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话题作文题目范文

话题作文题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话题作文题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话题作文题目

第1篇:话题作文题目范文

怎样学好英语

世界在发展,文化在交融,英语已经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怎样学好英语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几年的学习经历你一定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请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谈谈你的建议。

要求:1. 词数:80—100词(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2. 字迹工整,语言流畅,表达正确,逻辑清晰。

范文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

English is important and useful to us. How can we learn it well? Here are my suggestions.

第2篇:话题作文题目范文

假定你是李华,最近你们班就“低碳”生活方式进行了讨论,你的美国朋友 Jack来信向你询问讨论情况,请你用英语写封回信,简单参照作文地带介绍的以下讨论结果: 1.节水节电; 2.垃圾分类; 3.少用纸巾,重拾手帕; 4.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

参考词汇:低碳low carbon , 纸巾tissue ,垃圾分类sort out rubbishes ,手帕 handkerchief , 电electricity

注意:词数60字左右(不含开头和结尾所给出的字数);可适当增加细节了,以使行文连贯;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Dear Jack,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asking about our discussion on low carbon lifestyle. Here is something about it.

Everyone knows that we can do a lot of things in order to live a low-carbon life.

第3篇:话题作文题目范文

第一类是单一要领题。如北京的《安》、重庆的《自嘲》、广东的《纪念》,粗看像是命题作文,但是却比命题作文的范围更广、写作空间更大,此类题需要考生以辩证思维方式来思考。以《自嘲》为例,说到底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讲述一个“释然与颓然的关系问题”。要知道,自嘲作为一种对生活敬畏、自谦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一旦过分,失去了一个度,就会转变为自卑和颓废,而考生在这篇作文里就应当对这两者的关系进行辩证的描述和分析。

第二类是关系类话题。这是今年作文题的主导,比如江苏卷的作文题“凤头、猪肚和豹尾”,还有全国卷的作文题表现“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两者的关系。但无论是第一类的单一概念题还是第二类的关系类话题,都有一个关键,即“关系”。做这类作文题,最保险的就是采用两分法,以展现辩证思维的品质。学生对待话题作文只需把握14字要诀: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化大为小。

形式交融是趋势 今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命题方式丰富多彩,一些很久未在高考中露面的文体、要求又出现了。但这些命题又都切合学生年龄段及认知特点,既是对以前生活的盘点,又是对未来生活的思考。概括起来,今年全国高考作文呈以下几大特点:

一、各种形式的作文相互渗透。如全国卷(Ⅱ)作文题为《忘记与铭记》,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作文。全国卷今年是一道材料作文,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又和关系型话题作文相近。福建卷是一道看图话题作文。各种形式的交融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二、话题作文中以关系型与材料型为主。全国卷三套作文题都是关系型话题作文,江苏、浙江、福建等省都是材料型话题作文。

三、今年部分省份对作文文体提出明确要求。重庆、北京卷明确要求写议论文或说明文,湖南卷要求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004年全国高考卷中仅有上海、北京卷跳出纯话题作文的框框,受到了好评。今年全国纯话题作文题数量大大削减,从中可以看出形式渗透作文,甚至命题作文可能会成为未来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今后几年的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训练,各种文体都要训练,特别是很多考生都不太擅长的议论文。

第4篇:话题作文题目范文

着眼题型,整体把握。

考场作文的题型,不外乎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几种不同的形式。审题立意,要针对不同题型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分析。

话题作文里的材料不只是简单的话题的引语,还是考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提示语。考生要善于从话题材料里解读清楚命题者的相关意图,分析清楚话题里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等做出的相关限制。

命题作文给定题目后,考生就要根据作文题目中所含的有关字词来确定文章的体裁是属于哪一种文体。

半命题作文只给出一半题目,另一半由学生自行确定。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命题权,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擅长的文体,通过巧妙的补充,从有利于自己表达的角度来审题立意。

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与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有着较大的区别,关键在于这里多出了材料,审题立意必须依据所给材料进行,从材料中提炼主题来进行写作。

总体上根据题型特点来审题,确定文章体裁。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紧扣题眼,突出中心。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题目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作文题目的关键之处。审题就是要分析题目,通过对题目结构,尤其是对题目中关键字词即“题眼”的分析,来确定作文的内容、范畴而立意。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题目的核心与重点。对话题作文,要仔细阅读文题中的材料,迅速捕捉题目里反复出现的关键字眼,扣紧关键词,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明确重点,确立中心;对半命题作文,要认真分析其表达形式,理解要求,仔细斟酌后进行补题,一般情况下你所填上去的就是最关键的;对材料作文,要细致解读材料,品析内涵,提炼主题,确立立意角度。

深入推敲,巧妙切入。

明确了文章体裁及字数的要求,抓住了题眼,下面就要审材料了。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思考方法,确立好写作的方向。是要回到文题中来,细审关于拟题、取材、格式等方面的要求,作文过程中不容违反的规矩,其他特别的要求。要进一步明确,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审明范围,即要明确我们所选材料的时间、空间、数量及人称、范围上有什么限制。认真思考,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释义法:较适合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就是扣准题眼,根据该词语的词义来发散思维,确定主题。比如命题作文《战胜挫折》。“战胜”就是克服,超越。“挫折”就是困难的意思。关键是战胜挫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你要写的文章。

第5篇:话题作文题目范文

关键词:话题作文;人文特质;开放;创新

作者简介:王世莲,任教于云南省嵩明县嵩阳一中。

随着中考语文改革的深化,话题作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原因是,相对于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而言,话题作文的写作形式和写作要求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写作空间和较多的选择自由;为学生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提供了吐露真情、抒发真意的作文舞台,并成为高考﹑中考作文命题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话题作文的这种开放性的命题形式能让学生述自得之见﹑言自明之理﹑抒自然之情,具有鲜明的人本色彩,有利于培养和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推行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并适应了教育的现实要求和未来走向。

话题作文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自然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指导意见》,在这个重要文件里,明确提出“作文要减少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为落实这一精神,在中考作文命题和平时训练中采用话题作文就成为一种大趋势,所以,话题作文的崛起就成为一种必然。

话题作文是只提供话题而不限定主题、标题,也不限定文体的作文。2003年昆明市中考作文题借鉴高考题的首创,明确提出“三自”方针,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它是让学生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叙述各自的不同生活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或发表各自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和见解等。甚至可以合理地在现实基础上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等。话题作文的这种开放性特点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施展写作才能、表现个性和努力创新提供了可能。本文就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作一简略论析:

一、主题开放

命题作文一般只提供一个中心主旨(又叫主题、立意、中心思想等),并有明确的审题要求,必须紧扣题意。其作文中心是固态的,强制性的。学生一旦走题,就可能导致全文的写作失败。

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必须根据材料去确定作文主旨,即提炼出中心思想,作文中必须对其进行分析归纳,然后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展开议论,做出结论。这样,这类作文的写作就逐渐形成“引——议——联——结”的固定模式。即先引用材料、议材料现象,接着联系生活实际,最后总结归纳。这种固定模式就好像给学生写作画了一个圈,设了一些坎。并且材料中深藏不露的寓意也因学生差异而难以完全正确悟出。属于重复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真正完全挖掘出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且因两类作文的主题单一而写出的作文就没有真正表现学生千差万别的个性,更何谈直抒真意。

总的来说,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主题是固定的,而话题作文的主题具有不惟一性,有极大的开放性特点,学生的作文主题只要是由话题中生发而来即符合作文题意。作文主题强调的是“有关”,其立意和写作角度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且因不设置阅读障碍,所以话题作文的提示材料或引子都浅显直白,明确易懂,基本上不对作文的立意构成多大的限制。它的功能是为学生正确理解话题搭一座桥,不设坎。话题作文主题的开放性为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学生在作文当中主题方面的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在作文当中,学生可以对主题做正面拓进,或围绕话题寻找不同的立足点,力求新颖;或对主题作深入剖析,以深刻取胜。同时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在与绝大多数人立意相反的思维方向寻找主题。“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而写出立意新颖、见解独到、别具一格的文章出来。

如话题“诚信”,学生既可以谈诚信的重要性,也可以谈社会上的“诚信危机”,即正面颂扬或记叙事件,表明对“诚信”所持的态度:诚信重于一切。也可以进行逆向思维,选择一个与众不同的主题:在特殊情况下,某些特殊的领域,“不诚不信不为过”。这种独出一格的创新主题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话题作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态势,即在写作主旨等方面尽可能地削减限制条件,不限立意,不限取材,给学生施展才华、特长留下广阔的空间,放开了以往其它作文样式的种种桎梏,创设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展示平台。话题作文主旨的开放性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励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语文命题观念的更新和理论上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文体开放

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往往只限定一种文体(又叫体裁、形式等),不准越雷池一步。而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要求“文体自选”,决定了其文体的丰富多彩,结束了话题作文之前只有记叙文、议论文这两种单调文体的情况。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使学生作文的可写性增强,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围绕主题,文体可选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可选应用文,如书信、新闻、特写、报告等。选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剧本等。还可选杂文、寓言故事、童话、传说。选诗歌可写自由诗,甚至格律诗、词、散曲等。无论学生选何种文体,哪种形式,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叙之有序、抒之有情、说之有法,都可以视为作文中的上乘之作。如以诊断书写成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病历报告本来是医学界的一种实用文体,但被作者运用到作文中获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作文通过“望诊”、“把脉”、“透视”、“血样采集”、四种形式,由表及里地刻画出丧失诚信者的某些特点,形象、直观、引人深思。然后又通过“基因鉴定”,含蓄地揭示丧失诚信的原因,给人以很好的启示。最后,“治疗方法”和“医生建议”则提出了恢复诚信的基本方法,使读者对恢复诚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作为医生的这种专用文体,它言简意赅,主要用于对患者病情的记录和相应的可行性治疗方案的提出。而正是因为它直奔主题、不拖沓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借鉴。如果选用该文体时操作恰当、运用得体,能最大限度地呈现学生的奇思妙想,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领略空间。

话题作文开放其文体,淡化其要求,不限制学生具体选哪一种文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繁多的写作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选择最得心应手的文体来写作。

选择文体的思路是:如果逻辑思维缜密,平时好发表议论,并且判断准确,说理雄辩,就可以选议论文来表达自己的主题。作文要求深入剖析,以思想的深刻、议论的精辟来发人深省。如果视野开阔、联想丰富,长于记叙、描写、会编故事,就可以选记叙文、散文、小说等文体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要求要具体生动、形象丰富,以细节的描写来感人至深,以意境的刻画来打动读者,耐人寻味。如果平时喜好古今诗词,对诗歌的创作又颇有心得,不妨选诗歌来抒自己的挚热之情,表自身豪放之慨。如果思维清晰、细密、说话有条理,而且又擅长解说,也完全可以选说明文。

总之,如果议论文失去了深刻的理性美,记叙文失去了动人的感性美,散文失去了耐人寻味的意境美。就违背了话题作文文体的开放性特征。更进一步说,学生要会在文体开放中追求形式完美、创新,强化个性特色,这是话题作文个性特色的标志之一。其实,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在另一个意义上说就是鼓励创新,并且为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当然,创新、新颖不是弃文体要求而不顾,而是指话题作文文体特色鲜明,滋味足,耐品尝。

总的来说,话题作文文体的开放性特点,给广大学生足够的笔墨自由,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善于舞蹈的舞蹈,长于唱歌的唱歌,惯于用刀的用刀,精于使枪的使枪……每个人都能发挥优势,选择特长、展示特长,在写作舞台上各呈风采。

三、题目开放

话题作文主题和文体的开放性决定了其标题(题目)的宽泛灵活性。和题目单一的命题作文,桎梏较多、限制较大的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性体现在可引用、化用某些诗词名句、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称,也可借用某些公式,甚至可以使用其它语言中浅显易懂的词、句,如英语、日语等来作为话题作文的题目。“题目自拟”的宽泛空间给学生创设了标题上的别出心裁,追求“题不惊人死不休”的拟题思想。所以,话题作文的标题往往能展示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较好的发挥。这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质,更好地体现了对学生意志和兴趣的尊重。这更表明话题作文的开放特点有其科学性和进步性。话题作文的立意开放,能让学生围绕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文体开放,能让学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适合自己特长的文体;而题目开放,能给学生以较大的展示个性和才华的自由空间,在这个自由空间里,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广泛的作文题材范围、开放的立意要求和体裁选择,能把学生思维由单一引向多向,给了学生一方纵横驰骋的拟题天地。导引学生关注社会,多读书,多看报,从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使自己拟定的文章眼睛——题目“明亮”起来。这充分体现了话题作文拟题空间的开放性。

其实,不只是引用歌词诗句、名言俗语等能体现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性。巧用数字、运用科学术语、改变句式、运用标点、运用悬念、巧用修辞格等同样也能体现出话题作文题目的开放特点,使其标题在开放中新颖靓丽,并通过题目展现学生独特视角,张扬学生独特个性。

四、正确理解话题作文的开放特点

话题作文的“三自”方针体现了它的开放性,给了我们最大的写作自由空间。但要注意,话题作文的开放不等于毫无限制、随心所欲、任意发挥。如果对其开放空间理解、运用、发挥不当,写作时仍然可能造成严重失误。所以,我们在训练的前提要正确理解话题作文的“三自”方针的具体要求。“立意自定”是以正确审题为前提的,即是在正确解读材料、提示和要求的基础上明确话题的内容和范围。话题作文的材料虽然浅显易懂,既没有什么文字障碍,也不要求从中挖掘出什么微言大意,所以审题难度不大。但这并不等于可以不认真审题。准确认知,全面把握话题中所有文字,包括材料、提示、要求、注意事项仍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立意开放”的前提。“文体开放”不等于“快餐拼盘”、“四不像”,即记叙文议论化,议论文记叙化,散文杂感化。体裁开放的前提是不论你选何种文体,都必须符合所选文体的要求。比如选议论文,就必须具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选记叙文,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反之,如果选小说却没有具体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写诗歌只是分行排列,既不押韵又毫无诗情画意,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话题作文开放文体不等于不讲究文体,不要文体。它是要求学生选最得心应手的、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体现其主题的一种文体。一旦确定了要写哪一种文体,就必须遵循这种文体的基本规律行文,突出文体本来应有特色。

“题目开放”,是给学生又一个创造的空间,表现个性的机会,如能充分利用,能给作文配上一个生动传神、画龙点睛、寓含哲理的题目,会使整个作文增色不少,甚至提高一个档次。但其开放的前提是:题目应与内容和形式相吻合,即题目要呈现出文体特色。如议论文应尽量拟论点型题目(如“以诚为本,以信为业”);记叙文的题目最好是对事件的精炼概括(如“诚信飘流记”);散文题目应尽量有诗意,有文学味,避免枯燥直白(如“归来兮,诚信!”)。但还有一点,无论标题如何精彩切题,在逻辑上都必须符合这个条件:作文题目所涉及的概念的外延,一定要比话题概念的外延小,而且一定要包容在话题概念之中。当然,也不能用话题作标题。

五、话题作文开放性特点所带来的局限

话题作文的开放和走俏,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它的命题内容联系现实非常紧密,有很强的时代感。由于题材源于现实、紧贴现实,且不少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种题型把写作的视野由学校引向社会、知识由书本引向实践,思维由单一引向多元化,所以学生写作兴致很高,好文章精彩纷呈。

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在实践过程中,话题作文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它的局限性。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解放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写作空间。但另一方面,它题材宽泛、限制偏少、内容不设防线的特点也显现出来。多方开放性提示造成门户洞开、来者不拒的局面,出现了“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戏说。作文的多、乱、杂,很难说哪个在话题之内,哪个偏离了话题,结果让一些宿构、套写、抄袭的文章钻了空子,造成了同一环境的不公平性。

从上述一系列问题来看,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展示平台,学生在这里可以放胆抒情,放手写作。但在实践中出现开放无“边”的局限性,致使出现一些弊端。我们要正确认识话题作文的特质,把握其写作的规律,查缺补漏,这对促进作文教学改革有着既现实又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汤素兰.新话题作文[Z].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2]李景阳,李金国.新作文高考特快[Z].临汾: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孙军业,戴建国.高考话题作文例法辞典[Z].北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

第6篇:话题作文题目范文

问题一主题立意偏离材料

有些应试作文的命题属于“给材料作文”,要求考生联系所给材料进行作文。它一改连续几年来高考作文采用的“话题作文”形式,因此,很多考生想当然的就将今年的“给材料作文”写成了“话题作文”,在作文立意方面,完全脱离了题目中材料所给出的诗歌的寓意,可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是造成很多文采不错的考生作文得分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问题二堆砌事例言之无物

今年的高考作文很大一部分考生都写了议论文,而在很多考生的作文中,选择的事例、论据往往是为了凑足字数选用的,多个论据在形式上、内容上都属于一个层次、一个类别,没有有机的联系,有的甚至与论点本身都缺少必然的联系,这就使得考生的作文表现出空洞、言之无物的问题和不足。“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这样基本的要求很多考生都做不到。

问题三认识肤浅停留表面

作文题目除了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之外,还考察考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多答卷反映出,考生对材料的认知还只是停留于表面现象,甚至理解为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方面,这类作文在今年的高考中并非个别现象。

问题四细节方面丢分严重

除了以上几点,很多考生失分是很“冤枉”的,主要是由于考生的“不拘小节”造成的。比如段落不分,本来好好的作文,却从头到尾一大块,失去了清晰度和层次感,自然就会失分。还有像标点符号一“逗”或一“句”到底、漏写标题、字迹潦草、异体字和不规范的杜撰、生造字充斥文章,字数不足等也会丢冤枉分。李洁

第7篇:话题作文题目范文

扣题写作可以说是中考作文的第一要务。命题者希望通过题目设定若干限制,借此来考查学生审题时是不是领悟了这些限制。写作时是不是锁定在这些限制之内。因此,在作文评分标准中,对扣题写作给予了特别关注:切题一般可以分成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或文不对题四个等级。以2007年中考为例,北京、黑龙江、河北、四川、陕西、云南昆明等数十个考区,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天津、上海、安徽、内蒙古呼和浩特、广西桂林等十余个考区,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诸如此类表述的,还有湖南长沙考区的“写作范围符合题目要求”,黑龙江哈尔滨考区的“紧扣题目要求”,等等。比较中发现,这种表意相同的要求全部处在各个评分标准的最前头!命题者对于扣题写作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从评卷的角度来看,作文试题有什么要求和限制,考生的作文是不是符合这些要求,是不是合乎这些限制,总是评卷者最为关心的“第一关口”――如果这一关没有过,就是文章偏题了,那么,你的立意再新、结构再巧、文笔再好,他们最多也只能给予你及格的分数。一般来说,作文试题的要求限制,既包括对文章字数、体裁等方面的要求,也包括对文章选材、立意方面的限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话题作文这种开放性增大、限制性降低的文题形式比较流行的时候,有些同学淡化了审题、切题的意识,这是非常危险的。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任何作文题目都有限制,扣题写作是不可更改的“定律”!

误区提醒

不少考生因为没有认真审题,结果下笔千言,内容离题万里,导致考场作文出现了致命的失误。从阅卷老师反馈的信息来看,此类失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混淆概念,扣题不紧。专家反映,此类问题较为普遍。如2007年湖南长沙市中考作文题为“留点感激在心中”,不少考生不假思索,没有区分“感激”与“感谢”、“感动”的意义与情感的差别。从阅卷看,30%左右的考生写成了普通的“感谢”或“感动”类题材文章,根本没有交代出“留点感激在心中”的原因,更谈不上对“感激他人”这一美好情感的讴歌与赞美了。此类文章写得再美,也只能判为“符合题意”或“基本符合题意”,无法步入“切合题意”的一类文行列。

二、忽略要求,偏离题意。中考作文题中往往隐藏着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果不加重视,让关键词语在眼皮下滑过去,就会酿成大错。2007年河南省课改区中考题为“那一次,我很(快乐、内疚、受启发)”,按理说,半命题作文的补题一般都是只引导,不限制,可命题者偏偏匠心独运,要求考生“从括号里的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写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不少考生审题时忽略了这一要求,抛开所供的内容,另拟题目,严重偏离了命题要求。又如不少考区要求文章“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可不少考生偏偏用童话或寓言写作,致使文章内容偏离了考题要求。

提升点拨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作文题,题目和材料中都隐含着命题者的基本意图,考生要善于从关键词中提取重要信息,准确把握命题意图。同时还要仔细阅读分析题目中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包括写作要求中的每一项内容,确保无一遗漏,力求瞄准靶心,命中十环。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第8篇:话题作文题目范文

来到作文辅导班,只见屋里一片寂静,有的同学在拼命的看着以前的笔记,有的同学在苦苦地哀求老师出个简单的作文题目,还有的同学盯着黑板出神。我坐在座位上,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出个刁钻古怪的题目。

上课了,老师笑里藏刀地看了我们一眼,眼神里似乎“暗藏杀机”。只见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几笔写下几个字:“请以‘和’为话题作文。”唉,又是话题作文,我一下子摊在桌子上,思考怎么应对这么难的题目,同学们也皱着眉头,笔杆烦躁的敲着本子,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

我绞尽脑汁,可还是想不出来怎么写,心里暗暗埋怨老师:“唉,非出这么难地题目。”

老师似乎看出我们的心思,终于语重心长的说:“同学们,记住:面面俱到造成面面平庸。作文其实不难,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观察生活。”

第9篇:话题作文题目范文

关键词:话题作文;主体性;研究

话题作文是以给出的一段材料为中心,这段材料也即为话题中心。考生围绕这段材料展开想象,以不限题目、体裁及内容的形式进行写作。话题作文一般不含有观点,立意自定,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发考生的想象力,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性。考生在话题作文的创作上,一般都可以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就可以使考生在作文写作上更加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话题作文不代表可以不加限制的随意书写,话题作文看似完全开放,但给出了材料,就意味着考生在写作文时不可以超出话题的范围,这其实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考生太过随意的发挥。根据总结,目前话题作文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四部分,即材料、提示语、话题以及注意事项。

一、话题作文的基本特点

提起话题作文的基本特点,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由张伟明所总结的“三自”特点,即“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话题作文的“三自”充分表现了对考试“自我”的尊重及对其展示自我提供了绝佳的平台,是考生自我行为的充分施展,体现了话题作文的主体性,这也是话题作文有别于其他类型的作文的重要区别。但话题作文的“三自”特点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固定的,而是经过几年的演变而逐渐出现固定的形式,然后一直沿用至今。话题作文的发端始于1999年的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当时作为话题作文的第一次登场,出题人员对话题作文的写作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与写法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这种解释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就使得考生对话题作文这一新型的作文题材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99年的作文写作要求中就明确指出了“题目自拟”,2001年高考作文明确指出了“文体自选”与“立意自定”,至此话题作文的“三自”特点得到确定,并一直沿用至今。

二、话题作文的主体性研究

主体性代表了人作为世界的中心,能够自由、自主、主动、能动与有目的地进行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在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中,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人所特有的“自律性、能动性、超越性”就决定了人是有别于世界中其它的生物而占据主体的能动地位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主体并非完全等同。在现代教育中,也并非每一个学生都能作为主体接受教育,但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的教育学者主张应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早就被《新课标》明确指出,在作文写作上,应充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保证他们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减少命题作文的出现。

那么,话题作文究竟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呢?

1.话题作文为学生提供了自主、自由地选择写作对象的平台

在以往的命题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一般被所命的题目所羁绊,无法充分使用自己的自主选择权。在话题作文中,其“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的“三自”特点就巧妙的将写作对象的选择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可以写自己想写的人或事,物或景,写那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表达和抒发的事情。话题作文的力量就是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选择的主体,而并非只能单纯地被动接受既给的写作范围。

2.话题作文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现“自我”

在话题作文还未出现以前,多数学生在写作文时,是套用自己所准备的格式与内容,考试时将格式机械地套用在作文中,这就使得学生基本没有了自主创作的过程与欲望,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话题作文的“三自”特点,就是对学生“自我”的肯定,是对学生展现自我提供的绝佳的平台。在话题作文的创作过程,学生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想,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

3.话题作文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话题作文的写作上,学生不用拘泥于各种条条框框的要求,不用局限于某个文体,某个题目,甚至是某种内容。单单作文题目的自我设定,就可以使学生在其上发挥丰富多彩的想象力。话题作文的“三自”特点,就是在弱化出题者对学生的影响,而是由学生自己“掌控大局”,学生在创作话题作文时,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进行表达,赋予了学生更多的创作空间。话题作文很好地打破了传统命题作文对学生的束缚,使其从被动的地位中走了出来,并充分发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三、结束语

话题作文的魅力在于,其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在被动式的传统教育中得到解放。总之,话题作文是作文界的一次重要的革新,它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提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必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高考的作文选题中。

参考文献:

[1]刘继华. 话题作文的主体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高静,任远. 对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的主体性的审视与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12,0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