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范文

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

第1篇: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范文

其实数学本身是一个知识集合,很多领域的一个基础学科。学生上课时,缺乏有效的互动,老师往往只是注重数学知识的灌输,而非通过互动去引导孩子发现这些知识,因此,整个课堂就变成了数学知识的堆积。老师在讲题时,孩子们听得头头是道,但当自己做题时,这些知识却难以具体应用到解题的过程中,知识与知识之间无法融合,更无法和题目建立起相关的联系。结果,因所学知识得不到应用而不能进一步强化,久而久之,这些知识也会渐渐淡忘。

因此,我们数学教学工作者最应该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数学意识,数学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学习,进行适量的思维方式的训练不但有利于数学的学习,而且能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更能让他们在学习中真切地感受数学美;积极地去发现数学美;主动地去追求数学美。

关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意识,我有以下五点看法:

一、观察力是培养孩子数学意识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中玩、玩中学是培养孩子学习观察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在学习数字2时,孩子总是认为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物体才是2,而对形态、颜色稍有差异的两个物体,就不能确定它们的数量。这说明,在建立数字概念时,数字的实际意义比较抽象,不容易把握,因此引导孩子们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习数字,才是符合数学规律的。

二、专注力是培养孩子数学意识的保证

专注力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把注意力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活动上的能力。对孩子来说,要培养这样的能力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根据孩子们在小学阶段的心理特点,我们一定要在兴趣教学中,突出“玩”,在玩中记,只有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数学是抽象的,而孩子们又特别最喜爱玩游戏,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借助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学习,既能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记的快乐中主动构建数学意识,又能维持他们的注意力,继而提高专注力。

三、记忆力是培养孩子数学意识的关键

记忆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孩子的记忆以无意的、形象的记忆为主。但在家长的启导下,随着孩子活动范围的扩展,语言能力的增强,孩子的意识记忆也会逐渐发展。教孩子数学,培养孩子记忆力就显得尤为关键。

四、思维力、想象力是培养孩子数学意识的核心

想象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在兴趣中,画中学是培养孩子数学想象力的最佳方式。世界万物都是按数和形组成的,数学就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孩子而言,从教数数和加减法入门的数学知识只能是无意义的吟唱和记忆性运算,他们难以理解数字和符号等概念的意义。

五、结合生活实际是培养孩子数学意识的根本

我想说,除了老师在学校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之外,更多的时候是要靠家长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玩一些促进空间图形思维的玩具,比如魔方、积木等;可以陪孩子做手工,不仅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更能让他学会长度测量、称重、面积估算;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数学游戏,比如跳棋,象棋,锻炼孩子的数学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可以带孩子购物时让他来算账,让孩子认识各种物品,知道一斤鸡蛋有几个,一个西瓜多重,一打作业本有几本,并有意识地让孩子算算,1斤大米多少钱、10块钱可以买几斤黄瓜,总共的物品多少钱,给100元,应找回多钱等等这样的问题,锻炼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

第2篇: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范文

一、课内学习习惯的培养

课堂学习是学习步骤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知识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这一渠道来完成,可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否最主要的因素就取决于课堂学习效率如何。要充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应努力使孩子养成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孩子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方面:

看:就是看老师或者同伴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伴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思考课堂中老师的每个问题,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2.培养孩子独立阅读课本的习惯

教过一年级的老师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年级确实不好教,一年级老师很辛苦。为什么呢?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基本不认识汉字,语文老师从汉语拼音a,o,e开始,大约需要一个半月才能把拼音教学全部教完,然后从简单汉字开始教起,而数学老师上课就很头疼,经常在黑板上抄题目时,必须得和数学书上或者补充习题作业中抄得完全一样,而且排版得一模一样,也就是说课本上拐弯,我抄得就要拐弯,课本上每行有几个括号,我就得有几个括号。即使这样做了,还是经常有孩子把答案填乱了,作为老师真是哭笑不得,都是不识字惹得祸呀!

针对以上这些普遍现象,我有一点质疑和一点看法。

质疑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以及所有教辅用书全都是拼音版的,而为什么数学教材和所有数学教辅用书全都没有拼音了呢?如果改成拼音版的以后,孩子可以独立自主地阅读数学课本,而且有了拼音,教师和家长也可以适当指导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自觉拼读音节,这样和语文拼音教学不是“相辅相成”了吗?

看法 培养孩子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应从孩子刚入学抓起。

课本,是孩子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培养孩子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开始,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刚入学的孩子,为了尽早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集中注意力,可以采取先讲后看书的方法。老师把书上的插图放大,讲完后打开书看看,刚才讲的是哪道题,插图画的是什么,算式怎么写等等。使他们看到,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在课本上的什么地方,从而逐步教会他们从上往下一步一步的去阅读课本。这种做法应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尽快养成。

3.培养孩子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孩子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孩子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4.培养孩子相互竞争的习惯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并不是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准,非智力因素和情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竞争习惯,既为孩子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竞争习惯,又能促进组与组之间、孩子之间的比、学、赶、超。

二、课外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早接触的,而且接触时间远远超过学校教师的“老师”,可见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父母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起到榜样作用,更要积极配合学校,积极配合老师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孩子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课内作业,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自然有老师督促指导,而课外作业则必须有家长承担其责任。作为家长也应与教师一起,努力培养孩子认真对待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刚入学的孩子,家长应做到以下两点:

(1)认真审题。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家长应教给孩子读题方法,刚开始要带着孩子,用手边指边读,弄懂每道题每幅图的意思后,强调他们再说给家长听,然后再让孩子去填写答案。家长如果遇到自己不懂的题目,可以请教老师,千万不要随便猜测,造成孩子对你失信,家长如果能坚持这样做,也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2)规范书写。从写数字开始,要求书写格式正确、整齐、美观,有的孩子动手能力相对差一些,家长可以先示范给孩子看,再慢慢指导纠正。

2.回家与家长互动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3篇: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范文

随着社会整体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教育要从小抓起,而幼儿园则在启蒙儿童教育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幼儿园的发展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将从现代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设计入手,分析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在游戏活动设计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注重的方面,旨在通过分析得出如何更好地通过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性

(一)游戏活动是幼儿的自主需要

游戏对于幼儿来讲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对于游戏活动的自主选择是幼儿所乐于接受的形式,这样的效果会比家长或者幼师强制的要幼儿去学习其他的东西要好得多。

(二)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培养

一个健全的人格发展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前的教育模式中,对于幼儿在身心发展方面的需求是比较忽视的,家长更注重的是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其实游戏活动的开展对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游戏活动有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

幼儿园在组织孩子进行游戏活动时,其实也对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思维的拓展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起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进行答案的探索。在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拓展上,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合理设计和科学开展

(一)完善幼儿园游戏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

幼儿园安全的室外运动场地,如塑胶运动场,水池,翻斗乐,沙池,大型活动器械等可以视情况进行添置,同时要确保游戏活动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在幼儿园配备的玩具和一些运动场所中,会存在着塑料、塑胶等物质,要确保设备的质量安全。

(二)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个性来设计游戏活动

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设计要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展个性来开展,不要为了教育而教育,这样会使游戏活动缺乏其中应有的趣味性。在提高游戏环节的吸引力以及娱乐性基础上,再考虑其中的教育问题。相信以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个性来设计的游戏活动是更符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科学性

游戏活动是符合孩子自身的天性发展的,加强幼儿园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可以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到更加好的效果和促进作用。所以说,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应当加强游戏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在孩子游戏玩耍的同时,可以培养孩子的拓展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应符合学科性的特点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应当致力于使游戏环节同其他方面的学科相互联系起来。如果是语言类的游戏环节,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并鼓励他们在众人面前发言的自信心。有很多孩子因为羞怯的心理而不愿意在很多人面前讲话,或者是不知道自己应当说些什么,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而游戏活动则可以锻炼孩子在这方面的语言组织能力,并建立起自信心。而一些关于数学的游戏活动,也可以使孩子从比较枯燥的数字背诵中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培养孩子对于今后数学方面知识学习的兴趣。一些双语幼儿园,为了培养孩子对于外语的学习兴趣,幼儿教师们会精心地编排一些小游戏或者情景剧,在外语学习的氛围下,感受外语学习的独特魅力,加强孩子对外语的感知。这样的方式,都是非常好的游戏活动的设计方式,同学科知识相互连接起来,才能真正的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和目的。

(五)游戏活动中的实践性和前瞻性应当体现

游戏活动中的实践性和前瞻性体现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寓教于乐,要以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并且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设计。

总而言之,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身心健康的最基础以及最易受影响的阶段,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是也应当根据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来设计符合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环节。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幼儿的自主需要,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培养,游戏活动有利于孩子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进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完善幼儿园游戏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个性来设计游戏活动,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应当体现,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应符合学科性的特点,并且游戏活动中的实践性和前瞻性应当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普及[J].教育研究,2009,(05).

第4篇: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范文

关键词:思维习惯;“勤思好学”;智慧共享

一、引导小学生课堂中善于思考、反思

学习是一种经历,只有当经历提升为经验时,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反思则是从经历中提炼出经验的重要途径。我在教学活动中尽量给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品质,为他们的以后学习积累经验和方法。

1.在比较中思考,得出最佳方案

小学生在独立思考时,往往只满足于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对自己解决问题策略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容易使学生思维缺乏灵活性。我在教学中经常这样问学生:“你还有其他解法吗?”“你的想法与别人的有什么不同?”“你的想法好在哪里?”这样的提问,有助于诱发学生学习反思和优化自己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反思中,比较感悟各种算法的优点,并找出其中一些方法的不足,从而在头脑中建构起自己理解的、可接受的、喜欢的最佳方案。

例如,我在解决问题中探索算理时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小林买6包薯片和1瓶饮料需要多少钱?

(1)交流算法:

A.4×6=24(元);24+5=29(元)

B.4+4+4+4+4+4=24(元);24+5=29(元)

C.4×6+5=29(元)

D.4+4+4+4+4+4+5=29(元)

(2)分析讨论各种反思中的“4×6”“5”的含义,引出每种反思实质的一致性。

(3)通过分类引出C的独特性,得出算理,在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先算乘法再加法。

(4)介绍脱式计算。

(5)练习算式:3×6+8 3+6×8

2.实现“智慧共享”――培养小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发言、乐于倾听的习惯

在长期的教学观察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一类学生上课非常活跃,举手积极,质疑同学的提问有深度,课后作业却因为贪玩,没有耐心,做得很烂,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不过一到考试,始终能得高分;另外有一类学生,上课听得很认真,从来不做小动作,很少举手,从不提问或质疑,课后作业做得端正整洁,正确率也较高,但一到检测,却经常比不过前一类学生。经过调查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后一类学生在课堂倾听中数学思维的效率不及前一类学生高。后来我发现:反馈交流要实现“智慧共享”,一方面要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另一方面要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因此,教师有必要在保护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巧设情境,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和学习习惯,以形成更深刻的认识。没有思考的灌输式课堂倾听是被动的、肤浅的,学生的数学智慧是接受式的。相反的,带着“智慧共享”,善于思考,发言的课堂倾听是生动的,有效率的,是我们所追求的。

二、培养学生在新课结束后进行总结思考

教学时,每一节新课结束后,我们都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思考,从而整理、归纳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收获。培养孩子“勤思好学”,我可以给孩子们设置这样的自我提问:(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2)我对本节课的学习经历有何感受?(3)我会运用所学知识吗?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钟表》这节课时,在新课教学结束前的几分钟,我引导学生总结思考,学生得到如下感悟:(1)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整时,难点是认识大约几时。(2)我发现整时的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3)画时针要画短一点,分针要画长一点。经常在新课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思考,及时反馈,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了新知识,及时质疑,找出不足,还培养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自我质疑等数学能力。

三、培养学生做错题后及时思考反馈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就同一种类型的数学问题,做了多次后,还是经常出错。因此,学生每次做错题后,我会让学生认真审视错误题目,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后,掌握题型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杜绝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课后我是这样做的:建立错题集。让学生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集上,对错题进行反思。内容包括: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何订正?还有别的方法吗?让学生反思自我思维症结、认知缺陷,写出自己思路被卡的情况及原因,以防再错,从而养成善于对“错题”“不会错”反思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好习惯是一个坚持不懈漫长的过程,“勤思好学”是潜移默化的,有了好的思维习惯,那么学习知识就变得简单容易。我相信,每个孩子拥有“勤思好学”的好习惯,就会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就会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数学;家教

兼职家教由于它工作时间的灵活性、收入的可观性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师范生,我从事家教工作将近三年了。三年中,接触过不同类型的孩子,对于如何做好这份工作,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情感是沟通的基础,能和孩子沟通才是最好的教育

笔者认为进行家教的一节课主要是与孩子沟通,力求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培养感情,最好能让孩子喜欢上你。

2.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日常学习的方法、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对数学的理解能力等,以便为其制定相应的辅导方案。

二、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必要条件,所以,如何培养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

1.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史,对数学史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家的思考方式,会对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积极作用。例如,在学习圆面积公式一节,我们可以采用“再发现过程”教学法,模拟合乎情理的数学思维过程、采取适合学生思维水平的经过教师加工过的再发现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既使得学生感受了数学家巧妙的数学思维,又可以逐步使得学生从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结构思维的转化,可谓一举两得。

2.“数学好玩”,这是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中国少年数学论坛

开幕式上的题词,如何将“数学好玩”渗透到教学中去,不妨举个例子:为了提高孩子的计算水平,不是出很多计算题给他们做,而是通过孩子们都很喜欢的一种游戏——算24点,让他们在玩中学习数学,可谓又是一番风景。

3.“数学美”,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美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兴

趣,还能增强记忆效果,例如,在学习负数的时候,不妨给出欧拉公式:eix=cosx+isinx,令x=π,得eix+1=0。有趣的是,数学中的“五朵金花”——中性数0、基数1、虚数单位i、圆周率π、自然对数的底数e竟能组成一个重要的等式,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数学之美。

4.通过介绍一些数学家的书激趣,例如张景中院士,他一贯主张把数学变得容易些,主张学好数学的关键是学会思考,读他的书,一定会使你爱上数学且受益匪浅。

三、让孩子相信自己

只有对自己有足够的信任甚至是一点点的崇拜,才能让你的语言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介绍自己以前学业上面的成功,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例如我在教一名学生时,讲述了我自己高考的成功,用自己的数学成绩换来学生对自己的信任,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通过与自己学习条件的对比,让学生感觉到自身条件的优越,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只要努力学习,肯定会取得比家教老师更好的成绩。

2.自己对数学的一个统筹把握,可以站在高等数学的基础上,看待中学数学,向孩子描述一下中学数学的框架,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知识的渊博,同样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对于基础较薄弱同学,自信心对其尤为重要。

1.灌输数学好学思想。数学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在中学数学课本里面出现的数学知识,都是千百年来无数数学家们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而来的,不管是概念还是定理的提出都是自然

的、顺理成章的,如果你觉得不自然,只要知道了它出现的背景,出现后的应用,以及和前后知识的联系,你自然会发现它合乎情理甚至还很有人情味。

2.数学是清楚的,至少在中学数学阶段,数学课本上面的知识都是确切的、清楚的。有严格的推理,详细的证明。数学的命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绝不含糊。只要学得清楚明白,就不易犯错。

3.在实际教学中体现出来,例如,我在教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一节时,让孩子把等差数列想象成梯形,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立刻得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孩子们会想到原来等差数列在学梯形的时候就学过了,数学真的挺好学。

五、家教与学校教育的不同

家教应该是一种个性化教学,作为一名家教老师,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学习的方法、性格特点、甚至是智商高低等来制定一套相应的辅导方案,但是大学生往往由于缺乏教学经验而很难做到这一点,这也是导致家教效果并不甚好的主要原因。

综上,大学生家教对在职大学生来说既是一份很好的工作,又可以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但是要做好这份工作却又实属不易,所以,如何做好家教工作还需要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柯昌万,李卫东.陕西师大大学生家教一年挣出上千万[N].中国教育报,2007-01-25:2.

[2]陈宏伯.初中数学典型课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66-276.

[3]任勇.师者回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4]杨栋,毛孝珍.当前大学生家教的不足、原因与对策[J].中国家庭教育,2004(8).

[5]王文岚.大学生承担家教的几点认识[J].甘肃教育,2000-01-02.

[6]乐利果.论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数学大世界,2011(6):51.

第6篇: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范文

关键词: 数学教学;培养;兴趣;策略;方法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何使小学生体验数学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喜悦?这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崭新问题,也是为我们的教育研究指出的努力方向。一般地,兴趣的激发培养主要通过课堂、生活等途径,下面就针对课堂教学与生活活动两条途径来探讨具体的激发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与教师的启发、诱导有很大关系,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要求我们“寓教于乐”、“教学有方”,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

(一)从教师的表情入手,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除了有恰当的教学方法、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外,微笑往往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当我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上课时,学生也以同样的微笑回报我,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瞬间拉近了,学生紧张的情绪减少了,和蔼的语言打动了学生,大家都乐意和我交流、研究和讨论。教师的微笑,能感染学生,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微笑可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可增加师生的情谊,可使学生“爱屋及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直观、具体、形象中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直观、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物很感兴趣,能在人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通过直观实物来了解、说明数学概念、性质和公式等,不仅能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设计游戏则要因势利导,能尽量发挥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适当地组织一些竞赛性的小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小熊卖文具”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头饰做小熊,大家当顾客,到文具店买东西。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他们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戏行列,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生活中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培养孩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应该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如:孩子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后,让孩子自己去理解,可这样问孩子:“家里有哪些东西的性状是长方形的?那些东西的性状是正方形的?”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在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孩子感受到数学就在我身边,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

第7篇: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范文

一、培养孩子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孩子的计算兴趣,让孩子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孩子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孩子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孩子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孩子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孩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培养良好习惯,提升计算的实效性

1、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要求学生对于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不错不漏。

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

3、使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做到不潦草,不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

4、使学生养成估算验算的习惯。教给他们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利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5、使学生养成相互检查的习惯。要求学生在作业完成后,在做好自查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互查,然后上交学习小组长复查,对于出现的问题随时指出,帮助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养成自觉检查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以“三算”训练为主体

1、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十道口算题,这些口算题以卡片、听算、小黑板视算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答,然后由我计时,看该组学生答完十道题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并且答十道题用的时间最少,哪组就为本星期的口算优胜组,并给予优胜组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2、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因此,这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如:五年级教材中小数的乘、除法这些知识,在计算时学生们是感觉最头痛的,稍微不细心,就有可能打错一个小数点、少写或多写一个零等等这些错误,并且这两个单元学生在计算时正确率都不高,做题时错得多。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在班里开展利用每周一次的时间训练学生的笔算能力。训练时间为半小时,训练任务是完成十道笔算题,两道小数乘法题,四道小数除法题(其中包括一道小数除以小数题、一道小数除以整数题、一道循环小数题、一道取近似数题),两道四则运算题,两道解方程题,一共十道题。学生们在规定的半小时里完成,如果每次全对,累积五次,将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没想到,这样的训练方式学生们很喜欢,也非常期待这样的笔算训练,一个月下来,学生们的笔算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正确率也提高了很多,从满分寥寥无几上升到一个班有三十几名学生都取得了满分的成绩,这样惊人的效果,让我感到非常的惊喜和快乐。由此证明,学生们的这种笔算训练是非常有效,也是切实可行的。

3、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五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孩子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我们要严格要求孩子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

第8篇: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范文

一、家长应重视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当孩子第一次学习时,就要严格要求,做到规范。如当孩子能玩玩具或看儿童书籍时,教育孩子要爱护自己的玩具和书籍,每次玩过或看完后一定要让孩子整理好,放回原处。笔者作过统计,约有45%的学生不爱护书籍,不会整理自己的书本及学习用具。当孩子第一次拿笔写字时,就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握笔方法及写字姿势,否则,习惯成自然,到上小学了,老师也很难纠正。笔者也作过统计,约有60%的学生握笔不正确。

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孩子,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做作业。否则会造成孩子做事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思想开小差等。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不能只让孩子学习,任何别的事全由父母包办,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能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

二、家长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习惯

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是因为他能思考问题。苹果成熟了掉到地上,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现象,而牛顿在想:苹果为什么要掉到地上,不飞起来呢?他发现有重力的作用,那这重力是谁给的呢?因为有这一层层问题的思考,所以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小孩子没被世俗束缚,好奇性强,每件事情都要问个明白。这时做父母的要耐心解释,引导孩子思考,有些浅近的问题,可以叫孩子再想一想。当提出的某些问题连父母也回答不上来时,如头上长有几根头发,这河塘里有几尾鱼等。你可以说,这些问题在书本上可以找到,等你掌握了知识就能解决。千万不能胡编乱造哄骗孩子,更不能责骂孩子:连大人也不知道的问题,问什么!烦死了!这样为挫伤孩子问问题的积极性,刚萌发的活跃思维会因受父母的责骂而受压抑。

三、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在家里给孩子辅导数学,问题要灵活多样,能激起孩子的思考。好多家长给孩子辅导数学就是呆板的几道算题,这样孩子容易厌烦,会觉得数学没有兴趣。如3+7等于多少?7+3呢?8+2呢?这时你如果反过来编题:那两个数相加得10?这样的算式共有几个?如何判定你已经写完了?有规律吗?让孩子找到:0+10,1+9,2+8,3+7,……,10+0这一规律后,又提出那两个数的和等于11?这样的式子共有几个?然后提出两个数的和等于100,这样的算式能编出几道。这些问题可培养孩子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

有时,你做家务忙,但孩子要求你出一道题给他做,你可以在纸上画一个几何图形,叫孩子说说这个像什么?比如画一个圆,让孩子去想象。有的孩子说像大饼;像圆圆的月亮;像妈妈漂亮外衣的纽扣等等。只要是圆的,不管说什么都对,说得越多越好。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及观察力。

四、家长要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编的题,能让孩子体会生活,丰富生活知识。养金鱼是小孩子挺喜欢的事。为让孩子做减法,可编制“金鱼缸中有5条金鱼,死了一条,还剩下几条?”有过养金鱼经验的孩子不一定就简单的回答4条,他要提出这条死了的金鱼捞出来了没有?这样他就有两个答案:4条或5条。多思考这样的问题可培养孩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在餐桌上,如果有一桌丰盛的菜,叫孩子把菜分为两类。按什么方法分,由孩子自己决定。特别是孩子多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分的方法很多:如按动、植物分,或按海产类或非海水类分,也可按炒菜、汤菜分;冷菜、热菜分等。做父母的要作适当的提示,让孩子学一点分类思想,还丰富了生活知识。家里买来一袋绿豆,问孩子:你能知道这袋绿豆有几粒吗?如果一粒一粒数,当然是很费事的,你能想出好方法吗?(如:先秤出一两,数出这一两绿豆的粒数,然后秤出这袋绿豆的总重量,就可算出这袋绿豆的粒数。)又如怎样知道一本书中的每页纸的厚度等问题可培养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9篇:如何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范文

关键词:数学语言;一年级;年龄特征

数学语言是人们进行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因此,数学语言的培养十分重要,而作为起始阶段的一年级更为重要。

在这几年的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我发现一年级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很愿意参与活动,爱表现自己,思维更具形象性,但注意力持续较短,易分散,对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不强,要求教师做孩子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小学一年级作为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如何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让孩子喜欢上数学,这是我们的一个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如果想让孩子学好一年级数学,就必须首先从激发、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入手。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以北师大版《上下》这课为例,来谈谈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几点做法。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想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师生共同营造的。气氛轻松了,课堂民主了,学生愉悦地享受课堂,就会与老师亲密交流。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排斥呢?在教学《上下》这节课时,我没有生硬地用老师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开课,而是不停地播放《生日歌》,学生显得非常好奇,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有计划地提出问题,但是很多时候学生的回答是简短的、不完整的。这时,除了要不断提示之外,还应给予表扬和鼓励,我从来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在上课时我经常说“你真爱动脑筋!”“你的进步可真大!”“我相信,你一定行!”等表扬和激励性的语言,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或者将问题改一下再让其他学生回答,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的学习动机。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爱说”

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它能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学好数学。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对生活实际、游戏、故事等特别感兴趣。在教学时,我就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过生日》情境开始课堂教学。在情境中设置问题学习,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新知。在教学《上下》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过生日―在教室里―回家路上―分房子。”在每个情境中都有对应的数学问题,而这些情节在学生生活中又能找到,学生兴趣浓厚,课堂发言积极,教学效果很好。

三、积极引导,使学生“会说”

由于数学语言的特点:简洁、准确、通用、抽象,尤其是“通用”这个特点,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年龄限制,数学语言还不够丰富,因此在说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说得不完整、不准确的情况。在教学中,我往往选择填空式、模仿式、造句式等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反复模仿,强化语言技能,形成数学语言。例如,在教学《上下》时,我先出现《过生日》情景,再出现“ 在 的上面, 在 的下面”这样的填空式问题,学生通过图中内容很容易就说出(松鼠)在(兔子)的上面,(兔子)在(松鼠)的下面。再让学生根据图中内容反复训练。然后教学“在教室里”时,学生就会自然地说出“桌子在灯的下面,灯在桌子的上面”等准确的语句。

四、开拓思维,让学生“创造性的说”

一年级学生用语言解决数学问题时,不仅要看文字信息,还需要反复看图,获取数学语言信息。再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提取可利用的有效信息,如关键词、关键句、图形、数字等,并将这些信息整合,创造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逻辑性。在“分房子”这一环节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说出把这些小动物分在几层,还要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大部分能根据动物特征来进行分配,并说出“小狗应该在最上面,因为便于观察周围环境,而大象应该在最下面,因为它太重了”等非常有逻辑性的语言。

总之,在教学中,我时刻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情境、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来感染学生,学生的数学语言丰富了,思维开阔了,上课敢说、爱说、会说。并在说的过程中运用数学语言作为学习数学知识的载体,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也就实现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参考文献:

李晓梅.教学情境如何从人为走向自然.小学数学教育,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