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规划企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毕业生去向 调查分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55-0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属于地理学类,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具有学科基础广、专业口径宽的特点,各高校培养定位存在资源环境规划、城乡规划、数字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等多种倾向,因此毕业生去向也非常广泛。本文以黑龙江科技大学这所地方本科高校为例,在已有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至今为止9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为在校生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实用信息,也为本校和相关院校专业定位提供参考。
一、专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2002年设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3年首次招生,2013年正式更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制图等信息化测绘技术,立足于城乡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面向城乡规划与管理、土地规划与整治、土地评估、测绘地理信息等行业和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秉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依托专业实验室、3S实验室等校内实践基地,以及已经建立的20余个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加强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教学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专业自2004年第一轮立项建设以来,借助教学评建大好契机,围绕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新一轮专业建设达到了校重点专业的要求。
二、毕业生去向总体分析
本次调查分析的对象是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07―2015历届毕业生,样本容量为368人。调查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考研、就业等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的来源是连续多年建立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了2007―2015届毕业生去向的总体状况,毕业生累计考研率达16.3%,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占14.9%,就业于国土调查规划、城乡建设项目管理、房地产评估咨询、农林矿产资源、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等企业的毕业生占68.8%,如图1。
三、毕业生考研分析
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总人数为59人。2007届考研10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5.8%;2008届考研14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5%;2009届考研8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4.0%;2010届考研7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4%;2011届考研2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6.7%;2012届考研5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0.8%;2013届考研3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2014届考研2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8%;2015届考研7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7%,历年的考研率变化趋势详见图2。以上数据显示历届毕业生考研率并不稳定,主要受当年就业形势、学生意愿和生源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把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学科分为地理类、农林遥感类、资源环境类、经济管理类及其他五类。通过数据分析(见图3)可知,考取地理类学科的毕业生为28人,占考研总人数的47.4%,所占比重最大,其他如考取土地资源管理、生态学、农林遥感等方向的研究生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由于地理类学科在本专业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学科中所占比重最大,所以对地理类学科考研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分析(见图4)。地理学科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育四大类。考取自然地理学研究生为10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35.7%;考取人文地理学研究生为4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14.3%;考取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生为13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46.4%;考取地理教育研究生为1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3.6%。可见地理学科中考取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的比重最大,主要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朝阳产业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而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毕业生就业分析
对本专业2007―2015届除考研之外的309名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就业于国土调查规划企业、城乡建设项目管理企业、房地产评估咨询企业、农林矿产资源企业、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等各类企业的人数为254,占总就业人数82.2%;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为55人,占总就业人数17.8%,详见图5。
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去向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参军、事业单位,其中行政机关单位就业人数为42;参军人数为4人;事业单位就业人数为9人。显然在行政机关单位就业人数最多,但是由于受国家政策和就业形势等方面的影响,行政机关单位的就业人数集中在2007―2010年,以后迅速下降,近年来几乎为零,如图6所示。
就业于企业的去向主要有国土规划类企业、房地产评估咨询企业、城乡规划设计企业、地质勘察类企业、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企业等。其中在国土调查规划类企业就业的比重最高,在规划设计类企业和地质勘察类企业就业的比重最低,由此可见国土规划类企业是本专业学生在企业就业的重要领域。在各类企业就业的比重详见图7。
五、结论
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07―2015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得出:虽然历届毕业生考研率不稳定,但考研学科方向相对集中,主要以地理学类为主,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自然地理专业占绝对优势。在行政机关就业的毕业生集中在2007―2010年;在企业就业的比重较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就业的重点领域面向现代企业,而在现代企业就业的历届毕业生又以面向国土行业为主,主要从事国土资源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复垦专项规划及项目设计、地籍测绘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2] 谢启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使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5(1)
[3] 吴晓敏,董萍,陆翔,等.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4] 王兰霞,王蕾,李巍,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思考[J].经济师,2012(9)
[5] 王兰霞,赵喜江,王蕾,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面向探讨――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地域性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策略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人才需求现状
(一)城乡规划工作的综合性需要各层次人才
城乡规划工作在类型上既涉及到城乡形象空间美化又涉及到城乡发展策略制定,而在地域级别上从国家到省市乡镇乃至山村都需要城乡规划工作者参与出谋划策。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要求多层次的人才输出,既要有具备高精科研能力的高学历人才,也要有专业技能扎实的本科、专科生,而后者往往是服务地方城镇发展的主力军。
(二)特色城镇建设需要精通地域背景的专门人才
在传统城市化阶段,规划建设中出现了忽视城镇特色、无视地域文化等问题,使城镇丧失了原有的地域精神与活力。在新型城镇化阶段,亟需精通地域人文历史背景、产业发展特点的专门人才参与到城镇建设中,提出切合地域实际需求、符合地域发展形势的专业规划,以建设突出产业特色、彰显文化传承、充满活力的特色城镇。
(三)村镇崛起需要适应本土发展的规划人才
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村镇发展不仅是振兴国民经济的关键节点,也是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环节。在村镇崛起的时代背景下,规划人才的输出必须面向区域、聚焦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并填补当前县域村镇层级规划人才的缺失。
二、地域性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配置不合理
当前,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开设多集中于本科院校,并以五年制教育为主要培养形式。但在实际就业中,四年制本科教育与三年制专科教育的毕业生更为倾向于回归地方、扎根基层。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不应只重视专业高精人才的培养,还应将不同学历的人才培养机制纳入到专业教育建设体制中,根据岗位特点,合理配置相应层次人才。
(二)专业课程架贪图知识面的“大而全”
城乡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强的专业,既要掌握传统工科知识,又要拓宽地理、生态、社会等相关知识面。传统的本科教育往往大包大揽,力图课程架构中涵盖所有知识点。这样一方面压缩了专业主干知识的精深学习,另一方面也扼制了学生自学的兴趣,降低了后期专业方向专门化拓展的意愿与机会,从而使得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方向与岗位上感到茫然,难以做出合适的职业规划。
(三)教学中忽视地域性规划的学习实践
于教学内容上而言,专业教学注重将理论结合实际项目来进行学习运用,而一般教学中更倾向于以大城市规划建设项目作为案例来学习先进规划思想与设计方法。这种固然具有相当的教学意义,但若不同时注重地方城镇规划的案例教学,会误导学生在未来学习实践中盲目模仿大城市的规划建设模式,而缺乏研究地域性规划特点的方法与理念。
三、地域性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改革策略探析
(一)构建适应地域性城乡规划建设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
相对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地域性城乡规划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更有针对性,以适应当地建设需要。在对地域相关企业及建设管理部门进行深入调研后,分析规划设计师、规划管理人员等相关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总结不同岗位的能力内涵和人才需求标准,并主动邀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共同制定适应地域城镇发展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二)优化丰富教学课程体系
为切实培养出适应地域性城乡规划工作的毕业生,必须在传统课程体系上进行架构的优化精简与内涵的丰富提升。一是在基础课程阶段,了解地方传统建筑特点与城镇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发掘传统地方文化。二是在专业课程阶段,在注重城乡规划主干知识体系学习的基础上,引入当地城镇特色规划项目作为辅助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方发展需求与规划思路,激发学生对地域性城乡规划的思考与兴趣。三是在毕业设计阶段,主动与地方企业、建设管理部门合作,带领学生参与到当地建设项目中去,利用实际项目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增进学生地域性城乡规划能力的提升。
(三)重视特色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不仅要外引高学历教师、内培高职称教师,还要注重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当地行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提升专业教学与地域规划行业发展的融合。同时,加强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评聘与评价制度,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纳入绩效考核,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服务地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实现师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与地域性行业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的增强。
四、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乡规划呈现出多元化的人才需求,而于传统城乡规划教学体制下,地域性城乡规划人才显得较为缺乏。针对这一形势,高校必须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策略改革,以培养出能切实高效为地方城镇建设服务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乡规划;空间发展;策略分析
在我国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之中,我国大量的城乡规划事业也得到了承租的进步。并且在如今的新环境形势之下,城乡规划工作也已经不再仅仅只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对于城乡环境空间体系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针对当前新形势之下所面对的城乡规划工作以及空间发展进行正确的处理,也就成为了这两者是否能够得到协调的关键所在。下文主要针对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策略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析。
1.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形成的三次变革探析
实际上,对于当今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工作而言,其发展的形态是与当今社会的经济变化与政治的发展是离不开关系的。因此,要想彻底的解决新形势下城乡规划与空间发展的问题就必须对城乡规划的演变过程进行探讨分析,然后找出其本质发展的原因,从而做到解决二者存在的问题。对于现今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而言,其主要有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1.1从书本美学的规划逐渐发展成为功能主义城乡规划
该阶段主要是通过城乡的自身功能进行的转化,其主要包括了城乡工作的政治政策、军事安排以及宗教活动等等,其通过一系列的安排与改变,最大程度的将原本在书本中的城乡规划美学逐渐发展现实生活中的功能主义城乡规划。
1.2从功能主义规划逐渐演变成为社会主义导向的城乡规划
该变革其主要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对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也逐渐开始注重自身城乡事业的规划工作,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给城乡规划工作带去了新的规划任务与目的,最终使得城乡规划事业由功能主义逐渐向社会导向规划发展。
1.3从社会导向的规划转向生态导向的城乡规划
该次转换主要是由于现今人们逐渐对生态保护认识的逐渐上升,使得人们在发展任何事业的过程中都逐渐开始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作用。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我们共同存在的生态系统以及日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城乡规划工作由社会导向的规划转向生态导向的城乡规划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
2. 中国城乡规划的角色扮演以及其目前的现况分析
2.1城乡规划角色扮演的关系
对于我国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来说,城乡规划工作实际上在各个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分别属于:城市生产力、城市技术工具、公共政策等角色。这三种角色本身实际上就是城乡规划发展过程中能够对于自身能够予以实现的重要功能、措施。人们对于城乡规划的整体性认识,实际上还是从这几个角色扮演来进行的,我国早期所形成的城乡规划虽然说有着较为浓郁的民族特色存在,但是其自身发展实际上根本没有对于真个社会的生产体系以及社会发展做出任何有效的推动贡献,但是对于后期所出现的城乡规划工作来说,就必须要加以重视,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将三种不同的规划角色融入到规划工作之中,之后在依据不同城乡规划发展的需求。来采取适应的功能选择,促使角色扮演能够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做出巨大的贡献。
2.2中国城乡规划工作的现状
对于我国当前飞速发展的城乡规划工作以及空间发展现状来看,这其中主要涉及到了连个方面内容:首先,由于我国当前的城乡规划工作,实际上就是极为复杂的城乡发展变化过程,那么这在某种程度到就导致城乡规划的具体空间发展受到了约束,再因为大量矛盾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我国的空间发展不顺畅;其次,由于现今城乡规划工作具有多角色并存的特点,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势必会使得其空间发展受到不必要的限制。
3.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对空间问题发展的责任探析
3.1空间发展方向分析
在当前全球经济体系一体化的过程中,呈现规划工作本身不应当局限在传统的规划形式之中。务必要对于自身的发展道路进行改革,从树立起一个更加具有社会发展战略意义的空间发展体系,任何不良的发展方向最终都必然会造成城乡规划发展的限制,从而人导致城乡竞争力发展以及经济体系的发展受到直接的约束;此外,城乡规划工作,还能够要与城乡自身各个不同环节的特色相结合进行发展,如此才能够最大的提升城乡规划工作执行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以以及部分功能的拓展。
3.2构建一个完善的可持续发展城乡空间结构体系
作为城乡规划的工作人员与设计人员,其一定要最大限度的构建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体系,借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城乡规划的要求,为以后城乡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另外,城乡规划在最大限度的保障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努力制定一个能给社会主义经济带去更大效益的发展方针,确立一个城乡发展最优的结构模式,借以最大程度的促进城乡规划事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的迅速实现。但是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大幅度上升,使得现今居民的住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城乡规划必须制定一个合理的改善方针以及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空间结构体系才能在本质上确保公司企业等的顺利发展。
3.3各个地方人民政府要严格实现城乡规划战略性空间资源布局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对于一个城乡政府的合理布局而言,其不仅仅深深影响整个城乡规划发展前景,还深深影响着整个城市整个功能、经济以及一些其它外在因素的变化,而一个城乡规划的空间发展合理布局不仅仅可以使得整个城乡规划可以顺利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发展整个城乡经济,为城乡的经济水平带去增长,并间接的提升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上升。
3.5采取高明的城乡规划对整个城乡房屋建设有着促进社会空间公平性的构建的作用
在国际市场经济的不断促进作用下,社会中存在的空间分异现象逐渐变得严峻起来,尤其是当面临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变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最大程度的采取高明的城乡规划方法,借以来最大程度的促进社会空间公平性的构建,借以达到最大程度的进行空间资源的分配、空间的合理布局,来促进社会的融合。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规模、最复杂的社会主义城市化进程建设。那么在这期间,城乡规划工作以及相应的空间发展也就成为了负担我国社会经济体系发展以及人口高速增长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务必要最大限度的保障城乡规划工作以及空间发展的顺利性,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当要适当的进行长远目标考虑,从而构建出一个更加深刻的社会角色,来达到实现呈现规划创新、转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明.城乡规划监督机制的创新研究[J].福建建筑,2010,(03).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规划、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快速提升,给城乡规划带来了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城乡规划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为出发点,在分析现阶段城乡规划因主体性导致城乡景观建设缺乏多样性、系统性引起协同性问题等社会问题的基础上,也引导规划从注重经济建设向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转变、推进公众参与、缩小城乡差距等提出促进城镇化进程发展。
二、城乡规划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乡规划是用于促进区域发展的实际操作的政府行为,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基础。科学的城乡规划作为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城镇建设的蓝图与基本依据,首先它对城镇建设具有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决定了城镇未来一段时期内发展的形态、布局,能够对人口结构、资源利用和收入分配结构等进行合理的城乡配置,从而改善区域产业发展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合理引导劳动力转移、扩大城镇就业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发挥城镇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城乡规划在城镇化进程中遵循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可以避免城镇建设中低水平多次拆建反复带来的浪费,并通过预期规划城镇交通线路、地下空间等缓解交通拥挤、高风险土地利用等城市病,优化人居环境。当然,这种适度超前必须是建立在科学预测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和地方财政承载能力基础之上的。再次,城乡规划为城镇化进程中区域发展提供充足的产业支撑力和基础设施供应。通过土地集约利用保证产业充足的空间;通过对当地比较优势、工业布局和功能分区等的分析,制定产业结构转型等计划。保证“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为带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就能够创造出相当于发达国家相应进程中的5-10倍的就业岗位800-1000万个。”最重要的是城乡规划是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发展城乡二元体制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因素。是改造城中村、缓解农民工“贫困化”现象的关键。
三、目前城乡规划中面临的问题
1、城乡规划的指导思想出现较大偏差
有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问题上,指导思想存在很大偏差,片面强调地面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柏油马路、大型广场,人造景观、人造古董等,造成严重的人力、自然资源损耗, 而相对来说,地下基础设施却得不到重视,甚至严重失衡, 致使群众斥责。例如,某一座人口约40万不到的城市,兴建了一幢9万平米的办公大楼,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楼房资源也得不到充分利用,可谓既劳民又伤财。
2、规划工作的功利性较强
现今,城乡规划机构趋向于业主化方向发展,强调功利主义目标,这实质上就变成政府的一种工具、投资方的代表。规划工作中,不少设计单位及人员只考虑自身利益,责任意识不强,未深入考察和了解城乡发展状况,将领导的意图及思想当作设计依据,过于强调技术性的规划细节,而忽略了规划区域的社会、政治等基本状况。规划建设过程中,有的甚至直接抄袭别人的规划模板,不以区情、当地发展实况为基础,导致所制定的城乡规划内容及方法与当地情况严重脱节。这种概念规划工作,既无法突出当地的特色文化,也损耗了大量基础设施资源,最终只会出现城镇周边空间失衡,耕地、农田被毁,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并滞留城镇,失业率上升等多种社会问题。
3、城乡规划调控职能减弱,未健全规划监督机制
有些地方下放权力,将市一级规划管理权限转交给区县, 有些政出多门、审批程序复杂, 开发区搞封闭式建设, 未经过地方规划部门的集中管理。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对城乡规划管理调控职能的削弱, 将不利于城乡建设的健康和谐发展。此外,未建立、健全科学的规划监管机制,各级规划管理部门间未进行有效沟通。规划工作未积极吸引公众参与,发挥其监督作用,针对不合理的规划管理行为未形成有效的奖罚、行政纠错与处理制度,使得规划管理监督工作处于力度小、效率低的窘境中。
四、保障城乡规划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建议
1、降低规划主体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积极研制能预测规划地区发展动态的信息系统,提高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要在政府、规划单位中广泛利用3S 技术和信息化设施,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等,推进各规划单位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在规划前通过网络全程把控区情,深入探究各类信息,分析和科学预测城乡空间的未来变化,并实时监测规划落实情况。第二,注重各规划部门的沟通与衔接。可成立跨部门计划制定组、协调沟通小组等开展关于规划、土地利用、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论证与审批工作,促进各部门间有效交流、及时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
2、完善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积极培育、监管规划师
针对城乡规划建设中的违纪行为,应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监督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得当, 对于严重违反规定的地方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要明确其处理、处罚条例及规定。并通过法定程序批准该规定, 使之成为受公众监督、执行力强的公共政策。同时,要提高规划队伍的专业水平及职业道德,帮助其有效融入决策程序,科学行使各项权利,要科学监督和管理规划师,将经济、土地集约利用率等作为审核指标及考评标准,针对考评结果未达到或超出预期成果一定比例的规划师和单位,应依法予以奖励或惩处。
3、注重公众监督,推进民主规划
要积极听取公众对规划设计的看法和积极建议,并在规划前予以采纳。如在规划设计人员调研阶段,要让规划人员应听取公众对当地民俗、民风等及未来发展的看法,使之充分了解城乡规划内容、步骤及意义,加大企业与民间多个主体、多层面的相互合作,发挥其对该规划和实施建设工作的监督、管理作用;规划后应形成民情考察评估体系,并采取公众听证制度,让百姓在规划落实过程中发表言论,推进区域民主规划与建设。
4、减少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及生活差异性
首先,应健全城镇化进程中的补偿机制。例如,针对规划中房屋被拆除的当地居民、个体户,要分析房屋类别、面积并核算应得的补偿金额或在后续购买新房屋时予以适当优惠。针对那些无力支付和购买新住房的居民,要给予贷款优惠。在土地补偿方面,要上调农村土地的征用价格,避免因土地征用双轨制而使得征地价格同出让价格之间差距明显,要实现资源共享,让迁移后的农民也享受土地级差收益中的一杯羹。其次,要对居民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工作。政府部门应根据现有规划计划及产业需求,兴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推进就业的公平性,兴建人力资源免费培训基地,提高群众的就业水平。积极发展三大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帮助因规划中的劳动力人口顺利就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提高转化群体的生产、生活和受教育水平。同时,要优先安置转化后居民的工作,给予他们公平的薪资及福利待遇。再者,增加福利投资。针对转化后的居民,要建立和落实医疗、教育等保障体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规划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城乡规划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地位将日益突出。但是各种社会问题、矛盾也随之出现,给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规划工作必须以国情、区情为基础,创新城乡规划体制,完善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这样才能推动城镇化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黄燕,吴瑞琴,《浅论城乡规划与城镇化发展中的若干问题》,科技信息,2010.09
关键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设置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生产和生活对各类资源的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日益增加,为社会经济健康、持续运行埋下严重隐患[1],同时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盲目化导致人地矛盾尖锐,旅游人数增加导致旅游地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急需具备地理学、资源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科学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按照普通高校专业目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地理科学类的主要应用专业,上述问题的产生与深化对该专业办学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2]。
目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该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面向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深入专业应用型人才模式探究、创新实践教学环节是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
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的必要性
1.1人才教育概念的转变。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在培养目标、教育时间、方法观上都在不断变化,促进了我国现代教育观念的形成,培养目标也由传统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转变为现代的“通才教育”,着重点放在宽基础、高素质人才培养;教育时间观方面,学校教育开始终身制,更重视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育观方面,由传统“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的综合化质量观。现代大学教育观的形成,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1.2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针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学科分化日益严重等问题,对许多高校专业设置调整之后,在1998年7月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目录》[教高[1998]8号]文件,将原来学科分化为特征的地理专业,调整为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三大专业。受传统地理专业课程体系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影响,诸多院校在课程体系中存在随意性,多数本专业课程体系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市场需求之间存有差距。
1.3相关专业研究稀少。
以“应用型人才”和“培养模式”作为题目进行论文检索并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的主体对象集中在地方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研究学科专业则多集中在工商管理、心理学、法学、新闻、旅游管理等专业。缺少单独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相关理工科专业(如环境、城市规划)的相关研究也鲜有成果发表或出版。
2.资环专业应用型人才内涵、培养模式特点与培养目标
2.1内涵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该结构的方式,包含办学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实施和评价体系等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和转化能力为培养目标,以行业的内在结构和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置,以鲜明的实践特色贯穿教学过程,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手段构建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培养知识应用和转换能力强、职业适应面宽、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3]。
2.2培养模式特点分析。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三个重要特点:
2.2.1培养规格应该是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应用型;
2.2.2培养目标应该是高素质、应用型、创新能力;
2.2.3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基础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注重个性化培养。
2.3培养目标分析。
2.3.1学习目标。
(1)系统掌握地理学、资源环境科学、规划和管理科学基本理论,及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制图等方面的基本技能;(2)了解相关专业如地理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应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3)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基本能阅读专业外文期刊。
2.3.2能力目标。
(1)有较强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兼备获取知识、理性创新的能力;(2)具有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城市与区域问题,以及城乡区域规划工作的能力;(3)对本学科发展动向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4)熟悉文献检索,具有一定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2.3.3思想素质目标。
首先,具有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科学世界观、高尚的道德素质;其次,有良好的品行修养;最后,要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文化素质教育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与专业教育、体育活动和多种形式社会实践相结合。
3.专业设置存在问题分析
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学校培养目标要求看,该专业目前存在较多问题。
3.1专业特色不够突出,研究范围广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
由于根据“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影响,各学校按照师资优势开设了不同方向并设置不同课程体系,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许多盲目性和随意性。比如有的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专业课程设置土地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房地产开发经营、环境科学、地理学、管理学概论等学科,涵盖了地理学、土地科学、城市规划、管理学等多专业的部分课程,课程体系过于苛求全面,内容繁杂,无法体现专业主干方向。
3.2专业定位不够明确。
有学者指出,该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遭遇以下尴尬境遇:论规划绘图功底,不如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专业学生;论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学专业学生;论资源环境评价及管理能力,不如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学生[4]。可以看出,其专业定位不够明确,另外还存在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高校难以回答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需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
4.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4.1明确专业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该专业开设课程多而杂,但教学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学却都不精通的境遇,一定程度地掩盖了教学目的。因此,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增加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2与地理学结合。
该专业隶属于地理学课程体系,应结合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地理学知识体系,亦具备城市规划学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计算机基础。
4.3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该专业作为地理学的学科方向,培养学生应对区域规划、地理区划等有清晰认识,并能与区域社会、经济实际相结合。比如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该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而西部高校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
4.4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模式上,要借鉴各高校成功经验,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授方式,向有互动、有交流、有讨论、有思考的双向学习模式发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4.5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实验平台,锻炼并加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争取有效措施,使学生服务于企业,企业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注重建立与行业的密切联系,走校企合作道路,一方面聘请与专业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参与教学目标的设置,另一方面在企业设立实习基地或实训中心,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环节。
结语
我国拥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院校很多,但资源环境与城镇化问题仍然无法因而缓解,且该专业毕业学生就业形势亦不容乐观。培养该专业应用型人才依然是一项艰巨任务,这就需要各院校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进行深入探究、大胆改革,合理构建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升各项能力,成为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小凤,黄贤金,陆汝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9,07:58-60.
[2]宋戈,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1-82.
[3]秦学,丁哲学.地方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两型社会;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我国中部的重要城市群,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的深刻变革。在这一时期,城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郊结合地区迅速扩张,城乡多元利益矛盾加剧,对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挑战也慢慢凸显。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标是打造长株潭经济增长带,实现区域战略转型和区域协同发展,同时通过实验区的建设打造中部崛起引领极,推动湖南率先崛起。在建设“两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基于此,湖南省对城乡规划编制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和崭新实践,产生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湖南省“3+5”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等一大批体现“两型社会”建设理念的优秀规划成果。本文对城乡规划理念的突破与实践创新进行了研究, 探索了“两型社会”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更好更快的道路。
2 对“两型社会”内涵的认知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本质是在城市建设中降低自然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本质是遵循自然规律,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倡导生态文明与环境文化,降低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1。前者包含了探索资源节约(节地、节水、节材)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等内容;后者包括建立城市主体功能区,制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保护政策等内容。“两型社会”思想是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城市建设脱离“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恶性循环巢臼的必要保证。
3 “两型社会”背景下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突破
在构建“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我们必须突破以往的规划理念,强调集约式发展、节约、生态友好的规划原则,探索以节约资源、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体系。在新的形势下,“两型社会”城乡规划编制的理念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创新:
3.1 贯彻科学发展理念,建立“两型社会”综合性指标体系
“两型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需要有健全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与制约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判断一个区域是否为“两型社会”必须综合应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来,因此,应以量化的形式来统领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
长沙市积极开展“两型社会”建设专题研究,深入探索建立“两型社会”综合性指标体系。在经济、社会、科技、环境、能源、资源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对“两型社会”综合试点进行有效监测的一整套共计40项的统计指标体系。既确保了产业经济量的增长,又保证质的提升,确保经济发展成果被全体人民共享,城乡发展统筹协调,把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化发展的优先考虑因素,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益阳东部新区片区规划(2010-2030)》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经济发展”、“城乡统筹”、“社会和谐”作为5个分目标,提出指标52项,突出了生态保护、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污染治理、节地节能节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理念,既体现了创新性和包容性,又注重操作性和可复制性3。
3.2 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建立科学、完整、连续的生态保障体系
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将生态保障体系规划作为独立完整的专项规划同步开展。通过生态资源、生态敏感性、生态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进行系统性研究,通过禁限适建分区的划分明确城乡建设用地边界,“底”“图”同步研究,建立科学、完整、连续的生态补偿保障体系。
《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在生态资源分析与生态敏感性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划定城乡生态功能区域,确定须严格控制的生态保育次区域界线,建立起“工”字型生态廊道和城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安全格局,使生态系统在未来不因经济发展、城市开发建设等因素而受到破坏,为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建设成“两型社会”提供重要的生态环境基础4。
湖南省城乡统筹示范镇莲花镇在《莲花镇“两型”示范镇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中依照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在空间上把镇区划分成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建成区等四种类型,其中:禁止建设区包括价值的区域;限制建设区主要是低山丘陵区;适宜建设区主要为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域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支撑区域发展的基础设施廊道、历史文化保护区;建成区包括现状镇区及独立工矿点。对各区域进行分区管制,制定管理策略5。
3.3 引入紧凑城市理念,倡导高效节约的土地利用模式
“两型社会”节约资源最首要的便是关注土地资源。在城乡规划的编制中,要注重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紧凑开发城市是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规划中注重结合TOD土地利用模式,高效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用地高强度开发,实现土地节约。在提高居住环境品质的前提下,适当采取高容积率开发,提倡综合用地使用。创新立体开发模式,发掘地下空间利用价值。
《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通过生态分析,确定“生态绿色边界”(EGB),也就是所谓的“绿线”。这条边界是城市开发的底线,边界范围是需要严格保护的生态用地;通过经济、产业、人口与土地规模的分析,确定城乡开发的优先级和城镇组团的建设用地规模,从而划定“城市增长边界”(UGB);在确定了城市增长边界与生态控制线边界后,通过对规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分析,确定城市设施的服务边界,并据此调整规划用地布局,同时也为规划方案实施后的城市再生长提供发展方向依据。按照“用地节约、建设节俭、设施节能”的要求实施紧凑组团式开发,使人口密度、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综合开发利用城市交通枢两型社会纽与中心区的地下空间。
3.4 坚持循环经济理念,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循环模式
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建立“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城市与乡村区域经济的循环,三次产业之间及内部的循环,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莲花镇“两型”示范镇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提出了建立以常规能源为主,生物质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为辅的能源结构。推广普及太阳能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风能发电站;加强沼气等生物质能源技术的提升和改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淘汰一批能源利用率低、污染排放高的工业企业,建成一批农业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和生产基地。
3.5 贯彻城乡统筹理念,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支撑服务体系
城乡统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坚持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理念,城乡规划的编制中要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支撑服务体系,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格局。加强农村道路、交通、水利、电力、能源、垃圾处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覆盖、延伸和共享。建立城乡综合公共交通网络,依托高速公路、快速路、城市道路与农村地区的县道、乡道、村道连成网络,形成由城际快速公交、城市公交、乡村公交和特色旅游公交线路组成的低碳高效综合交通体系,有利于城乡物流和人流的便捷通达。统筹建立安全、稳定、经济的城乡一体化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网络,满足城乡居民对资源能源的需求。
4结语
在构建“两型社会”的背景下,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不懈探索与研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以现实为导向,对传统城市规划理念和实践进行不断突破与创新,从而在建设两型社会的道路上,实现有效规划、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两型社会的哲学思考;
2.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益阳东部新区片区规划(2010-2030);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为主线,以加快城镇化建设为重点,抓编制、成体系,完善城乡规划;抓质量、上水平,加强城乡统筹;抓建制、促执行,严格规划落实。确保三年大变样目标实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完善县(市)、镇、乡、村各层次规划,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健全城乡规划制度体系,建立科学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管理,提高规划执行质量;加大规划执法力度,保证城乡建设正常秩序;推动城乡规划上水平,实现城镇面貌大变样。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重点,深化完善城市规划
1.加强区域统筹。按照《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科学确定市主城区与相邻组团的职能,统筹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和规划区范围内镇、乡、村的规划引导。深化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区生态城规划》,推动新区加快发展。
2.做好规划衔接。在规划设计集中攻坚行动的基础上,加强对各项规划的研究,做好各项规划成果之间的衔接和深化,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打造城市亮点。围绕“一河、两岸、西文、中商、东工、满城绿”的发展思路,结合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重点,成片打造城市亮点。完成“一场三馆”和“一中心两总部”规划。完成市区个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或景观整治规划。在近期城市开发建设中,积极开展带电梯的多层住宅试点工作,进一步改善人居质量。
4.培育精品工程。加强历史、人文、建筑风貌等方面的研究,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围绕市区“十大工程”,培育至少—个标志性工程。年内组织开展全市规划设计评优活动。通过方案比选、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等环节,把好规划设计方案审查关,筛选一批规划设计佳作,建立规划设计精品库,为参加全省、全国的评优活动打好基础。
5.提升城市品位。完成《市城市雕塑设计规划》,组织开展主题雕塑创作活动。依据现有规划技术导则,完成主城区候车亭、电话亭、废物箱、道路护栏、灯具、座椅、花钵等城市家具规划设计和城市匾牌标识规划设计,充分展现城市魅力。
(二)统筹城乡,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
1.县(市)。在完成总体规划审批的基础上,完成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备案。按照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完成项专项规划,包括:县(市)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总体城市设计)、绿地系统规划、综合防灾规划、给水工程规划、排水工程规划、供热工程规划、燃气工程规划、供电工程规划和电信工程规划。完成项技术导则,包括: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建筑外观设计导则、广告牌匾设置导则和城市家具设置导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编制其他专项规划和技术导则。完成-个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和景观整治规划,至少培育个标志性工程。开展城乡统筹规划试点工作,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管理,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2.镇乡。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年底前全面完成镇、乡规划。对已经完成的,要重新梳理,凡是规划已到期或期限不到年的,都要重新编制。重点是明确城镇性质、发展目标、村镇体系、村镇建设用地规模,以及工矿企业、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出空间管制措施。同时,年底前要全面完成重点镇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3.村庄。在县(市)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指导下,年底前全面完成村庄建设规划。重点抓好个农村新民居示范村规划月底前,完成省重点支持的个示范村规划。月底前,完成其余个示范村规划。加强村庄规划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民居建设、基础设施改造、容貌环境整治工作的指导,满足村庄建设发展的需要。年内,编制完成 村历史文化名村规划,搞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遗产,划定历史街巷、传统民居、文物古迹等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出建设控制要求和保护修缮措施。
(三)加强管理,切实维护城乡规划权威
1.健全规章制度体系。市区:开展《市城乡规划管理实施细则》的研究起草工作。制定《市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规定》、《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按照《城乡规划法》对现行的规划管理制度进行清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县(市):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规划管理办法。制定出台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规划条件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制定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建筑间距和退地界管理、建筑退道路红线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形成较为完备的规划管理制度体系。健全村镇规划评审和公布制度。组织村镇规划评审委员会,特别要注意听取农民意见,增强村镇规划的可行性。在村镇显著位置建立规划成果展示牌,加强广大农民对村镇规划实施的监督,维护村镇规划的严肃性。
2.提高城乡规划水平。市区:完善城乡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加强对大中型公共建筑设计的管控,以绿色、低碳、生态、可持续理念为原则,实现建筑大师领衔的设计要求。各县(市):组织开展“建筑大师进县城”活动,积极引进一流设计单位,提高规划设计水平。重点提高农村新民居规划水平,突出当地特色,落实节地要求,引导有条件的村庄建多层住宅。
3.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在中心城市规划统筹范围内实行规划统一管理。严格按照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项目选址,核发选址意见书。严格依据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规划条件、审批建设项目,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设项目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做到所有城乡建设项目依法依规审批,不开“天窗”。严格管理各类项目的容积率,控制居住用地容积率上限,杜绝随意调整容积率的现象。强化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引导作用,处理好新城开发和旧城建设的关系,统筹土地开发储备、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性住房和重要功能区的建设时序,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
4.完善规划修改程序。建立规划定期检查制度,按照总体规划两年一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一年一次的原则,年内对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制定出台《市县城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程》,明确总体规划修改的条件、程序、工作标准和要求。修改县城总体规划,应向市政府申请,并提交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评估报告,经市政府同意后,组织编制修改方案。
5.严格城乡规划执法。成立市城乡规划局规划督查大队,加强规划审批项目的日常巡查。探索派驻规划督查员制度。开展规划执法大检查活动,对治理违规变更规划和调整容积率问题进行集中检查,及时纠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为全省规划执法大检查做好准备。
6.开展“零违工程”行动。市区和各县(市)要把“零违工程”作为开展“城乡规划年”活动的一项重点,对建成区范围内的各类违法建筑和超期临建进行清查,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全部拆除、处理。通过日常巡查、电话和信件举报等多种渠道,及时发现并核查处理有关违法建设行为,严肃维护城市建设的正常秩序。
7.深入推进“阳光规划”。市区及各县(市)都要建立规划展馆,展示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成果。积极开展规划“三进”活动,通过规划“进社区、进街道、进单位”,扩大公开、公示范围,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开展城乡规划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任务分解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工作步骤、完成时限和工作要求,确保各项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县(市)要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班子,制定开展“城乡规划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及任务分解表,并报送市城乡规划局。
(二)加大规划投入。各县(市)要把规划编制、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证规划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建立健全覆盖县、乡、村的规划管理机构,基本形成城乡规划统筹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一、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
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并以此联动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一是抓紧编制市域总体规划。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做细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科学预测城乡发展规模,合理确定市域空间布局结构,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协调处理港口物流、临港产业、海洋旅游、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和城市建设的空间关系,明确空间规划管治的目标和措施。同时,指导岱山、嵊泗两县完成县域总体规划编制,实现城乡规划的市域全覆盖。二是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在市域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完善分区规划,加强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专业规划的编制。着眼于迎接大桥经济时代的新要求,编制**本岛公交站场和社会停车场规划,着力解决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编制完善大陆连岛工程及本岛主干道景观建设规划,打造富有海岛特质的景观交通线,合理规划设计城市建筑形态和色彩,积极开展城市特色研究,努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三是抓好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根据渔农村小康社区建设要求,结合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中心村和保留村建设规划编制,促进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指导全市26个乡镇开展农房防灾能力普查工作,完成300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救助任务。四是加强城乡规划监管。认真落实理顺规划管理体制的各项工作,切实抓好城乡规划的“蓝线”、“绿线”、“紫线”、“黄线”管治制度,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许可管理和建设项目许可后的规划监管,健全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
二、进一步推进城乡建设
根据“量力而行、合理布局、有序推进”的原则,加快推进城乡建设。一是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大力推进市政道路、管网、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商业、菜场等配套设施,积极推进新城商务区和高星级酒店建设,努力促进新城形成规模,完善配套,集聚人气。力争到2010年,新城的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以上,可容纳8万以上人口,初步成为我市政治、文化、教育和服务中心、现代化的海岛生态新城。二是继续完善定海老城区功能。不断完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大力实施市政道路建设改造工程,提高交通承载能力。加快排水系统及低洼地段的改造和病危桥梁维修建设,加强河道水域管理,综合提高城区抗台防汛排涝能力。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和维护管理,抓好环卫公共设施建设及对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改造,提升人居品质。三是指导县区推进城镇建设。重点是加快推进高亭、菜园两个县城和金塘、六横、衢山、白泉、洋山等中心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四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对全市渔农村小康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的指导和服务,重点抓好新城的9个渔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工作。
三、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加强城市管理,建设和谐城市,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一是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以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契机,切实转变职能,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结合建设系统事业单位改革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强园林、绿化、建筑、房地产等行业管理,积极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二是着力抓好“数字城管”试点工作。今年重点做好新城实施“数字城管”的筹备工作,指导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开展“数字城管”试点。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定海城区、普陀城区推行,加快实现城市管理由传统粗放模式向数字化精细模式的转变。力争“十一五”末,中心城市全面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三是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针对创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方案,倒排达标计划,加强督查指导,确保创卫各项指标要求如期完成。四是继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市容监察、环卫工作,重点抓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完善渔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网络,确保渔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四、进一步发展壮大建设产业
关键词测绘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规划是龙头,测绘是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城乡规划正发生着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对测绘行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城乡测绘的主要内容
城市、乡镇、地籍以及房产测绘是城乡建设中具有交叉的四大块,测绘数据主要是反映城市乡镇地表的自然、经济、社会诸多要素的特征、形态、位置、大小、分布、类别、名称以及其他的重要信息。城乡测绘资料直观反映城乡的面貌,城乡规划都需要测绘提供基础资料,测绘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城乡建设的实施。城乡测绘内容包括:城市乡镇现状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城市乡镇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地下管线的测量、建筑用地界线拔定、建筑物的施工放样、竣工测量、城乡规划道路定线、大型建筑物的沉降测量等。地籍测绘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地籍数据库建设、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等等。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等)、地籍图和地籍册。房产测绘的基本内容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房产权属、变更测量、成果资料检查验收、房产信息系统建设等等。
二、测绘的社会需求
测绘工作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对于行政区域的识别划分;布设和加密城市控制网,使城乡的规划建设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下有序进行;为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用户提供可靠的多比例尺的地形图,满足各行各业的使用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准确划分相应建设用地,并对用地情况的监控提供可靠的依据。
社会对测绘信息的需求量很大的,其中大多数是各级政府机关,其次是企业单位。当然,这其中的绝大多数资料都被用于城市乡镇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规划管理始终是城乡管理工作的热点,规划管理工作程序中无不与测绘工作紧密相联,需要测绘工作有力的支持,从工程建设前的选址用地,建设工程的设计、实施以及最终的规划验收,以及规划行政执法,都离不开地形测量、综合管线测量、工程测量(建筑放线、验线)、规划竣工验收测量等工作,这些工作贯穿在整个规划行政管理的每个环节。因此,重视和促进依法测绘才能确保城乡规划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三、测绘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作用
1.红线管理。红线管理分规划红线和建筑红线,规划红线包括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要求1∶500~1∶2000地形图,是规划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筑红线包括放验红线和竣工验收,要求1∶500地形图,对图纸的精度要求比较高。
2.市政管理。包括市政道路设施和地下管线。市政道路管理要求掌握完备的现状道路,需要建立专题的现状道路数据库,细分道路等级、路面组成和路面设施。地下管线管理不仅要重视各类管线的水平位置关系、纵向交织关系,还要细分其区域结构,反映出供电配电区域、排水汇水区域划分等界线。
3.旧城改造与拆迁管理。拆迁补偿是旧城改造的关键,需要建立旧城改造拆迁估算系统,对整片街区改造、道路沿线拓宽涉及的拆迁量进行准确测算,要求调查表格输入计算机,在GIS平台上建立拆迁管理信息系统。
4.智能交通。智能化交通涉及的关键技术有3个方面,一是卫星定位系统(GPS),为车辆跟踪、出行路线规划和导航、信息查询、话务指挥、紧急援助等提供支持;二是电子地图,为区域、城市、街区道路系统及周边环境提供实时的无缝漫游和信息查询。
四、测绘的成果体现――地理信息系统
1.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地理学研究领域,是以各种测绘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为地理研究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城乡规划信息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各种技术为基础,综合各种城市测绘数据,目前应用已初见成效。在城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测绘机构的地理信息应用技术、基础地理数据库正在发挥着“基础设施”的巨大支撑作用。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测绘在城乡建设中所占据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高,也使得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变得越来越轻松。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服务于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工作,如果能增加统计分析功能、计算几辅助设计结合交通规划信息,则地理信息系统完全可以获得更大的拓展,如可以应用在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相关行业。
2.各种测绘数据亟待整合以发挥更大功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查询、分析方便以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质量、水平。有了数据库,有了分析工具就可以辅助管理、辅助决策,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决策的主动权。在现实工作中,规划、建设管理常用的地形信息比现行的标准地形图简单,而非地形信息,如土地使用、地籍、房产、管线往往很重要,需要和地形信息结合在一起使用。
集成公开化的数据服务从理论上说可避免各个部门重复性地收集与输入数据,大大降低费用,获得明显社会效益。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测绘保障服务水平,发挥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应由政府测绘主管部门牵头,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房产管理、路政、水利、交通和市政建设等部门共同担纲,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相关政策,确定唯一的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的作业要求、精度、成图质量,整合现有测绘力量,制定相应的维护、更新机制,确保地理数据的正确性和现势性,进行统一的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图提供,各部门在基于一个共享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挂接本部门的专业数据,直接获得数字化的地形信息,从而极大地减少重复劳动,降低全社会的信息收集与输入成本,保持空间位置的统一性和精确性。
五、现代测绘在城乡规划工作中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