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

简述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

第1篇:简述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 :中医思维 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

中医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并丰富了中国博大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庞大的中医系统理论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息息相通。中国古朴的哲学思想滋养了神奇的中医,也奠定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

在作为中华文化两大思想源头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医和中国传统艺术有着相同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即认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宇宙法则统一支配着天体的运行,季节的变化与人体生命的无常一样都统一存在于宇宙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认为,当这个整体内部出现不和谐或者外界出现异常时,微生物之间的生克规律就会混乱,最终会导致瘟疫的暴发和流行。战国时期神医扁鹊在《难经》中写到:“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中医有句名言“有诸内必形诸外”,也就是说人体内在的疾病会反映到外表,通过外表即能认识到内在的问题。“望闻问切”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以至于扁鹊只用“望”就能准确获悉蔡桓公的病情。望、闻、问、切是中医全面系统了解病情的手段,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体现了整体的哲学思维。比利时著名学者普利高津曾说:“中医传统的学术思想着重研究整体和自发性,协调与协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医的哲学思想。”中医采取辩证施治的整体原则,用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中医治病的思路就是从整体出发,调动人体自身功能对抗疾病,中医给予病人更多的时间和关注,它治病注重的是整个人体而不是人体的某个部分。

中国传统艺术与中医一样,以整体的思维方式把握世界,以“天人合一”的哲学世界观为基础,以“人学”为核心,侧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以美善统一为基点。“所谓‘惟人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为‘五行之秀气’,为‘天地之心,无行之端’《礼记·礼运》都在强调人的主导地位。孔子以人文精神解释祭祀缘由。这些都表明审美观念上的天人合一的自觉意识背景已经形成。阴阳五行和谐原则,便是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重要成果。”①“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中国艺术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体现着和谐的原则。“儒道互补,方为主体和谐心灵的完整体现。中国艺术正反应了宇宙和谐精神与主体和谐的合一,从而心有所感,艺有所达。”②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气是万物生命生存的本质,万物生命的诞生与生长都归结于“气”。“春气发而百草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这些都是从阴阳二气的变化来解释万物生命的诞生。人也和万物一样,生活在由气支配的时节变化中。“春生夏长,是气之长也。人也应之。”(《黄帝内经》)在中医学里,人也和自然万物一样,是气聚的产物,“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因此,所谓的生死、有无都归结于气,气主宰了一切。“故曰:通天一气耳。”(《庄子·知北游》)“气,体之充也。”在中医中就有“气虚”“气滞”“生气伤肝”“火急攻心”之说,中医推崇静心、守神而养生、休生养性,以此恢复元气。张景岳说:“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中医从“气”的角度来认识疾病,对疾病的治疗着眼于对“气”的调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也不无道理。元气论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融入中医学理论后,对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用“气”来说明美的本源,“气”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艺术中有“笔气”“墨气”“灵气”“气韵”之说。“气”是艺术作品的生命,也是作者灵魂的再现。谢赫的“六法”中把“气韵生动”作为评判一幅作品好坏的最高标准,“气”不仅蕴含了艺术作品的生命,还包括艺术家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学识修养。“气”是通过整体的内在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个物体之上。艺术作品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元气”,为了表现其独特的“气”,艺术家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家与今天的画家相比可谓是全才,他们不仅有精湛的绘画技巧,还精通书法、画论,有很高的学识修养,因而他们的艺术作品到今天还被人们顶礼膜拜,是中华艺术的瑰宝。

中国传统美学与传统艺术主张中和为美,“和”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要达到“和”,其重要法则是要掌握好“度”,过或不及都不为美。“中和”是一种模糊而崇高的美,是一种含蓄的美。“和”的这种辩证的观点渗透在中国艺术当中,并被广泛的运用。用笔的“浓淡”“干湿”“轻重”“快慢”“方圆”;经营位置的“疏密”“主次”“聚散”“向背”;处理手法中的“以白计黑”“以小见大”“虚中实”“实中虚”“密中密”等都体现了“和”的辩证思维。“中国画艺术处理讲究火候,对于修养高的作品,常誉为‘炉火纯青’。艺术处理要求恰到好处,过头了则物极必反。”③中医中的“中和”体现为它始终谋求与万物的共存之道,它没有把目光仅仅局限在只能用精密仪器才能认识的所谓的“病毒”上,而是宏观地从生命的角度看待宇宙万物,在中医的词汇里不强调对抗,这也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医术之道:西医讲求对抗,中医谋求共处。

中医和中国传统艺术同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发生、发展、成熟,故它们遵循着同样的思维方式。中医并不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作为学术的主要思维方法,使得它与同样以注重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方式的形象思维为思维方法的中国艺术有本质的相似。古老的中医是我们人类航程上的守护神,它与中国传统艺术一样,永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注释:

①朱志荣.中西美学之间.上海三联书店,第77页.

第2篇:简述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

[论文摘要]良好的人文素质会促使大学生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分析其原因,从社会层面上看,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心理日益加强;从学校层面上看,应试教育唯“考”独尊;从家庭层面看,望子成龙,期望值高。

从广义上说,人文素养指的就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现阶段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科技空前发达、咨询传播空前迅速、个人意识空前高涨,进一步发展潜力巨大,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迷茫或者说空虚,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堪忧。培养、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扼要的说,就是要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使所学到知识内化为一个优秀的人的基本心理品质。重视对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对于协调好当今社会的诸多矛盾、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1 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简述:

1.1 文史知识极度缺乏——优秀文化传承断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对人文文化的理解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大学生对理解一些人文文化概念的了解大多数只停留在一知半解和粗浅的表象化阶段,有的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比如说,当问及“民主”、“共和”、“儒家文化”等概念时,大部分大学生仅仅知道民主和专制相对,对其具体含义却语焉不详;由于近代以来历次批孔批儒运动的影响波及至今,许多学生仅仅知道儒家文化大致包括“忠”、“孝”、“礼”、”仁”等,而不清楚“天人合一”、“义利之辨”、“民生社稷”等更能代表儒家文化的先进性。现在的大学生已经远离“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兼爱、非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熏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足够的继承和发扬。

1.2 “传统文盲”大量涌现——“重外而轻内”随着时代的进步,目前大学生中不懂电脑等现代科技的“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缺乏人文素质,不知道祖国传统的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现在很多学生读不懂古文、不愿意也没有耐心看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业余时间除了是对着电脑玩游戏就是盯着电视荧屏看没完没了的节目,不看书、少写字,成为没有读写技能的“无笔族”。另外,当今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受不到“慎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等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重外而轻内”。

1.3 心态浮躁、功利心重——拜金享乐主义悄然蔓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加快,冲突矛盾也日益加剧,在这个大环境下,大学生对文化的接受常常因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易产生困惑而迷失方向。据调查,95%以上致力于考研的学生目的都是为了将来找一个好工作而不是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部分大学生开口闭口谈钱,人前人后说利,“学习只为求职”、“大学时代是修炼的时代”,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座右铭。一些学生坦言:“我们喜欢读消遣性读物,简单易懂,并且有很多搞笑的情节,看的时候很轻松。中国古典文学太过深奥、难懂,读起来花费太多时间;而西方经典由于对其文化背景不熟,不太感兴趣。”

2 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原因剖析:

2.1 社会层面: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心理日益加强全球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各种利益相互摩擦、斗争,使当前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文化令大学生顿感茫然,难以鉴别、吸收东西方优秀文化的精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网络快餐文化势不可挡的蔓延趋势以及考级、考证等就业实用主义的现实需要,使得大学生无暇估计人文素养的培育。

2.2 学校层面:应试教育,唯“考”独尊从小学到高中一以贯之的应试教育,占据了青少年上大学之前的绝大部分时间,使他们从小就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滋润。在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来,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在教材上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战略安.排,而且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前者导的氛围下,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不知“人文”为何物。长期以致文化知识体系支离破碎,文化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后者致使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步履艰难。大学校园本是增加学识、提升修养、净化心灵的场所,可是通过对大学生“床头书”种类的调查发现:现在大学生看的书除了专业课本外,就只是外语、电脑、经济类书籍和如何面试、如何社交等方面的书。至于提高自身素质的人文类书籍则鲜有人读。大学生读书求职的心态非常“务实”,把读书和求职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的指引下,他们考虑的是如何适应这个社会,如何为将来谋得高薪水的职位打下基础,因而急于掌握各种工具知识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经济管理知识和人际交往知识。

2.3 家庭层面:望子成龙,期望值高在当今独生子女的时代,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未来抱有一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心理,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过高的期望,望子成龙心切,积极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孩子上大学之后迫切希望能出人头地,在毕业后找到一份体面又薪酬丰厚的工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收回教育成本。部分父母并不重视对孩子进行良好人文素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是“唯分数论”、“唯结果论”,只要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能在毕业后找到好工作,就是孩子的胜利、自己的成功,至于其他,概不关心。

3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3.1 促使大学生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强的渗透力,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求实精神,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虚怀若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之心,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等,这些都已成为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支柱。“未学做事,先学做人”,人文素养的培育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冲破狭隘功利主义意义重大。

3.2 良好的人文素养会使人受益终身礼貌待人、严肃认真、踏实真诚、谦虚谨慎、自强自尊、稳重冷静、乐观热忱、精神振奋等等优良的人文素养是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催化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健康向上的优良人文氛围的浸染和滋润下,大学生必然会注重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健全精神人格。当良好的人文素养内化为大学生品性中的一部分时,无论他处于一个怎样的境遇,都能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协调自己的知、情、意、行,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面对人生。所以说,良好的人文素养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

3.3 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美好的人格,使其自身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如果说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叶,那么人文素养就是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所以,每一位大学生应主动地、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4 培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

4.1 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它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模式等都有深层次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认同感。我们要通过优化社会大环境、创建浓郁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等手段,使大学生感受、理解、热爱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他们身上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4.2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比重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依据目前的现实情况,落实方式之一就是将选修课做精做实。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课的课堂和老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递。通过多开设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美英等国高校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值得我们借鉴。如哈佛大学的“共同基础课”五类课程中,文学与艺术和外国文化是其中的两类;牛津大学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古典文化知识的学习。从民族的发展高度,学校应该像重视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那样重视人文课程,加强投入、纳入制度化管理,实行统一考试,考试结果与授予学位挂钩。

4.3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包括其学识水平和人格魅力。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准确把握,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游刃有余。教师的人格魅力则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教师人格魅力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感等,是学生人文素养建构的重要参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的关键。

4.4 政府、社会、高校积极参与,联手培育作为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

第3篇:简述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锡伯族;贝伦舞;艺术风格;特点

锡伯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且有着独特的舞蹈艺术风格与特点,贝伦舞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现今,贝伦舞共分为五类十六种,每一种贝伦舞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虽种类众多,但它们都来源于生活,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是自娱色彩,不限场地、不限时间,只要点燃了舞意,人们便开始翩翩起舞,足见贝伦舞的魅力。面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我们作为中华儿女有责任、有义务将其很好地传承下去,传承与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一、贝伦舞艺术风格

(一)舞蹈动作直接来源于生产生活。贝伦舞作为锡伯族民间最为盛行的舞蹈,大多的舞蹈动作都直接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及对动物的模仿。如,在“乌兰克”中一些舞蹈动作就是来源于对动物的模仿,因而一些贝伦舞舞者都可以即兴模仿各种动物的形态,非常逼真。著名的“烧茶舞”就来源于日常的生产生活场景,描写了一位女性清早拾粪、挑水、挤牛奶、烧茶、冲奶茶,然后一碗一碗端给家人喝的全过程,真切表现了人们劳作时的快乐心情。生产生活活动、自然、动物等为锡伯族的舞蹈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锡伯族人们则将其进一步创造与升华,产生了极具特色的民族舞蹈。

(二)以上肢动作为主。锡伯族属游牧民族,善骑射,生产生活中上肢使用较多、下肢运用的比较少,使得贝伦舞也以上肢动作较多,腿和脚的动作非常少。16种贝伦舞的舞蹈动作各不相同,但是基本都以上肢动作为主,舞动中舞者的情绪非常欢快、热情,有着极强的情绪感染力。如“梭克托火贝伦”,就是通过生动形象的舞蹈语言描绘各种醉汉的各种形态,舞蹈动作基本都以手和手臂为主。

(三)表演场合不受限制。由于贝伦舞是一种民间舞蹈,许多舞蹈动作又都来源于生产生活活动,使得贝伦舞有着强烈的自娱性。表演贝伦舞时,舞者一般不需要舞台,只要舞者有了舞意,哪怕在劳作中也可以起舞,因而,锡伯族贝伦舞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不限时间、不限地点,既可在年节、婚礼庆典上表演也可以在田间、牧场表演。除此之外,人数不设限制、形式不设限制,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即可起舞。

二、贝伦舞艺术特点

锡伯族贝伦舞共分为五大类十六种,每一种都有独特的舞蹈动作和特点,下面分别简述了其中十种贝伦舞的动作和特点。

第一种:锡伯贝伦。过去,锡伯贝伦也称“蒙古贝伦”,是锡伯族贝伦舞中最典型的舞蹈动作,也是基础性动作。该种贝伦舞节奏较为舒缓、易学易记,舞动动作着重体现在手臂的曲弯,脚步多为“跺步”等。

第二种:多火伦阿合苏尔。多火伦阿合苏尔,与其他以手和手臂动作为主的贝伦舞相比,此种贝伦舞以脚步动作为主,如“单跳踏转”、“单臂弹腕”、“叉腰硬肩”等,节奏明快,易激起人们高昂的情绪,所以在舞蹈表现中人们的情绪也极为愉快,为此,人们非常喜欢在喜庆的场合跳这种舞蹈。

第三种:多若罗若贝伦。锡伯族是一个注重礼节的民族,晚辈见到长辈、后背见到前辈都要行屈膝礼,“多若罗若贝伦”就是由此而衍生出来的贝伦舞,故舞蹈动作中穿插着一些行动作,如“鞠躬”。由于这是一种礼节舞,多在非常隆重的场合表演,如有贵宾光临的时候,舞姿庄重文雅、彬彬有礼,风趣幽默,完全不落俗套。

第四种:嘎拉沙什喀拉热贝伦。这种贝伦舞的主要动作有“拍胸”、“拍手”、“拍腿”等等,男女皆可参与。在表演这种贝伦舞的时候,只要观众有意愿想要舞者跳舞,舞者就会拍手、拍腿,并邀请观众一同跳舞,场面十分欢腾,为此,此种贝伦舞有着较强的自娱性,往往能够营造出欢快、热烈的氛围。

第五种:召妻舞。顾名思义,招妻舞是一种表现青年男子恋爱时情景的舞蹈,有着一定的情节,非常风趣。青年男子来到爱慕女子的家门前,向女子家的窗户招手示意,狗叫了,引起女子父亲的警觉,咳嗽了一声,将男子吓跑了。但是男子不敢就此撤退,自跳一阵后又来到女子窗前,女子终被他打动,与男子双双起舞,情意绵绵。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观众可配合着情节学狗叫、学咳嗽,有着一定的喜剧效果。该种舞蹈以它戏剧性的情节,幽默诙谐的气氛和极其特色的舞姿,十分受锡伯族人们的喜爱。

第六种:乌兰克。上文中已涉及“乌兰克”,是一种对动物形态进行模仿的一种贝伦舞,故也叫“仿形舞”。此种贝伦舞,多由男性进行表演,女性基本不参加。男性舞者合着节拍扭动着身体各个部位,动作幅度大、风格粗犷,是不是透着风趣、幽默。舞蹈由“踏步鸟叫”、“猴子窥视”、“母鸡展翅”、“乌龟伸头”、“毒蛇出洞”等一系动作连接到一起,表现出了锡伯族的游牧生活。

第七种:茶伏也布热贝伦,也称烧茶舞,由于上文中对此种贝伦舞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故不再进行分析。

第八种:梭克托火贝伦。该种贝伦舞是一种用生动形象的舞蹈动作表现醉汉各种形象的舞蹈,是一种男性舞蹈,不是女性舞蹈。这正好与烧茶舞相反,烧茶舞是女性舞蹈,男性不能跳烧茶舞。古老的锡伯族人们原生活在环境十分艰苦的边塞地区,文化较为落后,逐渐养成了锡伯族人们粗犷豪放的性格,以及不屈不饶的艰苦奋斗精神,也形成了良好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酒文化。由此,诞生了“梭克托火贝伦”,亦称“醉舞”。舞蹈动作中不止有描绘醉汉从微醉到酩醉的姿态,其中也夹杂着一些点不着烟、吃辣椒等动作,使得舞动滑稽又不失幽默,往往能够引起观看的人哈哈大笑。

第九种:着若莫林贝伦。“着若莫林贝伦”是一种锡伯族语言,译为汉语就是“走马舞”的意思。锡伯族作为古老的游牧民族,马在锡伯族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对“马”表达民族的感激、敬畏之情,诞生了“走马舞”。舞者通过动作表现一系列“马”慢跑、驰骋的动作,将马在草原上、水里的行走和奔跑姿态展现的琳琳精致,节奏明快、动作刚健有力。

第十种:多木多昆玛克辛。同烧茶舞一样是一种女性舞蹈,与其他舞种相比,这也是一种可以独自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蹈。在锡伯族人们的眼中,蝴蝶是一种“美”的、追求幸福爱情的象征,故此舞蹈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追逐蝴蝶并最终捉到的全过程表现人们收获美好恋情的愿景,生动而形象,感人入心。

三、结论

古老的锡伯族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丰富而绝伦的舞蹈文化、酒文化、歌文化等,都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子孙后代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其不断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了解民族文化的精粹,了解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岳音.多姿多彩的藏族民间舞蹈[J].中国民族,2004(03).

[2]阿吉肖昌.锡伯族民间舞蹈──―百伦[J].新疆艺术(汉文版),2008(03).

[3]刘桂腾.中国萨满音乐文化系列研究(之七) 锡伯族萨满音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03).

第4篇:简述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图案概念;图案变化;现代设计;融合

一、图案的基本概念

图案,顾名思义,图形的设计方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构图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把非再现性的图形表现称作图案,是实用和装饰相结合的一种美术形式,它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进行整理、加工、变化,使它更完美,更适合实际应用。

二 、图案变化的手法

图案的变化是把写生的自然物象通过夸张、取舍、概括为适合于装饰的图案纹样,具体的处理手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提炼的手法。 提炼的手法是抓住物象最美最主要的特征,去掉繁琐的部分,通过把对象的整体或局部概括为几何形;把对象用线描构成的方法做块面处理;把对象的外形整体概括、内部提炼,只保留主要部分等方法,使物象更单纯、完整,以加强整体特征的表现。

2.夸张的手法。 夸张的手法是加强突出对象的特征,利用变形、变色使原有的形象特征更加鲜明、生动、典型,富于装饰性,强调、突出自然物象中能够引起美感的主要部分。如梅花可将其五个圆形花瓣组成有规律的花型,的夸张变化是要突出花瓣的细长、卷曲、秀丽的特色,使形象更具有生命力,给人以美感。

3.巧合的手法。 巧妙的构思组成新的图案,在设计中,选用某些典型的特征,按照图案的规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之更富于联想、诗意和艺术魅力,但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如设计形象中巧妙地共用局部的形或同一条轮廓线的正负形等等。

4.寓意象征法。寓意,是把特定的含义和美好愿望,寓于具体的图案形象之中,用以表达某种意念、理想和感情,表示对某种事物的赞颂和祝愿。寓意贵在含蓄和自然、合符情理而不牵强附会。意要寓于形,形要蕴含意,做到形与意的和谐统一。我国民间图案中广泛借物比物的寓意手法,传达思想,付诸吉祥。象征,是以某一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抽象的、非具体的概念本质特征的方法。象征和比喻往往是不可分的,而比喻又是包含在形象的寓意中,因此,作为图案变化三者也是密切联系的。以某种形象为对象,取其相似相近加以类比,来表达特定的意义,上述几种图案变化的手法在现代设计中可以综合运用。

三、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图案变化是通过创造意念、设计形态来表达的。它综合运用联想、比喻、象征等思维手法,成为介于文字和美术之间的视觉语言形式,是信息传达的载体。其“立象以尽意”的手法,追求的是简洁,虽短犹精,情真味浓。“任何国度的设计中,都应体现国度的根,这个根就是自己的文化。”图案变化是一种高度概念化的指向方法,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灿烂文化,都钟情于自己血脉相融的本土文化,图案之美就是探索文化特色的源泉。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到处都能看到图案变化的作品,比喻暗示是工艺美术常用的一种象征手法。如今,传统的视觉形象不时出现在设计作品上,它们似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可见,图案中比喻暗示的手法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现在很多设计师都不同程度地利用民间图案作为创作素材,传统的视觉形象不时出现在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等上面,合理地从传统图案中汲取力量进行再创造,运用图案的表现手法展示独特的民族风格。雷圭元先生在《图案基础》一书中提到:“借鉴古人,借鉴外国,是提高自己图案创作水平的途径之一,要善于利用。”原始借鉴又称模仿,如:虔诚地模仿(敬畏他人)、竞争地模仿(超人一等)、忧虑地模仿(与别人相同而不落伍,过时)、三位一体地模仿:直接模仿(小孩模仿大人,猴子学吸烟)、间接模仿(积累、总结、比较、记忆等)、创造性模仿(取优创新、批叛的继承)。因此,我们要擅于模仿。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创作了大量文化招贴。他在《2007全国设计伦理教育论坛》上的发言中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其实图案的应用就是敢为人先的创造与发明,大胆设计、大胆改造、大胆实用新工艺、新材料、新科技的全过程。设计是一种创造,但不是发明。在设计构思时,广开思路,广泛借鉴,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设计出高于前人的作品。例如日本,设计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究其原因,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成功融合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及兼容并蓄的设计理念。作为平面设计的形式本身,图形化倾向一般比较明显。民间图案的应用,可在它们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观者可以从中领悟作品深层的民俗精神和民族特点。因此,在设计时离不开对周围民俗精神的考查和认识, 体现民俗观念是一种良好的创意设计方法,是具有中国特色设计的内在支柱。在现代设计中因为民俗观念本身与广大受众的交融性,将有助于设计为众多人所理解和接受,同时,设计中的民俗特征不应单单从造型的角度来理解,也应对其深层的民俗基因进行把握。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更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  

四、结束语  

通过对图案变化的再创造再设计,一方面使自己的传统文化得到较好的继承和弘扬,另一方面,通过对西方设计的模仿和学习,形成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特色设计之路,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图案作为媒介的传播体,凭借方寸纸上的静态图像追求文化品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深度表现,提高传播力度,强化观念,丰富视觉表现,使主题的引导及说服功能更具亲和力、感染力、震撼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简述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传统建筑;材料选择;土木结构;群体组合;斗拱

1.概述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 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发生阶段:从原始社会至汉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已日渐完善,并确立自身体系,成为之后2000年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主体构造形式。同时,人们掌握了夯土技术,烧制了砖瓦,建造了石建筑。秦汉时期,开始出现规模宏大的工程,如秦之上林苑、阿房宫、长城,汉之长乐宫、未央宫等;(二)过渡阶段:魏晋南北朝。魏晋为秦汉之余脉,南北朝为隋唐之初始。砖瓦的产量、质量及木构架技术都有所提高。大量兴建佛教建筑,云冈、龙门石窟建于此时,敦煌石窟亦始建于此时;(三)成熟阶段:隋唐五代宋辽金,中国古代建筑达到顶峰。砖被更多地使用,琉璃制作工艺大为提高,建筑构件比例逐步定型。建筑类型完善,规模极恢宏,图样和模型在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建筑师成为专门职业。这一阶段中隋唐建筑雄伟、简洁、朴实,两宋建筑则精巧、繁缛、绚丽;(四)程式阶段:元、明、清(1840年前),建筑技术达到极至,建筑体系高度标准化、定型化,个体建筑形制凝固,总体设计发达。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无论处于哪个阶段,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基本“语汇”都离不开土与木。

2.中国传统建筑之精神

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这样,如此执着地热衷于土木结构及其群体组合。梁思成曾指出:“从中国传统沿用的,土木之功这一词句作为一切建造工程的概括名称可以看出,土和木是中围建筑自古以来所采用的主要材料。这是由于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在古代有茂密的森林,有取之不尽的木材,而黄土的本质又适宜于用多种方法(包括经过挖掘的天然土质、晒坯、版筑以及后来烧制的砖、瓦等)建造房屋。这两种材料之掺合运用对于中国建筑在材料、技术、形式传统之形成是有重要影响的。” 中国建筑从其起源意义上的材料选择开始,就走上了土木结构这独特的文化发展之路。

人类文化史的一条规律告诉我们,人类的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两者往往是同步对应的。建筑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主要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出现的,它必然受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制约;而生产方式又深受时代、地理与种族因素的影响。中华原始初民世代繁衍生息于“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的广阔的亚洲北温带区域,这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植被丰富,为创造无与伦比的农业文明提供优越的条件。以“耕耘为食”的大地文化与“土木为居”的大地文化,恰成内在的文化对应。中国建筑文化的主要物质构架是土地和木材,这正是东方大地农耕文化的有力馈赠。

因此。中国建筑自古以土、木为材,在文化理念与审美意识上,又是与远古农业文明相联系的,对大地(土)、植物(木)永存生命之气的钟爱与执着。

3.中华传统建筑之特色

以土木为材,决定了中国建筑技术、结构的发展方向。在结构上,由于以土木为材,墙只成为划分空间的一种手段,一般不用于承重,而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创造了与木构架相应的平面与建筑外观。从而出现中国建筑所独特的群体组合和独有的技术文化即斗拱。

斗拱,可以说是中国建筑的名片,“知名度”极高,是中国建筑文化一项突出的技术与艺术成就。它的出现由以下所决定:

(一)为中国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的木材的性能所决定。木材是自然形态的建筑材料,它具有与石材等不同的韧性,但木材的长度、粗度与刚度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木材这种建筑材料的性能与整座建筑荷载之问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存在,推动了斗拱的发明。

(二)为中国建筑的空间造型所决定。中国建筑的传统样式,是一种大屋顶形制,而且是一种以大屋顶为主要空间造型的土木合构的建筑样式。其始终要求较大的出檐,这就造成了梁柱最大的承重力与屋顶重量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便促使承檐结构大发展,而逐渐发展成为组合复杂的斗拱。从结构技术意义上讲,斗拱对屋之重载具有一定的承托作用,加强了柱子与梁、枋、檩的结合,使其木构接榫处不因过重的压力而受到损害,在力学上具有分力的作用。由于外檐斗拱具有逐层挑出支承荷载的分力作用,正是这样,才能使沉重的屋面出檐深远;在伦理学功能上,斗拱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品位、等级观念在建筑文化中的象征,斗拱形象的政治伦理色彩总是以中国皇家宫殿、坛庙之类为最典型、最强烈,推崇王权,是以建筑技术所表达的斗拱文化的强烈主题;在审美功能上,斗拱是独具风韵的美的构件,它的美由技术转化为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斗拱之结构错综多姿,具有错综之美;逻辑清晰,具有葱郁的理性之美;作为整座建筑的装饰,又具有装饰之美。

第6篇:简述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大漆;水墨;陶瓷;漆画;现代

中图分类号:J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187-01

一、现代大漆绘画发展的简述

(一)漆画的发展潜力

大漆是天然漆,有称之为土漆、中国漆。经过提炼后,特有一种透明的琥珀色调,具有深遂、含蓄、深厚的美感。

用漆作为绘画材料所完成的作品统称为漆画。漆画是以天然大漆为主要材料的综合性绘画。也可以用腰果漆和合成漆(如聚酯漆),因此从广义上说漆画是运用漆性物质的绘画。漆画的材料是多种多样,除漆之外,还可以用金、银、铅、锡以及蛋壳、螺钿、石片、木片等镶嵌在画面上。依据其技法不同,漆画可以分成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不同种类。漆画包括很多种类的画种,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巨大的艺术潜力。漆画之美正逐步的被人所认识,为现代收藏家所青睐。漆画作为一个新兴的画种,艺术家研究的对象(各种艺术形式发展到了极致),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向着自然的造化,向着深邃的人生,向着看不见的精神世界,进行着深层次的思考和求索。漆画正是艺术和科学、绘画和工艺的完美结合体。中国的漆画正以高速的全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二)漆画是新画种,需要创新才能发展

中国传统髹漆艺术为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物质基础。处在工业社会的今天,新材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不断涌现。继承传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创新才是漆画发展的可靠保证。从漆器转变成漆画成为一个新画种,只是近百年的事,不过也仅仅是艺术森林中的一支新苗。漆画界的前辈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开创了现代漆画的第一步,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现代漆画还显得较为稚嫩,还处在发展上升阶段,不过这是阶段性的过程。当然纵观现代漆画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发现许多作者在漆画创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传统经验、技巧和模式框架的影响和限制,循古依旧,对新生事物熟视无睹,不敢超越不能创新,甚至在现代漆画大发展时拖了后腿,影响现代大漆绘画的正常发展。

二、大漆的特性

(一)大漆的优点

经几代人的实践足已证明,大漆是一种很理想的绘画材料,是其它材质无法超越的。大漆涂刷成膜后,漆膜的厚度不同,然透明度也不一样,并且有着沉着厚重,淳朴优雅。它还具有独特的耐久性、耐磨性、耐腐蚀、不怕潮、附着力强,并有美丽柔和的光泽,一旦坚固,便永久不变等特点,显示了大漆材料独特的优越性,被誉为“涂料之王”。

(二)未能征服大漆而产生的缺点及对画家的要求

通过漆艺学习,深刻的体会到了大漆虽然具备许多优良的性能,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漆液中含水较多、易变质、不能久存,还具有使人皮肤过敏的特点等;而且大漆材料在现代漆画的现实运用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大漆在空气中瞬间氧化(转色),不能厚涂、干燥慢、漆膜需要入荫;同时大漆的色泽深沉,不适宜表现一些明亮的、冷色调画面;另一方面,大漆对入漆颜料很挑剔,只有性能较稳定的少数颜料适宜入漆。因此颜色很少。大漆有很重的棕褐色,调配出的色漆都会带有棕素,和钛白调在一起只能出现奶白色,其它颜色则逐步加深等等,还有我国生产大漆的较少,不易购买,每一次生产的漆性能也有明显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大漆绘画比国画更需有耐心的心境和平和的心态,静心与大漆的性能达到完美的结合,但今天,浮躁的心态使不少画家不敢涉足大漆。这些都增加了漆画绘制的难度,给创作带来很多不便,使漆画发展不能突破。不过经过亲身的接触以及对大漆厂的了解,结合现代的技术和其他材料,对大漆属性的进一步了解同样也能克服制作的难度,只是缺少对大漆材料的驾驭能力和创作过程大胆的创新。

三、在漆画创作中选择大漆材料是一种文化选择

(一)传统艺术媒材的三大属性

以天然大漆从事漆画创作,首先是一种文化选择。坚持它的理由,就是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艺术媒材的三大属性:一是很脆弱;二是历史的见证,表现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三是它具有内在的创造性与文化再生能力。

(二)大漆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而具有人文性

大漆是一种材料,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材料。比起腰果漆、聚脂漆等一类的现代涂料来,大漆不仅具有一般材料学意义上的物理价值,而且因为丰厚的历史积累和沉淀而具有深厚文化价值。文化价值使大漆的材料学意义变得更加复杂化了,以至于创作起来非常麻烦,并且讲究极多。这种“复杂化”意味着具有古老的文化传统,也就是说,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使大漆的“材料性”历史地实现了思想开化。历史性的选择大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定价值选择,而大漆也在中华文化长河中不断的被熏陶,并从中汲取养分,以至成为一种足以代表中华文化和民族品格的特殊文化材料和艺术表现方式。中国人经过长期的漆艺研究,不仅了解了大漆的物理特性,并且还把这些特性与我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审美情感紧密的联系起来。漆工艺对色泽的追求和讲究非常符合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正是中国人的文化理念和审美情感塑造了大漆的人文漆性,并发展出追求和凸显这种漆性的漆工艺,同时,漆艺的创作实践也反过来培养了文化认知理念。因此,认识大漆的文化性,是今天的漆艺艺术家接续中国传统漆艺的基本前提。

四、大漆绘画的现代性

关于艺术现代性问题,很多人存在很多的认识谬误。受西方中心主义影响,或许是受社会发展程度和西方推行的民族同化政策的影响,人们习惯性的将西方文化属性视为现代性,却极端排斥本土文化属性,认为本土文化落后、愚昧、低级和孽根。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大漆表现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由于自己对大漆认识的不足,不能很好的驾驭它,并不是大漆跟不上时代,传统落后的材料。相反它能够表现的空间很广,具有很独特的艺术语言。因此,如果今天有必要刻意强调一种漆艺的现代性的话,那么我们就应该珍重大漆,珍重中国髹漆的传统文化,在漆的传统文化中磨练,以期获得漆艺的“开化”。大漆材料的作品就是走在时代的前沿,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开化创新的漆艺自有现代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漆的发展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是顺应了时代的审美需求,艺术追求,兼具了文化现代艺术的最终结合,顺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是艺术家找到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工业社会的机械化生产,都是采用化工材料来替代艺术创作,却遗忘过去的文化传统材料,然而现代艺术家们在不断寻找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大漆材料成为首选,具有很好的艺术潜在能力和文化素养,因此大漆绘画材料艺术从没落的状态开始走向崛起。

参考文献:

[1]明·黄成著、明·杨明注;王世襄编.髹漆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2]杨斌.延续伦理血脉之从民间艺术到公共艺术[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8.4(双月刊):36-38.

[3]施宝霖.福州的脱胎漆器与漆画艺术[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989.4:88-90.

[4]乔十光.漆画浅谈——由福建漆画展想到的[J].美术,1980年07期.

[5]陈中行.古代饱水漆、木器的脱水处理[J].江汉考古,1980年02期.

[6]乔十光;.漆画[J].装饰,1980年01期.

[7]王性炎.“涂料之王”——漆[J].生命世界,1980年06期.

[8]曹振峰.福建漆画[J].装饰,1980年04期.

第7篇:简述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

论文摘要: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传统建筑源远流长、自成一体,并在几千年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广泛影响其他国家。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孕育出了以“土木为材”的中国传统建筑。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亲地”倾向与“恋木”情结;同时从结构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简述中华传统建筑的优越之处,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建筑,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国建筑。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材料选择;土木结构;群体组合;斗拱

一、概述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它创造出许多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巨大的贡献。建筑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极其重要的标志,往往伟大的文明都伴随着伟大的建筑。如我们所熟知的雄伟古老的中国长城、方正高耸的埃及金字塔、典雅静穆的希腊帕提侬神庙、清丽纯美的印度泰姬陵等。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将木材这一主要结构材料的性能充分发挥和运用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在许多方面可以与现代建筑将钢与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的充分运用相媲美。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古代匠师们在建筑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且能够看到我们现代中国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不足之处,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建筑,建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发生阶段:从原始社会至汉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已日渐完善,并确立自身体系,成为之后2000年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主体构造形式。同时,人们掌握了夯土技术,烧制了砖瓦,建造了石建筑。秦汉时期,开始出现规模宏大的工程,如秦之上林苑、阿房宫、长城,汉之长乐宫、未央宫等;(二)过渡阶段:魏晋南北朝。魏晋为秦汉之余脉,南北朝为隋唐之初始。砖瓦的产量、质量及木构架技术都有所提高。大量兴建佛教建筑,云冈、龙门石窟建于此时,敦煌石窟亦始建于此时;(三)成熟阶段:隋唐五代宋辽金,中国古代建筑达到顶峰。砖被更多地使用,琉璃制作工艺大为提高,建筑构件比例逐步定型。建筑类型完善,规模极恢宏,图样和模型在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建筑师成为专门职业。这一阶段中隋唐建筑雄伟、简洁、朴实,两宋建筑则精巧、繁缛、绚丽;(四)程式阶段:元、明、清(1840年前),建筑技术达到极至,建筑体系高度标准化、定型化,个体建筑形制凝固,总体设计发达。砖的生产大量增加,琉璃瓦的数量及质量都超过过去任何朝代。无论处于哪个阶段,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基本“语汇”都离不开土与木。

二、中国传统建筑之精神

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这样,如此执着地热衷于土木结构及其群体组合。梁思成曾指出:“从中国传统沿用的,土木之功这一词句作为一切建造工程的概括名称可以看出,土和木是中围建筑自古以来所采用的主要材料。这是由于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在古代有茂密的森林,有取之不尽的木材,而黄土的本质又适宜于用多种方法(包括经过挖掘的天然土质、晒坯、版筑以及后来烧制的砖、瓦等)建造房屋。这两种材料之掺合运用对于中国建筑在材料、技术、形式传统之形成是有重要影响的。”

中国建筑从其起源意义上的材料选择开始,就走上了土木结构这独特的文化发展之路。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中国建筑的原型可分为“穴居”和“巢居”商大类型。《墨子·辞过》对穴居起源有以下描叙:“古之民未知宫室,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对于巢居起源,在《庄子·盗跖篇》有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日有巢氏之民。”黄土地带源于穴居的建筑发展,是土木混合结构的主要渊源;而沼泽地带源于巢居的建筑发展,是穿斗结构的主要渊源。

人类文化史的一条规律告诉我们,人类的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两者往往是同步对应的。建筑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主要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出现的,它必然受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制约;而生产方式又深受时代、地理与种族因素的影响。中华原始初民世代繁衍生息于“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的广阔的亚洲北温带区域,这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植被丰富,为创造无与伦比的农业文明提供优越的条件。以“耕耘为食”的大地文化与“土木为居”的大地文化,恰成内在的文化对应。中国建筑文化的主要物质构架是土地和木材,这正是东方大地农耕文化的有力馈赠。

中国又是一个非常重视生命的民族,此即《易经》所谓“天地之大德日生”,“生生之谓易”。在原始初民看来,植物春华秋实,夏荣冬枯,死而复生,绵绵不绝,生命永存,比起石头之类“死物”来,自然是更富于生气的。同时大地本身,虽然不是生命本身,但它含蕴着生命之气,此亦即《易经》所谓“地势坤”,大地“厚德载物”,“含吐万物”,“应地无疆”。《管子·水地篇》所谓“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大地与生命是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中国建筑自古以土、木为材,在文化理念与审美意识上,又是与远古农业文明相联系的,对大地(土)、植物(木)永存生命之气的钟爱与执着。

三、中华传统建筑之特色

以土木为材,决定了中国建筑技术、结构的发展方向。在结构上,由于以土木为材,墙只成为划分空间的一种手段,一般不用于承重,而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创造了与木构架相应的平面与建筑外观。从而出现中国建筑所独特的群体组合和独有的技术文化即斗拱。

斗拱,可以说是中国建筑的名片,“知名度”极高,是中国建筑文化一项突出的技术与艺术成就。它的出现由以下所决定:

(一)为中国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的木材的性能所决定。木材是自然形态的建筑材料,它具有与石材等不同的韧性,但木材的长度、粗度与刚度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木材这种建筑材料的性能与整座建筑荷载之问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存在,推动了斗拱的发明。

(二)为中国建筑的空间造型所决定。中国建筑的传统样式,是一种大屋顶形制,而且是一种以大屋顶为主要空间造型的土木合构的建筑样式。其始终要求较大的出檐,这就造成了梁柱最大的承重力与屋顶重量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便促使承檐结构大发展,而逐渐发展成为组合复杂的斗拱。从结构技术意义上讲,斗拱对屋之重载具有一定的承托作用,加强了柱子与梁、枋、檩的结合,使其木构接榫处不因过重的压力而受到损害,在力学上具有分力的作用。由于外檐斗拱具有逐层挑出支承荷载的分力作用,正是这样,才能使沉重的屋面出檐深远;在伦理学功能上,斗拱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品位、等级观念在建筑文化中的象征,斗拱形象的政治伦理色彩总是以中国皇家宫殿、坛庙之类为最典型、最强烈,推崇王权,是以建筑技术所表达的斗拱文化的强烈主题;在审美功能上,斗拱是独具风韵的美的构件,它的美由技术转化为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斗拱之结构错综多姿,具有错综之美;逻辑清晰,具有葱郁的理性之美;作为整座建筑的装饰,又具有装饰之美。

第8篇:简述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和谐理念;人本主义

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意识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无论企业管理方式如何复杂和多样化,人都作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整理支柱。这就要求人们在现代管理中注重于人的智力、体力和潜力的开发,激发员工的潜能,在管理中实现人本化。

任何科学有效地管理离不开深厚的民族文化思想。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着许多相融之处。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以及“以民为本、以德治国”的社会治理思想对于当今的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所以我们从人力管理的角度去研究儒家思想,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简单来说,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儒家整体和谐理念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

儒家思想的思维方式主要特点是整体思维,这种整体思维的特点运用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就是一种整体管理,也就是系统化管理;而西方思想的思维方式特点是分解,无统揽照顾整个局面。从这方面来看,儒家文化的整体思维有利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管理。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从系统整体理念出发,一向讲究于“和”。如创始人孔子就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都反映了对人际关系和睦的强调。由此可见儒家思想重视人际关系协调和群体和谐,注重个人对集体的贡献。而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就非常注重于团队合作,只有合作才是一切企业和组织成长之本。一个企业发展和在市场竞争的成功有赖于所属员工的团结合作,而相互冲突和斗争能毫不含糊地毁掉一个企业。如知名公司青岛海尔集团就凭着职工的团结协作,终于能发展为全国的知名企业。

儒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中庸理念,其中庸的观点是“过犹不及”,也就是主张执中来求和,矛盾的双方实现和谐与统一。儒家思想把中庸的观念看作是人们不容易达到但又不可缺、至善至美的道德理念。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中庸思想具体表现在对员工的选拨、管理以及激励等方面。领导在对员工的管理中,要适度中庸的观念,否则就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下降以及激起员工的抵触对抗情绪;在对人才使用上,对人才的埋没、小材大用或者大材小用都会造成人才资源上的耗费。

在这方面,美国著名的“彼得原理”与中庸之道就有相似之处。人力管理工作关键就是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但在这过程中,过多或过少都会压抑员工积极性的发挥。所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讲究制度管理与人力管理的相结合,制度是硬,人力是软,只有刚柔并济才能做到最佳管理,这也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体现。

二、儒家的人本主义思想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

儒家思想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力资源这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例如儒家思想的“人和”作为一种要求企业员工遵守的伦理规范,能倡导企业建立和谐的内外部环境,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员工们和谐的团队精神。如果“人和”思想运用在企业外部环境,则表现在企业关注和气生财与公平的良性竞争、企业与政府和公众建立一种良好和谐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儒家的人本主义思想,与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管理思想有相似之处。如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倡“爱民”、“惠民”、“裕民”,在领导对人的管理上,则主张“仁”“爱”理念。用在现代企业的人事管理上,则是领导要以礼待员工、并且员工之间以礼相待,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互相信用与尊重,这些都有利于企业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的人本思想用在企业管理上,也就是领导上级对下属员工谦和宽厚,下属对领导忠于职守,这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如能把员工看作是“社会人”,能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和发展员工的潜能,将企业的实现目标与员工的理想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企业与员工感情交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员工的忠诚度。

三、儒家的道德观念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

儒家思想的一些道德观念,如“仁者爱人”,用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可以突出强调员工的仁爱之心,用规章奖惩制度号召员工团结友爱,使企业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仁”的具体做法是忠恕之道,作为人力资源的领导者,就要以身作则来带动公司的其他员工;在对待别人上,就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团结公司的人员,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点是儒家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导向力的最好说明。

儒家的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观也有利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如孔子对义与利关系的看法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在义与利的抉择上调整好心态,在公私利益冲突时牺牲小我、完成大我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9篇:简述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范文

如若要对这五天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只有一句话——出发时轻松松的,是心情;归来时沉甸甸的,是收获。临行前,我们充满期待,步履轻快飞扬;培训后,我们多了份思考,脚印成熟而坚定。如培训通知上所言,此行的目的在于,“使新入部公务员尽快熟悉文化部职能和机关工作的运行机制,初步掌握机关工作基本技能,加快从大学生到国家公务员角色的转变”。为此,人事司的领导为我们安排了野外拓展训练和课堂业务培训两个项目,让我们在身心上接受了新的洗礼,使我们在面对困难进行积极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自己,认识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在拓展训练当中,通过背摔、飞越断桥、孤岛脱险和高墙逃生等四个项目,既培养了我们挑战并战胜自我的勇气,更发掘了我们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的团队协作精神。从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自信与相互信任,是一只队伍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战无不胜的有力武器。相信自己,也要相信自己的队友,由此才能相互鼓励,不断进取。

不过,比起拓展训练来,我觉得,此次培训的重点,更应是在业务培训部分,因为,某种程度上,拓展训练只不过是一种体验,而业务培训,则可以理解为认识上的一个提升,一个改变,一个飞跃。因此,我想用更多的笔墨来就课堂学习部分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业务培训总结

(1)关于“公务员意识”的认识

在“开学典礼”当日,孟晓驷副部长在简述了“公务员”的定义之后,便开门见山,向我们这群新人提出了“四点希望”,希望我们尽早树立四个意识,即,公仆意识、法纪意识、责任意识和学习意识。之后,第一堂课上,人事部付兴国副司长更是直截了当地要求我们克服学生时代的四种不良心理:依赖心理、畏缩心理、自傲心理和浮躁心理,改变学生时代单纯幼稚的眼光,从成熟的公务员的角度来观察社会,捕捉信息,并在政治上、法律上、服务意识上、工作上、调研上、心理上等多个方面,培养自身能力,联手打造一个“英才政府”。

“英才政府”,多么令人振奋的四个字!

有幸能成为国家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同时,在自豪的背后,我也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作为政府组织中新的细胞之一,如何保持自己的正常运作,如何做才能让“英才”二字无愧于心,我想,首先应当从意识上对自己有一个清醒而清晰的认识:自己已经不再是个做事无须负责任的学生,而是一名言必信行必果、肩负着国家未来的公务员了。

也许对校园里深居简出的我而言,飘荡得更多的,是理想主义的色彩;一夜之间理想变成了现实,不禁会错生一种措手不及的茫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多少年来,我一直被这句话中的饱含的悲壮豪情与公怀大义所激荡着、鼓舞着。何谓“天下”,苍生百姓即天下;先忧其忧、后乐其乐,方是全心为民的国家和社会的公仆。“公务员意识”,说到底也就是“公仆意识”,一旦这个意识在脑海中深深地扎了根,那它便会在有形或无形之间,成为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南。而这个意识,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如今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有意识地强化并坚定这个意识。只有具备了公务员意识,才具备了当称职公务员的资格,我想。

2)关于“学习”的问题

也许,刚刚逃离了学校讲堂的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与书本作业考试论文们挥手道声GOODBYE,便又要面临一个崭新的学习任务了。“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人事司吕章申司长再三强调年轻公务员必须加强学习,做政治素质坚定、品德素质高尚、能力素质突出、心理素质过硬的新时代公务员。

学习,只有不断地扎实有效地学习,才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英才”公务员。

“书到用时方恨少”,工作了以后才发现,学了多年的书本上的知识,还远远不够用。作为外语专业出身的我,就目前状态,还远称不上“精通”外语,而除了外语之外,作为文化部门的公务员,还有政治理论修养、市场经济学、文化文史知识、法律与行政、国际关系问题以及网络操作技术等等,都需要我们去涉猎,去掌握。此外,在具体的业务操作上,更有许多实践性的地方需要我们熟悉之后融会贯通。

学习,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先求“独善其身”,再图“兼济天下”。自我的完善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摸清规律;要“虚心请教、留心观察”,做有“心”人;还要注意加强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的交流,做到共同提高。

学习,将是我们终身的事业。

3)关于“文化、市场与外宣工作”的理解

相信很多新同事和我一样,对市场司的刘玉珠司长和艺术司的冯远司长的讲课印象深刻。刘司长谈吐风趣,他早早便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并与市场有机结合,使得这一产业日益发展壮大。他预见,“文化消费将成为将来社会消费的主流,但管理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他主张,“深入市场管市场”,即公务员必须敢于实地考察,深入调研。而画家出身的冯司长,则以一句“我首先是一名公务员,其次才是一个艺术家”,令在座的每一个年轻晚辈都深深折服。当“文化”作为“三个代表”之一在党的纲领中首次被提及,当孙家正部长明确提出“以文化人”的工作理念的时候,我们便已意识到,作为文化部的成员,我们任重而道远。

在我眼里,文化艺术与市场运作,似乎很多情况下是背道而驰的。而我们的任务便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来,通过对行政事务的管理,在进一步开放的同时不断地规范国内的文化市场,使市场作为文化艺术的载体,在动态中加深并扩大文化艺术的影响力。作为外交人员,从事的是文化的对外宣传工作,目的在于向外推广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它区别于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式外交手段,而主要是从“软处”入手,并结合上述外交手段,刚柔相济地加强国家的对外影响。

冯司长说,中国的文化正处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期。而转型必然要经历的便是阵痛。有些传统的东西,如果未能及时做出自我调整、与时俱进的话,很可能出现传承的断裂,甚至匆匆谢幕,从此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也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代价。为了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我们需要有粉碎和重组的勇气,以及冷静理性的思考和完善知识结构的自信。对此,我想使用一个也许并不十分适耳的词—一“攘外必先安内”,所谓先“安内”后“攘外”,指的是先立足于本国,在稳定了国内文化市场的前提下,努力培养精品文化艺术,克服浮躁心理,厚积薄发,将经受住市场考验的、具备竞争力的精品文化艺术进一步推向国际社会。试想,一个不成熟的缺乏底蕴的文化,又怎能在国际社会的风云变幻中长久地立足呢?

其实,在课堂上便提出了的,有许多全新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深思,去领会。诸如,如何才能改变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或说中华文化)约定俗成的看法与成见,如何保留一些日渐式微的传统文化,如何创造一个能够代表新中华形象的文化表征,等等。为此,前人沉思过,争论过,然而,这一切,也许都将留待明日,由我们去面对,去处理。新晨

综上三点,一言以蔽之,即,树立公务员意识,坚持不懈地学习,勇于在工作中实践和创新。这便是我此次培训的最大收获。

此外,作为题外话,我还想提两点建议,纯属个人意见,仅供人事司领导们参考:

(1)关于授课形式:此次培训,不论是课程的安排,还是联欢活动、体育比赛的筹措,都十分合理,注重劳逸结合,在调动积极性和发掘综合素质方面都很成功。但在授课形式方面,我很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采用冯远司长先讲课、后交流的形式。毕竟,平时难得有机会和各个司局的领导们坐在一起,除了单向地听课外,还希望能采用交互的方式,通过问答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