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土的文化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东北“乡土油画”艺术语言的形成与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在八十年代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中国当代油画多以写实主义的乡土题材为主。受到当时文化背景的影响,东北油画的创作题材自然而然也与乡土结合在了一起,然而在内容上却有着自己的创新,能够深入的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用独特的视角去表现现实。艺术家易英曾说:“东北的乡土画风实际上是传统现实主义对乡土题材的发现,但同时又接受了现代观念。于是发生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困惑,这种变体的现实主义既是现实主义的延续,也是对前卫艺术运动的补充,甚至是现代艺术观念在现实主义艺术上的反映出的积极成果。”(易英,2004)
二、东北油画的创作和发展
黑土地大气的满蒙文化赋予了东北油画创作源源不绝的精神源泉。东北地区的主要经济形式以农业生产为主,相对于南方的快速发展,这里自有一种固守的踏实感。朴实的农民、辽阔的黑土,丰厚的物产,给油画创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天然题材。这里冬季时间长,实际耕作的时间较短,因而农民的业余生活十分丰富:看大戏,扭秧歌,杀猪宰羊,种种丰富的活动跃然纸上,极具画面感。再加上东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里,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各民族艳丽的服饰,独特的习俗也赋予了油画创作丰富的语言。因此,当我们在欣赏东北油画的时候会发觉,其地域特征明显,色彩饱满,题材朴实,表现手法大胆,敢于创新。东北油画的艺术家们本土意识浓厚,观念敏锐,思想活跃。艺术语言上多强调力度,量感,大气和饱满度。尽管没有纷繁复杂的色彩,但却更能突出所要表现的主题,正所谓简约不简单。早期的东北油画代表人物包括韦尔申,王岩,刘仁杰等,这些在当时画坛崭露头角的艺术家们,其画作却在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引起了人们对东北油画的关注。这个时期的东北油画多以农村题材为主,用写实的手法,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现状。
随着90年代多元化艺术思潮的兴起,东北油画有了一定的创新和改变。这一时期农村生活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新农村题材更为突出。这个时期的东北油画变得更理性现实,一些东北乡土油画家们开始深入对民族艺术和文化的思考,更注重自身的艺术发展面貌和艺术形态语言,开始摸索体现本土油画语言的形式。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郑艺,宫立龙,陈树中,周卫等。他们的作品都以东北的新农村建设为题材,通过不同的切入点抓住了当时中国的“大事件”,让东北乡土油画呈现出多样并举的精神风貌,用更现实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反映了东北地区的地域风貌和人文传统,促进了东北油画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一批年轻的80后,90后画家的成长,东北油画的创作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传统的题材和现代思潮的碰撞给东北油画开辟了更为有趣的发展方向,同时也需要画家们对于艺术本土精神有更深的理解。新一代的画家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当下的电子工具作为自己的绘画创作媒介,打破传统绘画的构图理念和表现形式,更多的追求自己的个性,追求时代感。他们喜欢将新的艺术符号加入自己的画面,以调侃,幽默,诙谐的漫画式绘画来表现“现实”。甚至将人物和动物有机的嫁接、重构,把一些看似不太合理但又合情的元素融合到画面中来,有着很强的装饰味道和“海报”感。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给人一种极强的象征寓意,具有一定的时代感和戏剧性。然而,这样的创作方式给传统的艺术题材带来了很大挑战。东北油画的传统特征和表现形式中的精华是需要我们去坚持和传承的。一味地去追求时代感,完全脱离了本土特征,将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如何在保持与时俱进的同时与传统很好的融合,或许是很多艺术家们日后要思考的。
三、渤海画派的兴起
渤海画派是近年来随着东北绘画的繁荣发展衍生出来的又一分支,其主要艺术群体集中在辽宁省锦州市,以及葫芦岛,盘锦,营口、丹东、大连等五市,分布于山海关以北环绕渤海湾的所有地域。渤海画派艺术研究所坐落在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近年来,在国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大环境下,渤海画派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在创作题材和内容上,不再单纯针对乡土题材,而是秉承东北艺术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挖掘具有东北特色的新题材,一方面将东北油画的表现形式运用到更广阔的创作中去。渤海画派的艺术家们开始更多地注重精神层面的表现,为东北油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许多青年画家近些年来积极的活跃在油画创作舞台上,如王雷,赵越,李春峰等。从他们的作品中,能够看到新时代大背景下的更多题材,然而细细品味之后却不难发现,这些作品无一例外的展现着东北传统油画的精髓。以渤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王雷教授的作品为例,早年在鲁迅美术学院的学习经历使得他对东北油画创作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他的画风延续了东北乡土油画的特征,多以大气的色彩表现东北大地的美丽风貌和鲜明性格。他在色彩的使用上十分大胆泼辣,在创作细节上又十分细腻考究,善于找到独特的切入点来突出作品的主题。值得一提的是,渤海画派的青年艺术家们一直在找寻东北油画创作手法的新形式。
他们大胆地在题材选择上进行突破创新,不再局限于黑土地、老农民这样乡土气息很强的题材,而是不断开阔眼界,将东北油画的创作手法应用在更广阔的题材上。从长远的发展角度,这对东北油画的绘画语言和绘画技巧是一种新的传承。而这种新的传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绘画语言和技巧永远是服务于绘画创作的,不能将其限定在某一种单一的创作题材中。任何一种创作手法,都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才能有长足的发展,永葆艺术生命之活力。王雷教授大胆地将东北风的绘画技巧应用在了题材的创作中,苍茫神秘的青藏高原和东北大地有一种相通的气派,但在文化、历史、信仰方面有着不同的韵味。这样一个极具魅力的地方一直吸引着不同画派的艺术家。但一个作品的灵魂,不仅仅在于颜色、布局、技巧这些外在的手段,而是在于艺术家内心的沉思和作品的语言。王雷在色彩的运用上延续了东北油画的创作精髓,用相对单一、暗色系的色彩勾勒出恢弘的气势,赋予作品一种庄严、厚重的底蕴。在局部大胆地用对比色和撞色,给作品增添一种灵动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一种灵魂的冲击。王雷教授选择题材来做东北油画创作的一种突破绝非偶然,是一个虔诚的地方,一片能带给人信仰的土地。仔细想来,每一个艺术创作者的创作之路何尝不是一种朝圣,“通过绘画,虔诚地表达自己的宗教情感并由此上升至对人的存在景象的认识。”(周景雷,2008)每一个渤海画派的青年画家也带着同样的情怀,他们继承东北传统绘画的同时,又不断地创新和实践,沿着民族化的乡土油画精神实质,推动自我的艺术走向现代,面向未来。东北油画创作的浓浓“乡土”气息已经深深地融进了他们的艺术血液里,在他们的作品上刻上烙印。而他们孜孜不倦追求的,是赋予这样的血液新鲜的气息,让艺术脉搏跳动的更为有力,艺术生命生生不息。
四、总结
(一)亚太地区我国属于亚太地区的国家之一,因此石油企业在亚太地区进行国际化经营与国际石油合作的过程中,在文化上受到的冲击较小。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宗教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亚太地区的各国之间仍有着一定的文化差异。首先,不同。世界上较为普遍的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除此之外,不同地区还有一些自己国家独特的。印度最主要的除了佛教外,还包括印度教、锡克教等。
(二)非洲地区非洲地处于热带,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在近年来不断地勘探过程中,印度的石油资源也逐渐地被挖掘出来,成为了未来世界石油开采的集中地之一。非洲距离我国相对较远,并且在历史上由于受到交通的限制,我国与非洲的沟通较少。因此非洲与我国在文化上的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首先,在交流上存在不同。非洲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相对比较缓慢与落后,并且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因此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非洲居民拥有着自己的一套交流方式,例如通过做手势的方式进行交流,并且通过不同手势的应用表达友好或敌意。其次,具有明显的民族情结。非洲人由于肤色特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被其他种族歧视,甚至被当作奴隶,因此非洲人对于“黑鬼”“奴隶”等词十分敏感,是一种共性的民族情结。最后,生活习惯不同。非洲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与中国有着明显的不同,最突出的表现在对妇女的态度上以及饮食方式上,等等。因此在非洲工作或旅行时,有关人员应对非洲的禁忌以及非洲的相关规定要有所认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三)美洲地区美洲地区相对其他地区而言比较富庶,一些发达国家皆在美洲。在进行石油开发的过程中,主要集中在南美地区,该区域拥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具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美洲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就是美国,由于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都较其他国家更进一步,因此在对美国文化特征进行把握的过程中,应集中关注美国文化中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具体来说,美国文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倡导人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美国对于人权十分重视,并且标榜自己是自由的国度。因此在美国社会中,自由、平等被放在社会生活中的首要位置。(2)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美国的历史与我国比较相对较短,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因此美国没有传统的束缚,其在思想以及文化上更加积极、自由。一些新事物在美国更容易被接受,不会受到传统的冲击,更容易发展下去。(3)英雄主义旺盛。牛仔精神是美国精神的一个缩影。美国文化中一直都有着明显的英雄情结,这从美国的一些影视作品中也可以看出。由此可见,美国对于力与美有着深刻的认识,崇尚一种阳性,正义的力量。
二、文化差异和跨文化冲突对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国际石油合作的影响
(一)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石油企业要想正常稳定地运转下去,有效的管理制度十分重要。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在文化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石油企业管理人员对不同国家文化掌握不清,而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例如,在中东地区工作人员如果没有及时地将民族信仰以及饮食习惯等问题融入企业的管理中,就很容易引起中东地区工作人员的反感,甚至引起中东地区资源拥有国的排斥。文化冲突的出现将导致石油企业内部矛盾的激化,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对一些工作任务产生反感,难以有效地执行,造成执行力的下降。同时由于文化冲突的存在,工作人员无法与当地居民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石油企业在进行石油开采时,工作进度受到影响。并且在进行日常工作时,内部工作人员之间难以形成通力合作的关系,使得石油开采日常工作难以协调,无法统一进行运转。
(二)文化差异对市场经营的影响石油企业在国内进行经营面对的是国内市场,由于文化背景相同,经济环境稳定,因此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阻碍较小。随着石油企业逐渐向外发展,我们发现石油企业在进行国际经营的过程中,由于面临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都发生了变化,并且文化背景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因此使得石油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又由于石油企业对区域间文化差异难以有效把握,因此无法对区域市场发展进行全面了解,造成石油企业在进行决策以及执行等方面出现偏差。
(三)文化差异的潜在影响企业文化是目前企业发展过程中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向心力,让企业员工在工作时,更加具有凝聚力。但是由于石油企业目前逐步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中国式的企业文化已经难以满足石油企业的发展需要,造成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作用发挥受限,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出现潜在的文化风险。这会对提高石油企业员工工作热情,提升企业团结协作精神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跨文化背景下国际石油合作的策略
(一)把握文化差异,协调文化冲突要想有效地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加强国际间石油合作,有关石油企业应对文化差异要有所重视,并积极从调和文化差异的角度入手,对企业的文化差异进行解决。
(二)重塑企业文化,加深文化内涵企业文化是石油企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因此有关石油企业应对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分析,并且结合国际化的思想对企业文化进行重塑。首先,要促进企业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让企业文化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企业文化还要符合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战略,与石油企业的发展相协调。其次,要注重加深企业文化的内涵。将包容并蓄的思想融入其中,使得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以在任何地区适用,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出现,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最后,要挖掘不同区域间共性的文化特征。虽然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冲突与文化差异,但是由于受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的文化仍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例如,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善良、正义的热爱等。有关石油企业应对这些共性的文化特征进行挖掘,并将其融入企业文化中去,提升企业文化的普适效果。
(三)加强文化宣传,提高员工素质员工是石油企业在工作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因此为了保障石油企业的顺利发展,在进行石油企业国际经营的过程中,有关石油企业应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养。这种培养与一般的企业培养应存在一定的区别性。
(四)做好风险预警,提前制定策略石油企业在进行运转的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其中文化差异引起的风险就是最主要的一种。因此有关石油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以及国际石油合作的过程中,应提前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设,并且针对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进行把握,制定出有效的应急预警机制。有关石油企业还应提前制定解决策略,减少工作过程中风险的出现,提升石油企业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四、结语
涂鸦艺术特殊的艺术语言
涂鸦艺术因其特有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而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张力。其一,涂鸦艺术作品通常造型夸张简洁、色彩明亮、对比强烈。随意的线条与线条之间有很强的张力。作品个性十足,画面力量强大。比如,最具代表性的涂鸦艺术家——英国涂鸦艺术家班克斯(Banksy)喜欢以动物形象为创作题材,如大象、猴子、老鼠等。其二,涂鸦艺术的创造力源自艺术家对生活的感触,作品往往带有批判性寓意。班克斯的许多作品都以反战为主题(图1),具有强烈的政治讽刺意味,痛斥时弊。正如他自己所言:墙是个很大的武器,它是你可以拿来打击触动某人的、最下流的武器之一。其三,涂鸦艺术具有广泛的大众参与性,并且不存在艺术创作的规范。涂鸦艺术没有刻意追求艺术审美,创作自由、即兴。很多涂鸦艺术家并不是科班出身,正因为如此,每一幅作品都体现了涂鸦艺术家的个性特点,并能用最直白的方式表达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其四,涂鸦艺术作品创作于街头,表现媒介和手法多样,甚至带有一些表演艺术的性质。这种偶发的灵感往往使涂鸦作品能够超越传统媒介作品。比如博桑科(MichaelBosanko)的“WeComeinPeace”系列光涂鸦作品,光产生的线条和周围环境能够形成精彩纷呈的相互作用,有趣而绚美。
涂鸦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探讨
艺术表现就是要追求一种陌生感。所有的艺术形式一定要有一种陌生感,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动画从其诞生之日起便显示出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人们的普遍心理是寻求生活中无法存在而艺术却能表达的东西,动画艺术恰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这就是动画艺术形式的本身魅力所在。动画从剧本到角色造型都一定是夸张的,是比现实生活更美的。一部好的动画作品是将文学、音乐、美术用抽象方式融合在一起的、最完美的艺术。动画艺术的灵魂是人性的表现,但是动画有它自己的特点,动画的形式更自由,它可以随心所欲,动画更容易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让人得到心理满足。
②就是说,动画创作与涂鸦创作存在着共同的特征,这是动画与涂鸦艺术创作相通的地方。将涂鸦的创作融合到动画创作中,这样的动画作品会让人感觉它就是城市生活实实在在的一部分,有些会让人会心一笑,有些则会让人思绪万千。这也正是一部好的动画作品真正要传达的东西。好的动画作为好的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是它的灵魂。涂鸦的不同艺术形式定会为动画创作开辟新的思路。在创作媒介上,可以说涂鸦的创作媒介无所不在,如一堵破败的墙壁、街头一幅宣传广告招贴、产品的包装盒、公路地面等。涂鸦艺术被创作于本身就带有交流性的公共空间,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涂鸦与其他的视觉元素相互融合便可产生比图案本身更多的关联性信息。在这样一种语境下,那些看似孤立无意义的图像便显现出强大的力量。涂鸦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有随意、放肆的味道,线条尖刻有力,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线条与线条之间充满强大的张力,造型语言夸张简洁,色彩对比强烈。涂鸦艺术不刻意追求艺术审美性,只是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创作者内心的情感,给人畅快淋漓的感觉。涂鸦艺术给人的视觉感受与传统艺术也是不同的,涂鸦艺术没有规范,没有任何创作原则的束缚,画面具有张力,没有任何逻辑可言,每一幅作品都充分体现了涂鸦艺术家自身强烈的个性特点。而这些都是动画创作可以借鉴的,因此将涂鸦艺术用于动画创作,定会对动画创作产生推动作用。
《迷墙》(PinkFloydTheWall)是由艾伦•帕克导演的一部电影,电影中有很多动画场景,那些带有涂鸦性质的动画形象,如雄鹰、铁锤、十字架以及两朵娇艳欲滴的花,无不让人印象深刻。电影中的动画场景创作手法十分类似涂鸦,具有简洁夸张的造型、跳动性极强的画面(图2)、震撼的摇滚乐,整部作品没有运用传统的叙事手段,而运用随意自由的创作手法,故事情节没有逻辑。其中反战情节的动画场景(图3)运用了涂鸦创作中直白的反战语言,让人不禁联想到涂鸦大师班克斯的反战题材作品。毫无修饰的血腥画面犀利地表现出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动画效果对这部影片思想的传达起了关键的作用。战争的破坏性、人性的善恶、精神的摧残,完美地体现了美与丑、神圣与肮脏。这部上映于1982年的作品,每一个画面都传达着导演内心的情感,作品有强烈的感染力。
涂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延续了波普艺术,已经渐渐成为波普艺术最重要的一个阵地。《黄色潜水艇》(YellowSubmarine)是导演乔治•杜宁1968年的作品,该作品结合了披头士的音乐和波普视觉艺术,其中大量的色彩语言是对涂鸦艺术在动画创作中应用的一次肯定。画面中鲜明的色彩对比、大量的纯色运用、造型上的夸张处理手法(图4)也体现了涂鸦创作的特点。看似荒诞的人物形象,符合披头士成员当时偏爱的超自然冥想主张。动画中也用到了光影涂鸦的手法(图5),增强了作品的玄幻色彩。镜头中头像色彩变换采用了涂鸦创作中纸模涂鸦的处理手法。涂鸦手法在动画中的运用使作品塑造了饱满的人物形象,将爱与和平的主题诠释得非常完美。
涂鸦艺术手法对动画创作的价值及启示意义
一、城市意象五要素及在许昌城市形象营造中的作用
林奇认为,观察者对任何一个城市都有某些共同的意象,它是由许多个别的意象重叠而成。这些意象包含了一些基本要素,林奇将这些基本要素提炼为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5种。在许昌当前城市形象营造中,这5种要素极其组合也具有关键作用。路径(Path)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可能顺其行走的通道,是感知城市的依托,林奇认为“路径是许多个体意象的关键”。它可以是大街、步行道、铁路、河流等,这些是大多数印象中占控制地位的因素。如文峰路纵观城区南北,将明清古城、解放后老城、近年来新城区联系起来,既是一条交通干道,也是居民感知城市的重要载体。边界(Edge)是指不作道路或不视为道路的线性要素,通常是两个区域的分界线,或连续中的线状突变,如河岸、路堑、开发区的边界、围墙等。如许昌古城的护城河即是边界的典型例子,古城内外景观迥然有别。区域(District)是城市中较大的区块,是指观察者可以随意进入其间而且具有共同特征的区域,具有一般可识别性,有的区域具有鲜明的主题。城市景观营造中,可以从文化、特色、形态、细节、活动甚至地形等多方面突出区域的主题。如许昌古城区,因其建筑风格、街巷格局而与护城河外的区域明显不同。节点(Nodes)是观察者在运动中能够进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焦点,或是日常往来必经之点;通常也是城市中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点。典型的节点包括道路交叉口、广场、车站、城门等,如许昌城区的文峰广场、火车站、各路口转盘等。标志物(Landmarks)是观察者只能位于其外部而无法进入的典型参考点,一般具有唯一特殊性。标志物是人们认识城市、观察城市、形成印象的主要景观要素。观察者通常将具有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标示牌等作为城市的标志物,如文峰塔、丞相府、游客服务中心大楼等是许昌的标志性景观。随着城市意象概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城市意象理论引导下的城市设计研究。上述5要素是林奇根据在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城市认知地图的问卷分析中提出来的,也为城市设计提供了一种方法,有的放矢地塑造特定的城市意象。刘怡等提出“城市意象形态”概念,提供了城市设计构思的物质形态依据,对于延续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朱育帆提出城市设计“三置论”,从中小尺度对城市环境设计中的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了剖析和归纳,并从中提炼出延续城市特色的一些细部设计手法。张楠提出“城市故事论”,以城市故事的概念,分析城市意义要素类型和营构特性,建立了一种后现代城市设计思维。城市意象的5要素是构成城市形象的原始材料,它们的组合得以构成特定的城市形象。这些要素对把握市容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营造城市特色形象方面,对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状历史文化展示不足的许昌城区来说,利用城市意象理论为指导,展开针对性城市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许昌历史文化展示途径
运用GIS、文献分析、现场调研等方式,全面调查许昌城市景观,识别五要素的现状特点及空间分布,分析历史文化展示现状;在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自然机理、文化机理,确定基于城市意象五要素的历史文化展示和城市设计方法。通过研究认为:(1)许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值得展示的历史名人、历史故事、文化要素均十分丰富。尤其是作为“汉魏故都”,汉魏三国文化是许昌文化色最突出、认同度最高的要素,因而在城市设计中需要重点展示。通过对文学作品、民俗文化、东汉及三国时期物质文化遗迹等资源的梳理研究,确定了大量的可在城市中予以体现的元素,宜利用城市意象五要素的设计方法,使得汉魏三国文化能够得到合理地体现、传承、延续。(2)许昌现状城市景观中,对历史文化的展示严重缺乏,现状文物的保护利用展示不够。许多城市景观既未能突出许昌悠久的历史,也未能充分展现特色地方文化。历史遗迹在城市空间中被边缘化,其价值及文化内涵被遗忘。研究认为需要寻找各种历史遗迹与现代城市的结合点,利用五要素的设计方法,合理安排其在城市空间景观风貌构建中的植入方式。下文探讨城市意象各要素在许昌城市形象展示规划中的应用途径。1.路径路径包括主次干道、步行道、河道等。各种道路是许昌市民生活的主要公共场所,是进行历史文化展示的重要区域。(1)用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词语进行道路命名。重点突出许昌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目前命名有些能体现历史文化特色,但相当一部分不接地气。由此,建议横向道路采用许昌历史人物命名,如许由路(大道)、华佗路、孔融路、画圣路等,纵向道路采用重要历史事件或地名命名,如许州路(大道)、文峰路、钧瓷路、春秋路等。(2)沿道路设立雕塑(人物雕像、事件雕像、出土文物雕像)、诗墙(三曹、建安、唐宋时期著名文人诗作,集中诗墙与分散诗碑形式结合)、浮雕墙(展示历史故事)、绘画墙(市区各处永久或临时墙体均可绘画,重点绘制三国故事)等,展示历史文化要素。(3)在延安路、许由路、莲城大道等主要景观道路设计中,充分体现历史文化特色。如建安大道上反复展示建安文化、建安文学作品、建安七子形象及事迹。2.区域区域是观察者心理上所能进入的城市中较大面积的单元,并且本身有某些共同的景观特征。对整个许昌城区进行区域划定,依据不同区域现状确定不同主题,采取相应设计和展示策略。(1)古城区,即城墙内的魏都风情区,为许昌历史文化展示的核心区。作为延续历史文脉的重点区域,古城区环境景观的营建首先应符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建筑风格体现老城的传统风貌。(2)旧城区,东到清潩河,北至天宝路,西至延安路,南至许由路。本区是魏都风情区的缓冲区,是民国时期及解放后改革开放前城市扩展的主要区域,是这段时期历史文化的积淀,城市建设主要体现传统的历史风貌。(3)东城区(清潩河以东)。展示许昌城市建设新成就和许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窗口,体现许昌的现代化城市风貌。(4)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位于许由路以南,以展示许昌现代工业成就、工业园区风貌为主。(5)其他区域,主要为城市新城区,以展示城市现代风貌为主。重要交叉路口对许昌的历史文物进行展示。3.边界边界不仅可以划分不同区域,对游人来讲,也能比较方便的识别出不同景观空间,留下深刻印象。边界可分为多种类型,常与道路结合,比如高速路是一种路径,但更是划分不同区域的边界;河流是一种典型的边界,但也可当作一种路径。许昌城区内主要的边界要素包括清潩河、清泥河、运粮河、护城河等主要河流;高铁、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外环路等道路。许昌可资展示的历史文化要素中,优先考虑布置在边界要素内。边界的景观设计要体现出不同区域间的景观特征差异,如护城河内外景观有所不同,新老城区景观有所区别。4.节点节点是城市中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点。城市设计中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节点:入口节点、道路广场节点、重要历史遗迹点。(1)在进入许昌的主要对外交通线上,可设置汉阙风格门楼或牌坊,提示进入“汉魏故都”——许昌历史文化名城。(2)城区内主要道路交叉口(环岛)布置雕塑,展示复制的许昌重要出土文物、重要历史人物雕像、出土文物雕塑等。(3)老城区、旧城区的城市广场、沿街公园等处布置景观节点,展示许昌历史文化、历史事件、三国故事、历史人物等。(4)对文保点、具有历史特色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保护和展示。5.标志物标志物设置的目的是要突出一种主题、文化或场所感。标志物可以放置于城市出入口处,如位于高铁站和高速出入口附近的许昌旅游服务中心,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标志物也可放置于城市内部重要地段,如火车站、博物馆等。标志物要想成为人们心中景观意象的浓缩,就得有其可标志性。(1)突出展现主要的标志性景点:霸陵桥、春秋楼、文峰塔、西湖公园、丞相府等。(2)对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上应运用传统建筑元素,风格上应体现许昌历史传统。
三、结语
关键词:横向一体化 组织文化 文化冲突 冲突原因 负面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一)组织一体化战略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相对于现在比较稳定的市场环境下,世界各地的大企业开始追求纵向一体化,即从所有权上扩张现有业务、逐步占据产业链的过程。它帮助企业强化了对于生产各环节的控制,降低了生产成本与市场不确定性。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科技的加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得非常复杂,纵向一体化暴露出了许多缺点,比如企业交易成本增加、对市场依赖性加强等。在这种形式下,企业的扩张战略逐步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变。
横向一体化是组织在多样复杂的环境中,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在同一行业领域内与其他组织联合,是同领域内的资源整合。它的优势是实现了规模经济,降低了产品成本,巩固了市场地位,提高了竞争优势,减少了竞争对手。 缺点是企业文化的不同使管理成本增加,产品质量难于保证,协调关系复杂,不利于产品生产与销售协调发展。如今,横向一体化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当中,如企业的并购、大学的合并等。
在横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各方所期望的目标都是为了达到“1+1>2”的效果,然而现实当中,因为受不同组织的合作产生的组织文化冲突的影响,横向一体化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二)横向一体化中的组织文化冲突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所共享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观念、愿景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内化为人们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企业行为。组织文化对于一个组织的作用有:统一组织成员运营思想与组织价值观;营造组织环境与氛围;影响组织效率与行业竞争力等。具有不同组织文化的两个或多个组织在横向一体化过程中合作或交融,必然会产生组织文化冲突的现象,使得横向一体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最终走向失败。比如,1997年引人瞩目的戴姆勒―克莱斯勒并购案,是一桩典型的由于组织文化冲突导致横向一体化战略合并失败的案例。完全不同的两种组织文化相互排斥是其合并失败的直接原因。但也有著名的成功案例,如香港中华煤气公司在对内地天然气公司燃气管道合资项目的投资及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子公司实行统一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统一组织企业文化、培训等一系列措施进行文化整合,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达到了横向一体化的目的。
二、冲突产生的原因
(一)组织文化形成的基础不一样
从组织文化的特点来看,组织文化具有文化性与传统性。因此组织文化也是传统性的体现,其形成的基础就遵循了一定的传统,融合了一定的文化。
比如说一个企业,它当前的惯例、传统、做事的一般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沿袭过去。因此当组织和其他组织进行横向合作时,由于存在理念上的差异,自然会有组织文化上的一定的冲突,从而在管理决策模式的问题上产生分歧,这正是两种组织文化形成的基础不一样所致。
(二)组织文化的综合性程度不一样
组织文化具有综合性,共同的、综合的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在组织的横向一体化过程中,由于各个组织的组织文化各有不同,其价值观亦有很大差异,会造成一定的冲突。比如说,在企业并购的时候,企业文化冲突首先集中反映在员工个体不同的价值观上。具有差异性的价值观碰到一起,必然会相互摩擦、碰撞,不能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这就体现出其组织文化的综合性程度强弱不一。
(三)信息贤ú煌ǔ
信息沟通是组织进行横向一体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它主要体现在组织间相互了解组织文化,以及其他各项组织的基本情况,如规模、核心竞争力等。
以企业为例,在企业的横向一体化过程中,发生关系的双方是并购方与被并购方。麦肯锡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许多被购并方离职的员工承认,他们之所以离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缺少关于并购的任何信息,他们不知道并购的最新进展,由此缺乏安全感。
(四)外部性环境不同
文化的异质性不仅体现在组织文化的差异上,而且体现在组织生存发展的国别、民族、地域的文化差异上。以企业为例,美国企业文化与中国企业文化迥然不同,这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是不可分离的。外部性环境的不同,使得组织文化产生一定的差异。在组织横向一体化的过程中,正是因为这种组织文化的差异性,产生了一些冲突。
(五)人本差异
组织横向一体化过程中组织文化的冲突,与人本差异是分不开的,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成员自身的差异。比如,组织双方成员的年龄、性别等生理差异,文化程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组织文化的个性;二是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于企业制定何种管理制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当横向合作的双方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时,组织文化的冲突将是不可避免的。
三、冲突带来的消极影响
笔者认为,按组织文化的构成可以将横向一体化中组织文化冲突带来的消极影响划分为四个层次,即:
(一)物质层影响――整合后的企业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塑造新的品牌形象
物质层,包括组织的标识、象征物、厂容厂貌、员工服饰、组织广告等对外形象方面的内容,主要以VI的形式体现。
由于信息存在滞后性,组织刚整合后会造成组织视觉识别系统(VI)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和延续性,一体化后的组织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塑造新的品牌形象,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组织预期目标的实现。
(二)行为层影响――成员不认可新的行为模式与人际关系,管理者管理困难
行为层,是指员工在生产经营及学习娱乐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指组织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包括组织行为的规范、企业人际关系的规范、公共关系的规范和服务行为的规范等。
由于组织文化的存在,原组织的成员往往已经习惯了企业原有的行为规范及人际关系等。在由原组织文化过渡到新组织文化的过程中,成员可能会不认可和接受新的行为模式与人际关系,造成组织各项工作散乱,无法形成集中统一、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三)制度层影响――新旧制度的交替导致员工的消极抵触或反抗情绪
制度层主要以各项规章制度的形式体现。组织制度文化是组织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它规范着组织的每一个人。组织工艺操作流程、厂纪厂规、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等都是组织制度文化的内容。在组织一体化的过程之中,被整合组织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完善、组织结构不健全等会被整改,这样就会造成组织内部领导的更换、原有的组织架构调整、管理制度的改变,而被整合组织的员工在短期内很难接受这个变化,这样在新旧制度的交替过程中就会导致员工的消极抵触或者反抗情绪,甚至引发冲突。
(四)精神层影响――员工情绪低落、工作不积极、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人员流失
精神层,包括组织使命、愿景、价值观、经营理念等内容,是组织意识形态的综合。
组织使命、愿景、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营管理传统,一般难以改变。所以,组织的整合必然会导致双方组织文化的激烈冲突,其结果是让员工对其曾经所信仰的组织文化产生质疑,这种质疑不加重视又会产生不良的气氛使员工情绪低落、工作不积极、工作效率下降,从而导致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以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为例,1998年,德国汽车工业集团戴姆勒―奔驰公司宣布收购了美国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公司,虽然两家企业有着共同的组织目标和发展愿景,但由于德、美不同文化下两种管理方式的差异,美国员工无法忍受德国管理层“发号施令”式的管理方式,导致其离职率颇高。
四、消极影响的应对措施
在横向一体化前的调查与选择阶段,必须对一体化对象的组织文化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在谈判与沟通过程中,对双方的价值观念、管理模式以及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评估,为一体化决策和今后的文化整合提供可靠依据。根据大卫(David)和辛格(Singh)的理念,为了降低组织一体化中的文化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要:(1)尽量减少一体化组织与目标组织的文化对立和文化距离;(2)增强组织文化与异种组织文化共融的能力,进行“文化重组”。具体如下:
(一)在宣布一体化计划前进行组织文化评估。组织应成立一个评估小组,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评估风险、机会和成本。锁定并购目标后收集目标组织有关文化方面的信息,对每一个潜在的信息来源进行挖掘。如组织价值观、经营理念、工作氛等。
(二)在宣布一体化计划后进行综合文化测评。双方可以一起指定在组织文化建设和推行中有经验的人员,共同进行双方文化的综合性评估工作。在进行测评时,应该做好如下工作:建立一体化双方组织文化的轮廓,找出两种文化的相似点和相异点;指出每种文化的优势与不足;找出文化差异对各方经营业绩的不同影响;分析文化差异可能造成的潜在冲突和风险。
(三)在制定一体化战略的同时,也要制定组织文化的“重组”计划。组织文化的“重组”计划要么以一种组织文化“兼并”另一种文化,要么虽然保持两种组织文化,但要其支持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对以上两种文化发展战略,都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
参考文献:
[1] 韦丽红.论横向一体化的动因、条件及实施路径[J].大众科技,2011(12):255- 257.
[2] 丁远峙.管理方与圆――企业文化[M].海天出版社,2008:120- 122.
[3] 张岩松,等.企业文化案例精选精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23- 326.
[4] 陈会雄.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四个层次[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11(3):54- 55.
据《临沧县志》、《博尚镇志》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年湖南长沙府贵东县杨义远、罗文华、邓成和带着一手制陶绝技,从湖南长沙到达贵州芦塘,1738年来到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看到这里得天独厚而丰富的优质陶泥资源,便迷恋上了这里,娶了当地腊托村布朗族姑娘为妻,在这里安家落户,建起了3条龙窑,龙窑制陶技艺从此在碗窑村世代相传,因为最初的陶产品以碗为主,碗窑地名由此而来。三条龙窑也成了罗家、邓家、杨家三大姓的专利龙窑,此格局一直保持到1956年合作化运动,成立了碗窑陶器手工业合作社,1958年改为合作工厂,1979年划为社办企业,龙窑由博尚公社管理,在此期间,停用传统的龙窑一条。
改革开放以后,陶业生产恢复了家庭联产的工作方式。制陶业得以高速的发展,传统的2条龙窑已经无法满足土陶烧制的需求,为此,从80年代开始碗窑村新建龙窑8条,全村现共有龙窑10条。分别为一号龙窑1条、对门山窑2条、新路坡窑2条、百老倌坟窑1条、老七田窑1条、十字路窑2条及关山窑1条。除新路坡窑为罗天全一家人使用外,其余的都是多家人共同使用,使用人数最多的十字路2号窑,为30多家村民共同使用。现在碗窑村85%的人家从事制陶,形成“全村玩泥巴,男女制陶器”的局面,整个村现已形成原料、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大作坊,全村共有大小手工作坊108 间,作坊面积约为17820平方米,95%的作坊为青瓦顶、木构件、土坯墙结构。
碗窑村的龙窑都为顶,依山势倾斜砌筑,因形状似龙而得名。龙窑的优点是利用自然山坡建造和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充分利用余热,增温快,省燃料。窑蓬为歇山顶的青瓦屋面。窑体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窑头为预热室,只在烧制时点火预热用,不放产品,窑床长度为17-33米不等,投柴孔对称排列,两边有堆放产品的平台,窑尾不设烟囱,留有排烟孔。
拉坯造型采用传统的慢轮制作工艺,碗窑村制陶工具主要有:土陶转轮土车、钻锤、搅车棍、花锤、平板、刮子、热水罐、泥浆盆、火色钩等。碗窑村陶器的制作共分为七个步骤:1.取土 2.浸泡搅拌 3.制作陶坯 4.晾晒 5.装窑 6.烧制7.出窑。龙窑的烧制过程可分为预热、烧窑和冷却三个阶段。
2007年,碗窑村被列为临翔区旅游四项工程之一(中国碗窑土陶文化旅游村);同年临翔区旅游局投资近100万,建盖碗窑村土陶产品陈列室,对村中的道路进行修缮,同时修建了龙窑的台阶,设立了旅游标识碑。土陶产品陈列室现在改为碗窑旅游文化接待中心,里面设立碗窑土陶传习馆,在传习馆内,由制陶艺人对土陶制作技艺进行传承和培训。旅游接待中心主楼一楼原来为土陶产品陈列室,2012年建成土陶文化博物馆,二楼设立土陶创意工作室,由土陶及美术爱好者在工作室内进行土陶创意培训和传承。
碗窑村制陶技艺主要通过当地制陶艺人师传、父子相传等方式,在制陶过程中进行传承和培训。2005年临沧市将碗窑传统制陶之乡公布为临沧市市级民族文化之乡,将碗窑村的制陶艺人杨丕强公布为市级制陶工艺传承人。2007年临沧市在《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书中,对碗窑传统制陶之乡作了专题介绍;2007年4月,临翔区文化体育局调查申报碗窑村区级制陶艺人11人。据2012年统计数据,碗窑村全村现在仍在制陶的艺人共有94个。
碗窑村生产的陶产品主要有缸、盆、坛、罐、碗、钵、碟、杯、壶、烟灰缸、香炉、酒坛等多种,全村有土陶精品陈列室3个,一般生产的陶器都堆放在作坊外或者家中的院内、围墙上,产品美观大方、价廉物美、经济适用、种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不仅满足临翔区及周边各县的需求,还远销其它州市和东南亚国家,陶业收入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村委会签订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在碗窑村设立美术专业实训基地。以土陶传承世家罗星清家庭作坊作为具体实习实训点开展教学,每学期组织相关教学班到作坊参观体验;每学期聘请罗星清师傅到校陶艺工作室授课;定期将师生作品送作坊烧制成型;师生与作坊师傅开展研究。
在碗窑村还设立省级学校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系教学与实习基地。2012年10月理工大学美术系40多个学生到基地进行实践。
在碗窑制陶艺人赵仕旺家,通过开办农家乐,用陶吧的形式,对少儿进行了土陶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培训。
2008年到2009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临翔区文物部门对碗窑村的龙窑进行了详细的测查和登录,2009年碗窑村龙窑作为临翔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新点被选用在《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要新发现》中。
为了考证龙窑的型制以及证明最早建造的一号龙窑(邓家窑)的年代,2011年8月,临沧市区文物管理所共同在一号龙窑窑头的南北两侧开挖了2条探沟,进行了试掘,试掘面积为5平方米。通过试掘两条沟文化层深度为197厘米和272米,文化层分为4层。两个探沟各层出土的器物类型基本一致,两个探沟出土陶瓷碎片1000余件。由此得出以下结论:一号龙窑(邓家窑)的历史应为清代所建;博尚大芋地清代墓出土的部分器物推断为龙窑烧制;从各文化层出土器物的类型看,最早时期龙窑烧制的产品主要以碗为主,这和志书记载相符合。从陶瓷片的质地及釉色上看,早期的产品陶质较好,胎体较薄,釉色以青白釉为主。后期陶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但陶质较清代时粗糙,釉色逐渐转向偏黑釉。
2011年9月临翔区碗窑村龙窑被临沧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乡镇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0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规划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是对客观事物的未来发展状态进行预选的安排和设计,并给出未来行动路线的过程。由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时序的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相互交错且相互联系的系统称为土地利用规划体系[1]。在规划的不同时期、不同对象、不同区域,规划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规划的着重点不一样,规划的内容体系也不一样。
一、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一)国外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1、英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英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由国家级规划、区域性规划、郡级规划、区级规划组成。国家级规划叫规划政策指南,提出全国性的土地利用方针政策。地区规划又叫区域规划指南,通过召开区域协调会议制定。郡级规划也叫结构规划,由每一个郡级的规划机关在土地测量的基础上,与相关委员会协商后提出本郡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及发展的框架结构。区级规划也叫地方规划,是一种详细的发展和实施规划[2]。
2、美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美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有三大类和六个层次。三大类是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用地增长管理规划。六个层次是国家级、区域级、州级、地区级、县级和市镇级。县级规划是美国土地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注重资源经济情况的分析和用地分区的划定。市镇级规划的内容比较具体,属城市规划,并有相应比例的规划图。美国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控制人口增长的一系列政策[3]。
3、日本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日本国土规划体系分为四级,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区域规划、都道府县规划、市村町规划。国家根据《国土综合开发法》(1950年)及其相应配套法规,相当集权的制定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大地区和特殊地区规划。都道府县规划即土地利用基本规划,将地域划分城市、农业、森林、自然公园、自然保护等五种,它落实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精神,听取市村町的建设要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市村町根据地方自治法制定规划并听取都道府县的建议。规划内容比较具体,属实施性详细规划,在市村町下还专门设有城市规划与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且各市村町的情况差别较大[4]。
(二)国内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三个层次组成,形成了全国、省、市、县、乡五级土地利用。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处于最低层级,国家、省、市、县四级规划目标、任务、各项控制指标最终都必须通过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得以落实,其内容应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最直接的依据。因此,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和实践价值。
二、现行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几点不足
(一)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缺乏技术规范
由于规划区域、规划对象不同,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模式、方法不尽相同,在缺乏明确的编制技术思路和技术操作规程及要点提示的情况下,易导致规划水平不高,规划可操作性不强。
(二)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制图问题
目前,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图件比例尺一般为1:10000,这主要是考虑到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但是万分之一比例尺的图件达不到按图审批用地、划分用地红线的程度,而且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图的编制水平总体不高,突出的表现为数、图、表、文不一致,这就使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不到保证,对规划的具体实施造成影响。
(三)规划间的协调和衔接存在问题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协调与衔接明显不够,主要体现在图件比例尺、图件现实性、城镇现状用地规模、人口统计口径、人均用地标准、基础设施布局、城镇规模定位、村庄撤并和整理等方面。
三、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完善建议
(一)加强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指导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作为我国五级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强其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明确规划编制的技术思路和技术操作规程,注重规划人才的培养和技术设备的投入,推进乡镇规划编制与实施的一体化进程。
(二)完善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制图
乡镇土地利用规划的职责是具体落实职能规划的指标,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详细设计,做好图件上的定位控制和定量控制,其核心和重要成果就是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图。目前亟需加强GIS技术应用和制图方面的研究,为完善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制图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三)注重规划间的协调和融合
当前要做好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的协调工作,首先应开展图件比例尺的协调工作,这是两规划衔接的基础。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测较大比例尺的土地和现状图,保持图件的现实性,这样才能将用地范围和用地界线协调好。其次要注重在城镇现状用地规模、人口统计口径、人均用地标准、基础设施布局、城镇规模定位、村庄撤并和整理等实质性内容方面的衔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同时编制这两项规划,统一资料口径,实现资料共享,统一编制的指导思想,加强建设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的配合。
参考文献:
1、黄宏胜.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唐红波.中英土地利用规划比较.[J].国土资源,2004,37(8).
3、黄伟.现代美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2002,16(6).
4、王静.日本、韩国土地规划制度比较与借鉴[J].中国土地科学,2001(3).
5、沈曙文.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四定”的内涵及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3).
6、欧名豪.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5).
一、教育环境
(一)社会环境
“叮叮腔”所在的江苏徐州市,是国家级历史名城,素有五省通衢的江苏徐州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北文化的交融、集萃之地。徐州市共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1项,其中入选国家级名录9项。众多“非遗”项目的开发均来自当地本土资源。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扶持,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的主要外部力量之一。政府部门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对“非遗”校园传承起着无形的推动作用,在政策上、资金上、社会宣传上可以为校园传承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有利因素,为“非遗”校园传承创造事半功倍的积极因素,这些有利因素表面上作用于学校,却在无形中推动了“非遗”校园传承向更深层次发展,促进“非遗”校园传承具有更强的主动发展机制。
(二)学校环境
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学校注重结合区域文化特征,努力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学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作为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突破口,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科研工作。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是我校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一大特色。学院将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展特色课程群建设,实现错位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一条地方高校立足区域文化,加强校地互动,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原创性和推广价值的可行路径。为了打造高水平研究基地与交流平台,徐州工程学院整合人文学科的力量,2009年,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在2009年和2011年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市文化局共同承办“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等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120余人出席会议并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获批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相关建设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学院非常注重校地互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积极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新机制的建立,可以使我们共同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交响曲,通过三支队伍共商“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彰显与传递。在这样的环境下,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徐州工程学院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教师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教师作为“非遗”校园传承的主体,应该说是“非遗”校园传承的开发者、实施者、贡献者。“非遗”专业是新兴的专业,“非遗”课程也是新兴的课程,虽然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与研究机构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但是在高校从事“非遗”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很少是“非遗”专业出身。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从事相关研究的教师主要为文学、艺术学、体育学等专业。教师在“非遗”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保证有一个正确的“非遗”课程意识、专业的素养等等,这些都将对“非遗”在校园传承的教学实施产生直接影响。对于课程改革有过这样一句话:“课程改革的失败不一定在于教师,而成功一定在于教师。”可见,“非遗”校园传承的成败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根据笔者这几年在工作中的体会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授课方式
“叮叮腔”的教学采用了1+1模式授课,也就是说一位老师和一位艺人共同完成一节课。“叮叮腔”的民间艺人大都是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农民,语言表达也是地道的铜山利国地方方言。比如目前健在的吴承瑛和孙为荣老人,一位没有读过书,一位是小学毕业,所以在“叮叮腔”理论方面的讲解(比如解说剧本、表演艺术、音乐唱腔方面的理论知识),就需要专业的老师来完成这部分工作。因为戏曲类“非遗”项目地域性和专业性较强,这部分工作由民间艺人担任(唱腔和身段的表演)。教师可辅助老艺人做一些读谱,以及唱词的解释等工作。也就是说教授“叮叮腔”的教师是由两类人构成,一是本校教师;二是“叮叮腔”民间艺人。以校内教师与校外艺人1+1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开设“非遗”选修课程
2012年笔者在所在学校面向部分专业的同学开设了《徐州“叮叮腔”的传承与保护》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指导选修课,也是伴随学校“非遗”保护研究特色化、“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课程建设”群集化而生发的行动研究性课程。即以音乐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为基础,建构以“叮叮腔”为核心的保护知识体系,结合田野调查、排演剧目实践,并呈现开放性、综合性的地方特色活动课程。
本课程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地方民间戏曲“叮叮腔”的诠释(“非遗”视野),一方面弥补了传统文化中“小传统”教育的不足。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传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并采取积极行动参与保护(排演剧目、对保护的调研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宣讲“保护文化遗产”的氛围,激发更多的学生关爱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尤其通过本课程排演剧目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在丰富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的同时,用实际行动来传承文化遗产。
(三)教师在科研上对“非遗”项目的研究
课题研究是“非遗”校园传承得以持续有效实施的保障。在上文提到,“非遗”专业是个新兴的专业,大量从事“非遗”教学研究的教师不具备“非遗”研究的知识背景,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他人所取得的成绩来保证自己有一个正确的“非遗”课程意识、专业的素养。“非遗”科研是“非遗”保护的高级阶段,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然后总结归纳成可供同行们参考的宝贵经验,并把这种经验进一步实施到自己的“非遗”保护实践中去。更促进了“非遗”保护在校园里健康有序的发展。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重视“非遗”科研无非是有着积极的意义,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自2009年,建立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这为学校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非遗”研究平台,学校鼓励教师们对地方“非遗”项目进行研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短短的几年间,学校教师已发表“非遗”类相关论文105篇,省部级课题 8 项,市厅级课题103 项,这对徐州甚至周边地区的“非遗”项目的保护做了巨大的贡献。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直接参与“非遗”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使自己更进一步的从社会、历史、传统、风俗等方面更全面的了解“非遗”文化,并且能让“非遗”传承植根于年轻人的意识中,达到校园“非遗”传承的根本目标。以“叮叮腔”为例,2012年,10级音乐系张夏梦同学申请的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下视角下的徐州“叮叮腔”音乐采录、整理与研究》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成功结项。张夏梦同学在了解和研究“叮叮腔”之后,把自己的毕业论文目标定为自己家乡的小戏——“淮海戏”,并最终高水准的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12级音乐系学生孙亚、张雅文所申报项目《徐州“叮叮腔”老艺人口述史调查整理》被评为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学生们在申请和研究“非遗”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基本掌握科研的基本操作方法,为自己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
学生与教师一样,也是影响“非遗”校园传承的关键因素,是“非遗”校园传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习能力及其学习方式都会影响到“非遗”在校园的传承。学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与“叮叮腔”的保护传承工作。
(一)田野调查。2012年7月,学生们就奔赴“叮叮腔”的流泛地开始了第一次的田野调查。这次田野调查也是在1960年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师生对“叮叮腔”进行全面普查之后的又一次的田野调查,经过漫长的半个世纪的空白期,把接力棒送到了这些学生手里。同学们得知后充满了对“非遗”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现有的关于“叮叮腔”发展的文字、图片、音像进行大量的搜集与整理,调查其流布范围、密度及其文化生态等情况,掌握客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2015年7月,再一次对“叮叮腔”艺人的口述史做了详细录音整理。然后将各相关类别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二)学唱排演“叮叮腔”。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叮叮腔”,更深层次的领悟“叮叮腔”的魅力,在学生通过“叮叮腔”选修课程的学习,基本上掌握了该小戏的唱腔以后,我们又聘请了“叮叮腔”的专业演员帮助同学们排演“叮叮腔”剧目。主要是通过唱、念、做、舞、音乐、服装、扮相等几个方面入手,为其“活态化”的传承做出实际行动。2013年12月16日,音乐系孙亚、梁欢欢、马芯如、张雅文同学排演的“叮叮腔”剧目《梁祝》参加了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传承“非遗”项目汇报演出,她们俊俏的扮相、专业的演唱受到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赞扬。
(三)论文写作
从学生层面上看,如何使他们更深入地学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知识、技能和审美特征,提高他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论文写作无疑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刻的思考这些问题。我校10级音乐班徐达2013年暑假到“叮叮腔”的原发地徐州市利国镇进行了7天的田野调查并跟老艺人面对面学唱了“叮叮腔”。回校后,徐达同学根据自己的田野调查和学唱体验发表题为《探究“叮叮腔”传承与保护中遇到的问题》,文中除了提到政府对“叮叮腔”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外,还提出了几个比较具体的问题,比如:后人演唱与记词记谱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老艺人的待遇问题等等。10级音乐学专业杨海鸥同学也把自己的毕业论文选定为“叮叮腔”的保护和传承方向,最终高水准的完成了自己的学士论文《浅谈“叮叮腔”的保护与传承》。
四、教材和教法
教材的继承是优化和完善校园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丰富传承的校本教材,不仅是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遗产的成果,还是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重要载体。“非遗”校园传承在帮助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在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所以,传承教材的编写必须紧紧围绕传承本土优秀文化艺术、弘扬民族精神这一原则,要力求体现继承与创新这一主题思想,坚持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为出发点,注重系统性和实践性的教材,满足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目前使用教材为吴跃华、李爱珍编写出版的书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和笔者撰写的“叮叮腔”的研究报告为使用教材。教材涵盖了一下几个内容: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概述——知晓什么是保护;2.“叮叮腔”的艺术特征——了解“保护对象”;3.“叮叮腔”的田野调查——掌握“保护存见状况”;4.“叮叮腔”保护实践——采取“保护行动”。
在实际教学方法上,以问题为中心,以研究性解决保护问题为学习取向,以合作教学(师生共同合作)为基本理路,以讲说为辅,排演、调研保护实践为主的课程理念。力争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各方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取得学生发展与遗产保护协调发展一整套的建设目标。
五、结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教学,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观其前景,高校应当积极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的培养。打破单一文本式、学院式的学术及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和学生多角度、广泛性的参与,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对“非遗”项目科学而有效的“保护”。
基金项目:
本文为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徐州“非遗”项目“叮叮腔”的教与学模式探究》,项目编号:YGJ1343;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徐州“叮叮腔”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760053。
参考文献:
[1]吴跃华,李爱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2]刘娟,钱逍.试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例[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3]赵欣,刘佳新.高校音乐专业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学研究,2011,(02).
[4]张坤.在高等音乐教育中建立“非遗”特色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5).
【关键词】图书情报档案 一体化 构建及相关问题研究
进入新世纪,在计算机网络技术 的支持下,我国社会的各项事业逐步实现了信息化,传统的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系统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图书情报档案的一体化管理亟待实现。图书 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指结束图书、情报、档案的分立管理,在市场竞争下实现三者管理的有机结合,将三者的管理工作统一为一个整体。本文拟从图书情报档案一体 化管理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出发,结合一体化管理面临的冲击和挑战,针对目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探讨构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图书是通过各种方式记录或描述将信息和知识表现在物质载体上;情报是一种传递、变换着的知识信息;档案则是用各种有效的方式记录下来的一种信息资料。一般而言,图书包含一般性的、最新的知识信息,情报侧重于最新的信息,档案则主要是原始的知识信息。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就是指将图书、情报、档案各自独立的系统统一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图书、情报、档案这三门相关的信息学科,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都属于文献型的信息资源,具有同源性。三者是可以相互转化、渗透、交叉,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各自成体系的发展,互相独立,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需要的是全面系统的理论依据、准确的数据和参考资料,因此,他们要求信息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要求多层次、多方位、系统全面地获得所需信息,而图书情报档案独立的发展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也就是说,信息时代图书、情报、档案三者一体化建设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信息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信息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
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1国内外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开始对一体化进行研究。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建立“国家情报系统”(NAIIS),该系统“涉及全部学科领域里的文献、图书馆和档案的服务工作”。在我国对于图书情报档案的整合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80年代,到了80年代中期呈现一体化的趋势。1996年上海图书情报新馆成立,这在我国图书情报一体化工作上有着跨世纪里程碑的意义,但就全球趋势来看,我国的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远远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展开,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体化的建设还不够,没有形成完善的一体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目前,这一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国会图书馆(总统图书馆)、澳大利亚的很多图书馆、英国的国家图书馆,以及我国的上海图书馆、天津泰达图书馆等都是图书、情报、档案收藏提供利用的机构。同时,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信息检索服务系统都包含图书、情报、档案三者整合信息的数据库。由此可见,人们已经感觉到一体化整合的必要和必然,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在所难免。
2.2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存在问题
就目前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信息平台建设不够完善,存在技术障碍。信息化的发展与之前相比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一体化建设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信息技术的应用普及不够,网络技术与现实需要严重脱节,是一体化建设中的致命问题。各大检索平台不够完善,存在诸多技术缺陷和安全漏洞,这些会导致图书情报档案的信息资源被泄露、篡改等。
(2)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及理论。实践要有正确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图书情报档案在各自领域的发展是相对和谐的,但是在一体化建设中相互之间的融会贯通就成了首要问题,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的理论体系来指导。目前3个系统缺乏有效的管理,他们只是在纵向的发展,缺少横向的联系和交流,图书馆系统归属文化部和教育部管理,档案系统主要由国家档案局来指导与协调,而情报系统则由国家科技部管理。在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的制定上也存在很大问题,各种侵权等问题没有合理的法律体系保障。
(3)人员的知识水平不够,对一体化的重视不够。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的信息整合意识淡薄,素质不能适应需求,一体化建设需要的是懂网络知识,具备图书、情报、档案方面的专业知识,会外语、懂管理(数据库、系统工程等)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另外对一体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在一体化建设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直接的经济利益和回报比较小,网络的维护、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都需要强有力的经费作保障。
三、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建设的措施
3.1加快发展促进一体化的信息技术。①在信息时代要实现一体化,必须实现文献的信息资源向网络数字信息的转换,如大型数据库、数字图书馆及档案馆的建设。② 开发数据信息资源的阅读工具,例如一些相关的软件、浏览器、阅读器等。③ 健全网络资料的数据库和检索网站,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Springer全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
3.2加强三者一体化的沟通与交流。在思想上统一对图书情报档案的认识,明确一体化的管理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以提升工作效率、加快服罩柿课目的。三者各自的相关政策、法规要相互配合,避免交叉重复以及歧义,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一体化的工作顺利进行,也就是从本质上保障信息资源共享,保证需求者及时有效地得到需要的信息和文献资料。
3.3注重一体化过程中人才的培训。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资源共享,就要求有着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图书、情报、档案相关学科的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机制来看,这样的人才还是相对比较匮乏的,因此,加强人才的培养,是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所面临的现实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