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创新成果少且水平低,缺乏核心技术
创新意识较差、积极性不高是央企科技人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创新成果少、水平低且缺乏核心技术。笔者抽取了在各个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十家央企,然后对他们的专利进行检索。检索后发现,这十家企业的平均专利(申请)量为895.7件,授权发明专利平均值却仅为142.5件,授权发明专利仅占专利(申请)量的16%。可见,从专利这一指标来看,具有较高水准的创新成果(授权发明专利)占整个创新成果——专利(申请)量的比例是非常低的,这说明了创新成果的综合水平是较低的。再粗略浏览一下这些授权发明专利后会发现,这些授权发明专利大多是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的改进,鲜见有突破性创新,可见核心技术也是较缺乏的。
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重数量而不重视质量
继续检索并分析上述十家央企的专利数据后发现,已审结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平均值为253.2件,而这些审结的发明专利申请案中,视为撤回、主动撤回或驳回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平均值为53.5件,占整个审结发明申请量的21%。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专利的经验,这些被视为撤回、主动撤回或者驳回的发明专利申请,大多都与申请文件撰写质量差有关。在评定职称或各种国家奖励政策的激励下,专利申请数量有很大提高,但是撰写质量却令人担忧。
三、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缺乏国际视野
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很多央企已经踏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符合国资委提倡的“走出去”战略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然而,这些“走出去”或“正要走出去”的央企在知识产权的海外布局方面,意识却非常差。在国内申请几十个、上百个、甚至上千个专利的央企,很多在国外的申请量为零,申请量为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已经相当不错了,申请量上百位的可谓凤毛麟角了。在国外申请的专利数量少,自己的技术在国外市场上就很难受到保护,在遭遇侵权诉讼或产品在展会上遭到突击查扣时,就很难与之抗衡或交换,局面非常被动。
针对这样的状况,众央企们如何才能迎头赶上,尽快达到国资委设定的第三项要素的标准,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健全发明人激励机制,激发创新热情
目前,虽然央企基本上都建立了创新激励制度,但是制度的实施情况却不尽人意。例如,在一些企业中,创新激励制度形同虚设,很少对发明人进行奖励;而在有的企业中,企业管理层意识到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给每项创新成果予以重奖,例如给发明专利奖励几万元、十几万元或甚至几十万元,但是这些奖金却以“吃大锅饭”的方式撒在整个课题组或者单位,到真正发明人手中的钱却寥寥无几。这两种做法都严重挫伤了发明人的积极性,削弱甚至阻滞了发明人的创新热情。
针对这种现状,企业应严格按照专利法律的规定来确定发明人,即将“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界定为发明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并不是发明人。只有严格按照上述规定确定发明人,然后对发明人进行重奖,才能激发创新以及进一步创新的热情。也就是说,只有确保创新主体——发明人得到应有的回报,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在确保发明人权益方面,美国和日本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在这两个国家,职务发明被创造出来时,其权利原本是属于发明人的,发明人所在的单位只是受让了该权利。虽然职务发明创造的最终权利归属于单位,但是因为单位只有受让后才能得到该权利,所以该制度从程序上保障了发明人的权益。这种制度为美日两国强劲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动力。
在中国,法律虽然没有像美日那样将职务发明创造的原始权益归属于发明人,但是却规定了对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制度。因此,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严格按法律规定确定发明人,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奖励和报酬,必定会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
第二、充分掌握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进行精准性创新;而且在研究竞争对手的专利时,要善于吸纳他们的创新思维以提高创新水准。
在发明人的创新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后,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创新呢?
在大多数企业中,大家都知道“闭门造车式”的创新是行不通的。为此,大家都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在消化吸收他人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方式很多,既可以通过技术交流,又可以通过购买国外先进技术,还可以通过研究世界一流企业的专利文献。研究竞争对手的专利文献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因为专利文献记载了最先进的技术,是一座技术宝库。很多世界优秀企业,在进行研发前都充分研究竞争对手的专利文献。在研究竞争对手的专利文献方面,有两方面需要注意:
关键词 石油装备技术;现状;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5-0006-02
1 石油装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中国是一个石油储存量相对较丰富的国家,有21.9亿吨,虽然有着丰富的储存量,但是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需求量也是十分可观的,根据《石油天然气期刊》报道,2010年石油消费增长10%创历史新高之后,2011年中国的石油净消费达到550万桶/天。加之近年来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大幅度的工业增加值和工业用电量等等都预示着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呈上升趋势,然而石油装备技术的落后导致我国的石油需求量每年还是有很大的比例依赖于进口,对外的依存度超过一半以上。石油装备技术主要体现在四个主环节石油勘探、油田开采、油气运输和石油炼制。
目前石油勘探技术主要以物探、钻井以及测井三个技术为主,其中物探技术又是石油勘探技术的重中之重,物探技术原本是地震技术中的技术领域,当应用于石油勘测领域之,用数字以及三维地震技术,对于探测石油以及开采后存储量的估算解决了巨大的难题。测井技术由原来的数控测井发展到现在的可成像测井,使得原本需要换大量时间来测量数据以及传送数据,变得简洁高效。除成像测井技术外核磁测井技术现在也广为应用,核磁测井技术精准度以及速度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油田开采装备技术方面,在现阶段的开采中,石油储存地带的地质,地势,以及开发的石油本身都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石油开采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开采中的需要,因此石油的开采面临着技术的革新。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以提高采收率为目的进行改进。
油气的运输过程主要依赖的是管道运输,相比较其他的运输方式而言,管道运输成本比较低,运输量大,可控度高。自1985年我国的管道设施开始建立以来,随着我国石油量开采量的不断增加,管道设施也一直在改进和完善,到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经济效益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借鉴别国经验的同时,我国的石油管道运输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依然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位置,我们的油气运输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创新拔高。
石油装备技术的第四个环节―石油炼制过程,这是决定石油质量的一个关键性的技术,石油炼制技术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在这个工艺过程中,涉及到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其中化学中的催化剂对石油炼制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必须综合考虑到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石油的炼制和环境息息相关,我们的技术改进和完善,主要围绕环境展开,在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日新月异的技术才能持续使用和推广。催化剂的使用,降低反应条件的同时,减少了污染气体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了对环境的危害,在石油炼制中收到广泛青睐。然而,石油炼制技术相对于国外的技术而言,仍然相对落后,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 石油装备技术的改进创新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随着我国经济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石油的需求量连年增加,而巨大的石油缺口,在全世界的范围来看,石油还会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作为主要工业能源,并且是无可替代的位置,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石油又是不可再生资源。想要很好的解决应对这一现实,并使得我国石油装备技术走出国门,就要结合当前我国石油开采以及国际石油开采的现状改进创新石油装备技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创新。
首先是石油勘探装备技术方面,极大储层接触井技术将成为石油装备技术改进创新的重要方向,要想解决以及应对石油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就需要从石油的综合开采率方面对石油装备技术进行改进,而极大储层接触井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扩大石油储层同开采井眼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样会使得原油进入抽油管的量增多,以及大幅度的提升波及系数并且与此同时还能够非常有效的防止油层被水和气体所污染,从而最大效率的提高石油的产量。目前极大储层接触井技术已经开始得到初步的应用,而且也带来了非常大的效益。这项石油装备技术的产生以及改进创新符合现在石油开采勘探的实际需要,因为当原油进入中后期的开采之后,水以及气体的量就会大大的增加,而极大储层接触井技术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并且大大提高了油井的开采率,所以在极大储层接触井方面的石油装备加大改进创新一定会使得我国石油装备在同国外同类产品竞争时能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其次全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方面的石油装备技术也会成为未来石油装备技术发展的新方向,随着现在工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各个领域,石油勘探方面对于全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巨大的成效,在传统的智能油田建设的基础之上,全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的石油装备技术成为了新的改进创新方向,由于随着现在油田勘测受到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约束,未来油田开采将更加的复杂,传统智能油田的开采技术显然已经不能应对各个环境油田的勘探开采的发展,而全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的改进创新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油田开采趋势。对于全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方面的石油设备改进与创新,能够在适应复杂的油田开采环境的同时对多个油井进行检测,使得不同环境下的油井能够朝着完全自控的技术层面发展。前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的石油装备改进创新,能够模拟油井储藏层的实时资料,油井开采口等信息与自身的管理相结合,从而得到最佳的注采比。并依据数据向每一个井口发送管理指令控制每个油井口的控制阀,从而实现自动生产。对全自动控制采油技术方面石油装备的改进创新,对于我国石油装备适应各个国家生产环境的需求,增强我国石油装备技术实用性,大大增强我国石油装备的竞争力。
当然,石油装备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方面,我们应该致力于更多更好的创新方式,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石油装备技术的同时,结合不同油田勘探开采的技术需要进行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装备技术的日渐成熟,我国的石油装备技术要想在世界石油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我国相关企业部门的不断地探索和研发石油装备技术,要懂得石油装备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3 推动石油装备技术走出国门
判断一个国家石油装备水平的高低优劣,不能仅仅从石油装备技术能够开采油田的深度,开采多大的油气量来看,还应该敢于和世界上同类石油装备进行对比竞争,和其他产品比较有多少优势。随着现在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能源尤其是石油的生产和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为了满足不同地形的开采我国在石油设备方面加强了科研技术的创新,在多项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逐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推动我国石油装备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国际战略意义,能够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现状和提升我国的国家地位,此外,石油装备技术的改进和创新还增强了我国在世界石油行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国家节省了进口石油的大笔开销。推动石油装备技术走出国门,除了相关企业加大海外业务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我国石油装备技术改进和自主创新资金的投入,加大宣传,从硬实力和软实力双方面将我国的石油装备技术推向世界。
4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能源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我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正如当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 我们迎接了那份挑战,同时也抓住了一个发展自己的机遇。在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离不开石油行业的发展,石油装备技术的创新迫在眉睫,适应能源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就需要过硬的技术装备,只有这样,我们的石油装备技术才能为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我国大量的石油开采使用提供保障和可能,也才能走出中国市场,打造国际品牌。
参考文献
[1]李晓彦.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2]王莉.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胡畔.石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
[4]记者李保林通讯员张志远.自主创新让装备走出国门[N].湖北日报,2006-10-18004.
[5]刘兆黎,刘欣.我国石油装备的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J].石油机械,2007(07):62-65.
[6]王峻乔.“引智借脑”与自主创新―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壮大新举措探讨[J].石油机械,2008(09):198-200+204.
[7]王定亚,王进全.浅谈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石油机械,2009(09):136-139.
[8]李天星.装备国产化的未来是国际化[J].中国石油企业,2012(12):32-35,9.
[9]奚震.石油装备:海外市场更广阔[J].中国石化,2011(02):22-24.
刘 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黄桂田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吴贵生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高旭东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伟: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主要的市场主体,因而,企业不仅仅应该是资源配置的微观主体,而且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要加强政府在制定战略、督促、引导、监管等方面的职能。
吴贵生:我们要寻找“共赢”而又能使我国产业和企业不断取得技术进步的道路。为此要从国家战略、政策制定、机制设计等方面对产业、区域、企业战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进行勇敢的探索。
主持人: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的主体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刘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创新主体是国家及其相关的专门机构,一方面研究经费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另一方面,研究队伍主要集中在吃财政饭的专门科研机构及其高校。经验表明,除国家组织的重大攻关项目外(例如核科技、航天科技等)。国家作为单一的创新主体存在问题是:第一,受财政可支配资金的约束,研究经费严重短缺;第二,作为计划体制的构成部分,创新动力严重不足;第三,科研部门与产业部门分割,科研项目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本来非常有限的成果不能有效地转化成实际生产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主要的市场主体,因而,企业不仅仅应该是资源配置的微观主体,而且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不是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当然,从企业个体来说,并不是单个企业所需的所有技术都由各自自主研制开发,部分技术甚至全部技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获得,但从整体来说,技术创新必须由企业部门来组织。
在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中,国家(或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制定长期的科技创新战略,制定扶持科技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人才、产业等系列促进政策,保证和增加基础科学和重大科技进步项目的投入,对重大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和重大的技术创新项目组织研究联合攻关,督促和引导行业协会制定各种技术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监管专利和技术市场等等。因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不仅不是排斥国家(或者政府)的作用,而且要加强政府在上述方面的职能。
吴贵生:我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谈一下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产业结构步入“工业化”阶段后,产业发展规律决定重化工业呈优先发展态势,对轻重结构进行调整的幅度将受到限制;改革、竞争的动力已得到释放,市场价格对供需关系的调节作用已经得到发挥,进一步从改革中获得动力的空间缩小;开放、引进已发挥到近乎“极致”,中国已经经历了全面引进的浪潮,进一步通过开放、引进来改变我国“三高一低”(资本高投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就业低增长)的增长模式的空间不大。
从经济活动的投入看,我国最具优势的是低成本劳动力,近年来劳动力资源出现了供求失衡的苗头,“民工荒”的出现表明我国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开始下降;过去以低价土地吸引外资的方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国家不得不予以干预,土地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近年来以煤电紧张为标志的资源瓶颈制约逐渐显露出来,同时水资源、矿产资源都呈紧缺态势,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紧缺态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缓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们面临的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寻求同时解决二者的途径迫在眉睫。
从经济活动的产出看,中国本土企业大量出口的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大都已经进入成熟期,市场供大于求,势必导致激烈的竞争。而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又习惯于采取价格竞争的手段,结果反而授人以柄,导致国外对我国频频采取反倾销等贸易限制措施,贸易摩擦日益严重。由此不难得出结论:量的扩张受阻,质的提高成为必然选择。
从技术来源看,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从何而来?如果能从外部获取,应当首先选择外部获取方式。改革开放27年来主要靠从国外获取技术,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合理的、快速的,因而也是正确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战略方针主要有两条:一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二是“以市场换技术”。应该说,第一条基本上是成功的;第二条是否成功存在激烈的争论,尚未有定论。
再来看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外方不可能主动将技术给中方以换取市场,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让出去了,技术并未换来;中方获得技术的主要方式是外方技术“溢出”。研究表明:中方获得技术“溢出”的主要是技术水平与外方接近的行业,在技术差距大的行业,外方进入反而抑制了中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高旭东: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自主技术创新都是可行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一般认为,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核心技术创新,必须有巨大的资金投入,而实际上,很多技术的开发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黄桂田:不论是哪类企业,为了应对全球竞争,都需要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都是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但重点是培育和提高以内资为主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高旭东:在加入WTO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已经很难有时间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整个过程走完,然后再与跨国公司直接竞争,而是不得不在国内市场上同发达国家企业直接面对面地竞争。
这时,劳动力成本低等传统优势也已经不复存在。
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外贸依存度过高。极高的外贸依存度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上各种风险对我国的影响也比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要大得多。第二,在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国内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战略作用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却正在、甚至已经被边缘化。具体而言从技术战略的角度,我国企业大体可分为5类: (1)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 (比如家电企业);(2)合资 (比如大部分轿车企业);(3)利用全球统一的技术平台 (比如联想);(4)以自主产品集成国外技术(比如VCD/DVD以及U盘生产企业;(5)发展自主核心技术。上述5类企业中的前4类,都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是现在大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难以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比如,汽车合资企业,20年没有真正发展起自主品牌的轿车,目前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没有控制权,没有车型,需要消化巨额的成本上升,而且被外方看不起,认为中方企业的“贡献几乎为零”。更为严重的是,中方合作者有被跨国公司甩掉的危险。而中兴、华为、大唐等以自主开发的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为基础,已经在众多领域取得重要的技术突破,成为跨国公司强有力的竞争者。
主持人:从国际、国内环境来看,进行自主创新具备哪些有利的条件?企业应该怎样充分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高旭东: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自主技术创新都是可行的。第一,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第二,我国企业有很多开发核心技术、提高技术能力的机会。第三,很多技术的开发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般认为,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核心技术创新,必须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实际上,很多技术的开发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黄桂田:企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资为主的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民营独资企业、民营控股企业等;第二类是外资为主的企业,包括外商独资企业、外商控股企业等。不论是哪类企业,为了应对全球竞争,都需要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都是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但重点是培育和提高第一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而言,第一类企业的平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低于第二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第二类中的跨国公司相比,差距更大。
属于第一类的国有企业,虽然少数企业转化了企业体制并培育出了一定程度的自主创新能力,但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由于经历着痛苦的经营机制转型,带病经营,资金短缺,难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属于第一类的相对部分民营企业,要么属于零配件企业、要么处于低端技术要求链条,加上规模局限和融资渠道的不畅通,相当多的企业以模仿战略来弥补自主创新缺陷。
国际经验显示,核心技术的产生需要大投资、实施长期研发战略。以内资为主的相当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一是企业规模局限,难以形成有规模的研发队伍;二是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弱,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缺乏长期研发动力;三是资金不足,难以满足核心技术研发的持续资金投入的需要。
主持人:自主创新的战略应该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建立自主创新体系需要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吴贵生:我认为,我国自主创新最大的挑战是在高度开放条件下与国际一流的跨国企业同台竞争,我们必须“与巨人同行”。从总体上看,世界上尚无先例,要靠我们去创造。我们要寻找“共赢”而又能使我国产业和企业不断取得技术进步的道路。为此要从国家战略、政策制定、机制设计等方面对产业、区域、企业战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勇敢的探索。
刘伟:自主创新需要制度保证:第一,进一步推进企业体制转型和制度创新,这是企业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基础。企业的发展是否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投资动力和创新的体制安排。经验表明,企业处在动荡不定的转型状态,体制具有不确定性,是制约自主创新机制形成的主要障碍。
第二,强化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自主创新收益和创新动力。如果说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模仿、产品仿冒是必经的阶段的话,那么,长此以往,将严重抑制自主创新动力,形成仿冒“路径依赖”。一种新技术和新产品一旦推出,引发群起而效之的效应,谁也没有动力去创新。在一个可以随意仿冒的环境中,所有企业的最佳决策必定是仿冒而不是创新。
黄桂田:自主创新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第一,切实解决在产业全球化整合过程中内资企业在产业链条中低端定位状态。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力的全球产业整合过程中,相当多的内资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转移到产业链中低端,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由此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收益低――创新动力和创新资金不足――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这种循环若不能得到根本性突破,内资企业必将大面积地成为拥有核心技术和品牌的跨国公司的配套群体、依附企业。
第二,优化行业结构,保持一定程度的行业集中率。为了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必须以一定水平的企业规模作支撑。经验表明,跨国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核心技术和国际型品牌,企业规模是基础。因此,培育行业中具有规模的龙头企业是关键。
第三,推进融资机制的创新,确保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来源。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强了创业投资及其高新技术项目的资金支持,已经取得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创新资金融资难,政策性资金支持相对分散等问题。结合国家中长期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划,集中财力,对重点企业进行集中的持续性的资金支持。
高旭东:在自身技术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我国很多企业一直希望依靠别人的力量(比如与跨国公司合资或合作)来提高自己的自主核心技术能力。但是,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这对于培养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有限,甚至起反作用。
主持人:政府、企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
高旭东:第一,破除依赖思想,以我为主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在自身技术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我国很多企业一直希望依靠别人的力量(比如与跨国公司合资或合作)来提高自己的自主核心技术能力。但是,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这对于培养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有限,甚至起反作用。比如大宇本来是韩国汽车工业的领先者,但是由于大宇采取的是与通用合资的模式,而现代更注重自主发展,现代的成效比大宇要大得多。为什么合资对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限?一是提高合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可能不符合跨国公司的利益,掌握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对技术转移一般都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二是合资这种组织形式提供的学习机会有限。在合资的情况下,主要是在生产制造。能够开发核心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的范围大大缩小。
第二,开展有效的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具体而言,我国企业需要开展具有如下特点的R&D:(1)尽早开展以自主核心技术为目标的R&D。(2)要舍得投入人才和资金。虽然很多技术的开发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为知识是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的获取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性”的过程,需要拥有专门知识的人才,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R&D上的投入越大,从事R&D的人员的数量越多、素质越高,成效就会越大。
第三,建立有效的组织和控制体系。特别是企业最高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参与, 因为自主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失败率的特点决定了这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企业内部支持、反对的不同声音会伴随核心技术开发的整个过程,直接从事核心技术开发的研发人员与管理干部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和风险。这就决定了,企业最高领导需要深入了解核心技术开发的具体过程,在关键时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自主创新
随着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我国许多产业特别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空洞化现象相当令人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许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核心技术和自主强势品牌比较少。这一问题在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表现最为明显。汽车行业在关键技术上,不能自主生产,主要是在发动机及其他关键零部件(包括汽车电子设备)等方面缺乏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我国生产汽车700多万辆,其中轿车近80%是靠组装生产的,其他车辆中高端也都是被外资垄断,汽车工业出现了明显的“空洞化”。如果700万辆汽车都是或大多数是自主生产的,那么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增长,特别是就业的增长将非常大,可以显著地解决我国当前就业难的问题。所以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能力及自主强势品牌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巨大隐忧。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上升阶段,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经济要想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并确立大国的竞争优势,必须在汽车、装备、钢铁、化工业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而这些产业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是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为969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2%。在这些出口中,2006年机电产品出口为54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8%,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56.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8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2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机械及设备出口1866亿美元,增长24.7%;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增长32%。出口的强劲增长,一部分体现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另一部分则是我国的自主创新。像海尔、联想、宝钢等许多有竞争实力企业的自主创新,在企业的品牌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中国未来10~20年期间发展的重点是创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取决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及自主强势品牌的形成。这一点明显不同于工业化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决定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模仿能力及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但是,当工业进入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阶段,竞争优势决定于以下四个因素:即投资能力、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品牌影响力。在这四个因素中,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更重要。如果中国企业在未来20年期间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形成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那么中国不仅将完成基本工业化的任务,而且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二、自主创新必须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我国的情况则相反。目前,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基本依赖进口,这种状况不改变,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在自主创新上必须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一)企业家的自主创新意识
我国有两个主要问题经常影响企业家自主创新意识。一是条件不足,如创新基础差、能力弱,缺乏创新型技术人才;二是激励不足,企业缺乏创新热情,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很强。在我国,规模较大企业开展科技活动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不足已成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也是“空洞化”的关键所在。
(二)健康的市场环境
这是大规模创新活动产生的基础。创新对市场环境要求有四条:首先有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能基于内外环境的变化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其次,充分规范的竞争环境,越是竞争充分的行业和地区创新越活跃,垄断和竞争无序会扼杀创新;第三,公平的发展机会,在“暴利”和寻租盛行时代企业很难安心创新,在优待外资、排挤内资的不公平环境下,很难调动本国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第四,完善的法律环境。其中最重要的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三)良好的产业环境
在产业基础好、产业规模较大、产业组织合理的地方自主创新较为顺利。如果又有上下游层层加压、相互提升的产业集群,有发达的科研院所、服务商等各类相关支持性机构聚集的产业,这自然是自主创新的动力。相反,在恶劣的产业环境下,企业不愿创新。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大幅提升,与产业环境的改善关系极大。
(四)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创新信心
尽管我国有一些大企业有创新的信心,但相当大的层面上,创新信心不足是造成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低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发展是一种信心,创新发展就是一种创新的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核心要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坚信自己做得到,能做得更好。2005年3月,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星微公司开发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光”芯片,以近400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占据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的60%的份额。随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催生一批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如方舟、龙芯、爱国者、星光网芯、展讯等。
(五)正确的政府角色
创新风险过大会吓跑企业,政府干预过多则会扼杀企业的创新精神,政府在创新活动中越位和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企业创新。政府越位表现为对企业行政干预仍过多,一些地方政府在创新活动中违反创新规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甚至给企业下达创新任务、由政府确定创新项目等做法,对企业创新造成极大伤害。政府越位可能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将本应由市场驱动的创新活动扭曲为政府主导的创新。政府缺位表现为在一些重大领域的技术创新中政府未能有效分担相应风险,未能给本国企业提供足够的创新机会,未能提供完善的基础开发、教育、金融等基础性环境。
三、我国自主创新的策略选择
(一)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既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的条件。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研发经费虽然已占总经费的60%,从数字上看似乎已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但实际上,这些经费绝大部分用于购买技术,确切地说是购买生产线,我国企业引进和消化之比为1:0.08,而这一比例在韩国为1:5~1:8。由此可见,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如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多年来一直不到1%,拥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企业没有一个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35%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只有当企业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成为自主创新的投资者和实施者时,这样的自主创新才最有可能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
(二)要从发展战略上解决关键性的难题
中国是一个大国,有着自身特定的需求,我们不可能指望别人来帮我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实际上,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冷战时期,美国等17个西方国家通过“巴统”协定,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近年来,针对我国持续发生的美国劳拉公司和休斯公司火箭发射事件、以色列预警机事件、美国SMIC公司对华投资建设芯片生产厂受阻事件,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等,都反映出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把对华技术控制作为扼制企业崛起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更加主动地利用对外开放的环境,在对外开放又自主创新中获得最大收益,实现自主创新的大战略。事实上,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很难通过正常贸易得到的。在核心技术领域,一个伟大自尊的民族决不能幻想别人的恩赐。
(三)打造相互合作的创新环境
目前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创新不可能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而应在全球化的大背影下谋划和行动,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闭门造车,而是意味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创新要以人为本,加入到全球竞争环境中,打开眼界,扬长避短。我国高举自主创新大旗的企业,如华为、奇瑞等,正是最主动地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最积极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这说明,科技上的对外开放,决不只是靠着对国外的技术引进,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合作,只能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博弈。
(四)实施品牌优先战略,扶持自主品牌发展
一个产品或一个行业,没有自主品牌作支撑,其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地位就只能是“低层”的地位,甚至是依附的地位。例如我国的汽车产业,汽车不像其他产品,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因此,要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者或有地位的竞争者,就是要有自主品牌,不是靠贴牌,更不是靠将国外署名品牌本土化。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战略转换点,要加大国内具有自主品牌企业支持力度,同时加大从法律上保护国内品牌的力度,防止跨国公司利用垄断权力压制国内品牌的成长。没有品牌的产品难以自主,有了自主品牌才可能有自主产业链,所有的外商品牌都有自主独立的零部件供应链,国内零部件企业仍难打入其产业链,即使可以打入,它们也会对其实行严格控制。所以汽车自主品牌的形成,要形成强势的整车品牌及自主的零部件生产链,而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仅融入全球汽车的供应生产链。
(五)完善体制和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激励
【关键词】 自主创新 高端制造业 系统集成 国际合作
党的十报告和国家“十二五规划”都将自主创新确定为国家战略,坚持自主创新战略,推进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已成为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实现现代化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创造性的探索以高端制造业拉动我国产业整体发展,实现自主创新的模式,已成为当前应当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以高端制造业中比较典型的汽车工业、高速铁路和民用飞机产业的发展现状为重点,比较分析,查找差距,总结原因,给出建议。
1 国内大型高端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取了初步的成果,为我们探索以高端制造业拉动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模式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1.1 汽车工业的艰难前行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汽车产量和销量迅猛增长,已开始进入“汽车生产大国”行列,产量由世界的第八位成长为超过美国的世界第一位。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汽车市场供销两旺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局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品牌竞争力差,使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受制于人,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只能是汽车的生产大国而不是汽车制造大国。在国际产业链的分工中,我国汽车企业也和其他很多行业的制造业一样,处于“微笑曲线”的最底端。三十多年的“市场换技术”也没有改变为国际跨国汽车公司打工的角色。
综合汽车工业的发展路径,可看出中国企业汽车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引进不成功、系统集成能力不足和没有形成自主品牌三方面。
第一、核心技术引进不成功。中国汽车企业一开始就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口号,通过合资来提升并获得核心技术,然而,由于欧美发达国家汽车企业对国内企业进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引进的技术和国内企业的技术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跨国公司在中国实际处于垄断地位等因素,以“市场换技术”的设想进展缓慢。例如,在中美达成的协议条款中,取消了国产比例和技术转让的要求,并规定不得限制进口部件总成装车。与大众合资,外方也进行了严密的技术封锁,中方改一个国产化零件的试验都必须拿到德国去做。
第二、产品系统集成能力不足。产品系统集成是集成多种技术设计出新产品的能力,是汽车技术结构的首要环节,产品系统集成能力是汽车产业技术基础和性能保障,具有强大的产品系统开发集成能力是汽车产业实现自主发展的关键。中国企业在合资模式下的技术学习基本不发生在产品开发层次,而仅发生在产品制造环节。
第三、缺乏自主品牌。合资企业作为中国轿车生产的主要力量予以保护和扶持,给我国自主品牌带了巨大的竞争压力。我国民营汽车企业在竞争的夹缝中起步,虽然在高增长的汽车市场中占得了一点市场,但苦于技术研发的难度、资金的短缺、政策的挤压,只能在竞争相对宽松、技术壁垒不强的低端市场上以价格优势竞争。在自主品牌企业阵营中,生产规模达到20万辆左右的只有奇瑞、天津一汽和吉利三家企业。
1.2 高速铁路的快速崛起
中国的高速铁路走出了一条与汽车产业不太一样的道路。不到6年,中国高铁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重大跨越,中国高铁走出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模式”。中国铁路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方针,大力推进高速列车技术自主创新,跃居世界领先水平。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联合组织,实现自主创新。我国高铁打破了部门、行业、院校、企业的界限,由科技部、铁道部等部门携手组织全国的科技资源,共同搭建高铁及列车技术自主创新平台。铁路部门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以掌握核心技术为目标,积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构建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第二、注重系统集成和产业链发展。高速铁路不仅是高新技术的集成,而且有着特有一条长长的产业链,紧密带动机械、冶金、建筑、橡胶、合成材料、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相关产业发展,并促进这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材料和信息产业的研发和高铁沿线区域经济布局的调整。我国高铁诸多重大项目的技术引进与国产化工作在一条产业链上同步展开,高铁的核心技术与主要配套技术的各个难点被产业链上的企业逐一攻克。高铁产业链的整体升级,保证了关键技术的整体水平和后续开发能力。
第三、技术转让,创建自主品牌。35家机车车辆厂和各地铁路局是一家,由铁道路统一组织谈判,统一向企业下单,任何一个国际巨头要跻身中国市场,必须技术全面转让,必须本土化生产,必须打造中国品牌,必须价格合理。
通过以上三步,逐渐形成了从创建品牌到拉动产业链,再到自主创新的模式,进而实现了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崛起。
1.3 民用飞机的方兴未艾
大飞机素有“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美誉,整个研制过程需要耗时十年以上,却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产业拉动和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却是一波三折。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走过的三十几年证明了: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才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1970年8月,国家启动“708工程”,即“运十”飞机,是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制造的大型客机。不过“运十“飞机仅装配了两架就匆匆谢幕。1992年,与麦道公司签订了合作生产40架MD90飞机协议,1996年,麦道公司被波音公司收购后,MD90飞机停产,中国只生产交付了2架飞机。由于没有大型航空工程项目引导,依靠“运十”、MD系列飞机项目成长起来的民机设计、制造专业人才大量流失。2000年以后,中国大量购买波音、空客飞机,继续执行“以市场换技术”战略,2008年,空客在天津建立总装厂。但是空客天津总装公司仅局限于总装,核心技术设计依然在欧洲进行。
2002年4月,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启动,面向全球招标配套,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有单一投资的道路,2008年11月,ARJ21新支线飞机在上海首飞。2006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大飞机被确定为“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2007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听取了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关于大型飞机工作汇报后,原则上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尽快开展工作。经过20多年的反复和波折后,中国终于重新下定决心制造自己的大飞机,向研发民族品牌的大型客机迈进。2008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成立,正式启动了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研制。C9型客机采用国际通行的“主制造商―供应商”,进行全球招标,拉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目前C919已转入工程发展阶段,预计2015年首飞,2017年交付用户,目前累计订单400架。
中国民机发展历史充分说明,必须走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品牌,增强系统集成能力,同时充分开展国际合作,才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整体产业链发展。
2 国内大型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思考
通过对汽车产业、高速铁路和民用飞机等高端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其发展的内在原因,可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必须坚持自主品牌的基础性地位。各种战略的困境都充分都说明,只有我们掌握核心技术,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基础性地位,才能不断发展产业,引领行业。
第二,必须坚持自主品牌、系统集成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模式。自主品牌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增强系统集成能力是关键。在坚持自主品牌、系统集成的基础上,充分开展国际合作,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事,就能充分吸引国际著名供应商的参与,从而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的技术,将国际先进的技术将扎根于自主创新的品牌中,不断提高技术和产品的国产化程度。
第三,坚持全产业链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必须站在全产业链的角度。仅从单处出发的自主创新或引进技术,无法引领产业的发展,必须将视野放在全产业链的高度。创立自主品牌是产业链源头的原始创新,实施系统集成是全产业链中关键部位的集成创新,而开展国际合作则是带动全产业链中下游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全产业链自主创新战略就能站在全局的高度,攻破自主品牌的核心关键,重点突出,各个击破,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实现高端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若干建议
自主创新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战略,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强大支撑。通过对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总结和思考,我们认为目前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需要对重点的高端制造产业进行整体规划,按照“自主品牌引领、系统集成创新、充分国际合作”的路线,打造国际一流产品,逐步提高重点产业的国产化率,进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3.1 重视自主品牌建设,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品牌引领是以高端制造业拉动产业发展,实现自主创新的基础。自主品牌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它有三个主要衡量因素:市场保有量、生产研发的历史及其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企业自主品牌首先应强调自主,产权强调自我拥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决策,同时能对品牌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自主支配和决策。
对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产业,如果缺乏自主品牌,则不仅长期处于产业链下游,处于给其他企业代工的境地,而且将导致整个产业的衰弱。例如,汽车产业,由于没有形成自主品牌,长期被跨国公司占领,没有形成国内成熟的产业链。而高铁、大型客机则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打造自主品牌的战略,逐渐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并对整个产业链形成了拉动效应。
3.2 增强系统集成能力,打造国际一流产品
增强系统集成能力是以高端制造业拉动产业发展,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系统集成能力主要依靠集成创新,它和基础工业能力一并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两个方面,不同的是系统集成能力突出反映了关键核心技术对产业的拉动效应。
美国波音公司就是典型的“系统集成”公司,和波音公司类似,国际很多著名企业,像苹果公司、三星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都是“系统集成”创新的典型案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企业要力争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位置,必须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增强系统集成能力,打造国际一流的产品。
3.3 加强国际合作,注重利用先进技术和国际市场
开展国际合作是以高端制造业拉动产业发展,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开办合资公司、“以市场换技术”等战略仅是较低层面的国际合作,而在打造自主品牌、增强系统集成能力之后的国际合作将是较高层面的国际合作,可以起到拉动整个产业链的效果。国际合作主要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充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欧美发达国家在技术领域还依然占据领先地位,国内企业必须在打造自主品牌的基础上,增强系统集成能力,以庞大的国内市场做依托,吸引国际部件制造商参与合作,促成国际供应商与国内供应商深度合作,并通过政府与市场两种途径,逐步学习、引进并掌握先进技术。作为主制造商要将国际供应商看做合作伙伴,“风险共担、利润共享”,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掌握技术进步的主动权。
二是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成为国际化企业、跨国公司将是必然选择,也是国家整体实力的象征。未来几十年,中央企业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打造国际一流的企业。
3.4 逐步实现国产化、拉动整体产业链发展
逐步实现国产化,拉动产业链发展是以高端制造业拉动产业发展,实现自主创新的最终目标,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逐步实现国产化。逐步实现国产化关键在主制造商,要高度重视主制造商的作用,促成国内企业与国外部件制造商的合资合作,推动国内企业尽快学习取得国际经验、标准、规范,承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国内部件企业作为供应商,逐步提高国产化率。
二是拉动产业链发展。高速铁路、大型客机等产业是高技术的集合,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宽,产业带动面大,技术扩散作用明显等特点,对于大量基础学科有着很强的拉动作用。要发挥主制造商的作用,积极拉动产业链发展,使中国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整体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参考文献:
[1]邹璇.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9.
[2]王文寅,张叶峰.科技、资本、劳动的贡献率比较[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2,30:45―47.
[3]杨宇,邓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的变化[J].财经问题研究,2012,8:23―25.
[4]张景安.科技部政策与体制改革司.实现由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3,11:1―3.
[5]张晓辉.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目标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4.
[6]陈怡玲.世界汽车自主创新发展模式印发的思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3:9―11.
[7]邵慰,李怀.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4:22―25.
[8]曹方.从“追赶”到“领跑”中国高铁进行时[J].上海信息化,2011,1:23―25.
[9]孙国瑞.中国高铁的发展应注重专利制度的运用[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8:12―14.
[10]孙章.加强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4:5―8.
――彼得・杜拉克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脊梁,制造业问题是我国的根本问题。当中国加入WTO,当中国走进世界,华普汽车董事长徐刚先生曾这么形容过他、他的公司以及中国整个制造业面临的世界形势:“中国制造业包括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制造业来说,不是与狼共舞的时代,是生存的问题,我像一只小兔子指望着进入这个花园就能吃到青青的青草,但是现在毫不容易进去抬头一看全都是豺狼虎豹,所以这时候面临的是怎样生存,在这种状况下,解决的惟一出路在于创新,在于怎样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求生存,谋发展。”
理解自主创新中的“自主”
中国制造业进行自主创新必须明确什么是“自主”。徐刚先生认为“自主”首先是一种体系化的能量,有着四方面的含义:1,要有自主品牌,以及对品牌的发展、定位和后续的一系列的规划具有自。2,要有自主研发的能力,也就是技术创新,掌握制造产品的核心技术,这是自主最关键的环节。3,要有一套把好的图纸转化成好的成品中间的一套完整的自主生产,或者自主制造的体系,也就是制造业的配套工业、质量过程控制、员工的素质等等,如果没有好的员工,好的体系,是组装不出好的产品的。4,要有自主论证的能力,如果不能掌握标准,没有办法实现这个标准,是不可能提升自主能力的。而在这方面,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慢慢的拿所谓的很先进的标准体系来影响、限制中国的自主企业发展是一种趋势。“这四个方面代表了自主的能力,在这四个方面都得到提升,都创新,都发展,才能真正的提升中国的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它的制造能力。”徐刚先生说。
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先生也说到了关于自主的理解。首先,自主有自己创新战略和体系,并且有持续的坚持和推进。比如海信不仅有自己的质量保障体系,而且有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这个创新体系形成的系列文件、规范和流程就把海信的技术创新从最基础的层面,从原始性创新到集成创新一直到产业拓展方面做了积极的规范。其次,所谓的自主创新,所谓的自主并不排斥合作,而合作、引进贵在自主,根据企业的需求而发展,而不是一味让别人来做,否则就不是一个自主品牌。
徐刚先生和郭庆存先生关于自主的阐述,都在强调中国制造自主品牌、自主技术的创新发展,自主创新中的自主对于我国的制造业的改革至关重要,不光要创新,更要把创新的东西完全发展成自己的。
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
“关于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有些人认为某些行业不需要去做创新,比如OEM,比如做外包等行业,用别人的创造进行加工制作就能赚钱。但是真正的中国自主品牌的创造业如果离开自己的创造的话,在今天已经到了寸步难行的程度,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区间。在今天音视听产业、数字电视产业、互联网产业,很多标准加专利所构成的垄断已经使得在这个产业领域从事制造业工作的企业,特别是这些企业家们已近寝食难安。在CRT这种显像管的领域在某外国公司还有500个专利在垄断着,数字电视的技术并不掌握在中国企业手里;今天非常火爆的手机产业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有,甚至不上一个,它的相关的核心技术也不在我们中国制造业手里。在中国制造业不掌握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充其量只是一个组装业,很难说把命脉掌握在手里的制造业,所以目前这种情况,从这些基本的现实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一个坎,如果不走过,后面的道路将更加艰辛,当然我们国内开的新领域另当别论,而在国外布满了知识产权的产业中国的企业如果不奋起创造自己的一条路,后面的道路将更加艰难”。海信集团副总裁郭庆存先生这么形容我国的制造业急需进行技术创新,“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中的技术创新虽然是最难的,特别是核心技术突破是最困难的,但是最有价值的。”
海信人用行动和成果证明了技术创新为海信带来的巨大回报。从变频空调到平板电视,技术海信没有太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营销策略,但每一次技术创新却成为其最好的营销武器,海信坚持了独特的以技术驱动市场的营销模式。2005年,由海信自主研发的我国音视频领域第一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数字电视处理芯片――“信芯”顺利通过鉴定,一举突破了中国数字电视产业一直缺芯的产业瓶颈,为海信电视向平板电视的战略转型奠定了基础。海信用技术创新创造了海信广阔的市场。
海信科技创新技术的领头人郭庆存先生关于中国的制造业如何进行自主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的认识也许会给我国制造业的企业家们一些启发。
郭先生认为,要形成这么一个认识,在所有的各式各样的创新里面,只有技术创新的成果,知识产权化的垄断程度越高,排他性越强,因此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他给权利人带来的利益就越大。今天有很多企业不生产,它不造产品,但是他凭借他的专利费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在今天的美国、欧洲这样的公司它就叫专利许可公司,就是卖专利,卖标准。因此,在创新中,尤其是技术创新可以有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应该是最最重要的。通过自主创新海信取得了收益,海信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海信在数字音视频的核心技术,特别是数字音视频处理芯片这个领域已经取得突破,这个突破就为海信后续产业领域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自主创新当中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和其他方面的创新相比,对于不同企业来说,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企业重点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也应该不一样。在发展到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它的技术创新的选择,技术创新的课题的选择,方向的选择,层次的选择是不同的,企业的初始阶段商业模式很重要,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竞争很激烈的产业里面想取得高利润的话,如果不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海信认为这个阶段已经来临,必须要做技术创新。
技术海信有着自己的研发规划和创新体系,在创新体系里面,海信的研究开发分为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从事关键性、共性、和核心技术的开发,旨在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个层面,是多做下作,面向以产品为主要的表现形式:第三个层面,海信搭建了一个共事的公共开发的平台和基地;第四个层面,海信还有群众性的参与活动。海信与山东大学创造了海信研究院,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的模式和组织结构。海信手下的子公司有合资公司的也是从合资公司中提升自己产品的品位和质量,提升对技术的把握能力。
技术创新为海信带来了光明的前景,可是作为我国最大规模的制造业,我国的制造业还不是很具备那么强大的
经济以及技术等各方面的能力,和国外公司进行技术竞赛,我国整个制造业显然还不具备那么强大的能力。
自主创新中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被沃尔沃大中华区总裁吴瑜章总裁认为是自主创新中最关键的模式。
吴瑜章总裁为我们列举了韩日制造业在引进消化再吸收方面的创新,值得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深思。
“这些年韩日发展非常快,引进、消化、吸收、转化、创新,在不断走这样的轮回,韩国这几年经过亚洲金融危机痛定思痛以后走的是很快的,这样走的结果就是说引进消化吸收以后,大幅度的消化吸收,使得国内产业的升级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同时看一下韩日投入的模式,技术引进花一块钱的时候,消化吸收花七块钱,同样引进一元钱的东西,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花费是10块。看一下中国的情况,我们消化吸收只花费七分钱。
确实,引进消化再吸收的问题与我们前面提到的郭庆存先生关于自主的理解相得益彰,所谓的自主创新、自主并不排斥合作,而合作、引进贵在自主。引进消化再吸收,把别人的东西转变成自己的东西为己所用,既相对节省了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的代价,又能使中国的制造业掌握先进的技术。当然,我们所说到引进消化再吸收,并不是说企业可以放下自主研发的“担子”,只是在我国制造业实力的情况下,通过此道路帮助企业加快对新技术、核心技术的开发进程,而我们贵在坚持的还是要自主,要消化了,吸收了,而形成我们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形成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品牌。
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引进消化再吸收的创新都是为了提高中国制造业如何掌握技术,如何实现中国制造业掌握核心技术,从核心能力到核心产品到终端产品,都是为了实现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但是我国制造业还要有关于商业模式(商业价值观)的创新,这对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对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也是非常关键的。
自主创新中的商业模式思考
“我认为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在一种全球视野之下重新审视我们过去二十年的商业竞争模式以及我们的商业价值观。”为企业家摇旗呐喊的《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主编牛文文先生提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牛文文主编谈到了中国制造业的二十年,他认为中国制造业要走向下个辉煌的阶段商业模式要创新。
对于国际比较来说,中国制造业最大的优势在于,第一非常了解中国客户的消费需求、了解市场,并且掌握市场导向,第二成本控制的厉害,成本低。而中国的制造业导向更多地是为了满足穷人的需求,以低价满足穷人的需求。
牛主编谈到了中国的资本成本,低成本问题很令人深思,“大家都认为中国是低成本国家,其实我们不低,只是有些成本没有去付费,成本你不需要付的?出来混迟早要还,制造业拿了这么多土地需要社会来还吗,尤其是用到一些最基本的原材料,由于垄断价格很低,还有水电,但是所有这些都需要你付出巨大代价的,你这个成本都是有价的。供应链其他关系被压榨了,工人员工有非常大的危机,中国有民工荒,下一步消费水平提高了以后,我们是不是能够在老龄化到来之前就能致富,这是一个全球观的问题,如果我们劳动力供应没有那么强的话,今天制造业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其他的股东、政府、供应商员工都被压榨,只满足了温饱时期的穷人的基本的消费品需求,这样的商业伦理,这样一个商业模式可能需要创新”。吴瑜章总裁也谈到了中国的“低”成本与自主创新的问题,“中国前些年企业的日子太好过,钱随手可以拿来,汽车可以卖到比全球市场贵得很多,还有好多人买,他连引进吸收都不做,更别说创新了。”
中国的制造业更多满足的是穷人的需求,中国制造业用所谓的“低”成本打入市场,而当需求满足以后中国的制造业却只能面临尴尬的处境,实在是有些令人感到难过。而更令我们难过的可能是,当我们压榨了我们别的商业环境来换取广阔的市场时,却只能是“便宜货”“地摊货”,还要时不时得被打上“反倾销”的帽子,这样的商业模式,这样的商业价值观,的确是我国制造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改变的。
另外中国的制造业关键还需要加速各个程序上的创新,例如渠道创新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至关紧要。制造业作为我国的根本产业,以往中国制造业低的人工成本会发挥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这也是目前为止我国制造业成功的根本所在。但我们国家的制造业必须转型,唯一能走得路就是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维护企业的稳定,以自主创新进行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后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有过四大发明这样的创造,但是近代以来,为什么中国人的创新能力退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凝重的话题。而在一个新时代,中国经济要崛起,中华民族要崛起,中国人要站起来,没有创新能力,恐怕是很难如愿以偿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培养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一个企业的创新精神,培养一代人的创新精神,这的确是我们入世后能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教我们的下一代干什么,我们这种体制,这种文化,这种观念能不能催人奋进。我们中国人只有在自强不息当中培植提升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
美国科技的领先,使美国成为世界生产力成长速度最快、经济最强大的国家,也成为互联网时代工业国的价值核心。它输出最新的科技,也进口全世界货币,美元因而成为全球投资人最佳投资工具,各国必备的避险武器;它输出纽约和好莱坞的生活价值,也进口世界最厉害的人才,把美国的创新能力磨得更尖更亮。
我国经过十几年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后,必须充分认识到新阶段、新形势、新体制下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意义。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领域中,更应加快发展服务业,要坚定不移地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产品领域、扩大就业等。新形势下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努力开创纺织服装设计研究开发中心的新局面;在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促进全国纺织服装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根据目前纺织服装领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提高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必须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为企业提供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和产品开发服务。
1.产业竞争的实质是科技竞争。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国际竞争态势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武器。科技竞争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一系列重大突破,科学传播、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越来越快,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核心,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基础条件。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占领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立于不败之地。
2.提高纺织服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要把自主创新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重点抓应用研究,突出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创新和集成水平,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应用前景,开发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市场占有率的产品。走出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以产业技术为重点的自主创新新路子,使我中心成为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二、围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协助纺织服装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发。
1.坚持利用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通过我中心的协助,鼓励广大企业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原始性创新,以其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占据产业技术制高点,推动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建立引进重大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对技术引进工作的咨询和力度,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设计开发替代进口的产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协同企业从国外引进重大装备时,实施单位制定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创新方案,明确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的计划、目标和进度,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
2.加强行业领域的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按照纺织服装基础产业优先、核心和关键技术优先的原则,围绕纺织服装工业支柱产业,重点在装备与先进制造、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现代服务业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重点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技术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针对制约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组织课题项目参与全省关键领域重点招标,突破一批重点领域核心技术。
3、加强科技服务和创新平台建设。以市场化为主的运作模式,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利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纺织与服装设计检测中心等公共实验室建设。建设一批专业产业集群,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为创新服务的骨干和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一批自律规范的行业协会。
三、强化中心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本开发中心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1、同企业建立共同研发机构。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的合作力度,使我中心成为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载体。扶持有条件的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使我中心成为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平台。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科研基地建设服务,努力构建科技自主创新平台。
2、通过我中心的引荐,使企业依托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让高等学校成为纺织服装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依托、技术源头和人才培养基地;突出加强与产业技术自主创新密切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动相关技术的汇聚与融合,开发市场急需使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加速成果转化。推动和帮助有条件的科研机构成为面向行业的创新中心。
3.给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研究开发院、科技研发中心。推动企业以资金、设备为要素,中心以人才、智力和技术为要素,通过服务、联营、参股等多种合作形式,整合优化现有资源,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实现产学研的深度合作。
4.加快建设研发成果转化基地。重点建设符合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需要、开放性、社会化的共性产业技术创新基地,使之成为面向企业的工程研究开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信息中心、产品分析检测中心。设立一批示范性大中型企业中试基地,加强企业中试基地与我中心的紧密合作,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系列新开发产品。
四、加强区域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1、协同开展合作创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创新。帮助和支持湖北省服装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进行专利技术、核心技术、技术标准的交叉合作,组建平等的技术战略联盟。
2、帮助企业到市外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到市外和境外科技先进的地区建立研发中心或科技企业,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科技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在人才、研发设计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合作,提升产品科技水平。
3、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更多的国外服装企业来我中心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在本地实现技术化,把先进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带入中国。密切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有组织地协助我省有实力的企业与跨国公司在本省合办企业,使我省更多的企业参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并进入它们的销售网络,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
五、培育和发展纺织服装企业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创品牌方面的战略,争抢技术制高点。
1、帮助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工作。支持和帮助开发有前景的专利实现产业化。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支柱产业、行业与企业建立专业专利数据库。加快知识产权的申报和服务人才培养,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2、帮助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应对国际技术壁垒。让企业充分利用标准数据资源库、国外市场准入条件和技术规范信息库、标准支撑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检测平台等机构来制定标准,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建立技术贸易壁垒应对和防范机制。
3、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发展自主品牌。为企业创建名牌产品和为驰名商标出谋划策。促进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商标等地区品牌的发展。培养服装企业借鉴国际品牌成功模式及向服装行业专家顾问取经;融合自身企业特性,由品牌的定位、经营策略、运作模式、商品开发,结合人力资源以及商品生产的快速反映等,通过品牌服装、店面形象、服务质素,创建具有影响力的服装品牌,进而引领时尚潮流。
六、加大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建立人才信息库,为企业自主创新储备人才,输送高级应用型人才。
1.为企业培育科研团队,发挥领军人物的作用。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培育和形成多层次的创新团队。优化专业技术学科结构,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加快培育全方位高级技术人才,优化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加强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培育自主创新意识强的企业家。
对我中心进行人才培养而言,要将适应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则要求作为人才培训的方向,一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培训教育的职业性、定向性和生产性;二要通过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如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岗位,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
2、加大对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健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着力引进发达国家和国内重点地区的优秀人才,提高引进人才的工作水平。为我省的纺织服装企业储备优秀人才和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优秀创新人才;协同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改变人才流失的现状。
重点在“自主”
为推动“自主创新”深入人心,也为了出台后续的激励政策,充斥媒体的是一些关于我国目前缺乏自主创新的数据和实例,比如“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中71%没有技术开发机构,2/3没有技术开发活动”,可是,分析形势往往是这样,如果你按照一个自认“非常关键”的观点去看,急切的求证心情很容易会自动抛弃其他信息而只剩下“严峻”的现实,进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自己“满意”的证据。
更重要地,笔者认为,“自主创新论”者们大可不必那么心急如焚,因为“自主创新”的重点应该是“自主”,是来自企业家的要求。官员也好,专家也好,企业之外的人当然可以有敏锐的眼光帮助企业经营者发现问题,但是,如果企业并没有感同身受的话,那这个问题提出的可能就微乎其微。
中国的企业改革始于上世纪80年代,尽管承包、租赁经营、股份制之类的企业制度变迁也激发了一部分企业的生产力,但企业层面的制度变革并没有取得农村土地承包制那样突出的效果。特别地,发展最快、较早确立世界市场优势的企业并没有出现在创新的核心京、沪等大城市,而往往出现在广东、浙江等地。而沿海经济带的工业主体也是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态起步,逐步进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除了规模扩大外,很多到今天仍然延续着以前的“订单生产”模式,作为加工单位而非设计单位存在着。在有些地区,围绕着一个较复杂的产品,还自发衍生出了上下游的产业集群,当然产业群内部还是以小企业为多,在许多人看来确实有“小、土、群”的特征,给观察者留下中国只“刷盘子”不“读书”的印象也很正常。
问题在于,这些企业真的都有必要一夜之间抛下已经形成的发展路径进入“研发型”企业行列吗?我看未必。
对企业而言,只有技术适用与不适用的区别,而没有所谓“高”技术和“低”技术的区别;多见的是对成熟技术的路径依赖,少见的是对技术创新的偏执。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找到自身禀赋特点能够成功把成本降低就能够满足提升竞争力的需要。从这一点上说,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土地成本、技术先进性都属于禀赋集合,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可能拥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就自然会选择以此为核心竞争力进入分工体系,虽然技术含量不高,可这并不丢人跌分。企业要生存,就要硬邦邦地盈利,除了在广告上念叨,一般企业并没有承担集聚社会智力进行科技创新的义务,更重要的是,需要咱们中国企业解决的首先是庞大的待就业人口,企业即使多用劳力少用机械,只要能正常、合法地运作,就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企业选择怎么生产是企业的事,那些指点企业应该如何如何的人,不仅多是做企业的外行,而且根本无法负担企业按照“创新”指示进行改造后亏损的后果,如此清谈,其实很容易误事的。
现有创新体系为什么不灵光
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据说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达105万人,分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然而拥有如此高数量研发人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近年来却一直未能产生几个技术创新的主体,不仅没能像发达国家的大企业那样不断创新并依靠核心技术实现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而且大量依靠海外进口技术和设备也没能成功消化吸收并进而照猫画虎、独辟蹊径。这其中,除了有企业确实经过权衡后,“自主”地放弃了研发功能,埋头“土里刨食”的因素外,更多的是目前的不少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
以汽车业为例,很多人指责政府“市场换技术”策略并不成功,证据就是市场让给了合资企业和洋品牌,我们自己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被扭曲成为部件国产化率,而没有能够推动整车设计等高端技术水平的提升。这其中的始作俑者其实并不是我们的汽车企业。想想国家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吧,公务车一律要用xx品牌,地方政府对当地的汽车厂商还会更优惠,甚至要求出租车都要选用xx品牌,这么好的生存条件,鬼才乐意自主创新呢!对于一只神经正常的猫咪而言,是选择呆在温暖的house,还是不分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出去逮耗子,简直都不用培训。没有生存的危机感,指望企业能有出息,那才是做梦。这种情况下,中国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两项经费之比仅为1∶0.06就不难理解了。有人总爱说韩国、日本企业这个比例达到1∶5到1∶8,同样是东亚企业,为什么不能模仿人家如何云云,可是就不去想想对方国家企业的生存竞争状况,光看到了人家保护国货的一鳞半爪,回来就升级成了对民族工业的全面呵护,国有企业已不是真正的企业,却按照市场化主体的要求来诊断,不反思企业的生存环境,却草率地下“增加投入、自主创新”这样的猛药,效果能好吗?连学习的动力都没有,哪里有创造的动力?
回头说我们庞大的科技人员队伍,知识老化就不提了,他们的激励又是什么?做基础研究,没有足够经费,不能很快地见到效益;做应用研究,创新要对接企业,还要考虑市场需求,效益也不高,思来想去,还是简单模仿、制造概念,甚至欺世盗名来得容易,加上国内科研圈子里按出身系统、地域亲情“划圈子”的风气,扎扎实实做科研的人不多也就不奇怪了。
正常的企业不会拒绝适用的新技术,不会拒绝能帮助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科研成果,尽管我们的成果汗牛充栋,但是有多少成果在设计时是从企业需要出发的?有多少成果本身就是相互模仿的结果?引进技术设备容易,引进一套鼓励科学技术研究的制度体系难,而让国内建立起对智力劳动成果尊重、对科研态度认真重视的风气更难,从这个角度上讲,衡量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或者潜力,不能看有多少干事的人,还要看有多少人干事,更要看有多少人干实事。
【关键词】技术导向型;技术创新;启示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已逐步成为电子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技术上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企业存活的关键。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在技术上的优势,这样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1 电子企业获取技术的途径
1.1 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指在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新产品的过程。自主创新的优点是企业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经验,新技术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自主创新需要投入许多资金且时间久,这就需要企业承担较大的风险。
1.2 技术并购
技术并购是指以得到对方的技术为目的的一个并购活动,并且在并购后即可获得被并购企业的技术所有权。技术并购的优点是周期短,并购的技术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缺点是造成企业创新能力低下,没有积极性去投入研发新产品。
1.3 技术联盟
技术联盟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一起合作开发新技术,共同承担风险,分享收益的过程。技术联盟方式可以减少分散企业失败的风险,缺点是交易成本较高,创新成果归属权有争议。
近些年来,通过海外并购获取世界尖端技术已经成为许多中国电子企业的选择。通过跨国并购得到的技术可以减少企业的升级时间,获得技术经验,例如TFT-LCD产业,它的技术和市场周期都很短,时效性明显,市场导入也比较快,风险和资金也比自己研发要少得多。
2 国际分工下的中国电子企业技术发展困境
当前,我国电子产业还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产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得问题,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技术发展成为我国电子产业升级的瓶颈。但是,我国电子产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技术受限。主要是因为:第一,其他国家限制了我国电子业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发展速度。第二,我国自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第三,中国电子企业自身的制造能力太低。
3 电子业技术导向型跨国并购的分类
3.1 强化模式
强化模式指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取得对方的先进技术。为了在全球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许多国内企业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产业内核心技术。
3.2 整合模式
整合模式指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得对方的非核心技术部分。企业在取得核心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并购获得非核心技术,主要是想使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此种整合模式更适合一些互补型企业。
3.3 突破模式
突破模式指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得非自身产业的核心技术。企业考虑到业务多元化以及可继续发展的需要,开始在非主导行业寻求新的机遇。
从近几年电子产业跨国案例可以看出,强化模式的案例是最多的。这与我国电子产业发展的趋势是分不开的。
4 中国电子企业技术导向型并购面临的困境
4.1 整合消化技术能力较低
在进行海外并购时,我国企业往往对于想并购什么样的技术、怎样进行后续的技术消化缺乏一个系统的规划。在技术并购中,企业对技术的消化能力也非常重要,直接使用获得的技术无法出现理想的效果。
4.2 注重对技术的引进而忽视消化吸收
除了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之外,我国企业长期以来比较注重对技术的引进而忽视消化吸收的现象十分突出。很多企业不舍得大量投资于消化环节,导致企业过多年的发展还是无法拥有自身的专利技术,只停留在不断地引进技术水平上。这种现象使得我国的技术停滞不前,无法取得新技术上的发展。
4.3 其他国家的技术保护政策
产品生命周期和产业转移理论的可以说明,国际电子产业分工越来越明显,电子业大都转移来到中国。但是,很多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发达国家企业手中,发达国家政府限制本国企业的技术外溢,不允许提供核心技术给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台湾政府就不允许将高代线技术提供给中国大陆。
5 以京东方集团为例
目前,京东方是中国内地最大、全球排名第九位的TFT-LCD制造商,也是在中国内地独家拥有TFT-LCD核心技术的企业。TFT-LCD是当前平板显示产业的主流技术之一,诸多显示屏幕采用TFT-LCD屏。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中国大陆地区是目前TFT-LCD产业的集中地区。
5.1 通过技术扩散实现技术提升
5.1.1 内部化
内部化是指处于技术劣势的企业通过兼并、合资控股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等方法将其技术自用,以此来实现技术的价值。2003年,京东方运用杠杆收购收购韩国现代株式会社TFT-LCD业务,通过这次收购,京东方获得了TFT-LCD技术,弥补了京东方在TFT-LCD技术上的空白,提升了京东方在电子产业的地位。
5.1.2 人员的流动
人员流动指把被并购企业技术人员的知识转化为企业员工的技术知识,技术本身是无法传递的,但可以通过人员的流动被传递。京东方在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后,公司每年还派出200多名的本国技术人员到韩国子公司进行学习,为公司培养后备人才,而且公司还把韩国的技术人员请到北京的工厂进行现场教学,真正把TFT-LCD技术学到家。
5.2 通过技术战略联盟取得技术创新
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研发成本的上升,技术方面的转移进程加快,跨国公司之间开始进行技术上的联盟。2003年,京东方通过并购冠捷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多家稳定的国际品牌客户,实现了显示器器件生产与销售的一体化。为了更好的与公司产业配套,京东方在北京建设了京东方显示科技园,并且引进多家国际厂商逐步建设中国TFT-LCD产业的生态群落。
6 对中国电子企业技术性跨国并购的启示
6.1 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实现技术创新
技术能力的信息扩散有助于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和学习。同时,对那些没有单独能力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政府也可以适当的给予经济上的支持,但其收购前提是该企业所收购的技术能给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带来重要意义的海外收购。
6.2 人才保留和自有人才的培养要并重
从上文京东方的案例就可以看出留住人才的意义。但一方面,对于我国企业来说,跨国并购所要负担的成本之一就是对方高昂的劳动力。另一方面,若留住原有的技术人员进行下一步的能技术的开发,那我们就失去了利用并购得来的技术培养企业自己的研发队伍的目的。所以,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在重视保留原有人才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企业自己的人才,这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①
6.3 企业应该打好技术基础,拥有和掌握核心技术,加强后续研发能力
企业获得技术后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加大科研投入以及对人才的培养,把技术基础打好,把并购获得的技术消化为自己的核心技术才是实现企业并购的商业价值,才能长久的发展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