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清廉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地处**区最南端的**镇,位于**、**两市交界处。驻地依山傍水,环境幽雅,且公路、铁路交通方便。学校创建于20xx年,现有教学班20个,在校学生800余人;在编教职工78人,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加强教育管理,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被评为“**区区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市规范化学校”、“ 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 **市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等,连续几年获中考突出贡献奖。
我校一直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在近几年的德育工作别把廉政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我校围绕廉政文化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努力: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廉政建设制度,加强廉政文化常规工作。
长期以来,我校党支部对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视,作为学校领导的首要工作来抓。为了使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党支部制定了廉政工作制度、内部管理、内部监督制度、责任制考核方案、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方案等,还成立了学校党风廉政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分解。建立了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明确学校要以办让人们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进一步增强“为民办学、廉政办学、阳光办学,勤俭办学”的意识。不断完善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切实营造“崇廉、奉廉、赞廉”和廉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良好校园氛围。
二、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1、把廉洁教育与课堂教学渗透相结合。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深入挖掘现在学科廉洁,有效整合各年段语文、政治、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教材中蕴涵的与廉洁教育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挖掘,由授课教师精心设计和备课,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重点提示和讲解,把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品德培养融为一体,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教育功能。
2、利用校园广播,经常播放“八荣八耻”歌曲和有关廉政方面的内容。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的时间向全体学生进行“知荣明耻”美德教育。要求每位学生背诵“八荣八耻”的内容。并组织学生写学习“八荣八耻”的活动。并利用班会课、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教育。
3、廉洁教育与社区、家庭有机结合。学校的廉洁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学校在重视教育主渠道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挖掘社区、家庭的教育力量,以期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我校地处南部山区,相对落后,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将学校附近一些革命遗迹设为学校的“德育基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奋斗的精神。并通过家长委员会等形式推行廉政文化建设,将“敬廉崇洁”教育延伸到课外,使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筑起反腐倡廉的防线,使学校的廉政文化教育逐步走向系统化,持续化,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廉洁之风的形成。
4、在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中召开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在教师中举办以“爱岗敬业、廉洁从教”为主题的争先创优活动,结合教师节师德和评优表彰,突出廉政文化这一主题, 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各办公室选出的具有才能的教师和各班的优秀代表,所比赛的内容都是围绕着“尚廉崇洁”为主题,选手们都能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自然的仪态,清晰的语言来表现“诚信、正直、节俭、清廉和有责任心”的价值观,表达“尊敬廉政人物,推崇廉政行为”的真情实感,展现新时期教师“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诚心、守纪律、崇勤廉”的精神风貌,对全体师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一、设立并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参观乡村客家文物陈列室
客家的历史,是一部吃苦耐劳、艰辛奋斗的历史。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年轻党员、干部淡忘了祖辈的艰难困苦,对客家的发展、衍变等所知甚少。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该县成立乡村客家文物陈列室,把那些破旧蓑衣、笨重石臼、古朴锡壶等统一收集整理摆放其中,较好地发挥了客家文物的教化功能。桃江乡容屋设立客家文物陈列室后,不仅使客家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而且让后辈们了解长辈以前的生活,激起了农村党员干部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探索祖辈创业历程的兴趣。同时,该县积极组织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参观乡村客家文物陈列室,让党员干部在参观中认知、感悟、积淀、传承客家人廉洁自守、救世拯民、正气修身、扶危助困、浩然正气的精神。据了解,该县农村目前建有61个客家文物陈列室,仅今年以来,参观的党员、干部共达2800多名,陈列室里的这些“破旧的东西”成了活生生的作风建设“教材”,客家文化的传承找到了有效载体,让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从中体会到客家先民创业的艰辛、智慧和勤劳。
二、挖掘并着力宣传客家清廉名人
龙南是著名的客家祖地,客家清廉名人辈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感人的事迹,闪耀着清正廉洁、开拓进取、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的客家精神。该县在干部作风建设过程中,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原则,充分挖掘、提炼和丰富这一宝贵资源,依托这些客家廉政名人来进行廉政文化教育。根据先进的廉洁文化要求去辨析、扬弃,进而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给予创造性转化。县纪委牵头组织文化、宣传、党史办、地志办等部门专家人员对龙南客家廉政名人文化进行再创作,整理创作成廉政故事、廉政诗歌、廉政小品等,并通过廉政宣传走廊、廉政墙报、廉政广告牌等廉政文化宣传阵地,采取讲座、参观、廉政故事演讲比赛、客家廉政知识等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树立起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拓进取、勤奋好学的客家文化理念。同时把党的有关廉政建设的政策、制度、纪律、要求结合起来,通过宣传教育,使之变为全县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自觉规范,促进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关西镇关西村是全省历史文化名村,该县大力保护关西围屋、斜塔等客家文物,着力挖掘和提炼客家清廉名人文化资源,整理编印了关西围屋《徐老四传奇》书籍,并通过客家采茶戏、客家山歌、香火龙、客家婚庆习俗、客家礼仪习俗表演等艺术形式,创作并宣传客家清廉名人徐老四的有关事迹,制作出版了徐老四等客家清廉名人有关的客家民俗风情系列丛书、光碟、画册,开发了数十种客家文化工艺品,较好传承了客家优良传统,成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
该县各乡镇积极对历史典故、历史传说、历史名人等有关史料进行挖掘、整理,并形成文字后刊刻在祠堂、社区等公共活动场所,供乡镇、村党员干部观赏,以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起到了不忘前人,激励后人的作用,促进了党员干部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汶龙镇江夏村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挖掘整理“秀才村”的历史文化名人事迹,并刊刻在社区公示栏上用以教育后人,营造了崇学尚书的文化氛围。如今,该村不仅有20多人考取了大学,而且,许多农村党员干部在全民创业热潮中通过学习掌握种养科学技术和利用互联网做生意走上了致富路。
三、整合客家文化资源,开展廉政文化“六进”工作
龙南县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教育工作中,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挖掘客家传统美德,整合各种文化资源,总结客家文化内涵,把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一致、与新时期廉洁文化要求合拍的内容提炼出来,融入到党风廉政教育和全县廉政文化“六进”工作中。
龙南县供电公司在廉洁文化进企业工作中,大力宣扬“一条扁担走天下”的坚韧顽强精神,倡导刻苦耐劳、冒险进取的客家精神。通过在机关设立廉政标语、开展崇尚节俭标兵和进取创业先锋系列评选、唱廉政之歌比赛等活动,将客家文化中的优秀品质固化,使党员和干部知晓和认同刻苦耐劳、冒险进取的客家精神,继而利用它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该县龙师附小、龙南二中在客家少年儿童、客家青少年中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设立客家廉政文化长廊和廉政漫画墙等硬件设施,开展廉洁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廉洁意识和强烈的客家认同感、客家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龙南拥有370多座客家围屋,被誉为“客家围屋博物馆”,龙南是赣南客家围屋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县。该县利用客家围屋充满伦理亲情的文化特性,加强廉政文化进家庭建设和党风廉政教育,宣扬忠于家庭、孝顺父母、悌友兄—弟、和睦毗邻等客家伦理规范。该县地税局、县 检察院在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中,通过建立警示教育视频室、廉政书架,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月活动,在机关大院设立廉石、荷花池、廉政碑文等,建立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氛围,培育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精神,形成了宽松、廉洁、清新的机关廉政文化。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塑造公正司法形象
2006年8月,崂山法院正式启用新的审判综合大楼。按照现代法院模式设计,把办公区与审判区、生活区功能分开,避免了法官与当事人的庭前接触,保障了司法中立。2008年11月,崂山法院在全省率先设立了便民诉讼中心,并开发了便民诉讼管理系统,使当事人的诉求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办案人,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近年来,崂山法院还不断加大投入,建立了计算机管理中心和法院网站,开发了信息化综合管理、电子档案、远程立案等系统,实现了“数字化办公”、“网络化审判”、“智能化监控”的现代法院管理模式。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形成规范管理体系
近年来,崂山法院在青岛市基层法院中率先实行执行风险告知制度、“假日法庭”制度、“阳光鉴定”制度等等,这些先进举措的推出,正是崂山法院制度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崂山法院还在山东省基层法院率先实行和坚持了对管缓免犯罪分子的帮教制度,定期组织种植“自新林”,受到了来华考察的澳大利亚人权与机会委员会成员的高度评价;启动拍卖机构电脑摇号抽取程序,确保了委托拍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建立电子签章系统,将案件的审核签发纳入网络化管理,规范了印章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司法公正。
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树立公正司法权威
崂山法院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审判实际开展了“做严谨法官,办精品案件,树公信形象”、“创新提速齐并进,质量效率双争先”等主题活动,激发了干警献身法院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重视提升干警的司法能力和水平,将每年三月定为理论调研月,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学研讨活动,活跃了理论调研气氛;扩建标准化的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为干警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努力实现司法的亲民、便民、利民,崂山法院先后设立了假日法庭、便民调裁处、涉军法庭、老年维权法庭、少年审判合议庭。2005年成立了法官宣讲团,先后为干部群众讲授法律课和开展法律咨询70余场次,3万余人受到了法律教育。崂山法院还选取典型案例,到社区现场开庭,提高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
崂山法院成立法官艺术团,每年举行迎新春联欢会,在区市政法系统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建立健身中心,成立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丰富了干警的业余生活。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培育现代司法精神
崂山法院以确立“精致审判、高效执行”服务品牌为核心,创立完善的机关文化体系,设计了品牌标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崂山法院文化。
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落实到审判实践中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司法,树立以当事人为本的司法理念,深化调解出和谐、调解优先和和谐司法的审判理念,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公正裁判。自2004年起,崂山法院每月坚持评选办案明星,大张旗鼓的宣传先进;每年评选办案能手、调解能手、执行能手、优秀书记员等,涌现出一批先模人物。
崂山法院坚持从严治院,每年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大会,教育广大干警以清廉公正高效树立司法权威,以严格文明和谐提高司法公信力,10年来全院没有发生一起严重违法违纪事件。
崂山法院开拓法院精神文化建设新平台:创办《崂山审判》报,建立法院文化长廊,营造浓厚的法院文化氛围;编写《司法之翼》大型画册,建立院史室,全面展示建院十五年来法院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激励全院干警拼搏进取。
充分借助“931”行动的整体有力推进、充分发挥数字城管监督指挥平台的强大功能,使我市的大城管体制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一)以深入开展“93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通过加强源头管控和典型示范引导,综合采取拆、整、绿、遮、清、建、管等多种举措,以整治促建设、以建设促管理、以管理促规范,巩固“部门联动、分工协作、责任明确、考核科学”的大城管体制,在全年完成33个整治项目的基础上,围绕重点项目打造精品亮点。完成创“省优秀管理城市”、华城社区创“省城市管理示范社区”和华阳南路创“省城市管理示范路”的工作,推动城市长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切实发挥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高位指挥、高位协调、高位监督的功能。充分发挥考核督查作用,强行接轨“精细、精密、精准、全覆盖”的考评要求和考评标准,明确考核标准和责任主体,完善细化现有考评细则和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高效的绩效评价、强力的督查考评,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加快真正形成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
二、加强协作、强化考核,城市长效管理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提升
在巩固创建成果和市容网格管理成果的基础上,强化全局观念,强化主动意识,强化内部协作,强化考核奖惩,强化问题整改,实行“联动管理”和“联动保洁”,真正建立起长效管理模式。
(三)市容秩序管理上要统一管理标准、改进管理模式、严格网格考核,加强对农贸市场、重要节点、重要地段的管控;进一步规范各类疏导点管理,按照“中队负责区域、队员定点网格、责任分解到人”的原则,堵疏结合、管罚结合,统筹巡查、定岗、网格、机动、保洁等各种力量,使各类市容环境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逐步实现由刚性制约管理向柔性自律管理转变。
(四)环境卫生管理上要着力构建精细化环卫保洁新机制。优化道路保洁、垃圾清运、公厕管护三大工种作业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主要道路机械化保洁率;改进支道小巷管理模式,减少生活垃圾滞留时间,全面提高道路保洁质量;按标准实施公厕改造,抓好生活垃圾填埋场、粪便处理厂、渗滤液处理系统、生活垃圾转运站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加快建设城南生活垃圾中转站,并在金城镇、开发区、滨湖新城、薛埠镇各增设一座生活垃圾转运站。
(五)建筑渣土管理上要强化源头管理。制定出台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和扬尘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监管体系建设;落实建筑工地“不硬化、不密闭、不冲洗、不出门”的“四不”措施,坚决遏制渣土车抛洒滴漏等现象;在现有47个密闭小区装潢垃圾袋装化定点存放、统一处理的基础上,在市区范围内全面实施推广,同时加强巡查、加压查处、加快清除、加大宣传。
(六)户外广告管理上要进一步改进管理机制,做到事前严格审批、事中严格管理、事后持续保障,加大对违章广告的发现和查处力度。以市场手段为主导,遵循“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原则,做好我市高速公路、省道沿线高炮广告和城区出入口广告牌建设和扎口管理工作。
三、严格程序、提升手段,行政执法工作要取得突破性进展
行政执法要严格程序、提升手段、强化专项整治、强化执法效能。
(七)市容执法方面要重点整治占道经营、店外出摊、店外加工、乱设小灯箱、乱拉横幅、擅自占道销售车辆等市容乱像,在程序到位的基础上加大处置力度,通过严查严罚,加快处罚频率、加大处罚幅度,通过提高违法成本、借助法院执行等手段有效遏制违法行为。
(八)规划执法方面要在巩固“三三三”制的基础上,坚持有诉必查、有诉必纠、依法处理,健全违法建设协调处理机制;继续深化网格管理模式,中队领导、执法队员和巡查员按比例挂钩到14个网格,建立从预警到巡查、拆违以及事后问责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实现新旧违建“零负”增长。
四、以城带乡、社区联动,城管重心下移要进一步推进
(九)进一步健全市镇城管两级网络,强化乡镇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职能,以点带面,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镇村环境卫生考核督查力度,继续开展乡镇示范路创建,提高镇容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市容环境卫生面貌。
(十)继续完善14个社区城管工作站建设,逐步推进社区自治管理,充分整合执法人员、协管员、社区居委会、民警、志愿者的管理力量,加强与居委会的信息衔接和各辖区物业的管理衔接,共同提升居民安居环境水平。
(十一)积极发挥工作例会和结对共建作用,对乡镇派驻中队加强工作指导和考核,建立中队间共教共育、联席会议、双向服务、相互监督、协同配合制度,逐步提升队伍规范化建设水平和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效能。
五、坚持培训、强化作风,城管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
切实加强城管队伍建设,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为主题,以推进城管文化建设为主线,优化内部管理,激发内部动力与活力,强化对外宣传,提升外部形象与影响。
(十二)抓机关党建,提升品牌。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改进机关作风为切入点,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重点,推进和深化“五走进、五听取”活动,采用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店户等形式,听取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的建议意见,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程度。
(十三)抓教育培训,提升素质。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特点,分层次开展各项教育培训活动。继续坚持党员冬(春)训、集中培训、专题教育、自主学习等有效方式,利用“1+1+1”学习模式,强化城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强化“三员”座谈联系制度(即老队员、考调入人员、军队转业人员),坚持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十四)抓文化建设,提升动力。继续深入推进城管文化建设,丰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城管精神内涵,加强职工人文关怀,整合工、青、妇组织资源,继续开展“1+1”党员帮扶、干部服务基层和党建带三建活动。分层、分类组建兴趣小组,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主题读书学习活动,培养职工积极向上的情趣爱好。落实困难职工帮扶机制,解决职工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增强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一、规范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识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
一是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民主作用,精心策划,群策群力,凝聚集体智慧,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坚持制度的系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规范办事程序。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自下而上,形成体系。
二是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事事有章可循,形成《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执行严格,赏罚分明。通过晨会、班会活动进行专题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加强自觉性、自律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
三是在德育工作方面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成立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形成了3条德育主线:校长——教导主任——学科组长+课任教师为主的教书育人线,校长——总务主任——工会——后勤为主的服务育人线,党支部——团委(少先队)为主的组织育人线,组成了一条严密的“防护墙”,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
校园文化的特色实际上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成果的集中反映,是在充分考虑学校文化教育资源、师资队伍特点、学生文化需求、社区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本校特点,并与本校校园环境、教育教学相融合的文化模式。笔者所在学校外来生居多,占总体生数的94%,学校立足实际,坚持科学民主办学,整合资源,理清主线,以德育为基础抓好学生养成教育,以德育促教学。
我校在征求广大师生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要求全体师生人人知晓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会唱校歌,学生知晓《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教师要自觉遵守师德规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要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为此,学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制定“星级学生”评比方案,评选周、月“班级明星”、“进步明星”和学期“校园明星”和“进步明星”等,通过黑板报、广播宣传典型实际,宏扬典型精神。
学校成立《与好习惯同成长》养成教育课题研究,通过课题引领,把行为养成教育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德育活动中。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歌、童谣等形式对学生从小进行文明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尊重意识、学习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意识的养成教育。编写了《一日常规歌》——上学歌、进校歌、升旗歌、课前准备歌、上课歌、下课歌、作业歌、防近视歌、排队歌、做操歌、环保歌、放学歌、回家歌,我们把学生平时在品德与行为方面应该遵守的一些内容编成了童谣的形式,让学生能更容易的接受与实践。让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在学校德育基地中,还能看到我们精心编写的拍手歌、丢手绢歌、跳绳歌、行为规范三字歌等,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儿歌,让孩子们一边活动一边地吟诵,寓行为规范、道德情操养成教育于日常活动之中。
三、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渗透在校园各个角落的一种精神力量,它无处不在,无处不含,它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内外种种独特文化气息和氛围的熏陶;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的东西,它必须依赖于各种载体来体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还要精心设计,净化教室,形成校园高雅的“班级文化”。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教室内外环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认为这是净化学生心灵,形成优良教风与学风的主要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把美化校园环境,让每一面墙壁说话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我校2号教学楼一楼架空层处的“德育基地”可谓图文并茂,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科技强音催人奋进”、“清清廉魂依依童心”、“忘掉烦恼追求快乐”为主题的专栏、设计新颖的贴于地面上的德育活动游戏图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华德育故事》等,处处渗透着德育内容,“德育基地”将成为孩子们欢乐的活动天地。刚刚建成的花圃更是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围墙的喷画彰显了我校的灯谜特色教学。1号教学楼扇形大厅“弘扬中华文化创建书香校园”的氛围布置——读书方法、名人读书故事、读书名言、各年段好书推荐、四大名著简介等,让学生从中习得了读书的方法并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气息。各楼层走廊文化、楼梯文化、厕所文化各具魅力,“‘日行一善’十二条”、“英语礼貌用语”、“古诗名句”通过古训、格言、常识引导和激励学生学知识、学榜样,提高文化素养。真正让每一堵墙都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能说话,让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着每一个学子,借以提升师生的人文素质,拓展德育的内涵和外延。
第一,法院要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新时期法院工作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更新工作思路。这不仅是法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利于增强做好法院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法院一定要增强政治敏感性,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自觉更新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工作。
第二,法院要把统筹发展确立为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的价值取向,进一步调整审判工作服务大局的重心。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法院要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必须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这一变化,主动更新为大局服务的价值取向。在服务方向上,要强调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服务二者并重;在服务对象上,要做到对各类当事人依法平等保护;在服务手段上,要看是否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创造了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做到“立足本职搞服务,服务到位不越位”。
第三,法院要把以人为本确立为法院各项工作的最终目的,进一步丰富司法为民的各项举措。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法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进一步落实司法为民的工作要求,丰富司法为民的各项举措。要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把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科学内涵,高度重视人权的司法保护;要依法审理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案件,把司法为民实实在在体现在案件审理中,全面保护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认真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措施,为人民群众参与诉讼和行使权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第四,法院要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评价法院工作的重要标准,进一步提高自身工作的水平。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法院工作,最重要的是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评价法院工作的重要标准,坚持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司法保障工作整体推进,促进法院整体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领会,我认为法院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一、坚持正确的司法和谐观,切实履行司法审判职能。一是强化大局意识。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努力在服务大局中强化审判职能,践行和谐司法。二是完善审判执行工作效率和质量评查机制。大力提倡以速裁、简化审、便捷立案和诉前调解等符合法律规定的方式缩短案件审理和执行周期;更加注重案件质量,进一步统一裁判标准。
二、坚持正确的群众利益观,不断提升司法服务质量。积极推动诉讼和执行救助机制的落实,解决涉及特困群体案件诉讼和执行问题。完善便民工作机制,推行网上立案、巡回开庭等做法,进一步推动法院工作进社区。依法拓宽司法救助的范围,确保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在畅通涉诉渠道的同时,努力把当事人的利益诉求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依法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诉求。加强对新形势下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的分析研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完善多元化的社会协调机制,健全具有特色的创稳维稳体系
1.积极转变稳定观念。实施“百家阳光屋”计划,依托村(社区)人民调解室,统筹资源,打造100个集矛盾化解、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特殊人群管理、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服务百姓民生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法治“阳光屋”。围绕矛盾纠纷发生发展的轨迹,强化信息获取能力,适时调整工作的重点内容、重点方向和服务形式,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完善三调联动工作体系,全面推进网格化排查,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分级预警报告、分级处置制度和重大矛盾纠纷快报、直报、零报告制度。
2.发挥人民调解基础作用。积极推动基层司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司法专项编制实名制管理,解决好基层司法行政管理体制不顺、人员老化、队伍不稳的问题。向司法所派出基层人民调解协调员,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业务建设。深化省级优秀司法所创建活动,创建1家省级优秀司法所。推行基层司法所公共服务规范,健全基层司法所长效管理机制,明确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监督评估的具体标准。拓展调解组织覆盖面,制定调解组织进“两新组织”实施意见。开展调解业务菜单式培训,放大“娄城老娘舅”、“闵阿姨”调解品牌。探索建立疑难案件流动调委会和巡回调解室,完善第三方介入化解社会矛盾机制,提升调解结果的公平性和认可度。
3.推进矫正社会化。开展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巩固年”活动。建立健全融社区矫正、心理矫治、阳光就业、公共法律服务于一体的特殊人群服务平台。加强对矫正社团与社会帮教的指导扶持力度,提升司法行政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完善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制度,定向定量定时定期开展集中教育和社区服务。全面落实《关于对就业困难刑释解教人员实行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意见》等安置政策,健全完善配套制度,提升社会安置积极性。
二、树立享受法律新理念,培育全民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体系
4.培育法律消费理念。激活“法律消费”意识,培养正确的宪法和法律观,变公民被动消极的守法意识为主动积极的用法意识,使全体公民习惯于法律生活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放法律服务市场,年内引进优秀律师事务所2-3家,成长型优秀律师8-10人。实施“强所”战略,做大法律服务总量、做优法律服务质量,为提高全社会法律消费水平提供基础保障。推动优质法律资源下沉,着力加强弱势群体法律服务工作,开展农民工特色化法律援助,坚持平等的法律消费观,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助推依法行政。努力发挥市政府法律事务专家咨询委员会、经济社会发展法律服务团、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优秀青年律师团三支队伍的作用,充实名律师库,着力推进政府及其部门的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法律咨询、决策建议和论证等作用,协助政府运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关系、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
6.实现“法律体检”常态化。积极应对当前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突出企业法律服务工作,合理调整法律服务资源在规模企业和小微企业间的分配,帮助企业规避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发挥“六五”普法讲师团作用,开展企业高管法律风险培训,增强事先防范、规避风险能力。创新“法律体检”形式,组织全市法律服务人员采取电话问诊、现场把脉等多种形式,筑牢企业法律风险“防火墙”。
7.增加公共法律服务产品供给。强化法律消费指引,以法律消费手册、法律生活手册等引导群众。加大政府购买扶持力度,大胆实践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市场化运作,将《太阳》杂志、公益律师服务岗位、法治文艺团队公开推向市场。建立“光明万家”法律服务联系卡制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人群的实际,了解法律服务需求,开展菜单式服务,建立评价体系。完善“一村一顾问”和城市社区“律师工作站(室)”建设。
三、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形成富有特色的娄东法治文化体系
8.创新考核评价机制。争创“六五”普法中期全国先进。大力实施“法治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争创全省第二批法治文化示范点。力争年内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达标率达到25%以上,争创省级1个、市级2个以上诚信守法企业。组织开展中期考核,切实将考评转化为推动法制宣传教育的有力杠杆,全面推动“六五”普法规划的落实。重点考核各镇区、各部门围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所取得的成效。重点建设浏河梅花草堂、城厢伟阳社区和双凤三个法治文化公园,沙溪法治文化广场和璜泾法治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
9.创新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学法用法述法评价体系。全面实施人大、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积极开展服务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等专项法律宣传和服务活动,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公务员在推动依法治国方略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事务、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10.创新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体系。切实抓好中小学生及大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开展优秀法治教案评比,在学校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思维,树立法治信仰,推动青少年自觉学法守法尊法。组织“太阳宝贝”系列活动,推出法治文化套餐,努力促进青少年早期规则意识的养成。
11.创新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机制。培育和扶持专业法治文艺团队,提升市场化运作机制。强化“六五”普法宣传资料的数字化包装,提升“太阳”品牌,形成包括法治动漫DVD、法治游戏、法治微电影在内的数字产品库。
12.创新协调联动机制。提高法治文化活动社会参与度,完善普法社会协同机制。融合各镇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各部门的普法宣传日,丰富“政社互动”内涵,协调开展“与太阳同行”千人法治征文、诚信守法百佳企业创建和农民工万人学法比赛等活动,举办第二届市法治文化艺术节。
四、强化发展软实力,打造底蕴丰厚的文化司法体系
13.重点打造法律服务行业诚信文化。推动公证律师文化建设,推广《金太律师》做法,引导律师事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做大做强;高度重视质量管理,改革诚信质量制度,建立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精干高效的专业化队伍;拓展法律服务渠道,建设市公共法律服务网,以优秀的法律服务行业文化促进法律服务市场繁荣发展。
14.强化公益文化建设。继续倡导“法为上、和为贵、调为先、让为贤”为主要内涵的调解文化,坚持以温馨和谐氛围感染群众、朴实无华的方式贴近群众、典型调解案例引导群众,有效提升调解质效。探索公益服务岗位建设,公开招募全社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人士,组建法律志愿者队伍,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公益性法律服务活动。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文化建设,打响“光彩人生”品牌,驱动蒙尘的人生重新焕发光彩。
15.积极培育窗口文化。推广璜泾镇、浏河镇经验,建设市镇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围绕基础建设出精品、文化活动出成果、制度建设有特色的目标,创建优质服务窗口。开展“岗位形象设计”活动,个性打造《服务岗位形象标准》,强化监督考核,将形象设计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相结合,规范服务行为,展示窗口靓丽风采。开通司法行政服务热线,打造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公证、普法、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于一体的服务百姓“一线通”。
16.建设“智慧司法”。整合司法行政内部资源和五大平台,探索法律服务咨询平台与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的主动接驳,按照管理高效、服务便捷的要求建设“智慧司法”信息指挥系统;积极开展网络视频调解、专家远程会诊等服务,全面提高数字化背景下的司法行政履职尽责能力。设计制作“光辉”品牌视觉识别系统,提升影响力。强化文化建设智力支持,聘请文化司法顾问,利用社会文化设施、文化资源,提升司法行政综合实力。
五、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多主体多层次的法律保障体系
17.坚持司法行政工作的人民性。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的“五大延伸”,即:向服务“三农”工作延伸、向服务城市低收入人群延伸、向服务社会弱势群体延伸、向服务关系群众利益的重点领域延伸、向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延伸。突出做好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突出对特定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光辉、情满娄江。扩大法律援助惠及面,常住人口法律援助案件和辩护率达到万分之八以上。积极研究落实修订后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全面规范履行法律援助职责。开展省级法律援助示范窗口建设,创建基层示范法律援助工作站。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执行救助与社会救助相衔接的制度。建立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监督评估体系。
18.持续推进惠民实事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光辉工程”品牌锻造、法制宣传教育中心、青少年帮教爱心基地、服务现代化“光辉”行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专业调解服务队等市级实事项目和城厢镇社区矫正心理咨询中心、浏河镇闵阿姨调解沙龙、浮桥镇小微企业联合调委会、双凤镇阳光帮教帮扶工作站、新区新人法治俱乐部二期、沙溪镇法治文化广场、璜泾镇法治文化广场二期等镇级实事项目。确定每月10日为司法“光辉日”,组织全市司法行政人员、法律工作者和法律志愿者、娄城老娘舅、人民调解员深入村(社区)开展惠民服务,替民代言、为民维权。
19.进一步加大资金和服务投入。统筹社会多方力量,形成以司法行政为主导、专业法律服务机构为支撑、全社会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志愿者为补充的多主体联动的法律保障网络,建立覆盖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多层次法律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六、拓展服务功能,完善内容丰富的社会协同体系
20.加强行业协会能力建设。将2013年确定为行业协会管理能力提升年,支持律师协会、法律工作者协会和娄城老娘舅联合会等组织履行自律职能,支持律师协会开展换届选举工作。深化法律服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行业自律能力。强化法律服务行业党建工作,创建2家“五好党支部”,1家“标兵党支部”。积极创建省级规范化法律服务所。建立法律服务机构政治指导员制度,提高律师事务所管理委员会中党员比例,支持各党支部在局党总支领导下参与律师事务所日常管理,发挥党员律师在律师事务所管理中的作用。
21.加大协同力量扶持力度。建立派遣律师制度,为政府重大决策、重点建设项目和新引进投资企业推荐优秀律师,拓展律师执业的领域和平台;实行人民调解个案补贴制度,提高人民调解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出台青年律师培养扶助计划,将扶持重点向从业2年以下,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收入低、案源少的青年律师倾斜,加大培育力度,加快优秀青年律师成长步伐。
22.努力提升社会协同水平。继续积极培育新型社会组织,汇聚“阳光生活使者”群体,拓展一切社会资源,共同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完善律师参与领导接访、值班制度,加强与义工联等知名社会组织的合作,以“光辉岗”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七、形成融合发展机制,造就一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司法行政干警队伍
23.讲大局,在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转变作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重点加强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警全面准确领会和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推进“党建创新工程”,全面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党的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争创勤廉示范单位,健全完善具有系统特点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打造“清廉从警、和谐兴业”的廉政文化品牌,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定并组织实施法律服务“繁荣港实事项目”。突出为重要地区、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开展法律服务,主动为构建城乡一体新格局、建设美丽宜居新家园、增进社会建设和谐度提供法律支持。
24.重诚信,在加快发展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开展三星级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的评选活动,大力推动律师依靠个人资源接案,向律所形成品牌、专业优势接案转变;大力推动律师事务所个体运行向团队运行转变。加强监管,坚决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法律职业掮客和“司法黄牛”。强化公证队伍建设和案件质量监管,力争每件公证都办成“铁证”。建立法律服务行业纪律检查监督体系,打造“阳光法务”。加强公证处建设,解决公证员结构性缺员问题和办公条件等影响公证处的现象。深入推进公证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加大人员培训和培养力度。
一、指导思想
开展“形象树立年”活动,要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在不断巩固提高司法行政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巩固、抓完善、抓提高,努力树立好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政治坚定、服务大局”的新形象,“公正执法、公平正义”的新形象,“心系百姓、真情为民”的新形象,“清政廉洁、立警为公”的新形象,“务实重效、开拓创新”的新形象,使司法行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和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努力为平安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内容
“形象树立年”活动要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在抓好全面完善、提高的基础上,着力树立好以下五种形象:
(一)树立“政治坚定、服务大局”新形象。深入开展政治思想教育,不断强化政治大局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确保上级党委政府决定决议的贯彻落实;大力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激励斗志,充分发挥好和谐社会建设参与者、保障者的作用,使司法行政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紧密联系起来,积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好驾、护好航、服好务。
(二)树立“公正执法、公平正义”新形象。进一步健全执法责任、规范执法管理,完善执法程序、推进政务公开,搞好执法监督、加大违规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切实提高公正执法水平,确保无大的违规违纪案件发生,真切体现司法行政人员维护公平正义、自觉执法为民的本色,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干部和司法行政机关的信赖度大幅度提高。
(三)树立“心系百姓、真情为民”新形象。不断强化群众观念、公仆意识和执政为民理念,完善为民服务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司法行政部门、单位和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和群众制度,对矛盾纠纷实施超前预防和实时化解,对法律诉求实施上门服务,对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开通绿色通道,积极争当密切联系群众的典范、热情服务的典范、执法为民的典范,真情维护群众权益。
(四)树立“清正廉洁、立警为公”新形象。不断深化廉政建设和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坚持做到清廉从政、节俭为民,带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讲操守、重品行,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
(五)树立“务实重效、开拓创新”新形象。引导广大司法行政干部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上求提高,在健全机制、提高工作绩效上抓完善,在开拓创新、打造品牌亮点上搞突破,切实增强勤恳工作的责任感、科学发展的使命感、开拓创新的紧迫感,力争在三大品牌建设上求得新突破,实现司法行政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实施步骤
(一)广泛进行宣传发动(4月9日-18日)
4月14日,组织召开由全体机关干部和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负责人参加的“形象树立年”活动动员大会,迅速传达、认真学习、用心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政法干部队伍形象树立年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局基层科、法管科分别组织召开司法所、法律服务机构人员动员大会,进行再宣传、再发动、再部署,切实把开展“形象树立年”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好落实,确保整个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研究制定实施方案(4月19日-25日)
机关各科室中心根据各自实际,尤其是针对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查找出的问题,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活动要达到的目标、采取的措施和工作责任的落实。基层科、法管科分别组织各司法所、法律服务机构制定本单位的实施方案,对整个活动做出全面具体的部署。制定的实施方案于4月25日前报政工科备案,不符合要求的需重新制定。
(三)组织实施(4月26日—10月31日)
1、组织开展政治业务学习。各单位要根据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组织全体干部和法律服务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队伍;学习业务上级关于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促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同志关于加强党性修养和品德修养等方面的论述,学习中国共产程,全面深刻地理解的意义,把握的精髓。在学习形式上要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坚持集中教育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以集中教育和理论学习为主。通过学习教育,着力解决政治意识不强、是非观念模糊、思想懈怠落后的问题;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坚决克服重局部、轻全局,重效益、轻服务的现象;着力解决执法办案程序不规范、不公开、不公正的问题,切实提高公正执法水平,尽力避免涉法涉诉案件发生;坚持清廉从政、节俭为民,带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讲操守、重品行,努力改进工作不深入、不扎实和拖拖拉拉、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等不良作风,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司法行政干部和法律服务人员队伍。
2、加强建章立制工作。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对原有的各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做到立、改、废并重。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任务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查摆出的问题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立、改、废并重并举,制定、修改、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存在漏洞、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进一步修订补充;对明显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确无存在必要的规章制度,及时予以废除,使各个方面均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基层科、法管科、法律援助中心、12348民调服务中心和各法律服务机构等窗口单位,要研究制定便民服务的新举措,突出便民服务的快捷性、实效性和优质化、特色化。建立服务联系点制度,机关科室中心和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都要确定2-3个镇(街道)、5-10个村庄(社区)、30-50个家庭作为联系点,经常性地开展走访、宣传活动;各司法所、法律服务所要立足所在镇(街道),确定10-30个村庄(社区)、50-100个家庭作为联系点,有效解决群众的法律诉求。
3、集中开展各类活动。为确保形象树立年活动实效,市司法局将根据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集中组织开展各项专题活动。4月份,组织开展“走百村(社区)、访千家”活动,各单位要对各自确立的联系点进行一次全面走访,实地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基层单位和群众在法律服务方面的需求动向和实际问题。5月份,组织开展“送法带案下乡”活动,广泛开展以“人文奥运·法治同行”为主题的奥运法制宣传,集中排查解决各类多发性、群体性、易激化矛盾纠纷,规范投诉和行政执法工作。6月份,举办优秀司法行政干部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报告会,经广泛深入的组织、发动、推荐、预演,选拔优秀人员参加市委政法委组织的先进事迹报告会。7月份,组织开展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活动,以先进文化武装队伍,激励斗志,并组织观摩活动。9月份,组织开展“办案能手大评比”活动和“和谐司法优秀案例评选”活动,进行“调解能手”评比和“诉讼辩论”大赛,并组织评选优秀公务员、优秀调解员、优秀律师、优秀公证员和优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10月份,组织参加全市政法系统“树政法形象、展干警风采”文艺汇演。
(四)检查验收(11-12月):11月份,各单位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市局将组织专门人员分组进行检查验收。12月份,迎接市委政法委对我系统的检查。
(一)深化普法依法治理。今年是“六五”普法收官之年,我们进一步加强阵地和载体建设,上半年迎接了督查组对我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和__市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法制宣传教育示范基地”的复核验收,申报的南张街道艾平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成为__区首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普法中的作用,成功举办第二届城区法制宣传员选拔赛,切实提升全区青少年法律素质;配合办好《法治__》电视栏目,联系律师事务所,协调电视台,寻找案源和合适的拍摄地点,坚持每周一期;今年上半年“法治__”普法微信公众平台已上线试运行,用户只需要用微信搜索“法治__”即可关注,真正实现指尖学法,截至目前已发信息48期,上海、广州、武汉等很多大中城市对这个平台进行了关注并互动,充分发挥自媒体受众范围广、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继续深化“法律六进”,在机关举行《法治政府建设新起点》专题报告,邀请北京大学法学院王锡锌主讲,全面深刻的阐述了依法行政;为进一步增强全区师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在原有98名法制副校长的基础上,又聘任14名同志为__市第十二中学等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在社区和乡村,到喻屯镇万福家园积极参与“文化、科技、卫生、惠民”宣传,捐赠价值4000余元的法律书籍一批,并现场开展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活动。今年上半年共申报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20个、制作普法宣传专题片1部、制作《法治__》栏目21期、会同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为中小学生做法制报告5场次,经层层推荐、严格考核,我区被评为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也是__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
(二)抓好基层基础工作。持续推进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今年上半年对全区司法所进行了2轮不同层次的摸底调研,充实17名人员到各司法所,目前全区司法所基本达到每所3人,解决了人员不足和分配不均的问题。上半年还投资10余万元,对唐口、金城、喻屯、长沟司法所进行了改建,与安居街道办事处合建新的司法所业务用房,目前正在准备相关手续。人民调解工作常抓不懈,上半年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调处案件758件,成功调处744件,调处成功率98%以上。进一步拓宽调解领域,继消费者纠纷调解委员会、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之后,又在__市__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了“__市__保安人民调解委员会”,目前全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已经达到8个,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创新调解模式,仙营司法所和辖区内的派出所联合成立“公调中心”,依托派出所的“110接警平台”,目前已处理各类矛盾纠纷27件,更加及时有效的化解矛盾。全力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在二十里铺街道试点推行“法治村主任”派驻,通过召开座谈会、开通“法律服务村居行”QQ群和微信群等方式,实现村居和
法治村主任无缝隙对接,现已初见成效,自“法治村主任”派驻以来,为村里修改了重要合同16份,修改了村规民约42份,化解重大矛盾纠纷4起,赠送普法类书籍2000余本,区级以上案件同期减少20%。 (三)管控特殊重点人群。开展社区矫正开展“监管教育双轮驱动”活动,上半年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209人,解除209人,目前共有社区矫正对象679人,其中,缓刑575人、管制54人 、假释46人、暂予监外执行4人。上半年共接收安置帮教对象87人,目前共有安置帮教对象1437人。没发生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共开展集中入矫宣告活动10次,并对29名社区矫正对象给予警告处分。每周五定期对新入矫社区矫正人员举行集中入矫宣告仪式,要求他们及监管人按时参加,使之充分认识社区矫正纪律的严肃性以及违规后果的严重性。除了做好这些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外,还定期举办专题培训,针对社矫正人员犯罪后的心理情况等实际问题,特邀山东省心理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专家授课,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监管工作,为各司法所配备了人脸识别报到机,社区矫正监控平台已全部安装完毕,现正在调试运行。
(四)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加强对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日常监管,对23家律师事务所报送的年审材料逐项进行审核把关形成初审意见,加强指导的实效性。组织全区各所开展“三牵手三促进”律师法律服务活动,通过构筑“三大平台”,提供“三式”服务,开展“三个一”法律服务活动,确保每家律师事务所至少牵手一个重点工程,每名律师至少牵手一个中小企业和一个村居(社区)。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先后到喻屯镇万福家园社区、惠普人力资源市场、市文化广场开展不同受众、不同主题的宣传活动。同时利用各类媒体强化宣传力度,今年法律援助中心联合__市广播电视台在__新闻广播《依然热线》和__交通广播《我的汽车有话说》栏目中,开设了律师“在线释法”平台,全方位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上半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60件,结案215件;共解答法律咨询625人次,其中电话咨询65件。
(五)建设过硬司法行政队伍。根据区委、区政府部署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融合发展大讨论”活动要求,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开展集中学习讨论,座谈交流,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方式,迅速在全局掀起思想大解放的热潮,为全区司法行政科学发展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制定党员集中培训方案,翻印下发了学习资料,安排每周四下午进行集中学习,邀请市委党校吕明伟教授为全体党员干部作了题为《加强作风建设 提升执行力》的专题报告。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开展“作风建设集中整治月”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及时下发实施方案,学习规定内容,深刻查摆问题,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激发党员干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司法行政队伍。
上半年我区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当前全区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司法所任务重、人员力量薄弱的状况仍然突出;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社区矫正等管理与服务不规范的问题仍不容乐观;工作中创新思路不多,争先创优氛围不浓,提炼总结不够,特色亮点工作不突出;个别同志担当意识不强,务实作风不强,进取精神不强,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一)着力推进法治宣传和“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一是要拓展普法新阵地,形成浓厚法治文化氛围。下半年拟在__湿地公园建成一处法治文化广场,集休闲健身和法制宣传于一体,有效发挥广场阵地的教育引导功能,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二是努力推动“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制落实,扎实构建全区“大普法”格局;协调区内有关部门、单位承担公益普法的社会责任,继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的传媒优势,制作播放普法公益宣传内容,扩大法治宣传社会覆盖面。三是做好“六五”普法检查验收相关工作。6月24日召开了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区里检查验收方案和省市文件要求,全面进行安排部署,确保交一份合格答卷。
(二)大力构建人民调解工作体系,维护全区和谐稳定。一是要强化人民调解基层基础,依托村(社区)调委会,成立一批品牌调解工作室。二是进一步拓宽调解领域,抓好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现有8个专业调委会的基础上,推动人民调解组织向物业管理、消费、环保等新领域拓展。三是提升人民调解能力水平,专题举办全区人民调解员培训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认真做好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国庆节、党代会期间的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推进人民调解员等级管理制度,提高全区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努力构建规范的社区矫正管理体系,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一是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水平,继续开展好“监管教育双轮驱动”活动,进一步提升教育矫正的质量和效果,实现执法环节规范化。二是狠抓重点时段安全管控。确保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国庆节、党代会期间全区稳定,确保无特殊人员脱管、漏管、失控现象发生。三是进一步整合各界资源,强化合力,形成协助矫正力量,同时对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排查统计,对其中的失学儿童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帮扶。