.82;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作者分析原因可能是:1)九寨沟长期在对外营销的时候重自然风光宣传,而忽略了民族特色文化的宣传;2)景区利益相关者满足于当前以自然观光为主的游客的量,缺乏长远利益考虑,放松了对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导致游客满意度低。
2004年,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刘婕等(刘婕 2004)就景区住房样式、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宗教、经济等代表九寨沟文化多样性的7个方面对九寨沟的当地居民、管理者和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指出旅游对九寨沟的文化多样性影响很大。建议通过保护九寨沟藏文化的生存环境、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建设民族风情区为途径保护九寨沟的文化多样性,从而实现九寨沟旅游的真正可持续发展。他们强调,九寨沟文化多样性保护应该采取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办法,把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多样性的消极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李娜等(李娜,许从宝,梁玥琳 2011)以九寨沟的树正寨为案列,用问卷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分析了居民和游客对藏寨建筑景观特色变迁的感知,发现居民和游客对村寨建筑景观特色都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认为民居的变迁本身离不开作为主人的少数民族社区居民的主观认识和客观改造。建议民族旅游地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认清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精华所在,并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和管理来增强居民的自我认同和主人意识,从而才能激发当地居民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
3、针对游客体验最多的九寨沟民族歌舞表演的研究
卢天玲(卢天玲 2007)就当地人对九寨沟民族歌舞演艺的真实性感知进行了调查,发现在经济因素和文化认同两个关键因素的影响下,当地居民对歌舞表演真实性认知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中青年受旅游经济的影响,将经济因素作为真实性评判的首要依据,而文化认同次之;老年人超越了利益关系,将他们对九寨沟传统文化的认同作为了判定表演真实性的标准。
杜娟(杜娟 2011)运用了人类学的文化自觉和“他者”构建理论,研究了九寨沟民族歌舞表演的变迁。认为在外来文化力量的影响下,特定区域的人们不会被动、消极地接受一种文化,而是做出了主动的适应和调整,不断地与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形成新的文化,在这个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政治和经济因素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阳宁东(阳宁东 2012)也以九寨沟藏羌文艺演出为例,研究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演进的互动关系:认为旅游发展演进为民族文化的复制、再造、建构、消解等现象提供了平台;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演进过程中重新生成,同时被价值化、功能转移,促进了地方旅游的发展和演进。在两者互动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实现了传承与变迁。
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从不同的视角讨论和分析了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三、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拥有优质的自然风光,九寨沟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却任重而道远。随着旅游快速发展,九寨沟管理局协同景区社区居民,意识到了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和旅游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本土文化正在发生着变化。但是,面对着大众观光型旅游带来的压力,大量的精力、才力和物力必须投入到景区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接待和旅游设施完善等方面,相对来说,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利用和保护传承方面投入较少,也缺乏经验和专业团队。这就导致了学者们分析的九寨沟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
总的来说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切入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具体建议。归纳来说,九寨沟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由于九寨沟旅游发展过程中重自然、轻人文,本土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深度挖掘和系统开发利用,导致旅游者对九寨沟目前的民族文化体验活动满意度不高。因此,学者提出深度挖掘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及本土知识,对丰富和提升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内涵、有效解决景区生态环境压力,实现九寨沟旅游的真正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4]。二、虽然九寨沟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方面有自己成功的做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景区旅游的飞速发展,目前的参与模式表现出不能满足当前社区发展的需要;提高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程度和参与的形式多样化,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紧迫的问题。三、在推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如何权衡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如何让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良性互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是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四、面对旅游外来文化冲击和旅游经济利益的驱动,如何正确引导作为文化主体的社区居民意识到本土文化重要性,并主动担起传承和保护本土文化的责任,是实现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课题。
参考文献:
杜娟 (2011). "论“文化自觉”与“他者”的构建—以九寨沟藏族歌舞的嬗变过程为例."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82-84.
匡翼云 (2011). "民族文化旅游国内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2): 279-284.
李刚 (2012).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互动模式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李娜,许从宝,梁玥琳 (2011). "旅游驱动的少数民族建筑景观变迁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华中建筑 11: 129-131.
李天翼 (2011). "镇山村“家庭主导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成因分析 " 安徽农业科学 39: 10539-10541.
李忠斌,文晓国 (2012). "对民族旅游概念的再认识." 广西民族研究(4): 177-184.
刘婕, 曾. 蔡红霞,郭海燕,李正洁,曾宗永 (2004). "九寨沟旅游开发对安多藏民族文化的影响." 资源科学 26: 57-64.
刘志扬,更登磋 (2012). "民族旅游及其麦当劳化:白马藏族村寨旅游的个案研究." 文化遗产 4: 53-61.
卢天玲 (2007). "社区居民对九寨沟民族歌舞表演的真实性认知." 旅游学刊22(10): 89-94.
罗永常 (2003).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23: 102-107.
田世政,杨桂华 (2012). "社区参与的自然遗产型景区旅游发展模式—以九寨沟为案例的研究及建议." 经济管理34: 107-117.
阳宁东 (2012). "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演进互动研究—以九寨沟旅游表演为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4: 141-144.
张捷 ( 1998). "区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研究—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二." 人文地理13: 59-62.
c
[1]黎永泰:《关于九寨沟文化构成及文化开发的几点看法》九寨沟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2006年5月。
[2]任啸:《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管理模式探索—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旅游科学》,2005(3)。
在我国,旅游研究较少的研究旅游地的社区居民,只是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在研究旅游地和旅游者,在旅游研究中人们把大量的研究对象侧重在了旅游地和旅游者之间,完全忽视了生活在旅游地的真正的主人-社区居民,他们对旅游地进行旅游开发的情感和态度,所以同时也忽视了旅游地社区居民的利益也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旅游地社区居民对旅游地的感知是关系到旅游地形象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地方依恋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地方依恋概念
(一)国外研究状况
Tuan认为,地方依恋是环境心理学家对于个体地方情感研究的一种方法,依恋是个体与某一地方间的情感关系,包含了个体对地方的认知、偏好或判断,或是一种情绪或情感上的连结与归属,地方依恋的对象和行为方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等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改变。Moore等(1994)认为,地方依恋是经由个体情感及行为而展现出来被概念化为个体对于特殊地方的认同与评价。
(二)国内研究状况
黄向、唐文跃最早将地方依恋介绍到中国。国内的地方依恋地理学研究仍在起步阶段,一些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要运用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理论分析了旅游发展对居民的影响和居民地方依恋对资源保护态度,游客的地方依恋与忠诚度的关联,地方依恋在旅游地品牌个性与游客忠诚中的中介作用等。
(三)地方依恋概念
地方依恋是人与场所之间基于感情(情绪、感觉)、认知(思想、知识、信仰)和实践(行动、行为)的一种联系,其中,感情因素是第一位的。
二、旅游地社区居民的地方依恋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地地方性淡化
旅游地地方性正在渐渐淡化。在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主流是现代化与城市化,旅游地也避免不了现代化与城镇化建设的过程。在这现代化与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传统的民俗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地方性的独有特色被日渐同化。传统的民俗文化是地方性的典型体现。这些地区经过多年的旅游发展,旅游景区景点内的独有的传统民俗文化由于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冲击逐步大量的消失。
(二)旅游地的民族特色逐渐淡化
旅游地的民族特色逐渐淡化。旅游地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情的逐渐淡化。随着城市现代化速度的加快,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民族特色也逐渐淡化。民俗文化特色的消失淡化很大程度上将削弱度假区的吸引力。
(三)社区居民对旅游地的依恋程度不同
社区居民对旅游地的依恋程度大不相同,其中的一大部分是“无依恋者",又有一大部分是“一般依恋者” ,极少的人是“非常依恋者"。
三、旅游地社区居民地方依恋战略对策
(一)旅游地应加强地方性管理在旅游中体现地方性与独特的民俗文化
1、在旅游商品中体现地方性与民俗文化;在旅游产品中社区居民首先要满足旅游商品是物美价廉的,然后要满足商品的实用性、珍藏性等其他附加的需求。根据社区居民对旅游商品的这些需求,我们可以多开发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日用品和艺术品。
2、在建筑中体现地方性与民俗文化;将旅游地的传统民俗与现代相结合,既能体现古老的传承民俗文化,也能满足现代人们的对建筑的各种要求。
(二)对依恋程度不同的旅游地社区居民采取差异化管理
社区居民对旅游地的依恋程度越高,随之而来满意度会增加,居民对旅游地的重游率也会相对的增加。因此,我们要提高社区居民对旅游地旅游的依恋程度,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居民需采取不同措施。
“无依恋者"对旅游地的旅游景区景点的感知度都非常的弱,对旅游地旅游几乎没有什么依恋。我认为,我们可以从旅游地旅游路线的宣传入手。建议加大宣传力度。社区居民在游览过程中,我们要提供更好的服务。“一般依恋者”对旅游地旅游的依恋程度一般。所以,我们应当加强这类社区居民的地方依恋程度。我们可以依据“地方营造"的方法,把具有破坏传统民俗文化的元素,全部清除掉这些现代的元素,建设旅游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建筑、地标等。
(三)鼓励旅游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产品整体概念;网络社区;模型
一、引言
网络社区(也被称为虚拟社区)自1993年由美国学者HowardRheingold在其著作《虚拟社区:电子疆域的家园》中提出以来,发展迅速,逐步由“基于互联网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一概念雏形,发展成为“拥有共同兴趣、目标的群体相互沟通与分享,从而形成互动关系并具有规则的网络空间”的丰富内涵。网络社区的表现形态也从最初的BBS电子公告板、新闻组、电子邮件,延伸至公共论坛、在线游戏和电子商务领域,再拓展至各种贴吧、博客、SNS、微博等新媒体形态,总体而言,网络社区的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服务内容日趋多元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居全球首位。而根据《2010年中国网络社区研究报告》,目前我国网络社区用户年龄分布主要集中于18岁-30岁,占用户总数七成以上;81.2%的网络社区用户经常使用2个及以上的社交网站;71.7%正在使用微博;64.1%用户有过团购经历。网络社区已成为网民进行沟通、互动的主要载体,甚至是年轻一代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和文化传播渠道,影响深远。
网络社区发展迅速,功能不断扩展,影响不断显现,目前已成为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营销学的视角,基于产品整体概念,分析网络社区的发展历程、规律及特点,构建网络社区产品整体概念模型,分析其发展趋势,为促进网络社区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产品整体概念内涵
消费者需求不断的扩展和变化使产品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从内涵来看,产品从有形物品扩大到服务、人员、地点、组织和观念;从外延来看,产品从实质产品向形式产品、附加产品扩展。因此,联系消费者需求和企业间的产品竞争,从整体上对产品进行研究,这就是现代市场营销学提出的产品整体概念。核心产品是指向消费者提供的基本效用或利益,是消费者真正要买的东西,是产品整体概念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形式产品是指产品的本体,是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各种具体产品形式,是向市场提供的产品实体外观。期望产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延伸产品是指消费者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附带所获得的各种附加服务和利益的总和。潜在产品是指现有产品最终可能实现的全部附加部分和新转换部分,或指与现有产品相关的未来可能发展的潜在性产品。
产品整体概念提出,是消费者需求导向的重要体现。这说明消费者所追求的核心利益十分重要;同时也对企业应更多的从产品形象、服务、品牌等多个层次和视角进行产品设计,拓展产品内涵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差异化来确立市场地位和赢得竞争优势。
三、网络社区产品整体概念研究――基于案例的分析
我国网络社区最早的表现形式是20世纪80-90年代的BBS公告板,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迅速成长,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走向相对成熟的阶段。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雏形阶段(1991-1996年)、第一代网络社区阶段(1997年至今)及第二代网络社区阶段(2003年至今)。(齐立稳,2011)本文选择以上三个阶段中较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9个网络社区,从产品整体概念视角进行了深入剖析及对比研究,如表1所示。
四、网络社区的产品整体概念模型构建
(一)网络社区产品整体概念特点
根据产品整体概念,并结合以上9个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网络社区的产品整体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整体概念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产品的虚拟性。网络社区产品不是消费者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是消费者通过符号性的互动体验到的功能服务,具有极强的虚拟特性,这使得网络社区从产品整体概念的视角看,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可拓展空间。
2、权力的单一性。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消费者通过购买既获得了产品的使用权也获得了所有权的,而网络社区中的网民,拥有的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使用该产品的使用权,但不拥有所有权。
3、网民身份的双重性。网民不仅是网络社区产品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产品的“设计者”甚至“生产者”。该用户不仅可以利用平台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了解和分享好友的最新状态;而且还可以通过互动式参与,形成产品个性及特色,创建产品品牌,促进产品的更新与发展。
(二)网络社区产品整体概念模型
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网络社区的产品整体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1、核心产品。网络社区核心产品是指其本身的价值,一个拥有共同兴趣、目标的群体相互沟通与分享,从而形成互动关系并具有规则的网络空间。该核心产品是各互联网企业都应向目标网民用户提供的基本功能与利益,满足网民用户最基本、最主要的需求。因此,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活动首先应建立一个能满足网络用户最基本需求的功能平台,否则将失去其产品的价值。
2、形式产品。网络社区的形式产品是指与其核心功能平台直接相关,并借以实现的各种具体产品的实体外观。根据是否影响网络社区核心功能的实现与推广,其形式产品包括品牌、特征、注册方式、登录方式、功能质量和页面设计等多方面的有形因素。具有相同功能的网络社区,其存在形态即形式产品可能有较大的差别。因为网民登录网络社区,除了要求该网络社区具备某些基本功能、能提供某种核心利益外,还考虑网络社区的品牌、特征、功能质量和页面设计等多种因素,即网络社区的基本功能必须通过某些具体的形式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互联网企业在进行网络社区设计时,应着眼于网民用户所追求的核心利益,同时还要重视如何以独特的形式将这种利益呈现给网民用户。
3、期望产品。期望产品是指网民在登录网络社区平台时,期望得到的与网络社区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一般情况下,用户在使用某种产品时,往往会根据以往的使用经验和企业的品牌及营销宣传,对所欲使用的产品形成一种期望,且不同的人对这种期望是不同的。如有些用户使用“人人网”是希望了解好友的最新动态,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有些用户则纯粹为了填补实际生活的空虚,希望能通过平台分享各种搞笑视频、照片,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评论等。如果用户在使用该产品时,得到了满意的期望产品,将对该产品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真正认知并认可品牌;反之将造成极大的落差,使用户对产品失去信任并产生怀疑,继而转向其他产品。因此,互联网企业在设计页面,推出各种应用功能时,都应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极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期望,并建立本网络社区的品牌。
4、延伸产品。延伸产品是指网民用户登录网络社区,享受网络社区提供的各种服务时,附带所获得的各种附加服务和利益的总和,它包括服务条款、增值服务、社会责任等。不同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在核心产品和形式产品层次上越来越接近,因此,互联网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应着眼于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多的延伸产品,以增加网民用户对该网络社区的黏性。
5、潜在产品。潜在产品是指现有网络社区最终可能实现的全部附加部分和新转换部分,或指与现有网络社区相关的未来可能发展的潜在性网络社区平台。潜在产品点出了网络社区的核心定位,包括其可能的演变趋势和前景。
网络社区产品整体概念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网络社区产品概念完整、系统、科学地表述。首先,它以网民用户的基本利益为核心,指导互联网企业在网络社区方面的整个市场营销管理活动,是互联网企业贯彻市场营销观念的基础。其次,互联网企业可通过网络社区产品整体概念五层次的最佳组合,确立产品的市场地位,创造自身产品特色。最后,互联网企业可通过在品牌、页面设计、增值服务、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创新,采用差异化策略赢得竞争优势。
五、网络社区的发展对策
根据产品整体概念的内涵,本文认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网络社区应着重从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潜在产品等方面探讨发展之路。
(一)以安全性为主导的形式产品设计
互联网企业应充分考虑网络社区平台得以健康运营的各种因素,为用户提供绿色、可靠的上网环境,以满足其安全需求。如人人网、开心网等采用实名制和真实信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上构建一个真实的平台,这个平台上的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身份信息,用户因此具有物理世界的身份属性、社会属性和地域属性,真实世界在这里得到回归。互联网企业可充分利用实名制的降低交友风险,使信息透明化,提高交友成功率等特点,使网络社区返璞归真。
(二)以提升服务质量为主导的期望产品设计
用户认可的服务,才是有质量的服务。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用户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互联网企业为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则必须全面考虑其对网络社区的潜在心理需求,从安全性、适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全方面入手,从而增强互联网企业的品牌美誉度。
(三)以差异化为主导的延伸产品设计
网络社区的发展具有无限的潜力,但目前国内多数互联网企业为实现快速发展,纷纷采取跟风模仿策略,导致产品的高度同质化,使得网络社区在高速发展中陷入瓶颈。此时,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是形势所趋。
因此,互联网企业应根据竞争状况及网络社区发展趋势,从企业目标着手,采取差异化战略,设计以差异化为主导的延伸产品,满足网民个性化的潜在需求,从而增加用户对网络社区的忠诚度。如开通SNS平台及微博业务等,助推网络社区的发展;使网络社区移动化,增强其用户黏性;开通团购等电子商务业务,制造网络社区新的增长点;与媒体强强联合,增加网络社区核心竞争力;以“人”为本,在网络社区上将人们的线下关系搬到网络上,使得网络真实化、社会化,促进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
(四)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潜在产品设计
网络社区的快速崛起,现已全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日益精彩。同时,网络社区也在人们广泛的参与和影响下,不断演变,不断改进,不断发展。为实现网络社区的全面发展,互联网企业应时刻关注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以此深度挖掘网络社区的潜力,设计并开发出各种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潜在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加周到、贴心的服务,促进网络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从产品整体概念视角,对网络社区进行了深入剖析及对比研究,构建了网络社区产品整体概念模型,并分析其发展趋势,为促进网络社区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网络社区的产品整体概念的构建,不仅使互联网企业生产且经营的网络社区的产品内涵更加丰富和具体,而且为企业采取精准的营销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特别是在企业不断创新和采取差异化策略赢得竞争优势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萍等.市场营销学[M].科学出版社,2008.
2、张玮.透析人人网:大学生使用洲S的传播学意义分析[D].西安交通大学,2009.
3、顿琴等.档案界的网络社区――《档案界》论坛特点和功能分析[J].档案管理,2010(2).
4、黄华.中国社交网站(SNS)商业模式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5、戴平安.论虚拟社区的现实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10(6).
6、齐立稳.我国网络社区的发展历程浅析[J].北方传媒研究,2011(2).
关键词:智能化住宅;问题;数字化社区;前景
1智能化住宅概念
智能化住宅的概念,最初是从智能大厦的基本含义中延伸和发展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把智能大厦的概念推向住宅,形成了“智能住宅(SMARTHOME)”的概念,而国内则随着智能大厦的发展,结合本国居民小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提出“智能化小区”的新理念。
2住宅小区智能系统基本功能要求及技术要求
2.1住宅小区智能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住宅小区智能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功能要求。安全防卫,如:电子巡更、对讲(可视)与门禁控制、防盗报警等;物业服务与管理,如:物业管理综合信息服务、远程抄收与管理等;信息网络与布线,如:开关控制量传递、模拟计量数据传送、程控数字交换等;家庭智能化,如:家电智能控制、室内人工环境调控等。
2.2住宅小区智能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1)先进性。住宅是一个使用寿命较长的大件商品,在选择智能化系统技术与设备时,要充分考虑一定的超前性,避免过早淘汰。
(2)成熟可靠性。在考虑先进性的同时,要注意技术的成熟性和可靠性,保证运行稳定和可靠。
(3)开放和兼容性。无论是系统设备网络拓扑结构,还是操作软件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避免因硬件种类多而采用多种网络操作系统给系统集成和应用带来困难。
(4)升级性。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住宅小区智能系统的规模、功能与技术水平将会不断提高,用户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住宅小区智能系统应充分考虑未来拓展的可能性及服务水平升级发展的需要。
3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发展现状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智能化住宅小区”的新理念之后,国内的智能化小区建设才逐渐发展起来。但与国际社会相比,国内的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起步较晚,人们对智能化小区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技术开发也还远远不足,大多相关产品的开发还主要是单一功能专用产品。
目前国内智能化小区的建设由于受各地之间经济水平差别的影响及居民的经济能力差异,多数的居民小区开发仍停留在科技含量较低的水平,所谓“智能化”,在更多的成份上还仅限于一种炒作。
3.2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开发商盲目追求先进或片面追求低成本。
个别项目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智能化系统的高档次、全覆盖,过分强调了智能化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超出了业主的功能需求。相反,有些项目将智能化系统看作是额外开支,片面追求建筑低成本,造成智能系统成了摆设。
(2)智能化住宅小区没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住宅最要紧的是居住的舒适方便程度,小区建设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而不能将其延伸为高度自动化和现代化的办公室,因此,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的智能化应是小区智能化的重点。也有些智能小区过分强调安防,安装了太多的摄像机,使小区居民感觉个人隐私得不到必要的保护和尊重。
(3)从业队伍不够专业。
设计部门对智能化产品的了解不够全面,对智能化设计的技术方法和经验不够成熟,尤其在系统集成方面较弱,还需要产品厂家和系统集成商的支持;开发商缺乏对总体集成和系统更新与扩展的考虑,往往边招标、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造成返工、浪费严重;施工队伍素质较差,缺乏经过正规训练、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造成施工效率低;物业管理公司缺乏管理智能化住宅的经验,以及管理层次与能力低下,造成后期管理的一系列问题。
(4)要从管理入手,解决好有关行业间的谐调问题。
智能化产业是个跨多个行业的项目,涉及消防、邮电、安保、自动控制、公共卫生等多个部门,从立项、设计、施工、装饰、物业管理,跨过的行业大多都是法规、标准各自独立。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人管理入手,在相关部门间做好协调,在跨行业的管理问题上加强联络和协商,制定跨部门的管理规定,共同探讨发展的课题,促进行业的进步。同时,还需要提高行业自律,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使小区的智能化功能得到充分利用。
(5)太阳能及环境能源的利用技术研究有待提高。
随着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匮乏,应加强节能技术、生态技术、环境效应等技术与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智能设备
与智能房屋相互适应的设计与技术的研究,使智能住宅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发展前景:从智能化社区到数字化社区
人类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无孔不入的数字化信息,不仅改变着人们工作、商务的模式,也开始全面改变人们生活的观念,因此,数字化社区的概念便应运而生,成为比智能化社区更高的社区形式
所谓数字化社区,就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实现有机连接的社区。这种数字化的网络系统,使社会化信息提供者、社区的管理者与住户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由于现代网络浏览器的先进性以及多态的表现性,加上各种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而营造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社区。数字化社区是由于有一个数字化的平台,数字化社区比传统社区的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更加丰富的文化、更加全面的服务。未来的数字化社区应向以下三个方向发展。
数字化社区成为人文社区。当各种类型的“数字社区”都建好以后,应该从为数字文化发展构建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入手,提炼数字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并使人文精神成为人们在数字化世界生存与交往的精神支柱,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旋律。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居民的人文教育,提升居民的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以更好地构建适应人类生存与交往的“数字人文社会”,并使之与现实的“人文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
数字化社区成为科技社区。数字化社区应该是一个设施齐全、环境优雅、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且具有高尚文化品位和科技水平的社会基层区域,这就不仅对政府构建信息化平台和控制管理平台、提供物业服务和信息资讯服务等提出了要求,也对社区居民的科技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应以数字化社区建设为契机,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渗透、融入到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加快科学技术普及的力度。
数字化社区成为绿色社区。“绿色社区”不但是指社区内环境的绿化美化,而更多强调的是社区的环保、节能等生态效应。一个没有环保意识的社区在未来的建设中是没有生存余地的,因此数字社区要左手抓信息化,右手抓生态,同时还要有节能指标体系和技术政策作指导,只有这样数字化社区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鹏.谈智能化小区[J].中国智能建筑信息网,2004,(5).
[2]秦保根.智能住宅小区建设初探[J].广东通信技术,2001,(5).
医院文化这一概念是从企业文化这里演化而来,新时代的“医院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医院文化泛指医院主体和客体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创造的特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医院硬文化和医院软文化两大方面。而狭义的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形象、服务理念、文化理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责任、医院精神等,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医院文化的主体是人,核心是培育和创造一种催人奋进、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医院精神。它的目标是以思想教导、意识引导、行为倡导,通过软约束深层次地解决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问题。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政府对医疗支出的不断投入支持,医院的设施环境都不同程度的得到改善,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业规范的出台使得各医院在硬文化方面都有所统一。如何能体现医院自身独特的医院文化,重点还是在软文化上。而最能体现医院个性的也就是医院精神、经营理念、职业道德等观念性的元素,医院发展层次和生存能力的不同,主要就是观念文化的不同。
那么如何建设医院文化?以下是我的一些拙见。
首先,要从领导体制的建立开始。要建立以医院领导为主、心得体会主要科室负责人参与的医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包括医院文化建设在内的软件建设的工作开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尤其在追求个性的时代,与众不同已经是种时尚。不同个性的人聚在一起,成为了医院文化的主体。要凝聚这些不同的个性,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不然只会是一盘散沙。所以医院文化建设的关键和前提是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倡导。我想这也是这次培训班要求党政工团负责人参加的原因吧!
其次,要为医院文化建设制定目标。目标的设计不仅要具有共性,还要具有个性,既要具有优秀组织文化所共有的特征,如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等,又要体现医疗工作的特点,如“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和“医者父母心”的品德要求等,更要突出医院自身的特色文化,如“社区健康守门人”“一切为了孩子”等。
我们可以把医院文化建设比作装修房子范文,先要有设计师,量身定做设计方案,再由装修工人实现基础构建,最后则是房子的主人在今后的时间里一点点地布置家居、添置摆设,最终成为拥有主人自己独特风格的房子。房子可能是一样的,设计师可能是同一个,装修工人也可能是同一批,但是房子的主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房子才会有所不同。医院职工就像是房子的主人,文化建设就是家居、摆设、软装潢,不同的主体构成了独特的医院文化。
再次,要动员全体职工开展医院文化建设。医院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医院文化建设也不是单凭一己之力,需要医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充分自身挖掘潜力,不断创新,开拓进取。
医院文化应该营造和倡导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医院职工认同并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使职工在医院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克服陋习、树立新风、团结奋发,积极达成医院各项目标的实现,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论文,我们不可能和二、三级医院去比规模,比设备,按照他们的一套方法来做。要建设符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院文化,就要发挥自身特点。服务社区是我们的宗旨,贴近百姓是我们的优势,简便验廉是我们的优点,预防保健是我们的职责。
关键词 学生社区化管理 以人为本 学生宿舍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学生宿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单元,但随着高校宿舍管理趋于社会化经营管理的新常态,构建创新型社区化管理的理念也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必定会给高校的宿舍管理、德育教育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和助力,但同时也对高校的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首先,要构建学生社区这一新概念的宿舍管理模式,它必须能够克服现有的宿舍管理模式的刻板影响及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宿舍管理模式生硬、刻板,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宿舍依靠规章制度以及“家长制”的管理方式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既使得很多学生不理解,成效不佳,长期以来也不利于学生提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综合素养。(2)宿舍文化活动单调,缺乏导向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宿舍内活动多为学生会及社团组织发起的竞技类、寝室布置类、卫生评比类活动,缺乏高校学生处、后勤部门以及学院的正确指导,结果往往是参与程度低、互动性差,长此以往,并不利于构建稳定的社区文化氛围。(3)宿舍管理人员结构单一、业务面窄、服务意识差,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不匹配,不能体现人性化管理,削弱学生宿舍的功能。(4)学生宿舍间缺乏互动、关起门后,每个宿舍各成风格,互相不关心、不联系,缺少集体意识和服务精神,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的难度。
所以,为了克服传统的宿舍管理模式产生的诸多弊端,以及避免高校后勤社会化带给高校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被动局面,高校寻求和探索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学生社区化宿舍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区别于广义概念的包含学生宿舍、食堂、文体活动广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一体化管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宿舍区域内的管理概念。提到创新型管理模式,在构建学生社区的概念上,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多功能为准则,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文化活动开展多元化管理。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社区管理机制规范化、常态化、网络化
所谓建规范化、常态化学生社区化管理,就是集管理、生活、工作为一体的学生社区,社区管理是学校宏观管理的一部分,社区管理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学校的学生处、后勤管理处、安全保卫处以及学院的指导和监管,同时也需要学校不断实行宏观调控以实现各项管理目标。区别于传统或是后勤社会化的管理模式,社区化管理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其从被动教育的角色中分离出来,主动参与管理。目前,国内多所高校把学生社区管理网络化、内容丰富化,通过建立学生社区管理服务网站,将原本一些琐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轻松解答,方便学生日常生活,提高管理效率。
2社区管理人员结构多元化
学生社区化管理是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管理模式,建立多元化、稳定的宿舍管理队伍是保证社区管理制度健全有效、行动力强的前提。社区管理人员的多元化应该包含:
(1)学生处、后勤管理处、安全处的监管人员。学生社区的有效运行必须依靠学校各监管部门掌控大方向,定期宏观调控,完善社区硬件设施、优化社区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2)专业的宿舍管理员是社区工作的主体力量,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专业能力和影响力直接决定着宿舍管理内容的实施方向和成效。其次,宿舍管理员还应具备良好的心态,耐心和责任心,热爱学生工作,拥有服务精神。
(3)学生辅导员是学生社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生社区更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所以辅导员的工作应该深入学生社区,做好思想引领、德育育人等工作。
(4)学生组成的社区工作服务小组。在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中,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区服务组是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的有效途径。学生社区工作小组可以成为分工明确、专业性强的一种有偿服务组织。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聘任有责任心、有意愿参与社区服务的学生作为日常工作的主力,通过定期培训,自下而上的监管的模式为社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使社区工作和服务不再单独是学校和管理者的事,而是保障学生社区管理成为学生和学校协作共同维护的环境。
3社区教育功能的管理服务化
学生社区是高校教育的第二课堂,高校在规范、完善学生社区正常运行,实现传统或是社会化的管理模式原有功能的前提下,还应探索服务育人、人性化管理的新领域,实现管理、教育、服务的统一。学生社区的服务与管理应始终以学生为本,在完善学生社区功能的前提下,建立网上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的外延,成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正确引导、指导学生就业等的优质服务社区。所谓管理服务化,不是盲目的服务,也不是没有原则地满足学生的各项需求,而是建立在合理、人性,满足学生发展成才的教育管理,充分考虑到学生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与教育配置的最大优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校与社区;合作;背景;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010-03
一、学校与社区合作的背景
(一)学校教育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自有人类产生,承载着文化与生活传承功能的教育便出现了。随着人类的发展,教育也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学校教育从萌芽到实体化、形式化,再到制度化的发展,呈现了它从社会生活中逐渐独立出来的历程。当然,学校系统的独立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分离。但是,发展至今,实现了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系统确实面临与社会阻断的危险,正规教育的封闭、划一与狭隘不容否认。学校以外的多种教育形态、教育资源、教育影响,虽然在制度化教育的辉煌中黯然失色,但其对学校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当前对于封闭、划一的制度化教育的反思,就是在探寻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再次融合的可能和方向,以形成开放的学校教育系统。在微观层面,无疑必须关注学校与社区的融通,从而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使原本呈现对立状态的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逐渐走向统一和融合,奠定学习社会的基础。
(二)学校与社区关系的演变
学校是社区的一个子系统,其与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组成社区体系,满足居民社区生活的各种需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学校呈现不同的特征。例如,在以血缘型为主要特征的原始社会末期,养老场所或习礼乐的场所兼具教养职能,其社会功能在社区的体现就是族群生存经验和规范的传递,学校本身没有独立性,模糊地融合于族群社区之中。农业生产发展起来后,地缘型社区的学校开始成为专门机构,有特定的培养人才的目标,但又是家庭、教堂、庙宇等价值的延续,是社区居民的中心,发挥教化民众的功能。
自近代学校制度建立以来,学校作为学习者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机构,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在社区的学习和文化活动中常常充当主导角色。根据西方社会学校和社区关系发展的程度和特征,有学者将这一动态发展过程概述为三个阶段:学校与社区相互隔离阶段;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附于学校阶段;学校与社区合作阶段。由于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都领先于我国,上述三个阶段的特征在我国1949年以来的稳定发展时期都有所体现,但真正引起重视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三)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改革学校教育与行政的呼声越来越高。原因在于:一方面,现行学校教育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许多问题亟须解决,比如,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生活、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就非常突出;另一方面,社会整体环境的变迁要求学校教育主动改革,从而在社会变化的过程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矛盾也表明,仅仅依靠发展制度化教育提高人民大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是不切实际的,必须在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促进学习社会的形成。学校教育制度要以促进人终身学习和创建学习社会为改革方向,推进教育社会化,充分发挥其社区文化中心和教育中心的作用,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改革要从管理体制着手,改封闭式办学为开放式办学,吸引社区参与监督管理学校,服务于学校,同时,学校回报社会,服务于社区。建立社区教育中心,完善教育信息交流、管理体系,实现社会教育一体化。
我国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已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学校社区教育拓展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包括青少年)的素质、生活质量和发展社区的社区教育,以适应教育与社会的相互需要。社会与教育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最终走向统一——学习化社会的形成。社区教育要走向未来,实现学习化社会,其途径是教育要走向社会,社会要教育化。这也是社区教育的必由之路。而社区教育的共同参与,社区与学校的双向服务便是社区教育今后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学校要敞开大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参与学校的监督、评价和管理,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参与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参与培养与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学校向全体社区成员开放,服务于社区成员,回报社会。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不断推进。1993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同附近的企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组织,吸收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建设,参与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探索出符合中小学特点的教育与社会结合的形式。”而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已经从最初社区支援学校的阶段、学校回报社会的阶段,进而发展到学校与社区互动的阶段。这种趋势体现在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具体内容上,就是由最初将社区作为学校的德育基地而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拓展到学校利用自身教育、文化等优势参与社区建设,帮助社区发展,再到目前学校与社区“双向服务”,互相促进,其中典型的就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一体化发展。
(四)终身教育理论对学校与社区关系的影响
终身教育理念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最初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这一理念虽然逐渐获得全世界教育界人士及普通民众的关注,但迄今为止它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还不存在相同的价值基准和主张。笔者赞同保罗·朗格朗的观点。即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统合”。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张:“把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身教育’。”这一主张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时间都应该有教育的在场;二是个人和社会整个教育在垂直方向上的统一综合。
在此概念下,终身教育不单单是指受教育时间的延长,而更是一种对教育的思维方式的深层变革。它“包含着对每个人生活的基本问题采取新的态度、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一是对人的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也就是说,人的基本需要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并不局限于宣扬“以人为本”的口号,而是期望教育与生活的融合,“最终目的就是达到一种对于人性和人的愿望更加尊重的更有效和更开放的社会”,以使人真正实现生命及精神的自由。二是赋予教育新的历史责任。长期以来,教育对于社会或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工具,而终身教育则要让教育真正成为一种需要,即一种精神的需要,其责任被拓宽和重新理解。三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大教育。在时间上,人的一生都应该享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并且是平等和自由的;在空间上,终身教育的理想是整个社会的教育化。四是综合所有可用资源实现教育社会化。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育的机会将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也可以说社会已经教育化了。
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创建学习型社会,学校与社区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们不仅是创建学习化社会的基础,更为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开展与完善提供了条件与保证。正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使学校和社区这两个互相独立的领域开始有了沟通和合作,在教育的认识上达成了统一。
二、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实践意义——基于社区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双重价值
我国的社区发展缘自城市管理体制变革。在我国,“通常认为一个街道办事处所辖的范围为社区的地域空间”,这实际上是一种行政地域的概念。在我国原有的社会管理结构中,有纵向的“单位”和横向的“地区”两个系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地区”系统还占有一定的分量,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绝大多数居民的生存依赖都转到了单位,单位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和独立,街道的行政权力被分割和空置,原有的社会组织功能亦被侵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导致各种非单位性的组织和活动的出现,社会人口流动的频繁使得单位的行政能力越来越弱化。“传统条线式的‘行政一体化’社会结构体系向以地域为依托的结构体系转变”,带来了权力和资源的重新组织。以地区为组织系统的结构重新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区发展的政策法规,并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概念。2000年年底出台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较为权威的定义,即“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社区建设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一是以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区教育的开展;二是学校在社区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最早源于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被认为是对“社区教育”概念的最初诠释。此后,社区教育的内涵不断扩充和完善,其教育理念和活动形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主要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对局限在一定范围或特定区域内的社会群体实施民众教育的泛称。我国社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以来,已逐步从提高青少年素质的学校社区教育拓展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包括青少年)的素质、生活质量和发展社区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在社区发展中的主要功能有四个:社区教育可以形成社区居民的积极的价值观、态度和道德;社区教育可以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社区教育可以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社区教育可以培养居民良好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
发展社区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而在实践中,发展社区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提升社区教育的整体合力是十分关键的课题。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依存于社区的地域空间,其在发展社区教育、促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社区发展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首先,肩负人类文明传承和创造使命的学校,拥有丰富的知识文化资源,但这些资源本来具有专属性,由教育行政部门用于特定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而将其用于发展社区教育,必然期待重新定位学校所属资源,在肯定其专属性的同时,也要承认其公共性的一面,它既用于特定群体或部门,又对社区居民开放。其次,学校能够通过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而产生文化辐射功能,这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如何将这种以往呈现隐性状态的功能显性化,促进学校对社区整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提升,这也是学校定位其社区角色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学校的发展,既受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又受其所在的社区的影响。在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下,学校是各种单位管理系统中的一支,属于教育行政系统,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并对其负责,纵向的行政关系十分密切,而横向的和周边环境的互动则极为松散。1995年,《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学校的法人地位。近年来,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也在分化和改组,逐渐发育出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等三个相互制约的主体。政府的职能发生了转变,教育行政部门逐渐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学校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以往,学校只需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进行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如今学校需要越来越多地与周边单位和社区打交道。目前,学校公共关系研究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学的重要课题。学校如何处理与社区的关系,获得社区组织、居民对学校发展和教育的支持,是其重要领域之一。
总之,学校自产生之日起,其发展就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一方面,学校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撑。在这种交叉互动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从萌芽阶段的互相融合,发展到制度化教育与社会的隔离,进而又发展到教育与社会的再次融合。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在具体实践层面表现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学校与社区也从两个独立的系统发展到单向服务,再到互相合作,其关系越来越紧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两个本来不同的系统,也在终身教育的体系中也找到了各自的位置和合作的基础。如今,学校与社区加强合作,互相服务,共同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