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险公司资金投资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新形势下 国内企业 投资方向 投资方向选择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或者发展形态良好,一般会选择在保障自身正常运作的情况下进行对外投资。科学、有益的投资可以帮助企业获取可观的发展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发展。必须重视投资方向的选择,这项工作非常复杂。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决策人员必须充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研究所有投资方向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为企业带来的效益,进而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一、企业投资方向
企业投资方向,企业以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以及更好的发展为目的,把企业自身空余资金投入外部项目,其中项目所涉及的领域即为企业投资方向。在选择投资方向之前,需要对企业的投资目的加以明确。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并非是企业的长远目标,当然,企业的长期目标必然是获取利润,而企业在进行投资方向选择的过程中,结合当前的发展状况,制定的短期目标,比如,拓展发展规模,新技术研发、高素质人才培养。总而言之,企业的投资方向种类繁多。然而,投资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极不稳定,收益和风险同在,最终要采取何种方式,决策者应当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
二、分析企业投资方向的重要性
(一)可以帮助投资方式的确定
企业投资方向的选择应当结合企业短时间内有关投资的目的进行。目的不仅可以有效地指导企业进一步发展,同时极大地推动了企业进步,也是企业做出投资决策的依据。对企业的投资方向展开研究,则可以很好地明确近期企业投资目标,明确企业的投资最终要实现什么,拓展生产规模、转变发展方式还是延伸产业链。与之同时,企业明确了投资目的,才可以确定投资方向,进而可以结合投资目的对投资领域涉及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决定实施何种投资方式。
(二)规避投资风险,保障投资收益
企业投资方向类型多种多样,然而,任何类型的投资方向,都具备一定的风险性。比如,企业的投资为了转变自身的生产模式,然而客观发展的经济条件骤然发生了变化,遭遇了经济危机,生产相关的设备和设备研发的价格全部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企业经济形势随着外部环境的恶化也每况愈下。此状况下,相关投资资金严重不足,导致生产方式转变无法顺利进行,企业自身发展难以维持下去。这充分表明投资极具风险性,同时市场经济缺乏足够的稳定性,也使得风险难以确定,或许会进一步扩散,或许消失不存在。
因此企业要求对自身的投资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确定各种类型的特征,进而对比探究各类型之间的优劣势,最终确定企业的投资目的,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帮助企业收获较好的经济利益。比如,资金使用于生产扩大运用到的硬件设备,这项投资是一次性的,设备保养所需资金相对较少,这种情况下风险不太大,但是,投入的资金用来研发高新技术,研发涉及的费用开支巨大,而后续开展规模化生产依然需要进行巨额资金的投入,这种投资所具备的风险非常大,这是由于研发的新产品的价值是不确定,需要经历市场的严格考验。
三、新形势下国内企业投资方向选择依据
(一)摆脱发展困境,进行产业转型
选择进行行业发展模式转型的投资,这种企业一般是因为自身技术或者营销方式严重滞后,进而使得企业难以满足客户的不断发展要求。也或许是因为企业现在使用费用太高,导致企业承担沉重的成本,使得经济效益不理想。面临这种问题,企业必须进行转型。此时投资方向的选择通常情况下还是会以企业本身所处行的业为落脚点。的确,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企业并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投资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投资对企业内部的资产结构、人力、和物力等配置相关问题形成积极影响,最终极大的拉动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二)投资方向不变,在新产品和技术方面追加新投资
保持原有的投资方向不改变,对新产品和技术进一步追加投资,这是企业进行投资方向选择过程中较为普遍的选择依据。比如,某企业的生产和产品可以被现在市场能够完全吸收,与此同时,应用新型技术的产品也拥有较好的市场形势,企业现在的条件完全可以满足研发需求。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将现有的产品进行合理的保留,同时对新产品的研发进行进一步投资。虽然产品没有之间有一定的区别,不过依然属于行业内的投资。
(三)保留原有的投资方向,保持现有水平的投资
这种类型方向的投资是因为成长期产品,当时当前的生产力和设施运行能力的不足,难以实现规模效益,也难以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面对这种情形,企业可以选择将现在的经营状况进行保留,在保持原有生产能力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企业的经营,加大投资力度。资金的投入用于更新升级现阶段企业所使用设备,或者用于生产形式的引进和改造。
(四)进行行业外的投资
这类的投资方向分为两种:首先,保留企业现在的生产力以及产品,在此前提下进行行业外部的投资。例如,一个发电企业,电力机构发展滞后,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因此企业必须自己筹集资金进行电厂的建设或者联合电力部门进行电厂的建设[1]。其次,全面停止企业原来的所有经营,开展全方位、跨行业的投资,这种投资非常的“决断”,这种投资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特别是企业当前拥有的资源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项投资。行业外投资的选择一般对于生产力弱、规模小、以劳动力为主的企业。
四、投资方向的选择
(一)项目投资前期的调研工作
在进行投资方向选择时,企业应当做好前期工作,对投资项目开展严密的调查。从宏观以及微观两种角度对项目的状况进行分析,彻底分析其商业价值和资源现状,投资环境以及项目自身的条件,并将投资全程实施合理化分析,同时加强关注投资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并实施严密的控制。此外,假如所要进行投资的项目并非在本地,企业还必须对当地市场状况、产品供求、其他环境问题等影响程度实施详细的调查和研究。掌握该地区优惠政策,关注项目和政府机关的合作情况,减少不可预测因素对企业造成影响,有效地掌控风险点[2]。
(二)降低筹资风险,拓宽筹资渠道
在进行投资方向选择的过程中,要求关注筹资的风险的控制,企业,采取多样化的筹资形式,充分了解现在股权、债券筹资以及资本金增资,明确这些筹资方式的优劣势,将筹资形式进行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小资金筹集的成本,显著提升筹资效益,获得最快的资金周转,使得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此外,企业必须强化与外部的合作,争取更加有利的战略合作伙伴联合组织经营。由此不仅可以帮助有效的转移投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对合作伙伴所处地区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部分项目的投资门槛,促进投资的成功几率提高。
(三)建立投资项目管理责任制
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要求企业组建投资审批决策机制。项目最终是否能够获得能够受到各方面都影响,然而企业加强部分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减低风险,增强成功的可能性。其中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项目投资管理责任制,也就是承包单位的法人必须负责项目的全程,从投资开始直至完工结算完毕,一旦出现问题,法人必须负担连带责任[3]。同时需要建立风险管理抵押金制度,也就是说前期的负责调查的员工、中期辅助协调管理的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必须向企业上缴一定比例抵押金,建立风险责任机制,做到风险共担、责任共享,增强工作的人员责任感,有利于帮助提升投资的质量。
(四)制定严密的风险控制方案
所有投资单位都厌恶风险,对于投资的风险和隐患都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规避。我们必须组建风险管理和控制小组,针对投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同时制定风险应急预案,一旦遭遇风险,可以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使风险大大降低,企业足以承受。此外,必须将项目进行参保,有效地将潜在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使得风险得以很好的分解。
(五)有效把握国家政策,适时转变投资思路
在进行投资方向选择的过程中,企业相关人员必须切实了解国家经济政策,把握政策对经济形势产生的作用[4]。企业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应用相关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国家支持推行的项目进行投资,比如环保型产业、新能源产业、循环经济等,进行利益分析对比,考虑项目的可操作性,进而确定项目的投资。
(六)重视项目后评价工作
项目后评价工作是项目完成之后,对项目从投资到完工结算实施全方位的分析和归纳,是为了很好的总结经验教训,帮助未来的项目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对后评价必须引起充分的关注和重视,以便为日后的投资积累良好的经验,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投资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五、结束语
企业投资方向类型多样且具有较大差异,市场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投资方向也随之蕴含较大风险,因此,要求详细分析投资涉及的相关因素。文中笔者首先对投资方向相关特点和性质进行简单的阐述,进而详细分析投资方向的选择依据,阐述如何科学地选择投资方向,同时有效的控制投资风险,为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艺华.对培训企业投资方向选择的关键性问题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05):69- 137.
[2] 甘晓梅.企业投资方向选择的关键性问题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07):78- 349.
[3] 李涛.当前新形势下国内企业投资方向选择[J].财经界(学术版),2015(14):55- 56.
关键词:保险公司 财务风险 财务分析 防范
一、保险公司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概述
若论其根本,保险公司本身实际就置身于各种风险漩涡之中,是对风险进行经营的一种企业类型。其以保险的形式集中处理各类风险,并将损失进行均匀分摊。针对其特殊的企业性质和类型,通过财务分析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对保险公司而言,尤为重要。而在利用财务分析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之前,首先要对各类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与衡量,即“感知风险”。其后才可进行“分析风险”。利用财务分析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规避,争取以最小的分析成本获得最优的财务风险防范成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险市场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趋于过剩。保险公司逐渐落入一种怪现象,即经营规模越大,亏损越多。保险的保障能力也因此受到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纵然有客观原因,但是保险公司自身未能对财务风险进行良好的防范和分析,是其主要原因。当前,倘若将财务风险防范比喻成保险公司这匹马车的拉的马匹,那么财务分析将是驾驭马匹的马夫。马夫的作用往往更加重要。
二、保险公司财务风险与财务分析的现状及其中的问题
(一)保险公司资金利用率较低,投资规模和投资品种过于狭窄和单一
一直以来,我国很多保险公司都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即“重规模,轻效益”。在这种主观认识下,保险公司对保险资金的利用较为忽视。倘若单从理论上讲,保险公司的资金投资利用率应为100%,投资方向主要是债券、股票、不动产以及抵押贷款、银行存款等。当前的发达国家保险公司资金投资利用率能达到九成左右。而我国即使是发展中国家,但保险公司资金投资利用率却只有五成多。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在有限的投资中,投资方向和投资品种也基本仅是公司债券、基金等。投资规模和投资品种过于狭窄和单一。
(二)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缺少财务分析的复合型人才
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其实很广泛,如前文已述,可以投资于债券、股票、不动产以及抵押贷款、银行存款等。虽然现在保险公司的投资范围和品种过于狭窄和单一,但是随着保险公司的发展,倘若投资范围逐渐广泛,那么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将会面临新的挑战。而且根据著名的保险理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就需要保险公司针对不同的保险品种和偿还期限,制定不同的投资策略。虽然这种投资模式能够将财务风险有效的遏制在摇篮里,但是对财务人员的财务分析工作加大了难度。要求财务分析人员不仅具有财务分析的基本专业能力,还要对各类投资品种;每种投资品种的特点、偿还期限;投资组合等要有充分且全面的了解。这就要求财务分析人员是具有开阔财务视角、懂的各种投资内涵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财务分析人员却很少具有这些能力。
(三)保险公司在财务风险防范的财务分析之中对财务信息关注度明显过高,忽视了其他因素
我国的保险公司通常也是以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原则。在财务风险分析时,侧重于在该原则下研究财务数据,对非财务信息把握和关注较少。但是,财务分析虽然对财务数据的利用更方便也更直接,但是由于财务数据多是来源于财务报告,在时间上已经滞后,是对保险公司过去事项的总结归纳。因此,单靠来自于财务报告的财务信息数据分析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未免过于滞后和失效。同时,保险公司在财务风险的分析过程中,对非财务信息的利用较为忽视。其实,保险公司属于高风险企业类型的同时,受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家政策等的影响也往往较大,有时这些非财务信息甚至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更大。因此,忽视对这些信息的关注和分析,从长远来看,对保险公司其实是极为不利的。
三、加强财务分析,防范财务风险
(一)通过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加强财务风险分析
对于一个公司的经营来说,稳定的现金流是保险公司持续经营的根本。从短期来看,公司的维持不仅仅关心的是企业的盈利,更重要的是合理分配和管理各项现金流量,保证公司的资金链不会断裂。对于一个生产经营较为稳定的企业,它的往来款项会趋于稳定,而且往往大于其净收益。因此,保险公司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要重视对于资金往来款项的管理,建立一套严谨并敏感的资金流动性预警体系,在公司资金流动性降低时能够及时的做出警示。并且,保险公司在编制资金流量预算时就要慎之又慎,把保证资金流动性放在首位。从而在现今流量预算的基础上,对财务的各项数据再进行汇总分析,对于保险业务的未来现金流入量和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出较为合理的分析,以谨慎性原则为指导,建立全面预算。以月份、季度、半年、一年为不同的统计分析区间,采取不同的基期数据,对各区间数据进行同比、环比分析,找出个中原因,为新预算的编制奠定基础。
利用杠杆可以成为保险公司的生命线,公司正是通过将财务杠杆作用最大化来实现公司的经常经营。因此,对于分析举债业务的风险需更为看重。重视对于各种投资组合的风险分析,以及对各投资单位的经营分析是保险公司财务分析的重中之重。保险公司应综合利用投资收益率、每股收益等投资指标。
(二)保证资产和负债相匹配,合理利用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保险公司的经营方式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负债经营方式,这就要求保险公司重视其自身资产与负债的匹配问题。这里所说的匹配,不仅仅限于数量,在期限和结构上同样需要匹配。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并不能简单的累加,而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均衡。比如对于不同的险种,要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例如人寿保险是一种长期保险,强调安全和稳定,投资时就可以选择长线、营利性高的投资项目,比如投资不动产;而非寿险则需要强调流动性,不应采取不动产投资。任何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都应当做到科学和严谨,在选择投资时不能够盲目。应做到投资前要对每一个投资项目做充分大量的数据搜集和整理,测算每个项目的风险水平。公司投资的盈利的提高往往需要牺牲资金的安全性或者流动性,而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强化则往往预示着盈利的降低。当然,现今的保险公司在选择投资时,一般都会采用“一揽子”的投资方式,建立几个不同的投资组合,将投资风险合理的分散到几个不同的投资个体当中,例如金融债券、政府债券和股票的组合,这样盈利性高、流动性差的项目就和盈利性低、流动性强的项目组合在一起,通过调整它们之间的机构关系,人为的修订风险水平和盈利水平。
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是保险公司投资管理最为重要的三个原则。所谓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与负债期限与利率的对称关系,来综合分析企业营利能力、资金流动性和投资安全性之间的平衡关系。按照期限和利率相对称的原则,保险公司可以对其资产和负债的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收益的最终目的。这种方法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大型保险公司所应用,它对公司投资资金的管理起着较为积极的作用。
(三)强化保险财务业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培训
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员要具备较为全面的业务分析能力,尤其是对于公司的领导,更应重视自身知识的丰富和业务能力的强化,做到不仅保险业务精通,还要拥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具备与保险业务相关的金融和法律知识,看问题能够从更高更全面的角度着眼,当然,较高的职业操守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人员管理方面,公司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发掘好学上进责任心强的员工,挖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委以较为重要的职位。并且,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不断督促和激励他们建立更好的业绩,对于能力进步或者业绩较好的员工给与优厚的奖励,对业绩下滑或者缺乏管理能力的管理人员严格惩处。当然,在业绩分析时也要考虑到市场环境的变化,不能一味的要效益。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便能够不断激发公司员工的进取心和活力,全面提升公司内部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仕林.入世:保险业如何“保险”?[J].中国工商,2011(11)
[2]李琼,赵明浩.寿险公司信用评级制度探析[J].华南金融研究,2012(05)
[3]孙祁祥.中国保险业:矛盾、挑战与对策[J]. 经济科学,2009(04)
[4]徐扬.信贷风险分析中的非财务因素风险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0(11)
货币市场
完整的货币市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要有丰富的货币市场工具可供交易;二是价格应是开放的,即利率是市场化与自由的;三是有不同类型的众多市场参入者;四是要有优化的结构和层次。目前我国交易的品种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交易的国债、中央银行融资债券、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和高信用等级的中央企业债券等债券,兑现基本不成问题。在国债回购市场中尽管目前不尽规范,证交所系统和银行系统不能联网,容量小,效率不高,但这些问题应会很快克服。资金拆借的期限一般较短(大部分是在一个月以内),拆借的双方大都为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机构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信誉良好,拆借市场采取抵押的方式,增强了资金偿还安全性,拆借的额度一般较大,比较适合保险资金的运作,风险相对不大。在国债买卖中,保险公司平均收益率维持在5%左右,对货币市场的介入目前应主要限定于国债和重点中央企业债券,对一般的债券和商业票据应暂不介入,条件成熟后逐步全面介入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自1992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市场规模、市场工具和市场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1998年,我国股市市价总值、流通市场值与GDP比率分别达24.52%和7.22%,因此保险资金介入证券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选择。
1、直接投资股票或基金市场
(1)充当战略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参入新股的认购
以目前的情况而论,历来新股的收益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相对定期存款要高出许多。以1998年为例,平均年收益率在15%左右,而且基本不受股市波动影响,2000年的收益更高,最底的高达30%,高的超过200%,充当战略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参与新股配售,在短期内是保险资金运用的良好选择。当然,随着新股发行方式的改革和申购资金的不断增多,以及新股发行的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收益率也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
(2)直接介入二级市场买卖
保险公司参入股市的自营业务是必然趋势。保险公司并非没有股市投资人才,而且这种人才也不难获得,保险公司在国债市场上的良好表现就是明证,2000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在证券投资基金上波段式操作,赢利率达到10.52%也是一个证明,根本的问题在于要不断搞好保险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保险市场的良好竞争机制,同时使用不同的金属机构在政策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市场的竞争机制。决定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模式。当然,在投资的前期阶段,可借助证券公司的投资咨询力量,利用证券公司的专业优势。
2、通过证券公司投资股票市场
入股证券公司或委托证券公司投资,目前收益较高。如证券市场上的超级机构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华夏证券公司、国泰证券公司、南方证券公司,1997年的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分别为38、16.2、22.6、15.7;国信证券、大鹏证券的盈利能力也很强,均在1999年上半年火爆的股市中完成了全年的任务,而且1999年国信证券的人均利润高达240多万元,净资产利润率超过35%,在短期内委托信誉良好的大型综合性券商进行资金运用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3、发起设立保险基金或通过证券投资股票市场
(1)通过证券投资基金
保险资金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间接入市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因为证券投资基金的经营水平和分红水平目前基本令人满意,同时因为它们数量多、规模大,便于保险资金运用,基本可以作为保险资金的选择之一。目前由于限定保险公司仅能投资与证券投资基金间接入市,才导致了在庞大的保险资产由于受持有每一基金不能超过10%的限制才对每个基金均有大量投入的怪现象发生,同时由于证券投资基金少,大的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额度使得它不得不超过持有10%以上的单一证券投资基金。
(2)通过开放式基金进入股市
开放式基金的最大优点是避免了投机炒作,管理更为公开,更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为投资者真正分享专家的理财业绩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具有优胜劣汰和良好的市场约束的特点,透明度高,流动性好,是国际投资基金的主流品种,是市场长期发展的产物和选择,也是我国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方向。(3)通过保险投资基金
根据不同保险资金的特点,由寿险公司发起设立的保险基金的存续时间应相对长一些,而由产险公司发起设立的存续时间相对短一些。由于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保险资金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因此保险基金的形式可以更多地采取开放式基金的形式,而开放式私募和公私结合的募集方式为主要的途径,便于保险公司套现。
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
1、投资监管应从投资方式控制转为比例控制,实现投资的多元化。
日本的投资方式有:有价证券投资、不动产投资、银行存款、短期资金交易及各种形式的抵押贷款,并规定各种投资比例。我国保险投资方式的单一极大的限制了资金运用的有效性,而投资方式的灵活多样能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不同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自身的投资方式,保险监管机构也可以利用明确的资金比例引导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向,确保保险投资的稳定性,防止过度投机,保证保险公司在兼顾安全性的同时获得较好的收益。
具体说,应在放宽投资渠道的同时,对寿险资金运用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通过各种规定限制保险投资品种的比例,达到资产和负债在种类和时间上的合理搭配。这一投资比例的大小可随投资环境的完善而逐步扩大,在投资环境尚未完善时,投资比例应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其后逐步扩大。
2、逐步放宽投资政策,允许国内保险公司选择海外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进行投资。
针对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完善,投机盛行,风险较大的状况,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必要的政策,规定一个最高比例,允许其在海外投资。国外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大多具有良好的组织设施和完善的投资环境,电子化程度高,法律制度较为健全,是良好的二级流通市场,投资收益率与国内相比较高,能够保证保险资金增殖。这样做既能增加国内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扩大投资组合,降低风险程度,而且还能为国家创汇,为增加外汇储备做一点贡献。
3、结合现阶段国情,进行基本设施投资。
我国目前国内需求不足,消费不旺,就业压力大,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是政府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加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在当前西部大开发的条件下,此举更具有现实意义。可以考虑靠发行政府债券或金融债券,由保险公司定向购买,将保险资金投资于基本设施建设。保险资金作为一种长期性资金,需要一种收益稳定、风险小的长期投资渠道,基础设施投资由于具有资金需求大、占用时间长、收益稳定、风险小的特点,能够满足保险投资的需要,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迫切需要寻找资金来源的时期,有效地利用保险资金,既可以解决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缺口,又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效益,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响,代表着保险业与证券业混业经营的发展新方向。保险投资证券化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选择,有利于形成银行、保险、证券业三足鼎立的金融市场格局,因此我国应该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
保险投资证券化是保险公司为了取得预期的收益,将保险资金投向资本市场,用于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使它们的投资结构向证券化方向发展。保险投资的证券化发展,不仅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繁荣,而且能使保险公司获得相当可观的投资收益,提高保险业经营的稳定性和偿付能力,是保险业逐步走向与证券业混业经营的新趋势,必将对各国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一、国际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的背景分析
1.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结构的变迁为保险投资证券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直接融资逐渐取代间接融资占据了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发行债券、股票日益成为社会融资的主要渠道。如1996年,美国、欧盟等国家证券在金融资产中的比重占到65%,证券市值占GDP的比例美国为244%、德国为133%、印度为94.4%。金融市场融资结构的这种变化为保险业创造了有利的投资机会,而保险资金所具有的长期性、稳定性、规模性特征又恰好与这种变化的要求相吻合,使得证券投资在保险公司的金融资产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据统计,目前全球证券市场上有40%的投资资产为各国保险公司所控制。
2.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和保险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快了保险投资证券化的发展步伐。近20年来,世界经济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国际保险业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1998年全世界保险业保费收入近4万亿美元,保险业总资产达到约8万亿美元。保险业的迅猛发展,给保险公司带来巨额收入,大大增强了保险业的资金实力,使它们成为资本市场上非常重要的投资者。
3.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势头迅猛,金融创新活动日益活跃,为保险公司提供了丰富的投资品种、多元化的避险手段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拓展了保险投资证券化的选择空间,使保险公司能够通过合理安排资产结构和有效的证券投资组合,高效安全地运用保险资金。
4.世界各国普遍放松对保险业投资的限制,为保险投资证券化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8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各国纷纷放松对金融业的严格管制,实行相对宽松的监管政策,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和渗透不断加剧,保险业为了应对经营环境的变化,加速了向证券业的渗透和融合,使证券投资成为保险公司最重要的资金运用方式,保险公司的盈利也越来越依赖于证券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5.国际保险市场日益饱和,业务日趋竞争激烈,保险供给出现严重过剩现象。大多数保险公司在保险经营过程中不但没有取得盈利,反而出现了巨额的经营亏损,不得不通过扩大资产投资的方式来提高盈利水平,弥补承保亏损,这是国际保险投资证券化取得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如表1)。
1975-1992年西方发达国家保险业收益状况表1(单位:%)
项目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瑞士承保收益率-8.020.330.51-11.6-8.72-8.48投资收益率14.448.488.7213.0113.2911.55综合盈余率5.84.564.991.384.573.07
资料来源:瑞士《西格马》杂志1997年1期
二、保险投资证券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对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采取了“金融抑制”政策,使大量的保险资金只能以银行现金、银行存款的方式低效运行(如表2)。虽然近年来我国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步骤,但与国际保险业投资证券化的发展潮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从长期效应来看,逐步全面放开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比例的限制,加快我国保险投资证券化的发展步伐,对我国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形成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三足鼎立的金融市场新格局。
中、美、英、日等国寿险资金运用结构比较表2(单位:%)
投资项目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瑞士银行存款72.99.40.110.61有价证券10.55166.143.744贷款8.327.48.127.32不动产1.83.519.64.715其它6.58.76.113.738
(一)保险投资证券化有利于调整我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提高宏观金融运行效率。
1.有助于提高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使保险公司成为资本市场上最大的资金供应者之一,它们在一级市场上大量承购和包销有价证券、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证券,能有效地引起信用规模的收缩和扩张,影响社会货币供应量。这样,中央银行在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时,通过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密切配合,能大大提高操作的有效性,顺利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
2.有利于理顺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增加经济建设资金的有效供给。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可以使沉淀于商业银行中的那部分保险资金以证券投资的形式被激活,开辟了社会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的新途径,从而扩大了社会信用的规模,增加经济建设资金的有效供给。
3.扩大了直接融资在社会金融资产中的份额,有利于调整我国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有利于扩大我国资本市场容量,疏通直接融资渠道,适当分流储蓄资金,为企业创造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必将对我国金融市场形成以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格局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保险投资证券化是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完善市场结构的客观要求。
1.有利于增加证券市场资金的有效供给,扩大证券市场规模。与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金融市场证券化进度还相对滞后,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证券市场发育不完善,社会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机会,证券市场资金有效供给不足。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能有效地扩大我国证券市场的容量,给资本市场注入稳定而强劲的资金来源,对于增加我国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繁荣证券市场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2.有利于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改变我国证券市场上散户过多、投机性太强的现状,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建立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证券市场新格局,促进我国证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3.有利于证券市场结构的完善,活跃市场交易。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使保险公司成为证券市场上活跃的交易商,它们在一级市场上承购、包销、配购新证券,可以刺激一级市场的发行;在二级市场买卖证券,能够提高资金的流动性,活跃二级市场。这些既有利于改善证券发行、交易市场结构,又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中各类资产的比例结构。此外,保险资金通过创立或配售、申购投资基金、建立和加入信托投资公司、金融咨询公司等,能够促进资本市场的组织结构更加完善。
(三)保险投资证券化有助于保险职能的全面发挥,壮大我国保险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1.有利于加快我国保险公司商业化运营的步伐,全面发挥保险业的经济职能。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将大大增强保险公司的投资意识和盈利意识,转变企业的经营观念,从而充分、全面地履行保险的经济职能,提高保险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有利于提高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预期效益,增强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化解利率风险和经营风险。银行自1996年以来先后7次降息,使以银行存款为主的保险资金的预期收益急剧下降,产生了严重的利差倒挂现象。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有利于保险公司通过投资组合的选择,优化资产分布结构,获取高额稳定的投资收益,提高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化解经营风险。
3.有利于保险公司调整险种结构,提高开发新险种的积极性。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扩大了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提高预期收益和偿付能力,有利于激励保险公司开辟新的服务项目,如开办投资分红式保单、保单贷款业务等,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形成保险经营的良性循环,加快我国保险业发展。
4.有利于提高民族保险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奠定开放我国保险市场的雄厚经济基础。我国加入WTO以后,金融服务业特别是保险业将面临着国际保险集团的极大冲击。外国保险公司的资金投资渠道比较畅通,可以投资股票、国债、企业债券甚至以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房地产领域,获取丰厚的投资回报,从而可以通过低费率、支付高费的方式进行保险商品倾销,抢夺国际保险市场份额。加快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有利于我国保险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逐步增强我国民族保险公司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奠定我国保险业加入WTO的经济基础,迎接保险市场开放对我国保险业带来的巨大冲击。
三、推进我国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保险投资方式的多元化,逐步放开保险资金运用方向的限制,可按以下方式进行:
1.允许保险公司参与各类债券的发行和交易。国家在发行政府债券、企业债券时,可按照一定的比例向保险公司定向配售。保险公司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自由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从事债券的现货和期货交易。
2.允许保险公司以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间接进入证券市场,从事一级市场基金的发售和二级市场基金的买卖,逐步改善保险资产的投资结构,提高证券投资的比例,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
3.由保险公司单独或与其它金融机构合作的形式共同发起设立证券投资保险基金,委托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和运作,出资方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共担风险,使保险资金以投资基金的形式直接进入证券市场。
4.保险公司作为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起人,成立专门的保险基金管理公司,对保险基金的运用进行专业化管理,使保险公司根据保险资金期限的长短、公司偿付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合理安排投资组合,这样既有利于控制保险投资的风险,又有利于提高保险投资的收益率。
5.全面放开保险投资方式的限制,使保险公司以机构投资者的身份直接进入证券市场,参与股票的申购、配售和交易,形式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保险投资管理制度,为保险投资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二)加强保险投资监管法规和制度的建设,尽快完善《保险法》中有关保险投资的实施细则及其它相关的配套法规,对保险资金运用形式实行结构管理和比例管理。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保险投资监管经验来看,对保险公司开放投资方式的限制和严格控制投资比例,两者不可偏废,前者是为保险公司提供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创造投资机会;后者是为了控制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保持财务的稳定性和必要的偿付能力。我国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公司投资方式和投资比例的规定则显得粗略,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平安、新华、太保、太平、人保五家险企总投资收益率均突破7.0%大关,中国太平更是高达7.8%,创集团八年来最高水平。中国平安增幅最大,达2.7个百分点。而中国人寿的投资收益率最低,为6.24%。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主任王绪瑾对《投资者报》记者分析称,2015年保险业投资收益情况较好与保险公司风险控制方面动作密切相关。“2015年虽然股市情况不容乐观,但保险公司在股市方面的投资仍获得乐观收益。”
太平投资收益率最高
在2015年较为动荡的投资环境下,六大上市险企的总投资收益率仍较2014年同期有所上涨。数据显示,2015年太平、平安、新华、人保、太保、国寿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7.97%、7.80%、7.50%、7.30%、7.30%、6.24%,其中中国太平总投资收益率位居榜首,年报将收益率提升的原因解释为投资资产规模的增长。
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下降、权益投资占比上升的现象并非中国太平独有,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险企也出现类似情况,基金、理财产品比例的提高带动权益投资占比增加。
中国人寿2015年总投资收益率虽较2014年有0.88%的小幅上涨,但仍处于上市险企的低位水平。对此,国寿副总裁杨征表示,国寿在利率下行、流动性溢价、风险溢价收窄、优质资产稀缺的大环境下,着眼于长期的资产配置结构优化。
中国平安2015年总资产收益涨幅为80%,由此看来,2015年下半年股市大跌并未对中国平安产生过大影响。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解释称,平安在2015年4月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减仓约400亿元。平安年报还显示,公司动态配置权益资产及权益投资分红收益率同比上升也成为总资产收益涨幅较大的原因。
2016平安偏爱高分红蓝筹股
陈德贤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2016年国内投资环境难言乐观。一方面,由于债务、科技对劳动力需求的挤出效应等结构性问题,以及产能过剩、去杠杆、去库存等周期性问题使得全球普遍面临通缩压力。另一方面,信用利差扩大导致全球资金流动频繁。
在此投资环境下,陈德贤称,2016年平安在权益资产方面将主攻高分红股和优先股,以及估值合理,基本面比较合理的蓝筹股。
去年中国人保的总投资收益也创下了历史新高,人保资产副总裁王小青认为,未来在资产投资方面,面对压力,也有新的机会。中国人保集团始终坚持稳健的投资原则,守住不击穿偿付能力的风险底线。“2016年,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比重或有所降低,也会选择一些优质标的做长期战略投资。”
关键词: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金融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与发展机遇,管理经验的交流也为金融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各种保险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然而由于管理理论、管理手段尚不成熟,金融企业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风险,财务风险尤其突出,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与竞争力的提升造成巨大威胁,深入探讨分析财务风险管理成因及干预措施,为金融企业安全经营保驾护航。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相关问题概述
1.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种,指的是企业的专门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之中,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手段对企业融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的分配使用以及资金政策等一系列与财务有关的事务的管理,目的在于明确企业资金动态与流向,加强资金管理,合理配置资源,使企业获得最大收益,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与企业稳定发展。
金融企业作为直接整合资源、为实现价值利润等效流通为目的的企业,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对融资投资与资金的利用、资金的周转有更高程度的要求,即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更高程度的要求。财产保险公司则是金融企业的典型代表,其以相关财产保险业务为主要经营对象,承担巨大的风险与偿付责任,面对剧烈的市场竞争与强大的经营压力,财务管理在公司的经营之中显得尤为重要。
2.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其财务管理经营活动之中,由于受到各种可控制的或者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影响,包括人为的或者自然的因素,在企业融资筹资、投资、资金使用分配中出现失误或问题,导致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致使企业在运用过程中,实际与目标发生偏离,甚至出现了偿债能力危机,使企业陷入资金危机,导致企业收益下降。
财务风险在企业的管理经营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无可避免的,财产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单位,与其他金融企业相比,由于投保人具有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导致财保公司具有特殊性,偿付风险可能会使财保公司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
二、金融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1.金融企业的筹资风险
金融企I的正常运营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所以金融企业需要从各处进行融资,以财产保险公司为例,筹资环节关系到财险公司的运营规模、资金周转与资本结构,如果筹资过程中出现问题,极易引发财险公司的筹资风险,如公司通过借贷方式进行融资扩大公司经营范围与规模,借贷越多,利息也会越大,负债规模也会过大,超出公司的承受能力,会给财险公司带来巨大经济压力,经分析研究,财险公司出现财务风险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筹资方式选择不当
在实际运营中,可供财险公司选择的筹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吸引其他企业与投资商入股等,财险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使其保持在一定的比例或者范围之内,如果资金方式选择不合理,将会导致公司负债过多,面临财务风险。
(2)筹资规模过大
财险企业为扩大经营规模与经营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会过多进行筹资,为偿还债务,又以筹资弥补筹资债款,将会陷入无限筹资的循环,致使公司负债规模愈来愈大,公司将面临巨额债务以及利息,如果公司经营不善,公司可能将面临无能力偿还债款的风险,甚至会导致破产。
2.金融企业的投资风险
金融企业的资金的筹集其真正目的是用于企业的投资,通过投资来获得更好的收益与利润。财保公司通过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协议来获取保费,将保费用于其他产业其他领域的投资,是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与其他金融企业不同,财险公司所收取保费,在投保人发生保险事故时,需要向投保人进行理赔,如果财险企业投资比例过大或者投资时间过长而无法获得及时收益,在进行保险偿付之时可能会面临财务风险。
(1)投资安全性风险
财险公司在进行投资之时,过多关注其投资领域投资方向可能会带来的巨大收益,而忽略了对投资对象与被投资方进行考察与全面的了解,忽略了对投资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的考察,进行盲投,如果被投资方经营不善产生亏损或者缺乏信誉,财险公司不仅不能获得投资收益,还会承担一定损失,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公司面临财务管理风险。
(2)投资方式单一
可供财险公司选择的投资方式与投资渠道多种多样,如投资房地产、国债等等,每种投资方式将会面临不同的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市场发展规律下,风险越大的投资方式可能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大,如果企业将资金都投入高风险行业,虽然可能会获得巨额收益,但同时也面临巨大风险,一旦稍有差池,可能导致血本无归;如果公司将资金投入低风险行业,如债券,虽然风险小,但将来所获得的收益也相对较少,无法满足收益要求。
3.金融企业的运营风险
金融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财产保险公司以经营风险为生,其在运营过程中保费的测算、保费收取、事故理赔等环节也会面临财务风险,需要公司管理者进行重视。
(1)保费测算风险
财险公司在市场中面临巨大竞争,为了尽可能的吸引客户,扩大市场份额,一些财险公司在保费测算方面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以过低的保费来吸引客户进行投保,在此情况下,保费将不能满足赔付的需要,财险公司将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2)保费收取风险
保费是财险公司获得融资的主要来源,保费的收取关系到公司的收入、投资的份额、员工的保障,如果保费因为客户财务状况等原因不能及时收取,且应收保费比例过大,将会对公司的实际收益造成影响,给资金周D、事故理赔等造成困难,使公司面临一定财务风险。
(3)理赔环节风险
财险公司收取保费,对客户的财产等进行保险,就一定要面临相应的理赔问题,目前大多数公司的理赔水平不够高,在理赔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漏洞,缺乏高素质的理赔鉴定人员,对伪造事故等事件的鉴定能力不足,使理赔过程中赔付失误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公司造成严重财务风险。
三、财产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面对各个环节中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金融企业特别是财产保险公司应该如何进行风险的管控,对风险进行有效监控与评估,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带来的损失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1.筹资环节的风险控制
金融企业要树立坚固的风险意识,强化公司员工的风险教育,使每一位员工都深刻认识到积极应对财务风险对企业与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金融企业还应该建立一整套切实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设置专门机构对企业财务筹资风险的预测、监控、评估进行管理,提高规避筹资风险的效率,在筹资风险发生之事,能及时发现并上报,便于管理者采取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同时,企业管理者应该合理安排筹资比例,将总筹资金额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保持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
2.投资环节的风险控制
企业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自身能力,在充分考察想要投资项目的安全性、收益度以及被投保公司的经营状况与信誉度的情况下,慎重进行投资,对投资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深入分析,提前预防。此外,企业管理者应该选择多样投资方式与投资渠道,多方面考察比较,合理分配投资比例与投资数额,在保障企业周转与赔付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尽可能减小投资风险,提高投资的收益率。同时建立专门投资分析机构,招聘专门投资收益分析人员为企业投资贡献力量。
3.运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金融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避免盲目竞争,对企业安全经营产生影响,在保障收益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应收账款的回收,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对于财险公司,应该提升公司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素养过硬的鉴定团队,减少理赔过程中的失误,保护公司权益。
参考文献:
[摘要]同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和保险存在着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的关系,在信托、保险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一方面信托未作为保险投资渠道而得到重视和利用,另一方面保险业面临着拓宽资金运用渠道的当务之急。应将信托纳入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促进保险资金运用多元化,加速保险公司投资业务的发展;根据保险资金的性质特点和运用原则,灵活设计信托产品,为信托赢得资金来源;根据信托业发展需要,开发新的保险产品,开辟新的保险市场,推动保险服务创新;加强信托、保险金融服务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一、从信托业、保险业的职能看,信托业和保险业存在着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的关系
目前,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契约关系成熟、商业信用乃至货币信用的发展,以及分工的日益精细繁复,信托得到了蓬勃发展。保险公司既是风险保障的提供者,又是金融资产的管理者。在创新和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各金融机构业务全能化、综合化,积极开发新产品,信托适应性强,灵活多样,富于弹性,保险公司管理着全球40%的投资资产,保险和信托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美国的信托业经历了起源于保险业,后逐步推广发展成为商业银行兼营信托业为主的信托模式的发展历程,目前金融信托业已成为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信托机构可成为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成员。在美国,保险公司是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上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并通过本身的风险管理的专业能力,以抵押贷款信用保险为资产证券化增强信用。美国的保险公司通过创立或加入共同基金、不动产信托投资公司等多种信托方式拓展投资渠道,如投资不动产信托(REIT)不向美国联邦当局交纳所得税,同时必须将其收入的90%分配给股东,美国许多州也对REIT豁免交纳州所得税,REIT与债券、股票的相关性均很低,有利于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日本1996年的金融改革取消了银行、证券、信托子公司的业务限制,允许信托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允许寿险、财产险以及保险业和其它金融业相互渗透,取消保险公司资产运用限制,放宽保险商品设计限制,废除养老金“532”资产运用限制,放宽证券投资信托资产运用限制,人寿保险公司可以作为形成财产基金信托的受托人,日本已经进入了“信托时代”,信托的金融功能和财务管理功能均得以充分发挥,信托业务蓬勃发展。英国的投资型保险是将终身险、养老险、定期险及年金金额与投资信托基金的市价连接起来,英国寿险公司通过与既有的投资信托公司合作、与既有的投资信托基金的管理公司合作,共同创设投资信托基金,自行创设投资信托公司自行管理等方式进入单位连接保险市场。由于英国是投资信托的发祥地,投资型保险顺利发展,投资型保险保费占总寿险保费比例达到50%。
三、加强信托保险的互动发展是中国信托业、保险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初步形成了国有、民营和外国资本共同参与的保险市场体系,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可运用的资金不断增加。截止2003年底,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已达8739亿元,预计到“十五”期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将达到10000亿元。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渠道逐步拓宽,如允许保险公司购买中央企业债券、参与同业拆借市场的回购、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办理大额协议存款等。根据保监会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2003年我国保费收人为3880.4亿元,截止2003年6月底,银行存款为3576.3亿元,国债投资为1262.5亿元,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为365.8亿元,资产总额达7782.6亿元。由于保险投资体制不完善,资金运用率普遍偏低。从现有的保险投资结构来看,目前保险资金仍以银行存款为主,占保险资金运用额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国债,其它为投资证券投资基金、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等。而银行存款中人民币大额协议存款占72.1%,由于协议存款的利率大幅度下调,使保险业的资金收益下降。由于受资本市场的影响,保险业2002年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率是负21.3%,从而使保险业的资金运用率由2001年的4.3%下降到2002年的3.14%。在保险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保险业的发展面临着如何拓宽资金运用渠道,在保证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盈利能力的问题。
与证券市场低迷形成对比的是,不断涌现的信托产品相继掀起了购买热潮。随着《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实施,信托投资公司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功能和市场定位将逐渐廓清。信托投资公司将回归本业,作为经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专业化的、综合性的资产管理机构,适应社会对外部财产管理制度的强烈要求,基于委托人的信任广泛开展受托理财活动。信托投资公司可以受托经营资金信托业务,受托经营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的信托业务,受托经营国家有关法律允许从事的投资基金业务;作为投资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中介业务等。受托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券、企业债券的承销业务,可以接受为了公益目的而设立的公益信托等。在管理、运用信托财产时,可以依照信托文件的规定,采取出租、出售、贷款、投资、同业拆放等方式进行。信托公司受托理财的信托财产,除了现金、动产、不动产、股票、有价证券等有形资产,还包括物权、债权、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信托法》、(管理办法)为信托业的重塑和市场化经营提供了很宽的业务边界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信托投资公司在目前金融业分业经营的背景下,事实上成为国内唯一准许在金融市场和实业领域同时投资的金融机构,根据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之间的热点灵活改变投资方向,具有国内其它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行业优势,从而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凭借其专业优势推出各具特色的信托产品,集合社会资本,投资经济建设,开创了以信托计划为金融工具投资城市土地开发、基础设施、房地产建设的新通道,具有稳定的投资回报、良好的流通性、安全、稳健等特点,从而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追捧。
进入2003年,随着股市行情的变化,面向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信托计划纷纷面世。信托产品的设计反映出信托公司具有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能够根据实业投资和证券投资之间的热点转化,灵活地改变投资方向的优势。根据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的追踪统计,自2002年7月18日至2004年1月末,已推出的集合信托产品达255个,总规模约为252.62亿元。广泛涉及城市土地开发、基础设施、房地产建设、管理层收购、证券投资、外汇、不良资产的处置、融资租赁、股权投资等,信托产品的开发日益市场化和多元化,信托创新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亮点。
由于信托公司在办理信托业务过程中,不得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和其它公共媒体进行营销宣传,接受委托人的资金信托合同不得超过200份,保险业聚集的可用于中长期投资的巨额保险基金成为信托公司营销的重点。然而,与银行、证券、保险并列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四大支柱的信托业还远未作为保险的投资渠道加以重视和利用。金融业内部加强协调和沟通,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求。加强信托、保险的合作,在合作中优化资源配置,进行优势互补,是信托业和保险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四、加强信托、保险合作的思路
(一)将信托纳入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促进保险资金运用多元化,加速保险公司投资业务的发展
投资管理已成为发达国家保险公司经营的重要环节,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提高保险资金使用效率,已成为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新(保险法)对原有资金运用的禁止性规定作了适当修改,授权国务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对其它资金运用作出具体规定。应充分认识信托具有功能齐全、手段灵活、综合性强的特点,可以连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以出租、出售、贷款、投资、同业拆放、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为信托资产提供金融服务的作用,将信托纳入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利用信托的桥梁和管道作用,利用信托的专业理财优势,投资国家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而打通保险资金运用于基础设施、市政建设等众多领域的通道。
(二)根据保险资金的性质、特点与运用原则,灵活设计信托产品,为信托赢得保险资金来源
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职能、融通资金职能和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使之必然要运用保险基金。保险基金是保险公司专门用来履行保险合同所规定的赔偿或给付义务的专项资金。由于保险资金的筹集和支付受保险契约的制约,所以保险基金在履行经济损失和给付义务方面就具有保证性、及时性和条件性的特点。保险资金不仅要保证其专用性,而且还必须具有随时处于备付状态的变现能力。保险基金的性质、特点与构成决定了保险基金的运用原则,保险基金的运用更注重安全性和流动性,以保证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因此信托公司利用保险资金开发信托产品时,必须增强流动性、安全性的设计,利用银行、证券、网络等渠道提供交易、转让、质押贷款等流动性平台,在强调本金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低风险下的较高回报,吸引大规模的保险资金为信托赢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根据信托业发展需要,开发新的保险产品,开辟新的保险市场,推动保险服务创新
由于央行规定,信托投资公司从事信托业务过程中不得承诺信托资金不受损失,也不得承诺信托资金的最低收益。信托投资公司在推出信托产品时为了增强信托产品的吸引力和投资者的信心,在确保资金安全控制风险方面应采取多种保障措施,如利用良好的政府背景由地方财政予以支持,进行资产抵押和质押、股权回购、第三者担保、风险评估、利用银行信用增信等。可发挥保险的保障和经济补偿职能,开发增强信托产品安全性的保险产品,开拓新的保险业务领域,由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信托风险,为委托人提供保证本金安全和预计收益率的实现的保险保障,为信托产品增信。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对策
1.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1.1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含义
保险公司作为市场的一种经济实体,其财务管理风险的概念同一般企业是基本相同的,指由于公司在财务活动组织及管理过程中的各环节中受到各种确实存在且不能消除、难以控制或预料等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司财务成果与预期目标产生偏离,而致使公司蒙受损失,降低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1.2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表现形式
保险公司与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点是,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单位,其风险的发生以及发生所致损失的大小,具有确定性和偶然性。根据保险公司经营的这一特殊性,可知保险公司资金流动主要包括筹资、投资、资金运用和分配等四个环节。
通过以上对保险公司的货币资金在财务管理各经营活动环节的运动过程分析,其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结构不合理,公司偿付能力受到影响。资本在保险业经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资本结构的合理性、资本额的高低代表公司的财务能力和风险的承担能力。筹资决策决定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如果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的比例不合理、债务期限安排不合理等,将导致公司所有者权益下降、公司不能到期偿付债务等风险,从而使公司的偿付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影响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稳定性。
(2)资金运用不合理,投资风险较大。保险公司属于负债经营,即先向保户收取保费聚集庞大资金,保费最终要实现对被保险人、受益人的返还。保险资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保险资金运用要以安全性为首要原则,同时要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两大原则。倘若保险公司投资未遵循风险管理的程序和要求,将可能由于资金运用不当,在投资所形成的资产结构不合理而导致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
(3)呆坏账过多,资金回收风险大。保险公司为争取顾客投保、收取庞大金额的保险费,有时会采取延迟收费、业务员代垫保费或接受远期票据等承保优惠。从而导致公司产生了较大额度的应收保费。若保户信用良好,能够按约定期限向公司缴费则不会造成太大问题,反而可以协助公司争取到顾客;但若公司对拖欠保费的保户催收不利而且保户财务有困难,则极易形成呆坏账,从而导致公司资金回收风险、现金流量减少。
2.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成因分析
保险公司经营的是风险,其中最主要的风险就是财务管理风险,要想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管理风险,应先了解财务管理风险的成因。其中保险公司中不同的财务管理风险具有不同的成因,以下从筹资环节、投资环节、承保环节、理赔环节等方面进行分析。
2.1筹资环节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原因
筹资决策决定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若筹资决策不合理则易引发筹资风险,比如筹资规模与投资规模不相符、筹资方式的选择缺乏合理性、筹资结构的安排缺乏合理性和筹资期限的确定缺乏合理性等,将导致公司不能到期还债、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等风险。
2.2投资环节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原因
保险业庞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保户缴纳形成的保费收入,这一特点决定了保险资金运用以安全性为首要原则,兼顾收益性和流动性。所以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保险公司
是否取得投资收益。同时投资决策失误会导致投资风险,具体表现为:对被投资方信息未进行详细了解、对购买股票等投资方式的选择不当和分散投资风险方式的选择不恰当。
2.3理赔环节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原因
理赔环节包括赔付支出环节和准备金环节。首先在赔付支出环节引发财务管理风险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理赔运行和管理水平不高,与公司业务发展不相匹配;(2)费率下降、承保风险责任增加增大了理赔环节的压力;(3)理赔管理体系问题较多,如理赔环节层层管控环环漏损,各级机构责权利不相匹配或内部监督机制运转不顺畅等助长了理赔管理风险,加大里理赔成本的支出。其次在准备金核算环节,大多数保险公司准本金账务处理方法过于简单,准本金充足率较低,严重影响财务管理的稳定性。
2.4制度建设环节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原因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对于一个一个以资金运动为主体的保险公司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保险公司内部制度的不完善等问题会间接地引发财务管理风险。具体如下:(1)内部管理制度的设计存在缺陷、财务关系混乱、公司各子系统责、权、利不相匹配;(2)公司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
3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管控对策
针对不同的财务管理风险,成因不同,相对应的管控措施也不同,以下根据上述引发财务管理风险的各环节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3.1筹资环节的风险管控
保险公司筹集的资金主要包括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其中筹资活动是公司理财活动的首要环节,所以加强对筹资风险的管理是整个财务管理的起点。加强筹资风险管理,主要从有利于公司经营发展的角度来配置公司的资金结构,主要通过合理配置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的比例,降低因筹资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财务管理风险。具体而言,防范与控制筹资风险的措施主要有:(1)公司要树立全员风险意识,正确识别风险,做到预防风险的发生,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2)通过合理配置筹资结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并建立有效的、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3.2投资环节的风险管控
保险公司资金的运用首先要以安全性为主,兼顾流动性和效益型的有机统一。为全面提高资金运用的竞争力,增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具体提出以下措施:首先,根据公司的营销战略确定正确的投资方向,合理确定投资资金的需要量,并在满足公司日常经营的需要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各项投资资金的比例,达到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其次,正确确定风险和投资报酬率的关系,以达到对证券投资等其他投资的风险管控目的。
3.3理赔环节的风险管控
该环节具体包括赔付支出环节和准备金核算环节。针对不同的环节,具体提出不同的风险管控措施:(1)赔付支出的风险管控:本环节应该以“短期有效、长期有力”的原则,提出相关有效的措施,具体如下:①加强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明确理赔地位,并及时发现、控制好理赔的关键风险点。②按照“集中管理,分级授权”的原则,建立并完善理赔管理模式,加大赔付成本风险管控力度。③创建内控合规文化并大力宣传,同时构建理赔监督体系,如对核心风险点实施IT系统控制等。(2)准备金计提的风险管控:为提高准备金管理水平,减少因准备金计提不准确而造成的财务管理风险,以提出以下措施:提高精算人员的素质,并对精算人员进行后期培训和考核等以加强精算人员队伍建设;改善准备金账务处理办法,提高准备金入账的准确性等。
一、利率风险对我国寿险公司的影响。
(一)对公司负债管理的影响。
寿险公司的负债主要是保费收入,因而负债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主要体现在保险产品的定价方面。由于寿险产品和银行储蓄在投资收益上具有可替代性,为争夺市场,寿险公司在开发产品时往往会以当时的银行利率为基准利率来设定预定利率。这种预定利率确定的结果,在产品设计之初是平衡的,但随着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预定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背离就会显现。如果预定利率过高,根据预定利率和保单价格成反比的关系,则保单价格就会设定过低,从而对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产生影响。如果预定利率过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寿险产品的价格就会过高,价格变化将会导致保险市场的供求发生变化,这势必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最终影响保费收入的增加。另外预定利率过低,还会使寿险公司面临退保危机。当市场利率提高时,会使得市场资金持有者发生消费偏好的转移,从寿险市场向外转移资金。因此,在宏观经济向好的时期,市场利率攀升,消费者必然会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向收益更高的产品,从而导致寿险市场的萎缩。
(二)对公司资产管理的影响。
自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市场以来,其投资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宽,但是银行存款和债券仍然占有很大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利率的变动对寿险公司资产投资收益将产生很大影响。如果银行利率下调,会刺激投保人的保险需求,使寿险公司业务量增加,同时退保减少,这两方面的作用使寿险公司的资产增加;另一方面,银行利率下调会使寿险公司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相应减少,甚至产生利差损。如果银行上调利率,虽然资产可以较高利率增值,但利率上调将造成寿险公司业务拓展的困难,使其业务量萎缩,同时可能出现大量保单退保,使寿险公司的资产业务以更快的速度减少,在业务规模、寿险险种、预定利率等因素确定的条件下,寿险公司的资产业务总额逐渐下降,而且利率上升的越快,业务萎缩和退保率越高,寿险公司的资产总额减少的也越快。
二、我国寿险公司利率风险的防范。
(一)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投资渠道。
1.在投资环境方面,尽量减少监管机构对寿险公司的非经济干预,使其按照商业化原则来经营;放宽对保险基金投资方向和方式的严格限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同时,加快制定《保险法》的实施细则,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寿险公司业务的监管。
2.在资金运用方面,由对投资对象和方式的直接控制转变为对投资比例的间接控制。国外保险资金运用普遍呈现的特点是:保险投资对象多样化;不动产和抵押贷款等的投资比重逐渐下降,证券投资比例趋高;海外投资日益增长;资产闲置率维持在最低水平;政府控制保险基金风险的重点放在投资比例的控制上,而不控制投资方向和方式选择。因此,我国寿险业投资必须实行市场化运作,即寿险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前提下,谨慎地根据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的原则,将现有投资业务逐步扩大到公司债券、股票、抵押贷款和房地产等多种资金运用形式上,从而有效地进行投资组合。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应当允许进行海外投资。
(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具体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有以下两种:
1.现金流量的匹配。表面上看,保险公司应该能够通过将现金流量等同的资产和负债相匹配,以降低全部或部分资产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例如,保险公司可以购买一个国债的组合,使其到期日与公司负债的到期日完全一致,但实际上,这种方法是不可能或不可行的。寿险业使用现金流量匹配法的一个主要障碍是负债期限本身的不确定性。首先,虽然运用各种统计数据可以大致预测保险金给付的金额和时间,但给付金额和给付时间的不确定性不能完全消除,如死亡率可能会增加。其次,如前所述,传统寿险保单有很多的嵌入期权,这些期权的执行也会影响寿险公司的未来的现金流。即使可以做到使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量完全匹配,这种完全的匹配也会降低公司资金运作的弹性,减少公司的投资收益,所以,采用现金流量匹配的方法使保险公司付出极大的成本。
2.免疫法。一种替代现金流量匹配的更富有弹性的方法是将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程度相匹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免疫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或免除利率变动带来的损失。免疫法的首要原则是将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相匹配。保险公司计算出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并通过资产组合调整确保二者相等,从而使利率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可以互相抵消。尽管免疫法比现金流量匹配法要富有弹性,它仍然存在现金流量匹配法所有的各种缺点,尤其是在我国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各种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利率变动的相关性不明确,运用持续期受到许多限制,因此保险公司应将其作为其它利率防范方法的一种辅助工具。
(三)费率厘定科学化,险种设计多样化。
在传统寿险产品费率厘定方面,为避免利率风险,就必须提高产品的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传统寿险产品的费率厘定应朝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可试推行寿险费率厘定制度改革,实行费率自由化,以中长期的预期收益率作为厘定保单预定利率的合理参考依据,保持寿险产品的稳定性,提高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具备经营技术和监管能力的基础上的寿险费率自由化不仅可以引导保险公司之间进行健康的价格竞争,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拓宽消费者的选择面,还可以使消费者具备对不同寿险公司财务质量、保险费率、分红情况等的判断能力,将更有利于我国寿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在险种设计方面,由于寿险产品期限长,利率的预定难免存在着偏差,所以除了尽可能科学的厘定利率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保险产品的创新来规避防范利率风险。传统寿险产品采用的是固定利率机制,面临着利率风险,因此险种创新主要的一点就是变固定利率机制为可变利率机制,这样,对寿险公司来说,由于产品摆脱了保单保证现金价值的限制,不再承担预定利率的保证风险,其资本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并能避免传统寿险的利差损风险,提高寿险公司经营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