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列的极限范文

数列的极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列的极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数列的极限范文

关键词:数列极限;函数极限; 异同

引言: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其特殊性在于其定义域是全体正整数集,故是不连续、是离散的变量;而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是全体实数集,由实数的稠密性可知,该自变量是连续的。由于数列和函数之间的这种不同,就间接导致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也有所不同,本文是在参考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编的教材《数学分析》第四版的基础上,列举出了几点关于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异同之处。

1 数列极限

关于数列极限,先举一个我国古代关于数列的例子。《庄子―天下篇》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含义是:一根长为一尺的木棒,每天取下一半,这样的过程可以永远进行下去。不难看出,其通项{ }随着天数n的增大而无限地接近于0。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教材给出了数列极限的精确定义:设 {An} 为数列,a 为定数,若对任给的正数 ε(无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 n>N 时,有 OAn-aO

2 函数极限

对于函数极限,先分析一下自变量x的趋近方式,由于x是取自全体实数,故趋近方式不仅有上述数列中所提及的+∞,还可以是∞、―∞,相比数列极限,更特殊的是还可以趋于某一点x0, 或者x0的左侧、右侧(即单侧极限)趋近。故自变量x的趋近方式共有6种,而极限值和数列极限完全一样,有4种。因此,函数极限共24种类型。比如,拿x+∞,f(x)a为例,其精确定义如下: 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无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M ,使得当x>M时有 |f(x)-a|

3 性质的异同

(1)由于极限存在则其值必唯一,故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如果存在,则极限值都是唯一的;

(2)如果数列极限存在,t它是有界的,而且是整体有界,即存在正数M,使得对一切正整数n有|An|≤M ;而函数极限如果存在,它也是有界的,可是这种有界性和数列的有界性不同,它是一种局部性,比如当x+∞时,函数极限的局部有界性为表述为:即存在正数M,使得f(x)在x>M的领域上有|f(x)|≤M,这里强调的是局部性,而不管小于M的函数值是否有界,所以,函数极限的局部性质是和数列极限有着本质区别。同理,数列极限还有保不等式性、迫敛性、保号性,而函数极限则对应于局部保不等式性、局部迫敛性、局部保号性等性质;

(3)判别数列极限存在的方法有主要是单调有界定理和柯西收敛准则,这两大著名方法用于判断数列极限是否存在非常有用。在单调有界定理中,如果一个数列单调递增,而且存在上界,则该数列极限存在且极限值等于其上确界,同理,如果一个数列单调递减,且存在下界,则该数列极限存在且极限值等于其下确界。在柯西收敛准则中,反映的是这样一个事实:收敛数列各项的值越到后面,彼此越是接近,以至于后面的任意两项之差的绝对值可以小于事先给定的任意正数ε,柯西收敛准则相比单调有界定理的好处在于无需借助数列以外的数a,只需根据数列本身就能判别其敛散性。相比函数极限的存在条件,其中的柯西准则和数列的完全类似,而不同的是函数极限多了一种归结原则(海涅定理)。当然,这种方法我认为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收敛于x0的数列有很多,所以,我们不能一一去验证其极限值。通常用的最多的是它的推论:即找到一个收敛于x0的数列,函数极限值不存在或找到两个收敛于x0的数列,但这两个函数极限值不相等。这与判断数列极限是否存在的寻找子列的方法一样,可以说,这两种思路完全一样。当然函数极限也存在单调有界定理,该定理在函数表达中由于单调有增减变化,所以只能研究一侧,即只能研究单侧极限。其方法和数列极限相类似,只需稍做一些修改即可。

(4)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在应用上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四则运算及其证明过程,平均收敛和几何收敛及其证明以及一些构造性方法,两者的思路十分相似,只需稍微改动即可。但是这里要强调一下,在使用洛必达法则的时候,如果遇到处理数列极限时,应该先转化为函数极限进行求解,然后再应用归结原则得出数列极限值,因为对于在数列极限形式下不能使用洛必达法则,原因是离散变量求导数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必须特别注意。

总结:本文主要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编的第四版《数学分析》为例,列举了几个数列和函数极限的表示方法,从定义、性质、收敛条件、应用4方面浅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若有不妥的地方,恳切希望读者指出,我定给予修正。

参考文献:

[1]何天荣.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异同及其本质原因[J]. 考试周刊,2016,(55):58.

第2篇:数列的极限范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描述性定义。

②使学生会判断一些简单数列的极限,了解数列极限的“e-N"定义,能利用逐步分析的方法证明一些数列的极限。

③通过观察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归纳总结数列与其极限的特定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极限的思想方法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确、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数列极限的概念和定义。  教学难点:数列极限的“ε―N”定义的理解。

三、教学对象分析

这节课是数列极限的第一节课,足学生学习极限的入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在《立体几何》内容求球的表面积和体积时对极限思想已有接触,而学生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主要接触的是关于“有限”的问题,很少涉及“无限”的问题。极限这一抽象概念能够使他们做基于直观的理解,并引导他们作出描述性定义“当n无限增大时,数列{an}中的项an无限趋近于常数A,也就是an与A的差的绝对值无限趋近于0”,并能用这个定义判断一些简单数列的极限。但要使他们在一节课内掌握“ε-N”语言求极限要求过高。因此不宜讲得太难,能够通过具体的几个例子,归纳研究一些简单的数列的极限。使学生理解极限的基本概念,认识什么叫做数列的极限以及数列极限的定义即可。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课是采用启发式讲授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学生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实际问题入手,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具体的两个比较简单的数列,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向学生展示了数列中的各项随着项数的增大,无限地趋向于某个常数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讨论总结出这两个数列的特征,从而得出数列极限的一个描述性定义。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数列极限的各种不同情况。从而对数列极限有了直观上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根据数列中各项的情况判断一些简单的数列的极限。从而达到深化定义的效果。最后进行练习巩固,通过这样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由观察到分析、由定量到定性,由直观到抽象,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得学生逐步地了解极限这个新的概念,为下节课的极限的运算及应用做准备,为以后学习高等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创设情境动画。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个很重要的新的知识。

情境1、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于公元263年创立“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情境2、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周所著的《庄子・天下篇》引用过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也就是说拿一根木棒,将它切成一半,拿其中一半来再切成一半,得到四分之一,再切成一半,就得到了八分之……・如此下去,无限次地切,每次都切一半,问是否会切完?

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切完的,但是每次切了以后,木棒都比原来的少了一半,也就是说木棒的长度越来越短,但永远不会变成零。从而引出极限的概念。

2.定义探究

展示定义探索(一)动画演示。

问题1:请观察以下无穷数列,当n无限增大时,a,I的变化趋势有什么特点?

(1)1/2,2/3,3/4,…n/n-1  (2)0.9,0.99,0.999,0.9999,1-1/10n……  问题2:观察课件演示,请分析以上两个数列随项数n的增大项有那些特点?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以下结论:数列(1)项数n无限增大时,项无限趋近于1;数列(2)项数n无限增大时,项无限趋近于1。

那么就把1叫数列(1)的极限,1叫数列(2)的极限。这两个数列只是形式不同,它们都是随项数n的无限增大,项无限趋近于某一确定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这个数列的极限。

那么,什么叫数列的极限呢?对于无穷数列an,如果当n无限增大时,an无限趋向于某一个常数A,则称A是数列an的极限。

提出问题3:怎样用数学语言来定量描述呢?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上述数列的变化趋势?

展示定义探索(二)动画演示,师生共同总结发现在数轴上两点间距离越小,项与1越趋近,因此可以借助两点间距离无限小的方式来描述项无限趋近常数。无论预先指定多么小的正数e,如取e=O-1,总能在数列中找到一项am,使得an项后面的所有项与1的差的绝对值都小于ε,若取£=0。0001,则第6项后面的所有项与1的差的绝对值都小于ε,即1是数列(1)的极限。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数列的极限定义中应包含哪量(用这些量来描述数列1的极限)。

数列的极限为:对于任意的ε>0,如果总存在自然数N,当n>N时,不等式|an-A|

3.知识应用

这里举了3道例题,与学生一块思考,一起分析作答。

例1.已知数列:

1,-1/2,1/3,-1/4,1/5……,(-1)n+11/n,……

(1)计算|an-0|  (2)第几项后面的所有项与0的差的绝对值都小于0.017都小于任意指定的正数。

(3)确定这个数列的极限。

例2.已知数列:

已知数列:3/2,9/4,15/8……,2+(-1/2)n,……。

猜测这个数列有无极限,如果有,应该是什么数?并求出从第几项开始,各项与这个极限的差都小于0.1,从第几项开始,各项与这个极限的差都小于0.017

例3.求常数数列一7,一7,一7,一7,……的极限。

5.知识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列极限的概念,对数列极限有了初步的认识。数列极限研究的是无限变化的趋势,而通过对数列极限定义的探讨,我们看到这一过程又是通过有限来把握的,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确、量变与质变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课后练习:

(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有极限,如果有的话请求出它的极限值。①an=4n+l/n;②an=4-(1/3)m;③an=(-1)n/3n;④aan=-2;⑤an=n;⑥an=(-1)n。

(2)课本练习1,2。

6.探究性问题

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思考题。

提出问题:

第3篇:数列的极限范文

【关键词】预裂爆破技术;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

中图分类号:O643.2+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西江航运干线从南宁至广州,全长总共有854千米,是连接广西、云南、贵州、珠三角主要的水上交通,运输特别繁忙,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水道”。长洲是西江下游河段在广西最后的一个规划梯级,这个枢纽横跨了两岛三江。现有的1号船闸和2号船闸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运输能力的要求,因此,建设三线四线船闸显得迫在眉睫。

2.长洲三线四线船闸工程的爆破试验研究

该工程的石方明挖作业面与原有一线二线船闸工程的建筑物和高压线路以及机电设备之间的距离不是很远,因此,在施工必须要保护原有工程的建筑物与高压线路不被破坏,确保电厂各机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爆破技术与参数必须经过专门设计及严格试验,且要得到监理人的批准。爆破试验的目的主要是:(1)通过试验,可以使爆破参数得到优化,爆破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可以给大规模爆破施工更好的提供最佳的参数。(2)测量爆破方案中的质点振动速度,建立其衰减规律的科学关系式,明确爆破对附近建筑物、已喷锚支护区造成的影响,达到安全爆破的目的。爆破试验的主要内容有:材料性能、参数选择、破坏范围、地震效应等测试[1]。爆破试验的主要依据有:《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94);《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DJ204—92)。各项爆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3~5次的试验。

2.1试验施工

2.1.1正确选择钻孔机械

钻孔机械的选择要按照工程具体特性,确保技术与经济指标具有可行性。边坡预裂应选择QZJ-QZJ-100B潜孔钻,深孔梯段的爆破应选择Tamrock 700液压钻或者是CM-351高风压潜孔钻,浅孔爆破应该选择YT28手风钻。

2.1.2试验材料的准备与用途

爆破试验材料主要有:规格为Ф25mm~Ф70mm的乳化炸药,用途是对岩石进行强力爆破;塑料微差导爆管,用于联接爆破网络;导爆索主要用来引爆炸药和连接爆破网络;导火索与火雷管都是非电起爆材料。

2.1.3炸药单位的耗药量

进行爆破漏斗的标准试验明确岩石爆破最合理的炸药单耗。根据公式Q=qv,算出q=Q/v。公式中的Q表示装药量,单位为kg;q表示炸药单耗,单位为kg/m3;v表示爆破漏斗的体积,单位为m3。在试验前必须先清理场地,试验场之内每12米左右的距离就应该采用手风钻进行垂直钻孔,孔深为1.3米,共钻4孔,为符合孔底装药的各种要求,按照各孔的装药量在孔底进行适当的爆破扩壶。各个孔装药要根据具体实际决定装药量,单孔逐个爆破,爆破之后通过钢卷尺测量爆破的破坏范围,采用公式与统计分析并正确算出炸药的单耗,并通过再次试验对炸药单耗算出其合理性。

2.1.4岩石破坏的范围

通过钻孔声波法观测坝基岩体在爆前和爆后的波速,能够判断出爆破破坏的具体情况。声波测试系统主要是由超声波检测仪、计算机、换能器等组成[2]。梯段爆破、预裂爆破之前实施声波波速的测量。爆破出渣之后,在一个共同的位置采取地质钻机进行钻孔,孔径为55mm,孔深为7m,再测量爆后的声波波速。按照相关的规范规定,爆前的波速大于爆后的波速,变化率超过10%时,可以判断是爆破破坏或者是基础岩体的质量比较差,才能确保保护层的厚度和预裂爆破线装药量具有合理性。

2.1.5测试爆破地震效应

通过爆破的方案测量爆破质点的振动速度,建立在爆区振动速度的衰减规律,其关系式为:V=K(Q1/3/R)α。公式中的V表示质点的振动速度,单位为cm/s;Q表示单响药量,单位为kg;R表示测点主爆区的中心距离,单位为m;K和α表示爆区和地形、地质、爆破方案等相关系数及衰减指数;爆破试验主要观测对象为一期工程的建筑物与电厂的机电设备等。每一次进行爆破时,顺着开挖纵轴线的方向进行平均布置3个至5个的测点再测量爆破质点的振动速度,通过回顾性分析观测资料,求出爆区K和α值,建立其衰减规律关系式,能够有效指导施工安全。

2.2试验成果和整理资料

爆破试验在结束后,应该及时整理资料,并编写报告,向建设、设计、监理三个单位呈递试验成果,总结出爆破的最佳参数与推荐最适合在坝址区测量爆破的质点振动速度公式,经过监理批准后,再对爆区进行大面积的施工[3]。

2.3合理配置人员和设备

合理配置人员和设备,爆破人员的配置计划有:爆破工程师2名,并担任组长一职,组员有3名测试工程师,4名爆破作业人员。观测仪器的配置计划有:RS10非金属声波检测仪、一发一收换能器、一发双收换能器、20m钢卷尺、50m皮尺、笔记本电脑各一套,爆破振动记录仪5套。

2.4钻爆质量的控制

控制钻爆质量主要有:(1)审查爆破设计。爆破开挖前,向监理呈递爆破设计。经审批后,才可以当作开挖施工的依据。爆破设计、审批不合格,项目部的质检工作人员必须拒绝检查和验收,作业队不能施工放炮[4]。(2)检查验收钻孔和装药联网。现场验孔和装药联网进行检查,是审批后爆破依据。监理进行现场检验时,施工作业队应该先根据三检制进行自检,签证自检单之后,得到监理确认,再验收现场。光面和预裂爆破孔,个别产生偏差,不能靠补打孔弥补,由于偏差孔常常是最邻近补打孔的面,非常容易破坏到偏差孔岩体,若是用混凝土偏差孔进行回填,待一个星期后再放炮,更加得不偿失,所以,应该尽量预先控制,不应该事后才进行处理。预先控制主要是严格把握施工质量。主动和监理单位进行配合与合作,充分发挥质检部门具有的作用,真正控制现场施工的质量。(3)爆破成果的检查表。检查表是通过监理、施工单位的质检员一起签字确定的质量成果表。爆破设计与验孔装药以及爆后成果,要一一对应,通过统计分析,就能够掌握质量控制的具体情况、参数合理性和钻爆方式的正确性等,能够指导并调整质量控制的措施。

3.爆破施工安全的有效对策

(1)制定安全管理细则与火工用品的相关管理规定,报至监理,且贯彻执行。(2)贮存火工用品要根据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且送至相关部门予以批准。建立入库领用制度,不能多发乱发,炮工必须持证上岗。(3)根据设计的具体要求与现场实际条件,合理设计爆破,报有关部门进行审核批准,确保爆破方案可靠和安全。(4)爆破进行施工时,应由经验安全员进行专项负责,操作要点主要有:爆破材料领用与监察要严格;建立盲炮处理制度,一旦发生问题,马上把现场进行封锁,并严格排险;爆破时,人员和设备必须撤离安全区,在危险区树立明显的警戒标语,防止人畜、车辆等进入;爆破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5)爆破完成后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确认安全才能开放交通[5]。(6)每次在爆破完之后,分析效果,并总结经验,才能使爆破药量得到合理控制,使爆破参数最佳。(7)爆破开挖的过程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控制。

4.结束语

预裂爆破技术应用于长洲三线四线船闸,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投入,缩短了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毕可程.大孔径预裂爆破技术在高村露天铁矿的实验与应用[J].现代矿业,2011,15(07):520-521.

[2]穆江.预裂爆破技术在露天矿开采中的应用[J].采矿技术,2009,10(06):278-279.

[3]庞旭卿,郭军.预裂爆破技术在高速公路石方开挖工程中的应用[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9(11):335-336.

第4篇:数列的极限范文

键技术的处于交换网络两端的队列的几种实

>> IPSec技术在路由器中的实现 路由器中实现QoS必要性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网络中的路由器 路由器队列调度机制研究 浅论路由器技术 NETGEAR R2000路由器固件封装技术的分析与实现 高性能路由器域间组播的实现技术研究 虚拟路由器的体系结构及实现 基于Linux的RIP路由器实现 局域网中虚拟路由器集群的设计与实现 路由器的管理 路由器的战争 阿朗推T比特高容量路由器 主攻容量全新小米路由器问市 路由器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路由器升级改造中的技术和管理障碍及其排除 RED拥塞控制技术在路由器中的应用 路由器安全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基于路由器的网络技术 网管须知:路由器的基本技术与协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科技 > 大容量路由器中的队列实现技术 大容量路由器中的队列实现技术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丈首先论述了分组在大容量路由器中的处理流程,主要分析了作为关

第5篇:数列的极限范文

关键词:APM线;CITYFLO 650TM信号系统;列车定位

列车定位是指将列车的实时位置信息、运行状态以及行驶速度等关键信息通过传输媒介传送到行车指挥中心的技术,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对列车定位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自动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文章基于这一现实意义,对广州APM线使用的信号系统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其列车定位技术。

1 APM线信号系统

广州APM线信号系统使用的是庞巴迪运输公司新一代的CITYFLO 650TM信号系统。与一般的固定闭塞系统区别,该信号系统没有标准的轨道电路,列车与轨旁设备之间的通信不是通过固定的轨道电路进行,而是通过“非接触式”的可双向传输的通信媒质进行。

1.1 简介

CITYFLO 650TM是“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是庞巴迪的“移动闭塞”系统。移动闭塞是指列车的“占位”信息随列车运动一起变化。“基于通信”指列车控制信息通过射频信号链接列车和轨旁设备。在广州APM线,使用的是漏泄同轴电缆(漏缆)的传输方式。

1.2 CITYFLO 650TM区段和轨道建模

CITYFLO 650TM系统内,设备的位置通过轨道布置图来确定,用“移动闭塞坐标系统(MBCS)”来表示设备在区段内的位置。如列车位置就由区域号、区段号和在该区段内的偏移三个元素确定。区段偏移按列车正常运行方向来计算。例如,假设一列车已在系统的正向方向通过R1S4区段25英尺,而该区段为100英尺长。则MBCS中列车位置为R1、S4、O25,表示区域1、区段4和偏移25。列车的位置也是使用MBCS来定位的。

2 APM线列车定位系统

列车定位需多项设备配套使用,以下将详细介绍转速计、位标、位标读取器等设备,逐层剖析,详细阐述了APM线列车位置处理过程。

2.1 APM线列车定位系统设备介绍

列车的实时位置通过车载ATP计算确定。图2显示了车载ATP对列车位置的处理过程。

2.1.1 转速计

每一节列车有五个转速计。1号端转向架的牵引电机上有三个测速传感器,2号端牵引电机上有两个测速传感器。转速计向车辆ATC系统提供车辆速度和方向输入信号,来确定位移和方向。每个转速计包括一个磁性检测单元,安装在靠近电机轴上齿轮的位置(如图3所示为转速计和齿轮的安装位置)。齿轮转过检测单元时会产生输出脉冲,此脉冲等同于车轮行驶过的位移,其频率与电机轴转速成正比。转速信号之间有一定相位关系,在向前行驶时转速计A的信号比转速计B的信号超前90度。来自各转速计的信号都通过XA3和XA10从功能IO部件冗余地输入给两个车载ATP通道。

2.1.2 位标

位标(如图4所示) 在列车运行的轨道上沿线布置,是一种内部储存有“位置数据”的标签卡。位标在2.4GHz频率下工作,可提供车辆ATC信息,如位标的区域ID、区段ID和区段偏移。

列车经过某个位标时,位标通过接收列车车底的位标读取器发出的射频能量,从而被激发,列车的位标读取器便读取该位标的数据。列车读取位标的MBC数据并进行下述工作:

(1)核对列车位置;

(2)清除列车位置误差。

位标的第一个用途是“核对”列车位置。列车沿路行驶时,定期地读取位标信息。列车读到位标标签内的MBC信息,并将该MBC与其根据转速计计算得到的位置进行核对。图5所示为列车利用位标核对其位置。

位标的第二个用途是“清除”列车累积位置误差。列车沿路运动时,用其车载定位系统不断地计算自己的位置。该系统由转速计构成,而转速计则有误差。列车沿路运行时,该位置误差会累积起来。车辆ATP要求位置误差必须不超过一个最大值。位标被用来将不超过最大误差的位置误差“复位”到校准后的最小误差。图6为误差累积消除示意图。

2.1.3 位标读取器

位标用来校准列车的实际位置,所有位标都具有唯一的标识,对应与车辆物理地图上的一个地理位置。所有配备ATC的车辆都配有位标读取器,此读取器安装在列车车底。列车驶进系统时,读取器询问碰到的位标,给车载ATC提供精确的参考地理位置。读取器天线向经过的位标发送2.4GHz的射频载波信号,并接收从位标返回的调制信号。各位标的返回信号向读取器提供与车辆物理地图上某点所对应的准确位置。读取器验证来自位标的数据精确度,然后通过RS-232串行链路将其转发给各车辆ATP通道。ATP处理器利用此数据确定车辆在系统中的准确位置。

2.1.4 列车长度指示器

每辆车都配备了特殊的列车线,称为列车长度列车线。根据列车线信息,各车载ATP可计算出编组内车辆数及其在编组中的位置。

2.2 列车位置处理

列车ATC读取转速计的输出,为确保读取数据的准确性,列车ATC会将转速计的输出进行对比,不同转速计的输出在4秒内允许有2.4公里/小时(1.5英里/小时)的偏差,如果偏差在范围内,则得到列车的距离位移和行驶方向。如果偏差超过4秒,列车将产生“转速计故障”报警,同时列车将施加紧急制动停车。

列车的位标读取器读取轨道上位标的信息,同时将该位置信息与车载ATC处理得到的转速计输出进行对比,如果两者的误差在2%的范围内,列车将更新位置信息并清除校准转速计的位置误差。如果两者的误差超过2%的范围,或者读取到的位标信息不在车载物理地图上,列车将施加紧急制动停车。

车载ATC更新读取到的位标位置信息后,再加上列车长度指示器给出的列车头尾两端的长度,同时保留位置误差,通过对比车载物理地图,车载ATC就可以确定列车的占位信息,也就是整个列车编组在轨道区间的位置。

3 列车位置精度

广州APM线全线轨道共布置了175个位标,能够精确定位列车的位置信息,同时为避免列车在持续没有读取到位标的情况下运行(如连续多个位标失效或位标读取器故障),如果车载ATC累计的位置误差超过40英尺(约12米),列车将实施紧急制动停车,保障了列车的安全运行。

此外,在站台区域位标的布置密度要远大于区间,轨道通过合理布置位标,列车可在站台达到±6英寸(约15厘米)的停车精度,确保了车门与屏蔽门的正常联动开关。

4 结束语

通过对广州APM线采用的信号系统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其列车定位技术,可知该定位系统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精确性等特点,能够实时监测列车位置,保证了列车运行的准点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可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定位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长林,林颖.列车运行控制技术[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孙林祥,房坚.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定位技术[J].电子工程师,2002(7).

[3]广州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说明[R].庞巴迪运输(控股)美国有限公司,2008,10.

第6篇:数列的极限范文

【摘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因为病人大多高龄合并有基础疾病,加上手术特殊及术中需要持续冲洗,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手术护士完善的术中配合及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防止低体温及前列腺电切综合症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 配合 体会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失血少?术后恢复快?治愈率高的特点,是目前前列腺增生治疗的“金标准”[1]?大多数前列腺增生患者均为高龄,往往合并心?肺?肾等功能损害,手术耐受性较差,因此手术除要求医生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外,也需要手术室护士术中准确及时的护理配合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为二级甲等医院,腹腔镜手术和泌尿腔内镜手术是我院的特色专科?从2004年5月至今开展了258例前列腺电切术,年龄最小56岁,最大89岁,平均年龄72岁,其中8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手术时间一般控制在40―100分钟内,无死亡病例及经尿道前列腺综合症发生,均安全返回病房?

2 术前准备

2?1 重视术前访视

自今年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以来非常重视术前访视,从患者?病历?主管医生及护士收集资料,了解病史及手术有关情况,向家属及患者耐心细致地介绍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环境?麻醉方法及效果解除患者疑问,同病房同类手术后的病人具有现身说教的作用,制作精美易懂的术前须知专科卡片发放给患者可以加深记忆,使得患者处于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术前准备?同时重视和主刀医生的术前沟通了解有无特殊准备?

2?2 仪器的准备

每周有责任护士保养检查各专科机器,在术晨接病人前需再次通电开机检查电视监视系统?光源?高频电刀的性能,各种连接线是否完好,并将设备摆放符合手术医生的要求及习惯,确认一切正常后才能将病人接入手术室?

2?3 特殊用物的准备

Storz电切镜系列:包括30°电切镜?镜鞘?操作手柄?新电切环3只?冲洗器?光纤线?电刀线,因专科器械精密且不耐高温,需由消毒供应中心等离子低温灭菌后备用,电切包1个,特制腿套,腿架,保温毯,5%葡萄糖灌洗液,加温装置?

3 术中配合

3?1 协助麻醉

患者经严格的查对进入手术间后留置针静脉输液,最好建立在显示器的对侧,以免术中推药时影响主刀医生看视频?前列腺手术一般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协助麻醉,待麻醉平面满意后摆放?

3?2 护理

前列腺电切术均采取膀胱截石位,在双下肢抬高可使回心血量显著增加,合并心肺疾患有可能超出心肺负荷而诱发肺水肿,要求巡回护士在摆放时力求动作平缓,将腿架固定在床两侧,患者穿上特制海绵腿套保护小腿?窝及大腿下1/3皮肤,分别抬高双下肢放在腿架上,尽量将大腿竖直,两腿分开80―90°,使病人髋关节屈曲90―100°,外展45°,小腿与地面保持平行,使小腿与腿架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避免压迫下肢神经?血管而造成不适甚至并发症?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易骨折脱位,在摆放时切忌托?拉?推的动作,手术中适时被动按摩肢体,注意询问患者是否舒适,定时观察?

3?3 连接仪器

正确连接各仪器及操作部件,使用一次性负极板,要贴在干净?干燥?肌肉丰富?血液充足无骨骼突出的部位?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贴在大腿下1/3皮肤处最安全,因为贴在臀部电极板容易被会阴消毒时多余的碘伏浸湿,术中造成电烧伤?调节电切功率120―150w,电凝功率60―90w,调节光源保持适宜亮度,连接好摄像头和摄像机,将冲洗液置于输液架上距离切口不超过60―80cm为宜?常规会阴皮肤消毒铺巾后摄像头用一次性保护套套扎,连接消毒后的光纤线?电刀线主刀医生即开始手术,记录开始时间,术中及时补充灌洗液避免因灌洗液排空影响手术视野?

3?4 防止术中低体温的护理

前列腺病人因为自身体质大多较差加上灌洗液的“冷稀释”作用使得术中容易发生低体温,可使机体耗氧增加?心率增快?免疫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2],在手术中及时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调节好手术间的温度为22―24℃,湿度为40―60%?

2?使用液体加温设备将持续冲洗液温度加热至34℃?

3?充气式保温毯是目前防止术中低体温的方法中最有效且可行的方法?前列腺电切病人使用双上肢一次性保温毯,调节温度为42℃.

3?5 前列腺电切综合症的防治

这是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1?预防性给药:置镜后严格记录手术开始时间,手术开始后40分钟常规静脉输入5%氯化钠100ml,如果时间过长视情况追加一组,50分钟静脉推入速尿20mg?

2?尽量采用低压灌洗,控制冲洗液量,减少灌洗液进入血液循环?

3?控制手术时间,尽可能在1小时内结束,手术开始半小时后每隔15分钟向医生报告一次时间提醒医生控制手术时间?

4 体会

前列腺患者因为机体除基础病变外常伴发心?肾及脑血管等系统病变,故术中护理很重要?我们自开展前列腺手术后,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护理服务,将优质护理贯穿在专科护理中,使得手术护理更能符合现代医学的发展,也更符合患者的康复需求,加强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每一步操作耐心的解释可使患者感到被重视?被尊重,使其减轻紧张主动配合手术?同时针对术中易发生的低体温和电切综合症从各个方面做好了充分的预防措施,防止了因为术中护理不当而发生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第7篇:数列的极限范文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手术时机; 疗效

前列腺增生是现代临床中常见的老年男性疾病,临床中约有40%以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均需要进行前列腺手术来进行治疗,基于此,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不仅可明显提高其疾病治疗的成功率,且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传统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式具有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难度较大等临床局限,进而逐渐被先进的手术方式取代[2]。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临床优势,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致推崇[3]。为了进一步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中的最佳手术时机,以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院特开展本研究,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6月1日-2013年1月1日共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102例,患者的年龄为50~84岁,平均(71.2±3.1)岁。本组患者手术前均进行了详细的腹部B超检查,其前列腺症状评分大于等于7分,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小于等于15 mL,剩余尿量大于等于30 mL。本组患者均接受了肛诊、前列腺液、B超和肾功能、尿流动力学等检查,排除严重的膀胱功能障碍以及前列腺癌患者。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尿路梗阻,其中19例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膀胱结石,7例患者合并膀胱肿瘤,21例患者合并心、脑、肾和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疾病。此外,本组102例患者中39例有尿潴留病史。手术前为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准备,特别要注意为其进行心、肺与肾脏等功能检查,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状况则应立即安排会诊,以便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对伴有肾积水和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应在保留导管0.5~3个月之后,待其肾功能恢复到适合状态后再为其安排手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则应在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基础上考虑手术,以免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

1.2 治疗方法 手术前为患者常规注射抗生素以积极预防感染,对患者的合并症进行对症治疗,并积极准备手术。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应常规留置导尿管,并在患者肌苷与尿素氮基本正常后择期手术;对于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而言,应将其血糖和血压水平控制在理想水平后再进行手术治疗。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取患者的截石位,并对其进行皮肤与尿道的消毒,在铺巾、对好焦距等工作完成后根据患者的尿道情况插入电切镜。将摄像系统连接,并通过此设备仔细观察患者膀胱黏膜、膀胱颈以及后尿道、外括约肌等情况,在详细了解患者尿道结构与前列腺增生状况的基础上开展手术治疗。维持患者的灌注压,并根据患者的引流情况进行间断灌注,同时,观察患者的神志、血压、脉搏、血流动力学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与膀胱区改变情况。先运用电极从患者的膀胱颈入手,进而沿膀胱颈逐渐将腺体切除,再逐步切除患者的其余腺体,一边切除、一边止血。运用电切环将患者的膀胱颈修平,再修整其两侧括约肌附近的悬垂组织,并运用Elick将切除的碎片进行冲洗。最后,为患者留置导管。患者的手术时间约为60 min左右,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留置的导尿管于术后3~7 d拔除。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数据处理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本组102例患者经过治疗,7~14 d内均恢复了自主排尿功能。本组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生活质量评分、残余尿量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现代中老年男性群体的常见与多发性疾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具有手术风险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临床优势,是前列腺患者广为接受的手术方式之一[4]。然而,此种手术虽然具有上述优点,但部分患者术后也会出现尿道狭窄和尿道失禁等并发症,特别是年纪较大、且合并较为严重内科疾病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极易出现上述术后并发症,手术风险较大[5]。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而言,由技术熟练的医师进行手术,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是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保障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关键[6]。

合并膀胱结石时,一般先处理结石,再行TURP,结石的处理方法运用电切镜鞘内置入输尿管镜,采用钬激光碎石,也是联合腔镜下膀胱结石钬激光碎石术[7-8]。一般情况下,对于肾功能较差的患者常运用间断留置导尿管的方式待其肾功能基本恢复的时候再为其安排手术,此过程一般需要半个月~3个月不等[9]。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需在其血糖与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后进行手术,以免造成患者手术切口不愈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而影响临床疗效[10]。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和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则需在科学评估手术风险的基础上进行手术,以免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11]。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较差,临床中应加强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并在详细观察病情的基础上积极处理好各种手术并发症,以保障患者的临床疗效[12]。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102例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情况由手术前的(33.6±1.2)分下降为(9.1±1.3)分;最大尿流率由手术前的(6.5±1.7)mL上升为(21.4±4.9)mL;生活质量评分由手术前的(4.6±0.3)分上升为(6.9±0.4)分;残余尿量由手术前的(352.1±0.5)mL下降为(27.3±0.1)mL,上述各项指标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胡明.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气化加电切手术时机的探讨[J].现代泌尿外科杂,2005,10(2):100-101.

[2]侯希奎.3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中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7):76-77.

[3]彭启宇,裴昌松,薛书成,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在高危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11):786-787.

[4]石慧凤,刘忻.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56例并发症预防及治疗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155-1156.

[5]银寒.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1,9(9):23-24.

[6]王中华,邓钊晋,刘玉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2010,29(18):81-82.

[7]韦强华.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微创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2,9(7):124-125.

[8]陈松,皮生明,袁婷婷,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发膀胱结石[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2):115-116.

[9]曾安军,樊清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附34例)[J].四川医学,2011,33(10):1588-1590.

[10]刘岚.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98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9):45-46.

[11]邵秋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126-127.

第8篇:数列的极限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for high-speed trai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ailway development.

关键词:高速列车;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Key words: high speed train;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research status;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U2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254-02

1 高速列车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广义的故障诊断技术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检测、故障预测、故障定位诊断与评估、故障容错等几方面。故障检测与故障预测有利于提前发现故障,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消除故障,确保铁路运输的持续安全生产,间接提高铁路生产效率。铁路设备故障可分为多种级别,不同级别故障对铁路生产的影响有不同程度影响。

安全运行是铁路运输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我国特别重视铁路运输的安全,从而大力推进铁路设备的故障监控与诊断技术的发展。《2015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指南》对铁路有关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做出了规划,对研究工作也做出了详尽的指导。另一方面,高速列车在我国迅猛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客运新的主力军。所以,传统的铁路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亟需发展先进、有效的诊断技术保障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

高速列车故障诊断技术对于保障列车乘客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列车乘客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他们都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有限的空间之中。而高速列车的行驶速度一般高达200km-350km/h,因此一旦高速列车发生严重故障,将可能引发列车倾覆,从而导致严重危害乘客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事故发生。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就造成40人死亡、200余人受伤的特别严重后果。1998年6月3日10时58分,慕尼黑至汉堡的德国城际特快列车途中突然脱轨,造成101人死亡,88人重伤,106人轻伤。高速列车故障诊断技术能够有效监控列车运行状态、预测列车故障,可有效降低列车故障的发生率。因此,研究高速列车的故障诊断技术对于技术保障列车乘客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速列车故障诊断技术为列车的维修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便列车的日常维护。利用列车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弄清列车故障的发生规律、分布规律,正确判断各类故障处理的优先级别,从而有利于列车维护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提高列车检修效率。

2 高速列车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

鉴于列车故障技术对于铁路运输的重要保障作用,国内外铁路相关企业、研究机构以及学者都十分重视列车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目前,美国、欧洲、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对列车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较为深入。

美国最早对列车故障诊断技术展开研究,1965年美国首先研制出第一台红外热轴检测系统。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发的道旁声学探测系统分析通过列车的轴承声信号,它与红外热轴探测系统配合,争取提前发现轴承故障。20世纪90年代,TTCI研制新一代轴承道旁声学监测系统,通过采用声传感器阵列技术和神经网络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已在北美地区获得广泛应用。近年来,美国GM公司开发出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远程检测诊断系统。

日本也较早地开展了铁路故障诊断研究。武藤幸德进行了振动和铁谱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列车旋转机械的振动加速度O/A值,探索了判断标准的合理制定。西江勇二将导致铁路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划分为温度、电气、机械和化学4类,重点阐述了振动法、声发射法和油光谱分析方法的应用。日本在200系列高速列车上安装相关仪器同时检测多个关键位置的横向与纵向振动,之后,在700系列动车组上安装智能化检测系统,对主要电气设备进行检测。

德国于1975年开始对列车故障诊断技术进行开发研究。Gunter Schultes等将诊断技术总结为外部诊断、内部诊断以及自身诊断3类。德国开发的ICE系列列车故障管理系统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此系统覆盖了列车主要部件及系统,具有处理从故障产生、故障排除,直到故障统计等完整流程的强大功能。

我国在列车故障诊断技术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进步巨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积极研究列车故障诊断技术,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在铁路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对铁路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重点分析了机车故障诊断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主要采用的诊断技术有温度检测、光铁谱分析、电气参数检测、动态压力检测、振动检测等。近年来,模式识别、灰色系统、专家系统、模糊数学、小波分析、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等多种新理论、新方法都获得广泛运用。

总之,由于各国的幅员大小不一、人口多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产业布局各有特色,各国的铁路布局及其发展也不相同,从而导致各国对列车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也各有侧重、各有千秋。美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幅员辽阔、人口密度不大,因此它们重点发展重载货运铁路。针对它们铁路特点,上述国家重点研究道旁检测网络系统,以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欧洲铁路强国如德国、法国,它们的幅员并不辽阔、人口密集,因此它们重点发展高速客运铁路。与此相对应,欧洲国家在故障诊断技术方面主要研究车载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利用机车控制计算机,令其同时具备故障诊断功能,对关键机车部件及子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欧洲故障诊断技术的另一特色是充分实现网络化,通过利用多种现场总线将不同位置、不同功能的故障诊断装置组成诊断网络,以便实现故障信息共享与集中管理。我国列车故障诊断研究工作设计范围较广,相对而言,机车故障诊断研究相比地面故障诊断研究更为充实。诊断研究对象主要是轮对轴承、内燃机车的柴油机、机车主电路以及控制电路等关键部件与系统。研究主要采用红外热探测、铁光谱分析、振动分析等技术,同时积极采用了专家系统、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等先进理论。

3 高速列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机车车辆制造和检修技术的进步,监测诊断技术的应用必将进一步扩展和深入,从而为铁路运输带来更高的安全性和实际效益。关于列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应用

简单零部件的诊断,采用单一信号通常比较奏效。但对于复杂的系统构造来讲,仅凭单一的物理信号不一定能获得精准的诊断结果,比如诊断机车柴油机故障时,必须采用多种信号和数据融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诊断,才有可能得到更为精准的故障参数。

3.2 智能诊断方法与模式识别方法的综合运用

近些年来,机车故障诊断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人工神经网络、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等。如果把几种故障诊断方法结合起来,辅以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将会大大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3.3 车载和道旁监测诊断装置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随着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创新,地面的和便携式诊断设备逐渐成为业界“新宠”。比如车载和道旁监测设备就在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这两种设备无论是在功能还是性能上,对于确保安全所需的部件或系统,均可开发专用的故障早期诊断设备,以确保在故障萌芽期就及时查明并尽快消除,以满足系统高速、重载的运行要求。

3.4 监测诊断装置向集成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车载监测诊断装置的功能将进一步扩展,逐步实现车上所有重要部件或子系统的随车监测,而监测系统进一步集成化。地面监测装置也将相互联合进行功能的集成,如热轴探测系统、轴承声学探测系统、车轮检测系统、车辆性能监测系统等将进行整合与集成,构建统一的数据库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3.5 网络化监测及远程诊断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现代机车车辆可以利用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增强通讯能力,提高监测诊断的有效性和实时性,提高数据集成和管理的效率。道旁监测系统可利用Internet及各种专用网络,车载监测装置可利用的有线网络包括各种现场总线(如CAN,LonWorks,WorldFip,MVB等)及工业以太网,无线网络包括GPS,GSM,GSM―R,GPRS,CD.MA等。智能化技术、网络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是我国铁路安全技术装备的近期发展方向。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速列车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围绕列车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的必要性,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现状,此项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参考文献:

[1]曾小清.基于移动技术的列车故障诊断[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1.

第9篇:数列的极限范文

【关键词】 前列腺电切术;出血;原因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4.086

前列腺良性增生是常见男性泌尿系统疾病, 多发于老年男性群体, 6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高达60%以上[1]。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 但该术术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 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康复。因此, 分析前列腺电切术后术后出血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作者现结合临床实例将相关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52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出血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 年龄58~72岁, 平均年龄(66.3±4.8)岁, 临床表现为尿潴留、尿频、进行性排尿、夜尿增多。合并症为:糖尿病5例, 高血压10例, 尿潴留7例。术前均经控制血糖、肾功能改善等对症处理。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电切功率150 W、电凝功率90 W, 5%甘露醇为灌洗液。取截石位, 先观察输尿口切口的位置及后尿道、前列腺增生状态, 先后切除两侧叶、顶叶及前列腺尖部。术后早期(术后48 h内出血)出血40例, 继发性出血(术后48 h后出血)12例, 出血量150~350 ml, 平均出血量259 ml。

1. 2 止血方法

1. 2. 1 保守治疗 所有患者先行保守止血, 出血早期快速冲洗膀胱, 及时更换尿管, 保持尿道通畅, 给予止血药物, 牵拉气囊尿管以压迫膀胱顶部达到止血效果。将膀胱和前列腺窝隔开, 以避免出血反流进膀胱。有凝血块者用注射器抽取出血块。12例继发性出血要立即放置三腔尿道管, 抽取出凝血块, 进行膀胱冲洗, 膀胱痉挛者给予解痉、镇静、止痛药物。

1. 2. 2 电切镜下止血 保守治疗无效者行电切镜止血术。麻醉后经尿道外口置入电切镜鞘, 负压或用膀胱冲洗器消除血块, 电切镜下找到出血点后电凝止血。

2 结果

52例患者中, 43例经保守治疗后成功止血, 9例保守治疗无效后, 行电切镜止血术后成功止血。全部患者出血有效控制后4~7 d排尿通畅、拔出输尿管, 痊愈出院, 出血原因分析见表1。

3 讨论

3. 1 术后出血原因分析 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的原因比较多样, 早期出血(术后48 h内出血)大多与手术操作密切相关。前列腺的血管非常丰富, 包括闭孔动脉、动脉、膀胱下动脉等, 呈环状分布。前列腺和膀胱连接处的部位都有动脉分支通过, 而且这些动脉分支穿行在前列腺包膜下, 不容易显露, 不适当的手术操作非常容易损伤动脉从而导致出血[2]。因此, 在行电切镜手术时, 动作要轻柔、精准, 术后要仔细观察是否有重新开放的出血点或者遗漏的出血点。术中开放静脉窦是术后静脉出血的主要原因, 静脉壁比较薄, 电凝止血效果非常差, 容易导致更加严重的出血。一旦静脉出血, 要快速冲洗血块后用气囊压迫止血。预防静脉出血的关键是避免切穿前列腺外科包膜, 包膜是环状纤维排列, 镜下能反光, 表面光滑, 容易辨认。穿孔多发生在修整前列腺窝侧壁时, 此时术者应小心操作电切环, 幅度不能太大, 速度要放缓。

继发性出血的原因非常多样, 包括过早活动、膀胱痉挛、前列腺窝感染、用力排便、术后便秘等。用力咳嗽、排便、便秘会增加腹压, 致使凝血块或已压迫止血的小静脉重新开放出血, 因此术后应当避免各种能增加腹压的行为。术后过早活动或剧烈活动, 会引起创面遭外力挤压牵引而出血。术后麻醉作用消失, 疼痛和尿管刺激等均能引起膀胱的剧烈活动从而导致前列腺受牵拉出血。

3. 2 前列腺术后出血的治疗 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多是老年人, 身体承受力较差, 合并症状多, 术后出血得不到有效处理时可能会危及生命。由于老年人手术耐受力较差, 因此以保守方法止血为主, 该法具有微创性, 对早期出血量不大的患者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出血量大经保守止血治疗无效时, 可采用电切镜下止血术, 该术操作简单, 止血精准而快速, 能有效避免因止血不力导致的多次药物或物理止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在进行止血治疗过程中, 还要注意对合并症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

3. 3 前列腺术后出血的预防 从前列腺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来看, 作者认为前列腺电切术中规范的手术操作和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对预防术后出血具有重要作用。①术前要充分准备, 依据患者情况判断术后出血的发生几率及主要危险因素, 并进行对症处理以预防出血。如术前合理控制血糖和血压, 使用抗凝药物者要停药1周以上, 纠正贫血, 术前灌肠, 以防止术后肠道积便、大便干燥引起用力排便或腹胀[3]。②术中要完全切除腺体, 以预防术后感染引起继发性出血。③术后要休养, 减少术后活动, 术后不憋尿, 按压脐周, 促进患者早期排气。忌烟忌酒, 以易消化饮食为主, 多喝水, 避免便秘。术后给予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术后2个月内不能进行跑步、登山、负重等剧烈活动, 术后3个月不能骑自行车或摩托车, 以避免增加腹压。

总之, 通过本文研究, 作者认为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出血的原因与手术操作、患者活动、医生手术熟练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定要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积极预防出血。一旦出血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以最大限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 熊丙建, 唐明忠, 徐宝海, 等.前列腺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临床对策.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2, 11(6):330-332.

[2] 魏东, 王建业, 万奔, 等.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再入院的原因及治疗探讨(附106例报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4, 25(3): 187-190.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