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On Practice is the Comrade Mao Zedong's classics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t practice view, and it has a complete and perfect elaboration on human cognitive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Graduate students' learning activities is also a practice of learning, and in the basic points in On Practice can guide this learning practical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basic epistemologic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explains the necess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is learning guide, and then analyzes the perspective of this article, and points out the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some specific viewpoints in this article on graduate students stud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实践论》;认识论基本原理;高等院校校研究生学习实践;现实指导性
Key words: On Practice;basic epistemological principles;graduate students' learning practice;practical guidanc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251-03
0 引言
《实践论》是同志关于实践基本原理的经典著作,对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关系的问题有全面、完善的阐述。高校研究生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学习的实践,《实践论》中的基本观点可用以指导这一学习实践活动。
1 用《实践论》观点指导高校研究生学习实践十分必要
认为,一切社会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这不仅是实践活动对科学理论的呼唤,更是科学理论本身发展和创新的内在要求。高校研究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践活动,因而有必要以《实践论》这一关于实践的科学理论来指导,促其向科学化、正规化、高效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达成最终的研究生培养目标。
1.1 认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 认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客观的,不可分割的,离开认识谈实践或离开实践谈认识都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所以,在高校研究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论》作为一部专门论述认识与实践活动科学性的经典著作,必然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的起源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所有存在的惊奇。他们认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感到“惊奇”时,在情感燃烧起来对这个问题追根究底的强烈的探索兴趣时开始的。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人的欲求总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没有求知欲。那么,怎样激发学生这种精神上的需要呢?
1.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江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教师要用崇高理想武装学生,让学生懂得自己为什么奋斗,变学习创造性思维为自觉行动。
2.对学生进行创新人格力量教育。创造性思维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等种种出类拔萃的人才所共同具备的基本素质。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人类的解放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试想,没有毕升的活字印刷发明就没有今天的书报;没有等一代伟人奋斗,就不可能有中国人民现今的当家作主……青年人的求知欲最强,然而若不加以培养和科学引导,就会自然萎缩;只有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才会不断激发起好奇心和求和欲。
3.对学生进行现实教育。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我国位居世界强国,从现在起我们必须村立创新的紧迫意识,积极发展创造性思维。
4.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用人制度的改革,未来社会所需人才不再是“学富五车”的书呆子,而应是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如果我们现在不培养创造能力,将来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很难生存和发展。
二、培养学生“幻想”的能力
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在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思考就发生困难。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而且还能激发我们去做出新的努力,去探索,去进行创造性劳动。
青年人爱幻想,要珍惜自己的这一宝贵财富。幻想是构成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今天还是你幻想中的东西,明天就可能出现在你创造性的构思中。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采用角色模拟法来培养学生的幻想能力。例如,在当前出现买方市场情况下,假如你是彩电生产厂的厂长,你将怎么办?假如你是该市的市长,你将怎么办?积极幻想是符合客观规律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所以在学习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后,可以尽情发展自己的积极幻想。
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既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结果,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我是用逆向思维法、相似联想法等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一是发散性思维,二是集中性思维。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发散性思维特别重要。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找出适当的答案越多越好,而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
五、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发散性思维质量的高低,通常从流畅、灵活、独创三个维度加以衡量。流畅性指的是发散的量;灵活性是指随时机应变的能力;独创性是指对刺激性做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这三性是建筑在广泛的知识基础之上的。
一、理直气壮地强调记忆和背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我们反复强调背诵记忆环节的重要性,不仅要求学生背诵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论,而且要求学生对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均能历历在目,了如指掌,能够构建“知识树”,把课本学透、学薄,并时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多动脑、动口、动笔,特别强化了学生记忆典型例题的答题方法和答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提升效率。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明确教学中的记忆目标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二者不能分割开来。忽视知识片面强调能力,能力将成为一座沙丘之塔。所以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认真指导学生从前言、标题、摘要到正文认真熟记教材,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多动脑筋,真正弄清每个知识点。重视记忆背诵环节,明确背诵的内容。比如应该记住一些哲学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的记忆要准确,有些关键词要与教材完全吻合,不能随意搞错,如物质概念中的“客观实在”就不能说成是“客观存在”。又如规律不能说成规则,意识反作用不能说成反映。这些基础知识就如同我们房子的地基,一定要打牢打稳,只有这样才能无坚不摧。
三、运用科学的方法――“典型”记忆法
1.比较记忆法
易混比较法,就是把一些看似相似,其实有着本质区别的概念,比如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规律与规则、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等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弄清这些概念的真正区别和联系。对照比较法,就是把要比较的几个对象在同一时间出现,使学生直接在感知过程中进行辨别分析,如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等概念,从内涵上进行比较,比较它们所反映的思维过程的不同层次水平,所反映的范围、程度。意识,属于唯物论范畴的概念,而认识、理论、科学理论、真理则属于认识论范畴,它们的个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水平的反映。
2.关键词法
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要注意发现、归纳和概括出基本概念和原理中的“关键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比如,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可以分别概括为:“调节”、“刺激”、“促进”或者“棒子作用”、“鞭子作用”和“筛子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的三点可以概括为“对内”和”对外”两个大的方面。企业的兼并就是“大鱼吃小鱼”,企业的破产可以理解为企业按法定程序“安乐死”,等等。关键词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自己进行,也可以上课听老师总结。
3.系统记忆法
化繁就简,使琐碎的知识系统化。整个哲学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又分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三个部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明确知识范围,从宏观上把握知识。如我用六个字概括辩证法的内容,即联系发展和矛盾,要求学生一提到辩证法就想起这六个字来,就从这六个字里面找知识点、找范围。
4.趣味记忆法
哲学的一些原理枯燥、抽象,记起来比较困难,我就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比如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教学中,我就用了“任何事物分两点,两点之中有重点,重点并非不转变,亦可转为非重点”来概括,这样,学生就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另外,我还采用缩句法等,如:规律就是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是本质的必然的固有的联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等。
5.公式记忆法
我们把哲学的主观题归结为体现型,即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运用公式“观点+材料”;说明型即什么样的哲学道理说明材料里的现象;原理+方法论+做法(哲学侧重方法论)做法型,即用有关哲学原理说明应该怎么去做。
6.事例法
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比较难懂的),一定要找到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辅助理解,做到抽象理论具体化。比如: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就可以对应到课本上的图画“一哄而下”;理解商品的概念就联系“自己用的书”不是商品,而“书店出售的书”才是商品;“社会主义国家的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可以联系“神六的成功发射”、“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的建设”,等等。事例的寻找可上课从老师那里找,也可以自己总结,事例应该是材料、图表、漫画、数字等直观形象的东西。
7.动笔记忆法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遭,不如手过一遭,教师应要求学生动笔整理、积累、作答。
8.反复记忆法
好多学生都会说其实这些题,我们都做过,当时也明白了,就是没记住,考试时就是不会做,所以教师应注意旧题的重复和再现,好题不怕重复,重点不怕重复,重复到学生一看类似的题目,答案就能呼之欲出。
9.对比联系法
对于相近的、相反的概念和原理,把他们放到一起加以对比和联系,这比单纯一个个理解和记忆更容易。比如,学习“价值”,要对比联系“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等概念;学习“价值规律的作用”,要对比联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学习“企业”,要对比联系“市场主体”、“公司”、“企业法人”等概念。每学完一节尤其是一课的内容后,都要做这一项工作。另外,要注意老师上课在这方面的总结和参考书上面的总结。
四、多种形式检查,加强记忆效果
连线题是一种简单的测试方法。用该法设计哲学的总复习课,不仅丰富了复习方式,也是总复习的重要一环,同时复习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用连线题进行哲学复习的时机,应在高考前的系统复习之后,进入综合性复习之首。综合性复习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喜欢用这种方法开路。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开路呢?因为该法具有测试性,可以对前个阶段系统复习的“双基”,有个“扫描”,做到心中有数;又因为此法题型简明易作,学生不会腻烦,从而轻松进入综合性复习。
下面是我使用过的该法复习的一次设计,为便于浏览者体会,特加上了说明。
综合性复习第一次课(2课时)复习设计:
目的:扫描哲学上下两册系统复习后,学生掌握“双基”的情况,并以此切入综合性复习。
方法:连线题的测试与答疑。
步骤:拟题印发闭卷答题开卷复查交换评卷讨论交流公布答案 解答疑难。
[说明:先闭卷答题,又后开卷复查,是为了让学生自行解决把握不准的知识,以补足各自的缺漏。交换评卷,又讨论交流,是将考试变为练习,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而让学生讨论交流可以达到相互巩固、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也消掉了教师阅卷之繁,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搞研究。公布答案之后,学生如果还不能恍然大悟,就由教师来统一答疑,以实现“扫描”之后补足缺漏的目的。]
试题:请在两排词语中,选择对应正确的两个词语,并在之间连线。
1、 世界观 系统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哲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唯物主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唯心主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人生观 心外无物
2、 唯物论 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辩证法 世界是金木水火土构成的
认识论 比尔比保尔更厉害
价值观 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 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朴素唯物主义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以上两题,主要检测哲学常识中最基础的概念,看学生从总体结构上,把握哲学脉络的情况。]
3、 物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联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
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了封建生产关系
矛盾 西部大开发战略
规律 东西部优势互补
4、 实践 民主观念
认识 集体占有生产资料
社会存在 损人利己
社会意识 科学实验
集体主义 阶级斗争属于实践范畴
个人主义 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3、4两题是对哲学重要的基本概念的检测,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5、 物质决定意识 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矛盾的普遍性 一分为二
量变引起质变 坚持适度原则
实践决定意识 发挥主观能动性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知来自实践
6、 一切从实际出发 保护生态平衡
矛盾的特殊性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内、外因辩证关系 一母生九子九子个别
发展的观点 出污泥而不染
联系的观点 坚持调查与研究
实践的观点 后生可畏
[5、6题是检测学生对最基本的哲学原理的把握情况。]
7、 重点论 将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来抓
两点论 农业正迅速发展,但基础仍然薄弱
一点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精神万能论 只要有钱,农业就发展
金钱万能论 人都是为金钱而奔波
人性自私论 基础薄弱农业难以发展
8、 物质与意识的 抓住机会,迎接挑战,
辩证关系 关键在于如何克服困难
矛盾的普遍性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人没有
与特殊性的关系 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事物的前进性与曲 没有绕不过去的弯,
折性辩证统一关系 没有踏不平的坎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麻雀虽小
向各自相反方向转化 肝胆俱全
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不吃一堑,不长一智
[7、8两题是对比较复杂、深难的基本原理的测试,以便了解学生对这些原理理解的程度。]
这套试题由浅入深地基本涵概了上、下两册哲学的“双基”知识,但与材料分析题比较就很简单,尽管简单却完全可以检测到学生对“双基”的把握情况,因而“扫描”的目的就能达到。这之中学生自动查漏补缺的功能也在进行中得以完成。最后教师通过集体答疑,可以将学生共同的缺漏集体不上。
通观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体系,占据大半篇幅的绝不是像传统哲学那种对范畴的界定与逻辑演绎。但这并不意味着范畴对于布洛赫哲学思想研究不重要,相反,只有理解了这些范畴的内在逻辑,才有可能真正领会布洛赫希望哲学的本质内涵。因此,对布洛赫哲学范式的研究,是一条重要热门路径。“希望”。布洛赫的理论被学界称为希望哲学,首先因为“希望”(Hoffnung)是其哲学的核心范畴。从词源学上考辨“希望”,它最早出现于希腊语和拉丁语,标志着某种期待情绪。布洛赫的“希望”概念是一个综合性的语义体系,它包含了心理学上指向未来的某种强烈情绪;包含了历史过程中的某种终极目标;包含了与上帝同性同德的“信、望、爱”;也包含了一种通过自身的创造性劳动,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价值律令。总的来说,布洛赫哲学体系中的希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有两方面内涵:“一方面,希望是人的意识中的乌托邦功能;另一方面,希望是人的意识的客观关联功能,即尚未形成的事物的前假象”。“尚未存在的存在论”。“哲学家的性格是他的守护神,哲学家的风格是他的武器。”
布洛赫有其自身独特的哲学风格,他以公式“S还不是P”(主词还不是宾词)来表达希望哲学的讨论模式,揭示出“尚未”(还不是)这个范畴的中介性质。他首先在方法论上将主词与宾词分离开来,然后又在逻辑—价值层面通过“尚未”将二者关联起来,不得不说实现了一种高超的总体性。“在此,这一是的全部序列一下子浓缩为存在论的统一:否=零点,尚未=乌托邦,无或者全有=实质。”他指出,“尚未”不是绝对的无,它是一种目前没有生成而未来正在生成的状态。也正是源于这种对物质运动过程的追问,他得以构建起其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尚未存在的存在论”。“尚未存在的存在论”不是追问现实存在着什么,而是追问未来的存在,并将这种存在定格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之中,让“趋势—潜势”的自为发展去检验这种存在论的实际意义,从而让这种存在论赋予世界以永恒的“实验室”之美誉,大大跳脱了传统形而上学存在论的机械研究范式。“饥饿”。这是人的希望的根本冲动力,推定“饥饿”为希望的终极来源的过程是一个非常严密的逻辑推演过程。首先,布洛赫认为事实(Dass)的形成源于一种模糊的、无法确认的内驱力(Drag),这种内驱力起先表现为模糊的努力(Streben),而这种努力又是由特定的渴望(Sehnen)发展而来;这种渴望本源于感觉印象的感知,源于一种冲动力(Trieb)催促下的有计划的参与寻求。而饥饿(Hun-ger)这种冲动力是比任何冲动力都强烈而可靠的自我冲动,从而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刺激希望产生的冲动,它是人的内心世界的最根本冲动,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保存,是一种生命的需要。
“具体的乌托邦”。布洛赫所描摹的未来社会的蓝图基于他的“具体的乌托邦”思想。“乌托邦”在希望哲学的语境中很大程度上和“希望”是同义词。他的“具体的乌托邦”意在指向一种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乌托邦形式。按照他的看法:“乌托邦是破坏和打碎现有社会或准备打碎它的那些集团的想法,并梦想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具体的乌托邦”绝不是妖魔化,“一个表面上的自相矛盾(这种矛盾很容易为人占为己有)乃是某种乌托邦事物的稳固基础,而这种稳固基础在于历史物质,甚至在于自然物质本身的具体的开放性之中……具体的乌托邦在辩证唯物主义中,从而辩证唯物主义按照约定锁住自身的目标视点:辩证的和乌托邦的唯物主义的新事物”。他认为“并非不是乌托邦,而是一种具体的乌托邦的新事物”,目前,世界上的国家都“尚未”具备把乌托邦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因此,唯有传播乌托邦理念,导向乌托邦实践,才能真正开创人类所希望的未来。
二、现实价值的反思
我们是谁?我们来自何处,我们走向何方?我们期待什么,什么东西在迎接我们?这是《希望的原理》开篇提出的几个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布洛赫希望哲学的主题。布洛赫始终秉持恩格斯“用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的唯物论基本原则,并试图构建这样一种理论体系:以人类的需要为出发点,以饥饿冲动为推动力,将饥饿后的满足归为希望,又将希望上升为个人、社会的发展原则。如此一来,希望就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历史与社会也相应地成了永续发展的过程。哲学在传统哲学家眼里是一种静观与反思,黑格尔将之称为“密纳发的猫头鹰”,认为哲学总是出现于现实之后。马克思批判哲学的这种后知后觉,认为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僵化的圈子,而应该是开放包容的体系。而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也顺势完成了这样一种跨越,它并不等待“黄昏的起飞”,而是超越了现实的界限,开拓了未来的领域。他在《乌托邦的精神》中指出“哲学的任务不是描述现状,而是唤醒生活,是促成一个还处在潜在状态的、要是没有人的首创精神就不可能诞生的世界的出现”。他向世人宣告希望的意义,也隆重地将“首创精神”推到世人的面前。面对理论界的陈词滥调,希望哲学中蕴含的创新意识大大拓展了哲学的言说界限,为当代哲学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思维就意味着超越”。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完成了对当代精神世界四重对立的超越,即超越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无神论与基督教、无产阶级社会的社会乌托邦与世界公民共同体的天赋人权以及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对立。对于当今世界而言,希望哲学的这种超越不容小觑,它就像马良的神笔,勾划掉了人们固守的思维观念中不可逾越的鸿沟。金寿铁认为,希望哲学的这种超越“对当代精神世界而言,意味着克服当今精神世界中各种陌生而敌对的世界观乃至意识形态的对立;对于创造性的来说,则意味着对迄今为止的全部哲学传统和政治传统进行新的解释和历史的获取”。由此观之,希望哲学“对于克服今日精神世界的各种意识形态对立,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对话和理解,维护世界和平和进步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0世纪中叶的西方世界面临人性扭曲与道德衰退的困境,布洛赫基于这样一种背景搭建起了希望哲学的理论架构。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它蕴含着首创的因子,催人创造;它包含着超越的维度,引人深思;它更是一种具体的实在可能性,为我们描绘了未来社会的宏伟蓝图,让我们为之拼搏与奋斗。这种现实需求,是学者们热心于布洛赫哲学现实价值研究的根本原因。
三、理论性质的判定
布洛赫哲学是不是哲学,是学者们研究的又一重点。东西方哲学界在关于布洛赫希望哲学的理论性质判定上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夏凡将这一分歧列为“布洛赫之谜”,即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到底算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笔者发现虽然对布洛赫希望哲学的分类大不相同,但是就希望哲学的属性问题而言,中国学界的观点却是出奇的一致。即使是坚持认为布洛赫希望哲学是对的倒退的徐崇温先生,最后也承认布洛赫“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哲学家”,因而希望哲学是属于范畴的。而国外学界则不然,他们或如本•阿格尔和佩里•安德森那样对布洛赫缄口不言,或如阿多诺那样将布洛赫的思想归为表现主义文学,或如莫尔特曼那样将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归为希望神学,只有极少数的外国学者坚持认为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是的。那么,究竟如何判定希望哲学的理论性质就成为我们当下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毫无疑问,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是的,至少他自己也始终以哲学家自居。而面对学界如此截然二分的对立,要厘清希望哲学的性质,笔者认为首先需辨明学界对布洛赫哲学存在的两种误读。误读一:布洛赫曾用其希望哲学公开反对过体系。这种误读源于布洛赫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理论的批判。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斯大林主义似乎与一脉相承,人们的思维陷入这样一种僵化:布洛赫对斯大林主义的质疑就是对的反对,布洛赫提出的“热爱自由的或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离经叛道。其实大不然。他在与帕尔米尔的谈话中指出:“不再是统一的体系,同样人们再也无法谈论某种惟一的社会主义体系。”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他重估民主理念,将社会主义与被改造过的资本主义民主相融合;他继承天赋人权概念,开拓社会主义人权视域,也在社会人伦道德上丰富。因此,将布洛赫称作一位创造性的者是客观的。误读二:布洛赫哲学中某些范畴的倾向与哲学不符。阿尔弗雷德•施密特称布洛赫为“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强调布洛赫希望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倾向。而有些学者则将这一倾向扩大化,认为布洛赫已将“唯心主义的哲学主题发展到了大多数者认为已经不可容忍的地步”。笔者认为,仅仅因为布洛赫的一些范畴的唯心主义倾向而将其从阵营中驱逐出去是不合理的。人们往往倾向于把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简单化、标签化,认为二者之间不可调和。而列宁曾经说过:“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布洛赫实质上是在用黑格尔的辩证法要素来实现这样一种扬弃:不是把理解为纯粹经济的、历史的唯物史观,而是理解为一种主客交互作用的总体唯物论。为此,他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一个名叫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高贵姑娘嫁给了一个名叫唯物主义的粗壮小伙子,这曾是一次绝妙的婚姻,在中,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唯心主义,因此我们不必道歉”。这两种误读产生的根源之一在于我们的判定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判定一种理论是否属于哲学的关键,在于这种理论是否立足于的基本原理,是否能够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问题,是否能够与反、非划清界限,是否能够指导无产阶级实践走向胜利。
有很多同学认为政治就是背,只要把书本背好就能考出好成绩。其实要想真正学好政治,必须突出五个字,即:“趣”、“悟”、“联”、“忆”、“练”。
1.“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政治知识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的,与我们日常的所见所闻所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例如拿着一块石头,叫做“物质”,扔出去,叫做“运动”,不小心砸到一个人,人受伤,叫做“因果联系”,伤势的轻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伤势的轻重做出正确的判断,叫做“一切从实际出发”,遇到一点挫折从此心灰意冷,叫做“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够”……诸如此类,我们完全可以把政治的学习带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使它成为我们的乐趣来源之一。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和发言,兴趣就会培养起来,从而为学好政治创造必要的前提。
2.“悟”
“学而不思则惘”,政治学上的很多语句和概念,除了记忆,都是需要我们反复阅读,反复领悟的。无论是背诵还是分析问题,都应该透过字面的东西,去思考他们的内涵本质和真正的关键意思。对于相似的知识我们只有在平时注意到这些细节,养成习惯,才会不至于在高考中犯看错题意之类让人懊悔的错误。例如,在学习当代不同国家的政体时,可以通过列表对两者特征进行比较,分别对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加以领悟,从而减少学习负担。除了应用表格形式,还可以构建知识框架、网络等。
领悟书本精髓,抓住关键思想,这在我们学习哲学部分内容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对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要进行辨别、归类,找出他们的异同。
3.“联”
一般来说,政治学的内容都可以形成一种系统,是一个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把前面学过的东西,尤其是有共同之处的东西,相互比较,进一步加深印象,使自己在分析问题时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在学习哲学时,必须始终注意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了解哪些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和唯物辨证法的原理可以共同阐述一个现象,哪些人生观的知识和价值观的知识对人的主观思想有着共同的要求等;在政治生活的学习中,也可以联系国际国内重大时事,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经常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分析,逐步培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法律时,更可以找来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公布的各种案例,根据所学的法律知识对其中的人物、行为做出分析和判断,锻炼自己的思维联系能力。我们甚至可以做一些小报告、小调查,监督周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尝试着写一封给县长,区长或市长的信。
4.“忆”
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在相同的时段,不同人的记忆效率可能是不同的。我们要注意总结自己的记忆规律,明白自己在什么时候最适合记忆政治,从而把特定的时间分配给政治,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佳的记忆成果。当然,在学习过程中穿插文体活动,对记忆也是十分有利的。
要想巩固记忆成果,回忆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做好回忆工作有利于我们将知识内容记牢记实巩固战果。同时,回忆也是对知识进行再加工的过程,有助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回忆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背诵、复述、默写等方式。同学之间互相提问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5.“练”
关键词:实践;实践本体论;实体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45-02
对于哲学是不是实践本体论的争论学术界尚未能达成共识。这种争论本无对错之分,因此,本文通过综合介绍实践和实践本体论的各种观点来阐释世界的本源,并说明实践观及其本体论间的关系。
一、实践的本质及马克思对实践的批判和超越
1.实践的本质
在马克思哲学里,实践即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是指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区别;它是人们改造客观事物的活动,必然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不是单纯的主观活动。
在认识论的层面,实践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得到升华的基础,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实践是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基础;在历史观的层面,全部的社会活动是实践的,人类的历史就是实践的发展史,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
2.马克思对实践的批判和超越
实践这一种作为社会现象的事实,早就引起了哲学家的注目,把“实践”这一概念进行哲学上阐释的却是康德,但是康德的“实践”概念和伦理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在黑格尔那里,他又把整个实践划分为“需求——劳动——享受”这三个阶段。介于需求和享受的中间环节就是劳动。劳动之于实践又更近了一步。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指出“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正是这种有着进步意义的活动使人类的存在有了真实的意义。
马克思说实践是“感性的人的活动”,这也就体现出了实践不同于先验性的经验事实,他表明实践本身就具有了本质的范畴。马克思之前哲学家对实践的解释都有失偏颇:康德认为实践是一种个人的伦理经历;黑格尔则认为实践是一种理性的活动;费尔巴哈直接将实践认定为“卑污的犹太人的行为”。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对实践的本质进行了新的界定,即是:人类自觉自我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第一次提出实践的哲学范畴。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使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的领域占了上风,“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这立即就将哲学与唯心主义以及原先的旧唯物主义彻底的划清了界限,指出了实践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全新的姿态揭示了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和重大意义,阐释了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哲学的基本观点,更为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道路,他掷地有声地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能改变世界的就是实践。
二、实践本体论
1.实践本体论的诞生
哲学上的本体是指世界的基始和原本。所谓本体论,是德国的哲学家郭克兰钮在《哲学辞典》中最早使用的。虽然在我国关于本体论的争议很多,但是理论上的倾向是很明显的,在经过批判唯物主义到否定唯物主义,得出了一个结论:马克思既超越了唯心主义又超越了唯物主义。
一般来说,本体论就是存在论也就是“是”,而“是”指的是宇宙间最根本、最普遍的存在。它企图来解释和说明关于宇宙间一切,并获得宇宙间的普遍规律。
那么的本体论是不是存在呢?用哲学的方式来思考,所有的哲学都是应该有其本体论存在的,如果没有本体论的存在,那么哲学理论的阐释和作者自身观点的提出与发展就不会产生。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的提出其本体论的概念,他在批判和超越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点上,提出了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唯物史观。
实践本体论是从哲学中就实践这个概念产生的一个理论,学术界对此观点的争议依然持续不断,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些学者认为,实践本体论强调的是“新唯物主义”这集中体现在哲学的实践性特征之中,将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本体论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曾指出:黑格尔没有认清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他将这种发展仅仅归结于民族和民族意识。在这里,马克思的确是和旧的哲学分道扬镳了,他把自己的哲学体系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之上,使得实践哲学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
第一,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也就是说,马克思将哲学从抽象的、纯粹的思维领域转至客观实在的世界,把人们的思维从虚无缥缈的经院哲学中拯救出来,转而关注现实,激励人们用实践的武器去改造世界,创造世界。
第二,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以实践作为基本点,揭开了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中他又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也就是说能够成为物质力量的理论是源自于人本身的,要回到人的本身是离不开实践的。那么也就是说,要用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和解释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用历史的眼光来揭示人的本质,将人作为改造世界的主体,把哲学的重心重新放到人自身上来。
3.学术界实践本体论的争议
我国学术界对本体论的争议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实践本体论,认为实践是整个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重心,哲学本体论就是实践本体论,二是物质本体论,认为马克思哲学是物质本体的唯物主义,三是物质实践本体论,同时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和物质即自然界在发展中的优先地位。
有两种不同于实践本体论的观点:一种认为物质本体论在马克思哲学中更具有主导性,实践本体论导致哲学的发展受到限制。另一种认为物质--实践本体论认为这两者是可以合而为一。物质——实践本体论是一种结合两种观点中被大多数人接受的部分而产生的一种思想。虽然哲学中说,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都是相互影响的,但是通过对哲学的学习,发现对于本质本体此类的对一个理论是有重要意义的概念,是要从根本上指出理论的本质的。但是此物质——实践本体论看似是全面的,其实将哲学中的两部分结合为一个本体论,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马哲本体论的问题。
三、实践与实践本体论
1.实践是实践本体论的重要依据
哲学的本质性理论就是实践本体论。当实践被认定为一个普通的经验事实之时,它的本体性内涵就遭到了忽视。作为一个经验事实人们就不得不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去解释实践、定义实践。这样一来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就成了一般的经验事实,而丧失了它原本的内因、动力,这也就形成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领会。实际上,实践是立足于当前,面向着未来的能动的实践,它既实现了人的非凡特质,也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感性世界。在实质也超越了一般的经验事实。
因此,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说,实践不能被简单的当做一个普通的经验事实来处理,具有了本体特征的实践本体论也就具有了深刻的科学性。
2.实践体系化-实践本体论
哲学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对人化世界发展变化中的客观规律及人自身的生存意义有着重大的影响的学问。实践本体论着眼于人化世界的实践性、为我性和主体性,力求从实践的方面来理解世界,从为我性出发来考察人化世界对人意义,从人化世界的客体的意义中揭示出人的主体性,这既是改造世界的主体性和发展人自身的主体性。实践既是基础还是本质又是人类关系的“源泉”,那么我们所说的“实践本体”就是指:“人类的存在只是一种实践中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存在也只是一种实践中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存在也只是实践活动的存在,人类通过这种实践存在来理解和把握世界。”这样,就是把人类的存在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归为总体的实践活动本身,实践作为本体这一意义比实践是基础、本质和源泉体现得更加鲜明。
这种实践本体论的特点是把实践限定在人类社会的范畴之中,对整个世界作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探讨,所以必然要反对物质本体论。有学者说;“实践唯物主义否定旧唯物主义抽象的物质本体论,否定那种以“实体”为核心的静态的、一经把握就永恒不变的“本体”。实践唯物主义不是历史上的那种本体论,但它在实质上又确立了现代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本体论,即实践本体论。”
学术界公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也是发展真理的过程,所以实践观是认识论的基础。实践本体论过度的强调了实践的现实性,而忽视了认识的作用,说实践是构成了现存世界的本体。理论和实践是统一的整体,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的,认识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反作用于认识。所以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就是的一个特征。这就是认识、发展、实现真理的正确途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辩护[J].学习与探索,2007,(2).
[2]王于,陈朗.“实践本体论”及其革命意义[J].哲学动态,1988,(3).
[3]王于,陈志良,杨耕.我们时代的旗帜——实践唯物主义[J].江海学刊,1989,(2).
[4]本书编写组.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观 实践性教学
实践观是哲学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正确解读实践观点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坚持用实践的观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践观是指导我们研究和开展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对实践观内涵的解读
实践观是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关于实践思想产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展于《神圣家族》,最终形成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实践观的核心,是把实践作为理论体系的整体思维方式,“是理解人、人的社会生活、人与客观世界关系一般规律的基础,而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人与客观世界的物质改造关系,或者是人类思维认识活动的基础”。[1]但由于马克思从未对“实践”进行概念性的界定,学界对马克思实践观就有不同类型的解读。有学者认为,实践观主要突出了两个维度,即生产劳动和社会革命;有的认为实践是指经济领域和其他一切领域中的实际活动,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仅是认识论和技术意义上的实践,还是本体论和伦理学意义上的实践;有的认为实践是人的生活,“是现实生活的‘代用语’,确立一种现实性思维,用现实的人或人的现实生活取代想象出来的人”;还有的强调“实践概念所表征的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感性对象性和自觉对象化这种类属性”。
以实践的思维方式考察问题,人的实践活动应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能动的双向的对象化过程,“它既不应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客观本体性,又不能臆断为完全的主体决定论,而应理解为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恩格斯在批评“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中指出:“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全然忽视人的活动对人的思维的影响;它们在一方面只知道自然界;在另一方面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2]可见,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于认识的,而应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实践原则应是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客观性必然要坚持实践性,实践观点‘必然导致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既是认识论最基本的观点,又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核心和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可见,是为改变现实人类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创立的。也正是在这个整体性意义上,哲学又被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不仅强调以实践的观点来认识和改造世界,更重要的是以科学实践观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实践观是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实践性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运用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现实社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塑造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好思想基础。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将理论内化为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思维方法,外化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
(二)实践性教学是体现大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平台
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不是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人的主体性也是通过实践活动这一重要平台得以体现的。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既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改造,又不是受教育者被动、僵化的接受过程,而是以受教育者自身为活动对象,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能动的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它既不能理解为单纯意义上的客观本体性,又不能臆断为完全的主体决定论,而应理解为实践系统内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促进学生发展,就要使学生成为活动主体,这样才可能在活动中发挥其主体,实现促进人的发展的最终目的。实践性教学正是通过凸显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实践观认为,人在实践过程中完成了自身发展,人的劳动实践使“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3]可见,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不仅能获得知识、技能,更在这一过程中伴随世界观的形成或改造、社会生活基本素质的养成,最终实现个人能力、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当前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变。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更多的知识、经验的获得来自于社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就要置身于社会中,学生自身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不断获得理论知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提升,不断习得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逐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在思政教育根本目的得以实现的同时,也满足了包括社会生存、适应、发展在内的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实践性教学的若干基本方法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基本的方法。一方面,根据理论有关内容确定实践教学方案,以实现对理论掌握与深化的教学目标。如根据中国化理论,就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并邀请国内知名学者,结合自身学习实践的经历,谈及对人生转折上的影响和作用,以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又以具体案例对学生言传身教。另一方面,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即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直面现实、接触社会,会发现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如公平缺失、利益失衡、道德失范、腐败滋生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看待与分析,使学生在调研中自觉运用理论中关于发展、辩证、实事求是等基本原理进行理性和客观分析。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的结合,是一种渗透性、融合性的结合,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协调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与专业院系沟通掌握各专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其内容和要求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主题并同时部署,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实践过程之中,实现两者有机结合。由学生在其专业实践范围内自主选题并制订调查方案和提纲,无论学生采用哪种形式调研,都要求围绕所设主题将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总结,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研究论文等形式均可。最后由教师评定成绩并按对应课程要求记入其总成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在于找准学生需求,让其结合自己的专业,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所学科学文化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奉献社会,提升自我。
(三)集中组织与分散活动相结合。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即合班教学人数较多,课时有限,经费紧张,集中组织社会实践难度较大。因此,在安排社会实践过程中,应把集中组织与分散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与需要,在寒暑假期间由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校团委、学院团总支等组织几个较大的实践团队,选择典型基地进行集中考察调研。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组织实践小组,自己确定社会调查课题、联系实践基地并进行调研考察,或在假期返乡期间,利用对家乡情况熟悉的优势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一般情况下,分散活动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类实践活动难度不大,操作相对简单易实施,依靠个体的力量基本能够完成。而操作相对复杂难度稍大的实践活动则宜采取集中组织方式。这样既抓住了点又覆盖了面,既具有可操作性,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校内资源与地方资源相结合。
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形成并完善校内实践教学系统。如组织读书活动、开辟网上论坛等形式,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指导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研究会等社团,利用校园网设立各类专栏,让学生自主选择兴趣议题自由讨论,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另一方面,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又一重要平台。应组建并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尤其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即各个地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资源。“由于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躬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及教育上的方便,正日益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学生亲临现场会获得非同寻常的感受,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更深刻地了解国情、区情,为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累“材料”来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 政治教学 三轮复习 基础性 专题性 高效性
不知不觉中我们进入了2012年的备考阶段,指导高三复习的教师和许多高三考生一样在不断总结思考:努力增强高考复习的高效性,必须对高三复习作出科学规划。科学备考不仅是对高三教师学科素质的检验,而且影响到政治学科复习效率,更直接关系到高考文综成绩。因此很多学校和教师都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备考的复习顺序、阶段划分、时间准备、内容安排。一般认为高三复习分为三轮:一轮复习打基础,第一年的8月至第二年的3月强化基础知识复习;二轮复习讲热点,4月至5月强化时政热点与教材基础知识整合;三轮复习抓练习,5月至高考前强化综合模拟训练。但是仅仅靠这三轮复习备考或界限分明的阶段划分是远远不够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复习策略,简述如下,以供广大师生借鉴参考。
一、一轮复习突出基础性,夯实基础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高考试题会选取大量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设立新的问题角度,但知识的落脚点都在构成学科基本内容的主体知识范围内,高考主观试题答案几乎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依据。因此,在高三全程复习中,我们要始终关注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突出基础性、夯实基础知识更是一轮复习中最重要的任务。
1.时间准备。一轮复习时间可以从第一年的8月开始到第二年的2月底3月初结束。
2.复习顺序既可以按照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的模块顺序,又可以先从必修四开始,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指导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内容复习。
3.复习内容以上一年的《考试大纲》为依据。《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教师和学生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确定的复习方向和重点,以《考试大纲》为纲,以现行教材为本,以重点、难点、疑点、盲点为切入点,明确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基本原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本轮复习主要从微观上把握高考考点的内在联系,坚持全面覆盖,把知识点把准、夯实,不留知识死角。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中不心存侥幸,不仅要重点复习主干知识,还要兼顾非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在复纲中的考点时也要关注考点表述内容和顺序与教材不一致的地方,做好知识的衔接、延伸和补漏。如:《经济生活》中“货币与财富”、“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税收的作用”、“市场与计划”;《政治生活》中“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文化生活》中“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生活与哲学》中“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等考点。
4、精心挑选一轮复习辅导用书,这本书的基础知识最好可以由学生自己填写,里面的知识点复习是按照高考考点顺序安排的,每个考点都有典型的例题和练习,有以往的高考试题和各地的模拟试题。
5、本轮可以进行3―4次政治单科模拟考试,试题最好自主命题,结合复习实际滚动式出题。
在第二年新大纲出台后,教师要密切关注考点内容上的增删,可在一轮复习接近尾声后调整复习侧重点,处理好新旧考点的关系,对于新增考点,要有高度的敏锐感,善于捕捉考点变化背后的信息,并指导学生做好复习。要让学生通过这一轮复习,全面、准确、系统、扎实地掌握每一模块,每一个考点,并且做到学以致用,渡过基础关,消灭知识盲点。
二、二轮复习注重专题性,优化结构
第二轮复习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加注意知识结构网络的梳理,强调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结构体系,通过梳理,把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1.时间准备。二轮复习从3月初到5月初。
2.内容安排上可以同时进行两个专题复习:理论专题与时政专题复习。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专题复习是把握政治理论体系的好方法。通过专题复习,考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全面准确地掌握大量知识点,明确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答题效率。
(1)理论专题学习。主要强调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知识迁移。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复习中可以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内跨模块的知识渗透,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答题时也能防止知识零散、答题片面、丢三落四、张冠李戴的毛病出现。如:《经济生活》可分别以消费、生产、分配、交换为单元绘制体系图,或者重点梳理国家、企业、个人三大角度知识;《政治生活》可分为国体、公民、政府、政体、政党、民族、民主、外交理论;《文化生活》可整合为文化的基础性(文化的含义作用)、文化的规律性(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的特殊性(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的时代性(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大单元知识;《生活与哲学》分为绪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五大板块,其中唯物论又可分为物质观、运动观、规律观、意识观等,辩证法分为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否定观,认识论有实践观、真理观,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等。
理论专题复习时绘制的知识体系图,可以将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关系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来,从宏观上界定学科理论的主干线索,使考生思考问题时清晰地再现学科理论之间的渊源关系,为答题提供坚实的空间基础。
此外,还要适当拓展和深化教材知识,如:对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教材只讲了是什么、为什么,却没有讲怎么办,而有的题目恰恰考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教材、模拟试题、高考试题帮助学生整理出答此类题的一般规律。又如“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方法”,此类的设问都有规律可循,要善于总结,学会举一反三。
(2)热点专题复习。高考从不回避热点,积极反映当前国内外热点问题正是政治学科高考的命题原则之一,把握时代性、关注热点就成为此轮复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哪些问题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呢?从内容上看主要有国际国内重大案件、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一般社会现象和大家熟知的自然现象等,这就要求备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搜集整理热点资料,以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为载体,把社会生活和基础知识有机联系,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热点专题复习切忌猜题押题,而是把握高考“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原则,整合出热点背景下教材涉及的主要知识专题,再根据题目设问角度,选择理论知识,联系材料实际,转换语言作答。
3.二轮复习的模拟训练应以文综训练为主,从单科向文综考试转换需要一个过程,要引导学生很快适应分值、题量、题型等的变化。
以上两轮复习既从微观上准确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又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在纵向复习和横向复习的基础上,5月初可以进行第三轮复习。
三、三轮复习强调高效性,提高效率
一般复习把此轮称为“冲刺阶段复习”,集中进行模拟试题演练,分析高考题型,进行高考试题的训练,掌握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和融会贯通。但我认为这样的训练应始终贯穿三轮复习的全过程,因此第三轮复习还应侧重这样几个环节。
1.根据练习反馈,及时查漏补缺,进行反思创新。抽出一段时间分析整理归纳前一段的练习和模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弥补知识漏洞,实践证明在练习模考中查缺补漏更具有针对性。学生会发现有的是基本功不扎实、有的是答题思路不明确、有的是知识有盲点、有的是不注重书写。教师可以采用集体评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通过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的互评互动,体会考试对知识掌握与运用的要求,也可以让学生对标准答案进行讨论,是否有商榷或调整补充的地方,从而挖掘试题价值,争取一题多用。
2.研究高考试题,注重技巧方法,适应应试要求。精选几套近两年新课程文综成套试卷,利用半个月的时间让学生集中训练,通过对高考典型题目的练习和剖析,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应用规律,强化解答试题的基本能力,掌握高考常见题型的一般思路、方法和技巧,使复习尽可能与高考命题的思路合拍,从而增强备考的高效性。比如常见计算题的解答,读图读表题的规律,“体现类”“原因类”“措施类”“启示类”题型都是这轮复习集中研究总结的问题。
3.重视探究题型,科学准备应对,树立创新意识。体现开放和实践精神的综合探究题在高考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近两年安徽考试说明都指出试题将加强探究性。如论证和探究目标中增加了“论证和探究,得出合理的结论;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的表述,这种变化就要求教师和学生梳理并演练此类题型,掌握“确定研究课题类”、“选择研究方法类”、“设计活动方案类”(听证会、主题班会、辩论会、演讲稿、倡议书、建议书)、“绘制数据图表类”等基本类型的答题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