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文化资源例谈
古建筑、老物件,包含着厚重的历史文明,犹如深埋地底的宝藏,是语文教学十分难得的珍贵资源,我们不但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而且可以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在乡间的小巷完成教学任务,把课堂开设在家乡的老屋古路边。
以镇原窑洞村落为例,窑洞不仅仅是黄土里的几个洞,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依托。千百年来,镇原人以窑洞为居室,视窑洞为保护神,窑洞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安居乐业的一种文明。窑洞民居是黄土高原地区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最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民居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体现了中国式建筑之美。
走进镇原,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地,都会看到一排排、一孔孔窑洞庄院组成的村落。镇原人居住的窑洞,是历史的沉淀,有着古老的历史。早在先周时期,镇原先民就根据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地理条件,挖掘不同形式的窑洞,构筑风格各异的庄院为住所。
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它,就会发现不同的审美、科学和历史价值。这些价值就是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资源。那些在故土家乡代代相传的珍贵文化资源,我们后代人应该重视起来,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珍贵材料。
当地的历史及现代名人足以引起学生的自豪,有的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榜样。镇原历史上以及现代可谓名人辈出,比如,东汉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王符;东汉末期名将皇甫嵩;镇守西域的武将李恂;治国清明的北魏灵太后。
文化名人展现了镇原深厚的文化底蕴,透射出镇原人民身上的优秀因子。他们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的爱国主义、勤劳俭朴、勤奋好学、敬业创新精神,非常值得学习和继承,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优秀课程资源。农村初中的乡土课程资源,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等,开发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资源,从而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综合性教学课程。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乡土文化资源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农村无比丰富而鲜明的自然、人文资源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开发语文综合性教程的珍贵的资源宝库。
例如,本人任教学校,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学生普遍知识面窄,但这里田畴交错,民风古朴,古迹尚存,是一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都较为丰富的地方。为此,我带领学生,将语文学习的目光由学校课堂投向家乡美丽的大自然、田园沃野、历史古迹和遗存文物以及父老乡亲丰富的物质精神生活,充分挖掘周围的文化资源,把其包含着语文教育资源的乡土文化转化成可研究的话题,引入语文学习中,使周围的乡土资源成为开展学习的课题,这种方式丰富了学习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探索的精神,取得了喜人效果,也激发了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热爱家乡的情感。
乡土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也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它的运用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我们必须在透彻领悟课本主要要求和特点的前提下,扬长避短、灵活变通,才有可能把丰富多彩的乡土资源转化为有意义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需要结合课本资源宗旨,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
对于教材,我们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把人教版初中语文六册教科书统统翻阅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它的教学宗旨体现为语文知识的掌握,人文韵味的感悟,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了解;以主题归类、美文品读、活动开展为教学内容。因此,我们把乡土资源初中转化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必须依照这套教材的学习要求和教学宗旨,在原有的课本资源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打造出一片语文学习的方式。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部分主要由科技类文章组成,内容主题鲜明,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也充分体现了科学性探究,以《月亮上的足迹》一文为主,综合性学习内容以“探索月球奥秘”为探讨话题,这个探讨对象符合单元学习内容要求,但对相对偏远的农村学生来说科学信息的探究确实是个弱项。
【关键词】动画片;儿童;传承;乡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156-01
一、动画片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儿童除去生活中的玩伴之外,动画片也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儿童把动画片当成自己的另类伙伴来陪伴自己的重要原因是:现在城镇化普及,改变了以往农村大家大院的生活状态,每户都住在大楼里,邻里关系生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家长陪伴儿童的时间很少,使儿童对动画片的依赖加深,而且现在儿童在户内、户外都能接触到动画形象,也使动画片与儿童之间距离越来越紧密。
目前许多电视台都在播放的各种类型的动画片,其内容对儿童的影响大致都是积极向上的,对儿童想象力、幽默感发展非常有益,能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动画片对儿童既有它积极的意义,也有其不良的影响。儿童对很多事情不能辨别真伪和对错,加之儿童喜欢模仿大人和电视里的行为,如果家长、老师不能及时正确地引导,可能会导致儿童模仿一些错误的行为。儿童很多知识和见闻都是来源于新闻媒体和动画片,动画片是影响儿童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动画片的内容对儿童来说极其重要。
二、中国乡土文化
现在中国乡土文化渐渐被大量涌入的外国文化淹没,尤其是90后、00后对中国传统乡土文化已经非常陌生。中国是一个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国家,乡土文化凝聚着中国各民族的文化认同,给人情感上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乡土文化承d着民族文化,在劳动、祭祀、娱乐、家庭等活动中代代相传,承担着传递中国民族文化的重任。[1]
如央视的戏曲栏目中很多儿童有模有样地唱京剧,以及去年央视的诗词大会中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年龄段的社会人士在节目中的精彩表现,实质上是我们中国人心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将乡土文化融入动画片中,是一种向儿童传递传统乡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动画区别于别国动画的重要标志。同样乡土文化也需要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播,这才是它存活下去的根基。
三、日本与中国动画片中的乡土文化
日本动画片《忍者乱太郎》和《樱桃小丸子》两部片子描绘了日本在两个不同时代背景下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忍者乱太郎》描绘了战国时代日本农村民房的样式,人们的穿着打扮和生活起居方式。日本传统乡土文化中的“忍者”、“忍术”用有趣的方式在这部动画片中展现出来,给他们本国的儿童上了一堂关于“忍者”、“忍术”的启蒙课程,也让世界了解他们的文化。《樱桃小丸子》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细节描绘得非常仔细。从这部片子中我了解到日本人吃饭是采用分餐制,睡觉是“打地铺”,学校里是穿专门室内的鞋子等。
我从未去过日本,但我却能从动画片里了解到许多日本传统文化。同样我们也能用动画片让国外儿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提到中国动画片,那就不得不说《大闹天宫》和《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的人物造型采用戏曲妆跟中国戏剧人物相似;配乐采用中国传统器乐和京腔京韵的音乐和鼓点,像中国民间的喜庆乐曲一样,给人以欢快、活跃、热烈的感觉;音效采用民乐加锣鼓打击乐相配合,民族风味浓郁。片中人物动作吸取了京剧表演中的动作,由于片中运用了民乐加锣鼓打击乐来加强音乐的效果,使锣鼓点同人物动作和镜头衔接、转换相得益彰,使人物动作流畅并有节奏感。[2]《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的第一部水墨动画,这部片子将中国传统水墨画技艺与动画电影结合得浑然天成,将水墨画中形态各异的水生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形成一种新的动画片形式,也让中国水墨画和童话故事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示给世界。而现在的中国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描绘了很多乡村场景和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件,很受儿童欢迎,但片中的场景和内容却没有传统乡土文化的气息。
四、乡土文化在中国动画片中的意义
在如今这个乡土文明被现代文明严重冲击的时代,乡土文化被贴上了“封建”、“守旧”的标签。我们忽略了那些土生土长在农村接受当地乡土文化洗礼的人们,乡土文化是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守望。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洗礼孕育出各种文明,无论是现代文明还是传统乡土文化都是其重要的部分。在动画创作中寻求乡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相处之道,要求动画人用宽容的心去尊重、理解、关心社会上的各个阶层,才能让乡土文化在动画片中绽放光芒,用动画片给中国儿童上一堂关于乡土文明的启蒙课程,向世界讲述中国的传统乡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华斌.乡土文化传承:价值、约束思路及提升思路[J].理论探索,2013,(2):12-13.
[2]动画片《大闹天宫》的音乐赏析[EB/OL].百度.
关键词:乡土文化;徽文化;德文化;中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259-02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同的地域都有其独特的乡土文化。在这些乡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道德精华,可以融入我们当前的中学德育工作。作者生活的地区――安徽省,有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徽州文化(简称徽文化)底蕴。将徽州乡土文化运用到中学德育工作中,是非常值得探索的教育实践。而要发挥徽文化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就必须认识徽州文化的德育价值,挖掘徽文化中深厚的德文化底蕴。说到徽文化,不得不提的是宗族文化,在徽州的宗族社会中,包括很多朴素的道德思想。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尊敬老人。在宗族中,老人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宗族举办的活动中,老人可以优先安排座位,并有专人服侍。老人的言语决定在宗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拥有比较高的权威。
第二,勤俭节约。勤俭节约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徽州家族中,虽然家产庞大,但是依然精打细算,不娇惯子女,不贪图享受,不奢侈浪费。
第三,和睦相邻。休宁宣仁王氏宗族《家规》则阐发了处理好邻里关系的最基本的道理。我们可以看到徽州人认为人与人居住在一起即是缘分,人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发生联系,所以应该与他人和睦相处。
第四,乐于助人。徽州宗族社会中,凡有人遇到困难,大都提倡竭尽自己之力去帮助别人。
第五,遵纪守法。为了使家族生活安定,宗族会制定多种规章制度,并且非常重视族规的执行,常常制定有配套的惩戒制度。
我们还要说说徽商文化中的德文化。在徽州商人的经商过程中,通过他们的行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道德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团结意识。徽商也是生活在宗族生活之中,从小受到深刻的宗族文化的熏陶,所以他们的群体意识都很强。这也是徽商得以兴盛的原因之一。
第二,诚信意识。崇尚诚信是徽商思想体系中的核心。
第三,“徽骆驼”精神。“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正是徽商坚忍不拔的性格的生动体现。这种永不言败、不怕挫折、积极进取的精神被形象地称为“徽骆驼”精神。
第四,社会责任感。徽商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视公利和道义。徽商在致富的同时还不忘回报社会。
认识徽州文化的德文化内容固然重要,但将其运用到中学德育工作中更是非常值得实施的事情。以下提出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的运用原则。
第一,多样性原则。徽州乡土文化的内容丰富,在中学德育工作的运用中要贯彻多样性原则。这里的多样性原则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运用内容的丰富性。在运用徽州乡土文化进行德育时,要从多个角度抽取徽州文化的道德内容。横向看,既要包括自然资源,又要包括人文资源,既要包括文字图片资源,又要包括实物资源,等等。纵向看,既要包括本地区的资源,还要包括周边地区的资源;既要包括历史上的资源,还要包括当今时代的资源。其二,运用主体的广泛性。在运用徽州乡土文化进行德育时,要充分发挥多种主体的作用。首先,要发挥学校的作用。学校应该吸取徽文化的精髓,在学校全面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其次,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徽州文化,融入自己的教育内容。再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积极参加徽州本土文化的调查体验活动。最后,还要发挥社会的作用,联合社会组织的力量进行乡土文化教育的宣传,让教育的范围更广,让学生走出校园依然能受到乡土文化的感染。
第二,灵活性原则。徽文化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代表着较高水平的封建文化。因此,对于徽州乡土文化,我们要采取一分为二的灵活性原则。在徽文化中有很多可贵的道德精华,同时又包括一些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封建糟粕。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灵活运用。从正反两个方面,加深学生对正确道德思想的认识。比如在宗族文化中,过度的宗法制度其实是对人们行为的束缚,像歙县的牌坊文化中有些就是封建落后思想的产物,使人们的思想趋向禁锢和保守,这里的忠其实是“愚忠”,孝其实是“愚孝”,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批判摒弃,而在西递敬爱堂中的孝字所体现的孝则是我们应该褒扬的,等等。
第三,地域性原则。徽州乡土文化中地域性原则很强,不同的地区代表性的特色文化都不一样。而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选取与学生所生活得区域最贴近的乡土文化进行德育工作,会更加生动具体,更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比如在作者所生活的地区――安徽淮南,是《淮南子》的诞生地,其中有丰富的思想文化;淮南还是淝水之战的发生地,曾经“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具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并且具有全国闻名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豆腐文化和每年一度的豆腐文化节节庆文化,具有划时代的创新意义。这些都是淮南地区学校可以运用的文化资源。
第四,一致性原则。运用徽州乡土文化不仅仅是某一个教师或某一所学校的事情,而是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长期渲染的过程。虽然是中学德育工作,但仍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坚持一致性原则。首先,要求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学课堂中,在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中,还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都应该有体现徽州乡土文化德育价值的一致内容,这样才能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使乡土文化的德育内容更深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其次,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运用徽州乡土文化进行德育工作,不仅仅只是在校园内部,更需要社会文化氛围的配合。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乡土文化德育不只是局限于校园内的空洞说教,而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实用性。
中学德育工作是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将乡土文化运用到中学德育工作更可以增强校园文化的人文性和趣味性。徽州文化中道德底蕴深厚,挖掘好它,运用好它,必将可以对中学德育工作的生活化德育模式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宜春,王品慧.安徽文化特质综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6).
[2]朱海录.把乡土文化请进校园[J].无锡日报,2007,(12).
一、新课程改革对乡土历史教学的要求
所谓的乡土历史就是指某个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乡土历史包含了某个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文史古迹、地方特色文化等。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轮改革浪潮下,高中的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知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说明了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乡土化趋势,进一步要求各地区高中历史教学要充分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乡土历史资源,开发本地的历史课程,充分分析本地的教育发展和乡土历史状况,充分结合本地教育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关联,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维护本地自然和文化和谐发展为宗旨,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事业献计献策。让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源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乡土历史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1.加强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甄别和筛选
在高中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中除了一些较少的当地地理、民俗文化素材外,主要以当地的历史资料为主,但是地方史志大多来源于“民间”,从而导致所收集的一些当地史学观念、历史素材、信息解读以及相关的逻辑推算会存在一些偏差和错误,除此之外由于当地民众不正确的乡土历史观念,使得一些真实的“历史”面貌无法恢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土资源的运用。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有一个真实、深入、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要对这些历史素材进行充分地甄别辨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缺乏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历史的意义。二是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从目前历史高考试题中,历史观念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从不同的史观角度来认识历史,所呈现的历史也就不同,因此,我们必须要从不同的史观综合地审视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历史的全貌。
2.综合运用与提升乡土历史文化教学的价值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乡土历史资源的教学价值,可以更好的完成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运用各种历史教学素材,充分发挥各种素材的历史教学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乡土历史的教学效能。在充分认清乡土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教学价值的基础上,分类选择、优化配置。很多乡土资源信息十分生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核心概念,充分发挥乡土资源的教学辅助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乡土资源都优于其他的素材,由于乡土资源的一些特性,其资源的来源、收集、整理过程不够完善等问题,一些资源和主干知识连接不够充分,对于一些乡土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地甄选和分析。因此,在选择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以南通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南通得天独厚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等乡土历史资源为设计的材料,在讲解“京剧的产生与发展”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伶工学社―――第一所戏曲学校”这一南通历史材料进行充实。
3.优化与创新乡土历史文化运用的模式
乡土历史文化运用于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素:全面体现历史学科化;明确选择目的;要有思维含量;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乡土文化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注重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思维的开放性以及综合思维能力,从而保证课堂的优质、高效,杜绝懒散、“放羊”现象产生。乡土研究课程的学习评价主要坚持发展性、开放性以及综合性。努力使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完美结合。
关键词:乡土景观;风景园林;景观营造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园林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牺牲和放弃了很多本真的东西。乡土景观元素来源于乡村生活、来源于自然,朴实无华,但却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并蕴含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地方精神,不同地域之间的乡土景观元素保持较为明显的差别。我们认为,从平凡的乡土景观元素入手,去发现其朴实的美和透露出的真情,进而对当前的园林创作活动提供思路,应该是一件具有很强现实意义的事情[[[] 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8(8):37-40]]。
1 乡土景观的概念和内涵
《辞海》中对“乡土”的解释为“家乡、故土”,“亦泛指地方”。可见“乡土”是一个边界模糊的地域概念。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华中建筑, 2005,23(4):123-126.]]。其内涵可扩大为自然风光、乡村田野、乡土建筑、民间村落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具有自然、社会、文化3个层面。
2 乡土景观在现代园林中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的压力,环境污染的加重,民俗民风的缺失,对乡土文化的保持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保护乡土资源,挖掘乡土特色,已成为园林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以自然简朴的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营建具有乡土意境的景观,具有多重现实意义。
(1)从精神性角度来看,乡土景观使自然要素和土地条件得到灵活运用,在遵循人性化空间尺度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实用性、耐久性以及亲和感的景观,而且传统乡土意境所呈现出来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祥和景象,使人产生亲切安逸感;
(2)从审美性角度来看,乡土景观本身具有的乡野风情,通过艺术手法加工后会展现出强烈的感染力;
(3)从社会性角度来看,乡土景观来源于当地人的生活经验,是对历史文脉的延续,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感受,给人强烈的归属感;
(4)从生态性角度来看,乡土生态系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多样的、生物可以生存生息的系统。
3 乡土景观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原则
3.1就地保护与自然生态原则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业用地逐渐被纳入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变为城市开发用地。在这种情况下,土地上原有的田园景色、村落格局、乡土风貌,应该在合理的规划指引下得到必要的保留和延续。这是传承本土特色、延续历史文脉的根本原则之一。
乡土景观依托于当地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是当地自然生态的最根本体现。在整体上,乡土景观不能独立地存在于环境之中,而应该成为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对周围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维护与促进作用。只有这样,乡土景观才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并且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3.2异地更新与协调一致原则
当乡土景观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遭到破坏并逐渐消失时,为了保留并传承地域文脉和场地记忆,需要对乡土景观进行异地的重塑与更新。在重塑与更新过程中,必须把握协调一致的原则。
首先,乡土景观汲取了大自然的营养,取材于当地生活,充分体现了人类崇尚自然的精神。因此,城市园林建设应将乡土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协调景观与自然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谋求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其次,乡土景观建设需要与城市景观协调一致。乡土景观体现了城市建设形成之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朴素的精神信仰,它与城市景观相互区别。但是,运用在城市园林中的乡土景观却不能与城市景观格格不入,而需要融入城市环境之中,与城市格局、景观风貌、文化氛围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寻求城市建设与本土特色之间的长久、健康的发展。
3.3因地制宜与体现特色原则
乡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发展深受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文化形态以及民风民俗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差异巨大、特色鲜明的乡土文化和乡土景观。因此,设计需要立足本土特色,充分考虑地方性因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地位和作用,因地制宜的探求切合本土特色的景观设计方法,从而延续地域文脉,体现本土色。
3.4利于操作与经济可行原则
乡土景观的创作是为了在城市园林中进行有效表达,设计的可取性和操作性促进社会认可度,是衡量设计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合理乡土景观设计应该遵循利于表达、利于施工操作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能保证设计意图切实有效的落实到城市绿地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另一面,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推动,资源与经济的有效节约成为衡
设计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城市园林中进行乡土景观建设,必须强调用少的人力资金、消耗最少的环境资源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改善人居环境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4 乡土景观在现代园林中的营造要点
4.1 乡土景观的保留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现有的乡土景观正逐渐被城市建设的浪潮所吞没。对于城市内部或者城市边缘那些有幸被保留下来、尚未开发的乡土环境,我们首先应该采取慎重的态度,对乡土景观进行保留与更新,使其在适应城市氛围和现代功能需求的同时,保留乡土格局与乡土韵味,传承当地的历史文脉。
乡土景观中具有生态效益的山水格局、自然植被和动物资源,应该成为保存的首要对象。它们塑造了城市的自然景观风貌,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空气净化、水源涵养和动植物资源的丰富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乡土景观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聚落空间、景观小品、历史遗迹等也需要被保存及传承。
4.2乡土景观的更新与利用
乡土景观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容易与大众产生共鸣等等特点都表明了乡土景观的活力与生机。但其在表现形式及功能上与现代园林还是有所不同,因此在营造乡土景观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其的更新与利用。
(1)自然要素的更新与利用
乡土景观中的自然要素,例如地形、水体、动植物等,在保存的基础上,以不损坏其基木功能和生态环境为前提,进行合理的改造利用,并通过引入新的使用功能,使其满足现代城市园林观赏、游憩、利普、教育等多种需要_
(2)空间的上的更新与利用
要创造给人以亲切感的乡土景观,首先要避免产生超过人性化空间尺度的设计。以人性化的空间尺度为基础是乡土风景给人以踏实的归属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进士五十八,铃木诚,一场博幸.乡土景观设计手法[M].李树华,杨秀娟,董建军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这种人性化空间尺度,不仅仅反映在对超大规模广场和建筑的摒弃上,还反映在人性化空间尺度的高树、适合不同游赏需求的道路宽度上。
(3)历史文化的更新与利用
乡土生活和生产方式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脉等信息内容。它们一方面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演变,另一方面反映了当地人们在适应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付出的辛劳、汗水和智慧。正因为这种特殊的文化与氛围,造就了乡土景观的独特的魅力。但同时历史文化与传统映象的表现形式与功能也需要结合现代园林的发展与功能逐步更新。如结合现代雕塑、场景再现、抽象艺术等现代园林手法用抽象或具象的方式表现乡土景观的特点,也成为其历史文脉传承的一部分。
4.3 乡土景观的地域特色营造
乡土景观是根据历史的积淀逐步形成的。具体的乡土元素涵盖广泛,包含乡土材料、农耕器具、乡土建筑、农事项目、历史传说、风俗民情等。而表达地域特色的方式不外乎两种:其一、适当的合理再现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景观,可以唤起人们对于地域的认同感,例如以乡土建筑为原型的茶室、凉亭,乡土生活器物和场景的模拟重朔等。其二、对这些具象或者抽象的地域特色元素加以提炼,吸收其精华,再加以转化润色,将各种相关的符号和元素灵活运用到景观设计当中,增加了文化厚重感,延续了历史文脉,创造出无法复制的有地域个性的景观,也加深了群众的归属感。
4.4 乡土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乡土生态系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多样的生物可以生存生息的系统,包括多孔隙地面、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环境的循环力与自我恢复能力、低负荷环境、人与自然、生物的共生等方面[[[]李树华.利用绿化技术进行生态与景观恢复的原理与手法――以日本兵库县淡路岛“故乡之森”的营造为例[J].中国园林,2005,(11):59-64.]]。而正因为乡土景观拥有这些特点,所以乡土景观营造时应当考虑通过不断的转变及更新使其可以进入持续发展的阶段。
4 结语
一、乡土文化的现代化境遇
(一)城镇化影响下,价值观念的转变对乡土文化造成冲击
城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在给农村居民带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同时,也消解了原有淳朴的特色鲜明的文化观念。在传统农村社会,人际交往是受到血缘、地缘因素影响的契约关系,而现代社会呈现出一种理性化的交往模式,以利益计算作为人际互动的第一考虑因素。由此带来的急功近利心态使人们更注重追求物质享受,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的传承,这引发了一系列的城镇建设同质化、文化同化严重等现象。很多城镇建设过程中甚至出现文化传承的畸形发展,将乡土文化的保护推向商业化发展道路,重金打造具有浓郁商业气息的边缘文化,然而对于传统习俗、村落原貌等的保护是缺失的。原本特色鲜明的乡土社会逐渐消逝,乡土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
(二)市场经济对乡土社会生存环境的吞噬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业转移人口增多,大量农村人口离开了乡土社会,投入现代城市文化和经济建设中,这导致了乡土社会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一部分农村地区受到工业化的刺激,开始步入现代化,改变了原有的落后、封闭、保守的生存状态,但是与此同时,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过度消耗,乡土社会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造成农民对乡土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逐渐消失,恋家(乡土)情结弱化。同时,受目前我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及城乡文化差异性的冲击,乡土文化在城市的繁衍受到阻碍。乡土社会是乡土文化的生存土壤,乡土社会环境的破坏、现代化城市环境的排斥使乡土文化逐渐从社会主流文化中脱离。
(三)保护制度的缺失导致乡土文化逐渐解构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国家政策、社会组织对于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关注点主要是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等问题上,而对于农村规划、及乡土文化的保护上是缺失的。目前我国乡土文化保护缺乏具体的参考依据和完善的法律基础,这导致乡土文化在面临现代化冲突时不堪一击,最终被逐渐解构。
二、乡土文化的重建路径
(一)提升社会成员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整合重构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因素
乡土文化是乡村社会延续后代、和谐共生的重要精神支撑,因此国家应特别注重对提升民众乡土文化的教育认知,并给予政策支持。一方面,文化宣传部门要将乡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系统的一个体系加以对待,通过社会机构、高等院校培训、乡村旅游、网络等各种渠道深入开展乡土文化宣传,使所有民众特别是村民都意识到传承保护原生态本土文化责任和义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保护乡土文化的同时不可忽视宗族、宗教因素对乡土文化的异化作用。在传承乡土文化过程中,在不改变原有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一些不合时宜的形式进行改造,注入现代文化因素,这将在现代社会获得更多认同。通过正确规范组合现代与传统文化形式,使乡土文化得以继续保存和发展,在提高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传承乡土文化。
(二)重组农村资源市场,提升乡土文化生活环境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整合农村文化服务市场,重新建立起专门的乡土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确保乡土文化市场管理的有力执行,积极扶持当地特色乡土文化产业,形成农村文化的产业链,保证乡土文化科学合理规范的发展。在过去的经验中容易发现,在缺乏有效监管规划的近完全自由市场经济下,农村文化活动呈现出了一定的低俗性与落后性。导致部分地方文化部门简单粗暴地否定了传统乡土文化市场的价值,不断减少这方面建设的资源投入。加上本身城市文化市场的强势地位,导致乡土文化市场被不断压缩。重组农村资源市场,就是要发掘农村乡土文化当中先进、积极、正能量的部分大力发展和扶持。乡土文化虽然在发展上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和弱势,但是本身非常接地气,容易被群众所接受。各地方文化部门需要重视农村文化服务市场建设的意义。要做到高度重视,深度挖掘,大力发展,合理规划。将手头有限的资源有效调动起来。将传统乡土文化产品加以一定的加工改造,去其糟粕,使其更适应当代农村文化需求。
关键词:乡土建筑 特点 保护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新农村新民居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地方的村庄得到了新的规划布局,从原来的布局散乱道路崎岖逐步变成了房屋整齐,道路宽阔。但是不难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的农村建设都套用了一种模式,形成了千村一面的状况,没有了乡土的本应赋予的那种纯朴和与众不同。乡土建筑的特色也没有体现出来,与周围的景观时常会体现出格格不入。乡土建筑代表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一、乡土建筑的特点
“乡土建筑就是农村的建筑,它们土生土长在乡村,所以称为乡土建筑”。乡土建筑历经战火、动荡和社会变迁,建于清中叶以前的乡土建筑留存于世的数量较少,现存的多建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年间。
乡土建筑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
(一)乡土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中占据数量优势。乡土建筑是与广大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市民和乡野知识分子紧密相连的建筑。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这些人群都是社会的主体成员,是社会中的最大多数。因此,乡土建筑的建造数量也是最多的,它以传统民居为代表,还包括宗祠、寺庙、戏台、店铺、书院、学堂等诸多的民间建筑类型。散布在我国乡村,分布广且数量大。
(二)乡土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的地理特征和多元的文化特征,乡土建筑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它扎根于特定的地域,充分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艺,并适应当地特定的地质地形、气候生态、民族习俗和人文环境,体现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同是民居,西北的窑洞和西南的吊脚楼相去甚远;同是商人营建的住宅,山西晋商的古朴凝重,江南徽商的却是清逸秀丽。
(三)乡土建筑的建筑风格呈现多样性。传统的官式建筑具有全国大一统的模式,乡土建筑则体现出了建筑技艺和风格的多样性。同样是木构架庭院式布局的民居,北京的四合院、云南的一颗印、浙江的天井院以及闽粤的天井院,在建筑布局和装饰风格上大相径庭。有些乡土建筑甚至超出了传统建筑一般常用的木构架模式,形成干阑、井干、窑洞、土楼、碉楼、毡包等非木构架的建筑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统建筑的内容。
(四)乡土建筑一般以村落聚居的形态存在。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度下,乡村往往是按血缘形成的一个家族的聚居地。相当长时间内的二元制社会经济体系,使我国乡村在生活、文化、建筑等各方面与城市泾渭分明,乡村作为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单元,始终保持着小农经营、世代聚居的特点,人口流动相对较小,活动范围受到局限,大家遵守着共同的乡规民约,这是我国古村落较少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和影响、相当一部分古村落较好地保持下来的重要原因。
二、乡土建筑的价值
乡土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具有双重财富,即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这两类财富的价值均可以在旅游开发中得以体现。乡土建筑印证了我国古建筑文化的基本特征,包含着深邃的文化底蕴,其建筑规划布局取法自然,其中不乏雕梁画栋的艺术精品,体现了生态、形态和情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是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徜徉其间,游客可以在欣赏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一体的美景的同时,体验乡村生活的别具风韵,感受乡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触摸先人的建筑技艺和智慧。无论是观赏游、体验游还是学术考察游,乡土筑都显示出巨大的旅游价值。
(一)乡土建筑是乡村文化的载体。
建筑的产生源于人们的居住需要,乡土建筑营建的首先是一个生活场所,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在这里,感情和利益相融合,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淳朴的民风,包括日常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行为礼仪,这些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乡村文化都保存在乡土建筑这一独特的载体之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改善依附于建筑而实现,通过建筑来演绎自己的文化理念。徽商民居和晋商民居都外筑高墙,对雨水的处理都是“四水归堂”,这种乡土建筑不仅起到很好的防御功能,还体现了商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财心态。乡土建筑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映往往比文字记载更为直接,也更容易把握,由于其与城市文明的差异性和文化的相通性,对旅游者往往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乡土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乡土建筑是农民休养生息的场所,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所遭受的生存危险比城市大许多,所以乡土建筑更注重山水相依。在满足生产、生活之后,人们对居住环境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建筑选址、布局以及装饰等各方面都投射出了人们注重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追求,如安徽宏村的卧牛形象包含着“水系蓝图”、四川罗城的船形布局寓意“船行水上、一帆风顺”,浙江诸葛村的八卦布局更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建筑文化特质。这些乡土建筑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对今天人们如何认识和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三)乡土建筑中不乏宝贵的艺术精品。
乡土建筑不像官式建筑那样具有宏大的规模和统一的形制,从总体上而言,技艺也不如城市建筑中宫殿、坛庙那样复杂和精湛,但是乡土建筑就地取材,因材施用,在建筑形象和建筑装饰上更能汲取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养分,特别是在一些商贾云集的富庶之地,由于封建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乡土建筑不能建造得富丽堂皇,只能另辟蹊径,走出了以普通建筑构件与外界自然环境相通的路子,在布局、形制、装饰等方面不乏美仑美奂的艺术精品。如安徽宏村承志堂素有“民间故宫”之称,山西灵石的王家大院则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
三、乡土建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乡土建筑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随着农业人口的转移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乡土建筑的文化信息和历史性也正在消失。乡土建筑保护工作动态变化大,又与人的活动紧密相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只有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乡土建筑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改造策略;环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4B-0019-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民俗文化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儿童通过交往、参与、探究等游戏形式,获得知识、锻炼动作和技能、发展情感、享受快乐。
一、更新观念,树立课程游戏化理念
合理地利用民俗文化元素,传承民俗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气质、文化意蕴,让民俗体现深厚的文化价值,对促进幼儿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践行“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思想,推进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
二、反思研讨,改造课程游戏化方案
我们要立足园情,挖掘乡土民俗资源,建构具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园本课程,包括风俗风情知习俗、民俗节日乐习俗、民间工艺做习俗、民间美食品习俗四大部分。如,通俗易懂的歌谣,幼儿说起来朗朗上口,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简单的民俗游戏,人人易学,既增强了体质,又培养了合作意识;经典的古老神话,既打开幼儿思路,又拓展幼儿思维等,让民俗文化滋养幼儿快乐童年。
(一)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皆课程。将幼儿的一日活动都纳入课程的视野,实行幼儿弹性作息时间,以满足幼儿游戏需求。首先,体现集体活动游戏化,精心组织幼儿每天一节的集体活动,使集体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突出游戏性和分享性。其次,确保游戏活动自主化,增加幼儿自由活动、自主游戏的时间,保证幼儿游戏时间每天不少于3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让幼儿拥有游戏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体现游戏精神,做游戏的主人。
(二)探讨适宜的游戏策略
1.活动内容民俗化。丰富民俗文化知识,拓展幼儿游戏内容:将本地民俗文学、民俗艺术、民俗美食、民俗游戏等内容进行筛选和甄别,让孩子们了解故事传说、民间淮剧、农耕生产、工匠作工、建房喜话、草编、节令、庙会、婚嫁等民俗传统文化,可以拓展游戏内容。在游戏活动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数据统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都会有很好的发展。感受民俗节庆文化 ,体验自主游戏乐趣:利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资源,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
品味民俗艺术魅力 ,激发幼儿表达欲望:拨浪鼓、虎头帽,捏面人、剪窗花、皮影木偶、小淮剧等这些民俗艺术魅力十足;尤其是我们本地的草艺如草鞋、草垫、草帽等民间草制艺术品应用广泛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邀请社区老人来园进行草艺的展示活动,激发孩子学习和表达愿望,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活动材料乡土化。挖掘资源,投放乡土材料:为突出区域活动的乡土特色,在不同的活动区域投放相应的材料,如到了秋收时节,在班里设立了“巧手编织”活动区域,用稻草、芦苇、狗尾巴草等编织草绳,让幼儿玩“跳草绳”“拔河”“捉尾巴”的游戏。就地取材,自制民俗器材:“玩船舞龙源远流长,民风民俗浓郁深厚”,为我园提供了丰富的、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我们整理符合各年龄段特点的民间游戏,制作玩船、舞龙等器材。在晨间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选玩船舞龙的器材进行游戏,在小舞台上进行花船舞龙表演。利用农村乡土资源自制民俗器材开展活动,既亲切又自然。
三、因地制宜,优化游戏化环境
1.创设高效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主要包含时间、空间、玩具、材料,良好的物质环境创设有利于幼儿游戏的开展。一是因地制宜,巧妙规划。依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室内外自然结构和各区的建筑元素,巧妙利用室内外立体空间,智慧运用农村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将活动室四周墙壁作为幼儿作品展示区、主题墙等。走廊顶上悬挂适合不同年龄的饰物;过道地面设计迷宫、跳房子、不同的脚印等;宽敞走廊巧妙创设成孩子们喜爱的小剧场。 二是满足需要,引导参与。为幼儿提供既符合发展水平,又能体现民俗文化风格,更能满足幼儿个体需要的各种玩具和适宜材料。三是注重安全,健康发展。要考虑游戏设施、设备等材料的无毒、坚固,材料的选择尽量挖掘利用草、布、竹、木等安全的乡土资源。在区域划分时注意通道的畅通和动静的分隔,确保安全。
2.营造适宜的心理环境。围绕着安全、自由、温馨、平等四个目标,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为指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游戏环境。一是建立宽松和谐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与幼儿建立宽松平等、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让幼儿真实、自然地表现自我,在游戏中成长。二是建立赏识主题的文化环境。注重用赏识主题文化引导教师、家长和幼儿牵手成长。以“名师工程”“优秀家长工程”“星级小能手工程”为载体,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和家园共育同步化以及幼儿发展自主化,编写“在赏识中牵手成长”文化手册。
内容摘要: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分是古典社会学和现代社会学讨论的重要议题,这种区分对深入认识乡土社会并寻求其发展道路有重要意义,对理解当前乡村社会转型的背景、动力和现实实践过程,从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制度着手解决乡村问题也有重大帮助。
关键词:乡土社会 转型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区分
本文对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内涵做如下界定:正式制度是以明确形式加以确定,并由行为人所在的组织进行监督和用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成文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契约等。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无意识接受的行为规范。非正式制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与正式制度比较接近的程序和规范,在正式制度无法规定或不适宜规定的场合起作用;一类是社会认可的惯例、习惯和习俗;一类是自我实施的行为,包括自我行为强制、认知规定、道德、价值观念等(刘少杰,2006)。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这种学理上的区分,不仅在社会学理论的视野中可以找到其根源,在近百年乡土中国的研究及乡土社会转型的困境中都显示了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社会学理论视野中的两种制度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视野中的两种制度
古典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制度是社会事实的形成方式和存在方式,现代社会分工基础上形成的有机团结不仅要有协调分工所必需的个人之间正式的契约关系,而且更要有契约得以形成的普遍道德基础集体意识。从整体看,契约中的非契约关系,在经济社会中建构社会的道德秩序始终是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的核心议题(吉登斯,2007)。韦伯从个人的社会行为的角度研究制度,认为社会行为的类型既包括习惯、习俗和惯例等非正式制度,也包括大量的在企业、市场、政党、国家中存在的正式制度。马克思从“商品”概念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明确提出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等基本概念。卡尔•波兰尼还指出非资本主义市场是嵌入性的,市场制度与非市场制度的社会与经济目标存在很大不同。总之,传统社会学家的制度理论尽管在基本假设和方法论方面存在对立,但在制度理论分析的精髓中,实际都包含着两种核心的对立,这种对立既是制度与规范的对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某种对立。
(二)当代社会学理论视野中的两种制度
古典社会学家之后,兴起了对行为模式、结构功能、符号象征、社会冲突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虽没有将制度作为客观的现象去对待,但仍揭示了制度的存在和制度的作用,且在谈到正式制度的同时更强调了大量的非正式制度的内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框架(AGIL)(亚历山大,2001),布劳在交换理论中提出的维持群体内权力结构的合法化不仅要有科层制,而且还要在群体内部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规范的原则,大大丰富了韦伯和迪尔凯姆关于权力或权威合法化概念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学理论积极研究社会制度变迁,这种制度研究与以前相比,更注重制度的实践性,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出现了含混性综合,哈贝马斯、布迪厄、吉登斯是其突出代表。吉登斯在对制度的定义中,用类似“在社会中历经时空而深层次地沉淀下来”的语言来说明,其意图是在几个意义上避免一种机械观的制度化。其一,在经验情境中的互动系统是一个制度性过程的混合体,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和符号的秩序不能轻易分离。其二,制度与行动者使用并由此再生产的规则和资源相联系,它们并不外在于个体,因为它们是在实际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不同的规则和资源形成的。其三,所有规则和资源的最基本纬度(意义、统治和合法性)都包含在制度化的过程之中(特纳,2007)。吉登斯对制度的规定鲜明突出了正式和非正式等不同制度类型的含混统一性。
我国乡土社会研究中的制度视域
有学者提出,我国社会学自其发端之日起,就把制度研究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内容,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前辈学者对制度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中国各种社会制度的特点与弊端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我国社会学制度研究的基础。梁漱溟(2005)从文化路向的差异性上揭示了中国社会制度的特殊性,认为从组织结构看,中国是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而西方近代形成了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的社会,其原因是“社会秩序的统治力”,此统治力在西方社会是法制,在中国则是礼俗;在此基础上,梁漱溟首先论述了礼俗等非正式制度同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正式制度之间的区别。其次,指出乡村建设的根本――即建设新礼俗。可以看出,梁漱溟从社会性质、组织结构等方面指出了中西方社会的根本不同点,提出乡村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从中国的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只有文化再造才有民族复兴”。
从制度视角更全面地认识乡土社会、研究乡土社会和致力于解决乡土社会问题的当数。首先,从对乡土社会的认识来看。的《乡土中国》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从此成为理解中国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最有力的概念,甚至在今天仍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为(马戎,2007)。其次,从对乡土社会研究的理论来看。继承马林诺斯基的文化理论,并使之在乡土社会实践研究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谢立中,2007)。从《江村经济》到《生育制度》跳出了马氏将文化分为基本(生物)、派生(社会)、整合(精神)三个层次需要的框框,倾向于将社会看成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立需要的实体,20世纪末又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而到其晚年更试图突破马氏文化论的客观取向,在《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中提出研究人的精神世界,研究“意会现象”、“我”、“心”等,进行“主体”及“主体际”精神世界的探讨。再次,从乡土社会问题的解决模式来看。报着“志在富民”的志向,一直坚持从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殊性出发,寻找适合中国乡土现代化发展的独特道路。循着这一思路,20世纪80年代又提出了“小城镇建设”、“农副互补”、“城乡协调发展”等乡村工业发展理论。上述可见,从各个制度层面展示了乡村社会的特殊性,实际上内在包含了乡村问题中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两个层面。我国社会学前辈对乡土社会的深刻分析对本文有两个重要启示:一是指出了乡土关怀的非正式制度视角是乡土研究的基础。二是指出了乡土文化变迁中两种视角并存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了运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两种视角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深刻性和丰富性。
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的转型与变迁
(一)乡村社会转型与变迁的背景
曹锦清(2003)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出发,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种“追赶战略”,在近百年的历史中表现了“由观念到实践”的特点。孙立平(2005)在考察中国、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转型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在政体连续性背景下的渐进式改革、权力连续性背景下的精英形成、主导性意识形态连续性背景下的“非正式运作”,并由此得出下述结论:由于政体和意识形态是连续的,许多重要的改革和转型过程是使用变通的方式实现的,这种“变通”是一种准正式的运作,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正式机构按非正式程序进行的运作。上述学者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揭示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二)乡村社会转型的动力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乡村社会研究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框架下,对乡村社会转型动力的探讨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国家中心说。认为国家在吸取现代资源,推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决定性作用。二是以乡村为中心的国家-社会关系相互重塑说。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一些学者运用这一视角,如樊平通过对文本规则与生活规则的比较,指出在受到地域传统定义的社会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是生活规则,村落权力运作的实质就是村落内生势力建立生活规则,以积极适应或消极敷衍文本规则的动态过程(韩明谟,1998)。三是国家-社会-第三领域说。这一学说以黄宗智为代表,他认为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个第三空间,这一第三领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会具有不同的特征与制度形式,如时期出现在正式司法体制与非正式司法体制的交互作用领域的乡镇的“乡保”和村一级的“里正”;当前中国乡村司法所的调解制度等。这一学说使人们开始关注正式制度体系之外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因素及两种制度的相互作用。
(三)乡村社会转型的现实实践过程
孙立平(2002)基于中、苏转型的比较及对中国社会深入调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社会学”的概念。用日常生活的视角关注底层社会和普通人。强世功从行动策略、行动过程的视角研究乡村社会转型,运用“关系/事件”分析法研究了一起炕上开庭的乡村诉讼案例,得出了无论是国家法还是乡村的人情、礼俗都成为法官、当事人、村干部等,在每一个行动策略中进行选择时可供利用的资源。这种对两种制度的关注使我们对转型中的一些事件有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
(四)乡村社会转型的困境
当前一些学者从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及乡村组织等层面提出了乡村社会转型的困境。从社会结构的层面看,孙立平(2004)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与80年代相比是一个非常不同的社会,由市场因素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断裂已固化为一种稳定的结构和秩序,走出失衡和断裂的解决方案就是在宏观制度上建立合作主义的框架。
从乡村社会的组织来看,自时期“政社合一”的全能型管理模式取消后,国家开始逐渐放权,培育村民自治组织,但乡村组织的发展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税费改革后国家几乎从乡村社会潜在退出,由此造成乡村债务偿还、公共品供给等许多问题。从文化观念的层面看,曹锦清(2004)认为社会价值评判从原来政治或权利的身份标准向以财富为标准转移,德无法治理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把法律和个人的权利结合起来。但这种法律规范与原来乡村社会以共同道德为基础的礼俗社会秩序发生冲突,乡村社会经常处于礼与法相互交锋的状态。贺雪峰指出当前中国快速的现代化一方面在破坏农民从村庄中获得的传统福利(不只是经济收入,还包括人际关系,稳定感,生活环境等),一方面又不能为农民提供以高消费为基础的现代福利的矛盾(黄平,2007)。上述学者的观点实际谈到了当前乡村社会中存在的法律与道德、现代福利制度与传统福利等矛盾。旧的传统大都受到冲击,新的组织规则还未能有效的建立,这种困境正形同在《乡土中国》中谈到的国家制度与民间非正式制度相遇时的尴尬,其解决之道也唯有从正式和非正式、国家和社会两方面着手才能有所突破。
以上对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区分的研究表明,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区分不仅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议题,而且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变迁更具有重大意义,两类制度的区分能使我们对乡土社会自身的运作逻辑有更深入地理解,对乡村转型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有更深刻地认识。
参考文献:
1.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吉登斯.郭忠华译.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3.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0
4.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华夏出版社,2001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报,2007(3)
7.谢立中.从马林诺斯基到:一种另类的功能主义.南昌大学学报,2007(3)
8.曹锦清.理解中国.探索与争鸣,2003(2)
9.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2005(1)
10.孙立平.迈向实践的社会学.江海学刊,2002(3)
11.韩明谟.中国社会与现代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12.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3.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